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 No. 2735 金刚般若经旨赞
唐 昙旷撰
2卷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
夫实际无言。必即言以辨实。真宗匪相。要假相以显真。言即实故。虽说而无说。相即真故。现形而无形。无说而说。何言说而不尽。无相之相。何形相而不周。故说非□□□□名具。□无法可说。是说法焉。斯乃般若之真宗。觉者之师母也。故使四生□□□□积之有惑。二乘渐悟。断深密之无明。诸佛体会。成不坏之四身。菩萨契修□□断之三慧。显斯妙用。迥拔群经。假喻金刚。以彰妙智。既前佛后佛。由如是住。大圣小圣。应如是修故。善现启迪于真筌。如来式扬于奥旨。三问九喻。终始发明。八执五邪。心言荡成。乃真护念付嘱。佛种不断者欤。既为方广之关枢。大经之钳键。言约而义远。文密而理该。开阐者莫得其宗源。诵持者。但修其章句。故我补处慈氏。创释颂以赞幽。作宣唱之指归。为论者之规矩。乃使初圣无著。列诸住于行。一邻地天亲。遣群疑于真际。金刚仙记。会一实于有空。功德施论 生二智于真俗。各申雅趣。共释兹文。虽曰异端。咸阶至妙。若不会融诸说。何以委赞幽宗耶。纂殊途□遵同□用通理。以辟玄关。题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即到彼岸。能断慧教。融理事于行位。故称智慧。碎坚积之疑执。假喻金刚。出生死而至涅槃。云到彼岸。贯法义而摄群品。目以为经。故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赞释此经。五门分别。一叙教兴由。二述经宗趣。三显经威力。四明经所被。五赞经本文。初叙教兴。依经及论。总开四义。一为拔苦。二为与乐。三令起行。四令得果。言拔苦者。为除众生老病死苦无常。经云由此三事应正等觉。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证法等。此虽总言。于别亦转。佛所证法。唯真般若故。除三事而说。此经令四生等皆入无余。但灭其生。无老等故。不住色等而生。其心心念不生。离生因故。言与乐者。谓众生佛知见乐。知见即是菩提涅槃。在果在因。能所知见为开示故。而说此经。故法华云。诸佛唯一大事故。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知见等。诸佛及法。从经出生。如来即是诸法如义。是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次即为开示悟入。经文非一。应寻引之。言起行者。随其所应法。外人等起行位故。故无著论。说六因云。为断疑故。为起信解故。为入甚深义故。为不退转故。为生欢喜故。为正法久住故。即是般若波罗蜜令佛种不断。云何以此种不断耶。断二乘等自无分疑。令入大法。故名断疑。初入取相。而心未定。生定信故。名起信解。云定信者。令入二空无为理故。名入甚深。谓得胜处。便乐住寂。令进修故。名不退转。既进修已。无得而得。自庆悦故。名生欢喜。闻法庆慰。转为他说遍流通。故名法久住。由此法故。益遍自他。故说般若佛种不断。随所引文。释广论义。言得果者。为依二谛得无住果故。功德施菩萨。论云佛所说法。咸归二谛。一者俗谛。即人及法差别假相。二者真谛。即此人法无自性空。此真及俗。体不相离。俗即真故。有而不有。真即俗故。空而不空。非有非空。是中道理。得中道故。不住二边。由此不住流转寂灭。成无住处大般涅槃。故佛说经。令悟二谛。即俗观真。离诸相故。有正智起。即真观俗。无不达故。有后智生。由后智而兴悲故。四生三界。皆令灭度。由真智而无住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生智而无住故。不住生死兴悲而度生故。不住涅槃。即成无住大涅槃果。下文皆尔。应寻引之。叙兴由竟。
显宗趣者。复分为二。初显所宗。后明所趣。所宗有三。即三般若。虽余处说有其五种。今顺智论及论喻故。一者实相。即是真如无相妙理。二者观照。依真所起无相妙智。三者文字。即能筌此名句文等。初即是性。次即是相。后即是因。说智及智处。皆名般若故。更加境界眷为五。既非经宗。如余处说。虽有三种。今所宗者。正唯前二。兼通文字。非实相观照之智不生。无观照实相之理不显。是故境智为正所宗。其文字者。但是假筌。得证亡教。非正明故。既为证因。兼所宗也。所趣有四。一教般若。谓说无说能筌名等。是实巧筌契真实故。二理般若。谓得无得所筌妙理。如能筌证无倒相故。三行般若。谓行无行无相六度。能感能证。无上因故。四果般若。无得而得。菩提涅槃。是所筌证无上果故。如是四种所趣般若教浅理深。行分果满。此所说者。正唯理果。是所筌趣。深圆法故。兼通教行 虽云浅分。亦是假者。所归趣故显宗趣竟。
言威力者。略显此经有十威力。犹如金刚。故得此名。一最胜威力。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处皆应敬故。如彼金刚胜诸宝物。故涅槃云。如诸宝中金刚最胜。随彼宝膜。成彼宝故。二难见威力。经义果报。皆不思议。乐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刚非余能见。故正理云。帝释顶宝。名曰金刚。非余能见。光赫夺故。三除灾威力。下品持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尚消灭故。如彼金刚能消灾毒。如真谛记。有六种宝。皆名金刚。青碧二色。除灾毒故。四称求威力。有目能见。普利众生。能严净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刚满人所愿。如六宝中其余四色。黄赤白空。随须游空。出水火故。五坚实威力。能摧我人众生寿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刚非彼物所坏。故涅槃云。金刚拟处。物无不破。而是金刚无折损故。六利用威力。通达无我。得成于忍。以佛眼等。悉知见故。如彼金刚。穿通诸物。故梁摄云。譬如金刚其体锋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七无间威力。不住行施。生无住心。相即非相。无所得故。如彼金刚非物不杂。故对法云。譬如金刚体无间隙。非沙石等所相杂故。八一味威力。皆以无为而有差别。诸法如义。皆佛法故。如彼金刚其体纯一。故对法云。譬如金刚其体一类。纯一无杂。不变异故。九能引威力。诸佛及法。从此出生。成不思议无边福故。如彼金刚能引诸宝。故梁摄云。金刚能招一切宝物。有金刚处宝自集故。十遍满威力。福广如空。利益一切。离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刚遍满一切。故对法云。譬如金刚遍一切处金刚轮等。遍世界故。更有诸文。随应引说。显威力竟。
所被根宜。于中有二。初辨根性。后明教被。辨根性中。复分为二。一者正因究竟远性。二者缘因差别近性。所言正因究竟远性者。即是树通真如本觉。凡圣本来实无二体。众生及佛。平等一因。由此实无种性差别。但由无明厚薄不同。所闻教法。邪正有异。佛法因缘。大小顿渐。故说众生有种种界。由其一体正因佛性。内外因缘。薰习力故。究竟皆得无上菩提故。说众生皆有佛性。所言缘因近别性者。即是横克近薰五性。一无种性。谓有无明厚重之类。染邪教等。因缘力故。诽谤正法。拨无因果。焚烧一切善根种子。未可记彼出世时故。谓阿阐提名无种姓。二声闻性。谓曾闻说四谛之教。欣乐力故。薰成识种。因种力故。深厌生死。求自解脱。不愿利他。由此当得声闻小果。即说此种。名声闻性。三缘觉性。谓曾闻说十二缘教。欣乐力故。薰成种子。由种力故。乐自寂静。观缘起理。舍说听心。由此当成缘觉中果。即说此种。名缘觉性。四菩萨性。谓曾闻说同体真如。悲利自他。大乘满教。欣乐力故。薰成种子。因缘力故。能发大心。由此当成究竟佛果。即说此种。名菩萨性。五不定性。谓闻三乘出世正教。于三乘出世正教。于三乘果。俱有欣求。于三乘法。悉乐修习。于三乘果不定趣求。由此应得三乘圣果。即说此种。名不定性。明种性竟。次教彼者。若据正因究竟远性。此经通被一切众生。用大外缘。薰内体相。令从无明而显出。故无云信谤。皆使得闻。岂简五乘有无定性大悲。依体无别异故。若据缘因差别近性。此经正为大乘者。由说满字教。被大性故。令起大行。成大果故。乐小法者。不能受故。佛所说法。无虚设故。若约兼被。亦通四乘。般若能辨二乘地故。感不思议人天果故。令不定性。回趣大故。初后别众。非唯大故。依兼正通被五乘。明教所被。
次下第五解经文者。于中有二。先释题目。后释经文。释题有五。一解金刚。二明般若。三明波罗。四显蜜多。五辨经字。言金刚者。有总别释。总言金刚。显能断义。然断二障。要具理智。谓若无理。智必不生。因理生智。方能断惑。是故论言。二义相应。恐谓。能断唯属于智。故言二义。显兼于理。如彼邪正二行虽殊。既俱名见故。此理智性相虽异。皆如金刚。既许所宗通于实相。不应金刚唯喻观照。故通理智。稍近论宗。所言别者。有其三义。一者细牢。二者能断。三者相似。如次即喻实相观照文字般若。言细牢者。所喻实相。而为智因。不可坏故 谓此实相。其体真实。因证能生真实正智。故说实相。名为智因。非有为相之所间杂。如彼金刚非沙石等所相杂故。名之为细。又非二障所能损坏。如彼金刚其体坚硬。非物所坏。故名为牢。论以细牢义殊故各别释。今以所喻体同故合为一。是则深契论之本意。言能断者。谓即般若波罗蜜中。闻思修慧所断之障。乃如金刚断处而断。即此观照闻等三惠所断之障。如彼玉石即是金刚之所断处。而为观照智所断故。故说观照。名为能断。言相似者。谓即如彼尽金刚像。若金刚杵。两头则阔在中即狭。有坚胜用。若金刚神。膊[月*舍]即阔。在腰乃狭。有动作义。文字般若。亦复如是。前后即阔。在中乃狭。前后阔者。信行佛地中间。狭者谓净心地。是胜所依进趣处故。此显示不共义也。谓前二义。名金刚者。即余般若。皆得此名。实相观照。通诸部故。若依后义。唯在此经。文字阔狭。非余经故。不同余经。名不共义。是故此经。独名金刚。言般若者。即是梵音。华言译云无分别慧。此有二种。谓生法空。皆通加行根本后得。随其所应。有漏无漏。然慧与智。而有通别。通谓智慧。其体无别。皆别境中慧数摄故。故说第六。名智慧度。别谓智慧。其用不一。择法决断。用各异故。故说十度。智与慧别。前以相从。通三五种。今据克性翻为智慧。以能断伏二重障故。故以金刚而为喻也。问。题称般若。既曰所宗。何故行中。乃举其施。答。约前引后。即檀度收。以后净前。即智度摄五。举其一理实皆齐。若尔应名金刚布施。答。施为万行之初。粗而易习。智为百法之极。胜而难成。题令企敬。标般若之胜名。行引初机。举檀那之首号。故题与行所举有殊。皆喻金刚。无理乖返。言波罗者。此云彼岸。即是佛果菩提涅槃。由对此岸。得彼名故。即已起苦集为此岸。当起苦集名中流。六度妙行为舟船。佛菩萨等。是能度。修行人是所度者。既超生死得至菩提。故说佛果。名为彼岸。言蜜多者。离义到义。要由修习最胜施等。离出生死此岸中流。达至菩提涅槃彼岸。故说施等为离到焉。今此所说。无住六度。故深密云。施等一无染著故。无顾恋故。无罪过故。无分别故。正回向故。由斯方得到彼岸名。所言经者。梵云素怛揽。乃目四义。谓衣綖席经。今取綖义。及取经义。如綖穿花。风不能散。以教贯义。邪不能除。如经持纬。方织物成。以教摄生。令得圣果故。以教法目乎经。若真实论。说有五义。一曰涌泉。二称绳墨。三名结鬘。四谓出生。五号显示。若准此方。经者常也法也迳也。古今不易故。揩定正邪故。津通物理故。佛教同之。亦无有失。总云。今此所筌。如金刚智慧。能断二障。达到彼岸。以其教法贯穿摄持。是其凡圣常行之道。故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经。如是我闻至五十人俱 赞曰。上释题目。次解经文。依佛地论。弥天法师。大判经文。以为三分。初从如是我闻。至敷座而坐。教起因缘。说经由致。名为序分。次从时长者须菩提。至应作如是观。圣教所说。正谈经体。名正宗分。后从佛说是经。已讫至经。依教奉行。欢喜弘通。名流通分。序中文二。此段经文。诸经共有。故名通序。尔时已下。当部别缘。名为别序。初传法者。引证令信。亦名证信序。后说位者别缘发起。亦名发起序。释此三门分别。一起之因由。二说之所以。三正释其文。起因由者。佛化缘毕。将归涅槃。侍者阿难。亲爱未除。闷绝擗地。不能自醒。时阿那律。以水洒面。而语之曰。佛付汝法。今迷闷失所受时事。岂得名为护正法者。大师世尊。今日则在。明日则无。设有疑者。当于何问。汝依我语。当问于佛。如来在世。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何为师。如来在世。依佛而住。世尊灭后。依何而住。世尊在世。自调恶人。灭度之后。云何共住。如来在日。自能说经。灭度之后。一切经首。安置何言。令众生信。尔时阿难。如从梦觉。既问如来。世尊告曰。我涅槃后。以戒为师。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设我在世。无异此故。依四念处。专心而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由此能除常等四倒。既出生死。得成圣道。是故常应依之而住。诸恶比丘。梵檀治之。但莫与语。自当调伏。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语。则众生信。因阿难请。而置此文。即是此中起因由也。明所以者。略有四义。一为除疑。二令起信。三为简邪。四为显正。言除疑者。微细律云。于结集时。阿难升座。以法威力。形忽如佛。众起三疑。一疑大悲从涅槃起。二疑别佛从他方来。三疑阿难转身成佛。说如是等。三疑并断。言生信者。智度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又是道元功德母故。又拔众生。出生死泥。须举信手授于教手。序生信手。正宗教手。两手相接。出于泥故。如人有手至山取宝。若无手者。空无所得。有信心人。入法得证。若无者。虽解无益。是故经初。令生净信。言简邪者。但无如是六句经文。当知皆是外道教收。如有外道。一切教初。皆必安置阿沤二字。阿表于无。沤表于有。言其教旨。不离有无。今置六句。为简于彼。故智度云。一切经首。当置何言。简异外道。言显正者。真实论云。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佛为佛宝。我闻阿难及比丘众。名为僧宝。如是一时舍卫国等。所说时处。皆为法宝。以兹四义。置如是等立。所以竟。正释文者。准智度论。分六成就。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言如是者。举所闻法。令众生信。名信成就。今括诸说。以三义释。初以二字。各别训释。次乃总申二字之意。后带我闻以解如是。言别释者。自古多解。大意不离教理行果。故今依此四义释之。教能显理为如。文不乖义称是。理顺教显为如。义不差文称是。依教起行为如。顺理亡相为是。依愿得果为如。果称于因为是。言总申者。显说此经。离四种过。故言如是。一离自说。佛所说法正如是故。二离差异。文义决定。皆如是故。三离不信。若有信者。言如是故。四离非法。若正法者。称如是故。后带我闻释如是者。依佛地论及诸释意。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问答。显离自离说传闻过失。谓结集时众咸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即答言如是我闻。二依譬喻。显离增减异分过失。谓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齐此当说。定无有异。三依许可。显有自在堪能功德。众咸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便许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四依教诲。显起恭敬信受功德。谓告结集诸时众言。如是当听。如我所闻。应正闻已。如理修行功德施等。所说诸义。应知皆是此四义摄。言我闻者。举能闻人。显自亲闻。名闻成就。谓传法者。自指己身。言如是法我自亲闻。我谓诸蕴和合假者。有主宰用故。称为我。闻谓耳根发识听声。意随耳识而取于声所发名等。薰习在识。聚集显现。总说名闻。废别就总。答显藉众缘故。谓闻法要。故名我闻。问。何须如是废别就总。答。显藉众缘故。谓闻法时。要具八缘。若一一陈。遂成繁广。但举其一。义用不周。显假具缘。言我闻矣。若尔何不言无我闻。答。除怖畏心故。恐诸外道。及凡夫等。闻无我声。既言无我。谁闻谁学。怖畏佛法。不肯入故。若尔何不言阿难闻。答。显自在德故。我谓主宰自在之义。显传法者有所堪能。总持三乘广大教法。若称名字。无是义故。若尔何异凡愚妄执。答。随世流布故。世间皆说自他彼我。染净因果。所作事业。今传法者。虽无妄执。随顺世间。令生决定信解之心。入正法故。而顺世俗。假称我焉。若尔何独指阿难邪。答。是传法者故。过去供养诵经沙弥。今得多闻总持第一佛法海藏。流入其心。如彼写瓶。无有遗失。又亲侍佛二十余年。人天所识。传必生信故。佛以法而付嘱之。既传教主自指己身故。我闻者嘱阿难矣。若尔亦有传闻之失。答。佛为重说故。阿难请佛说已前经。然诸圣者。理无重语。佛粗举其端。则悉通一切。况闻授记菩萨所行。得觉法性自在三昧。诸佛法藏。尚能忆持。况已前经。而不通悟。虽二十年后。方侍佛闻经。称我闻者。理亦无违。若尔应言我见觉。答。推功归佛故。此所传教。属佛世尊。是诸如来。现觉而说。阿难因位。觉道未圆。若称知见。谓言自说。恐余不信。故但言闻。况乎此界。声为佛事。名等诠法。不依色香希证菩提。要闻深法。多闻薰习。为出世因故。但言闻不云见觉。更有问答。如余处明。言一时者。显所闻法善合时宜无非时失。时成就也。谓明说此一部经时。于一时间。在某处说。则显说此一部经时。余时复说无量经故。众生根熟。为感如来逗机。而应药病相应。随言得益。说者听者。时分无差。共相会遇。名一时矣。外道世典。无如是名能故。我佛教名一时也。前简说听余部经时。后简说听前后之时。显佛教胜。令生信也。若尔诸法应非唯识。说一及时。心外法故。答。虽言一时。不离心识。谓此识心。随色分齐。妄相建立一之与时。若离色心。则不可得故。不应行蕴取摄。摄论说为世识数识所闻之法尚不离心。况一及时而别有也。若尔三世应皆是有。说一时者。对过未故。答。五蕴诸法。生已即灭。生则酬前灭而引后。所酬为过去。所引为未来。已灭未生。虽不可得。假对此二。说现在焉。如知往因。应观现果。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岂则一人有三身也。但是现在一念妄心。今说听者。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讫。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后唯心。都无实竟。若尔何不同下经等。言四八时十二时等。答。显佛教胜简外道故。如诸外道。皆是凡愚所说。诸法悉是颠倒虚妄。说者听者。根缘不同。虽有教旨。不成药石。徒增恶业。虚长邪心。既无证悟。宁阶圣道。故彼教首。不言一时。今言简邪。言一时矣。若言四八。何异邪经。不言四时十二时等。更有问答。非要不明。所言佛者。显说经主。是最胜尊。表经可信无非主失。主成就也。若不言佛。不知此经是谁所说。一切生疑。又智度论说。能说有五。一佛世尊。二圣弟子。三天龙等。四神仙等。五变化等。若不言佛。恐谓余说。今言佛说。表可崇信。佛者梵语。应言勃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三觉人。故名觉者。谓从烦恼。而得开觉。具一切智。永出生死。如从梦寤。故名自觉。断所知障。而得种智。说自觉法。令他开觉。如莲华开。故名觉他。诸障遍断。诸行遍修。诸境遍知。诸果遍证。出过众圣。故名觉满。初胜人觉贼异凡夫。次觉胜天鼓异声闻。后觉胜千日异菩萨。三者备矣。受佛名焉。然佛世尊。有其三身。今此经者。是何身说。若对地前。则化身说。如对地上。即应身说。若法报身。亦无说法。自受法乐。不说法故。佛不相为说法故。非诸菩萨所见身故。既三身者。其体不殊。是则三身。无说不说。诸经有言薄伽梵等。依梵本译。今言佛者。随方生善。亦有经说佛婆伽婆。为简辟支及外道故。言在舍卫国祇树等者。是说经处。显说此经。必有其处。无非处失。处成就也。若不说处。未知此经何处而说。一切生疑。为令生信。故说其处。舍卫梵音。此云丰德。谓丰财宝女色。多闻解脱。四德故名丰德。亦名闻物。以多宝物。及以人物。诸方闻故。正云室罗筏。谬云舍婆提。是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以是王都。而言国也。只谓祇陀。此云战胜。即胜军王之太子也。太子生日。王破敌军。因而立名。谓之战胜。祇陀有园。地周十里。在于城南。五六里余。花卉滋繁。泉池交影。于园囿中。特为殊胜。给孤独者。国之大臣。本名藉达多。此云善德。施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焉。有七子男。六已婚娶。因为小儿。耽室遂至王舍大城。佛初成道。正在彼国。见佛闻法。果证预流。遂请世尊降临舍卫。如来既许。愿造僧坊。佛命鹙子随而瞻揆。唯有此处。堪造僧坊。遂诣太子。殷求货买。太子戏言。金遍乃卖。须达闻之。心豁如也。即出藏金。随言布地。太子感念。而告之曰。若佛非是良田。宁使轻金贵土。我植善种。亦是其时。地任卿收。树当自施。须达得地。大建僧坊。崇饰已周。遥请佛降。大悲圣悬监。乘通而来。既至伽蓝。谓大众曰。林树祇陀自施。园地须达买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君上臣下。世典格言。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祇陀树。给孤独园。游化居心。目之为在。游化在城。居心在园。双举城园。显斯二义。二义虽异。俱名在焉。故名在舍卫国等。此举化佛所居。化土为对小根。令生信故。显佛慈悲。救重障故。理实亦有二身。实土净秽之方。无别质故。言与大等。举同闻众。显说此经必称根宜。无非众失。众成就也。若不列众。不知此经与谁同闻。一切生疑。为生信故。举同闻众。与者兼并共及之义。谓与阿难。问在一时。同一集会。同无漏心。同离诸恶。同无学见。同我空道。同断烦恼。具此七义。故名为与。此同闻众。而言大者。众数多故。名称高故。皆罗汉故。离重障故。德难测故。王等敬故。向佛果故。破外道故。总□诸释。有斯大义。比丘梵言。具含多义。一曰怖魔。初出家时。魔宫动故。二称乞士。乞食及法资身心故。三谓净戒。离身语意诸过恶故。四名净命。离五邪求恶活命故。五云破恶。能破见修薰烦恼故。言含五义。无以译之。但存梵语。显斯五义。由此五义。故曰比丘。众者僧也。四人已上。理事二和。得僧名故。同戒见等。名曰理和。同布萨等名曰事和。以和合故。名之众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即优楼频迦摄。五百弟子伽耶迦摄。那提迦摄。各有二百五十门徒。舍利弗。目乾连。共有二百五十弟子。此等五师外道。门徒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佛初成道。初会度之。常随如来。影响正法。故诸经律。多皆举也。理实亦有余比丘众。以此皆是净行出家故。五师门徒故。邪舍归正故。初会所度故。善来得戒故。得二解脱故人天所识故。具斯七义。故偏举之。俱者同时一处义。前以阿难。对彼名之为与。此以自同时处。名之为俱。故与前说。无重言失。故总说言千二百等。佛说经时。应有菩萨。而今但列声闻众者。总依经论。略显二义。一令余声闻趣大果故。见为声闻。说如是法。便生念言。彼尚闻此。求无上果。我亦应然。已回心者。更不退转。未回心者。亦发心故。二令小菩萨不退转故。彼见声闻。尚能听此。求无上果故。便生念言。彼小乘人尚发胜进。况我今者。而生退耶。便励其心。不退转故。由斯二义。但列声闻。
