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 No. 1829 瑜伽师地论略纂
唐 窥基撰
16卷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论本第一第二)
基撰
敬礼天人大觉尊 福德智慧皆圆满
无上文义真妙法 正智受学贤圣僧
稽首无胜大慈氏 普为利益诸有情
广采众经真要义 略说五分瑜伽者
归命法流妙定力 发起无著功德名
能于圣者无胜海 引出最极法甘露
顶礼能见智灯灭 重然法炬照群萌
等注无穷字花雨 荣润牟尼如意树
归赞我本亲教尊 不吝躯命求法者
餐受自满升知足 复遗饶益我等类
此论殊胜若莲花 犹如宝藏如大海
具显诸乘广大义 善释其文无有遗
于此瑜伽大义中 我今随力释少分
为令正法常无尽 利益安乐诸含识
此论。文义繁广。不可解尽理源。其间难文义违宗绪。分段皆备解释。余皆略之。论初十七地。已前自有释论一卷。故即略而不广。妨难及不尽之处。今粗而叙出。
将解论文以六门料简。一叙所为。二彰所因。三明宗绪。四显藏摄。五解题目。六释本文第一所为。释有十解。略集施言法。情开空有。性通不信迷。略显等三四二四境行果。余如枢要。故略不述。
第二所因。释论解云。佛涅槃后魔事纷起者 即佛灭后。第一百年。因彼大天诤于五事。大天名高德大。果证年卑。王贵钦风。僧徒仰道。既而卓牢无侣。遂为时俗所嫉。谤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颂言。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大天解言。诸阿罗汉。烦恼漏失二事俱无。为魔所诱。或以不净涂污其衣。乍如漏失。诸师谤言。大天凡愚。境惑生染。夜生思想。不净染衣。推道魔娆。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诸见谛者。烦恼理疑。虽皆断尽。疑杌为人。事疑犹在。诸师谤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说诸圣者尚有惑疑。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无知有二。谓染不染。诸阿罗汉。染者皆尽。不染犹在。诸师谤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说阿罗汉有不染无知。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舍利子等诸利根者。尚因善友令其入道。余因令入其事不惑。诸师谤言。大天凡愚不解经教。云舍利子等。诸利根者他令入道。尚不自知证阿罗汉。况汝等耶。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诸宿习者。修已多生。临证果时。因佛言教说苦空等。闻便入道证获圣果。故佛言下多现证果。亦有厌苦。自说厌声。圣道便起。诸师谤言。大天造逆不断善根。恐当坠堕。夜数称苦。弟子谓其染疾。晨省问其安危。答曰无疾。他遂问言。何为称苦。彼乃答言。昔时年少入道随心。今年已迈道生难随。若不说苦声深厌。圣道无由得起。既生此谤。乖角纷纭。故言灭后魔事纷起。竞名誉利今古所同。虚中构架。是凡共有。说事涉疑迹。何得无此纷纭。故诸小乘因分部。黄金数段。白叠片分。佛悬记之。从斯始矣 然论虽有此之本因。无其末因。自正法东渐。年载极遥。虽闻十七地论之名。不知十七者何也。地持但是菩萨一地。决定藏论是决择分初。自余汉土皆未之有。大师以贞观二十二年。于北阙弘法院。方始翻之 其杂糅释文一卷。永徽元年。于大慈恩寺翻出。
第三宗绪。释论下云。又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略尽。后之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故亦不离瑜伽师地。由是此论。用十七地以为宗要。宗是所主所尊所崇所重义故。
第四藏摄。释下云。虽复通明诸乘境等。然说论者。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意为菩萨令于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益无尽。是故此论。属菩萨藏阿毗达磨。欲令菩萨得胜智故。由是此论。虽明菩萨声闻二藏。唯菩萨藏摄。虽亦具诠戒定慧等。然于三藏唯阿毗达磨藏摄。准此六藏说摄可知。
第五解题有二。一释名。二问答。释名者。释论总出体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此中意说。三乘所有境行果法。并名瑜伽。其境与行果。其行与果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方便善巧之体。若依十度。以后得智而为自体。显内显外二善巧故。唯以别境慧为其体。今此善巧依释下文。以作意慧二法为性。若于此作意。复于此证达。故境行果皆不相违。注心洞融并不乖故 然释论中。境行果三各各别释。境中有总有别。总中云。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名瑜伽。如次四境。与理教行果。相配不违。诸心所缘名之为境。诸智所证名之为理。理深境浅。心所取境。无颠倒性。即所执无。有为无为有。与智所证理不相违。其我法有。有无为无。境颠倒性。情解谓然。非实如是。不顺正理故。境无颠倒性。与理相应。境不违教能随顺。行能趣究竟果。准亦可知。或四即是四重二谛。此四重二谛。此四境与理教行果。共相应故 别释境中。五教六文。总说颂曰。决择分二种。梵问及楞伽。大义及广义。五教成六境。此中初三。依他。所执。圆成实性。如次配之。此六境皆具无颠倒等四性。顺四种法故。行瑜伽中亦有总别。总亦有四。如文可知 别有十七。初十三种三乘通行。后之四种唯大瑜伽。总说颂曰。辨月大海慧。显闻修二处。德行戒大义。两慧二余处。果瑜伽中亦有总别。总文可知。别有六种。总说颂言。分别胜大义。辨说释三乘。赞佛及集义。七教说为果。此说境行果名为瑜伽 前于初标说等字者。释论复言。如是圣教亦名瑜伽。此文可解。理入境中故更不说。有义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如文自会。然观上下。今古所解。合为四类。一唯取行。二取境行果。三三并取教。四此三。并如释论中所说。前来传解。一境。二理。三行。四果。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药病相应。前后合有四种。师有二义。地有四义。谓境界。所依。所行所摄。其境及行各唯一解。依摄二种各有二解论有一义。唯为法住。俱舍为有教诫学徒。并易可知 师有瑜伽。即有财释。瑜伽之师。依主释也。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合为瑜伽师地论有三释。
问答中。释有三解。初解者。初分名地。后四不名地。后二解者。五皆名地。以论存略。但说十七名地。后之四分非不名地。此第二解。第三解者。如文可知。若但言瑜伽地。不知是谁之地。故标师名。但言师地不言瑜伽。不知复是何师之地。由此总言瑜伽师地。但言瑜伽师不说地者。不欲唯明瑜伽。假师欲说彼师所依地法。令顺修学。成彼师故。证彼地故。
第六释文。初释别题。后释论文。释别题者。然此论中总有五分。初五十卷名本地分。略广分别三乘根本十七地义。次三十卷名摄决择分。略摄十七地中深隐要义。而决择之。次二卷名摄释分。略摄解释十七地中诸经仪则。次二卷名摄异门分。略摄十七地经中。诸法名义略摄释之。后十六卷名摄事分。略摄十七地三藏中。众要事义略摄释之。此五分名如自解释。初明三乘本境行果十七之义类。名本地分。此分之中有十七地。五识身相应居首故名第一。释此别名至下当悉。
释论文者。此论唯有正宗。无初后分。本地分中大文分二。初问答标列十七地名。后随别释十七地义。然以标列文少。寄五识地初明之。不以在此地标。便属五识身地。初文有五。一问。二答。三征。四显。五结。显中有二。谓颂长行。若依释论分为四文。初总问答。二更征举。三列名。四总结。问起三因。但答十七。释第三征。何等十七。及解颂文。释十七地别名。皆如论释。
嗢拖南者。此云集施。拖南施也。嗢是集义。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三摩地俱非者。释虽解之。然犹未尽。意显等引地等体通五蕴。单言三摩地不言俱者。唯一定数。不能显得体通五蕴。故说俱言。显与等引地宽狭同。故但以横通五蕴体同。不以竖通三界义同。何故不言三摩呬多非。而言三摩地俱非。如下释妨中解。彼所立者。所建立义。即所立成也。如是具者。释有二义。一近指前行。谓由如是闻等地行故。得具三乘及二灭果。二远总指。谓由如是上来所说境行诸地故。得成三乘及二灭果。故如是言通有无余。然此总以四门分别。一名。二体。三境行果。瑜伽配十七地。四释妨难。列名如论解名出体并如释文。
释解五识。从根立名。有三义。一不共。二亲。三同时。对法唯识云。随根立名。具五义故身有三义。形碍依身。依体聚义决择分言。五识所依有形碍故。由此名身。若尔眼等何不名身。独身名身。前四依身。身为所依。故独名身。若尔心亦依身而转。何不名身。有色界中心依身转。无色不尔。眼等必依身根方有。故可名身。又依体聚义故并名身。如六思身六识身等。前二不共。此乃通名。相应有三义。一依义。二时等。依等。处等。事等。三摄属义。
意地三义。一六根中意。二六识中意。三第七意摄。如次配之。然六识亦得名身。此第二释。犹如心受。唯名为意不与身名者。自体依聚识可名身。所依非色故名心受。初后二解。略故不说。身相应言。由此不说心识二地。
有寻等地有三义。有评家。第二师云。中间静虑寻已离欲者。如欲界入不净观。暂析伏贪非六行离。释论稍难。至第四卷释地名中。当广显之。第三师释。初师所引文中。唯说上界三无心。不说下地无心闷眠者。略解粗相。义彰可知。彼卷未自解。五重无心中当具显。
等引有三义。一等能引。二引于等。三等所引。若依正义。前二唯有心。后一通无心。等引非等引。总摄一切有心无心定位所有功德。故颂言俱。俱言即显相应义故。相应三义如前已说。地体亦有三义。有评家。有无心地有五义。有实义释名如释。如是即显五识身地。随其所应。有无漏位通。以有漏无漏五蕴为性。以俱有依通七八故。此论文略不取无为。望其五识。无摄属故。势疏远故。意地通以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为体。第六意识能遍缘故。有寻等三地。皆唯以有为通有无漏。随其上下三地。所有诸法为体论依上下地。出三地体。不说无为为三地故。或随所应。彼地所证亦通无为。三摩呬多地。通以上二界地有心无心。有漏及无漏五蕴功德。以为体性。论云三摩地俱。俱即相应摄属之义。释论又云。如是二地。总摄一切有心无心定位所有功德。非三摩呬多地。不唯在欲。亦通上二界。唯有漏有为五蕴为性。释论虽言翻前易了。观彼地本论文。有漏七作意。皆是此地。论云。或不清净故名不定地。唯得世间定。未永害随眠诸心心所故。以上界及欲界。一切有漏法。以为自性。有心无心二地。论有五翻释。就实义中。无心地唯无为无余涅槃为体。有心地通以有为无为诸法为体。不说有余涅槃。为无心地体故。此依二乘。若在佛位。其无心地。亦通二灭。亦通有为。菩提犹在。无有漏心名无心故。余之四门准文释义。
闻思二地。若说二乘。随其所应。以有漏无漏五蕴为体。释论解云。如是三地。用三慧品心心所等。及所得果。以为自性。无为非是二乘二慧亲所得果。故非地体。无漏由彼二慧熏种。故为地性。若依菩萨。二所成地亦通无为。十地经说。八地已上一切菩萨所闻诸法。能堪。能思。能持。天亲解云。此则三慧如次配之。既于无漏相续修慧。即成闻思。闻思此念内成无为故为地体。修慧理通。故不待说取所成果为地体故。泰师云。八地已去。体唯取修慧。义说闻思。闻思唯有漏。又即修慧外闻名闻。内思名思。修证名修。与闻思相似借彼名故说为闻思。闻思唯有漏。景师云。八地已上有有漏心。故成闻思。不尔云何净土听法。不起无记不善二心。于曾得法不起加行。于未曾得。闻思为先亦有加行。无加行者。谓所曾得。灵隽师传西方云。合有两解。一同前义。二同后义。今取八地已上。无漏相续。菩萨利根。一修慧中。能起三用。即名三慧。理亦无失。如下地中喜乐二受。虽各别体。初二禅中。即便同体。四地已前。真俗二智体虽各别。五地已后即许同体。故二乘等二慧别体。八地已上其体乃同。余说闻思唯有漏者。据二乘说。声闻独觉菩萨三地。随其所应。各取自种子现行。有漏无漏。有为无为。随顺自乘善法为体。不定种姓。所修成法为后乘因。亦无过失。释解声闻名中。唯有自乘。无波罗蜜声闻名。法华经中。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即为二矣。
有余依地。二乘无学所有。有漏无漏诸法为性。无余依地。二乘唯以真如为性。余依无故。佛身有余。前后两解。无余三解。今取正义。佛身有为功德。有余依摄。无为功德。无余依摄。如论具陈。此中所述十七地体。论及释文有者。依论释解之。文若不合。依理及唯识等文准取。亦无咎矣。
第三境行果。瑜伽配十七地。前九地是三乘境。次六地是三乘行。后二地是三乘果。观境起行。方证果故。境九为四。初二地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不离识起故。识最胜故。次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境相异故。次二地是用。定散二时作用别故。后二地是位。有心无心两位别故。或九为三。前五如前。后之四地合名为用。作用位次二二别故。前体依相方始得起。位次别故。又即前体类别为二。易知难知为前后。粗细成三。三品为前后。定散为两。胜劣为前后。有无心二。显隐为前后。故总成境次第如是。行六地中。初三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初中后起以为前后。后三别行。机随修法成自乘故。劣胜小大方便根本。以为前后。果二地中。若依二乘。因亡果丧。果立二门。以为前后。若至佛身。菩提涅槃分成两异。以为前后。
第四释妨难者。五识云身相应。意识不说身相应。并不言心地识地。并如释论出体中解。第一问。何故五合立地。与意离立。亦如释解。然释论云。五识同无分别。意地翻此。岂第八识亦分别体。由此更为下翻释第二问。何故但言有寻无寻地。不言有定无定地。而言三摩呬多及非耶。答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体通有心无心。不须言有。其寻等唯是一不定心所。不通无心。彼以有言表通五蕴故。
释论中。等持对等引为四句。为第三俱。言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谓诸静虑。及诸无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三摩地体。唯一别境定数故也。但以寻伺推度不推度粗细位别。体非三学。无胜利益。故以有言显其分位。定体是学。有胜利益。但言定非地。即显差别。不须说有以同寻伺。心体亦无殊胜利益。非学法故。亦以有言辨其差别。说为有心及无心地。第三问。何故颂中不言三摩呬多非。而言三摩地俱非。有何意也。答意显等持等引异故。但是等引皆通五蕴功德。恐谓等持亦通五蕴。故言三摩地俱。显有俱言方通五蕴。等持唯是一定数。故与等引不同。故列其名颂。与长行别也。其理虽尔。设言等持俱。亦与等引长短不同。等引乃是上二界五蕴。等持俱言。体通三界诸五蕴故。由此但应如前义释。第四问。何故心所乃有众多。唯以寻伺及定有无。以明分位作用等别。不以慧非慧痴无痴等分位作用。辨差别耶。答理例应然。但以略标增胜位别故无说余。谓有寻等上下地位粗细别故。等引非等引。上下定散界差别故。此二增强故略偏立。由斯释论云。此中存略且说十七。非依余法不得立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第五问。何故不言善心不善心地。但言有心无心耶。答总胜故。别劣故。第六问。三乘所行有亦福行。何故但说三慧为地。答以慧为首摄一切故。由此论名彼所成地。出世行中慧偏胜故。第七问。何故五乘不说人天。但说三乘。答说极胜乘。不说劣故。说有姓乘非无姓故。第八问。何故有四涅槃及与菩提。唯说二依。答通三乘故但说二灭。无住唯是大乘果故。自性本成故。又即摄尽故。但言二依不言二涅槃。即摄菩提总言二依。不说二灭即摄四尽。其自性清净涅槃。本旧自有。非今始得。不说为果。释初标文已。
其初五十卷。十地分中。第一卷初半。是五识身相应地。从第一卷半。第二三卷合二卷半是意地。次七卷是有寻伺等三地。次二卷半是三摩呬多地。次第十三卷中一纸余。是非三摩呬多地。次第十三卷中一纸许。是有心无心二地。次第十三卷中。及第十四五合二卷半。是闻所成地。次四卷是思所成地。次一卷是修所成地从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四半卷。合十三卷半。是声闻地。次第三十四卷中后半卷。是独觉地。从第三十五至第五十卷半。合十五卷半。是菩萨地。次第五十卷中二纸余。是有余依地。次后两纸余。是无余依地。彼十七地分为十四段。合有寻等三地为一故。合有心无心二地为一故。决择分中初七卷合决五识身地意地。次四卷合决有寻等三地。次一卷半决三摩呬多地。次第六十三中一纸余。决非三摩呬多地。次二纸余决有心地。次二纸半决无心地。次第六十四卷决闻慧地。次二卷决思慧地。次第六十七中三纸许。决修慧地从六十七卷下四卷半。合决声闻地。及独觉地名中。唯决声闻地。不决独觉地。从第七十二卷下至第八十半。合八卷半。决菩萨地。次第八十中后半卷。合决有余依无余依地。故此十七地。分为十二段。合五识身意地为一。有寻等三地为一。声闻独觉地为一故。合有余依无余依地为一。故。由此本地决择相对应为四句。一初合后离。谓有心无心地。二初离后合。谓五识身意地并声闻独觉地。及有无余依地。三初后俱合。谓有寻等三地。四初后俱离。谓余六地。即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闻思修所成地。菩萨地。诸论读者应知。上下诸地卷数相对。披寻上下二文。影略说故。或前无后有。或前有后无。释尽故无。或前标名后释体。或前散释后略标。不便故标。或前略隐后显广。或前显广后隐略。粗备释故。依此三例以寻论文。又依五分。随其所应释之。以观其义解一切经。诸经不决。皆读此论以解释彼。无不通了。此论解释一切五乘三藏义故。其此论文。或空列名。不知体性是何。或虽如名而释。而不悟其相状。或虽悟其相状。而与上下相乖。或虽不相乖。而义意难得。如其次第。可知四理而读彼文。无不洞矣。颂云。如名起义解。以法属名同。长披连广句。随应或离合。
五识地中。大文分二。初别出地体。后总释法义。初文有二。初总问答地。次别显。别显中为二。初总显五名。后别显五识。余五门义。依成唯识。以九门分别。第三能变颂文之中。无此不共所依所缘作业三种。今别显眼识五门义即为五。自性即出体。依眼了别色者。成唯识云。此中且说不共所依。未转依位见分所了。非尽理也。此中意说。识相难了。举所依因及所了果而显自性。自性亦得是因果故。若依处门。识是果故。界门即因。双对根境通因及果。
释所依中分三。初略显三所依。次摄之为二。后重出三体。唯识云。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因缘依。彼以四缘名显故。又云俱有依。开导依。种子依。势同此。成唯识第四中。以亲疏为次第。此中以显隐为次第。前后不同也。彼俱有依合有四解。明五识依但有三解。彼第三师。同第二故。一五识无眼等依。唯以意识为依。眼谓种子。二五有二依。谓五色根同时意识。三五有四依。以此为正。谓五色根。六七八识。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此唯同境。略无余依。六七八识稍疏远故。略而不述。彼等无间依合有三解。一五识唯以第六为依。二五识用前六识内。随用何识为依。第三五识各唯取自类识为依。以此为正。彼种子依。虽有二说。解前五识皆无异解。第七卷中解依止根本识中云。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共即依现。亲即依种。今此但说依八种子。或此但说依八现行。或复通取执受有三文。如唯识疏。此文三解。一云。种子是所执。所执即所依。与现行为依故。不离第八识。故名异熟。又变异而熟亦名异熟。阿赖耶识所摄。第二解云。由第八识得二种子名。一亲因缘。即识中种。二增上缘。即持种识。依止根本能生之义亦名种子。彼论以二缘别故。说现行入俱有依中。此论以能生义故。说现行第八亦名种子。种子是所执。能依现行是能执所依故。亦不相违。第三解云。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为二缘。一为种子。二为所依。故今现种二法。皆为彼俱有依。二释唯于重释三依中。眼有五义。一所造。二所依。三净色。四无见。五有对。各有别义。及有所简。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三释。如前所引唯识之义。
种子识中。乐著戏论等者。一解云。即言说及分别皆名戏论。以现行为因所生种子异熟识。即名言熏习种子是。第二解云。即所生现行异熟识名种子。依熏习因是种故第三解通取现种。
