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76 显戒论卷之上 前入唐受法沙门传灯法师最澄撰 稽首十方常寂光 常住内证三身佛 实报方便同居土 大悲示现大日尊 稽首十方真如性 妙法一乘真实教 四教五味权实等 八万法藏一切经 稽首十方内眷属 大智大悲大三昧 第一义谛和合僧 轩前地上诸菩萨 归命台藏卢舍那 千华百亿释迦尊 归合佛性一实戒 十重四十八轻戒 归命上座如来母 文殊师利大菩萨 归命妙海王子等 二十有余菩萨众 归命南岳大台等 传戒师师诸圣众 我今显发一乘戒 利乐一切诸有情 为开圆戒造此论 仰愿常住深三宝 冥护显护无妨难 传戒护国尽后际 二种生死诸有情 防非观恶护佛种 开悟一心法性本 自受法乐游寂光 恭闻。在俗君子。靡恃己长。睇此沙门。何谈彼短。噫乎守玄欲默。圆戒将泯。顺世发言。是非难绝。是以。造显戒论。时弘仁君。伏惟皇帝陛下。明等日月。德同天地。政行五常。教信一味。弘仁无外。贤臣无隐。佛日重光。内证道兴。窟教大戒。必可兴显之时。兰若禅窟。必可建立之日。所以举三寺文。请大乘院。定文殊位。望菩萨僧。原夫。赐白牛朝。不用三车。得家业夕。何须除粪。故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云。今所应作。唯佛智慧。当今六统。振势抑没佛戒。群释凭口。强慕对论。三百刺心。何得缄口。且直笔代口。以陈万一。伏愿明君。幸照殿最。此论三卷。有上中下。录其篇目。先发大网。云尔。 大网。云尔。 显戒论卷上。尔篇。十三明据。 开云显月篇第一。 开显三寺所有国篇第二。 开示大日本国先大乘寺后兼行寺明据一。 开示建寺本愿有差别明据二。 开示鸣钟无遮建现事明据三。 开示初修业菩萨不同小乘寺明据四。 开示同小律仪菩萨不同小律仪菩萨明据五。 开示四种三昧院明据六。 开示大乘得定者明据七。 开示利他之故受小律仪明据八。 开示上品殊胜不大乘意明据九。 开示菩萨利他故外现声闻相明据十。 开示睿山不类大天明据十一。 开法减后分部住持明据十三。 显戒论卷中。三篇。二十九明据。 开显文殊上座篇第三。 开示小乘上座明据十四。 开示大乘上座偈明据十五。 开示大唐文殊为上座亲制明据十六。 开示前入唐留学僧不言上座明据十七。 开示见唐一隅知下上座明据十八。 开显大乘大僧戒篇第四。 开示千佛大戒明据十九。 开示佛戒别解脱戒明据二十。 开示声闻比丘外别有大乘出家菩萨明据二十一。 开示梵幽经破小乘明据二十二。 开示大乘名大小通称明据二十三。 开示通受别持戒明据二十四。 开示菩萨僧所持威仪戒明据二十五。 开示大乘别解脱戒明据二十六。 开示大小二僧名明据二十七。 开示菩萨剃除须发出家修道明据二十八。 开示菩萨僧着袈裟明据二十九。 开示菩萨受三衣等明据三十。 开示能授三师七证大小不同明据三十一。 开示大机凡圣随分修学千佛大有据三十二。 开示假名菩萨除灾护国明据三十三。 开示大唐台山金阁等五寺常转大乘明据三十四。 开示大唐护国念诵护国转经明据三十五。 开示列出家在家二类菩萨意明据三十六。 开示菩萨戒请师问遮不同小乘明据三十七。 开示指求小果人都不正义明据三十八。 开示终利小机谬明据三十九。 开示其安乐行是上地行谬明据四十。 开示但发大乘心超胜阿罗汉明据四十一。 开示未得佛智慧平人得罪过明据四十二。 显戒论卷下十六明据 开示顿悟渐悟中菩萨行明据四十三。 开示山中大乘出家为国常转大乘明据四十四。 开示大唐台山安置百僧度人抽僧明据四十五。 开示住山修学期十二年明据四十六。 开示兰若修学第一义谛六波罗蜜明据四十八。 开示六虫九猴不净出家明据四十九。 开示自称菩萨而行狗法明据五十。 开示大唐贡名出家不欺有官明据五十一。 开示天行示立记籍亦无僧统明据五十二。 开示出家贡名住邑犯禁非清净明据五十三。 开示入音声慧法门明据五十四。 开示未入音声慧法必犯障厚之罪过明据五十五。 开示一乘正教多怨嫉明据五十六。 开示不违僧尼令明据五十七。 开示自他平等同入法性明据五十八。 显戒论卷上 开云显月篇第一 大日本国六统表。前入唐沙门最澄重箴重禅沙门护命等谨言。僧最澄奉献天叭式并表奏不合教理事。 沙门护命等闻。立式制民。必资国主。设教利生。良在法王(箴曰。^2□独不治。必须良臣。臣得一善。必献其君。睇得万善。岂不献君也。梵网之教。利生严制。华台舍那。宁不法王也)非国主制。无以遵。行非法王教。无以信受(箴曰。一乘圆宗。先帝之制。海内缁素。护不遵行。心地圆戒。千佛大戒。除阐提外。谁不信受也)故佛自制戒。非菩萨等(箴曰。五十八戒。舍那自制也。尚非小佛制。睇属菩萨等也)佛在世时。弟子无诤。乃至正偈。异见竞起。遂令弱植。随伙辩。以长迷。倒置之伦。遂邪说。而永溺(弹曰。调达异见。岂非佛世。善昨不信也在佛时。佛性之诤。虽正偈兴。而能洗过。何称伙辩。空有之见。虽像末起。而能断迷。何为邪说。其长迷永溺者。是独学者之失也)所以四依菩萨。造论会宗。三乘贤圣。顺教述旨(箴曰。四依菩萨。则马鸣。龙树。弥勒。无著坚惠。世尊。所造论等。忌起信。中。门。瑜伽。显扬。宝性。四依造论。有权有实。三乘述旨。有三有一。所以天台智者。顺三乘旨。定四教阶。依一实教。建一佛乘。六度有别。戒度保同。受法不同。威仪岂同哉。是故天台传法。深依四依。亦顺佛经。岂胸臆也)自有汉明帝永平三年。梦见金人以来。像教东流。灵瑞非一(弹曰。从自有汉明。至灵瑞非一者。是则破邪论文也。其论此文意者。为救佛法故对奕造此文。今斯上式意者。为显佛戒故。又汉帝梦见。永平三年。其论谬文。谨案开元贞元二录。汉帝梦见。永平七年。不简谬文。LB载上表。不足为忠也。)摩胜法兰。导圣旨于前。罗什真谛。阐微言于后(弹曰。摩腾法兰。但传小乘。罗企真谛。大小然传。大乘布萨。虽敬文殊。而未别座。亦无国制也)玄奘义净。久经西域。所闻所见。具传汉也(弹曰。玄奘义净。各造记传。大小别学。具载两专。但披传文。不案传义。噫埋玉之CQ。岂可得免也。)多日本国。志贵岛宫御宇天皇。岁次戊午。百济王。奉渡佛法。圣君敬崇。至今不绝(箴曰。天皇即位元年御宇。正经三十二岁。谨案岁次历。都无戊午岁。元兴缘起。取戊午岁。已乖实录。敬崇言。未尽其理。沈烧之事理。须注载也。)入唐学生。道照道慈等。住逢明师。学行拔萃。天竺菩提。唐朝鉴真等。感德归化。传通遗教。如是人等。德高于时。都无异议(弹曰。道照入唐。麟德以前。道慈向唐。开元年中。此两学僧。何知后制。又印度菩提。支那鉴真。天宝之载。辞于大唐。胜宝之年。到于日本。上座之制。未兴唐国。二方两德。何有异议也)而僧最澄。未见唐都。只在边州。即便还来。今私造戒。辄以奉献(弹曰。最澄义真等。延历末年。奉使寻道天台。谨蒙国德。台州得到。即当州刺史陆XY。感求法诚。遂储天台道邃和上。和上慈悲。一心三观。传于一言。菩萨圆戒。授于至信。天台一家之法门已具。有州刺史卷审则。更遂越州。令受灌顶。幸遇泰岳寺顺晓和上。和上。镜湖东岳。^2□山道场。授两部灌顶。与种种道具。受法已毕。还归船所。大使处分。乘第一船。遂解藤缆于望。上布帆于西风。UW旗东流。龙船着岸。顶载法宝。复命金阙。主上随喜。顶礼新法。差六学生。奖圆教学。屈八大德。饮灌顶水。更建佛顶坛。灌顶十律师。为传新两业。每年度二人。又命有司。给公验于最澄等。谨因顺公验。请圆三学。当今所造之式。迫先帝制。何有私造。不知元由。LB言私造。岂有忠有言也)其文浅漏。事理不详(弹曰。上式之文。不同夹文。何有浅漏。佛戒事理。亦异奕理。岂有不详。未练两文。直写论文。谁博鉴人。信此文章也)非紊乱法门。兼复违令条。(弹曰。备三学。非是紊乱。屈滞直表。何违令条)诚叶对僧身。依教论定(弹曰。已有式文邪正易定。更召僧身。问何难定也)然则。玉石异贯。清浊分流(弹曰。大小别教。玉石异贯。受戒贯。受师。清师分流。夫浮主我理。弹口开道。各开明据。依真吐真。宁任辩口。任欺任谁)敢以愚见。轻触威严。伏增惶恐。谨言(禅曰。事君之道。有忠有信。对奏乖理有所归。抑人隐道。岂有恐惶也)。 弘十十年五十九日 大僧都传灯大法师位。护命。 少僧都传灯大法师位。长慧。 少僧都传灯大法师位(因狭山池所)。 律师传灯大法师位。施平。 律师传灯大法师位。丰安。 律师传灯在法师位。OB圆。 律师传灯在法师位。奉演。 宗意难忍。且说不轻伽陀曰。 西国流传戒 文殊上座多 六纲求寂减 宁奚爱娑婆 敬奉不轻记 当来作佛陀 莫障圆妙道 为济彼珠鹅 开示三寺所有国篇第二 山家式曰 一凡佛寺有三 一者一向大乘寺 初修业菩萨所住寺 二者一向小乘寺 一向小乘律师所住寺 三者大小兼行寺 久修业菩萨所住寺 天台法华宗。年分学生。并回心向大初修业者。一十二年。令住深山四三味院。得业以后。利他之故。假受小律义。许住兼行寺。 僧统奉曰。件三种寺。今有何处。 论曰。彼三种寺者。远在五印度。中在大唐国。近可在此间。小乘学者。大乘学者。兼学大小。所住伽蓝。是名为寺。其文不堕。由何致疑也。谨案玄奘一藏西域传。有三学国。是列如左。 第一习学大乘国。略一十五国。 一。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德寡少。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二。滥波国吉各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寡少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三。僧诃补罗国。周三千五六百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三所(二所虚无益。一所僧徒百余人)并学大乘教。孤山中有伽蓝。僧徒二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四。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南北十二三里。东西四五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五余人。大山有故伽蓝。僧徒三十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五。昆罗那拏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二年。僧徒三百人。并皆学大乘法教。 六。摩揭陀国。周五千余里。城少居人。邑多编户。伽蓝。二十所。僧徒万有余人。并多宗习大乘法教。有跋始婆僧。僧徒七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七。鸟荼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并皆学大乘法教。 八。羯馂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大乘上座部法。 九。憍萨罗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部城。周四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减万人。并逻辑思维绵习学大乘法教。 十。僧加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千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人。遵行大乘上座部法。 十一。苏刺他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千余里。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多学大乘上座部法。 十二。伐刺拏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千余里。伽蓝数十。荒地已多。僧徒三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十三。遭矩吒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敬崇三宝。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并皆学大乘法教。 十四。斫句迦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千余里。伽蓝数十。毁坏已多。僧徒百余人。习学大乘。 十五。瞿蒴旦那国。周四千余里。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十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第二兼学大小国。一十五国 一。阇达烂达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二三里。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专门习学。 二。屈露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多学大乘。少习诸部。 三。TF菟罗国。周五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四。羯若鞠阇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长二千余里。广四五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五。阿KH陀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乘小乘。兼功习学。 六。弗栗导国。周四千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大小二。兼功通学。 七。尼波罗国。周四各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徒一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八。那代弹那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二十余所。益徒三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九。恭建那补罗国。周五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十。摩诃刺他国。周六十余里。国大教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十一。契吒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蓝十余所。僧徒千余。大小乘。兼功习学。 十二。邬阇衍那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数十所。僧徒三百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三。SU伐多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四。狼揭罗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五。活国。击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数百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第三。但学小乘国。四十一国 一。阿耆尾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 二。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地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 三。跋禄迦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五百里。伽蓝数一所。僧徒千余。习学小乘教。 四。□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五。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长六七里。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 六。DQ迦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所。僧徒百余人。并学小乘法。 七。至那仆底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十所。僧徒三百余人。学说一切有部。 八。波理夜韵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八所。僧徒寡少。习学小乘。 九。萨他泥湿伐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击二十余里。伽蓝三所。僧从七百余。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十。窣禄勤那国。击六千余里。国大都。周二十余里。伽蓝五所。僧徒千余人。多学小乘。少习余部。 十一。TF底补罗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徒八百余人。多学小乘教。 十二。瞿昆霜那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二所。僧徒百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十三。垩醯掣咀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四。劫比他国。击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四所。僧徒千僧人。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五。阿耶穆佉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五所。僧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六。SU逻那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两所。所徒寡少。并皆学小乘法教。 十七。憍党弥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涅槃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 十八。AF索迦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法。 十九。室罗代悉底国。周六千余里。城荒倾。周二十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寡少。学王量部。 二十。娑罗UN斯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乘正量部法。 二十一。战主国。周二千余里。都城周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并皆遵习少乘教法。 二十二。吠啥廛国。周五千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寡少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三。伊烂拏SW代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千余里。伽蓝图十所。僧徒四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四。瞻波国。