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15
重刻法相义序
性相不异譬如水与波。始无二致矣。今学者不能推详其本真。绝然以自相是非。如此者天下颇尔。兹有良光和尚。性相圜通。理智妙达。亲于唯识论疏之中。采集纲要勒作三卷。目之曰略述法相义。岂啻习法相者之为筌^7□而已哉。抑亦学法性者之为龟鉴也。旧版既行于世间。而近义山照公订正重镂梓。而请余序之。余不敏岂敢能之。虽然面遇此胜因何不喜而且赞哉。终以所谓性相不异冠其卷首。冀使后学者于斯二门无惑矣。
贞享三季丙寅孟秋
武陵沙门拙序
略述法相义卷上
八识大旨
识谓了别为义。其数有八。故曰八识。谓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意。七末那。八阿赖耶也。一眼识者。眼根为所依。色境为所缘。以生了别。故名眼识。从所依而得名。乃至第六亦皆然焉。何等眼根。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也。眼者照了。能照色境。根者增上及出生为义。为增上缘能生眼识。故名为根。乃至身根等亦准之。然眼等根非现量等。以能发识比知是有。斯乃以果知因。由用比体也。何等为色。谓显·形·表。又释此开形为三十一。谓开显为十三。青·黄·赤·白·影·光·明·闇·烟·尘·云·雾·空一显色。开形为十。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若不正。开表为八。取·舍·屈·申·行·住·坐·卧也。四显色实余色皆假。眼识所缘唯是实境。不缘假境。二耳识者。耳根为所依。声境为所缘。生了别用。故名耳识。何等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清净色也。耳者能开。故名耳根。何等声境。谓内声·外声·内外声·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等也。响声假余声实。耳识缘实。不缘假境。三鼻境者。鼻根为所依。香境为所缘而生了别。故名鼻识。所依净色谓之鼻根。能嗅为鼻。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和合香·变异香等也。四舌识者。舌根为所依。味境为所缘。生了别用。故名舌识。所依净色名曰舌根。能尝为义。除饥渴故。味谓苦·酢·甘·辛·碱谈。或可意或不可意。或俱相违。或俱生。或和合或变异。不见香味通假之言。虽无明文。以理推之亦得有假。如和合香可许是假。故瑜伽论五十四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唯假合者。既云假合。明知是假。味中必有和合之味。类香通假。五身识者。身根为所依。触境为所缘以生了别。故名身识。所依净色谓之身根。身者积聚及依止义。诸根大造并皆积聚。今此身根为彼多法依止积集所以独得身根之名。触谓能造大种·所造假触。地·水·火·风谓之能造。坚劲为地。流湿为水。温热为火。轻动为风。所造触者。谓滑性·涩性·轻性·重性·暖性·缓·急·冷·饱·力·劣·闷·痒·粘病·老·老·疲·息·勇。所造是假。四大是实。问。五识不缘假。长短等色非眼得。涩滑等触既是假。亦应不为身识得。答。长短之色相待疏。是以不为眼识得。涩等诸触分位假亲故。所以身根得。或同假色。唯意所得。已上五者合名五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如何相似。谓有五似。一谓俱依色根。二同缘色境。三俱但缘现在。四俱现量得。五俱有间断。六意识者。谓依末那了别诸法。故名意识。末那翻意。即是第七识之称也。诸法谓色法·心法·有法·无法等三世诸法也。分别此识当有其四。谓明了意识·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初亦名曰五俱意识。后三总名独头意识。五俱意识助五令起。亦令五识明了取境。定位意识唯是现量。散伴独头通比·非量。与五俱意或唯现量。或通现·比及非量摄。七末那识。谓依赖耶缘彼见分。此翻云意。思量为义。用彼为性。及为行相。恒审思量所执我相。恒言简前第六识。意识虽审思而非是恒。有间断故。次审思言复简第八。第八虽恒非审思故。恒审思量双间五识。彼非恒起。非审思故。此名何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彼依主释。八阿赖耶识。谓依末那缘于种子·有根身·器界。何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虽非一异而是实有。假法如无非因缘故。漏无漏种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处·界功能差别。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后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无漏识缘无漏种子。有漏识缘有漏种子。有根身者。谓五色根及根依处。五根如向。根依处者扶尘根也。器界即是色等五境。内自种子为其因缘。心内所变现行四大为增上缘造根·境·色。非是心外实大所造。问曰。且如色中形·影假法。第八缘否。答曰。不缘假法。唯缘实境而已。阿赖耶此翻曰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能持染种。种名所藏。此识是能藏。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识为所藏。为染第七等所执藏以为内我名执藏义也。第七八识行相微细内缘相续。无始已来常无间断第七非量。第八现量也。
现等三量
三量者何也。谓现量·比量·非量也。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境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所谓正智简何邪智。谓患翳目见于毛轮第二月等。虽离名种等所有分别而非现量故。现体非一名为现现。附自境体离贯通缘名为别转。比量谓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以其因有现比不同果亦两种。火·无常别。了火从烟现量因起。了无常等从所作等比量因生。此二望智俱为远因。藉此二因缘因之念为智近因。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非量谓似现似比总名非量。似现量者。有分别智于境异转。谓见杌为人。睹见阳炎谓之为水。及瓶衣等名曰异转。不以本自相四尘为所缘。但于共相瓶衣假法而转谓为实有。故名分别。由彼瓶衣依四尘假。但意识缘共相而转。实非眼识现量得。自谓眼见瓶衣等名似现量。又但分别执为实有。谓自识现得亦名似现。不但似眼现量而得名似现量。诸似现量遍在有分别无分别二心。有分别心妄谓分别得境自体。无分别心不能分别冥证境相。故名似现。以据决定唯说分别。非无分别心皆唯现量故。似比量者。谓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如于雾等妄谓为烟邪证有火。由彼邪因妄起邪智不能正解。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相等四分
于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所谓四分者何也。谓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也。相谓相状也。所缘为义。纵缘于心以心为相亦唯所缘。相分之心不能缘故。色尘有青黄等相状。声尘有执受非执受等相状。香尘有香臭差别。味尘有甘辛等相状。缘触有坚湿等相状。第六识缘法尘随则有色心相状。第七识缘第八见分带我法之相状。第八识缘种子·五根·器界带其相状也。见谓见照也。能缘为义。心性明了能照前境。名之为见。自证者。此缘自用故名自证。即指见分名曰自用。见分是第三分缘外之用也亦名自体分。对余三分以名自体。证自证者。第三体用名为自证。此第四分能证知彼。是故名曰证自证分也。第二分唯缘第一。第三能缘第二第四。第四唯缘第三。相分·见分·自体三种即所·能量·量果别也。如以尺丈量于物时。物为所量。尺为能量。解数之智名为量果。心等量境类亦应然。果是何义。成满因义。谓第二分以第三为果。自为能量。第三缘见以第四为果。能量可知。缘第四时以谁为果。此义应思。即以所缘第四为果。第四缘第三。为果例此同故。功能应尔耳。四分是识之义用分。是非体名。强指其体。即自证分也。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第二分通现等三量。第三四第皆现量摄。
自共二相
诸法自体唯局法体。不通于余。唯让智知。言说不及。是名自相。通在诸法。如缕贯华。言说所及。假智所缘。是为共相。如五蕴中以五蕴事为自相。空无我等理为共相。分蕴成处色成于十。处名为自相。蕴名共相。一色蕴该十故。于一处中青黄等类别类名自相。处名共相。于一青等类中有多事体。果青非华等。以类为共相。事名为自相。一事中有多极微。以事为共相。以极微为自相。如是展转至不可说为自相。唯有自相。共相体性都是无有。若说共相唯有观心。能缘行解谓之观心。自相之境现量所缘。共相之境比量所缘。
三种分别
自性及随念计度谓之三分别。自性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此有二。一寻伺为体。杂集第二云唯在意识者是也。二非寻伺为体。通在八识。唯识第五·摄论第一许五识有者是也。随念谓于昔会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寻伺为体。唯在第六。计度谓于去来今不现事思构行分别。此有二。一寻伺为体缘三世境。局在第六。二体非寻伺依思·慧立。缘现在境。能害六·七二识。
诸识所依
若夫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一同境依。谓五色根。共取现境故得此名。二分别依。谓第六识。与依同缘分别境故。三染净依。谓第七识。五识以由此识染污而成有漏。由此识净而成无漏。故得此名。四根本依。谓第八识。五识依此而得生故。初不共依。余三共依。谓彼此同依非一识依。名为共依。唯一识依非余识依。名不共依。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初不共依。后是共依。问。五·八皆依于第七识。何故今称六不共依耶。答。五·八依七非近所依。六依第七是近所依·以相顺故。同计度故。谓多引六起染执等由第七故。六缘境时七与力故。七若无漏六亦无漏。七若有漏六非无漏。非七缘境第六与力。是故第七是第六识不共所依。第七末那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皆不共依。谓第七·八行相微细。无始相续。常无间断任运一类。非分别起。谓之任运。无始不改谓之一类。如何不改。谓有四义。一三受不易。二三性不易。三境界不易。四相续不易。有于此等不共余识。所以互为不共所依。
诸识生缘
眼识现行者若依肉眼。具九缘生。所谓空·明·根·境·作意·根本第八·染净第七·分别俱六·能生种子。若依天眼唯除明·空。耳识依八除明。鼻舌身三依七。除空。第六依五。根·境·作意·根本第八·能生种子。第七·八识以四缘生。谓俱有依·所缘·作意·能生种子无根本依。即是第七俱有所依。而第八识自体而已。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缘多难辨。不可恒具。缘外曰粗。浮嚣曰动。或行相易知谓之粗。由缘外境数加转易谓之动。虽种子恒。外缘合者有顿渐故。起五或四三二一。生不定故或俱不俱。第六意识虽亦粗动。兼又有细。所藉众缘无时不具。唯由违缘有时不起。五位无心谓之违缘。曰无想天。曰无想定。曰灭尽定。曰极睡眠。曰极闷绝。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缘少易辨。故无缘碍令总不行。若第七识无漏灭定唯染一分不得现行。非体总无。不同第六以粗动故为缘碍也。
有覆无记
其性染污而非善恶。谓之有覆无记。覆谓染法。覆障为义。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覆蔽为义。问。诸不善性亦能障圣。岂非有覆。答。据障圣道亦可各覆。招果势·用转强胜故不名有覆。问。若尔无想不感果报而能障应名有覆。答。自性染法胜障圣道。故名有覆。无想报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无覆无记
其性非染亦非善恶。故名无覆无记。此中有四。所谓异熟·威仪·工巧·及变化心。异熟何也。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无间断遍。名为异熟及异熟生。谓第八识从自前念及种起故。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有间不遍。名异熟生。不名异熟。谓前六识之为业所感者。若非异熟有间不遍。虽异熟起不名异熟及异熟生。谓余善等三性诸法。问。何故名曰异熟果耶。答。异熟是果之名。异熟即果。持业得名。问。何故名果以为异熟耶。答。因是善恶。异果无记。是故名因曰异。异所熟果名为异熟。依主得名。或名果曰异。果是无记。异因善恶。异即是熟。持业得名矣。威仪无记具云威仪路心。行住坐卧名为威仪。此用色香味触为体。此威仪是心之所缘。故名为路。威仪即路名威仪路。心或缘之或亦发之。是故名威仪路心。威仪路之心也工巧无记具云工巧处心。刻镂等名身工巧。歌咏等名语工巧。若身工巧四尘为体。若语工巧以声为体。此工巧者心之所缘。故名为处。工巧即处也。心若缘若发。故名工巧处心。工巧处之心也。变化无记者。变化五尘之心若是无记名变化无记。此能变化心从通而生亦名通果无记矣。瑜伽五十五云。又异熟生一向无记。二三可得。一有二种。若依伎乐以染污心发起威仪是染污性。若依寂静即是善性。若依染着发起工巧是染污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而起变化。当知是善矣。今且唯取其无记者。所以名曰四无记耳。
四无记种
顺。四无记心为是一种逢缘起别。为各有种。答。此有二解。一云。有同别种。若是异熟无记心种逢缘引别。分成三心。故瑜伽中说名世俗。以变化心不通异熟。便非世俗。若以自力能熏成者。即各别种。但言世俗。无唯言故。二云。三各定别。设自不熏。由他缘熏所缘境别故各成种。言世俗者。有缘·发别。发威仪等名威仪等即是实有。缘威仪等名威仪等即是世俗。虽是异熟。由缘此等名威仪等。
善等三性
三性者何也。曰善。曰不善。曰无记也。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谓有漏善前世顺益今世亦益。今世顺益后世亦益。俱得乐果。人天所仰。无漏有为无为亦尔。此世他世违越生死。有得有证及由涅槃获二世益。故并名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唯是无记。于后世中作衰损故矣。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而令身苦。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唯是无记矣。问。俱修六度于现有苦。广舍竭财有饥寒等。乃至修慧流血裂心。云何而言二世皆益。不善返此为难亦尔。答。又于他处而有益损。不唯约自。又能破悭而长于贪亦名益损。故益损义二世亦成矣。于善不善益损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体非殊胜不能记别。此有二类。有覆无覆。于无覆中亦分为四。异熟·威仪·工巧·变化也。
善等界系
瑜伽五十四云。欲界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有三心。除不善。无色界有三心。亦除不善。显扬十八云。欲系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有覆无记及无覆无记。及为四种。谓异熟·威仪·工巧·变化。色系有六心。除不善·工巧。无色系有四。除不善·威仪·工巧·变化心。然显扬论中说欲界变化心。或是业果。或是上界似欲界故名为欲界。而非许有欲定所引变化无记。瑜伽五十四云。欲界无覆无记有变化心。唯是生得。谓天龙等。然无修果心矣。
诸识三性