经。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 赞曰。上明证信。下显发起。言发起者。即表彰也。言明内真。先与外化。表正宗之意义。行发起之事相。然释此文。总分二义。先别明化相。后总显其意。于中则显十种化相。尔时世尊者。即化主也。指陈控引。名曰尔时。当尔世尊说经时也。具足六义。备有三德。更无与等。世所钦重。名曰世尊。即十号中。第十号也。故佛地论。六义颂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具此六种。最胜义成。薄伽梵功德名。婆伽婆名。与此无别。言食时者即化时也。谓即辰时以。此时中人家馔食。或即初熟。或当正饭。求之易得。不恼自他。若乞得已。还至本处。正时斋前。不失时节。若过于此。即是外道诸恶鬼神。畜生食时。今显出家清净胜法故。于此时而行乞也。言著衣等。显化具也。著初三衣出家净居之衣。初无田相。后变成故。然出家法。皆畜三衣。若于行道作务之时。著安多会五条之衣。若于大众及说法时。著郁多罗僧。七条之衣。若入王宫乞食等时。僧伽梨九条等衣。总名袈裟。依色立称。亦名功德衣。成胜功德故。亦名消瘦衣。衰损诸障故。亦名福田衣。是世福田故。亦名涅槃印。要服得度故。亦名佛标相。诸佛仪服故。持四天王所举石钵。及三衣并锡杖等。各有所在。如来悬记。展转随缘。至于汉地。非如儒道。唯有虚名。此即为入城故著衣。为乞食故持钵。言入舍卫大城者。显化处也。城过十延居家九亿。处广人多名大。自外之内名入。言乞食者。显化缘也。然佛身者。金刚为体。岂资于食而行乞耶。有多因缘。示行求食。璎珞女经说二十益。瑜伽论说由十因缘。今总参揉有其十意。一为引摄已乞未乞。令住头陀功德法故。二为未来作大照明故。免生讥毁乞食事故。三为救引粗弊外道。既不归伏因行化故。四为正彼承声起谤。现妙相仪令惊信故。五为处中未信众生。以其少功获多福故。六为虽信放逸众生。令生愧耻而修行故。七为六根不具众生。种种灾患。皆静息故。八为六种有障苦人。见佛植福。离苦障故。九以八部导从世尊。令世间人深归学故。十令八部羡仰世人。勤加护故。宾卫无灾害故。于其等者。明化等也。谓由内证平等理故。慈悲之心。无偏济故。不简贫富贵贱人故。而于美恶无爱憎故。具大威德。无所惧故。永离诸过。无猜谤故。降二乘人之偏济故。止外道之嫌疑故。具斯八义故。于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明化终也。前已知足。乞不过量。此□少欲。显其乐静。本自祇园。入城乞食。既等乞已。故还本处。饭食讫者。显化满也。本言利生。入城乞食。今若不食。事涉凭虚。为满福田。故示饭食。虽金刚身实无食事。为成满福故食讫焉。收衣钵者。显化息也。本以入城乞食故。藉著衣持钵。今既事终食讫。乃须并摄资缘衣钵。不收攀缘心起。既增劳虑。岂得安禅。虽复佛无散心。为后轨模故。须收置。即叠僧伽梨大衣。还著郁多罗僧七条。洗涤其钵。著常著处。故言收衣钵也。洗足已者。显化净也。由诸如来受步行法。途跣而行。故须洗足。然佛行时。下生莲华。岂有尘垢而须洗邪。表清净义。故言洗足。敷座而坐。显化仪也。谓将说法。自施座具。敬佛母故。不使人敷。即于此座。结跏趺坐。端其身正。其念一心不乱。对真境也。虽四威仪佛常在定。为后轨摸故。敷座而坐。前来已显发起事相。既发起者。表彰之义。即表众生本净而后染。因说经故。返动而归寂谓众生心。本来清净。具恒沙德。是真法身。无明覆染。遂入生死。味著五欲。轮转四生。六道巡环。八苦更受。因佛说经。返照心本。永离贪著。除灭无明。显净法身。常住安乐。尔时世尊者。即表众生真法身也。食时著衣持钵者。即为无明覆染时也。入舍卫大城者。入于生死大苦趣也。言乞食者。染著世间六尘境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者。于六道中。备受轮转也。还至本处者。由般若力。照心本也。饭食讫者。永离贪著也。收衣钵者。除灭无明也。洗足已者。显净法身也。敷座而坐者。安乐无为也。从始至终。表彰斯意。是故现此发起事焉。
经。时长者至而白佛言 赞曰。上明序分。下显正宗。准无著论。有七义句。一种姓不断。二发起行相。三行所住处。四对治。五不失。六地。七立名。应知前六义句。正所明宗。第七义句。释经名字。就前六中。初三别配经文。后三住处通义。既前三句。别配经文。后正宗分。分之为三。初从时长者。至善付嘱诸菩萨。名种姓不断。次世尊善男子。至愿乐欲闻。名发起行相。后从佛告须菩提。至应作如是观。名行所住处。即初明赞佛。为请说之由。次问修行。为趣大之本。后佛广说。辨修伏之宗。天亲等论。既无科文。但逐便明不假预述。初种姓不断中分二。初善现请仪。后正申不断。此文初也。将申赞问。先整仪形。若处座居。然匪咨咨之。礼故表虔。奉而现敬仪。须菩提者。梵语讹也。梵语典音云苏步位。此云善现。或云善吉。以初生时家物皆空。父母惊怪。以问相师。相师答言。善相现耳。唯善唯吉。因斯瑞相。而以名焉。十弟子中。解空第一。言长老者。叹其德命故。有释云。德长年老故。余经本名为具寿。谓即具与福惠命故。此即东方青龙陀佛。为弘般若正法。影响正法。示处下乘。为佛弟子。在大众中者。明混迹于声闻。即从坐起者。彰颖拔于群辈。通肩披衣。示敬之相。袒其一膊。驱荣之容。左膝著地。降今昔之执情。合掌恭敬奉。冥合于妙理。将发疑问。敬法重师。若不避廗虔恭早躬。屈己何以表身心之府顺。明信向之深城。故尽敬仪。方申请问。启辞道意。而白佛言。
经。希有世尊至付嘱诸菩萨 赞曰。此正申不断也。前以身行肃敬。表自恭勤。此乃语尽虔诚。述其尊德。希有世尊者。总谈妙德。善护念等者。别叹胜能。希有有四。一时希有。旷劫难逢故。二处希有。大千唯一故。三德希有。福惠起绝故。四事希有。救护巧便故。虽有四种。今者唯取事之希有。此为总标。善护念等。是别释故。护念付嘱。巧便事故。由能护念付嘱。菩萨未成熟者。而成熟之已。成熟者。转复增进。当成正觉。绍佛菩提。展转相续。佛种不断。故护念等。是佛胜能。善现欲表佛说此经。能令众生佛种不断。偏举此德。以叹如来。即因赞佛。显经意也。故说此经名种姓不断。加卫覆摄。是名护念。加被拥卫。覆阴摄受。即是此中护念义。故委托授与。是名付嘱。故委大训小。托深化浅。委杖凭托。是付嘱故。谓佛世尊。断一切障。心归本源。名曰如来。由此方能护念付嘱。虽菩萨等亦能摄付。今就最胜。唯说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说一切位。极深妙法。能遍摄付。非余能故。故说如来善护念等。如彼师父胜昆友等。虽佛大悲普皆饶益。然行二利。求三菩提。余乘不能。唯大乘者故。菩提者智所求果。言萨埵者。悲所度生。具此智悲。名为菩萨。由此能胜。而偏摄付。犹如三子及三田等 然菩萨者。有大有小。根熟未熟。可退不退。若佛在世。转法轮时。以菩萨法。而为护念。若入灭时。以菩萨法。及未熟者。付大菩萨。如父在日悉阴诸子。及临终时而付嘱故。菩萨法者。即下所说依等五义。于中别诠菩萨所行。名菩萨法。以是菩萨三种转道。断惑证理。生智义故。是故论言。其五义中菩萨法。而建立故等。虽所摄付皆菩萨法。然其行相。各有差别。谓各六种。第一义故。且护念中六种义者。一时。二差别。三高大。四牢固。五普遍。六异相。所言时者。显菩萨法。是二世胜得。现世安乐。当来利益故。言差别者。显菩萨法。是超过胜。不同世间二乘法故。言高大者。显菩萨法。是最上胜。非余护念所能及故。言牢固者。显护念法。是究竟胜。乃至成佛。非可舍故。言普遍者。显护念法。是广大胜。问护念者。诚二利故。言异相者。显护念法。是清净胜。异于地处未净法故。言付嘱中六种义者。一入处。二法尔得。三转教。四不失。五大悲。六尊重。云何入处。为佛以法付嘱。根熟与未熟。作入学故。云何法尔得。谓根熟者。得佛付嘱。于未熟者。法尔摄故。云何转教。谓现以法付嘱根熟。令其转教根未熟故。此三如次。即是后三。云何入处。而名不失。谓前根熟。作入处故。不失而化。应时摄引。令根未熟。不失行故。云何法尔得。名为大悲。得付嘱者。于未熟人。法尔生悲。又由悲故。于未熟人。法尔摄故。云何转教。而名尊重。谓佛付嘱。令其转教。由尊重佛。及尊重教。于未熟人。能转教故。由佛最胜护念力故。乃令根熟诸菩萨等。得智惠力。成就佛法。得教化力。成熟众生。初即大智。后即大悲。得此二身。固于佛行。故佛付嘱。名故善巧。由其最胜。付嘱力故。令根未熟。诸菩萨等。于已修得大乘行愿。而不退失。于未修得大乘行愿。而能进求。故佛付嘱。亦名善巧。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巧护义应知 加彼身同行
不退得未得 是名善付嘱
经。世尊至降伏其心 赞曰。次下第二发起行相。于中有三。初善现发问。次如来印发。三善现敬承。此初也。言行相者。谓即般若。行谓行解。所修行法。相谓体相。所行相状。即行所住。其所修行。能住修伏般若行相。善现创为启发。如来重垂印发。由斯广说。行所住中。所修智惠。名发起行相。即因问而许宣。亦因许而广说。故问及许。俱发起焉。此文三节。初标所为。善现所问。非自有疑。为善男子善女人故。次彰问本。谓因发心。而为发问。若不发心。不为问故。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三藐言正。三者言等。菩提云觉。总云无上正等觉。谓显诸佛三身觉智。起因三乘故。言无上。离二邪障。故谓之正。遍达真俗。故称为等。成无上觉。二处明之。无上正觉即正体智。无上遍觉。即后得智。诸释有此开合异故。若人发心。求此菩提。故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正申所问。即应住等。此问意云。善男子等发心。求此最胜菩提。必有所修。及有所断。安住何行。而成修行。降伏何障。使行清净。由斯当得所求菩提。修觉所要。故申二问。然修行中。有初后位。初住加行。后正修行。故余本经。开为三问。谓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即发心者。求佛果时。安住何心。修行何行。若有障垢。云何降伏。余经以其初后位。别开住为二。即有三问。此经以其同所修。故合为一住。故唯二问。故此彼本。亦不相违。由此诸论。依三问解。故无著论。释三问云。彼应住者。谓欲愿也。欲谓希求。愿谓思念。凡欲修行。先住欲愿。希求思念。方修得故。即发心者。欲修行时。云何住于欲愿心也。彼应修行者。相应三摩钵帝时也。三摩钵帝。此云等至。即无分别等持真定。由修此定。发生般若。即发心者。正修行时。云何修行此三昧也。云何降伏者。折伏散时也。若有散乱。执著心生。如实觉悟。令不得起。即伏执著散乱之心。令还入定。名降伏心。即发心者。若时散乱执著心生。云何降伏。即由三问。显发三道。初成摄道。摄取众生。诚加行持。成摄生戒。摄取化身。恩德因故。次成熟道。修成佛法大圆满持。成善法戒。及成报身。智德因故。后不失道。折伏烦恼。不起诸通。使行清净。为律仪戒。成其法身。断德因故。修学所要。不过此三。故为三问不增不减。其功德施论。所释三问意。乃令经意问答乖违。既非应理。此中不叙。问般若深宗。正被菩萨。何故大人缄默。而小圣问耶。由此论云。何故上座须菩提问耶。答。般若以无相为宗。善现以解空成德。现冥至理。可以对扬将欲引摄声闻。及以进持菩萨。由斯善现而发问焉。如众成就所说之相。是故论云。有六因缘。若二乘者。于大乘中。恐自无分。怀犹豫故者。便得断疑向大乘故。初心菩萨。乐著福德。于无相教。心未成熟。闻多福德。起信解故。虽得已定信心得成熟。然于二执。未入二空。便励其心。住真理故。虽得胜理。能不自轻。而乐住寂。便能受持。有胜福资。不退转故。虽已进修。顺佛摄受。然未真证。尚取相者。便能证悟。极庆慰故。虽能证悟。乐观法流。弘教利生。未能发起。便于现当。能久传故。然此六因。或略为四。合第六因入前五中。即是前五所学法故。合第二三。同名摄受。信解甚深。皆称理故。是故论言。疑者令见乐福。已熟而摄受故。得不轻贱者。令精勤心故。已净心者。令欢喜故。
经。佛言善哉至嘱诸菩萨 赞曰。次下如来印发。于中有三。初明证印。次敕听许宣。后正发起。此初也。重言善哉。智度论云。此显佛喜之极甚也。善现所陈有其二意。一所赞称德。护念付嘱。称佛德故。既因叹佛。兼显经宗。种姓不断。意趣玄远实为善哉二所问称根位。修降伏摄诸行尽。称大根姓所应。希学发起行行之相状。故亦为善哉。由所赞问。称德称根。深善其辞。故重赞印。印述等文。文易可解。
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曰。此敕听许宣也。汝今谛听。即是敕听。当为汝说。即是许宣。谛谓审谛。显离三失。谓即散乱轻慢颠倒。如次犹如覆漏秽器。而即能生三种功德。谓闻思修。胜三慧也。由此方堪听受正法。故智度论所说偈云。听者端示如饥渴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故先敕听。方复许宣。
经。善男子至降伏其心 赞曰。此正发起也。言如是者。指陈控引。我当为汝。委细宣说。如是注心。修行降伏。既为控引行所住文故。说此文为正发起。
经。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赞曰。此善现敬承也。唯然者。敬诺之辞。愿乐者。喜承之意。既蒙敕听。未可安然。况复许宣。宁得缄默。故申唯诺承。奉尊言故。十地论乐法偈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善现亦尔。言愿乐等。
经。佛告须菩提至降伏其心 赞曰。次下第三行所住处。是前所发住心。修行降伏三种。别修行相云总所依。道理处所。名行所住处。谓依此中历行别明。广分十八所应住法。文义相摄。勒为八种。以行就位。略束为三。言十八者。一发心。如经佛告须菩提。至即非菩提至即非菩萨。二波罗相应行。如经复次须菩提。至如所教住。三欲得色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菩萨见如来。四欲得法身。曲分为三。初言说法身。如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何况非法。次智相法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有差别。后福相法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佛法五修德胜中无慢。如经须菩提须陀桓。至阿兰那行。六不离佛出时。如经佛告须菩提。至无所得。七愿净佛土。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生其心。八成熟众生。如经须菩提譬如。至是名大身。九远离随顺外道论散乱。如经须菩提如恒河中。至如来无所说。十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名世界。十一供养给侍如来。如经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至是名三十二相。十二远离利养及疲乏热恼故。不起精进及退失。如经须菩提若善男子。至是名第一波罗蜜。十三忍苦。如经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至见种种色。十四离寂静味。如经须菩提当来之世。至执果亦不可思议。十五于证道时离喜动。如经尔时须菩提。至三菩提者。十六求教授。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名一切佛法。十七证道。如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至无众生无寿者。十八上求佛地。已下文是。于中分为六种具足。一国土净。如经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至说名真实菩萨。二无上见智净。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来说得福多。三随形好身。如经须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至是名具足色身。四相者如经须菩提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至是名诸相具足。五语语具足。如经须菩提汝勿谓如来。至是名说法。六种心具足。已下文是。于中复开有六种心。一念处。经阙此文。余本即有。谓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等。至下当知。二正觉。如经须菩提白佛言。至名善法。三施设大利法。如经须菩提若三千大千。至即非凡夫。四摄取法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不可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五不住生死涅槃。如经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至说不受福德。六行住净已下文是。于中显有三行住净。一威仪。如经须菩提若有人。至故名如来。二破名色身自在。如经须菩提若有善男子。至是名法相。三不染。已下文是。于中显有二种不染。一说法。如经须菩提若有人。至如如不动。二流转。如经何以故。至应作如是观。文义相摄。勒为八者。一摄住处。即前发心。于此文中。摄取菩提心。摄取众生故。二波罗蜜净。即前波罗蜜相应行。由无相智。与行相应。得清净故。三欲住处。合前三四色身法身。皆是所求佛果身故。四离障碍。合前十二。总为一住。始从第五修道得胜。乃至十六求教授。文皆能离彼所除障故。五净心。即前证道。由证道时净心故。六究竟。即前上求。是所上求究竟果故。第七广大。第八甚深。是前十八住处通义。皆有广大甚深行故。以行就位。束为三者。一信行地。即十八中。前十六住。皆是地前所依行故。二净心地。即第十七证道住处。是无满心所依位故。三如来地。即第十八上求佛地。求如来果所依地故。虽以广略三种料经。然今且依三地料判。依位起行。宽摄狭故。行所住总分三地。信行地中。分之为四。即八住中。前四住处。以信行地三十心中。皆有发心修行求果。离障四行。无不起故。若依无著。十八住处。住处文中。皆答三问。若依天亲。别以三文。单答三问。余皆断疑。经文是一而论异者。一会之中。根有利钝。乐有广略。行有定散。障有执疑。是故圣教。云有单重。义有横竖。理有隐显。治有破遣。由斯二论。各据一明。具显深宗。不相乖背。无著第一发心住处。即是天亲答住问。文显以四心而明所住。一广大利益心。谓能遍缘一切众生。而起悲心。思拔其苦。由无所简。名平等恩。二第一利益心。谓起慈心。恩与其乐。令得涅槃第一乐果。由唯与此。名不施恩。三常利益心。离众生相。不取度相。而常喜庆一切众生。由心无著。名善意恩。四不颠倒利益心。不见我人寿者等。相无心住相平等舍相。由无妄取。名真实恩。正是菩萨所应住处故。明四心而答住问。若依无著。此及诸住。皆显三义。而答三义。言三义者。一七义句。二八住处。三即五义。七义句者。文如前列。前六正所明宗。第七释经名字。此一义句题中已显。就前六中。初三别配经文。其义句相。已随文释。后三住处。通义诸住。皆有能治能证所依地故。就后三中。对治显行相为能治。不失显行相为能证。正是诸住所应住修降伏之法地。是此二法之别位。而无别体。不离此故。对治有二。一邪行。二共见正行。若生起心。我能如是行。如是行。是名为邪行。菩萨虽行。不生心故。若谓对治。此邪行故。虽行诸行。不作行相。此即名为邪行对治。虽名正行。仍犹二见。谓能如是不住行。不住行与见俱。名共见正行。为离此见。行不行相皆应不住。即名共见正行对治。若有二见障无相心。虽行诸行。不称般若。故诸住处。皆应住修此对治道。而降伏之。不失是离增损二边。谓一切法皆归二谛。一者俗谛。因缘假有。二者真谛。无自性故空。如是二谛。其体不异。俗即真故。有而非有。真即俗故。空而不空。非有非空。是中道理。若执法有。是增益边。若执法无。是损减边。离此二边。是真般若。故诸住处。皆应住修降二边。心不失中道。次八处住者。有文有义。已如前列。前六别配经文。后二住处。通义广大。甚深通是诸住。住心修行降伏处故。度一切众生。修一切善法。离一切诸相。名广大行。虽行广大之行。不见能行之相。由证真空甚深理故。行亦甚深。名甚深行。后五义者。一依义。即诸住处所对治法。谓不住修降伏等障。依此所断方说能治。住心修行降伏行故。所治者名为依义。二说相。即一住处。能所断证。依义摄持。安立显现所有文义。名所说相。三摄持。即诸住处。欲愿住心。凡欲修行。初生欲愿。修行降伏。胜行方成。即摄后行以令生。持后行令不退。故说欲愿。亦为摄持。四安立。即诸住处。第一义谛。内证真理。名非安立。今以言说。而施说故。故说真如。名为安立。五显现。即诸住处。所修无相相应。定惠现量。显了证真如故。名为显了。折伏散心。亦是此摄。如尔焰境。制令住故。即初依义。是所断障。第四安立。是所证理。摄持显现。是能治行。前之三问。但问能治。就胜问故。影略问故。须佛广答。具明三种。欲显断障证理修习。若有一时。必有余故。前七义句。及八住处。通显住修降伏之处。今则别显断修证法故。说五义而答三问。如是三义。既遍诸住。此亦三义而答三问。于中有二。初总标。后别显。此文初也。此中应言诸菩萨等应如是住降伏其心。举终括始。但言降伏。谓应如是住其心等。即五义中。初依义也。显示所治不降等故。