解所缘中分六。一出眼所缘体。二别列相。三解形显表义。四释除青黄赤白。外余显形表色。皆是根本四色之差别。依四本色。立余差别。故皆是假立。五结三类虽殊。并眼等境界。六释好恶显别体中。色名虽标诸色之总称。即是自处之别名。有对有三。此是障碍有对。解别相中。与余论不同义。并如对法第一疏。并俱舍抄。
释表色义中。生灭相续者。不同正量部。动及日出论者业。由变异者。即发业心。刹那灭故。果随因变。不同正量等。先灭后生。故先生处不生。
或无间者。相续义。有间者。间断也。近远可知。或即此处变异生者。如礼佛等。不离处故。释表业中。业用为依动转差别者。业用者思业。以此为依。诸有形色动转差别。说名表色。
释三色中。是眼等所行者。所游历义。境界者。所瞩取义。所缘者。带行相所筹虑义。
释好恶显别中。唯言显者。举本实色。末假可知。
似色显现者。此之三种依他之色。似所执实色。而显现故。对法言似色了别。或眼意所取。似本识所变色。故言似色。
助伴文有三。一出体。二明所缘行相同异。三种子差别。五识与几心所相应。此论下文。谓五十三。准成唯识。略有二说。一云有三十。除二十三。谓别境五。善中轻安。烦恼中三。随烦恼十二(小十及邪欲胜解)并不定二。二云有三十六。除十七。谓烦恼三。随惑十。不定四。故此说因位。无漏位与二十一俱。遍行别境。并善十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唯识又云。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二文不同。如唯识疏第三卷解。具四义名相应。如决择五十五解。
各从自种生者。此据实心所。非彼假者。亦别种生。
作业有六。初四后二。初四中。一自他境因果位别故。二自共相。处自相故非余二。三去来今。唯因非果。现在故。四间相续。有二说。一云一切位定尔。一云不据等流心。后二者。一随他起。自力微故。二得异熟。牵果势胜故。
随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随意转。决择具释。二自不善恶由意引。三自不能为转。但能为随转发诸业。能得爱非爱果者。不同大众等部。五唯无记故。
声有四文。第三所缘有六。一出体。二差别。三明同异。四好恶异。五名异。六显耳等境。俳戏叫者。散乐行主之叫声也。因俱声者。二具四大生一声故。依之有名造故。香味触分段如声可知。别科可悉。
触异名中。坚耎动暖。地水风火。如次配之。自余一切总别义门。如对法第一卷疏。香味触三列差别已。
言所嗅等者。合中得故。不同色声。色声无之。其五心如下第三。及唯识第四卷释。并五心章。初说三心者。诸心生时多起三故。后二心不定。第三心后。方有染净。染净后有等流五识。等流五识不由自力生。由意引故生。故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恒相续转。意地第二。六七八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故但言意。又实义门。虽有八识。然随机门。但有六识。六七八识。同第六摄。就所依名故但言意。所依非色。或离于身。犹如心受故。不言身相应。准前故略不说。又六七八。虽皆有心意识义。心法意处。识蕴摄故。然意义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摄故。八心义强。六识义强。故不说名心地识地。身相应言。皆略不说。
地义如前。地文分二。初结前生后。后依问解释。释中复二。初以五门分别地体。后第三卷中。复以十门解释地义。
第三卷之中。嗢拖南曰。自性及所依。所缘助伴业。由此五种门。诸心差别转。后嗢拖南曰。色聚相应品。世相及与缘。善等差别门。巧便事为后。差别门有三。一三性别。二增处别。三释处名别。故有十门。初文复二。初标列。后别释。
所随依止性。所随所依附。依止性者。此中初句。显第八现识。与有漏种。为所依止。故名所随。随成有漏等故。后句显与无漏种子。为所依附所随依止性。虽复依止义同。无漏不等。故名依附。又初句。显有漏种子。随逐本识。成有漏无记。用依体义。后句显此种子。虽依本识生善染等功能仍异。非唯全一。故名依附。用各别义。又初句。谓种子。依于现行。名所随依止性。种子性为能随。依止现识故。后句显此现行所随依止识。附于前种子能依止性。更互相依。二俱名心。由种子具积集义故名心。现行是种子所集起故名心。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依者。此中通明过去六识名意。非唯第七。一切皆有依止义故。据实此意唯取第七。如成唯识。摄大乘论。释心意识三种别义。然萨婆多。以名义业世施设。释此三异。与此不同。七八两识。俱以十门。第六意识以九门释。广如唯识。
彼所依者。俱有。等无间依。谓意者。其俱有依。唯识第四。略有四说。一云。七八无俱依。第六有此依。谓即末那。二云六以七五。为俱有依。七以八为依。八无此依。三云。六七如前第八以第七及五根为依。种子识。以第八及能熏为俱有依。四云。第六意识。以七八为依。七八识更互为依。广如彼说 此中言俱有依谓意者。前第一师解云。此文唯说第六识俱依。七八无故。第二解云。第六意识所依。七五。内意处中。俱意处故。七依第八。第八亦是意处摄故。故名为意。八无此依。第三解云。六七同前。第八亦以第七为依。种子亦以能熏及第八为依。俱意处故。故名依意。此说三界俱决定依。五根不定。故略不说。第四解云。第六意识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俱意处故。并名为意。由此论云俱有依谓意。若不尔者。何简别心意识三。有依无依。而今通言俱有依谓意。故第四说。最为中理。
等无间依唯识三说。一云。第六识以前六识为依。七八唯以自类为依。二云。第六意识。用前自类。或第七八为开导依。七以自类。第六为依。第八以自类。及第六七。为开导依。三云。六七八识。各以自类。为开导依。最为中理。三释虽别。并不违此文。
种子依如前说者。唯识第七云。依止者。谓前六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故六依八。彼第四卷释七依八有二说。一云。唯依种子。二云。亦依现行。此第八心既通种现。种现相依。更互无失。
彼所缘谓一切法如所应者。唯识第二说。第八识缘执受处。即诸种子。及有根身。器世间等。对法论说。缘五色根。四尘一分。除声。决择五十五说。缘五色根。五外界一分。解深密经等。与唯识同。唯识解。缘处有三说。一云。凡圣九地。通缘一切五尘。二云。现居及当生者。变为此界。三云。若于自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即自界自地自类变是。此说一切共受用者。若别受用。准此应知。鬼人天等所见异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尘。受用他故。唯缘有漏种。非无漏种。缘有根身。彼有二说。一云。亦变他根。二唯变自根。前来且说业力所变。外器内身。界地差别。若通若定若法威力。界地自他则不决定。不缘心等。皆如彼文。第七缘境。唯识第四有四说。一云。缘第八识体。及相应法。二云。但缘第八识见相二分。三云。但缘第八现识及种。四云。唯缘第八识见分。如彼疏释缘见之义。第六识缘一切。其义可知。此中通言缘共境故。谓一切法。如前说异。复言如应不共境者。不共五识故。
彼助伴者。谓作意。乃至寻伺。文分为六。一列数。二明境行同异。三明时同体别。四各别种生。五相应。六有行相等。此说五十三诸心所法。对法说五十五。百法显扬。说五十一。如对法第一疏会。并解诸门义。遍行五。如唯识第三及第五。别境五。如彼第五。善烦恼随烦恼。如唯识第六。不定四。如唯识第七。广引义门释之。今此第八识。唯遍行五俱。第七识彼第四有五释。一云。唯九俱。谓遍行五。四烦恼。二云。十五俱。谓前九。五随烦恼。并别境慧。三云。十九俱。谓前九法。六随烦恼。并念定慧。及加惛沈。四云。有二十四。俱谓前九法。十随烦恼。加别境五。五云。有十八俱。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慧。此说因位。若无漏位。三皆得与二十一俱。如五识说。皆如彼释。意识一切。如理易知。如是等辈俱有相应者。如成唯识第六卷说。慢见疑忿等九。除害。如是等法。所翻诸善。及决择中。引杂事说。研求大欲等诸随烦恼皆助伴故更互相应者。非定互相应如其所应。故如对法疏第二卷释。五十一心所颂云。五法五俱起。九法必六俱。九法定十四。二十一十五。三法起十六。八法十七俱。是心所俱生。智者应当学。广如对法第二卷疏。若五十三心所。其数不定。思之可知。
有行相者。谓行解相状。唯有为缘。非无为缘。无分别智。无相状故。如识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质境。行解相故。二即见分。取亲相分。行解相分。若取通义。行境体相。名为行相。通无为缘。理无妨矣。有为缘中。准前有二。并自证分等。各望所缘。思准应悉。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质为所缘。体一名同。行相体别。故名不同。若见分名行相。即亲相分。体虽各别。相似名同一。见分体解。各各异故。名为不同。如唯识第二第三疏解。
作业中。文有二。初明对五识业。后明不共业。初文有七。一境分齐。二自共相。共相无体。唯假建立。如唯识第二疏释。三世。四断续。五为转随转发业为因等起名转。为刹那等起名随转。六招异熟。七引他自识。或能为率尔。引他寻求。或为染净。引他等流。第六识通有此七义。七八识有五门。除发业招异熟。有余五分。不共业中。初标列十五门。后别十四段释。杂心六事不共。谓离欲。及退。断善根。并续。受生。命终。大乘不唯十五。更有悔忧等。故论说等言应说颂曰。分别审所缘。醉狂梦觉闷。醒发业离欲。退断续死生。由合死生。一段明之。故成十四。七分别义。如下第五。唯识第七。对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别若依对法。摄三分别中。自性随念二。以五识无自性。自性体寻故。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五识故。今此论中。自性分别。即是任运。故说有相。谓于先所受义。唯摄随念。故与彼论。宽狭不同。或此与对法。两门俱同。先所受义。则摄自性。随念分别。等流心位。有相分别。缘前率尔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摄自性。与任运何别。无相分别。由过现境。所引未来欲。得分别名。随前引上二分别。对法唯依法。此中通说人。善名即解语言。不善名言返此。
威仪工巧处者。有三解。一云。威仪。谓表色。路体则四尘。四尘是彼所依。故说威仪路。但言威仪。不言路者。非四尘故。二云。威仪四尘为性。路即发彼心。与彼为依说心为路。工巧处亦尔。但是五尘四尘别故。三云。威仪多于道路施设。工巧多于处所施设。故各别名。其实相似。七分别以寻伺。或五七八识为体。任运分别。是五七八识故。七唯有漏。有通无漏。唯识第七解。
如理所引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颠倒者。四倒是增益。体非真有。如理翻此。故言不如四倒是增。四倒之义。如下第八。
法住智者。萨婆多缘三界。体有漏达因果智。今是无漏后得智摄。达彼因中有果法功能住。或由彼因。果法得住。名法住智。此是如量智。下出世间智。是如理智。
审虑所缘。通有无漏。胜慧为性。或通四倒。邪见等为性 醉有四缘。性劣者。体虚羸。不习者。性不饮。余二可解。多以惛沉掉举放逸妄念散乱贪嗔等为体。或俱时心心所为性。有义通五识。意增故偏说。
狂有五缘。俱舍第十五。以妄念为体。彼论云。依不平等大种故。心便失念。故以妄念为体。或俱时心心所为性。以狂对乱为四句。狂非乱。狂者不染心。乱非狂。不狂者染心。俱句。狂者染心。俱非句。不狂者不染心。此唯欲界。除北洲五趣皆有。北洲人无逼恼。诸天有故。小乘佛有。大乘不然。十地亦无。
末摩者。此名死穴。亦云死节。或云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外缘逼迫置死。发狂亦有困丧愁忧发狂。不离惊怖错乱等故。略而不说。
梦有十缘。如由摇扇。如世戏乐。以扇摇之。即便睡梦。唯识第七有四说。一云。痴为体。二云。痴无痴为体。三云。思想为体。四云。别有体。或为七缘。第七缘中有四。如文可知。
觉有三缘。不胜疲极者。睡经多时。便困顿。自然觉悟。名不胜疲睡极故。言有所作要期事者。将有所作。发愿要期。求后觉故。总以心心所为性。
闷有四缘。通有心无心。有心位亦以心心所为性。由彼闷触。引生心闷。
醒体亦然。
发业四缘。初三则三种思。谓审虑思。名发业智前行。决定思。名次欲生。动发胜思。名巧用起。若依小乘。前二通见修二断烦恼第三唯修断。今依大乘。发总报业。前二通见修。第三唯是见道烦恼。若发善总业。三思皆善。亲引烦恼。亦不共无明等。见道所断。由此经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对法亦言。胜义愚。发福不动业。世俗愚。发非福业。皆见所断。若发别报业。第三思。亦通修道烦恼。如唯识第八卷说 此第四因。随顺功用等者。刹那等起。发业风也。此风。随顺第三功用起思于业。俱时引发身语。故广百论。破胜论云。汝我一不动。何能发业。彼反难云。汝心心所亦一。非动法。何能发业。圣天破云。心虽不动一。由心寻伺。引起于风。风亦起业。正与此同。
离欲四缘。一凡圣根熟。二闻随所应法。三离所应障。四起正思惟。方能离欲。体唯是慧。通有无漏。
离欲退。有五缘。一钝根。二新学者。思欲境。即是因力境力。三受顺退法。即逢五退具缘。四烦恼重五习恶友。
断善根。文有二。初明缘多少。后依断现种差别。或五缘。或六缘。一利根。二意乐恶。三逢恶友。四邪见重。五行恶无畏。六于众生为慈悲。诸利根者。内自思构。邪见猛利。不怖众恶。不生慈愍。便断善根此名因力而善根断。则五缘断。若更逢恶友。顺恶意乐。而断善根。此名缘力而善根断。则六缘断。要利根方断。钝根不能。广恶意乐断。狭意不能。要是欲界。非上二。三天下。非北洲。人非天。对法第一云。唯欲界上上品邪见。能断善根非余故。唯苦集下邪见。非于灭道。或通四谛下邪见。通行相者非余。要无惭愧。俱不怖恶。非余二性。要不慈悲众生。乐损害。非拔济。依此因力。方断善根故。缘力必由近恶友故。阿颠底迦毕竟之人。一阐底迦有种姓者。对法论说。二俱断善根。根有二。一种子。二现行。唯断现行非种子。折伏势力令不起现行。名之为断。非断种子。唯断生得。非加行善。加行善胜。前方便时。已不起故。唯断欲界。亦兼三界。已断树根。茎等死故。令势远故。为九品断。非一刹那。拟宜无间断。非如道害。
续善根。有四缘。一性利根思惟能续。二见朋友修善。三闻正法。此之二缘。由见外缘。方能续善。若自思惟。若遇良缘。心创堕彼。名卒尔心。因生寻求心。犹豫惟构。印可于彼。决定心生。是名第四缘。上来三心。俱是无记。引生第四染净之心。是名续善。若自利根。率尔思惟。因生犹豫。证决定故。续善根者。名因力续。若虽利根。复逢善友。修诸福业。复闻正法。因生犹豫。证决定故。而续善根。名缘力续。萨婆多师。或疑心。或正见。续善根。此不同彼。疑即无记寻求心也。或复同彼。犹豫即疑。心证决定。即善根续。即是正见。俱舍第十七云。于因果中。有时生疑。此或应有。或生正见。定有非无。续现行善。非种子。旧有故。现行善生。初即名续。通续生得。及方便善。若自思惟。见他修福。多续生得。引方便善生。若闻正法。先续方便胜善法生。引起生得。非闻正法时。无方便善。或生得善起令加行善种子亦能生现。名之为续。非时亦起。故断之时。胜法先尽。所以正断。生得生时。由内外缘。由此二善不定。由闻正法。殊胜外缘。引生善根。通方便故。或初续善。唯起生得。方便后起。以难生故。胜既先断。所以后续。续欲界善。非上二故。顿续非渐渐起。余品断难尽故。九续顿生故。一断处必能续。续处未必断。俱舍第十七云。于现身中能续善。不亦有能续。除造逆人。彼人定从地狱将没。将没时言。谓彼将死。或即于彼。将受生时。将受生时。谓中有位。见后果相。便续善根。以地狱所依。与善根相违。故在中有。见之可续。中有不与善根相违故。已受彼报。须待报终。方能续善。续善根已。即命终故。今者不然。在中有既得续善。其转不转。俱不遮故。设受彼果。而续善根。亦乖何理。岂无记果。违善根耶。善根设生。亦复不定。不从彼没。彼又说言。缘力断善根。地狱生时。续断势弱故。因力断善根。地狱死时。续因力强故。又意乐坏。非加行坏。断善根者。是人现世能续善根。若意乐坏。加行亦坏。断善根者。要身坏后。方续善根。见坏或不坏。其义亦尔。虽无文说北洲六天。畜生饿鬼。亦续善不生。故既不定。故不说之。更应思勘。
明死生中。大文分二。初明内分死生。后明外器成坏。初中有二。初辨。后结。初中复二。初辨死生。后卷中云。又诸有情。随于如是有情类中。自体生时以下。说观生死。次第漏尽。句义难悟。初文有二。初明死。后明生。死文又二。一标六死。二随别释。六死中。初三死。不明了识。离身正死。后三死。明了心识。未离身将死。时非时死释。初三义更无别。死时者。道理义。或应可时分义。业命俱终。合道理死。正应时故。即寿尽死。非时翻此。则是福尽。及不避不平等死。枉横死故。
别释死中分二。初明时非时三死。后明三性心死。寿尽死。则业命终。福尽死。则衣食阙。不避不平等。则余缘枉横死。不平等者。不调顺义。九因则九缘。义别称二九。一食无度量。腹胀死。二食所不宜。毒害死。三不消复食。不转死。四生而不吐。不消死。五熟而持之。不通死。六不近医药。横病死。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入水投火。他损堕坑。愚痴故死。八非时行非梵行。饥饱远行。病时而犯故死。九非量行非梵行。染爱过度故死。对法说三死。一寿尽故死。如生此州。极寿百岁。业虽未尽。命尽故死。二福尽故死。耽定衣食阙。横缘故死。三业尽故死。三时业尽故。此中初三。无业尽死。唯依现缘辨死。不依过去缘故。无业尽死。其外缘中。离己名福尽。合己名不平等。对法论中。通说过现缘。故有业尽。离己合己。二缘虽殊。外缘是同。合名福尽。彼释依增上。但说耽定味。亦不相违。俱舍以福寿。相对为四句。准对法。以三相对。为四句死。此中三法相对。为四句死。皆如理思。
明三性心死中。大文分二。初别明三性心死。后又行善不善下。总料简死。初文有二。初明善不善心死。后明无记心死。初中有二。初别明二性心死。后总明二性心死相差别。死有三位心。一正死。即末后刹那。唯识论说为第八识。对法论说死有末心。生有初刹那。中有初刹那。唯无记性。二次前润生心。唯第六识。我爱相应。对法说为九种命终心。唯有覆无记。三次前明利心。即此三性。是粗想现行故。细想现行。无记心者。即我爱心。此说第六识。若兼第八。即末后心。故说不能忆善恶法。
总聊简中。文分为八。一明三性何类先起。二明死因。三明善恶相。四明润生相。五明解支节。六明根没顿渐。七明死名差别。八上下舍相。初文中三缘先起。一先所造业强者先起。二业若平等。随初时自忆者。则最先所作业。三纵强纵平等。临时他教忆。随何业起不起余心。则以上三业。随其所应。我爱之所润。受当来果。离上三缘。起无记心。或复无心。以前最初作业。受当来果。论明善恶性心死。不说第三。论受当果即有缘 第二文中。二因力者。初是名言种子。唯无记。是第八识因缘。后是有支种子。通善不善。是第八识增上缘。谓由当来二因力故。现在命终。或由名言种子势力尽故。现在不避不平等故死。或寿尽死。由有支种子势力尽故。现在业尽故死。合由二因力故。福尽故死 第三文中。有二。初明善恶前相。后明差别。受尽先业所引果者。即业尽等。死时非不避不平等死。定亦有中有之相。如日后分者。日将没时。或山山峰影者。下品恶业者当相。如峰影悬覆。中品如山遍覆。上品如日后分极覆。或下品。如日后分悬覆。中品如山遍覆。上品如峰影极覆。此是将命终时。由先恶业所见当果相。辨差别中。初善后恶。恶中上中二品。如文自释。造下品不善业。多无恶相。故论不说 四明润生相中。初明凡润生。后明圣润生。决择分说七种受生。凡夫以现种润生由此我爱即是取支。润前能引所引支。转名有支。便能建立后果中有。及生支报。论说初二果我爱润生不还无者。对法论说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彼由随眠力。令生相续。唯初二果。下界修道治道未满。虽能折伏。不相续。不坚著。仍以现行润。决择总言。见圣谛者。以随眠润。胜异生故。相对辨故。实通现行。其无想有情异生身。及不还者生自地。并凡圣相对。润生胜劣。所有妨难。皆如枢要。决释分。言一切烦恼皆润生者。谓是取支。初起取支故。此是后取支。亦不相违。又彼说余时一切位烦恼。此说临命终。亦不相违 第五解支节中。除天那落迦者。化生顿死故。又天唯善业果。地狱恒解支节。更何须说 第六根没顿渐者。具根缺根别故 第七死名别中。得圣名清净解脱。得无漏。离障缚故。或唯阿罗汉。证寂圆故。菩萨亦然。余翻此应知 第八上下舍相中。当知后识唯心处舍者。腹中初生不净成心。故最后舍。卷末当知。
解生文中。大分为二。初别明生因生相。后第二卷中。重复聊简。初文又二。初明生因。后死生同时下。明生相。生相即生支。故唯识云。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皆生支摄。生因即有支。有支有二。一识等五种。戏论因。是能为因缘。亲生生支。二业支种子。即净不净因。为增上缘感生支起。润生爱灭。起正死心。略而不说。此二因熟。中有果起。生相文有二。初明中有生方便。后又造恶业者谓屠羊等下。明当有生。根本生故。初是趣方便。后是趣体。
