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99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一
一大意(无得正观宗)
大乘玄义科次第(并纲要文)
教相(三转法轮傍正二藏教)
大乘经无浅深
般若非三乘通教
般若涅槃相对(花严法花相对无浅深显密傍正)
顿渐二教
三转法轮(大品维摩摄何)
教相异说(四时五时等五味正释十二部经)
他宗立教(天台四教用邪净影四宗法相三时教三时正意)
诸经说时
般若部类
大品金刚前后
二夜经(般若说时)
大意
中论疏第二云。问。有二种人。一者悟大乘无所得意。不解数论名教。二者精识一切名教。不学大乘无所得意。此二人中。何者为胜。答。耳目之徒。言识一切名教者为胜。今以理论之。虽二人兼失。而前者为胜。何以知然。佛虽说一切名教。意在无所得。一相一味。谓离相。解脱相。问。弘经通论。须科文义。释义次第生起。评定违顺。会诸异同。云何一向。作无所得观耶。答。考寻圣人兴世诸所施为。为显中道。令因中发观。灭诸烦恼。若存着语言。伤佛意也。又百年之寿。朝露非大者。宜以存道为急。而乃急其所缓。缓其所急。岂非一形之自误耶(文)
里书云
耳目之徒者(浅识之辈。以耳目为量。不能意思之欤。又耳目所触之人。谓常人也)古开题集。有一檀越。请诸宗名德。修八讲。讲师各着开题。其中有元兴寺常修多罗宗云者(今案。净影宗其时别立之欤。已上里书)
净名玄第六云。有二种人。一者学无所得观。意乃虚玄。方言不足。二者但分别法相。失显道正宗。今欲令文义两明。玄事俱得。故开此阶级也(文)
大乘玄论义科次第
二谛义 八不义
佛性义 一乘义
涅槃义 二智义
教迹义 论迹义
佛教有诠。诠谓二谛。谛正以中。中即八不。中为佛因。因是佛性。由性起行。行为一乘。行乃得果。果名涅槃。涅槃带照。照乃二智。因智说经。经称教迹。教迹须通。通唯论迹。
(更又有一本。八不次安二智。境智因果。所诠能诠等次第也。此大乘玄论。总有五卷。义科次第。有异本不同。又文有增减之异也)
里书云
西大寺玄睿师造三论大义钞四卷
十章
八不义一 二谛义二
二智义三 方言义四
佛性义五 不二义六
容入义七 一乘义八
教迹义九 三身义十
十科诤论
空有诤论一 常无常诤论二
五性尔不尔三 有性无性诤论四
定不定性五 变易生死六
三一权实七 三车四车八
教时诤论九 说不说诤论十(已上里书)
二谛事
玄云。二谛者。盖是言教之通诠。相待之假称。虚寂之妙实。穷中之极号(文)通诠者宗旨也。而言诠者谓正能诠也。
别章上云。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也。然师临去世之时。登高座付属门人。我出山以来。以二谛为正道(文)师者兴皇和尚也。
又云。论四谛品。前释二谛。次释依二谛说法。前释二谛云。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性空。而世间颠倒。谓有于世间是实。名为世谛。诸贤圣真智。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第一义谛。次云诸佛依是二谛。为众生说法。此则前释二谛竟。然后明诸佛依是二谛。为众生说法。故二谛是本。说法是末。二谛是所依。说法是能依(文)
大论九十一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不但说空。不但说有。为爱着众生故说空。为取相着空众生说有。有无中二处不染。如是方便力。为众生说法(文)
玄云。能依教谛。所依是于谛(文)
八不事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疏第二云。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有。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入则二部经如对白日(文)
章云。○文则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但菩萨璎珞经下卷云。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也。
又大经二十五。师子吼品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文)(此证八不明中假二谛也。四论玄八不义同之)所言不出与不去。同异如何。答。有同异二意(如下别论之)
章云。问。八不是佛说者。龙树造中论时。即引经中八不。安论初为非。答。不可定判。或宾伽引经中安处。或可。龙树引经中八不。序无畏论初。故注论者。安中论序意初也。○或可。引释论中八不。安处中论序意也(文)
此中有四释。悉之如下。
佛性事
章云。甘药停山。由来已久。圆珠沉水。实自积时。而随其流处。六味不同。竞捉瓦石。三乘成异。谬言羊角之刀。复据如绳之像。○少失乡土。名为弱丧。不知反本。称曰无明。荡识还原。目为佛性(文)
此中譬喻多出涅槃经也。
一乘事
章云。若究竟力言中道为乘体。摄论云。性乘若就用为谈。万善为乘体。万善之中。以般若为体。报习两善。取习因为乘体。报因住生死不取(文)
所言习因报因者何。答。
里书云
法华义疏第四云。前后相生义自是习因。感报之义是报因(云云)(已上里书)
又云。三一开会。凡有十门。一者开三显一。二者会三归一。三者废三立一。四者破三明一。五者覆三明一。六者三前明一。七者三中明一。八者三后辨一。九者绝三明一。十者三无辨一也(文)(具释如文)
涅槃事
章云。涅槃者。盖是安心之本宅。凡圣所同归(文)
又云。今以中道正法。为涅槃体。涅槃有二种。性净涅槃。方便净涅槃。亦名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亦名正法涅槃。修成涅槃。别而为论性净涅槃体者。正法中道为体。修成涅槃。以万德为体。然至论其体。但以正法中道为二涅槃○今明性净涅槃。是如来藏。本有佛性。显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净涅槃。是万德上无累。称为灭度。故二涅槃各别。然穷论只是正法中道为体(文)(至论即是穷论也)
二智事
章云。然昔在江南。着法花玄论。已略明二智。但此义既为众圣观心法身父母。为须精究。故重论之。此义若通。则方等众经。不待言而自显。具存梵本。应云波若波罗蜜。沤和波罗蜜。故此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文)(此经者维摩经也。今见此章与净名玄之宗旨门全同也)
章云。惠名既劣。宜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文)
涅槃疏第六云。昔涅槃无波若。波若是智。有智涅槃未足沙。无余涅槃。是无有智。○今涅槃波若始具足(文)(此对小乘明之)
教迹事
章云。至理无言。所以言者。言生于群心。然群基百差。致令圣教万殊。万殊方教。解释不同。成论师。或言四时。或言五时(等文)
群基者万机也。机是教起之本。故云基也。方教者圣教也。方者法也。如医方等。或随方域。故名方教。谓随根缘方域。圣教区分也。
又云。问曰。若唱成地二家之失。今云何判佛教耶。答曰。菩萨藏声闻藏。大乘小乘。有余无余。作无作。了不了。有边无边。顿渐。半满。常无常。有量无量门。往收不以具足十门方收。但以二门。摄无量法。然摄门非一。
所言顿渐。今有二义。一云。即半为渐。满为顿。如天亲涅槃论说。二云。华严等为顿。初小后大。乃至法华等为渐。如信解品疏解之。
里书云
宝窟下云。权名有作。亦名有量。实名无作。亦名无量也。言作无作。从行立名。举小乘谛。望后更有大乘观谛。可以修作。名为有作。○举大乘观谛。望后更无余观可作。名曰无作(文)
又云。亦云有量无量者。二乘智即有限量。佛智无限量。边无边亦如是。二乘智有岸极为有边。佛智无岸极为无边。悉是随人为名。今以四义释之。一粗细门(分段为粗变易为细)二广狭门(唯分段为狭通二死为广)三浅深门(小乘为浅毗昙染净因果。法相成实。假有无性大乘为深。明空即本性寂灭。辨有穷如来藏)四总别门(总相粗知为总。随别细知为别)
又云。泛经论中。明余无余涅槃。略为五对。一唯就小乘说。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二唯就大乘说(因尽果尽)三菩萨所得因果无处为有余(佛所得为无余)四应化身为有余。法身为无余。五大小相对。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云云)(已上里书)
论迹事
章云。今问。爰及正化迄于像法。传持绍继。其人不少。今定取何人破邪显正。答。大格为论。不出四人。一是调御世尊。是能化主。其余三圣。助佛宣扬。三者所谓马鸣开士与龙树提婆也(文)
三论四论。唯是龙树提婆造。调御马鸣。标其本耳。
又云。若三论即别通论。通申一切诸教。教无申。通破一切诸迷。无迷不洗。故是别通论也。若释论即是通别论。意致乃复通漫。而的释一部文言。是故通别论也(文)
玄又复言四论不一不异(云云)均师作玄义名四论。嘉祥制玄文称三论。玄各有所以。四即兼通别三。正取通论。今欲显此宗。吞纳众教。故正依通论取三论也。
已上大乘玄论。义科之要也。又别章三卷。唯明二谛。二谛是今家之旨归耳。余玄疏等。皆随所应知其宗致矣。
教相事
问。今宗家于一代之教迹立几种乎。答。唐和古今相传多云。嘉祥立教在三转法轮(云云)今所承者。以二藏教为正意。然三转法轮。是一支之傍论。非摄教之大宗。所以然者。制大乘玄论。立教迹一章。专明二藏。无三转法轮义。故知。判教正在二藏。彼三法轮。且依法华信解品意为释。法华别于华严犹菩萨藏。开分两教。此约前后。且论其异。然寻一乘根本。是一义宗无二。理趣遂同。所以三轮非正意也。师说云。三转法轮。且依法华信解品立之。然明义不尽。晚得心地观经士安疏。彼师评嘉祥三转法轮云。此法华中一类。本末非佛一代。收义不尽(云云)今寻云。士安法师。似相调弹嘉祥。何以为规模哉。然师说意趣。显三转法轮。非立教正意矣。故可云三轮元非欲收义穷尽。若成此义。可尔。若欲显过失者。便是虚设。又寻云。三轮收义如何不尽乎。若言收部不尽者。其不收者何乎。答。法华已前。诸方等经。及大品等。诸部般若。不说一乘故。非根本。非小乘故。亦非枝末。故不尽也。难云。大品等教。若望菩萨判为根本。若望二乘便是枝末。由此道理。摄教便尽耶。答(云云)具如下别论之。又难云。依法华信解品。何以为不尽所以耶。夫法华教门。结束一代。该罗始终。既依其说。方可收教周耶。又立教相须依经说。何以依经还不用之乎。答。法华信解品。且约声闻人始终。辨诸教不同。故欲泛尔摄教。于大品等义。则有监故云尔。又难云。释中观论。三段以配释三转法轮。故知三轮亦是通说。非局一部意耶。答。谁言三轮唯局一部。但言是傍论。非正意耳。
问。二藏者何等耶。答。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也。问。佛初成道时。为瞽龙提谓等。说人天教门。便于二藏所不摄耶。又佛说十二因缘。为缘觉法。如何不立缘觉藏耶。又金光明。大涅槃等。以佛果德。为其宗旨。何不立为佛藏耶。答。佛说诸教。但为建立出世法。故结集经者。唯为二藏。然佛随机说人天法。结集经时。便附二藏。不别立为世间乘教。又约禀教人。故唯立声闻菩萨藏也。缘觉及佛。非禀教故也。
难云。若佛意本。欲立出世乘故。不别结集。为人天教者。亦复本意。唯为一乘。故不应别结集声闻藏耶。答曰。教本意。立出世乘。然于出世中。权实路分。故亦结集声闻藏也。难云。若权实并立。故结二藏者。于方便教。亦有世间教。何不开耶。答。世间之教相。同外道。不违流转。故不开之。若唯大乘。便是太减。若开世间。便成太增。故立二藏。不增减也。
法花玄七云。冷水洒面者。初成道时。但堪受人天教。为瞽龙及提谓等。说三归五戒也(文)
求云。为瞽龙提谓等。说三归五戒者。出何经耶。答。
问。依何文证。立二藏教耶。又二藏教义。起自谁人耶。答。三论玄中。引三经三论。证二藏教矣。又立二藏教。起自后魏菩提留支也。
求云。大小半满。即是二藏。此大小乘。诸师通说也。何云始自留支耶。又留支三藏。立一音教见彼师别破章。何处见二藏义耶。答。立二藏意。专明诸大乘经无浅深异。不如南方五时说。北土四宗论。及花严五教。法相三时等。故立二藏。专异他家也。次彼留支三藏。立二藏教。见法花玄并宝窟。又见彼师楞伽经亲译自讲疏也。
三论玄云。难曰。但应立大小二教。不应制于五时。略引三经三论证之。一者大品云。诸天子叹曰。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龙树释云。鹿苑已转小轮。今复转大法轮。法华云。昔于波罗捺。转于四谛。今在灵山。说于一乘。涅槃经云。昔于鹿林转小。今于双树说大。故知。教唯二门。无五时也。智度论云。佛法有二。一者三藏。二者大乘藏。地持云。十一部经。名声闻藏。方等大乘。名菩萨藏。正观论曰。前为声闻。说生灭法。次为菩萨。说无生灭法。以经论验之。唯有二藏。无五时矣(文)
法华游意云。而大品思益法华涅槃。此四部。皆对昔小。称叹今大(云云)
大乘玄论教迹章文如上(半字满字有余等。并出经说也)
法华玄三。○如是等处处经论。但明大小二乘故唯有二种法轮。不应立三教也。又以理推之。众生根有二种。一堪受佛道。二不堪受大道。为说佛乘。名为大乘。不堪受者。为说小乘。故知。但应有二(等文)
此法华玄。引释论之三处文。一大乘藏三藏。二声闻道菩萨道。三结集二藏大经二处文。一半字满字。二今昔二轮。法华三文。一除粪付财。二草庵大宅。三化化城宝所摄大乘。声闻法菩萨法。断障不同。地论二藏。净名经。菩萨法藏所摄之文。中论声闻法。摩诃衍入第一义道之文。一切经初皆列二众。故结之云处处经论也。
里书云
智论。结集二藏文。在第一百卷(义章云。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云云金刚仙论第一云。铁围山外。二界中间。结集大乘。云云)一切经初。皆列二众云事。以金刚般若难之(已上里书)
又云。菩提留支。此云道希。其亲翻地论。但明半满。留支是地论之宗。○(文)道希或本作布。今用希耳。
宝窟上云。从菩提留支度后。至于即世。大分佛教。为半满两宗。亦云声闻菩萨二藏。○(文)(即世者。是当时。非谓死殁也)
中论疏一云。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教名也。夫立教之意。正为禀教之人。缘觉不禀教。声闻禀教。故名声闻藏。菩萨禀教。佛不禀教。故名菩萨(文)入大乘论。三藏教也。
里书云
入大乘论上云(坚意菩萨造道泰译)
唯诸菩萨。所学大乘。得名三藏。何以故。夫说法者。具足三乘乃名藏。以菩萨说法具三乘故。是故我说名三藏耶。乃至唯诸菩萨。虽学声闻辟支佛乘。而不证于声闻辟支佛道(等文)(已上里书)
净名玄七云。问。何故不立佛藏。答。凡有二义。一者立菩萨藏。大小相对。菩萨藏中。具有佛法。即是佛藏。二者亦菩萨禀教。偏立菩萨藏。声闻藏中。亦有缘觉。而声闻禀教。故偏名声闻藏也(文)
问。二藏教意。于诸大乘经。全无浅深耶(又无胜劣异耶)答。废四五之妄谈。显一极之玄宗。则诸大乘经。浅深无异(云云)问(云云)
花玄二云。诸大乘经显道。○无异(文)
法华玄第三云(决疑门)问。释论解问乘品云。列十种大经。所谓云经。大云经。花首经。法华经等是。摩诃般若经。于中最为深大。又论第百卷云。法华秘密法。明阿罗汉受记作佛。波若非秘密法。不明二乘作佛。又释论毕定品云。须菩提闻法华经明一切众生皆作佛。又闻般若经中有退。是故今问佛。是菩萨为毕定。为不毕定。又释论大明品云。诸余善法。入般若中。论云。诸余善法。谓法华经。又云。法华是般若异名。是五处论文。有三相违。初文列般若胜而法华等劣。第二文般若浅。法华深。余三不别浅深。此三相违。云何会通耶。答。依五时之说。四宗之论言。此相容鉾楯。不可会通(文)
又云。第一文云。般若于十种经中。最大者。然检众经之极。以实相。为宗统。群圣之心。用妙惠为主。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实相也。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般若也)故圣人以无心之妙惠契彼无相之虚宗。内外(实相及观照也)穷得一之原。尽重玄之妙。理无不统。教无不摄。如空之含万像。若海之纳百川。波若盛明斯意。论科最大。岂虚构哉。○波若专明此二。余经不尔。又众经明此二者。摄入波若中。故前云诸余善法者。谓法华皆入波若中也(今见此释。前问中第三类文。则成般若胜初之文也)○第二文。○正摄二乘作佛不作佛故。辨秘密非秘密也。○波若且明菩萨是佛因。故作佛。二乘非佛因。故不作佛。此义于昔易解。故名显示。法华经明二乘作佛。与昔教相违于昔难解。故名秘密。○般若已明佛乘是实。未明二乘作佛者。未开二乘是方便。约此一义有劣法华。故名般若为浅。○此同就大乘中。自有浅深故。分显密二教。○第三毕定品云。此论意明波若与法华无有优劣。○论主云。般若非一时一会说。以此言推者。则前分明退者。在法华之前。后分不退者。在法华之后也(文)具可见文也。
里书云
万化非无宗等者。师影语也。万化者万法也。法华玄三云。古有大品师。谓波若为得道经。此言符论最大之旨。以一切得道。皆由波若故。为最大(文)(已上里书)
法华游意云。波若法华。同是正观。平等大惠。显道无异(云云)
大乘玄教迹义云。百花异色。共成一阴。万法异相。同入波若(云云)
今案云。般若法花有二同。一显实同。同是正观二开权同。即后分般若也。
名玄七云旧云。大乘即劣。一乘即胜。今谓不然。大品对小明大。法华除小显大。大无二也问。若尔何故。摄大乘论。云乘有三种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一乘最胜。答。法华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佛。以此为胜。不言所乘之法。有优劣也(文)
花玄三云。一切大乘经。明道无异。则显实皆同。但波若净名之时。二乘根缘未熟故。未得开权。至法华时。二乘根缘始熟故。方得开权耳(云云)(若望后分般若亦得开权同也)
玄教迹义云。众经皆有傍正二义。般若广破有所得。无依无得。为正宗。佛性一乘。为其傍义。法华广明一因一果。为其正宗。无所得及佛性。为其傍义。涅槃广明佛性常住。为斥无常病。为其正宗。一乘及无所得。为其傍义。又众经逗缘不同。互相开避。○又唯是一道。三义说之。无境不照。故名波若。真极无二义。称为妙法。常恒不变。目为涅槃。○又须领众经显道无异。而作异名说之(云云)
里书云
宣律师。灵感要略传上云。问诸佛说教何等偈为般若。何等偈为花严。何等偈为法华。何等偈为涅槃。答曰。但是无相离我我所。即入般若。但是说六度等行。悲智摄益。即入华严。但是经授声闻等记作佛。即入法华。但是决择。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入涅槃如此决择。古今未有。若有味道君子。常愿智意矣(云云)(宣律师问天天答如斯。已上里书)
名玄七云。依释论意。明华严为大菩萨说。小乘不闻。净名等。通为大小浅深人说故。二乘得闻。即华严明不思议事深。净名辨不思议事浅。虽同是不思议。而有浅深故。有闻与不闻。例如虽同是波若。有与三乘共说。独为大菩萨说。九地尚不闻。况复二乘耶(云云)
问。见上诸文。于大乘中。亦有浅深。何故初定答无浅深耶。答。若论傍义。非无浅深。然约诸部大宗。明无浅深而已。若强论之。一一部中。有无量根缘。且于大乘人中。始从信位乃至法云。随其器量。所闻各异。何得判教。但是四五。然就大分。论其浅深。则诸大乘无胜劣也。
问。般若经。是三乘通教欤。答。非三乘通教也(三乘通教出他师释也)
问。法华已前。诸部般若。未明会三归一之旨。所以三乘并行。俱受真空之教法。依之般若经文云。欲得声闻者。当学般若波罗密。乃至欲得菩萨地。当学般若波罗密(云云)又云。是波若中。广说三乘之教(云云)然何今云非三乘通教耶。答。三乘同观实相境。则是三乘同学。然摩诃般若。无生正观。唯菩萨所得。非二乘分故。非三乘通教也。
三论玄云。次云大品是三乘通教。是亦不然。释论云(第四十三卷)般若不属二乘。但属菩萨。若大品是三乘通教。则应通属。何故不属二乘。问。若依释论。明波若但属菩萨。在经何故劝三乘同学波若。答。波若有二种。一者摩诃般若。此云大惠。盖是菩萨所得故。不属二乘。若以实相之境。名为波若。则三乘同观。故劝三乘。令并学之。经师不体二种之说。便谓波若是三乘通教(文)
经师者。是旧师。即立五时教者也。不体者不能也。
名玄四云。胜鬘摄受正法。出生五乘法。犹如大地出四宝藏。涅槃云。即是声闻藏。出生声闻。即因缘藏。出生缘觉。即大乘藏。出生菩萨。可是三乘通教耶。又如法华明。长者宅内。非但具七珍。亦有盆器等物。而名长者。大宅不名通宅。波若亦尔。虽具有三乘之惠。而名菩萨法。不名三乘通教。问。若非三乘通教。何劝三乘同学。答。劝三乘人同观实相。不劝三乘人。同学摩诃般若(云云)
又云。又以理推之。必非劝二乘人学摩诃波若。摩诃波若。既是菩萨观智。岂令二乘学耶。如涅槃云。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此乃明三乘同劝中道。岂可观中下二智学上智耶(云云)
问。于此中有与夺难。若与难者。摩诃般若。是大智故。应是独菩萨法。而其实相境。三乘同观。般若经中。专明实相。知波若是三乘通教也。若夺论之。般若大智。能照实相。观智既是独菩萨法。实相亦应非二乘境。若实相境。通为三乘所观者。观智波若。不可唯在菩萨。是则实相。通三乘观智。局菩萨云义。不得成立如何耶。答。境之与智。有例不例。所言例者。同是实相境故。能照般若。亦无三。又由智慧浅深故。所观实相。亦成浅深(净名玄第四)所言不例者。实相境。不二中道。能照智慧。是所成行理。相冥通本。是一法但约观智差别。方成其观智者。是所修行。随位浅深。差别不同。但可约所证方成无别。故知。境智同异虽齐。然境以同而显。智以异显。故今约实相境。释同学文。约观智义。非通教说也。次般若教中。明三乘同观实相。而般若教。非为通教者。有三义。一云。般若经中。虽具明境智。而类净名经。可以智为正宗也。二云学实相成二乘者。但是波若。小许气分。非正证实相波若故。亦非成通教也。三云劝二乘学实相波若。亦令成佛道。即是密说一乘故。亦非成通教义也。
玄教迹义云。○大论云。十种大经中。般若波罗密。最深最大。小波若经云(金刚经也)此经为发大乘者说。最上乘者说。故知。般若非三乘通教。又说三乘同学般若者。是密会一乘。若因同。果亦应同。○又右旧义。般若已会法。但未会人。会法者。一切法皆入摩诃衍中(云云)具可见之。
此一具文。上更引论三处文。一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菩萨行故说般若。二般若不属二乘。但属菩萨。三在菩萨心中。名般若。在声闻心中。名道品。又带涅槃·三乘人。同观中道。非三乘通教为例也。又般若密说一乘中。更引二证。一者声闻缘觉智断。菩萨无生忍。二求人不可得三乘无分别也。
法华玄三云。波若亦显亦密。显教菩萨。密教二乘。显教菩萨者。令菩萨学般若成佛道也。密教二乘者。观二乘学般若。亦令二乘成佛道也(云云)
法华涅槃唯是显教菩萨。明三乘人皆是菩萨也。
又云。又摄大乘论云。波若密说一乘。所以然者。一切法是真如。三乘不离真如。即说一乘义(文)
又云。又学波若成二乘者。此是波若少许气分。何以知之。释论云。二乘证空。比菩萨空。譬如毛孔空比十方空。又摄大乘论云。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故知。二乘但得波若小许气分。问。若如后意者。即以此言证。波若是三乘通教。既得小许气分。岂非通耶。答。大经云。如人得食。亦名涅槃。二乘断三界惑。岂不得涅槃小分耶。故不应以少分之言。证三乘通教(文)
此中言后意者。前明般若唯在菩萨。设劝二乘学实相者。意欲令二乘人成菩萨故。非三乘通教。自又学波若二乘下。二乘得波若气分云也。问。得气分者。得实相气分欤。得观照气分欤。答。一云。得实相气分也。故引二论文。并分所证空理而已。一云。得观智气分。但非般若正体云也。
名玄四云。尔涅槃境也虽是智母。而三乘共观。二智独菩萨法。○故以智为宗不取境也(文)此辨净名宗也。
又云。三乘同观。并契实相。但二乘犹如菟马。未尽其原。故不得波若之名(云云)(见此文者可随智慧浅深。亦于理浅深分也)
又云。二者三乘实相智。皆从般若中生。所以然者。所照实相。既一。则能照般若无三。但根性不堪故。于一般若。开为三乘智慧。三乘智慧。皆摄入般若观中。故名为大(文)
上一义。二乘智不名大也。此且相从明义。故以二乘智亦名大。而下文明大惠独菩萨。故般若非三乘通教也。此文见从实相一。故智慧亦同也。
又云。问。摩诃般若。乃是独菩萨法。而般若教中。说三乘人同观实相即是三乘通教。答。若尔涅槃经中。说三乘人同观中道。应是三乘通教耶。问。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三乘人说耶。答。长者付财。凡有二意。一欲显教菩萨。二密教二乘。此乃是息于二乘。同成菩萨。云何乃言三乘通教耶(文)
令三乘人说者。命须菩提等。说般若经云也。
问。二乘圣者。观中道实相耶。答。观实相而得小果。又得小果已。进学大乘实相中道也。问。且于小乘。自分观实相云事不明。夫实相中道。是菩萨之所行。非小智偏悟之境界。若二乘智慧。证实相。与菩萨何异耶。即三乘混滥。大小难辨耶。答。二乘圣者。得般若气分故。言证实相也。所言实相者。即是生空及法空中拆法空也。此空除我执。遂是实相之分也。如毛孔之空。与太虚空。空无二分。譬类可知之。又二乘人。亦于所证。不增不减。除诸边见。即是中道。然非究竟故。非大乘也。
问。般若涅槃。两教相对。可有浅深耶。答。浅深无异。问。般若付财教。但是一乘之方便。涅槃圆极谈。既称满字之教门。是以诸部般若。未明二乘成佛。又专明空义。不论三点四德。安可以此同悉有佛性教。四德常乐宗耶。答。般若佛性。一法异名(云云)
佛性有五种名。又智论异名金性等。
花玄三云。又引释论辨十种大经。明般若最胜。既胜法华。岂浅涅槃耶。问般若未明常。故知浅也。答。经题中。以引文竟。今当更说。摄大乘论。引般若云。乘有三种。因乘缘乘果乘。果乘者。谓常乐我净。若尔般若以明四德。云何非常。但人不解经意。谓言无常耳。○论主亦明无为。般若又云。常住般若。非无此意(文)
同第二云释名。又天亲释。金刚波若。已明佛性。况法华而不说(云云)
又云。大品常啼品云。诸佛色身有去来。法身无去来。○小品经。分明辨法身不可迁灭。与大品同意(云云)
玄教迹章云。○释论解方便品云。般若为种子是正因。五度等为水是缘因。能生菩提果。又大品已有明佛性义。亦有缘正因义也(云云)
又破地论师三宗四宗云。○勿谤波若。堕于无间。今依此论。具明三佛(此论者应是智论。然不详之)又弥勒天亲。释波若经文。亦明三佛。故知。波若等经。具明常住佛果。佛性正因。十地了因。若尔。何不名显实教。应依四依大圣莫依凡妄执也。问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经云三世诸佛皆入无余涅槃耶。答。非是小乘无余涅槃。若依摄论。大乘无余涅槃。有二种。一者分段因果尽名有余。变易因果尽。名无余涅槃。二者报应二佛。名有余涅槃。法身名无余涅槃也。又金刚般若经中。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者是。弥勒释云。大乘第一无余涅槃也(云云)
又云。问。若此经非宣明空者。亦说本有不空之法耶。答曰。论主释初品中法性云。法名涅槃。性名本分。如白石中有银性。黄石中有金性。一切法中。有涅槃性亦如是(云云)
问。华严法华相对。有浅深耶。答。无浅深异。问。华严法华二经。浅深遥异。法华者。化身说。凡圣同闻。华严者。舍那教。纯被大乘根。彼直说十地等因。明入法界果。此会昔三乘。始令信入大乘。是知二经浅深非比。何执显道无异之言。废浅深因缘之道理乎。答。凡历事寻相。非无浅深之义。故大师或时。又申浅深义门。然依二藏之大宗。案诸教之旨归。诸大乘经。更不可存浅深。至华严法华。何创定优劣耶(云云)
法华游意云。昔南土北方师。皆言华严是究竟之教。法华是未了之说。今谓不然。此经明初一乘。救子不得。后辨一乘救子方得。得与不得。义乃有殊。初后一乘。更无有异。○今明法华与华严有同者异。所言同者。同明一道清净平等大惠。故涌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则便信受。入于佛惠。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惠。佛意则此平等大惠。○所言异者。略明五种。一化主异。华严化主。名卢舍那法华化主。称为释迦云。余四如文。
华玄第一。明十四异中云。七者华严是舍那迹本身说。法华是释迦本迹身说也(云云)余如文也。
华严第六会。十地经教主。名释迦牟尼。又法华教主化菩萨。故应是舍那。既会父子天性。何犹是垢衣长者耶。然摄论。佛性论。同云化二乘入一乘者。是化身业(云云)
又释迦舍那。非一非异。可案华严游意等文也。
里书云
统略下云(塔二)若论教主则不定。且据华严。分二佛二土二教二徒众者。华严是卢舍那佛说。法身无生灭始终。梵网经明华叶释迦。往就舍那听法。后还七处八会说之。则是释迦说也。若为二乘人者。一化始终。但是丈六释迦说。一切教随所见而说也。问曰。分二身二土。但初成道有华严。后去亦有耶。答曰。菩萨所见。乃至未有释迦。及释迦已灭。常有净土舍那教门徒众。故祇洹时。有华严事。像法决疑经云。或见我今夜涅槃。或见我为报佛百千释迦围绕。乃至此经明净土不毁。须总相知耳。不可具叙也(文)
寻云。法华云净土不毁者。宝玉土欤。中道第一义谛净土欤(已上里书)
玄二谛云(辨教门)问。华严经为是释迦所说耶。答。释迦有两名。卢舍那释迦。卢舍那名普遍净。乃是功德之名。释迦性名。又土性。见者不同。有二佛故。舍那在净土说法。释迦在秽土说法。故约见者。修者为报佛。短者化佛(云云)
名玄七云。依释论意。明华严为大菩萨说。小乘不闻。净名等通为大小浅深人说。故二乘得闻。即华严明不思议事深(云云)
今案。法华犹化二乘故应浅。华严又同为菩萨故。应无异(决之)
里书云
华玄三云。○华严任道平正。无所行夺。究竟圆满。望前诸教。谓根本法轮(般若法华涅槃三部)皆是释迦屈曲为缘。故深隐说法(云云)
言望前诸教者。上明般若法华涅槃三部宗趣已。故云尔。既而华严为究竟。亦名根本。法华为屈曲为缘。亦为深隐。准此二经。非无浅深。今案。准波若法华。相对三意。此亦有三义。一者华严是胜。任道平正故。二者法华是胜。二乘根熟。同入佛惠。一道显了故。三者无别。二经同明一乘法故。可具悉之(已上里书)
问。华严经意。唯辨一乘欤。为当何。答。设尔何过。问。二俱有失。若唯明一乘真实者。彼经云。大药王树。二处不生。二乘之人。不生菩提心。又入法界品。二乘如聋哑。未入法界。故知。非唯一乘也。若非唯一乘者。华严是根本法轮。直说一道清净之旨。何存三乘差别。若未废二乘者。与大品净名等。有何失耶。答。且明二义。一义云。专明一乘。傍兼方便也。
一义云。既明一乘。故无存方便二乘也。问。先付初义。何通根本法轮之难耶。答。正直辨一道清净故。为根本法轮。不遮傍存方便二乘也。问。付后义。何通大药王树等难耶。答。彼约执小不生菩提心。不妨回心得菩提。如法华经难。明一切皆当作佛。而谤大乘人。无数劫中。不得作佛。譬如深水火坑。不能生树。火灭水竭。不妨生芽也(此是大纲当临文决之)
花玄三云(破化师)又难言。净名大品。未明二乘作佛。亦未显实者。华严云。大药王树。根不生二处。谓深水火坑。既言二乘不生菩提心。若尔。华严应未显实也。又华严法界品。明二乘未入法界。法华已明入一乘。然一乘法界。是异名耳。岂可言华严未明二乘作佛故。显实亦未足耶。问。何故华严未明二乘作佛耶。答。华严多是初成道时。二乘根缘未熟故。说其未得成佛。如净名大品之时。二乘根缘未熟故。未开权。诸菩萨道缘已熟。故已显实也(云云)
先兼方便者。依此文立也。既类大品净名云未开权。故虽显实究竟。而未开权也。若立华严唯显真实者。大品净名。有二乘故。未开权。华严未有二乘故未开权。此即未开权略同。故为例耳。然经说大药王树譬者。不对二乘人说。但对菩萨说。执小之者。于此时中。不能发大心。以大小相违故。良以未有二乘人故。直对大人说此言耳。又入法界品。五百声闻。未闻华严教。不如大品等闻而住小。又大乘人。唯知一乘。但见声闻。于此位中。不能入法界故。于华严不同方便也。
名玄七云。次就声闻。开二种四句。一显教菩萨非密化。二乘即华严教是也。初成道时。大机已熟。故显教之会。无二乘众。又大机未熟故。不密化二乘○(般若净名显教菩萨密化二乘余二句略之如文)次约开覆。明四句。一正显真实。傍开方便。即华严为诸菩萨说大法门。谓正显真实。亦令菩萨傍识小教。故傍开方便。故贤首品云(六十经第七卷)或示声闻小乘门。或现缘觉中乘门。或现无上大乘门。性起品。又广明先化菩萨次及二乘。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后及平地。皆是傍开小方便也。二者正隐真实。正开方便。即鹿苑教门。○三正显真实。傍闭方便。即般若净名教也。○未明三乘是方便故。傍闭方便。开覆四句者。可见第四句(云云)第四句应是正显真实正开方便法华也。
法华统略云。顿非渐是华严教也(云云)
今依此等文。华严经。正显真实。于方便门。唯是开而非闭。故知。无有存方便乘。故正可云开方便门而无闭方便门也。若依先义者。开覆四句。是一往义也。所以然者。般若亦有开方便门。即后分般若也。然为成四句故。但云傍闭方便。准知华严虽亦少有闭方便门。但举开方便义也。
难。般若华严。俱有开闭二义。何故华严偏为开方便耶。答。般若且约前分经为傍闭方便。为对此故。华严唯举开方便也。又难。华严唯是根本一乘。纯教菩萨。二乘虽未悟之。不见闻其事。不可开华严教。又设见闻者。咨受大法。何言有闭方便门耶。答。此义甚难。然试通之。若正论华严。可无闭方便。以彼七会二乘不在座。初道成时。未有声闻。故后时虽在。亦无见闻机故。设有见闻者。咨受大法故。由此等义。唯为显真实义。又云开方便。不云闭方便门也。然于法华玄中。云未开权者。亦有小乘人。传闻卢舍那不思义境界。自知鄙劣。不亲见闻。故亦有未开权义也。
名玄七云。问。若尔何故。入法界品。明身子与六千眷属得见文殊耶。答。就事而言。承佛力故见。任力即不见。又前明始迷故不见。后标终悟故得见。○法界既后时说。即小执渐移。大机动。是故在座。复即见闻。○上来就实行声闻。作此释之。今次就权行声闻释。○华严本是教菩萨法。而二乘在座。有若盲聋。○一欲显菩萨道高。二乘行劣。今菩萨进求大道不退取小乘二令小乘人。自鄙劣。舍小求大故。身子与六千眷属。承佛神力即见文殊。咨受大法。即是其事(文)
此释第八会五百声闻在会座也。
见此文。权行之者。令诸实行。小乘人等。传闻此事。令其舍小求大。准知。亦有传闻。而机未动者。为此小乘亦有闭方便也。虽有二义。此义应胜。
问。付十门二教。且顿渐二教者。云何分别之耶。答。教迹章。但列其名。不分别之。然准傍文。有二义。一云。即是大小半满异名。余二藏等。皆是大小乘异名。此亦应尔。一云。准法华疏。别有顿渐二教义也。
天亲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故名满字。乃至形半字。涅槃名顿教(云云)
法华统略云。一顿非渐。谓顿化不得。即华严也。二渐非顿。人天二乘教。三亦顿亦渐。大品等明大乘为顿。未废小为渐。泯上三门。归一道清净。故一切教。并归法华(云云)今见此文。以大为顿。以小为渐。宜善见之。
法华信解品疏云。初化子不得。谓华严顿教也。从令水洒面说人天乘。至法华教。谓渐说大乘(云云)
若依此文。渐通大小也。
问。华严经唯顿欤。答。尔也。问。身子与六千眷属。咨受大法。应是渐教耶。答。唯顿者。约前七会。故云顿化不得(云云)
又唯大故。唯顿也。此义先来未决。今学者宜善思决之。
问。三转法轮者何等耶。答。一根本法轮。二枝末法轮。三摄末归本法轮也(亦依法华化城品。明示劝证三转法轮。可见法华玄第八也)
法华游意云。根本法轮者。谓佛初成道。华严之会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法门。谓根本之教也。但薄福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谓枝末法轮也。四十余年。说三乘之教。陶练其心。至今法花。始得会彼三归于一乘道。则摄末归本法轮也(云云)依信解譬喻文立之。
问。以大品净名等教。摄何法轮耶。答(云云)问。就三种法轮案之。俱所不摄。既说三乘故。非初后根本。亦非枝末法轮。以是大乘法。正教菩萨故耶。答(云云)
法华游意云。一往则华严为根本法轮。自华严之后。法华之前。为枝末法轮。此经属摄末归本。法华结末。一化该罗。顿渐则具足三轮(文)
若准此文。般若等。是枝末教也。
一往者。对下义。谓法花一部中。自具三轮故。指前教明二轮。即云一往耳。
又云。唤子不得。密遣二人。脱珍御服。着弊垢衣。谓隐一说三。谓枝末法轮也。如富长者知子志劣柔伏其心。乃教大智。谓摄末归本法轮也(云云)
柔伏其心者。前四教调柔也。非是摄末归本教也。
法华玄一云。复次欲说根本法轮。故说是经。根本法轮者。谓三世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即一乘之道。但根缘未堪故。于一说三。则以一乘为本。三乘教为末。但大缘既熟。堪受一乘。欲令还说根本法轮。故说此经也(云云)
今见此文势。但是本末二教耳。然准游意等有三也。
统略云(信解品)释本末四句。一根本非枝末。谓一乘法轮。二枝末非根本。四乘之教。三亦根本亦枝末。即法华前诸大乘经。未废三乘者也。有大乘故。即是根本。未废于小故。有枝末也(乃至)预是彼乘。皆是根本。非佛乘。皆是枝末(云云)
次上明顿渐四句中。明三句已。云泯上三句。归一道清净故。一切教并归法华(云云)今第四句可准之。
若依此文。般若等。是亦本亦末教也。既尔。不可以本末而分教门。有相滥故。今详之。初后同是根本。不可强分为二教。其理实不殊故。然为明法华故。且对华严分之。非泛尔通说矣。又以本末分教。与大小分教。其义虽相似。然大小无滥。本末有滥。故知。三轮非判教通说也。
教相异说事
问。于判教相。诸师异说如何。答(云云)
义章教迹义。出三异说(如文)今依嘉祥玄疏等出之。玄教迹章云。成论师。或言四时。或言五时(云云)
又云。地论师。云有三宗四宗(云云)
成论师者。梁三大法师等。以成实论。为大乘。以为宗极。故名成论师也。地论师者。学地论师。即光统等也。
四时。维摩疏。招提寺惠晱所立。以维摩为第二时。五时。开善寺智藏以维摩为第三时。花玄三云惠观说。问。且五时者何等耶。答。一者四谛教。二般若。三方等。四法华。五涅槃。
教迹章云。引涅槃经云。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又从佛出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成论师。五味相生。配五时教(云云)
一乳味。章云。四谛教有相差别故。云十二部经。
二酪味。修多罗名法本。波若是诸法根本故。波若名修多罗。
三生酥。维摩经广明菩萨不思议法门故。维摩经名方等经。
四熟酥。一乘之中波若最胜故。法华经名波若波罗蜜。
五醍醐。涅槃经时明常住佛果故。出大涅槃。
又云。今谓不尔。十二部经。是别相修多罗。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一者是通相修多罗。从通别两教。起大乘万行故。言修多罗出方等。万行之中。波若为生故。言从方等出波若波罗蜜。从此二因。得大涅槃果故。言从波若波罗蜜出大涅槃。此乃教行。因果相生。非是判五时教也(文)
里书云
疏十一云。从佛出十二部经者。宋代道场寺惠观法师。作五时教义未开善光宅。乃至建初等。并用此。言五时教者○(即大乘玄所述。成论师即五时也。见面也)彼师所以作此释者。正影此文(云云)
次文云。若是庄严后时亦作五时。而开合小异。束维摩思益。并在大品第二时教。就初教中。更开人天乘。与前家不同。互有开合也。彼释今文云。十二部经即是大乘。杂藏方等是。大品后二如前也。若是脱庄严。即是招提师。只作四时教。义不开初人天乘教。彼师分此文云。十二部经。至方等此三即是教。波若即是行。涅槃即是果也。后有北地师解云。十二部经即是别教义。修多罗是通教义。此二同是教。而教中有通教别教也。方等即是理。前明其教。次即辨其理。波若即是行。涅槃即是果也。等是帖文。此即有意。前明教。既有教即有理。理即明行。行故即得果也。问。今云。何(已下答也)山中师云。驰诸解货。略之。今空不复足载也(文)
义记第五云。从佛乃至涅槃。亦有六阶次第合前。佛亦如是。合上牛也。此说应身。以之为佛。从佛出于十二部经。合牛出乳。此说一切小乘经云。为十二部。从十二部出修多罗。合乳出酪。此名大教为修多罗。○今此总相。名修多罗。后之四重。俱是大乘。于大乘中。诠事之教。名修多罗。谓说一切施戒等事。从修多罗。出方等者。令出生酥。于大乘中。宣说一切破相空理。名方等经。因事显理。是故名出。○从方等经出波若者。令出熟酥。究竟离相证实之惠。名为波若。○即是向前菩提体也。言从波若出涅槃者。出醍醐。波若了因。了出无始法性涅槃。是故名出。约实辨教。亦得名为出涅槃经。○报身功德。不及此经(云云)(已上里书)
又云。修多罗者。有二种。直说语言。为别修多罗。从如是至奉行。通修多罗(云云)释十二部经如文。
涅槃疏。第十二云。旧译修多罗不同。一云通相修多罗。即如今文。从初说欢喜奉行。二者复云别相修多罗。即是被诵长行也(云云)广释十二部名义可见之。
问。十二部经广。其别修多罗。唯是十二之中一个也。何云十二部经是别相修多罗耶。答。为对通修多罗。且举别修多罗耳。考实十二部。不局别修多罗。或十二部中。以修多罗是本故。且举本显余也。
问。其自教起行。自回得果。相生可知。而通别两教相生。及万行与波若相生如何。答。总十二部。通名修多罗此是总别也。先各别说十二部。已总此十二。方名通修多罗。故总必待别而成。相生亦可知。次万行与般若相生者。修习万行究竟是般若。三学中。惠学在后。六度中。般若在终。言波若为主者。意显究竟也。若但主伴次第。要因般若引导力。万行方至果。今相生次第也。
花玄三云。五味与五时。义不相应。乃欲证成。反为自害。五时中以般若。为第二时。五味中波若。为第四(云云)
问。立五时教意云。如来成道。十二年中。说有相小乘法义者。如何破耶。答。尔时大小俱说(云云)
玄云(教迹义)今此摩诃衍论。无作品末云。初转法轮时。非唯八万诸天人得须陀洹果。又无量人。发无上菩提之心。乃至无量人。得一生补处。又成道五年。说十万偈波若。备明二空(云云)
摩诃衍者。是大智论也。
问。初转法论时。有大乘益者。论说为密转法轮。何以彼为难耶。答。显密虽殊。并皆法轮。何唯知显迷密耶。当是聋者。不闻雷音。盲人无识大阳欤。如五百声闻。不见法界。祇洹汝何论华严三亿家属摄。闻如来梵音。谁复辨佛化。当知。望不识为密于知者非密矣。。
花玄三云。如鹿园有此二事。以例判显密者。一切皆例。然如在祇洹身子等见释迦说法。诸菩萨见祇洹舍那说法。徒众充满法界。说法界法门。二乘不闻不见。皆其类也(文)
又问。大师余处释文云。佛成道六年。说十万偈般若。今何云五年。岂非相违耶。答。应是相传不同。各申其一也。
法华疏云(信解品)佛成道六年。说大般若十万偈。不来此土(文)
仁王疏上卷云。佛成道七年。方说余般若(云云)(此显说般若经之始也故合二十九年至成道三十六年也)菩提留支别破章。并金刚仙论第一。同云十万偈般若。成道五年说(云云)
真谛三藏义林云。成道七年。大舍卫国施惠江边。去给孤独。三里许处。为诸菩萨。说诸法空般若等经(云云)
里书云
真谛三藏义林者。于传教守护国界章引之。学者寻之(已上里书)
问。所言三宗四宗者。何等事。答(云云)
玄云。三宗者。一立相教。二舍相教。三显真实教。为二乘人。说有相名立相教。大品等经。广明无相。故云舍相。华严等经。名显真实教门。四宗者。毗昙是因缘宗。成实谓假名宗。三论名不真宗。十地论为真宗(云云)
问。云何破此说耶。答。专破以般若为不真宗也。
玄云。此人罪过甚深。勿谤波若堕于无间(云云)
引智论金刚般若论(弥勒天亲)依般若经。明三佛。又论释般若佛性。又经自(法尚品)以三譬具三佛。又经与论。明二种身。又云。善吉见法身。又般若经处处。皆云十地行满。得无上菩提。岂得无常身耶。又涅槃经。明佛果真我。引摩诃般若经也。又明无生中道乘体。具应见文之。
问。依净影所释案之。般若明三佛。亦不违不真宗义。以破相空理。为法身。以照空解为报者。设明三佛。何足证非不真耶。况善吉见法身者。但是破相空理也。以此知。还非真宗耶。
又说十地行满。得菩提。不言常住。亦非诚证耶。答三佛真假。谁能分之。若存此疑者。涅槃常住。金刚身等。亦应世界悉檀非第一义耶。然弥勒既称大乘第一义。无余涅槃。岂于大乘中非究竟耶。又明佛性与涅槃辨摄。我引般若所得身。岂是不真耶。
又摄论。引般若经。明四德(前般若涅槃相对问答出其文耳)以此等见之。所明三佛。非不真义。彼净影三佛章。出破相三佛已云。此之一门经论无文(云云)故知。今所引三佛之说。唯是真宗义也。善吉见法身者。应是小分。信见相应也。次十地满。已得无上菩提。即非无常者。大师自重引证成之。所谓涅槃经。引般若我无我无二相说明佛性真我。生死无我也。
抑以三论。名不真宗。亦可广破之。然大师但申般若真宗。不别明论者。意附般若辨之欤。以中论是智论骨髓故(八不义文也)又既是大乘通论故。亦释涅槃佛性故。四谛品云。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云云)疏云。此偈即释涅槃文。明知。非是但申般若(云云)法华涅槃义疏。并引此文。显佛性义也。良以。论主许修行般若成佛。凡成佛者。必须佛性力。若无佛性者。不应得成佛。故知。诸佛于先位有佛性也。此则解释涅槃佛性。汝何为不真宗耶。彼师以涅槃为究竟余非为究竟故。且以涅槃义。显究竟而已。
又罗□法师。以常乐我净四德。解中论八不。故知八不与涅槃宗同(见中论疏也)
法华游意云。南方五时之说。北土四宗之说。论无文伤义。昔已详之。今略而不述也(文)
里书云
南方五时之说。北土四宗之论(江南者吴国也音此国音也对马国始传也江北者鲁国也音鲁国云也)
江南是吴也(或时呼吴云江左。又云江东。今案。南东虽似吴。即不违欤)
四论玄七云。一鲁国师。立半满两教。吴国师。判顿渐偏三种教也(云云)(已上里书)
花玄三云。宗道场寺惠观法师。着涅槃序。明教有二种。一顿教即华严之流。二渐教谓五时之说。后人更加一。复有无方教也。三大法师。皆用之。爰至北土。还影五时。制于四宗(文)影者依随也。
义章教迹义。出晋武都山刘虬所立。亦于顿渐二教之中。渐教分五时也(无量义经。序有五时义刘虬序也)留支别破章。则破其说也。
问二云(上引天亲释金刚般若已明佛性之)若言天亲等不足信者。五时是惠观所制。四宗是光统著述。何由即受。逆圣顺凡。良所未喻。若言无文佛性之说故不用者。涅槃华严。无梨耶之文。则涅槃华严。应未明八识故不可。即就一经。令备一切教。则唯有一部。八万何施(云云)
意诸部之文互有缺而。义皆相通云也。
同三云。○又龙树天亲。俱以类而分大小。呵梨法胜。以例而开三藏。不应立无方教也(云云)
次文云。问。北地诸地论师。明四宗五时等。说是事云何。答。此皆影四宗五时教。故作是说耳。五时既不成。四宗自废。又菩提留支此云道希其亲翻地论。但明半满。留支是地论宗。则知半满有本而无依。四宗无根而辄信。深不测其所以也(文)
意明地论宗可依留支半满也。
里书云
上引文云。依五时教。立四宗云也。今影北土四宗五时。依四宗五时说。未详之。结云。五时既不成。四宗自废(文)以之见之四宗依五时云也(已上里书)
仁王疏上云。又十地论师。四宗五时六宗。分佛教。今不复繁同说(文)
维摩疏一云。宜废四五之穿凿。立一极之玄宗也(文)
花玄一云。废五四之妄谈。明究竟之圆旨(云云)
问。天台智者。立四教义。今用此说耶。
答(云云)
净名疏一云(破成实为大乘说可见之)智者释净名经。明四教义(具如智者净名玄义第一卷之所述也)吉藏昔在天台。曾咨此义。○智者答云。○忽有贤圣数人。同来降室。吾如尊觉。因以问之。北土四宗。会经意不。神人答云。失多得少。又问。成实论师云。五时教称佛心不。答曰。少胜四宗。而犹多过失。遂改南北纵容。取诸教也。智者定惠照复亲感圣贤(云云)
言四教者。藏通别圆也(此中云改五时义然今天台义立五时与本五时小异以法华涅槃为同一味也)
问。今见此文。称述智者德。取其说为证。尔者用之欤。答。有人云。有德者取之。如留支二藏道安三段也。
又仁王疏。首依天台智者。开五门。故知用之。有人云。净名疏。此文专非嘉祥之笔。必是末学浪加。不可用之。又子注指智者净名玄义。然彼章安。承天台制之。应在嘉祥后(云云)
又有一本无此文。故知。此文者。后人加欤(云云)
今云。难知。然非大师笔者。似可然也。又大师于大乘。不定阶级。四教之义。专定大乘浅深。故知。不用明也。
问。净影大师。立四宗义。嘉祥义。宗许之耶。答。大师不自论其同异。末学安辄量之。然净影大师。义章初。辨教迹唯明二藏义及至义聚法门。始申此义。其实有由。前两宗论。虽是异经本犹一。后之二宗。经论不殊。爰知。经只是大小之别。遂无四部异。故但以二藏而类诸经。不以四宗辨之。然于大小之中。各明义有浅深。故至义聚法门。方始用之。则知四宗者。二藏之支条。非分教之大纲。若尔大义既不违。或可同之(已上一意)或可云不同。大师处处。唯分折法。及本来二空。定大小二义。于大乘空不揩定之。但随缘浮沉。任义聚散。故知以破相显实阶级。无的当。欤(已上二意)今案。大乘诸经。其义相通。一一文句。皆容多义。一一义中。浅深圆通。但随闻者。机量浅深。所诠之义。便有阶降。故于义理虽有浅深。而于教门浅深难别。如八不一偈中含三种方言等义也。然随结集。大小别成也。
里书云
言随结集大小别成者。小乘圣者。结集三藏。随其自身结集小乘。故名半教。文殊弥勒结集大乘。故随集一部。通被浅深一切根缘。总一切部。即为一部。一部亦即成一切部。诸品章句。皆亦如是也。问。文殊弥勒。随菩萨根缘结集。浅深复何妨乎。答。复何妨不别浅深耶。问。若尔但可疑。二途何定云无别耶。答。寻诸部大乘。其义皆通故。如大品初明三乘后明一乘。如法华开近显远。前后不定。开覆参差。又且如法华三周说中。初周上根悟故应深。又于中下根。于初周未悟故。此人应浅。一部中。诸品如是不定。一藏中。诸部亦应尔。故不可以大小乘。例同之便成一教云也。善思之。
广百论第十云。偏执如来破相空教。非毁所说显实法门(云云)
唯识论云。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依似比量。拨无此识(云云)
师说云。道安三段。□亲光佛地者。应是亲光传闻道安三段(云云)若尔可寻护法净影前后耳。
传记云。西天学者向东土礼印手菩萨。印手菩萨者。安和尚也。又彼方学者。礼震旦菩萨。震旦菩萨。庐山惠远(云云)(已上里书)
问。法相大乘心。依解深密经。立有空中三时教。尔今宗意。为许之为当何。答。设尔何过。问。二俱有失若许之般若即偏空说。又以三乘为究竟。并非宗家意。若不许之深密是大乘满字之说。何背其旨耶。但取经说。不许别人解耳。
法华玄三云。又摄大乘论。明乘有三。初二乘。次大乘。三一乘。一乘最胜。何不言三时耶。又五相略经。明教有三种。第一鹿野为声闻说四谛。第二为大根说诸法离自性不生不灭。此亦有上有余。不了义说。起诤论处。第三为求一切乘者说诸法离自性不生不灭。无上无余。非诤论处。此经一卷。与摄大乘论相应。何故不依经说三时耶(文)
梁摄论。第八卷云。如来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此三中。第三最胜(云云)
今案。一义云。五相略经者。即深密解脱经也。然此经一卷者。唯指说处之语耳。
略述三云。初二乘者。就四谛教。次大乘者。就大品也。对小说大。又大小离说故。三一乘者。就此经也。若大若小。皆说一乘。解深密经。自有两本。一略二广。广本有十万颂。而未翻之。略本所翻凡迳四时。晋代翻名五相略经。魏世名相续解脱经。梁朝名解节经。唐曰翻名解深密经。○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此云日照。说云。近代天竺那烂陀寺。同时有二论师。一曰戒贤。二曰智光。并神解超伦。声高五印。○戒贤论师。依弥勒宗。立三种教。初于鹿苑转于四谛。说有为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等。第二时中。唯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然于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深密经等。○依今所引此文立也。智光论师。依龙树宗。亦立三教。佛初鹿苑。为诸小根。说于四谛。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被中根。说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令入平等空。故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法相大乘。有所得等。为第二时。非真了义。此三次第。如智光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等说。○起诤论处者。大小有异。大胜小劣。然为扬大抑小故。非诤论处者。会有无义。大小之缘。悟一道故(云云)
里书云
贞元录二十一云(有译有本)
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全本。初译)元魏者后魏也(元氏云云是梁之后也故晋与后魏前后异耳)
解深密经五卷(大唐玄^7□译全本再译)
解节经一卷(陈真谛译)深密经初五品出第一卷。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深密后二品出四五卷)
天承二年正月六日。考贞元录始终。不见更有五相略经一卷。录亦云阙本也。后日更可考余录之。今案。略述出五相略经阙。深密解脱经若尔异名欤。然玄云此经一卷可思之。
捡深密解脱经三时教文。在第二卷。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第七也。见经文说名云说第一义了义修多罗(文)此一品别名也。既无五相略经名又解深密经五卷。玄奘译。后代出。非嘉祥所览。又解节经。即初五品。又相续解脱者。后二品也。并不相当。更考之。
深密解脱经第二云。世尊譬如毗舒婆药草。着诸药中一切食中。世尊如来说法。亦复如是。诸法无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诸法自性涅槃。说了义修多罗。置于一切不了义修多罗中(文)
又云。尔时成就第一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初成应正等觉。于波罗奈城。仙人集处。诸禽兽游处。为诸修行声闻行人。一转四谛希有法轮。○此第二转法轮。说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别彼诸不了义修多罗。为住大乘众生。说于诸法无有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诸法自性涅槃。希有之中。复有。世尊。此是第三转法轮。为住一切大乘众生说诸法无体相不生不灭。寂静自性涅槃。善说四谛差别之相。希有希有。无人能入。○更无上。更无有胜。了义修多罗。无诤论处(文)
玄引第三时云。为求一切乘者(云云)此经文云为住一切大乘众生(云云)可思之(已上里书)
起信论法藏疏云。○谓戒贤则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经(云云)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教(云云)
又会通云。摄生宽狭。言教具阙。深密等三时。普为一切乘说。又具三乘方为了义也。益物渐次显理增微。智光所存。第三时皆得大乘益。显理至空。会缘相尽。唯说一乘。方为了义也(云云)取意。
今谓此通。不同嘉祥之所解。依此宗意。深密第三时。明一乘也。言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说者。法华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是也。第二时。唯为发趣修大乘者说者。信解品。明昔教云。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此真要是也。
仙光院。会空有论云。问曰。若言般若是了义教者。何故解深密经中。胜义生菩萨。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波罗底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若言二时所说义同。何故第二第三时教。别为隐密显了。由是当知。二时所说法异。答曰。今以三义。证二时教所说义同。一般若宗。明是了义故。二文虽有别。说义同故。三由五事胜劣。信解异故(等文)
会意云。第二第三时教文。虽有隐显等异。而所说义理不殊也(广如文也)
里书云
大树紧那罗王经云。譬如大海为众流主。如须弥山为众山王。乃至所有一切出世间法。智慧为首。是故说言般若众经中。王能度诸流(等文)
大论第四十六。举法华。华手等十种大经。云般若最大也(已上里书)
问。若如玄论所言。准摄大乘论。应立三时教。何不尔耶。答。大乘即是一乘异名。若于波若等。不开方便者。此是傍义。非经正宗。故云正显真实。傍闭方便也。故知。三乘正是小乘。大乘唯是一乘。故约正宗。但立二藏。若通傍义。不遮三时。但是一支。别义不开。宗致如三净法门。三摄法门(见法华游意等也)又准无量义经。应立七时等(见华玄三也)然此是支条之傍论。非立教之正意也。法华游意。明一教二教三教四教五教十教。具应见之。
问。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诸经说时。如何安布耶。答。华严多是初成道说。般若经者。成道七年以后三十年说。法华是四十余年。方始说之。涅槃即临涅槃时说。维摩在法华之前。金光明于法华后说。所余大乘。或说时现文。或有不显。学者宜须寻之。不能烦广。又四阿含。从初道成已来。乃至涅槃时说(但初说时或说不同如法华疏第四卷具明之)律藏十二年以后。乃至广说。或五年以后。方说此。亦须捡之。
华玄三云。又无量义经。亦明三时○(初四谛教十二因缘)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波若。华严海空。宣说菩萨历劫修行。此即有三时。今复说无量义经复是四时。复说法华则为五时。涅槃为六时。初说人天乘为七。何不立七时。不应偏立四宗。定执五教也。又释论云。佛于鹿园说法。无量菩萨得记。无生法忍。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现身作佛。岂可言庶但小乘耶。又大经云。我初成道。亦有菩萨。已曾问我。是甚深义。则初后皆说涅槃。○又像法决疑经云。或有见我·入于涅槃。或有见我是报佛为百千释迦之所围绕若尔。不应言华严是初成道时顿说。至涅槃时不说。是故渐顿不成也。○(云云)
难云。报佛何必是华严耶。梵网经等。是彼所说故耶。又华严设涅槃时说。何为非顿耶。答。此义实难。试通云。若准此文。毗卢舍那说。并属华严类也。又他师云。初成道时顿说。则说顿教。故设此难。若约顿悟机论。此非难也。
又云。又以四句。总贯众经。一始说小终说大。如鹿园说小。后明大乘。二初大后小。初成道说华严教。鹿园已去说小教。三始终俱大。如初后皆说涅槃。四始终俱小。如释论云。从初转法轮。至大涅槃。集作阿含。以显密二教。及四句不同。岂可局在五时限。以三教俱知如来随缘说法。教无定也(云云)
说时虽不定。而以类摄经。故为二藏。非无方便。亦非但为一教也。
法华游意云。或始终俱大。或初后并小。或始小终大。或始大终小。或一时之内。大小俱明。或无量时。唯辨一法。或说异法而前后为不同。或明同法而前后为异。良由机悟不一。故适化无方(云云广如文)
涅槃疏第五云。明如来初成道时已。有菩萨。此事与今问等无有异。他旧指华严经。明释迦成道。摩竭陀国。寂灭道场七处八会等已。有菩萨问此事。今明不然。华严中。何处即问与今问相似耶。他云。我取其问意相似今明。此中云。然其所问句义。功德等。无有异。何止言其意耶。既无相似。故知非也。今明初成道时说。无量经云。何止是华严耶。又初成道时。何必不说涅槃。八相成道。一一相中。复现八相(等文)
迦叶菩萨。十二年童子。能发三十余问。具应考经知之。
问。其一一相中。复现八相云意何。答(云云)
问。以舍那教。皆属华严欤。答有二义。一云皆为花严。一云不必为华严也。
问。今大涅槃。为一日一夜说。为当何耶。答云。此或一日说。或经一年说(云云)
花玄三云。大经云。或见佛今夜入灭。或十五日后分。方始问讯。或一年方取涅槃(文)
涅槃疏第二十云(释特子梵志。于此经中出家过十五日佛犹故在)有解云。此根缘宜见不同。今明。此解乃好。而无多意气。今释者若是。月德太子经云。佛今年二月十五日。陷双树间。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入涅槃。若是此经初云二月十五日。晨朝唱告。中夜入涅槃。今文后云犊子梵志。过十五日后。佛犹故在何得如此。今明。此年二月十五日。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涅槃。何故尔。如来能令一日作十日。作十日宛然而不失一日。一日宛然作十五日。乃至一年亦尔。故如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当时众谓如食顷。此岂不是。无量时为一时。一时为无量时(文。谓如食顷之文在灯明佛说经时。而于智胜十劫道场也)
经第一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将欲涅槃(云云)
问。华严七处八会说者。在何时耶。答。前七会。多是初成道说。第八会。是后时说也。
名玄七云。前七会。多是佛初成道。菩提树下说之。此时未有小众。故七会不例。第八会。后时说之。后已立祇洹精舍。此时得有声闻所以列也(文)
上文云华严不起寂灭道场。现身七处。可不思议(云云)故且七会菩提树下说云也。
又云。七会初成道时说(文)(上文云。多是初成道说。此文直云初成道说者。第七会未分明故。上文且置多言欤。可寻之)
问。初成道者。即成道日欤。答有二义。一云净眼品。即成道日说。第六会是第二七日。总言初成道也。一云初七日不说。第二七日方说七会。然成道未久故云初也。
法华方便品疏云(释三七日忠惟文也)弥沙塞律云。三昧七日。此与十地论同。彼论问云。本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说。答云。显亦自受大法乐故。何故显已法乐。为令众生于如来所。增长爱敬心故。复舍如是妙乐。悲愍众生为说法故。此即初七不说。第二七日。方始说法(文)依金刚佛论。净眼品。即成道日说之。有婆薮盘豆弟子。金刚仙论师。即菩提留支传述之见金刚般若疏也。今见法华疏文。引十地论。明初七不说第二七日。方始说法。其言甚明也。然弥沙塞律者。是小乘法。十地即华严。若尔。大小不同。所见应异。而言同者。但是七日数同。非必一事。又法华三七思惟者。明始说小乘时故可对论之。
问。十地品在第六会。云第二七日。其前五会。应是初七日说。论主何故释云思惟不说耶。答不起寂场。现身于七处。既无前后。何待前五会说竟。方始说第六会经。故知。第六会在第二七日者。但是初七日。思惟不说故也。若不尔者。何不于初七日说前五会经。不相妨故。婆薮盘豆。善解一切修多罗义。岂非此谓哉。
花玄三云。又像法决疑经云。或有见我入于涅槃。或有见我是报佛。为百千释迦之所围绕。若尔不应言花严是初成道时顿说。至涅槃时不说(文)(此非必是此八会经但应是华严部类耳)
问。何以报佛说。证华严是通终时耶。报佛如来。岂必说耶。彼梵网经等。非是华严。又仁王般若云。千花台上宝满佛。说般若经。若尔此证不成如何。答。此破他师语也。非必为定量也(已上一义)
又引此文。但明所见不同。成涅槃时亦说异部经也。故下文亦引此经曰。见不同。证般若法华前后不定。故此引文不必以舍那教定为华严也(已上二义)又一意云。舍那所说并属华严。所以然者。所化纯故。唯说根本一乘法轮。根本法轮。即是华严。此应更思(次文者即此义证也)
花玄三云。华严因果者。○皆是无方无碍。任道平正。无所行夺。究竟圆满。望前诸教。谓根本法轮。○但为众生薄福钝根。不堪受此法。是故方便息于大化。种种杂说。或前小后大。或始三终一。或先无常后常。皆是释迦屈曲为缘故。深隐说法。若任道而言。唯应有华严(文)
准此文意。舍那所化。利根深智。唯说任道平正教门。即唯是华严也。然梵网等。应是华严部类。璎珞经等。亦应此例。然仁王云。见宝满佛于华台上说般若者。亦是平道门。说般若经般若亦则是华严也。故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也。凡是一切华严等经。皆般若摄故。就总门名为般若。然舍那教故。即为华严也(更寻之)又智论所说。不共声闻。般若亦应准之。
金刚般若疏一。出部数不同云。第一有二种。出大智论第四十一。及九十九卷云。般若有二种。一共声闻说。二但为十地诸大菩萨说。下位之所不闻。今诸部般若。多是共声闻说也(文)
大论四十一云(三假品)复次波罗蜜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菩萨合说。二者但与诸法身菩萨说(文)(释须菩提说般若所以上也)
第一百(近奥七纸释后属累)○复次如先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非九住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复有九地所闻。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般若波罗蜜。总相是一。而深浅有异。是故嘱累阿难无咎(文以此文可难大乘无浅深也)
经疏言九十九卷。考其卷。无此文而近一百。又其语相当。故知所引即此文也。然于一百卷已近奥。何涉前卷乎。恐是笔误欤。又七十六卷。释须菩提随佛生之文。举二种般若也。
七十六云。有人云。般若有二种。一者唯与大菩萨说。二者三乘共说。共声闻说中。须菩提是随佛生(云云)
问。凡云般若部类有几不同耶。答。五部八部又二三四部等别也。
二部(共不共如前)
三部(光赞。放光。道行。大论六十七。并七十九说)
四部(睿法师云。有四而不列数)
五部(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光赞般若。仁王般若。此依仁王般若说大悲比丘尼本愿经未记初为大品)
里书云
大悲比丘尼者。经名欤。为当未记之作者欤。当待暇日捡录并传之。
旧点本云。大悲比丘尼本愿经未记(云云)
今且云。大悲比丘尼本愿者。合为经名也。
本愿经未记说。于传译不同之门。频破之不用之(已上里书)
八部(第一部十万偈。第二部。二万五千偈。上二部犹在外国。第三部。二万二千偈。即大品。第四部。八千偈即小品。第五部。四千偈。第六部二千五百偈。上二部亦未传译第七部。六百偈。即文殊般若。第八部三百偈即金刚般若)
此依菩提留支说。已上依金刚经疏也。
又诸龙天阿修罗宫。有千亿万偈般若(寿命长念力。强故。此出论第百卷经疏引之)
问。菩提留支云。光赞大宫品道行等。皆十万偈。般若中一品。非是别部(云云)大师许之耶。答。不许之。小经疏云。今以释论验之。不同流支所说。释论云。般若部党有多有小上中下。云何言光赞道行非是别部耶(文)
问。论云光赞道行是别部者。应是自就三部中论之。何妨于十万偈经中摄入之哉。答(云云)
论百云。如此中般若波罗蜜品。有二万二千偈。大般若品。有十万偈(文)
品者应是部之异名。故知言大品小品者。是大部小部也。
花玄三云。论主云。般若非一时一会说(云云)
问。付八部般若。以仁王般若。摄何部耶答。天天问般若摄也。
仁王疏上云。八部者。大品。小品。光赞。放光。文殊问。金刚般若。道行。天王问般若。此仁王问般若。是天王问般若摄。人王亦是天王也。故知天王问般若所摄也(文)
又云。依金刚仙论。明八部般若(文)
问。大品般若。金刚般若。相对前后如何。答。云之异说相分明也。会稽基法师。华山颜法师等。依仁王说。言摩诃般若在前(更引二经)更有法师。以三文三义云前说。金刚般若。具如金刚经疏。然大师于其中。不判是非矣。依法花疏云入出无难。教在大品付财前。即金刚般若等也。故今且可申金刚般若在前说之义也。问。答(云云)可依金刚般若疏文摄问答也。
信解品疏云。又云。佛成道六年说大般若十万偈。不来此土。又仁王经云。金刚般若。在大品前说。此法中善吉。已闻彼若。善吉已闻。悲喜交集。即是入出无难事(云云)
问。仁王般若(文)云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云云)今何违文证义耶。答。今以金刚般若。望付财之教(命声闻说大乘也)故十万偈般若(并)金刚般若。非付财之般若但为入出无难事。付财教。在智论所释。大品般若。即与光赞一也。智论第百卷所出。二万二千偈经是也(前列八部中第三部名大品者是也)论更言十万偈者。即成道六年说(前列八部中第一部应当此欤但未决)故知。仁王云说摩诃般若者。是六年说。非付财教。言光赞者。即当付财大品教也。
里书云
仁王疏上卷云。二十九年已说四般若。○于王舍城耆阇崛山。说大品。至舍卫国。说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后还王舍城耆阇崛山。说光赞般若(云云)
求云。于耆阇崛山。说大品者。付财大品欤。若尔金刚般若之前也。若非付财。是成道六年说。不来此土者。彼说处可寻之。
施惠江边般若者。真谛师义林。说三论宗。正可依之。大般若经中。白露池说。同异可寻之。
仁平二年。最胜讲觉长。问明海已讲云。胜天王般若者。嘉祥释云。舍卫国说(云云)疑经云。王舍城耆阇崛说(云云)违之耶。讲师答云。般若非一时一会说。故尔也。法务御房。笼居传闻云。此僻重也。释只云天王问般若不云胜天王般若也。金刚疏云。天王问般若大本。不来此地。唯有须真天子问般若七卷。法才王子问般若三卷。四天王问般若一卷(云云)
天台一卷疏云。天王问般若。部党甚多。今来此土。唯有思益梵天。及四天王人。又须真天子问般若复有胜天王问般若也(云云)
嘉祥疏。不出胜天王问般若矣。
贞元入藏录。只列胜天王般若七卷(了陈月婆首那译)别有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罗什)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流支)持心梵天经四卷(法护)此三部非般若部也(已上里书)
问。何处以光赞为大品耶。答即此文也。
又金刚疏。明部类文明见也。大品疏第一亦尔也。
金刚疏一云。释论第六十七卷云。般若部党。有多有少。有上中下。谓光赞放光道行也。旧云。光赞有五百卷。此土零落。唯有十卷。○即是上品。次放光为中品。道行为下品也。放光有二十卷。是古大品。道安法师所讲本。新本有二十七卷。或为二十四卷。对小品为大品。于前三部。实应是中品也。道行即是小品。○释论第七十九云。谓小品放光光赞。○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长安睿法师。小品序云。斯经正文有四种。多即六百偈。此之大品故。是外国中品耳。○虽唱四名。而不列数(云云)
此之大品者。此方大品。即光赞。望外国十方偈经。犹是中品耳。又一义云。此之大品者。应是放光。望外国光赞有十万偈者。便是中品也。
今且加推度。以显前义。睿师四部。应是于智论三部。更初说般若今所举十万偈经。应是依第百卷说等加之欤。然六十七卷。以光赞为上品者。且为显部类大小出三品且于三中光赞为上品上品即大品谓也。又且于付财教中。出不举入出无难类欤。睿师为尽般若部类。具举四部欤。又一义云。智论前文具举三品。下文略举二部。若尔百卷文。云十万偈经。即应是光赞。是付财教。彼初说经。是别有十万偈也。智论以光赞为上品。复有五百卷。即当论下文。举十万偈是也。
有人通释。以仁王证大品前说金刚般若事大品疏。引仁王文云。说金刚般若。摩诃般若。故知大师所览本尔也(云云)今捡部类文。依仁王明五时引文云。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云云天王光赞)大品金刚两疏。同以此定五时次第也。然大品疏。有一处引云。尔何忽以此定证新览本文句。又乱五时前后乎。又有引所翻仁王云。说摩诃般若。说金刚般若大品等般若(云云)(今谓。大品只是约大部所立。此非必经家之本语。何必以此为证耶。或云光赞。或云放光。或云八部中第三部或云五时中初时。如是异说不定。然云大品付财正是光赞。详之又别有四十卷大品只是西方光赞具足本中。汉土传来时略其文也)又金刚疏。不判二经前后两师是非者。彼总言金刚经前无般若(非理也)又大品付财。在金刚前。又非理也。但总言金刚经前后。俱有般若意也。法华疏别约付财。定于付财前说金刚经。详之。
问。般若说时何答。自成道第七年说之。竟于三十六年也。问。二夜经说。如何通(云云)
金刚经疏一云。诸大乘经虽并是无依无得。但般若多作无依无得之说。正破众生依得之病。余经不尔。至如涅槃。正明常无常。法花明会三归一之法。华严广明菩萨因果德行。不正辨无依无得。为是义故。众经说得道之与灭罪。要须般若。是以般若。有多部不同。取其大要。众生常有依得之病。是以如来。常说无依得法。如二夜经云。从佛得道夜。讫至泥洹夜。常说般若。五时之与八部。何是为多(文)
此文兼显诸经宗旨不同。云二夜经者。见大智论此应是得道夜涅槃夜为二夜也。常说者。兼取余经中。无依无得义也。或别说般若部。显密通论之。
法华疏一云。部类不同。略为七例(云云)(如文一会多会初分具足。略本广本为六。一品为部为第七也)问。应对一品有多品也。何唯有七例而无八类耶。答。似易而难。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一(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二
二造论缘起(龙树提婆造论人正法正)
中百论先后
四论三论称(广略通别)
诸论通别
三论具立破
三论所破有几宗
毗昙部类
成实论宗
几人迷大乘二谛
同世五师二十部等(五百部)
方广道人何人
小乘四门(昆勒门)
地摄唯识等论。为今论所破欤(瑜伽显扬等如何掌珍比量可依乎)
今论显空宗欤(罗□等不空)
龙树提婆破后代论
别简论空(中论以二谛为宗等)
大分深义
百论罪福两舍(舍罪福时)
宗家以空为宗极欤(新古说异)
十二因缘独菩萨法
独空(绝待正用真如)
假因缘法即空(真空三宗赠僧正论)
许唯识无境耶
净影意不破因缘生灭云欤肇公本无义
中道何义
不坏假名义
三论大宗浅深
造论缘起
三论玄云。着于四。略明二种。提婆菩萨。震论鼓于王庭。九十六师。一时云集。各建名理。立无方论。提婆面折邪师。后还闲林。撰集当时之言。以为百论。龙树菩萨。潜帷着笔。探取外情。破病申经。故造中论。
问。何故尔耶。答。龙树声闻天下。外道小乘。不敢与交言。故潜帷着笔。以造论也。提婆既为弟子。物情所不畏惮。故与之交言。故后集以为(文)(此二论主事。可考其传记等而悉之。又大师玄疏。处处散在之)
问。若以师资别言之者。龙树亦是比罗之弟子。外道何不交言。提婆亦其罗□之和上。异学。同可畏惮。今只依一世师资义势几梪耶。答。今案云。此二论师。同在一时。而造四论。有此异欤(一时者。总言大分。而不妨有少时先后。更思之。又以论迹义文。可对而决之)
论迹义云。有释云。龙树妙思深远。率辨难。当外人无敢与敌。故不对外人。提婆所明。一时面折外人。所以相对已然。此释极不可解。若言龙树妙思深远无敢与对者。提婆亦尔。便应示对。○佛与外道相对。便应智浅耶。○今不用此释。○此亦何定。自有须面折方破外道。自有须潜怀着笔用此破邪。○复有深致何龙树出世之时正化之末像法之初○而佛法尚兴。邪徒由翳。○龙树既兴。望风悬榾。止须着笔。邪徒自丧。○提婆出世。是八百余年。去圣既远。邪傥盛兴。正化讹替。故序云。邪辨逼真。治乱正道。金石一贯。得失莫分。菩萨虽兴。犹生拒抗。自非对折挫。辞屈言下。邪心转炽。无肯改迷。○(文)
此约时有前后释之。然龙树在世时长。今约初言之。百论序疏云。睿师述。什师语云。马鸣三百五十年出。龙树五百三十年出。梁武云。敬礼兴正法。马鸣菩萨。归命兴像法。龙树菩萨。肇睿并云。提婆出八百余年。又引摩耶经。明七百年龙树出(取意略之)中论疏一出匡山远师说云。接九百之运(云云)
惠影云。龙树服仙药。三百余年住持(云云)
三论玄云。正义虽多略有二种一明人正次显法正(云云)
次文
引楞伽经云(显人正引二文)于我灭度后。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初欢喜地。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乐国(文)次引摩耶经云。正法便灭。六百年间。九十六种。邪见竞兴。破灭佛法。马鸣比丘。摧此外道。七百年间。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巧说法。燃正法炬。灭邪见憧。寻大小乘经。亲记龙树破邪显正(云云)
大小乘经者以上二经。分大小见也。
又云。显法正第二。问。龙树著述。部类甚多。三论偏空。似非究竟。答(云云)(三证。一睿师中论序云。百梁之构兴云云二龙树为无相佛。三罗什改小执于此论。云云具如文)以此详之。盖是究竟无余之说(文)
问。此并对小乘显胜。何必于大乘中。为究竟非偏空耶。
答。偏空但是小乘。若于大乘。本无浅深。何此论独为浅耶。又于大乘中。为浅者余师难也。然答。云究竟尔之说者。总显法深也。又破五时。四宗随坏。以此知之四论玄第十云。今时无识人。无言。三论。是偏明破相空论也。故今明人法。人法两明。正显究竟大乘论(云云)(人正者龙树也。正法者云波若正法也)
问。龙树菩萨。何位人耶。答。初地或十地。
中论序疏。答此问云。圣迹无方。高下未易可测(云云)引睿公词云。功格十地。道模补处。引匡山远师语云名贯道位。德备三忍。依楞伽为初地开内证。道安云。欲引众生令入初地故。云初地实是十地人也(取意略抄)
已上龙树提婆事如别广抄(文)
问。龙树提婆。凡造几论耶。答。龙树百部论。提婆造百部百论。高野和尚云。龙树造千部之论。
玄教迹云。出五百年。○造大乘百部论(云云)论迹但云作百部论(云云)
里书云
有人云。四论玄。龙树千部论(云云待暇日当捡之)法相了义灯云。龙树菩萨作千部(云云)薮般豆作俱舍唯识十地华严论。智度论。法华涅槃菩提心论等(云云)
列龙树论之中者。不出智论之。此似了义灯。而惠沼了义灯云。龙树造大智论(云云)
又云。得壹菩萨。造法相了义灯(云云)(未考云云已上里书)
大贤云。圣天菩萨。作百部百论。此一部理尤深。所以云广百论(云云)广百论本与三论之百论别。已又别有百字论一卷。同提婆所造也。十二门疏上云。龙树传及付法藏经并云。无畏十万偈。中论十二出。在其中(文)今考。龙树传并付法藏但云。中论出无畏论。不云十二。可寻之。今推以中论义。唯加十二欤。
龙树所造。有大不思议论十万偈。释华严经(波颇三藏院见华严传也)十住毗婆娑。出自此也。又别有十住论。庄严佛道论。方便心论。具考之。
中论序疏云。龙树所作。凡有三论。一无畏之广。次十二之略。今是折中之说。故称中论(文)(折中者均平义也谓处中耳)问。中百二论相对。何论先造耶。答(云云)问。若百论先造。中论在后者。龙树者。提婆之师匠。其论可先制耶。若中论在前者。三论玄云。有诸外道。闻提婆之言不了。为中论所破○方得悟(云云)明知。中论在后造之耶。答。今有二义。一云。百论先造。中论在后。龙树在世时。提婆破外道(如传)然龙树在世时。久所制备百部。何妨中论在百论后耶。二云。百论在后。然玄所言者。非正制作时。但是对缘次第。依义列之而已。所谓百论正破外故在初(上根此悟)次归正化竟。虽少有信。然犹未解。受佛经方悟(中根也)有闻论寻经犹迷。闻中论乃悟(下根)有寻中论犹未解。因十二略文。始悟。此既以佛经在第二。宁言百论在佛经之前耶。故知但是寻求次第。对缘差别。非开制作之先后也(虽有此通然正即事。先后难定矣)(已下里书)中论引四百论。此论提婆所造。智论引罗□法师说。罗□是提婆之弟子也。可以此证中百先后耳(已上里书)
四论三论事
问。百论治外闲邪。中论祛内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中论睿师序之语也)四论既兴。宗致焕然。依何恒云三论。不称四论耶。答。三论玄中。八义答之。论迹义中。唯以释论。望三论辨异(通别异破收异而通别异者与此相应)三论玄答此问云。略有八义。一者。一一论。各具三义。一破邪。二显正。三言教。以同具此三义故。合名三论。二者。三论。具合方备三义中。论明所显之理。百论破于邪执。十二门名为言教。以三义相成故。名为三论。三者。中论为广论。百论为次。十二门为略论。三部具上中下三品故。名三论。四者。一但偈论。即是中论。二但长行。所谓百论。三亦长行亦偈。即十二门论。○五者。此之三部。同是大乘通论。故名三论。六者。此三部者。同显不二实相。故名三论。七者。同是四依菩萨所造。八者同是像末所作。但欲纲维大法也(文)
言一一论各具三义者。四论一一具三义故约义云三论。非约部云也。即举四论立三论称。故知尔或但约三论显三义同。虽大智论亦具此三。然不具八义。故不取之。例如第六第七八之义。思之(前义胜之)
第二第三第四义意者。但以三义。部类周尽。故取三论即足。第五义云。同是大乘通论。简智论义。虽定望余起信等义犹未足。要以第八相成。第六义简小乘成通。简大中分别法相。诸论第七义者。亦简小乘成实等论。或亦通简大乘支条论也。第八义者。为简马鸣等。今欲□纲维大法匡正像故也。
又云。以智度论。对三论。则智度论为别论。三论为通论(文)
四中取三。正据通别也。
问。就三论中。分别广略中样如何。答(见上文)问。中论长行。非龙树所制。今正取龙树提婆本论。为所宗。若尔十二门。长行偈颂。俱龙树所造。何以十二门为略。以中论为广耶。依之分别长行偈颂。以中论为但偈论。十二门为亦长行亦偈颂如何。答。广略中义。且通长行释论故。亦百论为中。以十二门为略。论但云长行偈颂之时。正取本痴末。各显一义。并无相违矣。
又三论玄云。百为通论之广。中论为通论之次。十二门为通论之略。所以然者。百论通破障世出世一切邪。通申世出世一切正。故名通论之广。中论但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两教。不破世间迷申世间教。故为通论之次。十二门但破执大之迷。申大乘教。为通论之略(云云)
问。约三论中广略如何分别耶。答(见上文)问。中论品数卷轴俱多百论。然何以百论为广。以中论为其次。况傍文以中论为广。以百论为次。如何会通耶。答。今约破申义(如文)
问。以中观论可云大乘别论耶。答。大乘通论也。
问。中论宗旨。专显八不中道。申无生正观。此则以大惠为宗。以实相为要。般若经宗归。唯显此论。况中论即是智论之骨髓(云云)智论解般若一部。为大乘别论。中论为骨髓。何得通论之称耶。答。中道即是佛道之大宗。八不岂唯般若一部乎。大乘部同明此义。故知此论定是通论。故四谛品疏释。若先非佛性之偈。此偈即释涅槃经文。故不应言但申般若(云云)又玄论八不义云。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云云)即且举二文。谓本业璎珞。大涅槃经也。但云智论骨髓者。一往之言。正是无畏之要节耳。然智论中。义亦相开。故亦云其要也。良以智论文。虽释一部。意通包诸经。故论迹义云。若是释论。○意致通漫。而释一部文言(云云)所以云。彼论要唯据义非文。故为通论也(已上一义)又可云中论专解般若。故此论长行。及分别明菩萨般若灯论等。并以般若经文。解论大宗。但言通论者。文既不解一部经文矣。义亦兼余教。又即所申般若。是最大经。遍被诸经宗。故虽意正释般若。亦为通论也(已上一义)虽有二义。前义为胜。八不义云(解论初八不之引来中有此文)故相传云。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文)
四论玄文即同之
般若灯论第十五卷。造论竟礼龙树颂云。牟尼法王子。大智阿阇梨。以般若妙理。开演此中论(文。题下云分别明菩萨释。法琳云清辨。云云)
又第一云。我师圣者。如自所证。于深般若波罗蜜中。审验真理。开显实义(云云)此论波颇蜜多罗。贞观中中译。非嘉祥所览。
里书云
法诚云(释迦成道记注也)明辨论师。欲求长生。待慈氏下生。入修罗宫(略之)
又云。南天竺国。论师名迦毗。造论名般若灯。谓根本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故以灯为喻(文)(明辨迦毗二名别出之)贞元录云。般若灯释十五卷龙树本(分别菩萨释作明知识)(已上里书)
中论因缘品长行。引般若婆罗蜜经云。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云云)
(智论第八十卷释此文云。离二边故。假名为中道。○如虚空无法故不尽云云具可见之)
中论序疏云。○龙树所作。凡有三论。一无畏之广。次十二之略。今是折中之说。称中论(云云)(五义释中名。可见之。于百部中。举三者。广略相开故也。龙树传云。中论出无畏论也)
问。就诸部论藏。如何论通别义乎。答。通破大小。通申两教。名通论。即如中论也。各破大小迷。别申两教。名别论。如摄大乘成实论等。就大小别论。各有通别(云云)
三论玄云○若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两教。名为通论。即中论是也。○(前二十五品申大小。后两品申小)二者别论。○如摄大乘论。地持论等。谓大乘通论。十地论。智度论等。大乘别论。如成实论等。通申三藏。谓小乘通论。○舍利弗。别释佛九分毗昙。如此别释三藏。故是小乘别论。就三藏中。复有通别。若具释一藏名为通论。别释一藏中一部。名为别论也(文具可见文之)
里书云
律云。论阿毗昙者。九分修多罗(云云)私云。九分阿毗昙。即名九分修多罗也。以是法本故如百论本。名修妒路也(已上里书)
问。中论既通申大小。故但名大小通论。而非大乘论耶。答。犹名大乘论也。
又玄云。问。中论既通释大小。应名大小通论。不得名大乘也。答。虽释大小。但为显大故。是大乘论(等文)问。若尔但是大乘论。应如摄论等但名大乘通论。何以摄论等虽云大乘通论。而名别论。以中论独为通论耶。答。实唯是大乘。以大乘是宽广故。亦通申小乘。以大容小故。故且对摄论等唯申大乘以中论。为大小通论也(意云约大乘小乘分部。唯是大通论也。然约大乘中。为细分别故。且立大小通论耳)
又一义云。上且显通释大小名通论。非名大小通论。以是大乘论故也(此义非也。虽是大乘论。亦名大小通论何咎。且对摄论等唯申大乘故矣)
十二门论。是大乘通论。百论如中论是大小通论。而属大乘通论也(具如文)
里书
有记云(释迦成道记太原王撰法诚注)或十支宏阐。或千部郁兴(天亲)马鸣龙树。继其芳。无著天亲。播其美。或提婆凿眸而作器(提婆菩萨)陈那石以飞声。或百偈。祛于外宗。或十师训赞于遗颂。或闻经而夜升兜率。或待佛而窟寄修罗(清辨)或剑誓首以要期(提婆菩萨)或象驮金而请释(天亲菩萨)或赏能而食邑(在世摩陀那)或得胜而建幢。或论般若之理也名灯。或清辨。或究俱舍之非也名雹。莫不殊涂异辙。终会一源。自有及空。咸满万德(已上里书)
问。以摄大乘论。名大乘别论耶。答。通论(云云)问。释阿毗达摩经摄大乘品(见新译论及隋摄论可考知之)故论(梁摄论)第一云。○又为显经名譬如十地经(云云)又云。复次此论说阿毗达摩大乘修多罗者。欲显如来法门别类。及显此论别名(云云)既以十地经而例之。人显法门别类。岂非大乘别论耶。答。阿毗达摩者。即摄大乘论也。又此论摄诸大乘经中义。故名摄大乘也。欲显法门别类者。于圣教中。以大乘别。如大乘中以十地别故也。又后案云。佛经中有阿毗达摩大乘经云也。见安乐行品疏也。
里书云
安乐行品疏云。大乘三藏。如摄大乘论说。○有人云。○地持论等。为大乘阿毗昙藏。今谓大乘中。自应有三藏。不应引论(云云)
意云。摄大乘论。明大乘三藏。即以阿毗达摩。显经名也。应非以论为毗昙藏。若尔何故摄论名通论。以释阿毗达摩经故耶。答。以释大乘阿毗昙及修多罗二藏故。不名别论。故论第一文云。摄大乘论者。举今论也。言即是阿毗达摩教。及大乘修多罗者。举所释教也。天亲释云。若离阿毗达摩名。不知此论是圣教等者。释三藏中阿毗达摩故。是圣教也。言又为显经名等者。别显所释经名。谓阿毗达摩经也(已上里)
梁摄论一云。论曰。摄大乘论。即是阿毗达摩教。及大乘修多罗(无著本)释曰。○若离阿毗达摩名。则不知此论是圣教。为此义故。又为显经名。譬如十地经(云云)又十五终云。论曰。阿毗达摩大乘藏中。名摄大乘。此正说究竟。问。天亲摄论。别释无著一论。名别论耶。答。以无著本名通论。天亲释从本亦名通论。而非别论。凡论通别。但望佛经故。本末论总为通论也(若尔如毗婆娑。别释发智。然从本论。亦是三藏中通论欤。可寻之)问。今论宗。唯破内外大小迷失更无所立耶。答。论宗幽玄。破立难定。欲即释文取之。言势亦无定方。然今惟之非无宗致。有破有申。有取有舍。谓破内外迷失。显世出世间正理。拂大小执见。申半字满字教门。故知论宗。非唯是破。具足破申二义门也。问彼文捡旨。唯是破邪遣荡言耳。依之论序云。言而无当。破而不执(百论肇公序)大师承其说云。三论横破诸法。竖除五句。唯破不收(论迹义)今言破申俱存。岂不违此等诸文耶。答。委考释文。自可悉之。论迹义云。若是三论望释论。则唯破不收。若释论望三论。亦收亦破。○(云云)(四论已同宗旨何遂此异有耶。然异之者。且是为别论宗。互相开避而已)
又云。若是中论。以谛为宗(智之谛意。显因缘谛也)百论以谛知为旨。十二门大望同于中论。○此是师一时之语。通别圆之意耳。○凡有二意。一者菩萨造论。唯为欲申佛教。中论申教。以二谛为宗。百论亦为申教。何不得以二谛为宗。二者。○肇师序云。通圣心之律涂。开真谛之要论。岂不用二谛为宗。○(云云)
三论玄云。问。经中有立有破。论主何故。一向破耶。答。末世钝根。迷佛立破。并皆成病。是以论主。须并破之。然后具得申如来破立。○(云云)今请学者。具寻本文。
又云。论虽有三义唯二辙。一曰显正。二曰破邪(云云)
里书云
有记云(成道记注也)天亲菩萨为众讲婆娑论。以一日所讲之义。乃造一颂。摄之赤铜叶刻字。置象头上。出金五十斤。置象尾上。自坐中间。击鼓唱言。有能破此义。当奉此金。诸国无人能破。乃将颂并金。寄与罽宾国。诸婆娑师。亦不能尽解彼诸师却加五十斤。回饷天亲。请作释文。天亲由是自造长行释颂。即今俱舍论是。
又云。昔迦湿弥罗国。有论师名众贤。见天亲俱舍论。乃造五千颂。斥其非义。名俱舍雹论。以世间雹。能坏稼禾花果故。以喻为名。乃将徙持论寻访天亲欲定是非。天亲为诸国无正人。为量果。遂避而未就甫近。一驿众贤忽觉气。不能前进。乃修书遣弟子。送论与天亲。其书略云。不自量力。作为此论。智小谋大。死期至(矣)菩萨抑扬至理。若得存遗文。则死而无恨也。天亲读其论。见文多顺己义。又重其知过。乃为更名顺正理论焉(文)又云(十支论之法相云云)言十支者。一略陈名数支。即百法论。二粗释体义支。即五蕴论(皆天亲造)总包众义支。显扬论。总摄大义支。摄大乘论(无著)分别名数支。杂集论(无著师子觉贤惠等三菩萨造)离僻处中支。辨中边论(无著)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识论。高远法幢支。三十唯识(二世亲)庄严体义支。大庄严论。摄散归观支。瑜伽论(二慈氏)成道记注之。
有记云。天亲菩萨。始宗有部。造五百部论。明小斥大。后悟大乘。便造五百部。故天竺呼为千部论师焉(略之)成道记注之。已上里书云(良快私云此里书可有上成道记下欤。至此书之若传写之误欤。可正之)
问。三论意具破邪显正。尔者其所破。有几宗别耶。答。略有四宗。一外道。二毗昙。三成实大乘(如方广等。见三论玄)
问。外道者何。答。天竺四术。震旦三玄(云云)
四术者。一邪因邪果。二无因有果。三有因无果。四无因无果。九十六术之中。宗要有此四执也。
三玄者。孔子老庄子之教。老子云伯阳。孔子云孔丘。
三论玄云。设令孔是儒童。老为迦叶。虽同圣迹圣迹不同(云云)设令老表非必所许也。
又述什公语云。老庄入玄易惑耳目(云云)法琳破邪论云(法琳学三论唐始人已)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振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云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云云)