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赞曰。次下别显准天亲论。显别四心。即分为四。所有已下。名广大心。我皆等者。名第一心。如是等者。名为常心。何以故下。不颠倒心。若依无著。显答三问。即分为三。初答住问。即前二心。次答修行。即前常心。后答降伏。即不颠倒心。初答住问。复分为二。初名愿所度之生。即广大心。后欲愿。令生所得之果。即第一心。初中复二。初标举。后差别。此初也。所言众生。有其三义。一众多念生。谓本一心。言无动念。而为无明所薰染故。五意意识。众多妄念生。而生起故。名曰众生。即此依于起信意解。二众多缘生。谓因五蕴。及十二处十八行等。众多因缘。而生起故。名曰众生。此即依于智度论解。三众多类生。谓有四生三界五趣。多生类故。名曰众生。此即依于无著意解。由初种种妄念生故。即有蕴等众多缘生。遂受趣等众多生类。始终三义。名曰众生。今言一切遍举此等。复言之类。意简非情。谓外道等邪教邪思念说草木名为众生。而佛教等不同于彼。具前三义。有情识者。方是佛教众生之类。
经。若卵生至非无想 赞曰。次辨差别也。谓以三类。显生差别。卵生等者。受生别故。若有色等。依正别故。若有相等。境界别故。受生别者。卵等异故。五蕴初起。名之为生。依声方出。名为卵生。含藏而起。名曰胎生。假润而兴曰湿生。无而忽有称化生。由内思业外声胎藏湿润四缘。而蕴生起。于四缘中。卵生具四。胎生具三。湿生具二。化生唯一。谓内思业。藉缘多少。如是次第。以此四生。摄五趣者。如俱舍论颂此义云。人傍生具四。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多少胜劣。如余处明。依止差别。即身异也。身通五蕴及四蕴成。若具五蕴。而成身者。名为有色。即欲界二十处。色界十七处。皆有形质故。若唯四蕴而成身者。名为无色。则空处等。无色四天。厌色生彼。无形质故。虽有定果色。而无业果色。由此但名无色界耳。境界差别。即心异也。若有分别境界相者。名为有相。即欲界地。除睡闷位。下三静虑。第四静虑。除无想天。三无色全并无粗境。心相分明。故约有境。名为有想。若都无境。名为无想。即第四禅。无想一天。诸外道等。计为涅槃。修行无想定。生彼天中。于五百劫。全无心相。不缘境界。故名为无想。若虽有境。而不分明。则彼心想。亦复昧劣。名非有想非无想也。谓有顶地以次。下地心心所法。而为所缘境。既微细心亦闇劣。不同于前诸有想地。心想分明。名非有想。亦不同前无想有情。全无心想。名非无想。谓此一天。虽无明想。而有闇想。是故双非。如是遍举三类生者。意显普摄众生界尽。并是欲愿所度之生。菩萨皆以大慈之心。而当济度。无所简故。名广大心。
经。我皆度令入至灭度之 赞曰。此欲愿令生所得之果。即第一心。如前所说。三类众生。为生死苦之所煎迫。菩萨发心希求思念。皆愿度脱。与第一乐。第一乐者。即是涅槃。寂静殊胜。名为第一。希愿彼故。名第一心。涅槃梵音。此云圆寂。圆谓圆满。具足三德故。寂谓寂静。异生死喧故。涅槃不同。有其四种。一自性清净。谓诸众生本静心体。此体即是诸法真如。具恒沙德。常恒安乐。虽为二障之所覆染。在二生死处于轮回。而亦不失本清净性。其体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谓即真如。出烦恼障。此有三种。若二乘人。虽断烦恼。余苦依身。犹未弃舍。若诸如来。虽无烦恼所感苦身。而有无满功德依身。虽实无苦。而有示现苦所依。所依身皆名有余。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谓即真如。出生死苦。此有二种。若二乘人。先断烦恼。令舍分段粗苦之身。若诸如来。永离生死。是故皆得名无余依。而苦永寂。故名为涅槃。四无住处。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今无余者。即前第三。离生死苦。永安乐故。言灭度者。灭障度苦。即灭二障。度二死苦。寂静安乐。故名为灭度。唯得无余。灭障度苦。故入无余。而灭度之。问。众生既广。六道类多。亦五乘性别。有缘无缘。可不可度。若一人而能遍救。则诸圣何置劬劳故。令皆入涅槃。此乃非所应。问。何故而愿此不可得义耶。答。菩萨发心。希成佛果。资乎福智。本乎慈悲愿行之兴。依坐以立。若有所弃。岂曰弘慈。凡起大心。皆无所简。生所摄者。我皆度之。性类虽多。皆是生摄。但念普救。胜行克成。度生无多。速自成佛。睹斯妙益。劝发其心。是故经言。我皆令入。若尔则是。意愿弘通。故知实理。非皆度尽。然应度者。亦通四生。其胎化生。多人夫摄。有色有想。或具身心。既非难处。可容灭度。卵湿二类。固则不然。既居难处。又未成熟。如何亦使入涅槃耶。答。若在难处。要待其时。若未成熟。而令成熟。已成熟者。而解脱之。皆入涅槃。亦何疑难。若尔涅槃言谚四种。足令灭苦。乐果昭宣。长言无余。起非烦迂。答。但言涅槃。恐滥方便。凡夫外道。六行所成。未免沦回。尚拘苦网。为简于彼。要举无余。是故不但言涅槃矣。若尔有余。亦能灭障。既非方便。圣者方成。何故不言余灭也 答。由三义故。不言有余。一是共果故。有苦无苦。所依身者。皆共所得。解脱果故。二宿业得故。谓二乘者。要依故业。分限之身。而证得故。三佛说得故。谓近闻法。修行所得。苦依未灭。非究竟故。非如无余。是其究竟。要无苦依。故业身尽。任运谢灭。而方证得。是故不说。令得有余。若尔自性。即是真如。诸佛所师。众圣所趣。何不令入自性涅槃。答。自性涅槃。众生本有。但未离障。尚处沦回。众生无明。不能契悟真乐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拔苦与乐。是曰慈悲。愿与本性。何所利益。况皆本有。岂愿与之。是故不愿与其自性。若尔菩萨。有大悲心。应愿与其最胜之果。何不愿与无住涅槃。答。无住涅槃。唯大乘有。而今般若。通被三乘。能辨声闻独觉佛地故。举三乘通得之果。是故但说无余涅槃。故亦不是佛无余涅槃也。若尔不应名第一心。二乘无余非第一故。答。对生死苦。亦名第一。希愿此故。名第一心。如摩诃萨初发心位。亦得此名。此亦尔故。即此无余。是第一果。是诸众生。皆所应得。是故菩萨。发大慈悲。四生三界。一切众生。皆以无余而令灭度。正是菩萨广大之行。令一切生得灭度故。亦是菩萨。离损减边。能度众生不执空故。亦是欲愿能摄持心。摄持修伏度生行故。既是应住愿乐之心。故说此文。名答住问。
经。如是灭度至得灭度者 赞曰。此常利益心。答修行问也。如是灭度者。牒前第一心。无量等者。牒前广大心。三世言之则无量。十方求之乃无边。种类言之即无数。故言无数无量无边等也。实无等者。释成常义。二论意云。由依无相相应定慧。观一切法。平等真如。生死涅槃本来不异。众生诸佛。性自无差。由妄想故。菩提为烦恼。若了悟也。生死即涅槃。由此言之。凡圣一如。众生我身。实无别体。岂我身外。别有众生。由得如是同体大悲。他缚即我缚。他度即我度。由无彼此。不生劳倦。故能常度一切众生。如是皆因得无相定慧。悟无相理。此即菩萨菩萨邪行对治。远离执著。我能度故。亦是远离增益之边。不执实有众生度故。亦名安立。第一义谛。第一义中。无生度故。亦则名为甚深之行。广度众生。无度相故。亦名显现。二量显了。证真如理。无度相故。既为菩萨常利益心。亦即名为大喜无量。无相定慧。既有此能。是故菩萨。应如是修相应定慧无相之行。
经。何以故至即非菩萨 赞曰。此不颠倒利益心。答降伏问。前令修行无相定慧。起同体相。而常度生。此恐散乱起颠倒心。取自他相。故相为遮止。于此文中。有征有释。征之意者。何所以故。灭度众生。不取度相。释之意云。若有自他二相不亡。则于自他身。而起我相。亦于他身。起人等相。是有颠倒之心。宁得名为菩萨。既无同体悲智。岂能常度众生。且身本无我。孰为能度。众生本空。曷为所度。妄生取相。见自他耶。故净名云。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达是意。夫真菩萨者。一于自身。无其我相。二者于众生。离其法相。故能常度一切众生。汝今发心。欲度众生。故应不起自身我相。亦不于他起人等相。若能如是。名真菩萨。方能济度一切众生。则是共见正行。对治远离我。能不住相故。亦即同前是显现。心除自他相。了真如故。亦是所住不颠倒心。远离我等颠倒相故。又是菩萨大舍无量。能离自他。住平等故。离自他相。既有此能。菩萨应当如是降伏。勿起妄念而有自他。若能如是菩萨则能摄菩提心。摄取众生。正是菩萨四利益心。别修行相之总住处。岂唯别答前之三问。及是总答云何住义。故天亲论。颂此义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
经。复次须菩提至行于布施 赞曰。次下第二明其修行八住处中。波罗蜜净。即十八中。波罗蜜相应行住处。前令发心以希佛果。次令修行为菩提因行。若不修果不成故。故说万行为圆满持。能持佛地圆满果故。若尔妙业八万四千。何故此中。但言其施。答。以施为万行之初。且粗而易习。况言包于六度。亦举此而统余。其义者何。施有三种。一资生施。谓以资财资彼生故。二无畏施。谓以慈爱令彼安故。三者法施。谓以善法济其苦故。以此三施。摄彼六度。初资生施。摄初施度。施彼资财资益彼故。次无畏施。摄彼戒忍。由持戒故。不损恼他。于菩萨所。未加恶者。知不行恶。不生怖故。由忍辱故。能忍他害二菩萨者。知能忍耐。终无返报。亦不怖故。后善法施。摄进定慧。若为众生。说法之时。由精进故。不惮寒热。不告劳倦。常勤说法。由禅定故。不贪敬养。能善知心称根说法。由智慧故。解了于法。无有倒错。如实而说。既以三施。具包六度。施言通三。即六度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由行如是六度行故。一一皆得二世果报。现在报恩。恭敬供养。当谓六度诸别异果。施得大财富。戒成大尊贵。忍招善眷属。进获果不绝。定感身无损。慧根利悦乐。然其修行。有其二种。若求此果。名住相行。不求此果。名不住行。若不求报。而行施者。便与七种最胜相应。既皆得彼。到彼岸名近成。此报远成佛果。若求果报而行。行者心有垢故。行不精淳。既不得到彼岸名焉。感菩提极果。为遮住相之施。故令不住其心。又文中分二。初明不住行施。以答三问。后释此疑难。劝勉令修。初文复二。初明三不住施。答。其住问。后令不住于相。合答修伏问。初中复二。初不住于法施。后不住六尘施。此初也。准余本经。有三不住。是故诸论依三以解。三不住者。不住于事施。都无所住施。不住六尘施。初中事者。有其三义。谓于现生。自身体事。于彼资生。所施物事。于当来世。施物果事。若于现在。爱著自身。为存己故。起不行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或复生苦。或复追悔。或由住著。求当物果。由此不成所求胜体。设得当果。而不圆常。为遮此故。是故经言。不住于事。应行布施。既离三事。说此经文。是故三论。各明一义。下二不住。亦准此知。次下所住。有其二义。初住现在。报恩供养。成僻行障。为邪僻因。后住当来邪僻之果。此复有二。或无畏施。戒忍二果。或除财施。余五度果。皆是通别当来果故。若求此等。心既邪僻。名求异事。胜果不成。为遮此等。是故经言。都无所住应行布施。戒忍等果。不可别分。故总说言都无住也。财及五果。皆当果法。自身报恩。皆现在法资生。无畏皆世道法。是故此经总合两文。名为住法。既皆不住。故总说云。于法无住。虽与此本。作此道理。终成译主咸文妄耳。
经。所谓不住至触法布施 赞曰。此不住六尘施也。文言所谓。似释前标三不住施。文义既殊。前文非标。此亦非释。又是译者妄加文耳。此文亦通或总或别。六度所得。二世果报。二世之果。皆有二种。现二报者。外得供养世间五尘乐。内成适悦现法涅槃。当二报者。近得美妙五欲之乐。远得法身万德之果。此二世果。或通六度。或别法施之所成就。若求现当五尘果者。名住色等而行布施。求现涅槃当法身者。名为住法而行布施。若住此等而行施者。心不顺故。名倒行障。不契菩提名求异事。为遮此等。是故经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经以粗细有殊。别开其色。论以宽狭有异。别释其法。经论开合理不相乖。为显如此三不住义故。天亲论而说颂云。
自身及报恩 果报斯不著
护存已不施 防求于异事
如是于三不住行施。正是菩萨邪行对治。以无所住。治住著故。亦是不失中道正行。不住于相。而行布施故。亦是广大甚深二行。以无住心。行大行故。亦名依义。依所住著。显示无住能治法。故亦名说相。说一住处。所治阶治。而证相故。亦是欲愿能摄持行。摄持无住清净行故。亦名安立。第一义谛。顺第一义无所住故。菩萨若时在散位中。应观如是。殊胜道理。应行如是三不住施。故天亲说答修行问。即是无相定前加行。菩萨欲入无相定慧。得成真实。无相施者。应如是住欲愿心也。故无著判为答住问。经有二意。论随一明。所显似殊。理极相顺。
经。须菩提至不住于相 赞曰。此即合答修伏问也。一切诸法。其体皆空。何有施者受者财物。不应于中强生分别。起住著心。而行布施。若能离相而行于施。行既清净。心又称理。乃是共见正行。对治离住。不住取相心故。又是显现。不住于相。现量显了。证真如故。既达彼岸。当感菩提故。诸菩萨。应修无相相应定慧。而行布施。勿起散心而住于相。由修定慧。能不住相。故无著说答修行问。若心散乱取相心生亦应如是。而为降伏。如尔涅槃境。不取于相。由于散住有取相心。应可降伏。是故两论。亦说此文。答降伏问。故天亲论障伏颂云。
调伏彼事中 远离取相心
及断种种疑 亦防生成心
上半显降伏义。释此经文。下半明断诸疑。释征已下文。然准无著。乃至下文。皆答三问。若天亲论。略答三问。下皆断疑。所以如是两论异者。修行之人。有二种障。既生取相。或复怀疑。由有疑故。不肯修行。由取相故。行非称实。然经为断。而起胜行。略答问而多断疑。令离执而行称真。广答问而明正行。经文既有二意。论者各据一明。同契至真。共彰妙旨。天亲前来。已答问讫下净前义而断法疑。
经。何以故 赞曰。此下第二释此疑难。劝勉令修。于中有二。先征后释。此征也。以诸菩萨心有相故。贪于福德。疑无相施功德是无。于无相行。心不堪乐。今佛将欲断彼疑心。堪乐修行无相行故。以彼疑情。而征问之云。夫行施行为住福田。今令不住。何所以也。不存施相。岂有福乎。
经。若菩萨至不可思量 赞曰。下释疑情。于中分三。初标福广。次喻校量。后劝修住。此初也 夫善以顺理为义。若取相则乖背于真乘。必能离相而修行。乃玄契于如义。法性之体。既自无边顺性而修。福乃无限。亦何必取相而有大福耶。故应舍儒末之小心。从江海之大志。勿谓无福。固滞相迷。是答前征。是断疑意也故下半颂。释此经文。谓于此中非但降伏。及下诸文。断种种疑。下文所断二十九疑。疑非一故。故云种种其下诸文。亦如此中。防其初后取相之心。故言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
经。须菩提至可思量不 赞曰。此下喻显校量。于中有二。初举喻问答。后正显校量。前中有二。初举东方。后例九方。初中复二。初如来问。后善现答。此初也。虚空无像。其际叵量。施而不住。其福无限。故以施福。借喻虚空。西国尊人。坐皆东面。且随所向。偏指东方。故问善现。于汝之谓为云何耶。东方虚空。应可以意思虑。度量得边际不。经不也世尊。赞曰。此善现答也。虚空之体。无际无涯。不可以意思虑度量得其边也。
经。须菩提至可思量不 赞曰。此下重例余九。文亦分二。此初佛问也。前举东方。足彰福广。重问余九。显利尤多。然虚空者。无碍为名。实不可说。有其方所。且随色相。假说十方。若无其色。无虚空故。言四维者。即四隅也。余文易解。不繁广释。
经。不也世尊 赞曰。此重答也。文准前知。
经。须菩提至不可思量 赞曰。此正显校量也。然以虚空总有三义。故无著说有三因缘。若具而言。有其六义。与无相福。正为校量。一周遍碍非碍。无住施福。通感色法。有相无相。二身果故。二含容色非色。无住施福。所有因果。含有为无为一切德故。三该通情非情。无住施福。所有因果。通于凡圣染净心故。四不为尘垢染。无住施福。所有因果。淳净无有业惑染故。五毕竟无变异。无相施福。所有因果。究竟常住。无变异故。六无有穷尽时。无住施福。所有因果。所成利乐。无尽期故。论以义类同故。合之为三。此以具义别故。开之为六。由此诸义。犹如虚空。亦复不可意思量得边际也。故胜天般若经云。若此福德。有形相者。空界不受。且以虚空。为少分喻。然无住福。出过虚空。不举虚空。无所喻故。
经。须菩提至如所教住 赞曰。此劝修住也无住布施。顺法性修。既如虚空。其福无限。因之与果。福德如斯。是故菩萨。作应如我所说之教。于无相施。住心修行。勿疑无福。
经。须菩提至见如来不 赞曰。次下第三明其求果。即八住中。欲住处也。前既发心。次修诸行。若不求果。心行无依。显行所依。故明求果。然果有二。谓色非色。色相果者。即相妙身。非色果者。即真法身。故于此中。分之为二。初欲色身。后欲法身。初欲色身。即十八中。第三欲得色身住度。断其第一求佛作相疑。令修称真求色身行。谓佛色身。依真而起。欲成色果。要见法身。若执色相为真。迷法身而不成色果。若能不报色相。得真体而成色身故。欲求佛色身。先观无相法体。然初学菩萨。未悟真身。执化相身。为真究竟。既怀慢执。遂有疑生。宁求有相佛菩提。令行无住之施。由执故不成所求之果。由疑故不修感果之因。故执与疑。为果之障。今佛欲断疑执之心。令成所求色身之果。故显佛体非相好身。既为二意。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其义。无著约其破执。判为欲得色身。天亲就其断疑。名断求佛住相。文分为二。初问答如来法身非相。后结成前义。以答三问。初中又四。问答征释。此初也。将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离相而观法体。故寄与问起。此义云何。以有为生住异灭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不。
经。不也世尊至得见如来 赞曰。此答也。以须菩提悬解佛意。答言不也。不可以有为生住异灭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何所以故。不以有为生住异灭三十二相观。见如来真法身耶。
经。如来所说至即非身相 赞曰。此释也。如来所说有为诸相。非是法身真实之相。以法身者即是无为无相。为相非有为故。是故化身有为身相。即非法身真实相也。若能如是观于如来。是即名为邪行对治。离执有为邪行心故。亦是远离增益之边。不执化身为实相故。亦是依义。以依所治色身之慢。显能治故。亦名说相。显说欲得色身住处。文义相故。亦是安立第一义谛。第一义中无色相故。由是义故。菩萨但行先住之施。得无相果。勿执化身为真佛体。返疑所修无相之行。
经。佛告须菩提至皆是虚妄 赞曰。下显结成前义。以答前三问。于中有二。初答住心问。后答修伏问。此初也。将欲成满善现所言。令于无相而住修伏故。复遍遣一切相也。非但在佛诸相非真。若凡若圣。情与非情。有之与空。相与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焉。由达诸相皆虚妄故。即是欲愿能摄持心。摄持离相观真行故。诸菩萨应如是住。
经。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赞曰。此答修伏问也。既执诸相。是其虚妄。不见如来。明知离相是其真实。则见如来。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分别有为体 防彼成就得
三相果体故 离彼是如来
既能观相皆是非相。即是共见正行对治。非相相见相皆远离故。亦是不失所修中道。离虚妄相。见真佛故。亦是广大甚深二行。观相非相。见如来故。亦是显现离相观佛。现量显了。见真理故。由如是义故。诸菩萨应修无相相应定慧。离一切相而观法身。若心散乱执相复生还。应如是降伏其心。亦拘执相而为真佛。若能如是见真如来法身。既成色果。亦备依体起相。理恒数故。问。诸佛身相。悲智所成。岂得为说虚妄相也。答。佛之色相。圆智所成。既遍十方。亦无分限。随其根性。所见不同。然非是佛本真实体。若执为实。自为虚妄。岂于佛相。有虚妄耶。但除其病。非除法故。
经。须菩提至生实信不 赞曰。下明法身。即十八中。第四欲得法身住处。于中显有三种法身。谓即言说智相福相。欲三法身。即分别为三。第一欲得言说法身。当断第二不信空说疑。令修称实持说之行。前文既言。欲得如来色身果者。当观法身。故此令其欲得法身。然夫法身。有其二种。谓佛菩萨。福之与智。此福及智。是功德法。及依止故。皆名法身。此依言说教法而生故。此言说亦名法身。由能生诠福智身故。犹如实相观照二种。正名般若。能诠文字。能生诠故。亦名般若。故此文字。亦名法身。既此言说。是法身因。若欲希求福智身者。应先欲得言说法身。现在当来。俱流行世。若欲流行。不应取为法非法相。而为持说。既令希愿当现流通故。即于此而生疑念。向法无相行于布施。是因深义。又说如来非有为相。是果深义。因深果远。邃旨难知。佛在之时。尚难信解。况佛灭后。时恶根微。岂更离相而为信解。云何令我当现流通。既无信者。宁非空说。此即由先欲得。有此疑生。疑念既兴。便不希愿。今者欲断彼疑念心。令其希求现当持说。故说恶时有信持者。既为二意。说此经文。由此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令希愿。名欲得言说法身。天亲就断疑心。名断不信空说。文中有二。初善现发问。后如来为说。此初也。善现意。欲断彼疑心。令希求故。而发问云。于当后世。岂有众生闻此言说法身章句。而生真实信解以不。
经。佛告须菩提至莫作是说 赞曰。以下如来为说。于中有二。初正答前问。后明法身要义。初中复二。初止说无。后正答有。此初也。勿谓当来无信受者。而作是说。
经。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赞曰。下正答有。然此答有。有其二意。近答生实相问。远答住修伏问。于中有二。初明生实相因。以答住问。后明能生实相。答修伏问。初中有二。初有时后有因。此初也。即佛灭后五五百岁。大集经说。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解脱牢固。乐行圣行。多得圣果故。第二五百年。禅定牢固。虽不得圣。深乐禅定故。第三五百年多闻牢固。不习禅定。多持文义故。第四五百年。福德牢固。又舍多闻。乐修塔寺故。第五五百年。斗诤牢固。又舍福德业。多乐忿诤故。如是五种牢固之时。出家之人。于彼行增多分而说。非越此时不修余行。如初五百解脱坚固。然亦有人。修余四行。如阿育王。广造塔等故。于后后时。亦有前前行。但约多分而作是说。此望佛在。皆名为后。故经说言后五百岁。皆佛灭后。恶世代故。或可偏指第五五百。以是极恶斗诤时故。明于彼时有信经人。况余好时而不信也。