辨中有中。十四门 一生时节。前趣灭位。后趣即生。如生灭相称两头等 二具根。化生故。下第二卷。于四生中。解化生。云具足六处。或复不具。中有何须必具五根。答彼解无想天。及初生命终。名不具。随顺小乘。说六识身。无意根故。非余化生有不具根。又劫初鬼畜。既亦化生。何必要具。劫初人畜。一切具根。以化生故。若说男女根。中有之中。容其无形。问既与当果相似。一业所招。如何必具根。答以化生故。与当生不同 三相状。业识所引善恶异故 四极净天眼境。即大菩萨。广慧声闻。广修者。见极细故 五不同前将死位。起内我爱。唯起境界爱。缘当生境故 六同当生形。一业招故。如狗中有。虽待时等。转受狐身。本将向狗生。形仍似狗 七如天眼见障外色。然得见无边随类业故 八身无碍往彼生处随山河等。身皆度往。一无障碍。犹如通力。生处即碍 九不见异趣。见同类及身当生处。业势异故。不同余宗 十往生形仪。恶业眼视下净者。生三恶趣。虽见生处。见其胜净。所以欣生。若见秽相。不欣生故。俱舍云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与此不同。或此说地狱。面视于下。非头不向下。但与余二趣。视下相似。故同说之 十一生时分限。七日一死寿势颓故。极经七。必得生处。业必熟故。如住寿极八万四千。此亦如是。不可为难设劫灭时。轮王业熟。亦定七日。转生他方。或业可转。而未受果。设色界中有。亦唯七日。若得生处。日时不定。有说。欲界中有七日。色界不定。此义不然。无文说故 十二可转。生处生时。二缘未合。谓父母等未和合。禽兽等非时。如狗生狐中等。时处未和合故。或如谤解脱生地狱等。皆可转故 十三释异名。有四。总有四有。谓生有。死有。本有。中有。生有。初刹那名生有。死未后刹那名死有。生后死前名本有。死后生前名中有。一名中有。前后二有中间故。中有非趣。本有虽中。不名中有。二名健达缚此名寻香行。寻当生处香。而行往故。或唯食香。香所资故。如作乐者名寻香故。此唯欲界名。非色界者。彼虽不寻香。寻香类故。亦名寻香。见生处起爱。不闻生处香自无鼻识。生处无香故。三名意行。身随心往。速疾自在故。或名趣生。趣向生有故 十四三界有无。除无色界。以无形故。欲色二界中。亦非必定有。变人为虎。雀化为蛤等。无中有故。涅槃经言。或说欲色界有中有。或说欲色界无中有。皆不解我意故。若一切有者。何故说有不解我意。故许通无。容豫者有。速疾者无。陷身入地狱。此等皆无故。色界顿生。故中有形大如本有。欲界身中有。如生有之半。等形渐故。此准小乘。大无文故。无色界死。生下界时。随前死处中有现前此。有一难言。如在欲界得色界定。业力犹微。成后报业。次得无色定。业胜为生报。生无色界。受生报已。生色界中。方受后报。尔时欲界二十劫空。乃于欲界前身死处。中有现前。向色界生。此亦难解。应言则于当生处现。理亦何失。虽有此解。理实不然。前死处现。其理为正。无色无处。即于入定死处受果故。从死处中有现前。若生处现。便大疏远生处尚遥。谁复传识。故前说是。决择分中五十四。问何因得知有中有耶。答从此没已若无所依。诸心心所。无有道理转至余方故。设有难言。如声发响。此灭彼生。何须中有。彼自释言。不应如响。唯惑乱故。响非实有。意变似彼。声外响生。心乱倒故。复有难言。应如于影质对影生。何须中有。彼自释言。不应如影。彼不灭故。质在影起。不同死已后趣方生。故有中有。复有难言。如心缘境。心虑境生。何假中有。彼自释言。亦不应说如取所缘。非行往故。心不往境。虑起境生。生死不然。须往生处。既假识。故须中有。
又造恶业者谓屠羊等下。生相中。第一明当有生。正趣体故。文复分二。初明中有向五趣生相。又由三处现前下。明胎生生相。复分二。初明向地狱生相。后显余四趣向生相。初复分四。初明趣向相。次明化生具根。遍受苦故。次明向彼心。后结成道理。初文有二。初明见地狱相。谓已旧同类。喜乐驰趣。生处境碍。则便续生。后明中有末心。见当地狱果。诸色纷乱相。如前将死见中有相。前灭后生等。如瘿鬼者。有鬼大瘿。不能自持。极受众苦。同于地狱。故决择分。生鬼畜一分。恒受众苦。同于地狱。何故此中唯说鬼趣。鬼趣重故。又略举故。
胎生生相中。文分为三。一明三处现前。二明三种障碍。三若无如是三种过患下。结成入胎相。调适值时者。无病安容。有麻麦果者。有麻麦果。塞蔽产腹。如车螺形者。门宽大故。或有形曲。有秽有浊者。穴不顺直。难安子故。其处秽恶。津液浑浊。不堪揽之成所依故。不作不增长感子之业者。作谓一子增长。谓多子等业。或感大宗叶等者。自有感大宗叶等。父母无之。或自无父母有之。结成入胎相中有九。一结成入胎。二于父母起颠倒。三薄福多福所见之相。四本藏依托。五依托相状。六诸根依此次第当生。七诸根依处。亦次第生。名得圆满。八识托。依执损益共同。九肉心。初生识最初托故。于末后识从心舍。
于父母起颠倒。文有六。一起趣向。二起颠倒。三于父母差别。四乐远近不同。五随意见一。六遂便受生 依托相状中。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等者。谓父母精血。合成一段。中有末心。起爱烦恼名颠倒中有末身。名颠倒缘。即彼一段非情精血。与中有俱灭。即此同时。由种子力。有微细根及造根大种并与根。同是有情分。不净精血。和合搏生前刹那时。即此精血。尚是非情。今此刹那。识既依托。名为结生。乃有情数。萨婆多师。以父母精血为缘。别有异熟等大种造色。于中死生 今此二说。一云。造根微细大种新生。其类妙故。余扶根尘大。及造色。用前非情精血。以为此体。不同于彼。二云。同彼。非情并灭。依此为缘。新精血生。羯逻蓝义。如后卷释 诸根依此次第当生中。此羯逻蓝中有诸根大种等者。初位之时。眼等四根。时犹未有。已有造彼能造四大。据其处所。此中有说。造身根大种外。别有造余根四大。虽无所造色。大种已有。由此身根俱生大种力故。后余根生。决择分说。能造所造。定不相离。名同处不相离者。说以后位。非初位等。独有大种。据其处所。后根方生。其扶余根四尘时。亦未有亦唯有大种。先据处所后根起时。造色方生。根依俱生。名得圆满。或此意说。造身根四大。亦能造余四根。扶身根四尘。能造四大。亦能造扶余四根之尘。今说初有诸根大种。并有诸根扶根大种者。即说造身大种。及造扶身尘大种。为造余四根大种等。非更别有。相依而有。是造义故。不尔岂复唯有大种。无所造耶。欲界一切四大种。不离色触等。故此义难知。
论本第二
自下明生相中。第二段重复聊简。文分为二。初广总五趣生。后广胎生。初文有十。一种子多少。二识与名色。渐增长相。三三熏习生果差别。四异熟受俱。五有受尽相。六三时报种子差别。七有染离染法界共同。八三性种子。得名有异。九种子众名。十转舍差别相。前生中云。我爱无间已生故。戏论因熏习故。净不净业已成熟故。方得果生故。今广种名色等增长。即前正生之体故。
此重广种多少中。一切种子皆具足等者。如成唯识第二卷说。释此论文。准彼三义。涅槃法者。法谓道理。有入涅槃之道理故。
一界之中成三界种者。摄在本识。性同无记。用归体故。见相类别。界系全殊。业果不同。报非报异。亦如唯识第二论疏。三熏习种生果别中。种子识自体。乐著戏论为胜因者。名言种子也 于生族姓等净不净业为胜因者。有支种子也 凡于自体计我慢等者。我执种子。即广前三因于胎分中 有自性受不苦不乐等者。则阿赖耶识相应舍受。是异熟主。担负余受。名自性受。异熟生者。从真异熟所生。体非异熟。异熟之义。如唯识疏第二。
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等者。护月云。种子本有。由新熏发方生。故名为新。此文为正。难陀云。此说名言。本识亲种。无始新熏。不能自得异熟果。要由净不净业新熏招集。方乃能生。故名为新。护法解云。名言种子。法尔旧成。无有支熏。不能得果。新旧合用。其果方生。望业招集。与其新名。非名言种。无始时无。要熏方生。故名言种。无受尽相。复数逢缘。数生果故。有支种子。名有受尽相。有颓歇故。若果未生。名未受果。若果已生。名已受果。
又诸种子未与果者或顺生或顺后受等者。此说种子未生果者。或顺生受。或顺后受。虽经多劫。而未得果。种不灭没。后还能生。随自体。虽余果生。要由自种者。如异熟体。虽待余业现余缘等。其果方生。要由自名言种。起亲因缘故 又诸种子别于此身应受异熟缘差不受等者。此说现在顺现受业中。报定时不定种子。缘差现在未得受果。虽于余生方始受果。亦唯住在顺现受位。不名顺余受种。即是顺现报定时不定业。或是三时诸业种子。现身应熟。缘差不受。顺不定受。故仍依旧位住。名三时不定业。是故一一身中。有三时业种。显扬论说。业有三。谓顺现受生受后受。或分为四。加不定受。或开为五。不定受中。离时及报定与不定。为二业故。此文不说顺现受者。意说。多时不受果种。虽经多劫。而不腐败。故不说现。又从初为名。亦有多时顺现受种。虽不得果。亦不旧败。唯别报故。三时通总。故不说现。顺生受种。应次身受。而言经多劫虽未受果。不腐败者。如顺生受业。应受人中多生。始受一生。便造恶业。生恶趣中。人果未受。恶趣果尽。还受人果。即是顺生业虽经多劫。而不腐败也。余准可知。
譬喻部师。立有八业。三时及不定。皆有定不定。谓顺现受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为二。余准可知。其第四业。不别依三时。但总分别。彼破萨婆多云。若无间业。定顺生受不可转者。三界善业。非想最胜。亦应无越得圣道者。彼既可转。此亦应然。今大乘中。业信同彼阿阇世王五逆之业。既忏悔已。绝不受果。则是生报可转灭义。时报俱不定也。鸯掘摩罗。转地狱业。于人中受。报定时不定。义亦同之。故决择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业。非已解脱。解脱身中诸业。皆名不定业故。由此顺现业。皆二业成。虽无正文。理必应尔。
一处有染即一切处有染等者。一界中有诸界种。系染同故。离染翻此。
若烦恼品所摄种名粗重亦名随眠者。粗重有三义。一恼害义。唯染污法。二无堪忍义。通无记法。三性有漏义。通有漏善。今说烦恼。名为粗重。具有三义。名随眠者。俱舍释云。随增眠义。是随眠义。现贪等是。成唯识云。随遂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若望菩萨唯二障种。故无记等。不得此名。诸无记品。具二粗重。体无堪任。是有漏故。此说名粗重因。无初恼害。故余处唯说染种名粗重。无记法非之善法唯一。谓有漏性。决择分说。有自性业粗重。对法亦名有漏粗重。由无初二义故。今论说信等法种。不名粗重。亦非随眠。是故一切所依自体。即是异熟五蕴之身。烦恼逼恼。烦恼招感。烦恼依附。名粗重所随。无记种起。名粗重所生。体是异熟。无记无覆。名粗重自性。
众名有十一。界者。因义。持自体义。种姓者。类别义。自性者。体义。因者。建立果义。萨迦耶者。虚伪可破坏义。戏论者。分别义所分别故。阿赖耶者。所爱著义取者。所取义。苦者。逼迫义。萨迦耶见及我慢所依处者。我见我慢依生处。又般涅槃时已得转依等者。此说入无余位。染种所依。前已转舍无。谓无间道。善无记种。转令缘阙毕竟不生。果体既无。随意入灭。名为转得内缘自在。又善无记种。由烦恼种缘之成缚。得有余涅槃时。转舍一切染种所依。善无记种。既离缘缚。得生果自在。更无硬涩。各令缘阙。
第三段。广胎生相中分八。一时节。二资禀。三分位。四变异。五男女相。六母苦逼。七出胎。八增长相。其八位中。五王经说。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抟。乃至七七日位圆满。今言八位。理应八七。始终三月。众相宛然。次第配此。若已结凝箭内稀。名羯逻蓝。羯逻蓝者。此名杂秽。父母不净和合名杂。染可厌污名秽。二不净和名已结。内稀外稠名凝。此为最初。众苦因起。损恼既广。喻立箭名。遏部昙者。此翻为疱。犹如疮疱。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如[荳-一+死]豆疮。故名疱也。闭尸者。此名凝结。虽已成肉。仍柔软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闭尸。彼相类也。键南者。此云坚厚。可摩触故。仍成肉抟。未有支相。至五七日。支相方现。故名钵罗赊佉。钵罗赊佉者。支分义。业风所吹。从内击外。上有一支。以为头相。次吹两支。以为膊相。下吹两支。为髀相故。此初相气从内出。后死之时。气不更入。余位可知。八七日后。但渐增长。更无位别。乃至三十八个七日方满。以十乘七。总成二百六十六日。支分皆具。更经四日。方乃出生。转趣下故。总经二百七十日。凡经九月。名极圆满。初后月相兼。数成其十。实唯满九。
变异中有二。初标四异。后随别释。一发。二色。三皮。四支。一由业力。二母不避不平等力。因此二力生。随顺风为缘。令发等损。生后渐次触生分触等者。下明增长。观此文意。根位已后。未出生前。名六处支。出生已后。学言说前。名为触支。耽家室后。方名受支。
又诸有情随于如是等下。辨生死中第二大段。说观生死次第。漏尽句义难悟。于中有三。初观生死。展转次第。次明观此方得漏尽。后此教理其为难悟。初文有二。初标后释。此复于余。此复于余者。谓祖父子孙。次第相与。为四缘故。由身资长。生死相续。未证菩提。未至佛位。展转无尽。若闻正法。内自思惟。修证圣谛。方得漏尽。如是生死方断轮回。
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等者。分谓类。谁谓体。事谓物。初明我所无此三。后明我体非此三。故我我所二俱无也。或分谓时分。三世时中。亦无我耶。谁则我体。事则我所。谓观自身。三世时中无我。我无自体。亦无我所。故言谓我无有若分谁事。观他身我时分。亦无我体。我所亦复都无。故言我亦都非若分若事若谁。或我无有等者。明无我所。我无璎珞分。无童仆谁。无窟宅事。此说无我所。下破无我体。我谓自我。都非他我。若分璎珞。若谁童仆。若事窟宅。故我体无。谓说生死相续之身。如是所说。无我我所。所有言教。皆为难遇。设虽得遇。悟解亦难。不闻此教生死恒沈。闻正思惟。方得漏尽。劝诸智者。应顺修学。
上明内分生死。已下明外器成坏。文分为二。初略问答。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已下。别明成坏。别明成坏中。初坏后成。坏中有二。初总明三灾坏。后云何火灾下。别明三灾坏。初文有五。一由业能坏。二灾坏分齐。三三灾顶。四坏空住成。四劫时节。五初禅寿量。由业坏者。业即寻伺。谄诳等为火灾业。通善不善二业所感喜。为水灾业。乐及二息等。为风灾业。欲界通为善不善感。上界唯善。唯识缘处既有三释。释此亦三。有作此难。外器界坏。既由业感。内身死灭。亦应业招。为释彼言内外差别。故论说云由彼外分皆悉散坏等。恐义难知。更为征释。释有二义。一外色相续。顿灭实难。故坏由业。内身识托。识在寿存。业尽寿亡。任运易谢。故外由业坏。内身任运灭。第二又解。感外器业。多分决定。一劫时住。故坏由业。一切众生。共业招故。时分皆同。内身不然。由种种业。寿命不定。各别业感。业尽寿亡。便任运死。故不待业。由此内身。刹那灭易。任运自灭。相续灭难。必由业尽。外器亦尔。刹那灭易。不待业招。顿灭诚难。故由业感如是道理。今古显然。智者不思。于中疑起。今既通已。智者详之。
灾分齐中。欲界初禅。同有寻伺君臣谄诳。内火所逼。同火灾。二禅及下。喜水动涌。故同水灾。三禅已下。内有乐受。入出息风。所摇鼓故。同有风灾。第四禅中。无别内灾之所损恼。故无外灾。宫宇随身。有无义显。不假缘坏。
灾顶之中。初禅横量大小。犹如欲界。既同一火。千个初禅方等于一二禅之量。二禅火灾不及。故说二禅为火灾顶。千个二禅方等于一三禅之量。二禅已下既同水灾。水灾不能坏第三禅。故说三禅为水灾顶。千个三禅方等于一四禅之量。三禅已下同一风灾。风既不坏四禅。故说四禅为风灾顶。
劫时节中。唯二十住劫。有增有减。可说二十。成坏空三。既无增减。准住劫量。初禅寿量中。梵前益天者。即是第二梵辅天也。大梵王前作饶益故。
劫有九种。一日月岁数。法华论云。昼夜月时年。以此为数。是法华经所说诸劫。菩萨地亦言。劫有二种。一是日月岁数。二是阿僧祇。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名为中劫。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劫。俱舍无此。唯云大梵天寿一劫半。以四十劫为一劫故。六八十劫为一劫。即火灾劫。七七火为一劫。即水灾劫。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九三大阿僧祇劫。依花严经第二十四卷阿僧祇品。有百二十数。第一百二十名阿僧祇。数水火风至不可数。名为无数。依旧摄论。说三十三阿僧祇劫。第二劫为小一劫。为二十一劫故。第三劫为中一劫。为九故。初劫为大一劫。为三故。虽有此文。不可凭据。不知积何以成无数。璎珞经说。四十里城。满置芥子。百年去一。去芥子尽。名为一劫有说八十里百里八百里为城。或说四十里八十里百里八百里石。净居天以妙衣重三铢。三年一拂。芥尽石尽。名为一劫。随机不同。未可和会。俱舍第十二。引解脱经。说六十数。唯有五十二。余八忘失。以第五十二数名阿僧祇。仍以十积数。不同华严。从万以上皆倍倍积谓万万名亿等。至阿僧祇。其数极多。此大乘义故不可以俱舍为证。广如别章。其大梵天。器世间初成即生。末后坏时方死。故寿命六十劫。不同余宗。今设水风二劫。成坏时量促故。大梵寿量一劫时。定三天三品修生不同。劫数故异。
云何火灾能坏世间下。坏中第二段。别明三灾。初火。次水。后风。火中分二。初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明二十住劫。为坏之渐。次论云。于最后增已尔时那落迦等下。明二十坏劫。后如是世界皆悉烧已下。明空劫。初文复三。初总明住劫中一增一减。次又此中劫复有三种少灾出现下。明减劫时。少灾衰损而复渐增。后如是二十减二十增。结成住劫。
第二段中有二。初明三灾衰损。后又能弃舍损减寿量下。明后渐增。初文复二。初明小三灾。后明三衰损。俱舍说小三灾。皆于十岁时起。仍别劫生。今者大乘。同于一劫。三十二十十岁之时。起俭病刀。如次不同。如俱舍说。俭有三事。一白骨。二运筹。三聚集。广如彼说。俭灾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病灾经七月七日七夜。刀灾经七日。由不善业下品悭贪故。招七年七月日夜长时饥俭。谷食方尽。方困死故。由不善业中品损害故。感病灾七月日夜。逼恼身心。方致死故。由不善业上品杀害故。感刀灾但经七日。毒心既猛。随执草木皆成杀具。命易死尽不假多故。白日相见杀害易成。夜中闇黑杀害事小。略不说夜。有余经言。由施众僧一抟食故。不生饥馑劫中。由施众僧一呵梨药。不堕疾病劫中。由一日夜持不杀戒。不堕刀兵劫中。故今渐灭起三恶业甘蔗变味者。谓沙糖煎甘蔗作变。甘蔗味为故又能弃舍损减寿量恶不善法等者。此明减劫渐增。舍杀生等刀灾等业故。寿等渐增。十岁之父。生十五岁子。如是展转乃至八万。不言四千。举大数故。
如是二十减二十增合四十增减便出住劫者。结成住劫。对法论说。一中劫初唯减。一中劫后唯增者。住劫之初。始于八万。渐减至十。复增至八万。名一住劫。如是二十方住劫满。第二十住劫。增至八万。方立满名。从此以后。命渐渐损。名为坏劫。其住劫中。初劫初半唯减。后劫后半唯增。故言一中劫初唯减。一中劫后唯增。即二十劫。皆有增减。不同小乘。后劫唯增无减。初劫唯减无增 于最后增已尔时那落迦有情下。明二十坏劫。中分二。初明有情世间坏 唯言没已生极光净天者。且据极处。不障生余下天等处 后当于此时五趣世间居住之处下。器世间坏。器世间坏中为三。一明本日所坏。二明新日所坏。三总结成。起世经云。无天雨泽。所有草木一切干枯。即有迦梨迦风。吹八万四千海水。皆令四散。于下起第二日宫。置须弥半腹等。小乘因此。说六日轮。先在海下。坏时方出。今者大乘。无文定说。许亦不遮。理何必尔。坏业熟时。世界始坏。故日坏具。亦得业招。坏业未成。何须彼日。由此彼日坏劫新生。义稍通贯 六所烧事中。论数次第五。第五即妙高。第六是大地。合一处明略。无标第五名。其体已列 展转炽盛极至梵世者。欲色界色。粗细类殊。不可下火。而焚上器。火热相接。渐坏世间。故言展转。实别火坏 总结成中。略为三事。一日草事。二日水事。三日坚事。二日合成八日者。其第六日。能为二损。一分损大海。一分损山地。半入损水。半入损坚。故数成八。合但七日。其空劫中。乃至余影。亦不可得。此虽无文。亦同小乘 有空界色言无影者。以无质故。非无迥色。问此色何业招。亦他自地众生业感。非成非坏。业所招故。自地众生得天眼者。可见用故。或言无影。影即迥色。迥色亦无。不同彼宗无业招故。招无用故。
水灾中。于第二静虑有俱生水起者。非别起云而雨于水。则彼先时。与身俱有水界。下增后俱没故。或由业力。任运而起。名为俱生。风亦同此。火焰势必上腾。所以灾从下起。水风藉空飘注。由此灾从上生 问由何七火方一水灾。答第二禅中少光天。寿二劫。无量火天。四劫。极光净天。八劫。若一火后即起水灾。彼天如何时寿八劫。由此显七水之后。复起七火。方一风灾。总显八七火。一七水方风灾成。第三禅小净天。寿十六劫。无量净天。三十二劫。遍净天。六十四劫。八七火。一七水。方一风。水火九七。成六十三。后一风灾。成六十四。由是三灾坏劫各别。菩萨见实三昧经云。风灾起时。众生悉生第四禅等。第三禅中。起火风灾。名僧伽多。先吹遍净天宫。雨雨相拍。散坏都尽。次吹光音天已下宫殿。令相撑触。皆无形相。次吹大小诸州须弥山等。三千刹土上下散灭。
世间成中有二。一总明业力故成。二别明世间成。别明世间成中有二。初明世界成。后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五趣可得下。明其中可得诸法。初文复三。初色界成。次欲界成。后如是百俱胝四大洲下。结成三千大千一佛化境。初中又二。初器界成。后有情界成 问色界外器初成。化生不由物造。何因彼坏即假外缘。答化生无而顿有。成不假缘。宫殿既不随身。坏时必由他物。又业增减化成位。不假他缘。坏事难为。必由傍物。又器业多令经劫。身灭其器犹存。若不假以傍缘。无由坏故寿尽故者。彼天分限命尽业尽故者。不满天寿。业力尽故福尽故者。耽定味等。便舍命故。四禅三禅二禅如次。皆言渐下生者。三灾顶故。二禅三禅。虽有初生。以无寻伺。更无希望。以无谄诳。亦无君臣。初定皆有。故有大梵。起希望念。上天业尽。应念下生。大梵不知。谓由己愿。便执为子。子亦谓父。故名身异而想是一。