周四千城。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数十所。僧徒二百余人。习小乘。 二十五。三摩韵吒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千余里。伽蓝三千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并皆遵习上座部学。 二十六。羯罗拏苏伐刺那国。周四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千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小乘习学正量部法。 二十七。驮那羯QD伽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二千民。僧徒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众部法。 二十八。达罗昆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千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并皆遵学上座部法。 二十九。摩腊婆国。周六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二百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 三十。代腊昆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一。阿难陀补罗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击二地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二。瞿折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一所。百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三十三。信度国。击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四。阿点婆翅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八十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五。波刺斯国。周数万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二三所。僧徒数百人并学小乘教。 三十六。臂多势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五十余所。国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七。阿CD荼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八。安韵罗国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三所。益徒数十。然皆遵习大众部法。 三十九。朅盘陀国。击二千余里。国大部都城。周二余里。伽蓝十余所。们徒五百余人。习学小乘教。 四十。鸟铩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习小乘教。 四十一。会佉沙国。周五千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 又谨案。义净三藏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一云。大乘小。区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纯是小乘。神州赤县之乡。意存大乘。自余诸处。大小杂行明知。小大及兼学。具载西域。大小别修事。亦出同海传。而今僧统。奏云件三种寺今有何处者未案两专也。 开示大日本国先大乘寺后兼行寺明据一。 僧统奏曰。我日本男。曾无此寺。 论曰上宫建寺。二百余年。伽蓝太多。岂无三之中一寺哉。又东大寺深律师论云。一向大乘寺。此问亦有。谓如行基僧正四十九院。又传戒师僧来仪。已依大师遗训。皆受声闻别解脱戒。为比丘菩萨。从尔已后。非是一向大乘之时当知。初时称者一向大乘寺。后时名为大小兼学寺。夫随机定寺。不得不别。藏通两机之菩萨。应爱乘律仪戒。别圆二机之菩萨。应受大乘律仪戒。今僧统奏僧无此寺者。亦违深律师论也。 开示建寺本愿有差别明据二 僧统奏曰。建寺本愿。无三差别。 论曰。违寺本意。为置出家。亦为住持三宝寿命。若不尔者。不是小乘寺。不是大乘寺。寿命。若不尔者。不是小乘寺。不是大乘寺不是兼行寺也。三色寺之外。更名何等寺也。当知。深律师论。有二种寺。何无三别也。 开示鸣钟无遮那现事明所三。 僧统奏曰。昆尼藏中。不许别众。阐门鸣钟。意在无遮。 论曰。如僧统言者。教理可尔。而僧籍定数。外饭有限。但言唱遮。饭存有遮存有遮。招提常住。其意亦别。若存无遮。可顺昙谟也。 开示初修业菩萨不同小乘寺明据四。 僧统奏曰。睇菩萨四弘愿。岂有三执哉。法界为家。何处非寺。由是之故。可无三寺。 论曰。四弘誓愿者。立于差别境。上来及下化。之成亦可度也。夫法界为家者。此即观心之境界也。建立伽蓝者。为有待之身命也。若引有待身。强同观心。何制难处。亦制安居也。故铣律师云。言安居者。要期此住。故曰安居。比见滥用法界安居出乖圣都。愚人遵禀。曾未思择。必辊天魔。坏乱佛法。甚可悲哉。既遍法界。何用安居。何故此文。令立安居坐禅处明知。僧统所奏。法界为家言。何处非寺义。定堕彼所破也。谨案。说妙法定业障经云。尔时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萨。何等之人非善知识。不应共住佛告人人。若三界中。梵释四王。沙门婆罗门。皆与修行菩萨。为善知识唯除声闻。非善知识。恐声闻。退修行菩萨。大乘道行。何以故。声闻缘觉。为己利故。劝引初修行菩萨。回入小乘。是以声闻。乘人人。非善知识。夫人当知。初修行菩萨。不应与声闻比丘。同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又云。复次修行。菩萨。不应数览小乘经论。何以故。为障佛道故。夫人当知。修行菩萨。宁舍身命。不弃菩提。而入声闻。求罗汉有知。初修行菩萨。不与其小仪比丘。同不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也。又案。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未为女相。名德严华。承佛威神。从座而起。稽首作礼。而白佛。何等名为菩萨恶友。新学菩萨。知已远离。尔时佛告德结言。我观世间。无有天魔。梵释沙门。婆罗门等。与新学菩萨。于无上菩提。为恶知识。如乐声闻独觉乘者。所以者何。夫为菩萨。必为利乐诸有情故。勤求无上正等菩提。乐二乘人。志意不劣。唯求自证涅槃乐以是因缘。所学菩萨。不应与彼声闻同住一寺。同止一房。同处经行。同路游适。忆于大乘。具足多闻。得不坏信。我别开许与彼同居。为引发心。趣菩提故。若彼种类。善根未熟。不应为说大乘法教。令生诽谤。获罪无边。新学菩萨。但应亲近久学大乘。多闻菩萨。为于无上正等菩提。所种善根。速成就故。不应亲近乐二乘人所以者何。彼障菩萨菩提心故。彼令弃舍菩提心故。彼令亏损菩萨心故。彼令毁犯菩萨行故。菩萨宁当弃舍身命。不应弃舍大菩提心。发起趣求二乘作意。若诸菩萨。劝诸有情。舍菩提心趣。二科结。若诸菩萨。劝诸有情。舍菩提心。诸恶业。俱堕地狱。受诸剧苦。菩萨宁守大菩提心。造五无间。受地狱苦。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预流果证。菩萨宁守大菩提心。百千大劫。受地狱苦。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一来果证。菩萨宁守大菩提心。受傍生身。或作饿鬼。终不弃舍心大菩提心。造十恶业。堕诸恶趣。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无生果证。菩提宁守大菩提心。入大火坑。求诸含褒。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同法贼。趣涅槃界。菩萨哀愍一切有情。于生死中轮转无救初发无上菩提心时。一切天人阿素洛等。皆应供养。已能映夺一切声闻。独觉乘果。已能摧伏一切魔军。诸恶魔王。皆大惊怖。晨德严华。闻佛语已。重请佛言。何谓魔军。唯愿世尊。哀愍为说。佛告德严华。若有闻说大乘法。不生随喜。不乐听闻。不求悟入。不能信受。反加轻笑毁呰。凌懱离间语讟捶打驱摈。应知。此等皆是魔军。是则名为乐非法者。性鄙劣者。求外道者。行邪行者。坏正见者。应知。此等谤毁大乘。常随地狱。受诸剧苦从彼出已生饿鬼中。经百千劫。常食粪秽。后生入中。盲聋喑^2□。又体不具。其鼻EY睇。愚钝无知。形貌矬隔。如是渐盗百障消除。流转十方。或遇诸佛。亲近供养。复闻大乘。闻已或能随喜信受。因此便发大菩提心。勇猛精勤。修菩萨行。渐次增进。乃至菩提心明知。初业菩萨。不共小仪也。 开示同小律仪菩萨不同小仪律菩萨明据五。 谨案。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云。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必定不必定入智印法门。以彼印故。令我得知此菩萨必定。此菩萨不必定。此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佛言文殊师利。此中则有五种菩萨。何等为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声闻神通乘行。五者如来神通乘行。文殊师利。如是名为五种菩萨。文殊师利。初二菩萨。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后三菩萨。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不退无上智道。文殊师利言。世尊。何者等二菩萨。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世尊。何者三菩蒴。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地外智道。佛言。文殊师利。羊乘行菩萨。象乘行菩萨。此二菩萨。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文殊师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萨。声闻神通乘行菩萨。如来神通乘行菩萨。此三菩萨。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无上智道。文殊师利。应云何知羊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他方五百佛之世界。微麈等数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人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麈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得到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罗今者。乘于羊乘。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羊乘。发行彼道。迳长久时。到百由旬。大风轮起吹。令回还。八千由旬。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彼羊乘。于彼世界。能过到不。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彼人能过一世界不。文殊师利答言。世尊。彼若通过一世界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乘彼羊乘。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却。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若能得过一切世界者。无有是处。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声闻乘人。相随止住。近声闻人。习声闻人。恭敬供养。声闻乘人。共为知识。财物交通。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同一处行。读声闻乘。诵声闻乘。思声闻乘。信声闻声乘。复教他人读诵思信。如是之人。住声闻乘。摄声闻乘。种善根行。声闻所牵故。得钝智退无上智道。如是菩萨。修菩萨心。慧根慧眼。而复后时。住声闻智种善根行。则还愚钝。破霈不成。不文殊师利。譬如有人。若患眼病。若有目瞑。如是之人为开眼故。一月疗治。勤不休息。过一月已。眼得少开。彼有怨伺其。把碎毕SU。着其眼中。令彼人眼转AA更闭。不得开眼。如是如是。文殊师利若彼菩萨。修菩萨心。慧根慧眼。而复后时。住声闻智种善根行。则还愚钝。破坏不成。文殊师利。此羊乘行菩萨。应知文师利。应云何知象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麈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麈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有八分相应象乘者。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既乘余分相应象乘。发行彼道。百年常行三千由旬。大风轮起吹。令回还。一各由旬。文殊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彼象乘。于一世界为能过不。若迳一劫。若一千动。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彼人能过一世界不。文殊师利答言。世尊。彼若能过一世界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乘彼象乘。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若能得过一世界者。无有是睡。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声闻乘人。相随止住近声闻人。习声闻人。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寺舍。若经行处。同一处行。读志搠乘。诵声闻乘。思声闻乘。信声闻乘。复声闻乘。复教他人读诵思信。如是之人。住声闻智。摄声闻乘。种善根行。声闻所牵故。得钝智退无上智道。如是菩萨。修菩提心。种善根行。安住大乘。而复后时住声闻智。种善根行。则还遇钝。破坏不成。文殊师利。譬如大木广千由旬。大海所漂。于在部。济渡众生。空行夜叉。出置陆地。JF缚在于五百由旬大铁坑上。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大木。彼大海水。复能漂。复能海中济众生不。文殊师利。答言不能。佛言如是。文殊利若彼菩萨。修菩提心。种善根行。行一切智智海道。牵回令退。则不能向一切智智大海之道。不能救拔生死大海一切众生。文殊师利。此象乘行菩萨。应殊师利。应云何知月日神通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故过如是微麈世界。至于彼处。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过如是世界。至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于月日神通乘者。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这人。既思惟已。即乘月日神通之乘。发行彼道文殊师。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于月日神通之乘。于彼世界。能过到不。文殊师利。答言。世尊久时则能。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乘人。相随止住。不近一切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乘人。不作知识。财物不交。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有经行处。不同处行。亦不读诵声闻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人读诵信学。乃至一偈。亦不学习。不读不诵。彼人若读。则读大乘。破人若诵。则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乃至一偈。文殊师利。此是月日神通乘行菩萨。应知。文殊师利。譬如有大伽楼罗王。大力少壮。随意所念。须弥山顶能到异处。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月神通乘行菩萨。戒闻深心。大力少壮勇健。能得随心所念。佛佛世界。皆能过到。于诸如为众会轮中。皆能示身。文师利。应云何声闻世界外。彼有因缘。朋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麈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我今若乘声闻神通。则应得过如是世界。至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这人。即既思惟已。即尔便乘声闻神通。发行彼道。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声闻神通。于彼世界。能过到不。文殊师利。答言能过。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闻乘人。相随止住。不近一切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闻乘人。作知识。财物不交。不同修行。不共语说。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不同处行。不读不诵志搠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读。不教他诵。乃至一偈。于声闻乘。不相应诵。亦不教他彼人若读。则读大乘。彼人若诵。则诵大乘。亦教人读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彼于解信大乘菩萨摩诃萨等。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敬重正信。随重正信。随顺修学。与共相应。随逐不舍。依附亲近。如法供养。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与共同行。于大乘人。摄大乘入。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胜供养。所谓灯明。种种华香。抹香涂香。妙曼涂身。如是供养。如是人。读诵大乘。第一喜心。为他人说。心不轻蔑未不菩萨。正面言说。先问讯。不作恶语。不粗QY语。常说爱语。说美妙语。