经。有持戒至以此为实 赞曰。次明有因。于中有四。一久修三学行。二遇佛集妙因。三为佛所摄受。四离障得胜报。由此四因故。能信受。此初因也。言三学者。谓戒定慧。以此三学。备摄诸行。具三学者。知教顺理。故具三学。能信此经。以此经为真实称理。既有信者。亦不空说。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说因果深义 于彼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 菩萨三德备
言三德者。即三学也。然此文中。阙其智慧。若准余本。应合有之。以译经者随此义云谓信。经者有教理别。此戒定因。但信于教。下由智因而信于理。故天亲论。隐智不论。离我相中。方明智慧。故于此中。隐智不举。虽有此理。终译者失。佛岂不解而说之耶。持戒二学修福定学。谓有持戒修定慧者。以此经为实而生信心也。
经。当知是人至而种善根 赞曰。次遇佛集妙因。于中有三。初非供少佛。次久事多尊。后举劣况胜。此初也。言善根者。即前戒定。谓非少佛修戒定慧。非谓财供而种善根。财供养时。不以为喜。正行供养。方欢喜故。
经。已于无量至种诸善根 赞曰。此久事多尊也。显于多佛。具修三学。故言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故论颂云。
修戒于过去 及种诸善根
戒具于诸佛 亦说功德满
经。闻是章句至生净信者 赞曰。此举劣况胜也。意说。一念生净信者。尚于多佛。久种善根。况不取相。而为持说。当知。必有广大功德。是故菩萨。应住欲愿之心。而为摄持持说之行。故诸菩萨。应如是住。
经。须菩提至是诸众生 赞曰。次为佛所摄受也。此显信经。是根熟者。佛所记录。而摄受之。故能于经而生实相。言悉知者知其心。言悉见者见其身。显佛世尊。以其愿智三昧之力。于一切时。现知现见。非比智知。非肉眼见。是故双说悉知悉见。如来知见。有五胜益。不为魔恼坏其道行。修断事中。有勇猛力。不敢懈慢作诸非法。常自庆慰。修行不倦。虽入三空门。不堕二乘地。由此不敢自说己德。求于供养。及求恭敬。便能清净信受持说。勤于断修。喜无倦等。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佛非见果知 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 彼人不能说
经。得如是无量福德 赞曰。此离障得胜报也。显持经人。虽无如前戒定慧等。三种胜因缘。但由过去无法障故。得是无量福报之身。故能不谤而信持说。即复由此持说经故。当得如是无量福德。显斯二意。总说得言。非准信经当生福也。
经。何以故 赞曰。上明生实相因。答□问竟。次明能生实相。答修伏问。于中分五。问答征释结。此初也。此问意。云何以要由修三学等。前四种因。方能于经生实相耶。
经。是诸众生至非法相 赞曰。此第二答也。文中二节。初我后法。然初我相。有总有别。总谓四种。皆名为我。皆执诸蕴有主宰故。别谓四蕴。于三世蕴。总别分别。执我等故。若约三世差别五蕴。总执主宰。名为我相。执过去我是今世我。多生不断。名众生相。执现在我一期命住。是我之寿。是名寿者相。执我当来复生异道。数取趣故。名为人相。以梵语云补特伽罗。俗语目人典数取趣。经依俗译。论依典文。故生异道。以释人相。故论释此四相颂云。
差别相续体 不断至命住
复取于异道 是我相四种
如是我相。若随总别。行相不同。乃有四种。若随能起此。我相人合四。总名外道耶。取多是外道妄所起故。然其法相。亦有总别。总则四句。皆名法相。皆是迷真四种谤故。别谓四种不执有。殊法非法等。四种别故。一者法相。即诸声闻。及大乘中内法凡夫。由处下位。不了法空。执有二取实法相体。即增益谤经。随执执相。名之法相。论依起执人。名声闻内法邪取。二非法相。即增上慢菩萨。闻遣相空。便拨真如。及诸功德。皆是空无究竟理。此即损灭谤。经随执著相。名非法相。论依起执人。名增上慢菩萨邪趣故。三者相。即外道等。闻非有无。便执诸法亦有亦无二相违相。即相违谤。由此执故。迷真灭理。执有想定。为胜涅槃。经随执行。故名为相。论随执心所求之境。亦名世间共想定邪取。四者非相。即二乘等。不了诸法非非有无。便执诸法定非有无取。既非遮表。言成戏论。即戏论谤。既执诸法非有非无。便乐灭心。离有无相。执灭定等。为胜果等。经随执行。名为非相。论约执心所求之果。名为无想定邪取。此依人境。或合为五故。无著论名五邪取。若依行相。乃有八种。故天亲论。开为八执。若以类分。总为二种。所谓我相。法相异故。由依执八。有能离八一。是故经言无我相等。故天亲论。总别颂云。
彼寿者及法 远离于取相
亦说知彼相 依八八义别
初句总显我法二相。寿者亦是我总名故。次句显离我法二相。其第三句。明能离心即释。经言无我相等。其第四句。释八所以。由依执八。能离八故。无我相者。谓无我性。以三世蕴。皆无实体。非主宰故。无人相者。其未来蕴。未生无体。非今至后可当得故。无寿者相者。现在诸蕴。念念不住。无有寿命性可得故。无众生相者。其过去蕴。已灭无体。无有自性可至今故。无法相者。谓真如上。远离能取所取二相。以真空无一切物故。亦无非法相者。谓真如理。虽无二取。而体不无。真如实有功德体故。言无相者。谓真如理。性离言说。非有非无。不可说为有空相故。亦非无相者。谓真如理。虽不可说。而为迷者。以依言辞而演说故。而此本经。但有二者。合彼无相。入无法相。同遣相故。合亦非无相。入亦无非法相。同遣无相故。是故二句。能摄四种。虽有此理。终译者失。无著具释我法二相。而不别显无我相等。天亲但显四种我相。不显无我及四法相。而但解释无法相等。皆是影略互显其义。故天亲论。法空颂云。一切空无物。实有不可说。依言辞而说。是法相四种。然诸外道。内法凡夫。及二乘等。无戒定故。随应不离五邪八执。既无智慧。不生实相。今此菩萨。由前四因能离我法。有智慧故。故能于经而生实相。是故要由三学行等。方能于经而生信解。故以此文。答前问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第三征也。我相多是外道所起。虚妄执故。故信经者。可无外道所起我等。然此经教法体。不无于经生信。应有法体。无法等者。何以故耶。
经。是诸众生至众生寿者 赞曰。次第四释。于中有二。初总明取相我执不亡。后别显取于法非法相。此初也。然诸我执。依法执生。如要迷杌方谓人等。若取教法。既为法执。由此亦生我人等相。二执既起。实相是迷。由如迷净空过由翳目。既有法相。即我等生故。虽信经而亦不取。以取经时。暂伏我相。由有法执我执种存。根本不亡。枝叶当起。是故经言。若心取相即著我等。
经。若取法相至众生寿者 赞曰。次下别显。于中有二。初明取法相。后显取非法相。此初也。然前总云。若心取相。即前所说。四种法明。四种不离法与非法故。此别明法非法相。若执教法。既为法执。由此便生我等相也。
经。何以故至众生寿者 赞曰。此显取非法相也。何以故者。曲问辞也。执教为有。是法执故。可有我生。拨教为无。既称实相。应无我等。而前所言。无非法相。何以故耶。故即答云。夫实相者。离有离空。若执法无不称实相。既为法执。我执亦生。故取非法相。亦即著我等。
经。是故不应至取非法 赞曰。此第五结也。是前取于法非法相。皆是法执著我等故。不应于经取法非法。然夫信经。有其二种。一者信教。谓虽无智而有戒定。以恭敬心。而生实相。即前所说。一念净信。二者解理。即因智慧。不如言声。而取于法。亦不拨教。能顺于理。即是不取法非法相。契证于真。而生实相。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彼人依信心 恭敬生实相
闻声不正取 正说如是取
上半显由戒定信教。下半明由智慧解理。若离信教而不悟理。由此不能广大持说。诸菩萨等。若欲得此言说法身。现当流转。应亦于理而生实相。是解理者故。不如声取法为有法。离言故亦不弃拨法。顺真故不如声取法。故能离法相。顺教而修。故离非法相。离相非相。契证于真。由此便能现当持说。故诸菩萨。应如是修离相非相持说之行。若心散乱取相。复生亦应如是降伏其心。如前不起法非法相。
经。以是义故至何况非法 赞曰。上来总名。正答前问。此即第二法身要义。欲令远离前法非法。故引昔说筏喻之义。令于教法杂有无相。如于船筏。离取舍心。如已到岸舍筏故。知当可舍。不应先著。未到彼岸取筏故。知凭而渡。不应舍弃。教亦如是。不应取舍。知法离言。但假诠故。当得证智。既舍不住故。虽未证亦不执著。顺第一义之正说故。必因此法。而得证智故。未证者依之而修故。于教法不应取舍。然佛所说皆离有无执法非法。不契中道。执法为有。尚应舍之。况执非法而不舍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彼不住随顺 于法中证智
如人舍船筏喻 法中义亦然
若能了达筏喻之义。离法非法。契证于真。便能经广大持说故。判此文法身要义。其依义等三种大义。住文中既皆具有。如前应知。不能烦述。但约答三问义。解经文义耳。
经。须菩提至有所说法耶 赞曰。次下第二欲得智相至得法身住处。断彼第三佛有得说疑。修无得说真智相行。前明欲得言说法身。以为证得法身之因。此明证得法身之果。然所证果。通福及智。皆因果位所证。法身智为福。依福田智起。是故先辨智相法身。然智智性相理事虽殊。对福相故。总名智相。理智无至。是功德法。及依止故。皆名法身。言至得者。即证得义。是修行人。不证得故。得此身故。便得佛果。说法度生。希求此故。故言欲得智相至得法身。虽于俗谛有德有说。据胜义谛得说。皆无由达。胜义无得说故。方于俗谛。能有得说。然诸菩萨。未达胜义。执有得说。求智相身。既有执心。便生疑念。义如前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非有为相者。何故释迦。证得菩提。而名为佛。云何说法。以度群生。有得有说。非无为故。由执故迷智相之正行。由疑故不修智相之行因。今欲令得智相法身。故说佛身无得无说。既以此文。断其疑执。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遣执而修正行。名欲得智相法身。天亲就断疑而修行因。名断佛有得说。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真实理中。可有少法是能证得有所说邪。
经。须菩提至如来可说 赞曰。下答有三。初正答。次征起。后释成。此初也。然佛说法。常依二谛。一者俗谛有法。诸法缘生故。二者真谛空法。缘生无性故。如是二谛。既不相离。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佛不说。远离二边。今于此中。显斯中道。若约俗谛。有应化身。有得菩提。有可说法。义就真谛。应化非真。非得菩提。非说法者。既彼真俗。自性无差。得而无得。说而无说。为显是义故。言如我解佛不说无定法等。论依是义。而说颂云。
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不二取 无说离言相
上半释此经文。下半释征已下文。则谓佛果。无得而得。无说而说。是智相身。真实得说。正是菩萨所应希愿故。诸菩萨欲成如是智相法身。真实得说。于无得说。应如是住。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起也。有何所以不得菩提。不说法耶。
经。如来所说至非非法 赞曰。次下释成。于中有二。初依征释。后转征释。此初也。分别性非有故非法。法无我性真实。故非非法。既所说法。离有无相。非法非非法。故说者不可以言显示法非法相。听者不可如言执取法非法相。故前半颂。显此义云。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此即显说内证之法。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以成于前无得说也。
经。所以者何 赞曰。下转征释。于中有二。初转征。后转释。此初也。此有二意。前征意云。以何义故。不可得说而经答云以何说法。依彼内证。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故今转征云。此所说法。得如是者。何所以耶。又前所征。无得无说。而但答云。如来所说。不言所得。所以者何。
经。一切贤圣至而有差别 赞曰。此转释也。由能内证无为法故。得名圣人。及能说法。然无为法。既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故所说法。亦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也。又彼无为是能说因。由证此故。方能说法。故虽但言说。亦显其证得。若不证者。不能说故。然无为者。真如理也。由证此理。得成圣人。随证满分。圣有因果。诸佛圆证。无学智成。余证随分。名为有学圣。既因转释。兼显无为非独佛证。故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有差别。既由内证无为。方得成于圣智。故诸菩萨。应如是修无分别定。以证无为。若分别生。亦应降伏。顺于智相。以住无为。是释前征。答修伏问。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次下第三福相至得法身住处。断彼第四持说无福疑。令依经修胜福身行。前令修证无为。当成智相之果。智不孤立。必假福资故。次相明其福相之果。然其福身。通因果位。果谓所感万德佛身。因为所修持经之福。因中少持四句。福尚多。而难量。况广持说。此经当感法身福果故。应希求当果。而专持说此经。然诸菩萨。未悟深宗 闻前所说。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故。遂疑无福。不能持经。今者将断彼疑惑心。令持此经希当福相。故以施福。校量持经。既为二意。说此经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令希愿。名欲得福相法身。天亲就断疑情。名断持说无福。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校量显胜。此初也。此举不为七种最胜所摄受施。而为校量。若七最胜所摄受施。与持经福差别故。
经。须菩提至甚多世尊 赞曰。次答有三。初标次征后释。此初也。余本更有甚多善逝。论释显示摄心持心。谓经福中。有其二行。一者受持。二者显说。今自令他摄心持心。不外散乱。成胜福聚故。于此中预举二相。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据真谛理。物我皆空。施尚不存。宁有其福。设就俗谛。施福不亡。但招生死。不趣菩提。而言福多。何以故也。
经。是福德至说福德多 赞曰。此释也。若就真谛。法皆空故。不可分别执有福德。况此不能招感菩提。非如收质。进趣福德。说福德性即非福德。今于俗谛。施福不亡。又能感招多生死果。是如担重押溺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赞曰。次显校量。于中有三。初明福胜。次诘所由。后释所以。此初也。以彼施福但招生死。不趣菩提。故福为劣。若于此经。受持演说。当感菩提。其福胜彼。是故菩萨。应断疑情。勿谓无福而不持说。故天亲论。断疑颂云。
受持法及说 不空于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所言偈者。梵云伽他。伽他不同有二种。戍路迦。戍路迦者。此云数字。不约显义。但数八字。数八字为句。四句为偈。即如此方数纸言等。嗢陀南者。此云摄散。不限字数。但依显义。显义周圆。即名为句。四句成偈。如诗颂等。今四句偈。但取前义。异此云云。皆为谬说。言乃至者。显就少说极。少受持一四句偈。福尚胜彼。况能尽持所成佛果。福相法身故。于福相。应如是住。
经。何以故 赞曰。此诘所由也。文字之法。非是法身。况所说法。不可取说受持福胜。何以故耶。
经。一切诸佛至皆从此出 赞曰。下释所以。于中复二。初正释。后转释。此初也。谓即正释福胜所由。以能为彼二种佛因故。持经福胜福也。一切诸佛。即报化身佛也。由报化身各自差别。无数量故。故言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法者。即报化佛所依法身。法身是彼二佛所依。无上正等菩提法故。故言诸佛阿耨等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于实为了因 亦为余生因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上之二句。释此经文。以持此经。福相殊胜。于实法身。而为了因。于余化报。而为生因。是故皆言从此经出。
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赞曰。此则转释。通外难也。何故佛法。从经出生。是则应经说经。先佛后佛既未有。谁说此经。如何乃言。佛从经出故。余经本有何以故。显通此难。故有斯文。兼显出生佛之所以。言佛法者。即佛三身。报化名佛。法身名法。约俗有故。假名佛法。就真空故。佛法则无。既此真俗。自体无差。空而不空。有而不有。空而不空故。所谓佛法。有而不有故。即非佛法。非有非空。是真佛法。此理深妙。性相常存。要证此理。方得成佛。既成佛已。皆发大悲。为未悟者。如证而说。此所证说。并得名经。故说教理。俱为经体。若约理经。经先佛后故。说佛师所谓法也。佛从经出。所谓佛法。若论教经。佛先经后故。说佛出方转法轮。佛非经出。即非佛法。理既无始。佛亦无初。依证而说教亦无始。依教悟理。亦得成佛。教理相应。亦名佛法。唯独佛说。不共二乘。显不共义。即非佛法。既说理教。皆能出生故。说诸佛从此经出。由能为彼第一法因故。福德中此福为胜。故下半颂。显此义云。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故诸菩萨。于此佛法。应如是修。若有疑惑。执著心生。亦应降伏。
经。须菩提至须陀洹果不 赞曰。上明求果。下明离障。八中第四离障碍处。十八之中。十二住处。谓从第五至第十六。于中修行十二种行。对治慢等十二种障故。合名为离障碍住。十二障者。一慢。二少闻。三少念攀缘修道。四舍众生。五乐随外论散动。六于影像相自在中无巧便。七福资粮不具于。八于懈怠等乐味。九不忍苦。十阙少智资粮。十一喜动。十二无教授。离十二障。即分十二。第一离慢。即是第五修道得胜中。无慢住处。断其第五诸圣得说疑。令修无慢真实胜行。前既发心。普摄众生。次能修行。遍起诸行。后求佛果。希色法身。由此便生得胜之慢。既怀高举。为障已深更迷无相。返生疑念。若说圣人无为得。名无为之法。无取无说。何故四果。皆能自知。我得彼果。如证而说。若无取说。何要修行。由慢故虽修而不进趣。由疑故复不欲修行。今者将断疑慢之心。令修得胜无慢之行故。说小果智德至微。尚于证时。无取无说。况尔菩萨而怀慢心。返疑圣人有得有说。既以二意。而有此文。是故两论。各举其一。无著约除其障。名离慢住处。天亲就断疑情。名断诸圣得说。文分为二。初问答四果。欲明离慢。后尊者善现。引己为证。初问答四果。即分为四。四文皆四。问答征释。所问意者。正证果时。叵作是念。我能证得预流等不。答之意云。正证果时。不作念也。征之意曰。不作证念。何以故邪。所释意云。梵云须陀洹。此云入流。亦名预流。能除见惑。而证无为。得成初果。预入圣人之流类故。名为预流。既证无为。离一切相。于内不见入流之相。于外不受六尘之境。由亡内外。复离能所。故正证时。不作是念。斯陀含者。云一往来。谓断欲界修惑六品。而证无为。成第二果。由下三品。令其圣者于其欲界。一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槃。名一往来。阿那含者。此云不来。亦名不还。谓断欲界九品惑尽。以证无为。成第三果。生上二界。便般涅槃。更不还来欲界生故。故说此果。名不来等。阿罗汉者。此云无生。谓断三界见修惑尽。而证无为。成第四果。更不复受三界之生。故第四果。名曰无生。此文有二。同前顺释。影前返显。实无有法名罗汉者。此顺释也。虽得圣果名罗汉等。于正证时。离一切相。实不有彼无生等念。故言实无有法等也。阿那含中。应言而实无不来。但言而实无来者。少其不字。译者忤耳。非经意也。要由无得。乃证无为。是故得名阿罗汉等。世尊等者。是返显也。若正证时。有我得念。即同凡夫。未证真者。著我见等。岂名圣人。既无如是我人等见。故得果时。不作念也。此于罗汉。有返显文。影前三果。有此义也。此约入观正证时说。若出观时。前三果人。尚有俱生我见未尽。第四果人。法见犹存。既有我生已尽等语。亦应作彼我得果解。今就正证故。不作念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不可取及说 自果不取故
依彼善吉者 说离二种障
上之二句。释前经文。即显圣人正证之时。不取无为法。以不取自果故。
经。世尊佛说至阿罗汉 赞曰。上举四果。以明离慢。下显善现引己为证。于中有四。一明佛印许。二表自无心。三却释佛言。四顺成前义。此初也。于中显得二种功德。一不共有。无诤三昧。唯俱解脱。方能得故。二者共有。离欲罗汉。虽慧解脱。亦成就故。然诤与欲。皆烦恼名。于生贪胜故。偏举欲。诤因惑起。举果显因。若得第四静虑边际胜定。观他惑。诤令不得生。名无诤三昧。由得金刚喻定。断诸惑尽。得无生果。更不受生。名离欲阿罗汉。善现既是利根无学。能得如是共不共德。而所得中行增于人。故我世尊。于诸经中。偏说须菩提得无诤三昧。及是离欲阿罗汉矣。
经。我不作是念至阿罗汉 赞曰。此表自无心也。由离烦恼内证无为。不作是念。我能得相。欲令他人信无得说故。举自身不作念也。
经。世尊至阿兰那行者 赞曰。此却释佛言也。若有取相。我得之心。内有惑缠。外起他诤。佛即不说我是能行无诤行者。
经。以须菩提至阿兰那行 赞曰。此顺成前义也。以无起念我得罗汉。及无诤行。离烦恼障。及三昧障故。我世尊名须菩提是乐修行无诤行者故。下半颂显此义云。依彼善吉者。说离二种障。离烦恼障故。说为离欲阿罗汉。离三昧障故。说得无诤三昧。善现虽得既无得相。故四果人亦无取说。故汝诸菩萨。不应妄生得胜之慢。返于圣人所证无为。疑有取说。