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六转识是通三性。问。第八无覆无记有理可知耶。答。异熟性故。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问。第七有覆无记有理可知耶。答。此意相应四烦恼等是染法故。障碍圣道故。隐蔽自心说名有覆。如上二界诸烦恼等定力摄藏是无记摄。此俱染法所依细故。任运转故。亦无记摄。此识相应四烦恼等虽无定力。以所依识行相微故。任运转故。不障善故遍三性故。亦无记摄。问。六识云何通三性耶。答。若与信等十一相应。是善性摄。与无渐等十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无记性摄。
六位心所
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谓之六位五十一心所也。遍行五者。一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起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二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解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假彼起。故名分别。三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四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此中安立取像异名。谓此是青。非非青等作此分齐而取共相。名为安立。由陛此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性类众多故名种种。五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善等之因即善恶境。由了此境相故。思作诸业起善恶等事。亦令心所造作。以心胜故。但说作心。问。何故此五名遍行耶。答。一切心中定可得故。此五心所具四一切。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一切性者。三性之处皆得起故。一切地者。有寻等三地皆有故。一切时者。或一切有心皆有。或无始不断。或缘一切境。故总言时。一切俱者。定俱生故。别境五者。一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所乐谓欲观境。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缘者。即全无欲。二胜解。谓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三念。谓于会受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会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四定。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五慧。谓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问。此五何故名别境耶。答。缘别别境。而得生故。问。定慧同转一境。何云别境。答。所缘境事多分不同。故从多分名曰别境矣。此五唯有初二一切。不缘一切境。亦非相续。非心有即有。故无时也。又此未必并生。故无俱焉。善十一者。一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期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二精进。谓于善恶品修断事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谓升进。悍谓坚牢。勇表精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三惭。谓依自·法力崇熏贤善为性。对治无渐止息恶行为业。若亦依于周孔之书皆名贵法。世礼仪故。四愧。谓信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有恶者名暴。染法体名恶。轻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业而不作。五无贪。谓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三有曰有。三有之因谓之有具。六无嗔。谓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苦谓三苦。苦具即彼能生苦者一切皆是。七无痴。谓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八轻安。为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忍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生离重名轻。调畅名安。令所依身转去粗重得安隐故。若无漏者除有漏粗重。是通三性。若有漏者除烦恼粗重。唯是染性。九不放逸。谓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非别有体无异相故。离四功能无别用故。十行舍。谓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此无别体。离彼四法无相用故离沉没等初心平等。远离加行次心正直。于染无怯后无功用。据实而论。初中后各有三。且依增上说初中后。行谓行蕴。简受蕴舍。故置行言。十一不害。谓于诸有情不为损恼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谓即无嗔。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若夫无嗔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无嗔翻对断物命嗔。不害正违损恼物害。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是谓此二粗相差别。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此之十一名曰善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善唯有一。谓一切地。十遍善心。轻安不遍。要有定位方有轻安。调畅身心余位无故。非一切俱。非一切性及一切时。其义易知。烦恼六者。一贪。谓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二嗔。谓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三痴。谓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定·贪等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四慢。谓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五疑。谓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六恶见。谓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生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分此为五。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二边执见。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随处中行·出离为业。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谤因者。谓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等。谤果者。谓无妙行及恶行业所招异熟。谤作用者。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等。谤实事者。谓无世间真阿罗汉等。四见取见。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今此五见名为恶者毁訾之名。实有覆故。此十烦恼体性根本。能生诸惑故名本惑。烦是据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随惑二十者。一忿。谓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此即嗔恚一分体。离嗔无别忿相用故。二恨。谓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熟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此亦嗔恚一分为体。三恼。谓忿恨为先。追触暴热佷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佷戾。多发嚣暴凶鄙粗言蛆螫他故。此亦嗔恚一分为体。四覆。谓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覆贪痴一分所摄。不惧当苦覆自罪者痴之所摄。恐失利誉覆自罪者贪之所摄。五诳。谓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即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诳相用故。六谄。谓为网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险者不实之名。曲者不直之义。此亦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谄相用故。贪名利故谄是贪分。无智故谄即是痴分。七憍。谓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诸所知法亦名盛事。醉者惛迷异名也。此亦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憍相用故。八害。谓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谓有害者逼恼他故。此亦嗔恚一分为体。离嗔无别害相用故。九嫉谓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离嗔无别嫉相用故。十悭。谓耽着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资具·妻子·荣位等事皆名为财。理·教·行·果皆名为法。此即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悭相用故。十一无渐。谓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渐生长恶行为业。十二无愧。谓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生为业。十三不信。谓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谓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此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十四懈怠。谓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悚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于无记事而策勤者于诸善品无进退故。是欲·胜解。非别有性。十五放逸。谓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谓由懈怠及贪嗔痴不能防修染净品法。总名放逸。非别有体。十六惛沈。谓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别有自性。惛沈虽相谓即瞢重。令俱生法无堪任故。十七掉举。谓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别有自性。掉举别相谓即嚣动。令俱生法不寂静故。十八失念。谓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以念与痴之各一分为此心所。别无自性。十九不正知。谓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非炎于境而闇钝也。但是错谬邪解名不正知。以慧一分及痴一分而为此体。别无自性。二十散乱。谓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别有自体。散乱别相谓^8□扰令俱生法皆流荡故掉举散乱二用何别。彼令易解。此令易缘。虽一杀那解缘无晚。而于相续有易义故。此等二十何曰随惑。谓是烦恼等流性故。是非前后等流之义。同类所引谓之等流。分此二十以为三类。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渐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第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小十·大三定是假有。无渐·无愧·不信·解怠·掉举·惛沈·散乱七种。定是实有。不定四者。一悔。为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以名恶作。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恶作摄。二睡眠。谓令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闇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三寻。四伺。寻谓寻求。令心^7□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7□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第六意识名曰意言。意识所缘名意言境。心所之境亦粗细转。而意是主。胜故偏说。今此境者通一切境。问何故意识名曰意言。答。此有三解。一从喻。即意识及相应法能取境故。与言相似。二从境。言是声性。此言为意之所取性从言为名。但名意言。三从果。由意能起言等故名意言。此二心所俱依外门缘外境生粗细发言。多依身语而转故也。并用思·慧一分为体。若离思·慧别无自性。此四心所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心所俱起
五法五俱起。谓于遍行中有随一起。余四亦必俱起也。九法必六俱。谓于别境五·不定四中有随一起。必与遍行五数俱起也。九法定十四。谓无明与八大随惑必得俱起。于是遍行五数亦必俱起也。二十一十五。谓除轻安余十善。除无明·嗔余八本惑。小随惑中谄·诳·憍三。谓之二十一。善十俱起。遍行五亦必俱起。故云十五。本惑八中有随一起。无明·八大随惑·遍行五亦必俱起。故云十五。谄·诳·憍中有随一起。无明·八大随惑·遍行五亦必俱起。故云十五也。三法起十六。谓轻安·及无渐·无愧谓之三法。轻安若起。余十善遍行五亦必俱起。故云十六。无渐·无愧必得俱起。于是无明·八大随惑·遍行五亦俱起。故云十六。八法十七俱。谓嗔及除诳谄憍。余七小随。谓之八法。随一若起。无明·八大随惑中随二惑·遍行五亦必俱起。故云十七。枢要下颂云。五法五俱起。九法必六俱。九法定十四。二十一十五。三法起十六。八法十七俱。是心所相应。慧者应当悉。
王所相应