里书云。灌顶经有文(佛遣三圣于振旦。云云。已上里云)
涅槃疏第九云。若如他所明心言。释迦教是佛法。周孔庄老等。此是西判。庄子等皆是人乘。老子则是天乘。岂非佛法耶。故清净法行经中。自明老子则是迦叶(等文)(此释所有文字皆是佛说也)
里书云
寻云。清净法行经者。此方外教仙经类欤。为当正是佛经欤。答。佛经也。见录之。
又周孔者一人欤。二人欤。周者周公旦。孔者孔丘欤。开元录(智升师)疑惑再详录。
清净法行经一卷(记说孔老颜回事已上里书)
问。若言周孔老庄皆是佛说者。何故玄中。云天竺四术。震旦三玄。皆为外道耶。答。佛教自有五乘正法。震旦三玄。亦属天乘人乘之类。然有益者。摄属正法。若无益者。皆为外道。亦是所破也。
奘疏又云(上文具也)大论云。○明佛法有五种说。一者佛自说。二者弟子说。三者天说。四者仙人说。五化人说等。皆名佛说也。然于众生有益者。皆是佛说。若无益者则是外道(云云)
问。毗昙论藏。有几部类耶。答。六本阿毗昙也(云云)
问。何不举天亲俱舍论耶。答。
三论云。部类甚多。略明其六。一者。如来自说法相阿毗昙。盛行天竺。不传震旦。二者。邻极亚圣。名舍利弗。解佛语故造阿毗昙。凡二十卷传来此土。三者。佛灭后三百余年。有三明六通大阿罗汉。姓迦旃延。造八揵度。凡二十卷传来此土。○四者。六百年间。有五百罗汉是旃延弟子。于弟子于北天竺。共造毗婆娑。释八揵度。毗婆娑者。此云广解。于西凉州译出。凡有百卷。值兵火烧之。唯六十卷现在。止解三揵度也。五者。七百余年。有法胜罗汉。○作二百五十偈。名阿毗昙心。凡有四卷。亦传此土。六者。千年之间。有达摩多罗○造四卷合六百偈。名为杂心也。其间复有六分毗昙。释论(第二卷)云。目连和须密有余论师共造。并不传此土。唯众事分毗昙。是六内之一。此土有之。复有甘露味毗昙二卷。未详作者。并传此土(文)
(后至唐代。六足之中。犹施设一论。未译之。复有六分者。即六足论也)
(八犍度是发智同本也)
有云。六足发智。并是萨婆多论也。今云。萨婆多专弘此论。如经部以经为量。经非唯是经部之经。此亦如是。以论非唯有部论也(玄云。而阿毗昙是十八部内。萨婆多部。文此呼专学毗昙。云阿毗昙人也。非云论如云经部矣。又婆娑结集时。六百年者。唐三藏说云四百年云云相传不同也)
里书云
旧俱舍二十二卷。
陈真谛于南海郡。译出之。惠恺笔受。此论佛灭后千一百余年。婆薮盘豆菩萨所造(云云)此论本宗。是萨婆多部。其中取舍。以经部为正(文)又此菩萨造大小乘论。凡数十部(云云)
新俱舍光记云。往有三藏真谛法师。已于岭表译兹论(云云)圆晖云。陈朝三藏真谛法师。有于岭南成二十二卷(云云)今案。岭表则岭南也。旧论序云。南海郡即是欤。
百论序疏云。先造小乘五百部论。后回心造大乘五百部论(取意)又云。时人称为千部论主(云云)(良快私云已上俱舍处京书也)大论二云。有人言。佛在时。舍利弗解佛语。故作阿毗昙。后犊子道人等读诵。乃至今名舍利弗阿毗昙(良快云。此舍利弗毗昙下里书也)四论玄云(第十)高唱嵩法师云。更有余处请将去。故翻不竟(具如奥也良快云此婆沙下里书也)
四论玄十云。四卷毗昙(二百五十偈。法胜即引传云。青目作长行云云)
贞元目录云。阿毗心论四卷。
法胜阿毗昙心论经卷(可对三玄案也良快云已上阿毗昙心论下里书也)杂心论初序分云。无作虚空论智者尚不了。法云般薮波豆。作六千偈论之(良快此杂心论下里书也已里云)
问。成实论。谁所造。复从何部出耶。答。师子铠之所造。从多闻部中出(矣)又云。从昙无德部出(云云)
里云维摩疏第一(成实论已上大小乘里书)
玄教迹义云。成实论主。从昙无德部出。出于七百年。名诃梨跋摩。
三论玄云。佛灭后九百年内。有诃梨跋摩。此云师子铠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萨婆多部。鸠摩罗陀弟子。慨其所释。近在名相。遂徙辙僧祇。大小兼学。○二百二品十六卷。文四谛建章五聚名义(云云)
又云。问。○成实宗。正体何义。答。有人言。择善而从。有能必录。弃众师之短。取诸部之长。有人言。虽复排群异。正用昙无德部。有人言。偏斥毗昙。专同譬喻。真谛三藏云。用经部义也。检俱舍论。经部之义。多同成实(文)(又此论宗有三说。有言大乘。有言小乘。有言探大乘意。以释小乘。云云)
里书云(旧俱舍疏五十三卷。三藏法师所制见序也。惠恺受法师书之。论并颂及义疏之)
旧俱舍序云。寻求此土。先译经部。止有成实一论。成实乃以经部。驳斥金师。其间所用。或同金部(云云)(惠恺作。即笔受人。见序文也)
义章贤圣义云。依昙无德。一时见谛(乃至)成实法中。存依此义(云云)(已上里书)
又云。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内。又出一部。名多闻部。○其人具足诵浅深义。深义中。有大乘义。成实论即从此部出(云云)
昙无德及说。经部并上座部之类也。今意成实宗。异之悉之。问。成实若自多闻部出者。何唯小乘耶。又于大小。具合三释中。但言小乘。不存余二耶。答。可见玄具文之。
三论玄云。二百二品。并探四阿含。十六卷文。竟无方等(文)
难云。若尔者。何云多闻部深义中。有大乘义耶。答。似易而劳。又云。大众部将华严般若等大乘。杂三藏中说时。有信者。尔时有亲闻大乘者故(取意)
问。有几人迷大乘二部耶。答。
三论玄云。迷失二谛。凡有三人。一者毗昙。执定性之有。迷于假有。故失世谛。亦不知假有宛然而无所有。复失真空。次学大乘者。名方广道人。执于邪空。不知假有故世谛。既执邪空。迷于正空。亦丧真矣。三者即世所行。虽具知二谛。或言一体。或言二体。立二不成。复丧真俗(文)(初一是学小乘摄大教。后二学大迷文也。成实不知假有宛然即空。故亦属初执。毗昙且举类耳)
问。唯识等学者云。境空心有义。及假有不空义。于此三中。属何迷失耶。答。堕第三类。二谛各有别体义也。又不知假有即空义边。同第一执。而大小别也。又境空边者。随方广空。若当时唯识宗。于境中唯空所执故。不同方广偏空。但随二体执。便违般若中道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难云。中边论云。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此叹三性之法门也)以偏计所执故非有。以依圆故非空。故虽不空依他识相。犹能契般若中道。何亦须空耶。答。既云假有。即世俗有。既世俗有。宁非真空耶。俗有真空。亦即非空非有中道(云云)
大般若五百七十一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世俗为有胜义为无(云云)
问。同世五师者何。答。一昙无德。二摩诃僧祇。三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中论玄文)问。小乘有二十部。何唯云五部耶。答。当世盛行(中论玄)大乘玄五。四论玄十。没犊子。出萨婆多。更有异世五师。谓迦叶阿难等也。
里书云
付法藏第二云。阿难付法摩田提(略)第三卷。阿难以法付属商那和修(云云)
阿育王经七云。世尊付法藏与摩诃迦叶。入涅槃。付阿难。入涅槃。阿难付末田地。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入涅槃。舍那婆私付优婆笈多。入涅槃。优婆笈付^2□絺柯(文)阿难。末田地。舍那婆私。次第也。
又云(摩诃迦叶语阿难言)世尊付我法藏。付已而入涅槃。我今欲涅槃。以法藏付汝。汝当受持。尔时王舍城。当有商主儿生。以舍那衣覆。○汝当教化令其出家。汝当以佛法藏以传与之(文)又云。是时阿难。付属舍那婆私复说。○名优婆笈多。汝当教化令其出家。其是世尊所说无相佛。我涅槃百年后。当作佛事。是时舍那婆私。
答。言如是(文)
又云。长老阿难。于涅槃时(雪山仙人乃五百弟子出家受具足)第一羯磨○(得须陀洹乃至)第四羯磨除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果。仙人及弟子。于恒河中出家。是故名末田地(翻中)我今欲涅槃。此法藏汝应受持。○(佛已说)应持法藏入彼国。末田地。答言尔(乃至)是时末田地广布法藏。现种种神力。与诸檀越。共学佛法。令其解悟。然后涅槃(云云)(未见付属舍那波私。故知初略录文应是后人谬记欤)
又云。是时长老舍那婆私。次第次第行。至摩偷罗国。优流漫陀山。坐于绳床(云云)(已上里书)
问。二十部者何。答。中论玄云。从上坐部。都合有十一部。大众部有七部合成十八部。足根本部为二十部(文)
问。玄教迹义云。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上座部因诤论。分为十一部(云云)考宗轮论等。大众部类。总有九。余是上座部类(委考知之)答。
此是相传不同也(文殊问经云。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等文。十八部论云。僧祇分九云云)
四论玄十云。什法师云。僧祇出九部。上座生十一部。漫陀山云。上座出十二部。此是近代。胡僧所说。今以十土为定(取意)
又云。上座三百年后。更生二部。一萨婆多。二雪山部。此部无续。自萨婆多。出弥沙塞(反觉僧祇)自弥沙塞。出昙无德。次从萨婆多生迦叶维(并)僧祇。为五部。诸师相传云。婆粗罗是僧祇律主(取意)上座部。转名雪山。此非二分。故合为一。然分本末。始终异故。亦分为二。由此二说不同故。中论玄云。取其始终异执故有二十(文)又二百年满。因外道大天诤。出支提山及北山二部。此间无西山住部。宗轮论有之。此亦出没有异欤(凡大天有二人。大众部初分时。百十六年。有大天是一已。又至二百年满。有大天是外道。为利养故出家也)
里书云
俱舍光记云(论第三)叙化地部计。即是毗婆阇婆提。此云分别论师(云云)
同宝师疏云。昙无德部。真谛云。经部也(云云)
十八部论(罗什法师。集又小乘论疏之)亦名分别异部僧论。
部执异论(真谛三藏译)
异部宗轮论(玄奘译)
文殊问经下卷。分别部品一纸余。具明二十部分出时分。及说偈。摄之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云云)(已上里书)
二十部出时不同
问。二十部本末名数。及出时不同如何。答。中论玄云。从上座部。都合有十一部。大众部有七部合成十八部。是根本二部。为二十部(文)此依真谛部执论。文殊问经。数同事别。
玄教迹义云。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上座部因诤论事。分为十一(文)此依关中十八部论。新译论同之(宗轮论)四论玄第十云。什法师云。僧祇出九部。上座生十二部。此是近代。胡僧所说。今以十一为定(略取意)(近代胡僧当真谛说)文殊问经下。分别部品云。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部(此三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已)二体毗履(此云老宿深。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执与僧祇同故言一也)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称赞辞也)○(高拘梨柯多闻只底舸山名也东山北山次第转出并云于百岁内)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可语言也)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居处已)○(从雪山出犊子法胜贤一切所贵。荷山大不可弃法语(次作法护)迦叶北修妒路句。次第出皆云。百岁内二十部住。并标律主也。若本宗并明同义者。唯是由律故别部分宗别耳)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语二十部十八及本三。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
十八部论云(什法师集亦名分别异部僧论)佛灭度后。百一十六年(阿育王主阎浮提)从是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即此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中。更生异部。一名一说。二名出世间说。三名窟居。又于此一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中。复生异部。为多闻。又于此一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中。复生异部。名施设论。又二百年中。摩诃提婆外道。出家住支提山。于摩诃僧祇部中。复建立三部。一名支提迦。二名阿婆罗施罗。三名郁多罗施罗。如是摩诃僧祇中。分为九部。○至三百年中。上座部中。因诤论事三为异部。一名萨婆多。亦名因论。先上座部。亦名雪山部(于萨婆多生犊子部)犊子生。一名达摩郁多梨。二名跋陀罗耶尼。三名弥离亦言三弥底四名六成部萨婆多中(生弥沙塞。弥沙塞生昙无德。亦是三百年中)萨婆多○(生优婆梨沙。亦名迦叶维。三百年)于四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因大师郁多罗。名僧迦蓝兰多。亦名修多罗论。如是上座部中。分为十二部。一名上座部。二名雪山。三名萨婆多。四名犊子。○(余准上。又明诸部执见不同。冷云修密多罗庄严云)
今案上座部。亦名雪山部。故不别开之。成二十部也。
玄教迹义云。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一名大众部。二名一说部。三名出世部。四名窟居部。五名多闻。六名施设论部。七名枝提部。八名阿婆罗部。九名郁他罗部。三百年中。上座部。因诤论事。分为十一部。一名萨婆多部。二名雪山部。三名犊子部。四名达摩郁多罗部。五名跋陀耶尸部。六名三弥底部。七名六城部。八名弥沙塞部。九部昙无德部。十名迦叶维部。十一名修罗论部(上座部亦名雪山部。故不更列之。九与十一合二十部)
又云。于佛灭后二百年中。从上座部。出萨婆多部(文明五部文也。可考他之)
问。中论玄意。上座部本末合。有十二部。大众合有八部。教迹义云。大众分九。上座十一。如何相违耶。答。四论玄云。什云僧祇出九。上座十一也。上座出十二部。此是近代胡僧所说。今以十一为定(略)今案。中论玄。依真谛部执论教迹义。依关中说。问。关中所出。十八部论云。上座部中。分为十二部(云云)何云依什师上座部分十一部耶。答。教迹义列名。全同十八部论。而云上座分为十一。均师章同之。然十八部论。合前后名列有十二。然论自云先上座部亦名雪山部。又出二十部。计不别。出上座部义。又但名十八部论。不云十九。若上座十二者。末宗有十一部。然云大众部有九。末即有八。若定上座末十一者。岂非十九。何名十八部耶。故知什意。上座本末。是十一也。问。上座或十一。或十二可尔。大众部或八或九。何故不同耶。答。十八部论。宗轮论并云。外道大天。出家时有三部。支提迦(新名制多山)阿婆罗陀罗(新名西山)郁多罗施罗北山。真谛部执。阙无西山。故减一数也。问。文殊问经与部执论同云。僧祇有八。而云只底舸东山北山。此亦同。罗什论僧祇有九说出三山女何耶。答。只是相传不同。安可会通之。若欲论者。罗什论辨唐译。有说假部。亦出支提等三山。部执论有分别说。即说假部也。而无西山。文殊问经。以东山替西山。而阙无说假部。经不明。宗计异。今案。东西者。只是传者。取名异耳。经阙说假部。真谛无西山者。亦是传者不同耳。又若欲会者。同云八部。故说假即东山部。同无西山也。问。中论玄云。法尚部。旧昙无德。而旧论。以法护为昙无德者。法护出自正地。法尚出自犊子。何故违耶。答。旧者只是先旧所传。非的关十八部论(然未决疑)问。经部者。新旧皆云。四百年出。玄论独云三百年者何。答。上座中诸部出时。多在三百。故且乘文势。亦云三百或四百。初从大数云三百。或相传不同。更可寻之。问。五部者何。答。中论安证记出二说。一云即婆娑五百罗汉。一云别有五百部。初义意。五月百罗汉。各有部众也。
中论玄云。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论释波若。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执诸法有决定相。闻毕竟空如刀伤心(云云)(六十二文也)
又云。六百年间。五百罗汉造毗婆娑(取意)五百年后。即是六百年间。龙树出世。正由此耳。
智度论六十二云。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皆言决定之法。今云何言无(文)(伤者损也心者内心也)
问。方广道人何人耶。答。是偏空人也。问。大小乘中是何耶。答。或大乘。或小乘。然正学大乘人。方广即是大乘名也。
三论玄云。次学大乘者。名方广道人执于邪空(等文)二谛章上云。小乘不识二谛者。则是前方广萨卫两人(文)又云。次方广不识二谛者。未知此人何学。波若若小乘学。则推画起邪见有分。既无诸分。亦无于有起邪见。波若大乘学。即闻大乘说起邪见。闻大乘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若有罪福。即不应空。推画空便起空见也(云云)
里书云
他宗云。构画分别(云云)玄佛性义云。岂非背自师作推画(云云)(已上里书)
推画者。以恶惠推求所有。便画都无所有。故云推画也。又画字应作画字。推画见佛性义也。此类虽闻大乘而堕小乘。如大众部多闻分别部等也。然方广者。只是大乘异名。正是大乘中执空者也。
中论疏记上云。方广道人。即一说部宗。诸法但名。都无体相云。三论玄云。此部执生死涅槃皆是假名。故云一说(文)此自大众部中出(云云)大论一云(特子比丘说五众和合。有人法五法藏中。不可说法藏。摄一切有。道人言。阴界入有。于中无人。此取意抄之)
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文)
二谛上云。次方广道人。计一切法性空。如龟毛兔角。无因果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云云)
又云。○方广明诸法空。失于二谛○故中论初云。闻大乘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云云)
问。于小法有四种门。尔者其四种者。何等耶。答(云云)三论玄云。又释论云。有四种门。一者阿毗昙门。二空门。三昆勒门。此云箧藏也。罪空非有门。不得波若方便。学毗昙门则堕有见。学于空门则堕空见。学昆勒门则堕亦空亦有见。学非空非有门则堕愚痴论。若得波若。心无染着。随机适化。通道利人。无相违背。而成实毗昙。各执空有。互相排斥。障道增见。皆失佛旨也(文)(昆者平声古浑反。法并玄第二引此说同之)
论十八云。○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闻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俾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入□勒门。论识则无穷(云云)大论第二云。
里书云
大论二云。摩诃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勒。□勒秦言箧藏也(乃至)今行于南天竺(云云)
又云。如是等分别一切法。亦名阿毗昙。为阿毗昙三种。一者阿毗昙八犍度身及义略说三十二万言。二者六分略说三十二万言。三者鞞勒略说三十二万言。鞞勒广比诸事。以类相从。非阿毗昙也(已上里书)
又云。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勒门。则堕有无中(文)
维摩经疏云
四论玄十云。○大迦旃延。造昆勒论。亦云鞞勒论。释论注云。秦为箧藏也。○若入此法门。论义则无穷。明诸法并是假施设。故俱舍论引如假施设说。成论亦云。假施设经中说。即是彼经论也(文)(昆字论作□即同音也。均师章云。亦云鞞者卑音又步迷反。今推云。昆之滥。又□鞞之近故致此谬谓欤)
问。论既说三门。玄中何云四门耶。答(云云)可寻之。义准释欤。若约四种释义。云之者。应是无方释义所摄也(引一中解无量之文证无方释义也)问。成实论许假名有。应是亦有亦无门。若以假有。从实无。但说空亦废假。偏论实者。□勒门亦应是空门。诸法皆假施设故。即实无耶。答。成实专明性空义。昆勒专明假有。假有望实有。名为非有。望性空。为非空。然就道理。即与成实不相违。同是假有实无故。若约分别法相。即毗昙类。以施设足论。是六足论所摄。玄云。复有六分毗昙者。即应是六足论也(更寻之)
问。北地摄论唯识佛地等论。为是今论所破欤。又瑜伽显扬辨中边等论如何。又掌珍比量方便心等论。必可依凭欤。
里书云。锄智光(锄田寺笼居处也非公请时所住耳)
仙光疏记中云(疏第三卷处)点同破者。就一异事。其执并同悉破之。故点者就也(云云)内道执着同外道。破外即破内道。小乘执着同外道。故破外道则破小乘也。大乘执着同小乘。故破小乘即破大乘。名之为点同破也(已上里书)
答。马鸣龙树提婆天亲等。并是所宗。青目等注。非名为规模(因中三藏正乖阙。昙影法师。显四处之失等也。如唯识十大论师等者。亦如青目之类。非必所许。佛地论云。大乘正法千年已前。清净一味也。若约时代谓之者。且千年以前。正法中所制用之。以后诸论。非定量。旧俱舍序云。世亲出千百余年也)地论摄论天亲所造定可依之。唯识佛支条论家。非必用之。然唯识之本论。天亲所造。即地论摄论之类也。瑜伽者。慈尊所说。无著所传。其人可信人。又其论宗。亦是大乘真极(然瑜伽如中论是大小通论也。十七地中。通申大小乘。故地持唯取大乘所。故但云大乘通论也)虽非嘉祥所览。亦应为定量。余随应皆可准知之(马鸣起信论。亦应为量。掌珍专显龙树宗。大分可用之。又唯识佛地委寻随从龙树提婆论宗。然于违处。不可始劳也)
里书云
真谛三藏九识章云。天亲造论百部(云云)
新俱舍序云。天亲菩萨纂论千部(云云)(圆晖并实会同之)旧俱舍序云。造大小乘论凡数十部(云云)(今案。千部内真谛所览。唯数十部欤。若准四论玄者。实唯数十部。而假借为千欤)
四论玄第五云。二胡道人令人信。故好假借天亲菩萨名。安置已作论中。起信是虏鲁人作。借马鸣菩萨名○(云云)均师四论玄第十云。起信。有云。是北土地论师造也。而未知见非(取意)正文云。北诸论师云(起信论)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造论。借菩萨名目之。故寻不见。翻经论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不(文)(今考后代目录有之)
又云。婆沙六十卷。传来江左。余四十卷。于西凉州。为兵火烧。出祐律师目录也。高唱嵩法师云。更有余处请将去。故翻不竟。六十卷中。但释前四度。余四十卷。不来此土(取意。已上里书)
名玄第七云。问。生肇融睿。并注净名。何故不作此释(非唯二身亦名三佛。故于三佛起此疑而生)答。其人非无斯意。但于时经论未备。故义不分明。
问。云何未备。答。涅槃华严大集等经。地论金刚般若摄大乘法华唯识宝性之流。皆脱传此土如睿公喻疑论云。什师不见六卷泥洹。其人若见此经。当如日月朗其盲。甘露流其四体也(云云)(惠睿喻疑论)
问。若尔。他家学者。亦应云嘉祥钻仰经论未备。何者深密瑜伽之文。唯识对法之论。脱传汉土故乎。答(云云)
名玄第六云○一为学摄大乘及唯识论人不取三性。存三无性理(乃至)用此以为妙极。今对破此。故中论云。诸法后异故。故知皆无性。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问。二论主云何相破。答。二论主义实相成。但天亲借无性破性。故偏叹无性。而学人不了。遂守无性。龙树明中实。远离诸边颠倒(云云)(今慈恩之疏。唯识宗三性三无性。俱存之)
华玄四云。问。诸大乘经所明。及中百大乘论等所辨。可信受。如唯识摄大乘及法华论等。何必可信耶。答。此论同是婆薮所造。付法藏中。亲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观其义意。与大乘论。语言虽异意不相违是故可信(文)(已上里)
问。中论玄初云。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考圣心以息患为主。统教意以通理为宗(云云)疏云。开导为宗(云云)此语为大师自说欤。为当传述他语欤。答。此述兴皇之语也。
疏第一云。师云。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等文)述义云。兴皇寺法朗法师(云云)又云。或言一师。或云大师。或直言师者兴皇朗法师也(云云)
问。云尔意何。答。初两句。显圣教多途。考圣心下。显教多旨唯在一贯。谓圣教虽无量。意唯在开道。悉若更分别者。息患即破邪开道谓显正。可谓一切圣教皆破邪。邪破即正显。正显必邪破也(如法华论破十种病及十无上是也)
中论玄云。○论虽有三义。唯二辙。一曰显正。二曰破邪。破邪则下拴沉沦。显正则上弘大法。故振领提纲。理唯斯二也(文)问。论意具破申二义者。即是自是非他。岂契大士行耶。又则有胜负。应堕是非取舍之中。安是无所得宗耶。答。方便心论。初龙树自起此问。即自答云。但为破邪显正。复非自是非他(可见论文)
又论迹义云。无胜无负所以能申(云云)
又云。佛起缘说真俗两教意为显中实之道。但缘迷二教。不悟中实。成断常病。今破缘邪执。申佛正教也。师云。非无其义。若只作此解。未近一家之意(乃至)即申破病教。○(云云)(文广劳故。不能具出。请委读见之)
意云。一云。破禀教成迷之邪执。显不二中道之实义也。一云。破是病也。申亦即申于佛破也。非别有所申也。今谓此后意者。大师且述兴皇之一。势论非。言全无所申。故师亦自云。非无其义也(重意云非无其义。一往见之。似傍有此义。今恐愚者迷。显非傍意也)
又论迹义云。他论有破有立此乃是增有所得。○今论。但破曾不自立。非止能破即复能申。故大师举猛将为譬。前无所立。后无所顾。故能剪彼先丑。显我皇威。菩萨亦尔。无生正观。了内外诸法毕竟清净。故能破洗虚妄断常。显出如来真实。如此善巧。名为破申。故论序云。傥然靡据而事不失真。肃然无累。而理自玄会(云云)猛将者。王家之将也。与戎狄凶傥斗时。唯能破彼阵。自无所顾。然而则能显我皇威云也。
问。今论意。唯破执见显无得之空宗欤。
答。中论疏第三云。三者罗□法师。是龙树同时人。释八不。乃作常乐我净四德明之。今青目据破病而释。今欲引龙树证因故生此同。述义云罗□法师者。是龙树第二大弟子。此人唯释因缘一品。凡有七十二家注之中。此一家也。问。论主就四德。释八不为傍。就破病释八不为正耶。青目引之为证。答。论主之意二俱为正。然青目引破病义为证耳。非四德之义是傍者也(已上)
又重牒第十新通明。一为四人。二破四障。三修四因。德四果。此依真谛三藏解。三藏依无上依经。及摄大乘论而解之。文既广不能具举之。
又重牒八不摄法门云。然八不言约义丰。意深理远。总摄一切大乘经论甚深要义(云云)
又第一卷之无生无灭。即是胜鬘一实谛也。一实谛。是圆满之法。斯论即是究竟圆极满字论也。此是一种正意。释八不也(小略之)又无所得者。正观异名。非唯空也。
元康云。罗什云。注三论家。有三十余家也。河西道朗师。是昙罗忏师弟子。是师传云。注三论家。有七十余也。又真谛三藏云。注三论家中。罗□是最上注人。是以兴皇朗师。请真谛师。翻三论矣。但翻因缘一品竟。而师早死也(云云)
里书(云)昙毛罗忏。即昙无谶也(已上里书)
大论十八云。问曰。若无所得。无所行。行者何以求之答曰。无所得有二种。一者世间欲有所求不如意。是无所得。二者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非无有福德智慧。增益善相(云云)
今谓无所得者。大乘正宗。故法相所宗。唯识亦云。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文)当知无所得。是无分别智异名。此分别有二种。一者加行正后。三智中。正体智。正照实相。名无分别。二者五法中正智。离妄分别。名无分别。即通正后二智。其加行智。即前二智方便。但可相从论之(加行正后三智。如实智义引摄大乘辨之)
问。龙树提婆论。唯破毗昙等执。及诸外道。不破成实及余后代大乘小乘诸论。耶(诃梨跋摩九百年出也)答。亦破成实等后代论也。问。前论何破后论耶。答。中论玄。自起此问而答云。但令执着即便被破。何论前后。若前论不破后迷。亦应古方不治今病。扁鹊之术。末世无益矣(文)问。若有执者皆被破者。今学者皆未得无得正观。既未得正观。必有执着。若尔申龙树论者。即便自堕负耶。答。申无所得者。即学无所得故无此失(一意)又以无所得主为自宗。以自心执为他宗。故亦是申无所得宗。以破他宗也。
中论疏云(重牒八不)自心起外道见。堕在道外。名为外道。乃至心起大乘见。即名大执。故遍可众人即是遍呵自心也(文)
疏第三云。又○是此点同破。成实师有流来反去之义。地论师有乖真起妄之来。息妄归真之去。如此来去。悉同外道。今列外道即是破内(文)成实师地论师。并是汉土大乘师名也。
别简论宗
问。中论以何为宗耶。答。以二谛为宗也。问。既名中论。可以中道为宗。何云二谛耶。答。二谛即中道也。
中论玄。答此问云。即二谛是中道。既以二谛为宗。即是中道为宗。所以然者。还就二谛。以明中道故。有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但今欲名宗两举故。故中谛互说。故宗举其谛名。题其中(等文)问。既知以二谛为宗。即是以中道为宗事。尔者无以何知以二谛为宗耶。答。
中论玄云。问。何以得知。此论用二谛为宗耶。答。略有三种。一者璎珞经佛母品。明二谛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今论正明八不。故知即是于二谛。○二者青目序论意。明外人失二谛。○龙树为是等故。造此中论。○三者开内昙影中论序云。○其要归会通二谛。今还述旧释。故知二谛为宗(文。上文在此之次也)
问。百论以何为宗耶。答。以二智为宗也。
问。百论空品自云。破邪申二谛。何违论文。云以二智为宗耶。答。
中论玄云。百论破邪申二谛。具如空品。未说亦以二谛为宗。但今欲与中论互相开避。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用二智为宗。即欲明谛智互相成也(文)问。何以知以二智为宗耶。
又云。提婆与外道。对面击扬。斗一时权巧智慧。但提婆权智。巧能破邪。巧能显正。而实无所破。亦无所显。故名实智(云云)
问。十二门论以何为宗耶。答。以境智为宗也。问。中观十二。只是广略不同。中论既以二谛为宗此论同亦二谛可为宗。依之论迹义中云。十二门宗同中(云云)何。会通耶。答。此亦互相开避也。
三论玄。辨此论宗旨云。亦以二谛为宗。但今欲示三论不同。宜以境智为宗。所言境智者。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大分深义者。谓实相之境。由实相境。发生波若。由波若故。万行得成。即是境智之义。故由境智为宗也(文)
问。因位万行。果位万德。皆是大乘深义也。而何但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耶。答。大乘有分空分也。但言深义。未知何深义。故次云所谓空也。非唯空义。方是深也(见论疏也)
广百论第十云(提婆本。护法释。唐三藏译)然佛所说。无不甚深。二谛法门。最为难测(云云)(此以二谛为甚深也)
问。百论明二智。尔者权智前但舍罪不舍福耶。答(云云)问。两方有难。若舍福者。罪者是过患之源。尤可舍之。福则饶益之性。何又舍此业耶。若欲舍之者。但可依空。此即唯是实智之境界。更非开权智。若不舍者。舍罪舍福。俱一时之对立。岂非巧智之所显耶。尔者如何可云之。答。以福舍罪。以空舍福。俱是巧智之所为也。故于权智前俱可云舍罪福罪唯缘有。名权智欤。
里云。刘者绰。百论之诗。传大士二谛之颂(已上里书)梁刘孝绰百论舍罪福诗(出广弘明集第四)刘绰赋咏百论舍罪福。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弃。苦极降归乐。乐极苦还生。岂非轮转爱。皆缘对着情。一知心相竭。乐染法流清。降(平声降伏也又去声下也归也落也又云如此是云云)
里书云
东阳传大士二谛颂云
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名。沉浮随不随。飘扬泊无泊。其人本不学问。尚知二谛。不可一异。况寻经论者有定执乎(疏一)(已上里书)问。今宗家意。以空义为大乘宗极欤。
答。专以空义为至极之宗归(古德说)又更验之。备于毛目。则有无兼明。提其纲领。又圆中方极。检论寻释。寻释。其意焕然也。问。若尔古德以空为宗者。为是谬欤。答。不尔以空为宗。非无其意。应知对有所得大乘之辈。定执依他有。不知真空即空。依他彼但知遣。相空理。唯遮所执。故为显真空空依他故。对有用空。此于实相。以空名说。实非唯空(是如下之)
中论疏第二云。一者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无化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未有。若宅心本无。则异相便息。睿公云。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师云。安和上鉴荒途。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以炉治功验之唯性空之宗。最得其实。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法空寂。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义无异也(文此文空义证也)
六家者。一本无义。二即色义。三心无义。四识含义。五如仁义。六缘会义(此六家中本无与即色亦有正义。亦有不正义)
法华玄一云。又(问)大品三论可得明空。法华开权显实。涅槃明常住佛性。何得明空。将非田父哑盐旧医用乳。答。法华盛开三轨。以空为高座。广明四模。以空为安乐乎(等文)(此文空义证也)
法华游意云(明佛实非常无常事)问。盖是中论遣荡之言。对邪之术耳。未知法华明佛其相云何。答。中论云。如来寂灭相。分别亦非佛。法华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论主犹引法华寂灭相。明法身(云云)(已上里书)
中论五阴品云。是故若欲问答。尚应依于空法。何况欲求离苦寂灭相者(文)(空义之证也)
十二门疏云。问。万行为因乘。众德为果。此论但明空。云何释大乘耶。答。此论明于乘本。乘本若成。乘义则立(等文。空义之证此文实亦显不空耳)中论疏二云。○六者。此之八不即是妙法莲华。何以知然。药草品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等文)
三论玄云。旧义实惠。但照空不达有。沤和但照有不达空。盖是限局圣心。便成二见。今明至人。体无碍道故。有无碍之用。波若既照空。即能鉴有。方便既涉有。即能鉴空。具如二智中说(文)
中论疏第二云。以空无性实故。不可为有。有因缘假名故。不可为无。此即合中与假。皆是中道。问。此出何处经文。答。涅槃经云。亦有亦无。名为中道。即是其事。又涅槃无生死。不可为有。有常乐我净。不可为无。如此之类。其义非一。问。云何用此以为中道。答。中道是正义。明无性实有。于假名在义。始正故秤为中(文)
又云。问。若尔中假何别。答。论云。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故更无二体。约义不同也。问。若尔摄山师云。何非有非无。名为中道而有而无。秤为假名。则体秤为中即是假云何无别。答。此是一往。开于体用。故体称为中。用名为假(乃至)若辨三中三假。则中假常通。后当具说(文)又圆中圆假之法门。可见疏文之又四十四假如玄二谛之。
去来品疏云。问。二乘但知十二缘空。堕于断灭。大士具知。空与不空。应具堕二边。
答。大士知十二本空。故异凡夫之有。知有中道佛性不空。异二乘之空。又十二本空故非有。佛性妙有。即非空非空。非空非有。即是中道。问。就此义宗云何立于二谛。
答。大明佛法。凡有三种二谛。一者生死涅槃。合为二谛。十二因缘虚妄空。名为世谛。佛性妙有。不可说空。名为真谛。二者就生死之法。自论二谛十二因缘。犹如幻梦。往还六道。名为世谛。而本性空寂。实无来去。名为真谛。三者就涅槃之法。自论二谛。涅槃妙有。名为世谛。而涅槃亦空。名为真谛(等文。三卷二谛章云。涅槃以妙有为真谛者。盖是一丈之义也。经大宗以空为真谛取意。玄云。佛性义云。且对三修比丘作此说也)
法华药草品疏云。所谓解脱相下。双释上一相一味也。免五住烦恼缚。故名解脱相。离三界内外业。故名离相。灭二生死苦果。故名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释上一味离前三相。故累无不尽。由离三相故。照无不圆。照无不圆故非无。累无不尽故非有。即是中道之法也(文)
又云。前明终归种智。今文云。终归涅槃。若以二文共相会者。前明终归种智。谓三菩提果也。今云。终归涅槃。谓果果也(乃至)问。既言归涅槃。何故言终归于空。答。或名毕竟空。或名大涅槃。或名诸佛道也。然中论破涅槃品。正破四种涅槃。一破有是涅槃。二破空是涅槃。三破亦空亦有。四破非空非有。而后结云。涅槃绝于四句。超于百非。不知何以名之法。名为空也(文)
华玄第二卷。释名中释药草品云。究竟上明智。究竟下文明断。究竟即异他师。唯明空也(文)此文里书也。
二谛章下云。空者只是无得异名(文)无得者无著也。论疏第八云。然实相体。含众德。无有出法性外。用穷善巧。备一切门(文)
又云。又权实二智。则是德无不圆。大涅槃果。谓累无不寂。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即率中道发生正观也(文)
十二因缘独菩萨法事
中论因缘品云。如般若波罗蜜中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文)
智度论八十云(经)是十二因缘。是独菩萨法。能除诸边颠坐道场时应如是观。当得一切种智○若有菩萨摩诃萨。虚空不可尽法。行般若波罗蜜。观十二因缘。不堕声闻地辟支佛地(文)
又云(论释)若人但观毕竟空。多堕断灭边。若观有亦堕常边离是二边。故说十二因缘空。何以故。若法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有定性。若法无有定性。即是毕竟空寂灭相。离二边故。假名为中道是故说十二因缘如虚空无法故不尽(文)(因缘生故不堕断边。无定性故不堕常边。故因缘空下堕二边也)
又云。说十二因缘有三种。一者凡夫肉眼所见。颠倒着我心。起诸烦恼业。往来生死中。二者贤圣以法眼。分别诸法。老病死心厌。欲出世间。○三者诸菩萨摩诃萨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尽十二因缘根本相。不以忧怖自没。求时不得定相。老法毕竟空。但从虚诳假名有(乃至)初十二因缘。但是凡夫人。故于是中。不求是非。第二。十二因缘二乘人及未得无生忍法。菩萨所观。第三。十二因缘。从得无生忍法。乃至坐道场菩萨所观。是故说无明虚空不可尽乃至忧悲苦恼虚空不可尽(文)
独觉事
中论序疏云。问。独空与绝待中何异。答。人多不体独空之旨。但依智度论文。十八空是对有明空。秤相待空。非有无所因待。秤为独空。今谓盖是一种方言。寻独空竟不然。以本来毕竟无所有。唯实相法性故。秤为独正空尔也。摄大乘云真如独存。亦同此意。问。何故此独作空名说耶。
答。以毕竟无一切患累有法故秤为空。大集云。不可说故。无相貌故。故名为空。法华经云。终归于空。义亦如是(文)(有二种绝待异。谓初非苦非乐。乃名大乐。此独是乐名乐。后则非乐。强名为乐。中义亦然。初独是中后强名中。独空二义。亦尔。初义是空。后义真如非空。强名为空。以无患累理妄有法。改强名为空。非实空也)
中论行品疏云。智度论云。十八空是相待空。独空是不待空。○今偈即是破于独空。○佛说十八空。为破有见说独空。破于相待。亦是破于空见(文)
法华游意释名门。引智度论待不待空已云。既有待不待二空。宁无待不两妙(云云)释绝待妙云。强叹为妙(云云)故智度论独空正意在后。实非所破也。
问。今宗意。唯空性实。不空假因缘法欤。
答。亦得空之也。问。因缘世谛。是诸佛菩萨。后得智所观之境。不可为无。同于妄情所立性实法。如何亦空之。若强言空。即二智不得成。由此道理。法相大乘云。依他俗谛(因缘世谛)但是假有。不可为无。若言为无。便成邪见。拨无因果(云云)尔者说因缘即空。如何脱邪见之过耶。答。论四谛品。引经云(华首经也)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云云)既言即空可滞定有邪耶。彼言假有。虽舍实有执。偏说有隔空。还执定有。覆性空也。奇哉。自言假有。而迷实空。宜依此理迷。改本计。问。经言因缘即空者。世谛不离真谛。故言即空。空是真谛非世谛。自空真谛。离相二空所显。且说为空。良以。真俗互相依故。得言世俗即其真谛。故言即空。亦不相违。又世谛上无所执性故。说即空。如牛无马。非谓依他性自空无。又汝宗言坏假名而说实相。若不坏假名。何空于假耶。答。空义有二门。一破性空。谓但破执性生灭法二者真空即佛菩萨实智所照之法性也。依前破性空。不能空于因缘生法。以后真空能空因缘生法。○即为破正因缘。岂非邪见耶。设言因缘亦毕竟无者。但破执病还破性空。摄若就真空者。证一切法真如实相。故即此因缘亦说本性自空。诸法实性。寂然离言。亦得说名空。此是正法离言。强名为空。非破析空。此二种空义。当世谛无生真谛无生。又晚见元晓大师三论玄义。云说真空意。亦有二种。一就毕竟无。说名为空。如空华等。二者约非有义。说名为空如幻化等。若将初空义说依他空。是损减谤堕恶取空。将后空义。说依他空非损减谤。名善取空(云云)今案之旨。义势相当耳。问。以因缘生义。为依他性。此因缘生。定不可空。若言此法无定实性者。即无遍计所执性之义也。又说就真理上无世俗法相名真空者。此是真性名空。非依他即空耶。答。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乃至)幻师见幻法。体实即皆无(文)
此说幻师所见幻法。即是如幻依他起性。亦云即无。即此依他。实是无法。此依他性。即无体故。以真空理名诸法性。若不尔者。真非俗性。俗非真相。应知此依真空为论。若以相空。但破执着。此义尤优。学者宜用之。
里书云
法鼓经(上卷)说菩萨深解云。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而不舍空。亦非身见空。空彼一切有为自性(文)
此中意云。身见空者。谓身见所取。都无性相。此空名身见空。菩萨非此空。空于有为法。由此道理。法相大乘。不说依他空。又说佛常及如来藏也。而不舍空者。此是真空故不舍。此真空妙理。而说佛常也。若于空法。无差别者。何云身见空。以简别乎。予见此文意。悲喜交集也。
法华玄四云。唯识论。解乘有三体六义。三体同前。一自性二空所显真如是也。二随流随顺自性流福惠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随流所出无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云云)
三体同前者。上文云。次中边分别论。明乘有五一乘本谓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惠等。三乘摄○(慈悲引众生)四乘障。○二障。五乘果即佛果也(文)初二后一。即同唯识也。故唯识云。二空所显真如者。即中边论真如佛性也(已上里书)问。他宗学者。问云。嘉祥宗义。因缘生义边。名世谛。若言即空者。即如性有法。毕竟都无欤(凡夫二乘等所取名性有法也)答。不尔。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也。问。若尔与我宗不异。我宗本以因缘生义边。立为依他性。空性实边。名遍计空故。有义遂有。无义遂无。非以有义为无。非无义为有。故无增减。汝亦云因缘生法都无。实事其所无者。即是凡夫所取性有之法。终不坏假名。岂异我宗如幻假有。依他起性。不可空义耶。答。此已前显性空真空二种异。以性空故。但无性实生灭断常等。以真空故。即因缘法亦空。此真空。时不以都无性空。而破诸法。故云。不坏假名。而以真空。见缘生空。汝不知真空。故二宗义。长短全别。亦汝宗高祖护法菩萨。解释提婆论宗。以遣相空。空依他名空论者。为不正义。又空唯留所执。不空依他假有者。名不空论者。而自以中道真空妙理。离二过失。故知。以真空亦依他也。如何离二过者。不以性空都灭依他。故离空边以真空。空假有。故离有边也。若以真空犹不空于假者。何异不空论者。假有不空哉。然就周颙三宗论案之(见大乘玄二谛也)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此三义宗异也。初义当不空论者。第二义当空论者。第三义当广百正义。即今所宗也。假法宛然即空也。此名本来空。非折法方得空。故亦名真空中道义。故此不坏假名。假法宛然即空故。宛然即如本不异义也。
问。汝既以护法论师为证。岂归我宗耶。
答。此是汝堕负于我。非我归宗于汝。所以然者。汝祖师护法论师。仰注提婆广百。故又汝自迷己宗。所以失在汝。非在论师(矣)弘仁四年。赠僧正勤操(大安寺善基大德资。善基大德者。入唐学法沙门道慈律师资也)于紫宸殿集诸宗大德。以公为座主。即立义云。三论是祖君之宗。法相则臣子之教。何者阿僧释龙猛之中观。护法注提婆之百论。并称归命阿阇梨。故登时敌宗名将。刃衄旗靡。皇帝褒其研核。即任少僧都(云云)(右见日本后记也。高野山大僧正制影赞述其语。云。天亲释龙猛之中观云云余同前然疏序云顺中论天亲所制。云云顺中论二卷。题下云无著菩萨造云云兄弟三人俱名天亲见传记之)
入楞伽心玄义云(华严藏法师造)龙树中观无著亲释。提婆百论世亲注解。○是以二士相契。冥合为一。非直理无违诤。亦乃仰称龙树。为阿阇梨。○此二士各破一边。共显中道。此乃相成非相破也(云云)(二士护法清辨也)
佛地论第四云。而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诤。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乃至)如来圣教。就世俗理。有增有减。非就胜义(云云)
新罗元晓。十门和诤论。会通依地空不空(不分明更见之)元兴寺智光。会空有论。明三性俱有。空不空义(亦可见之)予见广百论第十。粗见三论法相大宗(请学者具案之)
广百论第十云。应舍执着空有两边。领悟大乘不二中道(文)(此是论主呵前二师。空论师。言俗有真空。依他有者。俱是凡夫妄见。此违一切种智境界。俗谛是后得智之所缘故也。不空论者言。因缘生法。乃真胜义。并皆是有。经言皆空唯依所执。因缘有者。唯是假有。非实有也。论主呵之。亦为偏执。良以不知真空故也)
又云。○由昔摄受谤法业因。偏执如来破相空教非毁所说显实法门。令诸世间。非法谓法。法谓非法。○然佛所说。无不甚深。二谛法门。最为难测(云云)(唯识论第三云。有执大乘。遣相空理等文可合此之)
又云。胜义理中。无小法有。以一切法本性无生(云云)
又云。真非有教。能顺趣真。是故诸经多说非有。○虽欲猛励抗论。真空由无所依措言。何寄如空无底足不可依诸有大心。发弘誓者。欲穷来际。利乐有情。应正断除妄见尘垢。应妙悟入善逝真空(云云)
问。其护法论师。既归真空宗。尔者所破空不空二师义如何。答。其意前已略申了。
又申空论者义云。诸契经言唯有识者。为合观识。舍彼外尘。既舍外尘。妄心随息。妄心息故。证会中道(文)述不空论者义云。无漏世智相应心品。由性离染。自他俱证。故说依他^7□智所了(文)
已上广百论二有说。论主评文等上已出了。此义具如二空比量论之。
百论疏下云。○宁起身见不恶取空。不以是见堕恶道中。故有过轻。无执最重(文)
地持论第二云。是故世尊。为是事。说宁起身见不恶取空。何以故。起身见人。于所知惑。不谤一切。不同此见。堕于恶道。不坏他信乐。○谓此彼都空。是名恶取空(等文)
此可邪见非诚空观也。
大乘玄八不义云故佛藏经云。为人说有相法。是众生恶知识。为众生说无相法。是众生善知识。有相乖理故。经云。宁起五逆。一念不起有相心(等文)(又法华玄一。有文也。中论玄引思益经说有相法名恶比丘说正执小乘执也)
中论疏第二云。问。世谛破性生灭。明不生不灭。真谛破假生灭。明不生不灭。不。答。正意则不然。世谛破实生灭。明不生不灭。真谛则假生宛然。即是无生故不破也。所以经云。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若破生灭者。则违此经论。问。何故破性生辨无生。而假生即是无生。答。诸法毕竟无有性生。故五根不见。但颠倒横谓言有所以须破性生。破性生既竟始得。辨因缘假生。为佛菩萨世谛。此因缘假生。为佛眼所见。云何破因缘世谛也。但因缘生。即寂灭性。故名为真谛。无生。为真谛中道。问。旧何得云世谛破生。真谛破假生也。答。此据假病为言耳。本对性立假。而惑者复决定。谓道理有此假。故成假生病。今破此假生病。故云破假耳。而不破因缘无所得假。世谛破性。则破而不收。真谛破假亦破亦收。破其能迷情。故收取所惑之假。故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等文)
里书云
二谛章云。周颙明三宗二谛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前二不正义。第三是正义也)今案。不空假者。但空其性。即当唯空。于遍计所执。不空依他之义。空假者。空于假法。同性实之空。假空者。假宛然空。空有无碍也。案^7□二谛意者。若论假有举体世谛。若作无观举体是真谛。如水中^7□以手出之。似世谛。案之令没是真谛也。若就正义。体非出没。用有出没。始是案^7□义成也。谓四重中。初节二谛也。鼠喽者。虫食粟实其皮存。外有世谛。内无真谛也。
三卷章下奥云。野城寺光太师。用假空义。开善亦用用中。最不得意者。如丑人学西施颦转益丑拙(云云)
有私记注云。西施越人。皇后也。姿美也。丑人者。嫫母等名。出法淋传下末之。
切韵云。嫫母黄帝妻。貌甚丑。亦作^7□(已上里书)
大论十八云。邪见人。于诸法断灭令空。摩诃衍人。知诸法真空。不破不坏(文)
璎珞经佛母品云。不坏假名诸法故不空。诸法即非诸法故不有(文)
问。今宗意许唯识无境之义耶。答。对治悉檀。有此义。非第一义悉檀矣。
百论序疏云。三论不明唯识义。今云何用之。答。三论正明此义(云云)广如文。
净名玄一云。问。有尘有识。是毗昙执有之见。无尘无识。方广邪无之宗。无识有尘。人师自心此三可得。非之唯识之旨。盖是方等宏宗。菩萨之大论。何以排斥。答。考天亲唯识之意者。盖是借心以忘境。忘境不存心。肃然无寄。理自玄会。非谓尘为横计心是实有。末学不体其旨。故宜须斥之。至净土中。具详得失也(文)(同疏第一文同之。而结之云。谷在门人。非天亲之过。异文净土者。辨净土义之文也。即次下文也)
同八云。习唯识摄大乘论者。如虚空。天见之为宝宫。鬼见之为猛火。鸟见之为好路。人见之为虚空。并无四质。悉是心反异故。见此四事耳。○今先问唯识宗。若无境有心者。夫论因名有果。果必酬因。心是万化之因故。三界皆一心造。既有能造之因。岂无所造境之果。若无境有心。即无果有因也。问。心反异故。见有外境。但外境犹是心。心外无有境故。有因亦有果。答。如外种子为因。生外物之果。而有因有果者。今以心为因。反异生三界五道。何故言无别果耶。若心横谓故。见万物。实无万物如眼病见空华。实无华。若尔实无万物。亦无妄谓之心。而于妄谓之者。有妄谓之心。亦于妄谓之人。有妄谓之境。若言心境俱是妄谓。终因心故有境者。此乃是妄谓之心为本。妄谓之境为末。不得言本有而末无。又众生心异故。见众生世。诸佛菩萨应世谁所作耶。若言亦是众生心反异故见应世者。佛即无应世。若尔但有法报两身。应无化佛。又但有他心。无天眼耳(乃至)问。何故经论中。说有一质。说无一质耶。
答。天亲论主。为众生。于五尘中。起烦恼业。招生死报。是故论云。实无外境。皆是心之所作。本有外境可起贪嗔。既无外境。于何处起烦恼耶。外境既无。即心亦不有。即不心不境。便悟入实相。是故说无境有心。此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学人不解其旨。便谓无境有心耳(文)
里书云
唯识者。古唯识论。是天亲所造。非新译护法等释论也。
名玄六云。亦为简庄周义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飞。鹿见之决骤。此亦明无有定性。而终有无定物(云云)
嫱(仕良切)嫔(姬欤)妇人(官名)决(流行也)骤(马疾步也奔也)(已上里书)
百论序疏云。○性尘性识。世谛并无。因缘尘识。世谛俱有(云云)
里书云
百论序疏云。○二者摄论。云尘毕竟无。非是世谛而存。有于识以为识世谛。今明此亦往之言。借识破尘故。云尘无识有耳。然尘与识。凡有二种。一者性尘识世谛并无。因缘尘识世谛俱有。就本末言之。实由心计尘。而心外无尘以心为本。以尘为末。即明尘无即识有。此是一往之言。然就理言之。尘识俱无。约情辨之。尘识俱有也。问。摄论云。四识义。一似眼识。二似尘识。三似识识。四似我识。一切皆是识实无尘。今云何言约理俱无。就情俱有耶。答。此是借识破尘之言耳。俱是四识实无别尘。此云识者。詺倒想为识。想谓有根。想外实无有根。乃至想谓有识。想外实无有识。然所想既无。能想宁有。如上释之。是故于情皆有。望理并无也。问。三论不明唯识义。今云。何用之。答。三论正明此义。中论成坏品云。若谓以现见而有生灭者。即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故知无生灭之境。皆是痴妄。谓见之耳。观颠倒品云。色未与心和合时。空无所有。当知是心想。谓有色耳。心外实无有色。百论破尘。如上引之。想谓有水。实无水可破(等文。文残可见之已上里书)
中边分别论上云(真谛译)由依唯识故。境无体义成以尘无有体。本识即不生。长行释云。由所缘境无有体故。能缘唯识。亦不得生(云云)
大智论四十一云。复次依止心生灭智惠故。得离颠倒。难生灭智故。不生不灭。是名无生法(文)
大乘实义经云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业所有作业。悉当观意。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往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乃至)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智。唯心生灭。譬如水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乃至)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难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小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后能入行三昧(乃至)其利根者。先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即应学习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谁不实。故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文)
此等经论意。说唯识观为无生观之方便也。
里书云
佛性论第四云。小乘人于真如中。不数习故。故生怖畏。大乘人能数数习空。故不生畏。如狮子子。闻狮子吼。不生畏。若不了分别依他二性。执为实有。故被染污。三可执执二边者。分别可执。与能执以为实有。为离此二边故。经中佛以幻师为譬。迦叶譬如幻师作诸幻像。所作虎等还食幻师。迦叶如是观行比丘。随观一境显现唯空。故实无所有。空无真实。云何能独离此二边。由依意识。生唯识智。唯识智者。即无尘体智。是唯识智。若成则能还灭自本意识。何以故。以尘无意体故。意识不生。意识不生故。唯识自灭。故意识如幻师。唯识智如幻虎。以意识能生唯识。故唯识观。还灭于意识。何以故由尘等无故。意识不生。譬如幻虎还食幻师。如提婆法师说。意识三有本。诸尘是其因。若见尘无体。有种自然灭(文)(已上里书)
百论序疏云。摄论云。无尘浅位。无识位深。今明若别幼借识破尘。一往阶位。可得然矣。依百论及众经论。大意无尘无识。位无浅深(云云)又云。从初发心至于佛地皆作无尘识观(云云)
问。今宗家意云。破于性生灭。不破因缘生灭(云云)尔者净影大师。御意同之欤。答。同也。
胜鬘义记下云。○涅槃常还见为常。应是正见。何故言边。释言涅槃虽是常住。是因缘常。非定性常为取性常。所以是边(文)常义既然。生灭亦尔也。
又云。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故名为空。如就诸法说。以为常离。诸法外无别有一常性。可得我乐净等类。亦同然。○是故诸法。皆无自性(文)
宝窟同之
问。肇公宗本义云。诸法本无涅槃。唯是结尽。无复尽处也(云云)尔大师用此义耶。
答。大师每用肇公词。如如道远乎解事而真也。又重牒八不中。判肇公之本无。为正义。故知专用此义耳。
肇公宗本义云。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有而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实相自无。非推之便无。故名本无。○然则波若之门。观沤和。之门涉有。○是为一念之力。权实惠具矣。泥洹尽谛者。真结尽而已。结尽则生死灭。故谓之尽耳。无复则有一尽处也(云云)(总有三百五十余言)
问。就生死法。云本无缘会可尔佛所得大涅槃者。是真实善有之德也。何今言直是结尽无复尽处耶。又经云。大般涅槃。能建大义。起种种化(云云)若直是结尽无别法者。何能起大用。既起大用。必应有体耶。答。涅槃善有。亦是因缘善有。非性实实善有。此义显次上也。
问。前言今论以二谛为宗。二谛即中道也(云云)尔者中道者何义耶。答。中者实也正也。又谓如非空非有义也(且略云尔)问。尔者遣荡于一切。云中道欤。答。既云正何必是遣荡耶。问。大师释涅槃经内外合故之文云。一切遣荡如何耶。答。非无此意。然周捡释文。非必遣荡。今文且约遣荡一门。欲究其义。故作此释也。意恐学者滞内外有。故且云尔耳。
涅槃疏第十八云(迦叶品)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故名中道者。此文难解。中假师。以非有非无。为中道。即不解此文故。山中师。自云。两去不成中。两来不成假也。今释此文者。明上非内非外。此是双非内外。下云内外合者。此复明亦非非内。亦非是非外。一切遣荡。故云非内非外。内外合故。故名中道也(文)
山中者。摄山师也。两去者。非有是一去也。非无是一去也。合此两非。故云两去矣。两来即有与无也。今释者。疏主自义也。内外合者。亦是遣非内非外也。此文似难也(此且对假论中。故云如此耳)
同十六云(释见空不见不空者。不行中道事)然此文辨中道以正。为中道。若此见空见不空。此是正名为中道。若但见空不见不空。此则偏故。不名中道若余时以两非为中道。今明此犹是偏两非。对两是。今取两断者。则是偏非是中道。今此中明中者。空有具足。故是中(云云)
此是合中与假。总各为中。即圆中也。
(里书)
疏记中卷云(疏第三卷处)异三论师者。辨法师并彼学徒等(云云)(已上里)
问。宗家常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云云)尔者观第一义时。不坏世谛耶。答。尔也。问。除第一义悉檀。前三悉檀。皆悉破坏(云云)世谛即是前三悉檀。何不坏之耶。答。此有二意。一云。实不坏假名。而言坏者。且第一义谛。唯是一相无种种相。前三归之。即种种相不现。犹如众流归于大海。本味不现。而实世谛。宛然而有也。二云。若离第一义悉檀者。前三可坏。若入第一义者。即不可坏。此言坏者。直就前三者所不通。故云可坏。此是三悉檀。教为他论难。可破坏也。若就第一义助显前三。即不可坏。故论云。上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亦云除第一义悉檀。诸余论义。诸余悉檀。皆可破(云云)言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者。即依第一义故。世谛终不坏也。说教既尔观解亦然。应悉之。
后义为胜之(仙光中论疏记有释之具如下四悉中论之)
三论教宗旨事
问。三论大宗者。为是大乘之初门。为当何耶。答。五十二位大贤圣。皆在正观中故不可言是大乘初门也。问。智论明诸法空无生。是入佛法初门也。又龙树菩萨。迹在初地。造百部论。提婆菩萨。破外道立三宝义。又造百部百论(百论本广百论本百字论等也)
故知龙树提婆等。为令众生始入大乘故。立大乘三宝善信寄百数等。显初地证也。又龙树菩萨。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楞伽经说)十地经等说初地菩萨断凡夫我相障等。故知论主住初地中。引诸众生始入大乘。同自所证也。
反问。既住初地已过一阿僧祇三十心等。何言始入大乘位耶。反答。宗意。因中分十地(大乘玄释)即初地为初。所以然者。因位细分。有无量品阶级不同。但随满数。且分十地。其三十心。但为初地之方便。故且属初地。故大乘始。正在初地也。正答。五十二位大贤圣。皆是无生之差别。一无生中。该摄始终因果诸法。如云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等。坐道场菩萨者。正是十地满心也。然于佛法。有二种门。一是教法即信门。二是理法是证门。今无生正观。以证门为宗。故以证门之初。显论大宗。而实论宗正明佛惠之因果也。
弥勒问论第一云。是故如来十地。修多罗中。说菩萨生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性尊贵。○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过五怖畏。○何以故。是诸菩萨。离我等相故。○如尊者龙树菩萨偈言。因缘和合生。彼法无实体。若无实体者。若何名有法。圣者无尽意菩萨摩诃萨。无尽经中。说观察因缘方便智。知一切法依因依缘和合而生(等文)(此文明龙树说偈是说初地观行也)大论云(入佛初门等。又为佛者说无我云云)三论玄云(显法正)问。龙树著述。部类甚多。三论偏空似非究竟。答。僧睿昔在什公门下。为翻释之宗。其论序云。夫百梁之构兴。则鄙茅茨之灰陋。睹斯论之纩博。则知偏悟鄙倍。故偏主小乘。正归此论又如前云。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敢预学者之徒。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衿。若是偏空。岂为诸国所重。又罗什本执小乘。因此论而回辙正观。厥后众师。藉斯文而晓迷。以此详之。盖是究竟无余之说(文)
四论玄第十云(成坏义)今时无识人。或言三论是偏明破相空论也。故今明人法。人法两明正显究竟大乘论(云云)
东大寺大喜院实训。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二(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三
三山门相承以二谛为宗(尔二谛者何)就教谛有几种(四种二谛)
涅槃经十番二谛(涅槃疏为六重)涅槃非以有为真谛
佛果位二谛摄不摄
佛果空不空
佛果二谛异说
二谛不二(涅槃经仁王经等文璎珞八不文)
三种并观(横竖得失等)
地论师无漏法林
三种方言(犹可别寻之。保延六年九月二十六日始得意之)
众因缘生法之偈(花首经文三是等释)
阿字本不生
四悉檀(前三可破)
四八不义(经中文中假傍正真俗)
中论八不谁不置耶
无异论
正观论(中论)
中道有几种(内外通论几大乘内二几)
四种释义
边偏同异
二谛义
问。山门相承。以二谛为宗。尔者其二谛者何等耶。答。俗谛真谛。是名二谛。此亦名为世谛第一义谛也。问。凡明二谛。有几种耶。答。总有二种。一者于二谛。二者教二谛也。章上卷。释中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之文云。所依是于谛。说法是教谛(云云)于谛之中。复有二种。一者所依于谛。二者迷教于谛。此二亦本于学教于。亦名通迷别迷也。以教二谛并二种谛。亦为三种二谛(实敏僧都私记云大判二谛有三种义集同之)随别论之。亦有六重二谛十番二谛也。四谛品疏云。谓色未曾空有。于二解是实。故云二于谛(文)(二解者谓凡圣解也)
玄云。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文)
别章中云。问。于谛为当属境。为当在智耶。解云。于谛于两知为名。何者。于凡所解为俗谛。于圣所解为真谛。于两智为谛。不取空有两境。为谛也(文)
净名玄六云。问。佛若不说恒有因缘有无。岂是教耶。答。非但取说义为教。经中明六尘皆是教○可两望论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据佛不说。自有境教也(文)
问。就教谛中。有几种耶。答。今大乘宗。总有四重二谛。一者有若世谛。空名真谛(此对毗昙之事理二谛也)二者空与有并为世谛。非空非者。方为真谛(此对此土成论人空有二谛也)三者三不二。并为世谛。非二非不二。方名真谛(此对大乘师依他分别二为世谛。无生无相不二真实为真谛)四者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皆是世谛。言忘虑绝方是真谛(此亦对大乘师三性不二安立谛。名为俗谛三无性非安立谛。名真谛义而明之)就此四重。前三句皆是教门。第四重教理具足(以世谛为教。以真谛为理)就此四重。前三皆是教门。第四重·若细论之。四重皆有理教。初重有理教者。以有空言教是教也。所诠因缘。空有是理也。又凡转为圣。谓由空有之教。其空中圣人实知性空亦是理也。问。见章并玄文。空有二谛。唯是教门也(委如本文繁故不举)今何有理耶。答。一往似尔。能寻之。亦得具有教理也。谓所依于谛中。圣人所知。即是理也(如来于为得。圣人于亦得亦失。此于性空中开为二种也)又教谛中境。教谛中境教。即是理也(说教境教者见净名玄也。然为对由来义故望不二理总名教也)第二重以二教表非空有理。第三重以二不二教。表非二非不二理。第四重以三重言教(前三重二谛也)表言忘虑绝理也(此后三重教理并见玄及章也)然更考之通皆是教。中问二重。望第四。名教可知(见章)第四重二谛。通是教者。师意为对大乘安立非安立二谛故。更立此门。令舍彼执转悟正道。故知还是教门也。故玄云。问。前以二为教。前二为理令何前三重皆为教耶(取意)
释云。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妨也(文)不二之法。或教理转侧不定。由适缘。
尔唯知言忘虑绝。亦应转侧不定。何定是理耶。问。若尔四重二谛。并开教门终无理也。答。弥有之。谓第四重真谛。即是理实。而名为教。故知前三真谛。还以理为教。当知理内之教理者。是因缘教理无的属也。若得此意。一宗可得。若迷此一门。即一宗全失之。
问。此义犹未解请悉之。答。此有数意。一能诠所诠。对以论之能诠为教所诠为理。二者体用相。对以论之先依有无修观。由此方便入不二理。故经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也。二不二既然。乃至离言亦尔。若就此义。有空等境。望正法为教也(已上凡明教理也)三者真俗相望。以俗为教。以真为理。如教示。凡夫执有。圣人解空。所化众生。闻之舍有入空。所入空法即是理也。次说二为俗。不二为真。闻之入不二理。还以空为教。如是展转以理转名教。最后言忘虑绝真谛中。谛缘施设义边为教。所入正法。超然之境为理也。若就此文。第四重始有理也。四者于一一门中。皆表正法。利根悟解。初门得入理。不待后后。乃至钝根。经四门转入。如是等义门。四重皆有究竟。正法无有浅深。浅深并通四门故也。五者若有若无。乃至离言。至论无浅深故。花首经(第十五)坚意菩萨。叹阿字门言。是门甚深。佛言。我不生念是深是浅(云云)今言。无浅深者。浅深既是相待缘成。至穷满时。其浅既舍。深复何留乎。但是湛然之悟解也。何分别忆想。生浅深念乎。又易入为浅。难解为深。此难易者。只是约缘论之。若就理者。何有浅深。今以此等意。论四重并有理教。此理教者。是正因缘道理故。并通正法故。并是教谛。故知教谛。有四重也。章中卷云。涅槃圣行品。明十种二谛义(云云)(南方本第十二义集名十番二谛)尔者十番二谛者何等耶。答。十番二谛者。一者教二谛。经云。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种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云云)
二者于二谛。经云。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云云)前明依二谛说令明所依二谛也。
三人二谛。有人世谛。无人真谛。经云。五阴和合。有众生。名世谛。即阴离阴。无众生名第一义谛也。此章所引也。
四法二谛。无法世谛。有法真谛。经云。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是第一义谛(云云)此就世谛更分二涅槃等物。是有名有实。如地床席杖小物。是有名无实也。
五事理二谛。经说。我众生。阴界入。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取意)
六如实知不如实知二谛。经说。有五种。世法名句缚法及执着为五也。若众生于此五种心。无颠倒如实而知。名第一义(云云取意)准知。不如实知是世谛也。
七续不续二谛。经说烧坏等。名世谛。无烧坏等。名第一义。章释云。烧坏不断为世谛。知念念灭实无相续。为第一义。
八生死涅槃二谛。经说。有八苦名世谛。无八苦名第一义(取意)
九因缘二谛。亦名亲疏二谛。经说云。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为世谛。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云云)
十菩萨声闻二谛。章云。此则九种二谛义。是前菩萨对声闻。判二谛义。为十种二谛义也(云云)
经前文云。声闻缘觉智。名中智。诸佛菩萨智。名上智。知世谛名中智。分别世谛无量无边。名为上智。知无常无我涅槃寂灭。是第一义。是明中智知第一义无量无边名上智。略抄之。
私记云。中上品智。所智二谛也。今问。以声闻所知为世谛。以菩萨所知为第一义欤。若尔者。违经文。二人各有二谛故。若二人各立二谛者。声闻菩萨。判二谛语不成如何耶。答。且有二义。一云。声闻二谛。浅合为世谛。菩萨二谛。深合为真谛也。一云。各有二谛。此就圣人境界。分真浅深。浅深各明有二谛。约人中细分。故为别门也。
问。涅槃义疏。第十一释之。为六重二谛尔者何等耶。答。
一人二谛。此当章初三。然以初文为标也。第二文为释。第三转释。就此意只就教中谛之。
二名实二谛。此当章第五。然改事理名。而名为名实二谛也。又章。以上有名无实。有名有实。别为第四一门。疏即合此门为一门耳。
三着不着二谛。亦名倒不倒二谛。此当章第六。疏文云有执着故为世谛。无执着故为第一。又云。有得五。无得。
五也。五见上之。
四无常非无常二谛。他师名假实二谛。此当章第七。然其文异。疏云。烧等无常。是世谛。无此无常。是真谛(取意)意云。即假空云非无常故异他师。又与章意同也。
五有八苦无八苦二谛。则名苦乐二谛此当章第八二谛。六亲疏二谛。此与章第九全同。
今见此文。不以声闻菩萨二谛。别为一门。以于二人各有二谛。不约二人。则为二谛。故非为别一门也。着不着等门。则显大小别。大小各有二谛者。即当名实门。又义集料简同异。云开合耳。疏意除初教二谛。及后菩萨声闻二谛。自余八种二谛之中。第二第三合为一第四第五。复合为一。所以然者。于二谛能知之人也。人二谛是所知法。故合为一。有名无实。有名有实。并是事法。故合为俗。四谛理故。为第一义(云云)
今谓不然。疏意改章释。对文可知之。一自若随言说已下。明六种二谛。就第一世人知者下即释(云云)故知。合初三也。又云。十六知见。乃至五阴。皆为有名无实。故是世谛。曾不言世谛中更有有名有实也。
里书云
醍醐有此私记。表纸詺尊德(疑书主名欤作者欤)
二谛私记一卷。名义集不知作者。又别有实敏僧都私记一卷之(已上里书)
又章下卷云。且就答难九种中。前教于二谛。正明二谛义。从我无我下。就世谛中。自有浅深。此七种二谛须辨浅深(云云)
又净影大师。约四宗分别之。可考知之。
问。涅槃经中。说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涅槃。尔者以空为世谛。以有为真谛欤。答。二谛章云。非是判于二谛(云云)问(云云)
去来品疏云。大明佛法。凡有三种二谛。一者生死涅槃。合为二谛。生死本空。名为世谛。涅槃妙有。名为真谛。二就生死。自论二谛。十二因缘。犹如幻梦。往还六道。名为世谛。本性空寂。名为真谛。三就涅槃自论二谛。涅槃妙有。名为世谛。而涅槃亦空。名为真谛(取意略抄)
华玄八云。亦是空不空二谛。无常即是可空。涅槃名为不空(云云)
略章二谛义云。若是大品所明。有为俗谛。空为真谛。若涅槃所明。空为俗谛。有为真谛等(文)
古录中云八科章者是欤可寻之。且云非嘉祥作。
玄二谛义云。今义菩萨藏声闻藏。判于佛教。今明小乘。明事理二谛。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问。若尔者。涅槃经。明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涅槃。以空为世谛。以妙有不空。为第一义谛耶。答。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为无余涅槃。今日妙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若汝所问何故。经云伽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亦空。并空。岂非空为第一义有为世谛耶(文)
伽毗罗城。是佛生地。此空即显无生大涅槃。空显无灭也。涅槃经二十四文也。末文云。阿难汝见迦毗罗城真实是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云云)
里书云
涅槃第十三说雪山半偈云。开空法道(云云)(已上里书)
三卷章下云。古旧师云。大品以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真谛。涅槃明有空为世谛。空有为真谛何故尔。○大品摩诃衍之初。正对三藏。明诸法是有。○若涅槃。空为世谛。有为真谛者。正对破三修断无涅槃。○涅槃对此断无之病故。明断无乃是世谛耳。若常住涅槃。三点具足。四德圆满。妙有涅槃。是为第一义谛。师云。若约此义。而论得作斯判。若约余义则不得也。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今次通明之。大品涅槃。一切摩诃衍经。皆为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第一义谛。○故涅槃答文殊问中。开十种二谛。皆以有为无谛。空为第一义谛(云云)
问。法上谛。无法世谛。有法真谛也。答。此就世谛。更分二也。
今案诸文。或许涅槃有为真谛。或遮此义。或兼明二途。二途者。即三卷章意。若论通说。正以有为世谛。若约枝条之别义。傍有此有为真谛义。今见兼通。其意分明也。意云。妙有是对治悉坛也。以空为第一义悉坛。即前三悉坛。是世谛云意耳。
佛果位二谛摄不摄事
问。佛果功德。为在二谛内。为出二谛之外耶。答(云云)问。若在二谛内者。仁王般若。说佛果功德云。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云云)若出二谛外者。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云云)若论二谛即摄一切法。尽佛果功德。何忽出二谛外乎。答(云云)
章下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说有时为缘。说二谛摄法尽。有时为缘。说摄法不尽。具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又欲令摄尽则尽。欲令摄不尽则无所妨碍。何者有谛无谛。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有摄三谛为二谛。有无并世谛。非有非无。为第一义谛乃至二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第一义谛。就此而论。则无出二谛。就前节复出义(云云)
玄二谛章同之。但单复六种二谛不审。如私记释。犹可寻之。
里书云
玄二谛章云。又欲令摄尽。则尽。欲令摄不尽即不尽。无所妨碍。何者一家。有单复六种二谛。前后明三种二谛(文)
私记解云。单有三种二谛。谓本于二谛教二谛。学教于谛也。是名前三谛也。复有三种二谛。即四重之后三重也。是名后三种二谛。初重即前单三重故除之也。
今案。第六中道门。明单复二谛。总有三番三番各有单复故。为六种也。初番以假有为世谛。以假无为真谛。别论为单二谛合假有假无。名为复二谛也。并望非有非无中道也。第二番假有俗谛。假无真谛。是单二谛。假有假无为二是俗谛。非有非无为真谛。是复二谛也。第三番假有是俗谛。假无是真谛。是单二谛也。假有假不有俗谛。假无假不无真谛。是复二谛也。已上三番之单二谛是同。然所对之复是异也。故成六种二谛也(已上里书)
问。若就此文。佛果出有无外。但是非有非无耳。而三谛时。出二谛外。若但二谛。即不出耶。答。捡今此文。即有二意。初直言适缘具二门而已。又欲已下。就二谛三谛会通之。今所问者。只是后门之一往意耳。若更细穷。就有空二谛。亦有摄不摄义。前门即含此意也。云何得知有此义耶。其文甚多。且出两文。
二谛辨教门云。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乃至)经云。伽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无空岂非空耶。第一义谛。有为世谛耶(文)
去来品疏云。○三者就涅槃之法。自论二谛。涅槃妙有。名为世谛。而涅槃亦名为真谛(文)
更有多文见前后也
今见此等文。互就空有二谛。亦摄佛果也。问。有无是教。教唯为众生故。二谛章中卷云。佛话唯为众生(取意)故知。佛果但是不二中道。第三谛摄。设言空有者。为物假说理。实出有无二谛也。答。章云。适缘具摄尽不尽(云云)故就随缘。论摄。甚顺章意也。又唯为众生说教者。且就说教。若就境教者。于佛境界亦具空有也。因缘无得空有。通中道不二。故于佛果上。亦有教之义也于此教谛中。具有无义也。
问。佛果功德。唯空欤。为当不空耶。答。有数意。一云唯不空。故涅槃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云云)(去来品疏三种。二谛中第二门)二云唯空谓第一义空也。故章下卷云。空者唯是无得异名(文)(经云。空相不生以无所得故。菩萨得菩提也)三云亦空不空。故去来品疏云。涅槃妙有。而涅槃亦空(云云)无得故空。此无所得。具万德故不空。故涅槃义云。方便涅槃。具万德。性净是万德之体(云云)四云非空非不空也。中道正法。离众相故。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语言道(云云)(大师常用此文也)五云超四句百非也。故大师云。涅槃绝于四句。超于百非(此语多之)六云圆备众义。故论疏八云。然实相体。含众德无有出法性外。用穷善功。备一切门(文)
如来穷证实相故。具众义也。七云已上诸门。或偏用一门。或修具一切门。圆通无碍也。故佛性义云。无性不作。名大乘无碍法门也(取意)大集经云。菩萨出要行。名无碍门(云云)(略抄之)
中论观如来品疏云。○佛有体用。用即适化无方。四句随物。体即非四不四(云云)此中且以适化为用。以内证义边。为体也。然考实论于佛菩萨自觉内证。应具中假体用等义。而义圆通不如化物也。
问。付摄法门诸师异说如何。答。常有三解。
第一庄严(寺名)云。二谛摄法不尽。谓常住佛果。非二谛所摄。
第二开善(寺名)解二谛摄尽。乃至涅槃如幻。亦是空故。
第三冶城解云。佛果为真谛所摄。而非俗谛。佛果是真实非虚假故。
玄意也。三卷章不出第三解也。
问。尔者。大师用此等义耶。答。玄云。令并不同(文)
问。诸师释各有何过邪。答。付第一解。大品经云。不见有法出法性者(云云)若佛果功德。超出二谛者。则违此文。又云。涅槃如幻如梦(云云)
若言佛果非假有。亦违此般若经也。付第二解。成论云。佛虽在世。不摄有无。况灭后耶。中论云。如来在世不言有与无。如来灭后。不言有与无(云云)何言佛果是空有二谛所摄耶。仁王云。佛果超出二谛之外(云云)岂不违此文耶。难第三解云。若言佛果唯是真谛。无世谛者。即失机照之能也(前二违于第三违于理也)问。第一庄严法师。悬去此难云。大品明空荡相(里书云。五时判教非今所用然假述彼师意耳已上里书)第二时教。故云如幻如梦也。若涅槃常住教意。便非二谛所摄也。常住非始有。故非假。以非假故非俗谛。亦非空故。非真谛也。又仁王经云。超度二谛之外(云云)何不许之哉。又问。第二开善之义。亦顺诸圣论意。大品(幻听品涅槃亦如幻如化之文及不见一法出法性文)中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涅槃明二谛。为上智境界。又云。涅槃妙有。复言大涅槃亦空。又顺智论四悉檀(前本第三世谛。第四是第一义谛)何不许耶。但仁王般若之文。可云付生死二谛一往之说也。又问。冶城解。尤顺道理。夫佛果真实德。难言虚假。举体妙绝。岂非真谛。所以因缘风静。虚假浪止。本水澄清。真理犹存故。涅槃经云(圣行品)唯一真谛。方便说二(此如法华种一贵之说耳)涅槃经。直云世谛即第一义(云云)大师释云。真谛也。般若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云云)又大师。自通尽不尽云。非其有无故。为超度二谛。然非有非无。第一义摄。故不出二谛(云云)故知。佛果唯是真谛也。何不许耶。但佛果实是真谛。傍见众生之俗谛。故有照机能。又其能照之智是真智。常住不动。故还是真谛摄耶(已上依章并玄又如私意而构难耳)答。章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之说(云云)诸师各执一途故。成大失。然大师御意。以佛果属中道。但此中道。望空有(初节二谛)为出。若于后之问中。以中道还为真谛。故不出二谛(已上任章文)令细寻之。若望无碍法门道理。于佛果之上。具足有空及非有非空义。此无所得有。及空者。始是正故。只是中道就此无碍法门中。妙有为世谛。真空为真谛。又般若门为真谛。方便(亦名大悲门也)为世谛(符中论疏并玄章余文耳)
里书云
玄二谛章云。以有无为教。略有五义。一对理不二故。二望悟有无未曾有无故。三为拔旧义有无见故。四为拔诸见。根凡夫有二乘无等故。五禀教人。闻有无教。超凡成圣故(取意)
今案。此文望平等理及智。并为除见故。以有无为教。于佛智中非无因缘无所得之有无也(已上里书)
问。庄严师云。二谛摄法不尽。谓佛果超出二谛之外(云云)尔引仁王般若为证欤。答(云云)
问。若引之为证者。二谛章下卷云。仁王云。常住萨云。若觉起出世谛第一义谛外。此的是一文。而诸法师。不引为证。不引亦有意。此豫疑故。不足为证也(文)故知。庄严不引此文。若言不引者。玄出庄严义而云。引仁王波若云。起出二谛外(文)尔者何可定耶。答。章既云不引有意(云云)意者开善不引者显也。庄严亦不引为证者。彼云。波若是第二时。佛果是二谛摄。至涅槃第五时。明常住教。方明佛果出二谛外也。故不引之。然玄云。引仁王者。章家且与引之。非彼自引耳。
玄二谛云。问。今时所明。二谛摄法尽不尽耶。解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之说。有时为缘说二谛摄法尽。有时为缘说摄法不尽。具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文)
二谛不二事
章中卷。引涅槃经圣行品云。文殊白佛言。世尊所说。世谛第一义谛。其义云何。○世尊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云云)
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世谛中。有第一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即是二谛各别也。言虚妄者。章解云。有两义故虚妄。一者即谛虚妄。二者还望虚(云云)(即谛虚妄者。诸有二者无道无果。谛非虚妄。何得有二耶。还望者。从来大乘说无二故)问。虚妄难且可尔。如其有者。即是一谛者。一谛何咎耶。答。经云。善男子。世即第一义谛(章牒之但明有义也)
次文云。世尊若尔。即无二谛(文若世即真者。此是一谛无二谛也)章释云。即无二谛。佛何故从来说有二谛。又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耶(文)
又云。佛答云。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即答前一难。明道理。唯有一真谛。无有二谛。而言二谛者。善巧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云云)
唯一真谛者。是中道第一义也。故仁王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也。
有空二中。一往以空为真谛。然望不二。以有空二。通为世谛也。或开为三。谓有无中。
章下云。涅槃经释谛义。明唯真是谛。俗即虚妄非谛故。云世即第一。不言第一即世(略抄)
仁王二谛品云。波斯匿王。白佛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二(文)
疏中卷释云。若言无者。智不应二(私注云牒经)有方便智实智(疏家释。第一义中。无世谛者。谛是实故。应唯一谛若谛唯一智。何有二。二者是与方便实智也)若言有者。圣人智不应一(牒经中即加圣人言显更不别释意者。第一义中有世谛如器中有果者。圣人智不应一也。涅槃疏云。此言有者。非如器中有果之有。云云二经言势异故。今反取之)
问。圣人有权实二智。若尔者。难云。智不应一。云何为难耶。答。佛唯有如之智。故就此为难也。又唯有如实智故也。
疏残文云。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若定为一。凡夫见俗。即应见真。若定有者。智不应一。此正难也(文)
言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者。为成问意。泛显理实也。言若定为一凡夫见俗即应见真者。此经文外加难也。若对下定有。应言定无。若对定一应言定二。而言定一者。无即一义故(举一无义)言定有者。有是二义故(举有显二)此正难也。总结上也。
新婆沙七十七云。问。世俗中。世俗性为胜义故有。为胜义故无。若胜义故有者。应唯有一谛。谓胜义谛。若胜义故无者。亦应唯有一谛。谓胜义谛。答。应作是说。世俗中世俗性。胜义故有。佛说二谛。应理实故。唯一谛耳。但依差别缘。建立二谛。
略抄佛说二谛下取意
问。何以小乘浅近义。交此中耶。答。大小乘义。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文)今准之知之。
今见此文。极似经说。然有同有异。言同者。大体也。又胜义故。有世俗性欤者。同仁王中第一义中。有世谛耶也。又似涅槃第一义中有世谛耶言也。言异者。涅槃云第一义中。有世谛耶者。真问世谛即第一义耶也(二谛相望互为问故也。难唯应一谛故也)仁王云第一义中。有世谛耶者。第一义谛上。更有世谛道理也(经云。智不应一。故知以一智难二谛也)婆沙问云。世俗性胜义故有者。瓶衣等假法破时觉。便无和合时觉。有此世俗理。是道理有名胜义也。若通有胜义理。应唯一谛(此则定开异二经为难。同涅槃也。更有余同异繁故不论之。学者宜须文察之)又见其三说。答。意各异也。二经并显不二中道论。但明瓶衣等假有。亦是道理。通为胜义。非是空有相即义也。此义大小悬殊也。
又就二经中。涅槃且明世谛即第一义。不言第一义即世谛。且明以有从空。唯空是真之语耳。言说虽尔。意显互从。还以不二。为第一义。所以然者。空有并是教谛。教谛有二。若就理不二。不二即中道也。仁王明二谛。不二故言照。解见无二也。又经云。不二亦不可得(云云)意显不一亦不可得也(疏意)又涅槃明不二随缘说二。即从体起用。般若文于二。解不二。即从教入理也(二经文相对如斯)
又更料简仁王经问意。经云。若言无者。智不应二(文)疏云。若言无者。智不应二有方便智实(文)意云。若言第一义中。无世俗法。即二谛别。圣人有二智也。然以道理难云。智不应二。以如实解无有二故。如云愚者谓二等也。又如圣无二言也。
前义依义集之义势。无者一义也。不应二者。以二难一。今义异之。无者即二义也。不应二者。难有二智也。
经云。若言有者。智不应一(文)疏云。若言有者。圣人智不应一。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若定为一。凡夫见俗即应见真。若定有者。智不应一(文)意云。第一义中。有世谛。即是一谛。若一谛者。凡夫见俗即应见真。故知真谛非即世谛。若尔。圣人见真谛异世谛。故知应有二。故难云。智不应一也。
前义云。有者二义。如器中有果也。今则异之者。是一谛义。故难令二也。
二谛章下云。破并有两境。在中双照义。经明照有即是空。照空即是有。何时有两境。凝然在中双照。为并观耶(文)本业璎珞下卷。佛母品云。二谛法性。为一为二。为有为无。第一义谛。复当云何。佛言。佛子。所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是一切诸佛菩萨智母(文)
又云。佛子。二谛者。世谛有故不空无。谛空故不有。二谛常尔故不一。圣照空故不二。有佛无佛。法界不变故不空。第一无二故不有(文)
又云。佛子。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文)
今案此文。分明辨一二之义也。当仁王涅槃等言真谛中。有世谛不耶。二谛为一为二等者即应就八不中。不一不异而答之。
问。付真俗二谛。有三种并观(云云)尔其三种者。何等耶。答。一横论之。并瓶假有假无。其义相通指有为无。指无为有。故照有即照无。照无即照有。名此为并。
教之有无。于智并也。
二者。横竖并谓二。只是不二。不二只是二。不坏假名。说实相。二即不二也。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不二即二。故横竖即得并也。
二相望为横。以二望不二为竖也。
三得失并。谓于众生是有所得。于诸佛是无所得。令还照众生有所得。及照菩萨无所得此二观常并是名三种并(三卷章下卷意)
问。且就第三得失并之义。诸佛菩萨。只应无所得观。若佛照有所得者。即应同凡夫为失。何云有于凡实为失。空于圣实为得耶(三卷章下卷之语也)若照有者。即应是有所得为失耶。答。章下卷云。若便一念。不照有得众生。诸佛即有漏机失。众生机发则不觉。○故法华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也。○此义最要。应须知之(文)佛若不见众生则化道不交。凡圣两隔。孤真独存。迥圣单立也。是故圣人智。于圣空。于凡有也。如此则得佛化众生也(取问答意合为此答也)