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缘。不舍大乘。常摄一切行大乘人。学大乘人。读在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如力摄取。如法摄取。如心所堪。彼人如是无人憎恶。无与诤对。常求一切未曾闻经心常敬重所从闻者。心不轻蔑未学菩萨。于他人过。若实不实。不说不狂。不求他便。常勤修学慈悲喜舍。文残师利。此是声报神通利行。菩萨。应知。文殊师。应云何知如来神通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麈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麈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过如是世界。至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我今若乘如来神通。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尔例乘如来神通。发行彼道。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如来神通。于彼世界。能速过不。文殊师利答言。能过。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闻乘人。相随止住不近开发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闻乘人。不作知识财穆交。不同修行。不共语说。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不同处行。不读不诵声闻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诵声闻乘法。不思不认声闻乘不示教他读。不教他诵。乃至一偈。于声闻乘。不相应读。不相应诵。亦不教也。彼人若读。则坊大乘若彼人若诵。则诵大乘。教他读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净。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净。令住善法。彼于修行大乘。菩萨摩诃萨等。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敬重正意。随顺修学。与共相应随逐不舍依附亲近。如法供养。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与行共同行。于行大乘人。摄乘大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胜供养。所谓灯明。种种华香。抹香涂香。妙曼涂身。如是供养。如是之人。读诵大乘。第一喜。教他人读。教安住安令学。常地说美妙。语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缘。不舍大乘。常摄一切行大乘人。学大乘人。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说。大供养亦令他人如是修学。有大深心。彼人如是。无人憎恶。不与诤对。常求一切未曾闻累。第一学似。殷重心求。心常敬重所从闻者。于彼人所。生于师子想。亦令他人如是修学。心不轻蔑未学菩萨。于他人过。若实不实。不说不狂。不求他便。亦教他人如是修学明。五种菩萨。或有必定。或不必定。其不必定者。由共小仪故。羊乘偈乘者。佛果不必定。是即藏通戒。无翼劣菩萨。三种神通乘。佛果已必定。是当别圆戒。直道菩萨等。间大乘学。云何执小仪。永遮大别仪。不共寺房制。分明载佛经。何以不顺法华制。更学声闻小律仪也。 僧统奏曰。又言四三味院者。谁人可三昧哉。唯闻其名。未见其实。 依文殊般若。建立常坐一行三味院。依般三味经。常坐一行三昧院。依般舟三味经。建立常行佛立三昧院。依法华经等。建立半行半坐三昧院。依大品经等。违立非行非坐三昧院。具如止观说。何不案他宗。谙叹未见实也。谨案。摩诃止观第二云。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称三昧者。高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法界是一处。止观能住不动。四行为缘观心。藉缘调直。故通称三昧也。一常坐。出文殊说。文殊问两般若。名为一行三昧。方法者。身论开遮。口论说默。意论止观。具如经说。二常行三昧。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具如经说三半行半坐。出方等陀罗尼经妙法莲华经身开遮。口说默。意止。具哪经说。四非行非味者。南岳师呼为随自意。意起即修三味。大品称觉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觉识明了。虽复三名。实是一法。今依经释释名。觉者照了。意者心数也。三昧如前释。且约请观音经示其相。具如经说明知。四三昧院者。行者所居也。春秋常行。冬夏常坐。随行者乐欲。应修半坐。亦修非行坐。天台智者。己心中行。发陀罗尼。南岳一行。依常坐行得一行名。末叶后生。谁不勤修也。 开示大乘得定者明据七。 僧统奏曰。此土本来无得定人。何以将知得业虚实。 论曰。六经同志。隐得定人也。深律师云。有两圣人。若许圣人。宁无定德哉。两言相违。不足取信。普门示现。无所不遍。凡造寺供僧。纳封纳田。住持三宝。如是等类。国王王子。大臣宰相。不圣何人哉。非首楞严定力。谁取如是者哉。夫智等如来。可平他德遍以有漏智。不可平地定。损国隐圣。莫过斯矣也。谨案。难摩经上卷云。不起减定。而现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冥坐罗什曰。谓虽入减定。而能现无量变化。以应众生也。僧肇曰。小乘入减尽定。则形犹枯木。无连用之能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减。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举动进止。不舍威仪。又云。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善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终日道法也。天叭智者维摩经疏云。不起减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冥坐。此次示不思议胜。不起减定。而现诸威仪者。是讥其入减定无用也。声闻入定。皆因心念要期入出。正在定时。不得现四威仪。如迦叶入定不能自所施不勒起出。方乃现十八变。故知。二乘入定。于自无用。于他无益也。如世人言是物无用。弃而不录。二乘之定。若无用者。即亦无体。是恶议减定。故呵言不必也今大乘不思议定有和。故有体也。是以菩萨。以趣佛慧。入不思议定。能不起减定。现十法界威仪。如阿修罗琴。随前人吐喑。菩萨减定。逐物机来。即能现诸威。此方入定。十方现形余处冥坐。此间行住。汝声入定。既作要期。何不誓愿动定。使众生机感不起此定。现诸威仪。良由不见不思议真。由无愿波罗蜜。故不能于减定。同十法界四威仪也。无用之定。物所不重。故前呵言不必也。复次法身入定。则不知如此。虽无三界生死之身。而一身。以趣佛慧。入诸禅定不思议减定。能于三界。现十法界四种威仪。一切诸法。无不示现。是为不思议究竟真冥坐也。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冥坐。此是第一约法心一双。呵其法心之拙。非真冥坐。故前呵言不必也。文即有二。初约法呵。若身子出真入欲。方能同凡夫进止。若不舍诸禅及减定。何得要期出定。当知。即是舍道法。同凡夫法。是凡法圣法有二。不得不舍也。菩萨不尔。以趣佛慧。知凡即佛法。无二无中辊。岂舍通法。更入道法也。即是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若于非道。不能通达者。何谓为道。是故菩萨。以趣慧力。能不舍道法。现凡夫事。道法者。四教所明。慧行道法。行行道法也。凡夫事者。三业不善事。三业善事。三不善根事。三善根事也。又如前叹净名。云虽为白衣。而奉持沙门清清净律行等。二十九事。无量方便事也。法身常在三味。不舍一切道法。现行三界。遍同凡事。而于凡身通达佛道。入王三昧。一切三味。主其中。不舍如是等道法。现凡夫事。引物不思议解脱。佛之净土也。此即是究竟真冥坐也。以此讥其道道法之拙。故前呵云不必也明知。未练深定。泯实相定。南岳大师。大唐得定。哀愍我国。YT生王家。建立佛法。利益有情。若不许南岳。深背僧传。夫风色虽难见。见叶得方。心色虽不见。而见情易知。AA射不若大地的味礼不如常不轻也。 开示利他之故受小律仪明据八。 僧统奉曰。又言利他故假受小律仪者。此倒言也。 论曰。览真和上。十六出家。十有八岁。受菩萨戒。后利小根假受小律仪。今山家亦。先受菩萨戒。后利他之故。请假受小仪。已契和上志。何及言失也。谨案。大唐传戒师名记。大和上鉴真传云。释鉴真。扬州江阳县人也。俗姓淳于氏。即齐朝淳于DD大夫之后也。十六出家。十有八岁。受菩萨戒。又云。若单依菩萨住持。小根谁度。故菩萨发心。超于十地。若论成佛究竟。还作声闻。故我大师。三祇行满。百劫修成。方便剃头。断惑求佛。于十六心满。木叉定生效地知。诸出家者。要学声闻律仪。乃能住持。严戒律。弘扬三藏。随机利物。又云。遂以景龙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哺时。于西京实际寺坛。方肥具足明知。我大日本国传戒大和上。先受大乘戒。后受小乘戒。利小根故。更受小戒。岂不利不他。若随教自利。可不会大。若随心成大。可不自利。何自称大仪假受为倒言也。 开示品殊胜不大乘意明据九。 僧统奏曰。凡受戒法。发起上品殊胜NQ求。方即得戒。既知假受。谁与其戒。 论曰。为利他故。发起上品殊胜NQ求。谁大乘律师。不授假受耶。若有能受者。未解假受。而假受者不许。岂不一向小乘律师哉。谨案案。宣律师钞第二云。问此教宗。是何乘而发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义当大乘。戒本文云。若有为自身。欲求佛道。当尊重正戒。及回施众生。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诚例。光师亦判入大乘律限慈和记云。四分宗义当大乘者。光师所以判是大乘律限者。不约教明。但据师承所学。今钞亦云义当大乘故。又云。当发上品心得。上戒。若下品心者。乃至罗汉。戒是下品。昆跋律云。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软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余二就义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道。解众生疑。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行。复利他人。受持正戒。云何上品。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脱门。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如此发心。尚是邪想。睇不发者。定无尊尚。昆跋律者。发正云。此云品类。律师饰宗云。是大乘律。折中云。有一卷。疑伙目中出。南齐永明年。沙门法度。于扬州得。彼律具三品。故文云。三种慈者。有上中下。下者如钞所引也明知。其律未分明。未足为正义。何执小仪以为圆仪也。 开示菩萨利仪也故外现声闻相明据十。 僧统奉曰。如声闻戒。多分自利。菩萨律仪。亦兼利他。而云利他故假受小律仪者。既违教旨。不是言论。 论曰。声闻戒者。于声闻自利。于菩萨利他。夫菩萨律仪。教无自利。以利他即为自利故。当知。不求小果故。名为假受也。约小乘教。虽似违教。约菩萨受。都不相违。若强令相。破和上义耳。谨案。妙法莲华经第四卷云。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生类。自说是声闻云佛道甚远。度脱无量从。皆悉得成就。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小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明智。诸菩萨等。还作声以方便力。为化众生。庶将来有智。用心思择也。 开示睿山不类大天明据十一。 僧统奉曰。昔依大天。部分二十。佛法因斯。遂令衰减。今此睿山。部判人法。则知。是减法之先兆也。 论曰。减后大天者。有犯过人罪。像末睿山者。无犯过我罪。昔五事者欺诳弟子。故令佛法衰尊。今四条者。依经引导。故令佛法中兴。僧统卜兆。不足可信也。谨案。慈和四分钞记第一云。比丘名为大天。犯三逆罪。未出家前。与母私通。遂杀其父。耻人所知。将母沈走。隐之波吒梨城。遇逢本国供养罗汉。恐复彰露因遂杀之。后见其母与余人私通。复杀其母。造三逆罪生爱悔。欲求减罪。因即出家。未久便能读诵三藏王闻遂讲。入宫供养。又与王妃私通。然彼复称我是罗汉。后于寺中。梦失不净。而令弟子洗所污衣。弟子白言。师烦恼已尽。何容斯事。师曰。漏失二种。一者烦恼。罗汉也。无二者不净。罗汉未免。烦恼虽尽。岂无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为魔所娆。不应怪也此是魔女。欲毁我故。而以不净。污我衣也。自作经云。佛语比丘。魔以天女。毁无学人。故以不净。染污其衣。准部执疏。五事皆自作经证经第一事也。又欲令诸弟子亲附。次第记得四沙门果。弟子问言。阿罗汉等。应有证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罗汉亦有无知。无知有两。一者染污。罗汉已无。二者不染污。罗汉犹有。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罗汉犹有无明覆心。不自知得。此第二事也。弟子复言。曾闻。圣者已度疑惑。四谛三宝。我犹怀疑。彼言。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两。一者随眠疑。罗汉已无。二者处非处疑。罗汉犹有。解云。称理名处。不称理者。名为非处。于法称理。不称理事。犹豫不决。名处非处疑。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须陀洹人。于四谛法。犹有疑心。此第三事也。弟子又言。若是罗汉。应自证知。如何但由师之济度。都无现智能自证知。彼言。罗汉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连。慧通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睇汝钝根。要由他度。不能自了。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圣人亦有依他断疑。此第四事也。然彼大天。虽造重恶。未断善根。后于中夜。自惟罪重。当于何处受诸剧苦。忧惶所逼。高声唱言苦哉苦哉。弟子寻白师言。大师所作已辨。何故唱苦。彼遂告言。我呼圣道。谓诸圣道。若不志诚苦召命者。终不现前。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圣道亦有为言所显者。此第五事也。后布萨时。大天TA座。集前五事。而作颂言。 无学漏失因魔引 无知疑惑由他度 圣道欲起假声呼 是谓哪来真净教 尔时众中。有学无学。多闻持戒。修静虑者闻彼所说。翻彼颂言。前三句同。改第四朝。城中士庶。乃至国王。自业和诤。僻用律文。行筹减诤。用多人语。贤圣众中。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从数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明知。大天五事。为隐己过。睿山四条。为传圆戒五事之伙。出于胸臆。四条之式。据于圣典。回小向大。一乘正义。执三谛一。诸佛不印。耆年上座。顺理小众。少年大天。违理多众。遂使少年乘船。百妄顿绝。耆年移国。一真来今也。 开示分部无是无非明据十二。 谨案。文殊问经下卷云。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部。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文殊师利。如地水火风虚空。是一切众生所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化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昆履(此言老宿凉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说与僧祇同。故云一也)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称赞辞也)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言出一部。名高拘梨柯(是出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高拘梨柯出一部。名多闻(出律主有多闻智也)于百岁内。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主居之也)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亦律主居也)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出(亦律主尼也)此谓从摩诃僧祇部出于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于百岁内。从体昆覆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方(律主执三世有。故切可居语言也)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居也)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子(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坚(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律主为通人所重也)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AW山于百风俗人AW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母弃之于井。父追寻之。虽坠不死。故云大不可弃也。又名能射)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化于百岁内从迦叶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名(律主执妒路义也)此谓体昆体昆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昆履。成二十部。佛说此祇夜。 摩诃僧祇L部。分别出有七。体昆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说起明知。小乘二十部。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小虽有同异大体无差别。当今三乘及一乘。所见有别异。法体虽一味。随机有浅深。一乘虽无对。未开教有余。今依法华制。暂隔求小乘也。 云分为两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从倍。