八识名心王。唯缘境之总相。喻如主君。五十一名曰心所。亦缘别相。譬如从臣。心王所属故名心所。心心所法取境其相如何。谓如师作模画形况已弟子填釆。釆于模填不离模故。如取总相。着釆色时令媚好出。如亦取别相。是其取境之相貌而已。时·依·缘·事四义具故说名相应。时谓刹那。是简前后。依谓依根。即俱有·无间是也。简别识。缘谓所缘。简别见分。事谓体事。即简体多。第八识与遍行五心所相应。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年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业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会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应。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第七识与十八心所相应。谓我痴·我见·我慢·我受·遍行五数·八随烦恼·并别境慧。我见虽是别境慧摄。而五十一心所法中义有差别。故开为二。慧是别境通三性九地故。见唯染污。通九地等故。既有宽狭别说不同。何故此识与余心所不相应耶。谓欲希望未遂合事。此识任运缘遂合境。无所希望。故无有欲。胜解印持会未定境。此识无始恒缘定事无所印持。故无胜解。念唯记忆会所习事。此识恒缘现所受境。无所记忆。故无有念。定唯系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既不专一故无有定善是净故。非此识俱。有我见故。余见不生。无一心中有二慧故。如何此识要有我见。二取邪见但分别生。唯见所断此俱烦恼唯是俱生。修所断故。我所边见依我见生。此相应见不依彼起。恒内执有我故。要有我见。由见审决疑无容起。爱者我故嗔不得生。忿恨等十行相粗动。此识审细故非彼俱。无惭无愧唯是不善。此无记故。非彼相应恶作追悔先所造业。此识任运恒缘现境非悔先业。故无恶作。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众缘力。有时暂起。此识无始一类内执不假外缘。故彼非有。寻伺俱依外门而转。浅深推度。粗细发言。此识唯依内门而转一类执我。故非彼俱。第六识五十一皆相应也。广缘内外三世诸法故。前五识唯三十四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本惑三即贪嗔痴也。中随二惑·八大随惑也。问。何故与余心所不俱哉。答。慢等必由有随念计度分别生故。又由慢于称量门起方胜负故。疑犹豫简择门起。见推求门起。故非五识。以五识无此等行相。小十行相粗而且猛。五识望彼细故不俱。悔眠二者皆由强思加行方能起故。非任运生。故非五法。寻伺以名身等义为所缘。非五识身以名身等义为境故。此不相应。
诸识界系
于八识中鼻舌二识唯在欲界不通上界。眼耳身识唯在欲界初禅二地。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后三识遍三界而有。
苦等五受
分受心所以为五受。谓苦·乐·忧·喜·舍也。乐·喜领顺境相。谓适悦身说名乐受。适悦心者说名喜受。五识名身。意识名心。何故然耶。五识各依色根而转。诸有色根不离身故。虽意根亦不离身而转非悉然。生无色界。有情意根离身而转。不同色根定不离身。是故五根所生诸受合名身受。唯依意者独名心受。苦·忧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逼迫心者说名忧受。舍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苦乐尤重五识相应。无分别故。忧喜轻微意识相应。有分别故。
诸识受俱
七·八二识唯舍相应。第六意识五受相应。眼等五识三受相应。谓苦·乐·舍。问。第八唯舍相应有理可知耶。答。有七因缘。是故舍受。一此识行相极不明了。是舍受相。若苦等受必明了故。二此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取中容境。是舍受相。若是余受取违顺故。三由微细。若是余受行相必粗。四由一类。此行相定故成一类。若是余受必是易脱。五相续而转。若是余受必有间断。六由异熟故。谓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不待现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苦·乐二受是异熟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七有情恒执为内我故。谓若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问。第四所谓一类者何也。答。此有多义。一三受不易。二三性不易。三境界不易。四相续不易。故未转前名为一类。问。第七唯舍受俱有理可知耶。答。有二因故。谓一任运而恒。二一类无变。若夫余受非是任运。待现缘故。亦有变异。有易脱故问第六云何五受相应耶。答。诸逼迫受意识俱者于人天中恒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界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诸适悦受意识俱者。若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根本名乐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三静虑近分·根本名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舍受意识相应者通在三界。若夫第三静虑意识唯于末位舍受相应。余无有舍。纯乐地故。那落意识唯于末位舍受相应。对法等说嗔于末位与舍俱故。或无有舍。唯苦相应问以何得知五识与三受俱也。答。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间断转变谓之易脱。欣戚舍行互相而起谓之不定。
五果体相
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谓之五果。一异熟如前所说若但言异熟。即六识中报非真异熟摄。若言异熟生亦摄别报。二者等流。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其随先业而似转者实增上果。非同性果。相似之义假名等流此果即通有漏无漏。三者离系谓无漏断障所证善无为法。四者士用。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辨事业。如夫农作·商贾·事主·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五者增上果。谓除前四余所得果。宽通有漏·无漏等。
赖耶三相
三相者何也。谓自相·果相·因相也。何曰自相。谓阿赖耶。此翻曰藏。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之自相。何曰果相。谓此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熟果故。名异熟识。谓之果相。何曰因相。谓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种子识。谓之因相。问。异熟·种子亦应此识自相。何故偏说藏是自相耶。答。此识自相虽有三位。而彼藏名三位之中初位所摄。又以是名我执所执过失重故。是以偏说。所谓三位者何也。谓此识体总有三位。我爱执藏现行位。即七地以前菩萨二乘有学·一切异生·从无始来名阿赖耶。此云执藏。至无人执位。二善恶业果位。谓从无始乃至极解脱道时。乃至二乘无余依位名毗播迦。此云异熟。至无所知障位。三相续执持位。谓从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名阿陀那。此名执持。问。既有三藏名阿赖耶。故知藏名广通三位。何曰初位耶。谓所藏义通第二位。能藏亦通第三位。答。义虽具三。正以执藏名阿赖耶。若不尔者。二乘无学八地已去应有此名。问。疏三末云。此能·执藏亦通无漏。所藏不通无漏矣。执藏何局初位耶。答。佛果第八平等性智之所缘妨。故云执藏。非有妄执。问。此识果相应通三位。何唯异熟耶。答。异熟名宽通初二故。所以偏说。以约有漏不取佛果。问。此识具四果。谓五果中除离系果。何唯异熟此识果相耶。答。等流·增上·士用三果可通余法。唯异熟果不通余法。是故偏说。如是三相俱取现行及一切种。此与转识互因果故。
我法二执
于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我想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于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粗故易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烦恼所知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障即烦恼。持业释。所谓百二十八者何也。见所断惑有其十种。谓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各障欲界四谛之理。故有四十。障色界谛有三十六。每谛除嗔。无色亦尔。都有一百一十二。更加修道十六种一百二十八也。何为十六谓欲界六及上二界各五也。贪·嗔·痴·慢·身边见二见谓之欲六。上界无嗔。故各有五。等流随惑即二十种。此唯自性。若据眷属余心心所及五蕴亦是也。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此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言所知者即一切法。若有若无皆所知故。此从所障以立障名。所知之障。依主释也。若论正障。烦恼障生空。所知障法空。若论兼障互通彼此。当知圣教依胜用说。执我执法萨迦耶见体无有异。同一种生而用有别。故分为二。唯烦恼障发业润生。体是缚法。其所知障义即不然。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补特迦罗我见起位彼法我见亦必现前。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要迷杌等方谓人等故。能持自体说名为法。即一切法皆持自体。有常一用方名为我。故非一切法皆是我。如计外境为法非我及计内法有非一常。是故人执必带法执。法执亦有不带人执。
能遍计识
若依安惠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执即通三性。有漏之心无非执者。五八识唯有法执。七唯有人。六通三种。若有漏心不起执者即不可言虚妄分别。若不执心名虚妄分别。即无漏心无名虚妄分别之心。既以此理明。有漏心皆能遍计。若计度慧粗五·八无。细者亦有。由七识熏习分别力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护法不然。所谓第六·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何以得然。谓有三因。一谓能遍计者计度分别。五·八既无计度分别。故不起执。二谓执我·法者必是慧也。非五·八识恒与慧俱。宁容有执。三谓二执必与无明相应。前六识中善性何得与无明俱。痴无痴等性相违故。不可相应。由无始来第六·七识横计我·法种种分别熏习力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问。六·七二识无有疑滞。五·八既无计度分别。后识生时应无我·法。答·若约分别五·八可得无我·法相。而由六七所染熏成五·八生时带我·法相。
略述法相义卷上
略述法相义(卷上标目)
八识大旨 现等三量
相等四分 自共二相
三种分别 诸识所依
诸识生缘 有覆无记
无覆无记 四无记种
善等三性 善等界系
诸识三性 六位心所
心所俱起 王所相应
诸识界系 苦等五受
诸识受俱 五果体相
赖耶三相 我法二执
烦恼所知 能遍计识
略述法相义(卷上标目)
略述法相义卷中
十一色法
色法有其十一。谓限·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色也。何名法处所摄色。此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极略色者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显扬第五·瑜伽五十四说。建立极微有十五种。谓眼等根为五根微。色等境五极微。四大种四极微。法处实色有一极微。以此十五为极略色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拆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拆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二释随应二释虽成。持业为胜。以色是五种通名也。极迥色者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一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拆此六色以至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虽明暗等亦是所拆。明是等别。迥色是总。处所宽广复能为依。但称极迥色。不名极明等。迥色·空一显色上下类殊俱空界色。何以唯名极迥·不曰极空。恐滥计虚空亦是色性也。又迥色通。空色唯上。不名极空但称极迥。极迥即色。迥色之极。迥之极色。三释随应。色既通名。初后解胜也。受所引色者。即无表。有义唯二。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处处皆说法处无表。唯此二故。无表要在猛利思种。一切处中望律仪等思皆下品。何有无表。有义亦以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为性。处中说有作诚励意应有上思。律仪若是容容应有中思。既是熏种猛利义同。成于无表何简处中。于二说中既无显文。任意取舍。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受之所引而受所引即色。离合二名即成两释。定道二戒虽不从他教而得。方便之时亦从师教。不律仪戒或自邀期或从他受。由此总说名受所引。又别解脱戒·恶戒无表定由受起。转不随心。受道相从亦名受所引。又虽得彼不定从他。无表类同皆名受所引。又有受得定得定道。由此总名受所引。遍计所起者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遍计之所起而所起即色。亦通两释。自在所生色者。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自在之所生而所生即色。亦通二释也。
能造大种
有四大种能造诸色。地·水·火·风谓之四大种。地谓坚劲性。水谓流湿性。火谓温热性。风谓动性。能造大种与所造色俱时而有。互不相离。谓若于坚色聚中唯有地界能作业用。余水火风唯有种子之所随逐。更待异缘方能作业。谓如钻彼干木即便生火。又如白蜡铅锡金银等物融消即流。如是如是于水火风名想聚中其所应次第亦尔。内色聚中一切地等作业皆具可得。于外得有各别地等诸聚。问。如四大种由自种子方得生起。造色亦尔。何故说言诸所造色大种所造。答。若诸色根及诸心中有诸大种种子随逐。即有造色种子随逐。若诸大种所有种子能生果时。彼造色种子亦生自果。故说造色大种所造。
五种因力
四大种有五种因力。曰生因。曰依因。曰立因。曰持因。曰养因也。生因即是起因。谓大种恒将带生诸色。若离大种色不得起。依因即是转因。谓此造色依大种有。若舍大种诸所造色无有功能据于别处。立因即随转因。谓由大种变异能依造色说随亦异。持因即是住因。谓由四大种持诸造色相似相续而令不绝。养因即是长因。谓由大种养彼造色色得增长。谓之五因也。
变异因缘
由三因缘大种变异令所造色变异而转。一士夫用故。二业所作故。三由胜定故。士夫用者。谓由地大所拆触故器有差别。由差别故令所造色变异可得。或由水所润等火所熟等风所燥等令所造色变异可得。业所作者。随业势力先大种生后随彼力色变异生。由胜定者。胜定力故。先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也。
二种造色
大种能生二种造色。一自类差别。二异类差别。自类差别造色者。谓诸大种造涩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缘故。此诸大种各各变异而至。以涩滑等是触分位名曰自类差别。异类差别造色者。诸眼耳等五内色处·四外色处·法处一分。唯除触处。谓之异类差别也。
瓶等假有
问。何缘故知色香味触如是如是别安立中饮食车乘瓶盆衣服庄严具等诸想事物皆是假有。答。由彼想物或于是处色等想物聚中而转。或于是处色等想物聚中不转。若于是处色等想聚有食想转非于是处饮等想转。若于是处车乘想转非于是处衣等想转。如是所余诸假有想若转不转。当知亦尔。一切色香味触想事遍于一切饮食车乘瓶盆衣服庄严具等诸想事中无差别转。是故饮食车乘等皆是假有。色香味触是实物有。