欲界成中。初四空天成。后自此已后有大风轮下。造余天及余处。余处分二。初总明山地等成。后四大洲下。别明山地等成。初文分十。一造风轮。二造金轮。三造水轮。四造须弥山。五造七金山。六造四大洲等。七造非天宫。八造雪山无热池。九造那落迦。十造鬼傍生。风轮仰布为。下傍布为。搏墙如持谷篅。广量等三千界者。小乘无边。厚十六亿逾缮那。此风坚实假使大诺健那金刚杵击。其杵有碎。金轮无损。俱舍水轮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后风起击水。变成金。金厚三亿二万。余八亿成水。水金俱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逾缮那。俱舍颂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今者大乘。金轮在下。水轮在上。与彼相违。又深亦别。至第四卷地狱之中。更当广显。洛叉是亿也。
七金山者。一逾健驮罗。此云持双。山顶有两棱故。二毗那矺迦。此云障碍。有神住中障善法故。当俱舍第六毗那怛迦。怛矺相似。呼声别故。三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似马耳故。当彼第五山。四苏达梨舍那。苏者善义。达梨舍那。见义。即善见山。见彼山形。善多生故。彼次第同。五朅达洛迦。此云担木。诸阿修罗。以此木担须弥山。山有担木。故以为名。当彼第三。六伊沙驮罗。此云持轴。山峰似轴故。当彼第二。七尼民达罗。海中鱼名。此无所翻。山峰似之。故以为称。此与俱舍次第不同。然宗别名同。未劳和会。论云各由形状差别为名者。据多分也。其第二山。从神立名故。
八中洲者。东二州。一提河。二毗提河。南二州。一遮末罗。二筏罗遮末罗。西二州。一舍搋。二嗢呾罗漫呾哩拏。北二州。一矩拉婆。二桥拉婆。非天宫殿。有经云。须弥山北海下。有四重大非天宫。小者随处而住。如法华疏。
八大那落迦处诸大那落迦者。即八热地狱。独一者。即孤独地狱。寒者。即八寒。近边者。八热门外四种园。第四卷中当释。婆沙一百七十二释。那落是造义。迦是恶义。造恶之者生彼处故。又落迦名可乐。捺是不义。不可乐处。又落迦名喜乐。捺是坏义。坏喜乐故。或落迦名归趣。捺是无义。无归趣故。或落迦名救济。捺是无义。无救济者故。或落迦名苦器。那落迦是恶者。恶者生彼苦处器故 鬼界。地下五百逾缮那。彼界纵广亦尔。余鬼支派。随其所住。婆沙云。此洲西南。有五百鬼城。半福德受果如天。端严殊胜。余半饥饿丑陋形容。转轮王使。唯至四洲。不至彼界。不与交通。福德者可得。傍生住处。本居大海。余随所住。
四大洲者下。别明山地等成分三。一杂成诸趣处。二如是器世间成已有诸有情下。善法渐没。恶法渐生。三复次于世间四姓已下。明地狱生。今明世间成。而明有情者。总明成满。不别明自体起。故前明生。别显自体起今明成中。总明成满。亦不相违。初文有八。一明四洲。二明众水。三明神住。四明天居。五明雪山等。六明苏迷卢。七重明赡部洲。八重显九中洲。赡部从树为名。毗提诃。此云胜身。身貌胜故。瞿陀尼。此云牛货。货用牛故。北俱卢。言畟方。如车者。如西域车。上宽下狭。同此州形南狭北广。
逾缮那者。俱舍颂云。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五百俱卢舍。此八逾缮那。计十六里也 此洲六千五百者。俱舍云。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有解云。此据周围。南面有五百。东洲量七千。彼云。三边如赡部。东边三百半。有解云。此处周围。东面有一千。西洲六千五百。彼云。径二千五百。周围此三倍。彼七千五百多此五百。北洲八千。彼云面各二千等。彼此皆同。故知此据周围之量。亦有解云。此据径量。大于彼说。由宗异故。
八德水者。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肠。
神住中。别标四神。各住一级。四大王天。居持双山。俱舍颂云。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彼无血手神。醉憍名亦别。宗乖憍则醉。名异体无违。次第又不同。亦不可和会。
非天胁者。其红石崖。似阿修罗胁。故以为名。如王舍城广博胁山。与此似相。
善住龙王。帝释之所乘也。变现等事。广说如经。
雪山侧无热池。涅槃云。香山顶。此云近雪山。楼炭起世经云。皆云雪北香南。此文为正。瑜伽涅槃各据一近处。亦不相违出四大河者。勘西域记。帝释宫纵广十千。俱舍云。周围一万。此全大。彼或合纵广量。亦同也。
四宝成山中。俱舍论说。西颇胝迦。北面金与此不同。宗异故。其轮王路。俱言绕此洲。王四天之相。余处亦有。或往余处。飞空而行故。唯此有洲其金路。此虽说金轮王。何废余王。有设拉末梨。似皂筴树此所无也 卵生鸟。居东面。以羽激水。二百由旬。取卵生龙。胎生居南面。激四百由旬。取胎卵龙。湿生居西。激八百由旬。取三。除化生。化生居北。激一千六百由旬。取四生龙。随应食之。广如经说。何经勘。
善法渐没恶法渐生。中有四。初总明有情化生。次明饮食渐生。次明恶内法生。后明恶外具生。感胜器业。唯初时生。余时器不熟。此业亦不熟。劫初之人。从意化生。诸根无缺。光明端政。腾空而行。恒受喜乐。地味既出。甘美异常。时有食者。余见随学 其地味者。妙苏陀味 地饼者。地中涌出饼 林条者。条相丛出。异常甘脆 无糠无[禾*乞]者。糠米皮[禾*乞]谷职也。或云[禾*乞]块也。前为正。不种自生。香而且美。后悭贪起。蔽拥自身。米加糠[禾*乞]方现。摄受积贮在家。食此光灭。身既沉重。不能腾空。
立司契者。司谓衙府。契谓要限。即官长也。
摩诃三末多。此云大等意。大众齐等。意乐共同。立以为尊。禀成司契。亦名差摩塞缚弥。此云田主。诸刹帝利。称此后也。即释迦之高祖也。故刹帝利。名王族种。婆罗门。云净行种。称梵王后。吠舍。云坐收种。坐而收利。戎达罗。云耕田种也。
恶外具生。中有二。初总。后别。别文有九。星宿亦同。以水颇胝所成也。故略不说 月行速者。谓南北路。速于日 不定者。绕山行迟于日。高下与持双山等。绕山而行者。此据通天。下星等非别洲星。如北斗辰。一洲转故。亦有表时善恶一方一国之所共睹。非于余处。起世经云。日宫有七重墙壁。乃至正方如宅。遥望似团。五风持行。一名持。乃至五名将行。乃至高十六由旬等。不同此说。勘彼文。
又此日轮近山为热远为冷者。照七金须弥。势分近故热。远之故冷。又此月轮于上稍欹便见半月者。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亏。今则不然。月自欹侧余面自映。故见其亏。非为日照。若日照者。空中应明。若自不障。渐渐见明。亦有天神菩萨并非天手障。以为日蚀。亦有一方一处变怪故 然鱼鳖等影现月轮者。余经说言。有赡部树影。俱卢舍。即五百弓。一弓六尺。即三千尺。成五百步。于可闻大牛鸣之势分也。
造地狱业。在成劫末。亦生地狱。即入住劫。地狱生中静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类。一大菩萨化作。二实有情。鬼趣所摄。由治罚鬼。兼地狱生。故生地狱。非地狱趣。如人治罚诸畜生等。有云即彼趣余宗说在下五百由旬鬼国之中。今言生地狱中。故知地狱趣。以法治罚。名法王故。观此文意。生地狱后方生鬼畜理何不然。下自当释。
结成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化境中云。俱胝者。俱舍第十二。五十二数中。第八数。名俱胝。谓一十百千万。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当一亿。度洛叉当十亿。俱胝当百亿然西方有四种亿。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今瑜伽显扬。数百万为亿。十亿为俱胝。故言百俱胝。为一佛土。华严千万为亿。名为百万亿。智度论十万为亿。名百亿。勘于华严二十五胜王菩萨品。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
别明世间成中。第二段明成已可得法。文分为二。初列二十四门。后随别释。释十九门。不释五门。一不解十时分。谓一时。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刹那。八怛刹那。九腊缚。十目呼刺多。俱舍论云。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拉缚。三十拉缚。为一目呼刺多。三十目呼刺多。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一年为三时。谓寒热雨。各有四月。唯有八位。合此日夜为一。复无半月。今与彼别。时谓年外之劫。如前已说。半月即十五日。十五目呼刺多为夜。十五目呼刺多为昼。或时即彼时。
第二不解十受欲者。如经故。三不解八世法得者。得利故。不得者不得利故。不对面赞名誉。不对面骂名毁。面赞名称。面骂名讥逼恼名苦。适悦名乐。四不解三品。五不解四威仪。易故。
五趣四生。成唯识说。皆以异熟为体。或并五蕴。唯异熟无记性趣言种果者。谓异熟果。及名言种。并彼业者。顺趣故体非趣。若不尔者。相杂起故。广如彼论。
化生中或具不具六处者。不具谓无想天。无有第六意处。及一切生有死有。或云。劫初鬼畜。未必具根。而化生故。
建立依持。不说金轮略故。或即地故。
彼室宇等。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者。谓帝释等城。北俱卢洲诸室宇等。猪狗等室。皆不由作。任业起故(四食义如章引)。
七摄事中。第六福业及方便作业者。修福业时。前方便业。
十资身具中。第七香鬘涂末者。涂谓涂身。香末谓末香。以散身上。
第八什物之具者。除余九外余床机等。资身之具。什物者。具义。非是十数。
八数随行中。第七第八。由第六起故言属彼。
二十二种发愤者。发愤缘故 邪业方便者。邪身语业方便也。
共住弟子近住弟子者。近住依止也。
四种入胎中。轮王正知入。中有末心。不起贪爱。知将生故 不知住出。心迷倒故。不知在胎及出胎。此说金轮。非余三种。或四皆尔。无文遮故 独觉知入住。不起贪爱。知在胎中。心迷出故。此说将得独觉之生。非于前位。
菩萨三时。皆正了知。十地皆尔 异生三位。皆不能知。
七苦不说第八苦者。成劫已有。非于住劫方新有故。
七慢。依五法起。谓上中下我及德生。如五蕴论及决择。皆通见修断。
憍体即贪。醉逸为义。心多纵下。慢谓高举。或陵于他。是二差别。如唯识第六说。
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说。见知现量。闻唯圣言量。觉是比量 所受所证所触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识俱意。并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释闻者属耳及意。教唯意缘。故九十三说。闻是圣言量。亦不相违。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时意。皆是知。总通此四。闻是圣言量。故耳在知中。
第十九门众多言说句中有二。初总。后别。彼复云何下别也。释词句者。如解释论名等。戏论句者。如讽颂等。如初标门嗢拖南等。名释义句。或戏论。是有为法句。无为无名故。或欹嗢等。亦是戏论句。以文摄义。名摄义句。
字母者。谓三十三字十四音。十四音者。谓[呵/衣]阿噫伊邬乌仡侣纥闾吕卢医爱污奥闇恶。不取后二。故成十四。迦佉等五。遮车等五。吒搋等五。多他等五彼坡等五。夜逻罗缚赊娑婆诃叉。不取叉多。故三十三。将前十四音。约后三十三字。出生一切。此等能生一切字故。一切诸义皆能摄故。故名为母。出生字本。含诸义故。
别解中有十门。一人法所依。二得失随生。三七声异起。四三学建位。五世事差别。六饮食纵荡。七纯杂明闇。八众事不同。九劣弱衰丧。十斗诤断灭句。
初门中有十八。地者。如所诠总。法显能诠总。字以义为教依。或约初标总名。与后所释为所依故名地。
第二门中有十九。听制者。听说戒也 坚妙智退者。若勤精进。妙智乃坚。放逸懈怠。妙智乃退 沈量助伴者。沈谓昏沉。量谓量度。即掉举也 助伴者同时心所也 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四句。即旧所言。示教利喜。后自当释。
第三门中。七例句者。即八转声。除第八呼。泛声有三。一男。二女。三非男女。一一各有八。一体。二业。三具。四为。五从。六属。七依。八呼。今此即是。男声中之一声。诠目丈夫之七啭声。如次配属体业具等。如枢要说。第八泛声酝补卢沙。更无别义。今但说七。
第四门依受戒法说。施设者。敷设座所。教敕者。语言训示。标相者。结界。静息者。打静无言。表了者。和僧问事。轨则者。答所表事。安立者。置受戒人眼见不闻之所。积集者。大众聚集。决定者。问遮难事。配属者。表白问遮。论羯磨所行之事。惊骇者。问遮劝发上品心等。初中后句者。说三羯磨。族姓想者。此受戒人婆罗门等姓。立宗者。乞求为[敬/巾]。言说者。教化他人。成办者。坚持戒故。乃至当得阿罗汉果。受用者。即受戒已。依僧受用财法二利。未得法应寻求已得应守护。自有过失。羞耻还净。他有过怜愍谏举。于勤苦事。皆能堪忍。于生过法。恒起怖畏。弃恶引善。名简择句。
第七门中。杂和糅者。杂本释诸经论等。余皆如名。起其义解。成可知矣。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
旹享保六(辛丑)十二月十六日一交加粗点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七法腊五十五)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二(论本第三第四第五)
基撰
意地之中。大文分二。上以五门。辨意地体。下以十门。释意地义。文分为三。初牒前五门三处所摄。标起论端。次今当先说色聚诸法下。别释十门。后总以颂结。
除假法者。无别种生。又无别体。故今除之。非意地下。此地中辨四相故。
言十门者。下颂云。色聚相应品。世相及与缘。善等差别门。巧便事为后。其善等中有三门。一三性。二十二处增数。三释十二处名义。色中有二。初标。后释。释分为七。初明大种五因造色。二明极微有无差别。三明大造二不相离。四明色聚诸事多少。五明诸色相续间断。六明三类色聚差别。七明色聚依六处转。
大种造色能为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因。四持因。五养因。如文配属 依因中。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者。此说即质造同聚造。实造非假造。由诸日光。孤行香等。离大种故。生无色界定道戒色。无四大故。势依彼有。皆有依因 持因中。由随大种等量不坏者。亦依同聚四所造义。击质发声大质故。或五境附质。皆等质量。疏远已去。方大于质 养因中。对法第一说。谓由大种养彼造色。令增长故。彼说一切大种。皆养造色义。今此论中。唯说长养。四大资四缘生。能养造色。然所造色。大种亲养。大种要藉四缘资长。方养造色。今说外缘。大方能养。非外四缘。是此养因。相依而有。是造义故。生等五因。皆增上摄。或有五义。或不具五。非谓定具。如上可知。若依实义。亲所造义。必同性造非异性。必同类造非异类。有漏无漏。必类同故。必同界造。非异界。定散必同。非异法造。若假说造。疏相依造。随应无遮异熟长养等流三类。或各亲造。或绮互造。理亦不遮。种种义门。如别章说。
于色聚中曾无极微生等者。此显顿变。非渐积义。不同萨婆多聚中有极微。
又非极微集成色聚者。极微无体。不同经部种成大义。合前一种。不同胜论粗细俱实。如唯识第一疏解。
极微亦有方分者。方谓诸方。分谓细分。虽有诸方。而无细分极微。乃是粗色所有。自更无他。唯识第一云。极微无方分。方即是分。非诸方义。二文虽别。亦不相违。
二不相离中。文分为二。初略解二种。又此遍满下。重解二种 同处不相离者。随无根处。诸无根色。随有根处。诸有根色。自类大造。皆同一处相涉入义。非是极微各别住义 和杂不相离者。谓自类大种。与余类大种。更相涉入。俱一处义。故论下云。前是共大种聚。后是不共大种聚。此解和杂中。亦云。即此大种极微。与余聚集。能所造色处俱。故不同萨婆多极微各别。同聚体异。俱舍颂云。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今者大乘。同异类。一切大造。无别极微。随所有聚。皆相涉入。名不相离 又同处不相离者。随有根无根。一切大极微中即有。随应一切所造色极微。更相涉入。合成一物。无别极微二处而住 和杂不相离者。即此一大种极微。与余一切大种所造极微。虽同一处。非成一体。性各别故。用各异故。知非一性。诸根于中遍受用故。不相碍故。知同一处。同处不相离。性各别故。用各异故名杂。同一处故名和。处所无二。俱依一所。体仍各别。故名处俱。其不相杂义意可知 又此遍满色聚下。因文便故。先解和杂不相离 又一切所造色下。方解同处不相离。胡麻等聚。体类别居。大造极微。不同于彼。但如诸物石磨为末。以水和合。处所难分。其性各别。是和杂不相离义 又一切所造色下。乃至大种所据处所。其即质造 诸所造色还即据此。大种造色。同依一处。不同他宗。类各别住。是不相离义 上来所释后之二文。顺前解二处中后复次义。若依初复次义。同类异类大造相望。义准应悉。此义如决择五十四。六十五等。对法第五疏解。
色聚诸事多少中分二。初总明事多少。后又约相摄下。别显摄义。事者体也。物也。总诸色聚。有十四物。除胜定之果。非定有故。此说实体。除一切假。
一切色聚有色诸根所摄者者。五十四云。如眼若据相摄唯一。谓眼清净色若相离摄有七。谓眼身地色香味触。若界摄有十。加水火风。耳鼻舌亦尔。若身根除眼等四。独可得故。唯可有九。界者因义。顺经部宗。色能持种说有。彼界。或彼聚中。可有能生彼色等用。增上缘中。立为界称。或界者性也。即彼体事。如欲界有眼等四定有身根。有师于此起妄计云。若得天眼。亦得彼地身根。不相离故。其义不然。杂心云。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九余八。谓在有香地。若以在四根有十种故定有身者。有香地言如何通。俱舍亦通云。欲微聚故。迦延亦言。颇有成就彼地眼。不成就彼地身根耶。曰有。谓身在欲界。起天眼通。故知彼说非理 相摄者。约体摄也。各自以体自摄故。如有色。自有故 界摄者。以体对用也。不相离摄者。体用不相离也。
诸色相续间断中有六。一声。二风。三明闇色。四大小无间生。五释经。六显有法界声。界者造声因四大也。恒行风者。持世界日轮等风。恒续闇色。谓世界中闇。不说空劫。故知彼无。或义不然。说为迥故。不与闇名。坚即彼界者。谓地界。坚摄。谓余相。非执受种子者。谓无漏种子。虽依于识。识不缘故。名非执受。
色聚有三种流转者。业果名异熟。现在四缘之所资长名长养。非前二种。但自类相生名等流。不同小乘别立刹那。大乘即是定长养摄。或是等流。有漏得引无漏法故。现行从彼种子生故。况初道色体是假邪 处宽遍者。谓体增宽。遍满处所。相增盛者。处所仍旧相状转增 变异等流者。谓变旧相。如青变黄。清变浊等 自性等流者。谓住旧位。相续生灭 初异熟生。谓引业果。后异熟生。谓满业果 诸法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无为无此三。无差别故。有为有之。有为为二。一有漏。二无漏。有漏具三。无漏唯二。无业果故。且无漏中。诸根唯一。无等流。内余色有二。若执受。唯长养。非执受者通等流。外五尘色。亦通二种。上说有长养及等流者。各具二种。长养等流胜定果色。诸心心所有二。等流唯一。长养除处宽遍。此说法处诸假色法定果实色。或通处宽遍。上说无漏已。有漏蕴中。内五根。唯长养异熟。无等流。具二长养。无初异熟。内诸余色。具有三种。若外诸色。唯除异熟。法处摄色。假唯一长养。除处宽遍。通二等流。诸心心所。一切皆具。唯无处宽遍一种长养。若于八识。法处五色。后应分别。恐繁且止 五十四中。总聚为文。若五根色。有长养异熟。无等流。非根诸色。具三种流。诸心心所。有等流异熟。第二长养所长养流法处摄色。无异熟生。余如心心所。虽作此说。亦不相违。复有三界差别。长养有殊。问答分别。皆如五十四。若说异熟。初生刹那。及后相续。分之为二。说与前殊。后应思准。
六依处中。建立者。风金轮等。相依持法。覆藏者。屋宇等。
第二段明相应蕴中。文分为五。初标心及五十三心所法。次四一切。辨五位心所差别。合烦恼随烦恼为一故。三辨由根境等诸识生。四又识能分别事之总相下。明心心所行相。五作意云下。明遍行别境。二位心所。体业差别 一切处者。唯识第五解云。谓三性处。
一切地者。有二义。一云。有寻等三地。二云。色四无色四。并欲界一。合为九地 一切时者。心生必有 一切耶者。随其自位。起一必俱。遍行具四。别境非后二。善十一中。通一切地。非一切处者。唯善性故。非一切时者。非心生时即皆起故。非一切耶者。轻安不遍诸善心故。一切地者。有义通九地。以定加行亦名定地。彼亦微有调畅义故。由斯欲界亦有轻安。有义不然。论说欲界由阙轻安。名不定地。通一切地者。有寻伺等三地皆有故。如唯识第六说。烦恼随烦恼。合名染位。四种皆无。不定唯有一切性处。唯识第五云。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别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染四皆无。不定唯一。谓一切性。如下第八。及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唯识第五六。对法第一等广解。