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为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出世。四CD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异论同名)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异论云雪山住部说名上座弟子)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异论云名可住子弟子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异论玄贤乘部)三正量部(异论正云正量弟子能)四密林山部(异论云密林住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异论云正地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异论云法护部)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至第四百年。初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异论云说度部亦名说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地部。九法藏部。十饭光部。十一经量部明知。二十部。无是亦无非。俱受如是记。住持小乘法。彼大天比丘。大众部得度。犯过人之罪。作五事之妄。当知所别大天类。是即减法先兆。能别上座部。都无减法相也。 开示减后分部住持明据十三。 谨案。部执异论。并宗轮论等云。佛减度后。百有余年。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亦名摩诃僧祇部)二上座部(亦名上座弟子部)第二百年。大从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亦名出世说部)三CD(亦名灰山住部)又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亦名得多闻部异论云又出一部。名分别说耶)第二百年满。有一部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异论。 显戒论卷上 观应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于法胜寺方丈西面出机。拭老眼点之了后贤真之耳。是为弘通圆也可信可信。 沙门惠镇。 应永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时正第二日于元应寺法华院西大六间。以和尚御自笔御本移之毕。弘通圆戒之一言铭肝催感泪而已。 _ 显戒论卷中 前入唐受法沙门传灯法师位最澄撰 开显文殊上座篇第三。 山家式曰。 一凡佛寺上座置二座。 一者一向大乘寺。置文殊师利。以为上座。二者一向小乘寺。置宾头卢和上。以为上座。三者大小兼行寺。置文殊与宾头卢两上座。 僧统奉曰。宾头卢。以为上座。明有佛记。文殊师利。以为上座。未有经文。 论曰。古德相传云。夫宾头卢偈。无文造像。但敷设净座。见华取验。今此间诸寺。所置上僧形。恐皆是文殊像矣。先代传人。谬指文殊像。名为宾头卢例如此间传吉祥天偈。谬传摩利支。又寂德梵网疏云。若大小见异。尚不得共住一处。同饮一河。何况同利。别小差大。应成僧次。又云。五部异见。不共法利青丘太贤梵网古迹云。又闻。西域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为上座。合众共持菩萨戒。羯磨说戒。皆作菩萨法事。菩萨律藏。常诵不绝明知。有文殊上座也。 开示小乘上座明据十四。 请宾头卢法开元目录。入坚圣集录天竺优婆塞。国王长者。若设一切会。常请宾头卢颇罗堕誓阿罗汉。宾头卢者字也。颇罗堕誓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佛遏之。不听涅磐。敕迹令为末法四部众作福田。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称名言。大德宾头卢颇罗堕誓。受佛教敕迹。为末法人作福田。愿受我请。于此处食。若新作屋舍。亦应请之。愿受我请。于此食床敷上宿。若普请众僧澡浴时。亦应请之言。愿受我请。于此洗浴。及未明前。具香汤灰水。澡豆杨枝香油。调和冷暖。如人浴法。开户请入。然后闭户。如入浴讫顷。众僧乃入。凡会食澡浴。要须一切请僧。至心解脱。不疑不昧。信心清净。然后可出。近世有一长者。闻说宾头卢阿罗汉。受佛教敕迹。为末法人作福田。即如法施设大会。至心请宾头卢。氍TN下遍敷华。欲以验之。大众食讫。发氍TN华皆萎。懊恼自啧。不知过所从来。从来。更复精竭。审问经师。重设大会如前。华亦皆萎。复更倾竭尽家财产。复作大会。犹亦如前。懊恼自啧。更请百余法师。求请所失。忏谢罪过。如向上座一人。羊皮四布。悔其愆咎。上座告之。汝三会请我。我皆受请。汝自使奴自门中见遮。以我年老。衣服弊坏。谓是被摈赖刊沙门。不肯见前。我以汝请。欲强入。汝奴以杖打我头破。额右角创是。第二会亦来。复不见前。我又欲强入。复打我头。额中创是。第三会亦来。如前被打头。额左角创是。汝自为之。何所懊恼。言上不现。长者乃知。是宾头卢。自尔已来。诸人设福。皆不敢复遮门。若得宾卢。其坐处华即不萎。若新立房舍床榻。欲请宾头卢时。皆当香汤洒地。燃香油灯。新DK新^2□。^2□上DF绵敷之。以白练覆绵上。初夜如法请之。还闭房户。慎勿轻慢。窥者。皆各至心信其必来。精诚感彻。无不至也。来则^2□上现有卧处。浴室亦现用汤水处。受大会请时。或在上座。或在中座。或在下座现作随处僧形。人求其异。终不可得。去复见坐处华不萎。见知之明知。宾头卢上座。定可不造像也。 开示大乘上座像明据十五。 文殊师利般涅磐经(开元目录。入大乘单译经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KE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长老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叶。魔诃迦旃延。如是等众。上首者也。复有菩萨摩诃萨。十六人等。贤劫千菩萨。弥勒为上首。复有他方菩萨。千二百人。观世音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于后夜分。入于三昧。其三昧名一切光。入三昧已。举身皆放金色光明。其光大盛。照只陀林。犹若金色。回旋宛转。照文殊房。化为七重金CK。一一CK止。有五百化佛。CK中经行。时文殊师利房前。自然化生五百七宝莲华。圆若车轮白银为茎。阿茂吒马DV。以为其CK。杂色真珠。以为华曼。其华有光。照佛精舍。从精舍出。还入文殊师利房。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跋陀婆罗。此瑞现时。跋陀婆罗。即从房出。礼佛精舍。到阿难房。告阿难言。汝应知时。今夜世尊。现神通相。为饶益众生故说妙法。汝鸣揵槌。尔时阿难白大士。世尊。今者入深禅定。未被敕迹旨。云何集众。作是语时。舍利弗。至阿难所告言。法弟。宜时集众。尔时阿难。入佛精舍。为佛作礼。未举头顷。有空中声。告阿难言。速集众僧。阿难闻已。即大欢喜。鸣揵槌集众。如此音声。遍舍卫国。上闻有顶释梵护世四天王。与无数天子。将天华香。诣只陀林。尔时世尊。从三味起。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此光出时。只涅磐精舍。变成琉璃。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入佛精舍为佛作礼。二膝上生五莲华。文殊。佛前合十指掌时手十指端。及手掌文。皆出十千金色莲华。以散佛上。化成七宝大盖。悬诸幢幡。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师现盖加。绕佛七匝。却坐一面。尔时跋陀婆罗。即从座起。正理依服。为佛作礼。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已曾亲近百千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十方面。变现自在。却后久远。当般涅磐。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国多罗聚洛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华。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诣诸仙人。求出家法。诸婆罗门。九十五种诸论议师。义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味。以此三味力故。于十方面。或现初生出家。减度入般涅磐。现分舍利。饶益众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佛涅磐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就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转。与诸神仙。作比丘像。飞腾空中。至本生地。于空野泽尼拘楼陀树下。结跏趺坐。入乎楞严三味。三味力故。身诸毛孔。出金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度有缘者。五百仙人。各皆见大光从身毛孔出。是时文殊师利。身如紫金山。正长丈六。圆光严显。而各一寻。放圆光内。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萨。以为侍者。其文殊冠。昆楞伽宝之所严饭。有五百种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诸天龙宫。世间众生。所希见事。皆于中现。遐间白毫。右旋宛转。流出化佛。入光网中举身光明。OQOQ相次。一一OQ中。有五摩尼珠。一一摩尼珠。各有异光。异色分明。其众色中化佛菩萨。不可具说。左手执钵。右手擎持大乘经典。现此相已。光炎皆减。化成琉璃像。于左臂上。有十佛印。一一印中。有十佛形像。诸佛名字。了了分明。于右臂上。有七佛印。一一印中。有七佛像。七佛名字。了了分明。身内心处。有真金像。结跏趺坐。正长六尺。在莲华上。四方皆现。佛告跋陀婆罗。是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不可具说。我今略。我今略记。为未来世盲冥众生。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是故众生。当勤JF念文殊偈。念文殊像法。先念琉璃偈。念琉禽偈者。如上所说。一一观之。皆令了了。若未得见。应当诵持首楞严。称文殊师利名字。一日至七日。文殊慈心来至其人所。若复有人。宿业障者。梦中得中。梦中见者。诸现在身。若求声闻。以见文殊师利故。得须陀汨。乃至阿那含。若出家人。见文现利者。已得见故。一日一夜成阿罗汉。若有深信等经典。是法王子。于定中。为说实义。令得深法。若使乱心多者。于其梦中。为说实义。令其坚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佛告陀婆罗。此文殊师利法王子。若有人念。若欲供养修福业者。即自化身。作贫穷孤独。若恼众生。至行者前。若有人念文殊师利者。当行慈心。行慈心者。即是得见文殊师利。是故智者。应当谛观文殊师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是观者。首楞严力故。当得疾见文珠师利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减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形偈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有受持读诵文殊师利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恶猛火。常生他方清净田。值佛闻法。得无生忍说是语时。五百比丘。远麈离垢。成阿罗汉。无量诸天。发菩提心。愿常随从文殊师利。尔时跋陀婆罗。白佛言世尊。是文殊舍利。谁当于上起七宝塔。佛告跋陀。婆罗。香山中有八大鬼神。自当擎去置香山中。金刚顶上。无量诸天。龙神夜叉。常来供养。大众集时顶上。无量诸天。龙神夜叉。常来供养。大众集时。像恒放光。其光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法。跋陀婆罗。此法王子。得不坏身。我今语汝。汝好受罗。此法王子。得不坏身。我今语汝。汝好受持。广为一切诸众生说。说是语时。跋陀婆罗等。诸大菩萨。舍利弗等。诸大声闻。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明千。文殊上座。可造其像也。当知。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忆曾亲近百千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十方面。变现自在。因何不为出家菩萨之上座也又经云。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这罪顺天竺法。文殊上座安置食堂。晨朝日中。二时礼敬。除却二十四亿劫生死之罪。岂不忏悔哉。净住之义。深契说戒。天竺大乘寺。文殊为上座。良由此众缘也。又经云。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是故众生。当勤FJ念文殊像文殊上座安置食堂。日日礼拜。日日供养。施者受者。生生之处。生生处。生诸佛家。文殊师利威神所护。谁出家人。不抑信者也。又于其梦中。为说实义。令其坚固于无上道。又经云。佛减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形偈者。百千劫中。不应堕恶道。若有受持读诵文殊师利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极恶猛火。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忍夫像未四众。犯大小戒。多不如法。小乘上座。者无此力。若文殊上座。不置食堂。远背天竺法。近违大唐制犯戒重障。归谁减除。阿鼻猛火。由何得脱。何况值佛闻法。得无生忍。有智贤哲。检勘一一证文。断优劣意也。 开示大唐文殊为上座新制明据十六。 谨案。代宗朝。赠局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第二云。天下寺食堂中。置文殊上座制上首。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 右京大德。物进试鸿EH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等奏。忝迹缁门。久修梵行。习译圣典。颇悟玄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乘密教。皆因注演。今镇在台山。福滋兆庶。伏惟宝应元圣武皇帝陛下。德合FJ刊。明并日月。无疆福康我生人。伏望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询诸圣典。具有明文。僧祇如来。尚承训旨。凡出家者。固令抠衣。普贤观音。犹执拂而为侍。声闻缘觉拥TD而居后。期乃至天竺国皆然。非僧等鄙见。仍请永为恒式。 中书门下。牒祠部。 牒奉敕迹。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法王之子。威德特尊。为诸佛之导先锋一之心目。康多兆遮。足拯无边。不有尊崇。人何瞻抑。今京城大德。恳兹申奏。邪合圣典。所请宜依。牒至准敕迹。故牒。 大DT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中书侍良平章事元载。 门下侍郎平章事杜鸿渐。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使。 已上制文。其意分明。大乘出家。谁不归向。泾渭分流。玉石别连。有心真人不可更论凡大唐国裹。天下诸寺。文殊上座安置食堂。大DT四年岁次已酉(即当大日本国神护景MI三年己酉也)至于大日本弘仁十年岁次己亥。正经五十一岁。大唐大兴善寺三藏者。讳智藏。号不空金刚。梵曰阿目伎跋折罗。本西域人也。昔事大弘教金刚三藏。受真言。二十四年。抠衣请益。大师殁后。还诣五天。梵本瑜伽。备皆披阅。固YD遍览。旋赴帝京。或化河西。或归关内。属天福末岁。胡马入关。至德二年。克复京洛。和上亲承圣旨。精违坛场。为灌顶师。所悉经。总七十七部。凡一百一卷。请入贞元释教录。其所翻经名我如表制。第三卷。是故。新仁王经御制序云。三云。学究二谛。教传三我了宗极。伊成子圆。褰裳西指。泛杯南海。南影与形对。勤将岁深。妙印度之声闻。洞中华之UJ曲。甘露沃朕。香风袭予。今其上表云。凡出家者。固令抠衣。又云。期乃天等国皆然。又云。永为恒戒。其敕迹制文云。邪合圣典。所请宜依。牒至准敕迹。天竺三藏文。文殊为上座。大唐圣皇。敕迹答以为永式。此间高德。末学肤受。岂胜于天竺不空三藏哉。开示前入唐留学僧不言上座明据十七僧统奏曰。承前入唐留学僧睾疚经彼国。都无此言。而今奉言大唐大DT四年。始乃大乘上座。文殊师利菩萨。安置天下诸寺食堂。自尔以来。至于贞元二十二年。正经三十八年。当于大日本国延DT二十五年者。所见。外不识其内也。 论曰。前入唐留学僧。各有所宗先度少统。行贺法师。法相为宗。后度大统。永忠法师三论为宗。以务自业故。文殊上座。已阙咨决。 谨案。大唐大DT四年表制云。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上又云。永为恒戒明知。久经彼国。都无此言者。还BN及留学。又见外不识其内。宁不统等哉。 开示唐一隅知天下上座明据十八。 僧统奏曰。最澄只在边州。即便还来。宁知天下诸寺食堂。佛之所说。犹难尽行。诖误之事。何为信用。 论曰。最澄向唐。虽不巡天下诸寺食堂。已见一隅。亦得断制。亦得新制。其文云。令天下食堂。置文殊上座。当今所奏诖误之事。未见边州不忠之词。若嫌边州阙学失。何况北苏自然智也。 开显大乘大僧戒篇第四。 山家式曰。 一凡佛戒有二。 一者大乘大僧戒(制十重四十八经戒。以为大僧戒)。 二者小乘大僧戒(制二百五十戒。以为大僧戒)。 僧统奏曰。今云十竿四十八轻戒。以为大乘大僧戒者。何经所说。 论曰。十重四十八轻戒。以为大乘大僧戒者。梵网经所说。故天宫师云。据梵网大本合有凡发大心。禀菩萨戒。并名出家菩萨当知。十重四十八轻戒。以为出家大僧戒也。 开示千佛大戒明据十九。 谨案。梵网经云。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明知。此千佛大戒。为大乘大戒。僧统奏云何经所说者。未诵戒经耳也。 开示佛式别脱戒明据二十。 谨案梵经十卷云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原。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品。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明知。大乘别解脱戒。此戒最尊也。又云。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既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明知。不同藏通菩萨共小律仪也。又云。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者佛法戒明知。