不相离色
不相离色有其三种。一一处不相离。二相离不相离。三和合不相离也。一处不相离者。谓诸大种及所造色同往一处。能造所造更互相望。大小量等互相涉入不相障碍。处所无异名为同处。无别极微一处而住名不相离。且如一眼七物相望互相涉入同一处住。谓眼·身·根·色·香·味·触·能造地大七各极微同一处也。问。所造有六。能造何一。答。有二释。一云虽一地大通能造六。故能造一也。一云。虽有六能造。据地类同合而言也。如言一眼七极微成而实一根有无量微。但言七者据类谈也。能造亦尔。二相杂不相离者。如一眼根有多极微。一根微处七物同住。以此七物对彼七物。虽非同处然相和杂。邻近而住名之为和。七七各别名之为杂无间隔故名不相离。三和合不相离者。如多豆等虽以蜜等之所摄持和合一聚。然不相涉入。复是异大所造异聚相望故名和合。无间隔故名不相离。
大种得名
其性广大能生诸色。故名大种。或种是类义也。此四能为生等五因生起众色种种类别。大有四义。一为所依故。谓与诸造色为所依处。二体性广故。谓体性宽广于造色。三形相大故。谓大地水大火大风其相广大。四起大用故。谓成坏世界作用最大。以有四义各得大名。四大即种。带数持业也。虚空虽大不能为因。内种子等虽能为因。体相非大。所余诸法非大非种。由此地等亦大亦种得句大种也。
共不共相
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是共相。二不共相。多人所感谓之共相。虽知有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以有相似共受义说为共相。实非他用自变自用他变。以不可缘心外法也。然我此物为增上缘令多人可共受用。如山河等是也。唯自能用。他不得用。谓之不共。如色根等是也。共不共中总分为四。共中有二。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而他起不能用。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见猛火等物。余人余趣不能受用。余房衣等准此可知。不共相中亦有二种。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是自识依用。非他所用二不共中共。如自扶根尘。他亦得受用也。
共变不障
共变诸法同在一处不相障碍。譬如众多灯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别共相相似处所无异。灯明既多人影亦多。虽一灯去余光尚遍。故知涉入不隔其相似一。虽似一相各各自别。共变诸法喻而可知。
受用细辨
问。且有一有情伐用一树。为用自变为兼用他。若唯局用自变。余人所变应存不亡。若亦兼用他变。违唯识理。答。树等既是共相种生。皆相随顺互有增益。是故以他所变为增上缘。用自所变。当知于自所变亲缘亲用。于他所变疏缘疏用。自为所顺。他为能顺。由所顺无能顺亦灭。问。如灯明喻。一灯光灭余光犹在。何故今言由所顺无能顺亦灭耶。答。喻取少分。故不相违。
共不共业
若业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谓之共业。能令有情世间种种差别。谓之不共业。由共业种为增上缘共相种子得生现行。由不共业种为增上缘不共相种子得生现行。其旨应知矣。
不相应行
不相应行有二十四。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异熟。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二十四不和合也一得者。依诸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建立得。亦通非情。无法无有。二命根者。依业所引异熟住时决定假立命根。三众同分者。依诸有情相似分位立众同分。大论等中唯趣生上立彼同分。诸论不说外法之上亦立同分。以理言之外有亦好。教中且说胜所依处。非外无也。四异生性者依未生起一切出世圣法分位建立异生性。斯乃三界见所断种子未永害量。即能二障不善·无记二法之上。假施设之。五无想定者。谓有异生伏遍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想灭为首立无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六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七无想异熟者。谓修彼定厌粗动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此无想天非真异熟是异熟生。诸论说名无想异熟者。依真第八异熟识生得种立。故名异熟。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者。名诠法自性。句诠法差别。文体是字。为名句之所依。不能诠自性及差别。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身。如夫梵音言斫刍。但言斫唯言刍未在所目。说为字分位。若二连合能诠眼体。说为名分位。更添言阿萨和缚名为眼有漏。说为句位。知依分位以立名等。一名是名非名身。二名名身。如说色声。三名已去多名身。如说色声香等。一句是句非句身。两句是句亦句身。三句已去名多句身。一字是文非文身。二字亦文亦文身。三字已去名多文身。身者聚集为义。谓以合集总说二三等名为聚集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者。于众同分诸行本无今有假立为生。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异假立为老于众同分诸行相续不变坏假立为住。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坏假立无常。十五流转者。谓于因果相续不断假立流转。十六定异者。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十七相应者。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十八势速者。谓于因果迅疾流转假立势速。十九次第者。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二十方者。谓于因果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二十一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二十二数者。谓于诸行一一差别假立为数。二十三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二十四不和合者。假立不和合。翻对和合其义可知。命根·二定·无想报·异生性于心心所分位。名·句·文方于色分位。余十五通于三法分位假建立之。此二十四名不相应行者简非色·心·及诸心所。及简无为。不似色心质碍·缘虑。故名不相应。生灭无常故名曰行。或行蕴所摄不相应法。故名不相应行。谓行蕴有二。一相应行即心所法。二不相应行即得等也。
三种成就
依诸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种子成就者。若所有染污法·诸无记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现行者。染法未为寿摩他伏。无记未为圣道永害。生得未为邪见损伏。如是名为种子成就。此等未损行与不行皆名成就。自在成就者。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无记增益种子名自在成。由加行力方得自在。又成此时名自在者。故说此等名自在成。加行善法谓世出世一切功德。一分无记谓工七处·变化心·威仪心极串习者。除生得无记法。现行成就者。诸蕴处界若善不善无记现行名现行成就。前二唯种。此唯现行。前一有漏。后二各通有漏无漏。问。何故种分为二现唯立一。答。以种隐而难知离之为二。现行显而易了合而为一。又影显故。
命根细辨
亲生第八心王之名言种子。由先世业所引。持身之差别功能令色心等住时决定。依此功能说名命根。非取生识之义。若此种子无此功能。身便烂坏。现行本识由种力故。生及与缘持根等法。不名命根。以非根本也。
二无心定
于定加行厌患粗动心心所。发胜期愿云。我欲或一日乃至七日或一劫或一劫余无心。遮心心所遂厌此心。令心心所渐细渐微。此犹远加行也。正欲入定至微微心时。即是末后邻次于定前刹那心。熏异熟识成极增上厌心种子。以前诸位虽熏成种。以中下品未名为定。由是增上厌心种子。余粗动心等于后念以去暂不现行。依此一期无心分位假立二定。此二定种无想有漏。灭尽无漏。以定前厌患种子为此定体。
六种无为
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四不动。五想受灭。六真如。谓之六无为。虚空无为者。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即此真如离诸障碍故名虚空。择灭无为者。由无漏慧简择力故灭诸杂染。即此真如名为择灭。非择灭无为者。此之本性不由慧能而性清净名非择灭或有为法缘阙不生。不生之灭所显真理名非择灭。不动无为者。若离第三静虑欲时。得于一切苦乐受灭。即此真如说名不动。想受灭无为者。若离无所有处欲想受不行。即此真如名想受灭。真如无为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上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其实非言诠之所及情识之所测而已。
五位百法
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谓之五位。心法有八。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色法有十一。心不相应行有二十四。无为有六。是其百法也。
蕴等三科
三科即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也。色·受·想·行·识谓之五蕴。于色蕴中摄十一种色。受蕴摄遍行中受数。想蕴摄遍行中想数。行蕴摄相应心所四十九法。及摄不相应行二十四法。识蕴唯摄心法八种。五蕴总摄九十四法。蕴谓积聚为义。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聚彼一切说一切色蕴。乃至识蕴亦复如是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有对名粗无对名细。苦集染污名劣。不染名胜。去来名远现在名近。六根六境谓之十二处。意处摄八识。法处摄四类法。谓法处所摄色有五种。相应法有五十一。不相应法有二十四。无为法有六。合有八十六法。处谓识生长门之义。斯乃能受所了境用也。六根·六境·六识谓之十八界。界谓能持为义。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过现六识能持受用。即是不舍自相也。会现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界相。如眼界相耳鼻舌身意界相亦尔。眼会现见及眼界于此增上是色界相。如色界相声香味触法界相亦尔。依有色根增上力外境得生。故云眼界于此增上也。依眼缘色。似色了别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耳鼻舌身意识界相亦尔也。处亦如界谓眼当见色及此种子等随义应说。问假色亦是色法。何故于十二处中摄在法处。答。以唯意缘当法处收。以摄假随真须从明摄之色处。问。五俱意识及第八识所缘色等境于十八界为五尘界摄。为法界摄。答。若以境对根以六·八所缘法界摄。若以暗从明亦五尘界摄。初门是界门实义也。后门相后名五尘界。处处解释各依一门。问。现在七·八二识为意识摄。为意根界摄。答。此有二解。一谓意根界摄。一谓意识界摄。问。何故界处有无为蕴无无为耶。答。色等诸法有去来等种种差别。总略积聚说名为蕴。常住之法无有此义。是故无为非蕴所摄。
三科因由
于愚根乐各有三种。故说蕴处界。于愚有三。或愚心所总执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谓利中钝。乐亦三种谓乐略有及广。是故世尊如其次第说为蕴处界三。
六种有漏
曰漏自性。曰漏相属。曰漏所缚曰漏所随曰漏随顺。曰漏种类。谓之六种有漏。出杂集论漏自性者即烦恼体。漏性合故名为有漏。由此烦恼在生死故名漏性合。漏体有用名为有漏。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厌恶损污处广。毁责过失立以漏名。漏相属者。与漏相应及漏所依。即染污心心所名相应。遍行别境及前七识。与惑俱者。眼等五根名漏所依。有漏相属名曰有漏。漏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集后有。故名所缚。此中亦摄六外境无记心。对法论中且据善说。从能缚惑名为有漏。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但言漏随不言缚者。以他地法相增益也。从能随惑名为有漏漏随顺者顺决择分。异地不增。同地得增虽憎背。然与漏俱。故名随顺。或虽漏俱而不增益。称损力益能转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据余漏说。漏种类者。谓无学身诸有漏法以先有漏之所起。名为种类。
三种有漏
了义灯中解释有漏有其三种。一体是漏为有所有名为有漏。斯乃上二界烦恼。于三漏中言有漏者是也。以上二界缘身起爱离外境贪。说彼内身名为有。有之漏也。二有他漏故名为有漏。即说能有。三漏性合故。亦烦恼自体。由此烦恼在生死中。以漏即体有用名为有漏。有即漏也。
有漏正因
染污末那是其有漏之正因也。有漏之言正表漏俱。谓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得俱起。虽则烦恼引施等业。唯是傍因而非正因。表漏俱者取能有体。不取烦恼。有他漏故名为有漏。问。五相增益其相如何。答。未那与余识互增益杂染。问。第七与六为杂染依。应有增六。六识如何增益第七。答。有二义。一增增长。二者不损。若第六识发业感八。为彼依缘得相续住。故名增益。起有漏时。设虽不能增长第七而不损害。亦名增益。斯乃对无漏起必损末那。譬如睡眠虽于眼根不能增长而不损害说名长养。问。互相增益亦通他地耶。答。自地互增。他地不尔。第六识缘三界为我。不随他地系。盖此之谓也。
分极无漏
佛果即是究竟无漏也。诸漏永尽。非漏随境。性净圆明故名无漏。诸余无漏虽亦名无漏非究竟无漏。谓一切有学二乘无学非圆非明也。
性等三境
性境·独影境·带质境谓之三类境。性境者。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种生是因缘变。名为性境。眼等五识及五俱第六意识现量皆时得境自相。则此相分亦是性境。余法准知。独影境者。谓能缘心但独变相。无别本质第二。或有杖质。缘无为之相分是也。虽有本质然彼相分不生本质。以彼本质是不生法也。此等相分但与能缘同一种生。谓之独影。带质境者。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杖质而不得自相。谓之带质境。问。性境亦带本质。何局此境得带质名。答。彼境不依能缘分别。心境其真。故得性名。此带质境以依分别非境自相。故对独影以名带质。
三种不随
性境有三不随。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系不随也。性不随者。虽有与能缘心同性是境自性。不由能缘心力是此性等。且如五识通三性相质俱无记不从于五亦通三性。亦如五识身无记性者缘五尘境其性虽同而相·见分各守自性不是随彼能缘心故方成无记性。余皆准知。种不随者。自有能生种子不从能缘种子而生也。系不随者。且如欲界系五识缘自界五尘。斯乃所缘五尘自是欲界系。非随能缘心成欲界系也。
三通情本
带质境即性·种·系三各通情本。性通性本者。且如第七缘第八见分。判此相分。判此相分。若从本质是无覆无记也。若从能缘是有覆无记也。种通情本者。谓现行相分既随见·质名有覆无覆。能生种子亦应随应属见质。问。带质相分有种子耶。答。尔也。且如第七现相。随于见质递于二性。此相熏种。种随现相亦名二性。后相依此二性种生。是其种子相也。界通情本者。判此界系应随质·见非自是此界系者也。
性等同异
或性虽同而系·种不同。如在下地缘上界天眼耳。或系虽同性·种不同。如五识缘自界五尘。或种虽同而系不同。约聚论之即有。一法论之即无。如第八识聚心所所缘与见同种。心王所缘界系不同。如斯等类准思可知矣。