经。佛告须菩提至有所得不 赞曰。次下第二离少闻障。十八之中。不离佛出时住处。断其第六佛有说受疑。令修圆满真多闻行。然诸菩萨。信行地中。既未亲证应学多闻。然其多闻。总有二种。求外善友。数闻正法。内自思惟离所得相。要具二种。是真多闻。故涅槃云。闻涅槃经。不作字相。不作句相。若各偏住。非真多闻。是故花严及本事经。皆以偈颂。而为呵责。此二相即是四亲近行。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法修行。由此便能薰出世种。常不离佛。近大涅槃。前虽令离我得之慢。若不能修二多闻行。由此便成少闻之障。由少闻故。便生疑念。若说无为无取无说。何故过去然灯佛所。释迦有受燃灯有说。既有说受。宁说圣人由无为故。无取说耶。既由疑故。不修多闻。由此便成少闻之障。今欲断彼疑执之心。故说过去然灯佛边。虽住八地都无所得法。驶流中任运而转。相用烦恼。都不现行。尚近然灯听受正法。况信行地。诸小菩萨。不近善友。闻正法耶。然所闻法。本自无相。然灯虽说。无说无示。释迦虽受。无闻无得。宁不思惟。而执文字。不如法修乃取相乎。返疑如来有于说受。既以二意而说。此文由是。论者各明一义。无著约其除障。名离少闻住处。天亲就其遣疑。名断佛有说受。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也。我于往昔然灯佛所。于真实法。有所得耶。
经。世尊至实无所得 赞曰。此答也。以真实法无得无说。以真实智。证此理时。既不见有所得说相。故于法昔然灯语下。于真实法。实无得说。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佛于然灯语 不取理实智
以是真实义 成彼无得说
此颂意密。今略释云。佛于昔日然灯语下。不取证理。有实智故。以是理智平等离相。真实义故。成彼前说。无为之法。无得说义。
经。须菩提至庄严佛土不 赞曰。次下第三离小念攀缘修道障。即十八中。第七愿净佛土住处。断其第七严土取相疑。令修无相真净土行。前令多闻生出世果。当果必有所依净土故。次令修愿净土行。然其净土。有其二种。一真净土。严饰无涯。即以智如为其自体。二应化土净秽有限。随彼根宜。依真变起。若修无相。随顺无为。此即名为真严净土。真土既成。化土亦就。是故经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乃至广说。然诸菩萨。未识真严。希求色声。以为净土。行有相行。小念攀缘。既懵真严返生疑念。若如前说无为得名。无为之法。无取说者。云何菩萨。庄严佛土。由执故设修。不成真土。由疑故复不欲修行。今说此文。断其疑执。令修无相真严净土。故说应生清净心等。既以二意。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其除障。名离小念攀缘。天亲就彼遣疑。名断严土取相。文中有二。初兴问答。令舍有相庄严。后劝生心当修无相清净。初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久修菩萨。于真理中。见有庄严有相土不。
经。不也世尊 赞曰。此答也。久修菩萨。证第一义。不以形相而庄严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何故不严有土相耶。
经。庄严佛土至是名庄严 赞曰。此释也。清净土者。智如为体。但习真识。通达真如。真土既成。相土自得。岂执色声为实。而严形相土耶。是故形相庄严者。即非真实庄严。若能离相。自净其心。是名第一庄严佛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智习唯识通 如是取净土
非形第一体 非严庄严意
言严意者。即净心也。即以形严非第一。意严为第一。
经。是故至生清净心 赞曰。下劝生心当修无相清净。于中有三。初总令发意。次不住六尘。后结都无住。此初也。既其有相是为杂染。非真庄严。则知无相是清净行。为真庄严。是故菩萨。应生如是清净心也。
经。不应住色至味触法生心 赞曰。此不住六尘也。既以形相非真严土。不应著于六尘境界。生有相心。求净土也。
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赞曰。此结都无住也。既其取相。非真庄严。故于无住真如理中。应生无住。契证心也。虽复无住。何有生心。乃是净心。不取相也。
经。须菩提至是身为大不 赞曰。次下第四离舍众生障。即十八中。成熟众生住处。断其第八法王取身疑。令修成熟众生妙行。前令远离小念修道。随顺无为。修净土行。土不虚设。必有众生故。次令离舍众生障。而修成熟众生真行。然虽度生应观空理。离众生相。而成熟之。故大品云。不见生相。方于众生常利益。纵于欲界。成熟众生。大如修罗。量如须弥。尚不分别为大身相。由证无为。无取说故。何况其余一切众生。而诸菩萨。不顺无为。执实身相。返疑报佛有其自取。若顺无为。无取无说。不见众生大身相者。何故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既见能化报身。应见所度生相。云何不见所度生耶。既因执著。而起疑心。由此便是舍众生障。今欲断彼疑执之心故。说大身如山王喻。既以二意。而说此文。由是论者。各明一义。无著约除所度之执。名离舍众生障。天亲就遣能度之疑。名断法王取身文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所化身如修罗。其量如彼高山王。是身为大不。
经。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赞曰。此答也。能化所化身。如山王其量甚大。
经。何以故。赞曰。此征也。能化所化。俱离分别。而言甚大。何以故耶。
经。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赞曰。此释也。然能所化。俱离空有。虽缘生故约俗假有。而无性故。就真是空。若就缘生。世情所见。假若义说。可是大身。若约性空。真理而说。无实身相。即是非身。如彼山王。其体性空。又不自取我是山王。世人妄取是实山王。况佛报身。非可分别。有漏自取身故。而乃自取我是法王。既于自体。尚无取心。况于所化了达空。可取为大身相也 经言非身。非有实体。有为有漏。分别身故。言大身者。是其假有。无为无漏。离取身故。而佛所问。身大不者。说彼妄情所取身相。我随所问。答言甚大。若据实理。悉是非身。即说非身。为大身耳。若能了达身非身相。即能成熟一切众生。故诸菩萨。应知报身无为无漏。不自取故。亦于所化。不应取为大身相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如山王无取 受报亦复然
远离于诸漏 及有为法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旨赞卷上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下
京西明□□□□□
□□□□□□□赞曰。次下第□□□□□□□□□□□□□□□□□□远离随顺外论散乱住处□□□□□□□□□□□□校量显经福胜摄属第八断疑□□□□□□住处文以义一段令知教胜起于离乱观□□□□□进行故。初财校量显四胜德起前三行。后身校量□□□□□□□初显依经成。二胜德起离乱□□□□□□□□□□□□□□□□□时□□□□□□□□□□□□□□□□□□□□□日□□□□□□□□□□□□□□□□□□□□□□□令□□□□□□□□□□□□□□□□□□□□□□□为□□□□□□□□□□□□障后破如言执。初中又二。初布施福多。后持经福胜。初中□二。初施福多。后持经福胜。初中有二。问答少数欲□定界。后以界持财。正为行施。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言恒河者。即四大河之一数也。本出阿耨达池。南面深而且阔。细沙□流布。佛常近故偏举也。文相当知。无□解。
经。须菩提□至何况其沙 赞曰。此答也。
经。须菩提□□□□□□□□□□□□□行施文□□□□□□□□□□□□□□□□□□现□□□□□□□□□□□□□□□□□□起□□□□□□□□□□□说多福□□□□□前重□□□□□□□□□差别义故。一渐化义。欲令众生渐次信解入上妙义故。复渐以胜福校量。二成胜德。前说此经能为佛因。未显有何殊胜功德。今为明此故重校量故。天亲论颂。此义云。说多义差别亦成胜□后福过于前故。重说胜喻。
经。佛告至□□□□□□□□□□□□□□□□一摄□□□□□□□□□□□□□□□□□□□初□□□□□□□□□□□□□□□□□□□明□□□□□□□□□□□□□□自他故。能出三界故。能断无明故。能净法身故。福不然故。福为劣故。迦摄经而说颂言。若恒沙世界珍宝满其中。以施诸如来。不然如一法。宝虽无量不如一法施。一偈福尚胜。况多难思议。既摄胜福故持四句。所生福德胜施福也。
经。复次至如佛塔庙 赞曰。此天等供养也。塔者梵□□□□□□□义。庙□□□□形貌义。即齐□处置佛龙□□□□□□□□乃是法身舍利三世诸佛此出□□□□□□□何处即是诸佛舍利塔。应天人修罗三种胜趣有智惠故应供养也。既说经处是可尊崇故。持经福胜施福也。
经。何况有人至希有之法 赞曰。难作能作也。乃至一偈福尚胜前。况尽受持实为希有。四句受持尚不可得。若尽能持颂为难作。既于难作而能作之。当知是人能显法身成就报身得起化身。以得如是三身果法故。言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既受持人是可尊崇故。持经福胜施福也。
经。若是经典至尊重弟子 赞曰。此第四起如来为念。若有持说此经典处。则是大师是法身在皆报化身。于此说法故。于此处起有如来菩萨等念。既说受持忆念解说。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故。于是人起佛菩萨声闻等念。既施财处无如是德故。持经福胜施福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尊重于二处 因习证大体
彼因习烦恼 此降伏染福
初句释复次随说是经。已下诸文总别显其二处尊重。余三句释如来无所说。已下经文皆是校量显经福胜。内经既有如是胜德。非彼外论而相此对从长散乱为障极多。是故菩萨不应乐著。但应依经修行离障住处之行。
经。尔时须菩提至云何奉持 赞曰。次下第二破如言执。于中有三。初问名体持次告示令举。后正破彼执。此初也。既闻胜福生希有□未□经终且申启问既有斯德。当是何名。又恐闻福多而随言执实言令知说而无说。离执而依受持生福方多故。胜外论显斯二意特异诸经。是故居中而请问也。
经。佛告至汝当奉持 赞曰。此告示令学也。金刚妙惠能到彼岸。依此名字当勤奉持。
经。所以者何 赞曰。下正破执。于中有三。初征次破后问答重成。此初也。然佛常说不应如名取著于法。而今乃言。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何所以耶。
经。须菩提佛告至波罗蜜 赞曰。此破也。佛说般若破迷假说。即非所证真实般若。以真理中离言说故。故虽说而无说。但是假诠般若。是故不应如言执实。
经。须菩提至说法不 赞曰。下问答成。先问后答。此初也。为但此经真实般若离言相故。说而无说。真胜义中更有余法。是可说不。
经。须菩提至无所说。赞曰。此答也。非但般若。是无所说亦无余法。是佛说者。以一切法其体平等。无非般若第一义故。故一切法亦无所说。此平等理诸佛同证如证而说。亦说般若。既非此佛独说之法。是故亦言如来无说。既同证说故法可尊。施福不然。不可为比。是故前颂第二句云因习证大体也。因习般若而成大体同证同说而福胜也。然楞伽经佛不说法有其二义。一内证之法离言说故。二本住之法诸佛同故。既有二意。两论各明同同契至真因无乖返。
经。须菩提至是为多不 赞曰。次下第六离影像相。自在中无巧便。障即十八中第十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住处。财施校量显经胜中。第三明经能离烦恼令其依经起观破行。前令远离乐外论障。依经受持发生胜福。然应契证二空真如发起神通化导群品。若欲发起殊胜神通。应观五蕴为空非有。既无挂碍。便能发通。以五蕴身是心影像。虽有假相体非真故。然诸菩萨不了蕴空执为实有。蕴和合相。法执既起烦恼随生。造种种业受诸苦果。由此拘碍不能发通。既由此执不得巧便。即是无惠巧方便障。今为破此无方便障。令其折观五蕴搏相故。说世界所有微尘 蕴假合。如界假尘尘界既空。蕴相宁有。故举尘界以况内身。破彼五蕴搏取相也。既依经故能离烦恼。故前颂云彼因习烦恼。经能离障福为胜故。故诸菩萨。应依此经发巧便惠观破五蕴搏取之相而发神通。然世界言惠内及外。内谓众生五蕴身相。外谓山河器世界相。经言世界所有微尘有其二意。一喻显施福能生多染如界起尘。二为观破众生内蕴和合身相。既有二意而说此文。是故论者各明一义。天亲就喻以显经名。彼论因习烦恼。无著约法而起行名离无巧便障。文中分三。初问次答后告。此初也。色身世界所有微尘施如世界所生染尘。此二界尘宁为多不。
经。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赞曰。此答也。折观身界以为微尘施如世界所生染尘。此二界尘皆甚多也。
经。须菩提至是名微尘 赞曰。下告有二。初告令观色身非实。后告观名身。亦复此初也。然其内蕴总有二类。一者是色。即初色蕴。以有形质可表示故。二者是名。即余四蕴以皆是心法不可表示故。此名及色似为一搏和合身相愚夫不了执为实有。一合相故。二执便生。今欲破彼搏执故。显色及名皆不可得。是故此初破色身也。然破色身有二方便。一分折方便。即折粗色以为细尘。二不念方便即说微尘亦不可得。前言三千世界所有微尘者。即是第一分折方便明此身。此界用多微尘成虚假不实令悟我空也。此文所言微尘即非微尘等者。是其第二不念方便令观微尘。于心内外皆非实有念悟法空也。佛令折观彼粗色故。假说微尘众。但是观者心量所现即非实有心。外微尘但是假名微尘众矣。能成微尘既不可得故。所成身为非实有。即是破其色身相也。故瑜伽说佛说微尘有五胜利应捡叙之。
经。如来所说至是名世界 赞曰。此后告令观名身亦假也。言名身者。即余四蕴受想行识非可表示。皆但名显故总云名。经言世界即此名身。虽世界言通色非色。今此但取名身四蕴以彼色蕴前已破故。然此名身皆非实有。四缘假合三相迁流。过现未来皆不可得。故知无实四蕴名身。今佛所说众生界者。为破众生虚妄执故。随世流布而说世界即非实有名身世界。但是假名名身世界。此即以其不念方便破彼名身为非实有。前三色身可分折故具二方便。今此名身不可分折故唯不念。既以依经修二方便破彼五蕴和合搏取发巧便智。契证二空起胜神通化导群。而正是修行离障之法故。名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住处故。亦说经能离烦恼非如施福能生烦恼。如彼世界能起微尘。亦以界尘喻施因果。又界起尘不生烦恼尘。但坌色不污法身施福因果尚劣界尘。何况得比。持经功能胜福。有斯别义言即非等。以此释经义可知也。
经。须菩提至见如来不 赞曰。次下第七离福资粮不具障。即第十一供养给侍如来住处。财校量中当其第四降伏染福。修真供养福资粮行诸菩萨等为趣菩提。信行地中修二资粮。鸟翼车轮阙一不可。若欲成就福德资粮无过供养给侍于佛。以福田中为最胜故。若行供养应观法身。是无限碍真实体故。故行给侍成福资粮。前虽令离蕴识影中无巧便障发起神通。而犹未离法执。贪著取色分斋供养如来故。不能具广大福德。即是不具福资粮障。今佛欲令观于法身而行给事侍破其执障故。说如来非以相见。既因经故成福资粮。当感法身无相真体故。持经福胜布施福。显斯二意说此一文。是故两论各以有约一义。无著约其离障名离不具福资粮障。天亲就其校量名为持经得净胜报。文分为四问答征释。此初也。法身无相真体故。问善现可以色身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不。
经。不也世尊 赞曰。此答也。不以色身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不以色相见如来者何以故耶。
经。如来所说至三十二相 赞曰。此释也。如来说彼三十二相即是非真化身假相。以佛真体即是法身。法身乃是无相故相故三十二即是非相。是名应化假身相也。然相好果别福因招真佛法身持经福感。既以约果而谈法身真佛色相非真。即知约因而说持经之福胜相因福。其布施福感有漏报。尚不如彼色相福因。何况得此持经功德。故论颂云。此降伏染福。是故菩萨应当受持成福资粮感法身果。
经。须菩提至其福甚多 赞曰。次下第八为离懈怠利养等乐味障。即第十二远离利养疲乏热恼。于精进若退若不发住处。于彼第八断疑分中。内财校量显经福胜。令其依经发起精进。前为令其福资粮故。依经修学供养如来修福因时。应须舍离懈怠利养。而常修行持说等行。答修行时爱味利养。身有疲乏心有热恼故。生懈怠不发精进。即便不能行胜持说不得近。供养如来资粮不具菩提难满。今为对持此诸过障令勤依经修胜福行故。举内财而为校量。既由经故能离此障。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所除之障名离懈怠利养。天亲就能除胜教名内财校量。文分有五。一对舍身福破著身懈怠。二破闻福已生如义相执。三令小菩萨生惭愧策勤。四破二乘人惊怖不精进。五令生不放逸。第二惭愧处。初中又二。初如来校量。后善现悲对。此初也。此中意云。舍身命虽复胜前施。实功德不及持经四句偈福。以现舍身苦身心故。何况更求当苦法果而行舍施因果俱苦而得比于。持经胜福。以此经有七种胜能持说经时因果俱乐。是故胜彼舍身功德。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苦身胜于彼 希有及上义
彼智岸难量 亦不同余法
坚实解深义 胜余修多罗
大因及清净 福中胜福德
初一句释此经文明经福胜。次六句释下经文。举七种因释胜所以。后一句总结福胜。
经。尔时至如是之经 赞曰。此善现悲对也。闻舍多身不如经福。领解此经为菩提因。深妙理趣法喜之极感激生悲。谓我昔得见道真智契证无为。虽名惠眼未曾闻是希有之法。即义中法门希有。准余本经。此下更有何以故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即七义中法门。第一颂中上义智岸难量。释此文也。何以故者。征不闻之所以。佛说已下释不闻之所以。此智岸有二种义故。虽惠眼而未闻也。一是智岸胜上义故。故云佛说般若波罗蜜。二以智岸难测量故。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由斯二义特异余经故。总说为法门第一。
经。世尊至希有功德 赞曰。次破闻福已生如义想执。于中有二。初总标胜能。后拂彼情想。此初也。为欲破彼懈怠利养令发精进故。说持经胜舍身福。不应如言执实功德。若能依此实相之经生实相智而发精勤。当知是人为第一希有也。
经。世尊至说名实相 赞曰。此拂情想也言实相者无相为相。为令离于虚妄执故。非谓即有此实相也。若离虚妄契乎无相。是故佛说为实相耳。既于此经诠实相理。余经未说。不同余经。即颂七义中亦不同余法。
经。世尊至不足为难 赞曰。次令小菩萨生惭愧策勤。于中有二。初今逢佛说信受不难。后未来信持方是希有。此初也。一类菩萨而怀懈怠令生惭愧而策勤故。故说恶时尚有持说。况佛在好世而不发精勤。将欲激令惭愧发生勉励之心故。言我今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经。若当来世至第一希有 赞曰。未来信持方是希有。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多障难世土劣机微。若但生信心。或深解义理领文在口摄义在心。当知是人第一希有。
经。何以故至寿者相 赞曰。下释所以。文复分三。初达我空。次悟法空。后顺诸佛。然其三文皆有征释。此达我空也。何所以故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以能断伏人我相故。
经。所以者何至即是非相 赞曰。此悟法空也。无我等者。何所以耶。以能依经悟法空故。由彼我执依法执生法执尚除我见。宁有诸相非相是法空故。
经。何以故至即名诸佛 赞曰。此顺诸佛也。何故能离我法见耶。以持经人顺诸佛故。佛离妄相。其智坚实能契深妙。而说此经故。经所诠坚实深妙而受持者。顺佛而行发坚妙智。能除二执故。当来世信解受持第一希有。即颂七义中坚实解深妙也。
经。佛告至甚为希有 赞曰。次破二乘人惊怖不精进。如来昔于二乘教中。说有诸法即蕴处等。及说空法即无我等。有为无为皆说为有。今说此经有空发遣。于听闻时乍闻有法是无。恐谓此经为非正道。如坑谷等非处行故遂生惊惧。又闻空法。亦无其心犹豫不能断疑故为恐怖。后思惟已惊怖转深。一向不回总生畏惮。今此经者兼被二乘令其回心趣无上觉。既由惊等不能策勤故。今破之令发精进。谓真实理远离二边。若执有空不契中道。为破执相故说二无。非谓都无有空等法故。二乘等能悟此理不惊怖等为希有也。又复此经显三无性为破遍计空有执心。非谓拨无依圆二经故。二乘等闻相无自性性故不惊闻。生无自性性故不怖闻。胜义无自性性故不畏。皆为希有也。
经。何以故至波罗蜜 赞曰。次生不放逸第二惭愧处。文中征释有何所以不惊怖等。即说此人为希有耶。谓由此经有三胜上故。使闻者不惊怖等为希有也。一胜余契经故。谓于六度所诠义中。唯诠慧度为导等故。即颂七义中胜余修多罗。二能为大因故。大谓佛果菩提涅槃。由此所诠无分别慧。以能出生法报佛故。即七义中大因义也。依斯二义故。经说言如来说第一波罗蜜等。能诠所诠皆殊胜故。言即非者破取相心。三诸佛同说故。即余本言彼无量诸佛亦说第一波罗蜜。即七义中清净义也。由佛同证此清净理。如其同证亦同说故。此经即有如是胜上二乘。今能不惊怖等而为信持。汝等菩萨云何放逸不勤修也。前第二文已劝味著利养懈怠诸菩萨等生惭愧已。今此复令不起精进放逸菩萨生于惭愧名第二处。既说此经有七种因胜舍身福。是故菩萨应当舍离懈怠利养。而常精勤修胜因经。
经。须菩提至忍辱波罗蜜 赞曰。次下第九离不忍苦障。即第十三忍苦住处。断其第八经成苦果等断三种疑心。依经修行忍辱之行。前供养处。令依此经而行供养成福资粮。离懈怠处。令起精进。举经胜益。而为劝勉劝励。虽成须能忍苦。若修行时不能忍苦。即有退转便成障碍。忍有三种。能除三苦。一谛察法忍。于二空理审观察故。不见生死流转苦相。能发大心求无上果。二安受苦忍。由能安受寒热等故。不见疲乏老病等等苦。能发精勤克成上果。三耐怨害忍。由能忍耐他怨害故。不舍慈悲无苦恼相。能广摄化速成大果。即由初忍能起后二。由察空理无怨等故。若心起于我法等相见有苦想。不起此者便乐流转。或乐住寂不发大心。不耐疲乏不起精进。见怨害苦而生退心。便于佛果而成障碍。而诸菩萨不能依经。离我人相起三忍故。返疑此经能招苦果。若谓舍身苦身心故。因果俱苦故。福劣者依经行行遭寒热等亦苦身心。云何福胜。由执故不能依经而起忍。由疑故不乐起忍之经。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依经成忍行故。故说割截无我人等。无著约除执障名离不忍苦障。天亲就断初疑名断经成苦果故。依无著离不忍中文分为四。一如所能忍即是忍体。二明忍相及生忍处。三如忍差别即种类忍。四明对治不忍因缘。此初也。文中二句。初句令如所证真境而行能忍。谓如所证法无我理起前所说三种忍度。皆依真境而能起故。忍体即是无嗔勤惠。如所证境无嗔等故。故前标云。如所能忍由依真境而行真忍。即是波罗蜜清净善根体。是故经云忍辱波罗蜜。后句令如所证真境离其忍相。由离相故。即是彼岸德不可量。是最胜义。能离我相及嗔恚相无苦恼相。不但无苦并有慈悲共乐和合。由是等故经言即非忍辱等也。既如所证行离相忍。是故论云如所能忍。既由有此离相忍故。依经苦行而是其善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能忍于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最胜义