辨由根境等诸识生中。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下。解识乃得生。
根二因不坏。一不灭坏故。非全无。二不羸劣故。非劣弱。五十四中。释灭坏羸劣。及由四缘。诸根变异。翻彼即是此中二义。此说色根。其意根不坏者。彼说由四缘意根坏。翻彼即是彼意根第六。是不同五根。不说七八根不坏义。思准可知。
境界现前中有六故。谓所依处故等者。五十四云。问如本地分说。六种所行性。此何差别也。即随次第。释此中六故。应寻彼文 所依处者。内身所依。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显了不显了者。彼云。谓取实不实差别。谓各于自境中。取实有体者。显了可知得。取不实者。名不显了 全分及一分故者。彼云。谓取一分事。及遍满事。谓于一聚境中。总遍缘名全分。缘一分事名一分。
四种障中。覆弊障者。屋宇等 隐没障者。谓神通药草等。隐令不见 映夺障者。谓胜力映夺。即日光等。影众星火光等 幻惑障者。谓由鬼魅等。及咒术等。诸幻惑障。
处所极远者。谓诸方住处各远故 损减极远者。谓先成粗色。虽近现前。损减至细。名损减远。即磨麦成面等。五十四云。非极细远。名现前故。别说诸根境现前义。皆如彼说。
作意四力。初时三种。如其次第。缘未来过去现在境界。第四一力。通缘三世 若异此者应于一所缘境唯一作意一切时生者。若异前说。四力生作意者。应于一境。一作意恒生。由此故知。必由四力。
又非五识有二刹那下。明识乃得生中。文分为四。一明五识刹那。二明五心差别。三释经一心言。四明五心缘境之世。五识刹那中。唯识第四有二说。一云。五识唯一刹那。自类前后。定无二刹那。相随而生。亦非五识展转无间。更互而生。以此文为证。决择等言。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者。言总说六。意说五识前后定唯有意识。意识便通生故 二云。此依未自在位。多分率尔心唯一刹那。非等流心。及自在位。广引理教皆如彼说。彼开导依。第三正义。虽各自类。不说五识相续刹那。同前同后。皆不违理。然取后义。多顺诸文。
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等者。此说五识率尔心后。定有寻求。寻求之后。若时散乱。生即不定。若不散乱时。决定心生。染净心生。由分别及先所引二因故。起分别者。曾未得境。今分别故 先所引者。前已得境诸悉故生。意由二因。五唯由一。此说五识等流。意等流亦尔。此中唯说寻求后不定。不说决定后。及染净后不定。理皆通故。然今不说率尔后。生寻求不定。故知率尔后。定起寻求。决择亦言。在定耳识率尔闻声。若有希望。后时方出。希望即是。寻求心故。余义如五心章说。
一心刹那者。意说。于一境中专一性心。虽多念仍名一心。又以前后性类相似名一心。
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下。明五心缘境之世。此有二说。一云。意识非强分别。而任运生。不在定中。而散乱生。若缘不串习境。不与别境欲等俱生。尔时意识。创缘于境。名率尔堕心。无希望故。不名缘未来。虽缘现在。但是曾得境种类故。唯名缘过去境。此说独生意识。初率尔心所起行相。缘于过去境种类故。名缘过去。若强分别。及在定心。缘串习境。与欲等俱。此意识率尔心。缘世不定。其五识率尔堕心无间。所生意识。谓寻求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刹那论之。实缘过去。依分位三世。及依亲所缘相。唯应说缘现在 设有难云。寻求决定。并缘前念五识境生。缘过去世。云何今言缘现在 故论通言。若此即缘彼境生。谓若此二心。即缘彼前念五识所缘之境。应名缘过去。但以相似相续。在现在世。为此寻求决定二心之所缘。取应名缘现在。非于本质。不名缘过去。此意影显五识率尔。唯缘现在。意识率尔之寻求决定。亦缘过去二解名率尔堕心已前。释意识率尔堕心。前来未释意识率尔故。若强分别。及定心。并串习境。有欲等生。尔时意识。不名率尔堕心。若任运等。乃至无欲等生。方名率尔故。前来未说意率尔心。故今说也。
唯缘过去境五识无间下。此释五识后寻求决定。意识取前念五识本质境故。唯缘过去境。由此意识所缘前率尔境之影像。相似相续。在寻求决定二心上现故。唯应说缘现在境。即从本质。唯缘过去。若从影唯缘现在。其意识率尔心。缘现在境。其理何疑。总说缘过去。便招妨难。故应长读。唯缘过去下文。摄属寻求决定二心。其缘现在。亦属二心。义道便远。亦无妨难。若此缘现在境心。即缘彼过去境生。故通二世。本质影像。有差别故。染净等流。必随前转。故知二心。亦缘现在。余世五心。复亦不定。
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等者。成唯识云。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画师资作摸填彩。心王不能取境别相。但取总境。心所非但取境总相。亦取境上随应别相。故此说言即此所未了别等。唯识解云。此言表心所。亦取境总相。此总境上。所未了别。境之别相。
所了境相其能了别者。说名作意。即显作意取诸心所所取别相。皆如彼说。此中但说心起必俱故。唯说遍行心所行相。由此兼显遍行别境。通三性心。行相增强。偏说体业。余略不论。并如唯识。境之分齐。是言说因。想能取之。境上顺理违理之相。是三业行因。由思能取。虽诸心所皆能通取。就偏增说。亦不相违。
作意谓心回转。触三和等。皆如唯识第三卷初。回转者。起动义。彼云应非遍行。非为切理。
定令心一境。名心一境性。
触业唯受想思为所依者。唯识解云。思于行蕴为主胜故。实通为依。
世中有三。一道理三世。二唯识三世。三神通三世。如唯识第三卷疏。
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者。随顺萨婆多言。种子不离心法。如心法建立三世。彼说种子体即心故。随顺经部言。种子不离色心等法。如色心法建立三世。彼说色心能持种故。今大乘释。种子不离第八识法。如第八识法。建立三世。又种不离现行之外。条然有体。如现行法。依种子上建立三世。云何建立。种子之上。当可生果名未来。能生种因名过去。种子自体名现在又现行诸法。多分间断。种恒相续。种既不离现行诸法。条然有体。法既有三世。故今种子。如法建立三世之义。此为总标。建立三世。所依体依种子立。下别释世义。恐有外难。种既恒有。应非世摄。故如于法。亦世所收。
又由与果未与果故者。此释过未二世。依现在种子之上立义。现种子上已与果义。名过去。未与果义。名未来。二所依体。名现在。今唯依道理。以辨三世。今大乘中。能为因义。名为取果。唯现在世。故唯识云。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方有因用。若果起时。因付于果。名为与果。现在种上。有于曾世付果之义。名过去。现未与果当来方付。名未来。现在正取名现在故。
若诸果法若已灭相下。释依现行建立世义。
四相中分三。初辨所依。次辨相状。后辨分位假立。大乘生灭。既即法辨。更无别体。小乘说有。百论难言。有灭。灭法令无入过去。灭法现在说名有。有生。生法令有入现在。生法未来应说无。此难四相体俱成有。
论云。谓于一切处识相续中一切种子相续俱行建立者。总标四相依种子立。一切处者。三界九地。识相续者。谓第八识。一切种子相续者。种刹那灭。无间断故。名为相续。俱行者。种与本识恒俱行故。建立者。依此九地与第八识。相续俱行。一切种子。建立四相。不依现行。由三义故。一种相续故。二诸法因故。三不离识故。若说种子。即说诸识 又解云。于本识中。一切种子。相续俱行法上。建立四相。即是依一切有为法上。建立四相。一切有为有漏无漏。若起必与种俱行故。即是通说依现及种。说四相义。于生之后即说异有者。此有二义。一令生厌。欲显生体自性变异不可爱乐。若即说住。便多生爱乐生住故。二欲显诸相无别用时。即此生相。与前后别名异。既尔随转名住。后必不住名灭故。不同余宗。二异性中。初是同类法前后异。后是异类法前后异。此唯说生。由有缘力故起。余依此立。不待因成。故言约法分位别立。显扬颂云。生因相违故。无住灭两因。自然住常过。当知任运灭。此如五十二。唯识第二等说。
四缘。文分三。一标名。二总出四缘体。三又由种子故下。别指于心以显四缘。如唯识第七广释 因缘体者。彼云。谓有为法亲辨自果。一现行。二种子。今此唯言种者。彼会云。有唯说种是因缘者。彼依显胜。非尽理说。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 等无间缘者。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等而开导。令彼定生。彼第四卷会此文云。若此识无间彼识决定生者。言总意别。义不相违 所缘缘者。彼云。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一疏。今此总说。亦不相违 增上缘者。彼云。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余法或顺或违。彼自会云。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为显诸缘差别义故。故今此云。谓除种子余所依及助伴。余所依者。乃除等无间依故。不说境界显然。亦知除所缘。故唯依心显四缘。不说心所为等无间。
第六善等增数中唯立三善无胜义者。说有为故 福分善者。顺生死善 解脱决择分善。如对法第十三。及决择释 正胜善者。即四正勤。亦名正断。胜诸恶故。勤体胜故。非邪勤故。名为正胜 无量善者。四无量也 有依善者。有所依求。求三有善 无依善者。无所依求。希涅槃善。又有物施名有依善。无物随喜名无依善。或有相善名有依善。诸无相善名无依善。修慧之体名根本善 相应五蕴名为眷属善。修慧品故。或根本方便二业道。名根本方便善。合二为一业道品故。唯说闻思非修慧者。随其所应余善根故。
八福生者。谓欲界粟散王为一。臣为二。加六欲天为八。不同古解。欲界除臣而取轮王。轮王为九。不动善为十。谓色无色善。及无漏善。
善了知事者。知因智也。
工巧中但为戏乐等者。余处说此。实通三性。今但简染。相难知故。谓为戏乐贪掉等生。不为活命习业简择故。此戏乐工巧染污。活命习业体实无记。简择是善。善心慧等简择生故。
言慧眼者。实非是色眼类同故。此中说之。非是五中之一。慧眼总揽五中慧法佛三。为今慧眼。慧为体故。因便故来 有瞚眼者。即瞬动眼。如人等眼 无瞚眼者。不瞬动眼。如蟭蟟等眼 依处眼者。即本肉眼。由此为依。起变化眼。名依处眼。或扶根尘眼之依处。世俗呼之为眼故。今亦假立名 审谛耳者。亦非是色。体即闻慧等。因说耳故。文便故来。欲显眼耳俱有胜用故 高听耳者。闻善法胜法有义法耳 非高听耳者。听恶法劣法无义法耳 身中释一切遍诸根所随逐者。明身根遍在四根中义。
堕施设意者。施设谓名言。缘在名言名堕施设。
十一种中内外者。自他身异故。
七识住者。俱舍第八云。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十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一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时。二身异想一。如梵众天劫初时。三身一想异。如第二静虑。厌根本喜入近分舍。厌近分舍入根本喜。四身一想一。如第三静虑。初定由染想名想一。二定由二善想名想异。三定由异熟想名一。善喜动故。余三即下三无色。余处坏识。不说识住。
增语触者。第六俱触。能起语故。能缘语故。于声法二处皆增。由触增长名增语触 有对触者。五识相应触。根有对故 依耽嗜者。谓欲界 出离者。色无色及无漏 有爱味。谓有漏 无爱味。谓无漏 世间。谓分别 出世间。谓无分别。
九有情居者。俱舍颂云。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前七识住。及第一有。并无相天。名九有情居。余恶趣等非有情居。不乐住故。广如彼说。
增色中。有依光明者。即质光明。无依光明者谓离质光明。或附质光明名有依。远质光明名无依 正不正光明者。谓日月盈亏等光明 积集色者。谓诸形色 九种中不说内外。纵自他身是外处。定与根别说。其实相似声唯二性。不善有覆者。由彼思发故得彼名。显扬云。表假通善恶。实体非也。前色界亦尔。
声中。若犯若出者。犯己还净也 圣言者。称实名圣。圣者正故。
香中率堵鲁迦香者。即旧云。斗楼婆香。地持云求求罗香。素泣继罗者。如胡麻许大。赤色堪染。绯等。此土所无。极大香也。三辛香者。西域多以胡麻.荜钵.于姜三事。和为丸食之。令人消食 一指香等者。形如指相故。
休愈味者。除止差病味。
五触中。蚊虻为二故。六中俱生为第四。内身之中与身俱故。所治。即垢等。能治。即水等。
法界法义。如唯识等。
释法界中三种。有色无色及有为无为者。有为有二。谓有色无色。并无为为三。或一有色。二无色。三有色无色。即有为无为。
增四中。唯言假色不说实者。律不律仪等。诸宗通色。今说为假略不说实。
无色无为假非假所摄法者。依相说真如是实。余皆是假。
善无记无为者。并依相说。真如等善。空等无记。
增十中。一作意。二受。三想。四思。五触。六虚空。七择灭。八非择灭。九真如。十中有三句。初句是不动无为。下二句是想受灭无为。非受者是想故。此随胜说。故无所余。或第一即除受想思。余心所法。逐心生故。第五即不相应。略不说色。或初即触。随心初生故。随增胜说。
结云内外六处诸法差别有六百六十者。此据十二处。各增至十。一一皆有五十五种。此成六百六十。所可应有增数之法。理实不然。五根增中。皆无增十。而有十一。已剩其五。意处至十二。而无增十。后剩十三。于此增数合剩十八。况复不计法界所摄八十七法等。由此应知。但据十二处。各增至十之总大数。
释名中。眼者梵云斫刍。斫者行也。刍者尽也。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今言眼者。体义当故 耳者。梵云戍(输聿反)缕多。此云能闻。如是我闻之闻也。言耳者体义当故 舌中能除饥渴。正是舌根。发言论者。舌之依处。世俗名舌。故以为名。
计为我所我及我所者。我所者。我外所有。我我者亦是我所。谓计前念我。是后念我之我。即前念我。是后念我之我也。
有情等义。如摄异门分具释。重嗢柁南者。上明众义。皆是意地之差别义故重颂。出体显义。是彼地体义故。
唯说六善巧者。辨中边通说十善巧。决择下。说六七善巧。显扬论中成善巧品。说诸善巧。皆为破执。故数不同。广如于彼。
生起事谓缘起缘生者。对法云。因名缘起。果名缘生。
差别事谓无量界者。即五无量。谓世界有情界法界所调伏界。调伏方便界。下自当释。
后嗢柁南有十门。一色聚。二相应品。三世。四相。五缘。六三性。七十二处增数。八释十二处名。九善巧。十者事八众。随增胜者说。
第四卷
九地境中。分之为四。上之二地明境体。此有寻有伺等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异故。是谓来意。寻谓寻求。伺谓伺察。谓思及慧推粗名寻。察细名伺。一念不俱。粗细异故。今依彼法有无。此二建立三地。是谓释名 出地体者。释有三师。初说云。此之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无心地。说初之二地名为心地。故知下地诸色等法。皆名无寻无伺地 第二师云。此三就二离欲建立故。此卷中。既以离寻伺染。名无寻无伺地。故知随应有彼染故。名初二地 第三师云。此三俱就界地建立。此卷中说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等。故知但依界地建立。征破前师皆为非正。今释彼文并如彼说。
就此地中。大文分三。初问。次略答。后云何界施设建立下。别释前标。于中即五 界施设中分三。初问。次答八门。后随别释。第一数建立中分二。初标堕界非堕界。后此中欲界下。别释三地。堕者。在也。落也。落在界摄故 非堕摄界谓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者。三乘通释 方便。谓道谛。趣灭因故 萨迦耶灭者。谓虚伪身灭。即择灭 无戏论无漏界者。谓真如。性离分别。无漏体故 唯大乘解。或方便者。一切化身。三轮方便利众生故。萨迦耶灭者。谓法身。虚伪身灭显故 无戏论无漏界者。谓报身。无漏五蕴离分别故 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 若生者。谓生彼地。无寻唯伺 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者。虽共初禅。同一地系。无别品数。离于寻染要伏寻贪。方得彼定。如在欲界修不净观。虽未品数。折伏下染。要暂伏贪。方能入观。此亦如是。故名别得为大梵。劫初之时。极光净天先来有此中间。定业故得下生。初为大梵。非在二定生报下生 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等者。释论第二师。引此为证。未离寻伺染。欲界初定诸法假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已离寻染。未离伺染。名无寻唯伺地。二定已上诸法假者。俱已离染。并名无寻无伺地。即显欲界教导差别。若已离欲。亦名无寻无伺地等。不尔何故第三地中。唯离二染名第三地。不说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实义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谓欲界初定有漏无漏诸法聚中。寻俱可得。已离欲未离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为证。不由有染名为彼地。若已离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杂乱。故此论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伺地等。若就相应及三离欲。立三地别。此等诸文皆有过失。广如释论。此言寻伺由离欲故。名无寻无伺地者。然唯欲。彼二定已上。无寻无伺。一地有漏无漏。皆决定离寻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为彼地。无染便非。故唯说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说下之二地。随离彼染。即非彼地 教导作意者谓在欲界。住心无相。无寻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离初定欲。入无寻伺定。后出定时。还起寻伺。若生二定等。亦起下寻伺。故论说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 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者。即初静虑根本智。此有二义。唯识第七。一说后得智在因位亦寻伺俱。若依此义。彼根本智依此寻伺。后得智处法。缘真如境起故。名有寻有伺地。非根本智。与分别现行寻伺俱。名有寻有伺地。二云。后得智亦非寻伺俱。此无漏有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寻伺处法。缘真如觉故。名有寻有伺地。非是二智与分别寻伺现行俱。名为彼地。
第二处所中。有三界别。即为三。欲界三十六处。谓八热八寒那落迦。鬼处。非天处。四大州。八中州。六欲天。其魔宫即他化天。独一近边二那落迦。即八寒八热。随应所摄。人中一分亦尔。故不别立所。由此欲界文即分二。初明本三十六处。魔宫已下释即彼摄。
从此下三万二千逾缮那至等活等者。此文意说。地平之下。三万二千逾缮那。方至等活。等活广十千逾缮那。次下过四千逾缮那。方至黑绳。黑绳下二千至众合。如是八那落迦。皆广十千。下六地狱。相去皆二千。无间地狱底。去地平计一十二万八千逾缮那。苏迷卢山入水八万。此乃过彼四万八千。以此准知。八热地狱。深于俱舍。彼说无间底去地平。四万逾缮那。彼论颂云。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俱舍。水轮虽深八亿。依风轮上。金轮复厚三亿二万。在水轮上。故妙高山据彼金轮。今者大来。金在水下。次据金轮。水在金上。虽不言深数。无间之底。既计一千二万八千。妙高入水。但言八万。明知妙高不据金轮。半上半下水中浮住。赡部州地。在水之内。深妙高山义甚难悉。七金展转倍小须弥。何为此州独深诸类。由有地狱安布不同。恶业者多处所须广。特深余类此复何愆。俱舍虽不别陈。毗婆沙第一百七十二有三说。一云无间底去此四万。下二万是无间。次上一万九千。次第有余七。此七一一。纵广万逾缮那。恐错勘草本。次上五百白墡。五百是泥。二云无间同前。次上三万五千。安立余七。余七一一。纵广五千。次千青土。次千黄土。次千赤土。次千白土。次五百白墡。次五百泥。三云无间在中。余七围绕。此赡部州。犹如谷聚。上尖下阔。故得容受。由此经说。四大海水。渐入渐深。虽无评家。俱舍所取不知何者。且看文势。第三为正。不相违故。余义皆有自宗相违。今者大乘应理为善。八寒地狱。八热相当大小量同。故不别说。鬼及非天。如前已说。不见近边亦属寒文。独一可尔。