二三合等
于三类境或有唯一。或有二合。或有三合。谓唯一者各别三境也。二合者如第八识缘自地散境。心王所缘是初性境。心所所缘是独影境。五识所缘自地五尘是初性境。亦复说是带质之境。如第六识缘过未五蕴得是独影。亦得说是带质之境。熏成种子生本质故。三合者如因第八缘定果色。心所所缘唯是独影。心王所缘是实性境。亦得说为带质之境。第六所变定果之色为本质故。如斯等类准思可知。
三藏伽陀
三藏伽陀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性·本。性·种等随应。此颂出二执章及枢要上本也。性境有三不随。故云不随心。独影无有不随。故云唯从见。带质有三通情本。故云通情本。或于三类境有唯一二合三合等。或于性·种·系有同不同。故云随应。
四分种子
于四分中后三分必同种生。若见·相二分有别种生。有同种生。有同异种生。谓别种生者即性境也。同种生者即独影境也。同异种生者即带质境也。问。本质·影像同别种如何。答。且依一义·以别种为胜耳。
因等因缘
有为诸法从因缘生。如幻假有。谓色法及诸种子依二缘生。心法依四缘生。所谓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也。因缘者。谓有为法亲辨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有漏无漏。色非色。报非报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生。等无间缘者。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心与心所如何似一。同一所缘。同一所依。同一时转。同一性摄。是故似一也。所缘缘者。谓若有法是带已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若与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增上缘者。谓若有法胜势用能于余法或顺或违。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有为无为皆有不障之力。谓之胜势用。与违顺法能得为缘。谓之或顺或违。如何与违法得为缘。如夫霜雪与违青之黄叶为增上缘。非前灭法。此顺违用于四处转。生·住·成·得四事别故。
种子二缘
现行望自亲所熏种能为二缘。即因·增上。唯除第八及六识中极劣无记。非能熏故。与非亲种以不辨体唯一增上。种望亲种亦具二缘。于非亲种亦一增上。非唯有漏。净种亦尔也。
因果同时
能熏识等从种生时。即能为因复熏成种。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如炷生焰焰燋炷。亦如束芦更互相依。因果俱时理不倾动矣。
因果异时
前念种子生后念种。斯乃自类相生。因果异时。不同种·现相望因·果同时。
名言种子
名言种子有其二种。一表义名方种子。二显境名言种子。因名起种名表义名言种子。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非诠表声是非名言。然名是声之屈曲差别。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以因名故。心随其名变似五蕴三性法等而熏成种。虽亦有依句等而成熏习。总说为名。诠召诸法名最胜故。名言进退摄句字故。不因名言熏成种子名显境名言种子。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即是一切七识见分等心。非相分心。此见分等实非名言。能显所了境如言说名显所诠法。故名为名。表义名言唯第六识缘之熏习。余皆不缘。亦不能发。显境名言通前七识。非第八识。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
执非执受
于第八识所变三境如何分别执受·非执受。谓若约能生觉受。有根身是执受。种子及器界是非执受。据实言之。生觉受者唯是身根。以余四根色香味触不离身根同聚一处亦名觉受。若约安危共同。种子及有根身是执受。器界是非执受。善趣名安。恶趣名危。第八若安。种子有根身亦随安稳。第八若危。种子有根身亦随危厄。故云共同。执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摄为自体·领受为境。持令不坏能生觉受。故名执受。名非执受翻之可知矣。
十二因缘
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惑·业·若种皆名习气。前二习气与生死苦为增上缘。助生苦故。第三习气望生死苦能作因缘。亲生苦故。此惑·业·苦应知总摄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一无明支者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通现行及种为体。二行支者。造作为行。以身语意三行为体。心心所为体。行体是思。此身语意三在欲界名福非福。身语在色界意亦通无色。名为不动。此支亦通现行·种子。三识支者。了别名识。唯取阿赖耶识亲因缘为体。果报主故。此唯种子不取现行。四名色支者。即除六根触受法种皆名色摄。谓色蕴中除根余色。除受蕴全。除行蕴触。除识蕴中本识意根。余想蕴全。三蕴少分为名色支体。此唯异熟性也。言名色者相违释。谓无色蕴名名。色蕴名也。何故无色蕴名名。谓顺趣种种所缘境义。或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义。故说为名。何故色蕴名色。谓于彼彼方所种殖增长义及变碍义。故说为色。五六处支者。生长门义名为处。是内六处。唯取彼异熟种。即五色根及前六识若有异熟居过去世说为意也。六触支者。触境名触。除第七识取第八相应触全·六识之中异熟触。此唯种子。七受支者。领纳名受。此亦同前触应知亦唯种子。八爱支者。耽染名爱。唯取爱数一法为体。正唯修断。助润通见。此通现·种。九取支者。追欲名取。通取一切烦恼。正唯修断。助润通见。此通种·现。十有支者。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十一生者。蕴起名生。即五果现行。不取种子。以异熟五蕴为体。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十二老死者。变异名老。灭无名死。亦以异熟五蕴为体。不取种子也。无明·受·取是惑所摄。行·有一分是业所摄·七有一分是苦所摄也。前十是因。后二是果。如斯因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也。
无明细辨
此无明支取发业者。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于此五中唯取前四。于发业中有能通发总别业者。有但发总报者。有唯发别报者。今取兼发总别及唯发总报者。不取唯别。于中复有助正发业。通取助正。正发行者唯见所断。谓粗猛故。助者不定。谓助发人天总报之业亦通修道。助发恶趣总报之行多唯见断。发别报等少亦通修。又此无明通于相应·不共缠·及随眠。现行名缠。种名随眠。现行分二。与本惑俱名为相应。不与本俱名为不共。然多说是主独行。迷因果理行相细故。不同非主独行无明。
十一殊胜
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如缘起经说。一所缘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胜惑业生本故四等起胜。等能发直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五转异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邪行胜。于谛起增益及损减行故。七相状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转故。八作业胜。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碍胜。障碍胜法及广法故。十随转胜。乃至顶有犹随转故。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矣所以不说余惑亦名发业支也。
行支细辨
或有一业唯感总报。或有一业通感别。并是行支也。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此皆唯能感别报果也。感当业中别有一业唯感别报。谓之别助当业。
五种熏发
名言熏习发识等种未必一时。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然此五种由业熏发必是同时。由行熏识业力种成令五种子一时转变于生死位能生自果而已。
识等次叙
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谓本识为主。异熟主故。余四为伴。是助伴生。就彼四中。名色是总而体性宽。余三是别而义用狭。就后三中。六处以受等依是胜。余二以依处生是劣。就后二中。触以能生受是因。受以触所生是果也。或依当来生起分位现在已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非行熏时及实生果有其前后。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显。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也。
爱取润业
爱能润业取支亦尔。且依初后分此二支。要数溉灌力生有牙。譬如麦等时时受润而得生长。虽初烦恼皆能发润。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故十地经说是爱境也。
润生相貌
于润生位中有中·生殊。于润中有起自体爱。于润生有起境界爱。以于死有不见中有。谓我无有起自体爱。于中有位见生处故起境界爱。谓于彼业所得生处还见如是种类有情喜乐驰趣。即于生处境色所碍中有终灭生有续起也。
中有爱润
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而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谓男女互于父母之处起贪及恚。而缘父母不净谓为己有而生贪爱。或缘当生有果起爱。故得润生。中有染识灭时其异熟识托母胎中。与赤白渧同一安危令相和杂成羯罗蓝。
能所引生
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果种故。识等五种名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发故。爱·取·及有名能生支。近生当来生·老·死故生·及老·死名所生支。是受·取·有近所生故。
缘起得名
瑜伽论中释缘起名有其五释。一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起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是依缘所起之处释名。二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名。三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四数数谢恶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五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说。我已觉悟等起宣说。即由此名展围传说。故名缘起。
五性各别
总分众生有五种姓。一菩萨。二独觉。三声闻。四不定。五无性。即是十卷·入楞伽第二卷·无上依经上卷·善勇猛般若第一卷·大般若第五百九十三卷说五种姓。大庄严论第一卷末种姓品·及瑜伽第二十一声闻地皆说有五种姓别。故知定有法尔差别种子也。
三时教相
如来说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分三时。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粗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而断我愚。尚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要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此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碍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如瑜伽论七十六·解深密经第三广说其相。为对渐悟说教三时。若对顿悟无三时别。若对渐悟即有年月前后次第。若从所说未必如是。唯约义类相从以为三时。若夫华严属第三时。岂拘说时前后者哉。
定有七名
定有七名。一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通有无心。唯定非散。何故名曰等引。谓引等故名等引。以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为等。由定力故引生此等。或等所引故等引。以前加行入定之时制伏沉掉。名之为等。此等引生在定分位。二名三摩地。此云等持。唯是有心而通定·散。谓以平等持心心所但于境转名为等持。三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通有无心。等引宽通摄一切有无心位诸功德法。等至不尔。何故名为等至。谓至等故名等至。定数势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名之为等。或等至故名等至。由前加行伏沉掉等至此安和分位也。四名驮那演那。此云静虑。通摄有无心定漏及无漏染与不染依色四地。定慧平等故名静虑。五名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即是等持也。心专一境依教而缘。证解所缘心便明净。非是定心缘一物。即随所注心多少境或一刹那别欲注心处深取所缘定即得生。非要前后唯缘一境。六名奢摩他。此云止。唯是有心。净定不通散位能止信心故名曰止。七名现法乐住。唯在静虑。根本非余净不通散。从果得名也。
闻等三慧
三慧有二。别体·义说也。别体三慧者。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也。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谓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义者也。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名闻所成慧。依主释也。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谓依思虑以义为先而观文者也。由思筹度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之慧名思所成慧。邻近释也。或因于思所成之慧。依主释也。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谓依于修俱于文·义证解明了也。修者证义。明证境故。体即定数。因定相应所成之慧。邻近释也。或因于定所成之慧。亦依主释也。修慧是定。闻·思二慧是散非定。义说三慧者局在八地已上。虽一慧体一刹那中。义分为三。实无别体。但是修慧假说闻·思。谓能取外境而寻于义名为闻慧。能善筹度先理后文名为思慧。于此二中能证明显即名修慧。圣智迅速于一念慧义分如此。七地已前虽无漏心而闻教法。或先文知义。或先义缘文。或文义俱时而照。不同八地已上常恒无间文义俱照而已。
四重出体
凡论出体总有四重。一摄相归性体。即一切法皆性真如。故大波若经理趣分说。一切有情皆如来藏。胜鬘经说。夫生死者是如来藏。无垢称言。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诸经论说如是非一。二摄境从识体。即一切法皆是唯识。华严等说三界唯心。如是等文证非一。三摄假随实体。即诸假法随何所依实法为体。如说瓶等以四尘为体说诸不相应是色心分位是也。此类非一。四性用别论体。色心假实各别处收。如瑜伽等说色蕴摄彼十处界是也。此类众多。又有四重。一真如。二无相。三唯识。四因缘。此二四体摄法义周随其所应释一切法也。
