我们曾经讲过布施和持戒,有一点大家必须留意,几乎每一本经典都会提到菩萨道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什么《药师经》也提到这些呢?一般人的观念总会认为《药师经》应该是讲如何得长寿?如何消灾免难?如何使人所求如愿?怎么也讲起六度来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想无灾无难,没有烦恼病痛,必须从心地上的修持开始,也就是从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开始做起,才能获得药师佛相互的感应。因此《药师经》亦不免重提六度的重要性。
“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如果没有真智慧、正知见,六度万行有时候看似做善事,实则是做了坏事。所以一切以正见为首,因为正见能破除迷信而起正信。正见从何而来?正见必须有高度的、真正的般若,真正高度的般若又自何而来?必须要懂得方便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眷属般若。般若意即智慧,因中国文字“智慧”一词,不足以概括般若的内涵,所以不直接译成智慧,而以梵音“般若”代替。五般若就是:
一、实相般若。悟了道,见到道体的本身即实相般若。
二、境界般若。见到道体,有“见道”的境界。
三、方便般若。见到实相般若,属于“根本智”,有了“根本智”,还须求“差别智”,然后才会懂得一切方便般若,对一切差别法门的要点都能透彻了知运用。
四、文字般若。有了方便般若的人,文字般若自然殊胜。
五、眷属般若。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就是正见,有正见的人才能谈修持与成就,否则都是在盲修瞎炼。那么,真的正知见从何而来?靠多闻而来,没有正见的原因就是自己不肯求多闻。
佛学所称的多闻,并非听闻的闻。佛经记载,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多闻第一。多闻包括一切学问、一切差别法,阿难尊者因为随佛多年,对佛所讲的一切经、一切律等,一切学问都能深切记闻,所以多闻第一。
我们知道正见自多闻而来,不是光坐在那里不求多闻,不研究佛的经律论的深义而能得的。
“契经深义”,契是完全相合,对佛经深义完全了解,古代翻译为契经。如果对于佛所说经典的真正意义不能了解,文字看得懂,经义重点却不能证到,因此无法成就多闻,亦不能成就正见。
举例来说:现代佛学很流行,研究佛学的人也很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能成为教育他人的大专教授,如果真要问起有没有研究佛经原典?所获得的答案多是否定的,那么这些学者所看的佛学著作是不是近代人所写的文章、注解呢?答案多是肯定的。现代研究佛学的人大部分走此路线,情况非常严重,这就犯了“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的毛病。看了一点现成的佛学文章,什么空啊!缘起啊!而提出一些佛学看法,这些与真正的佛学根本毫不相干。
又譬如我们现在所看的《药师经》原文,文字都看得懂,如果要达到“契经深义”,则不但要理解文义,更要完全解了,所谓“了了见”,每一句话都要在心地上求证过、通达后,才能谓之“解”,也才能“了”。
解了佛经后,增加多闻;有了多闻后,增加正见。换句话说,我们把文字倒回去看,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不破轨则,不破尸罗。那么,顺着文义下来,就是说要想不毁正见,对三藏十二部经律论必须通晓无碍,尤其是经典,因为戒律来自经典。佛所讲的称为经,律是释迦牟尼佛当时所制定的戒条,有些是佛的弟子们针对现场发生的事所订立的规范;论是后世菩萨们的著作,如《成唯识论》、《大智度论》等等。
佛法经律论的真正深义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切佛亲自所说的大小乘经典中。所以大乘经典、小乘经典均要研究,才会了解经文深义,进而增加多闻,成就正见,如此才是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