离我及恚相 实无于苦恼
共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如前彼福不可量等等。皆是此中依经苦行所得苦果故。故虽行忍而有忍度。不同舍身而有苦果。
经。何以故 赞曰。下明忍相及生忍处。于中有二。初征后释。此初也。于何处故而生忍相。既令生忍。而复言非何以故也。
经。须菩提至割截身体 赞曰。下释有二。初明生忍处。后正明忍相。此初也。然生忍处有其三种。谓于他处起怨害忍。于寒热等起安受忍。于法我等起谛察忍。此中应明三忍生处。下忍相中应明三忍。而能所起唯耐怨者。以文略故举初显后。显于昔时作忍辱仙。被斗诤王割截身体能忍此苦不生嗔心故。但他人所怨害处即耐怨忍所生处也。
经。我于尔时至寿者相 赞曰。下明忍相。于中有二。初顺释后返显。此初也。由于彼时无我等故。身相既离他相。亦无不见苦恼。而可嗔恚故能起彼耐怨害忍。如瑜伽论菩萨地云。若遇他害应作是思。此我先业应合他害。今若不忍更增苦因。既为苦缚。岂成自爱。作是思已应修五想。一摄受想。二亲善想。三唯法想。四有苦想。五无常想。此于他害不生我相。即五相中唯法相也。由修无我唯法相故不报彼怨生初忍也。
经。何以故 赞曰。下返显中文复分二。初征后释。此初也。何所以故知。于彼时无我等相。
经。我于往昔至应生嗔恨 赞曰。此释也。嗔由我生。若有我见应生嗔恨。恨依嗔立。怀恶不舍结怨为性。嗔恨既无明无我相故。行忍时无我等相。
经。须菩提至寿者相 赞曰。下明忍差别。即种类忍。言种类忍者。此五百世相续苦忍。是前割截极苦忍类。或五百世生生常行前后相似故名种类忍。非一故名为差别。忍辱仙人者即慈悲仙人也。
经。是故至三菩提心 赞曰。下显对治不忍因缘。不忍因者。即三苦想。由有苦想便不忍故。三苦想者。一住流转苦想。二住众生相违苦想。三住乏受用苦想。由初想故见流转苦。不忍生死不发大心。便不能起谛察法忍。由次相故见怨害苦不能忍耐。众生违便不能起耐怨害忍。由后想故见有所乏。不能忍受寒热等等。便不能起安受苦忍。今为对治此三想故。生谛察等三种胜忍对治三想。即分为三。初治流转苦因缘中。文复分四。总标别释重成结劝。此初也。然三苦忍有总有别。总苦谓初流转苦想。由不谛察二空理故。见生死苦见相违害见乏受用。由此不能发菩提心。常处生死忍流转苦故。彼论云。未生第一菩提心者有是过等。总忍谓初谛察法忍。由能谛察二空理故。不见生死不见疲乏不见他害。由此乃能发菩提心共证菩提。同出流转故。彼论云。以无我相而能发心修忍行等。别苦忍者。谓即此余二想二忍各依境生。各离相故。今此欲令离总苦想故。以总忍而为对治。故说应离一切诸相发菩提心。即以谛察无我理故。能离我等三种苦想。发心修行忍波罗蜜故。天亲论而作颂云。
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习彼能学心
上二句问下二句答。为者依也。依何等故心不舍菩提想。依何等起行相而修行。依无我等忍波罗蜜而能发心。亦以无我而能修行行得坚固。是释经言离一切相发心义也。
经。不应住色至触法生心 赞曰。此别释也。若执色等以为实有。便起希求追恋悭惜更增流转永处生死。安能离相而发菩提。为遮此等故。劝不住色等生心。
经。应生无所住心 赞曰。次重成中文复分二。初顺成后返遮。此初也。既住色等而生其心增流转苦。不能发心。若欲发心出生死者。是故应生无所住心。
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赞曰。此返遮也。前令不生色等心故。故劝应生无所住心。非谓更住无住心相。若有住无住相者。亦是生心即为非住。以真住者都无住故。若无住者契真理故。即此真理。是佛菩提。若心住于色等相者。彼心不住佛菩提也。
经。是故至色等布施 赞曰。此结劝也。是有住者。即非忍故。故佛前说诸菩萨心不应住色而行布施。既住色等非真布施故。住色等亦非真忍。是故其心应无所住。
经。须菩提至如是布施 赞曰。次显对治众生相违苦因缘中。文有其三。初正对治。次令信受。后遣执著。初中复二。初总标对治。后别释所以。此初也。虽复发心不住流转。若有众生相违苦想强生忍时。便起劳倦而生退转。不能常度菩萨发心行施等行。本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当如是不住众生相违苦想。而行施行生相违时勿生嗔恨。而强行忍当生退转。只因不住能利众生故。于此事相皆应远离故。论依此而作颂云。
修行利益生 如是因应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经。如来说至即非众生 赞曰。此别释所以也。文中四句。初二句明无我相。后二句明无法相。由诸菩萨不了众生实无我法见相违害。今欲治彼故说二无。既无相违。宁生苦相。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言假名者即是我相。众生我相但假名故。言阴事者即是法相。五阴体事为法相故。由佛证实故。说二无无我相故。说一切相即是非相无法相故。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此释经顺论意故。
经。如来至不异语者 赞曰。此令信受也。即断第九道非作因疑。令信此经。依而行忍。前令作依经修供养行当成福果。持说经时应离懈怠及须忍苦。以是佛因应勤受持速成佛故。故说应无我法等相忍彼众生相违苦等。而诸菩萨未离执心。不堪依经行忍行故。不欲信受离相违行。返疑此经非为佛因。若证果中有言说道可说此经为佛正因。令我忍苦而持行之。既证果时。离言说道。云何令我忍受勤苦而为持说非因经耶。今为令知经。是佛因断彼疑心令修忍行故。说四语令其信受。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谓证果时虽复不住言说之道。而言说道亦能为因得佛果也。则以诸佛有四实智。依实而语无虚妄故。言真语者。总说俗谛为显世谛。是虚妄相唯修实智。是真实故。言实语者。别说俗谛。谓说小乘四谛之行。此苦集是烦恼行。此灭道行是清净故。言如语者。总说真谛。谓法无我第一义谛。是说大乘平等法故。言不异语者。别说真谛。授记三世。依真修行所得之果。记住无住行及当果净非净故。不作是释。两论相违。名有义者。宁成会释。其不诳语译者。妄加论及余经皆不举故。故天亲论而说颂云。
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受记 以不虚说故
既于四境如义而说不颠倒故。应信修行。
经。须菩提至实无虚 赞曰。此遣执著也。闻前所说真语等故。虽生信受而名为得如言执故。返成其失。显佛所说。虽无虚妄。而亦不可如言执取。为遮显此说无实等。谓言说者。但是假诠法本离言言非是法。但是随顺彼证实智。如言可取法非有故无实。离言智证法不无故无虚。法既离言言非法故无实。而能随顺得证智故无虚。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虚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经。须菩提至则无所见 赞曰。次显对治之受用苦因缘。即断第十证如不证疑。令作经起安受苦忍。前虽令离相违苦相。若心住于乏受用想。亦不精勤数生退转。而诸菩萨心有所住不契真如。有苦想故返疑真如不遍时处。圣人若以真如得名。此一切时一切处有。而人何故有得不得。而证真者如何要以不住心得住者。不得由住故。虽修而契证。由疑故不修无苦之因。今欲断彼疑住之心。令具证如而起真忍故。说心住为入闇等。无著约令不住名治乏受用苦想。天亲就断疑情名证如不证。疑文中有二。初法喻明无智妄住。后法喻明有智不住。此初也。谓真如理万德皆圆无住。内证则无所少有住。外念即为所之由。诸菩萨心有所住无明染故。不见真如。由此便于现在世中见乏受用而生苦想。凡所修行求当乐果。若尔岂唯现乏生苦当果亦乏苦想。不亡真如。既实遍于时处。智人不住心净故。得愚者住法染故。不得如人入闇。则无所见不见真故。而见现乏。设于当果宁免苦耶。如彼愚人投闇觅物无所见。得始终乏故。故心住著。即是所治乏受用因应离之。故天亲论遣疑颂云。
时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无智得
经。若菩萨至见种种色 赞曰。此有智证如不住。于相即能治行。若诸菩萨不住于相。出无明夜心清净故。便证真如种种德用。既于现在无乏苦相。所行施等不求当果。当果不乏何所苦耶。如有智人而有惠目智日光照见种种物。随见而用始终何乏即心无住。是能对治故。诸菩萨应无所住。而能发生真安受忍勿于受用生乏苦想。所行施等求当乐果。论依此义故说颂云。
闇明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颂初二字总举二喻。对法即是能对治惠如目及日。对治即是所对治障如所入闇。得灭法者证真如理如破闇已见种种色。余文可解。
经。须菩提至受持读诵 赞曰。次下第十为离阙少智资粮。即第十四离寂静味住处。断第十疑中。校量经胜令持生惠。劝舍味定。前三住处满福资粮。初行供养正修福因。次修因时少欲勤进。后精勤时忍而无退故。前三文成其福行。下修智因亦三住处。初离静处劝舍定味持续为因发生三惠。次离动处恐证道时生喜动慢而为智障。后教授处外求良缘除所得心得成证智。由此唯前文亦三。假信行地中多修禅定。恐生味著成所传故。而不能修智惠资粮。如何克成无上大果。故为除此寂静味故。而显持经殊胜功德。令其修行离味著障。无著约其所除障名离寂静味。天亲就能除法名校量显胜。文分有二。初明五种殊胜功德。以生三惠。后我念过去。下重释五中。第二福聚。初中有五。一佛念亲近。二摄取福德。三叹法修行。四天等供养。五能灭罪障。初中复二。初所修法行。后叹佛忆念。此初也。谓有菩萨一向专修等持作意。不欲持经返疑持经。得何福德。本就何业故。论依此疑起颂云。
于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复成就何业 如是说修行
前三句问。后一句结为答。初问故经说云当来之世。于此经等法行有十。此略举五。一受。二持。三读。四诵。五为人说。谓文字中以其总持初受后持。于义理中以其广闻初读次诵。为持故受。为诵故诵故读。然读与诵二论开合对文背向。无著分二俱广闻故。天亲合一。此前四法行为自淳熟故。外从他闻便生闻惠。内持不妄得生思惠数数思惟。乃至修惠。第五法行为化众生。论颂云。
文字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他及内 得闻是修智
此为自淳熟 余者化众生
经。则为如来至悉见是人 赞曰。此蒙佛忆念也。若能舍离乐味禅定。能于此经具修三惠四亲近行。自他利者佛知见之常亲近也。
经。皆得成就至无边功德 赞曰。次摄福。于中有二。初标福德多。后校量显胜。此初也。以信行他持说经。福虽是有漏。闻熏习故。而能资长。本无漏远与佛果圆满四智而为疏缘。近与十地二无漏智亦为增上。亦与十地十王果报为异熟因。能成此因。得此等果故。言成就无边功德。
经。须菩提至身命布施 赞曰。下校量显于中有二。初举舍身多。后校闻经福。初中复二。初施广后时长。此初施广。即天亲论明事大也。
经。如是无量至以身布施 赞曰。此显时长。即天亲论显时大也。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赞曰。下校量经福。于中有二。初举劣校量。后况复胜行。此初也。于中法行各起四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其庆慰者是随喜。由随喜故信心不迷。迷者即是不随喜义。既能随喜故心不迷。
经。何况有人至为人解说 赞曰。此况复胜行也。不谤少福。彼尚不如况尽受持行五法行不可将彼事。大时大舍身功德用为校量。即是答前得何福问。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经。须菩提至无边功德 赞曰。次叹法修行。于中有二。初赞叹法胜。后叹修行人胜。初中复二。初正赞后重成。此初也。天亲自下显九种义答前成就何业颂云。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得福
及远离诸法 复能速证法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智
颂初十句显九种义释经文。其后二句总结劝智。前中初句释此经文。此胜功德。唯佛与佛乃能自觉云不可思。无可及胜。非彼声闻菩萨所测名不可称。以此功德无边际故。是故偈言非余者境界。
经。如来为发至上乘者说 赞曰。此重成也。为成此前不可称义故。说为发大乘者。说上乘者说此二空是菩萨。体虽无别。约义下二能净二障故名大乘。余乘不及复名最上希求。此人名为发者。大心者论名大人。是前颂唯依大人说为大人说故不可称。
经。若有人能至思议功德 赞曰。次赞修行人。于中有三。一叹行德。二荷正法。三简非相。此初也。此法行人所得功德。唯有如来能悉知见。余不能知。以是能成极果因故。即前满足无上果也。
经。如是人等至三菩提 赞曰。此荷正法也。无上菩提不过理智。此经诠亦名菩提。今以念惠蕴持在心。即是以肩荷担何种菩提法也。即前受持妙法也。
经。何以故至听受读诵 赞曰。此简非相也。先征后释。何以故法行可难。成大福聚为荷菩提。答中有二。乐不法者。谓二乘人唯信人空不信法空。有法执故。志意狭劣。不皆闻故。著我见等。即诸外道未离我执。同谓有智人法执缚不求二空不能受故。返显能受。是大乘人离土者故。能成就如前功德。即前及希闻信法与为大乘者义相违带故在第二而义乐此。
经。须菩提至而散其处 赞曰。此天等供养。以花鬘等恭敬供养。右绕礼拜故名是塔。说经之处地当可尊。次持经人身可重生无量殊胜福德。即前尊重身得福也。
经。复次须菩提至为人轻贱 赞曰。此显灭罪。于中有三。初明于贱次彰灭罪复得菩提。此初也 轻贱有二。一谓骂辱。二谓打缚。无著云轻贱其轻贱。
经。是人先世至则为消灭 赞曰。此彰灭罪也。余本此文即何以故。赞曰先世有二。一过去生。二持经。前罪经被轻。所以即以灭罪释其所由。业有四。一顺现受。二顺生受。三顺后受。四不定受。若前先世有顺后受及不定受。若后先世惠现生后不定。四业罪业既尔。福业亦然。除谤正法。显善报人及登地上诸圣菩萨。余说一向偏善恶者。具二业者。随其善恶有胜劣故受罪福。报彼业尽已受彼业果。而持经人具二业者。由福胜故得持此经。有罪业故被人轻贱。若不持经。善业势尽恶业不亡。当随恶道。由持经故。轻受毁辱罪业消灭故说轻贱。是其善事。若唯一向有痴业者。当随恶道。岂合闻经。若唯一向有福业者。受极乐果。岂被轻贱。妄兴色难。未融妙趣妨而不通。若作斯何或不遣。此中且据中处受持令持经人遇难勿退。若心邈到淳至持者。虽无轻贱重罪亦除。
经。当得阿耨三菩提 赞曰。此得菩提也。得菩提者。显乎罪灭。由前罪灭故得菩提。即前颂云及远离诸障。
经。须菩提至无空过者 赞曰。上明五种殊胜功德舍静味。次下重释五中。第二摄福德聚。于中唯论下三为三。初显经灭力。次阙福德多。后何人能说。初中复二。初举余福德。后校量显胜。此初也。我曾过去阿僧祇者。谓成佛前。从金刚定七时满心然灯佛后为一僧祇。非此所论。今取已前二僧祇劫。所修供养余持经外有所得行。以用校量故。言过去阿僧祇劫。然灯佛前然灯佛后。能无相修福惠。广大不可校量。一刹那福实胜前故。所言八百四千等者者。此顺西方倒陈其福。顺此方者即那由他亿万四千八百诸佛。西方数法与此不同。亦余诸经数各差异。但可总言然灯佛前供诸佛福不如于此不所于中强生下别二只逢佛非佛尔故。经中随举显校量故。
经。若复有人至所不能及 赞曰。此校量显胜也。下位有情恶世持说胜佛二只修因胜福显然。灯前虽行供养心有所得未蒙授记。是故不如持说经福无所得因。速成佛故即前复能速证法也。
经。须菩提至狐疑不信 赞曰。此阙福德多也。以福广多非情计坏。若今说者。新学菩萨二乘凡夫。即便迷闷心发狂乱返生狐疑而不信受故。但略说不具言耳。
经。须菩提至不可思议 赞曰。此何人能说也。是经文字福因之能及所得果不离心言。不可思议难可解了。虽人能但唯佛能生非余所测。但劝持宜希当胜果故。前论颂显此义云。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由是菩萨。应勤受持勿耽定味而为智障。
经。尔时须菩提至降伏其心 赞曰。次第十五欢喜劝住处。显第十一应非无住疑。令修真实无住无道。谓信行地虽未证得真无住道。而于比观证无住道。亦得相应。数修此故。能离二取证真见道。断伏二障。由证以观以证道故。自见得胜起我而生喜跃掉动之心。当不能处证无住道。次复得入真无住道故。自取心深成障碍故。论颂云。
于内心修行 厚我为菩萨
此即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由住自取返疑无住。若说菩萨。都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尔则应一切无住。如何前云应如是住亦是降伏。既劝住伏非不住故。由自取故。虽修而不契真住。由生疑故复不修无住之道。今言显彼疑取之心。令其微契无住之道。是故善现再兴前日日虽以重所为立别。是故此文非二固说。无著约余住障名离喜劝住处。天亲就显住疑应非无住疑。文下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菩萨约前住心降伏为道。我能自取之心为复不起我能心耶。是故问言云何住等。
经。佛告须菩提至实灭度者 赞曰。下答上二。初明无所住。后明无所伏。此初也。菩萨所住为度。众生妄心取相。谓有所度及其度已实无众生如界生齐觉乃无故。
经。何以故至则非菩萨 赞曰。此显无所伏也。先征后释。所住若无妄心宁有。若亦无妄所伏亦无。既有所伏妄心明有所相。而言无所度者。何以故耶。故即答云亦无所伏。若诸菩萨谓有我等是所伏者则非菩萨。见有我等则不能伏。不伏我等是凡夫故。
经。所以者何至三菩提者 赞曰。此约无能取也。先征意云。既有发趣菩提心人明意应有所住所伏无所住伏之。所以者为何谓耶。故即答云勿谓实有。能发趣者能发趣心本无起故。依所住伏说能发趣。所取本无能取无故。二取既无。都无所得。云何菩萨智自取心而乃障于真无住义。然宣演中强以此文配乐顶德深成不可顶德未离能取心故。
经。须菩提至三菩提不 赞曰。次下第十二离无教授障。即第十六求教授住处。次第十二菩萨修因疑。令修胜进求教授行。前虽令离自取之障。依无二取住无住道。而诸菩萨谓为究竟不欲离此处求胜进。岂求教授观上法取由自不能求教授故。返疑释迦妄有所行。既其实理都无所得。无发趣人亦无菩萨。云何释迦于然灯所布发敬花而求教授。妄有所作何所益耶。既尔彼时应有所得。既由疑执不求教授。由此便是无教授障。将欲断彼执疑之心故。举昔于然灯佛惠求教授行。我于彼略得住八地。至无功用能无相修虽都无得当相。然灯以求教授进成上位。况信八地未得真住。不求教授观上法耶。既显疑执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除其执名离不求教授障。天亲就显疑念名显菩萨修因疑。文分为三问答即成此问也。于彼佛时真实理中颇有取证佛菩萨不。
经。不也世尊至三菩提 赞曰。此答也。准问应知。
经。佛言如是至三菩提 赞曰。下佛印成。于中有二。初总印。后别成。此初也。
经。须菩提至释迦牟尼 赞曰。下别成中展转释疑文下有六。一无法得受记。二真如不可说。三佛不得菩提。四遮正增减执。五真如惠信法。六安立第一义。初中又二。初返释后顺成。此初也。菩提若实是可得者。我于彼时实行胜行。应于彼时便得正觉。然灯便不与我授记。以于彼时便应得故。释迦牟尼此云能宁。既自能宁能宁他故。
经。以实无有至释迦牟尼 赞曰。此所成也。良以实无胜行可行。亦无如言菩提可证。复于彼时心无所得行顺于理。既无退转。是故然灯授我当记故。论颂云。
以授后时记 然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经。何以故至诸法如义 赞曰。此真如不可说。文中征释。何故菩提无有实法。若无菩提佛亦非有。言于彼时无可得者。何以故耶。彼时所授如来记者。如来即是诸法真如。而此真如实不可说。以离戏论烦动心故。非有为漏实异性故。故于彼时无说无得。
经。若有人言至三菩提 赞曰。此佛不得菩提也。文中二答举执遮遣。若有人言然灯佛时因行非上不得菩提。后成佛时果德殊胜。应有实法得正觉耶。故遮正云非但彼时不得菩提。后成佛时亦如因行实无所得故。前颂云菩提彼行等。
经。须菩提至无实无虚 赞曰。此遮正增减执也。恐闻因果信无所得。便谤如来都无菩提。谓菩提者言皆虚妄为遮。此故言无实虚。佛菩提者。即是真如。真如无有虚实。一实二相以实无有有为五阴言说相故。故言无实故。前颂云非实有为相不无证修世间言道真实相故。故说无虚。故后颂云。彼即非相相以不虚妄说。
经。是故如来至皆是佛法 赞曰。此真如遍诸法。由前菩提是真如故。真如即尊佛自体法亦是诸佛所证之法。真如遍为一切法性。是法诸佛法。一切自体相。佛无所得能得是法。菩萨亦应无得而得。
经。须菩提至是名一切法 赞曰。此安第一义。前以真如遍诸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恐彼妄执能所下别色等诸法。以为佛法故。今遣之言即非等。所言一切是佛法者。以无所得契证真如。能见色等而不下别故。说一切皆是佛法。即非妄起。有所得心下别一切名为佛法。若离能所下别之心即色观真即真观色故。一切法是名佛法。我于彼时蒙佛教授。知一切法皆佛法故。故授我记当得作佛。故诸菩萨亦求教授悟诸佛法速成佛果。释迦过去亦逢诸佛而缚三文举然灯者。此经正以无相为宗。然灯佛时万方契证功德八劫行入三祇。是故此中句偏举也。