问。若欲成化道义云。见有者还堕迷失。所以然者。中论偈云。若谓以眼见而有生灭者。是则为痴妄而见有生灭。长行释云。从颠倒无明。故有眼。眼故见(云云)今若见者。岂非痴妄耶(章难也)答。章云。师为此义故云迷有。悟则不有。有作此语。正为对梦虚空花义。彼悟解时。都无所见。令对彼故。云见不有有也(文)
梁武帝作梦虚空花义。迷故见。悟故不见也。师且为对此。云悟则不见见也。理实不滞此义。故难自义云同成论及地论。又难云。令遂不有之者。则不见之见也。又不迷之迷也(取意)又瓶柱等。三界果报。为倒业所起欤。不倒业所起欤。若倒业所起者。悟则不见之。若不倒业起者。诸佛已难三界业。何得三界果耶。进退不可也。此难今家。
已上章难意。唯有难无答。但有云云语而已。
今案章意难。有学者。唯得师语。不得其意也。又既置云云之言。显有所可答。然为令学者自思。略而不申也。问。若尔者。何可成今宗家义耶。答。兴皇和尚。为难空花义而云不见见也。彼云悟则不见。是故对云不见之见也。不见之者。意显无所得之得。余师定言不见。或定言不见而见故。令皆不同之。但以无执着。自在无碍义。故不见而见。亦不同成论等也。
净名玄第八云。诸佛菩萨有随颠倒智(云云)
问。地论师释云。于一树若作相心取则有漏树。若作无相心取则无漏法林(云云)尔大师许之耶。答。破此义故不许也。问。今宗家意。佛见三界。是不见之见也。故虽见异众生之见也(取意)彼地论师意。虽同见一树。而迷悟是异者。其意相契。何破彼义耶。又如何破彼义耶。答。语言虽同其心则异。
章破彼义云。只问此树何业所起。为妄业起。为真业起。若妄业起者。悟真即不见。若真起。何真业起于妄树耶。故此义难解也(文)问。若无想见则无漏树者。彼师义也。难言真业起妄树。而难云。何真业起妄树耶。此义易通。何云难解耶。答。章出彼义云。彼云。只一树(云云)若尔。既是众生所依处之树也。若真业起者。即是真能得妄也。若树随心漏无漏二树分者。何只云一树耶。是故难解耳。难云。只一树者。总于一树论之。非无其漏无漏二树如何。答。若悟时见清净宝玉树者。非见三界众生迷失境之谓也。若如秽业所感见。曲刺之树者。则应是妄树。此犹难解也(更思之)
三种方言(中论疏第一。并大乘玄二谛章明之)
就八不中道(八不即二谛也)○于此义中。嘉祥大师。述师三种方言也。
方言者。置言之方轨而已。此谓兴皇和尚释中论八不之辞也。
玄二谛章云。有三种方言。第一方言云。所以牒八不在初者。欲洗净一切有所得之徒。无不堕此八计中。○以求彼生灭不得故。言不生不灭。○然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生而不生。即是假名。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谛中道。假不生不可言不生。不可言非不生。名为真谛中道。○然世谛生灭。是无生灭生灭。第一义无生灭。是生灭无生灭。然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生灭。岂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不生灭。名二谛合明中道(文)疏一同之。
意云。中论初论主牒经中八不而置之者。
或经论者。牒经或牒无畏等。
为欲破洗一切有所得心。所执着故也。有所得者。一切凡夫外道。所计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及小乘人生灭等。执大乘有所得人。流来反去等计。乃至一毫执着。皆堕八计中。此生灭等。一一计中。竖穷五句。五句者。一生。二灭。三不生不灭。
对上生灭二令不二合为一。
四亦生灭。亦不生灭。五非生灭。非不生灭。乃至来出。类此可知。此等一切若心取相。皆是有所得也。
章又云。第一方言破性。外道八迷。破性明中。但出诸师计诸法师计。亦有性义。亦言正破外傍破内故。出诸师计(文)
问。令破外道等诸计者。为破能计迷心欤。为破所计诸法欤。答。但破迷心不破诸法也。难云。迷心从因缘生。此大乘宗。不坏因缘生法。即不可破之。若所计法者。先于迷心为有。令就悟求之不得故。得言破法而已。何不尔耶。答。迷心实是因缘生法。不可言无。故经云。因缘本自有。无自无他作(云云)然言破者。迷心起时。不知因缘幻起诸法。谓为自生有。不知幻无。谓为定无。其所计有无者。道理令无示。此道理击其迷心。迷心被击。自此不起故。名破心。其所迷者。有二义。一者正因缘佛法道理。幻有幻无。中道正法。于此不解故。名所迷。如人谓东为西。以东为所迷。二者所计生灭断常。迷心所取。亦名所迷。所计所著之异名也。于此二中。正因缘法理。不可破。所计诸相。本自不得。亦非所破。故言破者。但破其心故。章云。欲洗净一切有所得心。不言洗法也。
问。若破性执者。何故章言而生而不生。即是假名。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谛中道(云云)既言假生不生。故知亦破假因缘法也。答言。横破八迷。竖穷五句。以求彼生灭不得故。言不生不灭者。此正破性。言假生不可言生等者。古云。集假为性。以执假生即是性故。故入性以破之(云云)今云。上正破生明中。此文举假对性。性即去。然后就假生。即亦明不生。此亦还对性以明因缘中假也。
章下云。是因缘假名破性中。
已上第一方言。
章云。第二方言云。所以明三种中道者。为显如来从得道夜。至涅槃夜说中道。又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在偏病。令对彼中义不成。辨三中(文)
疏更有一义云解中论名之。
问。学佛教人。作三中。云何不成耶。答。章答云。他云。实法灭故不常。假名相续故不断。今谓不常犹是断。不断犹是常。唯见断常。何中之有。为对此三中不成。明三种中道(文)(今谓者令详彼所说也)
章云。今明中道者。无生灭。生灭为俗谛中生灭生灭无生灭。为真谛中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生灭岂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二谛。令明中道(文)
言无生灭生灭为俗谛中者。谓无生灭之生灭。为俗中。此即生灭。为俗谛中。中是正也。此是用中也。
四假四中。见章文亦名圆假圆中也疏云。假生不生等。名世谛中道(云云)正可取之。
然言无生灭之生灭者。如般若经言。澹泊住于无住之住。亦如金刚般若论云。非庄严庄严。如是等也。问。何故言无生灭之生灭乎。答。生非自生。由无生故生。故云无生之生也。
意云。诸法属因缘也。非定生。于无生上。假因缘得起。望彼无生故。得名为生。望此假生。说彼生为无生。故此生无生。并是因缘相待。而有生无生。既尔余义亦然。此是佛法大因缘义。
言生灭无生灭。为真谛中者。此以无生灭。为真谛中。此直是真谛假。而言真谛中者。亦是用中因缘。真谛是正故名中也。
疏云。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云云)
言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等者。双泯二假。称为体中。一泯无生之生。谓泯一假。二泯生之无生。亦泯一假故。云双泯二假。
章云。问。后明三中。与前何异。答。前明二谛中道。是因缘假名破性中。第二双泯二假。称为体中。亦名因缘表中道(云云)
此问。第二方言。对第一方言。而为问也。答中。言是因缘假名破性中者。先第一方言云。不生不灭。云而生而灭等者。皆是因缘假名之说故。上云以求彼性灭不得故。言不生不灭(云云)此是彼性。生灭之上。显不生灭。故此不生灭。是因缘假也。而生而不生等。皆因缘假。此假即中。名破性中。以假破性。名为破性。此假是正名破性中也。
言双泯二假称为体中者。以世谛中。为一假。以真谛中。后为一假。双泯此二假。合明中道。即为体中。此第二方言。正意。在泯假。由此虽有四重意。在体中。以他家明中只是断常。不表非断常之理。故今正泯假用显中道之理。即体中也。
四重者。一求性有无不可得故。言非有非无名为中道。此是破性中。与前门同。为成泯假故。先明因缘之破性中也。二者说而有而无。接断心。此明中后假也。三者显而有而无。为中道。即是用中。四者假有非有假无者。非无。此是体中也。今此门意。正明假后中。然初明破性中者。成因缘表中道而已。亦是渐舍门义也。
已上第二方言。
章云。第三方言云。世谛即假生假灭。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为世谛中道。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者。非生灭非不生灭(文)
言世谛即假生假灭者。明世谛假。言假生不生等者。明世谛中。此是假生。宛然不生。非破假生。以明不生也。言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者。此直明真谛中。不先举真谛假也。若准世谛者。应言真谛。真谛即假不生假不灭。假不生非不生。假不灭非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也。而不言者。准上世谛。略故不言之。或上世谛中。即此真谛假故。不重举之。言合明中道者。非生灭非不生灭者。直合二中。为合明中。不同第二门。舍前二中转用。合论中道也(可对文见之)问。就此文中。世谛之不生不灭。与真谛不生不灭。何异耶。
真谛中。云非不生非不灭。令取真谛假。而为问。故云真谛不生不灭也。
答。章云。二意。一世谛生。即是不生故。以不生即为世谛也。真谛假云不生者。但是相因义。谓因彼世谛生此真谛不生也(此即二种不生别意耳)二者世谛中。不生不灭。即是真谛假。不生不灭。
此是二种不生即一也。已上取意抄之。
章云。问。此以上何异。答。虽同生灭为俗。不生灭为真但不生有三种。初方言破定性。生明不生。第二方言。破假生明不生。此中有异。破定性生。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第三方言。约平道门。本来不生故。言不生。不言破病也(文)
此文意。就第三方言。对前二种。通料简三种异。言虽同生灭为俗不生灭为真者。此通三种方言同义也。
就八不为论。皆不生不灭也。然或破生灭明不生灭。或即生灭。宛然不生灭。或世谛生灭上。明不生灭。或真谛即不生灭假。正故名中。如此等义势虽异。而捡大旨。并以生灭为俗。以不生灭为真谛也。
言但不生有三种者。略举三种方言也。言初方言破定性者。若性若假。但是执总名为性也。言第二方言破假生者。若假并不显理。且判为假也。言破定性生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者。初二相对。明破有异也。若定性者。但是迷心。故但破不收。若论其假生。恶立假义。不当正理义边。还属定性。但破不收。若正因缘。便契佛理。但收不破。而亦破亦收者。若立因缘假名义。虽当佛理(或一分或全分)而带封执。破其执心。而不破法。故依此义。云亦破亦收耳。言第三方言。约平道门。本来不生故。言不生。不言破病也者。前二破病。此显道门也。
花玄云。任道平正。无所行夺(云云)
言平道门者。正道一味。故名平道。此平道义。开通无滞。故名为门。或异渐舍等门。故名平等门也。良以。初二是破病故。或言假生。不可言生。或言无生灭之生灭。之生灭岂是生·灭也。不可与岂是者。是遣邪执之辞也。第三是显道门。故直云假生不生等。又云生灭宛然而未曾生灭也。
已上三种方言了。
问。于佛眼前。有生灭不生灭耶。答虽有生灭及不生灭。而非定有也。问。今宗所谈常如此。犹未详所由。请令示之。答。道门自本尔。但可依经学之。何强忆想。生分别耶。如仁王偈言。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云云)
此是唯佛如来之所穷了。凡夫学者。何得漫谈乎。然且准余法门。略解其相。未可为定量。后贤察之耳。
深密解脱经。言本不生义。明了大乘也。但学者。推佛智见。而言非我所智者。
依此福智。方得满足(云云)四论玄云。解惑相○金刚后佛示是。佛所穷了何得漫谈。而亦得论者。不思议神通境界亦应尔(云云)
谓佛眼见众生。虽不生而生。照果地德。虽非有。而有也。问。且果德云何非有而有耶。答。果德虽无量。且论四德者。常乐净等。自在事实。名之为我。我无别性。无别性故。本性非有。就常乐上。假合说故。亦有我也。如我既然。常等亦尔。
此义具见胜鬘宝窟也。余处释文。并注论往往有之。
问。其非有者。非于假有欤。非性有欤。答。非性有者。谓初二方言也。就道门言之者。假有即非有也。问。若假有即实无者。应堕断边若其唯有。强为非有者。便是虚言耶。答。佛果德者。众德巧成。如镜中像。镜面平坦。空无面像。而面像宛然。目净鼻修。分明显现。幻童谓实。而不用之。智人知无。而弥用。如巧成功德。虽性空。而有也。知无但见。镜面平者。如虽有而非有。此非对迷心。真就巧成有上。乍有乍无。互相不违。此喻似法。宜须审记(且示一偈余依文理悉之)
章下卷云。师从来。举佛影譬。遥望相好宛然。至边都无所有。二谛亦尔(云云)
佛影之有者。非是妄见。为有故。显因缘世谛宛然即无之义。更明也。
里书云
大论四十二云。譬如小儿见镜中像以为实欢喜欲取。谓为真实。大人观之。但诳惑人眼(云云)
私云智人亦于眼被惑。但意知不实之。虽无事而有用即此有还无也。宜审思之。
此眼识所引。意被惑更有意中智察之不惑耳。
章上卷。引肇公语云。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云云)已上里书。
众因缘生法文。
中论四谛品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文)
疏释之有三是(云云)又初句世谛有。第二句真谛空。第三句。以有空并名假。第四句即为中也。仙光院以三性释之。
疏云。是花首经。佛自说之。故称我说即是空也(文)
花首经亦名花手经也见贞元录也。
二谛章下卷云。论主引花首经文也(云云)
花首经第三。佛说偈云。是心及众缘。皆空无自性。若人如是知。终不退菩提。
若法性自空。是法即无生。一切无生法。
是名真智种(文)
今案。是心及众缘。皆空无自性者。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也。若法自性空。是法即无生等者。亦是中道义也。众因缘性法者。是世谛。我说即是空者。真谛。此真俗二谛。并是假名。若人如是知。终不退菩提者。是假名有故。空有并名假也。亦为是假名也。即无生故。亦即是中道也。无生者中道也。故八不初云。不生且举一句耳。此文委如论疏(文)
里书云
花首经第一卷(化佛说云)诸法空无相。无取无所缘。一切如幻化。犹如水中月。不以空故空。性本常自尔。是名佛所说。最上微妙法(文)
今案。初二句明真谛空。次二句世谛有。次二句中道。后二句结叹也。仙光院记 不考此文也。可考案证记也(已上里书)
二谛上卷云。从来明此是三是义。一因缘即是空。二是假三是中(云云)又疏第一卷。释因缘品名。以空及假中。即引此文而释之。
又仁王疏云。
里书云
论疏一云。总谈论意。因缘有三。一从下破四缘受名。以四缘摄生义尽。○二者因缘义。总相票在论。初以生死涅槃。凡圣解惑。皆是假名相待。无有自性。称为因缘。○又○以对外道非因缘义。明一切佛法皆是因缘故。因缘义总。○三者此品观十二因缘故。观因缘品(云云)
又云。问。三种因缘。正用何耶。答。正用通因缘。以缘心摄。别十二门亦然(文)
大论九十五云。因有为故。有无为。如经中说。离有为无为不可得。如理长无短。是相对义(文)
第百云。若先无今从因缘和合有者。则知无生。若从因缘而生性者。即是作法性。名不相对。不相因常应独有。如是有为法即无等(文)(已上里书)
阿字本不生事
玄二谛章(有无门)云。诸法本从无生。皆以阿字为本。是即诸法皆归阿字。一无生门故。经言四十二字皆归阿字也(文)
花手经第十五云。坚意阿字门入一切法。以阿字门。分别诸法。先入阿字门。然后余字。次第相续。是故言从阿字边。变出诸字。从诸字边。会成诸句。以诸句故。能成诸义是故如来。说阿字门。入一切法(文)
里书云
大集经门句者一切法中。而作门户。所谓阿字一切法门。阿者言无一切诸法。皆悉无先常(云云)(如是说诸字门也)(已上里书)
大论二十八云。复次有陀罗尼。以是四十二字。摄一切语言名字。何者是四十二字。阿罗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耨波奈。秦言不生。行陀罗菩萨闻。是阿字即时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随所闻皆入一切诸法实相中。是名字入门。陀罗尼如摩诃衍品中。说诸字门。
又四十二云。复次菩萨。闻一字即入一切诸法实相中。如闻阿字即知诸法从本已来无生(云云)
深密解脱经第二。云第一义无体相者。一切诸法。本无无生体(文)
涅槃经说五十字
涅槃疏第九云。若如此间人所明。谓此文字。是苍颉所作造。若如经中明者。有八十天中。自有造书天。造拾文字(文)
四论玄十四音义云。如四十二字门。劫初光音诸天等。说四十二字。教世间(云云)又云。十四音者。是过去诸佛法门。但诸佛去。复梵天议要。三兄弟下欲界。如梵书伽书篆书。左右下三行书(云云)(左行右行下行也)
大论四十六曰。如十八空四十二字。十是般若波罗蜜(云云)
华严善财知识中云。我唱如是字母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边般若波罗蜜门(云云)(善知众艺童子)涅槃疏第九云。犹如一阿字。阿者言无。若是世间人用。则云无衣无食等。若是佛用之。则云无生无灭无患等。既用此字以名涅槃。故云字者名涅槃也(云云)
涅槃义记第四(故章悉昙解释)
四悉檀事
问。四悉檀者何等乎。答。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是其四悉檀也。问。其义何。答。悉檀者梵语。是究竟义也(净影释云宗也可见义章也)二论章上卷云。问。何意如来说法。不出二谛乎。解云。二谛即是四悉檀。三悉檀即世谛。第一义悉檀即是第一义谛。四悉檀。摄十二部经。摄八万四千法藏。摄法既尽。以二谛摄法尽故。如来就二谛说法也。二谛是取。依二谛说四悉檀法(文)
又云。依世谛说世界悉檀者。如说轮轴辐辋和合为车。五阴和合为人。如此说者。即世界悉檀。故论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则无。依世谛说对治悉檀者。众生略有三毒之病。广则八万四千尘劳之病。有三法药。八万四千波罗蜜。对治此病。名对治悉檀。故论云。对治故。有实相则无。依世谛说各各为人者。前明三法药。八万四千波罗蜜。治三毒八万四千尘劳。则明一切法尽。更何所论乎。解云。于各各为人中。更榄之。令何故诸佛经中。或说我或无我。适说常斯须说无常。何故或说是舍那。或说是释迦。或说净。或说不净。何故前后更相违耶。是故次明各各为人悉檀。昔为有常故说无常。明诸佛缘觉。尚舍无常身令为三修封执故说常。如此等并是为缘不同。无相违。依第一义谛。说第一义谛悉檀者。异前三种。明不生不灭。不动不倚。何处有人有车。有常无常。有三有一。如是毕竟清净。名第一义悉檀(文)
又云。然四悉檀。只是二谛。但合离为异。
四悉檀实义名二谛。二谛究竟义。名四悉檀(文)
上文云。依二谛说四悉檀。者。且举于于之二谛。对四悉檀教也。此云但合离异者。约教二谛为论也。四悉檀实义。名二谛等者。悉檀是究竟二谛。是实义。此则教法中宗。名究竟也。此宗即真实也。所以宗之实名二谛。实之宗名悉檀也。
华玄第四。列一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亦解释其相。此次第契论文也。
智论一云。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云云)(为人故一事惑听不听。何故尔。为对治病故。此则于人有病故也)
问。次第如此义。章中何故对治。次论为人耶。答。为释有种种法中。异门相望。成无违义。故次辨为人也。
又曰。问云。第一义悉檀。是真实。实故名第一。余者不应实。答。不然。是四悉檀。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檀故无。第一义悉檀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檀故有。第一义悉檀故无(云云)
又云。各各为人悉檀者。观人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或听如经中所说。杂业故杂生世间。得杂受杂触者。破群那经中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问云。此二经云何通。答云。以有人疑。后世不信罪福。作不善行。堕断灭见。欲断彼疑。舍彼恶行欲拔彼断见。是故说。杂生世间。杂触杂受。是破群那说。计有我有神。神堕计常中。以是故不说有受有触者。对治悉檀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文)
不净观治贪欲。慈悲治嗔恚。因缘观治愚痴。此是邪心推名愚痴。非如牛羊等。此取意略抄之。
问。为人对治有何别乎。答(云云)见上也。
花玄三云。前三悉檀。独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不可破不可坏最上无过者(云云)
二智义引论初卷云。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而以证方便为用实相为本也。
智论一云。第一义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论义语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别破散。诸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谓通者。离一切过罪。不可变易。不可胜。何以故。除第一义悉檀。诸余论义。诸余悉檀皆可破(文)
中论疏第三云。释诸说中。第一之文也。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檀。故名第一。智度论释第一义悉檀。而引中论八不。故知八不是故第一义悉檀。问。何故偏言第一义悉檀乎。答。三悉檀可破可坏。第一义不可破不可坏。师又云。此非世谛第一义。乃至中道第一义耳。故仁王经云。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所以明中道第一义者。虽牒八不。明二谛。为欲开不二道(云云)
疏记中云。此非世谛之等者。非詺真谛为第一义者也。
疏记上云(仙光院)欲明八不摄四悉檀等者。说四悉檀。处处不同(乃至)又此疏第三卷说。师又云。此非世谛之第一义。即是中道之第一义耳。有处三三谛之法。皆名第一义。言说之教。名三悉檀故。此疏第三卷。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檀等。又云。三种中道。并是第一义。二谛章云。三悉檀是世谛。第一义悉檀是真谛也。八不摄四悉檀。是义难见。何者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故。三悉檀法体。亦三悉檀。上说执着病。亦诠第一义教。以此三义名。可破是病。然显举第一义悉檀。何以此八不。摄四悉檀耶。大论引中论八不。释第一义悉檀者。应言举第一义。以其内说世谛。若尔三悉檀。显言言可破。如何说第一义悉檀。内取故。以八不摄四悉檀不成。然兴皇师。四假义中云。三悉檀言可破。故皆迷第一义悉檀内具二谛。二谛名第一者。世谛离性生。真谛离假生故。问。上云八不即是二谛。今云八不即是第一义。云何前后相违。
答。不违。何者。上但言用中此处言体中也(云云)
问。二谛。四悉。八不。如何相摄耶。答。二谛四悉相望。三悉檀是世谛。第一义悉檀是真谛(二谛意)又三悉檀迷也。不摄二谛。唯第一义悉檀。内具二谛也(兴皇师四假义)又第一悉檀。非二谛乃至中道第一义也(疏三引师说)今案之。三谛时。二谛不关第一悉檀也。又立二谛时。四悉檀有异门。若就迷悟。立四悉檀。唯第一悉檀中具二谛。若就正因缘开四悉者。三悉是世谛。第一是真谛。次四悉八不相待。八不唯第一悉檀。非前三(约体中)又八不是四悉檀(就用中)次二谛八不相待。二谛并是八不(世谛离性生真谛离假生)又三谛并是八不。若就此门。八不义宽。二谛是狭。宜须审记诸文异也。问。论云。前三悉檀可破坏。第四悉檀是真谛(云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前三悉檀。既可坏。如何摄世谛因缘假名乎。答。疏记会云。未究竟故名破。非除破也。又以能谓心。为三悉檀故可破。即本于二谛之俗谛也。若因缘教谛者。二谛等是第一义悉檀也。
疏记中卷云(释疏第二)问。有处云。三悉檀为世谛。今言三悉檀可破者。应破世谛。答。为显第一义故。说世谛。是未究竟故。名可破耳。非破除言者也。又三悉檀可破者。以能谓之心。三悉檀为世谛者。以所执之因缘法。何故就本于二谛。以俗谛是失名。能谓之心故。于第一义悉檀。具二谛义如常(已上)今更有多意。一云第一义谛。唯是一相。即第一悉檀。世谛有种种相。即前三悉檀。然三悉檀。归入第一义。即种种相不现。如众流归大海。唯是一味而实。世谛宛然不坏。
此义似仙光初释然义势异也。
二曰。若离第一义者。前三可破。若入第一义中。即不破也。此就三悉檀教。离第一义。为他论难所破坏。若就理显前三。前三即不坏。故论云。上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又云。除第一义悉檀。诸余论议。诸余悉檀皆可坏(文)此义似仙光第二释。然义势亦异也。
三曰前三悉檀。即是假名二谛。既是假名故。易可破第一义悉檀。是中道第一义谛。以是理法故。坚实不坏也。
此亦次前第二义。然二谛三谛之义势亦异也。
八不之义
问。八不者何等耶。答。中论初偈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问。此八不者何物乎。答。大乘玄云。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也。故华严云。文殊法常尔。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更无异趣也。即是论初。八不故。竖贯众经横通诸论也(云云)又中论疏第一第二。广解之可见。问。尔者八不者何所以。通贯众经论耶。又何偏出华严之一文乎。答。随引一文。不可责之。又且举华严一文者。以是根本法轮故。且举本经以显余教而已。所以引此文者。为显八不是众圣行处。越此更无别道故。云一道出生死(云云)问。虽言一道。不言八不。何引为证耶。答。八不是中道。以中道无二故。名一道也。
问。八不者。唯是中道欤。答。正是中道。傍是空有假名也。故大乘玄云(第四门)○故知具含中假。而中为正。宗二谛文。问。何故具中假耶。又何以中为正宗耶。答。通八不皆含中假。且付不生不灭。论之不生假灭。灭名世谛假。以假不生假不灭。为真谛假也。
不生之生。名假生也。生之不生。名假不生。余例之。
不生不灭。名世谛中。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矣。问。若尔。不生不灭。但是世谛中真谛假欤。答。不尔。世谛有中假。真谛亦尔。
问既云不生不灭。但是世谛中也。何云假生假灭耶。答。中论次文云。能说因缘(云云)不生非自性。要由生故不生耳。又假生非自性。故即指假生云不生也。故言不生含假生也。不灭亦尔。乃至不来不出。皆亦如是也。问。既言不生不灭。唯是真谛假也。何处有非不生非不灭之中道乎。答。大乘玄云。世谛假生灭非生灭。真谛假不生灭。亦非不生灭。故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也(云云)意云。不生不灭。亦显非不生非不灭也。
又假不生灭。即非不生灭。故但言不生灭。即是非不生灭。真谛中也。
问。世谛中与真谛假。同欤异欤。答。即以世谛中。为真谛假。又世谛不生者。生即不生也。如色即是空。真谛不生。待假生(已上)
见二谛三种。有言之中。第三方言也。
又世谛是假生假灭。为假破性生灭。为世谛中。谓假生能空性也。真谛。假不生假不灭者。假即空也。
此义见八不义也。此后二门。世谛中与真谛假是别也。
问。上所引文云。八不具含中假。而中为正宗。二谛为傍(云云)既文云。具中假。何以中为正宗耶。又中之与之假。并于二谛论之。何不言中为正假为傍而以二谛对中耶。答。今所明中。遣假为中。即以二谛为假。故以二谛中。直名中。以二谛假。独名二谛也。而言以假为傍。以中为正者。论明中故。
论名中论。以中为正宗故显标一部故。而言二谛为宗者。明二谛之中故耳。
又可云。假是教门。中是理法。故约所归深义。以中为正也。又有无者亘性。假令正有。无令假正由中故以中为正也。
问。于八不具中假二谛。有何证据耶。答。大乘玄云。有文有理。文则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但菩萨璎珞本业经下卷云。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也。又文。经二十五狮子吼品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也。理则二谛是教故。假生灭等是世谛。假不生假不灭是真谛。故具明中假义也。中论序大意云。闻不生不灭毕竟空。便失二谛也。又四谛品云。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也。故知具含中假。而以中为正宗(云云)
引二经意。正明因缘二谛。八不所含。论二文亦尔。中道理在不疑。但含假意。今所引用而已。
问。八不散出经论者。何经论耶。答。既云处处散出。即不能具出之。令且出管见所及而已。
华严第十二胜林菩萨偈云。一切法不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睹如来(文)
又第八云(一切惠菩萨偈)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文)
法华经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云云)又云。不生不出。不动退(云云)
大论第五云。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佛能说是。我今当礼(文)
密严经(下卷)云。诸法不生灭。不断亦不常。一异乃来出。如是悉无有(文)
此经大唐池婆诃罗译。非大师所览。
大般若四百七十二云(第二分近未然。考大品不得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时。如实知一切。从缘所生诸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绝诸戏论。本性淡泊。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从缘所生诸法(文)
此文正同中论偈也。然非大师所览。
大集经九百。若观诸法无生灭。是人即得真实知(云云)
里书云
大集虚空藏分云。若菩萨入甚深因缘法知逆顺因缘法。善知出知离。知生知灭。知苦知尽(乃至)知一切法无二。以眼色二俱离故。乃至意法亦离。则入第一义。以世谛故。假名诸法。亦不执着。真谛世谛。是为菩萨入甚深法门(云云)
又云。菩萨作是念言。是诸缘生法。各无自性。无自性者。他不能生。所因亦无性。所缘亦无性。自性者则无他性。若法无自性。他性者则无生。无能生。是故一切法。皆无生无记。但以名字故假名。从因缘生而实无生。亦无断无常。所以者何。若法有生性者。则当有灭。则是断见。若无灭者。即是常见。离断常。是故当知一切诸法。皆无有生。是为菩萨。于十二因缘。善得胜知方便离二边诸见(文)
又云。善男子。云何菩萨入法界性门。见一切法平等性。若菩萨见诸法界。无处不至。无来无去。无生灭。无相无起。无戏无行(已上里书)
心地观经曰。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去来。不一不异。非断常(文)
佛地论第七云。或说八种。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遣相门。所显真如(文)
已上二文亦非大师所览。
问。成论师或云。八不并是真谛之中道。亦是真谛。或云。初二不是真谛中道。余六不是俗谛中道(云云)今宗同之耶。答。不尔。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种中道。即是二谛也(云云)
八不一具三种中道。三中者。世谛中。真谛中。合明中也。二谛是二谛。一一具中假二谛也。
般若灯论。始卷者。就八不分真谛世谛见之。
问。付不来不出。何不云不来不去而云不出耶。答玄云。义有所兼。非止此八。则应有无量。不来则应对有不去。不出应有不入。是互举耳(云云)
又引论云。如地从穴出。鸟来栖树等。不见有如是等相(云云)若依此文从外来。从内出。亦即对也。
又玄云。由出故去。出即是去。由人去来。入即是来(云云)若准此文即应通用。故论疏云。去来品释八不终(云云)大智论。又顺中论。般若灯论。牒此八不云。不来不去(云云)准此等文。虽通用。然出入来去。正应对耳。
问。八不是佛所说。尔者。龙树造中论时。即引经中八不。安论初欤为当何耶。答。此有二义。一云论主自引经说。以安中论初。二云注论者安之。就此更有三义。或注者。引经八不。安论初。或注论者。引无畏初八不。安此论初。或引释论八不。以安此论也。
此中后二义。龙树本引经。注者转引之。
八不义云。问。八不是佛所说。尔者。龙树造中论时。引经八不。安论初为非。答。不可定判。或宾伽引经中安处。或可。龙树引经中八不。序无畏论初。故注论者。安中论序意初也。而应非是释论中八不牵安处。大论中至难处。即指中论。为正观论。如正观论中说。故知释论中论说。后造也。又亦可。青目于千年中出世。注中论。或可。引释论中八不。安处中论序意也。问。释论中指正观论者。何必是中论耶。答。观法品云。正观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也。故相传云。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文)
宾伽者。具云宾罗伽。即青目也。故相传云等者。何义证乎。配上多释。见之。中论在先。而言骨髓者。但是义要不论先后耳。
问。见玄文。但云注者引经及论。不云论主自引经置此论始。何文外浪加耶。答。一往见文。实如所言。然熟见之。其义炳然。所以然者。问。为两关定之。一云(去本)龙树造中论时则引经八不安欤。一云为非。答云。不可定判(云云)此所问二途。不可定之。不可定者。即有二义也。云或宾伽下付。注者。引之义。论其本处。有三义也。问。注论者。引无畏论八不。非引释论者。有何所以耶。答。释论是中论后造故。不可引后论云也。故章云(云云如上)难云。既是注论者引来也。设虽前论。何不引后论哉。盖是于论主。智论在后。若望注智论。亦是在前。何不引之耶(与中论在释论先义而难)之况复设虽先论。指后论有何妨耶。如仁王般若指涅槃说也。又释论云。如正观论。何云指中论耶。答。中论本颂既在智论前。注者申本颂意。理可随本颂旨故。从本亦不引后论也。此一往义也。何必尽理说乎。又仁王指涅槃者。初成道亦有涅槃经字义。全同双林说(见涅槃义疏也)设指后经亦先妨佛化无方。故或传者为略。故指余处广说。非佛语也。又依有前难。第三释来。云青目在后故引之。
里书云
所以知。中论在智论前造者。智论指中论故。若先无中论。何虚指其说乎。菩萨造论。只是随缘。有何定规。未造之前。定有可造中论义耶。菩萨虽实知之。而随缘不应作此说耳(已上里书)
问。无畏论者何论耶。答。龙树菩萨。百部大乘论之一也。论有十万偈。即今论之广也(见十二门论疏并龙树别传也)
问。若尔。应云中论无畏之心要。何云释论骨髓耶。答。释论别释一部文。无畏应是大乘通论。若就通论者。望无畏十二门等论。其广略。若约正观宗旨。得望智论以为骨髓。各有其由也。
大论十九云。中论中。亦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云云)
问。此文直指中论。然何引正观文。而设劬劳乎。答(云云)
问。八不是中道也。尔者。于中道有几种耶答。中道出数量表。何定其数。故云不一不异(云云)又云。不着不二法。以无一二故(云云)
三论玄云。既称为中。则非多非一(云云)又泛论。中道有四种。一外道所明中道。二毗昙中道。三成实中道。四大乘中道(出三论玄)
外道说中者。僧佉人云。泥团非瓶。非瓶即是中也。毗昙人释中者。有事有理。事中者。无漏大王。不居边地也。理中者。谓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
私云。对边见也。正可在苦也。有义思之。又新婆沙有中道之文。
成实中道者。有无品第二十三文云。离有离无。名圣中道(文)
大乘人明中者。如摄大乘师。明非安立谛。不着生死。不住涅槃。名为中道也。又中假师云。非有非无。名为中。今正义以无住为体中。此是合门。于无住法中。开出真俗。为用中即是开门。
用分真俗故名开也。
问。付今无所得大乘意。明中道亦有多少等耶。答。中论玄云。随义对缘。得说多一。所言一中者。一道清净。更无二道。一道者。即一中道也(云云)八不义引华严云。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云云)二谛义及重牒八不云。若为圆中。
大乘正法一切皆实故也。
又中论玄云。所言二中者。则约二谛辨中(云云)又是体中用中为二也。又云。所言三中者。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文)
又序疏云。但中有三。一者对断常之偏明中。此是对偏中。二者尽偏中。立于中名欲尽于偏病故。名尽偏中。又一意。只为偏病尽。得有于中也(云云)又云。绝待中者。凡有二种。一者待苦说乐。名小涅槃绝此苦乐。乃名大乐此绝犹是对。二者涅槃。不可说其苦乐。强名为乐乃称大乐。方是绝待。中义亦然(取意略抄)中义亦然者。望偏说中。令非偏非中方名中。此绝犹是待也。又非偏非中。不知以何。显之强名为中。方是真绝待中也。
绝待独空异如前已抄之。
中论玄云。所言四中者。谓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也。又云。成假中者。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此之中。为成于假。谓成假中也(云云)前三如上三中也。
论迹义云。然释中有三种。一者对偏。二者对邪。三者实义。○虽复三义。不妨一意。虽复一意。三义不去。所以然者。只由偏故所以邪。邪故所以不正。不正故不中。不中故所以不实。不实故所以是虚。令不偏故。所以不邪。故所以正。正故所以中。中故所以实。实故所以不虚。○问。偏与邪。若为异(已下答也)无别论。偏故所以邪。邪故所以偏有差别论。中论则对偏说中。百论对邪故说中(云云)
中论玄。引影师中论序云。寂此诸边名。名之为中(云云)偏同欤异欤。答。一意云。是同故不别出之。一意云是别。谓边名对中。偏名形圆。二义中。前义为胜。
今案。中名唯是对边之称也。然更以二义相成之。谓正义实义也。论迹云。对边者。直是中义也。对邪正义也。实义者。对虚义也。然对邪为正。对虚为实。此之二义。并离边故。既为中义也。中论玄。依名释但义。举实及正二义。其离偏曰中者。唯是释成正义也(或时三义别出。或时但举二义)应有深义也。谓三义一意故。展转相成。遂成中义。然三义不失。故别出三义也。而出二义。不举离偏者。欲以正实成中义故。谓正为中义者。离邪边故。实为中义者。离虚偏故。故不别举中名也。已上略论四种中道。更有单中复中等。
又云。依名释义者。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中以实为义者。如涅槃释本有今无偈云我昔本无中道实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睿师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此言正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云云)
言依名释义者。四种释义之中。初释也。
中论玄云。总论释义。凡有四种。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也。
具可考之
二谛章中卷云。一随名释义。二因缘释义。三显道释义。四无方释义也。
依名释义。现教释义。互相释义。无方释义也。问。影师序云。寂此诸边。此边与对偏。多种形势。随义广论中道无量也。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三(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四
私抄
五二智(四种二智)
二智于因果通局。
般若名正翻(有无)
十对门二智(又五时二智)
实相般若境智。
般若方便二道位别。
同中方便变名种智。
二智断惑(有无又二惠中何断)
佛智断惑。
金刚心有惑无惑。
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
大顿悟小顿悟。
容入义(本相如故)
容入实不实(时长短)
有为般若无为般若。
二智惠相知。
并观义(何位)
摄智门(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乃至七十七智等)
正后二智今家用欤。
圆镜等四智古译有。
转法轮义(生灭无生灭观)
初转法轮得益。
初转法轮时五比丘俱得初果欤(一人五人相违)
三转法轮于大千(大小乘中何乐勤证)自转他转。
智所生者何处。
二乘人空不着。
辟支佛智从远离生(缘觉果人界内回心缘觉种类华严说说法益人二乘同异中乘断习无经说等)
二智义
问。依二谛境。发生二智(云云)尔者二智者何答。二智者权智实智也(此二亦名般若方便又此二在因名二惠。在果名二智也。权智照俗谛。实智照真谛矣)
玄二智义云。然昔在江南。着法华玄论。已略明二智。但此义既为众圣观心法身父母。必须精究。故重论之。此义若通则方等众经。不待言而自显(云云)
此义专依净名经而作。故玄引净名文云。故此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云云)此文与净名玄宗旨卷大同也。
法华玄第一云。余流道禹川疏记零落同于讲次略撰所闻目为评解(云云)(评解者。即法华玄论目矣。指二智义。于法华玄者。彼文可寻之)
问。第四卷云今明此经要具四种二智(云云)一者三一二智(识三乘是权。一乘为实)二空有二智。三动静二智。四常无常二智。此文前后广辨二智义也。
问。权实二智。局在果位欤。为当通因果欤。答。正在果位。通言之者。宽通因果也。
玄云。惠名既劣。宜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云云)又云。次翻为智。凡有三义。一者惠名既劣。智则为胜。今欲称叹波若名为智。二者欲显其名语便。如云智度。若言惠度。则言不便也。三者欲明智即是惠名异体同。故随举其一(云云)
智与度者。即五音相通。故言便也。更约空有分二名。约因果别之。然今总通空有因果。俱名智也。
问。于般若名言。无正翻名可云耶。答。正翻智惠也。
问。释论七十一卷云。波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惠轻薄。故不能称于波若(云云)(招提用此文。证般若正翻义也)夫般若具有智惠。远离。明度。清净之五义。不可正以智惠翻之耶。答。
玄云。今谓不然。释论乃明不可称义。非不可翻也(云云)又云。所言定者。定是契会之名。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无心。故圣人以无心之妙惠。契无相之虚宗。则内外并冥。缘智俱寂。智惠是智照之名。岂能称绝观波若(云云)
又云。则应云智惠体深重。智惠名轻薄(云云)
问。若尔何名智惠耶。答。玄云。不知何以目之强名智惠。虽立智惠之名。实不称般若之体(云云)
十对门
问。般若方便二道云何分别乎。答。略有十对(云云)
二智云。一者直照空有。名为般若。行空不证。涉有无著。故名方便。此之照巧更无二体。虽巧而照。故名为实。虽照而巧。故名方便(云云)问。尔者空有二境。俱得称真耶。
答。玄云。能照之智。皆名实智。所照之境。同称实境(云云)问。既有真俗。云何皆实境耶。答。玄答云。是如实智境。故名实境。从智受名。又实是真俗。非妄称之当体名实(云云)
二智义云。二者照空为实。涉有为方便。如释论云般若将入毕竟空。方便将出毕竟空。○虽复照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为方便(云云)
问。若尔虽复照有。即能鉴空。此用亦巧。应是方便乎。答。玄答云。此照虽巧。但实智为体。故隐其巧名。与其实体称也(云云)
二智义云。三者以内静鉴为实。外反动为权。问。此义与前何异。答。此明若照若巧。静鉴之义。若名为实。以外反动故。名为权(云云)
又云。四者波若为实。五度为方便。所以然者。波若为空解。空解故名实。五度为有行。有行故名权(云云)
问。此与前何异耶。答。玄云。前照空照有。皆是智惠。故以二解分权实。今约解行。以开二门。空解为实。有行为权。与上异也(云云)又云。五者照空为实。知空亦空。即能不证空。故名为权。初观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转精巧。即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坏假名。即能涉有。始终论之。犹是一惠。约巧未巧。故分权实(云云)
问。此与第二门何异耶。答。但知空而涉有。此知空亦空。而能涉有故为异也。
又六者知苦无常。故名为实。而不取灭。名为方便(云云)问。此与前何异耶。答。前门空有相对以明。此中实知过患。而不欲灭。安身所疾。故为异也。
又云。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名为实。而不厌离称为方便。此但就有一门。分权实(云云)
又云。八者净名托迹毗耶。不疾之身为实。现病之迹为权。此据虚实之义。以明权实也(云云)
又云。九者以上照空有二。为方便。照非空有不二为实。非空非有。即是实谛。照一实谛。故名为实(文)
又云。十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照二与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名实。净名杜言。释迦掩室。乃名为实。权实多门。略开此之十对。即一途次第。并有经论。可随文用之(云云)
法华玄第一云(明华严法华同异文)六者华严但明一乘实惠。法华具三一权实二惠。故开方便门。示真实相。问。若尔华严应无二惠。
答。照一乘为实惠。鉴三乘为权惠。华严教门。但明一乘。故唯有实惠。就一乘自开二惠。或约动静双用。或就空有二行。亦得具二惠也(云云)
问。华严经意。傍开方便。何唯有实耶。
答。即以傍正可通之。
伍时二智事
玄二智云(同异门)问。凡有五时二智。一照事中之法为权。鉴四谛之理为实。谓三藏教二智也。二照真空为实。鉴俗有为权。此大品教二智也。三知病识药为权。应病授药为实。净名经二智也。四照一乘为实。鉴三乘为权。法华二智也。五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涅槃二智也。答。五时说。四宗之论。乖文伤义。古已详之。今当略说。○(云云)
又云。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三藏一教。唯明事理权实。未辨余门二智。大品以空有为正。余义为傍。法华三一为端。余皆泛辨。涅槃以常无常为正。余悉兼明(云云)
统略上卷初云。波若正教直往菩萨。法华正教回小入大之人○但二惠不同。略明五异。一者因果不同(波若以因为宗。法华以果为宗)
二前后为异(大品前明实惠。后辨方便。法花前开方便。后辨真实)三深浅差别(释文无之)四空有义异(波若照空为实。照有为权。法华照佛子空有为实。照二乘空有为权)五有境无境不同(波若有真俗俗二境空有二惠。法华实智有境。权智无境云云)
问。法华权实二智。俱有境耶。答。实智有境。权智无境。问。而诸草木名有差别(云云)权智前何无方便三乘耶。答。统略云。权智无境。以无二乘究竟果(文)若细寻之。非无方便二乘之法。但约破二明一。无有二乘究竟果。故且云无境也。
问。法华经意。明果德二惠。尔以何文证。此义耶。答。统略上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照此佛乘之实。名为实惠。能起权用。目为权智。故云佛力无所畏。乃佛诸余法。佛力无畏。谓佛实智。及佛诸余法。即权智也。故智是果中二智也(云云)方便品疏云。佛力无所畏。此明佛实智。及佛诸余法谓佛权智。以权智唯为化他故。名余法(余者他也)问。以及佛诸余法文。何云权智耶。凡佛德无量也。上且举力无畏及解脱三昧等。未尽举众德。故为摄诸余。无种智。答。波若名惠。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从照境为称。二名相主。故云因名波若。果名一切智方便就用为因。一切种智。从境立名。而义不同。故经论不云方便变为一切种智。然方便虽不从境立名。而体实照有。故变名种智。虽复无文。理数应尔。又因中名种实二惠。果名权实两智亦得。即是论文(云云)有古人释法华游意云。一切种智有二种。一者通一切种智。谓因中波若。至果变名萨波若。二者别一切种智。谓照有名种智。照空名一切智也(云云)今谓。波若变名萨波若。即照真谛之一切智也。
大论第十八云。是般若波罗蜜。在佛中变名为一切种智。○已到彼岸。故名一切种智(云云)古人意□此文。此文以实智。名一切种智也。
二智断惑事
问。菩萨修二惠。断烦恼耶。答。实不断惑也(云云)
问。小乘圣者。犹能断惑。况菩萨大人何断惑耶。
答。菩萨悟烦恼本自不生。今亦不灭。故无断惑义也。若论因缘假名义。亦有解惑。而有断义也。
二智义云。此经云。佛为增上慢人。说断烦恼。实不断也(云云)
量功德故云余法。所谓上举定惠二门。未说戒行德。如是法其类几乎。而何云权智哉。况力无畏中。可具权实二智。谓力是自德。无畏化他德也。化他德中。权智何阙哉。又处非处智力中。二智俱可具之。何以力无畏偏故云实智。以余法为权智乎。答。云力无所畏。智慧既显。解脱三昧文。更举余功德。功德智慧二门事周。而更云余法故。智上但举自证实智。下更说化他权智云也(释譬喻偈及佛余法文亦同之)
问。实相般若。唯是境欤。亦得是智耶。答。有说。实相是境名。而名般若。是因中说果。有说。会理圆通心意识。灭烦恼清净。此无为波若。即是实相。
二智正义云。有五句文。一者因中说果。如名实相为波若。二果中说因。如说波若为实相。三当因说因。实相非波若。四当果说果。波若非实相。五非因非果。故论释实相文云。因是一边。果是一边。离此二边。名为中道。缘统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此二边。名为中道。故知。实相未曾因果。亦非境智。而随缘逐义。有上四句不同。众师不应泛引只文。以通圆旨也(文)此约境智。辨中道故。即得非境非智亦即得言亦境亦智也。然考正意。若论中道非境非智。若论假名实相。与波若是别。应熟思之。
问。般若方便二道。约位何判耶。答(云云)
二智义引论文云。六地名波若。至七地波若清净。变名方便。六地之时。波若体强。方便用弱。以体强故。妙于静观。故观空不着。以用弱故。未能即空涉有。于有无滞。至于十地。则体用俱等。既能观空不染。即能涉有无著。故名等定惠智。则波若用巧故云变。即从八地已上。二惠俱巧。若至佛地。则两惠同变。实惠则变。名萨波若。谓一切智。方便惠变名一切种知也(文)(又云。故什公云。萨波若即是老波若云云)
问。仁王般若云。善觉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云云)既于初地。得二谛并观。何言六地滞于有无耶。答。菩萨实从初心。道贯双流。二惠常并然。明无差别。差别故。作此判耳。故初地望地前为并然。望七地犹未并也。此约强弱。且言未并。实非无并耳。
问。因中波若。至佛果位。变名萨波若者。因中方便。亦变名种智耶。答。尔也。
玄二智义云。论云。因中名波若。既变名萨波若。因中方便理数。变名一切种智。二惠变为二智。故不得言。问。论云。波若变为萨波若。何处云方便变名一切。
又云。如其实有。即不可断。○如其无惑。竟何取断。乃至以是推之。即无所断。是以不应言智断惑。问。若尔应无有断。何故经云一念相应惠断烦恼习耶。答。如上推之。即毕竟无断。如此了悟。即是断也。所以然者。于一切处。求解惑无从。即心无所依。心无所依。即众累清净。故名为断也(文)法华信解品疏云。菩萨了惑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名无生灭观。故无能除非所除非除粪人也(云云)
涅槃义云。今求烦恼本自不生。今亦无灭若能如是知。前念为无碍。后念为解脱。故能断惑(文)
问。般若方便二惠之中。何能断烦恼耶。答(云云)
二智义云。旧云波若。是空惠故断。方便照有即不断也。今明。有所得空有二惠。俱不能断。无所得空有。俱能断也。但不二而二。开二惠不同。方便实惠。即不断而断。实惠方便。断而不断(云云)
意云。二惠不二故。俱能断惑。若约不二而二。即唯实惠断惑。
又云。问。为中伏假断。为假伏中断。答。适缘取悟。无有定也。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故。名非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次明假有假无。即性有无始断所以然者。识假有假无。即智毕竟无有定性有无。故名假断也。次明假伏中断者。对性有无。说假有无。以伏性有无。故云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假无不无。非有非无。名为中道。前性有无。始得永断。故名假伏中断也。问亦假伏假断。中伏中断。以不答亦有此义(云云)
今考此意。若从假入中。即假伏中断。若从中出假。即中伏假断。若假观相续。先伏后断中道亦尔。问。上云不二而二。开二惠。即实惠能断惑。方便即不断。尔者所言中与假者。即二惠欤。
答。假有假无。通是有也。非有非无。通是无也。故知。假名方便知中名实惠也。问。若尔。二惠俱断惑。何上只云实惠断惑耶。
答。考实二惠俱断。断义一故。名不二门故。云无所得空有。俱能断也。而且为开二惠。明断不断。故云实惠断。方便不断也。问。何故开二惠。明断不断时。但云实惠断耶。答。玄答此问云。有所依着。是诸烦恼根。诸法实相。是无著之本。由实相无所依故。生波若。波若即无所著故。众惑清净故名断也(文)
又云。二是假名不二为中道。中道即是实相。故名实法。迷因缘假名二谛。称为假惑。迷不二实相。目实惑也。二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称为迷实。又二不二。皆名为假。非二不二。方为实。迷此假实。名假实惑也(文)
考此文意。有所得五句皆迷。无所得五句皆是正观。
问。以假断假名惑。以中断实法惑耶。答。今推云以二定二。名为迷假。以不二中道观断之。不二定不二。名为迷实。以观假名二而断之。亦以不二之二。断定二。以二之不二。断定不二。此即或以假断迷假。以中断迷实。亦复以假断迷实。以中断迷假。其义并得之。
问。以佛果智慧。断惑义有耶。答。亦有断义(云云)
二智义答此问云。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心断。是波若断。或言佛智所断。即萨波若断。今明。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评此文意。无碍解脱。俱有断不断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断。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续于无碍。镇前无惑之处。遮未来惑。不得续生。即有遮断。故亦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惑。得言不尽。故尽与不尽。二说不违(云云)
意云。若约正断。在无碍道。若约遮断。在解脱也问。其正断云。遮断云意何。答。无碍道现前时。闇障不起。名为正断。而未遮后念还生。至解脱道。方能决定。遮抑不起。名为遮断也。难云。若尔。无碍但是伏道。如小乘说。方便道中。见惑不起也。其小乘无碍道。正遮未来惑不起。解脱但在累外与离系得俱生。今大乘断惑。解脱初念。与小乘无碍道同耶。答。设许大小乘义不同。何咎耶。难云。若尔何故二智义。明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义云大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无碍正断。解脱遮断。如上释也(云云)岂以无碍正断。同小乘伏断耶。答。实不可以无碍正断。同于伏断也。难云。若尔如何异耶。答。方便伏道者。但可不令现前。未能永拔。无碍正欲拔之。而未已拔。解脱已拔竟。由此道理。小乘言无碍道与惑得俱。此时犹有惑可起义。故说为有得。而大乘但云未有遮未来惑。解脱道时。无惑得故。于大乘义。说名遮断也。若约无碍道功能。遮后念义。但云解脱在累外。不断烦恼。若以镇无惑处。名遮断。亦有断义(更思之)宝窟文如次下。
问。佛智断惑义。有何文证耶。答。胜鬘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云云)正文多见之。
宝窟中云。实是金刚断。而言佛菩提智断者。毗婆娑第三十六卷。明双道断惑。具有此释。谓忍能断。忍属于智。故云智断(云云)
里书云
有人引大品菩萨在无碍道中行文。金刚心断。佛智不断。有人用胜鬘无明住地佛菩萨智所断文。成无碍道伏。佛果断之义也。大师约遮断。释胜鬘文也。今难云。胜鬘经云。无明住地。二乘智所不能断。唯佛菩提智断(云云)此则大小相对。如法华云。无有二乘。唯一佛乘。此经亦尔。为显佛乘所有智慧能断无明故。云如来菩提智断。何的解脱智慧耶。但可总相言耶。答。若尔但应云佛道。何云菩提智耶。菩提之名。正在果位也。
统略下卷。引地持云。一者惑障。障二乘解脱。二者智障。障一切智(文)可以此文推之(已上里书)
问。金刚心位有妄相生灭心耶。答(云云)问。若有者。但望未有遮断。名烦恼未尽。故知。现在无妄想也。若言金刚现无妄想者。何得云无常。现无妄心生灭起尽故耶。答。此义甚难(今案。以第六识智。正为金刚心体。其第七识。是无解识。即无明住地也。可思之)
宝窟中云。佛智断与不断。自古爰今。凡有两释。○今所明者。检众经论。以金刚心断。而此文云。果断者。詺佛果解脱道起证故。名断耳。又无明常相续。金刚心断其前念。佛果起。镇惑无处。而遮后念。种类不生。故名为断(文)
无明住地。本来常相续。金刚心时。类其前念。则知。此时无明不续起也。
问。金刚心为无碍。以佛智为解脱者。亦可云地前为无碍。初地为解脱耶。答。于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也。
二智义。答。此问云。有人云。亦得如此。小乘即苦忍之前。习行未久。但伏非断。大乘地前修行积时。是故能断也。今谓不然。大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以。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无碍正断。解脱遮断。如上释也(文)
若依净影。解行终心为无碍。初地初心。为解脱。于初地中。渐渐胜进。前念为无碍。后念为解脱。金刚及佛智。各一念为无碍解脱。以十地是渐得清净。佛果顿得清净故也。今有人义即当净影释也。
大顿悟小顿悟事
问。地前伏惑。初地方便断(文)尔何释论云初地时未舍结。七地方断乎。答(云云)
二智义。答此问云。众师不同。生公用大顿悟义。唯佛断惑。尔前未断。故佛名为觉。尔前未觉。瑶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引向文证之。今明皆无所妨。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尔前不断也。初地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故云不断。七地除细。故言断耳。故各有其义。不应偏执(文)
仁王般若下卷云。从习忍。至顶三昧。皆名为伏。唯佛愿解(云云)此文契大顿悟义也。无量义经云。生死烦恼。一时断坏。升于菩萨第七之地者。当小顿悟义也。前第五第六等功德。云虽具烦恼。而成大功德也。然今家释。并约别义。不同古说也。
容入义
问。净名室内容高广座。尔者。其室为如本方丈。为当何。答(云云)
问。若如本是方丈者。文云其室广博。若令广博者。是转变。何云不思议。又文云本相如故耶。答(云云)
净名玄第三云。今明室有内外。自内而观故。其室广博。自外而观即本相如故。是以二文不相违也。○净名既能令外不增。亦能令内不广。何以知之。世之小术。遂能令释镜入于寸瓶。瓶不增镜不减。而容入宛然。况诸佛菩萨令遂。今室内广者。凡有二义(一者待宾故今室广。二者大小与内外。二不思议也云云)
问。有人意。观室容座。故云室广。若直观室本相如故。大师不许之。尔者何破耶。答(云云)
又云。若见室大于座。云何复言本相如故。若本相如故。即见室犹方丈。云何复见容于大座。此即事相不成。于巧义不定(云云)
问。此难不可尔。本相如故。而见容于大座。此即不思议事成。何云事相不成耶。答。此实难思(且云唯见室容座。即唯广博室内。何时如故耶。破意如此)
又云。今详经文意者。三万诸座。并来入室。举众皆见其室广博非复犹见方丈。但观外形本相如故。可用前通。废于后释(文)
后释者。有人释也。私意云。方丈者。总显室小。非的方丈也。
问。小能容大者。实能容欤。答。此有三义(云云)
名玄三云。大小容入。凡有三师。一云。大实不入小。二释云。大实入小(若不容者。诸佛菩萨即无神通也)第三释云。具有二义。今明。第三宜可用之。但此经正明容入。非有容入也(云云)
又云。问巨细殊形。复无增减。云何得相容。南方旧云。既称不可思议。唯圣境界。二乘不测。凡岂有解耶。置而不释。今请问之巨细容入者。盖是不思议之迹耳。六度四等。权实两智。不二法门。谓不思议之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而既能解不思议本。云何不达其迹耶(等云云)(更有他师释。并正义大同下疏意耳)维摩疏第四云(不思议解脱菩萨以须弥入芥子)有人言。大实不入小。但以神力。令物见入。有人言。大实入小故使物见。今谓具有二义。○适缘所宜。问。大小既不增减。云何容入。答。有人言。既称不可思议故。高推圣境。无以释之。有人言。大无大相。故大能入小。小无小相。故小能容大。今谓二释并皆不然。若无大小相。何所容入小大若定性不容亦有定性(乃至)今言容入者。以因缘假名容入故。大称小大。大得入小。小是大小。故小能容大。问。小既不增云何容大也。答。如一寸之镜悬在于壁。而照见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宛然现镜内。而物不减。镜亦不增也(云云)
此文有三节。初直明实入不入。次有问答明相容所由。后问答明相容之相状也。言大称小大者。谓大不自大由小故大也。由小故大称为小之大也。小是大小。准此可知之。
新罗问答。出诸师说之中。初出嘉祥义云。大小因缘。故小能容大(云云)
法华义疏二云。问。实六十小劫。云何能令如食顷耶。答。若长定长。不可促长令短。短若定短。不可延之便长。以长短无有定性。因短故。长长名短长。由长故。短短名长短。○不二则长短无碍。如一夕之眠梦。经百年之事。注经云。维摩能申七日。以为一劫。促一劫。以为七日(此间又作神通之释而此中无用故略之)若依唯识者长短以心为体。故长短无定。如世有称意人共语者。不觉夜长等也(文)
四论玄二智义云。古旧难云。若须弥入芥子。鸟雀吞此芥子。鸟应食须弥。若其不食。信非实入芥子中也。旧说不同。一云。神力令见。其实不入。一云。实入而神力故。名不可思议。又开善寺论师。释延促劫数问难云。若实延七日为一劫者。此人经一劫不见其宗亲哉。答。若神力。则山实入芥子若业行山相如本。延促时亦尔。地摄两论师云。大无大相小无小相。故小能容大。摄论师宗法师云。分别性入解也。依他性有法体。故如假相观入。实无所入。又云。此是上地菩萨不思议事。下位不能度量也。难。若尔因果道理。解惑相断。金刚后成佛。亦是甚深。事何得漫分别耶。又摄论师云。唯识义。大能入小(云云)今一家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既是因缘。大小何意不能相容。小大又大小。无碍故不失大小也。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不相失也(取意略抄)
新罗问答云。唯识宗云。大小种子。同在一处。故能相容(云云)
维摩疏又云。或有众生乐久住世。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以上经文)如人一夕之梦见百年受乐。而一夕不长。百年不短(云云)
净名玄五云。○若云净名辨不思议巨细容入。复为深者。波若明指障风力。毛举大千。岂不明耶。又波若沤和。不思议之本也。借座请饭。不思议之迹也(云云)
又三云。若明大小之体。及容入之用。此是俗境。若以权智。运令容入。则是权智用也(云云)
华玄九明三世无碍义云。乃至一劫摄一切劫。一切劫摄一劫。以有因缘无碍故。得如此也。若有定性。可犹能尔(云云)
又云。以法无定性故。菩萨得诸法实相。所以能如此也(云云)(释华严一念无量劫之文)
二谛上云。只就有中。一切法无碍。如华严所辨三世无碍。净秽长短佛刹无碍。通使诸法无碍。良由诸法无碍故(云云)
又云。以诸法自无碍故。菩萨得无碍观。得无碍通。得无碍辨也(云云)
大论三十云。复次菩萨○以智慧力故。能转一切诸法。所谓小能作大。大能作小。能以千万劫为一日。又能以一日。为千万劫。是菩萨世间之主。所能自在。何愿不满如此。毗摩鞊经所说。以七夜为劫寿(云云)
又五十云。佛有无碍解脱。菩萨有不可思议三昧。能令多时作少时。小时作多时。亦能以大色。入小。小色作大。又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人谓从旦至食。问曰。色有形行可见。时无形但有名。云何得以近为远。以远为近。答曰。以是故。说以不可思议神通力。如人梦中。梦有所见。自以为觉。梦中复梦。如是展转。故是一夜(文)(无碍解脱者。佛眼无障碍也)
有为般若无为般若事
问。就观照般若。有为无为别。尔者。何名有为般若。何名无为般若耶。答。因位般若。是有为般若。果位般若。是无为般若也。问。初地以上菩萨。悟无生之真理。得无生正观。成法性身。所有智慧。何云有为无常法耶。
答。障累未尽。惠解犹在生灭之分齐故也。问。以佛果智慧。何云无为般若耶。夫依实相境。发生般若之解。既是因缘生法。何非有为法耶。答。
玄二智义云。○无为波若有二种。一者以实相境。名无为波若。所生观智。名有为波若。二者以佛果法身。名无为般若。菩萨因惠。名有为波若。大品经。正明境智为无为义。傍明因果为无为也。是以论云。欲得有为波若。当学无为波若。此明欲得观智。当学实相境。若言欲得于因。当学果者。于义不便也。又云。实相能生波若。正是以境生智。若言以果生因义。名不便也(云云)
问。其云傍正意如何。答。
又问。所引文云实相能生波若者。实如所言。实相境能生观照智也。然不见为无为义。如何以此证境智为无为耶。答。学无为波若。得有为波若。故有为无为言明也。而学境得智云也。
一义云。次文唯证境智为正欤。
又云。如来二智。则是无为。菩萨二道。犹是有为(云云)二道者波若方便二道也。
又云。涅槃盛明果德。故因位以来。皆是无常。如来法身。始是常位(云云)
又云。问。北土论师云。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答。须详此意说。若以能证之智。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释论云。在菩萨心。名波若。在佛心。变名萨波若。若是常者。则无明昧。不应有改变也。又涅槃经云。此常法摄。是如来长寿品。凡简三法常义。一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萨。并无常住故。以佛性。常为法身者。此犹是论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也(云云)
宝窟下卷云。佛解脱道起。此是常智起。常智起。即是常身起。常身起故。无常身谢(云云)
名玄四云。○三者。实相常无为般若。文学是有为般若。观照亦为无为。菩萨累犹未尽。则为。佛则无感无不净。无复生灭。故是无为般若。问。何故有烦恼。即有生灭耶。
答。以有烦恼。不得了悟本自无生。故有生灭。若无烦恼。即悟观心本自无生。即是无为。不言转有为般若故成无为也(云云)
又云。今明未得菩提则无为成有为。若得菩提。则有为成无为。岂离有为。别有无为(云云)
又云。地论人真修般若。则本自有之。缘修般若。则修习始起。性净涅槃。方便涅槃亦尔。此犹是旧本始之义(云云)
问。真修缘修者。其义如何。答。则与性净方便净同。但又中别举之者。上明般若。下明涅槃。又名义异。故为显异门。两度举之而已。问。若尔其缘修者。即净影之所明。六七识中。缘照无漏欤。答。难知。然且思之。与二净例以明之。故知。但就真证中。以修显名真修。以修生名缘修欤(更可决之)又后案云。真修缘修。约因位论。缘修即有为般若。是妄识智。真修即真智也。性净方便。净约果位论。然类言亦尔者。只是本始义同。故以类之。非真妄同。故二净者。并是真证也。问。何以得知真修缘修。约因位耶。答。上文问答权实二惠。故知约因位。若约果位。应云二智。故名玄四云。惠名既劣。宜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云云)
涅槃疏十三曰。从具缚凡夫。至十地已来。皆是有为。佛始是无为也(云云)
仁王般若云。寂灭忍中下忍。观一转。妙觉常湛然(文)
本业下。说等觉地云。唯有累无常生灭。心心无为。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座处(云云)言无常生灭者。显观照犹有生灭也。心心无为者。照实相无为故从境且云无为欤。或心心相续。无功用施为故。云无为欤。
又云。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佛子古昔。诸佛二身。道同佛子。一切菩萨二身。但是无常身(云云)
大论六十五云(经无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破坏故)般若波罗蜜中。有无常圣行。故名无常波罗蜜。佛言。非但般若中有无常。观一切法无常故。名无常波罗蜜。问曰。上来说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观法。从因缘和合生。是有为法故。无常般若波罗蜜所缘所如。法性实际。无为法故。常须菩提说。有为般若。故言般若无常(云云)
又云。有二种般若。一者常住般若。二者与五波罗蜜共行。有用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赞。有用般若波罗蜜。能破无明黑闇。能与真智慧。是故佛说。常住般若波罗蜜。痴愚不可得故(云云)
八十四文已下里书此以下别本在之。
同八十四云。般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学有为般若。能具足六波罗蜜。住十地中。学无为般若。灭一切烦恼习成佛道。今须菩提。问佛世尊。菩萨学无为般若。得一切智。云何言无义。佛答。虽得萨般若。不以二法故。得分别取相者。是名二法(云云)问。菩萨学佛智耶。答。云尔欤(已上里书)
已上别本有之
同第十一卷云。○般若波罗蜜。是有漏惠(有人言。成佛时。转名萨婆若)复有人言。菩萨有漏无漏智慧。总名般若波罗蜜。复有人言。菩萨般若波罗蜜。无漏无为。不可见无对。复有人言。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得相(乃至)非众界隐入所摄。非有为。非无为(等文)
义章三种般若义。引此云。六家说可见之。
问。因位智慧。通常无常耶。答。无常也(见上文也)问。正观一开生灭之迷。永去内外。并冥缘观俱寂。所证法性。已与妙觉果地同。能证智慧。何隔常住之德耶。设地前浅位之悟。虽未得常住。地上真悟菩萨。留有为般若耶。依之净影大师所释。于十地菩萨。有缘修无漏。真证无漏。真证无漏。即无为常住法也。今此中何因位智慧。是有为般若乎答(云云)(文如上之)
佛性义云(引兴皇释)故一师云。涅槃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慧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云云)难文。
二智义云。不二义故。开常无常。境智二义耳。既云不二。智即虽二不二。如大经云。我无我。无有二相。常无常亦尔。经曰。愚人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云云)
今尔有二意。一云。真悟菩萨。得佛智慧分故。得常智慧。而无明未尽。故望佛果。有明昧异。此则因果。境智俱常属。二而不二之门也。然为对北土诸师故。且于不二而二门中。因位智慧。为无常也。又一义云。若论不二。即境智因果不分。何常何无常。若论二门即因位智慧未是常也。然言真悟十地。从佛智慧出者。佛智即真如。一体无二。体是常住。菩萨智慧。从法性生。体是有为。望地前名真悟。而非即佛智。故云从佛智慧出也。后义云。因位智慧无常。尤契宗旨矣(文)(一义云。十地开出于佛智之中也)
璎珞经佛母品云。杀首菩萨。白佛言。佛及菩萨二初照智。从何生。寂照照寂之义。复云何(云云)
二惠相知事
问。般若实惠。能知般若相耶。答。般若实惠。但能照实相境。若能照般若者。是方便权智也。问。若以般若。不知般若者。何有反照义耶。又岂非限局圣心。失无碍妙用乎。答。以方便知般若。即是反照义也只是一念智慧以照法相义分。名方便故。此岂非无碍妙用乎。若以照知诸法。即名般若者。二惠何以分。本是一体。亦是用同故。当时疏学有。多不识此旨。宜善厉寻其宗致而已。
二智义云。问。波若照诸法实相。沤和照实相诸法。则波若不照诸法。沤和不照实相。将非限局圣心失无碍妙用。若波若为沤和之体。沤和是波若之用。体鉴实相。用照诸法故。问。此二门。则智无不圆。照无不尽若同照实相。并鉴诸法。则二境不分。两惠相滥(云云)
又云。波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知为有故。无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知皆不。故波若有知有无知而方便但有知也。问云。何波若具知无知。答。波若知实相。则缘观俱寂。是故无知。而境智宛然。故不失知(云云)
又云。大乘境智俱常。凡有三义。一常智照实相境。如果德观照波若。照实相波若。二常智照虚究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此非释论所说实相虚空也)三者常智还自照智。即是反照智义也。次常照无常。凡有二义。一照众生无常。二照应迹无常也。次无常照常。凡为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实相境常。三照法身佛性常。俱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智故也。次无常照无常。有二句。一照无常境。二者无常自照无常智○常智智常。唯有一义。无常智知无常。有二义。一者后念智。知前念智。二者一念智。即自能知得。并观者。具有二义。未能并者。但有前后相知也。常知于常。但有一念自知。无前后知也(云云)
问。无常智。能知常智耶。答。不知。
问。菩萨以无常智。知佛性法身之常。何复不知佛智常耶。答。若以信知。亦得有此义。而言无常智不知常智者。以因位劣故。不能证知佛果智也。
问。未得并观者。以一念智。即能知自心耶。答。不知。问。权智自知权智者。设未得并观何不许之耶。答。智慧本来照知前境。若自知即难。要至真俗并观之位。方能得有反照之义也。
并观义
问。菩萨何位能真俗并观耶。答。从初发心。习于并观。初地已上。始得真并观。然于地上至佛。有四重阶级也。
教迹义云。问。何位菩萨。能真俗并观。应物显形如水中月。济度人耶。答。灵味师云。初地得无生。即能真俗并观。什肇师云。七地并观。成论师云。八地并观。今谓。从初发心。则学无生习于并观。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有四重阶级。一者对地前凡位。但明顺忍。未有无生。亦未能真俗并。初地称圣。始得无生正观方便。仁王摄论。并有此文。二者初地已上。六地已还。无生尚浅。与顺忍之名。于七称等定惠地。始是无生。名为并观。智度论云。前三地惠多定少。后三地定多惠少。故定惠不等。至于七地。定惠均平。云等定惠地。此说。般若静鉴为定。方便动照为惠。○三者七地虽得无生。已能并观。但犹有功用。八地于功用心。永不复生。四者八地。虽无功用。犹未究竟。究竟无生在于佛位(云云)
三卷章下云。仁王经。璎珞。皆明初地二谛并观。故仁王经云。善觉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云云)大同上释。
法花玄第四玄。经论具有三种并义如仁王经及摄大乘论等云。初地并。大品发趣品释。七地名等定惠地。则七地并。仁王经等及地经云。八地并。以具有三文。宜并用也(云云)广释(所由之)
又净名第二。第四卷。释七地并观之文。可考而知之。
福智门
二智义云。经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至七十七智。皆二智摄(云云)
一智。如实智。即是佛眼如实而知故。具摄二智也。
一切智。一切种智。谓一切智。为空智。一切种智为有智。亦以总别广。
二智。略因果大小分二智。又一切种为空。一切智为有智也此即以性名种。即实相理。为诸法根本。故名种也。
波若。毗婆舍那。阇那。又一切智。道种智。佛一切种智。谓二乘。菩萨及佛智也。
三智。此三智一一具空有也。又地持三智。一清净智。二一切智。三无碍。又摄大乘三智。一加行智二正体智。三后得智也。
四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无碍智。无功用智。又四无碍智。又我生等四智。今考摄论显了等四智。见下之。新译之圆镜等也。
五智。法住智。泥洹智。无净智。四愿智。五边际智。
十一智。十智如常。加如实智。为十一智也。
四十四智。十二因缘。一一皆具四谛观也。如老死苦即在老死。言老死集者。在生支故。十二因缘。为十一对。而具四谛。故但四十四。非四十八也。
七十七智。且于老死。有生缘。老不离生缘。老死于三世。各分此二。合为六。此是法住智。更加泥洹智为七。于十二因缘作之。亦是十一对。故七十七智也。
问。地论所说。三智对权实二智。如何相摄乎。
答。初是实智。后二为权(云云)
问。知法无功用。名无碍智。何为权智耶。应通权实二智也。例如摄大论。法华经等所说。四智之中。无功用智等。即通空有耶(又净影释云)答(文)
二智义云。次地持论。有三智。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即第一义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也。三无碍智。无功用智。照一切法。无复功用。故云无碍。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文)
又云。又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论云。一切智。一切种智。无师智。无功用智。前二智空有。次一不从师。后一无有功用。即法华经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文)
(考摄论。但有显了等四智耳。今案。此四智。即显了等智得意欤)
法华疏云(方便品)或开三智。如此经属累品说。○佛智一切种智也。如来智一切智也。自然智即无功用智。上之二智。任运而知。不须作意。故称自然。又云。四智。如譬喻品说。三同于上。第四称无师智。无师智者。上三智不从师得也(云云)(三智之中。无功用智。通照二谛。与地持无碍智。唯是权智。即为异也。以经论所说不必是同也)
问。五智中。愿智通缘三世事耶。答。愿知未来一切事。即便得知。名为愿智(文)问答(云云)
问。新译藏中所明。正后二智。今家所用欤。答。文义但有文。则摄大乘论。三智。于正后二智。加加行智。义则权实二智也。
玄二智义云。次摄大乘论。有三智。一加行智。即进求上地心。二正体智。证如之智。谓实智也。三后得智。即寂而动。谓权智也。此三智。即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实观。后从实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他(云云)
摄论第九云(梁)论曰。般若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般若。二无分别般若。三无分别后得般若(云云)
同第十二云。此无分别智。有三种。一加行无分别。加谓寻思等。智即是道因。二无分别智。即是道正体。三无分别后智。即是出观。智谓道果(文)
又云。论云。此无分别智。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义同(云云)又云。前说。无分别有三种。一加行。二正体。三后得。加行无分别。自有二种。一在地前。二在登地以上(云云)
二种加行者。地前与初地为加行。地显可知。此上有者。今有二义。一云。初地正后二智。望第二地。即名加行。后后亦尔。二云。于初地中。三智各别。于自分中。有正后二智。于胜进分。有加行智。若依前义。但于正后二智之上。于自地分。虽得明了。望于二地。未分明义。亦名加行。非离正后。别有加行。若依后义。正后二智。亦是一念正观。义分说二。亦于一念正观。于自分为正后。于胜分名加行。虽是义分。何妨三别。若依前义分别之云。正后二智。约二谛分。故应有二。自分胜分。但是浅深。非有别境。故一种智。于浅明了。即此智慧。于深未了。但是观待异非是有别用。故不别也。还依后义例之云。于百法中。得明了。仰观千法犹不了。此亦望境。其用有别。若言百法千法只是开合义分。为显浅深作此阶级者。二谛亦是二而不二。只是中道。约缘义说。何得定别。故知。地上三智各别。已上二义。优劣可见之。
问。圆镜等四智。见古译论耶。答。名虽反异。其义先有。又言。辞虽异。名义不殊。如无垢称。净名等异也(玄二智义。释法华四智同也)
梁摄论第十三云(说三身文中)论曰。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智。自在。释曰。如来于一切法。无有过失。证知非现前境。如对现前。譬如人忆持熟习文句。是名显了智。从通达真如以来。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由证平等清净法故。是名平等智。能守三摩提陀罗尼门。于此法门中。所欲取法。如意无碍。譬如财主守其库藏。取用无碍。是名回观智。能受兜率院天生。及般涅槃。为立声闻及下地菩萨。无流善根能显如来事。是名作事智。于此事中。皆得如意。故名自在。论曰。由转识阴依故。释曰。识识为识阴。了别为识体。故转识阴依。得此自在(文)
此显佛果有四智也。显了即大圆镜智。平等即是平等性智。回观即妙观察。作事即成事智(成事亦名成所作智)转识阴依得此自在者。在凡夫位。八识皆是依他。成佛时。转舍依他。成真识心。以真妄合。名为依他。舍妄契真。名为转依。此转依位所有真识。即了别性。了别只是了知义。故即名智慧。非离心体。别有惠数。然约总相。名为识体。取别相用。名为智慧。今此论云。了别为识体者。意显识体即名智也。于此真智。有四义用。分为四智。非各别体。若随义别建立八识。如四德等。亦应许之。
问。今于摄智门中。何不出此四智耶。答。不必尽之。
摄论相法师疏七云(辨相法师者。净影门文)初解显了智。二从通达不解平等智。三能守已下。解回观智。明备诸德四诸受已下。解作事智。明立教五于此等下。解其自在(文)又上文云。五显了下。明转识隐得作事智自在(文)
转法轮事
法华玄第八云(法转义)轮者大乘以无生灭观为体。小乘为生灭观为体(云云)轮义及转义。具如玄文。
初转法轮事
问。大智论中云。初转法轮时。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云云)尔者。大乘益欤。答。大师释云。小乘益也。问。无生法忍名。专在大乘。况案论文。云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陈如一人得初道(云云)小乘法轮是生灭法轮。故法华云。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文)又中论云。声闻法中。说生灭义(云云)大师释文。盛申此义。今何以。无生法忍。云小乘益耶。答小乘得道。实亦证无生之分。但对大乘。于教中。说生灭而已。
法华玄第八云。次明。别释声闻三转义。问鹿苑三说生何物耶。答但生未知欲知根。而具生三惠。至见道时。是修惠位也。问何以知然耶。答。以五人及八万天皆得初道故也(文)
法华方便品疏云。问八万天得道。是何天耶。答正法念经云。是炎摩天子。问智度论云。八万天子。得无生法忍。余经云得法眼净。此事云何。答小乘法眼净。即是小乘无生忍也(文)
此得益见摩诃耶经也。涅槃文云。得须陀洹果。如下也。
玄教迹义云。今此摩诃衍论。无作品末云。初转法轮时。非唯八万诸天人得须陀洹果。又云量人发无上菩提之心。乃至无量人。得一生补处(文)此言摩诃衍论。即智论也。无作品末。是第六十五卷也。
大论六十五云。初转法轮。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阿若憍陈如一人。得初道(云云)
又云。诸佛事有二种。一者蜜。二者现。初转法轮。声闻人见八万。一人得初道。诸菩萨见无数。阿僧祇人。得声闻道。无数人种辟支佛道因缘。无数阿僧祇人。发无上道心(乃至)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等文)
(有大小树受雨之譬)
无量义经云。○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轮时。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此间亦说本空生灭。而因缘六度为异耳)今复。于此演说大乘无量义经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文辞是一。而义别异(文)
又云。初说四谛。为求声闻人。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文)涅槃第十三云(圣行品)我昔于彼波罗奈城。初转法轮。八万天人。得须陀洹果。今于此间□尸那城。八十万亿人。不退转于阿耨菩提(文)
见此文。前后二识义显然也。又师引之。以为证据(矣)此文直云八万天人须陀洹果耳。
同疏十一云。昔者八万天人。得初果者。此是天人合谓。天有八万。人只有五人。天有八万。八万天皆得初果。人有五人。五人中。唯□邻一人得初果。四人不得也。问此八万天。是何界天。解云。上色界天等。无有初得道义(云云)
法华疏云。炎摩天子(云云)具文见次上之。同卷文见梵天那含果。又大乘于上界入圣。小乘入圣已为梵王也。
问初转法轮时。五比丘俱得初果欤。答(云云)问(云云)玄八云。以五人及八万天皆得初道故也(文)(三惠三根次第有三说也)然此中唯生三惠。不论三道。唯得初道。故若细寻之。亦各具修道也。
大论云。阿若憍陈如一人。得初道(文)
法华疏第四云。问陈如得初道。余四人住在何位。答婆沙云。四人住燸等四善根。至夏初得道(文)
里书云
毗奈耶杂事第十九云。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具寿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云云)
问五人者是谁耶。答法华疏云。言五人者。一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四拔提。五摩男□利(文)
三论玄云。结集时。界外上主。婆师波罗汉。即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于迦叶(取意)涅槃疏十八云。跋婆比丘。即是阿萨。具别名。是五比丘中第四人(文)问涅槃疏云唯□邻一人得初果者。为是第五摩男□利欤。
答应是陈如异名。以陈如一人。得初道时。余四人住燸等故也。
问依何义。名阿若憍陈如耶。答法华疏云。憍陈如者。本姓也。阿若者。得道时。如此名也(取意)
又云。阿之言无。若之言智。以悟无而生智故。名阿若。○悟无在前。故受斯目也。○无量寿经云。尊者了本际。即其人也。余处又翻阿若。名为初智(云云)
(即引经云。净居天立此名也)此言无者。空之异名。悟众生空。生智慧故。云无智也。即准此文。智论云。无生法忍者。或是由无而生法忍也。忍即八忍也。或空无众生。但有五阴法。故名无生法。悟此生忍。名无生法忍也。
(后义应胜之。即可以此答前问也)
问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云云)尔者。大小乘中。明何法轮耶。
答小乘法轮也。问(云云)答。
法华玄云。如净名序小乘法轮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华严性起品序小乘法轮。无所转。无所还。名转法轮。问·答大乘中。序佛说小乘转法轮意。如此也(云云)问三转法轮者。何等耶。答示劝证也。玄云。教十二者。即示劝证四谛。成十二教。十二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云云)(教为能转。行为所转。更有以佛智。为能转。以教为所转也)
又云。一谛三轮。谓是苦(示转也)苦应知(劝转也)苦我已知(证转也)集等亦尔也(文)
又云。谓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此忍为明。此智为觉。余三谛皆尔(云云)此义局见道有三根故有三转故成十二也。
问。此等劝证三转法轮者。在何时耶。答。此在初转法轮时也(此于一初转法轮更论三转耳)
玄云。三世十方诸佛法语。不过三鹿园之时。此是初转法轮。示诸佛法所以三说也(云云)
又有三根故三说。引释论第百并婆沙为证也。
问。若尔。一代所转。通论有几法轮耶。答。从初转故唯一转法轮。
玄云。释论云。但初说名转法轮。后去因初亦名转法轮也(云云)
大论第六十五云初说法名定实。一法轮因初轮。乃至法尽通名为转。是诸天见是会中多有发无上道得无生法忍。见是利益○赞言第二转法轮(云云)
此文明大小二种转法轮义。言定实者。小乘明四谛生灭定实相也。乃至法尽通名为转者。此约小乘总为一转。言是会中等者。明第二无生灭法轮简别初转。也。
问。论结云。今转法轮似如初转(文)又云。初时无数人等发无上心。乃至得坐道场闻是法。疾成佛道耶(取意)
答。论云。有密有现。约密转法轮故。云似如初转也(取意)若约显论。初转唯劣故。分大乘为第二转也。又弥勒经游意明七佛转法轮中云。释迦唯一转法轮(云云)此应且约小乘论故耳。所以然者。显示教中释迦唯化声闻众故。云以千二百比丘为众也。