取缘豆子者。即摩诃没特迦罗。宗轮所云采菽氏也。旧云大目揵连。广说此缘。如弥勒疏 烧然等三。少分多分全分别也 一聚者不见形容。但见一聚火相故。
色界十八处者。下三定各三。第四定八。无想天即广果摄。故不别说。并大自在天故成十八。四禅各三天。但言熏修。故唯有漏熏。五净居天。既言五品杂修故生。明通有漏无漏杂修之法。不异旧说业虽凡位而造。由今无漏。资有漏定。更助故业。令胜上生大自在住处。
由极熏修者。唯无漏修。诸有漏第六识已不现行故。即凡夫位所造。广果天处业。将入第八地。生广果天。无漏极熏。资彼先时后报之业。至第十地满心。方生于彼。华严经云。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广如唯识第七卷疏。并十地论第十二卷。
修禅有三。唯有漏熏下四定。二唯无漏。八地以上变易生死。三有漏无漏。如前所说。五净居业。变易生死。七地已前二乘。俱通有漏无漏。无明为缘故所起定唯无漏。八地已上唯无漏。不起无明故。
无色界有处所者。业果异故。即于入定死处而施设故 无处所者。谓无色身。或现定色故名有处所。无异熟身故名无处所。
第三有情量中。文分五。一人。二天。三地狱。四非天。五无色界。此州身量。寿长时大。寿短时小。大小虽殊。然随自身三肘半量。故量不定。东州决定自身三肘半。西北二州亦随自身三肘半量。然展转大。俱舍第十一与此不同。彼云。赡部州人量。三肘半四肘东西北州人倍倍增如次。彼说此州或三肘半四肘。东州八肘。西州十六肘。北州三十二肘。今说转大不言倍增。以不定故。
三十三天增一足者。足谓分也。分一俱卢舍为四分。四分之中一分。复分为四分。增此一分故言一足。下言增一足者。其义亦然。显知足天半俱卢舍余一分。乐化天余二分。他化天身余三分 或有释言一足者。即俱卢舍分为四分。一分之中复分为二。足此二中之一分。故言一足。即显知足天身半俱卢舍余半分。乐化天身一俱卢舍中三分。他化天身三分余半减一俱卢舍也。俱舍不同。彼云欲天俱卢舍四分一一增。乃至他化天一俱卢舍半。余皆同此 问若依俱舍。梵王寿一切半。量一逾缮那半。大乘既以六十劫为一劫。何故梵王不说一逾缮那半为一耶。答劫是时名。随法即施。逾缮那是分量。不可辄说。
无云减三者。无量光天四逾缮那。极光净天八。少净十六。无量净三十二。遍净六十四。无云一百二十五。以减三故。如是倍倍增。乃至色究竟天。身长万六千逾缮那。业不同故。身量有殊。不可征诘。不说无间身量。遍处故知小也。非天亦然。不同余宗大地狱唯在此下。余三有独一及近边。业胜故。说造恶业来入此地狱中。
第四寿建立中分三。初别明三界寿。二明有中夭。三明滓身。欲界分七。一人。二天。三大那落迦。四非天。五傍生鬼。六寒那落迦。七近边独一。由善恶业品类不同。寿量亦别。应细(此数易而不论)。
第五受用建立中分二。初标三门。后随别释。别释之中。复分为四。一明受苦。二又于四种那落迦中无有乐受下。明受乐。三总明苦乐胜劣差别。四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下。劝厌三界欣求无漏 受苦中复分为二。初明三界苦。后明无漏非苦。初中复二。初明欲界苦。后色无色界苦。欲界中分二。初略明五趣苦。后广明五趣苦。广即分五苦。地狱苦中。复分为四。一解大那落迦。二近边。三寒。四孤独 众合有三。一两头颈。二铁槽压。三上下山 号叫有三。谓烧热极烧然等者。少分多分全分别故。下皆准知 烧热有三。一铁热薄二铁串贯。三铁棒打 极烧热有三。一三支串贯。二铁锁缠裹。三沸汤煎煮 无间有六。一四方火刺。二铁炭揃簸。三上下铁山。四铁钉钉舌。五铁丸烧口。六洋铜灌之 近边四围者。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 锋刃有三。一刀刃路。二釰叶林。三铁刺林狱卒狗乌蠰炬吒虫等。二十唯识。叙诸宗不同。萨婆多师经部大乘。说是非情。然少差别。上座部师说为情类。广如彼破。
娘矩吒虫身长一尺。身白头黑。设拔末梨。状如皂筴树形多诸刺故。
寒中三种色为别者。苦具轻重如次不同。出声有异。
地狱唯在此州下有。余处皆无。极重恶生唯此州故。余二州断善作无间业。来此受苦。婆沙说三州皆有边地狱及独一地狱。有说言二州有此二地狱。非北州。净乐处故。
鬼中口或如铁或如炬不者。如针之小不受食故。吐火如炬。自烧然故。其颈多瘿。不能自持。常挭塞故。其腹宽大。持不能胜。镇曰饥虚。纵食难满。故多受苦。
人苦有八。第四逼切追求摄受等。苦者打骂逼切未得。追求得已摄受守护等苦。
由有广大福聚成熟及广大五欲天子生时者。梵行大德天子生时。名大福聚天生。非梵行者。俱于五欲广大受用。名广大天。
斫截破坏者。此唯在彼地。若诸天余皆通有。
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彼文自释。
又诸非天天趣摄者。诸教不同。如法花第一疏会释。今依大乘。此文自会。唯是天趣。佛地论与此文同。
色无色界有烦恼障故等者。由有烦恼故于死不自在。尚有死由有障。即长寿天难故。于住正法不自在。
又于四种那落迦中下。明受乐分三。三界别故。初在此卷。后二在第五。欲界分三。地狱为一。鬼畜人为二。天为三 四种地狱者。谓八热。八寒。近边。独一 三种饿鬼者。即前所说三种饿鬼。无乐受者。乃至等流乐亦皆无有。世亲摄论说有等流乐者。唯识第五会云。应知彼依随转理说。随萨婆多等。或彼通说余杂受处。无异熟乐。名纯苦故。此说除地狱余鬼畜生。亦有等流乐。无异熟乐名为纯苦。故此文云。大力鬼傍生人。有资具乐。此中无乐。唯言三鬼。决择即言一分傍生。亦名纯苦者。傍生虽实尔。无别相可标。略而不说。
七宝中。五情。二非情。谓轮宝珠宝。此二天帝所有。下应轮王。象宝。即前非天胁中。善住龙王五百子之中一子。马宝。亦是天帝龙马。女臣兵三。亦皆天帝之臣妾也。后之五宝。下生阎浮。以应轮帝。轮帝化息还死归天。余二俱从天中应下。轮宝。即腾空摧敌。千辐金成。众宝雕饰。象宝。七支櫡地。轮王乘之。腾空自在。马宝。朱鬘髦尾。亦能腾空。王乘骏远。珠宝能放光明。所求皆雨。女宝。柔软无骨。端严美丽。不生子息。生知后宫。主藏臣宝。敦信无二。能知伏藏。主兵臣宝。经纬之才。止戈之用。动身奋怒。四兵云集。所向无前。御寇警卫。如华严经具陈其事。余三轮王。虽皆轮应银铜铁别。亦无余宝。
天趣之中分四。初总明诸天乐。二明非天乐。三明北州乐。与天相似故便说之。四明帝释别受乐相。初文之中。复四。一外洁不臭。二内无腑藏。三台观庄严。四十种随欲。
北州中竟无系属决定胜进者。由习无我故无系属。于衣食等不起我所。由此当来决定胜进。彼洲定有生天后报业。无我观前修十善业。故此言决定当得胜进。有处说彼有后报业定堕鬼中。未审诚说。
第四文中有十。天者四园。一缋车。绮饰车处。二粗涩。战器战场。三和杂。受欲乐处。四喜林。游肆之处。其四胜地四园。各一或四色地。其善法堂。圆成树喜林园等。所起因缘。如宗轮疏中叙帝释之因起也 如意石者。称可天心故也。
第五卷
上辨欲界乐。下辨色界 初静虑受离生喜乐等者。显扬第二云。离者谓由修习。对治除断所治障。所得转依。即是随修有无漏定。彼于欲界欲恚寻等。所得转依无为名离生者。谓从此所生。谓从此转依之所生也 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谓得转依已。依诸识转所得。轻安所生喜受名喜。虽怡五根。亦名为喜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 受所摄。谓即轻安。及彼喜受。虽复不与第八识俱。然依第八能摄受。彼所依之身适悦名乐。即此喜乐。由离所生。名离生喜乐 第二静虑受定生喜乐者。定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即前所得定。生者谓从定所生。喜乐如前。非如初定创初得离。故言定生。初定之先。未有定故。但言离生不言定生 第三静虑受离喜妙乐者。谓或缘离第二欲增上教法。或缘彼教授为境界。已见第二静虑喜相过失。而厌离之 妙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此中不言定生妙乐者。创离喜故名离喜。乐胜故名妙乐。非初因定而生乐故。虽第二定受。离寻伺之喜乐。喜乐二种。创因定生。从胜为名。亦无过失 其第四定受舍念清净无动之乐者。离下三定粗染。不动法故。谓初定离忧。二定离寻伺苦。三定离喜。四定离乐及入出息故。名寂静不动 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等。下三定中。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动转。而安住性 念清净者。谓超过彼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此二最胜。所以偏说。无色界中空处。离色相。灭有对相。息种种相。识处离空相。缘空处无边之识。无所有处。离识无边相。推求识处上境界。无少所得。除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超无所有想。缘无所有处上境界。唯得无所有极细心心所。由此想故。名极寂静。随离下障。名解脱乐。对法亦言。寂静异热。由彼界中有灭定故。心行细故。无业色故。果长时故。名为寂静解脱之乐。此及第四定受。彼身心安适名乐。体非乐受(广如彼释)。
第三总明苦乐胜劣差别。中分三。初明六处殊胜。次明圣非圣财。后明受欲尘别苦。六处殊胜中。意显地狱从上至下身量渐大。展转柔软。苦具渐多。时分渐长。转无简择。不知己业。翻嗔狱卒展转痴故名无简择。苦器渐增。苦转殊胜 苦器者。谓由先造恶业多故。受苦弥广。即以恶业。名所依器。或苦器者。即所依身。由上所说苦身增故。苦展转多。乐翻苦中有简择者。能知先业。获今善果。而更修善。乐果乃增。若言由我自然得乐。不由先业。善既渐微。乐便速灭。故非殊胜。
圣非圣财中分二。初明粗二体。后明细二别。
滋长具中无寻思等者。谓受数无有寻伺。无所学习。任运得之。但欲令身长养调适摄受名受故。
无寻伺轮石等者。皆是按摩调适之具。或以石等。从头至足。次第轮之。令身调适。或复以轮。回轮其身。以石捶等。打筑其身。而取调适。此等体皆非寻伺故。名无寻伺。
清净具中吉祥草者。婆罗门法。欲行等时。或目见人持。或有人遗道。吉祥草者。定是吉祥之相故 频蠡果者。频婆果也。此吉祥果螺贝者。吉祥贝。或贝即螺。或螺贝别 满瓫者瓫盛满物。吉祥相也。西方见此。或有人与桴为吉祥。咸生喜乐。名清净贝。
七圣财体。随其所应。通有漏无漏。或闻多有漏。舍即慧施。或通舍数。此七胜故。偏立圣财。非圣多起。相违七故。下差别中。以三界乐及不系乐。为圣财故。由此准知。诸善所感三界异熟。不顺出世。名非圣财。顺出世善。三界一切。及不系法。皆名圣财。
圣非圣财。文分为三。初标问。后十一又字。辨十五种差别之相。初十各一。后一有五。初十差别者。一起善恶行。二生有无罪。罪谓当恶果。三遍不遍身。四时节长短。外缘谓资具。内缘谓圣道正法。五地宽狭。六引长短。七有无尽。八夺不夺。夺即五家侵损也。九持不持。十足不足。足谓三乘无学道满。第十一有五。一有怖畏二有怨对。三有灾横。四有烧恼。五不能断后世大苦。
有烧恼中。如疥癞病者。如患疥时得生乐。似乐实苦。妄生乐想。世乐亦然。癞为虫钻。妄生乐觉。富贵亦尔。
三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下。明受欲尘差别。复有十种。初一又字有五种别。后五又字各一种别。初五别者。一染不染。二毕竟不毕竟。三定不定。定谓常受。四共不共。五实不实。
第四云余慧命者。外道邪慧命也。此中诸受欲者。明受顺三毒。释前差别。非更别门。无简择舍者痴也。
后五又字复五别者。一得舍别。二喜忧别。三进退别。四真妄别。五制生别。后二相似合翻。一正法魔军。谓烦恼等。魔事谓善不善业 又解受用欲差别中。初之五种。明圣慧命清净自活解。遗教经云。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也。
此中诸受欲者下。如其次第。诸处欲者。翻五清净受欲差别。后二又字。合之为一。明所受欲皆非真实。不能制魔及诸魔事。是故总置一圣慧者受用正法不如是言。审披其文。亦应允矣。又释后之十种净秽活命。重解前十五圣非圣财。二种乐境差别之义。更非别门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下。第四观厌三界。欣求无漏。文分为三。初观三苦。次又说有爱味喜等。释所欣厌二受差别。后又薄伽梵下。明所欣乐 乐受坏苦故苦者。坏时生苦故 苦受苦苦故苦者。本性已苦。更逢缘苦苦中之苦故名苦苦。或逼迫苦之苦故名苦苦 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者。有漏迁流名行。性自不安名苦。广百论叙自宗云。福灭时生苦。福报即乐受灭也。外难云。罪福既相违。应罪生时乐。答福灭时生乐。罪福相违故。即令罪生时乐。亦应福灭时生苦。福罪相违故。罪灭时生乐。福生时既乐故。罪起时生苦。以苦为难可齐俱乐。为征不等。苦苦唯欲界。坏苦通欲色。行苦遍三界。
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堕二界摄者。此有五解。一有爱味。欲界染喜。离爱味。欲界非染喜。胜离爱。色界喜。前二是欲界。后一色界。故堕二界 二多界中说三界。谓色界无色界断界。欲色两界。俱名色界。此中有爱味。是欲界喜。离爱味。是色界喜。此二合名三中色界。胜离爱味。是无漏断界摄故。名堕二界 三有爱味。是欲界喜。离及胜离。是色界喜。有漏定有二。一味定。二净定。净定有四。一退分。二住分。三胜进分。四决择分。离爱味。是味定。及退分住分。离欲界染。与染污心。相入出故。胜离爱味。是胜进决择分合。是欲色二界所摄 四欲色无色。如次配三。初二是喜爱。后一适悦。而与喜名。如前乐义。此于多界三中。二界所摄。除断界 五初是欲界在家者喜。次是色界喜。后是欲界出家者喜。故三俱是下二界摄。
想受灭乐此依住乐非受乐者。谓入灭定。六识虽灭。而有灭定住在身中。名为住乐。又由灭定住在身中。息诸劳虑粗重定障。故名住乐。又五乐中。此断受乐。寂静而住。故名住乐。非乐受数。
又离贪嗔痴名常乐者。此皆断界。离三所得无为为性。非是断三无漏受乐。体通伏断 所得无为。
受用有三。上明苦乐受用。第二饮食受用。初总后别 将生有情者。谓中有 已生有情。谓五趣有。显出三界不假四食。别中有二。谓界趣粗细。欲界有睡眠等。故假段食。上二界无。
又于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细段食谓腑藏间有微动风等者。诸大地狱。皆有此食。六十六说无粗食。今说细者。其粗物小地狱亦有。由诸段食于变坏时。方能起用。资诸根等。由此因缘。彼得久住。非如小乘吞铁丸时。暂除饥渴说之为食。不资长故。唯损坏故。四食之义。广如决择及别章说。阿含经说八食。如法花疏。
第三淫欲受用中分三。一行事。第二摄事。第三生相。四种地狱皆无彼事。或有说言者八寒热无。独一等有。今释。亦不相违。
四大天王各一主以得名。三十三天以何所而为名。妙高四面。各有八天。帝释居中。故三十三臣主合目。夜摩天名时分。受乐有时分故。都史多天名知足。受乐知足故。余二下自释。
大力鬼等摄受妻妾者。有力摄受。无力鬼不能。
下四天摄受上二天无者。由获胜果。不生守护。执为己物。又彼二天能化为男女。其行欲事。故无别摄受。如俱舍说。北俱卢州既无摄受。云何知有父母等耶。由往彼树将行事时。枝条垂覆乃为彼事。枝条不垂。知是父母俱愧而还。亦有难言。上之二天。既无摄受。云何有彼不与取欲邪行业道耶。答于化无摄受业果者有之故。有二业道。或彼无此。亦复何爽。上三受用界中第五门讫。
生建立者。第六门中分三。初明三欲生。次明三乐生。后明立二所以 三欲生者。一现受欲尘生。二自变欲尘生。三他化欲尘生。欲谓贪欲。因妙境贪。今取所贪。故名欲尘。生谓众生。爱欲尘众生故。余皆准知。恶趣境乖。故不建立三种乐生。如文自显。
三求者。希求于欲生。希求于有果。梵行求梵名梵行求。梵谓涅槃也。
求无漏界者。真正梵行求。第四禅不动。及四无色邪梵行求。求生第四定已上。不执为涅槃者。少欲不说三求。略以五门分别。如别章说。对法第六等。与此不同。如别章说。
第七门中。游戏忘念意相愤恚者。此即欲界四空居天。下之二天。俱句摄故。非天杀故。萨婆多宗二说。或四天王天摄。或三十三天摄。今则不然。
其第三句。谓即彼众生处已生位等者。纵非处羯逻蓝位。至已生位时。湿化生等。皆是此句。今顺前文。且言彼生处已生位。此文狭故。非唯彼位。
如来使者者。如有女人先来怀孕。佛记是男。后未生位母便命终。外道讥诃佛记无验。焚烧母日。佛令使者入火取儿。母虽丧亡。其儿不死。使者入火。抱儿将还。由佛力持。火不烧使。佛但记儿不记母故。
住最后身者。谓佛身及诸阿罗汉。住最后身。有化火烧身。任运自灭。非为二害故。迦留陀夷。他杀。致于马粪。后作神通。方入寂灭。乃至广说。中有亦然。虫仙等类其事非一。
第八果因缘中有二。初标四门。后随别释。此辨三法。一十因。二四缘。三五果。亲因为先。次胜为立。疏力名和合 内分力有七德 无事业障者。多觉事业。名事业障。由多思觉。发诸事业。绕攘其心。痴修善品。名事业障。无此事障。名为无事业障 外分力有五德。施主资给方得修习。故说施主名外分力 住正法者。随顺为善友。不为善友。不为障难。
何法成中。所知胜解爱乐为先者。即因明云。随自乐为。此以自性差别。而为所立故。宗为建立。
成辨中。又爱为先由食住者。此意说言。由过去爱为先。现在身为建立等。假有情安住也作用中。自种子为先如此生为建立等者。显扬十八云。即彼前生为建立前生缘和合。意显生性及与生缘。皆先业故名之为先。与此无违。
十因四缘五果等义。皆如下第三十八。显扬十八。对法第四。唯识第七八论及疏释。
下既明因依处。及缘得果。即是自释因缘依处 其五果体。我今当说。异熟果。以一切业所招无记五蕴为体。别报从总。总名异熟 等流果。以一切有为有漏无漏三性自类同品。劣法前聚。生后同品胜法后果为性。瑜伽唯识。皆又说言。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如由杀生得短命。此实增上。假名等流。短命同故 离系果。以断烦恼障。所得果所证择灭真如为性。断所知障。所得择灭等。但是增上果。所断障体非系法故。六行所得亦增上摄。不断种故 士用果。有二义。一云五蕴假者作用所得四尘为性。三十八云。占卜稼穑为自性故。二云。通以一切有为无为为性。别别诸法名士夫故。此能招得俱生无间隔越不生四种果故 增上果。以一切有为无为性为性。宽通故。略出体已。余如别章。
建立中有三。初因缘果依处立。次释因缘果义。后有三复次。重显建立因。初中即三。依处名者。语因即依处。乃至无障碍则依处。皆持业释。既依依处即建立因随说。即因乃至不相违即因。亦皆持业。或有不然。如别章解。
体是依处。义称为因。义依体立。故说十因依十五处 出体性者。初语依处。体唯是语。成唯识云。谓法名想所起语性。由随见等。能说众义。此语名因。显义果故。语体之上。有能诠用。体为依处。用则称因。故言随说因依语依处立。观此文意。乍似依他之语。自言说转。理实不然。初语是依。后语是因。以语说于所见闻等。名为因故。因想起语。名依处故。欲显依因。所望各别领受依处。此所观待能所受为性。能受则受数。所受则一切法。受是遍行。能领纳境分位差别。胜余法故。故对所受独立为性。有得能受而有所受。以能受为依处。有待所受而有能受。以所受为依处。有待能受而有能受。以所得为依处。有待所受而有所受。亦以所待为依处性。总以能待为因之果。即以此义释今论文。以所观待。而为因也。故唯识云。谓所观待能所受性。此中论云。于彼生缘。于彼断缘。或为远离。或为求得。等者远离彼生缘。求得彼断缘。论文但有染净二因。略无无记 习气依处。以有漏无漏内外所有实种假种未成熟位。而为自性。去果远故。此文唯依杂染种说之。净不净业引内外果故。不依无记清净因说。唯识宽通 有润种依。体同习气。但成熟位。与前不同。此亦唯说染。染中唯说业。不说名言种。乘前以说故。亦应如唯识摄受因中 无间灭境界依处。即是二缘。根则六根 依用依。谓作具作业。即除因缘所余疏助。作具作用 士用依。以除因缘外亲作现缘。作者作用。此五皆通有漏无漏。故唯识云。具摄受六辨无漏法。此唯说有漏。辨有漏法故 真见依处。以无漏见为性。除引自种。于相应法能助。于后无漏能引。于无为能证。故疏缘摄受。皆除种子 随顺依处。以三性有为有漏无漏。若现若种。自界他界。同品胜品。有为无为。自性生。自乘相引能引为性。此中论云。欲系善法。能引无色界系及不系法者。此依波罗蜜多声闻独觉。诸大菩萨。超禅之位。得相引生。对法第五。显扬十八。许相生故。下第十二。唯云第三劫菩萨及如来能超一切地。据胜者说。亦不相违 又言无记法能引三性名随顺。依处者。谓诸种子。略有二性。摄用归性。可言无记。将因属果。性乃通三。唯识依后义。说此依处其性必同。今依初义。无记生三性。除斯以外现行诸法种望种。更无别性。成随顺因故。彼此文不相乖返差别功能依。以一切有为。各于自果。有为能起。无为能证。而为自性。此等同性。及得异性。异熟无记果故。今论总说不违余文。前随顺依。论性即狭。各自性故。谈界即宽。引三界故。此差别依。论性即宽。招异熟故。谈界即狭。唯各自界。各定别故。前随顺依。望劣非依。此差别依。一切皆得和合依。以第二领受依。乃至差别功德依处为体。此说果宽通生和合。故唯识等。因果俱宽。彼说生住成得四果。成有二种。一立。二辨。摄此成辨无此作因。住谓金轮依风轮等。此论所无。义各别故。所望别故。彼依作用。离体无故。所以不论。此无住者疏故不论。亦不相违也 障碍无障碍二果。皆通二。因宽遍顺违有异。法体并同。因依于处。如论自陈。处体既然。因体可悉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等者。唯识有两说。一云十五依处中。第三习气。第四有润。十一随顺。十二差别。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碍。此六依处中。诸因缘种。并名种子缘依处。依之立因缘。除第三四。外余四依处。所有现行多断故不说。或亦名种。能辨果故无间灭者。诸依处中。第五无间灭。第十真见。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碍。此四依处中。无间缘义。皆名无间灭依处。依之立等无间缘境界依处者。诸依处中。第六境界依处。第十真见。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碍。此四依处中。境界缘义。并名境界依处。依之立所缘缘。此之二缘。非唯五六。余依处中。有二缘故。除此余处皆增上缘。二云种子。唯属第四有润种子依。依之立因缘。亲能生果显故偏说。余名等疏隐故。略而不论。无间唯第五境界。唯第六。如名自显。余依处中。虽有此二。隐故不说。此三已显初之三缘故。余十二处。皆增上摄。非唯增上依。