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赞曰。已显地前信解八地。次下第二明净心地。即第十七证道住处。天亲论释喻说显疑。同入真见。前为信行三灾菩萨则说地前四种妙行。无生而不遍度。无行而不遍。修无果而不遍相无障而不遍。显四弘所行已备。于前二真见道将开。于后今为阙说故。此文生则为阙说法身理智。令此菩萨显下别障发无漏心。亲证体会。而诸菩萨不离所得下别心故。虽闻前说。以无所得证真法身。仍未显疑。恐谓法身亦有所得。遂以喻显。而显所疑故。说譬如身长大等。无著约所喻之理智故。说净心证道。天亲就举喻而显前疑故名喻说显疑。文下为二。初得智令显。后离慢令证。前中又二。初如来喻教后善现答成。此初也。真如理智唯内证真非其言相可称彼体。然诸智者因喻得明故。次大身以通玄旨。譬如人身赞满端纬摄彼德貌。总名大身。所成理智名之为法。摄领成就故谓之身。而此法身名长大者。谓入证道所显法身。以得二智而显证故。所言证得二种智者。一摄种姓智。始从初地得此智。已生如来家。定殖佛种。先于此家长夜所生。既得生已毕竟缚依便能得彼至得成就。三功德相妙身相故名为长身。三功德者即报应化三妙果也。二乐直有始从初地能证五种平等理故。成平等智。五平等者。一断恶平等证智不见苦乐异故。二无我业等证智不见有我异故。三显相应平等证智不见自他异故。四无希望心相应平等证智利他无求报故。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证此能发同体智故。得此智已普摄众生。是摄身故名为大身。既从证道得此智故。下显法身当名长大。况至果德所显法身离一切境。遍一切境大功德体最名长大。故论约果法身颂云。
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遍一切境
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心 故即说非身
上之二句说喻之意。下之二句释次经文。中间四句正明此义。
经。须菩提言至是名大身 赞曰。此蕴现答成也。如来说身为长大者。安立非自非他相故。若有自他异身相者。即为非大身。若离异相有彼真如同体相者。是名大身。故前颂云非身即是身。故即说非身。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相故。
经。须菩提菩萨至不名菩萨 赞曰。次下离慢令证显第十三疑。由从初地离我得慢得二智故。乃至成佛能显清净妙大法身。欲令信行终满菩萨速入证道而证会故说长大身。令离自他我慢相心而为体证。而诸菩萨不能离慢而证道故。返疑无我。则无菩萨。若无菩萨则亦无佛。虽度众生严净国土。若如是者。何要发心修行行法而求法身。由慢故无智而不证道。由疑故有慢而不契真。今欲显彼疑慢之心故。说应如净心菩萨离烦倒慢成妙大身。无著约障慢执名离慢令证。天亲约遣疑情名显行佛不成疑。文下为四。告征释结。此初也。由必不遍真如法界妄怀慢故。谓度生等闻说实无有菩萨故。返疑行耶。都无所成。疑慢若生岂成行耶。如诸佛等得智离慢无我能等成长大身。严土度生自然成就故。则菩萨亦如佛等离慢证真成身长大故。言菩萨亦如是。若欲我当度众生者。由知我故。是自慢倒如何能得摄种姓智。见众生故。于他妄倒如何能得平等姓智。既由慢等不得智故。无妙大身。何名菩萨。故论颂云。
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净佛国土 生心即是倒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须菩提至名为菩萨 赞曰。此释义所由也。以于俗谛揽五蕴成。若于真谛都无名相。若俗若真。何有一法名菩萨者。恃何起慢言我度耶。
经。是故佛说至无寿者 赞曰。此结会诸法非但菩萨无差实法。我明一切诸法亦然。人法二乘二俱无故。人法既空不应生会。若不尽此起众生会。则不得成妙身大身。是故不得名菩萨也。即由初地入见道时。离上别慢名为净心。心净得智名为证道。而经广明信行佛地。略说初地见道净心不明十地证净心者。经宗为明佛种不显佛果菩提。是其所绍发心。已知是能绍继举果令求广明佛地。地前虽修广身令学。若入见道十地自成克绍佛果成种不显故。略十地而不广明。由此名为金刚般若。以初后中阔狭异故。
经。须菩提至不名菩萨 赞曰。上明第二净心地竟。次下第三显如来地。即十八中上求佛地八中第六究竟住处。前明地前及后心地。今辨果德令欣求趣。即举佛身六种具足。令十地位菩萨。上求据能求人名为上求佛地住处。约所求果名为究竟。及如来地六具足名如前配列。总显佛果依正二执。佛果必有依正报故。初一依报。后五正报。为成依报先明净土。正报之中三业必以知为导故。先明知见。三业之中身为所依故。先明其相好。二具相为表德令人敬德而会佛好为严身令人爱慕。而亲近利他中胜。先明好身相为好依故。后显相语利他胜故。先明之心为益本故。为后辨且初第一国土净具足。即在显前行何不成疑中令修佛果圆满土行。文中分四。一举执显非。二征非所以。三正显严土。四结真菩萨。此初也。菩萨若求佛果依报应正修行无相定慧。除彼二执而作真严。若言我当是人我执庄严佛土是法我执。二执既起不证于真。即非心净。何能严土。言我严者非菩萨也。故前颂云。及净佛国土生心即是倒。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庄严佛土至是名庄严 赞曰。此正显严土也。此中若欲真严土者。即非有相能所庄严。若离能所无相严者。是名庄严。是真严故。便能具足四身净土。是故此文名土具足。前余地前小念修道。今令地十等以具足故文似重。与前别也。
经。若菩萨通达至真是菩萨 赞曰。此结真菩萨。不言我能是达生空无所严相。是达法空如来说为是真菩萨故。论颂云。
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知信 及圣以有知
真菩萨者能知自身及众生身。皆无有我非圣菩萨。当以自智信无我法。次及圣位以有圣知不通达耶。即显有执不达二空非真菩萨。
经。须菩提至有肉眼不 赞曰。次下第二无上见智净具足。显第十四佛无能见令称实求具足知见。前令求佛依报净土。土体通情与非情。即是菩萨所用所化七珍为实。是所受用。其中众生是所化利。若无知见谁受化耶。是故云由见净五修智净六通及所依福。方能了达色非色等而为受用。亦知众生心行差别而为济利。亦能无尽令他爱乐常宁化导。而诸菩萨志乐求佛无上见智。闻前所说不见诸法名为诸佛。遂疑如来恐无见智。今说佛有见智具足下彼疑心今欣求趣。无著约有所求之果若见智得具足。天亲约显疑今求名说佛无能见疑。文下为三。初明见净具足。次明智净具足。后显福德具足。鉴照名见。既显名智。可爱名福。离障圆明名净具足。见净五眼即下为五。一一又二。初问后答。此初也。问肉眼破肤四尘名之为肉清净五报依照名眼。若诸愿共未得通者。除转轮王。唯见近处欲相无明障内之色离业报障方能成就。若诸菩萨自为导此身心故。见众生者。生怜愍故。初修成之。然随大小见百由旬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由有障故不见他方。若在佛身色即是智理即是事。一即一切。见因法界无障碍故。以是清净无漏色报利他善报之所见障肉边亦名肉眼。今欲显佛具此见净故。问善现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赞曰。此答也。佛离诸障能益自他平同凡夫亦五义。五所生净色无漏肉眼。若无此者非具足故。
经。须菩提至有天眼不 赞曰。此问天眼也。先举净虑名之为天。因天而照故名天眼。然此天眼有报修得。若顺静虑引色界中所尽净色名为修得。若生天中业因所生法净色报名为报得。此二天眼闻能征见欲约外色而其尘近。即有差别。若愿所得见四天下罗汉辟支。小大渐次见小中大三千界色。菩萨为离前肉眼过欲惠知彼六趣。诸本论修天眼。其最小者见百由旬。乃至最大见十方界。诸天二乘所不见色。及见三世染净因果。若在佛身。是真天眼以无二相见一切故。今欲显佛具此见净故。问善现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赞曰。此答也。以佛过去具足离修。于现果德常在三昧。能利自他观无尽境。有报修得真天眼也。
须菩提至有惠眼不 赞曰。此问惠眼也。简释染净名之为惠。能照真理即名为眼。三乘圣者随证二空解真之智以为惠眼。前之天眼未离虚妄。菩萨欲知诸法实性成就真故出生死道。及欲今生离虚妄者为救济故。次修惠眼。若至佛身一即一切障以一智见通理事。约照理边亦名惠眼。今将显今此故问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惠眼 赞曰。此答也。由佛离相即色观云遍证诸法真如理性故。佛世尊有惠眼也。
经。须菩提至有法眼不 赞曰。此问法眼也。众生报性名等称法。后智照达名之为眼。大乘因果照二空。如由此复能发俗。后智能知众生报性差别。及能照解名句等法。逆所观法名为法眼。若唯惠眼于法无知。便同二乘不能普利菩萨。为知众生报。欲及度生法故修法眼。若至佛身虽即照理。约达俗边亦得名有。将显今此故为问起。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赞曰。此答也。佛既体真通达诸法。何报欲而不了。何名句而不知。利他之最是法眼也。
经。须菩提至有佛眼不。赞曰。此问佛眼也。觉道圆满故称为佛。普观理事故名为眼。佛眼有二。一总二别。总谓揽前四眼。所成如四河流。总聚名海。别谓佛身。以一切种无功用智而为体性。前之四眼名别。因位未通离障见境未周自利利他。尚犹贱劣等令圆胜故修佛眼。今将显佛令此见净故。先问起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赞曰。此答也。超前因位通显无知理事双融故有佛眼。前诸住文不立胜义。此皆言有不言非者。此与智净既同住处以后彰前亦同解也。
经。须菩提至说是沙 赞曰。下明智净。前之见净能照惠体。此之智净能照智用体用别故。无著下二用不离体。天亲合一即由见净能发净智。既释众生心行差别。令彼之心离诸散乱。证真境故名智净住。文下为三。初举智所能。次明佛能知。后征释所以。初中复四。一因河辨沙。二因沙数界。三因果说生。四因生说心。此初也。如来依俗欲显数多事理智心故。说如是此如起信空无边报。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此因沙数界也。如起信论空无边故界无边也。
经。佛告须菩提至所有众生 赞曰。此因果说生也。亦如起信。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也。
经。若干种心 赞曰。此因生说心。亦如起信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若干种者重知二种。一者染心。即是凡夫共欲之心。不能修初四念处故。于常乐我净体上而妄执为常乐我常而生爱护。二者净心。即二我者离欲之心。不能修真四念处故。于自佛性常乐我净真实体上而倒执为非常乐等。以求出离故。天亲论法真念处更名常住不动根本名异义。皆法真说故四念处有其二种。
经。如来悉知 赞曰。上明所境。此显能知。知有二。一于染净而悉知之。二于染净悉知是倒。故论颂云。
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以见彼颠倒 种种颠倒识
以离于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经。何以故 赞曰。下释所以。于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非但境多而心难见。能悉知者何以故也。
经。如来说诸心至是名为心 赞曰。此答也。如来说此染净诸心。于俗谛门少为非住四念处心。于真谛门住非住心不可得故。但是俗谛假名染净。颠倒之心若取心相独□生碍。于一心念尚不能知。由见诸心不为非心。得真理故能通知也。此同起信应引说之。
经。所以者何 赞曰。此征也。既说为心复说非心。何所以者。
经。过去心至不可得 赞曰。此释也。然心能变境。境复生心。心境相因而成缘相。若缘过境名过去心。若虑来境名未来心。若取现境名现在心。三世之境既离心无已灭未生妄无住故。故三世心已灭未生亦妄无住。皆不可得故。说诸心为非心□。
经。须菩提至得福多不 赞曰。智见净中福德具足。显第十五福德非善疑。令修佛身具足福德智。为能导引生福故。福为所依能资智故。若无福者知见何依既不能居。前之净土亦不能感。后相两身为成。前后假真福而诸菩萨不能了心。皆为非心离颠倒故。返疑福德亦是离倒。作是疑云。若说染净心皆倒者。依心修福亦是离倒。既非善何要修行。由执故不离颠倒之因。由疑故不修离倒之福。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修行离倒之福故。显离相福德甚多。无著约离执而修福名福德具足。天亲遣疑而知善名显福德非善疑。文下为三问答于成。此初也。以离颠倒无住之心。而以七宝奉施如来。当得佛身福德自在。以是因缘福宁多不。
经。如是世尊至得福甚多 赞曰。此答。以如是等无住施缘。当感佛身其福甚多。
经。须菩提至得福德多 赞曰。此释成也。若住三轮执实有福心。既颠倒福有限量。不说福多。以无相心所修福德。能与佛智而为根本。非是有住颠倒福故。我如来福德多故。论颂云。
佛智惠根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经。须菩提至具足色身 赞曰。次下第三随形好身具足。显第十六相好顺佛疑。令修佛身圆满。身业前既学佛严净佛土修胜智见鉴照理事。次便严佛所有相好。然佛相好从法身起。真德无限相好无边。皆如真体周遍法界。由此名为相好具足。故说身有无量色等不成就者。应观法身。法体若成相好亦就。然诸菩萨于出观时有执心故。随其行位所见相好执为定实。既示体真返生疑念。既说佛以无为得名。云何诸佛成就相好。既成相好应非无为。佛若无为相好非佛。宁求相好观法身耶。不观真故。虽修而不具足。由怀疑故。后不修相好。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观法身。成相好体得真体。已相好自故。显不以相好见佛。无著约体真而修学名相好具足。天亲就遣疑而上求名显相好非佛。天亲以同是身业故。合说显疑。无著以相好有殊。乃开二具足。此随好中文分为四。问答征释。初问意者。欲具随好应观法身。法身心随从应化具足。随好色身见不。答征可见。不烦再举。释之意云。如来所说应化随好以为具足。佛道身者。但随彼位散心所见即非法身。恒沙性德所起随好具足色身。若能离相观佛法身。所成圆满真随好者。是则名为具足色身。虽相及好皆是色身。而以随好配色身者。别德总名犹如色处。以非秉著但名为色。如彼四蕴非表示故。但总称名此亦应尔。
经。须菩提至诸相具足 赞曰。次显第四相身具足。故非秉著。但名色身相既秉著故。别标举生起义意。显彼疑情问答征释。一准随好但相好殊而文别耳。此相及好既依真起。虽不离真非即真体性相别观不可为无。即性而观不可为有。以离法身既无相好。故此相好非不是佛。既对法身非无非有。是故不应定执求也。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
以相好成就 非是法身故
不离于法身 彼二非不佛
故重说成就 亦无二及有
经。须菩提至莫作是念 赞曰。次下第五明语具足。显第十八佛有所说疑。令修佛身圆满语业。前明相好求佛身业。身不徒然。为生说法。既离执以求身之方具足。亦已诠而学说说法方圆。若执有说而求具足有所说故有所不说。何能圆满佛之语业。由佛无说无所不说故说。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众生所有诸言音莫非如来说。轮摄能如是者。名语具足。皆由了说而无说故。而诸菩萨。于散位中不能契真无说而说。返疑如来有实说法。不契真故。虽学而不具足。由有疑故。不观无说之理。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知无说而求具足故。言说法者。无法可说等。无著约令顺无说而上求人语具足。天亲就显义而契理名显佛有所说疑。中下五句遮征释成。此初二也。如颇谓佛若真若俗。即如离如有所说解。便遮止云莫作如来五所说念。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
经。若人言至我所说故 赞曰。此释也。若言如来于真于俗。即如离如而有所说。即言离言能诠所诠实体法者。有所说故有所不说。是即如来语不具足不解义故。岂非谤佛。
经。须菩提至是名说法 赞曰。此成也以所说法不过文义。离法界外即无自求。如前求佛。即相无相说法亦能说而无说。无所说故无不说。能以一言尽说诸法。离所说外更无可说。语具足故。是名说法故。论颂云。
如佛法亦然 所说二差别
不离于法界 说法无自相
次下第六明心具足。于中准论有六种心。一念处。二正觉心。三施设大利法。四摄取法身。五不住生死大心。六行住净心。于中第一念处心。经显第十八。何人能信疑。而斯经亦阙此经文。余本即有故论列之如魏本云。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此中意者。菩萨如佛常念众生。若善不善若信不信。常应利益。而不舍离。而诸菩萨不能如佛起乐等念。恐诸众生有恶不信难可悲念。便生疑云。既此前言能说所说。皆是其无有何等人信是深法。于无信者。如何悲念不已相而兴悲。由疑故不以法。而后欲显彼疑执之心。令起无解大悲念处故。说众生若真若俗非有非无。若信不信非凡非圣。于中不可定执是非。但乐等念如三念。更不舍众生。无著约等念而令悲名念处心。天亲约有信而令名显何人能信疑。故论颂云。
所说说者深 非无能信者
非众生众生 非圣非不圣
经。须菩提至为无所得耶 赞曰。次下第二明正觉心。显第十九有得证果疑。修菩提胜因果行前明念处大悲为首。大悲之智必由果圆果满满来顺成正觉。欲成正觉即令修行有为无为无上妙行。而诸菩萨不离我法。不能如佛具此二行。返疑佛行非无上行。作是疑云。何故如来离无所得及无所行。此上上证依展转行有得行□证菩提。而今令我行二行耶。由执故虽行而乖正觉。由疑故复不欲修行。今欲显彼疑执之心故说真理。虽无一法可修。若离俗谛修行方便无由彼证。无著约除执而令学名正觉心。天亲就显疑而令修名显有得证果疑。文下为二。初善现发问。后如来即答。此初也。三僧祇劫二谛双修。所成正觉若因若果。岂非为彼无所得耶。
经。如是如是须菩提 赞曰。下答有二。初明菩提果无所得。后明觉道因无所得。初中复二。初法身果。后报身果。初中复三。初即次释后结。此初也。承前问辞。若因若果无所得耶。故今即言如是如是所菩提也。
经。我于阿耨至少法可得 赞曰。此释也。我观菩提。若因若果无微尘许所取法体。无少法故心无可得。
经。是名阿耨至三菩提 赞曰。此结也。由证真如无所得理无有少法。是可得故。障尽理圆而成法身。是名阿耨无上菩提。是故论言阿耨多罗语故复说颂云。
彼处无少法 知菩提无上
法界不增减 净平等自相
有无上方便 及离于漏法
是故非净法 即是清净法
前之二句释此三文。彼法身处无少可得。故知即是菩提无上。
经。复次须菩提至三菩提 赞曰。下报身果。于中有二。初明菩提平等。后释平等所由。此初也。若凡若圣无我真如平等之理。虽皆齐有由佛能证此平等理。得成报身名正等觉。故论说为三藐三佛陀语故。显身菩提者。人平等相相谓假者即报佛也。以法界中功德起而非增烦恼灭而非减。由非增减即名平等。由佛同证此平等理故。得寿命功德身相。悉皆齐等名无齐下。由证平等成无齐下。是故说为人平等相。即是前颂法界不增减也。
经。以无我无人至无寿者 赞曰。此释平等所由也。余本及论。此下皆有得者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文阙者译者慢耳。所证真如具恒沙德。在经名如来藏。出经名法身位。别名殊体无差别。我人众生是生死法无彼我等。是名法身。故论说为于生死法中平等相也。即是前显净平等自相。由法无我清净平等自体相故。显其报身平等相也。
经。修一切善至三菩提 赞曰。下显菩提道。因无所得。于中有二。初旨明后料简。此初也。一切善法六度万行。若望法身能为了因。若望报身即为生因。故论说为菩提道也。即明令修一切善法。方得菩提。非如二乘少修善法。即是前颂有无上方便。余菩提者善法不满足。更有上方便故。
经。须菩提至是名善法 赞曰。此料简也。所言善法者。即彼无漏福德智惠理事等行。即非善法者。非是有漏世谛善法。是名善法者。即是随顺第一义谛无漏善法故。前颂云及离于漏法。是故非净法。即是清净法。如显释经彼非结也。虽法报身互通□义。皆名无上正等菩提。性相别观随义增胜法身菩提。得名无上报身菩提名正等觉。摄相归性总名法身。皆名无上不增减等。是释法身无上所以。由斯两论各依一释。
经。须菩提至持用布施 赞曰。次下第三施设大利法心。显第二十无记非因疑。及二十二佛能度生疑。令眼如佛大法利行前已学佛证得正觉。次当学佛法施群生。以所得法施大福利。施福利时不应见有我。谓能说彼谓能受以法及人皆非有故。而诸菩萨不能学佛无所得心。施法利故。返疑所施文字教法。是无记故非菩提因。何要施设。由执故虽施而不广大。由疑故复不欲信施。令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学佛设大法利故。说受持得无量福。实无众生如来度等。无著约除执而广利生名施设大利法。天亲就显义而行广利名显二种疑。文分为二。初施设法利。即显无记非因疑。后安立第一义教授。即显佛能度生疑。显初疑故。论颂云。
虽言无记法 而实是彼因
是故一法宝 胜无量殊宝
上之二句假设问答。虽是无记。且为佛因。以离所说不成佛故。下之二句据实理答。言无记者是小乘义。岂大乘者执无记耶。以所说法。从前流故。众生但闻成出世故。故一法宝胜无量宝。令知教善为菩提因。显彼疑心行法利故。故以财施而为较量。此文后三。初举劣。次明胜。后校量。此初也。地前持说功德应少所举较量财命极多。地上持说功德应广所校财施都少者。何以施多少皆劣持经。地前难化多以勤勉。地上易知少之自达。随举并得据理皆齐。地上纵多无所喻故。
经。若人以此至为他人说 赞曰。此明胜也。文准前释。
经。于前福德至所不能及 赞曰。此正校量也。下持经福以为多。下全举施福不及其一千万亿。下亦复如是。算数譬喻所不及。此中准论有四胜故。所不能及一者数胜。即是此中算数不及。经福虽少性无限故。数亦无限。非彼施福有限数法所能及故。二者力胜。即余本言歌罗分也。如折一毛百分之心。一名为歌罗。义释为力。以无漏福少分力势非即漏善力所及故。三无似胜。即余本言数不能及。以持经福全不比数施福类故。如贵贱人不相以数。四者因胜。即余本言邬波尼杀昙。此译为因。举因摄果。施福招苦因果俱劣。经因虽少福成佛果因果胜故。由四胜故譬喻不及。故论颂云。
数力无似胜 无似因亦然
一切世间法 不可得为喻
经。须菩提至我当度众生 赞曰。此下安立第一义教授。显第三十一佛能度生疑。令其行真利乐行。谓设法利度众生时。而起生凡。依第一义教授。地上诸菩萨类。应如如来度诸众生。无实生相。而诸菩萨不能学佛。依第一义而度生故。返疑如来有实度生。非是依于第一义谛。若说真如是法平等诸何更有度众生。既有度生明非平等。由迷故虽度而不成真利。由疑故总不欲度生。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依真而度生故。故说无实众生可度。无著约遣迷而真度名第一义教授。天亲就显疑而体真名显佛能度生疑。文下有四。问遮征释。此初也。作念于真理有度生耶。