故不故思
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谓之三种思。前二种思是发身语远近加行。此与意俱故作动意故名曰意业。第三胜思正发身语。是其身语二业体也。如是造业谓之故思业。除此已外不觉误犯。谓之不故思业。瑜伽第九十卷云。故思所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彼或错乱或不错乱。其错乱者。谓于余处思欲杀害。或欲劫盗。或欲别离。或欲妄语及欺诳等。如是思已。即以此想别处成辨。不错乱者。当知其相与此相违矣。
增不增业
起造诸业而令习气增益。谓之增长业。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虽起身语而不令种增长。谓之不增长业。瑜伽第九云。增长业得谓除十种。一梦所作。二无知所作。三无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数所作。五狂乱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乐欲所作。八自性无记九悔所损。十对治所损。除此十种名增长业。不增长业谓此十种。又八十九云。诸作不增长业。若无追悔不修对治。尚可受果。名增长业。若追悔等名不增长业。或先增长业。由追悔等名不增长业。如未生怨。未追悔前名增长业。追悔已后名不增长业矣。
定不定业
瑜伽论第九十云。定受业者。谓故思所造重业。不定受业者谓故思所造轻业。由三因缘令业成重。一由意乐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乐者。谓由猛利缠等所作。于同法者见已欢喜。于彼随法多随寻思多随伺察。如是名为由意乐故令业成重。由加行者。谓于彼业无间所作。殷重所作。长量积集。又于其中劝他令作。又即于彼称扬赞叹。如是为由加行故令业成重。由田故者。谓诸有情于己身恩若住正行及正行果。于彼发起善作恶作。当知此业说名为重。与彼相违说名为轻。又第六十云。依未解脱建立定受业矣。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得无学等。名为解脱者。与此相违者名为未解脱者也。
三业四业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业差别有三种。谓顺现法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顺现法受业者。若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谓从慈定起已于彼造作若损若益必得现异熟。如从慈定起。从无诤定起。从灭定起。从预流果起。从阿罗流果起亦尔。又于佛为上首僧中造善恶业必得现异熟。又有余猛利意乐方便力所行善不善业亦得现异熟顺生受业者。若业于无间中生中异熟成熟。谓五无间业。复有所余善不善业于无间生异熟成熟者。一切皆名顺生受业。顺后受业者。若业于无间生后异熟成熟。是名顺后受业。杂集论八云。于此业中后初熟位建立顺现法受等名。不唯受此一位异熟。若业于此生造。即从此生已去异熟成熟。说名顺现法受业。若业于此生造从无间生已去异熟成熟。说名顺生受业。若业于此生造度无间生已去异熟成熟。说名顺后受业矣。问。何名无诤定。答。杂集论七云。无诤者。谓依止静虑于防护他所应起烦恼。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矣。唯识论中更加顺不定受业以为四业也。
定不四业。
瑜伽六十云。复有四业。一异熟定。二时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矣。了义灯五云。余三不定。第一约报受虽是定。然时不定。第二时定而报不定。故并不定。
决定三业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云何名为决定受业。谓作业决定·受异熟决定·分位决定。杂集论七云。作业决定者。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于此生中必造此业。何以故。应造此业期限决定故。终不越限必造此业。乃至诸佛世尊大神通力亦不能为障令其不造。随因决定力果相续转变故。受异熟决定者。如先所说故思造业。分位决定业者。如由此业于现报中必定受异熟。由此业必受生异熟。由此业必受后异熟。法华玄赞十云。若业道摄名顺定业。加行后起通定不定。又未悔未对治等名决定业。已悔已对治等名不定业。
五种故思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云何名为故思造业。谓他所教敕故思造业·他所劝请故思造业·无所了知故思造业·根本执着故思造业·颠倒分别故思造业。杂集论七云。他所教敕故思造业者。犹如有一。虽不欲乐因他强力之所教敕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他所劝请故。思造业者。犹如有一。虽不欲乐因他劝请因他引导执为利益发起故思行不善业。无所了知故思造业者。犹如有一。不了得失。无所执着随欲造业者所作发起故思行不善业。根本执着故思造业者。犹如有一。为贪嗔等不善根缠故其心猛乱执着发起故思行不善业。颠倒分别故思造业者犹如有一。依不平等内见爱乐邪法为求当来可爱异熟发起故思行不善业。前三故思作业虽作不增长。轻故不必受异熟。后二故思作业若作若增长。重故必定受异熟矣。
福等三业
一福业。谓感欲界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受之善业是也。前是人天总业。后是五趣别业也。福者胜义其相殊胜自体及果俱可爱乐。故名为福。二非福业。谓感恶趣异熟及顺五趣异熟之不善业是也。初是三恶趣总业。后是五趣别业也。非福者劣义。其相鄙劣自体及果俱不可乐。故名非福。三不动业。谓感色无色界异熟及顺色无色受之业是也。前是总业。后是别业也。此业以定所摄定于自处受其果报。不如欲界散业遇缘而转得余趣处受报。故名不动。或定地摄名为不动。以定能住于一境也。
略述法相义卷中
略述法相义(卷中标目)
十一色法 能造大种
五种因力 变异因缘
二种造色 瓶等假有
不相离色 大种得名
共不共相 共变不障
受用细辨 共不共业
不相应行 三种成就
命根细辨 二无心定
六种无为 五位百法
蕴等三科 三科因由
六种有漏 三种有漏
有漏正因 分极无漏
性等三境 三种不随
三通情本 性等同异
二三合等 三藏伽陀
四分种子 因等四缘
种子二缘 因果同时
因果异时 名言种子
执非执受 十二因缘
无明细辨 十一殊胜
行支细辨 五种薰发
识等次叙 爱取润业
润生相貌 中有爱润
能所引生 缘起得名
五姓各别 三时教相
定有七名 闻等三慧
四重出体 故不故思
增不增业 定不定业
三业四业 定不四业
决定三业 五种故思
福等三业
略述法相义(卷中标目)
略述法相义卷下
四十一位
菩萨行位有其四十。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也。
十住位次
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谓之十住。第一发心住。谓菩萨创首发于大菩提心名发心住。于此位中而修十信。谓一信心。二精进心。三念心。四慧心。五定心。六施心。七戒心。八护心。九愿心。十回向心。虽精进等九心各异。以信为主俱时信之所助故。名十信也。第二治地住。谓净治三业悲及有识。名治地住。第三修行住。谓修胜理观起上妙行。名修行住。第四生贵住。谓从诸圣法正教中生。名生贵住。第五方便住。谓所修善根皆为救物。名方便具足住。第六正心住。谓所闻赞毁心定不动。名正心住。第七不退住。谓闻说三宝三际有无心坚不转。名不退住。第八童真住。谓三业清洁悟二世间。真简伪虚。童表无垢。故名童真住。第九法王子住。谓解真俗谛悟法王法将有所袭名法王子住。第十灌顶住。谓如太子之堪受王位行渐胜故。名灌顶住。何故通名住耶。菩萨在此创安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
十行位次
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谓之十行。第一欢喜行。谓为大施主一切能舍。三时无悔。利誉不悕。愍生慕法。睹者欢敬。名欢喜行。第二饶益行。谓常持净戒。不染五欲。令伏众魔。一切众生立无上戒得不退地。名饶益行。第三无恚行。谓常修忍辱谦卑恭敬。和颜爱悟不害自他。悟身空寂怨对能忍。名无恚行。第四无恚行。谓假设多劫受诸剧苦求法济生念念不息。名无尽行。第五离痴乱行。谓常住正念恒无散乱。于一切法乃至生死入胎出胎无有痴乱。名无痴乱行。第六善现行。谓善入法皆无性相三业寂灭无缚无绪。而复不舍化众生心。巧能随类现生救物。名善现行。第七无著行。谓历诸尘刹供佛求法传灯度生心无厌足。然以寂灭观诸法故而于一切心无所著。名无著行。第八尊重行。谓尊重善根智慧等法皆悉成就。而由得斯诸尊重法二利之行更增修习。名尊重行。第九善法行。谓得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慧法能为众生作清凉池善守护正法佛种不绝名善法行。第十真实行。谓成就第一义谛之悟学三世佛真实之语无二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名真实行矣。何故通名行。谓行六度等诸行胜故。名之为行。
十向位次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谓之十回向。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行六度·四摄法等悉为救护一切有情令离生死得涅槃乐名救护众生。入平等观不见怨亲众生等相名离生相。第二不坏回向。谓于三宝所得不坏信因持诸善回向众生令获善利名不坏回向。第三等诸佛回向。谓学三世佛不着生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名等诸佛回向。第四至一切处回向。谓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于一切三宝之所一切世界众生之所作诸供养利益之事。譬如实际无处不有。名一切处回向。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于诸如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以此善根皆悉回向庄严一切诸佛净刹常作佛事。善巧方便具诸功德离诸虚妄而无所著。由回向已得无尽善根。名无尽藏功德回向。第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谓以内外财随众生意而惠施之。见诸苦者悲以身代。坚固安住自性功德。以如是等诸善功德而回向已。令一切生得大智慧除灭大苦。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第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谓能增长一切善根。修习究竟安住忍力。闭恶趣门永离颠倒不着诸行。一切善根由皆悉回向。为一切众生作功德藏。普覆一切拔出生死。令得众善等无差异。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第八如相回向。谓成就念·智安住不动。心无所依寂然无乱。不违一切平等正法。严刹度生。所修诸善皆顺如相而为回向。名如相回向。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谓所摄善根离憍慢等。所有缚着得解脱心行普贤行。所习诸善不执为己及以他人。以无缚着解脱之心回向饶益品物一切。故名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第十法界无量回向。谓离垢绘系顶。受大法师记法施他生。严净世间出生智等。悉同虚空而无限量。凡有善根修于回向悉法界。故名法界无尽回向矣。何故通名回向。在斯位已凡修行皆为回向。立回向名。
十地位次
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谓之十地。第一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第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第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第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第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第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第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第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第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第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矣。何故通名地耶。如是十地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与所修行为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能证所证以为地体。即通真如·正智皆能生长。真如何名令得生长。今者不言如为能生。但言行是所生。彼为增上缘行自从种子生故。
妙觉果满
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矣尼名法。此谓二转依果。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谓之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微妙甚深超过寻思言议道故言不思议。清净法界远离生灭极安稳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极巧便故。并顺益相而违不善。故说为善。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功德法所庄严故。亦名法身。体·依·聚·义总说名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也。
入等三心
十地各有入·住·出心。入地未久谓之入心。久住时分谓之住心。久住之后渐近后位谓之出心。三心各经多俱胝百千大劫也。似如十地各有三心。地前诸位亦当得有入·住·出心也。
四加行位
第十回向满心之位修四加行。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位菩萨修四寻思·四如实观。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名者谓色受等。亦摄名因·名果等。寻思名因者。谓字·字身·多字身及声等。名果者。句·及名身·多名身·多句身等皆名之果。名召法胜但说寻名。义者如名身等所诠表得蕴处界等若体若义总名为义。以义宽故不说自体。自性谓体也。差别谓体上差别也。名义各有自性差别。名义相异。故别寻思。二二相同故合寻思矣。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后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有相。故亦名暖。依时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增识空故亦名忍。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印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真相见道