习气随顺因缘依处施设异熟果及等流果者。唯识别配。此中论云。习气依处。得异熟果。随顺依处。得等流果。各别得果。有胜功能故离别说。非习气处不得等流。唯识释此得五果中有二说。一云习气处者。即显第三第四十二十三十五。此五依处。得异熟果。随顺处者。即显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十一十三十五。或并第八作用。如是或八或九。此诸依处得等流果。真见处者。即显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或第八第九。如是或五或七。此诸依处。得离系果 士用依处。复有两义。一五蕴假者。二别别法。如前果中说。若依初义。即显第二第九十三十五。此四依处得士用果。若依后义。即显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此十依处得士用果。所余处者。即显第一第五第六十四。此四依全。余十一中随应少分。得增上果。得前四果之所余故。不尔便应大宽大狭。二云习气唯第三得异熟果。随顺唯第十一得等流果。真见唯第十得离系果。士用唯第九得士用果。所余十一得增上果。若随义增。其名后显。独说得果。非余不得。得果所由及诸义门。论及别章皆如彼说。
释名中。体用不违。能资长彼。顺益是因。为由兴济建立是缘。假因藉缘所成所辨。是为果义。
三复次解建立因中。初复次。依因于果有亲疏义。次复次依因于果有染净义。后复次依因于果有七相义 初复次中。能生因方便因摄十因尽。唯识二说。一云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此六因中。若现若种。皆名能生。亲辨果故。所余四因。及六少分。皆方便因。疏助起故 二云。唯生起因。名能生因。余之九因。名方便因。生起去果亲近偏说。非唯因缘。余多疏助。故作偏说。然菩萨地说。牵引生起。此二种子。名能生因。余方便摄。彼亦两说。恐繁且止。故此二因摄法周备。后之三因。重显此二。俱有一种。显前方便。虽摄三缘。所缘增上二皆俱有。论据增上。且言如眼于眼识等。略不论余。义显方便摄三缘尽。其能生因。虽因缘性。隐而难故。开之为二。被润已去种子得果。名无间因。俱时无间。非前后无间。或被润已转成有支等。望后生支。亦成无间灭。未润已前名久远。由隔润位其果方生。能所引等。望果远故。名久远因缘。
第二复次中。流转即生死因。此有可爱不可爱及增长。还灭谓出世。亦有可爱及增长。可爱不可爱是有支因。增长者名言因。由有支增长故。或先未有今有。名可爱不可爱。先有今逢润。名增长因。
七相中。即是种子六义 一无常是因者。即刹那灭。有取与故。此辨因缘。故除无为 二他性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与后念自性为因者。即恒随转。非此刹那生。此第二因摄六义中第二第三 三已生未灭方能为因者。显与果俱。及恒随转二为世。不同小宗二因于正灭。三因于正生等。大乘取果与果。必同世故。不现在故 四然待余缘者。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 五然变异者。显前待缘而本性异方能生果。更无别义 六功能相应者。即六义中第四性决定 第七相称相顺者。即六义中第六引自果。如是总显。此中第三第五。六义中无。余五即彼六。如唯识第二。摄论第二等疏。枢要等会释。
上来解此地中。初界门讫。第二释相中。缘名身等为境者。唯识二说。一云五有。今说意俱境。胜故非五识无。二云唯意识俱。此文为证。但言缘名等义。不说缘色等故。
寻伺等起谓发语言者。但显寻伺能发语言。非说语言必寻伺起。谓佛身中身语业等。不由寻伺。但思起。如说寻伺能起五识。非五识起必由寻伺。故唯识云。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问寻伺引欲五有五非二引。寻伺引欲身语业。亦有欲业非二引。答此难不齐。欲身语必粗。起必由二引。欲五识通细。有起不由生。或齐无失。欲五由二生。有生不由引。欲业由二引。有起不由生。
寻伺差别中。唯识第七。有二师义。一依对法。一依此文。广如彼说。
寻伺。决择中诸寻伺必是分别。唯识第七。亦有两师。一云分别唯有漏五法之中第三分别也。故寻伺体不通无漏也。二云分别通无漏后得智。俱有分别故。即寻伺体亦通无漏。此分别言。非五法中之分别也。以狭问宽故。顺前句答。亦广如彼。
寻伺流转中。那落迦寻伺。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唯识二说。一云。五识有寻伺。意感受名忧。此言引发苦者。意俱寻伺。能引发苦。不说五识无寻伺俱。但言寻伺意识者。胜多相续故。与忧相应。不遮苦俱。亦无过失。二云。五识无寻伺。此文为证。如文可知 不说舍者。一切心所定与俱故。意逼迫受。实是苦根。似忧名忧。或随他宗意戚受名忧。不相违也 问喜乐寂动。及初定得俱生。忧苦动寂殊。地狱得俱起。答资色资心别适悦。不乖得俱起。迫重迫轻殊逼戚相乖各别转 问二义常齐。俱生不等。故于此义应设劬劳。
初静虑地喜相应者。虽亦乐俱。而不离喜。总说喜名地。
第三大文如理作意中。文分二。初开八相。次别释前事中难义。其六依处。五十五说。决定时有信。止息染时有惭愧起。作善业时有精进三根。世间道时有轻安。出世道时有不放逸舍。摄众生时有不害。唯识第六有两说。一云诸善不俱。以此为证。二云诸善俱时。散位除轻安。决择分说。十善心所。定不定地。皆通善心。定地心中增轻安故。今说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作此此说。八种中第三修。四无量也。第六修除无量外余一切修。此八事中初三。施戒修三福业事。外世俗修。次三三慧内胜义修。第七第八。智德恩德。二利圆满故唯八事。
寻伺受用中。不染者。不生烦恼。不住者。不住守与。不耽者。不非分爱乐。不博者。不为系缚舍诸善业。不闷者。不忧苦生。不著者。不贫忧生。亦不坚执。为胜妙等。有解此七唯意识俱。义别说七。或初五种。由意寻伺。引生五识。如其次第。于财不尔。后之两种。意识相应。
第二释难义中分三。一释俗所学。施戒修三。教俗修习。二又受施下。释内胜义。学三慧者应受彼施。教可应受。三复有六种摄益下。释前七八智德恩德。
除匮乏者。施为除他资具阙乏。非为施彼随他富饶 结桥梁者。出生死河因 不现行者。隐行持戒。不现其相 欲解净者。意乐净也 引摄净者。起神通 胜解定净者。修四无量等净 智净者。生净智。
受施六种中。受学者。学三学时。应受施。活命者。时急济命 弃舍者。诸欲受施辨舍乐。自已无物。应受他施。不然无得 羁游者。若无居住。受济所须 耽著者。悭贮恋受故受施。前五应受。后一不应。
八损恼等。由此损恼。难以获安。应受他施。
有覆障者。虽有屋宇。众事阙之。故生损恼。
六损恼中。俱生者。有身即染病 逼切者后苦缠身 时变异者。寒暑改节 流漏者。屋宇破坏 事休废者。无业径求。如斯损恼应受他施。
释前七八智德恩德中分七。一任持者。与为依止。
勇健无损者。威势引接 覆护者。藏其过失 二善恶支相中。引彼非爱者。爱彼怨家。遮彼所爱者。憎彼智友。引非所宜者。陷以非法 三引接中。引摄离喜乐者。得第四定等。及证无为 四随转供事。供事于彼。而随彼转。非知旧者。非与相知。亦非旧识。其随转者。非彼先时摄属知旧供事随转 五由此供事。
依四处得五果。无摄受处。即非知旧者。先非摄受故 无侵恼处。即诸亲友。废供养处即所尊重 同分随转处。即福慧者。由具福慧。是众多人。所共归趣处。既归趣已希学福慧。与彼分同名同分随转 得五果者。由于四处供事随转行施等故。总获五果。非各别招。或第三四果由供事。第四具福慧者。同分随转之所获得。余如次配。其义可知 于善决定。信而无疑 于善坚固。勇而无退也。戒以一切戒。定以一切定。慧以一切慧。为三学体。各随自乘。而无杂乱。依其位次。渐次而修。亦非乱错。若依乱越。所修三学说即不定。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二
旹享保七年(壬寅)正月二十九日交合并加粗点毕
沙门高范(五十六夏胎生六十八岁)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论本第六第七第八)
基撰
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异论。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如是十六异论由二种门下。结成前破。答中为二。初列叙小乘外道强胜上首十六异论。后次第别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总标。二征起。三叙执。四应审问彼下。广破之。
雨众外道者。谓数论师之大弟子十八部主。雨时生故名雨。彼之徒党名众。彼计诸法。略为三。中为四。广为二十五谛。除神我谛。中间二十三谛名果。自性名因。果住因中。仍无别体。如金为钗铛。因果相殊。更无别体。名因有果。如唯识疏。金七十论述。
叙执有二。初总。后别。别理中分三。初叙执所由。次彼作意思下叙执。后如是由施设故。结成因中常果性 执所由中。为性寻思者。性多思虑 为性观察者。性多推构。初体是思。后体是慧 住寻思地住自辨地者。地谓所依。依内寻伺外起言辨。在异生位。在思度位。故作是执。初四由法。后二由位。由具彼法。在彼位故。
叙执有二。初叙四道理。后若不尔者下。返申四难成前四 一世俗共成理。若从彼性此性得生等是。谓从彼谷此禾得生。世界共知。谷为禾因。非麦为因 二唯于此求理。若求果者唯取此因非余。谓世等禾果。唯取谷因。以求禾生。而种于谷。非余麦等 三营构非余理。若即于彼谷加功营构诸所求事非余。谓即于彼谷。用力种锄以求禾果。非于麦等 四果从彼生理。又若彼果即从彼生不从余生。谓彼禾果从彼谷生。不从麦生。故知谷因中。已先有禾果。
上叙四理。下返申四难。于前四一一别配 初难云。若不从彼谷此禾得生。尔者应世俗间。共立一切是一切因。果无定因果通生故。亦应麦等是谷等因 二难云。若求禾果。不唯求取谷因。尔者为求一禾果。应取一切麦豆等因 三若不于谷用力种锄以求禾果。尔者为求禾果。应于一切麦豆等中。加功营构 四若彼禾果不唯从谷生。尔者应从一切麦豆等中。所余一切谷麦等生。
总结成中。如是者。牒前道理。施设故。结前第一因。世所施设谷是禾因。如是下三故字。别配下三理。随义应知。
别破之中分三。初总征。二别难。后结成。别难中分二。初别申四道理。后显五相以示正宗。一无异道理。相者体也。因果无异。应无二种决定差别。应立量云。汝之果体。应非决定。果相即因相故。犹如因相。因相亦然。彼执体一相有异故。论有宗因故今加喻 若有异相下并设遮 若未生相便于因中果犹未生而说是有不应理者。因中之果。体犹未生。如何说有。量云。汝果于因中不应说有。未生相故。如兔角等 若已生相即果体已生复从因生不应理者。量云。因中先有已生果法应更不从因生。体已生故。如已生果。或言生者。是有体义正是本宗。
示正宗中。又有相法于有相法中者。有相即有体相。能依果法。于有相法中即有体相。所依因法。第三即由自相可得如因自体不由比度者。如因自相有能生果功能可得。非有果体。此因自体现所可见。不由比度。四由自作业可得。谓如了别色业。以显眼识等。五由因变异故果成变异等者。亲因既变。果亦随之。缘亦如是。如谷禾等非因无变而独变果。如何汝等自性不变。余谛变成。量云。汝之自性亦应变异。果变异故。如谷麦等。四因结上。文易可知。
从缘显了论中。文亦有四。即数论师金七十论。二十三谛。住在因中。从众缘显变为余谛。用息归本。一切世间本无生灭故。从缘显如常分别。
此中有说。前雨众计法从缘生。故先难云。果先是有。复从缘生。不应正理。今从缘显故两众别。此义不然。论云。谓即因中有果者计。故非雨师。因明亦云。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名能别不成。若数论师计有生者。生必灭故。如何说为能别不成。故知前后同一师计。前言生者。表是有义。或设遮故。
声相论者。即声显师。非声生计。声体是有。从缘显之。
理中果先是有复从因生等者。初设难。一切非显者计。谓彼果法先来体有。复从因生不应道理。及成果法但从因显。诸计生者。无执果法住在因中。彼顺自宗果先是有。复征他计云从因生。
然非不用功为成于果等者。世立显道理。谓世求果法。非不用功于因。若不为显果。复何缘而作功用。故作功用为成果者。岂不唯为显了果耶。既果不生故知从显。
破中分三。初破数论执。次申正义。后例破声论。初中分二。初别难。后结成。别难中分三。一有障无障。二有性果性。三为异不异。
有障无障者。谓果不显时为有障。体生故为障。而果不显为无障体。而为障彼故果不显 难无障体量云。无体应不能为障。以无体故。如石女儿 或汝果法应本已显。无障缘故。如汝因法。
若有障缘属果之因何故不障同是有者。谓果体有有障。能障因体不无障。亦应障。俱是有故。量云。汝有体因障亦应障计体有故。如所障果。如水为果。闇能障之。盆是水因。闇亦能障。水盆俱有。闇障无差。因果不无。障障应等。翻覆比量义准可知。设若救云障缘亦能障于因者。亦应显因。何故但言从缘显果。量云。汝宗之因应从缘显。障所障故。犹如果法 或汝果法不从缘显。许有障故。犹如因法。
有性是障缘等者。有性谓有体性。果性谓因所有即体名为义名果性。此中问。有体作障缘为果义作障缘。若有体是障缘。体性常有。是则性永不得显。显如未显。常有体故。因亦常有。何不为障。而独果有能为障耶。量云。汝宗之果应永不显。常有性故。犹如未显 汝宗因体亦应为障。体常有故。犹如于果。若言果性是障缘者。如芽一法。亦因亦果。望种是果。望茎是因。望茎不障。望因能障。障义摄显不显。故成一法亦显不显。应立量云。汝宗果体。亦应不显。有因体故。如自性因。然彼宗果体。一向显故为此难 或汝自性体亦应果。显之因故。如后果因。犹彼执芽是因必显故成斯难 或应果性非障。体即因故。如因 因亦应障。即果体故。如果。故言一法亦因亦果。
本法与显为异不异等者。本法即果。先来有故。显谓显了。遇缘显故。若不异者法应常显。本来果法先常有故。先显今显。不应道理。量云。汝宗果法先来应显。即本法故。犹如本法。汝宗果法应今始有。以即显故。如今始显。本法比量翻此可知。
若言异者彼显为无因耶等者。问果显时有因无因。无因量云。果法先来应显。显无因故。如后显时。或今应不显。显无因故。如未显时。
若有显因果性可显非是因性等者。一种有因。果性可显。不可显因性。不应道理。量云。汝因应显。显有因故。犹如果法 或果应不显。显有因故。犹如于因。若彼救云。果法未显。显因须显。因法不隐。何须因显。有体是同。显因称有。有显不显。与理相违。量云。有体因显亦应显因。因显有故。犹如显果。
结牒彼言性若是死不可显了等者。有相法中。若无彼性。不可显了。如角中乳。水中酪等。若有彼性方可显了。如乳中酪。矿中金。不遮有无性。但遮果住因。
示正义有六。一处远难取。二四障难取。前第三云。覆蔽隐没映夺幻惑。三微细难取。如极微等。四心乱难取。如神通境等。五根坏难取。如老昧病等。六无智难取。如无真智他心智等。非彼因中先有果性。而不可取。六不摄故。
声论者计。若内若外。全分一分。皆如唯识第一疏说。上来二计皆是增益邪见所收。
三世论中。文亦有四。一叙宗。二征诘。三叙执。四破之。叙执中。初叙外道。后叙小乘。外宗量云。去来实有。世所摄故。犹如现在 内道教中一切有者。即十二处。彼宗意言。此十二处实相是有。意缘三世十二法处。故去来有。广如俱舍第二十卷。及五十二。初释此经义。
理中若法自相安住此法真实是有者。总结诸法安住自相。此法真有。不安住自相。此法成无。如龟毛等。以去来世住自相故。法体成有。不同龟毛。若未来无者。应未受自体。应不即未来。量云。大乘未来应非未来。未受自体相故。如龟毛等。若过去无者。应失过去自体相。应不名过去。量云。大乘过去应非过去。失自体相故。如龟毛等。若如是者。三世诸法自相不成。自相不成故。亦非真实。量云。大乘现在自相不成。或亦非真实。世所摄故。犹如去来。现在既不尔。去来云何然。或有为自相实不成。无三世故。如兔角等。
破宗有五。一申三难。二他返诘。三重征破。四释彼经。五说三世各十二相。以显彼非。初中有二。初申三难。后如是自相故总结前文 三难者。一一异自相难。二常等共相难。三来等七义难。
有言相一立三世相不应道理。相者体也。量云。世应无三。即一体故。犹如一体。或世应无三相。是一故。犹如现在。此是设遮。非本宗义。
若相异者性相实有不应道理。此实说言。三世相异离现在。外者去来二世性相实有。不应道理。量云。去来性相应非实有。异现在故。犹如兔角。大乘真如非定异现在故。无不定过。或因云现在无为所不摄故。宗喻同前。
为是常相无常相者。三世共有故名共相。若常相者。假说征诘。非正彼宗。量云。汝宗五蕴应不堕三世。许常相故。如无为等 若无常相三世恒有。亦不应理。量云。汝宗五蕴非于三世恒是实有。无常相故。如兔角等 若言表诠无常非遮诠者。量云。五蕴诸法非三世恒有。世所摄故。如幻事七。
义难中。初叙七难。后牒别破。合有四。萨婆多俱舍第二十颂曰。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立世最为善。法救说。世由类不同。法行世时。类别非体。如金作器。形别类同。如乳成酪。味舍色在。法从未来流至现世。现入过去。唯舍得类。非舍得体 妙音说。世由相不同。法行世时。过去正与过去相合。而不名为离现未相。未来正与未来相合。而不名为离过现相。现世正与现在相合。而不名为离过去相。如染一妻。于余姬媵不名离染 世友说。世由位不同。法行世时。体同位别如运一筹。置一名一。置百名百。置千名千 觉天说世。由待不同。法行世时。前后相待。立名有异。如一女人名母名女 世亲说言。此四说中。第一执。同数论外道。第二执相。离皆有三相故。如染妻时。现有贪起。余但成就。何义为同。第四执一。世应即有三世。如过去世前后刹那。应名去来及与现在。未来亦然。相待同故。由此第三最为善说。依法作用未有正有已有别故。今此七义。初来征者。难法救类异义。第四难有业。破世友位别作用师义。第六异相。破觉天相待师义。第四第七有现在分。破妙音相异师义。余三设遮。非本部计。破此四师如俱舍说。决择五十一。叙为六计。文意大同。
未至现在者。法体不迁转。向现在于此生者。未来死灭。现在方生。为缘生现者。法住未来为因缘故。生现别法。今有业者。未来无用。现在用生。今相圆者。本相不圆至现方满。今异相者。本体虽同。相待相别。有现在分者。谓法未来有未来分。及现在过去分。义显现在亦有现在分。及未来过去分。过去亦然。今此但举有二世分。余类可知。五十一有六。无此第六。彼第六者。即此第七。或有释言。此第六七合是彼第六。今异相者。即彼现在。有现在分及未来分。此离彼合。亦不相违。若作此释。便无觉天相待师义。故应知前所说为善。
别破分二。初五段破。后例往过去。后三合例业用破故 第一难有三。一有方所。二与现在无别。三应是常。初难量云。未来应有方所。有来至故。犹如现在。又未来应与现在无别。有来至故。有方所故。犹如现在。又未来法体应是常。本今有故。如虚空等。五十一云。未来诸法。不来至现在。无方处故。犹善无为 第二难有二。一未来不生于今。现在本无今生。量云。未来世法应非有为。本不生故。如虚空等。亦非实有。非是无为。本不生故。如兔角等。二未来未生而言死没。量云。未来诸法应无死没。本未生故。如虚空等。又未来法亦应有生。许有死故。犹如现在 第三难有二。一破应是常。量云。住未来世为缘之法。应是常住。不迁流故。如无为等。二应本无今生。非未来法生。此违宗。难彼说未来法流入现在。今现在法。未来缘生。未来先无。今方始生。非未来法生。岂不违宗 第四破业用有三。一本无业用。今有业用。难云。是即本有其体。今方有用。便有同前缘生之中第二过失。现在业生。非从未来生故。用不离体。应非新有。体不离用。应非旧成。为量同前 二云。业用与法有异相。难云。此业用相。与其本法。二俱体有。业未来无。故不应理。量云。业用未来应有。许一切有故。如体。体未来应无。许一切有故。如业用。或以异相为因。体与业用。互相异故。宗喻同前 三云。业与本法无异相。难云。业用则法。法体本有。本无业用今方有者。不应正理。量云。业应本有。即体故。如体。体应本无。即业故。如业。彼宗计业与体无别。今难异者乃是设遮。五十一云。佛说诸行非常非恒。汝业无常。行应是常。便违佛教。
余三例破中。复有自性杂乱过失者。此显第七有现在分杂乱之过。未来既有现在之分。应即现在。有现分故。犹如现在。现难亦然。故成杂乱。其相圆满。应立量云。未来相应满。有余一分相故。如现在。或现在相应不圆满。有余一分相故。犹如未来。异相之难为量同此。第二结前中有九故字。自相者。结前三世自相一异。共相者。结前三世常无常。三世共有故。余七即前七。难三世二他返诘。