问。付转法论凡有几转耶。答。有二种。谓自转他转也。问。何名自转。何名他转耶。答(云云)
玄八云。此二种转开三种成佛。一者法身成佛谓生无生观道场。无师将满不二念。若假诸佛为作因缘故。无生观轮于心中转。名为他转。二者应身成佛。谓十地行满。坐于道场。无师自悟。名为自转也。此二皆是大乘三藏所无。次明三僧祇劫行满。三十四心成佛。亦无师自悟。得眼智明觉此三藏成佛。成佛虽多不出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一为本。后二为迹。次就应身成佛后有自他。婆沙云。佛在菩提树下。转自身法轮。谓自得无漏行四谛境于鹿园为他身转法轮(等文)(次就应身。复有自他等者。正约小乘成佛论之。兼亦通大乘应迹成佛也)
问。就法身成佛假诸佛因缘者。其相如何。答。十地满。于摩醯首罗智所生。受诸佛智水而得成佛。此即受识灌顶之相也。问。此与第二应身成佛何异同。是十地满故。又智所生。是第四禅顶。即三界所摄故也。
答。此约真身成佛(此合内应为真身也)第二是迹中而论。故不同也。又由他力及自悟故为异也。十地菩萨在智所生。是变易生。非三界摄。尔时菩萨内自心中发无生观。坐无生灭法性道场见法身诸佛为缘而成佛也。
问。以受识灌顶可名第二应身成佛。何名法身成佛也。
答。案释文。应身无师自悟。故知。受识灌顶而成佛者。即法身成佛也。应知十地菩萨于无生观中具足二惠故。实智证平等法性。方便智见无尽色相等乃至二惠平等。故于色相中不动真际也。
问。应身成佛何不由他佛缘耶。答。若论实成必须缘力。佛法要具因缘力故。然应化身现为特尊故不假余佛以为其缘。但以所化机为其外缘而已。
问。智所生者何处耶。答。摩醯首罗天。此类名为大自在天。在色究竟也(依智论于五净居天之上别有菩萨净居天)问。何故名智所生耶。答(云云)
十地义记一云(末)言智处者。泛释有四。一就凡以论。于三界中此处惠胜故名智处。○第二就其二乘以释。二乘之人以无漏智勋禅生彼故名智处。第三就其菩萨而辨。十地菩萨智波罗蜜最为殊胜。此胜智人受报生彼故云智处。四就佛释。十地菩萨生彼天中。即于彼天得一切智故云智处。托报在彼名智处生(文)又云。说成有三。一随化说成。在阎浮提。二寄相显实。在色究竟。三就实辨实妙出三界。是则不可时处以定(文)
又第七云(末)随得位者。如世王子受职之时。大转轮王今子在于阎浮檀金白褭实上手金钟盛四海水灌不顶上即名受位菩萨。如是受佛职时。升妙华坐。十方诸佛眉间白豪放一切智光。入菩萨顶。名为得位(文)又云。○此释有三。一据化相。诸佛身流入菩萨色身之顶。二约相显实。诸佛智光流入菩萨行心之顶。三就实论实。自己当来所得果相。显照心源。名光入顶。今此所说依第二门故。了论家名为如来。菩萨等智迭互摄受(文)
第一云。因行穷满。得佛智职名为受位。泛释有三。一就化相以明受位。如弥等现居学穷。圣说当果以授其人故名受位。二约相显实。如下文说。十地学满。如来豪光从其顶入。名为受位。三就实论实。十地学穷。己家当来法身之相。显自心源。名为得位(云云)
十地论第一云。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云云)记一末云。生报名后(云云)
准此文意。先受佛位。然后生彼大自在天欤。地论义记七末云。随在佛数成人同也。以成佛德名随佛数。如始出家。虽未受具。已随僧数。次以喻显(云云)此明得位也。又云。良以十地佛境相应故。九地中顺入佛境。即名趣向第十地矣(云云)又云。十地菩萨。于修分中具佛十力四无畏等(云云)又云。成菩提时。诸佛迭现(^7□论)因行入果为佛觉知果现因心菩萨觉知名为迭苦现前知耳(云云)
问。准此等文。菩萨入第十地始心时。已受佛位。然后生大自在天而成正觉。而何云以受职灌顶为法身成道。
答。第十地菩萨修分之中。同佛功德故。得成佛相由此。故知。金刚心后证法身时正有此事也。又一义云。十地菩萨得不二正观。即名法身成佛欤(更可考定之)
璎珞经下卷云。大寂忍下品中行。行佛行处。生千宝相莲华。受佛记。位学化功(云云)
二乘入空不着不证事
二智义云。二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着而能不证。菩萨入空既无可存。又即能涉有故名不证。问二乘菩萨入空同无所依。何故声闻住空。菩萨不证。答。二乘以空为妙极。依此无依。是故住空。菩萨不以空为妙极。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依此。无依故能不证(云云)
问。二乘既住但定。以空为妙极。而何云不存四句是不着耶。答。于空无断见邪见。亦无我我所等故。云不存四句欤。且(止)
辟支佛事
中论法品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长行释云。若佛不出世无有佛法时。辟支佛因远离生智。若佛度众生已。入无余涅槃。遗法灭尽。先世若有应得道者。少观厌离因缘。独入山林远离愦闹得道。名为辟支佛(文)
中论法品疏云(卷第八)花严云。菩萨将欲下生前。以道眼观大千界。有辟支佛。放光照之。若觉知者。即取灭度。不觉知者。徒着他方。与此文同也。问。其人何故不值佛也。答。其耻声闻从师惮佛道长远。二盈之间。故出无佛世问。辟支佛既不值师。于何时中回小入大。答。法华玄义。已具辨之。今略论四句。一者缘觉果人。既不值佛。于三界外闻法华经。回三入一。二者缘觉因人及声闻三果。于三界内闻法华经回小入大。三者罗汉之人。若值佛闻法华经界内入道。若不值佛。生三界外。闻法华经。方受一乘。四者增上慢二乘。保二抠大。于界内外并不入一乘。问。劫初劫后。缘觉何时出世。答。杂心云。劫初转轮王。劫末佛兴世。二时间辟支佛也(文)
问。缘觉果人。有界内回心义耶。答(云云)
问。若有界内回心者。论四句中。但云缘觉果人。界外闻一乘。若无于界内回向心者有退心缘觉。何不于界内闻一乘经。又先声闻缘觉。本欲求见佛何不得于界内回少入大耶。答。缘觉果人。多在无佛世故。虽非本乘亦不见佛故。于界内不得回心。然亦可得少分有之。故华玄五云。非本乘缘觉本是声闻初果。十四生满。若不值佛。成辟支。已佛便出世故有值佛。此人本愿见佛。故若佛出世便得见也(取意)
法品疏云。有退菩提心辟支佛(取意)准先声闻理。亦应值佛。然应不定。如智胜结缘人中其下根者。虽退大人界内不闻一乘经也。缘觉于大乘亦应有下根者也。
里书云
华玄五云。二者非本乘缘觉。其人本是声闻。于佛法中证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满。值佛则成罗汉。不值佛成辟支。如此之人。或有值佛义。以其成辟支竟而佛便出世。故有值佛义也。问。华严云。放光照之令灭及移他方。云何得值佛耶。答。此人本愿见佛。与前人异故不例也(云云)(已上里书)
法华授记品疏明四句。如中论疏。然引华严。菩萨下生证初句已。云若有缘觉值佛者。亦有于界内闻经得记。此义少耳(文)
问。凡于缘觉人有几种耶。答。依法华玄第五。凡有四种。一本乘缘觉。释论及余论。略举有二。一极迟百劫。是大辟支。俱舍称犀角喻百劫也。二极速四世。中间不定。此二成缘觉果。决定不值佛。故花严云。菩萨放光。觉知者灭。不知者徙置他方。大经譬之慧星。中论云。若佛不出世等。此大小缘觉未得果时。或有值佛。二者非本乘缘觉。是声闻人。得初果已。十四生满不值佛成辟支。此人成辟支已。若佛出世。便得见也。俱舍云。二果不值佛。亦成缘觉。而不出三果。但得那舍。若不值佛。亦有成缘觉。然此义少故。经论不出之耳。三者俱舍复有部行缘觉。其人自有徒众部傥。如佛有弟子眷属故名部行。不必满百劫亦六十劫。此亦不值佛也四者变化缘觉(取意略抄)
问。第三人既不值佛。应是第一本乘人中小辟支佛。何故别出耶。答。先非必部行小者。虽多而非师资相依。此有弟子。为显此义。且别开耳。实是第一之所摄也。
中论法品疏云。略有五种。一本乘辟支。谓百劫修行。乃至极疾四世成道。二者退菩提心辟支。智度论云。菩萨若证四谛成辟支佛。二声闻辟支。如初果果人。于第七生中若不值佛。法成少辟支不及身子。
俱舍论云。往外道法中出家。着木皮袈裟也。又云。住山林中。净居天等施其法眼。四者有犀角喻。辟支独自出世。则大辟支也。五者有部行辟支。亦有部党眷属也。问。辟支亦有多人。共出世不。答。经云。五百辟支一时出世。别有因缘。略不具述。诸义委曲如法华玄章已论之也(文)
今见此文不出应化者。直就实类耳。又前三种摄略尽然第四第五为显别相更分出之。前三但是本乘非本乘异。后二部党有无不同。由此门别重复论(文)
问。部行缘觉为是本乘非本乘耶。答(云云)
既云犀角喻百劫(云云)故知。本乘不满百劫者。是部行也。然更须寻问。退心缘觉证据如何。论作假设言。何以此证有退心缘觉耶。答。问百劫大辟支有退大取小者耶。答。花玄云。问。大辟支百劫行。行闻法华一说即悟如身子耶。答。而不例者。此中三根声闻久劫习大乘故。今始得悟缘觉。虽利不习大乘者。则未得悟也(文)
今准此文。大辟支佛定是本乘。何故尔者若先学大者。虽退大取小。而其性宽不厌徒众。不隔见佛。若偏求独善。必是本乘耳。又一义云。缘觉虽不久劫习如身子等。而本小时发大乘心。习大乘时小故不如身子。亦乐独善。厌弟子众。即得是退心缘觉也。准仁王疏。大辟支佛亦有见佛。而法华玄云。大辟支若闻法华略说便悟。即胜身子。而言不例者。且据本乘大辟支言耳。
问。小乘义忍法位有三乘相作义耶。答(云云)
花玄五云。问。小乘义。忍法已前犹有退三乘。根性未定。有三乘相作义。忍法已去。则三根已定。无相作义。迦叶今住何位值佛耶。答○迦叶劣身子。复胜七生满人。则是中根辟支可得住暖顶二善根。不值佛而成缘觉也。问。缘觉住二善根成声闻为退根性。○答○俱舍论云。缘觉住二善根时。但闻佛教依教得道。转名声闻耳。实非退中根作下根也。今谓可具二人。一者退中根作下根。故缘觉成声闻。二者迦叶之流不值佛则成缘觉。值佛则事佛为师。为弟子故名声闻耳。根性如故。○如七生人不值佛成缘觉。实非进根义(云云)
问。俱舍云。博声闻种性。二成佛三余(云云)声闻忍位不成佛者。于恶趣得非择灭故。声闻忍位亦成辟支。何故今云忍位已去无相作义耶。答。此明忍法于自乘已得决定种性成立故不转也。即与俱舍声闻忍位。转作辟支有相违也。佛性论云。忍位已上得自乘性(见)
俱舍意。虽无有退。而得有进欤。可更寻思之。
问。七生须陀洹。若不值佛。成辟支佛者。中间二果亦有此义耶。答。中间二果亦有此义故玄具云。俱舍论云。二果不值佛。亦成缘觉。而不出三果(文)但得那含竟。值佛成罗汉。脱不值佛亦有成缘觉义。但此义既少。故经论不出之耳(文)二果不值佛亦成缘觉之文可考旧俱舍也。先考之时不见悟僻事欤。重可考之。
问。第三果圣者。不经欲界生。何得中间不值佛成缘觉耶。答。此义尤难。令试通云。初二果人经生之间。若不值佛而起圣道。断欲惑尽。得第三果。得三果已。若不值佛成缘觉也。难云。此是初二果。要经第三果耳。何得难二果成缘觉外别说之耶。设义分别说。不得云小。以初果二果各别二人要经第三果故耶。又云。一义云。有人先于佛法中得第三果已。即于此身值佛法灭。后方漏尽。便成缘觉故此义少耳。
难云。此人既证圣道。后亦般胜进。何得中间佛法灭耶。答。如云法灭时而无舍戒善此约更无始入正道者等也。涅槃疏。十八引善见律云。受戒中间。若值佛法灭者。戒则失。如年少受戒。至年二十五佛法便灭。此人尔时戒自然失也。○后有师解。法灭尽时不失戒。佛法虽灭而戒不失。但法灭后而受戒。不复得也(云云)难云。若有教法非缘觉无佛世义耶。答。尔时亦无诵持教法者如虽有经生圣者亦名法灭也。此犹未悉之。更思云闻正法。得第三果已。入灭尽定。设经多时。未法灭已乃至出定须臾得涅槃。便灭者也。
里书
俱舍第十二云。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余说彼先是异生(云云)
泰法师释云。部行独觉。先是声闻。三果后得第四果时。无佛出世。得第四果。转名独胜。或先闻佛说法得声闻初果。乃至或受七生满无佛出世。得后三胜果转名独缘胜(云云)
光法师同之。但评取前解为胜也(已上里书)
统略下云(普门品)释辟支有八人八实行。八方便。八实行。谓小大一双。七生人是钝根。但约闻教即成钝根罗汉。自悟成钝根辟支。极利取百劫又次于本乘辟支复有利钝一双。极钝四世。极利百劫。次独觉及部行一双有。从众名部行缘觉。无眷属。独静山林名独觉。次菩萨辟支。本乘辟支。智度论云。菩萨不值佛法。退证四谛。成辟支。此可通利钝。应为八人可知(文)
实行应化各有八人。总为十六。
问。辟支佛人。能令人得暖法及圣果耶。
答。无令得暖法有令圣道义也。
华玄五云。问。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说法不能令人得暖法乃至圣果耶。答。辟支出无佛世时。此是正法已尽。乃至亦无末法。此时众生根钝故。无得暖法义耳非辟支不能令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钝声闻。能化所化则通也(云云)
婆沙论明不能令人得顺决择分善根及入正道也。
问。若缘觉根利者。何故唯现神通不能说法。设有说法唯说一偈耶。答(云云)
里书云
涅槃疏十二云。问。缘觉为都不能说。亦多少说耶。解云。依大论云。缘觉之人。若说教者。能说一偈两偈。而不能多说也。而与此文不相违者。此中云不能广说故。名不说。大论取小说故有取说也(文)(已上里书)
大乘义章云。缘觉出世。无九部经。无教可依故不能说(云云)
义疏云(化城品)缘觉多为人现通。假令说法。唯说一偈(云云)
又云。缘觉出无佛世。众生薄福钝根。虽闻说法而不能深悟。亦不堪多说也(文)
问。若尔。缘觉亦无能令人得成辟支佛耶(答有令得之)
统略下卷云(普门品)问曰。辟支不能令人得暖法及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答曰。能也。如五百仙人初人成辟支竟。教余四百九十九人。并成辟支。所以然者。圣人应在无佛世根熟故能今成辟支。既无佛法。无复圣教。及钝根故。不能令人成声闻也(文)
里书云
泰法师引正理云。虽有此理(非无慈悲等也)而今测量彼。知尔时有情根。欲入见谛等。不藉他教。故不说法。以调伏他除此。所余摄有情事无劳。设教现通即成。又诸独觉阙力无畏(等文)
问。正理论文云。入见谛者。不由独觉教。余事但(已上里书)
问。宝窟云。以人为缘。如猕猴教仙人坐禅。逐得缘觉(云云)此当伊师迦山五百外仙成辟支佛也。既由猕猴。何言初人成辟支佛。已今余同类成辟支耶。答。宝窟约初人且云猕猴。说略约余人由辟支教不相违也。又推功归本。五百皆由猕猴教力。宝窟据之。又一义云。猕猴于余处见一辟支威仪。见已教五百仙人也。初时所见一辟支佛。知此猕猴有传化用。故现威仪令猕猴见故云释教也。所化仙人实是四百九十九人。统通初人为五百耳。或约满数言五百也。
里书云
俱舍神泰疏云(论第十二)有余师说。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圣道。得独胜名。由本事经中说。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在山中。供养独觉。见彼独觉结跏趺坐入定威仪。时彼独觉入涅槃后。展转独行。至外仙所。见诸外仙拔发悬。修诸苦行。不能得道。现先所见结跏趺坐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习此威仪。须臾皆证独觉菩萨(文)(已上里书)
问。问五百辟支佛者。凡夫仙人。依猕猴教。始入圣道欤。为当先世入圣道者。今成无学耶。答(云云)
统略云。圣人应在无佛世根熟(云云)
涅槃疏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则独出不并。名为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独觉。○小辟支佛。则得并出。故云有五百辟支佛俱出。明此小辟支佛。并是七生须陀洹入(云云)
问若尔。应是声闻。亦是钝根。此人不转根。何故言钝根故。不能令人成声闻耶。答。
问。缘觉发心得道。由教力耶。答发心申教。得道可有分别。
法华譬喻品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惠。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云云)
此文发心由教。得道离教也。
宝窟中卷云(释求缘觉者。授缘觉乘)亦有二种授义。一者诸佛菩萨。以神通力。起风动树。因而叶落。令其思量。故云授与。二者以人为缘如猕猴教仙人坐禅。遂得缘觉。亦是授义(文)统略云。辟支佛能令人成辟支佛也。
问仁王般若会座。大仙缘觉众来(云云)本乘人欤。为当何。答应是退大以遇佛。故非本乘是最大。故非先声闻也。
仁王疏上。昔因中作国王。树林妙色。忽尔彩女毁坏。王即思惟。以外况内。成大辟支。名大仙缘觉。二佛去世。闲居静室。独悟思惟。忽然成道。名独觉辟支。三七生须陀。成小辟支。三种之中。前者最大。从因缘。得道。故名大仙(略抄)
又云。诸大仙人。在香山中。悟因缘以得道。今闻如来放光动地。寻光而来(文)
问。论疏并玄论。引华严云。菩萨将欲下生。放光照之。若觉知者。则舍寿入无余。不觉知者。从置他方无佛世界(云云)尔部行麟喻之中何。答。一云麟喻。而经云。诸辟支佛者。于一世界。虽有多人。而不相依。各处山林。故云麟喻。又利种性。是独一故。如舍利弗。虽不并出。而与无量钝根人俱。此亦如是。自虽极利。独一无二。而与众多钝辟支佛俱也。一义云。此是部行。虽有部党眷属。而不乐见佛出世也。如佛有弟子故。问若尔取构弟子。亦应见佛。何入涅槃耶。答此应是本乘部行。本于长时。求自然惠。不欲见佛。由此因缘。不能见佛。问若尔何故众人相依耶。答见佛必由见佛胜业。见部党者。不如见佛胜业。此是业力所致。故不觉者。从置他方耳(更寻)又有法相宗人。于最胜讲。会释云。诸辟支佛者。通明诸补处下生相。故云尔。
问。从佛闻十二因缘。得道者。名缘觉耶。
答若依净影释。此名声闻缘觉。以从所观名缘觉也。嘉祥大师释中。未分明见之。但论得道。因缘以别。声闻缘觉。若本来乐观十二因缘。过佛得涅槃。但名声闻。而言声闻观四谛者。约大宗论之。因缘亦是谛观故。从宗但名谛观而已。
问声闻缘觉相对。有几同异耶。答净影释(云云)今依嘉祥。二乘相对。十一异。七种同义有之。
法华化城品疏云。异义乃多。略明十一种(新撰疏同之)
一根有利钝异。
二修因长短异(三世六十劫四世百劫)三出时异(声闻与佛同世。缘觉异世)
四有悲无悲异(如智论云。三狩被围声闻。如鹿。但免自身。故无悲。缘觉如羊。虽得出围。回愿念弟子。则有少悲。或本云。缘觉如犀之)
五福德厚薄异(缘觉必有相好。或具不具。声闻或有或无)
六即字有无异(缘觉无羊中有十二因缘即字。声闻羊中无四谛即字)
七现通说法异(声闻多为人说法。缘觉多为人现通。假令说法。唯说一偈)
八利益浅深异(声闻说法。能令人得七贤七圣。与佛同世众生利故。缘觉说法。不能令人得暖法。顶法。乃至罗汉。出无佛世人钝故)
九境界异(声闻天闻。依智论杂心。以二千世界为境。缘觉天眼。以三千界为境)
十出处异(声闻出于人世。缘觉隐处山林)
十一渐顿异(声闻渐得四果。缘觉顿证二果也)
所言七种同义者
一断惑同。谓同断见思二义。
二出义同。同出三界。
三智同(依大乘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同得尽无生智)
四涅槃同。同得有余无余二涅槃。
五见同。同见四谛理。
六知同。同知过去未来八万劫事。
七同名小乘。
问。缘觉人。与声闻同。不断四住习气耶。答(云云)
华疏云(譬喻品)问。为约三智明三车优劣。为约三断耶。答有人言。具约智断优劣。声闻但断正使。缘觉侵断小习。菩萨结习都习。今谓。中乘断尽。经论无文。但取智有优劣。譬三车不同耳(文)
统略下云(化城品)又即昔小乘人。亦总智远近。二乘人但断正使四住。在正使门外。佛断无智习气。则佛果。在无知习气门外也(文)
又云。次合离门。开小乘为二车。合二乘为一城也者。昔遂其智有优劣。根性各异。欲引出之故。说二车。今明二乘。同断四住。同出分段。同得无为涅槃。是故合一城也(文)
统略。释化城品末。合譬文云。说二涅槃。依涅槃经。声闻小涅槃。缘觉中涅槃。为二涅槃者。同性经。缘觉有十地。十地中。有习气薄地。以根利故。长断习气名中涅槃。声闻不断。名小涅槃也(文)
问。缘觉断习既见。同性经。而何义疏文云中乘断习。经论无文耶。答有云。义疏。先时所制余时未见同性经文。统略。后乃时乃见此文。不相违也。人破此义云。大师既鉴一代已。然后方有所制。何言先时未见此文。若尔此义几愚顽乎。今云。大师先后所制。或有改易。或有览经未尽。故不可定非之。然今会通。有多意。一云。经论分别二乘不同。不云习断有无之别。如十地论第四地等。义疏据之。云经论无文。不遮别经乃有此文。二云。约多分故言无文。约少分有之。三云。约分明言无文。约鬘^6□引之。四云。有人但云中乘断习。而不引文。故云无文。然自鉴照故。有引之。五二乘得灭。或同或异。二义兼通。明同义时。隐文不引。为显异义。探希微出之。此等义门。兼通用之。非五义意乐相隔也。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四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五
六八识(列名真妄)
七法不住(净影释异)
略明八门。
染净缘起四句(无明住地是妄识等文)
有始无始文。
性染有无。
心数有无。
八识非究竟。
胜鬘二藏。
三性三无性。
相识见识。
种子义(不失法)
依方等忏悔灭定业不二障。
五住。
性成烦恼。
无始无明。
凡位起无明地不。
无明住地体。
八识事
问。八识者何等耶。答。眼等六识。即为六。第七阿陀那识。第八阿梨耶识。是八识也。
问。尔第八识真妄中何。答。有二种阿梨耶识(矣)
中论疏第七云(行品)又旧地论以七识为虚妄。八识为真实。摄大乘师以八识为虚妄。九识为真实。又云。八识有二义。一妄。二真。有解。性义是真有。果报识是妄用。起信论。生灭无生灭。合作梨耶体。楞伽经。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文)
又云。等者。更出摄大乘师义也。
同因果品疏云。又摄论师云。梨耶体无生灭名。用生灭亦是。此义违楞伽。楞伽明八识灭义也(文)
玄教迹义云。摄论云。无常有二种。一者因中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无常。二者佛果本无今有。已有不无无常。而不同因中生灭无常。但是佛果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始起边。名无常耳(文)
言上报梨耶者。佛地所得果报梨耶识。在因位之上故名上报梨耶。又言八识者。通举体用。上云梨耶。别举识体也。
统略下云(寿量品)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二依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识。次是陀那。后是梨耶(云云)伏道。法断道。胜拔道。如次灭三心也(金光明说也)
法华玄第二云。第七师云。既名妙法。即以妙法莲华为宗。妙法者。即是佛所得根本真实法性也。此法性不受惑染。不与惑同。名之为净。以是净故称为妙也。故用此为题。即以为宗。○评云。寻此师学应出北方。谓第八识自性清净。亦名性净涅槃。以为妙法。既云是佛所得。还是果义。同前评也(私云。得果失因。今指之)又摄大乘论。阿僧伽菩萨所造。及十八空论。婆薮所造。皆云八识是妄识。谓是生死之根。先代地论用为佛性。谓是真极。昔般若未度。远师已悟真空。涅槃不遇。生公照知佛性。诸地论师。有惭先见之明矣。又此经所兴。不正明八识。八识之义。别付余科说耳。
禅林云。此所破义。若净影意欤。
问。阿梨耶识有真妄二种。设言八识是妄识者。此约妄说。不遮以真识为阿梨耶故。楞伽经云。阿梨耶者。名如来藏(云云)答地论师不云第八为妄识。但云为佛性。亦名性净涅槃等。故为所破也。
问。地论师者。是菩提留支。彼师云。有二种梨耶(见楞伽疏)答。今云诸地论师。故不的留支也。
里书云
仁王疏中卷云(空色心三谛)生死涅槃各有三谛。生死三者八识心是心谛。涅槃三者。真实色是色识。二者真实心。名心谛。无生死四颠倒。名空谛也(云云)(已上里书)
业品疏云。问。亦得见谛。解起损本识。本识未尽。至治际本识都尽。詺此为见谛不断思惟断耶。
答。亦有此义。但今文论断。而梨耶是报无记。无有被断义(文)(依摄论意。述之见也)
求云。报无记。何无被断义耶。答。可寻之。
宝窟下云(一依章)泛论能所依义具如摄论。一有能依非所依。约本识言之。是烦恼种子。约佛性言之。是生死妄相。二所依非能依。约种子言之。谓本识。约生死妄相言之。谓佛性。三亦能依亦所依。约生死言。即是本识。本识依如来藏故。是能依。又为种子所依。名为所依。四非能依非所依。即是法身。显时不复名藏故。非是所依。法身无生死不为生死所依(文)非能依义显故释之。
又云。二明约佛性不约缘。染净之兴。只由藏实。不言从缘而有。此如楞伽说。六七非受苦乐。非涅槃因。藏识受苦乐。是涅槃因(文)
七法不住事
宝窟下云。于此六识及心法智者。有人言。六识者。六是事识。及心法智是第七识。迷时名心。解名法智。第八名藏识。是阿梨耶。此造疏人。不见摄论。谓第七识名法智。摄论。第七识名阿陀那。此云无解识。岂得称法智耶。今所明者。六识不异旧。及心法智者。六识既是心王智。是心数法。故言心法智。小乘人云。由六识起烦恼种苦。由心法智能厌苦乐求涅槃。何须佛性○不种众苦者。明六七心不能种有生死苦也。不厌求涅槃者。明六七心不能厌苦乐求涅槃得解脱也。旧法师多此释。今谓不尔。所以举此七法者。举六识不能染及以种苦。举心法智。明不能厌苦乐求涅槃故。楞伽说六七不受苦乐非涅槃因也。六七不受苦乐者。犹是不种苦非涅槃因。犹是不厌苦求涅槃也。待至后释(文)
问。其有人者。为是谁人耶。答。净影大师也。
义记下卷云(净影)妄谓七识。真谓藏识。此犹经中所说八识。八识之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前明妄中。于此六识及心法智举其妄。心六是事识。及心法智是第七识。迷时名心。解名法智。此七不住。明其离真妄体不立。事六妄一。合为七法。若无真此七一念不立。名刹那不住。不种已下。明其离真妄即无用(文)
问其本经文何耶。答。
胜鬘经云(第十二颠倒真实章也。若依义记为第十一一依章)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文)
问。嘉祥大师解释专不明。窃见经文。为明如来藏义。举七识妄心生灭不生。明起染兴净用。皆由第八真识也。是以。楞伽经中广明八识义云。我为胜鬘夫人说八识义(云云)楞伽第四云。大惠我于此义已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诸菩萨等。宣畅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七识俱生(乃至)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藏俱(文)入楞伽七云。我依此义故。依胜鬘夫人依余菩萨摩诃萨深智慧者。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种识生(文)明知。今文正明八识义也。然何以六识及相应心数为七法乎(第六意识相应心数惠。能厌苦求涅槃也)若但举如来藏及六识者。八识义何成乎。又何不举第七识起染用乎。况大师自引楞伽云。六七不受苦乐(云云)若尔。净影解释。善契经旨。金陵赞仰。学者犹迷遂以何义为末学之龟镜乎答。此是上古难义。大堂未决。学者皆云净影嘉祥虽俱为无相大乘之祖匠。然其禀学不同。流派本异。二师相违不必会通。何复于中强存取舍乎(云云)今难云。若存两释应设会通。若不须通要可取舍。并存异释反覆文义。学者惠解。何由可开。一家义宗何复无存乎。
答。并存多义。亦是家家习。必执是非。岂弘宣宗耶。难云若尔何故大师举旧已。云今谓不尔耶。答为显今意云尔而已。
予勤乎劝学竖义日。立净影八识义。得七法不住题。题者兴福寺永缘权僧正。频责取舍。予答云。修多罗含五义。谓显示义。涌泉义。出生义。绳墨义。及结鬘义也。若尔。一文之中具含多义。净影意契显示义。金陵释当绳墨义(破邪显正云绳墨义)凡于一文出众义。犹如涌泉。何必执相破。言遂舍异释(云云)
里书曰
杂心论第八云(修多罗品)修多罗者。凡有五义。一曰出生。出诸义故。二曰泉涌。义味无尽故。三曰显示。显示诸出故。四曰绳墨。辨诸邪正故。五云结鬘。贯穿诸法故。如是五义。是修多罗义(文)(已上里书)
问。若言七法非七识者。何说如来藏识。说前六识。而不说阿陀那识耶。又违如前所出楞伽经说耶。答。若欲说八识者。应云若无藏识者。七识不住何但云六识不云七识。又云如来藏。不云藏识耶。故知。此经不欲正明八识之义。楞伽但正欲明为胜鬘夫人说如来藏义而已。
问。何故但说六识及如来藏。不说第七识耶。答。为破外道及二乘人不知有佛性故作此说也。六识举其人本所知法。其如来藏显今所说法。故此章中不尽举八识也。
窟下云(解佛性不令众生受生死苦义也)须解此章大意。此为章破外道二乘人不知有佛性。欲劝一切众生。信有佛性故。说由佛性故。得厌众苦乐求涅槃(文)
问。引何文证以六识及心法智种苦厌苦为七法事。答。楞伽经中说六七不受苦乐非涅槃因。今引此说为证也。问。楞伽六七者。即应是六识七识。何以此文证六识耶。答。此非为证心法智非第七识事。但是起染净用。二经说同。为显此故。引彼经而已。问。于阿陀那识。有迷悟两位。心法智名具显此两位。无解识名。且约迷时。或对第八真识解。总名无解。自约七识中悟名法智。何违耶。故起信论说意及意识皆有薰习。依信力而修行也。其菩萨意薰习岂非第七识耶。若以摄论七识名无解识故。不言法智者。亦以起信论分别事识名妄心故。亦不应与法智相应耶。若虽是妄心。犹与法智相应。亦虽称无解何不得名法智耶。答。修观起行。正在第六。故四智中。且观智者。是六识集用。非第七识。其无明不了妄执我相。正是七识故。名无解。云何得言六识直名为识。独以第七别为法智。故知。此中六识者举染用。心法智者。显净用也。
又可云第六第七俱有染净。然此中以法智名显净用。故知第六中。分取净边构为法智。若以第七对前六者。染净俱同。何故以第七别标智称耶。
后义应胜
起信论云。妄心薰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薰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薰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云云)(下文见意薰习是初发心云菩萨。若已相应法法身菩萨唯依法力薰习真如灭无明也。地上名法身耳)
问。摄论明八识是共相识。起信论说前七识唯妄。多约离分门。今何以摄论混起信意耶。答。其共相离分二门何别耶。反答。共相门八识者。真如净法。与无明染法和合为本识。依此本识。起七转识。谓从本识起执我识。即执识含容真妄。又起六识。名生识。亦含真妄。八识前具真妄名共相也。若离分门。一切真识。分取为第八。于一切妄中。粗为事识。分为六识。细为妄识。为第七识。真妄离说八识也。正答净影义章其意尔。又净影义章更有别本。全不明共相识义。今嘉祥意。无处分别共相离分故。今不必依此义也。直就今家先略明八识相。然后出诸文随义用之。
略论八识。应有八门(一废立二名数。三真妄。四果位有无。五缘起薰习。六有始无始七一异。八心境)
一总相废立
楞伽经说。大惠问佛言。世尊建立八种识乎。佛言建立故今依经建立八识。既言建立。故知随缘非第一义。如法华经。以众宝物造诸大车。三是方便可名造作。一乘真实。何亦称造。释云。道门未曾三一。说三说一。皆是方便。即是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故俱名造作(取意)今此亦尔。若就四悉檀释。第一义中非八非九。非识非境。若依世谛对治悉檀。为不了知微细妄染及佛功德人故。说八识。令悟解之又为舍外尘说八识义。更舍外尘亦非识也。道门非八识。而因缘世谛心。是诸法根本。故说为识。识中自有本末粗细等别。说八识也。
二别论名数
眼耳鼻舌身意识。以为六识。阿陀那识。此名无解识。是第七识。阿梨耶识。此名藏识。以为第八。问。何故唯立八识而不增减耶。答。本末真妄诸识尽之故。唯说八此是一门。若就异门。或增或减。如说六识及九识等。问。云何名为九识耶。答。前八识上加阿摩罗识。以为九识也(阿摩罗亦云庵摩罗也)问。尔者其第九识体何物耶。答。第八识中。解性梨耶。分为第九。名阿摩罗。此云净识。即是胜鬘自性清净心。亦说为无垢识也。
三真妄分别
八识之中。前七为妄。第八含通真妄二识。问云。何第八含通真妄。答。此有三义。一者相不异故。合说为一。谓妄心外。真不可得故。合为一。二者就位合说。于生死中。真妄二法其性难别。合为诸法缘起之本故。经曰非异非不异。非异即前第一门义。非不异者。第二门。真妄虽异。而于位分合为一故。三者建立种类合为一识。谓若真若妄。若生死位。若佛果位。但是本者。总为一种第八识也。问。若说九识时。其第九识亦是妄耶。答。是真非妄问。若尔。何故经中说言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耶。答。此有多义。一者八识门中。第八如水。七识如波。若论九识。第九为水。前八如波。前八并是妄心别故。八九合举水波。通喻非第九识如波浪也。二者若有所得心所取八九识。并非佛性。非真实故。说为波浪。此约教中遮其学教成病。非关识法。若就识体。第九非妄故。佛性义云。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见故(文)三者道门之中。非八非九。乃至百千过算数故。非识非境。非真非妄。绝诸相故。若随因缘世谛义门。乃有八九诸识差别。故知八九皆如波浪。并随染净因缘起故(虽有多义第三为正)
四论果位有无
八识之中。前七妄心。佛果并无。故唯识云。诸佛如来所行之处。唯有藏识更无余识也。第八识中妄想本识。果位亦无。解性梨耶。通在佛果。问。若尔。教迹中云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有(云云)五根既有。五识宁无故知。八识者。非唯第八。总说八识。并在果位。何言前七果位并无。答。此于真识随用别立八识差别。实是第八藏识所摄。今于八识门中前七是妄故。果位并无也。
五明缘起薰习差别
八识之中。本末相对。第八识为本。前七从此生。于中有多义。若粗细相望。依第八识起第七识。依第七识起前六识。若约种子现起而言。前七并依第八识生。以第八中持种子故。若约相薰相生义者。前七薰种子。在第八识中。即第八识中生果功能。说为种子。此种还生前七转识故。本末识亦得互为相生之义。若约现起。论生。非约种子者。非前七识生第八也。又于第八识中真妄分别。若由真起妄此约真法为本妄心起也。若克性论。真是净法。唯生净法。妄是染法。唯起染用。若互相资。皆得无伤。若论种动不动义。真性不动不起染净。若起染净。唯是妄心。此后一义应寻文证。故宝窟云佛性不令其种苦。及厌苦也。种苦起染。厌苦起净。此文于佛性上并迹染净二用。然此文意。非约道门。何以故。彼文亦云种苦及厌苦。终由佛性本也。此意即显种苦厌苦。亲由妄想。远寻根底遂由佛性故云终由佛性也。问。若染净法由佛性起只是其亲。当何隔之。但云远由佛性乎。答。窟次文云。如有海水。风次成浪。非是海水令其成浪(云云)意云。海水本有之。而未有浪。风至即有。此即佛性为同。妄想为缘。有染净用。若论因缘亲□佛性为亲。妄想为疏今约隐显。缘至即起显故为亲。固先本有。而未起用。故为远也。此是义记远近。亦非时有先后也。
问。若言妄想为缘起染用者。其妄想自起耶。若。由真起者。即是真法亲起染用。又其妄想即是染法。彼有即既染用。何言由染用起染用耶。答。其妄想者。是根本细者。其种苦者。是粗染用。此是粗染由细染耳。又可云其妄想者。即是种苦。妄想念念互相薰习。此即妄想无始义也。
六有始无始义
妄想缘起源由佛性。若尔。至佛果更应起染耶。又若至佛不起妄想。云何真性起妄法耶。答。至佛果位正观圆明故。不更起无明妄想。本未修得正观之时由妄想缘生妄想也。问。若尔。妄想即有无始。何故经言依如来藏故说生死无始。故知。自论生死。即是其首也。涅槃云。十地不见生死之始。佛即见之。又论说言生死无始便言正见(已上)然说无始者。便是无因。若未明如来藏教为破无因。且说无始。若说如来藏教。有如来藏。生死依之便脱无因。其藏性。实无为法故。无因无名故。至大乘实义。非无始也。答。考诸经论。或似有如此义。又于人师解释。亦有始义。然熟检宗家正意。世谛理中。亦是有始。亦是无始。若依真谛理。即非始无始。于世谛中有二义者。谓约相续是无始。据法相本末。便是有始妄想依佛性。更性更无本。故此义不论而已。若论要须穷极。所以然者。中庸生疑。若邪推便堕恶见故。又此义可依文习之。若强推之。便是十四难置答事。故置不论之。
七因缘一异义
因缘世谛中论一异义者。众生无量。一一身中。妄心各别。真性是一。若无差别之差别论之。前七识者。他人各别。第八识中妄识亦别。真识不异。若约妄想论真。真识亦别。乃至佛性约其凡位薰习差别。真性缘起。便成多佛。若约穷证本性。诸佛亦一也。又约八识中诸识相望。真妄性别。又妄七识其体各异。若据真识求妄。离真无妄者。是第一义门。非世谛门。又复可云世谛门中。亦有非一非异之义。以其八不通二谛故。真妄因缘非定异。真妄相别故。亦非定一。
又复据妄见真妄是别。就真论妄。妄即是真。若入此门。八识并是真识体用差别无有妄也。又复据妄求真时。妄外无真。就真求妄时。离真无妄。然有分别者。就妄求之。无别真识。此中但是前七识。若就真摄妄时。或总为第八。通余义门七。故举此门。真识名为第八。亦直名真识。不名第八。无前七故。或于此门。具有八识。然唯真八识。虽唯是真。体用各别。又有多用故。由此道理非一非异得成。亦一亦异复得成也。
八心境隐显
至论正法非心非境。若随因缘世谛心境俱存。前六事识有境有心。心境各别。攀缘。取舍。执取定实。第七妄识。亦有心境迷时不知境在心中。妄取六尘故。而与事识异者。前事识者。取境定实。此第七识但取境相。不执性实。若得悟解知境在心。第八真识。随缘亦起六尘境界。又心自体即色即心即事即真。若论真如唯是真如。若论唯识即是唯是识。若论五尘即唯五尘。
问。真心无碍。云何有色耶。答。真识分齐。即以佛果显之。佛果唯是真识。此真识分有法报应应色有者义显。可知。但此应色。若随所化妄心分齐。然就实论。唯是真识之用。报身色者。是万德中色相功德并五根五尘。故教迹义云佛果五根等始起(云云)又一义。此报身中无色相功德。所以知然唯以知然唯以法性为土。无宝玉土故。若有五根。应有五尘并扶根色相。若有五尘。何故释云以法性为土。无宝玉土耶。然言五根者。真德显了义说为色。为见闻等用作所依。义说为根(后义顺文)法性身中自无色相。然与色为性故。说为性色也。八识并有境。以真识分中八识。即以真如法性为境界故。故于八识并皆有境。然说为八识者。为除境界执着故。且说为心。若除境执。已心执随妄。非境非识。唯是正法。又妄想中心是本故。说为心识。真识分中。唯初入门亦偏说心。故宝窟下云。色从心变以心为本。所以云心。故云自性清净心。不立自性清净色也(取意)为显大宗。略开八门。余义随文更应寻之。
已上略论八门义也
佛性义云。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即于华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首楞严经名为首楞严三昧。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云云)又云。平等大道为诸众生觉悟之性。名为佛性。义隐生死名如来藏。融诸识性究竟清净。名为自性清净心(文)(释一法异名也)又云。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文)
染净缘起四句事
窟下云。然经论中。释染净缘起。要有四别。一约缘不约佛性。二约佛性不约缘。三亦约缘亦约佛性。四不约缘不约佛性。一约缘不约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缘。不由如来藏。此小乘教及大乘教相中。彰染净缘中。因果自相招感故有。都不言由藏实而有如是一切。二明约佛性不约缘。染净之兴。只由藏实。不言从缘而有。此如楞伽说。六七非受苦乐非涅槃因。藏识受苦乐。是涅槃因。如是一切。今此说亦同彼也。三明亦约缘亦约佛性者。此亦如楞伽经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如海水起波浪。非异非不异。佛性亦尔。心俱和合生。亦非异非不异。如是一切。故知真妄和合方起染净海水起波浪。非异非不异者。彰不可水外求波。波外求水故言不异。而波息水静故。言非不异也。佛性亦尔。心俱和合生。非异非不异者。彰佛性与六七妄心和合生时。不可真外求妄。妄外求真故言不异。而妄尽真显故。言非不异。亦可在缘常静故。言非不异。法华论云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性。故经言佛性虽在阴界入中。而不同阴界入也。四不约缘不约佛性者。实相之外无缘故。无染净法可起。此如金刚波若论说。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无佛。为能度。无众生。为所度。又如三地论说。烦恼妄想中。无一法可减。清净中无一法可增。泯上三门归乎一绝。
寻云。佛地论或云三地论。是何论。又两本中。是非如何。可考之。
同中云。若是起烦恼。与心别体。共心相应。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不别心外有别数法共心相应。是故说为心不相应。故马鸣言。即心不觉常无别异名不相应(云)又云(释无明为缘起变易业)二同时缘无明住地。是妄识心依止心体。修起后缘治。如依睡心起梦中解。故名为缘(文)(可以此文难心法智非第七识之释也)佛性义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故摄大乘论云。是无明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识七经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见故(文)
此明有所得心所取八九识非佛性。若论实义。解性梨耶。即是佛性。名如来藏也。
宝窟下云。问。由佛性故。得厌苦乐求涅槃。此事可尔。若由佛性法种众苦者。是非佛性力故。令众生种生死苦。若言不由佛性力种生死苦亦应不由佛性力乐求涅槃。须解此章大意。为破外道二乘人不知有佛性。欲劝一切众生信有佛性故。说由佛性故。得厌众苦。乐求涅槃。
问。○若由佛性得种苦。即是佛性令物受苦。此乃是于魔性。何名佛性。答。此乃明有佛性众生故得种苦。非是佛性令其种苦。亦明有佛性众生令其厌苦非是佛性令其厌苦。如有海水风吹成浪。非是海水令其成浪(云言是于者犹只是也)问。非由佛性令物受苦者可尔。何复非由佛性故令其厌苦耶。起信论说真如体薰习云○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薰。此说耶。答。如上已辨(云云)犹不审之。
起信论云。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云。此与宝窟所引楞伽经文。真如与妄心和合。非异非不异同也)
又云。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业差别性。染幻差别故(文)
同相。即上云非异也。异相。即上非一也。亦与经中非异非不异同也。非异者。则此第八唯是真识。同真如故。言非一者。则真妄异故。第八识中亦有不觉也。
又云。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云云)
此说依解性梨耶起妄识也。
首楞严经第四云。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云云)
此佛智常记所引。非大师所览之。
密严经下卷云(新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佛说如来藏。以为阿梨耶。恶惠不能知。
藏即阿梨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梨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云云)此明非异义门也。
华严玄二云(破法华未明佛性正因义)若言无文佛性之说故不用者。涅槃华严无梨耶之文。则涅槃华严应未明八识故。不可即就一经令备一切教。则唯一部。八万何施。以有佛性故。修行成佛。是故为妙(云云)
此文意者。诸部不同。依文言。而实义相通故。法花明成佛即佛性义也。
今用意云。华严涅槃虽无梨耶文。道理应有。以大乘中穷极说故。重意云。华严正法及一心。涅槃佛性及涅槃。皆是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异名也。
有始无始文
宝窟下云。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者○既明由如来藏有生死。如来藏本际无始不可知。依藏有生死。生死亦无始。本际不可知。若不依藏有生死。即不得无始来有生死也。有人言。佛性无始。生死有始。始应可知。但与佛性合用故。云本际不可知。又释。佛性无始。生死有始。背佛性故有生死。须见佛性方了生死之始。唯佛能见其始。十地亦不知其始。故云本际不可知。
问。龙树云。生死有始无始皆是邪见。今何故偏言生死无始。答。虽二俱邪见。但为破众生有始故说无始。无始者。欲明其有因义也。又中论中。佛说无始者。欲明空义。既其无始。即无中间亦无有终。无中无终故无生死。又言。其无始者。欲明无有终。非谓有无始。是故无始辨生死实。不作此解即是邪见(文)
胜鬘经云。世尊。生死者。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文)
起信论云。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生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如来藏无明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相应。则无后际故(文)
涅槃疏第二十云(纳衣梵悉论义)然古来解此文两家。若是开善云。此正难流来义。无明初一念识诧空起时。尔时即有同时烦恼若起。今言。身者只名此识为身。佛既言同烦恼有身者。今问身为在前烦恼在前也。若是庄严解。明不难流来义。但就即身为难。只此身为烦恼在前。为身在前。今明具有此义亦得。是难流来亦得。只就此身为难也。
具有此义者。只是难有两意。而作佛正义。中亦有流来。生死初又虽有流来义。而无始也。
又云(佛答)明身及烦恼一时而有。开善解云。此是流来义。无明初一念。即有同时烦恼。故云一时。若是庄严。明烦恼润识义。要前烦恼润识故。识方受生。此是前后义。若是数人明润。只当一念识诧生时。烦恼即润故。是一时义。今明此云一时者。借一时破前后。○虽一时有下。此复是破一时义(云云)
信解品疏云。智度论云深水火坑俱能容人。○华严经云有始无始是无记。
问。此一句。是学者致迷之处。略述之(文)
仁王云。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云云)
疏云(中卷)实相与无明住地。本来无前后。但众生于无所有中。横生忆想。方别长流六道。反迷得解。知烦恼本来是涅槃。有何初后。故此经云。初一念识支。本识解性。故异木石(云云)
本识解性者。是如来藏也。生得善。生得善生得得恶者。此明善恶根本。若依宝窟引□经释五住义者。此生得善恶。即是一处住。其文如下引之。
又云。文言众生根本者。结初一念识是成众生之本。又解初一念者。此明相续之始。此乃无始为始(文)
初解意。以本识解性。以是本故。名为初也。即以所依故。名为初也。即以所依故。名为本。非先有本后成众生也。后解意。指无始。纵说为始。非如开善诧空而起也。
净影八识章意。菩萨先以无始破有始。然后以空破无始也。
仁王云。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文)
此文两段。三界外无众生者。以三界摄一切生死。无别生死也。言别有众生界藏等者。遮三界外众生藏。即遮始起众生也。藏者未有众生时为本言也。
疏云。文云三界外无众生者。分段变易二种。三界外更无生死众生可化也。第四明非邪显正。文云三界外有众生是外道经非七佛说者。若依旧说流来义。即同外道大有所说。二种生死外。别有生死众生藏者。即是旧说无明识也。是外道邪说。非佛正说(文)
大有经者。应是卫世师经说大有性也。
起信论云○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云云)(具如是)俱舍论云(世间界)三界无边如虚空量故。虽无有始起。有情无量无边。佛出于世。一一化度无量有情。而众生界无有穷尽(云云)
里书云
华严延尊五师始觉受薰义。传闻不同。今判云。若约缘起道理。从真起妄。而本觉始觉无异。若约此义无边。若论作佛已还作众生。即不应许。如起信论破之(已上里云)
璎珞经佛母品云。诸佛还为凡夫故不空无。无故不有○(云云)
此意云。佛性大悲门。常不舍凡夫法。净影八识章名为凡夫作用门。即真用观摄。楞伽经说菩萨阐提。其义大同也。
又下卷大众持品云。以智知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乃至)其四住地前。便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金刚智知此始起一相有终。而不知其始前有法无法。○唯佛智知始终(云云)
无始无明。如五住中抄之。佛知始者。如佛性中引涅槃经文。可合用之。
法鼓经上卷云。伽叶白佛言。若善起佛者云何到无生处。佛告伽叶。行善业。伽业白佛言。谁之所教。佛告伽叶。无始佛教。伽叶白佛言。一切无始。佛谁化谁教。佛告伽叶。无始者。非一切声闻缘觉思量所知。若有士夫出于世间。智慧多闻如舍利弗。长夜思惟。终不能知。佛之无始谁穷最为先。乃至涅槃中间亦不能知。复次伽叶如大目莲。以神通力求最初佛世界无始终不能得。如是一切声闻缘觉十地菩萨。如弥勒等。悉不能知。如佛无起难可得。众生无起。亦复如是(云云)
又云。伽叶白佛言○如是菩萨摩诃萨。于大海水滴滴指减悉能知之。亦知余在。况复世尊。于众生大聚尽而不知但诸众生有减尽。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知。唯佛世尊乃能知耳。佛告伽叶。善哉善哉。如汝所说。众生大聚无有尽时(文)
此经意。说佛无最初众生无尽。此义唯佛所知。一一众生无始之义。唯此可知之。
窟下卷云。又须识无增减义。若隐名如来藏。在隐不减。显名法身。即显亦不增。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又隐名如来藏。如来藏不减。颠倒生死不增。显名法身。法身不增颠倒生死不减。故大品云。虽生死道长众生性多。菩萨应如是正亿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亦如虚空。是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又波若云。无缚无脱。是名菩萨大庄严义。若有缚脱增减。即是二见名为丑陋。不名庄严。若离缚脱增减。得于正观。名大庄严(云云)
涅槃义云。今约事论之。如无明初念。始起为新。佛果后起为故(云云)
今见此文。似无明有初念始起。然实不尔。何者望佛果后起。且以无明为最而已。
窟中云(释无始无明住地文也)无明住地。久来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现生。故言无始。○三性诸心。或有或无。无明常有。故说无始也○有人言。此无明是生死本因。故无始。是以摄论云无始者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即无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有人言。无始无明者。始背明入暗时。烦恼性微细。唯同是一无明。无有四心次第起。言心不相应。○无始者有二种。一云。无明无有始故。众生无头波若无底。二云。无明最在初。实录有始。但无有一法在此前者故言无始也(文)
性染有无事
问。他师云。真如法性中有性染(云云)尔宗家意许此义耶。答。不许见也。问。若法性中无染法者。诸佛菩萨能证法性。何能起染用。若无染性何犹能尔。如法无碍故。菩萨证法性能现神通耶。答。对治悉檀无名相中。强名相。说者。说如来藏为我无我。俱不相违。染净亦尔。若就第一义悉檀。非净非染。然就八终八倒寻之。生死法是无常苦无我不净。若说常净便为颠倒。涅槃是常乐我净。若说苦不净亦是颠倒诸法本性即是涅槃。何得说言真如法性中有不净耶。但应说言本性清净而有随染用。究竟言之。非染非净。以非染净纵说为净。以其净是无染名故。云贪等染法于性中无。然亦纵说名为不净。以无妄执之净相故。如无著我说为无我。又贪等惑以中道为性故。纵说有贪等性亦得。说为有染法性非性是染。若异此义便是违圣教。名谤大乘也。
有大乘止观两轴。是南岳思禅师作。又有本题下云昙迁法师制(云云)彼云。法性本非染净。而须有染性能生染用。亦有净性能起净用也(云云)今谓。此言有甚意趣。谓真如本性虽非染净而能缘起。染净两用。其净用之性。说为净性。非性是净。其染亦尔。染之性故。说为染性。非性是染。此是非染。纵为染。末代浅学执此为极。甚可悲愍甚可悲愍。当知性恶是人推。尽非经论中之所说也。
华玄二云。一师之意贵在于悟耳(云云)
又云。耳毒无定。唯悟为宗(云云)
佛性义云。欲作无性不得。是故得名大乘无碍(云云)大师处处引涅槃。大集。智论。摄论等文。会通异说然于其中学者宜须巨细辨之。
二谛上卷释为人悉檀云。诸佛经。或说我或说无我。或说净或说不净(云云)若准此文。说为清净亦非第一义也。
窟下云。善心是净。不善心是垢。善心之中。无有贪嗔痴。是为净中无垢(云云)
此明粗法不染染义也
又云。三界粗心染义。尚难可了知。自性清净心而为所染。岂易可知。虽本清净。而于众生成颠倒不净故。名为客尘烦恼所染。虽为客尘烦恼所染。而常本性清净故。实无所染。难可了知(文)
胜鬘经自性清净章云。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文)璎珞经佛母品云。无佛有佛。法界一相故不一。谓法常清净故不二(文)
法界一相应名不二。而云不一者。诸同不坏故。有种相故。云不一也。
大集第二云。一切众生心性本净○众生不知心性净故。为客尘烦恼之所系缚(云云)
起信论云。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薰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薰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染业。但以真如而薰习故。则有净用(文)
又云。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以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以过恒沙等烦恼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文)梁摄论十三云。论云。转依者。对治起时。此依他性。由不净界品。永改本性。由净品方永成本性(文)
此明得悟解时。永改前来不净品。永成本性清净性也。
又十四云○对治起时。离本识不净品一分。与本识净品一分相应。名为转依(云云)
言转依者。谓转依他成真实性。又转染依他。唯成净品依他也。
心数有无事
窟中云。心王一念缘境。烦恼数法随心而起。同时不相离故。言刹那相应。故马鸣言。心异念异。而同。知同缘。名相应染。若非起烦恼。心自缘。烦恼不起。不与心相应(云云)
又云。以无明住地更无别起故不别说起。只以前所列见爱等。通说为无明处起也(文)胜鬘经云。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云云)
起信论说六重妄染。其中。无明业转现。为不相应。染智相续为相应。又前六识中。惑染名执相不染也。
净影释云。此五皆是无明所起。故知。亦有不相应义(云云)
意云。除无明住地余业识乃至相续。此五并是无明起惑。故知。无明所起中业转现。是不相应故。亦有不相应也。
八识非究竟事
深密解脱经第一云(流支译)以法住智智意意识非真菩萨。不见诸识相是真菩萨(取意略抄)佛说偈言○。
诸种阿陀那○能生于诸法。
我说水镜喻。而为愚人说(文)
此名第八为阿陀那(此言注可书之)
胜鬘二藏事
胜鬘经云。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文)
宝窟下云○今如前释。知二种藏名智。智体无相故。名空智也(文)
又云○空藏明烦恼毕竟空故。不可为不空藏具一切德故。不可为无。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故。涅槃经云。佛性者。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中道显现即是佛也。故涅槃经云。中道之法名之为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于中道。故涅槃经云。得中道故。名大法师。○问妄法云何名藏。答。以能藏故。
问云。何名。答。以妄法无所有故。问。真实之法。云何名藏。答。以所藏故(云云)问。胜鬘所说等藏。与起信论所说。如实空。如实不空。其义同欤。答。圣梵入寺传云。同(云云)学者多云。此是圣梵入寺误也。
今云二藏者。以能藏所藏为二。又以真法妄法为二。又起信论空不空。自就真如分别之故。经论说。其义是别。然考实论之。其义即通。论说空如来藏云。如是一切妄心分别。皆不与真如相应故。说无相(宝窟引之作)
若就真如上论空。无妄者说为真如。是论正意。若就妄论妄。空无于真。无于真如者。即是能藏。起信论中。兼显此义。又复经说二藏妄法非有。真法非无者。即非有非中道。佛性即此中道显现。名之为佛。故知。二藏非有非无。还即就真如。佛性自体不空。于此真如空无妄想。故知。二藏并就真如。与论意同也。
问。宝窟引马鸣如实空证经空义者。即此意欤。答。不尔。窟引意者。证空智之空。此是能智之空也。非证所知空如来藏。如来藏故。其意不相当矣。
三性三无性事
净名玄六云(释中论无性法亦无之文也)凡有二义。一为学摄大乘及唯识论人。不取三性。存三无性理。三无性理。即是阿摩罗识。亦是二无我理。三性谓依他性。分别性。真实性。分别性者。即是六尘以为识取分别名分别性。依他性者。心识依六尘及梨耶本识起。为依他性。真实性者。即是涅槃。故名为三性。三无性者。知六尘无相可得。名无相性。六尘无相故。六识无生。名无生性。无相无性乃是真实性。但尘识虚妄。既无真实性。亦不遗无性性故。用此以为妙极。今对破此。故中论云。诸法后异故。故知。皆无性。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问二论主云何相破。答。二论主义实相成。但天亲借无性破性故。偏叹无性而学人不了。遂守无性龙树明中实远离诸边颠倒。所谓性是一边。无性为一边。离此二边。中道二对一门浅学(云云)
此文既云义实相成。故知。此宗共用三性三无性等。应依摄大乘论。佛性论等解释深密解脱及波若经等所说也。又净影八识章明三性三无性义。具如别抄之。
相识见识事
统略下云。经云。法身二无所有。谓相及相处二无所有。即摄论中。相识见识。相识是前尘。见是能识(云云)
种子义
窟中云。五住种子并依本识生(文)又云。不作缘念法不相应。即五住种子是也(文)
统略云(弟子品)五性取整着内衣喻。以菩提心种子在众生心内。天亲论明一切种子皆在梨耶识中(文)(天亲论者摄论等也)
同第一初云。众生成佛亦具二义。一者缘因佛性○即是菩提心○二本有种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
此本有种子非今所论也。
不失法事
中论业品云(外人问也)
不失法如券 业如负财物
此性则无记 分别有四种
见谛所不断 但思惟所断
以是不失法 诸业有果报
若见谛所断 而业至相似
则得破业等 如是之过咎
疏云(第八)世人出债。要具四种。一有财主。二有负债人。三立券书。持负债主。令不失财。四债主必还财物。财主者。六道众生也。负债主六道善恶业也。作业之时。必有一法。随业起。持业令不失果。如取财时必立券也。负债人必还财主物。善恶业必辨大道果。还行人受之也(文)
债字见义章贤圣义。质字正可作债欤。赁者别字也。赁价也。
问。不失法者。云得成就欤。答。不尔。
疏云。问。何故独破无记不失法。不破通三性得绳耶。答。二义。一者通三性得。亦能感果。属上业门。破无记不感果。上未破今破也。二者得通三性。此但小乘义耳。不足破。无记通大小。正量是小乘。阿梨耶不失法是大乘。阿梨耶翻为无没识。无是不之异名。没是失之别目故。梨耶犹是不失法耳。又梨耶体是果报无记。能持一切善恶种子。正是今外人义(文)
问。统略引天亲论。明一切种子在梨耶中(云云)今何判为论主所破耶。答。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又语言虽同其心则异。天亲论主假立种子。学者执之以成患也。疏云。经中说有券义。如智度论引集法经诸罗汉说偈。老病死券已裂破。此明罗汉还过去报债竟。不复更取未来债。则不失法券便灭为裂破(云云)
此言券者。或是得绳。或是不失法也。故云佛陀呵梨是无券部。此宗无得绳。故萨婆多名有券部。别有得绳故也。
又云。问。与有券部无记几种异耶。答。一常无常异。萨婆多得绳是无常。念念生灭。正量是功用常无念念灭。但有大期灭(乃至)又依正量部义。正量本是律学。佛灭度三百年中。从犊子部出。辨不失法体是无记。明了论是觉护法师造。而依正量部义论云。正量部有二种。一至得。二不失法。但善恶有之。外法则无。又但是自性无记。又待果起方灭。是至得遂法通三性。通内外法皆有。果未起时若忏悔则至得便灭。而不失法虽忏悔罪不灭。要须更待果起方灭也。始终有五部。一萨婆多通三性。余四部无记。一佛陀人。二昙无德。三正量。四摄论。并是无记○彼深有所以。善恶业自感报耳。此持业法不感报。故是无记(云云)
疏云。分别有四种者(^7□第四句也)○正是梨耶。梨耶通持三界内外种子。持三界内种子即三界系。持三界外种子即不系。将摄论意解之太易也。依数论义。得绳通漏无漏。正量部云。随起一念善恶则不失法与之共起令不失果○起无漏业。亦有不失法。
问。不失法为三界系。可是无记。既称不系。即是无漏。云何名无记耶。答。有人言。此部立无记无漏故不妨也。例如萨婆多明二无为是无记而是无漏。成实论明罗汉识想受三心是无记是无漏。○今谓。正量部。唯善恶业起有不失法。若无漏及余法起但有至得。无不失法。而云分别有四种者。上总唱无记耳。今泛分别。则三界之不失法是无记。所持之业既三界系。能持之法亦三界系。若不系者。此是至得通三性也。所以然者。若不失法通系不系者。便应通断不断。下不应偏言见谛不断思惟所断。而下偏言其断。不言不断。则知。无记偏解不失法。不释至得也。摄论。梨耶长观是生死果报。心是有漏。而梨耶通三界内外故。通漏无漏故有四种也(文)
论长行云。是不共法欲界系(乃至)亦不系。若分别。善不善无记中。但是无记。○见谛所不断。从一果至一果。于中思惟所断(文)
问。不失法者。通不系欤。答。释云。唯三界系不通不系。问。偈云不失法如券(乃至)分别有四种。长行释云是不失法(乃至)不系(云云)何违文如此释耶。答云。但思惟所断故。然言不系者。如券言中。兼明至得故尔。
问答(云云)
疏云。第三断不断门分别。摄论依大乘义判见思。初地为见道。二地至金刚心为修道。梨耶至金刚心治际时。本识都灭。梨耶既是果报心。是苦谛摄(云云)
释而业至相似等句。可见疏文也。
问。不失法者。既是外人问中立也。尔者论主意如何。答。青目答云。是义俱不离断常过。是故亦不应受(文)上偈云。业住至受报。业即为常。若灭则无业。云何生果报(文)偈又云。虽空亦不断。虽有而不常。业果报不失。是名佛所说(文)疏云。下半二意。一者明业具二谛故不断常。令果法不失。无有别不失法持业令不失。盖是如来依。故云此是佛所说。二者若依下长行释○下半破邪义。汝不知二谛中道。言有不失法。谓是佛所说耳(文)
问。若尔云虽空亦不断等上两句意何。
答。疏云。业本性毕竟空。非是前有业灭之然后方空。故非是断。○次明业虽毕竟空。于颠倒者。宛然而有。往来六道。亦非是常也(云云)
偈云。诸业本不生。以无明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文)
疏始终意云。上偈明二谛不断常。此偈二谛不生灭。
世谛离性生灭。真谛假生即不生。
疏云。此文虽是一行之偈。实是方等大忏悔法(云云)
偈云(上)业住至受报。是业即为常(云云)(诸师为此偈破可见之)
疏云。摄论师云。梨耶识持善恶世出世种子。是故得果。今依偈责之。种子为待果起而灭。为未起而灭。若待果起而灭即常。未起而灭即无果报(文)问。念念灭故无常相续。至果起故不断。即有果报故无此果耶。答。一念种子。若不灭待果者。即非念灭。若一念即灭者。后念申何生耶。破意义势如此。若因缘义即免斯也。
问。依方等忏悔灭五逆等决定业耶。答。若依净影。但可令轻。未可全尽。今嘉祥义宗。一往应云定业不能全灭。但得轻受。若究竟寻之。亦得都尽。然亦研二师义。其意则通。观业品疏云。诸大乘经皆明忏悔转业障义。如涅槃狮子吼云。一切诸业无有定性。唯有愚智愚人。则以轻为重。无而成有。智者能转重为轻。转有为无。今明。若执业决定。则是愚人。如今品观之。名为智者。普贤观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生无始以来。起六道业。深而且大。故喻之如海。非实相观无由灭之。今此品观业即是实相。故能灭业障。故说此品(云云)
言转重为轻者。一往明转重轻受。言转有为无者。更明灭罪令无也若但言转重轻受不灭定业者。重言转有为无。便成无用文义相违。
问。虽言转有令无。不言定业。故知。此文且约不定言耳。答。既言一切诸业无有定性。何得定言有决定业。问。释观世音称名脱苦云。众生业有定不定异。不定可救。定不可救(云云)今何云定业灭耶。答。约不至心及结缘薄者。更分别之。有定业不灭。此是多义相成。非云定业全不灭也。意云不可救者。有一类不可救耳。非一切定业不可救脱。今云方等忏悔灭定业者。约忏悔成者论。亦非一切人皆灭定业。又称名轻故定业或有不灭者。正观深名诸业障灭。观音品疏云。问。称名何故有解脱者。答。一意如上。有至心不至心。故有脱不脱。二者脱有利益是则救之。脱无利益故不脱也。
私云。脱苦更无别事。则樽有利益。若脱苦已更造恶。受大苦为无利耳。
三者与观音结缘有厚薄。薄者善少故不脱○四者众生业有定业不定业。不定可救。定不可救。所言定者。一重心作已。心无惭愧。二者作已覆藏。三作已更作四。起愿扶之。故决定得报不可救也○问。若不可救应称名无益耶。答。今虽无益作后世因(文)
今虽无益等者。涅槃经说。大涅槃经于一阐提人犹为作。作利益事也。
里书云
法相玄赞释观音品云。只如法琳归命免七日之刑马欢归依脱三刀之害(云云)
瑜伽第九。第八十九(造作增长定不定业说之)
赞又云。般若经中。不说灭尽。举心征者。至诚恳切。受持彼经一切不受。若不尔者。五无间罪。皆决定业。未生怨王。如何悔已。一切不受(文)
又引业报差别经云。若业增上心作。无惭无愧。作已更作。无心改悔。是业之决定。若业非增上心作。虽恶业常坏惭愧。是业不定。但知诸业非悔非道之所损伏。可有受果。彼损便无受果之义(文)(已上里书)
新撰疏云。所言定者。一重心作。二作已心无惭愧。三者作已更作。四起愿扶之(文)余文同义疏。
义疏合重心无惭为一。加覆藏。新撰疏开重心无惭为二也或四义即相当。但改名言耳。
华玄十云。至心即脱。不至心故不脱。问。菩萨自应救之。何须至心。答。以至心故则罪灭菩萨方得应之耳。故须至心。二者罪轻即脱苦。罪重则不脱。三者习因有厚薄。薄者脱苦。厚者不脱苦(习因者习恶也)四者业有定不定。定者不脱。不定者脱。
五者。有蜜益显益。则脱苦者谓显益。则不脱者谓蜜益。六者。有利益者脱苦。无利益者不令脱也(文)今为辨明脱不脱别故。开定不定异。若总言灭定业者。则不能显不脱苦也。问。若尔实义相违耶。
答。定业中。或时得灭。或时不灭。有实灭义故。忏悔力中。云灭定业有不灭义。不同轻业不定业故。且开定业显不脱也。此义少阴。宜善思之。
法华安乐疏云不定可转。定不可转。二者转重为轻。三不能如说行。故疾病不除四众生有无量劫罪。渐得微薄(文)
今意。大乘经力。五逆都灭。五逆定业。既许都灭。况余业哉。又五逆人由念佛力。灭罪往生。岂不灭定业耶。
成实论云。定业者是五逆也。
法华义疏第一云。阿含经云。世王忏悔竟。犹随柏掬地狱。后从地狱出。成辟支佛。涅槃云。阇王不值耆婆。来月七日当堕地狱。而忏悔竟。不复堕。又经云。忏悔竟得柔顺忍。所以大小乘经不同者。以小乘经力劣故。重罪微薄。犹堕轻地狱。大乘经力胜。重罪都灭。所以不堕。
又云。问。涅槃经明阇王忏悔。但得无根信心。余经云得柔顺忍。柔顺忍二处。一十回向。二六地。云何会通。答。涅槃经据其迹明是罪人。故但得信心。若言得柔顺忍者。众便谓实犯罪人。则不灭罪。他经据本。故得柔顺忍。又浅深随缘(文)(他经可考之)
里书云
成论三报业品云(第八卷)非但五逆。名为定报。而六足阿毗昙。说五逆是定报。又监第经中。亦说不定等(文)
同破不破品云(第七卷)问曰。云何名定报业。何等是不定报业。答曰。经中说五逆罪是定报业。○余业中亦有定报分。但不可得示(文)(已上里书)
涅槃经第十八云(佛语也)阿阇世王。若不随顺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地狱(云云)
又云。诸佛世尊说一切法悉无定相。王复能知杀亦不定。是故当知杀无定相。大王如汝所言。父王无事。横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于假名众生五阴。妄生父想。于十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阴应非(等文)又云。我今始见从伊兰子生栴檀树。伊兰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文)
又云。尔时摩伽陀国无量人民。悉发阿耨○菩提心。以如是等无量人民发大心故。阿阇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尔时阿阇世王语耆婆言。我今未死已得天身。舍于短命而得长命。舍无常身而得常身(等文)
同义疏云。河西解云。此天是第一义。以某忏悔清净故名为天(云云)
涅槃经疏。于此重罪微薄等文更无解释也。
问。净影大师依重罪微薄之文。并转业四行转重令轻之说。不许全尽。今嘉祥解云大乘经力。重罪都灭。似无证据耶。答。涅槃但说灭罪清净。已得天身。不重轻受。故解云重罪都灭。所以不堕(文)然经曰重罪微薄者。此对重罪微薄。言既除重罪。理应言微也。又且傍显因果罪福决定不失。故言微薄。不言都灭。理实都灭。故不堕地狱。又阇王但得无根信心。除灭逆罪。未入深位。余位余轻罪不除。故言微薄不云都尽(后义应胜)若言大乘忏悔不灭逆罪者。观无量寿说。当云何通。如彼经说。五逆罪人。归向弥陀。即生净土。永别恶趣。若不能尽。何生净土哉。若依净影。应言在此秽土未舍身时。有微细苦而轻受之。又生净土已。得入十住乃至回向而终心。过向所有微尘等业。以愿力故一切悉受。故虽生净土不尽亦无妨。今嘉祥义。或于此身微苦不觉得生净土。或于地前愿力故受等。不足言轻受。不如小乘经力劣转阿鼻重苦堕柏掬等。故直释言重罪都灭。又此义宗许都灭者。不可劳言临终轻受方生净土等。
此义中二义。一者二师意同。二者两家义异也。又转业四行转重令轻者(云云)
涅槃义疏第十三云。然忏悔有二种。一者显示因果罪福决定不失。名为忏悔。二者破除因果等见名忏悔。○若人不知畏罪○如此显示令其畏罪修福。名忏悔也。○若人决定知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失念造罪。便生怖畏。为此人故。次破决定之见。明明罪性无所有。随心而灭。如普贤观经也。今此文明忏悔者。即是后意。王既失念作恶见罪相。今宜破其此见。说罪从缘生。无决定也(文)
此中云今明忏悔即是后意(云云)若尔如何云为显因果不失说重罪微薄耶。答(云云)
又涅槃疏十云。○昔教所明四重五逆谤法之罪。犹如折石断多罗树。毕竟不可忏悔。此人即不得近无上道。今明开忏悔四重等三种罪。即令此三种罪人及以二乘得近无上道也(文)
又云。明有六种药。所以能治此三种重罪。一者发菩提心。二者生惭愧。深自考责。三者建立正法。种种方便护持正法。为人解说。四者见有护法之人。随喜赞叹○五者深识罪相。如净名云。罪相不在内乃至。六者读诵大乘经典受持。为人解说。有此六事。罪即当消灭(云云)
发菩提心 惭愧自责
护持正法 随喜赞叹
深识罪相 读诵大乘
有此六事 三重罪灭
四重五逆 谤法为三
观佛三昧经第二云。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日观佛一相好者。皆悉尽灭(云云略抄)
十住毗婆沙第四引偈说云。
有大福德者 虽有罪恶事
不令堕地狱 现身而轻受(云云)
又云。今世轻受。又如阿阇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师利因缘故。重罪轻受(乃至)是故汝先难。若忏悔罪业。则灭尽无有果报者。是语不然。复次若言罪不可灭者。毗尼中。佛说忏悔除罪。则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业障罪应忏悔(文)
广说转重轻受人毒蛇阿输伽王事。又上偈说鸯堀摩事。复次者引证也。
又同卷除业广明忏悔法中云。或以恶心出佛身血。或毁灭正法(乃至)愿以此罪今世现受(文)
问。十住毗婆沙文。广明转重轻受义。今何云都灭耶。答。言都灭者约究竟。谓若不至极忏悔除者。多分轻受。不能都灭。
若尔。何故论举世王云轻受。即与今异耶。
又为显因果不失理故。且言轻受。理实方等无忏悔重罪都灭。又论报果忏悔都尽。相似等流。犹不除灭故。约报果云都灭。约残习轻受。又论明二义。一引人毒蛇等事。明转重轻受。二引毗尼忏悔法。明业障灭也。
若依前意。复次意引毗尼者。上直引事证。引毗尼者。以有忏悔为证。非云上义转重轻受。复次显都灭也。
涅槃第二十九云(狮子吼品十一之五)有修集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乃至)智慧为轻。愚者令重(云云)又云。云何众生令现轻报地狱。重受地狱重报。现世轻受。佛言。一切众生凡有二种。一者有智。二者愚痴。若能修习身戒心惠。是名智者(云云)
又云。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是名智者。
又云○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云云)
义疏十七云。以不修故。人中轻报地狱重受。故一师明有所得持戒等。并不动不出。是三有果报。不免恶道。不能转障。今明转障者。如下文。观诸法同于虚空不见智等(文)
问。此文既明无所得善。但云转重轻受。云何前云都灭耶。答。业果不失。故云轻受。虽有微苦而不觉知。报果全无。故云都灭。故经结云。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文)
此文意。显修习善者非有决定果也。
里书云
大论三十七云。先世重罪应入地狱。以行般若波罗蜜故。理在轻受。譬如重因应死。有势力者护。则受鞭杖而已。又如王子。虽作重罪。以轻罚除之。以是王种中生故○佛种中生故。虽有重罪。云何重受(文)
入大乘论下卷云。若能受持信解大乘。乃至五无间等。皆悉消尽(文)
宝性论说。灭五逆等罪(因书持法花等经云云)
涅槃疏十云。药王譬涅槃经○涂疮譬灭四重。薰譬灭五逆。涂因譬除谤法。谤法能障他惠眼。灭谤法则开他惠眼。
法华普门品疏并玄论。念观世音不能免难者。是定业也(取意)
人依此文云定业不能转也。今云。此据愚者不至心中。不定得灭。定业不能灭。非云定业实不灭也。
涅槃疏十云(伽叶品)昔明四重五逆等。毕竟不可忏悔。如截多罗树不可还生。今日何者能除四重五逆。令发菩提心耶。佛言下答○今教力强(云云)又已发心者。中忌造恶闻经发心(云云)
此意云。于位分有定业无定业异也。
僧伽吒经第二云(此经四卷。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若人造作五逆之罪。闻此法门。须臾之间悉能除灭。无量百千亿劫之罪。闭恶道门。开生天道。于此法门闻四句偈。功德如是。况复书写读诵供养等(文)(已上里书)
大论七十六云○是众生重罪故。菩萨福德智惠力。不能灭重罪者。所谓破法业法者。波若波罗蜜。诸余法利益无及般若波罗蜜者。是故破者罪重(文)
此非大乘忏悔。但是化善不能救而已。此中谤法。正是谤大乘业。般若者。意显大乘。余者是小乘也。或于大乘中。智惠是乘主。故胜余法也。
大论五十七云。有二种业因缘。一者必应受报。二者不必受报。为必应受报故。法句中如是说。
上引云。佛说业因缘。非空非悔中。无有得免者。
此中得为不必受报故。说读诵般若兵刃不伤(等文)
同五十九云。五逆癞罪等。得般若即时消灭(云云)
二障
问。二障者何等耶。答。一烦恼障。二智障也问。如何云烦恼障云智障耶。答(云云)
花玄八云。又摄大乘及地持论。明障有二种。一惑障。二智障脱三界烦恼。但离惑障未离智障。若出二百。便离二障也(云云)
若出二百者。五百由旬之二百也。
涅槃疏十七云○解脱有二种。○至三果具有两缚。罗汉无子缚有果缚。佛菩萨都无二缚。罗汉有一无一(云云)罗汉此身断三界烦恼尽。不须臾为因。故但有果缚(云云)
子缚者。三界烦恼。其所受三界果报为果缚也。净影释中。子结俱约烦恼论之。言菩萨都无二缚者。约三界言耳。
法华玄四云。三界内烦恼。名烦恼障。余障一切行解者为智障(文)窟上云。觉有两义。一者觉察。二者觉悟。言觉察者。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智不为其害。如人觉贼。贼无能为。故名为觉。言觉悟者。对其智障。无明昏侵事等如睡。圣惠独朗。如晓得悟。故名为觉。所对无明有二。一性结无明。迷覆性理。对除彼迷。觉法实性。故名为觉。二事中无知于事不了。对除彼迷。觉知一切善恶无记。故名为觉(文)涅槃疏十七云。如从来释二。障明烦恼。障智名为智障。今明不尔。只烦恼是障名为烦恼。只智是障名为智障(文)
璎珞经下卷云。若解与无明。诸见一切者。应无缚解。凡佛非二○一切菩萨为凡夫时。具足一切结。而断时。粗分先去。细分后除。若一心烦恼一者。不应明闇有二。佛子复以近况远凡夫善心中。尚无不善。何况无相心中。而有无明。佛子。而言善恶一心者。是并沙王国中。外道安陀师偈。明闇一相。善恶一心○古佛常说。无相智火。灭无明闇。而善恶二别(云云)
可以此文难次上只智是障之释也。
答云。约相非是一也。又望自品治。非一心。望前品治又得是一心矣。
五住事
问。五住者何等耶。答(云云)
宝窟中末云。今言四住地。唯有二种。一见。二爱。合三界见总为一处。故云见一处住地。以对离爱为三处故。以见为一处也(文)又云。若依初解。见于一理名见一处。此从能治得名。若依后意。五利烦恼名见见道时。一切并断名见一处住地。此从能治所治合得名也。若四住地为二住。谓见与爱之离为三。以见为一故。名见一处住地。此即当体从处得名。余三住地当体立名。后一以过患为目。三释之中。以后意为正所以然者。今释四住烦恼。唯应从惑立名。岂得就解及解惑合释也(文)
又云。第三明体相门八十八使为见一处住地体。今嗔慢无明四使为欲爱住地体。爱慢无明三使为色有二住地体。若以爱见二法为体者。三界见为见一处住地体。三界爱为三住地体。所以合见而离爱者。正欲彰爱过患。润业润生皆由于爱故。今此经正明爱生义故。广彰爱也。又众生多起于爱。少起于见。是故合见而离爱也虽举爱见为端。其中有属爱属见烦恼者。皆摄入爱见中也。无明住地体者。谓不了生法二空及如来藏。为无明住地体。第四地起门有二种。一同类分别。五住种子能生为地。上心所生为起。二异类分别。四住地中见一处为地三住地从见一处住地起名起。故杂心云。见谛所断。是一切染污法因。又无明住地。无始能生是地。恒沙烦恼从无明生为起。次约粗细分别地起。无明是地。四住烦恼为起○第五相应不相应门者。一就作缘念法辨相应不相应。不作缘念法不相应。即五住种子是也。上心说相应。故此文云。起者刹那心相应。无始无明不相应。恒沙烦恼是相应。二粗细分。四住地是相应。以其粗故。无明不相应。以其细故。故起信论云。粗惑名相应。细惑不相应。第六依止门见一处住地及有爱住地。此二依意识生。欲爱依六识生色爱依身眼耳意识生。无明不了取性空及如来藏。依意识生。五住种子并依本识生(文)
问。付以五住种子名不相应。引证云无始无明不相应者。即以种子名无始无明乎。答(云云)
宝中又云。此之四种性成在已。故名为住。住者能生现起。故说为地。今言此四住生一切起烦恼者。对所生显能生为地(文)
亦是能生起烦恼为地起烦恼。依之得立名住(文)
经正文云。此种地生一切起烦恼(文)此中有二释。初云能生为住。亦名地也。亦是下第二释所起名住。能起名地耳。
问云。何名性成烦恼耶。答。四住烦恼及无明所起。恒沙于缘中不行时名性成也。
问。不行时唯是种子欤。答。案云。以种子即名性成。谓在已不失名性成。能生现起名种子。即是一体异名而已。问。若尔。何云恒沙烦恼性成不行时。亦得说恒沙住地耶。上所引文。种子名不相应证举无始无明不相应恒沙名烦恼耶。准此文。种子唯是无始无明住地非恒沙惑。今何以种子名恒沙耶。四住种子为难亦尔。如何耶。
答。五住种子并在本识。本识者。是真心与无明合也。若尔无明是能生。种子是所生。其四住种子即四住性成。恒沙种子即恒沙性成然以无明证种子者。种子唯是无明之上现起之功能也。故以体证功能。然非定即一也。又一义云。种子者。唯是本识上生果功能也。性成者。唯是四住烦恼及无明恒沙不起之时有可生义。即是现行不起时名。所谓以能生为种子。以所生名住成应知于能生种子上。任运而有可对缘现起义。说名性成。非即种子也(已上二义。后义可胜欤。更决之)
窟中云。然四住望无明。悉是无明家起。但就起中复分住地。性成在已。名四住地。现行于缘。说之为起。然此四种住地性成者。现行缘时。亦得说四种现起。即此恒沙现起者性成不行缘时。亦说恒沙住地也(文)(此中初明四住。即此下明恒沙。然四住与恒沙。并是无明家之起也。于中粗者为四住。细者名恒沙也。准此性成者唯是现起之未起时名也。然未起时隐故细种子上立正起时粗也)
又同下末云。客尘烦恼者。是性成烦恼望恒于本性净心之旧。故说之为客。又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汗称尘。上烦恼者现起烦恼也(文)
问。何名无始无明及恒沙惑耶。答。根本无明住地名无始无明。此即妄心体名无明地。亦名任性无知。亦名性成也。窟中末云。此无明住地久来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现生故。言无始无明。暗惑之心体无惠时。故曰无明。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为住。能生恒沙故称为地(文)又云。无始者。有二释。一云。无明无有始故。众生无头。波若无底。二云。无明最在初。实录有始。但无有一法在此前者。故言无始也(文)
问。若依后义。生死有始欤。答。实录有始者云尔欤。又可云有始者。无有迷心更细于此若。望自类。犹无始欤。仁王疏解初一念识见。非无始之义也。
又云。亦今四种烦恼久住者。前明四住烦恼但能与彼四住所起为依为种其义即劣。无明住地能生恒沙故。能持四住。故名为胜。
禅林云。四住种子者。即无明恒沙(云云)今问。四住种子即无明恒沙者何文耶。答。宝下论无明望恒沙三义中。二云。四住种子藉无明生(云云)是久欤。或可云此文通以四住为恒沙义也。
宝下又云。问。何者是恒沙惑。答。略明二种。一就心粗细分别。任性无知名无明地。于诸法中缘而不了。是恒沙惑。二痴妄分别。痴门之心是无明地。妄取分别是恒沙惑。谓八妄等(文)(八妄者。持论第二中论行品见述义云云)
又云。无明望恒沙有三义。一者无明生恒沙故是因义。二者有四住种子藉无明而生故是缘义。三由无明力生恒沙。令恒沙迷境障智牵生故名建立(文)(四住种子藉无明而生现行云欤)又云。四住粗。恒沙细。故四住是界内惑。恒沙是界外惑。若通论之。四住恒沙并是恒沙(文)
问。无明中有二种。一性结无明。二事中无知(云云。见窟上)尔者。如何名性结无明。名事中无知耶。答(云云)若准净影释。于三番二障第二番二障性结无明。属烦恼障。以事中无知。方为智障。即以杂心所言不染无知为事无知也(可委案立之)今依嘉祥意。应有二义。一云应同净影(云云)一云有同异(云云)
问。且异者何耶。答。依净影意。三番二障。初番不论事无知。第二番以性结无明属烦恼。以事无知分为智障。今则二种合为智障。彼第三番二种无明。俱为烦恼。今为智障。故有异也。若许同者。彼初番中虽不别论。事中无知与性结。合名无明为智障也。问。事无知者。界内无知欤界外无知欤。
答。二乘所起中。若有漏者是界内。因受三有报。虽受三有报。而于界内非四住摄。非烦恼性。是不染污法。而是有漏。若望界外。亦是有漏。亦是烦恼。即是无明所起恒沙所摄也(已上一种)若二乘人所修无漏中。钝者惑亦名无知。此于界内不受果报。是无漏法。于界外是有漏与性结无明。同受变易报(已上二种)若微细乃至十地。菩萨于事不了。亦是事无知也(已上三种)更可寻文义悉之。
问。凡夫位起无明住地耶。答。有二释。
宝下云。一释云。四住未断。即不起无明。若起无明。即四住已断。又释云。四住惑中带无明住地。令起无明(文)
问。付初释。涅槃经云。身与烦恼一时而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有烦恼也(云云)此是无明住地。于凡夫位起之文也(净影引此文。无明惑分段之证可考之)又上所引文云无明住地久来性成。若于圣位断四住已方起。何名无始无明耶。答。四住未断不起无明者。且约所起。若约性成便是无始。此虽无始来念念续生。然不名起非作念起故也。
问。无明住地体何者耶。答。指妄想心体。名无明住地也。宝窟中云。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云云)又云。无明住地。是妄识心(文)
问。下卷云。无明住地久来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现生(云云)准依此文。无明住地非作念现生之法。然彼妄想心者。背佛性一味。一邪念横起。随妄境风所转五识浪也。爰知。妄识心体之上不了义。妄心上非别作念前云也。若即指心体。还可云佛性之上作念现前之事也。答。即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以不了故亦名为地。起诸烦恼故。此无明既为不相应。故非于心上别更有无明。然言性成不起者。即此妄心不别取境。但是闇相为妄分别作。本不如取境。分别心随境动转。故言不起。非于妄心上别立无明。而言不起也。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五(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六
七佛性义(大意)
五性佛性诤论(五性佛性论自谁起)
楞伽寂灭乐门。
佛性十一家异说。
宗家正因佛性(五佛性)
深蜜五性(楞伽瑜伽)
摄论一乘。
智度中观毕竟不成文。
十住婆沙二乘不成佛草木佛性成佛(众生无佛性)
十地菩萨不知众生佛性(佛菩萨见性异)
中道种子(释)
涅槃经悉有佛性非据理性。
法华一乘恶人亦成佛。
依何经论立悉有佛性。
地持法尔种子。
八有二乘无二乘事
初业不愚后业不愚。
五果回心入何位。
一乘体(乘体不同事无所得善为佛因事中论释涅槃佛性)
三车四车(八证六文二义何正)
一乘佛性义(佛性大意)
问。佛性义难解。今先欲闻大意。尔者大师如何述其大意耶。答。失中道正法。方有六道异。除无明还原。良由佛性力。是其大意也。
佛性义云。少失乡土名为弱丧。不知反本称曰无明。荡识还原目为佛性(文)
问。尔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欤。为当有一分无性类耶。答。五性佛性诤论纷纶。由来是久。法性大乘唯识学者。立五性各别义。山门相承三论宗家。弘悉有佛性教。并存教理。各有承习。今大乘三论家。依法华涅槃等经。专申悉有佛性之旨而已。
问。五性各别义者。教理尤分明也。深蜜经中说五种性不同。所谓三乘定性及不定性为四。并无性有情是名五性。瑜伽等论广申此旨。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差别者。佛何故有种种界智力分别。众生种种性界差别不同耶。又若悉有佛性。应悉作佛。众生何以不尽。大悲阐提亦不应有。然彼所依涅槃等经如何说耶。又有何道理。立悉有佛性义耶。答。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皆当作佛。法华亦说唯一佛乘无二乘等。而会通尔前三乘教门。悉有佛性。教证甚明。智度论云。阿罗汉作佛非论议者知。唯佛能了(云云)
故知。此义但可依经。不可强分别取舍而竞是非。然经辨四依为末世规矩。经有了不了。当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佛性经。自会通诸乘教。了义经。还会不了者。理数必然也。谁舍佛性了义法定说。还依五性不了经耶。又兼检佛性。宝性等论。可证佛性义凡广论此义。如宝法师三乘佛性论(少可有取舍)并日本古德西大寺玄睿大义抄。香山宗法师一乘佛性抄等也。
五性佛性诤论事
一乘佛性惠日抄云(元兴寺沙门宗撰)夫入于一心。大有二门。一三乘五性教。则法相宗。二一乘佛性宗。如三论教。然佛以性欲万殊随根非一。原乎其本。何有异致(云云)
又云。问。彼有所得三乘之家。远凭补处弥勒无著。近承护法。难陀等贤。依深蜜等经。瑜伽等论。建立五性有情。三论所立其义云何。答。此无所得一乘之宗。远凭寂光文殊。龙树。近承提婆清辨等圣。依涅槃等经。中观等论。显于五种佛性。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谓境界佛性。观智佛性。菩提果性。涅槃果果性。非因非果正因佛性(云云)
五性佛性自谁而起云事
又云。西方此土自古迄今执见各异。爰自惠日遐照法界。东流以来。凡如是论。何晨谁起。答。晋道场寺释法显。始立一分无佛性者。故名僧传第二十六云。晋隆安三年从长安西入沙河。义熙十三年冬。于道场寺翻译泥洹经。云除一阐提皆有佛性。什公入室宋寻阳庐山西寺竺道生。本姓魏即造佛性当有等论。论诸论。仰冯大涅槃及法华经。破曰。一切含生之类。皆有涅槃正因。一毫之善。皆种菩提。谁非成佛。故名僧传第十高僧传第五云。沙门法显除一阐提皆有佛性。生曰。禀气二仪者。皆是涅槃正因。三界受生盖惟感果。阐提是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此经度未尽耳。显所得经尚多未译。于是旧学以为邪说。显众摈之。生于大众中正客誓曰。若所期不谬。诸佛菩萨当假我余龄。经文若至。一获讲说。便师子座随化。是所愿矣。高僧传云。若所说反于经义者。请于现身即表疠疾。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舍寿之时。据师子座矣(已上高)文帝敕问僧正。生法师理思殊人。讵宜摈遣。答曰。后生好异。此而不治大法灭矣。仰愿阶下放此一人兴建三宝。遂入吴中憩虎丘山东寺。学徒追从。旬日之中五百余人。其年夏震龙光寺佛殿。升于天光影西壁。时人叹曰。龙既已去。知生公必行矣。
龙光寺旧名青园。因此改之。义凞中。天竺沙门昙无忏赍大涅槃经至河西。河王沮渠蒙逊。以伪玄始十年十月请忏译出。得三十六卷。元嘉五年传达京师。圣行品以下云。一阐提者。不具信根。虽断善根。犹有佛性。龙光寺学人。请讲新涅槃经。道俗人列集千有余人。立义已毕。旧学深愧竟。无往复。遂不成讲。七年还住庐山。萧然自得矣。学侣云从。声华日远。乃至远近倾请讲涅槃。白黑云凑。瞻敬无极。至阐提有佛性之文。莫不^7□^7□。及讲经毕。生告众曰。贫道忍死待此经。今果所愿矣。