此戒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诸菩萨亦诵也。又云。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共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领佛子之根本当知。梵网所说戒光。不同藏通戒光也。又云。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森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是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夫此十重戒。虽先传授。然但有其名。未传其义。休以得知未得知未传。其义乎。然未解圆义故。犹共小仪故。 开示声闻比丘外别有大乘出家菩萨僧明据二十一。 谨案。梵纲经云。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尼罪过明知。比丘比丘尼之外。别有出家菩萨僧也。 开示梵纲经破小乘明据二十二。 谨案。梵网经云。而菩萨声闻外道恶人。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充生大乘善明知。不共二乘律仪戒。又云。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明知。二乘禁戒。经律等者。于小乘当分虽。名正见。而望此佛戒时。名邪见经律也。又云。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二乘声闻戒。经律论明知。梵经佛戒。不同声闻也。又云。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QR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昆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当知。梵网佛戒。不许学习小乘经律。阿昆昙论也。又云。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当知。不许一念二乘心。何况受小律仪。戒日夜诵念哉。明知。梵网所说菩萨僧。不共声闻不律仪也。 开示大僧名大小通称明据二十三。 谨案。慈和钞记云。以俗人证果。亦得名为第一义僧。入僧宝数。又云。今缁服书。题言僧某甲。义净三藏。不许此义。如何一己。乃目四人。故说。僧言四人已上也又云。法铣律师云。僧伽此翻为众和合。即是僧家义用。涅磐经云。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名志搠僧。二者第一义和合。名菩萨僧明知。菩萨亦名为僧。何夺僧名。不许菩萨哉。又案。龙树大智度论第二十二卷云。如佛所说僧。若声闻僧。若辟支僧若菩萨僧明知。声闻僧。及辟支佛僧。此等之外。别有菩萨僧。又偈言。 多闻及持戒 智慧禅定者 皆入僧数中 轺万川归海 譬如众药草 依止于雪山 百壳诸草木 皆依止于地 一切诸善人 皆在僧数中 当知。大僧名不但声闻僧。已有菩萨沙弥名。何无菩萨大僧号也。 开示通受别持明据二十四。 僧统奏曰。梵网经说。十重四十八轻戒。此通出家在家。乃至奴婢畜生所受。若受此戒以为大僧者。其奴婢等。亦可为僧。 论曰。奴婢已上。缁素定阶。畜生已下。亦论著衣。若受此戒。家为通受者。其畜生等。亦可着衣。彼已不然。此何有然。是故当知。出家在家。虽通受戒不僧有别。亦具分不同。奴婢出家。先受先坐。郎君在家。后受先坐。奴婢类别。不得一例。具如下说。 谨案。幽网经下卷云。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者次。第而坐明知。奴婢已上。能受戒者。若依菩萨戒出家修道。皆名为益。若请益次时。可差益次。若未出家时。依在家次第。各各不可杂。其当类之中。定行受后受。是故。天台义记云。道俗九众。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六法尼。四沙弥。五沙弥尼。六出家。七是九众有次第。不得乱如律部说。天台明旷师疏云初言。次第等者。若先小后大。一切俱开。若先大后小。在大则大。在小则小。又比方。大小出家则无分。亦宜顺于时处。比丘等者此等不同。若其出家。则内二众。自分先后。故云王子出家。与庶人同类。若其在家。于外二乘。而为次第。王家男女。在家亦然。不分而分。即真而俗。非谓男子依戒杂坐明知。出家从等。皆名为僧。但除畜生等。不入经文次第坐故。 开示菩萨僧所持威仪戒明据二十五。 僧统奉曰。文声闻僧。尚有二百五十戒。三千威仪。今菩萨僧。何以但持十重四十轻戒。 论曰。地上菩萨萨八万威仪。地前菩萨。随分威仪。何况一分菩萨。具分菩萨。谨案。幽网经云。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明各。八万威仪。通凡圣仪。是故经云。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中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明知。今菩萨僧。有八万仪。何引三千仪。泯八万威仪也。 开示大乘引解脱戒明据二十六。 僧统奏曰。凡大僧名者。依别解脱。方得其名。 论曰。小乘别解脱。大乘别解脱。虽其大小名同。而其义天地悬同也。僧统奏曰。凡大僧得。依别解脱。方得其名当知。亦有大乘别解脱。因何不名菩萨大僧也。 谨案。梵网经下卷云。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以叉。叉云。佛告诸佛子。有理波罗提木叉。又云。已略说波罗提木叉。又云。善不诸人者。是菩萨十波罗波提森叉。又云。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又云。汝等汝一心。学波罗提森叉。欢喜奉行明知。菩萨十重戒。名为别解脱戒。既言别解脱戒。由何不名僧。若言不名僧。若言不名僧者。定自语相违失。其波罗提木叉者。梵语也。诏语翻译。言别解脱也。出家菩萨。可名为僧也。 开示大小二僧名明据二十七。 僧统奏。释迦文佛佛。无菩萨僧。故殊等诸大菩萨。入声闻次第而坐。是故。可无大小二僧。 论曰。释迦文佛。无菩萨僧者。但约小乘能化佛说。又云文殊等诸大菩萨。入声闻次第而坐者。和光之故。入声闻坐。不谓文殊学小乘戒。是故。大智度论云。菩萨愿言。我一说法时。便于座上。尽得阿罗汉。我当以无量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为僧。我一说法时。无量阿僧祇菩萨。皆得阿AF跋致。菩萨所以此愿者。诸佛多以志搠为僧无别菩萨所以此愿者。诸佛多以声闻为益。无别菩萨僧田。如弥勒菩萨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而会当知。约小释加无别菩萨。即藏通意也。故太贤师古迹下卷云。如智度论云。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是故。文殊弥勒等。入声闻众。次第而坐。此明现身出家为初。尔时相现。余众许故。若依文殊实戒次第。已经三大劫。不庆杂坐故。亦非遍学乐入声闻众。若受声闻。如富楼那。是声闻众。非菩萨故明知中。久修业菩萨。示现自在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今约一乘菩萨等。由何无别菩萨僧。是故。可有大小之二僧也。智度论又云。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明知。彼声闻之外。别有菩萨僧也。谨案。梵经下卷云。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舍宅中。对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又云。若有檀越。来请从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有。而先住僧。独受讲。而不差客僧房主。得无量罪。又云量罪。又云。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讲。利养入已。而此利养。属十方益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又云。若佛子。有出家菩萨。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男。求愿之时。应入僧启中。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欠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又云。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立作佛。冬夏安居坐。祸首上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当知。已上僧名等皆称菩萨僧。何无菩萨僧也。 开示菩萨除DESK出家修道明据二十八。 昙摩密多译。诸法勇王经云。世尊。若发大乘之心求。求一切智。剃除DESK。出家修道当知大乘出家。剃除DESK也。又法华经第一云。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QR乐土宫殿虑妾。剃除DESK。而被法服当知。为知。为无上道。剃除DESK而被法服也。也宁为小乘出家也。又云。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QR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文。又云。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又云。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尔。皆悉信受。又云。是时十六菩萨沙弥又云。普告大众是十六菩萨沙弥当知。已有菩萨沙弥。宁无菩萨僧也。智周师梵网经疏云。若大乘出家义者。如净名告诸长者子。汝但发阿耨菩提心。是则出家。是则具足如华严经。善财童子。发菩提心遍历一百一十善知识所。求行菩萨行法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同赞叹曰。汝能绝隆三宝。成就一切佛不共法。是真出家。是真具足也。大乘出家。具足性相义。剃SK染衣。义亦同此也。即以菩萨心为相。一切行法为性。故能破五住地烦恼家法。名为出家明知。有大乘出家也。 开示菩萨僧着袈裟明据二十九。 谨案。梵网经云。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蒴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当知。其菩萨僧。必着袈裟衣也。谨案。梵网经下卷云。佛言。佛子与人授戒时。不得简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等。尽得受尖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圭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国圭衣服色异。与欲服有异明知。受十重四十八经出家比丘。必着袈裟。岂假声闻僧剃DE着袈裟哉。 开示菩萨受三衣等明据三十。 铣律师梵网疏云。受云大衣云。菩萨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萨某甲。此僧伽梨衣。受两长一短。受七条云两长一短。受五条云一长一短。割裁衣持。三说。前人皆报云。可尔。此约出家。不能在家。大衣名僧伽梨。此云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亦云重衣。重数多故。亦名伏众衣。以着此伏外道故。从用名入王吕聚落衣。七条名郁多罗益。此云上着衣。以着在五条上故。从用名入众衣五条名安陀会。此云下着衣。以着最近身故。从用即是道行作务衣。通名袈裟者。此云不正色。真谛云。袈裟赤血色。若须QR更受时。应对人口云。此割僧伽梨九梨衣。两长一短。先受持QR余二衣准之。钵者。梵云钵呾罗。此云应器。受法云。此钵多罗应量受常用故坐具者。梵云尼师坛加法云。此尼师支应量作今受皆须报言可尔。QR准可知天台明旷师梵网疏云。设不曾受志搠律仪。若受菩萨戒。亦异辨三衣。加法受持。非制重着。三衣条品。受法同声闻。但云菩萨一心念。我假名菩萨。比丘果甲为异明知。不曾受声闻律仪。更有菩萨者三衣等法也。 开显授大乘戒为大僧篇第五。 山家式曰。 一凡佛受戒有二。 一者大乘戒(依普贤经。请释迦牟尼。为菩萨戒如尚云云)。 二者小乘戒(依小乘律。请现前十师。白四羯磨)。 今天台年分学生。并四心向大初修业者。 授所说大乘戒。将为大僧。 国东国。仪戒无二。 论曰。菩萨授戒。权实不同。小乘授戒。随机亦别。言仪式无二者。若约大小二戒无二者。有仪戒无二者。若约大小二戒无二者。有违教失。若约小乘教无二者。四部之别。何以可另。若约大乘无二者。地持。梵网。作法不同。何有无二具如疏料简也。 谨案。梵网经下卷云。若佛子。佛减度后。俗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偈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见好相。便得受戒。若不得好相。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是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菩萨像前受。或不名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菩萨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宣。以为善友而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仪轻心恶心慢心。一一不好答问者。犯轻垢罪当知。授戒法者。前佛后佛。大小各异。西国东国。仪式不同。不但大乘权实各异。四部小乘。持犯亦别。夫随机授戒。仪式保一哉。其授戒文。恐繁且止也。 开示能授三师七证大小不同明据三十。 僧统奏曰。但能授人。不如法时。所受二戒。并不得也。 论曰。小乘能授。凡圣十师也。大乘能授。但十方诸佛也。斯能受三师等。何有不如法。但传戒凡师。是能传而不能授。不预三师及以七证故。谨案。观普贤经等云。今释迦牟尼佛为我和上。文殊师利为阿阇梨。当来弥勒。愿授戒法。十方诸佛。愿证知我。大德诸菩萨。愿为我伴明知。诸佛能授。非不如法也。 开示大机凡圣随分修学千佛大戒明据三十二。 僧统奏曰。然菩萨戒。微细难持。圣者犹存误犯。凡夫所。皆是似行。唯同上位。可持其戒。 论曰。大海之水。不遮蚊饮。菩萨之戒。何遮黄门。所以十地以还。犹有误犯。畜生已上。分有持戒。今引圣人。强抑凡夫。今此圆戒但除七逆。自余众生。皆悉得戒也。 谨案。梵网经云。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遮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十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 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当知。梵网佛戒。凡圣通受。何推上位。不许下凡。若不许凡夫。深达经旨。谁有智者。不悲育哉。又经云。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我僧统诸贤。因何执小仪。泯此万善戒。自损亦他。宁不畏后报也。信因果贤。如救头火。改易先奏。过则惮改。岂不大怍悔哉。 开示假名菩萨除灾护国明据三十三。 僧统奏曰。而式末云。未然大灾。非菩萨僧。岂得冥减国宝国利。非菩萨谁。佛道称菩萨者。若真菩萨。可如所言。其假名类。不合此言。不救已兴之饥苦。所住国邑。灾PY繁多。所住聚洛。死亡不少。是以得知。非真菩萨。既言与事相违。岂信伙诳之之词论曰。十住十地。分真菩萨。相似以还。皆假名。五渴之正灾。诸佛不能减。五渴之邪灾。假名亦能除。天下之水旱。送我独无验。四海之死亡。寄言我行住。不意预一猴。明知。明知。我道大也。 谨案。仁王经下卷云。佛告彼波斯匿王。我减度后。当欲减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国。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王。即当受持此般若若波罗蜜多。皆安乐乃至云。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说。又云。此赡部州十六七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是诸国中。若七护起。一切国王。为除难若。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减。国土安乐七难。 第一日月难五。一失度难(经云日月失度故)二颜色改变难(经云日色改变。白赤黄黑色白赤黄色故)三日体增多能(累云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故)四日月薄蚀难(经云日月薄蚀故)五重轮难(经云或有重轮。二三四五重轮轮现故)。 第二星宿难四。一失度(经云星辰失度故)二彗星(经云彗星为变故)三五星(经云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诸星。各为变故)四书出(经云或星书出故)。 第三众火难五。一龙难(经云龙火故。贲云。言龙火者。DNDD起火)三人火难(经云人火故。贲云。言人火者。世五通遇现违缘。意愿起火也。私谓。人过失也)四树火难(经云树火故。贲云。言树火者。亢阳过时。树木起火也。)五大火四起难(经云大火四起。焚烧万物起。贲云。大火四起者不善业熟。随处火起。皆为难也)。 第四时芭难六。一时候改变难(经云时节改变故)二冬夏雨雪难(经云冬雨电雷夏霜II雪故)三雨土石山难(经云雨土石山及以沙砾故。又正法念经云。阿OB罗王与诸天。战时或敬。大石方八百里。或取大山名波利伎。广五百由旬掷打诸天。以天威力。即人中。简射石碎。或火烧减。接披大山。却打OB罗中华曼。阿OB罗QV军众破。散走入海下。还住本宫。海中地。皆大怖散。雨土此之类也)四非时降雹难(经云非时降雹故)五雨水色变难(经云雨黑水故)六江河縠涨难(经云江河縠涨。流石浮山故。贲云。大雨过度。江河縠涨。浮山也。)。 第五大风数起难三。一昏蔽日月难(经云暴风数起。昏蔽日有故)二发屋拔树难(经云暴风发拔屋拔树故)三飞沙走石难(经云暴风数起。飞沙走石故。暴风数起句经有初后二所无。贲云。初句总标。今取总加别云尔。惟莫悦加句也)。 第六天地亢阳难三。一陂池竭涸难(经云天地亢阳陂池竭涸故)二草木枯死难(经云草木枯死故)三百壳不成难(经云百壳不成故)南云兹永泰二年景午夏六。自夏乏雨诸山川。有将逾时。竟未喜应。修述至此。惭不能前。对卷长想。辄 戾告。时乃偶然际会。验不足微。天听府临。猥见搜问。其月二十日。诏曰仁王真经。义崇护国。师学述妙旨。弘誓逾深。遂得慈MI结阴。法雨流润。时稼增茂。年丰有期。至诚之功。载深喜欢也。此实明主至道。大臣深信。五方菩萨慈力所祐也。 第七四方贼难三。一侵国内外难(经云四方贼来侵内外故)二兵戈竞起难(经云兵戈竞起故)三百姓丧亡难(经云百姓丧亡故)。 上来总即七文。别乃二十有九。其中细。数亦多矣。例明诸难。 经又云。大王。我今略说如是诸难。 一日月不现难(经云。其有如日书不现。月夜不现故)二天灾难(经云天种种灾。无MI两雪)三地灾难(经云地种种灾。崩裂震动故)四鬼神出现难(经云或复血流鬼神出现故)五鸟兽怪异能(经云鸟兽怪异故)。 经又云。