见道者。唯在初地入心。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以初照理。名曰见道。无漏正智照理名见。行人游履而趣极果。名之曰道。见即是道。然上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二相见道。初真见道亦云一心真见道。谓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此缘真智狭带真如之体相起。故名所缘。非带彼相分而起名缘。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虽有见分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多刹那者。无间·解脱二道也。谓合三界分别烦恼以为一品。又合三界分别所知以为一品。合此二障而一念断。以生空智断烦恼障。以法空智断所知障。断惑一念名无间道。证理一念名解脱道。问。断证之位当是俱时如彼明来闇去之时。何有二道耶。答。此有二因。一虽无间道已无惑种证彼无为由加行期心别故。谓无间道能断惑解脱道能证灭。有此用别起解脱道。二无间道时虽无惑种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次相见道者。真见道后方得生起。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此智二分俱有。思惟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二缘安立谛。初观非安立谛者此有三品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耎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何故得有如是三心。谓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为上。细者为下。合为四类。然二粗者各别除之。以智犹弱未双断故。若上品智方能双断。然初二智未能殊胜。但缘内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时其智上品能广缘一切内外我法。故三别也。内遣者唯缘内身而遣假故。有情假者先解有情皆妄所计。但有内心似有情现。谈其无体名之为假。缘智者能缘心。即缘内身为境。遣有情假之缘智也。下皆准知。初起名耎。次智名中。胜前劣故。后起名上。于断见惑此智最上故。以惑从智说三品也。问。真见道时已实断证。何得重有如是断证耶。答。今此断证非实断证。但以假相法则彼真也。如何法则。谓真见道有二空见分。二空见分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有四见分。无间道中分·法见分各别法故有初二心。解脱道中人·法二见总法有第三心。无间所断有差别故各别法则。解脱所证唯一味故总而法则。次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初十六心者。谓于苦谛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何故名曰苦法智忍。苦者苦谛。法者苦谛教。智者加行道中缘苦法之智。忍者无漏忍。忍前苦法智。是故名曰苦法智忍。二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证前所断烦恼解脱。法谓苦如。能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缘苦法忍。以后圣法是此苦智之类名为苦类。苦智有之称于苦智名苦类智。缘此之慧名苦类智忍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缘苦法智。审定印可苦类智忍缘苦类之智名苦类智。决断言智。慧即不尔。忍智无别随用标名。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此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所取谓谛理能取谓缘理之智。法忍法智缘谛理为境观所取也。类忍类智证前智品观能取也。法忍法真无间见分。法智法真解脱道见分。类忍法无间道之自证分。类智法解脱道之自证分。印前智故差别立也。次十六心者。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欲界名现前界。现于欲界入见道故。上二界名不现前。现观忍法真见道无间道见分。现观智法真见道解脱道见分。欲界四谛四十。上界各三十六。谛各除嗔。故一百一十二也。
资等五位
五位谓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也。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名加行位。加功而行故曰加行。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真相见道名通达位。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出相见道已住出地心乃至第十地终金刚无间道来并名修道。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二转妙果名究竟位。即是究竟无漏界故。
三大僧祗
一切菩萨因位修行必经三大阿僧祗劫。阿僧祗此云无数。斯乃超过一切算数故曰无数。非全无限。璎珞经下云。言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岁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即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岁一拂此石乃尽。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岁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祗劫矣。资粮·加行经初僧祗。自极喜地至第七地经第二劫。从第八地至第十地第三劫。三祗时量未必齐等。但约修行浅深不同以建立之。劫石等喻且显长远。非云齐等。不同行相种种差别其旨如下。
十波罗蜜
十波罗蜜者。菩萨所修之行也。一布施波罗蜜。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施财名财施。施他不令豺狼等畏名无畏施。为他说法名法施。财益他身。法资益善根。无畏资他心。二戒波罗蜜。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转舍不善谓之律仪。律谓法律。仪谓仪式也。转生善法谓之摄善。转生利生谓之饶益。三忍辱波罗蜜。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虽遇敌在愍彼不舍。谓之耐怨害忍。虽遇寒热等苦更无退转谓之安受苦忍。真如理体是无生法。证彼之智谓之谛察法忍。亦名无生法忍也。四清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清进·利乐精进。发猛利乐欲名被甲。如着钾入陈即无所畏有大威势。余二可知。五静虑波罗蜜。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辨事静虑。安住现法乐住故名安住。此发六通故名引发。辨利生事能令止息饥俭等苦。故名辨事。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翻慧此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简异后得言无分别。七方便波罗蜜。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技济方便善巧。此由般若及与大悲。以诸善根回求无上菩提是般若。作诸有情一切善利是大悲。八愿波罗蜜。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九力波罗蜜。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以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度无间现行。思择诸法而修习故。十智波罗蜜。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就有情智。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名受法乐。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饶益有情。名成有情。波罗蜜多此云到彼岸。到涅槃名。
三波罗蜜
十波罗蜜有三种名。一名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纯是有漏。去无相远带相修习。由此但名波罗蜜多。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是通无漏。邻无相故。或近无加行。故名曰近。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是纯无相。任运长时。故名为大。初地已前一行中修一行。谓以当位行为首。兼余一行。初地已去一行中修一切行。谓以当地行为首修诸。八地已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谓非唯以当地行为首。亦以施等为首修余也。所谓当地所修行者初地修檀。乃至。十地修智度也。
功无功用
七地已前谓有功用。八地已上谓无功用。若对佛果八地已上尚有功用。谓二乘圣者十地菩萨于能治药所治之病。俱不能遍了知尽。故于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须假藉寻·伺二法。与佛稍别。佛无功用而说法故。八地已去虽无功用。果未故有任运功用也。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前八地已去皆无。后八地已上犹有。七地已前二用并有。八地已去无功用者。无自利用任运入地。非于利他亦无功用。佛二俱无。故说法时不假功用。有正思惟体即是思。不名为寻。
遍等三性
一遍计所执性。谓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理·教推征不可得故。谓之遍计所执。周遍计度故名遍计。二依他起性。谓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名依他起。三圆成实性。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体遍即圆满也。是简自相。诸法自相局法体故不通于余。若通于余便非自相。故唯真如能遍诸法。体常即成就也。是简共相。诸法无常空无我等虽遍诸法体非实有。非有实体贯通诸法。唯有观心无共相体。既尔不应说彼体性是常法。体非虚谬即诸法实性。是简虚·空我等。小乘外道执虚空·我亦体是常能遍诸法。说彼虚谬。非法实性。非虚之言简异虚空。非谬之言即简我等。等妄执故。具此三义名圆成实。无漏有为亦得称为圆成实性亦具三义一者离倒。体非染故。是其实义。二者究竟。诸有漏法加行善等以非究竟不能断惑。诸无漏法以究竟故能断诸染。是其成义。三者胜用周遍谓能普断一切染法普缘诸境缘遍真如。是其圆义。故净依他亦是此性也。
三性观行
一切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识体即唯持业释也。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总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所以晦斯空有长溺二边。悟彼有空高履中道。以所观境通三自性是故名曰唯识三性观也。菩提萨埵虽行愿多专以此观而为本行。为成此观兼修余行。
伏断次叙
烦恼·所知分别现行资粮位渐伏加行位顿伏。少分伏名渐伏。犹有余故。全分伏名顿伏。更无余故。资粮位伏其粗者。加行位伏其细者。因邪师教所起名粗。由自分别所起名细。分别二障种子·习气俱初地断。谓无间道断种。解脱道断习也。烦恼障中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有不怖者故起烦恼怖者不然。八地已上毕竟不行。道力胜故。所知障中修所断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彼障现起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伏尽。八地已上六识俱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果相续能违彼故。第七俱者犹可现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若俱生烦恼障习气于十地间地地除之。问。体上气分谓之习气。如纳香箧虽取其香余香犹在。何故犹有种子体在习气先灭耶。答。种体先灭气分后灭。如纳香箧余香犹在。有种子体习气先灭如香先灭麝香体有。何必一概耶。
故意方行
俱生烦恼障之现起地前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令永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何故故起。为利有情也。如何故起。谓若人将害千人。菩萨以愍多人杀彼一人。故起嗔恚而犯杀业。生地狱中代有情苦。或依大悲相应智力助于人天古业故起贪爱润人天生受随类身济度众生也。
永灭不行
八地已上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谓第六识生空无漏相续无间也。何故不故起耶。谓故起烦恼本拟润生。八地以去无分段死。无由可藉烦恼助润。若尔何故不断种子。谓惑种大变易时长。不假数资。若无惑种变亦易时促。如二乘无学愿数数资。又十地练根偏求菩提。是故不假断烦恼种。烦恼虽在不障得地。是故不断也。烦恼不能助润变易。谓惑种在变易时长者何也。谓虽非亲助润变易如分段生远势亦有。故令变易其时长也。
顿渐二悟
于菩萨乘分为二类。谓顿悟渐悟也。顿悟者。无始以来唯有菩萨无漏种子其性顿大。不经二乘直入菩萨。故名顿悟。亦名直往。渐悟者。无始以来并具三乘无漏种子。是故先经二乘行果然后回心入菩萨行。既非直入。故名渐悟。此惭悟人回心之后稍经劫数而入资粮僧祗时分。谓初果回心者经八万劫。二果回心者经六万劫。三果回心者经四万劫。四果回心者经二万劫。独觉回心者经十千劫。
智增悲增
智慧增上谓之智增菩萨。大悲增上谓之悲增菩萨。顿悟渐悟各有此二类。于渐悟中从不还·阿罗汉而回心者必是智增也。从预流·一来而回心者或成智增或成悲增。初二果人有欲惑故或成悲增。本性下劣恐生死故或成智增。
二种生死
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取名言熏习识等五种而为亲因。福·及非福·不动三业为胜增上能招感缘。一切烦恼总能为发业润生之缘。由斯分段异熟得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有分别业即后得缘事智俱之思。思亦即愿故不别说。由所知障执彼菩提有情为有而起悲愿。即以识等五果种子而为亲因缘。欲界福业并色不动除无想天及五净居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而为远胜缘。虽实变易用名言种而为亲因福·不动业为增上缘。若无无漏无胜堪能感变易生。由所知障方发悲愿。故起无漏资身故业。今隐所资但举能资及以能发胜劣两缘。明变易生体是有漏。说无漏界外生死者依胜缘说焉。二种生死正取异熟第八为体。兼通余识异熟五蕴也。
二生死位
或有菩萨初地即能伏诸烦恼故初地得变易生死。或有乃至八地方得。谓有唯受分段非变易。谓诸凡夫·四果定性。或唯受变易非分段。谓二乘无学不定性者·八地已上菩萨。或亦受分段亦受变易。谓前三果不定性·七地已前。以由自在受变易烦恼未尽受分段。有起烦恼谓悲增上者。有不起烦恼谓智增上者。或虽悲智等而所乐行不同。一怖故伏惑。恐为失。一不怖故起。利生故。或伏或不伏有此差别也。
镜智心品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不愚者不迷闇义。由此如来名一切种智及一切智。不忘者恒现前义由此如来成不忘失法。纯者无杂。净者离染圆者满义。纯简因无漏。净简一切有漏。圆简二乘无学功德。现行功德之依。种子功德之持矣。何故名大圆镜智耶。谓依佛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平等平等。故以为喻。圆镜即智。持业释。相应心品言通相应法。此品缘一切法。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余一分二。准此应知。此转有漏第八识相应品而得矣。