请自此辞。言毕。冯机如入禅定。四部哀恸。惊震朝野。广如两传。玄^7□入室神昉法师种姓差别集上云。如来高唱随机不同。相传各异。或说一切悉有佛性。如佛性论。宝性论等。或说一分定无佛性。如瑜伽论。庄严论等。前秦之代。童寿已前。立五性别。绝无诤论。童寿门徒有竺道生。依法藏经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至于陈代家依同说。后以大唐贞观四年明支三藏翻大庄严论。立有毕竟不般涅槃。遂以贞观二十一年木叉提婆翻出瑜伽。立五性别。亦同明支。今于此国犹有新旧两宗别行。晶知悉有佛性圆教。自生公始。一分无性隘言从显师起。人承如是。圣说如前。
问。有所得家。建立一分无性有情。有何所欲。答。为欲显示佛德无尽故。玄奘三藏译。亲光菩萨佛地论如是广说(云云)
(富贵同诠)
群家论云。自后汉孝明帝永平年中。至大唐大宗贞观年中。汉地大乘师同云。一切诸法俗有真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皆当成佛。报佛如来常住不变。都不诤论。但宋大后代。有道场惠观法师等。僻执云。一阐提无佛性故不成佛。于是有龙光竺道生法师。即云。禀形含灵之流。皆有佛性。悉得成佛矣。惠观法师等。奏闻宋文帝。以摈出也。
竺道生法师。宋元嘉中。得涅槃大本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悉皆当得成佛。以此经文破彼僻执。惠观法师等。理屈结舌。邪义遂息。或愚法师云罗什三藏云一阐提人不成佛。弟子生法师乖已师义。而云成佛由是被摈者。是大妄语。违什法师大义章文云一切众生皆成佛。即与生师言同故(云云)
大义章三卷。庐山远师之问。三藏法师之答也。今一两返检之。未得其文。但云阿罗汉作佛。而是皆成佛意也。宜更考定之。
楞伽经寂灭乐门不同事
惠日抄云(宗撰)问。种姓集云。三昧未醉。不定二乘。回心向大以后。得入菩萨八地。无相胜定修本性故。乐着久住。说名为醉。而诸佛常劝。令不着。行菩萨行。非说寂灭增上慢人。故彼楞伽篇七云。大惠声闻有三种。入八地寂灭乐门。非增上慢寂灭声闻。以彼不能入菩萨行乃至十地之行。答若尔。既得菩萨八地无相胜定。何故前文言是声闻之定。非我诸菩萨。亦复诸佛常劝不着。何无量劫不觉。此释甚愚。问。若尔何故以彼不能入菩萨乃至菩萨寂灭乐门。答。此是说显退菩萨之声闻行相。决定增上二人。非先仰修菩萨诸行。堕声闻地故。更不能仰修八地亦非寂灭之后。过八万等。不能发心修行。检文自显(云云)
又云。入楞伽第二。五性中云。声闻种性堕不思议变易死。四卷经云。起烦恼断。习烦恼未断。不度不思议变易死。度分段死。准此经文。寂灭声闻既有变易。不同深蜜(云云)
楞伽深蜜同异更寻。今云。深蜜亦明一乘。且约守小说。为趣寂不成佛耳。
问。见佛性义。有异说耶。答玄明正因佛性。出十一家异说矣。
第一师云。以众生为正因佛性。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又经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也。
大师破云。有众生者。是妄想。何名佛性耶。○又云。众生有佛性。不言众生是佛性耶。
第二师云。以六法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者。五阴及假人也。
破云。非即六法。非离六法。何时明六法是佛性耶。
第三师云。以心为正因佛性。故经云。凡有心者必定当得无上菩提。以心识异。于木石。研习必成佛故也。破云。经心是无常。佛性常故。心非佛性。经分明言心非佛性也。
第四师云。以冥传不朽为正因佛性。谓心识之上有冥传不朽之性。说此用为正因耳。
心家用故。同前破之。
第五师云。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一切众生心无不有此用。即以为正因耳。故经言。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也。
时人尽引涅槃经。彼经无避苦求乐之文。胜鬘有此说者。此明佛性力故。厌苦求乐非云厌苦求乐是正因佛性也。又心家用故。同前破之。
第六师云。以真神为正因佛性。若无真神。何得成真佛。故知神是正因也。
此亦是心故。同前破也。
第七师云。以阿梨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也。
摄论云。生死根本。故知。非佛性也世谛之理也(云云)
第八师云。以当果为正因佛性。即当果之理也。
古旧多用。破云。始有可无常。
第九师云。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也。
零根僧正所用评云。此义最长。然无佛资相传。又无经说之。
第十师云。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也。
和法心师小亮法师所用。破云。无佛说并承习之。
第十一师云。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也。
北地摩诃衍师所用。破云。经说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故知。中道为佛性。非空也。
玄三。大略言有十一家。其间细论更有诸释。今时无有用者。故不复出之。然十一家。大明不出三意。何者第一家○第二此之两释不出假实二义。次以心为正因。此之五解虽体用真伪不同。并以心义。为正因也。有当果。此之四家并以理为正因也(云云)
义章佛性义云。能知性者。谓真识心。以此真心觉知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知。远离无明。便为正智(乃至)若无真心觉知性者。终无妄知。亦无正知。如草木等。无知性故。无有梦知。亦无悟知。故经说言为非佛性说于佛性。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又经说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所知性者。谓。如法性。实际。实相。法界。法住。第一义空。一实谛等。如经中说。第一义空。名为佛性。或言中道。名为佛性(云云)
又云。佛因佛果。性不改故。众生究竟。必当为佛。不作余法。经说佛旨要在斯(文)
性四义中。第三不改义之中。有此一义也。具如章文之。今案义章大旨。以真心觉知性为佛性而已。
问。金陵御意。云何申正义耶。答。以中道为正因佛性也。
窟意以藏识为佛性也(注也)
玄出十一家释已云。但河西道朗法师。与昙无忏法师共翻涅槃经。亲承三藏。作涅槃义疏。释佛性义。正以中道为正因佛性。尔后诸师皆依朗法师义疏。得讲涅槃。乃至释佛性义。师心自作。各执异解(云云)
今案。此文正取朗师中道佛性义为正也。
又云。问。破他可尔。今时何者为正因耶。答。一往对他则须并反。彼悉言有。今则皆无(乃至)故云非真非俗中道为正因佛性也(云云)
又云。由来旧辨阿含经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众生悉有声闻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尔。其余诸经亦有说佛性。语但不甚分明。如是众经明佛性。亦复何嫌(乃至)至如具足明佛性义。即如涅槃中所辨。故辨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然此教处处皆明佛性故。一师所引文句。以狮子吼文为正也(乃至)故以中道为佛性。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是故今明。第一义空名为佛性。不见空与不空。不见智与不智。无常无断名为中道。唯以此为中道佛性也。若以此足前十一师。即成第十二解(文)
华玄一云。若有三可有三性。既唯有一。则唯有一性。如毗婆沙云。一切众生。有三乘性。随成一乘则余二非数缘灭(云云)
禅林智袋云。阿含佛性实敏僧都遣唐义(云云)
又云。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所言因者。即是境界因。谓十二因缘也。所言因因者。即是缘因。谓十二因缘所生观智也。境界已是因。此之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所言果者。即三菩提。由因而得。故名为果。所言果果者。即是大般涅槃。由菩提故得。说涅槃得涅槃。以为果果。菩提即是智。涅槃即是断。由智故说断也(乃至)故先言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皆未是正因。若言非因非果。乃是正因耳。故经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也(文)
五佛性义。先贤玩之。以为佛性要枢而已。
问以因例果。于果中菩提是果。涅槃从菩提而有。故名果果。以是果之果。故。若尔十二因缘是观智因故。观智但名因。十二因缘因之因故。应名因因也。答。玄文云。此之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体十二因缘应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后。皆是因因也(文)因因而有者。若于观智论之。从因有因。故云因因也。若约十二因缘论之。与因为因故云因因也。彼向望前者。向前观智望前因名因因。言此即望后者。此十二因缘望后观智名因因也。此泛明因因义通。而经但以观智为因因也。又菩提为果涅槃为果果。例因应云。涅槃是果果而有。名果果。望前果也。是果之果也。亦应菩提果果而有名果果。望后果也。果而有果故也。然各取一义。互彰其名义。各有次第相当也。先言因性。次重言因因。先言果。次重言果果。言即便也。十二因缘生死本有。次起观智。即义次第。由观智因得菩提果。以果德显涅槃断德故。以名次第相当。论之不越次也。
问。一切众生正由何义成佛耶。答。由中道成佛。故云正因佛性也。一切众生皆有中道正法故。一切皆悉终成佛道也。问。何故由中道正法得成佛耶。答。失一味佛性。即有六道异。若悟一味本性。即还本原故。名成佛也。问。何故众生性悟本必终归其原耶答。本性常恒不变。妄想客尘有起尽故。生死妄法不守自性。归本觉也。又妄法薰故有生死。佛性薰故有涅槃。先时生时死妄法有薰。其力即尽。尔时佛性薰力即成。此非自然。要由诸佛菩萨善支之力。故知。众生内由佛性外值善友。一切皆待因缘悉得成佛也。
宝窟下明无余二乘遂得成佛义云。其人内有佛性。外值诸佛说法华经。得回小入大。此时名觉(文)
又云。二明约佛性不约缘。染净之兴。唯由藏实。楞伽说藏识受苦乐(云云)
法华义疏(方便品)云。佛种从缘起者。种子有三。一以一乘教为种子故。譬喻品云。断佛种故。即是破教也。二以菩提心为种子故。华严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等觉芽。三以如来藏佛性为种性。今初偈。正以菩提心为种子(云云)
此以中道佛性为如来藏也。亦即名藏议也。
统略释同文云。缘因佛性从缘而起。本有佛性则本有一乘(略抄)上卷初云本有种子(云云)
问。深密等经。明五性各别。尔者悉有佛性家如何会通耶。答。近古学者多云彼是权教。故于一乘真实教不可为违害(云云)宝法师一乘佛性论。会云随转理门之说也。
意云。大乘宗明一乘佛性。然且随小乘权教而转。故云随转理门也。
今云。准法华玄。深蜜经意。正明一乘。何者摄论明乘有三。初二乘。次大乘。后一乘。五相略经与摄大乘论。相应明三种教。初说四谛教。第二为大根说不生灭。第三为求一切乘者说不生灭(云云)此即三乘人同悟大乘。即是摄论一乘教也。然五相略经者。仙光院云。是深蜜经同本异译(同本沙汰如前论也)故知深蜜第三时教。非唯菩萨得佛道。二乘亦得成佛。问。若尔何故云趣寂二乘不成佛。亦有无性有情耶。○答。无余涅槃后。惛睡不觉。久不知佛道故。云趣寂二乘不成佛道。断善根人。障未来佛道。于障义说名为无性。此即缘因。容性有五种异。若约正因。中道佛性理实。究竟皆当作佛故。说一乘为究竟教也。
问。楞伽经中。说五性差别之旨。唯不定二乘回心趣佛。即法华等明二乘成佛者。依此义说也。若论二乘种性之人不应成佛。其一乘佛性家如何会通耶。答。楞伽五性为一乘润色。何者彼经说不定性云。曾发菩提心。退为二乘者。不住小乘。回心趣大也。故知五性非法尔别。若法尔者。不定种性。何理决定先发大心。然为小乘耶。又说声闻种性者云。惛睡不觉。经无量劫。后时觉悟得佛法身。故知声闻种性亦非决定不成佛矣。又说无性云。有二阐提。一是菩萨阐提。悟法平等故不入涅槃。二是断善根阐提。以诸佛缘力遂得涅槃也。故知亦无法尔无性。楞伽五性。但说随缘种性差别。即以五性显示一切皆成佛义。余大乘经明五种性。准之可通。故楞伽经甚与佛性义相应。不可引为难之。
问。菩萨阐提毕竟不成者。岂非有不成佛者。何云一乘佛性耶。答。菩萨阐提者。十地菩萨有不成妙觉地佛。此设虽约事为实。不同五种家义。犹觉悟大乘。通是佛故。何况于事非实。当知菩萨住大悲。何不乐证涅槃。理实菩萨恒证涅槃。恒随有情。二惠双游趣佛智海。岂以菩萨阐提妨悉有佛性哉。
择分中菩萨地云(七十六)复以胜义生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稳涅槃(乃至)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等文)
决择分有余无余地云。无余依涅槃界时。彼永无有。是故当知于此界中。无有有障无障差别(云云)又答。是有非有云。当言是有。又常无常云。当言是常。答乐非乐云。由胜义乐当言是乐(云云)
而不直言无障者。当知有深意趣也今云增益者。闻说一乘即谓住小亦有佛因。言损减者。谓唯约不定说一乘也。
入楞伽第七云。声闻有三种。言入八地寂灭门者。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同入八地寂灭乐门者。此非增上慢寂灭声闻。是故决定寂灭声闻。不能证彼菩萨所行寂灭乐门(文)
此文说不定性为退菩萨。故知五性非法尔也。
同第四云。世尊说三种阿罗汉。得决定寂灭罗汉。发菩提愿善妄善根罗汉。应化罗汉(云云)
此文同上说不定云是退心声闻也。法华论四种声闻同之。
同第二说五性。其中声闻乘性文云。堕不思议变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如是等得入人无我(乃至)生心。以为得涅槃故(云云)
说不定性云。若人闻说三种法。于一一中有所乐者随顺为说(文)
三种法。三乘法也。此文顺五性家意耳。而佛性家云此亦退菩提心者也。
同卷说一阐提云(无性)一阐提者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众生界愿(乃至)彼舍一切善根阐提。若值诸佛善知识等。发菩提心生诸善根。便证涅槃。○诸佛如来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文)
第四云。大惠。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是故我为诸声闻故。说一乘道。大惠。声闻辟支佛。若离一切诸过勤习得证法无我。尔时离于诸过。三昧无漏醉法觉已。修行出世间无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议自在法身(文)偈云。无有乘差别。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譬如海浮木。当随波浪转。诸声闻亦尔。相风所漂荡。离诸随烦恼。熏习烦恼缚。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无量劫不觉。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后觉。得佛无上体。是故真法身(文)
惠日论意(法相淄洲)涅槃经。八万劫瑜伽。或住一劫。或余一劫。及楞伽经。乐着三昧乐者。此是同明回趣声闻。非趣寂也。
今难云。若依回趣者。何云本觉乎今宗不尔。涅槃等说回向菩提声闻。楞伽经说趣寂之者也。又三昧乐门有二种。第七卷说退心声闻非寂灭者。约菩萨三昧乐门说。第四卷说乐着三昧乐。乃至劫不觉者此约小乘取相三昧乐门。二种三昧异明经文也。
又七十八云。佛说云闻说一乘。或有一类增益。或有一类损减而兴诤论(取意)
引深蜜经也。今谓一乘意也。
智论云。阿罗汉作佛非论议者知。唯佛能了。又云。法华是甚深。说罗汉作佛故(云云)
瑜伽七十八云(决择分菩萨地)世尊如佛所说。唯有一乘。此何密意。善男子。如我于彼声闻乘中宣说种种诸法自性。于大乘中即说彼法同一法界。一同理趣故。我不说乘差别性(云云)
此说一乘为密意也。引深密经也。依法华论摄论会之耳。
伽七十九云(决择分菩萨地)或复因他为其宣说法界自相。闻已。一分回向。菩提声闻。极大艰辛然后悟入。既得入已。精勤修习。一分一向趣寂声闻。极大艰辛少能悟入。而不入已精勤修习(云云)(可合法华论)
伽论第五十二云(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问。若非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法。○不般涅槃。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答。由有障无障差别故。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者。建立为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云云)
同七十六云(决择分中菩萨地也)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文)
了义灯第七云。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者。据不逢佛。一类者。说除邻角喻。余若逢佛不定性(云云)
付彼宗难云不定性自本不定性。云成不定性乎。
第七卷云。以声闻辟支佛缘有为行。入灭尽定。堕在可取。能取境界。是故声闻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灭尽定(文)此亦约二乘取相灭定。不能入菩萨灭定也。又云。于八地中一切菩萨声闻缘觉入涅槃想(文)偈云。决定诸声闻。不行菩萨行。同入八地者。是本菩萨行(文)此说回心声闻入菩萨三昧乐门也。向修名入。而实不入耳。
佛性义云。楞伽说无我。为如来藏。涅槃说我为如来(云云)此证破病说法义也。
楞伽第二云。大惠菩萨问○佛自答言。我说法空为如来藏。不同外道(云云)
楞伽。云得寂灭三昧。无量劫不觉。是声闻之定。非我诸菩萨(云云)
此是声闻寂灭定。非是大乘菩萨定也。
(已上里书)
问。瑜伽等论。明五性差别。于今宗为用此说为当何乎。答。瑜伽者。慈尊所说。亦是大乘论藏也。其中所说谁不用此乎。择问中言等者何。若是唯识等论。以若千年以前所有本教。必可依之。若是千年以后护法等说。应有取舍(云云)
问。瑜伽论中。分明说趣寂二乘定不成佛。无性有情终不得菩提。若用此说。悉有佛性云何得成耶。答。地持是瑜伽一分。同本异译。彼论第一说云。非种姓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行精进。必不究竟阿耨菩提。○(云云)彼论以十住以上名为菩萨种性人。对此说无性。故知。未得菩萨种性名无种性人。大师引彼地持。种性人为种性菩萨。检知瑜伽无性亦是未得菩萨种性人也。
决择分中有余无地云(八十)诸阿罗汉。实有转依。而此转依真如清净所显。说此转依为涅槃也(见论文)又云。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余离垢真法界在(云云)
今会云。准摄大乘论。应是共相识中。第八识者。约相名为果报识。种持转识种子。微细我执虽存。而于三界不受生故。种子功能灭也。故论云舍取依正。又云无有取故也。既不正言灭异熟识故。法相义不成也。
法华义疏第一云。地持论云。种性菩萨或进或退(等文)
净影义记第一释云。声闻缘觉乃至善趣。此等皆名非种性人(文)
又有假说非种性言。反显种性必得成佛义也。
又宝法师云。瑜伽声闻地中。明小乘义说。趣寂人终不成佛。而菩萨地复明真如所缘缘种子一切皆有也(云云)瑜伽有五分。其本地分及决择分中。各有十七地。具应检之。言真妙法为所缘缘。能生无漏智也。往日检瑜伽。于菩萨地决择中。明趣寂二乘永不成佛。今不对本。待后日检本。当决之。后考瑜伽本文。可见里之。
又会七十六本来唯有下劣性文云。彼说因集。准十地论也。若尔实非本有。是因集故。同说畏苦舍众生故也。同卷说四种声闻。如法华论也。回向菩提声闻。但说。本来微劣。慈悲种性。虽到究竟。由佛觉性。能趣菩提(取意)说决定云。一向趣寂声闻者。毕竟不能趣大菩提(文)
今会云。于佛一化。决定性小故云尔耳。
问。摄大乘论释一乘云。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云云)
此论无著本颂。天亲释也。又别有无性摄论之。
此显一乘为一类不定二乘。故知佛说一乘有别意趣。非言定性无性亦得成佛也。答。宝法师一乘佛性论通云。此是异时说。同不遮二灭。谓法华已前所说一乘也。非会法华究竟一乘(取意)今见论文。引法华释。何云释法华已前之一乘乎。
惠日论如此难之
今会通云。若约一化回心向大者。唯为不定声闻人人等说一乘经。若就真实究竟者。总摄一切二乘道果为菩萨道。一切声闻皆当作佛也。如彼法华论释。聚沙等一毫善皆成佛因。云非诸凡夫及决定声闻。本来未发菩提心者之所得故(云云)
此文简决定声闻
又云。决定上慢二种声闻。根未熟故。佛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令发菩提心(云云)
此文明决定声闻终成佛也
已上一意。又复摄论。法华论。俱是天亲菩萨所造。二论并云于一乘中除决定声闻者。正依乘体论唯无。所以善能动能出故。又即此二论亦明决定声闻成佛。法华论文如前。摄论明一切声闻成佛者。彼论(梁)明法身五业中云。一切声闻。皆转为大乘(文)此约转依有所得无所得故也。若如此会通。成不成二义。终不相违(已上二义)
涅槃经二乘成佛不成佛诤论。及阐提人有性无性等义。理实皆不相违。今义势如斯。
又依梁摄论直云未定性声闻。不言一类。故知约大乘意。一切声闻总为未定性也(已上三义)
梁摄论第十五云(释)如来为何义故。说二乘人同趣一乘皆得成佛。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蜜义说一乘。论曰。未定性声闻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定性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大乘根性未定。欲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未定。○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说一乘(云云)(此释修句也)
已上约了义释一乘也
又云。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槃究竟说一乘。释曰(法者真如。无我者人无我。解脱者惑障解脱也)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不同(此释性不同也。未得自乘位故不同其位根性也。此人不转作大乘也)初名于众生平等意。后名于法如平等意。诸声闻等人。如来于法华经中。为其授记已得佛意。但得法如平等意。未得佛法身○(此释二意。众生故平等意故。彼成佛即我成佛也。得法平等故。佛即我法也。此即合为一种意也)复次于法华大集中有诸佛名同舍利弗等。此菩萨得此意。佛为受记故说一乘(此二意中。第二意也。由闻同众人受记即谓佛与我受记也)复次佛化作舍利弗等声闻。即为其受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为菩萨。未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投涅槃(此释菩萨上句也)
若说乘义。唯一乘是乘。所余非乘。若过此乘无别行故余乘有。上所谓佛乘。由此义故。若彼乘比此乘。此乘无等彼乘。先没故名究竟。由此义故说一乘(文)已上蜜说一乘。前了义有三义。此蜜说有五义。合为八种一乘也。或合前了义总为一种。名为大根人。开后蜜说为七义。亦为八义也。
问。何故前名了义后名密说耶。答。前是易知。后则难识。问云。何尔耶。答。前直约大乘行为成佛因。说此乘为二乘故。是易知也。后别不尔。或约理。同理非乘体。或约未得声闻乘人。说声闻人成佛等。或约他人说为自。或约胜中。说无余。此皆转变之说。非直说故。闻者难知。故名蜜也。
同卷云(前文之上法身五乘)论曰。五救济乘为乘。诸菩萨欲偏行别乘。及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释曰。○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则可转小为大。若得定根性。即不可转。
后三无漏根名定根性。或得忍位名定。见上文也。
如此声闻无有改小为大义。云何得说一乘令依大乘解。未专修菩萨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声闻。皆有可转为大义。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文)(大乘人中十信菩萨。欲退大取小。名欲偏行判乘也。通此人故。云如此大小乘人也云云)
今见此文。于大乘正意。理实一切声闻皆名未定根性。为简小乘有定不定故。故前所引文云。为引摄一类者。准梁朝一所译。应是译家取义翻之。考论上下文。直可云未定。性声闻。此未定性虽似一类实是一切。请诸学者见而详之。
智论九十三云。问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识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罗汉时。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乃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从佛所闻法华经具足具佛道。妙法华经说。有阿罗汉。若不闻法华经。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是事。汝皆当作佛。问曰。若阿罗汉住净佛国土。受法性身。如是应疾得作佛。何以言迂回稽留。答曰。是人者小乘因缘舍众生舍佛道。又复虚言得道。以是因缘虽不受生死苦恼。于菩萨根钝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萨。复次佛法于五不可思议中最第一。今言漏尽阿罗汉还作佛。唯佛能知。论议者。正可论其事。不能侧知是故。不应戏论。若求得佛时。乃能了知余人信而未可知(文)(已上里书也)
种性声闻成佛以此文可为本也。
问。密说一乘中。云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为菩萨者。于大小乘约何义耶。若约大乘。何名定根性。若约小乘。不可为菩萨。进退有难。如何通耶。答。借小乘位分。以显大乘。皆可转义。于大乘中虽皆可转。而于此中明差别者。约本乘人也。入正位者。但可练根。未直修佛道。若未定者。直入佛道。故须分别。故知。约小乘中定未定位。明大乘义。皆可转也。
花玄第五云(转根义)摄大乘论云身子等得受记者。是化人而欲引未定声闻直趣佛道已定之者令其练根。问。云何名定未定声闻。答。小乘义。忍法之前三乘未定。忍法则定也(文)
同七云(授记义)身子是权行人。为引发轸学小实行之人故。先对身子也。如摄大乘论云。身子化人既得授记全未定入二乘正位者。改小乘行。已入正位者。令其练根学菩萨道也(文)
此同法华论。与决定声闻受记。令发菩提心也。
问。摄论但云入正位者等。大师依何忽解云发轸学小耶。答。若非本乘者。虽已入正位。定根性者。直修佛道。而论简别故。知但约本乘者也。
问。智论初品释十八空中云。若取声闻证者。毕竟不得作佛(云云)何通耶。答。论一具文云。复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毕竟破戒不信得道。又如作五逆罪。毕竟闭三善道。若取声闻证者。毕竟不得作佛。毕竟空亦如是。于一切法毕竟空无复有余(文)此文且依守执小乘。不信作佛。非言无有回心方得大果。若以此文有决定声闻者。亦应有毕竟不生人天者乎。又若言声闻竟不成佛。亦应无有不定声闻乎。故知。此文非五性说也。
问。中论四谛品颂云。虽复勤精进。修行菩萨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云云)长行释云如铁无金性虽复锻练终不成金(云云)论文既明。何强遮无种性人耶。答。中论是智论之骨随。若欲解中论略说者。当检智度论广文。彼论释云。所言性者。名本分种。如黄石金性。白石银性。一切众生有涅槃性(云云)故知。中论为显众生本有佛性力得成佛道故。假设无佛性者。如铁不成金。此即反显有佛性故得成佛耳。故致若言。如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谁言世间实无佛哉。中论疏云此偈即释涅槃经文。明知。非是但申般若(云云)大师依此偈证中论释涅槃经也。又法华义疏引此偈。证无所得善以为缘因方得成佛。理数亦尔。
涅槃疏十七云。既以众生为佛性。即是中道为佛性。○故论云。虽复勤精进。若先无佛性。终自不成佛(云云)
问。十住毗婆娑第三云(易行品引助道法说)堕于地狱中。毕竟得至佛。若堕二乘地。毕竟遮佛道。佛自于经中。解说如是事。如人贪寿者。斩首则大畏(云云)
此论龙树菩萨造。罗什三藏译。嘉祥当引此论文。
此文甚分明。何强立二乘成佛义耶。答。考论文。此偈于问中出之。是故不必与论宗相应矣。又此文说并堕二乘地竟不作佛。此是退菩提心声闻。于五性家。亦是不定性。而言决定不成佛者。岂为了义。当知此偈不了义说。但为令退位菩萨生恐怖心。庄严言词。故作此颂。依何义说堕二乘地遮佛道者。地狱苦果所显。不违文心。二乘狭劣心所显。便乖大悲。又生死苦大士所乐。堪任受之。二乘所证断灭无余。违大悲行。又后二乘有所得善。遮碍大乘无所得解。舍菩提心起小心故。堕地狱者。非心舍离菩提心故。由此道理。地狱不能障大菩提。二乘能遮无上佛道。此障即于佛道障之极。故云毕竟遮佛道。或于此障中竟无成佛义。就障说毕竟。若约假人相续。后时随缘修行作佛。即非毕竟也。
佛性论第一云(天亲)问曰。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耶。答曰。若增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阐提因。为令众生舍此法故。若堕一阐提因。于长时中转轮不灭。以是义故。经作是说。若依道理。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无有是处(云云)宝性论同之。
此论四卷。坚意菩萨造(已上里)
花玄八云。又华严云。大乘树王不生二处。一者深水。二者火坑。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邪见凡夫。此二不能生菩提心大药王树根。是故菩萨须离此二也(云云)
问。众生有佛性故成佛者。草木亦有佛性而成佛耶。
答。先众生佛性有无不定。草木亦尔(云云)
玄佛性义云。不但凡夫无佛性。乃至阿罗汉亦无佛性。以是义故。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此是对理外无佛性。以辨理内有佛性也(云云)
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若一切法无生灭者。乃名理内也。有生灭是有所得。无生灭是所得也。
又云。大涅槃哀叹品中。有失珠得珠喻。以众生迷故失无佛性。悟故得有佛性故。云一阐提无佛性。杀亦无罪也。又呵二乘人如燋种。永绝其根。如根败之士。岂非明凡圣无佛性耶。众生尚无佛性。何况草木。以此证知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文)
此明众生与草木俱无佛性也。问。于此义若悟无生灭者。应有佛性。何总言众生无佛性耶。答(云云)
又次文云。又华严明善财童子见弥勒楼观。即得无量法门。岂非是观物见性即得无量三昧。又大集经云。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无非是菩提。此明迷佛性故。为生死。万法悟即是菩提。故肇法师云。道远乎即物而真。圣远乎悟之即是神也。
又涅槃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亦是经文。唯识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即草木有佛性。以此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无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经云。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如无二故○是故得名大乘无碍。此是通门明义也。若论别门者。则不得然。何以故。明众生有心迷故得有觉悟之理。草木无心故不迷。宁得觉悟之义。喻如梦觉。不梦则不觉。以是义故。云众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无佛性故不成佛也。成与不成皆是佛语。有何惊怪也(文)
又云。若于无所得人不但空为佛性。一切草木并是佛性也(云云)空是真谛。草木是世谛。意明无得二谛俱是佛性也。
涅槃疏十八云。众生不断不灭者。明众生有佛性故不断不灭。草木无佛性尽在一期故断灭。此是开论众生有佛性。草木无佛性故作此说也(文)
此释随自意语之文。经文如下也。
窟下云○是故今明有如来藏必当作佛。不同草木尽在一期。故涅槃云。佛性者。非如墙壁瓦石也(文)
今见此等文。若据通门。众生草木。有则俱有。无则俱无。若约别门。众生有佛性而成佛。草木无佛性不成佛也。所以草木不成佛者。以无迷故亦无觉也。又唯一期故。知无佛性也。此意则十二因缘相续。终于此因缘悟无生理得成佛。草木无此因缘相续故。无终悟此无生也。问。若尔草木无中道佛性耶。答。有之。难若尔应自悟此中道理。应成佛耶。答。草木自无心。故无觉悟也。又唯一世故。无成佛。草木与佛无冥会故无成佛理也。问。唯在一期故云无佛性意何。答。众生成佛者。是转凡成圣也。众生本造业受报。相续运持故。得后时转成佛义。草木不尔。唯在一期故不成佛。又众生以如来藏持故。不断不灭。草木不尔故无佛性。虽如来藏遍含内外情非情物。然亲在众生心中。其无心草木由心转起。是疏远故。无相续义也。寻云。若尔许顿悟者。一期至究竟果。草木一期何妨成佛耶。答。草木若成佛者。非情转情。何名一期耶(云云)且止之。
经三十二云。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炎。乃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有○(云云)
又云。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云云)众生不断故。名有佛法。未有故名无(略抄之)
又云。一切众生不断不灭。乃至得○菩提。是名随自意语(文)
二十五云。以何义故甚深(云云)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等文)此等约别门。众生不断不灭故成佛也。
三十三云。为非佛性名佛性(乃至)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文)净影此名能知性也。
二十五云。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菩提(云云)
此等约有心明众生成佛。由迷有悟之义也。
三十二云。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云云)既云内外合名中道。故知。中道佛性不唯有情内法。是故通门非情亦有佛性。又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等。具如佛性义文。又云。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云云)众生不断故名有。佛法未有故名无(略抄)
四论玄佛性义云(均师)何但是众生数有○依报草木亦有佛性。如华严云。善财童子礼弥勒楼观。得尔许法门三昧。无量寿经云。宝树说法。莲华世界海水丛树。皆能说法。故得云有佛性。是波若用故(文)问。若入通门。非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者亦得。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耶。答。此义亦有(云云)
佛性义云。不便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云云)具如上之。问。草木有佛性义。及众生无佛性义。他家亦明之耶。答。经虽有文他家未辨设。于他家明草木成佛等者。并是傍依此宗义耳。
佛性义云。问。众生无佛性。草木有佛性。昔来未曾问。为有经文为当自作。若众生无佛性众生不成佛。若草木有佛性草木及成佛。此是大事。不可轻言令人惊怪也。答。少闻多怪。昔未有事(云云)
此合举二门。若约一门无此义。以无非情成佛有情不成义故也。
问。众生无佛性义。以何证成之耶。答(云云)
佛性义云。略举愚见以训来问。大涅槃哀叹品中。有失珠得珠喻。以喻众生迷故失无佛性。悟故得佛性。故云一阐提无佛性。杀亦无罪也。又呵二乘人如燋种。永绝其根。如根败之士。岂非是明凡圣无佛性耶。众生尚无佛性。何况草木(云云)问。此通门欤别门欤。答。结云此是通门明义也(云云)
问。阐提极恶人。败根决定二乘也。何以此人无佛性云通门耶。答。非情无佛性。亦有情无佛性故云通门。非是一切众生皆无佛性也。又言。六道二乘俱失佛性。六道中且举阐提。以显失佛性义也。
又言。佛性于一切众生。非决定有。此义即通于非决定有。故且于阐提非定有。中假说为无。虽说为无。亦非定无。二乘亦尔。此中后义应胜。
问。十地菩萨知众生佛性耶。答(云云)
涅槃经二十五云。十住菩萨唯能知自定得阿耨○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文)
疏十六云。今明凡夫亦知众生有佛性。况十地菩萨而言不知。今言自知者。身必得成佛。知行因之始。知成道之时。故言自知。不知众生者。不知众生行因之始。行道之时故云不知。非是不知众生有佛性也(文)
同经三十二云。何名少见。十位菩萨得首楞严等三昧三千法门。是故了了自知当得阿耨○菩提。不见一切众生定得阿耨○菩提。是故我说十住菩萨少分见佛性(文)此释随他意语也。
又云。善男子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不断不灭。乃至得○菩提。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说(文)汝说亦尔者。佛呼迦叶菩萨也。
疏十八云。前既有十住少见佛性。能知自身成佛。不知众生。今何得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迦叶亦作此说。若尔迦叶菩萨。则应具知众生有佛性。今此语异十住菩萨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见。但不能知众生悉得成佛近久故。前文云不知也(文)
问。诸佛菩萨等见佛性有差别耶。答。或云了了见不了了见。或云少见全见。或云惠见。信见。或云眼见。闻见(云云)
经二十五云。十住菩萨见少分故。如来全见(文)又云。惠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又云。菩萨○智慧因故。见不了了。诸佛世尊断因果故。见则了了。又云。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又云。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云云)
二十六云。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地菩萨闻有佛性如来之身(文)
疏十六云。今明。前文以十住望佛故。佛了了。菩萨不了了。今以十住望地故。十住亦名了了也(文)
玄佛性义云。○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为惠眼见。举珠喻释。二者外道凡夫名为信见。或如羊角。或如火聚等。狮子吼品明惠眼见。故见不了了。佛眼见故则了了。经文如此判释。多言十住菩萨方见佛性犹如罗谷。九住以还未见佛性(云云)
性品者。如来性品第十八卷也。
如来性品云。乃至十住犹未能见。所有佛性如来既说。即便少见(乃至)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明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文)
疏第九云。见有四种。一者倒见。即是外道颠倒见身中有麻麦等。我此名倒见。二者信见。则是二乘信有佛性。三者闻见。则是菩萨佛说有佛性。生于闻惠。四者眼见。即是佛(文)
问。如外道见者是倒见。而玄文云信见如何乎。又菩萨深解(乃至)证见。何故云闻惠耶。答(云云)
玄佛性义云。故一师云。涅槃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慧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云云)
涅槃疏九云○此经云十地菩萨。十住犹十地。若如华严经明十住。十行(乃至)十地等。此住地异(云云)意云。涅槃经明地住是一。华严所说地住为异也。
问。佛性义中。引狮子吼品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云云)尔者疏中如何释此经文耶。答。
疏十六云。种子只是因。如万物各有种子。如粟麦等。今亦如此。佛性是中道种子○此从因果入非因果。正性因果则为正性之种子故。云佛性为中道种子(云云)又观智是菩提之种子。又境界是涅槃种子。
又云。今此中文意。正以观智为菩提中道种子也(文)
涅槃二十五解中道云。诸佛菩萨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义故。名为中道(文)广如经文并疏解释之。
又云。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文)
又云。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云云)
又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乃至)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能因于果。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无变。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云云)
又云(菩萨所修之道之次文也)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二中间则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为中。以是义故。中道之法名为佛性(文)
疏十六释此文云。过去二因灭故不常。现在五果续故不断。不常不断故则是中道○若是河西释意。容与经会。彼云○痴爱本虚妄。则无痴爱。既无痴爱即无生死如是豁然大悟○此中道之法。即名为佛性(文)
准此文意。即中道名佛性者。前文云中道种子者。应云中道即是种子。此中道是菩提家种子故。云菩提中道种子也。或应云上文但明中道之种子。今则更明以中道为佛性故。前后文异也。
里书云
佛智常住记。引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云云)
又瑜伽云。真如所缘之种子(云云)
(已上里书)
问。五性家通涅槃经悉有佛性说云。据理佛性说(云云)尔者今何难杀之耶。答(云云)
二十五云。一切众生定得阿耨○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云云)又云。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三菩提。是名佛性(文)
又云。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三菩提故(文)
又云。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文)
三十二云。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名是为着。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文)又云。如汝先问断善根人有佛性者。亦有如来佛性。亦有后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来故得名为无。异定得故得名为有。是名分别答(文)
二十六云。一切众生。定当得成阿耨○菩提。以是义故。我经中说一切众生(乃至)五逆犯禁四重禁及一阐提悉有佛性(文)
疏十八释此文云。此人并有七种佛后身六种佛性。但此佛性亦有亦无。众生现在烦恼障故。此即是无决定得故。此则为有(云云)
法相家云。断善阐提后得成佛。无性阐提毕竟不成(云云)今云。汝依何言别有无性阐提。然经论说阐提人无佛性者。障未来故。非决定有故。为破定有见故说为无。理实此人必定当得无上菩提也。此乃但是断善阐提。何辨别有无性阐提乎。
第九卷云○一阐提辈亦复如是。虽闻如是大般涅槃。○终不能发菩提心芽。若能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断灭一切善根。如彼燋种不能复生菩提根芽(云云)又云。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以是业缘不能得生菩提妙因。流转生死无有穷已(文)
又云。大涅槃经亦复如是。遍入一切众生毛孔为作菩提微妙因缘。除一阐提。何以故。非法器故(云云)此卷中广说一阐提毕竟不成佛。而言断善根故。故知断善根人名一阐提。余处亦指此人为毕竟无性。然此中说断善阐提。约当得义说为有性。此可类楞伽声闻乘性。后得成佛也。
三十一云。世间之义。为一阐提五逆罪说。现在中虽无利益。以怜愍。故为生后世诸善种子(文)
问。法华经中。说一乘。有人言。未辨佛性。但明万善缘因佛性(云云)尔者大师何破此说耶。答。以十证非此释。如法华游意矣。
华玄三云。法华无佛性文。而天亲释法华论。有七处明佛性。故知一乘是佛性异名(文)
游意云。法华论释云(释不轻品)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悉当作佛。以此推之。知非善人独有佛性又譬喻品劝信文云。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得成佛道。此分明说一切成佛。岂简恶人。又云。五者宝性论云。究竟一切经说有如来藏及三宝无差别。○六者中论四谛品云。虽复勤精进(乃至)十者人语难依。圣语宜信。天亲法华论。七处明佛性(云云)
问。譬喻品文。但明信受。今所说者。皆当作佛。云何以此证善恶等一切众生。皆悉作佛耶。答。一切皆当得成佛者。略标经宗旨故。方便品云。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如是等文分明说也。
譬喻品疏云。信受是语者。即上譬喻之语也。一切皆当得成佛道者。略标旨归。令作如斯信也(文)
此举所信。譬喻语下义也。非明信受之利益欤。言汝若能信受。是语可读欤。犹不审也。
问。依何经论立悉有佛性义耶。答。玄佛性义。唯引涅槃经。而诸经论处处说佛性义也。又可依宝性。佛性等论。也。
宝窟下卷引佛性论。明化身五事云。一令众生三有中生。二令入二乘圣道。三破究竟涅槃增上慢心。故说大乘法华真实教。四于无上乘而成就之。五授无上道说。
取意略抄。今出此文意。正为显佛性论是大师所用也。
佛性论第一云(天亲菩萨造真谛三藏译)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其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其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四为离诽谤真实法故。五为离我执故(文)
次文云(释初过失)一○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阴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文)
又云(释第四失)若不说佛性则不了空。便执实有违谤真如(云云)
第二卷云。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后法身故。称应得(云云)
又云。应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性。记曰。住自性者。谓道前凡夫住。引出性者。从发心上穷有学圣位。至得性者。无学圣住(文)
此是真如一法。随位得异名耳。
里书云
窟下释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云○三藏师意。依者即自性住佛性○持者即引出佛性○建立者即至得果佛性(云云)(具可见之)(已上里书)
同论第一通无性有情云。问曰。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耶。答曰。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阐提因。为令众生舍此法故。若堕一阐提因于长时中轮转不灭。以是义故。经作是说。若依道理。一切众生皆悉有本清净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无有是处(文)(宝性论第三卷同之)问。依他家通此论云。约断善阐提。不约无性阐提。又约暂时无涅槃法不论毕竟无涅槃法者。故不违五性各别义耶。答。既以永无涅槃法为难。故知会通毕竟无涅槃法者也。又楞伽经明二阐提。一者断善。二者菩萨何处更有无性阐提离此类者耶。
问。地持论说(第一)性种性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文)尔者如法相宗家云。有缘无漏法尔种子欤。答。是无为种。问若尔。何故云六入殊胜展转相续。以无为法湛然常住故耶。答。此是真如佛性约缘论之故。云展转相续也。
大般若胜天王分第四云。如来法性在有情类蕴处界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续。烦恼不染本性清净。一切圣法由此成就○谓诸如本无边功德不共之法。从此性。生一切圣者戒定惠品。从此性生(文)
○有二乘无二乘事。又初业不愚后业不愚事。
问。佛说一乘一道。尔者全无证二乘道果者欤。答(云云)愚法二乘证自乘道果。此义非无。然约究竟说。为一乘一道而已。
涅槃经三十一云(迦叶品初)善男子。我于经中告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依(乃至)令一切众生到于一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皆得佛道。善男子。我于经中说须陀洹。人间天上七反往来。便般涅槃(乃至)阿罗汉又凡有二种。○现在亦尔烦恼五阴。未来亦断烦恼五阴。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至阿罗汉不得佛道(文)
疏十八云。捡诸部中。中见有此诤论。若约彼义。作亦得。若是顿悟沙门义。彼明至佛方是悟。余二乘并未悟。若并须至佛方悟者。此则是二乘成佛义。若是渐悟沙门义。三乘久悟○此即是二乘不作佛义。约晓三大法师论者。若是开善前于东州都亭桥头讲明实有二乘得作佛。彼出都。志公呵云。释宁都亭桥。法师因改此义作十义。推无声闻。此即无声闻作佛义。庄严明实有声闻作佛。罗汉断结与六地菩萨。齐功也。并不得佛意如文(云云)
顿悟沙门。渐悟沙门。是谁人耶。志公者。宝志和尚欤。
窟下卷云。三乘初业不愚法者。江南旻师云。三乘初业。即是干惠地。尔时即自知作佛。但厌苦情深。且取罗汉故。实有声闻。后方回小入大。复有人言。三乘初业不愚于法。即成菩萨故。无复声闻。但取菩萨为声闻。故用无声闻义。即开善智藏法师。其人初执有声闻。于杨都兴皇寺正立道有声闻义。而志公云。汝谈犊^7□于都亭头法师解此语。昔在会稽灵嘉寺道有声闻义。灵嘉正在都亭头也。因此遂改执无声闻。问。今为用有为用无耶。答。亦有亦无。不同两说。言亦有者。于缘有随缘有。言亦无者。就理明无故。法华论破无声闻义明有声闻(云云)
江南旻师即庄严也。
法华论云。三者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应知(文)经云。而诸草木名有差别(云云)
今窃案之。开善无声闻义。庄严有声闻义。并明罗汉作佛。但开善指罗汉为菩萨。庄严指此名声闻。此二说不言有罗汉而不作佛者。即异经说诤论意也。然于秦代竺道生立一阐提等亦有佛性。惠观等云阐提不成佛者。此是经明别诤论。亦非声闻作佛非作佛之诤也。嘉祥去世以后。慈恩三藏始传此义。故大师且举三大法师有声闻无声闻论而已。
又涅槃疏言捡诸部不见此诤者。小乘诸部。皆云四果声闻不作佛。不兴诤论。大乘诸论。但明声闻作佛。亦不明有不成佛。故无诤论。但以小乘对大乘者。佛于法华分明会通。亦非诤论之类故。云诸部不见此诤也。又佛性论虽有立破(云云)
于无性有情起诤。非于三乘。更考之。
涅槃净影义记云。守小不作。舍小便作义。既两气不得偏执(云云)
问。胜鬘经说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云云)初业者何位耶。答。以七方便位名为初业。若依净影释。总以二乘所行名为初。为大方便故也。
窟下云。有二种不愚。一者后业不愚。二者初业不愚。后业不愚。得罗汉果竟。值善友闻一乘经。回心信大故。不愚大法。故前文云。得不受后有智。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二者初业不愚。即四依之人。名为初业。闻一乘经回小信大○略举始终二种不愚。中间无定。问。小乘初业。正据何位。答。谓小乘七方便(云云)
法华玄第六明二种不愚法。第五卷举多异释之中云。有人言。三乘人初信大乘故。名为初业。此解无妨(云云)
义记云(下卷)三乘之中。二乘所行为大方便故名初业(云云)
问。窟文释初业不愚云四依之人者何耶。答。凡夫位也。
窟云。此四依是世间法者。依法不依人事四依。此是依教寻理。本是凡夫。为世间法(文)
问。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者。三乘通大小。何但云小乘初业耶。答。小乘在三乘中故。举三乘取小乘也。窟云。此以小乘为初业(云云)此文乘于小乘七方便释而来。故知不同。净影总以小乘为初业也。然云此以小乘为初业者。意云。此就小乘中论初业也。经云三乘。即通举大小故释云虽举三乘正取小乘初业为初业而已。
问。小乘初业皆不愚法欤。答不尔。
玄涅槃义云。夫人经不愚于法者。是利根人。非是钝根能尔也(文)
花玄六有此释。又第五出五有说中。第三有说云。此据利根悬悟之人闻三即领一(云云)
窟下云。当知。二乘未闻法华经。并是愚法(云云)
同中卷云。今明本乘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并是愚法。所以然者。夫自知作佛。必不证罗汉。○二种声闻并记罗汉。自谓究竟。悉是愚法。此之二人若闻一乘经回小入大。自知作佛。皆是不愚法○或利或锐入大碍脱(云云)
问。既云自知作佛。又胜鬘经说。不由于他亦自二知得有余地(云云)既尔何故待闻一乘。方得不愚耶。答(云云)
窟下云。此言自知者。要闻他说。而自心证见。故言自知。如华严云。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又如舍利弗云。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身子闻经而称自觉。今亦然也(文)
华严经说十住之功德。而今此中但取自知语。不取位分也。
问。就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之文为有一类初业不愚之人。于七方便位回心向大。已不舍大心。而取四果耶。
准江南旻师释。但彼答云一类也。
答。设尔何失。问。若许有者。宝窟解云。夫自知作佛。必不证罗汉(云云)故知入大乘也。更不证小果也。若不许有此类者。极乐世界声闻云何。彼土声闻先于此土发菩提心。生彼土已取证。罗汉然。彼国土一切不退。故知彼人不退菩萨而取小果耶。答。应云成就大心者。必不证小果。宝窟文分明故也。又道理应尔。若有大心必非小果。若取小果。定非大乘。以大小相违故。若尔。极乐声闻云何会通者。取小果时。彼且有退。然非永失故言不退。以一身中必还得故。如说一乘理一切菩萨毕竟不退。虽取小果。此小果还是一乘所行故。故说一切皆名不退。今此亦尔。于一生说名不退耳。或于胎中退菩提心。非出生时故。
玄教迹义云(净土门)一云。下辈生于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后。受二乘果竟有声闻(等文具如净土问答也)
问。若大乘人。决定不取小果者。狮子吼品文。当云何通耶。
第二十五说菩萨十法见佛性中云。夫少欲者。若有比丘住空寂处。端坐不卧○。既行是事。心不生悔。是名知足。修空三昧。是名寂静。得四果已。于阿耨○菩提心不休息。是名精进(云云)
答。疏无别释。今私会云。为化众生乐取小果故经上文云。菩萨摩诃萨闻是经已。亲近修习。远离一切世间之事。是名少欲(乃至)一切世间悉谓我得沙门道果。然我今者实未能得。我今云何诳惑于人。作是念已。精进修习。沙门道果是名精进(云云)准此故知为顺世情。乐取小乘而非实耳。又言修空三昧。断诸烦恼。同小乘果。立四果名。或应云大乘沙门四果。如法华云。我等今者真阿罗等。此直大乘非小果也。
花玄第六引优婆塞经第十四品云。自知当应得菩提。而且取小乘果(云云)一往见此文。应有自知得大菩提而取小果者。然引法华论。证一切小乘人。不知大乘义即通经言利根者知(一义)久习大乘者。得小果即悟大(二义)又权行者知(三义)令考释文意知得菩提时不取小果(云云)云时亦不知得菩萨也。
花玄引法华论云。不知者。以一切声闻辟支佛不知彼真实处故。不知真实处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此文分明释二乘人不知一乘也(文)
五果回心入何位。
问。涅槃经现病品云。须陀洹八万劫得三菩提(乃至)辟支十千劫得三菩提(云云)尔者五种菩提中何乎。答。有二义也。
涅槃义疏第十五云。此菩提心者。始复是发菩提心。五种菩提中。即是发心菩提此发心菩提位。在三十心前十信中。差至三十心即是伏心菩提(云云)
此中一义云。须陀洹人。过八万劫。至十信发心等云也。若至已下。复是一义云。须陀洹人。回心已后过八万劫方至十住之初心也。
法华玄论五云。瑶法师云。埋中已知一乘。又大经云。罗汉二万劫至发心处。亦是不了之说。所以然者。初业已知同归。何因缘故。经二万劫。始发心耶(云云)
法华略述三云。若二乘果灭身智入无余。更生余净土。未发大乘心。受变易身故。楞伽经云。醉三昧酒。而卧八万劫(云云)
又同二云。大经八万劫到等。就极钝者如在世间。法华者利根故即时到(取意)
统略方便品云。故法华论有二种声闻。有大机者。谓退大取小人。无大机者。是决定声闻。问。此二人同生净土有何异耶。答。悟有早晚。根有利钝。问。住罗汉几时而悟。答。楞伽云。至无量亿劫耽小乘一空三昧乐。犹如醉人久久方醒(云云)
同化城品云。约度二百。五位不同。一发心度○二位度。六心(已上)度二乘位。三入大乘菩萨种性故度。如八万及十千劫到。四伏惑名度(十行七心)五断惑名度。初地至法云(云云)若加佛果可为六位欤。具可见之。
又法华疏云(化城品)言因倒者。如涅槃云。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谓到菩提心。即十住位成种性人(云云)
同疏(信解品)云。声闻回小入大。始得入菩萨十信之位(乃至)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经云。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十住初心(云云)统略中(同前义疏文)
今案诸文一意者。五果人经八万劫等到十信初心也。一义云。从发心后。经八万劫等。方至十住初心也。略述意存前义欤。然大师所释诸文。多分明后义耳。寻前义云。前三果人于何处经八万等劫耶。若界内者。或可减一劫。其时不定何云八万劫耶。若约界外者。同至罗汉。应同二万乎。答。于界内有尔许别。此且以时分近远显利钝别也。若准略述意。于界外经八万劫等。依前住果经生不同欤。可寻之。
寻后义云。二乘无学入涅槃之后。未入信位之前。经几劫数耶。答。无量劫。故统略引楞伽云尔也。
十卷楞伽疏(留支新译自讲)引大庄严经云。非想八万劫为一日夜。乘此经无量劫(云云)明知非八万劫。故知略述难可依信也。但略述意。□涅槃疏。
问。声闻之人回小入大时。始入何位耶。答。十信之始也。
法华疏(信解品)云。声闻回小入大。始得入菩萨十信之位。故前文云。汝舍利弗。以信力故。得入此经。即其证也。又真谛三藏云。十七地论文。亦作此判。又理数应尔。学小乘犹未信大今破小执而信大乘者。即知始学十信也。问。声闻回小入大得十信位者。为入十信初心为十信满足耶。答。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云。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十住初心。故知回小入大未具十信也。
又云。直往菩萨十信与回小入大十信何异。答云。互有优劣。直往菩萨十信。方便用强。般若用弱。以诸菩萨多修众行。济度众生故。方便用强。不欲专心修于空观断除烦恼。故般若观弱○(云云)又云。罗汉回小入大。既在十信。为在界外受生。为在界内受生。答。界外受生。如释论及胜鬘经。皆云。罗汉三界外受变易生。直往十信菩萨即在界内受生(云云)
问。初地菩萨尽三界惑。受变易生。二乘无学所断所受同何不入初地耶。答。二乘回心时。方便用弱。尚不及直往十信。况入初地耶。
譬喻品疏云(释游于四方)二乘既得悟解。则入十住心(云云)此以住行向地含于四故。泛言入十住心耳。非回心初入十住也。
统略云(信解品)既是始回。但是初信根耳。○八万十千劫。十信方备。依摄论。僧祇劫行行十信始成。此明直往人也。○小乘人专习空观(云云)
一乘辨体事
问。人天善为成佛因耶。答。但是远缘非近因也。
方便品疏云。问。低头举手善。云何成佛。答。昔竺道生着善不受报论。明一毫之善并皆成佛。不受生死之报。今璎珞经亦有此言。成实论师云。一念善有习报两因。报因则感于人天。习因牵性相生作佛。今明此义并成难解。经云。有所得善不动不出。凡夫习因之善。既是有所得。云何得成佛耶。即以此言还责生法师也(云云)又云。人天善根。盖是得佛之远缘。故云成佛耳。大品明其近不。取其远故。无所得善能动能出得之。善不动不出。此经近远通说故。并云成佛。○人天善根有二种。一者习因。二者报因(云云)即人天身以有习因因值佛菩萨闻说大乘。生一念无所得信。是佛道种子。藉前有所得生后无所得。故智度论云。有所得者。是无所得初门。故言是远缘也(等文可具见之)
大乘玄一乘义云。报习两因。取习因为乘体。报因住生死不取(文)
问。璎珞经既有其说。何破生公善不受报义耶。
答。经且约善顺理法故。得为成佛。生死果报。由无明故。以染法为因。以净法为缘。理实人天善正感生死果。若望佛道。但为远缘也。又云。璎珞经约习因。生公所说失报因义也。
璎珞经下卷云。佛果。而言善恶一心者。是洴沙王国中外道安陀师偈。明暗一相。善恶一心。古佛常说。无相智火。灭无明暗。而善恶二别。而言同一果者。亦无是处。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之果。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故名善不受生灭之果。唯受常佛之果。佛子。若凡夫圣人一切善皆名无漏。不受漏果而言受漏果者。佛化众生行善背恶故。缘因而发有为果报非为漏因者。无明业受果故(乃至)一切皆苦无明为本(文)问。习因报因者。与成实师解何异耶。答。义疏答此问云。答。彼明一念善具二因。今明有所得善。前后相生义自是习因。感报之义是报因。此之习报并不成佛。故法华论释童子聚沙为佛塔。皆得成佛者。要是发菩提心方得成佛。非谓凡夫善根。及决定声闻善根得成佛也。中论云虽复勤精进。修行苦道若前非佛性。终不得成佛也(文)
此释中论文。准前后文。有所得善终不成佛云也。
问。今习因报因。亦应一念具之。若尔。何故与成实师异耶。答。彼师于一念中有习因性。今明但取相生义说习因。非一念中习因义。又彼师习因成佛。今明不成佛故为异也。
又问。中论文释涅槃佛性。何云有所得善不成佛耶。答。涅槃佛性有多门。今据道内了因佛性。明成佛义也。又论既云若先非佛性。故知。反显先是佛性。先是佛性者即本有也。然疏以此证无所得者。以中道为正因。证以无所得为因而已。
花玄三云。华严中。正法性起文云。微尘中有一经卷。经卷中广说一切事。此即是众生身中有佛性。破微尘出经卷。即是除烦恼见佛性也。佛性即是正因。诸菩萨修行三十心十地等即是缘因也(文)
缘正二因。俱是佛性。并名一乘。然佛性以正因为宗。一乘以缘因为宗耳。
乘体不同事
玄一乘义云。若究竟为言。中道为乘体。摄论云性乘。若就用谈。万善为乘体。万善之中。以般若为体。报习两善。所习因为体。报因住生死不取。问。若尔。不应会人天五乘为一乘。答曰。人天是报果。而此乘体。有习因义故会。乃是增上缘义。别而为谁。有漏善非乘体。无漏善为乘体。乘有二种。有漏善为远乘。无漏善为近乘。乘有二种。一者动乘。二者不动乘。万行为动乘。如来藏佛性中道为不动乘。初教以果为乘。故言三车在门外。此是尽无生智果。大乘与因果为乘。问曰。若大乘因果为乘者。何故经言于佛果上更无说一乘法事。答曰。此约用为言。不言乘体不至佛果(文)
乘有体用。若望其名者。体用俱为体故。云就用万善为体也。此体用者。即是动乘不动乘也。言万善之中。波若为体者。是乘主也。又般若名乘本。余行乘末也。报习两善者。就人天善分别之。为显此义故。分别有漏无漏。远乘近乘也。二乘及地前无漏为变易因。亦是远乘。若菩萨习无所得义。通摄近乘。又初地上无漏为变易三界因义。亦是远乘。而大分论之。有所得是远乘。无所得为远乘也。
花玄四云。今菩萨所行从初发心即行无所得观。此是近乘。无有远。但就无所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远耳(文)
窟中云。变易对界内名无为。实是有为。今亦尔感有为生死业名为有漏。对此有漏故。感界外生死者为无漏。而体实是有漏(云云)
花玄四云。乘道因果。果乘以万德为体。因乘以万行为体(文)
又云○则般若为本。余行为末○问。同是无得。六度是正体。有何本末。答。若六度同是无得者。要须般若方成无得。故般若为本。五度为末。大品云。鸟集须弥。同一金色虽同金色。而须弥为本。要由须弥色乃同耳(文)
问。乘以运出为义。中道既不动也。何为乘本耶。答。
玄一乘义云。以其不动故。能令万善动出。亦令行者动出生死住彼涅槃。故为乘(文)
花玄四引唯识论云。乘是显载义。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惠等行。由福惠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载出众生(文)
问。乘是运载义。佛果更无出义。何故为乘耶。答。即上文云。佛果载出众生(文)又一乘义云。不言乘体不至佛果(文)意云。乘体至佛果也乘体者。中道正法也。
法华游意明经宗。出三家义。一家云。如大品云。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智度论释此语云。乘到菩提反名种智故知。以因为乘。胜鬘经云。于佛果上。更不说一乘法事。故知。果非乘矣(文)第二家云。此经以果为宗。不云乘是果。第三家云。此经具以一乘因果为宗。
智论五十云(经)佛言。是乘于三界中出。至萨婆若中住。以不二法故(文)
胜鬘经云。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事(文)
窟中○云。一乘是因道。法身是果究竟(取意)
花玄第二释果乘义云。虚通自在。纵任无碍。因之为乘(文)
法华疏云。今已出三界。何用乘为。是故释云可以游戏。游戏者适悦也(文)
统略云。车之运动。必由于牛。大乘化物。要是慈悲(文)
花玄四云。果乘但有运他之义。佛既已出。无劳更运。若纵任自在明运者。果德具有此运也(文)法华经云。今在门外。可以游戏(云云)
问。一乘义云。初教以果为乘。是尽无生者。唯第四果欤。答(云云)
问。若唯第四果。义疏见通前三果也。若通四果。何云是尽无生智耶。答。若以人从法。四果俱在明外。故通为乘。然前三果非究竟果。烦恼未尽故。以法从人。不摄乘体欤。
法华疏(譬喻品)然罗汉报身。实在界内。以人从法亦得。诸罗汉为出三界外。以法从人。人在界内亦得。云罗汉在三界内也。若身法各别分别内外。两属初果。所得无漏。即非三界计法。例此可知也(文)
经言三车在门外。故知。以人从法也。此释意。尔就一乘义取尽无生者。约烦恼尽未尽论。若论法体。四果并出三界外。可为门外车也。
花玄四云○今明六度为远道品为近者。为释无生品经文。经文云有世间六度。出世间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间。论主解此一义故。明六度为远道品为近○六度杂有世出世故远。道品纯出世间故近○六度中。明通浅深。如布施。持戒。忍辱等。通于浅深。可得有杂义。道品中。明定惠。定惠深于施戒就此一义故。六度远。道品为近(云云)
中边分别论明乘有五
一乘本(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惠等)三乘摄(慈悲引众生)四乘障(二障)五乘果(佛果)
唯识论解乘有三体六义(六义略之)
三体者。一自性(二空所显真如)二随流(福惠)三至果(无上菩提)
摄论明乘有三
一乘因。二乘缘。三乘得(义同上之)法华论意同之。
十二门论乘具四事
一乘(诸法实相)二乘主(般若)三乘助(除般若余一切行)四乘果(萨婆若也)
问。偏行六度文证理证俱有。所言理者。新学菩萨于三乘教中异彼二乘所行。偏修六度行。如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者。即此人闻法华舍三知一也。言文证者。智论九十二云○六波罗蜜。是菩萨初发心道。次行四禅。八背舍。九次第定及三十七品道。但求涅槃。十八空。佛十力等微细。但为求佛道。六波罗蜜道多为众生故。三十七品等但求涅槃。十八空等于涅槃中。出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道。是三种皆是生身菩萨所行。所以者何。分别诸法故。今又一切法皆是菩萨道。是法性生身菩萨所行。不见诸法有好恶。安立诸法平等相故。此中佛自说因缘。菩萨应学一切法。若一法不学。则不能得一切种智。学一切法者。用一切种门。思惟筹量修观近远(文)
三车四车(三车八证四车六文)
三车八文
一乘义云(华玄四同之)评曰。三车四车诤论纷论。由来久矣。了之则一部可通。迷之则七轴皆壅。今以八文征之。方见此释为谬(文)此评四车义也。
次文云。第一文云。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若二若三。此文次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谓佛乘为第二也。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者。无有缘觉为第二声闻为第三。以此文详之。则唯有三车则执四为谬矣。○此从上数至下。岂非次第耶。○又普门品中。亦列佛乘为初。次及缘觉。后明声闻。与今同矣(文)
又云。第二文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大论举况者。皆举胜以况劣。若言第三是偏行六度菩萨者。昔二乘中佛乘为胜。二乘为劣(云云)
问。尚无二乘。何况于二上加三耶。凡三者于二上加。若无前二数。云何有第三耶。若尔。何故必举胜况劣耶。答。若但破三数。不破偏行六度菩萨乘也。
摄偏第十五云(梁)论曰。五救济乘为业。诸菩萨欲偏行别乘。及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释曰○诸菩萨在十信位中。修大行未坚固。多厌怖生死。慈悲众生。心犹劣薄。喜欲舍大乘本愿修小乘道。故云欲偏行别乘(乃至)安立如此大乘人。令修行大乘(文)三乘中菩萨欲退取小乘。既欲退取故。知非一乘菩萨也。
又云。三者。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第四文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全同前矣。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此文最分明○(文)问。此文云无声闻。不云无缘觉。云何为证耶。答。以菩萨对声闻。意显大有小无也。
又云。六者。信解品云。密遣二人。七者。化城喻品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而得灭度耳。八者。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诸文甚多。略举八证(云云)
(三处文在此处)
四车六(文)
又云。评曰。若但有三乘。不违八证。寻经首尾。复害六文。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则知三乘皆是方便。又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云。于一乘道。随宜说三。又诸子索三。父皆不与。又虚指门外。明有三车。诸子出门。无三可见。又三车中之一是实者。则会二归一。不名会三归一(文)
明索车义云。在二乘不在菩萨。以菩萨未尽至果处故也。
问。诸子出门不见三车。与上索车证不异如何。
答。不说乘车是不见也。说愿赐是索车也。故虽义通而两举耳。问。会三归一者。非经文何为证耶。
答。三车家亦云尔。故且为难欤。又惠观序云。会三归一乘之始也(云云)华玄二云。此序为什所难(云云)关中旧说故。引为难也。
摄论云(天亲造)声闻缘觉六波罗蜜菩萨。许有烦恼可断。佛果可得。是故为烦恼所污。十地菩萨行通达大智故。不为烦恼所污(云云)
又净影释云。地前菩萨为三乘地(取意此释)胜鬘经此三地文也。
答。非无偏行六度菩萨。然于三乘辨有无。但言无二乘。不言无菩萨。以总为大乘故。若约别义。非无四乘。则于佛乘有权实。菩萨有二类也。可熟思之(已上里书)
问。三车四车中。以何为正义耶。答。以三车为正矣。一乘义云(此会方便说三与余二非真也)○唯一佛乘。欲引导众生故。方便说三考实而言。唯一佛乘是实。余二非真。是故说三说二。种犹一意耳。假设近喻以况远旨。以父手中唯有一果。欲引诸子说一果为三果。考实而论。唯有一果。无二果。是故二文无相违也○晚见法华论。释十方佛土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与今意同。论云。此是遮者。明无二乘涅槃。唯佛究竟无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偈但明无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无偏行六度菩萨故。光宅失旨也(文)
大义抄第四云(西大寺玄睿)汝云权实未详其意。若体有无。都无此义。若有具不具。我亦详之。谓昔佛乘实有。但未具足故。云佛乘为权。未详其意也。
天台师破嘉祥云。何处经论。以声闻众而为第三。都是妄说。通云。观音品说此次第。又善戒经第一云。列菩萨缘觉声闻。如次为利中钝。又华严三十五。如来惠光先照菩萨。次缘觉。后声闻。又南岳大师菩萨为第一。缘觉第二。声闻第三(见譬喻品疏)天台文句(第四卷也)既谤其祖匠乎(取意)
今私更助显即引证云天亲涅槃论并十住婆娑见之。
十住毗婆娑十二云。一者佛乘。二者辟支佛乘。三者声闻乘(云云)
天亲涅槃论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为浊(等文)已上二文证次第也。
宝性论第三云。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者小乘(文)
又法华论云。方便品五门示现。破二明一(文)
生公疏云。若二若三。二第二乘也。三第三乘。亦应无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既无二三。一亦去矣(文)
一亦去矣者。非三非一中道也。
义疏云○对昔与偏故。今明等赐故。下文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即其证已(等文)昔以大车但赐菩萨。故名偏赐。方今以大车等赐诸子。其意明也。问。涅槃论云。声闻缘觉六波罗蜜菩萨计有烦恼可断佛果可得。是故为烦恼所污。十地菩萨行通达大智(云云)又净影释云。地前菩萨为三乘地菩萨。又云。无三乘别教中权大故云无三(云云)若尔。四乘义何舍之耶。答。涅槃论。且以地前望地上。为烦恼所染。非云如二乘所趣是别也。
问。嘉祥御意。唯三车义欤。答(云云)
化城品疏云(新旧二疏同耳)问。三车中。大车为是实为是权也。答。具有二义。若道理无二唯有一者。则二是方便。一是真实○二者云○脱珍御服着弊垢衣。以是方便得近其子。此之佛乘亦是方便。所以然者。无有从凡夫身于道树下始得成圣。为二乘故。方便示现也(文)今见此文。具用二义。然正以道理有无为经大宗而已。宜善思之。
统略下云。三车明义与树王佛其义不同。三车通是诸佛立出世乘之大意。出世唯有三乘。三外更无乘(云云)大车总喻三身。及正喻法身。释可具见之。
游意(法华)云。问。今明一乘。为是三中一。为是三外有一耶。答。此经始终。具有二义。一者犹是三中一(云云)二者一乘非是三中之一。如信解品说。长者以方便力蜜遣二人。即以二乘为方便。脱珍御服。着弊垢衣。方便附近子语令勤作。即佛乘亦是方便。则知三乘并是方便。今明一乘是真实故。知一乘非是三乘中之佛乘也(云云)
又即会方便说三与二乘是方便云。如人手内实有一果方便言三果(云云)如一乘义释也。
问。既云今一乘非三中一。何故不言四车耶。答。统略云。立出世乘之大意。唯有三乘(云云)又云。昔树王佛。别为二乘人起之(云云)此释是三车之要节也。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六(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七
九菩萨地位义(略广)
十信不同。
退不退义。
真悟十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无生忍位。
五十二位名(大乘七贤华严几位)
修行时量(何以入僧祇三祇配位)
等觉地。
僧祇数有异说。
三祇劫劫量(僧祇数善行僧祇)
速疾成佛有无(超劫大顿悟小顿悟)
有为般若。
四依位分(得义多少)
三种意生身(同异有生死)
大力菩萨(初地反易)
为物反易(白报反易为物反易)
断惑分齐。
菩萨地位义
问。今宗家意。何建立菩萨地位耶。答。形势非一(云云)法华疏第一云。但菩萨略广二位。略说则十四贤圣。广说五十一位。十四贤圣者。外凡及内凡三贤并十地也。广说五十一位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地。妙觉属佛。非菩萨地摄也(文)
此中。外凡即十信位。内凡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也。
问。何故十信名外凡。三贤名内凡乎。答。论内外略有二种。一约邪正以分内外。谓内道。外道二约大乘信望理为内外。就大乘中。一念信无生为内。未信为外。又五根立者名内。未立者名外。又十信未入无所得名外。十信已上无所得心发方名内也。今此中。正约有得无得。以分内外。虽初发心亦学大乘无所得心。而未明了。数数退进。犹名有得。为外凡也。
里书云
正位十信者。虽信无生。而未明了故。名内外凡也(已上里书)
名玄四。释般若大义中云。五十二位大贤圣位。皆在般若藏中(云云)
里书云
依此文意者。于正位十信者。信无生虽未明了。学无生之一边之故。且名内凡也(已上里书)
玄佛性义云○然由来亦言有理内外凡夫及内道外道。故信等五根未立者理外行心名外凡夫。五根立者。理内行心名内凡夫。故言理内行心理外行心。既有此语。亦即是理内外义。但旧师等不甚分明。作此名数耳。经言。复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外道道者。无常无乐。内道道者。有常有乐。菩提解脱亦复如是。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解脱亦然也○又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外道。若一切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即属内道。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也。分理内外竟(文)
理内外义。是此宗一科大义也。见净名玄(云云)
又八科章有义目而阙文。
仁王般若云(受持品)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等文。起信论云经万劫。与此同)
疏云。此心前外凡十信(云云)又云。善趣见理未明。数数退大住小乘。似彼轻毛随风动。不能正住(文)又云○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进位也○发无所得心。入习忍位也(文)
里书云
见疏意。今习忍以前者。习忍配十住故。以前者不限仰学十善欤。与上卷意别也。上卷意者。习种性当十信位释。下卷意者。习种性配十住也。
十信亦名十善位。亦名轻毛。亦名假名菩萨。名字菩萨。信根菩萨也。十住(华严)亦名习种姓。亦名十解(若依仁王十住台为性种。十善后别有十信。见后之璎珞同仁王。见疏意也)十行亦名性种性。十回向亦名道种性(云云)
四论玄第五卷(均正师)释璎珞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不能入七住云。今谓十住前得二谛空位中退也。又本业经云。退入外道起大邪见。及作五逆等。岂非初发心前具缚凡夫菩萨泛明之也。若得中假十信位与三十心及初地已上。更造大邪见等。无有是处(文)
又云。今无得意。开则有六位。一学无得凡夫位乘。二假十信位乘。三初发心中十信位乘。四相似乘位。即此心也。五从初地已上。至金刚心真乘位。六佛果是果位乘(文)
今案。此均师意。初凡夫位退。第二第三中假十信即不退也。又嘉祥意。十善菩萨有退。习种之十信即不退也(见下文)十住。十行。仁王合为性种故。前习种只是十信。华严此名贤首。当仁王习种。非轻毛十信位也。
仁王疏云(散华品)此经性种在十解十行。依华严十住为习种。十行为性种。依华严十解为十住。一名发心住(乃至)灌顶住行者。一名欢喜行(乃至)十名真实行(文)问。依仁王经。亦应云十住为习种。十行为性种。同华严经。依何文理十住十行合为后性种耶。答(见后文也)
仁王云。(散花品)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姓十信。信心。精进○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文)
仁王经疏云。此经中。十解为习种。十行为性种。在十解十行。依华严。十住为习种。十行为性种。依华严。十住一名发心住(乃至)十灌顶住。十行者一名欢喜行(乃至)十名真实行(文)
任经文并今疏文者。今经习种。性种。道种。如次可云华严十住。十行。十回向。勘多悉之。
仁王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种坚德转轮王(文已上以或本书加之)
华严云。贤首位中。得海印等尘数三昧。于十方界能现八相。即当此位也。涅槃疏第七云。如华严所明。十住初心。便能八相成道(文)此明华严贤首为十住初心也。
里书云
璎珞经贤圣名字品列十信。以不退心为第六。而不说施心(矣)又以念为第二。精进为第三。又后四云回向。护。戒。愿。仁王云戒。护。愿。回向也。
信解品疏云。所言十信者。信进。念。定。惠。五根为五。第六不退心。第七回向心。第八戒心。第九护心。第十愿心(云云)(已上)
又仁王偈云。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坚心(文)十止者。当华严十住及十行。今合为十止也。
十止者。经云。四意止。身受心法。三意止。慈施惠。三意止。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此十二因缘起观也)
疏云。解云。无量恒河沙世界人天二乘。修行种种功德。聚集作一分。与信心菩萨等也(乃至)十信忍超过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过二乘(文)
法华游意。合珍云。大乘义章依法散经云此心前有二种十信。而立假十信。中十信矣。嘉祥师意。三十心前但有十信。都不言假之与中也(云云)(三乘位数云。三论有二师。均僧正分六十二位。谓假十信中十信云云。嘉祥但有五十二位云云)
退不退事
问。付位行念三不退。且菩萨何位得位不退耶。答。十信第六心。或十住第七心(云云)
法华疏第一云。旧明三种不退。二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释三不退。凡有四说。○(第四说三上加证不退为第一。更可见文之)今谓。经论不同。难可详会。本业璎珞经云。十住第六住。犹退作五逆。况复二乘。而十信第六信名为不退心。则知六信以上便是不退。地持论云。种性菩萨或进或退。则与本业大意略同。然多是外凡。第六心免位退也。所以知然者。十信中。前五则是五根不立。第六称不退心。五根既立故。复得不退。则知。六心以上无有退也。又经言。十信菩萨十千劫行道。摄大乘论明阿僧祇劫修行。而舍利弗六十劫行道。六心中退者。此则是仰学六信。犹未证六信也。而璎珞经言六住退者。龙树释此语云。欲怖地前菩萨令速入初地故云退耳。其实不退(文)
自今谓经论不同至大意略同者。经论各自相违。初举璎珞二文相违。一者六住退二者六信不退。彼经列十信。名第六为不退信。
里书
涅槃疏十七云。但解六位不同。开善等门宗解云。是三十心前第六心。名为六住。第七心即不退。此于六住。邻于七住。当得于七住故。云为六住说。得医药不得。悉皆自差也。今明六心是退。如舍利弗等等并退。此心既是退位。若遇善知识即不退。若不遇即退。作阐提犯五逆等。何得言定差。故亦不可(云云)
三乘位数云。十信七心以上免位退。或云六心以上是不退也(云云)(已上里书)
本业璎珞经上云。如上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文)地持论。或进或退者。举论二说。或进者。谓或说不退也。或退者。退进不定。且举退一边故。云与本业略同也。
地持论第三云。无种性处。人善趣成就。数退数进。有种性处。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文)十住不退(文)
又第一云。种性菩萨白净之法。不现在前。或生恶道(略抄)
又云。种性菩萨无善友等四法故。不能得成就无上菩提。若得此四法疾得菩提(取意)
疏然多是外凡第六心既位退也等者。自下有二释。此初释也。谓约多分云十信六心不退。意显少分十住亦有退。又经言十信云下。第二释也。十信六心以上实不退。而教中说退。是方便说。谓令地前菩萨生恐怖心故作是说。然非全无事也。然者指何事说六住退耶。谓身子六心退故。假说六住心。六心者是六信。此是仰学六信。非正得入六信耳。言仰学六信者。正在第五信。仰修六信也以第五信是退位故。退作恶人也。今更案云。仰学六信。非必次第在第五信。但可云善趣初心仰学十信。于仰学十信中。第六心也(如云有相十地等也。又净影释云。善趣位中。后十二住等也。若尔亦可云仰学六住。然约自分中故。云仰学十信也)所以知非第七住者。十信位长万劫。或僧祇劫。过此应入七住。然身子唯六十劫行故非七住。但是十信也。十信中非六信者。还用不退心名也。又优婆塞经一云。舍利弗等六万劫退。未得解脱分法(取意)此约小劫欤。既云未得解脱分。明知非入十住也。
里书云
后曰。案云。以十信位经一万劫。及说经僧祇证。身子六十劫。非第六信也。此义虽理未详。而能契文相耳。先案云。十信经一万劫得入十信而身子六十劫行道证。知未得六住也。然言犹未证六信者。六信犹未得之。况六住哉。此义虽分明。然小不顺文矣。又人云。正在第五信仰修第六信者。今难云。六十劫何至第五信乎。若言初时短后时长者。何妨六十劫至第六信。自七心后经一万劫乎。大师何故以一万劫久证非得第六心乎(已上里书云)
大论第十二说。舍利弗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度布施。何时由乞眼人退趣小乘(取意)统略上云。璎珞经二文解。一云。十信中第六信。名不退心。免于位退。次文云。十住第六住犹退。第七住不退。二文相违。今以两义融会。一约利钝。二就权实(乃至)故龙树十住婆娑云。言十住退者。为怖地前菩萨(等文有别本云。十地婆娑也)
此中二释与疏两解大同也。初约利钝。疏初释云。多分不退。此即许实有退者。就疏意此位多分不退。多分者。若不过施胜退。缘时不退。或多人不退。最钝根者有退。如此等义不的指示。直云多分。统略约二根性分明指示。后约权实者。有权化人现有退。疏云。方便说有退。此二处释。俱明实不退也。
统略释化城品云。一者十住中有利根人即不退。二者钝根人则退。十信亦尔。但十信据初明退不退。十住约终辨退不退(文)此与上文初解同也。