如是灾难。无量无边例指于余难黑虹难。白虹难。诸不禅相难。狼虎肆毒难。草森虫伤难。若国若家。为难众矣。 夫住劫初。际正俱安。浊世已来。灾难竞起所以牟尼法主。遗般若于百王。往昔普明屈法将于百讲。诚知。除难护国。般若特尊。积福减灾。不如精进。诚须百部般若。安置山院。百僧菩萨。令住CC岭。以之国之城墎。以之为国之良将。窃以。我宗白土之讲师。不足护国亦守家。山家我相之转。何以余减现起难。但除在之功德耳。是以兴善寺两院。安置各一乐。时念真言者。常为国念诵。经有智者。常为国转读。夫自非妄饥乐山。忍寒住谷。一十二年。精进之力。数年九旬。观行之功。何排七难于恶世。亦除三灾于国家。已定之PY。虽难免脱。未定之灾。有缘必脱。何可不奖劝也。 开示大唐CK山金阁等五寺常转大乘明据三十四。 谨案。上大DT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牒制云。今金阁等五寺。常转仁王护国。及密严经。又吴摩子寺。名且非便。望改为大DT法华之寺。常为国转法华经明知。清娄法师之祈雪。慧晓禅师之祈雨。皆由精进。俱是积功。何笑山林功。偏执不论也。 开示大唐护国念诵护国转经明据三十五谨案。大唐大DT年九六月六日牒制。请于兴善当院雨道场。各置持诵僧。弟子。僧。慧朗。慧超。慧璨。慧见。慧海慧觉。慧晖。 右件僧等。请于当院灌顶道场。常为国念诵。僧。慧FG。慧果。慧严。慧MI。慧信。慧瑜。慧应。慧行。慧积。慧俊。慧贤。慧英。 右件僧等。请于大圣文殊阁下。常为国转读敕迹赐一切经明知。念诵及转读。卫国之良将也。诚愿。大日本国天台两业授菩萨戒。以为国宝。大悲胎藏业。置灌顶道场。修练真言契。常为国念诵。亦为护国。摩诃止观业。置四三味院。修练止观行。常为国转经。亦为国讲般若。然则。一乘佛戒。岁岁不绝。圆宗学生。年年相续。菩萨百僧。不阙山地戒八德。祈雨易得也。 开示列出家在家二类菩萨意明据三十六山家式曰。法华经列二种菩萨。以为一类不入比丘。以为大数。今此菩萨类。此间未显传。自弘仁年。新建大道。传流大乘戒。利益而今而后。固镂大QK腹。远传麈劫后。 僧统奏曰。依此经文。今云此菩萨类。此间未显传。亲违大道。传大乘戒者。事理乖及。难可建传。 凡诸经中同闻众者。唯大菩萨。以为一类不入小位。以为其数。是以。文殊等。形虽出家。不称比丘。舍利弗等。回心。不名菩萨。如具缚人。未伏一惑。何以顿预殊胜十地也。 论曰。列二种菩萨。为显出家形。不谓我等顿预十地也。今僧统云。形虽出家。不称比丘。既虽回心。不名菩萨善哉善哉。此文此句。俗语云。一句值千金。圆教出家。形出家。不预小类。不假小仪。圆教菩萨。别有威仪。不共声闻障道威仪。具缚之圆人。虽未伏一惑。迷权菩萨心。不求别十地。经曰。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僧统奏曰。只以巧言。难违大道。犯戒比丘。名为IF道。谁堪可传菩萨大戒。 论曰。无缘无辨。如来不制。受见巧言。犹鲜于仁也。犯戒之名。十地难洗。传戒道。夫妇可传。制开有宜。何必一例。避火堕水。岂不统等哉。 僧统奏曰。又大乘戒。传来久矣。大唐高德。比丘名僧。相寻传授。至今不绝。 论曰。梵纲之戒。虽先代传。此间受人。未解圆意。所以用声闻律仪。同梵网威仪。若同声闻仪。何故制一念。此国名备。虽受大乘戒。不用大安居。亦虽大乘布菩萨。不择未受戒。未置文殊之上处。未传圆之威仪。大唐铣律师云。近代华严法师。好菩萨行。与菩萨戒相应文。集为菩萨昆尼藏。二十卷兼造此戒本疏。盛行于时振六网威势。遮千在戒。不是舍那子。亦不是释子。 僧统奉曰。而今云新传流者。是何等戒。而可传流。高德所传。何以非戒。不流所授。何以是戒。 论曰。新宗所传。梵网转圆戒。分备圆五德。汲引一圆根。当知。圆戒。腊圆藏。圆禅。圆慧。非天台篓。难可传说也。今高德所传。非圆律仪。下流所授。非猕猴仪。岂同日可僧统奏曰。佛言。不许为名利故许与佛戒。圣教之中。如是等事。皆曰。魔军。 论曰。牛驴之乳。其色难别。丙迦之果。其形何别。然为名利故。以许而授。其事易知。以必求利故。为兴法故。以真而传。其理叵知。不肉眼境故。圣教所说。魔事甚多。自他共有。谁得悉脱也。南唐注经云。问大乘戒菩萨所学。声闻戒律仪。说得是菩萨所学不。答今以四义料简。初大小相隔者。如此经起一念二乘心。学二乘经律。即犯轻垢罪。法华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不与共住。二以大斥小者。维摩经云。心净故众生净。心垢故众生垢。不出。于如。又迦叶被呵云。我从是来。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三调伏摄受小乘者。一切登地以上菩萨。现作二乘。同二乘法。而调伏之。纵是三十贤菩萨。若出家者。一一皆受行二乘戒法。及欲摄受。不与二乘。而相违背。四开小入大者。如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学成佛。又大经坚同。等无差别仆阳智周。亦同此说。天台法华宗。依二经意。暂一十二年。相隔令修。何乖圣教也。 开示菩萨戒请师问遮不同小乘明据三十七。 又梵网经云。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戒法师者。戒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授。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七日。三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异相。便得减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办现身亦不得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锊焕^2□遁病H□怠l端□瞥杉狄病K秒^3□^2□V瓛票σ病N宥褡鳌l蹲魃坪蠡谝病A麷纽折A^4□碾魅兑病F叩艟佟A^4□牟痪彪^3□病0舜砩颉I^2□闹匦晕蘅^2□桃病﹥懦稹2患班梁Τ鹎椤J捂惨□宰镆病R焉稀N呻^3□A骉^2□咬^2□^2□蔚纫恣4稹A骉苏折R簧窬惩^2□J切榭杖缒穹上柰^2□病I鲡哦鳖^2□骐^3□6谰跞□^2□纭7鹞^2□课奘耘澜绶上枰病﹥闵嵩啤I鲡坯胗鞣稹6□□形奘□印6耺^3□^2□弁^2□J窃当徽舷冈渡帝病1徽险折﹤磴舸κ乱病O冈墩折7^2□阜卜蛉庋鄄患□铍^3□遁病J巧鲡哦鳖^2□纭6谰跞□^2□纭7鹞^2□渴澜缂愆挂病﹥闵嵩啤H庋垤吨罘奖徽坞^3□冈渡哄N弈芗□τ谩L^2□奂□抟乓印H□于□^2□J俏乓磺惺隆N乓磺形锷鲡乓磺想^3□锷鲡拧I鲡哦鳖^2□纭6谰跞□^2□纭7鹞盼奘耘澜缡赂韥病K乃□耐^2□J侨缰芈鸱孰^3□耐^2□病5屋沂^2□恢罔现罔舷挛蝗耸轮肯朔病I鲡哦鳖^2□纭6谰跞□^2□纭7鹬肥奘娐^3□澜缛诵囊病﹥闵嵩啤l^2□^2□馗龤N蝗^2□蠢词啦恢肫印N逅拮^2□^2□J侵疚□^2□送蚪仉^3□乱病A欢^2□^2□^2□J嵌暇∫磺蟹衬胀^2□病N省4肆骉^2□挝蝗说弥朔恣4稹A骉^2□驳码^3□隆B藓汗□^2□咭病5谌犁□^2□折3袜^2□^2□^2□嗄展实匾病3豕□诙□□^2□折W懿坏码^3□裢^2□病J窃蛞郎娃缢撵禷^2□蒙裢^2□室病6瓥醵□□^2□折N淳∮□缢蓟蠹洹2坏蒙痓^3□缢撵纗省2坏蒙裢^2□病R乐挽闵嵩啤N逡浪木猜且印N逭叱袜^2□^2□^2□辔逋艘病K秒^3□猜钦折I娃缢撵鑫乱病﹥闵嵩啤M阪鲡缴窬程^2□鄱□□乃拮÷^2□^2□^2□印N省H咬鲭^3□呷绾巍4稹H咬^2□折﹥闵嵩啤5谖宥□驨饕印R凰拮^2□侵^2□鳌J橇骉^2□械谖逅拮涛^3□^2□病6□□乐侵^2□鳌J橇骉^2□械诙□^2□弁^2□鹨病4松□乐侵^2□鳌N蠢慈绨送蚪偌汶^3□谏眈醒粗病T蚣纠械笔敝谏□床4酥谏□蠢窗送蚪偌洹﹤愆赏贸山且病S种疚□^2□^3□送蚪偈乱病H袜^2□^2□侵^2□鳌J橇骉^2□新^2□^2□^2□N省H咬髁骉^2□煌畏绾巍S趾挝坏码^3□^2□咬饕恣4稹A骉^2□刑^2□弁^2□V患□衷诰臣埔病6醽咬髦猩□乐侵^2□鳌N蠢窗送^2□^3□偌洹V玟赏媒茄粗病9侍^2□弁^2□缮□乐侵^2□饕病4嗡拮^2□侵^2□鳌B^2□髁擞兄朔病^2□^3□蔚么巳咬魇隆N扪形坏弥朔病﹥闵嵩啤T谖扪形涣^2□纠咬饕印9视醒廷^2□折2坏码^3□巳咬饕病R乐挽闵嵩啤Q^2□邪捣敲饕印Q^2□哂醒^2□折0嫡叻衬找病J窃蛴醒形挥想^3□祷蠊省T莆奕咬饕病﹤洹A骉^2□泻伪其^2□咬饕恣4稹﹥闵嵩啤5谖宥□驨髦稳□呻^3□薰室印R馊^2□稳咬髦喂□^2□衷谖蠢慈耘烙薰柿^2□咬饕病A骉^2□形逋^2□辉迪衷诰臣烹^3□省N省6谰跣藓喂^2□恣S置□谰跻馊绾巍S炙钀□挝蝗绾巍4稹I鲡懦龇鹕虌獭^2□^3□匣笾^2□怼6矕硕谰醪蝗弧2怀龇鹗馈R□由钌降茸齵纗鄯^2□6谰豕拭□谰跻病K肞^3□酃鄯^2□振□蛟狄病H缟献^2□省R嗝遁蚓酢B栽圃稻跻病4硕谰蹊笥镌票僦^2□鹜印^2□^3□□僦^2□嚷抟病4味谰跞缟鲡拧﹥倒南蛩墓□挛拗朔病R蛔骧删跻病K粗砸苑卜蛳请^3□新^2□嵌舷掳说^2□蟆F^2□笕胧^2□榔鹞蘼^2□恰6暇^2□□螅眨练窍氲厮蓟蟆V^2□猿似刑^2□^3□试埔蛔瓥删跻病5契蟀闳艟迭6谰跸蚨啦痪豕舞R幌蛞还□^2□恣J窃蛏鲡哦鄹齈呻^3□A^2□南蛩墓□挝弧﹦^2□^2□奎现^2□T怠Q霸啤R磺卸谰踅韵^2□蛔瓥删蹯!S侄谰跤想^3□□鄄煌皆恣4稹6谰跤卸柏唷R徊啃卸谰酢6□胗鞫谰跻病3醪啃卸谰酢G笆郎肞^3□耪折T罔鲡啪俩^2□犁舞V^2□谒墓□薄3鑫薹鹗浪涑啥谰酢G笆郎鲡耪折4笾纪界肞^3□殴室卜且蛔骧删醭删酢H圆啃卸谰醵鄹龤7且蛔矕污酢w胗鞫谰趵磴讟恕R蛔骧入^3□跻病Q霸啤2啃绪胗髅遁迦绾巍4稹2啃卸谰跽折3龇鹗啦坷喽喙拭□啃幸病w觌^3□鞫谰跽折3鑫薹鹗馈N薏康橙□廷澜纭V怀^2□蝗斯省S鼢梓虢窃器胗饕病N省I肞^3□旁稻跤新^2□嵌喜煌畏绾巍4稹I鲡欧驳亍R杂新^2□嵌舷掳说^2□蟆V^2□换沽舫蹯禷^2□^3□恢练窍敕欠窍胍病6髌稻醪涣舫蹯齱V练窍敕欠窍氲囟戏窍氲胤衬铡V^2□稻跗刑^2□^3□病J窃蛏鲡糯釉稻趿庸省2欢暇》窍氲胤衬铡R源瞬煌玷傻靡庖病N省I鲡旁稻綦^3□蛭恍^2□谐^2□倘绾巍4稹I鲡潘腿□□鱹捐佟T稻跸杆纳叫俳僖病J窃蛏鲡哦鄹鲡峨^3□□馈﹤敝^2□谒墓鸱^2□鸙退脊省P^2□惺苯诙桃病V^2□鸶鲡飞□佬牟患惫省7钟欣阙匐^3□□脊省P^2□写□诰靡病7捕□巳缧嗡溆谢罟□小H缙腥纗愣戎谏□逦拗捆省T莆蓦^3□罟□幸病F渲猩鲡拧J^2□□鄹龤6醽缥^2□罟□泄试葡鲁艘病4卧稻醮由鲡攀^2□省^2□^3□□□荚缴鲡砰□9适窃浦谐艘病F腥驞淌^2□省A^2□愣戎谏糁小H允窃粕铣顺觥N呻^3□R磺猩鲡旁稻值□□鱹捐佟R磺兄^2□稹O^2□退纳叫俳傩徐!4稹I鲡胖欣□鄄煌粙^3□兄振凵鲡拧5姥值□佣霉遁病﹫磴钃鲡拧﹥值□□鱹捐俚霉遁病4沃^2□鸲鄹龤O蓦^3□纳佣霉舞﹫磴躨倒纳叫俳俚霉遁病Q霸啤:伪厣鲡攀庠绲霉□奕□□恣4稹﹥闵^2□^3□啤N匠跎勺鹚辰馔逊帧5诙□□尘鲈穹帧5谌□茫胧^2□霉遁印R源私钕奕□□病^2□^3□缡撬溆兄挫磴钃鲡拧A挠欣□□脊省5谌□然蝗胧^2□霉舞S塘羯□浪土鱹捐傩^2□想^3□病4沃^2□鹬小5诙□□尘鲈穹稚聘骧删汀F^2□笏纳□迳股酥涟俳倨滟^2□小R焉现婳^3□鹣卤衔省F腥靇^2□泻畏^2□恣S炙图甘苯谝恣S至^2□复挝灰恣4稹F腥魙哞笥镆病^2□^3□溲月浴﹥哂υ破腥齮疲砸病I^2□笃腥靃禄胱谏床J堑佬囊逡病J窃蛑患淞^2□鬤刃想^3□酉罟舞0俳偌湎^2□靡底^2□孕小0俳倩罟舞0俳偌湫尴^2□靡底^2□孕小0俳僦掌刑^2□鲭^3□赂兆钃弦蛔骧删酢4似腥叇弧S衅^2□煌活K粗乱环^2□刑嵝摹H缡湾饶材岱稹9□^2□^3□牢者帐χ倒□^2□湾饶材岱稹9^2□爣朔稹T蚍^2□刑嵝摹T肝椅蠢词赖米鞣稹C□攀屉^3□饶材岱稹V腔鄣谝坏茏用□崂磴^2□J拇邮浅醴^2□佬摹R运奈^2□啃脑邓内汹芯场7﹪^3□暮胧脑敢岳□□肱小K奈^2□啃恼折N^2□坑星槲芈齉怠R□^2□扛9拭□^2□恳病R淮请^3□^2□俊4饶苡肜帧N街谏□加肜忠病N捺廖肱浴6□翁^2□俊1纰馨慰唷N接阎谏□唠^3□病N捺廖肱浴H□参^2□俊O参较睬^2□0沃谏□嗨加牍庖病O睬^2□肱浴K模眩椅^2□倦^3□#眩椅狡降褥吨谏佣霉Φ滤家病N尢拔肱浴K内芯痴折H缜按嗡暮胧脑刚折R恢匐^3□□薇呤脑付取6□衬瘴薇呤脑付稀H□并盼蘧^2□脑钢恰K奈奚掀刑嵩钢^2□6□衅想^3□帷J侨□^2□恐耍捉佟P^2□鬤刃幸病J腔罟□灰病0^2□恐耍渍哞笥镆病4嗽莆奘愆^2□^3□腥爣鼐值□奘□病H□恐耍渍折3醢^2□恐耍捉佟J鞘湾绕腥齱4佑龉□^2□湾饶材^2□^3□稹V粒蹋哪牵悠□稹S衷票伽俜稹C愆跎恐耍住9^2□躝咄蛭迩^2□4耸毙^2□棂胱谏奃^3□4哟宋怀﹫肱旅松怼5度晕粗卧鞣鸩蛔鞣稹M□鲡盼弧J侨□臀灰病5诙□恐耍蛛^3□樱蹋哪牵悠□稹V寥嫉品稹C□诙□恐耍住9^2□躝咄蛄鸗鞣稹4耸蓖疣^2□鬤取4孰^3□宋蛔运渲卧鞣稹N捶置^2□省O蛩□凰狄病J牵希姆^2□灰病5谌□恐耍住4尤嫉品镫^3□V晾^2□牛臃鹈鸱□恐耍住9^2□躝咄蚱叻稹4宋恍辛鬤取K内泄劢饷髁俗灾卧鞣鹨唠^3□蛩鸱怂抵朔病J嵌^2□^2□灰踩□秩耘振燥朔怠J侨諙耍缀蟀俳偌湫^2□鬤刃小3砂俑^2□^3□秩耘振卤嘁怠R灰唤砸园俑N肫蛞病4税俳傥幌氯涛灰病4巳耘振卤唷S□缪指涛^3□崛酥惺苣凶由矸鸪鍪朗薄T捣鹕硐喙实弥忠病4酥窒嘁怠﹤奕侔俳佟﹤屎偈朔唤仉^3□病J湾绕腥齱﹥娃瓥闳肌R钥嘈芯懦皈骄沤佟﹥攀朔唤俪删兔钕嘁怠K牧鬤瘸陜奃^3□折J前俳傥灰病R韵氯讨腔鄣髦罡欢□懔鬤纫病A鬤日折R惶^2□坑廾邸H纾永^2□綦^3□R陨硎^2□怯^2□金纽□L斓卣鸲纷砣绻省H缡堑仁翘^2□坑廾^2□□病6□勇藓郝廾邸^2□^3□缧胪幽ν酢3质涤^2□洳灰焐砻□取J墙洳坑藓好^2□□病H諙危翁岵坑廾邸H纾危碗^3□^2□惹稹N芸壤□跏肿恪P娜滩欢租秽恋取J侨滩坑廾^2□□病K睦^2□遁挈并邸H^2□螂^3□^2□度印N肫磺兄谏床P芯娃虃澈K恣S秩缡湾绕腥齱T尢靖^2□撤鸸^2□礸取J蔷封半^3□坑廾^2□□病N屐瓛坑廾邸H缟校粒估嫦扇恕W齵鑫蔽蕹鋈胂╮H缒臼砥T蛭炒樱孰^3□猩□印D酥聊褡臃扇^2□欢砥V徐瓛坑廾^2□床A飌闳舨坑廾邸H^2□炬纱蟪佳指〈笏岭^3□制叻帧O^2□磷淳驳取J前闳舨坑廾^2□□病N逡簧然勾ΑJ鞘湾绕腥髌阱纫斗鹚鲡^2□^3□勾Φ茏印e纫洞蔚弊鞣鹗诩恰J巧兄腥涛灰病A钃□悸侍^2□J牵眩已指”^2□献〈孰^3□^2□N肯钐熳印K捣^2□﹤挫抖悸誓谠骸﹤韇指^2□谏崽□鱹觳皇煲病J侵腥涛灰病T匐^3□颂旒洹1氐孛□^2□6^2□偎那^2□病F^2□讼喑傻馈0讼喽家淮佣悸侍煜略粕□煜绿^2□^2□^3□巧仙□德侍^2□O律□指∫病6□^2□蕴^2□R哉□^2□^2□柑^2□淠钋氖^2□9试普□邸V谏奃^3□苁薄l陡改干佣叩剐墓省R孕盎^2□四柑^2□F腥瓛蝗弧R哉□^2□^2□柑^2□病H妊^2□^2□想^3□谰嗅朗抡□鄄皇^2□4釉诶叱^2□^2□病I□榈^2□葱衅^2□娇谧苑^2□浴L焐咸煜挛^2□叶雷镫^3□印K某黾摇D杲^2□^2□蟆R拱胗獬恰J挽懦黾伊阄昕嘈小N褰的^2□?嘈屑缺稀l^2□鲭^3□掠愆煞鹗蹦^2□M趵从丐脸煞鸸式捣□朔病A骧傻馈D^2□谏^2□稀I阈亩俗龤7^2□嫖蓦^3□届H耘晏男牡冒Ⅰ衿刑帷T蚴巧先淌赖谝簧材且病5墙鸶兆龤R圆葑骧烧瘦酢I祀^3□嗾闪龤﹥呷耘振卤喟耸核趾靡病J橇佑ι矸鹨病4顺跞□□希牡人纳埔疙骦蔚^2□^2□^3□纪□鲡潘纳聘龤F腥鑨纳聘龤W礸莱〉弥朔病4巳□仄腥齱H諙耍装俳偌洹2欢坞^3□衬铡V梁笊砣耘晏男亩辖帷J窃埔蛔瓥删跻病H耘晏男恼折﹤□腊巳贪酥恰P薜侩^3□盼藿饩沤庥胁恳病6弦黄坊蟆S幸唬裕奈薨亳馔岩病6戏窍氲诰牌肺藜涞涝平鸶噪^3□鞫^2□病F咦疝坑帧3傻篮蟆l恫坑弈喂□挂霸贰N纠妊说茏印K瞪□跛内惺振□^2□^3□盗鬤确并乓病0巳^2□鸙汀T谑腊耸效旰蟆l毒校幽巧俾匏封骷淙爰酢N阪羯崂舞^2□^3□纠颂旄L铩I碇枪布酢H胛抻嗄鸙退皆啤H□仄腥醽耘晏男亩辖帷A挠幸焖怠H涛^3□詈笊怼2蛔鑫飨虑啊R杂新^2□嵌现捆室病H缓笞蠸鸶兆饡稀S愆傻朗薄R跃盼薨茣^3□沤馔讯戏窍牖蟆J蔷阋庖病H粢来^2□^2□狻2蛔鑫飨乱亚啊W芟露戏衬铡U□蠸鸶噪^3□龤﹦奕烧瘦跏薄R匀耘晏男摹6僭贫先□绶衬找病R焉先□亟滔卤稀* 西谷名目卷上_九识耶。何况识者分别义也。何可依圆实不二道理耶。 答。依旧译摄论立第九识云事。一家处处定判也。但至彼论不见云难者。既彼论取地界金土譬释道后真如相。一家引之明文在兹。何劳苦诤判。次识分别法也云。至者。圆实不二内证理智一体法体故。真如城辍R恍木泊θ胍幌喾并拧D酥廖攀草帧6了薪馔选J侨烁5隆Jk^3□松醵唷:我怨省V钇腥齱S檬欠并拍芗跻磺幸嫡献铩R囔兑磺兄谏磷核小﹫朐靼豘^3□摹J淠芗驳靡磺兄种敲髦炕V堑热缋础?善搅咳恕﹤等艘□^2□N次攀^2□狄* 显戒论卷中_ 显戒论卷下 前入唐受法沙尔传灯法师位最澄撰 开示顿悟渐悟两种菩萨回直之行明据四十三。 僧统奏曰。而但不交小律仪。法华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最胜王经云。欲求阿耨菩提。当行声闻独觉之道。即知。小律仪外。更无大律仪。但所护持。有粗有细。 论曰。汝等所是菩萨道者。当知。不是直往菩萨之行。是则回小入大菩萨之行也。夫学神通乘者。何用象乘。明知。今引经文。开渐悟行。又最胜王经。当学二乘道者。是亦渐悟菩萨之行。不宜顿悟菩萨之行。即知。小律仪外。更有大律仪。强开大道。示其小径。十魔之中。岂不共一哉。博鉴哲。幸照回直欤。 开示山中大乘出家。为国常转大乘明据四十四。 僧统奏曰。又太政官。法延DT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答你迹。被右大臣宣你迹。奏敕。准十二律。定度者数。受戒之后。皆令先读诵二部戒本。谱案一卷羯磨四分律钞。更诫十二条。本业十条。戒律二条。通七以上者。依次差任立义里。诸国讲师。虽通本业。不习戒律不听任用。者谨依敕旨。施行人矣。加以。年分度者。本为镇国。故于宫。岁初令度。三司共会。简取才长。乃受戒日。省寮同集。勘会大籍。而今言在独令出家。亦与大戒者。既毁先帝之纶旨。亦侮如来之制戒。 论曰。古来度者。每年十人。先帝新加。年年两口也。其新加旨者。其专为传持圆顿戒定慧也。不但悕求出家功德。而须年之间。此宗学生。小仪拘驰散城邑。山室空芜。将绝圆道。诚愿。两TD度者。勘山空于多年。试文义于中使。然则。圆宗三学。不绝本朝。 先帝御愿。永传后际。夫台山五寺。山中度人。简择。更无伦滥。况我千千年之君。移出家于睿山。授佛戒。于睿岭窃以。退山住邑者。深破先帝纶旨。山学山度者。何亦侮如来之制戒也。 开示大唐台山百僧等度人抽僧明据四十五。 谨案。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第二云。请台山五寺度人抽僧制一首。代州五台山金阁寺。玉华。清凉。华严。吴摩子等寺。右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文殊圣迹。自古攸仰。今遇陛下特更增修。精建伽蓝。恩命稠□。是可百神潜祐。万圣来归。灵踪建兴。于斯为盛。处既严洁。人亦宜然。艰难已来。僧徒渐少。或经行化物。便住人间。或兰若随缘。因栖他处。遂使寺中礼忏梵递亏。树下禅龛。蛛网交闇。福田未广。有愧圣心。伏乞天恩。先在山中。行人童子。久精苦者。寺别度二七人。兼诸州抽道行僧一切人。每寺相共满三七人。为国行道。有阙续填。令金阁等五寺。名且非便。望改为大DT法华之寺。常为国转法华经。同五寺例免差遗。其所度人。望委云景将军宗凤朝。与中使魏明秀。及修功德沙门含光简择。冀无偷滥。又清凉山。为大圣文殊。造阁也毕。伏望天恩。赐书一额。永光来叶。 中书门下牒大广智不空。 大DT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黄门侍即平章事杜鸿渐。 黄门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本。 检校侍中李。 检校右仆射平章事。 中书令。 上已唐制。度山中人。为国转常仁王等经。我日本国。何无此事也。 开开住山修学期十二年明据四十六。 谨案。苏悉地羯罗经中卷云。若作时念诵者。经十二年。纵有重罪罪。亦皆成就。假使法不具足。皆得成明知。最下钝者。经十二年。必得一验。常转常讲。期二六岁。念诵护摩。眼十二年。然则。佛法有灵验。国家得安宁也。 开示知时住山明据四十七。 谨案。法减尽经云。佛告贤者阿难。吾般泥汨后。