经。须菩提莫作是念 赞曰。此遮止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
经。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赞曰。下释有三。初顺成。次返显。后简异。此初也。真法界中一相不存。若依俗谛但有五蕴。即于蕴体假名众生名及五蕴不离法界故。法界中无生别度故。论颂云。
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
以名共彼阴 不离于法界
经。若有众生至众生寿者 赞曰。此返显也。佛一切智称理而知无中。谓有即为妄执。既无妄执。是故不见有少众生如来度者故。无著云。如来如尔而不知故。天亲颂云。
取我度为过 以取彼法是
取度众生故 不取取应知
于中三句释此经文。初五阴中有生度者。是取相过。次显以取五阴之法是众生故。后令众生而得解脱有度生相。即初句标下二句释。
经。须菩提至即非有我 赞曰。下简异中复有三。初佛知无。次凡疑有。后破凡愚。此初也。言有我者。是有我执。非有我者。是无我执。有所执我可有我执。所我既无何有所执。即本无我而妄生执名为我执。既无我执佛何故说。
经。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赞曰。此凡执有也。佛知我无都无我执。而诸凡愚起心别见妄说为有横生实执。如来欲显无所取我但妄执故说为我执。于无所取而妄执故。故前颂云不取取应知。
经。凡夫者至即非凡夫 赞曰。此破凡愚也。岂唯无彼所起之我。勿谓实有能起执人真谛无生。何凡之有俗谛。约化亦非是真故。凡夫者即非凡夫。余本有言愚夫异生。即禀异见而更生故。
经。须菩提至观如来不 赞曰。次下第四摄取法身心。显第二十三比知法体疑。及二十四相福成因疑。令离相修摄法身行。前来诸文虽明法身未显摄取故与前别。而诸菩萨法执未亡。不能离相摄法身故。返于法身而生疑念。法身虽非相成就见。应以见相而得比知。既尔法身应以所修相好福因而能证得。由执故虽修而不能摄取。由疑故不修能摄之因。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离执相而观法体。修离相行摄取法身故。说不以相观佛等。无著约离执而自契证名摄取法身。天亲就显疑而修正因名显比知相因疑。文分为二。初明观相不可识真即显比知法体疑。后明相因非得真体即显相福成因疑。初中后二长行颂故。长行文四问答觅领此初也。可以观见三十二相比知如来法性身不。
经。须菩提言至观如来 赞曰。此答也。须菩提将导佛觅故。以菩萨执疑之心答言如是。以观诸相以知如来真法身也。
经。佛言须菩提至即是如来 赞曰。此觅也。由转轮王亦今相故。故论颂云。
非是色身相 可显知如来
诸佛唯法身 转轮王非佛
经。须菩提白佛至观如来 赞曰。此领也。如我先来解佛所说。应不可以观见诸相。比知如来觅真法身也。
经。尔时世尊至不能见如来 赞曰。此显成也。余本此后更一颂云。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
广而颂显示如来所不应见。谓若求见真佛法身。而寻色声行耶。定故但见世谛。非契于理则不能见如来法身。如此法身所不应见故。色声心不可见也。既尔法身如何可见。故次半颂答此义云。应观佛体真如法性。性即是导师法身报化德法名曰导师。导引凡圣。于真理故导师应以法性为德。是彼色声心所不应见也。何故色声心而不能见色声。是者分别识。以此法性唯内证知。非是心别识所识故。彼色声心不能见也。故论颂云。
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以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故
经。须菩提至莫作是念 赞曰。下明相因非得真体。次第二十三相福成因疑。文中有三。问遮身正。此初二也。恐诸菩萨复作是执。若不以相以见如来。宁以相因得法身果。说相两因得作佛故。为离此著故复答言也。更作念如来。岂不以相具足为因证得。便遮止云莫作是念。若以相因得菩提者。转轮圣王亦应证得。此中亦应作是例难。以前影后经不重言。
经。如来至三菩提 赞曰。此经示正义也。谓佛身者理智为体。但由发起真无相智观证法性名得菩提。不以具足福相为因。而能证得无上正觉方便因相各差别故。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非相好果报 依福德成就
而得真法身 方便异相故
经。须菩提至莫作是念 赞曰。次下第五不住生死涅槃心。断第二十五失福及果疑。令其学佛无住妙行故。令学佛以无相智正观正证摄取法身。非得法身便永寂灭。次令学佛起报化身。不显福业不住涅槃。不著物福业不住生死。而诸菩萨不能学佛行无住道契大涅槃。返疑福业有舍有取。作是疑云。既说如来唯智如来非福因。得则应证得法身之时所修相好福德应失福德。失故无所感果。岂非证寂为断灭。般若非断灭。不住涅槃。则取福德应住生死。若证寂灭便同二乘住生死故。则同凡数。如何能得无住涅槃。由执故不契无住之理。由疑故不修无住之因。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成无住大涅槃果故。说发心不说断灭。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无著约除执而成无住名不住生死涅槃心。天亲就遣疑而修行因名断失福及果疑。文分为二。初不住涅槃。后不住流转。初文后四问遮征释。此初二也。发趣大乘初心菩萨。尚不欲住寂灭涅槃。况我如来得无住道。故令菩萨知佛果德而以行求速成大果。然诸菩萨意行虚空法界等尽我行方尽故不可说。同于二乘舍大悲心而求断灭。便遮止云莫作是念。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
经。发阿耨至断灭相 赞曰。此释也。发菩提者能住真如。真如在缠不为苦逼。虽处涅槃不同惑断故。发心者得胜忍智。如所住法。而能通达不厌生死。不欣涅槃说。初发心多劫生死广行妙行。若至佛果示现生死以利群生。利众生时必凭胜福。福于佛果虽非亲因。于能证智而有助力故。得法身不失福业。由是亦说断灭相状。论假此义而作颂云。
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经。须菩提至七宝布施 赞曰。下明不住流转。文分为二。初明有福非苦所恼。后明受报而不住著。初中复二。初举劣后显胜。此初也。恐诸菩萨生如是心。若不住涅槃应生死苦逼。为离执著疑惑之心。说有福德而无苦恼故。举凡人施宝福因感得轮王释梵等报。尚非圆胜尚无苦逼。况佛菩萨胜福德耶。如经说云。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当得无病等。
经。若复有人至所得功德 赞曰。此显胜也。如前凡人施宝功德。虽在生死当非苦逼。况若复有佛殊胜人知一切法无彼二我得成三忍。于有为法而得自在。非业烦恼力所生起。所有福德胜过于前。而更有苦所逼恼耶。二无我者。一人无我二法无我。言三忍者。由知二种无我理故。能于三性。如次起于苦性无生忍。自然无生忍。惑苦无生忍。
经。须菩提以诸至不受福德故 赞曰。下明受报而不住著。于中有三。初标次问后释。此初也。即是释前福胜所由。由知无我得成于忍。于所作福而不受故。
经。须菩提白佛至不受福德 赞曰。此中问也。以前佛说求福资粮。次前复云福胜。于前即是菩萨应受福德。云何复云不受福德。
经。须菩提菩萨至不受福德 赞曰。此为释也。受有二种。一者无贪领受。二者贪著取受。若是无贪无漏福德。即应领受不住涅槃。若是贪著有漏福德。则应不受不住生死故令领受故。说菩萨求福资粮福胜于前。今说所作不应贪著故。说菩萨不受福德。非是总令弃舍于福故。论颂云。
身胜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经。须菩提至我所说义 赞曰。次下第六行住净心。为化众生集行住神通方便说法流转所作殊胜有为之事。此胜惠行名之为行安处。如是名之为住。而无诸染故复名净。前虽总明无住寂用。而未别明方便作用。今为明之有下文起。于中有三。一威仪行住净。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净。三不染行住净。缘随感应似有来者。观语不执成大神通。于说法等而无染著。今具足说令其上求所学之求如是次第。初威仪行住净。即次第二十六化无受用疑。令修佛果净。以诸威仪行。菩萨上求佛地。所有事业化众生等未亡执故。乃谓如来实有知来而生习学。由不语□□迷真故。返疑法身有知来相。作是疑云。既如前说是福德无报无有漏报。云何得于十方世界出没往来现身说法。令生睹见而受用耶。有往来故即是漏果。又如何得无苦恼耶。由执故虽求而不成就。由疑故不修成就因。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欣乐胜感应用故。说实无来去之相。无著约除执而上求名威仪行住净。天亲就断疑而识化名断化无受用疑。文下有三。初牒执显非。次征非所。次后释义所由。此初也。先修后非。此中应有四种威仪言来知即谓行也。余本有住此中略无此四威仪。但随感应不化所作意任运而成。若化若真皆无来去。若言实有四威仪者。当知是人不解我意故。论此义而说颂云。
是福德应报 为化诸众生
自然如是业 诸佛现世间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如来者至故名如来 赞曰。此释义所由也。谓智如如义如如智。真如来者湛然常住。其应化身与真法界非一非异。若随感应非一门说虽似去来摄相福性非异门说则无来去。况是如来大悲愿力。但法心现。是净威仪岂得说有去来之相。故应契理称实而求故。论颂云。
去来化身佛 如来常不动
于彼法界处 非一亦非异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次下第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净。断第二十七真化一异疑。前明依真随感而应。离往来相而现威仪。而未广显神通化用。巧便自在。诸胜惠行若无此者。亦不能起诸净威仪。而诸菩萨未离执心。不能学佛起发惠行。返疑化身所有神通。与真法界为一为异。若是异者。真既无动。离真起惠。即应是妄。如外诸惠不应发起。若是一者。此即真如。不应离真别有动用。如何令我强发起耶。由执故虽修而不能发起。由疑故不修发起之因。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依真发无相惠故。说世界作微尘喻。举界与尘非一异义显化与真亦非一异。无著约除执而能起名破名色身自在行住净。天亲就断疑而修一因名断真化一异疑。文分为六。一无所见方便。二如所不分别。三所心不分别。四于何法不分别。五何方便不分别。六云何不分别。初中二。初如来以微尘喻告令拆观蕴相。后善现以世界喻显令知蕴相是空。初中又六。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难六通。此初也。然世界言通喻二义。一喻真如总体法身。二喻所执诸蕴总相。其微尘众亦喻二义。一喻所起无数化身。二喻分拆蕴和合相。由执蕴相不分拆故。不能契真而起于化因。以世界喻其蕴相。令其观破碎如尘众。法执烦恼皆断尽故。便能证真。依真起化。真之与化非一非异。如碎世界而起多尘。总界与尘非一非异。显斯二义故。问善现三千世界破为微尘。其微尘众宁为多不。论云。
世界作微尘 此喻示彼义
微尘碎为末 示现烦恼尽
经。甚多世尊 赞曰。此答也。既有多尘。何有实界甚多宁有实身观外了。内无身相故执惑都尽。证真法身。即依真身而能起化。化别真相。真化非一。化不离真。真化非异。如外境尘非一。无别体故非异。显斯喻义故言甚多。故论颂云。
非聚集故集 非唯是一喻
聚集处非彼 非是差别喻
非聚集者。显所集尘体各别故。言故集者显多别尘集成总界。总别既异是非一。喻聚集处者。显微聚处。即是总界。言非彼者。非离总界而有界尘。总别无差是非异喻。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征若实有便执求尘。若无实不应言多。言甚多者何以故耶。
经。若是微尘至是微尘众 赞曰。此释也。明佛说尘非谓实有。若是实者。佛虽不说世情自知。佛何论说。
经。所以者何 赞曰。此难也。尘若无实佛何故说。说之所以者为何谓耶。
经。佛说微尘至名微尘众 赞曰。此通也。佛说微尘以喻拆身相。不见色心和合相故。能离惑执。依真起化。如界起尘非一非异。显如是义。假说微尘。即非实有。内外尘众但是假报。下拆遮蕴色心心所假名微尘。以喻化身。依真而起非一异义。而乃说是微尘众耳。
经。世尊如来至是名世界 赞曰。此下善现以世界喻显令知总蕴是空。于中分三。初标举次征起后解释。此初也。如来所说三千界者。总聚世界。积微所成。喻彼内身众生世界。总揽五蕴多分所成。即非世界者。以彼所成无实体故。内亦无自体。是名世界者。但假名世界。假名故由以外界喻观内身无实相故能离执惑。又如外界揽众微成无有体相。但能起彼微尘众故名世界。所显法身揽万德成无有诸相。以能起名化身耳。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起也。外界内身及与法身皆无相者何以故耶。
经。若世界至则是一合相 赞曰。下释所由也。于中有二。初正破后显空。此初也。若说外界内身实者是一合相。相者执也。谓执内外都无体相。假聚集物为一。转合既有执心。便生烦恼。如何能显无相法身。
经。如来说一合至名一合相 赞曰。下显空中。文复分二。初善现□。后如来成。此初也。如来常说外界内身一合相者。其体都空。以于胜义情有理无。而真谛中情亦非有。但顺彼情名一合耳。
经。佛言须菩提至是不可说 赞曰。下佛重成。于中又二。初体实无后妄执有。此初也。谓佛了知外界内身无实自体。是可说者。
经。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赞曰。此妄执有也。凡夫不了体空无故。但随音声妄生法执。法执起故我执亦生。增贪爱等诸烦恼也。故论颂云。
但随于音声 凡夫取颠倒
经。须菩提至所说义不 赞曰。下明如所不分别即无能见。前破我法所缘之境。今破能缘我法见心。见心乃是所起分别。今翻令作无分别心故。言如所不分别也。文中分四。问答征释。此初也。佛说我见有其二空。一为安置人无我理。谓显无有所执我相。但有虚妄我见心故。二为安置法无我理。谓我见体亦非实法所见。既无能见无故。如是观察实无二见。能取心者。即是相应三摩钵底之方便也。非谓知无所取我法为能见心为入方便故。论颂云。
非无二得道 远离于我法
佛欲破彼有我见疑故。问善现有人为佛说实我见永我空不。
经。世尊至所说义 赞曰。此答也。为破二执假说我见。非谓实有。此我见体。若言佛说实我见者。则是彼人不解佛空。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既无实见佛何故说。说我见者何以故耶。
经。世尊至寿者见 赞曰。此释也。文中有三。谓牒非结。世尊说有我见等者。为欲除彼我法执障。令息虚妄而假说也。即非实有。此我见等以无所我岂有能见。无始熏习妄分别起。于真理中本无见故是名细障。令见真如二无我理。得远离故。而假说为我见等也。论明此义而说颂云。
见我则不见 无实虚妄见
此是微细障 见真如远离
经。发阿耨至菩提者 赞曰。此显何人不分别也。此所简者。凡夫外道及二乘者有学无学。随应二见但是实有未能悟入二空之理。唯菩萨者有胜智能欲趣菩提。断二障故。是可名为不分别者。
经。于一切法 赞曰。此明于何法不分别。二乘之人不求遍者。非于一切而不分别。菩萨异彼。于一切法观无我法而不分别。
经。应如是至信解 赞曰。此显何方便不分别。即何定智必以此缘无分别故。然此方便总别有三。若依止寂诸境义边名奢摩他。是为止品。若依鉴照诸境义边名毗钵舍那。是为观品。若此二品齐均之位名三摩提。是为等持。体虽无别而义有异。依止生智即是根本第一义智。名之为知。依观生智。即是后得世俗智故。名之为见。若依等持所生之智融照真俗。名为信解。由此知见信解三种总别寂照。无分别智能离我法分别之心。即无分别之方便也。论彰此义而作颂云。
二智及三昧 如是得远离
经。不生法相 赞曰。此显云何不分别即何行相。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法即是境。相即是心。依真定智离能所相。即无分别之行相也。
经。须菩提至是名法相 赞曰。此释也。有牒非结。言法相者。但是虚妄。能取所取分别之心。即非有此虚妄法相。如彼见我即不见故。但欲破彼虚妄分别。假说妄情名法相耳。
经。须菩提至布施 赞曰。次三明不染行住净。于中复二。初说法不染。后流转不染。初说法不染。即断第二十八化说无福疑。令学清净说法之行。前令观察五蕴体空。发起神通利济群品。若不说法利济不成。必欲利生应无染说。谓于文义无取著染亦于说时无名利染。菩萨不能学无染说。返疑佛化所说之法。非真说故无所利益。若谓去来说法等事。皆是化现非真法身。既非真实。何能益物。人知化说不生信心。设我持说岂成我益。由染故虽说而不成胜利。由疑故不佛说而被生。今欲断彼疑执之心。显虽化说亦是真说。能为众生广大利益。谓佛法者自真而流能成众生出世之种。不信闻者尚为佛因。若信者闻宁非大益。况无染说与佛齐功。但当精勤勿疑真化。显斯妙趣启发其心故。重举施校量经论。无著约持说而离著名说法染。天亲就断疑而劝持名断化说无福。文分为二。初校量显胜。后正明不染。前文复二。初举财福后正校量。此初也。将显持说经福广多。是故先举多财施也。
经。若有至福胜彼 赞曰。此正校量也。以得二智及正三昧能远离障而起化身。化身所说即是真说故。所说法功德无边。能令闻者获大胜福。论明此义而说颂云。
化身示现福 非无无尽福
经。云何为人演说 赞曰。正明不染。于中有二。初问起后释显。此初也。既是化佛所说之法非真实故。无人信敬。云何演说而成胜益。既令说法应取文义。不取文义说法不成。云何为人不染说法。
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赞曰。此释也。化身所说不说于相如所证如无动念故。既不取相不言是化但依正证正念而说则所说法而名为正故。能普遍利众生。汝诸菩萨。亦应如是不取佛身。化非化相。不取于法。说非说相。不取听者。信非信相。但如所证无动真如其心湛然无所动念。取相动心即是染故。论明此义而说颂云。
诸佛说法时 不言是化身
以不如是说 是故彼说正
经。何以故至如是观 赞曰。次下显其流转不染。断第二十九佛入涅槃疑。令修流转不染之行。前令学佛无染说法。次令学佛常在世间示现流转世法不染。而诸菩萨未尽执心执实有为生厌离故。便欣寂灭不乐世间。不能如佛处世说法。由此返疑佛入涅槃。作是疑云。若说诸佛常在世间说法利者。云何说言佛入涅槃。若常处世应流转故。由执故虽处世而染著。由疑故复不乐处世。今欲断彼疑之心。令常处世而不染著说观有为如星幻等。无著约除疑而不著名流转不染。天亲就遣疑而住世名断入涅槃疑。文中征释。征之意者。若说诸佛常在世间说法利者。何所以故云般涅槃。若般涅槃则不处世而言。诸佛常住涅槃。复常处世何以故耶。以彼疑执而作此征故。以斯偈遣彼疑执。佛涅槃者非同二乘。以非即有为非离有为故。非有为故不住世间。非离有为故不住寂灭。始可名为佛涅槃真何故能尔耶。得无住道故。如何能得无住道耶。以了有为如幻等故。佛说由此得无住道。虽处流转而能不染故。诸菩萨应于有为如星翳等。如是观察。论明此义故说颂云。
非有为非离 诸如来涅槃
九种有为相 妙智正观故
言有为者。谓余起法由带四相之所表示。显是迁流造作法故。然有总别开合之相。总合相者或总为三。谓初三喻显自性相。即见相识有为自一切有为不离此故。其次三喻显受用相。即器身受能所用器为所受身受。是能必以此三成受用故。其后三喻显三世相。即过现未三世之事。必以此三来世法故。或总为四。一自性相。即前初三义如前释。二著所住味相。即前所受器世界相。于中境界是所住味颠倒境故。三随顺过去相。谓前能用身受二法身。是无常过去随逐受为苦过。所随顺故。前同受用故合为一。今能所别故开为二。四随顺离相。谓前三世由观三世迁流不定成出离故。论依前义而说颂云。
观相及受用 观于三世事
于有为法中 得无垢自在
言别释相者。别以九喻喻九有为。一观相如星。星在夜有昼日则无相分亦尔。无明夜有智日无故。二观见如翳。翳于净空妄见毛等二见亦尔。妄于真理见我法故。三观识如灯。灯以油注润而得住报识亦尔。由业所引爱润住故。四观器如幻。幻以倒见妄生味著器境亦尔。无实体妄著用故。五观身如露。露少时住不得久停身亦如是。无常过去常随逐故。六亲受如泡。泡起灭是不安隐受亦如是。随顺三苦故。七观过去如梦。梦唯是念都无实体过境亦尔。唯是心念无实体故。八观现在如电。电忽有无非久时住现法亦尔。适生即灭不暂停故。九观未来如云。于净空无而忽有。未法于种本无相状忽生起故。功德施论观察九为九种体相如星翳等。与此异同而义无越彼论。所喻观察颂云。
观自在境物 迁动及体性
少盛寿作者 观心兼有无
彼论长行广释颂意。恐繁不叙。乐者述之谓以妙智观诸有为如星等故。于有为法得无垢深自在而住故。前半颂显此义。云于有为法中得无垢自在。然经偈中有其三节。即初一句举所喻法。其次二句举能喻相。其后一句总结劝观。余本论皆有九喻。此本唯六。仍加影喻。次第又前后者。不知什别有何意而译此文。深成可怪加减佛言极过失耳。
经。佛说至信受奉行 赞曰。上来已释正宗分竟。此即第三流通分也。文中三节。初标佛化毕。次明众同闻。后仰受遵奉。须菩提等义如前释。优婆塞等。此云近事。谓授五戒近事三宝。并前比丘尼者。以男女声别四众矣。天人修罗如常所明。智广论云。如是我闻者令真法也。信□行为生智也。由佛所说有三净胜故。便闻者欢喜奉行。一说共清净。以于诸法得自在故。显无取执妄相愚痴□所覆障不为名誉利养我慢之所深故。二所说清净。如以实知诸法体故。谓即说彼所证实理根性皆得相应。初中善等不净胜故。三得果清净。以离诸障成法器故。谓彼受者随所宜闻境行果三。远离疑谤起行得果证彼境故。以其听者根器宜闻佛正为说无不信□□□在心敬顺修学由□故说欢喜奉行。若闻此德不生欢喜不乐奉行。当人如无情物。则无种性。故无著论流通颂云。
若闻如是义 于大来无觉
我名过于石 究竟无因故
由法深广信受□□故。便此德不能流布。既无著论后□颂云。
下人于此深大法 不能觉知反信向
世间众生多如此 是以此法成荒废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下
广德二年六月五日释普遵于沙州龙兴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