意云。十信前五心。利钝俱退。十住七心已上。利钝俱不退也。六信已上六住已还。钝退利不退。故云十信亦尔。以五信为退。以六信为不退。约初明退不退一对。此约利根。以六住为退。以七住为不退者。约终明一对。此约钝根也。
承说云。示钝有退故。二释犹一义耳(此且一时之义势也。亦不退二释别耳)
十住毗婆娑。为怖地前者。今考多本不得此文。有勤学之辈。更可考之(起信论说。信成就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恐怖令使发勇猛故云云)
里书云
十住婆娑第三卷(阿惟越致品之次有易行品)易行品初文云。问曰。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乃至)菩萨亦如是。若于声闻地及辟支佛地。应生大怖畏。○答曰○若人发愿欲求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云云)(此文虽似今所引。而不分明耳)(已上里书)
法华玄略述云。回小人断四住。或初入十住不退。直往未断故退(取意)
又云。十信六心已上位不退。今意七心已上也。十住断结经云。身子自云。我昔在坏器时。从一住至五住退。复至六住。如是经历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即十信六心退。未至七心不退位(取意)
何引六住退证六信退乎。此存别义也。然经言住者。于信说住名而已。
涅槃疏十七云。开善门宗云。六住者。此心前第六心。名为六住。第七心即不退。此于六住邻于七住不退。○今明六心是退。如舍利弗等并退。此心既是退位。若遇善知识即不退。若不遇即作阐提。犯五逆等。何言定差(文)
三乘位数云。十信七心已上免位退。或云。六心已上是不退也(云云)
问。言六信不退者。付何十信耶。若就仁王所说。外凡十信欤。当无所得习种性十信欤。答(云云)
问。若十善轻毛十信者。何越无所得十信对十住论退不退耶。若习种性十信者。仁王璎珞同明外凡十信故仁王疏引璎珞经十信。明轻毛十信轮王小王胜生。故知。璎珞十信。即仁王十善轻毛菩萨也。次即有十住也。尔者何可定耶。答。外凡十善位也。而璎珞十住在轻毛次。此即无得十信。当华严贤首位也。此以十信亦名十住。未华严十住位也(更思决之)
维摩疏一云。一位不退。谓不退为二乘。或云外凡七心。或云十住七心(文)(此文十信七心不退也)
问。菩萨何位得行不退念不退乎。答。七地行不退。八地念不退也。
法华论疏中云。八地以上免于三退(云云)
法华略述五云。七地为行不退。八地为念不退(云云)
论疏上云。第八地不退者。论云。下功用不能动。此是行不退。论云。上无相行不能动。谓念不退(取意)
此中下功用者。前六地有相有功用位。上无相行者。七地无相有功用也。此即七地望前六地。以为上也。若望八地犹可名下。此就八地。论所离也。
璎珞经上卷云。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萨圣种性(云云)
净影义章。八地以上名法流水也。
已上且付法华疏广略二位。问答之。
大论四十一云。于柔顺忍。每生忍中间。所有法名顶。住是顶上。直趣佛道。不复畏堕。譬如声闻法中。懦忍中间名为顶法。问曰。若得顶不堕。今云何言顶堕。
答曰。垂近应得而先者名为堕。得顶者。智慧安隐。则不畏堕。譬如山顶更得到顶则不畏堕。未到之间。倾危畏堕(乃至)亦名无生法忍(文)
华严涅槃所说不同事
大乘玄佛性义云。一师云。因果本来不二。乃是无二无不二故。名为不二。虽复不二。而开因果二。菩提心为因。佛则是果。此是一重开也。又明果不可顿阶。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此是第二重开也。如是于一一地中或便开为三(乃至)四。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文)(此释涅槃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也)
此意。则十地与菩提心开合总别为异。故知。以初地为发菩提心初也故以初地为发菩提心。发即初义也(起信论为证发心。也。是真发心而)然地前三十心。是初地方便。亦属初地。或废而不论。或兼通。而开为五十一地等也。此中正意。以初地为发菩提心也。
又云(次上文)○但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如此者。初发心时。即见佛性。故一师云。涅槃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慧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但地论师据行位判。行通位别。涅槃辨位别义故。菩萨位智犹未极故。十地菩萨见性不明。九地犹未见。华严明行通义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文)(此释十地惠眼见不了。佛眼见了了也。或言。十住见如罗谷。九住以还未见佛性等也)
此中。云一师者。仙光院云。一师者。兴皇朗和尚也。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及涅槃经十地见终是真悟菩萨。涅槃说。十地见佛性未了者。此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也问。未得真悟十地。或言十住者。是何位乎。为近真悟十地欤(十四向)为初十解位欤答(云云)且云。十行以前十解之十住也。一云。地前菩萨学十地。未的明何位故难定也。
里书云
玄涅槃义辨正义云。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云云)
问。何故称一师耶。答。成者麟角故云尔欤。又是一家之师。故云一师欤。或云一家相传等也。
中论法品疏云。一师相承(云云)智光疏记释此文云。一师者。古旧三论师等(云云)此释非兴皇矣(已上里书)
方便品疏云。十地经云。如是十地义。诸佛之根本。即十地为本佛为其末。又言。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慧出。即佛为本。十地为末(文)大品疏第六有文也。
仁王云。于此经中起一念信。○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文)
疏中云。文○言一念信超十地者。一念无所得波若信。胜有所得百千劫修行十地功德也(文)
准此释文。于真悟十地之前。别有有所得十地。若以初地真无所得解论一念无所得者。则应地前并为有得。若以地前学无所得为无者。更有有所得十地行也。
问。若依后义。实有百千劫中。但修有所得十地者耶。答。初发心十善轻毛位中。多于有所得中行者可有也。或于有所得心修十地行。于此假说百劫千劫。以为挍量。若存此义。有所得十地。其事是有。但百千劫是假耳。
问。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尔者指何位云初发心耶。答。初欢喜地名初发心也(又五种菩提中。发心菩提即十信位等也)问。何故初地名初发心便成正觉乎。答。十地是真悟菩萨也。初地是真悟之始故。云初发心也。从佛智慧出。得佛智慧故。云成正觉也。问。既云初发心。即显未究竟。何云便成正觉耶。答。成正觉即非初心。尔者二义相拒。不可更容乎。次若得佛智慧。应是入佛智慧。何云从佛智慧出耶。答。无阶之阶级。初后宛然。阶级之无阶。发心即佛。此则因果一异。无有相隔也。言从佛智慧出者。于佛智慧有十种别。即此十种分为十地。十地具足。便名为佛故。十地者。从佛智慧而开出也(是故十地经有海十相喻佛果十地也)问。此义犹难了。何故云无阶级之阶级乎。答。于一无生正观。而有十地别故。云无阶级之阶级也。问。既一无生正观。何有十地等别耶。答。总是一无得正观而有十种别也。谓十波罗蜜行。十真如法等。又约教门有阶渐。约证门即无差别。又无二无不二故尔。谓无二故。即成正觉。无不二故。犹是初心也。问。若论阶级时。有明昧耶。若有者还同涅槃经所明十地见性不明义也何以彼为十地前未得真悟。此为真悟乎。若全与佛同无明昧者。直是无差别。便废差别义耶。
答。章云。果不可顿阶。所以因中开为十地(云云)此是阶级之谓也。此有二义。一云有明昧。若无明昧别。即真悟全无十地。何云不可顿阶。既有真悟十地。则真悟有明昧。然涅槃经云未得佛眼见不了故。判为地前。华严经说便成正觉觉知真实。判为真悟十地也。二云无有明昧。但约总别耳。
义犹未尽。对二经意直善思之。
问。胜鬘宝窟中卷。依涅槃大品。从初发心即行无所得。为摄受正法(取意略抄)净名玄第一。依涅槃经发心毕竟二无别之文云。自外凡十信位。皆入不二法门。不二即是无生异名也。又山门相承义云。初发心已来。即二谛并观。故知。地前初发心。亦与佛果无别义者有也。今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何唯云真悟十地乎。答(云云)
今且云。发心毕竟二不别文。与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释之各别也。涅槃文为外凡初发心。华严文为真悟初地。专有其意。谓涅槃一具文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云云)真约悲愿论无二义。华严云。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性(取意)明得佛义。故云真悟也。若更再寻亦得。二文意同故。华严此文在初发心品。此品则在十住法门之中。故知。非必是初地也。难云。若尔。何兴皇和尚。释非地前耶。答。此犹为难故。可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专在初地。初地以上。正观现前。得无生故。名圣位故。然于十住法门中说者。此心皆是初地方便故。修初地德故。举初地德以显十住而已。
百论序疏。证从十信初。皆是无想云。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云。初发心时即是佛故(云云)
华严(六十经)梵行品云(十住品次。初发心品之前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第九卷。
法华论云○(乃至)一生得阿耨○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故(云云)
玄教迹义云○今谓。从初发心则学无生习于并观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云云)(云昧师初地并。什肇云七地并。成论师云八地并。今义初心并也)
法华玄四云。然从初发心则学不二观故。从初发心皆是一体乘。则一念具足万行。故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但约此观明晦故。开一体异体耳(文)(一念具万行。万行不二名一体也。次上云与般若相应不二观云云)
中论疏第二云○若心无生则无所依。离一切缚。即便得中道故。五十二贤圣。皆就无生观内分其阶级。初信诸法本性无生故名十信。稍折伏生心。令不起动念故。名为伏忍。即三十心人。以折伏生心不起动念。则无生稍明。顺诸法无生。不顺于生名为顺忍。初地至六地也。生心动念不复现前。无生现前故。名无生忍。七地至九地也。生心动念。毕竟寂灭。无生妙悟。了了分明。故称寂灭忍。即十地等觉妙觉也。以阶级无阶级。唯一无生观。无阶级阶级故。有五十二位不同(文)
此文且约五忍故。等觉妙觉合为一种妙悟分明也。若约因果亦有明晦差别不同也。
次文云。所以五十二位并作无生观者。良由二谛本来无生故。因二谛无生发无观。如涅槃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则知。八不是五十二贤圣之根本也(文)二谛无生者。世谛因缘假生。涅槃非性灭故无生灭。真谛者假生宛然。即不生故。云二谛本来无生也。
里书云
高野大师十住心论云。阶级无阶级。不障一念成觉(云云)已上里书。
又四论玄十地义云。一家自有顿渐悟义。藏师云。从凡入圣。必是渐入。无有顿悟。而经云顿断者。应迹引接论之也。诸师多云有顿渐悟义。随人意提之。而大乘无所得宗意。应如诸法师释。但难明也。钝根薄福学有相善。比丘不信(文)
四论玄十地义云故华严经云。初发心菩萨。即三世如来等。菩萨头陀经云。前念出家。后念成道。又云。直是最上利根菩萨。一了悟解。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由次第。等觉。妙觉。前念为因。后为果。金刚圣体种智现前。涅槃城中证究竟果(云云)
又云。故知此菩萨无阶差别十地也(云云)(此明初地证与佛无异也)
又引大品二十二云。一念相应惠。断无量烦恼及习成佛(乃至)但诸佛为缘。渐顿方便开耳(云云)
大论九十四云。菩萨法亦是佛法。若知一切种。是得一切种智。断烦恼习。菩萨当得是法。佛以一念相应惠知一切法已。得阿耨○菩提(云云)
维摩疏四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二乘法以此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则豁然大悟。具一切智(文)
一义云。四金刚顶。皆名为伏故。约顿断为一念也。一义云。许最上利根之顿悟欤。一义云。一念正观为道场故。即是阶级之无阶级也。一云解惑相对。谓迷为一念悟为一念也(已上里)
问五十二位者何等耶。答。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也。问。尔者依何经论立五十二位乎。答(云云)
法华玄第五云。华严。璎珞。仁王。摄大乘论。十七地论。五凡夫论等。皆有五十二位。则地前有四十心。初即是十信。十信一阿僧祇行。行始乃得之○又大集经分明辨四十心。此如何。次有四等六度。复有十信(文)
璎珞贤圣名字品云。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了义(云云)又云。十贤名门。所谓初发心住。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萨(云云)
略述四云。大集四十心者。地前三十心加十地行之四等六度。此乃在十地前十回向后(文)
大乘有七贤事
仁王疏上云。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名为七贤(文)(习种前有四人者应是十信之差别也)
问。华严经中。于大乘说几位耶。答五十二位(云云)
问。考彼经。但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果功德。不别说十信位。何云五十二位耶(又等觉可寻之)答。彼经总说贤首位在十住前。故云三十心外更有初发心之信位也。然准余经。具分十信为五十二位也(贤首者。说人名也。见经文。虽无贤首位名。然于初发心与说人名。本从所得法门立说人名故耳)
贤首菩萨品(第八奥第七第八端)文殊问贤首答(四论玄以文殊为十信说人也。有其谓矣。第二会说主故也可见经文)
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说。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犹不尽(等文)
若为诸佛常护念。以佛功德自庄严。若佛功德自庄严。即得无量功德身。若得无量功德身。其身显曜如金山。若身显曜如金山。具足众相三十二(等文)(已上第六)若彼一切众生类。一念之中悉知心。其人生死永无余。寂灭一切烦恼患。法身功德智慧具。深解一切诸法实。十地十种自在力。皆悉究竟胜解脱(等文)或有刹土无有佛。于彼示现成正觉。或有刹土无有法。于彼示现说法藏。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佛道(文)
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三昧生尘等定(等文)(已上第七如是等广说信位功德须见之)
涅槃疏第七云。如华严所明十住初心。便能八相成道。乃至今时所判十信初心。去是初依位(云云)
此文有二料简。一云。十住初心开为十信故。即证十信位也。二云。华严所说十住初心为贤首位。但以义势兼取十信。非以十信为十住初心也。又更一义云。华严贤首当仁王经十住故尔。谓且取初义。
净影云。于贤首位中。得海印等尘数三昧。于十方界。八相作佛。即以此证此位断无明住地也。
仁王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云云)
疏中卷云。言十善菩萨。是即第一颂。外凡夫发一念菩提心。破无始有轮故。云长别三界苦轮海也。十信菩萨。虽未出三界。已发大心。求出三界。已能离三恶道。文总言长别也(文)(恐可准此释论贤首位功德欤。又华严十信。仁王习种性故。其位行甚深也。后义为正也)
四论玄(第五卷十地义)云。泛论经与十信三十心十地名数出处不同也。今依华严。璎珞。两大经明之也(云云)
又云。次贤首品明实行之信。此两品中明菩萨十信行心意。如集善根之行(文)
华严第二会初云(名号品文殊说)时诸菩萨咸作是念。唯愿世尊哀愍我等。随所志乐示现佛刹(乃至)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云云)(十藏十愿等。唯在位中行。非别位也)
四论玄又云。第一明十信。亦名十发心也。璎珞经云。一信心。二念。三精进心。四定心。五惠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心。九愿心。十戒心也(文)(又依发心菩萨经列十信名如文。今者璎珞经贤圣名字品云。名字菩萨常信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惠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文)
又云。此十信行。一家判云。有二种十信。一约假用明十信。二就中假明十信。即是正入菩萨位明十信也。假十信者。如法华经第一卷云。为声闻说四谛法。为缘觉说十二因缘。为菩萨说六波罗蜜(乃至)故一家相传云。偏行六度。即是假用。明六波罗蜜亦得。是相善有所得行(等文)
又云。次三十心。花严璎珞。初十位中十行后十回向。仁王即此名十信十止十坚心也(略取意)
仁王疏下云。璎珞经明有六名。在性名习种性(乃至)问云。何名十信。答。一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贯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也(文)
又云○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也(文)(四论玄。依璎珞经出之。而云华严及菩提心经所并异也云云)
又云。十回向者。一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平等善根回向。七等观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碍回向也(文)
言十地者
一欢喜地(亦名善觉地。亦名童子地。亦名离欲地。亦名初不动地。亦名胜恶魔地。离五怖过一乘魔也。依涅槃经。无畏地也)
二离垢地(亦名观达忍。亦名度黑暗。亦名无畏地。亦名满足也)
三明地(亦名惠忍。亦名度边地。大论四十九云有光地)
四炎地(亦名炎惠忍。亦名尔炎圣觉菩萨。尔炎此名智母。觉生故名智母也。又约喻说名炎地即释尔炎名也。璎珞名须陀涅。大论云增曜地)
五难胜地(亦名胜惠忍。亦名胜达菩萨。璎珞名斯陀含)
六现前地(亦名现法忍。亦名常现真实也。璎珞名阿那含。大论三十九云现在地)
七远行地(亦名远达忍。亦名玄达菩萨。璎珞名阿罗汉。大论名等定惠地。第五十卷也。又云深入地)
八不动地(亦名等观忍。亦名等觉菩萨)
九善惠地(亦名惠光忍。住婆伽梵位。此名世尊。亦名破净地。大论云善相地)
十法云地(亦名寂灭忍。亦名观佛名。亦名灌顶菩萨。亦名无垢地。亦名菩萨最上住)
摄大乘论明五十二位者
摄论第十一云。行愿行地人。满一阿僧祇劫(乃至)乃至十地满第三阿僧祇劫。释曰○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文)
十七地论五凡夫论者
贞元录(第二十四卷)云。十七地论五卷。梁真谛译。
右与瑜伽论同本异译。既阙其本。十七地中。未知与何地相应(云云)
续高传一云。适得五卷。而国难未静。侧附通传(云云)大师引彼论云。说五十二位也。然后代录以为阙本耳。五凡夫论者。贞元录第二十八入伪妄乱真部也。此论一卷。隋开皇十四年所撰众经录内伪八十余部之一也。今虽引之。非必为定量矣(五凡夫论未见之。但有大丈夫论二卷。提婆菩萨造。凉道泰译。更可考之)
梁摄论第十一释云。不了义经云。广说如十七地论(文)(已上里书)
修行时分事
问。菩萨自初发心经几劫数成佛。答。经三阿僧祇劫而成佛也。问。依何文云经三阿僧祇耶。答。依智论。摄论。及地持论等也(起信论。亦明三大僧祇)
宝窟上卷云。智度论述小乘义云○前三僧祇行。有漏六波罗蜜。后九十一劫。种相好业。龙树破其行有漏六波罗蜜。及百劫种相好业。不破其三僧祇。当知三僧祇。此通大小乘为定数通名(文)(大论文。如下引之)
里书
玄论十云。问。摄大乘论。既言一地经三僧祇劫行(云云)何一闻从八生即至四生耶答。彼论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据其极久者耳。复有超生义。则不定。如释迦之超弥勒等也(文)
问。此对三祇以三十三僧祇为长欤。答。不尔。与三祇同。而对超劫者以明长也。
(已上里书)
问。菩萨自何位入僧祇劫耶。答(云云)
统略中卷云。如摄论。十信初心。入初阿僧祇劫。地持中。明种性菩萨上根者入僧祇。软根者不在数中。此二论明位有前后。此二就直往人也(文)
摄大乘论第十一云(梁真谛译)○行愿行地人。满一阿僧祇劫。行清净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无相行人。于六地(乃至)七地满第二阿僧祇劫。从此后。无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满第三阿僧祇劫。释曰○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云云)
此论十五卷。无著本。天亲释。愿行地人为初僧祇。于中以十信为初。故知。此论从十信位入僧祇也。
统略云(信解品)依摄论僧祇劫行。行十信始成(云云)
华玄五云。十信一僧祇行。行始乃得之(云云)
地持论第九云。初阿僧祇。解行住过。得欢喜地。第二阿僧祇。第七地过。入八地。第三僧祇。第九地过。入第十地(取意略抄)
又云。彼一一住亿百千劫多成就。软根者不在数中(云云)此论明十三住。最后是佛果。前十二是菩萨。于十二住中。地前有二。谓种性及解行也。十地即为十故十二也。净影义记释云。善趣位中。修十二住。一一经亿百千大劫。软根迟脱故不在数(云云)准此释文者。有利钝者。是善趣位。非实入其十三住也。今嘉祥意不同之。谓于种性位中自有利钝。利根入阿僧祇劫。劫数乃定。若钝根者。进退不定故。不在僧祇劫数中。故云不在数中也。又大师意。许钝者十住第六心退。故知。此文总言种性意在六住而已。又检瑜伽菩萨地。说地前菩萨有精进懈怠之别(云云)(与地持同本。可考知之)
问。摄论明十信入僧祇者。与地持等。岂不相违耶。答。诸文不甚分明。难可详定。且有二义。一云。十信利根者。自第六信方得不退故。约大分十信判。为僧祇也。一云。华严十信当仁王般若三贤初位。彼经十解十行。于仁王经合为性种。故以十住准仁王意。判属僧祇。十善轻毛。为未入僧祇也。问。且就后义。统略但云摄论。地持二论明位有前后。今何辄会通耶。答疏略文。且约文相为异。然仁王疏。分明解二经。准此会通两论。何咎。又一义云。法华疏统略等。未分明解十信位有二故。但云十信十信(亦云十解)十行十回向。于中十信十住位定。但明退不退异者。约权实利钝等故。仁王璎珞等明位相当。故知十解前十信后。更有十信者。是仁王义疏时别解释也。
意云。仁王疏既以璎珞与仁王为同也。而法华疏云。璎珞十信。邻次十住也。若依仁王疏。璎珞十信假名菩萨。即仁王经轻毛位。非习种之十信。故知仁王疏及法华疏等。明义不同欤。若准法华疏意释仁王者。十信十止十坚心之中。十信者。即十住异名也。更可思之。
后案云。犹可以仁王疏为定故。可云仁王有二种十信而已。
问。以三僧祇相当位方何耶。答(云云)
窟云。初一僧祇行行到初地。二从初地行行。经一僧祇八地。三从八地一僧祇行行。到佛地。问。何故尔。答。初从凡至圣。次从功用到无功用。后从因到果(云云)
问。且就第三僧祇满为即到佛地。为当至第十地初耶。答。二义。一云。到佛地。即以上文为证。云从因到果故也。一义云。到十地初。故地持云。第三僧祇无碍住过。得最上住也。无碍住者。是第九地。最上住者。是第十地也(初僧祇云。解行住过。得欢喜住。第二僧祇云。有行有开发。无相住过。得无开发住。此是七地过。入第八地也。准此故。第十地即是到处也)
问。二义中。何义为正耶。答。文俱分明。难可取舍也。然且以佛地为僧祇到所也。问地持文。既分明。岂不相违耶。答。理实僧祇包含始终故。到法云地满。乃是第三僧祇劫。然地持云得最上住。且于因中究竟为言。如涅槃得义多少。第十地菩萨具得十六分。义与佛地同也(净影释云高美同佛)又可云地持等觉地是三僧祇外。且就此位为僧祇满。然此等觉。第十地摄故。得最上住。理实亦过第十地。而非全过。彼第九地全过之。故云第九地过。得第十地也。然见诸文。多以十地穷为僧祇满耳(此中二义。亦前义为胜耳)此中有一义云僧祇实无定数。但以位分定三僧祇。此义更可决择之。
问。如何名菩萨等觉地菩萨耶。答。十地穷满菩萨。解等佛果。是名等觉菩萨。净影释云(菩萨章)观与佛齐。未是证同(云云)意云横同竖异。又是粗同细异而已。
宝窟上云。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者。是何位人耶。答。有人言。此是第十地入住满三心外。更起胜进。金刚心中所经小劫。进入佛地方便非是大劫僧祇。今谓。璎珞说。无垢地菩萨。千劫学佛威仪。谓象王视观等。无垢地即是等觉地。金刚心菩萨。不云无量僧祇劫学佛威仪。有人言。前云无量僧祇劫与自在王者。此在初地。更经二万僧祇修行。方得作佛。经二万僧祇劫者。此是水火等中劫。经言三大僧祇行行成佛者。此取数六十四。为大劫之劫。满三僧祇也。今谓。经中多明水火等劫为三僧祇。不取后大劫为三僧祇。若必有文证者。亦宜用之。今言过二万僧祇者。或可是劫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
此中有两重。有说与今谓也。初有说。言十地后。金刚心中。经二万僧祇(二万个僧祇。是小劫为释)初今谓云依余经说。等觉菩萨唯经千劫。不云无量僧祇(无量僧祇者。无量即僧祇也)次有说。明从初地来。经二万僧祇劫成佛。而会菩萨总经三劫(云云)次有今谓云三祇之劫量。但是大劫等也。会二万之僧祇者。一云劫阿僧祇云小僧祇。前有说约等觉论劫数。大师释云。或可是小劫。僧祇者。就二地以上论之故异也。
统略下云。无垢地即十地人(文)
统略云(分别功德品)璎珞经。明无垢地菩萨学佛威仪。凡经千劫。无垢地即十地人(文)
寻云。指第十地。总名无垢地欤。答(云云)
华玄略述五云此四僧祇者。二释。一云。就十一地各有三分。谓入住满。○即是为此三。并以地前初僧祇劫为此四。璎珞经云。无垢地菩萨千劫学佛威仪。无垢地即是等觉地(等文)第二释略之。
维摩疏二云。璎珞经云。等觉地菩萨。于百劫内学佛威仪。故举动进止。悉如佛也(文)
二智义云。问。为但波若断。萨婆若亦断。答。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心断。或言佛智所断。即萨婆若断。今明。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详此文意。无碍。解脱。俱有断不断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断。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续于无碍。镇前无惑之处。遮未来惑。不得续生。即有遮断。故亦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惑。得云不尽。故尽与不尽二说不违(文)
此中云金刚心者。是末后一念。而等觉位长经千劫。故知金刚心者。等觉位中之差别也。又若通论。千劫以来。亦即是金刚心位。亦名无垢地菩萨。又无碍道。亦得长通也。
仁王疏上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者。十地菩萨照穷因尽故云理尽。惑果生灭空者。微习故云惑。惑者一切。无碍道空故。璎珞经云等觉菩萨与妙觉佛。生灭为异。此明法身常于生灭也(文)
准此文。等觉十地犹有分段。三界果之残习欤。或可云兼通明之。非云等觉有分段习也。又设言有分段习者。约反易上义分论之而已。
同疏中云。初文云佛与菩萨同用此忍者。是法云地菩萨。依地论。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为无碍道。佛者一切智一切种智依止智体圆满名解脱道。前之四忍断生死未尽。不得寂灭之名(文)
又云。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菩萨者。此定坚固永不退名金刚三昧。无碍道因位所摄名下忍(云云)
又云。断三界心习无明者。依地论。此断微智障。名心习无明。观空究竟无碍道中断心习无明尽亦断色习。文略不论耳。言尽相为金刚者。能破生死因果究竟名为尽也(文)
同下卷云。习忍至灌顶皆名为伏者。从习忍至金刚。未除一念元品。已来一刹那或在。通而言之故名为伏。又云以因对果心内带惑。非是永无故言伏也(文)
此等诸文。或通第十地。总名金刚。或末后一念名金刚。在义无违也。
璎珞经上云(贤圣学观品)等觉性中一人。其名金刚惠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三昧。同一切法性。二谛一谛一合相。复住寿千劫。学佛威仪。象王视观。师子游步。○入佛行处。坐佛道场。超度三魔。复住寿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等觉诸佛二谛界外○常行中道。大乐无为。而生灭为异。而实非佛。现佛神通。常住本境(文)
同下云。佛子。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中品忍观。功德满足。登大山台。入百千三昧。集佛仪用。唯有累果。无常生灭。心心无为。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座佛座处。其智见二。常无常一切法境。当知如佛名为佛。下地一切菩萨。于此菩萨不能别知。于佛名为菩萨。于下菩萨名佛。所以者何。以大变力住寿百劫万劫。现作佛化。初生得道转法轮。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仪进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故名无垢地(文。华严经说等觉地法门可见之)
问。菩萨自初发心经三大僧祇至佛果者。唯以此为为定说欤。亦有异说耶。答。摄大乘论明三大僧祇劫。及七阿僧祇劫。又明此三阿僧祇劫。又仁王云百万阿僧祇劫。又智度论引经云无量阿僧祇劫成佛等。又复经说不经劫数速成佛道。故知三祇只是一途说。然经论中。多明三祇。玄疏等中。亦以为通说。如云当知三僧祇此通大小为定数通名也。当知三祇是长途说。余皆随义。亦有深趣。互不相妨也。
起信论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姓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迳三阿僧祇劫故(云云)
四论玄第十。详起信论云。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昔日地论师造。借菩萨名目之故。寻觅翻经论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不也。
今考贞元录。出起信论一卷真谛译。同论二卷实叉难陀译。同马鸣造。是同本异译也。故知西天有其梵文。前后三藏俱传之。均何早出不见后代录。而未决之故。今考之耳。
里书云
十住毗婆娑第一云。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以二三四至十百千万。或过是数。然后乃得具足修行菩萨十地而成佛道。亦随根之利钝。又以先世宿行因缘(文)
本业经上云。佛子。是三十心一乘信。一乘信。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广行大心。三阿僧祇劫。行伏道忍。方始满足(文)此文于地前经三阿僧祇也。
仁王般若云。从始发心至第十地。经百万阿僧祇劫(云云)义疏释云显起行广多(云云)
意云。修习可经百万阿僧祇功德故也。或应云约中劫云百万阿僧祇。若约大劫不过三祇也。此义不然。若三僧祇者。八地已上等前七地。然此经云前七地经十阿僧祇劫(三贤十地各一阿僧祇见也)八地千阿僧祇。九地万。十地从始发心经百万僧祇。故知。后后转多太增。不可以劫之大小会通之。但可云显起行广多。实非有其多劫事。故经云。修百万阿僧祇劫功德故(云云)
摄大乘论明七阿僧祇及三十阿僧祇也。
本业下卷云○一切贤圣人。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近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若一切众生入是数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萨(云云)
此文可案之。言菩萨经百劫成佛欤然未明之(以上)
华玄二云。二乘发心始入十信。方经五十二位三十三僧祇劫。方至佛耳(文)
里书云
同八云。一时节记三十四阿僧祇劫(文)略述二释。一云十一地各三分。二云十地各三地前四位(略已上)
大论第四云。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有量有限(云云)(此破阿毗昙毗婆娑说也)
宝窟云。龙树但破小乘三祇所行有漏行等。不破三祇。当知三祇大乘定数通名(取意文如上)
里书云
但破有漏六波罗蜜者。论四云。虽为一切众生是心不清净。不知自身无吾我。不知取者无人无主不知所施物。是物实性不可说一。不可说异。是三事心着。是为不清净。于世界中得福报。不能直至佛道。如说般若波罗蜜满。如是(乃至)般若波罗蜜(等文)(非分十地为七分为满云。十地位住菩萨乃能知云云已上)
问。今见论文。正破三僧祇。明无量阿僧祇。而何云论主不破三僧祇耶。答。此义甚难。然应云此破小乘僧祇。彼有限量故。若大乘中三阿僧祇者。即不可限量也(如华严经百二十数之一数也。小乘中引经明六十转数中第五十二数也)
大集经第三十三云。是菩萨或有迳。于百劫中修菩萨行。有得无生法忍(乃至)十地具足修习十八不共四无等诸功德法(云云)
宝窟下引起信论证不立自性清净色义也地持第九云。彼一一住。若中上根者。一一经亿百千大劫。多有成就。软根者。不在数中。彼一切住。要经三阿僧祇大劫。初阿僧祇大劫。解行住过。得观喜住五行胜进第二阿僧祇大劫。观喜住(乃至)有开发无相住过。得无开发无相住。此即决定净心菩萨决定胜进。第三阿僧祇大劫。无开发无相住及无碍智住过。得最上菩萨住。劫有二种。一者日月昼夜时节岁数无量故名阿僧祇。二者大劫无量故名阿僧祇。彼岁数阿僧祇。是前阿僧祇菩萨所过。后三阿僧祇大劫无有过。若菩萨增上精进。能转中劫。不能转大劫。如是十二住菩萨。三阿僧祇大劫○彼三种烦恼障分染断。观喜住。恶趣烦恼分增上中烦恼分一切不行。无开发无相住。无生法忍清净相续。烦恼染污分一切不行。最上菩萨住一切烦恼习使障断入如来住(云云)
净影义记第五可见之。彼义记意云。种性(已上)十二住菩萨。经三阿僧祇。得入如来住。无有增减。然言一一住中随根利钝所经有迟速者。此是善趣。立中修十二住。非实种性已上十二住也。又言劫有二种者。实应有三故。言能转中劫者。是八十增减大劫。如贤劫等为中劫。于此有超劫。非于大劫。得有超义。大劫有二义。一是六十四转风劫。或贤劫等至不可数为一大劫也。此超劫者。大乘法中。是权非实也。又言岁数僧祇是前菩萨所过等者。初僧祇菩萨经无量僧祇。不唯止三故言过也。大劫三阿僧祇者。一切诸住尚不过三安能过多。故言无有过也。今于嘉祥御意者。不必尔欤。窟云。依法华论。但明二种僧祇(云云)
三大僧祇劫量
问。三大僧祇劫量如何。答。
宝窟上云。智论摄论等云。四十里石。天衣三年一拂尽。又此里城。满中芥子。百年取一尽。名一大劫数。此劫不可数。为一大僧祇劫。望璎珞经说此还是小劫。多作此说。或可依璎珞经大劫不可数名一阿僧祇劫(文)璎珞经。四十里石为小劫。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即净居天岁数。三年一拂而尽也。
今见此文有二释。谓或可已下为第二释也。即取璎珞大劫积成僧祇也若依前释。璎珞大劫即一大僧祇。非积彼劫方成僧祇也。
璎珞经下云○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故石乃尽故。名一大僧祇劫(文)
一大劫僧祇劫者。准宝窟。二释。一云。一大劫此劫积成僧祇劫故。云名一大僧祇劫也。一云。一大劫即僧祇劫也。
中论时品疏云。八十小劫为一大劫时。小乘六十数。大乘八十数。为僧祇也。
窟上云。问。已但三僧祇行成佛。今经文。何故言无量僧祇耶。答有人言。此言无量者。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也。僧祇是外国语。此言无数。亦是一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云云)(此是净影义记义也)窟中卷云(释算数譬喻之文)算数者。依振旦法。从一乃至载。数之极也。依外国亦从一数起。十万为一罗叉。十罗叉为一阿知罗叉。十阿知罗叉为一居致。居致居致为一摩陀。摩陀为一阿由陀。如是(乃至)百二十转至阿僧祇。名为算数(文)(罗叉新云落叉。居致新云俱低也)
同上云。有人言。○经言三大僧祇。○此取数六十四为大劫之劫。满三僧祇也。今谓经中多明水火等劫为三僧祇。不取后大劫为三僧祇。若必有文证者。亦宜用之(云云)今案三十里劫八百里劫二释。俱约水火劫论之矣。
地持义记第五云(净影)○是中应有中劫无量。名阿僧祇。谓贤劫等○三大劫无量名阿僧祇者。准依杂心。从初火劫终至风劫。是中合有六十四劫。名一大劫。○亦可中劫数至僧祇合为大劫。事相难知未可辄定数。此大劫至于无量。名大僧祇(云云)
岁数僧祇以为小劫。阿僧祇总有三劫也胜鬘义记辨义章十三住义同之。
嘉祥不用此后大劫阿僧祇之义也。
大乘玄涅槃义云。地前三阿僧祇。地地三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今望经论无定。若言无量阿僧祇是小劫。言三十三阿僧祇是中劫。三阿僧祇成佛是大劫(文)此言大劫者。是水火等劫也。
寻云。此云阿僧祇者。地地齐等。又地前极少。若约三阿僧祇。地上一倍。又十地中。地前与八地上。各有一僧祇也。若尔。时量是何有不同耶。
宝窟会菩萨经二万阿僧祇云。今言过二万僧祇者。或可是劫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文)
寻云。菩萨入僧祇。念念修起无量善法。何善行小劫即长耶。答。地前菩萨根有别利钝。又地上有超次等别矣。同。起信论云种性已上根行即等。何云有利根耶。答。论约总相言等。非无微细差别也。又就三不退可案之。
瑜伽菩萨地云(本地分中菩萨地)谓经第一无数大劫。方乃超越胜解行住次第。证得极欢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勇猛勤精进者(文)
璎珞经说初地相云。法流水中。自然流入菩萨婆若海(云云)
法华玄八云。十地菩萨念念化人。皆是法师(云云)
宝窟上云。问。为直取三阿僧祇时节满即得佛不。
答。不尔。若直数时节者。于时节中。有或当空过。今取三僧祇念念善相。次取三僧祇劫善满。方乃得佛。问。三僧祇劫善满者。亦取人天及二乘为佛因不。答。法华论云。凡夫善及决定声闻善非佛因。不得成佛。要取菩提心行。菩萨行善满三僧祇方得作佛。杂心中。二种僧祇。善行僧祇与劫僧祇。善行僧祇即前善是。劫僧祇谓时节(文)(今案此文。且准小乘。一往论之。非大乘宗之实义也)
里书云
大品经十三云。我昔于燃灯佛时花散城内四衢道侧见佛闻法○是时燃灯佛记我当来世过一阿僧祇劫。当作佛号释迦牟尼(文)(天台人如此引之)
大品经十三卷三叹品云。华严城(今考经本论牒经同之)
今谓散之与严者。草字相滥欤。又散花以严故又云尔无失欤。应是异本不同矣(已上)
问种性已上菩萨。得无生正观。证真如法性。法身内熏。念念可胜进何有空过时耶。答。地前菩萨未得真无漏故。地持明或时起烦恼。或堕恶道等。虽起烦恼。然由法力。宜使令薄。虽言令薄。而约缘中或时不起善法也(如初二果人。成就圣道。而起烦恼而道力遮七生必灭。又如势器盛水。而火力令水渐灭。虽言渐灭。现前有水。地前菩萨起惑亦尔)
速疾成佛事
问。今宗家意。菩萨为定经三大僧祇成佛。为当有速疾顿觉人耶。答(云云)今云。亦有顿觉之义。此有数意。若约波若道。非长非短非顿非渐。若约方便道。亦长亦短。又约波若道为顿。约方便道为渐。又约方便道中自行为渐。化他亦渐亦顿。又约方便道中。亦有顿悟义。顿悟复有数意。谓有一义。于长时中修方便行。而顿断烦恼。顿成正觉。或有一义。有一类极利根者。超悟速成(云云)(正可云有超悟而无顿悟者也)
本业璎珞佛母品云。佛子。吾今为十四亿大众。以金刚口说决定了义。佛子。我昔会有一亿八千无垢大士。即坐法性原。顿觉无二一切法一合相。从法会出。各各坐十方。说菩萨璎珞大藏。时唯大众见一亿八千世尊。名顿觉如来。各坐百宝师子吼。时无量大众亦坐一处。听等觉如来说璎珞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三世诸佛所说无异(文)
今此文。说唯有顿悟无渐觉者。约波若道(若约证教二行应是证行)
里书云
四论玄十地义云。一家自有顿渐悟义。吉藏师云从凡入圣。必是渐入。无有顿悟。而经云顿悟断者。应迹引接论之也。诸师多云有渐顿悟义随人意捉之。而大乘无所得宗意。应如诸法师释。但难明之。钝根薄福学有相善比丘不信(云云)
若准此文。嘉祥意不许速疾成佛者也。然云此有二义。一云。均师面对嘉祥故。善得其意判之如此。二云。彼师但得一时对论。而不知深趣。及于余时申正意也。但可研寻自师释文。不劳他人所传也。
又嘉祥意。顿悟是应迹引接。超于实修行(此义殊胜也。可善研之)又师一时以涅槃拘尸那城旃陀罗速记证速成义。彼是贤劫佛。而涅槃疏第十卷菩萨品有二释。随宜人辞。而未必得。可是内秘深行之人故得速记也。(略抄)见二释意俱非实修得速成佛。又考余经。贤劫千佛并于过去同时发愿修行。释迦弥勒既非速成。其旃陀罗。何独为疾耶(可思惟之。已上)
中论疏二云。以阶级无阶级唯一无生观。无阶级阶级故有五十二位不同(云云)
法华经说龙女成道。云于须臾顷便成正觉(云云)
无量义经云。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大乘(云云)
又云。此大乘名为菩提大直道也。若不知此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终不得成佛也(云云)(此文可思之)
里书云
本业经云。发住贤人发广大愿。今生至佛。一切愿入(云云)(青比丘云发心住也)
义疏云。龙女闻经现身成佛故。叹此经有速疾力(文)(已上)
义疏释龙女成道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成佛者。伽耶山顶经。明有四种发心。一初发心。谓入初地。二行发心。二地至七地。三不退发心。谓八地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龙女发心成佛是第四义也。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位不可知也。又适化无方。可有四句。一迟方便。如十劫坐道场。二速方便。龙女刹那成佛。三亦迟亦速。如此释迦六年形此二种是也。四非迟非速。如净土中成佛。不论迟速(文)
统略明四种发心位同义疏也。
准此文意。龙女速成是应非真。设寻本论。应是一生补处十地菩萨得成佛耳。然就实成有二义途。一义云。十地因满菩萨成佛。非顿悟也。一义云。从凡夫地顿至一生补处故。云于刹那顷菩提也。后义虽巧而违统略文。统略云。若实成佛则是后发心。若应成佛通前三也(文)
分别功德品义疏云。次言实生者。如仁王经叹菩萨三十生功德(乃至)摄大乘论地论悉有三位(乃至)本十地初分闻经得入住分。余一生在。本是住分。闻得入十地满分。便坐道场得成佛。盖是一方次第悟作此论也。若超悟者。其间无定。权实二生。正就实生以闻经得实益故也(文)统略十三住事。
准此文意。明就实生有超悟者也。
维摩疏四云(经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之文)○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法中。唯以一念则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文)大论二十八(往生品)云。譬如远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马者差速。乘神通者发意便到○神通相尔不应生疑。菩萨亦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入菩萨位。有菩萨初发意初虽心好。后杂诸恶。时时生念。我求佛道。以诸功德回向阿耨○菩提。是人久久无量阿僧祇劫。或至不至。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如乘羊者。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发心。渐渐行六波罗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菩提。如乘马者必有所到。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说(文)
次上文云。有三种菩萨。利根心坚。未发心前。久来集诸无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闻是大乘法。阿耨○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无量福德。利根心坚。从佛闻法故(文)
准此文说。得入不退菩萨名神通乘。此菩萨以先世福力今速入不退。入不退时。即名为佛。若借先世福力。唯是长时修行。亦不违三祇行。是义难解。更应寻思。但言未发心前。久集福智者。且望不退发心言耳。或全未发心但修福慧(云云)
里书云
大论四十三云。疾得佛道者。入是三昧(不便三昧也。即无相也)无障碍故。所行智慧与佛相似。若无量阿僧祇劫应得。或时超一阿僧祇劫百劫(乃至)六十一劫。如弗沙佛赞叹释迦文佛超越九劫(文)
下文又云。行首楞严等诸三昧。亦疾得菩提(取意)又有无量三昧门陀罗尼门同之(已上)
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云云)
大乘玄佛性义。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云。真悟十地(云云)序疏引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文证。十住初发心解也。此等释可深寻思之。
大论七十九云。菩萨作是愿已。疲厌心起。佛道无量无数阿僧祇劫行诸功德。然后可得。但一劫岁数不可得数(乃至)以是事故。或心生退没是名邪忆念。是故佛教是菩萨正忆念生死虽长是事皆空如虚空如梦中所见非实长远不应生厌心。又未来世亦是一念所缘。亦非长远。复次菩萨无量福德智慧力故。能超无量劫(云云)
问。超无量劫者。方便欤实事欤答(云云)应有二意也。
大集经四云。知心性净。是故唱如来一念得阿耨○菩提。为令众生一念得成阿耨○菩提故。演说正法(云云)
超劫事
地持义记第五云(末)如经中说。释迦牟尼超越九劫十二劫等。云何超九复言十二。释迦过去前三僧祇修习诸度。次于百劫修相好业然后成佛。三僧祇中勤精进故。超越三劫至百劫初。值弗沙佛七日专叹。复超九劫。是故就后说超九劫。通超前三说超十二(云云)
涅槃记第五云(圣行品终四十经第十四卷)超十二劫。弥勒。前者经中宣说超越九劫。今以何义说十二。释言。有以释迦原初发心之时。在弥勒后是十二劫。彼于三大僧祇劫中。勤精进故。超越三劫。至彼第三僧祇满。百劫之初。值弗沙佛。勤加赞叹。菩萨以余行复超九劫。余经说。后说超九劫。今此通论说超十二。此之超劫。三藏教中说之为实。大乘法中是权非实。实则菩萨种性已上。修行齐等。成无前后(文)
涅槃义疏第十一释圣行品。无解超劫也。
大顿悟小顿悟事
二智义云。生公用大顿悟义。唯佛断惑。尔前未断○瑶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今明皆无所妨(云云)(具如二智也)
有为般若无为般若事
二智义云。无为般若有二种。一者以实相境名无为般若。所生观智名有为般若。二者以佛果法身名无为般若。菩萨因慧名有为般若(云云)(等觉以还所有智慧。皆是有为也)
四依位分事
玄教迹义云。人四依者。依小乘五方便为第一依(今云。燸等四心通外凡欤)须陀洹斯陀含为第二依。阿那含为第三依。阿罗汉为第四依。若依大乘。地前四十心具烦恼性为第一依。从初地至六地为第二依。七八九地为第三依。第十地为第四依(文)
涅槃疏第七云。今明为依要是师位。此必取不退。如华严所明。十住初心。便能八相成道。尚能现涅槃说法度人。岂当不解涅槃少分义。今时所判。十信初心未是初依师位也。十信此心并是初依○望大乘为论。开善云。从初地至六地。此是第二依。七地至九地是第三依。十地是第四依。庄严明初地至七地为第二依也(云云)满师疏云。初地已上是第二依位。第七第八第九地。是第三依。第十地是应第四依(文)(华严。十住初心能现八相者。彼说贤首即当十信。然此中云十住初心者。是以十信属十住初也。净影大师释同庄严所明以第七地属第二依也)问。今嘉祥大师用何义耶。答。且可云以七地属第二依之义。是所用也。故疏云。且复第二依。从初地至七地。则有七人。同为第二依。何妨五人同是初依(云云)
中论仙光疏记上云。此论序疏云。初地七地是二依。八九二地是三依者。就功用无功用判之(云云)
又有以七地属三依义。就定慧等不等而解之若依天亲涅槃论意。以初地为初依也。问。若尔。嘉祥大师何违此说耶。答(云云)涅槃论且以三十心属初地而为论欤。大乘玄。开大乘为因果二位。因中分十地此心属初地也。
同疏又云。未知发心修行以来几时故。今出其往因也。问。此中并明四依往因为不然也。答。南北旧有二解。北方解云。此中九恒。前五恒是弟子位后四恒释四依因行。一恒则释一依。故具出四依往行也。第二南方解释。此义不同。明此中并释初依往行。以两义故。即得是叹初依解也(文)
净影释。后四恒即四依。供佛是北地之师也。今嘉祥宗。正应是南方之义也。若依法华玄。以后五人为四依也。
问。何故偏明初依往因耶。答(云云)
次文云。一者明何故止。释初依为人疑。初依既具烦恼性。是凡夫故不可依止。○故今释初依往行深远发心来久也。二者以经推。非是释后三依。仁王经及璎珞本业经。并明十地菩萨供养微尘数世界诸佛。○今何得止言九恒。故知九恒止是初依往行也(云云)
加凞连河沙佛所发心故。通言九恒也。
华玄八云。如涅槃四依品明。有九人。初人于凞连河佛所发心○次一恒沙佛所发心得信乐。○四恒沙人。十六分中解一分义。五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八分义。六合人。十六分中解十二分义。七恒人。解十四分义。八恒人。具解十六分义。此九品人。前四人既无解。是弟子位。非师也。后五人既有解义。属法师也。此五人合为四依人。○即初依人(等文)(有义料简玄意以同涅槃迹后五人合为初依。可见下文也)
涅槃疏又云。四恒始解十六分中一分之义。何故五恒顿解八分义。旧解。初悟为难。所以止解一分。次悟则易。犹破竹初节为难。过初节则易。所以五恒解八分也。次六恒更减者。理转深惑转微。惑复难断理深难悟故。转减于半也。准从前八分至十二分至十四分。别最后应次十五。何意以八恒之人具解十六分耶。解云。最后一分加功并力。则具解十六分(云云)准从前八分下问也。意云。十六分中。初解八分义。余则八分。次更加四分为十二分。以至前八分是半减故。但知四分也。次于余四分中更加二分为十四分。次前半减也。后更半减。但应加一分足前十四为十五分。何云十六分耶。答。意云。解义将满心则猛利。以勇猛故。加功力而具解。问。初依菩萨具解涅槃十六分义耶。答(云云)若不具解者。彼经义疏云具解(见)问。若初依人具解十六分义即涅槃义尽。后三依何所解。又应因果无别耶。答。彼经义疏自作此问。而无答。但置(云云)字。此中字者应推之。今云高美同佛也。又更释云。此于初依自分教门具为十六。理实第十六分中。转更细分(乃至)有无量分义也。
三种意生身
问。大师依楞伽经。立三种意生身。尔何分别其位耶。答(云云)先一往见之。似大师自分别其位。再案之。唯是他师释也。非大师自义。谓他师以楞伽释胜鬘。大师自义不然故。而仁王疏自义也。
宝窟中卷云。所言三种意生身者。如楞伽说。一三味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初地至五地。禅度增强故。是故说为三昧意生身。六七地。知法无性故。名觉法自性身。八地已上。无功用行任运续起。名种类俱生无行作身(文)
仁王疏上卷释三地九生灭云○六七二地名觉法自性意生身。八地已上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问。见本经文。以第八地为第二觉法意生身。何违之云进属第三耶。依之。净影大师。以第八地属觉法意生身。以九地已上为种类俱生耶。答。甚难。且云种类俱生身。无功用之义也。故判八地已上。此即依义取之。不依其语也。意云。有多义故。名举一门也。
二种生死义云(净影)三种意生如楞伽说。○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六七八地。惠行成就○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九地上。无功用行任运续起。名种类俱生无作行身(文)
楞伽第一云。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相得三种身。大惠。云何三种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大惠。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乃至)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大惠。云何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文)
入楞伽第四云(菩提留支译)一者。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生无作行意生身。菩萨从于初地如实修行。得上上地证智之相。○大惠。何意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谓菩萨摩诃萨于八地中观察觉了。得诸法无相。○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土大众。○大惠。何者种类生无作行意生身。谓自身内证一切诸法如实乐相法相乐故(文)
海龙王经法进疏云。初二三地为三昧意生身四五六地名觉法意生身。七地以上为种类俱生也。
问。胜鬘经中。说三种意生身。尔者与楞伽三种意生身同欤。答。若依净影。二经说同。嘉祥所解即不如。是三种意生身。名数虽同。其义是别也。
胜鬘经云。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文)(楞伽文如上之)
宝窟中云○辨中。初言此三地者。此世界中三乘地。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是三乘地。故宝性论云。此三乘地。彼三种者。彼三乘变易三种果(文)
又云。今谓。楞伽三种。约十地分之。乃是明菩萨有此三种生。今文乃明罗汉。辟支。大力菩萨三乘人意生身。不应以楞伽。后见林公疏。同吾此释(云云)(林公者昙林师也)
问云。此三云意何。答。有云。此三举因。彼三明果故。宝窟云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者。第二明彼变易因之与果同依无明(云云)今云。此人不善取文故为此谬耳。经具文云。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依无明地(云云)但是疏文略故。不举及无漏业下文耳。故知三种意生身为果。无漏业称因。俱依无明云也。今谓。此者此世间也(三种世间。国土。众生。智正觉也。今云此世间者。只是佛法中云意耳)
答。净影大师释云。地前菩萨。名为大力。故以声闻。缘觉。及地前菩萨所受为此三地。以初地上三种变易。为彼三种。合有六种。此释顺文理。既云此云彼。明指位远近□也。又宝性论云。三种意生身及变易生死(取意)故知此三彼三各别也(此别文证也)又意生身者。受生无碍自在如意之义也。若尔。应唯初地上。若通三乘者。意生名难解。今嘉祥所释不明。如何可成立耶。答。二师各存文理。何以净影之精微。必同嘉祥之幽教乎。窟中云。言意生者。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意有三义。一遍到。二速疾。三无碍。故云意生(文)意三义依楞伽经。又云○用此三种因行。随意受生故。皆名意生身。今谓。文云意生身者。所谓三种意为因而受生。三种意乃是所生之果(有二文证)有人言。三种意生身者。三界外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谓三也(下文见林公解)此中。唯是意念念冥传。相续不断故名意生身。今谓。楞伽三种约十地分之○今文乃明罗汉。辟支。大力菩萨三乘人意生身(等文)今见此文。取念念冥传之义。今谓。以下判上二说也。
宝性论第三云(如来藏品)如生染三种意生身及不可思议变易死(文)(此文者。论说三染之中。说生染之文也。生善之内合收。生相与死相之二相也)
里书云
宝性论三云。如生染三种意生身。及不可思议变易生死(文)问。此文如净影释三种意生与变易。
生别论如何可会耶。答。此文中。生名意生身。死称变易死。故生之与死两举也。谓缘相因相生相坏相别。论谓缘相者。是无明住地。因相者。无漏业。生相坏相者。论文云。生相者。谓无明住地缘。依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坏相者。谓三种意生身缘不可思议变易死。如依生缘故有老死(云云)而今云如生染者。说三种染谓烦恼业及生也。云生染时。合前生之与死。但云如生染等也。问。若尔。何故意生身外。重云变易生死耶。但可云变易死。不可云生死耶。答。此谓生家之死也。故云生死。即意生身之死也。宝性论三又云。住无漏界中声闻辟支佛得大力自在菩萨。为证如来功德法身第一。彼岸有四种障。何等为四。一者缘相(等文上。冥文)此文举声闻。缘觉。大力菩萨。即其所有四障中。举三种意生身也明知。三乘即为三种意生身也。若如净影释者。岂不违此文耶。而依彼释者。举初举后耳。此文不尽欤。可思之。同论第四卷云。复次声闻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中。无净乐我净(等文)(此文俱不违二师释)(已上)
涅槃义云○有有生死。即是生住二相。无有生死。即是灭相。若通而为论。一一地皆具四种(云云)(地地皆具四种者。此中且付菩萨具四种事云。故云地地也。例之。声闻缘觉缘相因相生相坏相四种应具也)
今见此文。取生相坏相二义。如生与老死。谓以意生身为生相。以变易死为坏相。非以位分之。依净影意亦尔。变易死通六种。然于生中地上名生。余三并是变易生也。此生之死则有六种。虽通上下。然生与死异也。窟下云。金刚心唯有死无复生故。言无有生死(云云)此释意也又说生相。但举意生身。不别举声闻缘觉变易。故知意生身通贯三乘也。净影释云。且举后也若依嘉祥。直取三乘变易生为生相。分取其死为坏相。甚顺文也。
里书云
宝窟下云○有有生死者。有生复有死。故言有有生死。即是宝性论中。生相此是当体立名。故言有有生死。○问。宝性论直言生相。今何故言有生复有死。答。宝性论对第四坏相故。说第三为生。摄论对第四有死无生故。说第三有生死。无有生死者。金刚心唯有死。无复有生。故言无有生死。亦当体立名。即宝性论中。坏相即是有死无生(云云)方便及因缘者。以果从缘及因立名。今对彼故。云当体立名也。问。金刚心位变易报起。应有生。何言无耶。答。金刚心自灭。更无续生故言无生也。若尔。金刚心自体有生有死。更无别生复无别死。何故但云无生有死耶。答。金刚心当时为死。尔时无生其金刚心生位。即属前念灭位故。云无生有死也。又问。若言金刚心后更无生者何言当体立名耶。答。对因缘立名。此有无者。直是生死果报。故云当体也。此等诸义最有兴。可案之(已上里书)
法鼓经下云○意生身阿罗汉辟支佛得自在力及九住十住菩萨。犹如熟苏。○(等文)
佛性论第二云。三种圣人是意生身(云云)此正证文也。
里书云
法鼓经具文云。凡夫邪见如初生乳。乳血共杂。受三归者。犹如纯乳。随信行等及初发心菩萨住解行地。犹如成酪。七种学人及七住菩萨。犹如生苏。意生身阿罗汉辟支佛得自在力及九住十住菩萨。犹如熟苏。如来应供等正觉犹如醍醐(云云)此文说第八地为自在力。二乘无学及八地已上受意生身。而七地前不名意生者。如仁王等。七地为肉身。借相解义耳。然法华论明说七地离分段故。可思之(已上里书)
问。大力菩萨者。何位菩萨耶。答。净影释云地前(二轮烦恼未断不为彼宁故)嘉祥意。初地已上名大力。若依真谛释。应在十行六心以去也。
统略下药草品云。依真谛师意。十信但伏见谛。十解则断见谛惑。伏修惑。至十行第六心断修惑。尽。与二乘齐(云云)
同化城品疏云。问。何位受变易生死。答曰。此义不定。若如前判。十行六心断三界惑尽。与二乘齐。受在变易。尔前受段(文)
窟中云。若依三藏○十行断思惟。十行第七心去。伏无明及四住习。○若依前文。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此三人同受变易生死。若尔。即二乘与初地菩萨同断四住尽。从初地至佛地。断于无明。其不尽者。地持法华疏中已释也(文)
考此文意。初地断四住尽义。以大力变易证之。大力者。初地云事明欤。但为证意未知之。
法华疏七云○依法华论释分别功德品。地前菩萨界内受生。登地已上界外受生。依智度论。七地菩萨。肉身中得无生忍。舍肉身。受三界外法性身。依真谛三藏释。摄大乘论意。用十行第六心去。则受界外生。经论不同。难可详定也(文)
法性生身者。谓变易身。非即法性身也。化城。统略会智论云。此是离粗相为肉。何以知之。罗汉亦舍肉身生净土。可言与七地齐耶(等文)(可见具文也)
华玄略述云(第三卷)初地正是。但论云。七地菩萨舍肉身受法性身者。此是六地以还。定慧未等故。有取想。至七地时。定慧方均。于七地舍前取想。故名舍肉身耳。非是舍分段肉身(云云)
又云。若第四果回心向大。从初信心受变易身。○若下三果回心向大。同于直往菩萨。从初地受变易身(云云)
里书云
大论四十二云。若菩萨○渐近萨婆若。○破诸虚诳取相之法。受法性生身。所谓常得化生不处胞胎(云云)(已上里书)
窟中卷云。大力菩萨亦有二种。一直往大力。二回小入大。名为大力言大力者。以不为业系。自在受生故言大力(文)
意云。不为分段三界业系云欤。
又云。何位是大力菩萨。答。有人言。种性(不言可种性)有言。地前菩萨(亦未分判)依三藏释。摄论仁王云十行菩萨断惑与二乘齐。此义即十行为大力。有言。六地终心三界报尽。便受变易。正取此经(私云。此经者何经)有人。七地二乘中间生死。八地变易(已上取意已下任文)今谓。位义难知忆生罪过。不可定判也若依法华论。数处分明文明地前是凡夫。受分段身。方入初地。即知初地已去。是变易生死大力菩萨也。
玄涅槃义云。问。何以得知地前为分段。初地已上为变易耶。答。涅槃云。初地菩萨破二十五有。得金刚三昧(云云)(初地破二十五有者出涅槃及楞伽经也)
里书云
仁王疏云。依智度论。前世因缘。七地菩萨有肉身。七地声闻地。声闻肉身成道。借相解义故。云七地有肉身也。智度论又云。初地名法身。况七地肉身。肉身者。此是变易法身也(文)(又释。八地三界报不受云七地三界报更受之。八地唯变易。取意。此亦一意故不须通也)(已上里书)
问。既云肉身。应是分段。何云变易法身耶。答(云云)今见此等诸文。正存初地大力义而已。然法华疏云。经论不同难可详定者。一往对论偏执也。又窟云位义难知忆生罪过者。意同之。或抑胸忆义。今依论文故。次引法华论云数处分明(云云)数处者分位也。又统略有文。且依真谛师解耳。
问。四住习气至第十地尽(云云)分段习气亦可至十地耶。答。且云(下)四住习气于初地上亦受(中)分段残习之报(上)也。故仁王略疏释毕。故不造新之。文云。初地菩萨化三途时。但以愿力受生。若化人天时。增用不系业。亦用愿力受生化之也(文)若准此文。初地以上。于悲愿上加不系业力也言增用者谓加也。又广疏释八地三界报形永不受云。离三界习故言永不受(等文)
准此等文。六地以还。犹受分段三界习也(已上一义)又一义云。初地已上全无段故。仁王疏释七地一生在文云。地前有分段生。初地已上但有变易生。今言。七地一生在者。借相解义(云云)若初地以上。犹有分段残习。何言借相解义哉。又经说初地功德无三界业习故○(云云)故知初地以上无有分段残习也。若尔。四住习气至第十地者。即与无明合为缘感变易也(已上一义)问。二义中。何义胜耶。答。且以后义为正。七地菩萨犹受分段习者。非大师正意。学者宜须悉文(等文)
里书云
仁王教化品疏。释二十二根不出三界云。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知已根在无学生。分段三界不出者。不出四住习气三界(云云)
又云。三界有二种。一分段。二变易(云云)
今见此文。分段三界别出四住习气三界。明知此是变易。此由四住习气也。故知此文可成后义耳(已上里书)
为物变易事
问。如何云为物变易耶。答。佛为化众生现色身也。谓(云云)问。此自报为物二种变易者。大师自立之欤。答。
宝窟中云。第二出体门。有人言。分段有二种。一者系业分段。下二界用五阴为体。上界即用四阴为体。若尔。系业分段。用苦乐等受为体。变易亦有二种一自报变易。用无漏五阴为体。若为物变易。依身起化。用色阴为体。此唯据佛一人也。○第三明因缘门者。系业分段。用罪福不动业为因。四取为缘。不系分段。用微业为因。慈悲愿等为缘。自报变易。用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为物变易。悲愿为因。众生根欲为缘(文)
问。菩萨为物现身。亦可是为物变易。如净名于室内所现之身。然何云唯据佛一人耶。答。菩萨自报变易未尽故欤。对净影释化他善根相土可案之。
断惑分齐
问。于菩萨位断惑分齐如何。答(云云)
涅槃义云。有人云。言从初发心断五住烦恼。同粗同细。又言地前断四住烦恼。又摄论师云地前伏四住上心。初地已上。方断种子。成论师明地前伏见谛。初地断上品。二地断中品。三地断下品尽。四地断修道上品。五地断中品。六地断下品尽。七地断习气。八地已上断无明三品尽。今明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解断尽。证人无我解。十解伏欲爱住地。十行伏色爱住地。十回向伏有爱住地。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初地已上断十重无明(文)(今案。诸文虽异以今文可为正意也)
或本又云。地持论云。二障三处过。地前一向伏。初地至十地。断烦恼障尽。从初地断智障。至金刚心断智障习气(文)
禅林寻云。地前四十心伏四住有何证耶。
又云。问。前明断伏。以何文证初地断见谛与思惟。答。十住论云。初地断见谛尽。又断三界思惟。问。以何文证初地以上断十重无明。答。相续解脱经云。断二十二愚。初地断二愚。第十地断二愚。金刚心断二愚。合为二十二无明。摄论云断十重无明。初地断凡夫性无明(云云)(已上。或本二文至下有成败也)
统略下本云。四伏惑名度。伏断位义不同。且依一途。十行第七心去。伏四住习及无明正使故名度。五断惑名度。初地至法云。开四住习及无明正使各为三品。初地至七地断上品习。八九断中品习。十地断下品习。初地至七地断上品无明。八九十断中品。佛智断下品(云云)
问。初地断四住习者。其四住正使。何位断耶。答(云云)
统略下云。依真谛师意。十信但伏见谛。十解则断见谛惑。伏修惑。至十行第六心断修惑尽(等文)
窟中末云。若此四住起正使者。若治断时。明不必断论其习气。要断无明尽。习气方尽。如地持说。十地断习气。佛地断无明(文)
十地断习气者。断四住习也。要断无明尽习气方尽者。若如文引证即不合。以断无明未尽时。四住习气先尽故也。今推。正应云要断无明习气方尽也。恐者此则一字剩也。意云要断无明位中。习气方尽也。
维摩疏一云(释有无二遍无缓余习之文此叹菩萨位也)问。智度论云。为菩萨时断烦恼。得佛时断习气。若无余习与佛何异。答。习有粗细(乃至)依地持论。明十地菩萨断烦恼障已尽。至佛除智障始穷。此经明尽据烦恼障习。智度论云不尽。约智障未倾(文)
此中有二释。意云习有粗细者。一释直就四住习有粗细。细者至佛尽。粗即十地尽也。第二依地持论。烦恼障习。十地尽之。烦恼即四住故。上窟文云要断无明尽。习气方尽者。依智论述一义也。如地持下出别说耳。
华玄六云。至第六地时。即三界正使尽(云云)此破旧经师索车义之文也。第六地三界正使尽者。是成论师义。见上所出涅槃义文也。略述引十住断结经等说云。初二三地断见谛上中下品。四五六地断三界思惟。七地断习。八九十地断色心及集起无知(云云)仁王疏下卷。释逆五见流文云。明四地菩萨能灭五见烦恼习气故。地经云我见为首悉皆远离。摄论云四地断俱生身见无明(云云)
又云。从习忍至金刚。未障一念。元品已来。一刹那惑在。通而言之故名为伏(文)
问。涅槃义及统略等中。明断惑有异。尔者今正用何义耶。答。统略且述真谛义。故且依一途也。宝窟中卷见不必用之耳。
窟中卷云。断惑义别有大章。若依三藏。十信伏见谛。十解断见谛。十解伏思惟。十行断思惟。十行第七心去。伏无明及四住习。从初地已去。断无明四住习。今此中大意。四住二乘所断。无明佛地断尽。若依前文。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此三人同受变易生死。若尔。即二乘与初地菩萨。同断四住尽。从初地至佛地。断于无明。其不尽者。地持法华疏中已释也(文)
又云。依三藏释。摄论。仁王云。十行菩萨断惑。与二乘齐(云云)(此文具如前引)
今见此文。初述三藏义。从今此中大意下。依经中今意也。若依三藏义。十行六心断修惑尽。与二乘断惑同。今意依经。初地方同。故知此中不同三藏师所说也。涅槃义直明今意云。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解尽。其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如次十解十行十回向伏。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初地已上断十重无明也。此则初地与二乘无学所断。同俱受变易生矣。又涅槃章别本。引地持云地前一向伏。又引十住论。初地断见谛尽。证前伏断义。引相续解脱经地上十重无明也。然上文云见谛十解断尽。何引十住论明见谛惑初地断耶。余文亦不分明。恐是后人谬欤。若泛明断惑义不同可尔。若引证相成者。则文自相违。宜善决之。
问。成论师意。契于经说(略述所引十住断结经文见上也)答。此亦一途之说。若欲会者。此非四住正使。但是习气。八地已上极细不论之。又是借相解义。如仁王疏释七地肉身文也。
治道断惑损生分齐。
二种生死相续事(二乘无学入涅槃时也)
窟中云○断分段因尽。而身灭智。分段报任运无。变易报方起。如人报谢故天报起。不由天报起故人报谢(云云)
同中卷云。不思议反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者。谓二乘人入无余之后。未回小入大之前。取罗汉辟支。回小入大。二乘有二人。一在界内回小心。犹属分段所摄。二界外回心。为变易所摄。此二人回心。并是大力菩萨。亦有二种。一直往大力。二回小入大名为大力(云云)(已上二文。二种生死相续也)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七(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八
十三佛义(经论立名不同)
法报二身差别(十异私集)
摄论法华论法身同异。
摄论三身合迹欤。
内应外应(地前菩萨见内应身欤)
二乘曲见。
三身中法身因位见耶。
法身隐显不同。
法身说法(修成报佛说法多宝佛法身)
三身常无常(隆海律师佛智常住记)
法身有色无色。
释迦成佛久近(新成佛说久成义不)
三佛事
问。三佛者何等耶。答。一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是其三佛也。问。尔此三身。出何经论说。又有异名耶。答。此三佛者。出法华金光等经。地论摄论等也。大师玄疏中。处处多论之。然文义广博。难寻难穷。穷随愚见处。及粗示文义耳。
大乘玄(一乘义)云。同三身有几名耶。答。经论不同。法身。舍那身。释迦身。亦名法身报身化身。亦名法身应身化身。又名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法身亦名自性身。又名法性身(文)(报身亦名受用身。见梁摄论第十四卷也。法身亦名毗卢遮那也)
法华信解品疏。释中止一城文云。此文始终。具有三身。前言求子不得。即是法身。谓先时也。今是卢舍那身。初成道时。化诸菩萨。未化二乘。名中止时。后脱珍御服。着弊衣。为释迦佛。化彼二乘。谓后时也(文)(又方便品偈文见六道众生。及金光明等同之)
同寿量品疏云。依法华论。三种如来。一者化身佛。二报身。三法身佛(文)
法华论云。八者示现成大菩萨无上故。示现三种佛菩萨。一者应化佛。菩萨随所应见。而为示现故。如经皆谓如来出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二者示现报佛。菩萨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如经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三者示现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乃至)谓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文)
里书云
十地论第三云。有三种佛。一应身佛。二报身佛。三法身佛(文)(已上里书)
梁摄论第十四云。于三身中。应化二身易见。法身难见。又法身。于深行菩萨。及诸佛。为易见(文)
同论十三云。若离应身登地菩萨善根。不得成就故。须应身(文)
又云。若离化身。下愿众生。谓声闻缘觉。所有善根。不得成就。○地中菩萨善根。亦因化身成就(文)
仙光院云(中论疏记)三身之法身。三点之法身。其义异矣(云云)
(十地论三身同之)法华论所说三佛
应化佛(化二乘凡夫身化菩萨身)
报佛(修行显佛性。谓方便净如如智)
法佛(隐时名法身。谓如来藏显时名法身。谓多宝佛如如法)
(里书)
若依胜鬘(隐但名如来藏显方为法身耳)
(已上里书)
摄论所说三佛
法身(一意合隐显与法华论异。玄论云。开迹合本云云)(一意以如如境为此法身)
应身(一意化菩萨身外应一意如如智及舍那外应内应)
(统略云。开本合迹云云法华论疏亦云。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法华论报身。云云)
化身(化二乘凡夫)
里书云
摄论十五云。释曰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与如来恒不相离。此二事即是应身(文)此文应身通内外两应也。
又云。应化二身。不断故为常。如恒受乐。及恒施食(取意此文应身据外应身也)(已上里书)
(此与法华信解品意同)金光明所说三佛(又与释摄论之一意同)法真(如如法如如智)应化应。
问。付法报应三身。且法报二身。差别如何。答。性净方便净异也。又如如境。如如智别也。如是等异。今私付处处文。略开十门。一隐显异。二体相异。三空有异。四有始无始异。五能生所生异。六有因无因异。七一味万德异。八能证所证异。九本智始智异。十自利利他异。
一隐显异
大乘玄(一乘义)云。若法华论明三身者。以佛性为法身。修行显佛性为报身(文)
法华玄九云。若就法华论明三身者。佛性隐显为二身(文)
法华论疏下云。谓如来藏。性净涅槃者。出法佛菩提体。经论不同。余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此论正以如来藏为法身。显即名报身。言性净涅槃者。涅槃有二种净。一性净。二方便净。本性清净。名为性净。修方便。断烦恼得净。名方便净。今此用性净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净属报佛也。二净即是摄论。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
里书
宝窟下云。今此明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显名法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即此经下文。成就一切佛法。说名如来法身。问若显名法身者。何故法华论云。法身者谓如来藏性净涅槃。答。经论不同。各有其义(云云)
显时修因所得名为报身。是法华论意也。
(已上里书)
梁摄论五云。论曰。真实性亦有二种。一自性成就。释谓有垢真如。论曰。二清净成就。释曰谓无垢真如(文)(无著本天亲释)
问。若隐为法身。显属报身者。法身应是无始有终。若隐法身。显时犹存者。名无终者。报身始显。而本有体。应是无始。然而何故。寿量品疏。云报佛寿量。有始无终。法身佛寿量。无始无终(略抄)答。且对报佛修因始显。以隐时名法身。理实法身。该通隐显。
法华论疏下云。问前明隐时。为法身多。实岂隐时耶。答。论解二种法身。一者隐时名法身。此非多宝也。二者显时名法身。即多宝也。问。若尔与报佛何异。答。体一义殊。假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也(文)
二体相异
一乘义云。○亦可。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化身为用。法华论疏云。○体一义殊假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也(文)(正法之身为万德体名众法所依万德之相依正法体故。假目为相可知)
三空有异(亦是真俗异。中道假名异也)
大乘玄教迹义云。○对法身真如空边故。报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为。非生灭有为也(文)(此会通经说有为言也)
问。若尔法身偏是空。报身但名有耶。答。此是因缘有空。非定性之有空。谓法报相对。且论空有。理实二身。并超空有。而有而空。所以因缘。成空有者。真如离相离性。不可为有故名为空。报佛功德。相显可知。故且名有也。
法华论释法身。云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谓离四种相故(文)
宝窟下云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义分。○又就常等。说为解脱。离常等外。无别有一解脱。自性法身波若类。亦同然。如是一切(文)
四有始无始异(亦名常无常异)
玄教迹义云。又摄论云。无常有二种。一者因中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无常。二者佛果本无今有。已有不无无常。而不同因中生灭无常。但是佛果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始起边名无常耳(文)
寿量品疏云。○二报身佛寿量。有始无终。○以行因满。初证佛果。是故有始。一证已后。湛然不灭故。无有尽终。三法身佛寿。本自有之。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文)
问。尔报佛偏有始欤。答。亦有无始义也。
寿量品疏云。○初证法身。是故有始。于三身中。是应身。亦名报身。是故有始。而所证法身。此则无始。故是不二。二义二不二者。所证法身。既无始终。言穷虑息。能证亦无始无终。以能证证于所证。所证既无始终。能证亦无始终(文)(始云初说法身者。为显能证而举所证而已)
五能生所生异
玄教迹义云又论云。佛有二种。一者父母生身佛二者法性生身佛。父母生身者。是应佛法性生身是报佛。若但言法性身。是法身佛(文)(此则报身从法性身生故名法性生身也。生字大论第九不见更可考之)
问。法华玄。及法华论疏(并)一乘义等。并云修行显佛性。名报身。今何云生耶。又以道理思之。佛果万德。本来有之。而为客尘烦恼。之为覆藏。后修方便。断烦恼时。但显本有万德。更复生何功耶(起信论并胜鬘经说如来藏中功德满足)答。此实难思。今且以二义会通之。一云报佛是修行。正佛本无今有故。今云法性生身。又上所引文云。佛果本无今有。又云。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始起(云云)又涅槃说。菩提有生因。故知报身是生因生(净影意以修显为法身以修生为报身也)然言显佛性为报身者。于生说显。谓此修生德。即以法性身为其。故合论之。体本有之。而相始生。相生即是本有体显。故于生中说显声也(已上一义)二云报佛但是修显故。法华论疏云。假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也(云云)若以修生为报。其修显假因。当何名耶。故知但是为众法体性。万德所依义边。为法身。此法假因显义。为报身也。如来藏中。本来具足。恒沙功德。无有阙少。但可言显。何得言生耶。然言始起及法性生身者。此是于显说生言也。显相本无。无始有故。说名为生。实是显也(已上二义若就道门。佛身非生非显。而生而显。此义无碍何所妨乎)
里书云
一义云法性生身。且外应身。非内应身。若内应身。亦是法性身之所摄也(已上里书)
六有因无因异
法华论疏下云。本性清净名为性净。修方便断烦恼。得净名方便净。今此用性净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净属报佛也(文)
又云。体一义殊。假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也(文)
寿量品疏云。○此意明本有义为法身。酬因义名报身。应物义名应也(文)
七一味万德异
大乘玄涅槃义云。性净涅槃体者。正法中道为体修成涅槃。以万德为体。○问曰。性净涅槃为有万德不。
答。有二释。一云有万德。今明无万德。但以平等一味。为正法涅槃。若言万德体。故明性净涅槃有万德亦得(文)
问。若性净是万德体故。得有万德者。直是性净涅槃。有万德义。何云今明无万德耶。答。万德体者。是万德家体。非体即万德。以万德者。有差别相。非是一相一味之义。此亦且对别义。言无万德。理实性净。有自性万德也。
宝窟下云。不空如来藏者牒也。恒沙佛法体者。不无故言不空(文)
又释此二空智文云。无相及无性。云诸德同体。无别自性(云云)义推云。性净涅槃既有二义。方便净亦尔。
八能证所证异
寿量品疏云。初证法身。是故有始。于三身中。是应身。亦名报身。是故有始。而所证法身。此则无始(文)
此则如如法为所证。如如智为能证也。又功德智慧为报佛。如如为法身。又智断中。法身是断德。报身是智德。又境智等分别。准此可知。又内应身与法身相应等。皆此门摄耳。
九本智始智异
宝窟下云。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义分。○又就常等。说为解脱。离常等外。无别有一解脱。自性法身波若类亦同然(文)(本有智显于此文也)
此中言常等者。明四德。言解脱等者。明三点。此则先明四德一体。然后就之以。明三点同一体耳。今取三点之中波若。以为本有智证文也(三点之法身。三身之法身。其义少异。疏记论之故合三点为法身也)
名玄第四云。问。亦得实相为实惠。观照为方便以不。答。若以佛性。为实相。本自有之。名为实惠。观照修习始生。名为方便也。此非照有为方便。照空名为实。若权若实。始有之义。皆名方便。本有佛性。觉照之义。名为实也(云云)(此文约因位明二惠见)此中正取本有佛性觉照之义。以为证也。谓本有智矣。
次文云。地论人。真修般若。则本自有之。缘修般若。则修习始起。性净涅槃。方便净涅槃亦尔。此犹是旧本始义(云云)
玄二智义云。问。北土论师云。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答。须详此意。○若以能证之智。为法身者。是事不然。○以佛性常。为法身者。此犹是论。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也。
应知以性净中智慧。为本有智。以方便修性智。为始有智矣。
起信论云。从本已来。有大智慧光明义故(云云)
问。法华经寿量品疏。引楞伽四佛已云。三佛之中。功德智慧为报佛。如如为法身(云云)若有本有智慧者。何以智慧偏为报佛。不为法身耶。答。始有之智。相用明显故。以智慧属报身佛。报身是相故。本有智慧。离相寂灭。唯属如如。为法身也。问。统略(方便品)问答云。如如智可是法身佛。○如如境非觉照之名。云何名佛。答。○即智不变异名如。即如觉照称智。更无二体。故并是佛也(文)又云(寿量品)合用如如及如如智为法身(云云)亦是今所言本有智欤。答。此等并是合本中论。今就开本中。于本有法性。明具智慧。故彼文所明非此所论本有智也(更思)
十自利利他异
统略(寿量品)云。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云云)(若开本为二者则即法身是如如故。即为自利。报身是如如智故。即名利他也。又方便品统略云。如之智。利益众生。名为佛眼。如如境是自利。即如如智所照之境。略抄。又同寿量品云。谓如如智见。六道见。无所见。即如如无所见而见。谓如如智文)
问。法华玄九云。○又法华论。二身为自德。一是化他(取意)今何以法报二身。开自利利他耶答。以智照见六道众生有苦。故名利他然非正化他用故。对应化用。判为自亦不相违。若亦通论。俱是自利。俱是利他。今推以真如亦是利他本故。亦为利他。如言应化非真说法者。即以彼法身为说法者。又于真如。具有慈悲性功德故也。
已上法报相对。略明十异竟(若依净影以修生修显为法报二身别今异之欤)
问。以摄大乘所说法身。对法华论所说法身。为同为异耶。答。此有二义。一云是同(同是真如理如来藏体也)二云是异(法华论意。唯取真如摄论通智)问。先其云同意何。答。法华论以如如为法身。以智慧属报身(见寿量品疏也)摄论亦尔。
里书云
摄论第十五云。论曰。若法身无始时。无差别。无数量。释曰。若法身无始本有。于一切众生。无差别。不可度量。诸佛由法身。于利益他事俱足。胜能众生。为得法身。何用精进修道。论曰。为得法身。不可应不作功用。释曰。虽尔不应不作功用。无自然证得法身故(云云)
又云。证得恒时不成因。释曰。诸佛证得法身。一切是有。若离自正勤。此证得则不成自证得同。何以故。若是因者。从昔以来。无复凡夫皆由他得度故。既无此义。是故虽有证得。不成自因(文)
准此文意。摄论所说法身。正显时也。然亦云法身无始。故知。亦通隐时也(已上里书)
统略(上末)云。问。摄论云照用皆是应身。与金光明相违。云何会释。答。○经合本开迹者。如如智即应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种。皆名法身故言合本而有应化两用。应身化菩萨。化身化二乘。故是开迹。论开本合迹者。以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已外皆名化身(文)(今此中正取摄论以如如境为法身之余则同文故总引来)
法华论疏下云。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文)
此文既以法华论报身。即为摄论应身。故知智慧同属报身。唯取真如为法身也。
又云。又摄论及同性经。净土中化诸菩萨。名曰应身。今此中合。若净土若秽土悉属化。他合名应化身(文)
梁摄论十四云。法身是断德。应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文)同十三云。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得是应化两身(文)
又云。诸佛以真如法为身。于法身中也。行不可得。应身则不尔(文)
问。二论说法身异者。其意如何。答。法华论唯以真如为法身。摄论以如及智合为法身。故宽狭异也。又法华论以性净为法身。摄论通以性净方便净为法身。故是异也。
摄论十三云。唯有真如及真智独存。说名法身(文)
玄一乘义云。若法华论明三身者。以佛性为法身。修行显佛性为报身。若摄大乘论所明。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耳。此二皆名法身(文)(此文意明胜鬘所说之二种法于摄论皆名法身也)
法华玄九云。法华论开本为二身。合迹为一身。摄论开迹为二身。合本为一身。又法华论二身为自德。一是化他。摄论法身为自德。余二化他。化他中化菩萨身。总名舍那身(取意)(摄论既合本故知合法华论法报为一法身也)
法华疏(寿量品)云或开为二身。故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既但有一本迹。亦是本迹俱合。或开为三而三义不定。一者如七卷金光明云。三佛者。一法二应三化。法身为真。余二为应。此则合真为一。开应为二也。○二者法华论列三佛谓法报与化。即是开真合应(文)(此虽不解摄论三身然为显本迹义引之)问。摄论法身。一义云唯法性(以如如智别属应身)统略之开本合迹文显也。又摄论以真如法为法身等之说分明也。一义云。合本为法身矣。合如如及智慧。见摄论文。又隐显二通为法身。见一乘义合本义。见法华玄也。尔者二义俱见论及释。而复相违如何会通耶。答。此有二义。一云论有二意。解释亦尔。二云摄论内应。即当法华论报佛。诸文所辨内应身。正自出摄论也。故知法身唯是所证法性。然摄论云。真如及智独存。说名法身者。虽举能证意成所证也。如法华论解法身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谓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文)此则举能证智。以成所证真如法身。摄论例之亦尔。又言隐显俱名法身者。所证真如通隐显故也。然望法华论为异者。此是一往。据谓如来藏性净涅槃之文。如来藏者。是隐时名。然多宝显时。亦名法身法身通隐显。虽通隐显。然显时异报身之智。故摄论法身虽通隐显。犹不违开本之义也。又玄论第九云。摄论合本为一。其应身是化他者。且就应身中外应边论隐。内应不论也。此且为对法华论报身。是以摄论应身无迹也。