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饭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嫉^2□。时有菩萨。辟支佛。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侍。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救育穷厄。恒以经偈。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思善。不伤害人。损身济物。不自惜己。设有是人。众魔比丘。惑共憎嫉。诽谤扬恶。摈出验遗。不令得住。自共于后。不修道德。寺庙堂荒。无人修理。转就毁坏。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功德。贩卖即婢。耨田种殖。焚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愍。奴作比丘。婢作比丘尼。无有道德。淫泆渴乱男妇不别。令道薄贱。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修习戒律。月半月尽。虽名讲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有后。不表尽说。经不读诵。设有读者。不识字名。为强言是。为不咨明者。贡高求名。嘘天雅步。以为荣贵。冀望人供养。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狱。五逆罪中。饭鬼畜生。无不更历。恒沙边劫。罪毕乃出生。在边国无三宝。处法欲减时。女人精勒恒作福德。男子懈慢不用法悟。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法欲殄没。当尔时。诸天泣泪。水旱不调。五MC不熟。疫气流行。死亡者多。人民勤苦。悬官契克。不顺道理。皆思紊乱。恶人转多。中海中沙。劫欲尽时。日月转短。善者甚少。若一若二。人命短促。四十头白。男子淫泆。精尽夭命。年寿六十。女人受命。七八九十。或至百岁。大水急起。卒至无期。世人不信。故谓有常。不问豪贱。没滋浮漂。鱼QJ食啖。菩萨。辟支。罗汉精进比丘。从魔驱逐比发遗。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之地。淡泊自守。以为欣快今已知时。谁不岂山也。 开示兰若修学第一义谛六波罗蜜明据四十八。 谨案。大乘月藏经第一云。善男子。若有从生。唯依读诵。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调己心烦恼。何能调伏他人烦恼。善男子。善女人。乐着读诵。求菩提诵。求菩提者。便有嫉^2□。求名利富。高心自是。轻慢毁他。以自高故。尚不能得欲界善根。何以能得色无色界一切善根。又不能得声闻菩提。何况能得辟支佛道。乃至无上菩提。何以故。第一义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是故。非以世欲。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胜善根。大福德聚。善男子。辟如星火不能枯竭甚深大海。如是如是。善男子。不能世欲欲能竭自身烦恼大海。何能竭他众生烦恼。善男子。譬如一人口所吹风。不能损坏世界大地。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得成就大慈大悲。善男子。辟如藕丝不能称动须弥山五。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自满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何能令是第一义明知。必应修习第一义禅也。 谨案。大集月藏经云。于一切行。舍攀缘想。是檀波罗密。舍于攀缘想。常不休息。是尸罗波罗蜜。于诸境界。不生疮疣。是羼提波罗蜜。不舍于难。是毗梨耶。波罗蜜。于诸事中。心不放纵。是禅波罗蜜。诸法体性。无生乐忍。是般若波罗蜜。复次。若于境界。不起扰浊。是檀波罗蜜。若于菩萨。若于境界。无有疮疣。是尸罗波罗蜜。若于境界。不能染IF。是羼提波罗蜜。若于境界。无有动转。是毗梨耶波罗蜜。若于境界。无有计念。是禅波罗蜜。若于境界。一向清净行。是般若波罗蜜。复次于诸阴舍。是檀波罗蜜。于诸阴。不计念。是尸罗波罗蜜。于诸阴。不计提波罗蜜。于诸阴不起怨家想。是毗梨耶波罗蜜。于诸阴不令炽然。是禅波罗蜜。于诸阴毕竟弃舍。是般若波罗蜜。复次。于诸界舍。是檀波罗蜜。于诸界。不扰浊。是尸罗波罗蜜。于诸界舍因缘。是羼提波罗蜜。于诸界断数弃舍。是毗梨耶波罗蜜。于诸界不起发。是禅波罗蜜。于诸界如幻想。是般若波罗蜜。复次。菩萨于众生。起于慈心。是檀波罗蜜。于诸众生。心无憎爱。是尸罗波罗蜜。于诸众生。起于悲想。是羼提波罗蜜。于诸众生。起救济想。是禅波罗蜜。于诸众生。不作彼此吾我等。是般若波罗蜜。复次。菩萨于诸众生。以法施之。不生二想。是檀罗蜜。于诸众生。柔和爱语。是尸罗波罗蜜。于诸众生。不起诸。是羼提波罗蜜。于诸众生。爱语不退。是毗梨耶波罗蜜于诸众生。利益怜愍。是禅波罗蜜。于诸众生。同行其法。是般若波罗蜜。复次。菩萨安置众产诸善处。是檀波罗蜜。于一切法。而不依倚。是尸。罗波罗蜜。于一切法。以一道入。是羼提波罗蜜。于一切法及一切难。无扰浊想。是毗梨耶波罗蜜。于一切法。而不分别。是弹波罗蜜。能一字。入一切法。为众生说。是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以此第一义六度。坐卧山林中。一切起念时。悉令圆满也。 若人百亿诸佛所 于多岁数常供养 若能七日在兰若 摄根得定福多彼 若人读诵千亿法 及解妙义如佛说 若于七日住兰若 三若福聚转多彼 若人多岁营僧事 更不造作余种业 若能七日住半若 其人福聚我于彼 为众说法解深义 于多年岁无余业 若能七日心性寂 其福德聚不可数 若能七日心住寂 其福德聚不可数 若人营造多佛塔 伽蓝田业给施僧 若难七日在兰若 其福转多胜于彼 释迦真经。重赞兰若。玄奘入山。良有所以也。求真释子。谁不慕山哉。是故经云。若人破塔多百千。及以焚烧百千寺。若有毁谤住禅者。其罪甚多过于彼其信罪福者。宁笑四三味也。 开示六虫九猴不净出家明明据四十九。 僧统奏曰。又云与清净出家。亦授大戒者。此间谁与不净出家。 论曰。六虫学者。食减佛法。九猴出家。未必清净。诚须贡名之事法于大唐。除籍之政顺于天竺。岂不清净出家哉。 谨案。梵网经下卷云。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佛戒。横为此比丘比丘尼。菩萨弟子系缚。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坏。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闻外道恶人。以一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三千刀打万杖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百劫。而不闻闻一恶言。破佛戒声。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同缘。亦无考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谨案。梵网经持犯要记云。如有一类闲居静虑。离诸散乱。摄心禅门。由心澄静。YYXX有见。或由邪神加力令识。于时由自少闻不别邪正。又欲引致名利恭敬。随所见识。令他闻如。耀诸世人。咸疑是圣。此由独扬似圣之迹。普抑诸僧。为无可归。以破佛法。故得重罪。是谓诸僧之大贼也第一虫竟。如有一类长住深山。有所得心修寂静业。魔知彼心可以动坏。发空中声。赞其所行。其人由是起自高心。普抑诸僧住人间者。谁当称美你迹等所行。此人罪过。重于前者。是诸菩萨旃陀罗也第二虫竟。如有一类性非质直。或承邪戒。或自邪念。不衣丝麻。不食五MC。反欲贪求利养恭敬。自扬无比。诳诸痴类。希望群愚咸仰己德。普抑一切无异迹者。由是内以伤真。外以乱人。伤乱之罪。莫是先也第三虫竟。如有一类性是浅近。于世大运多陵他之心。漫毁乘急戒缓之众。此人全其不善。以毁大禁。转福为祸。莫斯为甚也。问邪戒之罪。应如所说。持正戒者。何必是罪。所以然者。如有一类内无诸缠。不观余人作与不作。唯察自心。独持正戒。如是菩萨。何由成犯。答若无染心。不在前说。而于此人。亦当分别。若独净。令诸世人普于诸僧。谓非福田。利养尊重。偏归于己者。虽顺声闻自度心戒。而逆菩萨广大心戒。如似声闻无常等观。虽于浅事是无颠倒。而于法身即是颠倒。当知。此中顺逆亦尔。若由独净。令诸世间者信。信者增长。普于诸僧。平等供养者。非直无犯。乃生多福。然由独净居杂染间。以此望得不抑染众。又欲令他生等敬心者。犹头戴日月而行。而欲不却其暗者矣。自非知机大圣。何能得其然也。以是此之故。古之大贤。诫其子云。慎莫为善。其子对曰。当为恶乎。责言。善当莫为。况为恶乎第四晚。如有一类性是邪聪。为胜他故。广习诸论。不解诸法皆离言说。执有如言。自性差别。为得名利。作如是言。我得三世诸佛意说。若异此者。皆是漫说。此人于一赞毁具四颠倒。以乱佛法。故成重罪。谓其安执有所得见。去佛意远。如天与地。而谓我近佛意。是一颠倒也。佛意甚深。绝诸戏论。于一切法。都无所得。而引同己妄见。是二倒也。扬此二倒之见。如于四部之上。是三倒也。抑诸离边说者。置其偏执之下。虽门倒也五虫竟。如有一类。禀性狭劣。不近善友。不广学问。偏习护一分甚深经论。不解密意。如言取义。诽拨诸法依他道理起如是见。作如是言。三性二谛。但是教门。无所有中。施设假名。如是解者。乃为真受他言。设遇钝根少闻之人。随其所破。从其所言者。即云。此人神明正直。若值聪明解文义者。巧能立义不堕其破者。便言脱失。谓是心惑未识自解味钝。不能遂意谓彼心不正。未及我意。此犹谓彼心不正未及我意。此犹家狗逐兔。望不能及。便谓已超。止而顾是。此损减人。略由二愚失坏佛法。故成重罪也第六虫竟。 又案。新译仁王般若经下卷云。大王我减度后。四部弟子。一切国王。王子百官。乃是住持护三宝者。而自破减三宝。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坏我法者。得大过咎。正法衰薄。民无正行。诸恶渐增。其寿日减。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龙不祐。恶鬼恶龙。日来侵害。炎怪相继为。为祸纵横。良贲师疏云。如师身子中虫。如莲华面经。佛告阿难。譬如师子若命终者。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啖食。唯师子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除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比尼。自毁坏故。如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尼。自毁坏故。如彼经中。但喻出家。今此经中。具明四众。不能行护。喻同彼故曰今告此制以为龟镜。一乘学者。好可思择也。谨案。守护国界主经第十云。大王当说古昔。因缘。王当名迦叶波如来应。大王。乃往古世有佛出现。名迦叶波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问解无上土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开示梵行。彼时有王。名讫量枳。于彼如来。深生净信。王于中夜。得二种梦。一者梦见有十犹猴。其九猕猴。扰乱城中一切人民。妻妾男女。侵夺饮食。破坏什物。仍以不净。而秽IF之。唯一猕猴。心怀知足。安坐树上。不扰居人。时九猕猴同心恼乱此知足者。作诸留难。驱逐出于猕猴众会。第二梦者。见有一白象。犹如大山。当帝王门。者尾有口。皆食水草。虽恒饮啖。身常羸瘦。得王寤已。生大恐怖。召占相者。以原其梦。占者白王。九猕猴者。即是九王。其知足者。即是大王。是则九王。同心纂夺大王宝位家。二口者。即是九王食自国邑。兼食王国此语。惊怖毛竖。而心未决。思欲见佛以断所疑。即敕左右。严备种种供养之具。一心往诣迦叶佛所。到以作礼。持诸供具上献如来。曲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于昨夜。得不善梦。唯愿尊。为我解说。使断疑。时王具界陈所梦白佛。佛言。大王。王之梦。不在于王。勿生夏惧。王善谛听。当为汝说。此是未来。王浊恶世。有佛出现。号释迦牟尼。减度之后遗法之相。大王。十猕猴者。即彼佛十种弟子。王白佛言。世尊。何名彼佛十种弟子。迦叶佛言。一贫畏不活而作沙门。二奴有怖畏而作沙门。三怖俩负而作沙门。四求佛法过失而作门。五为胜他而作沙门。六为名称而作沙门。七为生天而作沙门。八为利养而作沙门。九为欲求未来王位而作沙门。十实心而作沙门。时彼大王。白彼佛言。世尊。此十沙门。其相云何。彼佛答言。大王。贫畏不活作沙门者。多有众天地雨泽不时。五MC不登。不充官税。饥贫所逼。XO献男女。无所投寄。被卦遗弃树上袈裟自剃须发作沙门像。无阿阇梨。亦无和上。无戒无法。相似沙门。长时受行一切恶法。入僧伽蓝自称我是律师。禅师。法师。大德。坐居众首。谓余僧言。汝等皆是我之弟子。于清信土。族姓长者。波罗门家。出入游从。多造过失。是名第一贫畏不活而作沙门。大王。云何为奴有怖畏而作沙门。为下贱奴婢。作是思惟。云何一生。受他驱策。逃窜出家。是为第二。大王。云何名为怖畏债负而作沙门。谓有众生。云私赠。息利既多。酬还不遂。既被逼迫。逃逝出家。是为第三。大王。云何名为求佛法过失而作沙门。谓诸外道。心生疾名。遂共集议。谁有聪明利根辩慧。入佛法中。学彼所有世出世法。窥其是非。还归我众。对于国王大臣长者。树论议幢。出其远失。摧坏破减彼佛正法。是名第四。大王何名为求胜他故而作沙门。为或有众生。闻有某甲。披衣落发。多有伎能。通达三藏。心生热恼。便即出家。学经律论。所修善法。皆欲胜彼。是名第五。大王。云何名为名称则作沙门。谓或有人。窃自思惟。我若在家。无有名称。我应剃落披衣出家。勤学多闻。受持禁戒。于大众中。坐禅入定。使物知名。是为第六。大王。云何名为求生天故而作沙门。谓或有人。闻诸天中长寿快乐。我无方便而得上生。遂生即剃DK。染衣出家。修持善法。皆愿生天。是为第七。大王。云何利养故而作沙门。谓或有人。先有财宝。更求胜处。得好精舍。房院华饰。可以尸G迟。受用自他所有财产。是名第八。大王。云何名为欲求未来帝位故而作沙门。谓有众生。见于国王自在尊崇。富贵安乐。便生爱乐。遂求出家。所修善根。唯愿当生得居王位。是名第九。大王。云何名为实心故而作沙门。谓有众生。虽生刹利大臣族姓婆罗门家。或生长者居士。商主富贵有。盛年美白。观诸财色富跺荣显犹若浮云泡幻电光生减不住。遂起厌离。发菩提心。亲友瑜财。一切皆舍。出家慕道。秉持律仪。学法修禅。精勤匪懈所作。皆为众生。惟求无上菩提之果。是名第十真实心故而作沙门。大王当知。王如所梦。见一猕猴。少欲知足。独处树上。不据人者。即是释迦如来遗法之中真实沙门。其九猕猴据乱众人。同心驱摈一猕猴者。即是释迦如来遗法之中前九沙门。无沙门法故。总名为相似沙门。同行恶行。共驱于一真实沙门出于众外。大王。此恶沙门。破戒恶行。IF秽一族姓之家。向于国王大臣长。论说毁谤真实沙门。横言是非。云是恶人。破戒恶行。不合与我持戒经丘同共止住。布萨说戒。亦不合同居一寺舍。同一国邑。一切恶事。皆推彼真实沙门。蒙蔽国王大臣官长。遂令驱逐真实沙门尽出国界。其破戒者。自在游行。而与国王大臣官长。共为亲厚。大王。彼释迦如来所有教法。一切天魔。外道恶人。五通神仙。皆不破坏乃至少分。百比名相诸恶沙门。皆悉毁减。令有无余如须弥山。假使尽于三千界中草木为薪。长时焚烧。一毫无损。若劫火起。火从内生。须臾烧减。无余灰烬当知。九猴出家。毁减佛法。令无有余。夫出此文意。不自是非他。但自宗二人。不堕九猴。令法久住利益有情也。 开示自称菩萨而行狗法明据五十。 谨案。大宝积经摩诃加叶会上卷云。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说当来世。愚痴人辈。自称菩萨。自称沙门。为名利故恼乱施生知识亲属。唯世尊。说其过恶。何以故。若世尊说其过恶。我得闻已。自摄心行。彼愚痴人。闻如来说。或得信解。如来知我。如来学我。尔时世尊告弥勒当未来世。后五百岁。有诸众生。自称说言。我是菩萨。彼诸恶欲。我今说之弥勒。具四法者。自称菩萨。何等为四。一者求利养。二者求名闻。三者谄曲。四者邪合。弥勒。具此四法。是故五百岁。自称菩萨而行狗法。弥勒。譬如有狗。前至他家。见后狗来。心生嗔嫉。啀喍吠之。内心起想。谓是我家。佛告弥勒。当未来世。后五有百负。亦复如是。自称菩萨行于狗法。至施主家中。生己家想。既起此想。使生贪着前至他家。见后比丘。嗔目视之。心生嫉恚。而起UG诤。互诽谤言。某甲比丘。有如是过。汝莫亲近某甲比丘。当若亲近某甲比丘。则为众人之所轻贱。增长罪垢。如是之人。心生嫉姑。行饿鬼因。贫贱之因为自活求故。妄称己身。以为菩萨。为衣食故。赞叹如来智慧功德。令余众生生于信仰。内自犯戒。恶欲恶行。佛告弥勒。汝观来世有师了晨野干鸣除野干业。赞叹能舍一切财物。而自悭吝。不能离贪。赞叹慈愍。自行嗔恚。赞叹忍辱。自行不忍。赞叹四摄。自不能行布施。爱语。利益。同事。但有言语。而不能学乐精进菩萨之行今引此文。为调己请。披鉴道欲。莫指他非也。 开示大唐贡名出家不欺府官明据五十一。 谨案。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第一卷云。降诞日。请度七僧。祠部敕牒一首。 无名僧惠通年五十五(XT州曲沃县。俗姓王无籍。请住千福寺)。 惠云二十二(虢兆府长安县。俗姓无籍。请佳大兴善寺)。 僧惠琳年三十(虢州阅乡县。方祥乡阅乡里。俗姓何名光王。兄JB为户。请住大兴善寺)。 僧惠珍年三十三(京兆府万年县。洪洞乡福润里。俗姓。名庭现。但高为户。请住大兴善寺)。 僧法友斩二十八(京兆府富年县。告阳乡毗山里。无籍。请住诤法寺)。 僧法满年十八(京兆府万年县。崇德乡文圆里。俗姓胡。祖宾为户)。 右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奏。上件僧等。自出家来。常寻法教。不阙师资。我行精修实堪为器。比虽离俗。迹JE私名。今因陛下开降诞之辰。朝贺欢欣之日。伏请官名以为正。度用资。以福无疆。如天恩允许。请宣付所同。 中书门下牒祠部。 牒奉敕宜依。牒至准敕。故牒。 广德二十年十月十九日。 中书侍郎平章事杜鸿渐。 中书待朗平等章元载。 黄门侍朗平章事王。 检校侍中李。 检校右仆射平章事。 大尉兼中书令。 又集第二卷云。请降诞日。度五人制五人首。 行者毕断延年五十五(无州贯。诵梵本贤护三昧经一部。并诵诸陀罗尼。请法名惠达。住庄严寺)。 行者康守忠年年四十二(园州贯。诵经一百二十无。并诵者陀罗尼。请名惠观。住东京广福寺。大弘教三藏毗卢遮那院)。 行者毕越延年四十三(园州贯。诵梵本楞伽经一部。诵金刚般若经并诸院罗尼。请法名惠日。住庄严寺)。 童子石惠璨年二十(无州贯。诵梵本大孔雀王经一部。诵随求陀罗尼并经。请法名惠广住西明寺)。 童子罗诠年十五(无州贯。诵梵本出生无边门经。诵随求陀罗尼并经。请法名惠俊。住西明寺)。 右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行者。童子等。并素禀调柔。器性淳确。服勤经戒。讽诵真言。志期出家精修报国。今因降诞之日。请度为僧。各配住前件寺。冀福资圣寿智不空。 牒奉敕宜依。至准敕。故牒。 大DT二十年十月三日牒。 中书侍朗平章事元载。 黄门侍朗平章事杜鸿渐。 黄门侍朗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 检校侍中李。 检校右仆射平章事。 中书令。 请度扫洒先师龙门塔所僧。制一首。 东京龙门故开府仪同三司大弘教三藏塔所扫洒无僧惠恒。年四十六(俗姓张。名景芝。贯郑州荣阳县檀山安信里。父坏道为户。身无籍。诵菩萨戒经一卷。诵声闻戒一卷。诵法华经一部。念诵为业。佳河南府广福寺毗卢遮那塔院。并向龙门民来往扫洒门)。 当院行者赵元。年三十五(贯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修德里。父贞欢户。身无籍。诵法华经一部。诵维经一部。诵菩萨。戒一卷。诵金刚经一卷。诵药师经一卷。诵阿弥陀经一卷。诵金光明经两卷。诵无常经一卷。