平等心品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随诸有情所乐示现者随十地菩萨所宜现也。遍缘真俗为境。二智所摄焉。何故名为平等性智谓平等性真如理也。智缘于此故言平等。此在因中有我执故自他差别。今我无故自他平等也。此转有漏第七识相应品而得矣。
察智心品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摄观无量总持定门者。虽余二智非无此德。此智胜能摄藏。故名为摄示常观察此总持·定门故名为观。功德珍宝者。谓六度·道品·十力等法。作用差别谓现通等。神用莫方称之为妙。具缘诸法自共相等名为观察。筹量境相妙用胜故也。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二智所摄。此转有漏第六识相应品而得矣。
成智心品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所作之成。成所作即智。故名成所作智。此品亦能遍缘三世诸法。随意乐力或缘一法或二法或多。随作意生。缘事相境起化业故后得智摄。此转有漏前五识相应品而得矣。
妙平初起
平等性相应心品。菩萨见道初现前位违二执故方得初起。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菩萨见道顿断二障。是故二智起必同时。若能观智识因唯第六。通真俗三智。余不能起行总缘观理趣入真故。第七由他引亦为此观。通中后智。有漏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不能广缘诸法。无广行故。不成能对治道。第六断惑成妙观察智。第七所引亦证无漏成平等性智。故云他引成能观。七地以前以漏无漏间杂而起。第六若有漏则第七亦有漏。若第六入法空妙观第七亦法空平等性智。若第六入生空妙观第七犹起法执也。
镜事初起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成所作智相应心品佛果初起。异熟识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犹未顿舍。与无间道不相违故。非障有漏劣无漏法但与佛果定相违故。金刚喻定无所熏识无漏不增应成佛故。由斯此品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不断。持无漏种令不失故。非障有漏谓有漏善·三无记法全·异熟生少分。除法执一分故。劣无漏法谓即十地中所生现行及此种类中下品种也。因位第八是有漏故。所变五根亦是有漏。有漏根何发无漏识。上二于境明昧异故。问。无漏第七以有漏第八为所依。岂非无漏识依有漏根耶。答。彼根共依。此不共依。部。如初无漏以有漏心为等无间缘等。是非不共依耶。答。彼非俱有。此俱有依。问。生空无漏第六识以有漏第七为所依。是非不共俱有依耶。答。彼非同境。此同境根也。由斯此品佛果初起矣。
初地所断
初地所断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谓于圣法不得假施设之。异生性者或五·四蕴成有情法。性唯染污。异生之性名异生性。异生有二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五趣故。生谓生类。异于圣人之生类名为异生。二变异名异。凡类转变为邪见等。有于变异之生类名为异生。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诸业果等。而今且说能起烦恼。是根本故。由斯解深密四及瑜伽七十八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及善趣中分别所起别报业果等。此愚品故总说为愚。诸业果等虽体非愚。业是愚所起。果是业所感。后准此释。或彼唯说利钝障品俱起二愚。彼粗重言显彼二种。或二所起无堪任性。后粗重言例此应释。理实初地修道位中亦断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说最初断者。后九地断准此应知。住满地中时既淹久。理应进断所应断障。不尔三时道应无别。
二地所断
二地所断即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由斯瑜伽七十八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或唯起业不了业愚也。于诸有情身等邪行障。故名邪行障。能障第二地净尸罗故名趣。毁责为名。如称人言恶趣。不可言能取起名趣。不取恶果故。误犯三业名愚者。愚品故。若发业招生死。所知障不能。非缚法故。若障智三业不招恶果此亦能发。
三地所断
三地所断即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断。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由于五欲起贪多住散乱障于定及修慧。修慧与定想近故唯说障。非不亦障思慧等。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断。欲贪随伏。此无始来依彼转故。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即是此中能障总持闻思慧者。以闻思与闻持相近故偏说之。非不障修慧。然从胜障故别分二。非一障体义说二障。
四地所断
四地所断即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我所·边见·及我慢·我爱与见俱者·并彼定爱·法爱等。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分别身见等法其相粗猛。谓之上品。第六识中独头贪等通不善性。谓之中品。今所断惑行相最细而唯无记。故名最下。非如见断强思等生故曰不作意缘。无始以来随逐于身不舍于身故曰远随现行。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漏菩提分法彼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所知障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永不行。问。何故身见等障菩提分法耶。答。菩提分法修念住等。由执我故障彼念住观法无我等。故说为障。
五地所断
五地所断即于下乘般若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纯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厌生死者。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即是此中乐涅槃者也。
六地所断
六地所断即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
七地所断
七地所断即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断永断。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执有生者以行流转以生为首。实皆有灭。且举一生。非不执灭。即执流转相也。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相故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
八地所断
八地所断即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断。彼永断故。得二自在。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生空智果不违彼故。
九地所断
九地所断即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于无量所说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辨才自在愚。辨才自在者谓辨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十地所断
十地所断即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也。
金刚所断
十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斯瑜伽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也。
极脱所弃
所余有漏法种·劣无漏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犹未舍彼。与无间道不相违故。解脱道起方弃舍之。第八净识非彼依故。有漏善·三无记法全·异熟生少分名所余有漏。二障余故。十地中所生现行及此种类中下品种名劣无漏也。
十种真如
十真如者。一遍地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三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虽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行犹未圆满。为令圆满后后建立。
依诠废诠
真如妙理不可思议。非言所言。非识所识。唯诸圣者分满证悟。谓之废诠谈旨。虽然如是强寄言虑而说常住一味等。谓之依诠谈旨。
变化身土
于变化土有其二种。一秽土。二净土。秽谓瓦砾^2□棘便利臭秽等也。净谓金银七宝池林宫阁等也。唯识论十云。若变化身依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佛土章云。此土亦以有情五蕴及器界四尘等以为体性。佛变唯无漏。余有情变通有无漏。第六识及所变通有无漏。余识及所变唯有漏。太贤云。净秽同处。随业异见。犹如四识等事心异。如说鹙子所见山河螺髻梵王变宝土故。
长时暂变
于变化土而有长时净土·暂变净土。长时净土其相可知。暂变净土谓释迦土中说无垢称经。足未按前现秽非净。足按已后暂令见净。说法华时。十方佛集净而非秽。未集已前秽而非净。涅槃亦言。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地皆柔软。无有??塘土石沙砾。亦化土摄。是其暂变而已。
自受用土
唯识论十云。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佛土章云。唯以无漏色蕴色香味触相续四尘·间断亦声五尘为体性。具事相色法功德。
他受用土
唯识论十云。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谓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佛土章云。亦以无漏色蕴四尘五尘而为体性。亦以成十地菩萨五蕴及金银等所成四尘等器土以为体性。又云。佛所变者定唯无漏。菩萨变者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变唯有漏。第六意识或第七识及所变通有无漏。
有边无边
佛地经明受用土云。周圆无际其量难测。佛地论有三义。一有边际。一无有边际。一自受用无边。他受用有边矣。后解为正。彼正义云。二他受用。谓诸如来为令地上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改转不定。如变化土。如是净土以有边故。地上菩萨及诸如来皆测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测。
自性身土
唯识论十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小大。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疏云。以佛义是相。谓有为功德法所依故。众德聚义故。二身自体故。法者是性义。功德自性故。能持自性故。诸法自性故。体为土。义为身。
摩醯首罗
净居天上有他受用净土。名曰摩醯首罗。即是大自在宫也。第十地菩萨将成正觉必往此处。若第十地满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住在自在宫处。处所不定也。十地经论言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者据初往而说。问。此自在宫为三界摄将否。答。若论处所非是三界。色究竟天外有别处。佛土章云土非界系言超三界矣若论相摄即是色界摄。佛土章云。异熟识在必是三界摄。何得出界矣。问。于论相摄即色界摄。若尔为是净居摄将否。答。是非净居摄。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十八住处。无想天者广果天摄。非别处所。既云。十八复言无想广果天摄。故自在宫非五净居。若净居摄。处应十七非十八也。问。第十地菩萨依何业力往自在宫耶。答。初以广果天秽业感彼天果。至生自宫以无漏定愿资令殊胜而往净土也。
三身成道
问。三身成道为是同时。将前后欤。答。古有二义。一谓同时。若不尔者应有佛果增减过。三身章云。故成三佛不增不减。一谓异时。准天亲无性解释。八相化仪并事智之所现。报前化后其理分明也。故法华玄替三云。果道满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等正觉。朴扬三身章记云。自在宫中成正觉已。知足化身即下阎浮亦成正觉矣。是当以后为正。佛身余身相虽异并是变化身。何有三身阙减失耶。
三种常住
常有三种。曰自性常。曰不断常。曰相续常也。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也。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净八识聚
净八识聚于自他身互相展转皆有所缘。同时心心所亦得互缘。以彼功能遍现影故。识自证分与相应见分同缘缘自见分。余净心所义例亦然。相分必无有能缘用。自余三分互缘一切。故名遍缘。见分缘自证分亦能缘证自证分。证自证分亦能缘见分相分者唯在佛位。余者不能也。三分若能遍缘一切。三分差殊云何得别。谓前所得者亲得。余新所得影得。故成差别矣。果位诸识与几心所相应。谓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也。
五重唯识
观门次第从粗至细。总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谓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若尔何故得言唯识。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二舍滥留纯识。谓虽观事理皆不离识。于此内识有境有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三摄末归本识。谓见相二分俱依识有。若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是故摄末归本名曰唯识。四隐劣显胜识。谓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以心王胜而心所劣。隐劣显胜名为唯识。五遣相证性识。谓识言所表俱有事·理。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证。遣事证理名曰唯识。
略述法相义卷下(终)
略述法相义(卷下标目)
四十一位 十住位次
十行位次 十向位次
十地位次 妙觉果满
入等三心 四加行位
真相见道 资等五位
三大僧祗 十波罗蜜
三波罗蜜 功无功用
遍等三性 三性观行
伏断次叙 故意方行
永灭不行 顿渐二悟
智境悲增 二种生死
二生死位 镜智心品
平等心品 察智心品
成智心品 妙平初起
镜事初起 初地所断
二地所断 三地所断
四地所断 五地所断
六地所断 七地所断
八地所断 九地所断
十地所断 金刚所断
极脱所弃 十种真如
依诠废诠 变化身土
长时暂变 自受用土
他受用土 有边无边
自性身土 摩醯首罗
三身成道 三种常住
净八识聚 五重唯识
略述法相义(卷下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