法华玄论第九。二论相违文云。地论法华论。是菩提留支所出。摄大乘是真谛三藏所翻。此三部皆天亲之所述作。而明义有异者。或当译人不体其意。令欲融会者。众经及论。或二身。或三身。或四身。今总束为四句一合本合迹如金光明(文)
里书云
十地论第三云。一切佛者。有三种佛。一应身佛。二报身。三法身佛(文)(论自不解此三佛相也)
又云。以大神通力。见诸佛者。以胜神通力。见色身佛大愿力者。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文)(净影释云非唯法性真应二身矣)(已上里书)
问。摄论意化身者。为合诸应迹。为一化身欤。为当何。答。此有文。
统略云。○论开迹者。以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已外。皆名化身(文)(论者摄论具如上抄之)
法华玄九云。摄论开迹。以为二身。又化他中。化菩萨身。总名舍那(取意)
问。二文相违云何会通耶。答。摄论实是开迹。化菩萨身为应身。化二乘身名化身。然统略云合迹者。为对金光明合本(一法身)问。迹应化故。摄论应身。就内应为论。名开本(法应)以迹唯化。且为合迹也。○或摄论化地前菩萨及二乘身。合名化身。故名合迹(欤)
统略(宝塔品)云。梵网经。卢舍那示千百亿释迦。此明本一迹多也(文)
略述(华玄第二)云。凡有二种本迹。一报佛为本。舍那释迦为迹。二迹中。又开本迹舍那为本。释迦为迹(文)
(今见大师释多据前义论本迹耳)
问。付法报应化三身。且应身有几种耶答。有二种。谓内应外应也。
寿量品疏。报身即应身。应身有二。一者内应。谓与法身相应。是故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二者外应。谓与大机性相应。故为大菩萨于净土中成佛(云云)
问。内应身见何文耶。答。可考摄论欤。又寿量疏引经也。
摄论第十五云。释曰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与如来恒不相离。此二事即是应身。故应常住(文)
梁摄论第十四云。○释曰。诸佛同以法身为依止。于众生。利益安乐。意用亦同。○论曰。由无量正觉事故。应知有差别○(释曰前后不同有差别)论曰。如法身受用身亦尔。释曰。诸佛应身。无差别有差别义。如法身。○释曰。无量菩萨。修道转依。如菩萨数量。应身亦尔。○论曰。变化身应知必如受用身。○论曰。此法身应知与几种功德相应。与最清净四无量相应。○(八解脱八副乃至十八不共法相应)释曰。此身与诸功德法相应。故名法身。欲显相应法。故为此问(文)(十八不共法等与法身相应即是内应身义也)
又云。法身是断德。应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文)(智德为应故通内外也)
又云。释曰。○从初地至七地(乃至)于第十地。一切如来。所有秘密处。现前证智为依止。故难思为胜。与法身相应。次此后证得佛地时。○虽约诸地。明其差别。同至果方究竟。故悉与法身相应(文)
又云。无间位即佛金刚心。能灭最后微细无明。及无有生死苦集二谛故。言解脱一切垢。清净真如。是常住法。诸佛以此为身。故诸佛常住○依此身有众德故。众德亦常住。此常住以真实性为相(文)
次上云。论曰二如来常住(文)
准此等文。十八不共等众德。与法身相应。是常住。亦是应身也。又此付显时法身(云云)略同胜鬘经意也(已上)
第十三云。菩萨于诸佛净土中。自听受大乘法。受法乐。为他说大乘法。亦受法乐。○若无应身。则无此二受用法乐。故应身为此二受用法乐因(文)
准统略。此文于受用身中分二种受用欤。新译论云自受用他受用也。
又云。十入名色身受等名行身。诸佛以真如法为身。于法身中色行不可得应身则不尔(文)
准此文如如智是应身摄。则内应也。
问。摄论十三云。若离应身。登地菩萨善根。则不得成就故须应身(文)尔者内应欤。外应欤。答(云云)且云外应(矣)
宝窟上云。若同性经云。应身佛住净土。化身居秽国。今是化佛也。摄论云。地前见化佛。登地见应身者。此应身是与真如相应。名为应身。但应身有二。一内应与真如相应。住真如土。二外应住净土。奇特相好。教菩萨也。地前未见真如。但见八相成道。故言见化身(文)(准此文登地见外应身亦是真如相应身也)
统略(塔品)云问曰。何故知分身佛是三身中应耶。答。此经叙十方分身。皆是净土。纯有菩萨。无有二乘。而同性经金光明摄论等。皆明应身化菩萨居净土化身化二乘住秽国也。○问曰。摄论云。二乘及地前菩萨。见化身佛。登地已上。方见应身。今云何二乘并见应身。答曰。金光明云。有四句。一者应身非化身。谓地前身。则知应身。位通于地前乃至登地。皆有应身。今摄论云初地见应身者。此明初地已上见真如故。应身与真如相应者。即是内应身。取本有义。名法身。与真如相应。始有之义。名应身。初地已上。见此应身也。今言分身为应身者。此是外应身。位通上下。今约大小二人故。开二身。化菩萨为应身。化二乘名化身(文)
问。外应身。位通上下。何引经云谓地前身。答。正取通地前也。经说言地前身者。上简内应身。局在地上。及简化身凡小亦见也。
摄论十三云。若离化身下愿众生。谓声闻缘觉。所有善根。不得成就。○地中菩萨善根。亦因化身成就(云云)(地中菩萨者。对登地名三十心欤。言亦因化身者。二乘因化身。菩萨亦同此身也。又地中菩萨。因应身亦因化身也。地前菩萨正见外应身居净土兼见二乘能化居秽土而修善也)
问。地上菩萨见内应身者。论地上能化欤。为当地上菩萨自身欤。答。且云可通。然正取能化。所以然者。因中有为智。故自身未常也。问。若尔地上所见。外应身佛。与能化内应身何异耶。答相好之身。为外应如如智。为内应也(见宝窟之)问。地前菩萨。见应身耶。答。有二门义(云云)
法华玄九云。就应身中。自开为二。化菩萨名报身。化二乘名化身。或化地上名报身。化地前名化身(文)
宝窟云。地前未见真如。但见八相成道故言见化身(文)(此同玄论后义也)
统略云。此是外应身。位通上下(文)(此与玄论前义同也)此二义但是门别。实不相违。若就真悟菩萨论。即局地上。见外应身。若约顺忍学无生观。亦通地前。但是菩萨。皆见应身也。华玄九云。化他中有二。一者化菩萨身。总名舍那身。二者化二乘身。名释迦身(文)(又净土秽土异。纯化杂化异。花台花叶异。本身遮身异。酬因化物异。时分前后异。谓初成道及成道后也。总有六异)
今见此文。无以地前地上分别之故。地上能化为舍那者。非正意也。
问。云何名二乘曲见耶。答。见释迦化身。为真实也。中论邪见品疏云。若传望者外道望小乘为邪见。小乘望大乘为邪见。○故涅槃明小乘。若空若有。皆是邪见(南二十四)如云若以声闻辟支佛心。言无布施。是则名为破戒邪见。此是二乘空观为邪见。又云(南二十九)若见菩萨八相成道。是则名为二乘邪曲之见。此是二乘有解名为邪见。故知二乘空有。望大乘皆是邪见(文)
花玄九云。问。是何等心垢耶。答。谓丈六为实身。生灭为生至极。此二乘曲见。即是垢也(文)
又云。谓释迦王宫始生。双林终灭。如大经云。是名二乘邪曲之见(文)
涅槃疏十四云。云何名为声闻下。此明声闻曲见(乃至)如此等见何意。言是邪见。解云此是生灭之见。故声闻人。即是生灭观。见佛王宫生有定生。双林灭是定灭。故是生灭观。若是菩萨则是无生灭观。生灭观故是邪曲(云云)
又云。见不正故曲(云云)(更有凡夫曲见即八倒义也)
又云。二乘人无此二观见故。所见皆曲也(云云)(二观者生灭是无生灭生灭是一观也。无生灭是生灭无生灭是为一观合为二观也)
问。三身中法身。为唯是果位所见。为当通因位所见耶。答。有二义。一云唯佛。二云通因位所见也。
法花玄九云。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唯佛能见。十地不睹。○(文)(前义证也)
又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云云)(后义证也)
问。就前义既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何会之。又登地菩萨。与法身相应。见内应身。何不见法身耶。答。因位犹是有为般若。与一品无明相应。已来未得常智。故不能见法身。设有随分见。但可属卢舍那身。如卢舍那身。虽以法身为体。然为菩萨所见犹不名常身(舍那无常见法花玄论也)故知。十地所见法身。从其能见智。名无常身。非法身也。然言大士入法身境界者。约随分自见法身。不见佛究竟法身也。又是大士随分得佛。得佛见法身。非因位人见法身义也。问。付后义。如何通玄论法身唯佛所见之文耶。答。略述五云。○法身唯佛见者。就究竟见义也(云云)摄论十四云。又法身于深行菩萨及诸佛。为易见(云云)
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文)法华论云。谓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文)(不言菩萨不见)
已上虽有二义。前义优也。能能思之。
里书云
宝性论一。法身偈云。此甚深境界。非二乘所见。具胜三昧惠。如是人能见。出过于恒沙。不思议功德。唯如来成就。不与余人共(文)(此文唯者简二乘也)(已上里书)
玄九云。法身唯佛能见。故不说法也(云云)若约究竟。言十地不见者。亦应约究竟即不说法。而随分说法。而不许随分说。亦应不许随分见也。
问。法华论以如来藏。即名法身。而胜鬘经。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尔何会通耶。答(云云)
窟云。问若显名法身者。何故法华论云法身者谓如来藏性净涅槃。答。经论不同。各有其义。法华论明三身次第。义隐时是真如法。隐故云自性清净心。即此法有体。故名为身。显时修因所得。故名为报。有应物之用故。称为化。今此经就隐显分之。隐为烦恼所藏。即身义未现。若出烦恼胎。身相便现。名法身。○是故经论义。不相违也(文)
大乘玄涅槃义云。性净涅槃。是如来藏。本有佛性。显为法身。亦名涅槃(云云)(意云显名性净涅槃也。又文云万德之上无果名方便净也)
法身说不说事(付报身说不说事)又转法轮事。
问。法身佛说法耶。答(云云)今且有二义(云云)大论三十云。○而佛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化身。众生见佛真身。无愿不满。佛真身者。满于虚空。光明遍照十方。说法音声。亦遍十方。无量恒河沙等世界。满中大众。皆共听法。说法不息一时之顷。各随所闻而得解悟。○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说法。除十住菩萨。三乘之人。皆不能听。唯有十住菩萨。不可思议。方便智力。悉能听受。众生其有见法身佛。无有三毒及众烦恼。寒热诸苦。一切皆灭。无满愿不满(等文)
又三十三卷说。二种身也。法性生身名。可思之。此文以法性生身。非即正法中道之身。如菩萨法性生身。亦名法性身。而以变易身。为法性生身也。
里书云
又九十三云。是法性身。佛身无量无边。光明说法音声。遍满十方国土。国中众生。皆是近佛道者(乃至)展转复出。随应度众生。见佛优劣。根本真佛。无有分别大小之异(云云)又云。阿罗汉。生三界外。受法性身(取意)
(已上里书)
又第九云。佛有三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此众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生死人不见)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处。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以有二种佛故。受诸罪无咎(文)(释迦生身受九罪报以为问今此文答之)
又第九十三。说法性身佛相也。
高野和尚。二教论。引此文证究竟法身说法也。又云。此身非十地境。然论自说化十住菩萨。故知是外应身佛。望释迦同人受罪。称法性身。实是外应。非真法身也。
四论玄文(如下有色无色中引之)
华玄九云。同。前文明法身不说法何故释论云法身亦说法耶。答。释论明法身者。望华台舍那。丈六释迦。为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犹属迹身。何以知然。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唯佛能见。十地不睹。释论所明。犹化菩萨即菩萨见之。故知属应身也。问。法身佛。何故不说法耶。答。唯有二缘。一菩萨即报身化之。二声闻即应身化之。法身唯佛能见。故不说法也。又法身名相斯绝。岂有音声说法。说法之事。皆是应身(文)(菩萨报身化之者。外应身也。又付此文可案内应身耳)
略述云(第五近奥)望华台舍那等者。谓望释迦而以舍那为法身耳。梵网经云。我已千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卢舍那(乃至)千花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化身。吾已为本原。名为卢舍那佛。即此义也(云云)
华玄又云。问。直就法性身中。自得论真应不耶。答。得也。妙穷法性则是法身。若隐法性身。菩萨所见。如前引释论。法身佛者。此是法性身中应身也(文)
观经疏云。问他云。报佛为地上说法。化佛为地前菩萨说法。所云报佛。岂非修成耶。而今云修成佛不说何耶。答。有二解。一云报佛是修成佛。为地说法。二云为地上说法之报佛。然应化为报化是化之细身(文)
若准此中前释。此上所见。内应身说法也。又可云外应。亦为修成佛欤。更思之。
法华论疏下云。问。多宝为是法身。为表法身。答若依光宅等师乃言。多宝是化身家舍利。非三身所摄。亦得属佛宝所摄。今明四种意。一者据迹而言是佛舍利。二者以多宝表法身。三者天亲论释三平等中。明多宝今即是法身。以多宝此身。即是入涅槃。此是入三德涅槃。三德涅槃。即是法身。又八义中。第三义。多宝如来身一体。摄一切诸佛法身。故知即是法身。四者多宝虽入涅槃。常在世间故。世间涅槃不二。即非世间非涅槃。言亡虑绝(云云)
见塔品疏。引释论云。复化佛身。及七宝塔(云云)化身云欤。若尔何故云舍利。不言三身中何佛耶。答。初门且准光宅等欤。此中第三门意。多宝即法身。赞言善哉。称大惠平等。故知法身亦说法也。若存不说义者。多宝犹是化身。然约平等不二之义。说名法身也。
法华玄第八云。一者法身成佛。谓坐无生观道场。将满不二念。若假诸佛为作因缘故无生观轮。于心中转。名为他转(文)(佛既为缘转无生观论。法身成佛。故知法身有说教义也)
又云。一者佛教为能转。众生智为所转之转(云云)(准此可成法身说也若存不说义者。既言无生观将满。故知犹是同位佛为因缘者犹是舍那非究竟法身佛耳)
开中大义章(惠远问什公答)法身感应章云。声闻人及初习行因。丈六身而得实相。或有菩萨。功德纯厚。信力深固。所见之身。过于丈六。道所爱色。而得实相。如密迹经说。得无生忍。阿惟越致菩萨。所见佛身。无量无边。世间端正第一无比(云云)
既云法身感应。故知此佛即是法身。无生忍菩萨所见。色相端正。既色相端正。亦应音声殊妙也。若存不说者。此亦应是花台舍那非究竟法身也。
玄二谛章云。摄山高丽朗大师。○从北土远习罗什义。来入南土(云云)
二谛章中卷云。问。若凡说不为圣者。何故有佛话经。却除诸菩萨。两佛共话。○今明佛话不为佛。佛话不为佛。佛话为众生(云云)(私记出梵网说耳。有处引金刚仙云。铁围山外不至余界中间。说佛话经也结集大乘法藏略抄之)
法华疏第三云(释唯佛与佛文)明唯佛解故不须言。释论云。若两佛相对。则无所言即其事也(文)
大论八十四云。佛答须菩提佛。虽种种分别说诸法。但以言说。欲令众生得解脱心无所著。若二佛共话。不应说诸法名字。以众生无及佛者。欲牵引令解故。说是善是恶。如法华经说火宅以三乘引出诸子。但以名相说诸法。不坏第一义(云云)
若许法身说者。此中言不说名字者。但不说。通引化教之方便名字。非不说证法欤。
又净名玄第六云。教有二种。一者说教。二者境教(取意)
说教即是言说。境教者谓六尘等境也。若其理教寂静。不动法身。应有此教。若其言说呼召诠法。即是动相。故法身无。又法身者。唯佛能见。十地不睹。论言二佛相。无有言说。故知法身不说法也。若约菩萨所见。论法身者。许说法义矣。
问法身许诸根相好耶。答。理名法身者。性有色根等。若相用即无。若合如如及智。总名法身者。即有智相。亦有色根相耳。妙胜万云。如来色尽。智慧亦复然。即报身佛也。问。法身既遍法界。无有取舍。举足下足等法身。何有手足等耶。答。不思议作业故得有之问。若尔言说亦应有之。不思议作业故。又既有心缘法。有眼瞩色。此是无缘之缘。不见之见也。若尔亦应许不说之说。不诠之诠。
又既许色。亦应许声香等法。故知音声之法闻门。及法螺音。应许说法耶。答。可思之。净影之释楞伽等说可案之。
(第二第十法身说内证境界也)
里书云
慈恩理趣分疏。引新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云。法性土中。即法身说。释云。理实严花(标德严花菩萨在会)但居净土。不居法性。法性土中。无身无说(云云)
又云。欲显大乘名义。深证二空理。方能知说。故假妙土以显经深(云云)
又云。又为显正智内证真空。名居法性土。后智起应化。名居净土等。亦无过矣(云云)(已上里书)
三身常无常事
问。三身常无常义。云何分别耶。答(云云)
大乘玄一乘义云。若言常无常者。别而为言。法应二身为常。化身无常。通而为言。三身俱常俱无常。化身以大悲为体故是常。法身有隐显故。义说无常。应身始起义是无常(文)
此中应身者。通内应外应。而别门为常者。且据内应。又可云此是开本合迹三身。所言应者。但是内应也。就通门。法应为常。及化身外应无常。易知故。但解化身常。及法身内应无常而已。
里书云
摄论十五云。日应六时观众生根性。往彼为作利益事是大悲功用。大悲即是应身(文)(已上里书)
法华玄九云。开本合迹。即是开常合无常。本开迹合。常开无常(云云)
又云。问。余二身但是无常。亦得是常耶。答。义有通别。通而为论。三身皆常。法身无始终。不生灭故常。以有法身常化菩萨而无息时故应身亦常。化二乘。亦无息时故。化身亦常。○(文)
寿量品新疏云。○亦有四门。一但无常。谓化身也。二但常。谓法身。三亦常亦无常。即应身也。内应与法身相应。法身常。应身亦常。外应净土作佛。故是无常。问。出何文耶。答。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此是常(云文)
七卷金光明经云。应化二身是假名。有念念减故。名为无常也。四者非常非无常者。此始是正佛。如中论明。法身绝常无常四句。此品后文。明法身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也(文)
里书云
三身品云。二身假名不实。念念灭不住故。数数出现。以不定故。法身不尔(云云)
同上文云。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种身是假名。有第三身。名为真有。为前二身而作本故(文)(已上里书)
法华论云。二者示现报佛。菩萨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三者示现法佛。菩萨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住恒清凉不变故(文)
问。法身是常。化身是无常。其相易了。报始起云何常耶。答。虽名有始。而无有终。又无念念生灭无常。故说为常也。
寿量疏云。二报佛寿量。有始无终故。下文云。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以行因满初证佛果。是故有始。一证已后。湛然不灭。故无有尽终(文)
里书云
新撰疏云。故无终也(文)诵便也(已上里书)
又次上引文云。应化二身是假名。有念念灭故(云云)报身异此。非念念灭也(此文云应者非内应也)玄教迹义云。对此身真如空边。故报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为。非生灭有为也(云云)
此会通经说有为言也。
又一乘义云。应身始起义是无常(云云)(应身者报身异名也)大论四十四云(乃至)十八不共法。虽为无为法。以作法故。是为有为法(云云)一具文可见之。大品经自说有为也。
问。释内应身常引证云。以法常故。诸佛亦常者。尔报身自性。未是常法。但与法性相应力。假法性方名常欤。
答。法身尚非自性常。但是因缘假名为常。况报身乎。又报身者。于法性上。分取其相。以立之。若言由法性常者。即是遍体常。本由法性立报故也。
法华玄第九云。问。大经金刚身品云。虽不常住。非念念灭。此是何身。若是法身。即应常住。若是应身。应念念灭。云何而言虽不常住非念念灭耶。答。以此问二身义者。难可会通。今所明者。以四义通之。一者明如来身者。即是中道。非念念灭。故非无常。亦非常住。故非是常。非常非无常。即中道身也。又非常故不同虚空。下云。常法无知。如来有知。是故非常。非念念灭。不同有为故如来身非有为无为也。又同众生故是非常住。异众生故非念念灭。故如来之身。不可思议也。又存不为有。故非常住。已不为无。故非念念灭。故如来之身。非有非无也(文)
二身义者。定说本迹二身义也。此义各于一边。有一违故。即不得通之。今约二而不二。即合为一身。离二边也。
隆海律师。佛智常住记云。佛具三身。所谓化身应身法身。理法身佛。无为常住。应化身佛。生灭无常。二宗共诤。本非所诤。但于智法身。相诤既久。有所得宗。执有为无常。无所得家。立无为常住。今依无相宗。祛彼生灭执焉(文)
智法身者。亦名报身也。问答数番。今依要用。略出其文义如下。
报身佛第一义故。非常非无常。对治门故。亦常亦无常(云云)又云。文证甚多。且仁王经。明寂灭忍。中。下忍云。一转妙觉常湛然(云云)又明上忍云。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为第十一地。萨云。若觉。非有非无。湛然清净。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云云)五忍皆说智之阶级。又云。萨云若者。是一切智梵语也。
又大佛顶经第四卷云。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云云)
又涅槃经第二卷云。若言如来是有为者。即是妄语。当知是人。死入地狱(乃至)尔时文殊。○赞纯陀言。○汝今已作长寿因缘。能知如来是常住法。不变异法。无为之法(云云)
又云。降烦恼魔。○以是因缘。成就具足种种无量。真实功德。故称如来应正遍知。文殊师利。汝今不应忆想分别。以如来法同于诸行(云云)准此等文。是智法身。非唯理法身常也。
陈如品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云云)
如是诚文。不可具引。
难文
大品第六卷云。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为法何会。答。彼对法身真如空边。○故言有为非生灭有为(云云)(此玄教迹义释也见上之)
问。既云何为有为法。若法生住灭。欲界色界无色界(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为法。释论云。有为法。略说三相。所谓生住灭(云云)何云非生灭有为耶。答。生住灭且据三界等法。非据一切智说。又一义。生住二义有故耳。释论云。十八不共等。虽为无为法。以作法故。为有为法(云云)从因生故。名作法。一证湛然。为无为法。问。若云从因生故名有为者。云何云是有法故名有为耶。答。生者有义。故不相违。
今私云。一乘义云。应身始起义是无常(文)此是内应。即报身也。教迹义云。但是佛果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始起边名无常耳(文)可合有义即摄生义也。
无垢称经第五云。有为生灭法。○菩萨不应尽其有为(乃至)佛智六通。善圆满故。不尽有为(云云)何会耶。答。利生大故。受六道四生身故。不尽有为也。
最胜王经云。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说于无常(云云)疏云。或可。如如智合名法身。四智无常故。总标云或说无常(云云)如何通耶。答。此为成彼本宗义。而作此释。非经正意。经正意云。初说云以有义故。而说于常。此通三身说无常。不通法身。下文云。二身假名不实。念念生灭。不定住故。数数出现。以不定故。法身不尔(云云)又云。是法如如。是惠如如。是二种如如。如如智。不一不异。是故法身。具足清净(云云)私云。准大乘玄。报身者。本无今有。已有不无之无常也。如如智者。是报身。今经意。此与如如法合为法身。约此义边。说为无常也。
里书云
七卷金光明。三身品云。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于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化身者。恒转法轮。处处如如。方便相续不断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一切诸用。不具足现。故说无常。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未尽用。亦不尽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以具足用不显现故。故说无常。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异是自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文)
今考此文。无法身无常义也。最胜王经亦同之(已上里书)
胜鬘经云。道谛无常。灭谛常住(云云)故智法身。应是无常耶。答。此约因位。道谛说无常。非佛果智故。宝窟下云。○道亦常无常。若是四谛中道谛。此是因道故名无常。若是佛果之道。称之为常(云云)问。若尔佛果智。何谛摄乎。答。灭谛摄。法华玄第八云。十地○(乃至)等觉地。名为道谛。如来地一。依寂灭涅槃。名灭谛也(云云)问。若佛果智。是灭谛摄者。何故宝窟下。出四谛体。云二种生死果。为苦谛体。一切烦恼。漏无漏业。为集谛体。五住灭无。为灭谛体。常无常戒之定慧。为道谛体(已上)答。记答不见故。私捡。窟云。无边圣谛章中有此。出体即此章中。料简门云。问。四谛中道。与菩萨道何异。答。莫门大小乘。四谛中道。名为因道。即是无常。○无上菩提。谓果道也。即是常住(文)又一谛章经。云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云云)故知果道是灭谛摄。以为常住也。然云常无常戒定慧为道谛者。亦有一意。且属道谛。道义同故。然非正意也。
里书云
问。内应身者。湛然常住欤。为当如何。
摄论第十五云。法身为二身本。本既常住。末依于本。相续恒在故。末亦常住。论曰。由应身无舍离故。释曰。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即是应身。故应常住。论曰。由化身数起现故。释曰。化身为度众生(乃至)穷生死际。无一刹那时。不相续示现。得无上菩提。及般涅槃。何以故。所度众生恒有。如来大悲。无体废故。是故化身。亦是常住。论曰。如恒受乐。如恒施食。二身常住。应如此知。释曰。为显二身常住故。引此二事为譬。如世间说。○由本及事。二义不断。故名常住(文)(已上里书)
已上里书
涅槃经云(第九卷二十卷文也)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云云)此偈意何。答。迷故本有烦恼。悟故今无烦恼。迷故本无般若。悟故今有般若。既约迷悟故。有无即不定。有无非今非本。故非三世也(云云)(此是约迷悟一义也又约二惠略释之)
涅槃疏第十八。二义释。一约二惠以释。二约迷悟以释(云云)如文。
今所解即是涅槃义疏释也。
问。佛地唯识庄严论等。皆说自受用身。生灭无常。佛地论第三云。是故如来有为功德。从因生故。虽念念灭。而无断尽(云云)
唯识第十云。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非自性常。从因生故。生者归灭。一向记故。不见色心。非无常故(云云)庄严论云。常有三种。一本性常。谓自性身。此身本来。性常住故。二不断常。谓受用身。恒受法乐。无间断故。三相续常。谓变化身。没已复现。化无尽故(云云)答。是皆权教分齐。非实教意。其唯识等。皆说佛智从有为无漏智种生。此非一乘教意也。
今私云。权教分齐者。可考定之。
里书云
述记十云。四智心品。所依真如常故常。其四智品体。无断及无尽故说常。无断常者。是不断常义。报身也无尽常者。是化身。相续常义。庄严论。说三种常。故如常施食受乐等事。四智非自性常义。从因所生者。谓修从种生故。若初唯生。后不灭者。便违佛说。一向记言生者。皆灭故。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不见说故。违比量故。获得常色等者。由愿力化有情。是不断相续常义(云云)
求云。色心常违比量者。具足三支。何立之乎(已上里书)
大般若经胜天王分云。如来法性。在有情类。蕴界处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续。烦恼不染。本性清净。一切圣法。由此成就。○谓佛如来无边功德。不共之法。从此性生(云云)天亲佛性论第二云。二空所显真如。云应得因由此空故。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后法身(云云)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信此身中真如种子等(云云)涅槃狮子吼品云。佛性者。三菩提中道种子(云云)瑜伽论五十二云。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云云)又云。云何建立三种般若涅槃等。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问由有障无障差别故(云云)取意。
问。无相宗。依何论文。立佛智无为常住耶。答。无相宗意。远依妙德净名。近依马鸣龙树等论也。涅槃第二文殊。赞纯陀言。善哉汝今能知如来常住(取意略)起信论云。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等(云云)智论三十七云。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观萨婆若与过去同何以故。过去世是虚妄。萨婆若是实法(乃至)三世者。从凡夫虚妄生。云何与萨婆若合。譬如真金不与弊铁同相(云云)
私云。法华论明报佛是常。而以实相显。为报身者。亦是理法身义。非唯智故。非分明。此中深义。犹可研之。
已上四张依隆海律师说。而述之。少加私意耳。
华玄略述三云。学权论者。妄以二因证佛无常。有刹那坏(云云)从因生故。一向记故。不见色心。非无常故也。
金光明疏云(四卷金光明疏嘉祥)又复。法身本有。无有生灭。报佛与之相应。亦无生灭。是故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又化身如来。以二佛为体。以众生为缘。体缘无尽故。化身亦无尽也。故云三身常住。如七卷经中明。应化二身。是相续常者。以菩萨业识所显项背光明。此二相等。合名报佛。同与乐因相应。故好体论之。实是化身。故言念念相续常。若与理相应之报。是凝然常住(文)
好体者。余处亦住住有此语也。此语者。为体之语类也。体止可训欤。亦可训正正者直也。
中论疏记中卷云。好体破发者。体犹悟也。又好体者。犹委曲也(云云)
涅槃疏第二十云。有师解云。业字误。好体应是我字(云云)
准此好体言。是正也。
法身有色无色事
问。付法应化三身。且法身佛有色耶。答。今且法报二身。合为法身。此身唯灵智无色相。若依净影意。亦有色法(云云)
窟上云。次论法身有色无色。古今诤论。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经云。妙色湛然常安隐。不随时节劫数迁。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地论云。如来相好庄严。为实报身。又菩萨广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无果。以文义推之。当知法身有色。破无色者云。若言色是碍义。故佛果无色者。亦应心是缘义。应说佛果无心。佛遂有无缘之心。应有无碍之色。问。无碍云何名色。答。若尔佛无缘。云何有次。江南云旻藏等。悉云佛果无色故。涅槃云。愿得如来无色之身。文殊十礼经云。无色无形相。无根无住处。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也。破有色者云。若言佛果有色者。应架芎隆之屋。带提禁之裳。难意云。法身既有无碍之色。应处无碍之宅。应着无碍之衣也。肇公注净名。主人空洞无像。岂国土之有恒。竺道者。着法身无净土论。明法身无净土。此皆用无色义也。通初家难云。色与心。此二非类。粗心可研习为妙心。粗色不可研习为妙色。是故佛果。则无色有心。问。若尔经云。何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答。盖是妙有炳然。故言色耳。二家各执。互成诤论。今依龙树一言决之。中论法品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亦应云诸佛或说色或说于非色诸法实相中。非色非无色。又非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色。亦非心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心。故色与无色。义不相违。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悉须用龙树意。通之则无所带着也(文)
此文释经如来色无尽之文也。次上云。判其真应者。一行半叹应身常住。已下叹法身。今用此意(文)
今考此意。以色正属应身也。又总意。云。第一义门。非色非无色。若对治门。亦色亦心也。言芎隆之屋提禁之裳者(云云)
义记上云。今此所论。是常无尽。○有人说言真无色。是所不应如经中说。菩萨广修相好之因。如何无果(乃至广证有色如窟有色义其言不异可检知之)彼虽无缘。而有所知。故得名心。佛虽无碍。而有法界诸根相好。何为非色(文)(此明报身色。即今所论法身所摄也)
义章涅槃义云。法身色者。如来藏中。色性法门。显成佛体(乃至)又若言色皆是应都无真者。此应并难。真处亡情。有觉有知。应悉是应。应化之知。从真智生。真中立知。应化之色。从真色起。真色中存色。竟有何妨。○人复释言灭无常色。获常色等。此实是心心法。显现义。说为色。此应变难。若心显现义。说为色。实无色者。色法不显义。说为心。实应无心。又若现义说色者。他亦应言色光照明义说为心。佛实无心色。光照明不得名心。心法显现。何得名色。以斯验求。佛真有色。不得言无(文)
义章三佛义云。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义分别。法佛体中。备具三义。法身诸根。相好光明。是其色法。此义云何。如涅槃说。佛性是色。可以眼见。彼色显了。为法身色。○因灭无明。获得炽然三菩提灯。以是因缘。有是光明。如此光明。当知亦是法身色也。诸根相好类亦同尔。真识之心。从缘显了。说为智慧。三昧行等。是其心法。真如之空。绝离一切色心等相是其非色非心之法。○又涅槃云。入于无色大般涅槃。当知亦是非色义也。等文广如文可考知之。
宝窟下云。问。既有自性清净心。何不立自性清净色。答。色从心变起。以心为本。所以云心。又色是形碍。心法不尔。故不立色也。问。何故经云佛性亦色非色。又言妙色湛然常安住。答。若色性说色。亦得是色故。起信论云。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智性即色。但以无形碍故不名色。故起信论。云色体无形故说名智(文)
例难云。心体无缘应说名色。若虽无缘。亦无形故非色者。虽体无形。亦无缘故应非智乎。答。照智是灵妙。于佛有之。形碍非妙。故佛果是无碍也。此是无名相中。假立心名。亦复不妨有色义耳。
涅槃疏第十六云。他明法身佛性。或云有色。或云无色。今且戏并佛果无色者。佛果应无心。汝研粗心成细心。亦应研粗心成细心亦应研粗色成细色。彼解云。心可研色不可研。今更责。心可研故。有粗有细。色不可研故。应无粗无细。今明法身佛性。未曾色不色。色不色具四句。取其见了了边。名为色。见不了了边。则非色也(文)
教迹义云。八识五根等始起边名无常耳(云云)
此明报身有始无终也。此义说五根以报身。土非色相土故也。
四论玄云。故大品经释论云。佛有二种身。一是父母生身。生身是相好佛。二法性身佛。即是常住佛。故经云光明无量。徒众无量也。问。法性身佛。是无常身佛。为是常身佛耶。答。亦无常亦常故大品经句义品云。一切种智有为也。亦如常住佛是常身。若至而论之。常住亦是无常佛。故中论涅槃品云。○由无常故明常。若无常。云常亦去。云何常耶(云云)
意云。常住佛者。是理法身。种智是智法身。其智法身。同理法身常故。云如常住佛亦常也至论常住佛等者。是理法身。亦有无常义。以常去故。义说为无常。非有生灭。起尽为无常也。今云。嘉祥意不尔。论第十有文也。
华玄九云。问。前文明法身不说法。何故释论。云法身说法耶。答。释论明法身者。望花台舍那。丈六释迦。为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犹属迹身。何以知然。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唯佛能见。十地不睹释论所明。犹化菩萨即菩萨见之。故知属应身也(文)
论第十云。佛身二种。一神通变化身。二父母生身。父母生身。受人法故不如天(文)
问。此中引释论。明法身者。为是内应欤。是外应欤。答。今有二义。一云是外应身。化菩萨故。即花台舍那。问。若尔望花台舍那。丈六释迦。为法身之文。如何破文耶。答。望花台舍那乎丈六释迦。尔可训。二云是内应身。统略释摄论云。初地已上。见应身者。此明初地已上见真如。故应身。与真如相应者。即是内应身。取本有义。名法身。与真如相应。始有之义。名应身。初地已上。见此应身也(文)问。此与花台舍那。为同为异耶。答。花台舍那是外应。此是内应。故为异也。既化菩萨可是外应乎。答。即以常身。为菩萨所见。不同舍那是无常也。问。尔者望花台舍那。丈六释迦之文。何可读耶。答华台舍那止。丈六释迦止尔望天可训。问。二义中。何义胜耶。答。且后义为胜。与四论玄。符会一家之义。而相成故。更思之。
璎珞经上卷云。敬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从初地至后一地。有果报神变。二种法身。一法性身。二应化身。为何色相。为何心相。佛言佛子。出世间果报者从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法身。于第一义谛。法流水中。从实性生智故。实智为法身。法名自体。集藏为身。一切众生善根。感此实智法身。故法身能现。应无量法身。所谓一切界国土身。一切众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萨身。皆悉能现。不可思议身。国土(亦)然(文)
又下卷云。果体圆满。德无不备。理无不周。居中道第一义谛清净国土。无极无名无相。○其一照相(云云)
又云。五分法身。无罪三业。佛宝法僧。灭谛。解脱。灵智一乘。金刚宝藏。法身藏。自性清净妙藏(云云)
若依二种法身文。法性身中。唯有实智。无有色法。若依无罪三业文。似有身口意业。而非分明。既云实智。亦言灵智等。正是以智为身也。
问。论佛身唯有三身义耶。答。一佛二佛三佛四佛及十佛也。楞伽四佛。华严十佛。如法华疏明之。
寿量品疏云(四佛有二)一者楞伽经。明四佛。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彼经云。初一为应。后三为真。此亦合应开真也。三佛之中。功德智慧。为报佛。如如为法身。二者如七卷金光明辨四句(云云如文)
众生悟时佛亦忘云事
统略下云。众生若悟。佛亦忘故。华严云。为度众生故。有佛有世界。若于真实中。无佛无世间。若除妄而存真。无众生有佛。此无薪有火义(文)
(若除妄下。举他师义此无薪等以喻显非也)
今寻。若约真者。不应亡。若约应者。不可难他义耶。答。名相之佛。唯是应也。
释迦成佛久近事
问。就了义大乘意。释迦文佛为久成佛。为新成佛耶。答。是久成佛也。但仙光院传。云非久成佛(云云)
华玄第二云。问。此经但明成佛久耳。云何是无始终耶。答今详经意。若但明成佛久远者。于缘有何益耶。所以然者。始成之与久成。皆是无常。今开久成。竟有何利。今深取佛意者。昔明始于伽耶终乎双树。故是无常之寿。补处不见其初。穷学不知其后。唯佛睹佛。其寿无量。考斯文宗。岂不况哉。三看愈影。再思已决也。故法华论云。复倍上数者。示现如来常命。方便显多数。过上数量。不可知故也。余见此文。悲喜交至也。又问。若以近成为方便。久成为实说者。法华明久成。此实说。华严辨始成正觉。便是方便。未可然矣。又大经云。我闻半偈。超弥勒九劫。先得成佛。今请问之。超九劫者。为是实说。为是权教。若是实说。则法华为方便。又若超九劫。为实说者。诸小乘经论。明超九劫。若尔三藏为实教。法华是权教。若言法华明久为实。大经明超九劫为权。则法华为实。涅槃为权。又法华已明开近。云何涅槃更覆远耶。若近远两经回互者。三一之教义。亦应然。又问。若法华开近显远。明久已成佛为本。近成为迹者。何故常不轻品。更覆远明近。隐本辨迹耶。不应一经之内。前后相违。若一经之中。本迹或覆或开。则三一或会。或不会也。又若此经明久已成佛实说者。则初开三显一。诸佛共同。开近显远。则释迦独有也。若言此义为例者。下分别功德品。诸菩萨皆发愿。愿我于未来说寿亦如是。岂得言释迦独有开近显远。而余佛无耶。以此众事详之但知。是寄无始终。以显法身常义。有始终者。皆是应迹。以此义通上诸经。无一毫滞也(文)
今见此文以众事责显久成说。非开近显远宗旨。正以所显法身无始终义为开近显远之旨归。故诸菩萨皆愿成佛时。说寿如今也。又以报身成佛。属法身成。故义疏云(寿量品)所证无始故。能证亦无始(取意)故此中云。以无始终为法身。以有始终为应迹。而不论有始无终之义也。一义云。若据游意云一切诸佛。多具前二义。释迦则具三义(取意)此则久证法身。如释迦等有余新成佛。不说此久证法身。即报身久成。此是别开法报二佛。始无始别。若约此义。新成之佛。但说法身无始无终又说报身一证。以后。湛然无灭。而不说久证法身义耳。如游意言。诸佛多具前二义。统略亦尔。故彼文云。若论久已证法身者。但是释迦(云云)
观经疏云。一经云。三世诸佛。久已成佛。现迹成佛。一经云。十地因满。金刚后成佛(文)
有人谓。此显新成久成二佛。今案不尔。一经云三世诸佛皆久成者。此经约所证。说为久成佛。一经云金刚后成佛者。准游意等。约相论报即有始。耳言不轻品更覆远者。以是近事故。难言覆显长短俱迹。何以得知。是事者。以跋陀婆罗等为所化故。此贤护等。从初已来在会。为释迦所化。不欲显示久成故来。故智论中。以跋陀婆罗等。为随世间身之眷属也。
智论三十三。云随世间身眷属者。阿难等名内眷属。舍利弗。目连。及弥勒。文殊。跋陀婆罗等。名大眷属。法性生身眷属者。如法华经从地涌出菩萨等。是内眷属。大眷属(取意略抄)
法性生身者。净土报身。从法性生。非即法性身也。
统略中末云。像法决疑经云。诸佛说法。指近以标远。立像以表玄。当意在无生正观。故作此喻耳(文)释委属家业辟也。今以此文。成尘数显无始意也。
华玄略述云。然即我说燃灯佛等。盖是方便之言。过去久成。此为实说。今案。此解未当其心。何者。大般若等。诸经皆云。燃灯授记。又不轻品。释迦自言。彼时不轻。即我身是。若如先解宿行菩萨之道。但是虚设。其大品诸大乘教皆权。此义不可然。准例云。成佛实久。寿无始终。就理法身。不二正观。隐显虽异。而恒在故。不轻修善。燃灯授记。就智法身。修成之义。要因行业。所证得故。然即我说燃灯佛等。当以诸佛平等故言之。如说十方诸佛。同一法身。庄严论曰。一平等意。如说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云云)
问。久证法身。则是无始。尔一切菩萨。皆说久证法身耶。答。尔玄文见此义。又观经云。三世诸佛。久已成佛(云云)问。若尔。非有始而久成欤。答。善巧方便显多数。以显无始。故云逸多不见始也。问。久成非实说。诸佛何必说耶。答。为显无始故。新成佛亦说。新成亦说故。非实说以□□□显远故。为后段宗。问。若尔。何故云释独具三义耶(游意统略)答。释迦实久成。余非必久成故也。
古云(合珍)净土佛不说久成。以众生利故(云云)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八(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九
十一净土义(五种土十种土)
四种净土(三种土)
法身内应所居同异。
无障碍土。
大小同住土实报土同异。
独菩萨土当实报土。
安乐国九品生皆凡夫有欤。
安乐国五门(常无常乃至有胎生无胎生)
十信前人生西方净土。
三福业。
安乐二种生死何。
弥陀身量相好。
五逆谤法阐提生不。
小乘意明十方佛不(轮王)
释迦托弥陀二经。
观地水灭罪。
品生得无生位。
极乐同处三途。
体。
凡圣土有无。
质二处等句。
一质异见等句(质体强弱)
佛菩萨见众生土耶。
人成结成事成。
付四重净土(大小同住何处唯独菩萨上唯界外欤)
安乐净土是何。
净土经事。
圣眼幢世界上品土。
十二涅槃义(有番无番相待绝待)
性净方便净(三点四)
性净涅槃万德。
三修八倒。
有余无余。
醉入无余有无。
佛舍利。
净土体
问。今此宗家立几佛土耶。答。若依净影。立三种净土。一者事净土。二者相净土。三者真净土也(具如义章)今依嘉祥之师宗。凡就佛土。立五种别。一是净土。二不净土。三不净净土。四净不净土。五杂土(具如玄教迹义净土门)玄云。总该佛土。凡有五种(乃至)此五皆是众生自业所起。应名众生土。但佛有王化之功。故名佛土。然报土既五。应土亦然。报据众生业感。应就如来所现。故合有十土(文)
华严游意云。此之五土见僧睿法师所辨斯之五横摄一切土尽(文)(注维摩佛国品见之)
问。秽恶不净国土。偏是众生业感也。何于应化具之土云耶。答(云云)
净名玄第八云○又以秽土是众生恶业所感故名为报。非是佛示现。所以非应。但佛入秽土化物。托居众生报土之中故。名此土以为佛土。问。即众生恶业感土。是佛应土不。答。佛应居其内故。称佛土亦得。名为佛应土也。故下文云。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如饿鬼业故感铁丸。非佛应。但佛应居其中故。说为示现耳(云云)
问。若尔秽土无依佛大悲力起之义耶。答(云云)
次文。许有土无土义云。而昔行菩萨道大愿行。为众生起三界内外诸土。以益于物。令遂能应物起土(云云)
问。若依因位愿行应物起秽土者。何故前言秽土非佛示现耶。答。佛以悲愿生秽土中故。佛昔日愿行等。不障众生业所感土。则为增上缘故。言应佛起。然非正起故。云非示现也。又名玄次上引华严云。非一因缘净土得起也(云云)净土既尔。秽土亦然。只是义分不可偏定。
问。且就净土中有几阶级耶。答。有四阶级净土。凡圣共居土。二大小同住。三独菩萨土。四诸佛独居土(或三土)
玄教迹义净土门云。就净土中更开四住。一凡圣同居土。如弥勒出时。凡圣与在净土内住。亦如西方九品往生为凡后有三乘贤圣也。二大小同住土。谓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舍三界分段身。生界外净土中也。三独菩萨所住土。谓菩萨道过二乘居土亦异。如香积世界无二乘名。亦如七宝世界。纯诸菩萨也。四诸佛独居土。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诸净土住不出此四。则是从劣至胜为次第(文)
今料简云。四中初一是分段。中间二种是变易。后一离二死。变易中二乘所居为第二。以十地所居为第三也。若约佛论。第四法身本土中。二是应身土。初是化身之土也。此可为定。
智论九十三云。有净佛土。出过三界。无烦恼名。罗汉生中。闻法华经(文)
三种土。分段同居报土。实报无障碍报土。常寂光土。
仁王疏中云。三贤十圣住果报者。住分段变易报土也。又三贤住分段同居报土。十圣住实报无障碍报土。第二唯佛者。佛一人住常寂光土。○前二土皆是生灭无常(文)
观经疏云。以宝莲华擎世界故。名莲华藏世界(文)
寿量品疏云。今对三身亦有三土。一者法身。栖实相之土。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即法身土。故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璎珞经亦以中道第一义名法身土。然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论身与非身。亦何土与非土。但无名相中。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故。明身与土○能栖之义。说为身。所托之义。目之为土也。如七卷金光明三身品明。法身具如如智及如如境。就义而望境则土也。二者报身报土。但报身即是应身。应身有二种。一内。二外。内与法身相应。名曰应身。此犹属法身。与法身同土。法华论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摄。此则是报身土也。若外应之义。名为报身。化大菩萨于净土成佛。此以宝玉为净土。此土乃不为劫火所烧。而终有尽灭。○既三种土亦别。然法身之土。但常非无常。化身之土。但无常非常。应身之土。亦常亦无常。内应身土。此则是常。外应身土。此则无常也。若分净秽者。法报二土。此是净土。然化身之土。此则不定。或常或秽(文)(中道第一义。宝玉土。土化身之土)
问。金光明所说。法身合身为一(见义疏上文也)故有如如及智。可得以此分为身土。然法报化三中。智慧属报身。以如如为法身(亦见上之文也)此法身若唯是如如者。何得以境智分身土也。
新选疏云。摄论师以真如为法身则法身无上(云云)
答。以如如为法身者。此是一往为言。细论性净亦具智慧故。以智慧为身。以境界为土也。彼金光明开合虽异。以境智为论故。引为例。非即同也。
观经疏云。然第一义土。即是法身。法身第一义土。更无有为也。可栖托义。名之为土。无感不应。名为法身(文)(无感不应者。举用显体也)
疏略寿量品云○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栖称土○法身有能照所照义分人土。问曰。经明唯有自性净心显名法身。智度亦云。除实相外。皆是魔。实相即法身。云何有人土体。答曰。摄论师云。法身是真如。更无有土。此净心及如。在烦恼中不为烦恼坏。不可反异故名如。所照用即名智。智非但知。非如亦知于如。既有能知所知。何故无能住所住。有人土耶(文)(此净心以下对摄论师显正之)宝窟上云○毗卢遮那即是法身。法身佛住。于常乐我常四德之○(云云)
问。法身如来所居净土与内应身佛所居净土各别耶。
答。寿量品疏云。与法身同土(云云)同住中道第一义土亦名四德土(矣)
问。法应二身。既是各别。所居净土。何云同土耶。答。如世间人二人同居一处则无咎也。又性净名法身。方便净为报身(即名内应)二净中各有境智。智名为身。境为土也。然方便与性净体不二故。云第一义谛之所摄也。又方便净照义强故。名如如智。性净常寂。如如境显故。以方便净智照性净境。即内应身以性净为土也。而性净中。亦有智慧故。名法身住第一义土耶。问。付方便净之土有色相耶。答。今按。二义。一云。但有常乐等。而无色法。如法身无色义。二云。有色故云报身。五根等始起。
若依前义义说五根。实非色也。
问。二义何者为正耶。答。准身论土。宗家正意。归无色义。然细寻之。第一义门。非色非形。若世谛门。有色形也。
法华论疏云。问。既是常住。云何得有诸天击鼓及散花等耶。答。于常在无障碍用故得斯事也(文)
今案。诸文。法身及内应。住中道第一义谛土。若外应身住实报无障碍土。此是宝玉之土也。此实报无障碍土。则是菩萨之报土。故仁王疏出分段同居土。及实报无障碍已云。前二土皆是生灭无常(文)此是中道第一义土家之无障碍用也。故法华论疏云。于常土无障碍用(云云)常土即是中道之土。无障碍用即宝玉也。问。何故名无障碍用耶。答。中道体是虚通无碍宝玉。即是无碍之用故。云常土无障碍用也。又义云。宝玉色不被秽土故云尔。
此义胜也。如首天子事问答(云云)
问。四重净土之中。第二大小同住土者。即实报土欤非欤。答(云云)
问。若实报者。二乘人何生实报土。夫实报土土十地菩萨方便住故。若非实报者。大力菩萨何得共居耶。答。此应非实报土直是变易土。即应化土。于此土中。初地已上大力菩萨受生共居。若初地已上实报者。则二乘非分。不应得生。但是地上菩萨为化他故。共二乘住也。若望二乘。直名果报。而不称实报也。
问。第三独菩萨土。为是实报土为当非耶。答。是实报净土也。即是七珍宝玉土也(香积佛土七宝世界)
问。初凡圣共居净土中。且安乐国九品往生为凡夫。复有三乘贤圣也(云云)尔九品皆有凡夫欤。答。应有二义。一云。九品并是凡夫。凡夫者是内外凡夫。谓从初心(乃至)十回向。此是地前通凡夫也。
一云。九品中。下辈是凡。余中上是圣。故云为化复有贤圣也。难初义云。九品之中。中品上生三果学人。上品中上生是初地已上菩萨。然何通云凡夫耶。答。九品往生。本是凡夫。然于中上亦有圣人。文中且举胜者为圣而已。难次义云。不顺文相答(云云)玄别论西方。五门(西方者是安养净土也)
一常无常门。
有说。覆相常与法华相似。正义云。是常住。
二三界非三界门。
无粗三界有细三界。
三有声闻无声闻。
有二说。一云有。一云无。正义云。应有声闻。于此学者二义。一云。应是应化。一云。应是可也。
四有天人无天人(实无人天别)
五有胎生无胎生门(无胎生也)
玄云。一常无常者。有人言。此经犹是无常。覆相说常。与法华相似。今明常住。文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故知。是常。依论种种说常(文)
双卷无量寿经下卷。说彼国菩萨功德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惠由心出(云云)法华游意引宝性论云。究竟一乘。经说有如来藏及三宝无差别(云云)涅槃经明三宝。无差别者。依常义耳。
又云。惠眼见真。能度彼岸。彼眼具足觉了法性(云云)
上卷云。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云云)
今见此等文。一乘则是佛性异名。然言究竟至于彼岸。故知。穷证佛性常乐我净。又言。佛眼觉了法性即常住之性(此文不明了)又云。泥洹无为之法。其国土次之。次者是近也似也。
问。彼国是凡圣同居。尚不及菩萨实报土。泥同中道第一义土耶。何云明尚住乎。答。此但净经宗了未了故云此经明常不言彼国土是常住也。
天亲菩萨往生论云。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云云)
此且约地上所见。或是初发心人。见中道第一义之相。虽是分段之土。而顺中道故云相也。
又云。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无异(云云)
又云。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云云)
玄云。二明三界非三界者。如释论所明。在地不名色界。无欲染故。不名欲界。有色形故。不名无色界。经云无须弥山大海江河。故知无三界。又云。佛问弥勒阿难。汝见彼国。于地以上至于净居天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既言已见。不得无三界。自在物机不可定判。斯则无粗三界有细三界耳(文)
大论第三十八卷云。如是国土。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国土。出于三界(文)此执明他方净土。非的指西方无量寿佛国。然他方佛土。正以西方为定而已。如仁王疏释后有及十方净土文云。净土者明西方净土也(云云)且约地居者作此论。若约空居者应云无有色染。故非色界等。应略之。
天亲往生论偈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云云)
净影义章云。望求有土非苦谛摄。故云非三界当分。实是苦谛三界摄也。
无量寿经上卷云。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乃至)阿难白佛。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乃至)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业行地故能尔耳(文)
下卷云。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乃至)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文)
玄引无须弥山文。诸无三界者。准智论解。常途三界所有于彼无。故非三界也。言自在物机者。彼佛自在随物机而现故。净土难可定判。此意则显然。或应见三界相者。即为现之。或不可见者。无三界也。此则无粗三界有细三界者。定判云有细三界。(此异前意耳已上一义)
或应云先言不可定判者。即以有无随义不定故。尔有细三界。不可定无。无粗三界。不可定有。以于物机得自在故。示现微妙境界。而应三界众生也。
玄云。第三有声闻无声闻者。经云。有得罗汉果。解释不同。一云。下辈生于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后受二乘果。实有声闻。二云。法藏比丘设愿云国中无有声闻二乘之名。今言声闻者。仍本为名。实无声闻。今谓。如香积佛国。无有声闻之名。今此经言有故。应有声闻(文)
言经云有得罗汉果者。观经云。中辈生人。于彼国中得罗汉果也。
双卷经说。彼国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如是广有声闻众。又智论云。弥陀佛国声闻僧少。菩萨僧多。亦是有声闻文也。此中二义。初说云。下辈生于花中道退等者。正应云中辈。观经说中辈得小果故。而言下辈者。恐是文字写错欤。或中下二辈望上辈。通为之下辈。以对菩萨显少根早劣义故。以下辈名显之。第二说云。法藏比丘说愿无二乘名者。双卷经说。法藏比丘愿中第十四愿云。我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不取正觉(云云)此则声闻无量也。悲华经第三说。无诤念王经云。令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云云)今谓。王出家已。称法藏比丘。只是一人两名出之。故云法藏比丘愿无二乘也。今言声闻者等。第二师会云。今经言声闻者。本是声闻故。今虽菩萨仍本立名也。今谓。如香积已下大师许也。香积佛国。即众香世界。如维摩说。于此评文。学者二义。一义云。所无声闻义。西方似如香积佛国。无二乘名。是本愿故。然观经云。有故知应化而有声闻也。
如第五门云。实无禽兽。而有应禽兽也。
一义云。如彼香积佛国。全无声闻。然此经不同彼说。而言有声闻。故知。彼国无声闻。此国有声闻也。此则指香积极乐有无不同。应有声闻者。可有声闻。非应化也。
如第五门云。应无胎生之应言也。岂言应化而无胎也。以应化生亦有胎生。故略之。
难后义云。若尔。何故但言有声闻。然不会通无声闻文耶。答。第一说云退菩提心取小果。则已会竟。以退菩提心人非决定守小果故。说言无者无决定者也。如无量寿论云。无讥嫌名无二乘种也(更思之)
往生论云。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云云)
玄云。第四有天人无天人者。经云非天非人。若依文则是一相。岂可分别是人是天。而文云。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者。此有时胜者为天。劣者为人。欲引秽土人天生于净土。实无人天别也(文)
双卷经上云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政。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文)
则是一相者。经云咸同一类故。此有时胜者为天。等者。于彼国中。有时说人天名也。胜劣者。总相虽同非无少异。如二菩萨胜。余菩萨等故。云有胜劣也。今谓之。或可在地者名人。虚空者名天。此亦住处土下。得名胜劣。然非正意也。
玄第五有胎生无胎生者。皆应化生。应无胎生。而经言下辈受胎生者。此非胞胎。于华台中久不出故。言胎生非实胎生。禽兽之类亦如是。实无禽兽。而有应禽兽故。经云池中有凫雁等也(文)皆应化生者。若对实生者。以变化随物名为应化。此中约四生中胎化生。论故云可是化生也。经言下辈受胎生者。平等觉经云。中下辈人。五百岁在于胎生(过度人道经亦尔)今言下辈者。对上。通以中下也。禽兽亦然者。胎生非实。禽兽亦尔。细论之。胎生但有名。无应胞胎。禽兽非变化之相故有异也(若细寻非无其相耳)
双卷下云。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居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佛告阿难也)○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此诸众众。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是故于彼国谓之胎生(文)
疑心而生者。在宫殿中。不见佛僧。如秽土胎生不见外事故。类以为名。非在胞胎名胎生也。准此释文既云下辈故。知胎生非是九品外也。又此经言。在宫殿中。而释云在华胎者。宝积经云(无量寿会。与双卷同本)彼等菩萨处华胎中。如游园菀宫殿之想(云云)或于外相唯莲华唯宫殿。净土事微妙故不相妨也。
问。十信已前外凡夫人。生西方净土耶。答。净影观经义记云。善趣已前常没罪人亦得往生(取意)嘉祥意同。故三福善中。初是世间凡夫善。亦名旧善。佛未出世已有此善。不及小乘。故知十信已前亦得往生也。又云。有所得因亦得往生故。知未入菩萨位者。并得往生也。虽未入菩萨位。要须发故一念菩提心方得生矣。
观经疏云。二约所化论因果者。有通别二门。通论以三福十六种观。皆是生净土因。别则以菩提心为业主。余善为缘。故双观经云。十念菩提为因得生。此之菩提业非但生净土而已。终至佛果为因。但众生闻佛道长远。望岸而退故。示净土近果。作进趣之缘。为净土因故。经曰易往而无人也。毕竟成佛之本故。经云始发菩提心。能动无边生死大海也。○问。为方得因生无得因生。答。二义皆有之。问。以禅定为本不。答。然。三界禅定有二种。谓有得无得也(文)双卷经云。念弥陀佛十念。又云。发菩提心。今合引之。又菩提心者。缘菩提心念佛。即念菩提心。故云尔。问。既云菩提心为业主。应是必入十信已上。故论云大乘善根界也。今依何文理。云十信已前亦得生耶。答。大乘善根通宽内外十信。要在无所得信。然疏解云。有得无得二皆为因。故信位亦得生也。问。何要以无所得信为十信耶。答。法华疏云。天亲论主。以无所得为成佛因故。谓发菩提心所得善根。能证菩提心。非诸凡夫及二乘也(取意。可见方便品疏)问。既有所得。此中何故言要发菩提心为业主耶。○又疏下文云。滞贪所发菩提心业不得往。又云。但观琉璃宝地。不得灭罪。以识依正因缘悟解中道乃得灭罪(云云)若尔。要以无所得方得往生何言未入信位生耶。答。义有通别。通论。一念佛愿欣净厌秽有所得心。亦是菩提心。亦名无所得。顺无所得故。得发此心。亦名初发心也。然于无所得明了悟解。乃名入信位也。阿罗汉初虽信大。而未入十信。要决定心方乃得入。由此应知凡夫学入遇善知识。闻他方净土。一念欣厌。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心。乘佛大功德缘力强故。得名发心。虽有相心亦得往生。小乘三果及七方便。一闻则生。何必深耶。下品不及故非十信。若依通门相摄言之。亦名初发菩提心者。亦名信位也。
观经疏云(序王)○或现秽质令生厌心。或示净处便修胜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恶缘。厌累苦之世。欣胜乐之地。由是佛现金台示十方界净妙之国。令此今缘撰取所乐。夫人情感安养极乐。如来广说净土胜果正业妙因(云云)又云。问佛普现十方净土。夫人何意愿生西方阿弥陀佛耶。如华严所辨。百万阿僧祇品净土。西方弥陀最是下品。既是下品。何故愿往生耶。解云。始舍秽入净。余净不易可阶。为是因缘。唯得往生西方净土(文)
起信论云。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诸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则得往生。常见佛故。修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文)
论文既云欲求正信。故知未入十信位中。
观经疏云。今明○可云有方便生三界。实生三界。但以惑用为明之。何以知然。双卷经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言。依业报住。以义制之。有三界也。问。彼土三界。但就果报胜劣明三界者。为此地悭贪所发。菩提业得生得彼土不。答。滞贪所发胜业不生净土。唯以一时广济之心为菩提心。虽未现起。而未断之烦恼具足有之。心胜劣业回向净土。命终得生(文)
问。何故悭贪菩提心。又何云一时广济之心耶。答。凡论滞贪者。未断烦恼人所发有漏善心。皆名滞贪。以未断故。以所缘缚故。今不依此义。具足烦恼亦生彼故。问。若尔。云何滞悭贪而发菩提心耶。答。虽未断贪。而伏不起。不名滞贪。若数起贪适发胜业为悭贪心之耶。
陵杂名为滞贪。亦非与贪相应而起。若相应者。是染污心何名胜业。故知此中为贪所引。而性是名滞贪耳。问。如何悭贪引胜业耶。答。欣乐西方。五尘妙境。为自受乐。因此愿生。如难陀为欲求上天。有一比丘愿生妙善等也。所言一时广济心者。欲令众生同离杂恶净佛国不唯自身。名为广济。此心非恒(乃至)一念十念。故名一时。此是无贪所引胜业。翻上可知。问。此心虽是十念一时。凡夫恶人何辄起。答。易往无人。良由此也。然由如来胜方便故。任运得发广大心也。如念观音三毒不起。以念佛故。似佛心生。是名亲近熏习力也如衣无香熏之今有。凡夫本无广济之心。由佛胜缘。自然得发广济心也。
疏又云。何意说此净业耶。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故。说此净业也。
释如来今者为未来世等文。
三福业
疏云。此三种摄一切尽。何者。初一是世间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是世间凡夫善者。文云孝养父母修行十善等。受三归五戒。第二始明受三归五戒前。宜明孝养父母修行十善。故知。是世间凡夫善。亦是旧善。佛未生时。已有此善故。名旧善(云云)余二如文。
经云○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问。十善胜五戒。然何第二始受五戒前修十善耶。答。十善是旧善。五戒佛始制。别依作法而得故。作如此次第也。
又云。然此三善得是三人。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从凡夫任运修习此善。次入佛法。受三归五戒。乃至从小入大乘。始终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文)
既有三人别修。故知有以世善。但由十念愿助之生。
又云。今此中明三种善生一净土。何以知尔今明三种善西方弥陀净土故。知三种一种土(文)(名三福业。为三福善)
次文云。问。既有三种善因。那得俱生一种净土耶。解云。此三种虽同生一种净土。于此净土中果报不同。因有浅深。得果亦胜劣。如此间秽土中。众生虽同在秽土。而贵贱升沉不同。生彼国亦尔也(文)
三种善人生彼已所受相通无有障碍不同人天欲色界等故。故一土也。
又云。此三种皆是净心。孝养父母心。此心亦净(乃至)发菩提心亦净。以三种心皆净故。得土亦净。所以维摩云。以其心净故佛土净也。若得此心。亦此则是西方净土(云云)
又云。上品则大乘善。中品则声闻人天善(文)
问。安养世界分段变易中何。答。分段。问。香积佛国。及华藏世界。二种生死所摄欤。
答。华藏世界。地上菩萨所居。是变易也。然地前菩萨见舍那净土故。应通分段。香积佛土应是地前所见外应身土。地前未离分段。未受变易故维摩经见阿□品说。请香饭于香积。人天二乘俱受用之。故非变易果报土也(更思之)
仁王疏云。三贤。住分段同居报土。十圣。实报无障碍报土(文)违之。香积非同居故非分段。
疏云。今云。此应是分段生死。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为国王而发心出家。始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又彼土寿虽无量。必终讫故。知彼土分段生死(乃至)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变易分段者变易之分段云也)又云(大乘小乘观生灭无生灭观)乃是彼大乘中生灭观耶。此虽通生灭无生灭。观但生灭观。○但彼劫数长此之间。此间一劫为彼一日一夜。又彼佛生异此王宫。彼佛真坐菩提树下化生。徒众亦化生。随此五种故。知生灭观(云云)
时节。化主。所化。发心。徒众。为五种净也。
疏又云。此佛寿半阎浮提微尘数劫灭度(云云)
问。余经中说(鼓音声经)阿弥陀有父母。今何云直座菩提树下化生耶。答。有父母者。据秽土佛。今净土故云化生不相违矣。
问。净土中弥陀是化生者有文证耶。答。今所未见。然且应言所化众生皆是化生故。能化佛亦随化生。寻之。
问。阿弥陀佛身量相好如何。答。观经云。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文)
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云云)
疏云。是身则三十二相。则是应身(云云)想像观文中。
又云(相像观真观)此并就应身中作如此二观。前想像观应身。今真观应身。则是观无量寿佛之真身也。○然释迦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好。○然复有佛身相。遍满虚空。所有徒众亦遍满虚空。所以有如此不同者皆为适缘所见故也(文)
双卷经云。其道场树四百万里(略)
若以观经定量者。此树是化身所居也。或约彼方说数量(矣)
有人云。八万四千相好者。观想境界也。非凡夫所见。学者多云。中下品生人凡夫二乘辈。生彼得见八万四千相好(云云)
难前义云。前像观未见极乐能化实身。今是真实见彼佛身故。知分段凡夫二乘所见也。今通云像者约初门以名。故疏云前依丈六身观初想像彼佛花台。经云。此花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略)既云愿力所成。故知像中则观彼佛愿力所成依正二果。然以后观为真身者。十地所见。是凡夫所见之本。如此方舍那释迦故。云作本迹名(疏释)难后义云。心地观经说。为化十地菩萨现八万四千相好(云云)
又道场树量小故。知极乐凡夫化生。是三十二相。非八万四千相也。有人引观佛三昧经云。毗婆尸佛有八万四千相。故知凡夫所见亦有此相。此佛娑婆七佛初故。难云。此亦观想境界。如弥陀例之。又有引观佛经云。为诸菩萨八万四千相(云云)极乐虽是分段犹为大乘善根界。以菩萨正为所化故知八万四千相。非心地上之所见也。
问。造恶众生临终闻彼土得者。四重五逆谤法等罪人皆得生耶。答。十恶四重五逆并得往生。谤法阐提不明生也。
疏云。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四重。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故明恶不尽。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阐提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经不信故。不得往生。又谤法亦尔。如小乘人。闻说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文)
此文二义。一义云。谤法阐提二人不生。一义云。谤法此身中信改悔。虽未灭罪但先信受归已罪灭亦得往生。阐提亦尔。续亦生故。云明恶不尽。但说不尽。非无义也。又言不信故不生。明知谤时不生。然逆罪造恶时短。后时得生。谤法时长。多分不信。故隐不说。又小乘人不信不生。然经言生故。且就不信之者言不生也。问。大经说往生人除五逆罪。此经何故说得生耶。答。有十五异释。且净影记以二义释。一依人上下善趣造逆亦得生。常没造逆不能得生。大经据常没故。造逆不生。余皆得生也。二行有定散。观经据定善得生。大经据散善不得生也。
今疏无别释
疏云。又下品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现在虽不修善。过去或经发心。今闻大乘。后得发心等也(文)
或经者。或是不定辞也。经者曾经也。
问。小乘意。说他方净土耶。答。疏云。小乘不明十方佛。但明三世佛(云云)问阿含经云别有净土。又智论引小乘经明有十方佛。何云不明十方佛耶。答(云云)
疏云。解有数义。一者小乘虽不明十方佛而明释迦一佛化于十方。明分身诸佛遍满十方。虽满十方。还是释迦一佛故。阿含经云。我别有净土。我于彼处成佛○二者小乘实明十方佛。何者龙树云小乘实说十方佛而小乘不觉不知。何者大论中引小乘经明毗沙门天王叹佛偈云。稽首去来现在佛亦复归命释迦文○小乘少明十方佛。○少故为不了。○又小乘虽明有十方而不显了(云云)
又云。大小两乘。同明唯有一佛。○小乘人便言十方唯有一佛。○大乘人皆说唯有一佛。明此一国土唯有一佛。余方国不无余佛。如此天下唯有一轮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唯一轮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轮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轮王余四天下不无余轮王。○则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云云)
问。他方四天下有余轮王。大小同然。他方佛或许或不许。今何云小乘人言余四天下无余轮王一切四天下唯一轮王耶。答。可寻之。
华严游意云。释迦说无量寿。凡有二种经。一者无量寿观经。二者无量寿经。无量寿观经。为世王母○若是无量寿经为世王比丘十六正士说。彼国土净人花(云云)花者丽也。
世王比丘等言可寻之。
问。经说观地水等除多劫罪。不修忏悔。如何得灭罪耶。答。
疏云。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也○微妙清净。如梦如幻○识假则识中。若尔。岂不灭罪耶。所以文云。作此观时。得无生法忍。何意得无生法忍。以识依止不依止识假悟中故。得无生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观。见好净地。则生贪心。以观地不地故得灭罪。故文云。作此观者名为正观。作他观者名为邪观(文)言作此观时。得无生忍者。引韦提希见极乐国心喜故得无生忍也。言见好地生贪者。若不依并无生正观意者便生贪心。此以所著为贪心耳。名生观文有深所以也。
问。上品上生人生彼国已悟无生忍。何地无生耶。答。七地也。疏云○下下品生百法明门得欢喜地。下品既得欢喜。当知此是七地无生(文)
又云。前上品见佛闻法。则得无生。今中品经一小劫得无生也(文)
又云(上品下生)复开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今下品得初地无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无生。所以明此二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一初地无生。二七地无生。为是故明二无生也(文)
问。于一位中有即时得(上品上生)或一小劫。或三小劫。何以上品下生得初地证。上品上生忍为七地耶。如中品三生同得第四果。然于三种时别。此亦应尔耶。答。有云。下品既云欢喜地。上品云无生。故知。无生非初地也。异名说故。难云。法华十二类得益中。云无生云成佛。论家释俱是初地。今虽名别何妨同地。答。嘉祥非必同论家也。今云。此中为显无生二地故别说也。故疏自云。所以明此二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云云)此意则经意宽通。显法多途而已。
问。双卷经说。以光明令免三途者。令脱他方恶趣欤。答。观经疏云。问。双卷经云。闻声见光令免三途○答。解不同。论师云。彼佛放光照他方。他方恶道便免之也。今云。汝义中。同处异质净土故。以秽质中言一净土质中。以秽业反为秽土耶。今言。自有处空为地驰马朾别。自有大地为虚飞行无碍。自有娑婆为净。复有安养为秽耳。此是业力不思议不可定判。○(云云)(身子飞空袈裟染血事略之)
言闻声见光者。经云。在三途见光说苦而闻声者义势欤。
问。成论师云。照他方恶道者。其尤□经意。以说光明无量故。而言极乐同处有秽土者。有何证乎。答。此以理耳。
问。凡诸净土。以何为体耶。答(云云)
教迹义云。摄论师云。识所变异。是净土以心为体。今明有三种。若是法身净土。以中道为体。亦是报佛净土。七珍为体。亦是化身净土。以应色为体。通而为论。皆是中道为体。以二是用(文)
执佛净土七珍为体者。此化菩萨名报身。此以宝玉为净土。若内应身名为报者。以中道为土。与法身同也。
法华疏(寿量品)云。内与法身相应。名曰应身。此犹属法身。与法身同土。法华论云○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摄。此则是报身土也。若应之义。名为报身。化大菩萨于净土成佛。此以宝玉为净土(云云)
问。若众生自业土何以为体耶。答。可寻之。且应云若就众生土应用摄论师说。谓以心为体也。若据事相。亦以四尘为体。若论实义。以中道为体而已。
问。就凡圣如何判土有无耶。答。若依净影义章。以三门分别之。
又评异说。具如章(并)私抄之。
今明玄意。亦具有义门。一叙异说。二辨是非。三显正义。
第一异说者。或言佛有土。或言佛无土也。
净名玄第八云。有人言。佛一而无二。皆是三界内外异。报佛断惑因已尽。不感土报是无土。有人言。佛具足法土。以法界法门无不圆满。岂无土耶(文)
法华玄第九云○什公以土沙为秽。珍玉为净。明异质同处者。此是迹身净土耳。生公着七论。此是法身无净土论(文)
又云。生法师释净土不毁云(乃至)以理论之。乃是无土之义。既寄土言无故。云净土之净。岂非法身所托(文)
竺道生法华疏二卷。今得其本也。彼疏释寿量品有此文也。
生公法华疏下卷云○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言无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云云)梁高僧传(云云)生公制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云云)四论玄有生公二人同名之沙汰。可考之。
第二辨是非者(或得或失)
大乘玄教迹义云。有人言。佛无净土。但应众生报以化生为言故佛土耳。此是成论师意。非经论所明。经论云佛无净土者。无分段变易净土者。乃是万行所得真常净土。故经云法身净土是真成净土。报佛净土。经论处处皆明净土(文)成论师者。是梁三大法师等也。此师意用生公义也。万行所得真常净土者。万行所显故云所得。此亦是报佛净土也。然别显报佛净土者。是华严等所明舍那净土。此以外应名报故不言真常也。
璎珞经上云。一切众生乃至无垢地尽非净土住果报故。唯佛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故我昔为普光堂上。广为一切众生说净土之门(文)
普光堂者。指华严说见经前后文也。
净名玄云。今明有无。各有其义。若如四住为缘。有漏业为因。感三界内报净秽诸土。无明为缘。无漏业为因。感三界外。当知佛即断因已竟。无复此报。故言无土。所以经云。普贤身命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何有土异。而昔行菩萨道大悲行愿。而众生起三界内外诸土。以益于物令遂能应物起土。则此身果酬于昔因。佛则有土。二近不达。会通故各偏执耳(文)今见此评意。无土据无生。所果报土。有土据应土。则有酬因义。二近不达者。一向无土者。不得佛有应土。具足法土者。不得中道第一义。以无土假说为土。定取有净土故。亦不达耳。
法华玄云。祥生公意。但是无宝玉之土也。非无中道之土也。若尔。生公得法身土。则夫迹土。什公得于迹土。失迹本土。若二师各明一义者。无所失(云云)
生公言佛无净土者。此是法身。无宝玉之净也。若尔。则无所失。许应有七珍之土故。若言无土。义势总立宝玉。是众生土。非佛土者。便失应土也。又什公云。佛净土在众生秽处。此若明应土者。则无有失。不言无中道之土故。若以此净为真净土者。便失中道。非净秽也(得失意更可分明之)
教迹义云(已上)
名玄云。问。仁王云唯佛一人居净土。是何土耶。答。此中道第一义谛。名之为土。尔时登第一义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故。独居净土。下位之流未栖其中(乃至)璎珞法华皆有此说。问。中道亦是报不。答。酬因亦是报也。但中道实相非因所生故。不作报名耳(文)璎珞之文(如前)法华者。引法华论。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之文也。言非因所生故不作报名者。此有多义。一云。报佛所居。则中道土。能居名报。从因起故。所居则不然。不从因生也。二云。若望报身则名报土。而言不作报名者。望法身论法身。但是酬因所显。非因所生故。不名报身。净土亦尔。三云内应虽酬因但是所显而非新所居。论法性义。不取酬因义。但取本有义而已。非此所论。内应身所居之土。亦是酬因所显是报土也。而言非因所生不作报名者。以内应属法身。但以外应名为报佛。所居亦尔。故于内应身土。且不作报名也(后义应胜。更可思之)
法华玄云。评曰。佛或开三身。或名为本迹二身。以身例土。迹有三土及与二土。法身栖中道第一义土。如璎珞所辨。又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又摄大乘论云。真如则是佛所住土也。晚见法华论。亦名真如常住为土也。二舍那报身化诸菩萨处于净土故有四常。○(化主国土徒众教门)三者释迦化二乘。则是秽土○(已上。此难虽评文则土义故。今用为正义文也)以今文具明三身则具明三土。以昔未开三身。今始开之。三土亦然也(文)今文者是今法华也。法华报身是内应身故。论云住第一义谛土也。故知。舍那为报身者。是当摄论。非依法华论文。照二论理实相通故。通用无违。若尔。理实有二报身。今此文中。且举外应而已。总论有无者。佛无迹土。迹土是众生业感。但佛居众生土中故云佛土。实非佛土也。
净名玄明无土义也。
又法身宝玉之土故云无土。
则法华玄云。生无土失返得本。玄云。生者○意也。
有佛土者应土也。又有中道第一义土也。问。若尔者。法报二身佛无宝玉之土欤。答。法身及内应之报无之也。问答(云云)今按云。第一义土中。虽有色法而生故但名第一义。不名宝玉也。对法身有色无色义可按之。
问。明净土二处二质等有几异说耶。答。玄净土门云。四师(云云)
问。其四师说云何乎。答(云云)
玄三。问。有人言。净土二处二质。如西方净土与此秽土。二者二质一处。三者一质二处。如净名云。断取妙喜净土并此秽土中。且是一土在彼复来。此故一质二处。如是四师各成诤论(云云)
今按此文。但有三师。而言四师者。足以一质一处。如西方净土。直就西方为此句。若望此秽土。乃名二处二质也。此则四句成四师说。
然于文中但有三师者。恐是脱落。更可考余本。或且举三句。以显四师也。
次文云。今明各有其义莫执一返伤其义味(文)
今明四师所说各有其义不应诤论。此则答上问也。问意云。四师诤论各有何意乎。答。意云。四义各有道理。正答问也。莫执一边者。依理息诤也。
次文云。身子见秽土。梵王见真成净土。下文十七句。所用净土是报土。足指安地等净土是应土余文可知(文)
此文为释一质二处等义。先就维摩经说。开三种佛土也。三土者一真净土。
中道第一义土。由因位万行所显。则法身及内应身所居土也。
二实报净土。
宝玉之土是外应身所居。
三应化净土。
如一时反现足指案地之土。又如西方净土等也。或西方等长久住持之者。则是佛报土所摄也。净名玄第八云。应土则暂有。报土则久长(云云)
净名玄八云。土虽无量不出三种。一法身本土。二迹中明报应二土。法身本土。即中道实相(文)
大乘玄云。问。经云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毁。是何净土耶。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粗细不同故不相碍。如首真天子身不碍于地。又如无间地狱虽百千共处。亦不违妨。又如醍醐不碍粗器。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故烧秽不烧净土。佛开三身。例土亦有三土(云云)罗什释见注净名之说也。经者是法华寿量品说也。此中不相妨有二义。无身不碍地。及净醍醐不碍粗器者。是粗细异故不碍也。地狱身共处非粗细异。但是业力不相妨耳。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者前所举事。皆是极凡粗显之事。尚不相妨。况净秽质凡圣异类。如色心异类。何有相妨也。例身开三土者。须约三土辨一处等故也。
寿量品义疏云。依罗什师意及法华论。是异质同处(云云)(新撰疏同之)问法华论释我净土不毁文。但云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云云)此文不言异质同处。合依何文如此引耶。答。一义云。既言真实净土。故知。秽质外别有真实佛土云事显然也。问。若第一义土者。应是一质。故疏次文云。若望正道为论。未曾净秽。随净秽二缘见净秽二土。○故言质二见(云云)若为第一义土论之者。岂非一质义耶。答。义有多门。若以中道第一义为非净秽者。我净土不毁者。则净缘所见净土故。净秽二缘所见异也。以非净秽为一质。然论文以第一义谛土不云非净非秽。但对秽土以为净土。故依论文。为二质一处也。若言于第一义谛净质而众生见秽土为一质者。亦可得此义。然娑婆秽土不则以第一义为体。以第一义对秽为净土故之。依显相云二质也。又一义云。论释清净国土无上云。量者方便亦现一切佛国土清净庄严。是出世间无漏善所生。一切佛非世间有漏善根所生故(文)
论疏云(土界形量反因量)○二者因量谓无漏善根生。非有漏善起也。○是出世间下释因量(文)依因量义。净土是出世善根得。秽土是有漏业生。由此义故。是二质也。言如首真天子者。华严游意云。首真天子是色界净天来故。欲界秽处不相碍(云云)观经疏云。如首陀那天子秽不碍彼净(云云)私云。净居天云首陀会同欤异欤。
问。净名。断取妙喜净土。置此土中。是名一质二处者。尔前后二处为质欤。为当何耶。答。此是一质先后二处。又正是一时也。问。若是前后。则生灭非一耶。
答。且总为一如一质异。见土为一质等也。
玄教迹义云。且是一土。存彼后来。此故一质二处(文)
华严游意云。妙喜一世界。本在东方无动处。净名断取来西方。○今更据净名释。云不可思议菩萨以娑婆世界掷置他方不动本据(等文)
问。一质异见义云何。答。于一质体有净秽等异见故。名一质异见也。有愚者云。所见异本质故名异见。此非义(矣)智人察之而已。
教迹义云。问。经云一质异见。是何物质耶。答。一质多种。若以一相实为一质。以质实相故。有六道异见。大经云见一味药。随其流处有六种差别。如人见水则有三尘鬼见于火。倒心所感故成水火二见。如人恒河为水。鬼见为火。天见为地。鱼见窟宅。净秽亦尔。业不同故。见净秽。实无如此净秽。此是中道土质。净秽二缘见其二土。此以中道为一质。以六道所见为异见也。三尘者。色。味。触。可寻之。法华玄九云。如人见水则有三尘。鬼见于火但有色触(云云)
次文云。摄论师明皆唯识为净土体。
以心为净土体。今宗以中道为净土体。则穷源尽之。谈彼唯识对。唯是对治教门。非究竟理也。
次文云。就迹为论。一质二见者。身子见佛土秽但见人土。梵王见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如经云。宝庄严土。而况释迦真土(文)意云。此言真土犹是迹耳。
名玄。但二缘所见。各自不同心。依佛惠则还是净质。若不依佛惠则于一净质遂见其秽。故名一质异见(文)
螺髻依佛惠见净。身子不依佛惠见不净也。然此文约中道土明一质异见也。
问。于净质见秽土者秽土烧尽时。净土亦烧耶。答。教迹云。恶业故见不净烧。而净实不烧也(文)
问。净土坏时。秽土亦坏耶。答。
次文答此问云。秽随坏也。于净寄见秽耶。以净坏故。则秽缘无所见。如鬼本于水见火。水竭不见火也。于秽质见净土亦然(文)
法华玄九云。净质属净业所起。于净寄见秽耳。以净坏故则秽缘无所见。如鬼本于恒河水见火。恒河水竭鬼则不见火也。问。于秽质见净。复云何耶。答。例此可知也(文)例此可知者。于秽质见净者。若秽土坏时。净缘无所见也。
问云。何名净质。又名秽质耶。答。净业所感。名为净质。秽业所感名为秽质也。问。其所感者。是何物耶。答。净业所感四尘等。名为净质。秽业所感亦尔。
问。于净质上。以恶业故见秽土者。所见秽土。既是恶业所感。则是秽质。若尔。净秽各有秽体。何名一质耶。答。此有二义。一云。净秽二缘所见。实无其体。推实但是中道实相。非净非秽。然约缘中。且随一义建立一质。或以净土为一质。或以秽土为一质。故明实体无定准也。难云。上文云。以恶业故见秽烧时净土不烧。此明净质。次文问答云。于秽质见净。亦此然。意云于秽质上见净土者。秽土烧时。净土亦坏。此明秽质。此则净质上恶业见秽。无有秽质。若是秽质。净土应随坏。如后文所明耶。故知。坏不坏事异。由质体有无也。第二义云。若净秽业各感质体。名为异质。若净业感净质。秽缘虽见秽。但是净质。而无秽质也。难云。虽脱存已之难。犹随一难。谓于净质上。秽缘见不净。亦由恶业。同借业力。何一有质质体。一无质体耶。答。业力所见。总相虽同。然于其中亦有差别。谓业正感外四尘等。于阿梨耶识变异分中。任持成质。此则有质。若于本识无有质体。但于分别意识妄起倒。或见秽见净者。则无质也。如人夜分见绳为蛇。其人亦感绳而妄也为蛇等也。问。身子见秽土有秽质耶。答。准法华意。亦有秽质也。难云。若尔。秽土烧时。亦应有净土坏义耶。于秽质见故。何必佛净土不坏耶。答。佛净土自由净业。不借身子秽土。故不坏也。自有净。由身子秽。谓天见恒河为宝地者。此秽尽时。净随坏也(后义应胜。宜须审取)
华严游意云○恶业众生。若净若秽。皆见秽。如饿鬼彼但非处火。见恒河水亦是火。亦如师子国采珠。福德人得珠。薄福人见珠成蛇非但见蛇成蛇见珠亦成蛇以是故二质一见也(云云)