诵盂兰盆经一卷。住保寿寺。法名。惠翻)。 行者田荣国。年三十三(贯京兆府万年悬积福乡积德里。父坏里常为户。身无籍。诵大随求真言。诵尊胜陀罗尼。诵阿弥陀经。诵法花一部。住总持寺。法名理惠潜)。 童子李宝达。年十三(贯京兆府照应县□乡修文里。守信为户。诵法华经两卷。诵大随求真言。诵理趣般若经。住大兴善寺。法名惠正)。 右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无名僧睾我尝奉事故和上。服劝香火。积藏年。志性柔和。坚固无懈。请兴正名。便送塔额。住彼扫洒。冀终罔极。获殿师资。彼者。童子等。并久习真言。兼经诵典。不离本院业已就。伏乞。与度俾励修持。 中书门下。大广智不空。 牒奉敕宜依。牒至准敕。故牒。 大DT三年六月十三日牒。 中书令元假门下杜王。 中书令元载门下杜王。 请降诞日度三僧。制一首书门下牒大广智不空。 罗文成。年三十八(贯土文罗国。诵金刚般若经。诵起信论。诵菩萨戒经。法名惠弘。请住西明寺)。 罗伏磨。年四十五(宝应功臣武使尉守右羽林军大将军员同正员试太常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贯凉州天县高亭乡。法名惠成。请佳化度寺)。 童子曹摩诃(贯京兆府万年服安宁乡永安里。父为户。诵法花经一部。法名惠顺。请住千福寺)。 牒奉敕宜并与度配住前件寺。牒至准敕故牒。 大DT三年十月十二日。 中书侍朗平章事元载。 门下侍朗平章事杜鸿渐。 门下侍朗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 司徒兼中书令。 谨案唐制。但勘其实不许欺政。唯仰其修。不勘其籍。未度之前。许受大戒。僧家之交。平等令修。外顺王化。内修佛法。开修学道。制犯戒类。清净出家。是尤可行。诚愿。天台一家。年分二人。一顺唐法。依实却妄。然则。清净度者。山林无乏。济苦用僧。华夏有余。 开示天竺不立记籍亦无僧统明据五十二。 谨案。新旧两本仁王护国般若经下卷云。大王。未世中。一切国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横与佛弟子书记制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为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统官折僧籍。大小僧统。共相摄缚。如狱囚法。兵奴之法。当尔之时。佛法不久(已上罗什三藏所译旧本也)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当知。尔时佛法不久(已上不空三藏所新本也)。 谨案。即翻仁王经沙门良贲师。奉诏所造仁王经疏下有卷云。西国出家者。不立记籍亦无主司。僧中通摄。悉皆无矣诚愿。法华一宗天台两人。依佛国法。不立僧籍。不预统摄。安置睿山。令得修学。夫大唐新任有左功德使。有右功德使。今须差右功德使。时时令检校。其出身之法。一同大学不除本籍。加观学。制袈裟于妻子。断浓精于俗家。一十二年。令修山林。随其得业。将字进退。若有违制。脱袈裟衣。为在家土也。 开示宫中出家非清净明据五十三。 僧统奏曰。何以宫中出家非清净。 论曰。宫中功德。虽是争。而出家度者。未尽清净。乃有山家度者不爱山林。竞发追求。已背本宗。喍啖贫里。又不顾真如。不畏。后报。为身觅财。为名求之交。如来遗教。因缘沉隐。正神力。亦复显。若不改其风。正道净绝。若不求清净。排交无由。是故。五台山五寺。永置山五寺。永置山有。兴善寺两院。常立为国转经。未度之前。住山请练。已度之后住十二年。是岂非清净也。 开示入音声惠法门明据五十四。僧统奉曰。凡犯戒比丘。世尊不听为授戒师令谁在山可授大戒。 论曰举足不足。圣人难知。此犯此持。小圣何判。万里求师受。佛戒。住山传授。何不可僧统蜜怀。已达天上。谁真佛子。不着忍铠入音声惠。今正是时。诚愿。知音有君子。同入此门也。 谨案。诸法无行经下卷云。尔时华戏惠菩萨白佛言。世尊。愿说入音声惠法门。令当来菩萨闻如是法。不惊不怖。亦知一切音声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于诸音声。无所障阂。佛言。止止用问是事为。是入音声惠法门。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怕以者何新发音声。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萨摩诃蒴。入是音声惠法门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谤发HX。是人不生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不生爱心。譬如漏尽阿罗汉一切爱处不生爱心。一切嗔处不生嗔心。善男子。是音声慧法门菩萨。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入法。已过心不倾动。譬如须弥山王。尔时华严惠菩萨。复白佛言。愿必为说入音声慧法门。当来菩萨。得闻是法门。当自知过咎。亦教余人。尔时佛告华戏慧菩萨。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唯然世尊。佛告华戏慧菩萨。若菩萨闻贪欲音声生过罪想。闻离贪欲音声生利益想。即是不学佛法。若闻嗔恚音声生过罪想。闻离嗔恚音声生利益想。若闻愚痴音声生过罪想。于离愚痴音声生利益想。则不学佛法。若于少欲音声生喜想。于多欲音声生阂想。即是不行音声法门。于知足音声生喜想。于不知足音声生阂想则是不行音声闻法门。若于细行音声生喜想。于粗行音声生阂想。则是不行音声法门。若于乐静音声则喜。于愦闹音则阂则是不学佛法。若于于忍辱音声生利益想。于嗔恚音声生阂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精进音声生利益法。于禅定音声生利益想于散乱音声生阂想。则不学佛法。于智慧音声生利益想。于愚痴音声生阂想。则不学佛法。若于近道音声则喜。于远道音声则阂。不学音声法门。于生死见过咎。于涅槃见利益。则不入音声法门。于彼岸则喜。于此岸则阂。则时声法门。于聚落音声生阂想。于空闲音声生喜想。则不学音声法门。若于独行音声生喜想。于众行音声生阂想。则不学音声法门。于比丘所行音声生喜想。于白衣所行音声生碍想。则不学音声法门。于有威仪则喜。于无仪则碍。则不学佛法。于清净行则喜。于不清净行则碍。则不学佛法。于不杂行则喜。于杂行则碍。则不学佛法。于离欲行则喜。于淫欲行则碍。则不学佛法于离嗔相则喜。于嗔相则碍。则不学佛法。于离痴想则喜。于痴相则碍。则不学佛法。于空则喜。于有则碍。则不学佛法。于无相则喜。于有相则碍。则不学佛法。于无作则喜。于有作则碍。则不学佛法。于菩萨行则喜。于声辟支佛行则碍。则不学佛法。若说菩萨过咎。则远阿耨菩提。亦受业障罪。若说菩萨威仪过罪。则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于他菩萨生下想。怀生胜想。则为自伤。亦受业障罪。若菩萨欲教余菩萨。当生佛想然后教之。菩萨若欲不舍阿耨菩提。不应生心轻恚余菩萨。善男子。无有减失功德如轻恚余菩萨者。是故。菩萨若欲守护功德善根。亦于一切法中。得无障碍惠。当昼夜各三时礼一切求佛道菩萨。尔时文殊师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知佛所说义。贪欲音声佛音声等。外道音声佛音声等。小欲音声多欲音声等。知足音声不知足音声等。细音声粗音声等。乐独音声乐众音声等。此岸音声彼岸音声等。远音声近音声等。生死音声涅槃等。聚落音声空闲音声等。布施音声悭贪音声等。持戒音声毁戒音声等。忍辱音声嗔恚音声等。智慧音声愚痴音声等。尔时华戏慧菩萨。问文殊师利法王子。以何因缘故皆等。文殊师利言。天子。于意云何。贪欲音声何者为是天子言。是贪欲音声空如响师利言。知佛音声。亦复云何。天子言。不出于空。亦如响法。文殊师利言。以是因缘故。我说二音声皆是平等是知平。平等大惠音音声法门。八风之中大须弥山。五浊之世大明法炬也。 开示未音声法门犯障碍罪明据五十五。 谨案。诸法无行经下卷云。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先世住初发意地未入如是诸法相时。为起何障厚罪。汝今说之。当来世。假名菩萨。闻汝所说障碍之罪。当自守护。文殊师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当自说障碍之罪。虽闻是者当有忧怖。然其能减障碍之罪。亦于一切法中。得无阂慧。世尊。有性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劫。尔时有佛。号佛子吼鼓音王如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十万亿那由他藏。以三乘法。而度众生。国名千光明。其国树木。皆七宝成。其树皆出如是法音。所谓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以是诸法之音。令众生得道。其师子吼。鼓音王佛。初会说法。九十九亿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得解脱。菩萨众亦九十九亿。皆得无生法忍。能善入种种法门。亲近供养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亦为若干百千万亿无量众生。能生无量陀罗尼门。能起无量百千万亿三味门。及余新发菩萨意者。不可称数。其佛国土无量庄严。说不可尽。彼佛住世教化已讫。入无余涅槃。减度之后。法住六万岁。诸树音。皆不得出。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义。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是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嗔恚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嗔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互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嗔碍。以无嗔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世尊。尔时复有比后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是意比丘。有诸弟子。共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至喜根弟子家。见主居土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土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欢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嗔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为在外也。胜意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正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方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若垢若净。尔时胜意经丘。嗔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嗔。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嗔。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净音声则嗔。于垢音声则。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道果音声则喜。于凡夫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乐音声则喜。于苦音声则阂。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家音声闻喜。于在家音声闻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世间半声则喜。于世间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布施则生利想。于悭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于持戒则生利根。于毁是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是胜意比丘。于出其舍己。还到所止。从僧中见喜根菩萨。语众人言。是比丘。多以虚妄邪见教化众生。所谓淫欲非障碍。嗔恚非障碍。愚痴非障非碍。一切法非碍。尔时喜根菩萨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当起于障碍罪业。我今当为说如是深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缘。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所说是诸偈。 贪欲是涅槃 恚痴亦如是 如是三事中 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 贪欲嗔恚痴 是人去佛道 譬如天与地 菩提与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门 平等无有异 凡夫闻怖畏 去佛道甚远 贪欲不生减 不能令心恼 若人有我心 及有得见者 是人为贪欲 将入于地狱 贪欲之实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 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是二法一相 所谓是无相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导 若有人分别 是持戒毁戒 以持戒狂故 轻蔑于他人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但有安住立 有所得见中 若住空闲处 自贵而贱人 尚不得生天 何况于菩萨 皆由若空闲 住于邪见故 邪见与菩提 皆等无有异 但以名字数 语言故别异 若人通达此 则为近菩提 分别烦恼故 即是着净见 无菩提佛法 住有得见中 若贪着佛法 是则远佛法 贪无碍法故 则还受苦恼 若人无分别 贪欲嗔恚痴 入三毒性故 是人近佛道 痴得无生忍 若见有为法 与无为法异 是入终不得 脱于有为法 若知二性同 必为人中尊 佛不见菩提 亦不见佛法 不着诸法故 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众生 勿分别其性 一切诸众生 皆同于涅槃 若能如是见 是则得成佛 其心不闲寂 而现闲静相 是于天人中 是为是大贼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若作如是愿 我当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 无明力所牵 佛法甚清净 其喻如虚空 此中无可取 亦无有可舍 佛不得佛道 亦不度众生 凡夫强分别 作佛度众生 是人于佛法 则为甚大远 若见众生苦 则是受苦者 众生无众生 说而有众生 住众生相中 则无有菩提 则无有菩提 若人见众生 是毕竟解脱 无有淫恚痴 如是为世将 若不见众生 不见非众生 不得佛法实 佛同众生性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将 若人欲成佛 莫怀贪欲性 贪欲性即是 诸佛之功德 若人欲发心 随顺菩萨道 莫自有分别 心异于菩提 轨心即菩提 知是为世将 若说外道恶 称佛世中尊 是二说非异 知是为世尊 若人求菩提 是人无菩提 若见菩提相 见则远菩提 菩提非菩提 佛以及非佛 若知是一和 是为世间导 若人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 即着众生相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住于身见中 贪欲无内外 亦不在诸方 分别是空法 凡夫为所烧 如幻如炎响 如梦石女儿 诸烦恼如是 决定不可得 不知是空故 凡夫为狂惑 若求烦恼性 烦恼良是道 若有人分别 是道是非道 是人终不得 无分别菩提 凡人畏佛法 去佛法甚远 若不疑空法 是人得菩提 一切有为法 即是无为法 是数不可得 无数故无为 若以菩提心 自高无所畏 自念当作佛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离菩提宝印 若有但诵经 忆相作分别 不深思议趣 但为贪名利 自念当作佛 必成无有疑 唯贪于名利 读经住闲静 分别少欲行 还为贪心牵 若欲舍远贪 不得远于贪 若达贪实法 是人能虽贪 不得法实际 虽长夜持戒 得诸无碍禅 不入佛法味 知法无有性 不没一切法 不言戒非戒 得脱有见中 以无持戒性 知于持戒法 如是知戒相 终不毁于戒 诸佛之法王 法藏叵思议 无量方便力 引导诸众生 以一相法门 令入寂减道 凡夫闻佛说 无我无有法 一相自性空 不信堕深坑 胜于头陀者 住在有见中 现在十方佛 利益诸世间 知法如虚空 皆以得菩提 若有无智者 乐于分别法 闻是实法者 则生疑布畏 是人无量劫 备受诸苦分 说是诸偈法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即时地裂。胜意比丘。堕大地狱。以是业障罪因缘故。百千亿那由他劫。于大地狱。受诸苦毒。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访。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自是已后。还得值佛。出家学道。而无乐。于六十二世。常反道入俗。亦业障余罪故。于苦士百千万世诸根闇钝明知。睿山被诽谤。过去业所招。何不顾己业。更恨他缘来。愿得今得偿。不久恶道受也。 开示一乘数多怨嫌明据五十六。 僧统奏曰。西夏有鬼辩婆罗门。东土出巧言秃沙门。此乃物类冥召狱惑世间。 论曰。摩竭鬼辩。学不师禀。马鸣所以先诫后屈。睿山秃头。访师西邻。六纲所以未练深旨。比闻齐朝之光统。今见本朝之六统。实哉法华何况也。 开示不违僧尼令明五十七。 僧统奏曰。僧尼令云。僧尼有事须论不经所司辄上表启。并据乱官司。妄相嘱请者。五十日苦使。再犯百日苦使。而辄上表。既违法令。 论曰。所司省寮。虽无屈滞。而所司有纲。年寮诫。今正是时。仁王明文。宝深可信也。 开示自他平等败法性明据五十八。 六统释护法故 内住慈悲同粗语 余亦护法造此论 应槌其声有巨细 客主莫怪梦里语 凡圣本来不离斯 随机法同一三异 随法实教无差别 大唐贞观兴三乘 大周以还盛一乘 开元之载真言起 文殊上座定大个 天台圆教贞元兴 敷扬临海传圆戒 大日本国未圆教 一乘根性盍济度 桓武皇帝哀愍彼 一圆法雨降延个 圆教法泉开心地 圆机众生得见水 一乘出家年年双 圆教三学未具足 二学虽芽未戒学 是以独鳞请圆戒 发愿六统及群释 自他六和息诤论 随机说法利群生 同入一味真如海 显戒论卷下 大日本国弘仁十一年岁次庚子正月二十七日前入唐求法天台沙门量澄记。夫以道业升沉拟准木叉之持毁。觉果迟速相从尸罗之轻重者乎。三世诸尊无不依戒成佛。十方大士无不不以戒为师。菩提旷已为资粮。生死大海亦为船筏。是以再兴一论之印板。将致三卷之弘道。抑义同志合力人兴善结缘辈。恣量解三聚十重这巨益。饱济度六趣四生之群品焉。 于时应永岁己亥中夏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