又云。如释摩南经。摩南城七宝所造。摩南见金柱见木柱。唯于一金柱复见木柱。此则是一净质。缘见净秽。名一质异见。一净质既然。一秽质类尔可知。问○摩南藏金柱。余人犹见木柱。为不见。解云。具有见不见。何者于摩男金上见木。摩男既藏金。则不见不。如于珠上见蛇状。既藏珠则无蛇可见。问。若藏金。余人不复见木。则着坏业果义。彼何故见木。由彼恶业所以见木。见木是业果。今既无金不复见不。则坏业果义也。解云。颠倒之物。并有所属摩男。于摩男边强故。摩男藏金。余人不复见木也。言见者。明摩男虽藏金。彼犹见不。问。若无见金犹见木。则成两质义。若是一质无金。则不见木○解云。虽犹见木。而是一质○大师于此举神蛇为喻。有人行见一蛇则斩之。蛇腹中有酒肉。○此蛇是神蛇。人酒肉祭神故。蛇得酒肉。○蛇将人酒肉去。人犹见酒肉在。○唯是一酒肉○业行不可思议如此(文)
法华玄云。问。经云余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毁。是何净土耶。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二质。同在一处(云云)(同大乘玄文)
大乘玄云。一质二见者。身子见佛土秽。但见人土。梵王见天土(云云)此依维摩经。法华玄亦同之。
新撰疏云(寿量品)问。灵山具三土不。答。灵山本不生灭则法身土。菩萨见灵山宝玉。则应身土。凡夫二乘见土石。是化身土。随缘见佛有三佛。未曾三土亦然也(文)
问。二经所说。同依业净秽见净秽异也。何以法华所说为异质土。以净名说为一质耶。答。此有二义。一云。具有多义。各举一边耳。一云。于一处中有种种异土。谓净秽粗妙等也。望异类土或说论一质或名异质。意云。佛及凡夫所见。各有质体。法华说之为异质。然凡夫见秽土。亦以佛净土云为缘而见义有也。若望此土则名一质。维摩据之故。维摩经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云云)法华但云吾净土不毁。众生见烧尽也。难云。法华说。众生见佛土烧尽。何有说别秽质耶。维摩亦说于一器中有二食。于一处中有净秽质。何忽为一质耶。答(云云)
法华玄云。经说。身子自云。我见释迦土秽。梵王云。我见释迦土净。佛复云。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三种皆云释迦土。故知。二缘见释迦土是人天土(云云)
此释维摩所说也。法华云。众生见劫尽者。直明众生所感之土。不论释迦土。凡明坏劫时事。而不的论净土故也(于前二义中后义应胜)法华玄第九云(变土义)问。寿量品云吾净土不毁。今何故三变而成净土耶。答。净土多门下。明异质同处义故。净土不毁。秽土被烧。今明同质同处义故。三变而成净。同质者。一净质。一处者。无两质共处也(文)
统略云(提婆品)上品已各反八方为净土。无大海山河。云何文殊从海出耶。答○上明异质异处。今明异质同处。又上明异质异见今明同质异见也(文)
塔品三变土田净土(玄曰。同质。此会大众所见。同一净质。故统略云。异质者。望他方秽质以论耳)
提婆品净秽二土(统略云。有二意。一云异质同处。二云同质异见)
寿量品净秽二土(玄曰。异质同处也。义疏云。异质同处。又一质异见也)
义疏十云(寿量品)问。余众生见烧尽。而净土不毁。此为是一质异见。为同处。答。依什师意及法华论。是异质同处○粗妙既殊。不相障碍。次明一质异见者○(云云)若望正道未曾净秽。而二缘见净秽。以断净秽二见故。非净非秽。为一质也。若就缘论。一质者。文云。自有一净质。薄福之人。自见其秽。自有秽质。于福德之人。自见其净(云云)且就一质者。本感净质强。余人随之见秽故。质唯一净。见有净秽故。云异见也。一净质既尔。秽质亦然。有此中依谬解之。本质是净。有人薄福。见为不净。此见异于本质。名异见也。今按。不尔。以净秽二见异故名异见耳。问。云何名质。何名见耶。以体义名质。以缘义名见。然涅槃随义门转势论之实无所在也。问。什公何处云异质同处耶。答。维摩经什师注中。引法华说云。此是净秽二质。同在一处(云云)
问。法华论说异质同处文如何。答。论文但言我净土不坏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文)
此文不言异质同处。如今所见。此义甚难。可寻习之。
法华论疏下云。报佛如来下释经。即是举人释土报佛既常。如前所释。故知。报佛之土亦常。以常故不可烧也。问。既是常土。云何得有诸天击鼓及散花等耶。答。于净土无障碍用。故得斯事(文)
问。诸佛菩萨。唯见自业所得净土。不见众生土欤。答(云云)净名玄云。问。若尔。二乘恶业故。于菩萨境界横见不净。菩萨应不见其不净。答。诸佛菩萨有随颠倒智天眼他心故能知能见。故华严云。随顺众生故。普入诸世间。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见(云云)
问云。何人成结成事成耶。答。此是犊子部义也。谓(云云)名玄八云。晚习唯识摄大乘论者云如虚空天见之为宫室。鬼见之为猛火。鸟见之为好路。人见之为虚空。并无四质。悉是心变异故。见此四耳。犊子部云。人成结成事成。事成者。即六尘等事。此明实有质。萨婆多云。人成结成事成亦有一质。譬喻部。人不成事不成。但有结成耳。如一色。贪人见之为净。不净观人谓不净。余人见之为非净非不净故。无定实。但有结使之心。寻譬喻之计。似唯识之宗(云云)(此文初出习成论者义。云世谛有一质真空则无也)问。唯识并譬喻部所说。尤□道理。今何云一质二见。答(云云)(佛性义明草木成佛义。正用唯识通理也。然云云)
名玄破唯识义云○既有能造之心同。岂无所造之境界(云云)
又云○此乃是妄谓之心为本。妄谓之境为末。不得言本有而末无。又众生心变异故。见众生土诸佛菩萨应土。谁所作耶。○佛即无应土。若尔但有法报两身。应无化佛。又但有他心无天眼耳(文)
佛地论有一质异见之文。梁摄论云。饿鬼畜生人诸天等如应一境心异故纡彼境界成○释云。一处一时。并成四境(云云)
问。付四重净土。且大小同住土者何处耶。答界外变易净土也。问。二乘无学及初地上大力菩萨。俱生变易土然此三乘人。位行遥异。浅深非类。何于一种土中。可同依止耶。答。地上大力所住。殊胜超过二乘境界。是第三独菩萨土也。但第二大小同住土者。声闻缘觉所得之土中。回心已后亦同住故。回小入大。菩萨同住名大小同住土大力各亦通之也。或地上大力菩萨为化亦生亦中如凡圣同居土中亦有十地菩萨等也。又佛过于前三土中住也。
问独菩萨土。唯界外净土欤。答(云云)一义云。唯界外土。若于界内说无小乘必有凡夫。非独菩萨也。设是独菩萨。而以分济论之故。分段土皆名同居也。又一义云。此通界内。或有纯诸菩萨。而非界外。谓彼土中。有地前菩萨。是舍那净土也。前义应胜。仁王疏云。三贤居分段同居土(云云)
三贤所居分段。是同居土。故知。独菩萨土非分段也。
问。安乐世界。四重净土中何。答。第一凡圣同居土也。
问。安乐世界。是大乘善根之境。钝根菩萨之处也。应如香积佛国。可云独菩萨之土。何云凡圣同住处耶答(云云)
难文
悲花经第三说弥陀本愿云。令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云云)无量寿经论云。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云云)
答文
双卷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则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文)
本愿亦尔
观经云。十恶五逆具诸不善。遇善知识。亦得往生(取意。思之)若依摄论别时意趣释。双卷经中。何除五逆。以五逆人现在有善心。未断善故。后时亦可得生。如余人故然除五逆。故知。余者次生得往。又何于彼土有中辈下辈。于多时不见佛。又何得小果等耶。又与观经相违者。依净影释。上下定散不同故尔。
净土经事
梁摄论十五云(释本论百千经)菩萨藏中。有别净土经。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又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于此经缘起中。应说净土相(云云)(缘起者应是序说也)维摩及寿观等经。说净土法门耳。
圣眼幢世界事
华严游意云。故华严经云。有百亿阿僧祇品净土。西方阿弥陀下品净土。圣眼幢世界上品净土(云云)寻云。圣眼幢怜弥陀土。何云上品耶。答(云云)
涅槃义
涅槃义云。涅槃有二家。一云有翻。二云无翻。无翻有四家义。有翻六家。一云无为二云无累。三云解说。四云寂灭。五但云灭。六云灭度。○今同有翻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今明相待涅槃有翻。绝待涅槃不可翻也(文)
问。云何名相待涅槃。名绝待涅槃耶。答。待累说灭。名为相待。正法离言。强名涅槃。是其绝待(唯余法门推度解之。是私意也。更奉)问。绝待离言。是无名义。非不可翻例如般若。虽不可称。非不可翻。谓绝观般若。不可以智照名之。而强名已。乃此翻为智慧。涅槃亦尔。绝待涅槃虽不可称。称已下以此方灭度言代之。何云无翻耶。答绝待亦非一向无翻。但对他家一向有翻故。举无翻谓绝待涅槃。本无名相。既无名言。当何翻名。若立涅槃名已。可得翻之名灭度耳。
同。云何名性净涅槃。方便涅槃耶。答(云云)
法华论云。谓如来藏性净涅槃(云云)
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亦名正法涅槃。修成涅槃(文)
问。其二涅槃体何物耶。答(云云)
又云。别而为论。性净涅槃体者。正法中道为体。修成涅槃。以万德为体。然至论其体。但以正法中道为二涅槃体(文)
又云。今明性净涅槃体。如来藏本有佛性。显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净涅槃。是万德上无累。称为灭度。故二涅槃各别。然穷论。只是正法中道为体(文)
问就方便涅槃。为总万德为涅槃。为当但取无累义为涅槃欤。答。今且云。有二义。一云。总摄万德为涅槃。一云。唯取无累为涅槃也问。若言总摄万德者。何三万德上无累名灭度耶。若但取无累义者。岂以万德为体耶。又涅槃中。备三点四德。其无累者。三点之中解脱。又四德之中净德也。故知。涅槃非但无累耶。答。涅槃正以灭度为义。即无累德也。然于无累之中。具足一切诸功德者。以无累为主。统摄诸法大乘法门。多今皆尔。非唯涅槃也。问。若涅槃为总。三点四德为别者。三点之中。解脱望失。涅槃同是无累。何故涅槃为总。解脱为别耶答。若论涅槃。以涅槃为主总耶。一切功德为大乘涅槃。其解脱等。直是无累。不论其总义也。
意云。无累有二。一者是别。直取般若等上无障累义名解脱也。二者是总。谓取无累诸功德法统摄为涅槃。若入解脱门明义。应解脱为总。涅槃为别。于无累中有此总别。余法望涅槃。其义相别故。总别易知。
窟下云。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义分。如就诸德说名为常。离诸德外。无别有一常性可得。我乐净等类亦同然。又就常等说为解脱。离常等外。无别有一解脱。自性法身般若类亦同然。如是一切。是故诸德皆无自性(云云)
又云。涅槃虽复是常。是因缘常。非定性常(云云)
同中云。言四障者。如宝性论说。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对除彼故。说佛真常(云云)
涅槃疏第三云。伊字譬者。外国伊字。犹如此间草下字。亦为如枪脚也。此譬正耶。其圆义。若是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者。彼一目在额。两目在两颊。○三点则譬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也。今类此皆有总有别。若是伊字三点此是别。为成一伊字伊则是总。涅槃三德则是别。三德成涅槃。涅槃则是总(云云)
又云。对生死之总。立涅槃之德。○今对生死三障故。辨涅槃三德。以法身对彼报障。以般若对彼烦恼障。般若正断烦恼。以解脱对其业障。则明解脱业障也。二者明虽有万德。以此三德收之则尽。○法身则是身业身蜜。波若即是口业口蜜。解脱则是意业身蜜○三者明此三德。即是法身。无感而不应故名法身。无境而不照故名波若。无果不尽故名解脱(云云)玄同之。无感不应者。三点中。法身总摄。真应今举其用以摄其体也。
又云。昔日有法身波若之时。解脱未足。有解脱时。则无法身波若。互不满足。所以今辨三德具足(文)(玄同之)考此意。昔小乘无余涅槃。为解脱满足。
疏六云(四相品)今日为声闻人说此圆正涅槃。治昔孤断不圆之病(云云)
又云。上三点。以法身为第二点。今以涅槃为第二点。○今明。此是总别因缘。涅槃之总。是别总三德之别。此是总别。以其是总别故。别即是总三德。则是一涅槃。以其别总故。总则为别涅槃。即三德中之一德也(文)
又云。昔涅槃无波若。波若是智。有智时。涅槃未足。汝无余涅槃。是无有智故。涅槃无波若。○今涅槃波若始具足(云云)
窟中云。于三德中。对昔涅槃以解脱为要○此乃是其通名解脱。一切诸德出显垢故名解脱(云云)
又云○菩提则波若。涅槃则解脱(云云)
今按。总别有二。一者名义相对涅槃名别所显义。总如欲界色界名所显五阴等也。二者直就义中主伴相对无累义为主。诸德皆无累。若于中对余门无累。还是一义也。
问。性净涅槃。有万德耶。答。有二义(云云)若就当体无万德。若约相论体。亦德有之。
涅槃义云。问曰。性净涅槃。为有万德不。答。有二释。一云有万德。今明无万德。但以平等一味为正法涅槃。若言万德体故。明性净涅槃有万德亦得(文)
二智义云。照空名惠。鉴有为智。故此经云。知一相门起于惠业。知种种相门起于智业(文)(一相门即当性一味平等也。此经者维摩经也)
问。性净涅槃体何物耶。答。若论用门。是阿梨耶识。亦是本净阿摩罗识。若论体门。即是中道正法为体(矣)
玄曰。地论师。阿梨耶识。摄论师。阿摩罗识。成论师。成佛理显现。名为法身。定是有法故。以常为经宗。今明中道为佛性。中道有何隐显。若以常为经宗者。大论云无常一边。常为一边。非是常为究竟。纯陀哀叹。对生死苦无常明佛果常乐。至后迦叶涅槃非常非无常。非有非无。非因非果。今明。四句百非洞遣。为涅槃体。常无常是用。法师但得其用。不识深谛(文)
三修八到事
问。何名三修比丘耶。答。闻小乘教。修无常苦无我。闻大乘经。修常乐我。此名三修比丘也(苦等是因。乐等是果也。比丘是行者也)
玄云。问。经明三修八到。何等是三修比丘耶。答。三修者。一常无常。二者苦乐。三者我无我。常者凝然也。无常者迁流。乐者怡喻。苦者逼恼。我者性实。无我者不自在。通称修习业也(云云)
问。若尔。应是六修。何名三修耶。答。
玄云。然此三种相对。合辨名为三修。离说即是六修(云云)问。于涅槃有四德。谓常乐我净也。若尔。应有四修。何但明三修耶。答。
玄云。若具足而言。应是四修。离则八修。谓净不净所以除净不净。但明三修六种者。不净观是远方便。因中除不净观故。果中除净观。若对治人到应辨以修因中若无常无我不净果上耶常乐我净故八修(文)言因果者。涅槃名果。生死为因。正是佛性与涅槃为因。于生死中有佛性故。名为因也。又未得大涅槃已来。诸义行法。合名为因。则是生死所摄也。
问。八倒者何耶。答。前倒有四。后倒亦四。合为八倒也(云云)
玄云。前倒者。常乐我净。外道时起四倒。谓常倒。乐倒。我倒。净倒。佛破四倒故。说无常。苦。无我。不净。比丘佛果上更起苦无常无我不净。更起后四倒。谓无常倒。苦倒。无我倒。不净倒。前倒后倒合论故。有八倒。外道起生死计有常乐我净(等文)
又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见谛烦恼。若学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烦恼。若罗汉起八倒者。是界外烦恼(云云)
又云。起倒人者。外凡夫人。起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后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罗汉起也(文)
问。八修八倒。云何相对耶。答。于生死起常等四倒。则有无常等四修。于涅槃起无常等四倒。则有常等四修也。又问。于外凡位起后四倒耶。答(云云)
问。若起者。云后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罗汉起也(文)若不起者。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见谛烦恼(文)答。若别论之。不起后四倒。前文云。外凡起八倒者。是言总意别也。又可云外凡。亦起后四倒。然云后四倒者。入内凡位者。是约多分之。又言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者。且约见惑。若界外烦恼亦得起之。又言学位八倒者。正是后四倒。言是修道烦恼者。一义云。是修所断邪见摄。此义不然。若尔。内凡位等。亦应起前四倒。既云不复起之。故知。五邪见唯见所断义也。应云此异毗昙义门。学人于佛果起无常等倒。犹是界内烦恼之类。若准义章。应是邪见摄。然于此位不起前四倒。见苦等故也。问。罗汉具起以倒耶。答(云云)问。若具起者。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若言不起前四倒者。言罗汉起八倒耶。答。具起八倒。是即外烦恼也。然言前四倒内凡不起者。此约界内正使而说也。又文云前倒是凡夫。后倒是圣者。此亦据界内正使故。故前倒是凡夫耳。
涅槃疏十四云。今明。凡圣具有八倒者○只就昔外道具八倒。○三修亦具八倒者。彼谓佛地若无常(等文)又涅槃疏第八。经四倒品明三修八倒之。
问。生死四倒。唯迷生死欤。答。亦迷佛果也。问。既是生死四倒。何亦迷佛果耶。答。
玄云。生死中四倒。正迷生死无常苦。傍迷佛果常乐。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乐。傍迷生死无常苦。所以然者。计生死常。非但不识无常。亦即不识常。计佛无常者。非但不识常。亦则不识无常(文)
问。若尔。解无常即解常。解常则无常耶。答。不尔。
玄答此问云。惑性浮漫。得言一惑两迷。解性不漫。解无常解不解常。解常之解不解无常(文)
难云。解性照彻。洞达无碍。惑性顽碍迟钝○障隔若惑即应局解应通解何不尔耶。答。迷者失方。于东谓西。亦言迷东。亦言迷西。悟者见东谓东。则正见东不见西也。迷生死为常。则有二迷。谓生死为常。是迷生死。亦不识常是佛果。故迷佛果也。解即相当故无二义。浮漫即斯谓也。又难云。解常应解无常。如解一乘则决了声闻法耶。又上兼下。下不及上。如解生空不及法空若解法空即悟生空耶。答。若据此义亦得。如此。然今不相通者。正对理而解。不如惑浮漫故。约此义作如此解也。
二涅槃事
中论法品疏云。大乘余无余者。灭五住烦恼。名为有余。二死报亡。称为无余。○大乘前得无余。即是法身后起应化二身。名为有余(云云)
窟中云○所证有二。一是有余。二是无余。分段尽处。是其有余。变易尽处。是其无余(云云)(此释梵行已立证灭智也)
教迹义云。问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经云三世诸佛皆入无余涅槃耶。答。非是小乘无余涅槃。若依摄论大乘。乘无余涅槃有二种。一者。分段因果。尽名有余。变易因果。尽名无余涅槃。二者。报应二佛。有余涅槃。法身名无余涅槃也。又金刚波若经中。我皆今入无余涅槃者。是弥勒释云大乘第一无余涅槃也(文)
窟下云。泛经论中。明余无余涅槃。略为五对。一唯就小乘说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二唯就大乘说。因尽名有余。果尽名无余。○三菩萨所得因果无处为有余。佛所得因果无处为无余。四如摄大乘论及金光明。应化身为有余。法身为无余。○五大小相对。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文)
醉入无余有无事
问。愚法二乘入涅槃时。灭身智根色不受生死果报耶。答。三乘位数上云二乘有醉入无余义不。答。摄论师云。有依楞伽经文。三论师云。无依智论及法华(略抄)
杂义记云。摄论师依楞伽经。得寂灭三昧。无量劫不觉文。许醉入无余义。三论师依法华经。是人虽生灭度之相文。不许醉入无余(取意)(作者未详)
净影释云。愚法之人。未来无余涅槃后。经不可称计微尘数劫。心识还生。尔时方受变易果报(取意)此义略同摄论师也。然考净影释文。始终无余之间。有无明地妄心生灭为变易。若即三种变易中。初门义也。言无余后方乃受者。据第二门。缘照法身变易。此所得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以无漏业为因故。所得报乃尔。胜鬘经说。以此为宗。此报从涅槃起。心想还生时受。此约明了观察心也。又涅槃之间。一处文云有四阴云具有四阴也(初不觉妄心具五阴也)若依嘉祥。二乘无学人。入涅槃时。分段报谢。变易续起。无其心识断灭故。不应许醉入无余。然约不悟大乘。亦名醉也。
统略上云(方便品)法华论有二种声闻。有大机者谓退大取小人。无大机者。是决定声闻。问。此二人同生净土何异耶。答。悟有早晚。根有利钝。问。住罗汉几时而悟。答。楞伽云。无量亿劫耽小乘空三昧。犹如醉人久久方醒。○问。生净土中。有大乘机。可闻说法本乘声闻生于净土无大乘机。云何得闻一乘。○答。有二因缘。一者佛性。则是一乘。既本有佛性。则本有一乘。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则是一乘种子。还生一乘善根。二者如涅槃经。信心因听法。听法因信心(文)又涅槃经。八万等劫。一义释云。至十念发心菩提(云云)(涅槃疏释也)略述云(仙光院)未发菩提心受变易身故。楞伽经云醉三昧酒而卧八万劫(云云)
窟下云。断分段因尽。而灰身灭智。分段报任运无。变易报乃起。如人报谢故。天报起。不由天报故。人报谢。佛果法身与此非类。要由解脱起。解脱道是法身故。法身起变易报方无。所以非类(文)此文既云如人报谢故。天报起。则分段灭时。变易乃起。非身智灭经多劫者也。
佛舍利事
问。佛涅槃后。留舍利。利世间。尔者佛舍利有几种耶。答(云云)二种舍利(全身碎身也)
华玄第九云(舍利有无)问。首楞严经云。本愿力故。现法尽。三昧力故示碎身舍利。大品则释此经云。如来碎金刚身作末舍利。此二经明有舍利。新金光明云○如来身舍利。毕竟不可得○此经无舍利。有无相违。云何领会耶。答。有无之言则是佛说。理无违背。初明有者。据佛迹身。后明无者。就法身也。又前明有。示同凡夫二乘故名。此身从业报起故有舍利。后明无者。不同凡夫二乘。明如来之身是幻化身。非实业报生故。无力骨也。又大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非是血肉之所成立。若不二而二。故开二身。法身无舍利。应身有舍利。二而不二。则此身名为法身。故无舍利也(文)
统略下。释医师譬云。问曰。遣几使耶。答曰。释迦全碎二舍利为两使也(文)
华玄九云。小乘谓骨是金刚。肉非金刚。以伤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坚满故。皆是金刚。无有能伤佛身肉者也。问。世间金刚以羊角碎之。舍利金刚下得尔耶。答。不也。唯有如来。入金刚三昧。出世间道力能破此身耳。世间之总无能坏者○多宝全身欲表法身。常恒释迦。碎质示应身灭度也。
意云。示者则示自体故。释迦则应示。应准知多宝则法身。示法身实义也。或化身家。舍利则化身摄故。智论云。后化佛身及七宝塔(云云)佛身则佛舍利也。既云化之。即化身也。以是化身表法身也。
涅槃疏十云。分布舍利八斛四斗(文)
同十五云。分舍利为八分者实为三分。天得一分。人得一分。龙得一分。就人中八国共分故。为八分。而今不言三分。止言八分者。此是据本为语。本是人间。八国分为八。后时天与飞来求觅分故。就此八分中。各减取与之。故得为三分。今据本时为言故言八分(文)
东大寺大喜院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九(终)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十(私抄)
杂问答并前大科余残等(此犹不尽也三论法华问答在别)
十三问答三十许。
法华品有无前后等(通他宗难)
大悲代受苦。
四弘愿。
菩萨逼恼众生。
共贪生不共贪灭。
杂华经释华严题佛。
菩萨护戒事。
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龙女)
十住菩萨见生死始终。
一佛度一切。
迦叶佛不说涅槃经。
授记事(鸰鸟声闻实成佛欤)
毛道众生。
调达造逆先后。
菩萨位立暖等四心。
四依位分(供佛得义)
菩萨五位。
道场量。
自宗行业。
祖师血脉。
玄疏本末录。
杂问答
问。以菩萨三聚戒。约止善作善。如何分别耶。答。百论疏有二释。一云。初律仪是止善。余二是作善。二云。三种并是止善(法华疏同第二释)问。付第二释。凡止诸恶。皆是律仪戒摄也。以律仪中息诸恶故。故余二但是行善依也。净影大师。别论三聚戒。律仪是止。余二是作释。是专契道理。余者如何耶。答。法华疏第二云。有人言。初戒以止善为体。后二以行善为体。今明不尔。若后二以行善为体。初受戒时。未修行度人。则应但受得一戒。菩萨之戒。便不具足。今明三戒并以止善为体。初戒止息威仪之恶。次止不行善之恶。后止不度人之恶。故初受戒时。具得三戒。但后时修行善法。及度众生耳(文)
净影释云。别论律仪。是止。止诸恶故。余二是作。作诸善故。通论一一皆是止作(略抄)问。破有人言后二行善云。初受戒时。不具是者。于止善同有此难。初受戒时。未修行度人。云何得舍不行善之恶。及不度人之恶耶。又初受戒时。立誓限行一切善。度诸众生故。得具三戒。又成增上不放逸故。得修行诸善。具慈悲故。得摄众生戒。而何难云初受戒时。戒不具足过有之耶。答。初受戒不具难。实止作例同难通。然戒分别者。行善正约起作未作。云何得之耶。止善但据断恶。恶法粗故。受戒即舍。初虽不行。其心不遮。即无恶法。然未起作故。无行善耳。
问。金光明已会三乘教耶。答。法华疏二云(新撰)但未会三教故。不名教会。法华理教俱会(云云)问彼疏云。未涅槃前。九十日说。所以知然。从如来出世。至于法华。未有八十之语。说法华已。后时于魔王。唱言劫后三日矣(等文)法华之后。三一已会者。法华疏文也。既是法华以后说。何云末会教。况盛谈常住妙果。与法华后段同。何隔前段旨耶。疏云。究竟大乘菩萨藏摄。顿教所收(云云)既是顿教。何劳云末会三教耶。答。文中不会三乘故欤。犹不审也。
问。四卷金光明初。不列同闻众。有何故耶。答。信相室中。感四佛。及梦中见闻。非千二百等共闻故(云云)问。信相室中。赞感四佛说。于睡梦中。闻忏悔法。皆是寄教主释尊而起此教。况中间诸品。大众同闻之。何可无同闻众耶。彼无量寿经等。虽于王宫上。佛不共千二百等比丘。而经始列之。此亦应尔。依新译金光明经。始列九万八千大比丘众。百千万亿大菩萨众等也。故知。今经不列者。但是传者省略而已。何云千二百等不闻乎。答。疏云。通发起中。可有同闻。而不立者。有三义。一者寿量品。是信相室说。不与千二百等共闻。二者忏悔品。是信相梦中见闻○三者后赞佛品中。他方大士。往他方赞佛(等文)既云应有同闻故。亦应有道理许也。然约别义不立。设非经家。是传者省略。亦应存此义。不立故。与新译不相违也。
问。信相菩萨何位耶。答。地前菩萨也。问。有何诚证也。答。疏言。又信相者。此是地前菩萨。于理决定。故名为信。此人曾供养诸佛。深植善因。故能承佛三密冥加。疑佛八十(文)
问。大师依僧祇律。分别塔婆及支提。尔者地持论意同云耶。答。律意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莫问有无皆名支提(法华药草品疏)问。地持论云。身供养。支提供养(云云)故与支提各别也。何异僧祇律耶。答。
问。过去威音王佛。所说法华。有几偈耶。答。二十千万亿偈也。游意云。二十千万亿那由他偈(云云)问。违经文何云那由他偈耶。答。
问。付法华经题目。言莲华者。譬说欤。进云法说也。付之莲华者。是世界所有华也。以此显法殊妙。岂非譬喻乎。依余处。皆言譬喻耶。答。华玄二云。问。莲华但是譬名。亦是得法说耶。答。大集经偈云。慈悲茎智叶(乃至)以众德。为莲华也(云云)问。此证不明。游意依大集文。云遍喻也。答(似易而劳也)
同。药草品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文)尔会小乘行。为菩萨道欤。进云。昔说大因为小果。今指小果为大因(文)(义疏释也)问。论云。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等文)此取前后发菩提心。为菩萨行。非指小行耶。答。正取前后大行。兼收小行也。
华玄七云。而有此不究竟之智断。宜会归一乘。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也。论释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昔所修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故菩萨道耳。二乘智断皆是菩萨道之远缘。人天善根亦尔也。
论疏云○今即取前后菩提心。为种子。无上故取此文。而释之也(文)
又云。同后重发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云云)
问。法华经意。恶人亦成佛(云云)尔依何文证之耶。进云。譬喻品文云。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得成佛道(云云)大师引此文为证也(法华游意)付之此明信受一乘经者。皆当成佛。何以之证恶人成佛耶。答。
游意引此文已云。此分别说一切成佛。岂简恶人(云云)一云。设造恶者。信受此经。皆当成佛也。恶人信受。岂简之耶。一云。信受一切皆成佛之语。即所信义中一切。总摄善恶。无简所也(前义顺文是正义也)
问。法华经中举三世诸教。其中以法华。为难信也。尔已说者。通摄华严耶。答(云云)西方若摄之者。疏云。法华之前。大小分流。其言易信(文)(新撰疏)华严经明一因一果。兼开三乘方便。故云或现声闻小乘门。或现缘觉中乘门(云云)何云大小分流耶。若不通华严者疏云。谓华严已后。灵山之前。教非一也。已说今说当说者。略举三说。摄一切教也。已说者。法华之前。一切大小教也(云云)三说周举摄一切。又别举华严名。显其教门。岂不摄之耶。答。大小分流中。有华严经也。又云。华严顿教。非是大小分流论之。
问。大乘意。初禅梵王。初得圣果耶答有。问若是声闻。应同小乘义而小乘云色界不得入正道也。若菩萨者。初地已上果报也。何于彼身。始入圣得果耶。答声闻果欤。
问小乘意。圣者为初禅梵王耶。答。得初果已。为初禅梵王(云云)问梵大梵宫。是僻见所居。唯是凡夫也。何云圣者生彼耶。答。
维摩疏一云。又梵得那含。释证初果(云云)释经首同闻众中。梵王也。
涅槃疏十一云○昔是梵王请。今是迦叶请。昔是凡夫请。今是圣请。然梵王是那含人。何以知之。如瞿伽离。谤身子目连。梵王来之。瞿伽离云。佛说。汝得不还果。汝何意来。若尔。即是阿那含也。若尔者何得定是凡。解云。当请是凡也。若请时是凡。得后果者。则是有得初果义。何意上不得初果。解云。前时小乘意。若依小乘。上无得初果义者。此王已应前得初果意方生初禅。如此者。请时已是圣也(云云)
又云。上色界天等。无有初得道义(云云)
成实许色界身入圣。见第十九卷。
问。瞿伽离者。是恶人。彼言。佛说梵王得不还果者。应是虚妄语。如何以此。证梵王是凡耶圣耶。答可具考决之。
天台疏记第二。引别译杂阿含经第□云。瞿伽利云。佛说。汝得阿那含耶。梵王答如是(云云)
别译杂阿含经第六云。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梵主天中。于其中夜。威光甚明。来至佛所。尔时世尊。入火光三昧。时梵主天。作是心念。今者如来。入于三昧。我来至此。甚为非时。当尔之时。提婆达多。亲友瞿迦离比丘。谤舍利弗及大目连。此梵主天。即诣其所。扣瞿伽利叫唤。言瞿伽利。汝于舍利弗目连。当生净信。彼二尊者。心净柔暖。梵行具足。汝作是谤。后于长夜。受诸哀苦。瞿伽梨即问之言。汝为是谁。答曰。我是梵主天。瞿伽梨言。佛记汝得阿那含耶。梵主天答言。实尔。瞿伽梨言。阿那含。名为不还。汝云何还梵主天。复作是念。如此等人。不应与语(等文)此卷上文。梵主天。亦名梵王也。
涅槃经第二十云。阿阇世王。复于前路闻舍婆提毗流离王乘船入海遇火死。瞿伽梨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文)
大论第十三云。复有人虽不贪恚。而妄语人罪。心谓实尔。死堕地狱。如提婆达多弟子。俱迦离。常求舍利弗目连过失(等文)
新婆娑九十八云。评云。大千界中。有俱^6□大梵。百俱独梵。十俱胝那臾多梵众(云云)今会释云。有一义云。于梵王。有大梵独梵。若千世界梵王是大梵必是凡夫。若四天下主。应是独梵。今以独梵王。为梵王欤。婆娑(文)今考之。独梵者。即见梵补异名也。会释不成欤。
问。付明二谛相。且以有为真谛空。为俗谛义有耶。答。有之涅槃经意。问。大乘云。二谛章云。一切大乘。皆以空为真谛。涅槃经。亦非以有。名真谛空。为世谛乎。答彼二谛章。明其正意。今言空为世谛者。是一支之傍义也。非二谛之正宗(矣)
涅槃疏十云。自有空有。判二谛。空为真谛。有为世谛者。世谛中有无常无我等事。自有约常无常。判二谛。自有以有为真谛。空为俗谛。如大经。空者二十五有也。自有无常无我为真谛。如今文。三法印为真谛。则一切瓶衣等事。为世谛(文)
二谛章下卷云。若涅槃。空为世谛。有为真谛者。正对破三修断无涅槃○涅槃对此断无之病。故明断无。乃是世谛耳○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今次通明之。大品涅槃。一切摩诃衍经。皆以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第一义谛(等文)以十种二谛。为证之。
问。十地菩萨。知众生佛性乎。进云。不知之。问。十地菩萨。明证佛性。故名见眼见佛性。何不知众生佛性耶。答。
涅槃疏十六云(经二十五)十住唯知自得菩萨。不知众生有佛性者。今明。凡夫亦知众生有佛性。况十地菩萨。而言不知。今言。自知者。身必得成佛。知行因之始。知成道之时。故云自知。不知众生者。不知众生行因之始成道之时。故言不知。非是不知众生有佛性也。问。何不知众生行因始成道之时耶。答十地犹有无明知障。故不知之。
问。十地菩萨。见生死始耶。答。不知之。问。若生死有始者。十地何不见之。若无始者。何见其始耶。答。依河西者。约十二因缘。同为始果为终。而因约故。十地不见一师(兴皇)云。有观弱故。云不见始。空观强故。云见终也。
已上疏十六文。而取意略抄之。
问。于法身上。眼见胜。闻见劣也(云云)尔于应身上。亦尔耶。答。于应身上。眼见闻见则无优劣(云云)问。眼见应胜。亲礼觐佛身。故远闻如来应身。如何如此耶。答。
涅槃疏十云○劣是应身。眼见如来。应身解故。无胜劣(等文)
问。身子尊者。摩诃迦叶。相对。何是利根耶。答。疏(十二)引婆娑云。诸声闻中。舍利弗最利根。目连第二。余声闻是下根。其含迦叶(略抄)问。阿含经中。迦叶自言。若不值佛。当成辟支佛(云云)大师依此文。释大辟支佛。妙迦叶百劫行之胜。身子等六十劫行者。尔者。如何迦叶是劣耶。答。疏云。或可。百劫行行未满。不值佛更行。行时满百劫。成大辟支佛也(文)
问。大论中明有五百辟支佛同时出也(云云)是本乘缘觉欤。答。涅槃疏(十二)云。此是七生须陀洹人也(文)
婆娑四十六云。伊师迦山。五百佛人者。本是声闻也。
问。设虽本乘人。有何共又有何诚证。云七生须陀耶。答次文云。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并出(云云)今对之故。以并出证七生须陀欤。问。如华严经。兜率天子下生时。诸辟支佛。或从他方。或入灭度。
华玄第五。为本乘缘觉。具可见文也。
设非大辟支。何必七生须陀耶。答。
涅槃疏云。如大论明。有五百辟支佛出世。
此则是七生须陀洹人也。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并出故。婆娑中。立大声闻。如舍利弗。亦不并出。况缘觉人也(文)
又第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则独出不并。名为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独角。唯有角辟。大缘觉独出世。小辟支佛。则得并出。故云有五百辟支佛俱出。明此小辟支佛。则并是七生须陀洹人(云云)
此二义。一云。缘觉有二。一小二大。小辟支佛。亦有本乘。然对大辟支故。且云七生须陀洹也。二云。此中辟支佛。非本乘人。云七生须陀洹故。余处云本乘有部傥者。别释也。然有部傥皆是七生须陀洹者。何故见菩萨下生而入涅槃。以本声闻乐见佛故。故前义应正也(更可寻)
问。大辟支与余小辟支。并出世耶。答(云云)两方若并出者。云一向不并出。而文不别也。答。不并者。如舍利弗。亦并出。亦应与余声闻不并耶。答应有二义。然且云与余小辟支佛。俱有。何妨乎。
涅槃疏十二云。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并出○如舍利弗。亦不并出。况缘觉人也(具如上抄之)
仁王经云。八百万亿大仙缘觉来(云云)疏云。诸大仙人。在香山中。悟以因缘。得是道(云云)又云。惜事缘悟。二独思惟成道。三七生须陀成小辟支。三中第一最大。名大仙缘觉(云云)
问。如舍利弗尊者。为智惠第一。尔摩诃□絺罗。为四无碍第一弟子欤。答。非一事偏长。不为十弟子数也。问。义章云。摩诃□絺罗。四无碍第一(云云)答。大执藏云。四辨不如身子之一辨(波娑说也)
问。以三达。名三明(云云)尔以何智知未来耶。进云。他心知未来(云云)付之于三明。立死生智。证明不立他心智。况他心智。唯知现在。何知未来。尔大违经论长途说如何耶。答恐文误欤。或可。天眼所引智。能知他世心之所趣。故云他心欤(寻之)
涅槃疏十三云。若是三达。名三明者。宿命知过去。他心知未来。漏尽知现在(云云)
仁王疏上云。三达者。宿命达。天眼达。漏尽达(文)
问。涅槃经。说时始终。经几时分耶。答一日一夜。问进云。金陵大师释云。首尾一年也。付之开经文云。二月十五日晨唱告。中夜涅槃(云云)尔者何云一年耶。
涅槃疏第二十云。若是月德太子经云。今年二月十五日。陷双树间。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入涅槃。若此经。初日二月十五日晨朝唱告。中夜入涅槃。今文复云。犊子梵志。过十五日后。佛犹故在何得如此。今明。此年二月十五日。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涅槃。何故尔。如来能令一日。作十日。作十日死。然而不告。百○(乃至)一年亦尔。如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当时众谓如食顷(云云)寻云谓如食顷。经文不见如何耶。
犊子得圣果已。寄信语启出家。过十五日。得初果。后学二法。得无学等。有人解云。此是根宜见不同大师评云。此解乃好。而无多意气(略抄)
又净影解须跋多罗竟安居竟方至等云。当是闻不同故尔(云云)今引有解者。当此意也。
问。转因位二惠。为果位二智。尔以般若实惠。转名一切种智所。进云。以般若转。名一切智。以方便惠。名一切种智(文二智义释)付之智慧变名事。出自智论说。然大论第十八卷。论正云般若波罗蜜。至佛果。名一切种智(云云)
又大师释云无文说方便。反名一切种智。尔者如何可通释耶。答游意私记云。一切种智。有二种。谓通一切种智。别一切种智也。所出论文。且约通一切种智欤。
问。身子初值额鞞尊者。证道果时。可云见闻具四谛法门耶。答闻说三谛(法华论疏)闻身子初入谛观时。额鞞尊者。应具说四谛法门不闻四谛。今始证此理何。但闻三谛云耶。依之大集经文。说此事具举四谛法门也。答(云云)
大集经云(宝幢分。马星为身子说。俱舍等云马胜苾刍)
法从缘生。通达是因。因缘灭故。即是寂静。世间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间集灭。忧是语已。得法眼净。○是说偈言。我闻比丘说四谛。即得过于三恶道(等文)
大论十八云。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名为随相门。
大论十一云。阿说示偈。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大论言随相门者。释毗勒论随相门也。谓彼论随相等文。释佛经也。大集经文。应有二会释。一云。法从缘生等。四句。正是马星所说偈颂世间即苦下。只是解释。非所说偈(如法华安乐行品文殊师利等五句)二云。且约初番一偈。唯说三谛。为随相门耳。世间即苦等。更为一番。具明四谛。此中不论也。
问。法华经中。龙女闻法。现身成佛。尔年始几。答七岁。问。经云年始八岁。然何云七岁耶。答。
涅槃疏六云。又示女身成佛者。如提婆达多品。文殊师利。往海中。化婆竭罗龙王女。始年七岁。即得成佛(云云)余处云寿量品始。过此余年(此文。在涌出品也)净影引法华云。日月灯明佛。于后夜分。入于涅槃(云云)经正云灯明佛中夜入涅槃(文)日月净名德佛。后夜分入涅槃也。
问。阿鼻地狱之外。别有相似阿鼻耶。答有(云云)又云无。问。相似阿鼻说。所在何耶。
涅槃疏六云。正逆者。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法轮僧。杀父母也。相似逆。谓破塔。杀三果。破和合僧。污父母。又似逆者。杀决定菩萨。决定菩萨即三十心菩萨。以其菩萨为众生作父母也。问。逆既有似正。阿鼻亦有似正不。答一云。别有似阿鼻。如余经说。有相似阿鼻。一云。无别处所。只一阿鼻中。逆轻重受轻重苦(文)
问。涅槃经中。佛叹迦叶菩萨云。即与第七佛。同其名号。尔七佛者。何劫何佛耶。答即今释迦佛也。问。叹迦叶云同名。故知。第七佛名。迦叶佛也。故他师释云贤劫第七佛。名迦叶如来耶。答(云云)
涅槃疏八(经第八卷如来性品)云。庄严开善等解。与第七佛同名号。此答其亲义。如今人七庙也(已上释七佛也)言与第七佛同名号者。第七即是释迦。如今身中有佛性。即有三宝性。即与释迦同。○次宗法师(云云)此言第七佛。即是贤劫中第七佛。○次有瑶法师解。此是称叹迦叶与释迦同。如下文云。善能答者。具二庄严。善问难者。亦具庄严故。菩萨同释迦名能儒。今迦叶问答。即是能儒也(云云)此中意。取第三解耳。
义记第三云(奥)与我释迦名字不殊。名第七佛同名号。于七佛中。释最后名第七佛。释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满。众生身中。法身充满。与牟尼尊。德满不殊。故名与第七同一名号。三谛真性含识同有。何故偏云汝于菩萨彼求见故佛对说有。有义实通有应同于一切诸佛。何故但言同第七佛。以第七佛名为满故(文)
经第十云。世尊久已舍病苦故。得名为第七佛(文)
问。于菩萨位。有三身三土。尔者法身土。以何文证耶。答引华严经说。谓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文也。问。既云不依佛国。何证有国土耶。答以依于如如句证之。
寿量品义疏云。问菩萨亦有三身三土不。答。随分有之。华严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即法身土。余二可知(文)不依佛国者。不依宝玉净土。汝秽耳问小乘心。四无量心。缘何界众生耶。答大师释云。欲色二界(云云)问毗昙唯缘欲界。成实通缘二界。而何云缘二界耶。答(云云)
维摩疏二云(佛国品)小乘四心。但欲色众生(文)释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文)
问涅槃经明上天来集云。上至有顶(文)问无色界无色。色界有顶欤。答三界有顶也(文)问无色界无色形。故诸经多不来会。如法华等也。况六卷泥洹文。云无想及四空。并不来(云云)故知此言有顶者。是色界有顶也。他师依之释是色界顶非无色顶(出涅槃疏)答涅槃疏一云。今明此是三有之顶。岂当止在色界。此是无色界顶也。若然者。与六卷相违今明。不相违。若是无相及四空。其中入禅定者。则不来故。六卷云不来。其中不入禅定者。则来。故此文云乃至有顶也(文)
法华经说。故光所照国土。长行云。上至阿伽尼宅天。偈云。上至有顶(难也)亦可。上至非想有顶(云云)
人云。释云。凡夫二乘不见故。云无色。事实有故。得说来○。
引阿含。说无色天来渡下。华严商无色界宫殿之香。此经下云。文亦说有色。
金刚般若疏第三云。毗婆沙。以五义故立。一者舍于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解脱。四者修十六行。五得八智。今以五义。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义。谓舍于曾道。得未曾有道。及一味解脱也。如此等义。教论中广释(云云)
问。金光明中。明信相菩萨室。诸佛来集。尔几佛来来耶。进云。五佛共现。付之依大师释文。考本经说。信相室之内。四方四佛。来依之。傍释云。四佛现室。宣常住旨(云云)有人于本寺为之。
答。释迦是教主。故虽非正入室内。然加之。名五佛。
此是华严游意文。而不言金光明经。虽然信相事在彼经耳。
华严游意云(近兴)多佛在一处者。如法华明。十方佛。同在娑婆。亦如五佛。共现信相之室也(文)
问。于佛果位。具足五眼。尔者其中天眼。照何境耶。进云。照佛果之第一义(云云)付之凡夫天眼者。依禅定力。取得清净眼根。见障外诸色也。因果虽异。不可坏其法相。况惠眼照一切法空第一义谛。可开其境界。若中道第一义谛者。亦是佛眼境界。然何今云天眼能照佛果第一义谛耶。答以佛果第一义谛非因位分。名为障外。故义准因位天眼。见障外色。释天眼义望惠眼佛眼境界。其体虽不异。而且取障外义边。为天眼境界也。难云。佛果色性法门。可为其境。何云第一义谛耶。答以报佛如来净土。第一义谛摄。可答之。
仁王疏上云。时境即智。故有此五。内眼者。照金刚已还一切诸法。皆尽。天眼者。照如来果第一义谛。名为障外。惠眼者。照常无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为法因果理等。佛眼者。究竟诸道(文)
金刚般若疏四云。举障内境。约佛智名肉眼。举障外境。目佛智。名天眼。约二境。名惠眼(文)
问。于佛果位。具足五眼。尔照何境。名惠眼耶。答以佛智约二惠境。名惠眼也。问。照有为因果理。名为法眼。故以方便惠境可。法眼但可以实惠境为惠眼所照也。依之无量寿经下。说惠眼真也。大师傍释云。照常无常等一切法空(文)若言惠眼自照真俗二惠境者。惠眼外。何处别有法眼耶。答照有为因果。名法眼。照有为无为。空及余常无常人法等。世谛事。名惠眼。故惠眼法眼。不可相滥。但无量寿经文。且明一途义。今依大品意。如此释给也。
金刚般若疏第四云。约二惠境。名惠眼。无量寿经言。惠眼见真境。见真境名惠眼。大品往生品中云。惠眼无法不见。又云。而无所见。大智论云。具总相惠。别相惠。名惠眼。故知。惠眼具二惠也。法眼可知。曰依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见佛性。故名佛眼也(文)
仁王疏云。惠眼者。照常无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为法因果理等。佛眼者究竟诸道(文)
无量寿云法眼观察究竟诸道者。因果道也。
问。付佛果五眼。以佛眼对余四眼。云何释其相耶。答四眼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见佛性。故名佛眼(此二释也)
问。佛果万德。皆究竟到彼岸。何云四眼不了。佛眼独具了耶。答四眼不了者。还举因位四眼。显果位方有佛眼欤。谓佛果四眼。究竟义边义分。名佛眼。非佛果四眼外。别有佛眼也。又付佛果四眼。各互有所不了。佛眼总具了也(文)
净影释名总相佛眼也。
问。开中所译。妙法华经。有提婆品耶。答。义疏第一云。罗什旧经。有二十七品。后更有提婆达多品者(云云)释法献。于于阗国。得此品。梁末真谛。翻此品安之。
问。法护正法华。有此品。罗什何故不翻译之耶。答。疏一云。事亦难明。今且以三义往释。一者外国传云。流沙以西。多有此品。流沙以东。多无此品。所以然者。小乘之流。皆谓诸大乘经。并是调达所作。是以诸国。或有阙之。罗什既在龟兹国。或容不见此品。故不翻之。二者罗什译经。观察机情。每多存略。若具翻智度论。则十倍于此。○故正法华经。凡有十卷。删彼烦文。略为七轴。三者塔品命持。而持品应命。言势相接。而匆间以提婆。则文似非次。恐末叶多惑。所以别之(文)新撰同之。
问。法相祖师。破此说。今如何通耶。答(云云)
法华玄赞一云。什公本无之者。古传解云。葱岭已西。多有此品。已东多无。什公既在龟兹。故无此品。若尔。法献于于阗国。如何得此品。于阗亦在葱岭东故(文)对云。梁僧祐法师。三藏集云。葱岭已东。此品多无。故什公本无之(云云)慈恩法师。破彼师。然今嘉祥。亦取彼解。故今对之。云葱岭已东多无。此品什本既无。理当不见之。少则有故。法献得之于阗。在葱岭东。亦不相违。
又云。又有解云。塔品命持。而持品应命。言势相接。而匆间以天授。则文势疏断。什云恐末叶多惑。所以删之。若尔。即取舍真文。并由罗什。删繁好丑。并在一人。斯为未可。释道安以翻经者。义略经文。乃作五失三不异(云云)
今考。释道安本文。云三不易。今作异。
故天授品梵本皆有。又天品显已重法为殊。以求经力势大。龙宫涌出经。威速疾龙女道成。赞劝于人。何不此后即有持品(云云)对云。命持应持。二章相生。末叶下愚。见而易知。然经力大。以劝持经。义实非无。何以梵本深远义趣。而难翻译。随情巧耳。又道安虽是印手菩萨。何必抑制无相佛化。存略适化。恐乖诫物。并是上人弘道巧术况复道安非翻者。直作五失痛翻译。岂以三不易之为龟镜不。亦翻梵为汉乎。又言天授品梵本皆有者。何又自云但是什公梵本差脱耶。若梵本容有者。古师亦评之。新通何用乎。
问。什公所译妙法花。以属累品。安经中。有何所以耶。答罗什善得经旨。安属累品。置经中也。此有五证。一者属累未分身还本国。尔时土方复秽。若在经末。妙音何被诫勿生下劣想耶。二下云大土者。普礼分身。东土上人。不应独接足多宝。三观音奉珠。亦不应但为二分。四神力已前。明诸佛所乘。一章义了。即明付属。药王以后。明菩萨所乘。众便散席。五属累品。明付属药王等品。受命弘经。以此推之。不应在经末也。。
或第二第三。合为一义。同二佛故。
义疏第一云。诸经属累品多在经末。此经安神力品后者。依于梵本及法华论。又即此秦地新翻法华。并安属累品。在于经末。今明罗什善解秦言。妙得经旨(等文)具可见本文。又即此秦地新翻法华等者。此文有此意。一义云。晋法护所译。先译正法华也。谓秦晋地虽异。今对天竺。总言秦地。如呼此方总言汉地汉国也。新者初也。正法华经。在初翻故。云新翻也。又一义云。什公初译。置经末正安中。如百论两译。又更一义云。若准梵本及法华论者。此妙法华。亦应安属累在经末也。此假与也。非谓实尔。
问。法华玄赞。破此义如何救之耶。答(云云)
玄赞第一云。古有解云。何什公善得经意。所以不安经末。置在前者(乃至)上来所说作虽可尔。穷其旨趣。理有八违(云云)
此中所举。全是嘉祥文也。然略不举诸佛所乘一章也。今且举八违。一一会之。
一众本相违难。晋时法护所译正法华。及隋时崛多笈多二人所添。法华中。此属累安在经末(云云)对云。瓦砾虽多。不如珠玉之希矣。
二论经相违难。法华论中。说修行力。略有七种(乃至)既言护法力。普贤及后品示现。明知属累令居经末。若不尔者。普贤品后。更有何品。又神力品后。即明药王。余皆依次。故知。属累。令在末终(文)
对云。嘉祥释云。天亲且依诸经常法(云云)先旧已通。后代勿疑。若欲强弹。但可遮通劫。举古难一。何太短乎。
三诸教不同难。余经属累。并在经末。何故此经独在前说(文)
对云。般若属累。多在经中。余经属累。何定在终。若言大品亦有经末属累者。二处属累。应违诸教。又大般若。还在经中。违诸教。应设劬劳。若言会别。终付属者。果乘之终。付属何违。
四二事乖角难。若以令分身佛还。此土便秽妙音来日。故被诫者属累品中。亦令多宝塔还。何故观音。奉珠。犹为二分(文)
经中塔去。经末塔在。故二事乖。
对云若言经末多宝方归。故观音分珠为二者。分身犹在。国土终净。妙音何由被诫莫轻。国土卑秽。二事乖角。即汝家先若言二事实不乖者。经中付属。亦非乖角。佛以右手。方开塔户。今还令闭。是为如故。二事相成。何时乖角。
五两命不齐难。若分身多宝。并各遣还。何故分身。即还多宝。佛塔犹在。若言令多宝塔还可如故。但是闭塔者。若尔。何故正法华云可还本土。但两塔开塔。分身还故。两命不齐也。
对云。嘉祥释云。一多疑易除故。分身还本土。常灭迷难断。多宝犹留(文)显法旨异。两命何齐。又两命必同者。二佛来时。何有前后。又何二佛座处不齐。分身散在。诸宝树下。多宝如来。在塔中。来座既别。故何必同。又引法护正法花文可还本土。显塔去者。罗什妙经但云如故。故知。塔在二经。得失谁可决判。又来已方开。闭已将去。故知。闭户以渐动去耳。
六塔无还处难。又分身诸佛释迦命去。初即言归。多宝佛塔。终至迄经更无还处(文)
对云。说经已周。众会起去。证明多宝。还归自显。若言文中不明去者。序品同闻。观世音等。但言共俱。而不明来。妙音既来。观音不来耶。又文殊师利。初始在座。提婆品来。中间何以不明其去。此等并皆事有不言。又于此中。应有深旨。多宝涌现。破无明地。从真如出(大师释也)
准此应言后不辨去。显其不空。亦寄事以显实。
七净秽有殊难。又以妙音被诫。便非净土。故知分身各已还国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待者。手捧莲华。并诣灵山。持散佛上。变净土时。诸山皆无。通为佛国。五道亦尽。何有灵山。诸佛持散。又文殊海会。将至此间。预在灵山。忽有华现(文)
净秽有殊。亦有此例。不可以彼证付属在经中耳。
对云。分身集时。先去卑秽。分身侍者。犹言诣灵山者。只以山名显示本处。非必有事。故不相违。若无秽土。呵责妙音。岂非无用。若分身犹在者。事中即违。故知。分身必先归去。土还成秽。龙宫只是诸龙业感。于净土中。自业见秽。妙音但以随颠倒见。土若变净。随何见秽。又提婆品。罗什不译安于妙经。何引为难(设梵本有。非关什公也)又于汝宗。应设劬劳。若言妙音兼具本土。变不唯净上见下者。妙音所居东方本土。何不兼见下位秽国。若言提婆本秽。东方本净者。本末之言。以何为量。
玄赞文云。但是先放神力。故现净土。由此土本秽。恐妙者兼见本土秽相。而生讥毁。所以被诫。非妙音至分身已还而土便秽。如虽净土。还见灵山。变不唯净。兼见秽故。上见下故(云云)
八众喜乖情难。又属累品。令分身佛还。塔时不去。若非经末方属累者。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何太早生。既非闻法宝空。以起生。乃是见容佛去。以欢喜慰。深成可怪(文)
对云。闻法生喜早晚无在。岂非法说。人天修罗。闻身子记。皆大欢喜。又若经中付属众喜。便是见容佛。故以生欢喜者。经末欢喜。亦应闻法疲惓。说意乃休而生喜乎。此若闻法已周。而生喜者。亦应闻二权二实。付属已竟。而生欢喜。何为早乎。又修罗等。见药王烧臂。生悲恼者。应是见其余身分在。故生悲恼。非是无臂。故悲恼哉。如是变渡。汝宗皆过。故知。此难是假言耳。不足劬劳。
又言何因不许二佛同座。妙音致礼。观音奉珠。礼赠此二化主。别意不通余佛。如天授品中。文殊龙宫而出。独礼塔中二世尊。是时分身。未还本土。文殊于时不礼分身。故知。归奉意别(云云)
对云。妙音菩萨。见多宝佛塔。自释迦文。愿见多宝。故知。二佛尔时。异处非同座也。若于化主意别者。何言欲见文殊等乎。又观音分珠行施。意非唯局。何云别意。若意宽通分身。亦在阿隔。归奉不如文殊。专向塔中同座二佛。不礼分身。更有以龙女献珠为难事。而此中无其文也。已上法华属累先前事也。
大悲代受苦事
维摩疏第六云(释代众生受苦文)问。众生受苦。是前业果报。云何可代。答。教化令起善灭恶。离苦得乐。故名为代也(文)
大论三十九云。此中佛自说本愿大心。为众生故。所谓为一一人故。于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无余涅槃。问曰。无有代受罪者。何以作是愿。答曰。是菩萨弘大之心。深爱众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复次菩萨见人间有天祠。用人肉血五脏祠祀罗刹鬼。有人代者则听。菩萨作是念。地狱中。若当有如是代理。我必当代众人。闻菩萨大心如是。则贵敬尊重之。
维摩义记四云。由其菩萨住苦教化。彼得出离故名代受。又复系内鞭杖等苦。有可代处菩萨亦代(文)
亦代之亦字。可作必字欤。
四弘誓愿事
法华疏云(药草喻品度者令度等文)故肇师云。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趣难。即同此文意也。璎珞经明约四谛立四弘誓愿。未度苦海。愿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令度(等文)华玄略述第二云。四弘誓愿。其例非一。且示一(文)
华严经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知。佛无上誓愿成(云云)(此如常所用之)
今按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四句。即当四谛。第三法门无边誓愿知。即泥洹法宝也。即灭谛也。余显可知之。或法门无边者。令修道谛因。无上菩提者。令得涅槃果也。但菩提涅槃者。二者互举也。
菩萨为苦逼。恼众生事。
问。菩萨以大悲为苦。何故或时菩萨逼恼众生。而作恶耶。答。此是法界违顺之用。故亦有现作恶耳。
华玄九云。如释迦等为善方便。调达为恶方便用(文)又云。问菩萨作十恶五逆。为实作为变化作也。答具二作也。一者化杀。如金刚神杀童。二者实杀。如杀五百婆罗门。所以顺实杀者。摄大乘论云。菩萨更无余方便度。云唯应有杀可以度之。故行杀等事也(文)
维摩疏四云。截人手足。离人妻子。强索国才。生其忧悲。虽有自前小苦。而致永劫之大安(云云)
金光明疏云。○经乃四彼恼心无。但此土弘经。则此土有彼彼王。恶意违此有德。为恶自就耳。如人恶心违佛父母也(云云)
涅槃云。第五云。今正明护法不受五戒(乃至)欲伏诸恶人。所以不受(云此明在家护法也)
华玄十云。问称观音复有以神力。杀害众生以不。答如前明。利益为定。余悉不定。若尔者。或令脱火。或令不脱。或故烧杀之也。今称名。而不脱死苦者。此事难知也(文)
此事难知者。义不定故耳。又问中云杀众生不者。意问杀其称名人也。故答云或令脱或故烧杀。又义云。一人称名时。杀余怨敌。故。答中云利益为定。意云。若称名人。其怨敌人。二俱利益也。
涅槃疏十二云(前金刚神。杀童子。今杀婆罗门)○前是化。今是实也。何故须杀。若不杀之。则转生诽谤。为罪转多。今若杀之。即得十劫寿命。所以须杀。问若杀之。则无益与不杀无异者。此须杀不。解云。于其罪虽并无益。而亦须杀。何故尔。若不杀者。其则诽谤正法复误。余人皆同其所见。今为杀之者。则息余人之见。故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杀一活十也(文)
共贪生。不共贪灭事(四句)
涅槃经二十三云(涅槃经德王品四十经之第二十六)云。何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声闻。
弟子有因缘故。生于贪心故。自骨观别出之如声闻人未证四果。有因缘故。生于贪心。证四果时。贪心得灭。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菩萨摩诃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云何不共贪生。贪俱灭(菩萨断贪已。为众生有灭贪)云何不共贪生。不共贪灭。谓阿罗汉缘觉诸佛。除不动地。其余菩萨是名。
疏十五云。菩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者。要须得不动地时。乃能断贪不同贪灭。若未得此地。则非不能共贪灭也(文)
问。未得八地菩萨心。可云不共灭耶。答。则非不能共贪灭也(文)问。应云不共贪灭。以本经云除不动地。其余菩萨是名不共贪生不共贪灭(文)若言非不共贪灭者。岂顺本经现文耶。答。八地断贪。故云不共贪灭。七地未断。故云非不能共贪灭也。然经云不共贪灭者。但伏未断。故云得不动地。乃能断贪(文)问。八地已上断何贪七地何不断耶。答。若准净影释。七地以前。以善贪治恶贪。八地以上。方舍善贪灭也(非不共贪灭云也)今嘉祥意约伏永故意异欤。
义记第八云。从前七地。入八地时。名得不动。前七地有爱。似名共贪生。八地舍之。名不共贪灭。故地经云。佛菩萨心。涅槃心等。一切不行。况世间心(文)又云(第四句中)十地菩萨。分为三。皆初至七地功用之位。故合作一阶。恶为治。末说为患。于此位中。不善之贪。一向不行。故不共生。亦不共灭。善贪非患。故不说之。八地菩萨。独为一阶。善贪为患。无贪为治。于此位中。始背善贪。未能舍离。名共贪生。终能除尽。名不共灭○九地已上。合为一阶。望彼善贪。一向全无。是故说为不共生灭。以有是义故。除不动(文)(经明第四句除不动地也)
问。七地已前。爱佛爱菩萨等。烦恼断之。何云善贪非患耶。答。私案云。就爱佛等。正使是不善。习气为善欤。然地经文。就正使云八地不断也。
义章五住地义云(四住有子结果缚。果缚有正使习气)果缚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正使。作意现起。二是习气。任运而生。正使烦恼。所谓爱佛爱菩萨等。始从初地。次第断除。至不动地。断之。周尽。故地持云。第二僧祇。过第七住。入第八地。微细烦恼。皆悉断灭(云云)
三乘共地云○此从八地。乃至十地。爱佛心断。名为离欲(云云)(人四依义之释亦尔也私加)此文二义。一云。八地已上。方能断爱佛等烦恼。一云。七地尽故。八地已上。爱佛心已断也。今云后一义顺文。
弥勒问论第二卷云。二地已上乃至七地以来求佛菩萨大涅槃心。未断绝故。所起因行疲倦功用。名不定地。是故为彼未满足心不定因。故八地中。说过不定地。言不相违(文)
杂花经释
涅槃疏十一云。则指杂花中说。杂花定是花严经。观佛三昧云。杂花者。则花严也(文)
义记六云。依佛名经。杂花犹是花严经(文)
问。花严经首。题佛言。有何故耶。答。初成道说故(云云)
维摩疏云。花严偏题佛者。此是初成道说之故。题于佛。自尔已前。未有佛说。从此已后。不须标佛○(文)(更有二义如文)问。后时所说如何。后说观无量寿等经题佛如何。
菩萨护戒事
涅槃疏十一云。此浮囊正譬五篇七聚戒。问。此明菩萨护戒。应护十重四十八轻戒。那护声闻五篇七聚。所解云。五篇七聚。何当大小。声闻持故。名声闻戒。缘觉持故。名缘觉戒。菩萨持故。名菩萨戒。犹如道品。从来之声闻法。非菩萨行。论主非此云。是语出何处(云云)菩萨行故。即是菩萨行也。问。若菩萨持五篇七聚。即是菩萨戒者。何得十重四十八轻戒耶。答。及并若道品菩萨行者。何得后有六波罗密耶。结(云云)师又云。都无有声闻戒。盖是菩萨戒(乃至)直于菩萨无生法忍。开为二乘。戒亦尔也。问。五篇七聚。亦是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亦是菩萨戒者。此何意不明护十重四十八轻戒。而言护五篇七聚戒。解云。不得云十重四十八轻戒。何故尔此戒通出家在家。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今明出家菩萨护戒。所以明五篇七聚也○而此五乞不。的乞五篇故。此则通篇聚也。则具足五枝诸戒者。解云。五篇即是五枝。又解云。只前罗利五乞。菩萨五悭即是五枝戒。解云。即是后文五种戒。谓菩萨根本业清净戒如文(等文)后文五种戒。是三聚戒。开合别。非是在家五戒也。
问。五篇七聚戒者。必是声闻戒行欤。答。若小乘人持是。小乘戒。若菩萨持。即大乘戒也。问。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而经云比丘比丘尼。大师判为声闻众也。故知。出家出家戒。是声闻戒耶。答。一云。比丘比丘尼。是声闻。然菩萨行同彼出家也。一云。比丘总统大小。通在家出家。小乘极果。偏是出家。为简大小故。于小乘。且云出家比丘比丘尼也。
涅槃疏四云(四依菩萨作四果)旧云。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若出家即入声闻类中。今菩萨何意出家○解云。以其内有深解故。能弘宣大乘。同声闻形服故。广持戒律。所以须同罗汉(文第七卷文同之)
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事。
法花提婆品疏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成佛者。迦耶山顶经。明有四种发心。一初发心。谓入初地。二行发心。二地至七地。三不退发心。谓八地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龙女发心成佛。是第四义也。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位不可知也(文)(新撰疏同之。久速疾义可有也)
问。龙女发心。是第四发心者。不得显法花速疾力。所以然者。设非经力。菩萨从一生补处。速至佛果故耶。答。夫速疾者。是顿悟义。而宗家意。一切菩萨。并是渐悟。四论玄判嘉祥云。必是渐入。无有顿悟(云云)而言经力速疾成佛者。凡言速疾。乃有多意。一者方便示现速疾成佛(如疏云速方便龙女刹那成佛)(四句如文)二者正观一念成佛。如中论疏云。阶级之无阶。唯一念无生(具如文)三者对二乘道于佛道。迂回稽留。一乘菩萨。无有留难。直至道场。故名速疾。四者九地已还。闻见佛性。十地眼见。眼见以上。乃名发心。发心即成佛。如大智论神通。神通乘仁王般若经。金刚顶皆名为伏等。据此文也。今此经。有速疾力者。正对二乘迂回稽留。一念决定。方名疾得。为显此义。借文寄相。是故多意。相成一致也。
问经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须臾之间。便成正觉(云云)此则凡夫。速至一生补处。应是顿悟。何必是善耶。答就究竟果。唯取一生补处。故知。非顿。若从凡地。速至一生补处。何妨前三发心。速得成佛。而但别取一生补处耶。然疏文少有隐事。至统略文。弥显也(犹以速成因果力。可云之。如法花抄之)
统略下云(提婆品)依迦耶山顶经。明四种发心。一初发心。谓初地。以初证圣者。名初发心。二行发心。从二地至七地。更修诸行。名行发心。三不退转发心。八地以上。免于三退。名不退发心。四一生辅处发心。谓十地终心。龙女若实成佛。则是后发心。若应成佛道前三也(文)着许实行者速者。何言实成佛。则后发心耶。后者则第四一生补处也。若应成佛。通前三也者。前三犹是始。从初地上。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故知。非唯通前三亦通三十心及十信也。
今案云。今宗实行。唯许超劫。不许顿觉。又后案云。亦可有顿悟。四论玄文难依之。
贞元入藏录云。
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一卷(七枚)伽耶山顶经一卷(十七枚)象头精舍经一卷(九枚隋译)大乘迦耶山顶经一卷(九枚)
弥勒所问经论第二云。问云○若初菩萨摩诃萨远离一切寸治之法。得毕竟不退转阿耨○菩提者。以何义故。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中。说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过不定地。第四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答曰。彼经中依胜进地。依远离所治法。依上上地。说过不定。是故此说不违彼经○于初地中。断菩提心相违因。谓身见等。一切烦恼。以得成就。深心等之修行。毕竟远离。是菩提心因故。乃至八地中。得胜进远中。远离寸治法。名为过不定地。安住定地。以寸治法等故○又言过不定地者。求佛菩萨大涅槃心。未断绝故。所起诸行。功用疲惓。名不定因。是故八地已上。始言过不定地。○又得毕竟菩提心。因缘具足和合○若菩萨成就深心。毕竟不退。得大悲心。○故言初发心时过声闻地。第二发心过辟支佛地者。辟支佛人。胜声闻人。毕竟不为他心。乃至若菩萨初观察法性。上上观。无生法忍地。○皆悉能过声闻辟支佛地○第三发心。过不定地者。于初地中。离不定因。得定因故。所有生心。过不定地。故言第三发心过不定地。第四发心。安住定地者。二地已上。远离一切所治之法。是故安住毕竟定地。故言发心安住定地(文)
此论所引。文殊师利问菩萨经者。即嘉祥所引。伽耶山顶经也。说处。请主。立名虽异。彼此所引经。是一经也。
问。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分别菩萨。地位方何。答。如法花疏分别。问弥勒问论云。不退发心。为初地。第四发心是二地已上(云云)大师所释。违西天论藏如何。答。如经说多含多义。天亲犹依一途(如八生一生菩萨等也)况所余末代论师。岂必余用哉(作者未详之论文。引天亲等说)有义云。论八地过不定地。为不退发心。此是正意。而言初地为不退。二地已上。为第四发心者。示前位中亦有相似功德。而就实论。远中之远。八地为不退。十地为一生也。今云。论有二释。初意八地为不退。余不分明。准理准疏。可配属之。自又得毕竟菩提心因缘已下。为第二释。初地为不退。二地已上。为一生补处也。
经有二意。引文可知之。
伽耶山顶经云。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月净光德天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四种心。能成就因发心(经云种子芽茎果)复次初发心。如月始生。第二行发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发心。如月十日。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惠。如月十五日。复次天子。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能过不定地。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复次○初发心从因生。第二行发心从智生。第三不退发心从断生第四一生补处从果生(云云)有十余。复次。
又云。复有二种道。○智道者。从初地乃至七地。断道者。谓从八地。乃至十地(云云)七地前为智道。第二发心。八地已上。为断道。当第三发。但于智道之初。开出初发心。但于智道之初。开出初发心。于断道之终。开出第四发心。故成四种之发心也。
大乘伽耶山顶经云。何等为四。者初发心。二者解行住发心。三者不退发心。四者一生补处发心(云云)初发心。为田中下种。故知种性地。第二名解行住。明知种性及与解行。说为初二。即以初地已上。为第三第四。弥勒问论。亦作此说。故知经中。总说四心次相生。然义兼通。论作二解。故法花疏。不违论文。
大集经第二云。菩萨有四种。一者初发菩萨之心。二者修行菩萨道。三者坚固不退菩萨。四者一生补处。○不退菩萨。见如来身及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萨不见如来所有功德及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惠眼。了了净故。○我昔如是见燃灯佛。见已即得无生法忍。亦亦能了了。知得无得(乃至)都不闻是授记音声。亦无佛及授记想(云云)此文四种菩萨。即同伽耶山顶经说。然释迦佛于燃灯佛时。第二僧祇满。入第八地。又见此文。惠眼了了。不见如来。无佛相等。与第四一生补处。其义相当。故知。即以八地已上。为一生补处也。于燃灯佛。得授记别。即是当补佛处。此亦一生。异前二门。
又料简四心云。初发心者。为发菩提心。后三是行菩萨行也。即是发心。行行二门。于行菩萨行。有初中后。以愿顿起故。为一行渐起为三也。然伽耶山顶经。于发心中。开分为四虽以发心为主。然以发心行分之矣。
弥勒问论第一云。故偈言。佛子金刚藏说十法初心即名佛菩萨。毕成佛道故○初地无漏菩提心。又偈言。譬如好种子。能生茎叶等。如是菩提心。不异诸佛法。此义云何以初证法心于一切佛法。以为种子。以初地法。与一切佛法。以为因故。○如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中说偈言。譬如月初生。增长即满月。如是欢喜地增长。即是佛。以欢喜地为初发心。喻初月。故法花疏意正当也。
文殊师利问菩萨经论上云(天亲造)经曰。天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四种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发心。三者不退发心。四者一生补处发心。○复次天子。初发心如月始生。第二行发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发心。如月十日。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惠。如月十五日。复次天子。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能过不定地。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复次天子。初发心因摄。第二行发心智摄。第三不退发心断摄。第四一生补处发心果摄。○论云。无碍乐说辩才说法。有四种发心。摄取十地。以种种差别说故。彼种种差别。有十二句。○又经云。复次天子。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者。以初地前菩萨利根。观察一切菩萨分法故。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者。以初地前菩萨依般若胜智。能集诸菩萨无量行故。第三不退发心能过不定地者。此已入初地。得证智故。又过声闻辟支佛地者。以过一切功用行故。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者。以善住王子地故。○又经云。复次天子。初发心因摄者。以信行助道淳熟故。又以观初地境界故。第二行发心智摄者。以依境界熟淳观功用行故。第三不退发断摄者。以依修行境界未得佛法观故。第四一生补处发心果摄者。以依果淳熟随所有佛国土。应成佛处。即成佛故。
同下卷云。又经云。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谓从初地乃至七地者。以如实智有为界故。断道者。谓从八地乃至十地者。以如实智无为界故(等文)
问。十住菩萨见生死始终耶。答(云云)
涅槃经二十五云(师子吼品之初)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终始。十住菩萨。唯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文)
疏十六云。今作三位判之。从凡至九地。此是不见不知。十地则少见。见终不见始。诸佛具足见。见终见始。十地见终。不见始。何故尔。旧解云。始则是无明元品。去佛远故。十地不见终至。去佛近故。所以见。今问。何故如此。如庄严解。金刚心断惑尽。十地何故不见。开善明金刚心遍伏。何故不得见耶。今依河西释云。十二因缘。不出因果。因则为始。果则为终。因则微果则着。因细故十地不见。果粗故十地则见。此解极好。一师复明。菩萨从初发心。即作空有。
但是初心至十地已来。方便实观则强。实方便观则弱。何故尔。空观则易故强。有观则难所以弱。实方便弱故。不能见始。方便实强故。所以见终。故言十住见终不见始。如来二惠等故。始终俱见也(文)
问。旧人解云。元品无明。去佛远故。十地不见(云云)大师以伏断。破此义。似不相关。何者古师不以有无明译之。虽于金刚断伏无明尽。而生死本之元品无明。去前际远故。不知何过耶。答十地终心。断无明尽。何障不知久远事哉。
问。若尔开善应免此难。但云伏尽。不言断故耶。答(云云)(不行者何障哉)又问。一师云(兴皇师)方便弱故不见始。实观强故见终者。未审生死俱是方便。知境以因缘生灭义故。若尔何故云见终耶。答。因缘和合。假名无明。此因缘生义。是方便智境界。于因缘观空。空见终归处。实智境也。故十地中。但究竟智。而不极方便智也。
玄佛性义云。又涅槃经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诸师释此文。种种不同或言。十地菩萨。未无明。故云不见其始。而伏惑已周。去佛近故。言见终也(窃以见之疏难意。旧解当应开此释如何云云)又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去无明住地远故。云不见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但见其终。佛既已众惑已。尽因圆果备。故云始终俱见。一师云。○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亦得对言初地见始不见终也。
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云云)一师者兴皇和尚也。一师解云。十地非初。不论远近故。与第三师异而已。
四论玄第六卷(佛性义)云。初地见始不见终。后身十地菩萨。见终不见始。佛则见始见终。
窟中云。金刚心但见初起念识。有终灭之义。而不知其一念识前为有为无。佛即具知始终。此与涅槃经同。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具见始终(文)此释璎珞经说与涅槃同也。
问。生死有始耶。答。此义始别论也。
涅槃义记八云。十住见终。不见始者。见己生死。至佛当尽。名为见终。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见始。诸佛世尊。见始终者。见因缘法原起所由亦见尽时。名见始终。以是了了得见性者。佛性是其因缘之本故。佛如来见始知终。名见佛性(云云)
一佛尽度一切众生耶。
问。一佛能度一切众生尽耶。答。若约愿心。尽度一切。若论其事则不尽度之。又约一化。不尽一切。论其真身。利益则尽(云云)
法花论云。于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故。愿未满(云云)
大论第二十云(四无量义)是菩萨作佛时。难不能令一切众生得乐。但菩萨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乃至)复次若一佛尽度一切众生。余佛则无复度。是则无未来佛。为断佛种。有如是等过。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众生。复次是众生性。从痴而有。非实定法。三世十方诸佛求众生。实不可得。云何尽度一切(乃至)复次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法尽。于其中间。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量有量。初有后有。故所度众生。亦应有量(等文)问。一佛尽度一切众生者。可有何过耶。答。论云。若尔余佛则无所度。是则未来佛。为断佛种(云云)
问。若尽被广。则有无尽佛。又设无未来佛何过。以一切众生悉得度故。何故云断佛种耶(人皆为此难以为难义。时人未有能通之)答。有通云。众生得脱。法有无量先后差。不可一佛之世尽度脱之。此义决定。于此义中。假设而言设一佛尽度一切。则无后佛。以无后佛可度者故。无有佛不度众生故也。此约义势而言。非理实说也。今言不尔。此约实义(云云)云何若一佛于一切众生。为能化者。则一切众生。得脱虽有。先后差别。唯属一佛。不假余佛。余佛则无所可度者。无起度众生愿行。即无大悲。不发心菩提心。菩提心是佛种子。世间无有发心菩提心者。故断佛种也。问。一佛度一切。皆当发菩提心。何断佛种。若不发心。则非度一切。何云一佛度一切众生耶。答。一佛令一切得乐即四无量义也非必令众得佛果也。世间之乐。三乘出世之乐。但名乐也。若许一切。普为一切众生与乐者则有无(乃至)一人。发救一切众生之愿也。
起信论云。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闻。○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因体智力故。随度见闻。而现作业(云云)
唯识论第十云。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文)
法尔系属。虽非今家所用。而共不共之理。义势相法耳。
法华义疏第四云(释佛种从缘起)种子有三。一以一乘教为种子。故譬喻品云。断佛种故。即破教也。二以菩提心为种子。华严经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三以如来藏佛性。为种子。○佛种者。即是无所得菩提心。为佛种子也。○一乘教。即发菩提心缘也(云云)
问。药草品疏云。释未度者。今度木也。故肇师云。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趣难。即同此文意也。璎珞经明约四谛立四弘誓愿。未度苦海。愿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今度(等文)当世人以之众生无边誓愿度等。为四弘愿。可寻本文。
大论第九云。释迦佛在十方说法。亦不能尽度一切众生。随有边故。则无未来世佛故。然众生不尽以是故。应更有余佛(文)
又云。佛为断此三苦。令得三乘。故出世(云云)
九十一云。既自作佛。而以三乘。度脱众生(云云)
准此等。约三乘化导故。且假说耳。
统略下云。如灯明佛及迦叶佛。不说涅槃也(文)
云迦叶佛时虽有涅槃。以人根利。不须说之(文)
授记事
问。授记凡有几种耶。答。四种授记(云云)
花玄第七。授记义云。次明四种授记。出首楞严经。犹未见经。本可更看经文拣之。及释论。一未发心授记。二发心授记。三不现前授记。亦名密授记。四现前授记(云云)
又云。未发心授记有二种。一者昔是具缚众生。都未预五乘善所摄。而佛悬记其未来成三乘果。如释论鸽事。未来八万大劫。犹受鸽身。后过无数劫。乃舍鸽身。方得人身。发行行。得辟支佛也(云云)二者轻毛位。犹名未发。具如本文。
问。辟支佛。但学因缘得道。又无十地本。而本论云。发心愿佛。于三阿僧祇劫。修行六度。十地满已。方得作佛。度无量众已入涅槃(取意)今何云得辟支佛耶。答(云云)旧来云。应是文谬。不可言辟支佛。有人云。成三乘果故。引释论显大菩提果。言得辟支佛者。举中乘。略无声闻果也。又云。依同性经。缘觉亦有十地等(云云)此皆不可辄用之。具如法华抄。今且云应有别本论(虽无别证。而傍文多本不同。如我年二十九等也)
百缘经三云。小儿发愿。来世成正觉。度众生。如佛无异。佛即记○过三阿僧祇劫。成辟支佛广度众生(云云)此卷名辟支佛品。又明光从顶入。然律独光觉事。光眉间入(云云)
问。佛与记声闻者。为实成佛故记之。为当何耶。
问。付受记不同。亦可有自授记他受记不同耶。答(云云)有经中云(文殊师利刹庄住中卷文不空译)虚空王偈云(文殊本事也)我今自授记成佛。不应疑(文)
毛道众生释
金刚般若疏第□云(释凡夫者。如来说非凡夫)论经具足云。须菩提。凡夫生者。如来说非生。是名毛道凡夫生。○问。论经何故云毛道凡夫耶。答。愚痴不解一毛端圣法故也(文)
花玄略述第一云。凡夫者。或言小儿别生。有论云小儿凡夫。梵言婆罗必栗托仡那。此云愚异生也。但起我见。不生无漏故。又云婴儿凡夫(云云)者。义译也。然案梵语。毛言缚罗。愚言婆罗。但毛与愚其音相滥。致有斯谬。或言毛道凡夫。或言毛头凡夫。皆谬也(云云)
调达造逆先后事
花玄第九云。释论云。○父王即敕国中豪贵子等。应尽资身并令出家。调达于时入道。而无信心。但欲学通。不欲求道。得通已后。遂便失之。求徒众。佛不许之。于是遂造逆罪。初则破僧。以化戒人。不得破僧。故知。前未犯余罪。而前破僧。破僧已后。次推微压佛。金刚神以杵拟石。石破伤佛大指出血。故次出佛身血。花色比丘尼。眼出血而死。故次杀罗汉。具三逆罪。次第如是也。此中释调达造逆次第。与律中明不异也(文)今且云不异者。正可有异欤。
论第十四云(度千二百比丘也已)提婆达多。出家学道。诵六万法藏。精进修行。满十二年。○。
求学神通。不为说。舍利弗等。五百皆不说。
是时阿难。未得他心智杀其兄故。如佛所言以授。○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
僧还和合。便生恶心。而出佛身血。如是等广说如论文也。
义章五逆义云(净影)杂心云。先破僧。后出血。律中说。先出血。后破僧。而释云。并是圣言。难定是非。若欲和会。律中所说。就最初者出血无后犯。故得破僧。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信者。语若先出血。不得破僧(云云)
问。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传云。付出血罪。有加行根本。出血加行在破僧先。故云律中处说。就最初者。最初即是加行异名也。而作出血僧后。故云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信者。语谓就出血根本。故云后时不作。根本故云后时名所信者也。又一说云。出血之事。在破僧先。五百新学。初不知之。破僧已后。方乃知之。故律依初事论。约后知之。今谓于一出血事。有犯无犯别也。若未制戒前。作即无犯。若制戒已。作即有犯。杂据制戒之先。作出血者。各据一义说之。故不相违。
问。本事应一。何故分之制戒先后耶。答。此是反化所作。故无一定。但约道理。会通。二说宜悉之。
又问。以出血罪。别制之立戒耶。答。尔之十诵律云。打不死者。偷兰遮罪(云云)
根本毗奈耶第八云。又无犯者。最初未制戒废犯乱(云云)(今依此文解。然最初者。出血无犯之文也)
四分律第五。说破僧违谏戒云。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犯心乱。痛恼所缠(云云)
婆娑五十六。解出血罪云以作此事世间众惑有闻者或不闻故(云云)此文为彼约知不知。论先后义为润色也。
问。华玄引释论云。先破僧已而言。此释次第。与律不异(云云)律文既与论相违。何云不异。为文不异欤。为义不异耶。答。先德意云。文异而意同。今云。未考诸部律文。宜待检律藏诸部方决之。
四分律第四及第五。广说出血破僧二罪。如义章所引耳。
十诵律初帙。直说破僧事。不论前造出血。余律犹可考之。
问。大论说。与四分律说。次第有异。何云不异耶。答。义难也。且可云有异欤。不字与有字相滥故尔欤。
又一义云。见文次第异。故云不异。抑学者疑也。不尔者。直可云律中亦尔。而今云不异者。意显实义无违耳。问。何不违耶。答。
问。宗家意。于菩萨位。立暖等四善根耶。答。权有实无。又于实修。五十二位。一往配属。亦得有之。
华玄五云。若大辟支与佛齐。佛入道有二说。一云。从暖法已去入观。至尽无生方出。○二释云。佛从不诤观去。至尽无生方出。大辟支亦然(文)
此约小乘义说。不论实修也。
依法相大乘。立加行位。即四善根。今家无此义矣。
涅槃疏第七云(四依品)问。小乘有四果。大乘有十地。既将后三依。配十地可见。小乘有五方便。大乘有三十心。初依作若为配当体。答。且依一种大乘二空判。小乘五方便。前四念所得生空。后四善根谓法空。大乘三十心初十心得生空。后二十心得法空。璎珞作此判。若尔。四念处唯大乘初十心。此是弟子。四善根。唯后二十心。是师位。四十。一途为言非定说也(文)
唯此释以十行十回向二十心。为四善根。然是一途非定说也。
问。付大经中。说四依菩萨。私经相且。始自熙连河沙佛所发心。乃至八恒佛所发心(云云)尔于四依位。如何配属之耶。答。一义云。若依涅槃义疏。并是初依往因也。若依法华玄论。以四恒已上。为四依位耳。又一义云。法华玄亦同涅槃义疏之意。问。八恒菩萨。于十六分义具解之。故知。非皆是初依往因。抑法华玄文。如何因此有异义耶。答。
涅槃疏七云。问。八恒既解十六分义者。涅槃义尽不。若云尽者。此则两死。一者明四依是因人。既解涅槃尽者。佛复何所解。因果何殊。二者明前自云此中格量初依。初依已解涅槃义尽者。复三依复何处解(云云)
问。此中并明初依行解者。从上四恒。解一分义。至八恒。解十六义。合有五恒。则应有五人。若尔。则有五依。不得言初。止是一依。此为难解。答云。此亦无妨。初依中。自开有五人。犹如三十心同是初依何妨。有五人同是初依。且复第二依。从初地至七地。则有七人。同为第二依何妨。五人同是初依(文)今见此文。并难两家已。偏就南方。为开及通。故知。唯取南方解也。言若尽两死者。南北两家。俱为难杀也。
疏又云。问。此中并明四依往因。为不然也。答。南北旧有二解。北方解云。此中九恒。前五恒是弟子位。后四恒释四依因行。一恒则释一依。故具出四依往行也。第二南方解释。此义不同。明此中并释初依往行。以两义。故知。即得是叹初依解也。一者○初依。既具烦恼性。是凡夫故。故不可依止。所有言说。未必可信。故今释初依往行。深远发心来久也。二者以经推。非是释后三。依仁王经及璎珞本业经。并明十地菩萨供养尘数世界诸佛。既言初地至十地菩萨。○今何止言九恒。故知。九恒止是初依往行也(文)今何止言见此文。虽举南北二家。准上所引文意。在南方耳。初依于经具足解义。但于粗义具解。然于其中细论。有无量分。而未尽也。疏第一云。今明十六分。不可一分。于百分。何言不得一分(云云)大师自谦释也。若言后三依复何所解者。设第四依。具解十六分。同有此难。佛何所解。因果何殊。故知此中叹初依人。以释人疑耳。
华玄八云(法师位也)若例四依应起自内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于初依。自有师资之别。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外凡已上。皆法师位也。次约阶品。如涅槃四依品明有九人(乃至)八恒具解十六分义。此九品人。前四人既无解。是弟子位非师也。后五品人。既有解义。属法师位也。此五人合为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为论。三十心位位皆是法师也。十地菩萨。念念化人。皆是法师。自优劣。如九地得十种四无碍。为大法师也(文)
此文有二料简。一义云。五人合为四依。五宽四约故。云合为四依也。即初依人已下。就初依中释疑。谓上文云。起自内凡未知初依始终。具明其分位故。故云即初依人。通论三十心。又涅槃疏云。三十心中。后二十心法空位。为师位(是一途为言云云)故于此中。云通论三十心皆是法师位也。十地菩萨。念念已下。明后三依位分也。法师即是四依人故矣。一义云。即初依人句。属于上句。谓此五人。合为四依人中即初依人也。
此义虽合涅槃疏。而于文句不便也。
又更一义正取后五人。则为四依。八恒即第四依故。涅槃疏虽出南北二解。然无评文。
然考大师正存南方旧解。吴鲁南北可考处处文辨之。
菩萨五法
金光明疏。引释论云。菩萨六时行五法也(文)又云。五种者何。谓忏悔。劝请。随许。回向。发愿(云云)
菩提树金刚座量
维摩疏四云。如释迦文佛。菩提树下初成道处。三千二百里。金刚地为场(云云)三千二百里者。何处说耶。
婆娑论云。周百余步。西域记同之。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十终
保延二年七月一日抄竟。自天承之比时待暇隙两三于之间抄之。近日分卷。
三论学沙门珍海记之。
口传血脉
文殊。马鸣。龙树。提婆。青目。青辨。沙车。罗什。昙影。僧睿。道生。僧肇。道融。道恒。惠严。惠观(已上八宿并出)道朗。僧诠。法明。嘉祥(已上四师次第)元康。玄湜(已上汉)道慈律师。善议大德。勤操僧正。愿晓律师。尊师圣宝僧正。延^6□僧都。观理权大僧都。澄心僧都。在庆律师。有庆大僧都显真。永观律师。觉树僧都。智藏僧正流可寻之别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