如是记已者。谓记别分别解释深密之义。
如说一切有谓十二处者。此言意显。十二处通三世。意识所缘法境。三世俱是。若去来无便违此教。
三重征破中。彼宗缘无不生心。缘兔角等时。曾别见其兔。曾别见其角。合之一处。非今缘无。若尔便佛教相违说无知无故。不尔唯应有知于有。下难缘无心者。是设遮计。
第四释彼所引经有三。初释十二处。次释过去业。后释有三世色等 于无法密意说有无相者。意显无法能自持无。有此持无之法故。成密意说之为有说之为法。非显无法如有有体 于有法中亦密意有者。有非实假说有持。故名密意。
由此因缘彼行胜异相续为转名习气者。即此习气行之胜异。相续间断隐显细粗缘不缘碍不碍等有差别故。
第五三释。名十二相。未来中可生法相。谓不得非择灭法。不可生法相。谓得非择灭法。生法应可求。不生法不应求相。
第四破我中有五。一叙宗。二问意。三叙执。四征破。五显正义。
有我萨埵等者。此唯有六。八十三中有八。般若有四等。皆如枢要会。
叙执中。初总叙二因。后别显二因。因修不思。亦知有觉。作意思量亦知有我。故名二因。
征破中有二。初别申十难。后总结之 一不觉为先难。难先任运知有我 二世间所作为以觉为因下。思觉为先难。难前作意思量亦知有我下。合难二 三为即于蕴施设有我下。于蕴假设难 四所计之我为即见者等相下。于彼立为难 五为与染净相应下。建立染净难 六为与流转相相应下。生死涅槃难 七为由境界所生若苦若乐下。作受解脱难 八又汝今应说自所欲为唯于我说为作者下。施设有作难 九又汝应说自意所欲为唯于我建立于我下。施设言说难 十计我之见为善不善下。施设众见难 下结之中有十故字。应配此文。初难有四。又字即分为四。初难云。为即于所见事起萨埵觉者。此师本计。离蕴有我故。计所见色等为我。是颠倒觉。遮即蕴计。此违教失。无别比量。或即蕴计师云。执有我见沉沦生死。言无我见能证得涅槃。故于色等此有我者。名为颠倒。若彼异蕴计有我者。我有形量等。不应道理。彼离蕴我。或如身量。或如芥子。故有形量。此难我有色不成 有胜劣者。受用刹帝利等者想用。或愚智者行用。或能取境界者识用。故离蕴外无别此能。总立量云。离蕴之我应无形量等互许离蕴故。如兔角等 第二难云。为唯由此法自体起此觉等者。此意问。于所觉境自体起我觉。为于余处。若于所觉法自体起我觉者。汝如何说即蕴计我。名为颠倒。于所见色。有形量等。起我觉故。色即是我。故非离色而别有我。执色为我。故非颠倒。量云。汝执色我心应非颠倒。许顺所缘故。如他心智等 若由余体起此觉等者。谓亦由心等。起形量我觉。即于一切境界法。起形量觉。非唯缘色。亦应缘色得有我胜劣等觉。非唯缘受等起于彼觉。境心二种便成杂乱。一色等境。亦是受想行等觉因。量云。汝宗色等应是受等。起胜劣等觉故。如受等。余一切量准此应知 第三难中。若不缘起者即非拨现量者。现量现见远杌为人。便于无情。起有情觉故。不起者名非现量。此中亦有世间相违。略故不说。此意难云。汝计缘色等得起受等觉。皆是真觉。非为倒觉。故于远杌执为人觉。亦应非倒。此既颠倒。返成于无我。妄起萨埵觉。计有于非情。起萨埵觉故 第四难云。若取现量义者唯色等蕴是现量义我非现量义不应理者。义者境也。彼宗计我非现量境。今言现境。是设遮破。唯五蕴是现量义。彼此共成。我非境义。汝宗自述。今言现境。乃是违宗。此觉若取比量境者。此我之觉。童稚上起。彼未能思。不能比度。不应率尔我觉得生。量云。婴孩我觉应不得生。无思度故。如石女儿。总立量云。汝我俱非现比量境。无同喻故。如兔角等。
上来四文不觉为前难讫。自下第二思觉为先难。有五又字。即为五段。数论执我体唯受者。胜论执我通作受者。下破作用。随义应悉。第二难中。若无常者此所作因体是变异执有我等者。所作者。生义。所作之因体是变异。无常之法。我是作者。仍言有常。而有所作。不应道理。显扬论云。执我有所作。不应道理。不说有常。今但言执我有。有通二义。一有常。二有所作。常有量云。我应非常有。有所作故。如粗地等。若是常者。我应无所作。以是常故。如虚空等。常是正难。无常设遮。
第三难中。有动作我等者。数论胜论。我无动作。遍虚空故。遍出离系。执我有动作。不遍空故。作义虽同。动义别故 有动作我有所作者。是则常作。不应复作。我常有故。恒动常作。非今始作。不应复作。量云。汝动我未作先应作。恒动作故。如今所作 无动作我而有所作。不应道理。量云。无动作我应无所作。无动作故。如虚空等。
第四难中。若有因作而言我作。便违自宗。若无因作。我应恒作。我恒有故。不待因故。量云。余一切事。未作此事时。亦恒应作。执我恒有不待因故。如今作时。
第三于蕴假设难中分二。初叙四计。后别征斥。四计者。初即蕴计。后三异蕴。异蕴中。初我。异蕴住在蕴中。次我。异蕴住于蕴外。我仍属蕴。谓此是色我。乃至识我。后住蕴外而不属蕴。
破第二计。难常中有四破。第三若不生起法及非法应诸蕴身毕竟不起者。我若不造法及非法。后蕴应无。以无因故。量云。应后蕴毕竟不生。执我不起法非法故。犹如兔角 又应不由功用我常解脱。以不生起法非法故。量云。汝我在生死不由功用应成解脱。不造法非法故。如涅槃位。彼说我得涅槃之时。离众缚故。名为解脱。在生死中。便有缚缚。又于此灭坏 后于余处不作而得有大过失等者。我无常灭。业亦随无。后余果生无因而有。是谓不作而得过也。我今佛法种刹那灭。随本识中前灭后生。果由因起。汝无熏习我灭业亡。后果无因故成大过。量云。汝我灭已后有果应不生。以无因故。如兔角等。
破第三计中。若蕴外余处汝处计我应是无为。此难乍似相扶极成。彼计常故。今此无过。六十五云。无有变异。是其常相。我既无变。当来现在有二因缘。皆不应理。若当来无变者。便无生老病死损等。为人天等。五趣流转。若现在世无变者。便于爱非爱等诸境界中。应无苦乐爱恚痴等之所变异。乃至不应由此等故行法非法。我既有此现当变异。即是无常。体即是蕴。故实蕴有。便无此相。此相无故。应是无为。若是无为。便无此相。量云。汝受蕴我应无此等变异之相。许无为故。犹如虚空。此言应是无为者。显我应无变异相义。或此中意。难成虚空。汝我应是虚空无为。许异蕴故。如空无为。其真如等。非定异蕴。无不定过。
破第四计中。应无染污者。六十五云。若无有蕴。便无有色与身相应。乃至亦非受用境界分别意相应。既无此五。不由功用我应解脱。无有染污。又我与身不应相属。量云。我应无染污任运解脱。又应不言我有色等。计异蕴故。不为蕴故。如虚空等。彼计实我虽不属蕴。仍言我有色等。故为此难。不尔便有相扶极成 不应相属者。是我有色等义。非摄属义。第四于彼立有难中分二。初为二征。后随别释征。初复二。初标二门。后随别释。此难思觉有我中。已正当见知我有也。释第二门中。复分为二。初标二门。后随别释。二门者。一所成业。二我所执具。
业中有五。一如种子难。亲所作故应无常。二如陶师难。别体成故应非常。三如神通难。有自在故。应无地狱贪嗔等生。四如地难。无作所依显了业故。五如空难。色无假立。无业用故。
若是我所执具者。若言如镰等者。此意说言。谓镰非但能断他物。离镰之外。亦有刀等能断于镰。离见等外于余物上。别有能见。能见等用。定不可得。故离见外无别有我而执见等 又释非但镰能断物。更有余物能断于物。离见等外别见业故无有我。此释稍疏。喻不相似。难见等是我所执具故。
如世间火虽能烧者亦得能烧等者。人为能烧者。火为所执。能烧之体。火离于人。自能烧物故。见等见物离自能见何假我耶。此二比量。思准可知。
上来合难即见者等相展转相生。自下方难离见者等相。第六生死涅槃难中。诸行中此流转相可得如于身牙河灯乘等者。此意说言。如于身行中流转可得。其外法牙河灯乘者。虽无有我。亦得流转。故身流转。何须有我。量云。内身流转定无有我。有流转故。如牙河等。
七作受解脱难中。设是我者我应无常者。彼受者作者等不是诸行。即是我者我应无常。有作用故。如手足等。若无变异应非受者等。无变异故。如虚空等。
十施设众见难中有三。一难我见善不善。二难无我见善不善。三难我及我见计为我邪。我见有二。一执我见彼说颠倒。二缘我慧彼说非倒。今双问云。初难善者问缘我慧。量云。缘我之慧亦应颠倒。缘我慧故。如执我见。或设难执我见。若是善者。如文可知。若不善者。不应说正及非颠倒者。见已不善。应非顺境。如何名正。我有称心缘起我觉。所执之我说非颠倒。唯识叙彼云。若尔如何执有我者所信至教。皆毁我见。称赞无我等。乃至广说。故今问彼。无我之见若言是善者。外道亦赞无我见故。若言不善而一切智者。此纵彼师名一切智。赞无我见速证涅槃。今说为不善故。不应道理。若说佛为一切智者。赞无我见他不信故。
第五常论中。文亦有五。我及世间皆是常住等者。世间有二。一五蕴世间。二国土世间。数论师计。二皆常住。或随所应。余师所计。我者自我。世间者他我。下诸常论法依此计。作者有二。一自作。谓宿作因。二他作。空时方我本际等作。此非二作者作。名非作者作。亦非自在天。及梵王等。诸变化者之所变化。名非化者化。此依八十七卷释。由性常故不可损害。如山地等积集而住。
伊师迦者。西方二释。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坚硬常住。我等亦尔。或复有草。名伊师迦。体性坚实。故喻我等。
六十二见中。四十见是常见。谓四一切常。四一分常。八有想。八无想。十六非想非非想。并计极微体性常住。胜论顺世。皆有此计 叙执有二。初叙四十常见所因。后叙极微执常所以。六十二见。如此卷。及后卷之五十八八十七。显扬第九。第十。对法第一。唯识第六。别章等释。其梵网。六十二见经。及舍利弗阿毗昙。是正量部义。长阿含经梵动品。是大众部义。大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二百。是一切有部义。非此所宗。其大品经第十五。大智度论。说身边见以为根本。五蕴各有四我所见。三世各成二十句见。并本合有六十二见。随机别说。非此所明。恐繁不述。
依下中上静虑者。此四一切常论。八十七云。谓计前际三常论中。由上中上清净差别。各宿住随念俱行。意显依下品定起宿住念。知过去二十成劫。依中品定忆四十成劫。依上品定忆八十成劫。皆悉是常。由执世间空劫为隐。有劫为显。非灭坏故。四依天眼见现在世。不知生灭。或见诸识。此灭彼生。无断绝故。见粗非细遂执为常。天眼为先。方见生死现在故。是未来前际。此中前三忆过去世。后一现在未来前故。合名前际。此诸见中。过去名前际。未来名后际。现在通二。待望别故。
或见梵王随意成立者。一分常见。梵王立言我常子无常。有彼者。随彼意立此无常彼常。是初一分常见。
或见四大种变异等者。闻梵王立大种常。心无常。或心常。大种无常。同彼忍可名第二一分常见。三戏忘天没。来生此间。四意愤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二俱忆言在彼诸天无此二事。故是常住。我有来此故无常。故名第三第四一分常见。此中说依定得宿住念。忆色界法胜计者见故。略说初二不说后二。
后际见中于想及受虽见差别等者。虽见受及想二体。我所差别。不见此二自相差别。执为我所计。我有想等三十二见。若见自相之执我所或不见自相者。显扬第九云。不见我自相差别。谓不见我都无自性。执此想受为我有之。遂便发起三十二见。我及世间诸常见。生八有想八无想见。俱非之中。有色等四。有边等四。小想等四。合名为想。有乐等四合名为受。至下当知 有想者。除无想天及非想非非想。余一切地 无想者。谓无想天 俱非者。谓非想非非想处。
计有为先有果集起离散为先有果坏灭等者。谓彼计执。实有体性。空劫时为先。至成劫时有果集起。散常极微集成粗故。于坏劫时。粗聚众色离散为先。有四大坏灭。还唯极微。住在空劫时。彼由宿住随念。见坏劫未粗色散成微。成劫之初散微成聚色。或见空劫迥色诸微。遂执为常。此胜论师执细常粗无常。
破执有二。初破。后结。破中初破三十二见。后破极微。初中复四。第二破中。若取我者忆念过去如是名等诸有情类等者。谓得宿住随念有情。忆念我昔如是名姓。名姓既非我体。如何言念取我而生。
第三难云。缘彼现前和合色境眼识起时等者。此中问意。眼识现在缘色之时。住昔曾起耳等识法。为灭为转。若言转者。于曾所起百千境识。由今现在一色境界。依一切时位。彼诸识皆起。便违正理。
第四破云。所执之我由想所作及受所作等者。此中意显。想受二法俱为我所。由此二种击作于我。我或有时。有一想等。故想受二名为能作。我为所作。如世财物击作有情。有情或时。缘少财等生贪嗔等。此亦如是。非我先无为想受作方始。有义。
若言无者。有一想已后种种想等者。此下合难想受作我无变异义。以有想十六见为难。十二见想作。四见受作 一想者。八十七云。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种种想者。谓在下地狭小想。即种种想。无量想即是一想。无所有处亦是一想。非无量想。略故不说。又执少色为我。想为我所。想与彼合名为少想。瑜伽故指在种种想地。执无量色为我。想为我所等。名无量想。瑜伽故指在于一想。然八十七云。如其次第。前二有后二。然逆次第非顺次第。义理推故。此难前想所作无变异。
我纯有乐等者。八十七云。有乐。在下三静虑。有苦。在捺落迎。有苦有乐。在鬼傍生人欲界天。不苦不乐。在第四静虑已上诸地。此难前受所作无变异。又想论中八句。
又若计命即是身者。下。因难想作。便明有想论中我有色等死后有想等余八句。以前叙执中。于想及受皆起执故。命者我也。执我有色死后生有想地。执我非色死后生有想地。若执我俱遍色非色无二无缺。彼计我亦色亦非色死后生有想地。为准此第三句。说第四我非色非非色死后生有想地。
又若见少色少非色者。彼计我有边。计色非色二俱是我。但见少故。名为有边见。彼二无量。便起第二。计我无边见色我少非色我无量。或翻见此。便计第三我亦有边亦无边。第四句翻此可知。文别义同。更无别理。或翻第三别有自体。谓得涅槃解脱之我。远离二种。名非有边非无边。此四为先。死后皆生诸有想地。故十六论合难想受所作我体无变异义。若无变异。云何有此变异不同。唯难想受二所变异。无想俱非故略不说。后二四句。与无想八及俱非八。初执我同。但是死后。如前所说。生地有异。无多别故。略而不说。
第二段。破极微中有五。初难中。若已观察违诸量故者。现比二量。所不得故。犹如兔角。定非实有。彼宗虽计现量所得。此宗说非空劫迥色。但有阿拏已上粗色。现量可得。非极微故。小乘虽言轮王及天眼二现量得。然非我许。虚构成故。
第二难云转复羸劣而言是常不应理者。量云。极微转小应非是常。损减羸劣故。如阿拏色。彼计比粗色损减无常故 若由异相是则极微超过地水等相者。即应粗物是地水等极微。乃非许异相故。量云。极微应非地水等相。许异微等地等相故。如心心所。又亦不能生地等果。非种类故。如心心所。又彼极微离地等外更无异相可得定非地等。非彼类故。如虚空等。此中二难皆是本宗。
第三难中。若不异相者由与彼因无差别故亦应是常等者。彼本计云。所生粗色不越因量故。难因果二相既无差别。因亦应为果。无异相故。如果。果亦应为因。无异相故。如因。故无决定 若从离散应一切时一切果生等者。成劫之时。聚色若从散别极微生。即空劫时所有极微。皆能生果。因恒有故。如劫成时。非但成时为因有果。故成因果无决定义。又粗聚色性。是无常能生。散极微体是常住。粗细常住二返相生。应一切时。相违之因生一切果。故说应无因果决定。计异类法得相生故已上设遮。下破本计 若言不过彼形质量等者。因果二量大小既同。云何极微名质分粗形有分。成唯识云。所生果色不越因量。应如极微不名粗色。为量如彼。显扬第十四云。若不过者。粗质碍物。应如极微不可执取。不见质碍。不明净物。同在一处故非道理。彼说量德合故非粗似粗等救。皆如彼破。
若言过者诸极微体无细分故不可分折取生粗物亦应是常者。极微不可折。有体既称常。粗物虽过本。有体亦应常。显扬十四云。若过彼量者。过量之处。粗质碍物非极微成。应是常住。此意难言。极微无细分。不可折称常。所生粗物过量之处。余之细分不可分折。亦应是常。且难初二合所生粗名极微。非难余有分。若转计言过量之处余之细分一分极微。本无今起者。是即汝计极微为常。不应道理。许新生故。显扬云。若汝计有余极微生。是则极微。应非常住。或诸粗物是细极微性。而得新生。本无今起应一切极微体皆非常。此重难前不过量义。过量义是转计。不过量是本宗。上来合是第三段破。有三转遮。寻文可解。
第四难。显扬有三。一如种子辨体生。应是无常。二若如乳即体生极微。应变异。三如陶师别体生极微。劬劳即此思虑。成唯识难有二。一难极微。二难粗色。极微有三难。一实。二常。三能生粗色能生粗色有二难。一不越因量。二是实有。皆广如彼。
第五难。谁复于彼制其功能者。谁于彼极微。制有情功力。不令生之。比量可知 若言不因有情是即无用而外物生者。用谓由也。所用也。于有情无用。不由有情故而外物生。不应道理。量云。汝等外物应不得生。不由有情故。损于有无因故。如龟毛等。
第二结中。有八故字。初三结破四十常见。后五结破极微是常。初文有四。不结第一。例破易故。余三次第各配一又字。后结极微五又字亦然 共相故者。结前常义。常与无常是共相故 自相故者。结异不异相。极微自体。相与果。异不异故名自相。
第五申正义中。一切时者。于三世时 一切种子者。于一切有为差别种类中 自然者。本性 由他者。为他物坏 无生者。无起作。于此五中。无变无动。乃名为常。彼前所计。既乖此五。明知无常。不应妄执。
第七卷
宿作因中文有五 广说如经者。谓如经言。凡诸世间所有士夫补特伽罗所受。皆由宿作为因。由勤精进吐旧业故。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于后不复有漏。由无漏故业尽。由业尽故苦尽。由苦尽故得证苦边。此等并是佛经本文。牒叙彼宗。今此论中合为八句。而散牒释。应寻此文以知论意 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谓宿恶业苦行。便吐现新恶业。由不作之害令不起。二业既尽后无有漏。纯是善故说后无漏 由业尽故苦尽者谓宿作因所作及现法方便所招苦恼者。今现苦恼皆宿作因。现在作恶不招现苦。由现作恶方便力故。故业便熟。故论言及现法方便。非是现恶别招现苦 无惭外道者。即尼揵陀弗怛罗。成唯识云。无惭外道离系子也。露形苦行。离诸系缚。外形既尔。表内亦然 若用宿作为因者汝先所说由勤精进吐旧业故等者。此中意说。一切恶因皆是宿作。何故说言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等。新亦作恶非宿作。量云。现在恶因于此身有能招苦。恶因摄故。如宿恶因 或复有苦杂因所生等者。因先善业得事王君。邪事为因而返招苦。二业果熟故名杂因。非是二业共招一果。或复故业应招苦恼。邪事王故。故业便熟名为杂业 如事于王如是由诸言说商贾等业等者。先造善业应获富财。诳语謟逗遂获珍宝。二业俱熟。是名杂因。如是由先获财善业。今者应熟。假现农业。或假劫盗。或假屠害。便获富乐。亦名杂业。有虽商贾等。乃至屠害。不获财富者。先无善福可获果故。如新所造引余有业者。即是一切顺现受业。养父母等。乃至工巧业处现获珍宝。皆纯现业。
自在等作中。文亦有四。叙宗中 士夫。即补特伽罗 丈夫。即神我也。能造作故 自在等者。自在即大自在天等。谓唯识所云。大梵.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我等 颂中功能无体性者。难彼功能理不成熟。名无体性。显扬十四更有转计。恐繁不述 若有用者则于彼用无有自在而于世间有自在者。用谓自在。所须作用。且如人天有妙欲故。可言有用。三恶趣等。诸无用具。此等现前如何自在。于地狱等不须自在现前故 若无用者。于自在天都无所须。而生世间是则自在。乃有痴狂愚痴之过。故非道理 若唯用大自在为因等者。大自在天无始已有。出所生法亦无始成故。非自在天能生诸法。如牛两角俱时出生。一果一因便违正理。故显扬十四云。如自在体本来常有。世间亦尔。不应更生。以俱有故。无用新生。若言亦取余为因者。此因不可得故。现比二量等此因无。如兔角等。故非别有。有时起善。或起不善。有时有乐欲。或时无乐欲。故非自在。显扬十四纵有因云。若亦言少待其余因者。此所待因。若无有因。一切世间亦应如是。若有余因。世间亦尔。从余因生。何须自在。彼更有征。恐繁且止。
害为正法中。文有五。第五申正义。余四如前 能祀者。能祭祀杀生人 所害者所用祭祀所害生命 诸助伴者。助祭祀者 若是法自体者离彼杀生不能感得自所爱果等者。杀生咒术。若是正法。应离杀生。此咒应独能感得可爱果。自既能感。何假杀生。若离杀生自不能感。如何转彼杀生非法。成于正法。当来感得可爱果生 若能息者无处无时无有一人等者若杀生咒术。能息贪嗔等者。不见十方一切处。亦不见三世一切时。有其一人息贪嗔等现量既不见。云何说彼能息除耶。佛法内咒。理能息内贪嗔痴毒 若遍行者自所爱亲不先用祀者。此咒若遍杀一切生处。行法为正法者。汝所爱亲。何不先杀用祀天耶。若不遍者。咒能不定。违比量故。或有不遍故 若唯转因于果无能者。由咒行杀。唯感所杀等罪因。不感罪果。又转不转比量相违 若亦转果应如转变等者。由行咒杀生。当来能变羊等恶色。令成妙色。亦应现在由咒术力不杀羊命。即令转得可爱天身。何假杀之。后令羊等舍羊身已。方取天身。比量可知。
结中有五故字 因故者。结前法非法后果因故 譬喻故者。结前喻伏毒咒 不决定故者。结遍不遍。余二可知 若业自所不欲者。自不欲乐。唯以他作名为非法。菩萨若舍妻子。先晓喻后方转舍之。不得慈善。王舍咒作而不实故。作损他体是不善。若身语业自性无记者。不善思发名为非法。或谈一切自性无记业。非顺理故。名为非法。
边无边论。文亦有四。皆依静虑宿住通。后方起此见 若依断边际求世边时等者。此观坏劫间断之时。不见后成。便起边想。非我后生。故非边见。若见成劫不见坏劫时。起无边想。若依十方周遍广求时。于上下处所。见极边际。起亦有边想。傍运神通。至一二千界不至三千。谓至无边起亦无边想。由异生类神境智通不越三千。今言无边。但傍运至一二千界。非过三千。亦不得边。八十七说与此不同。彼云。若时忆念成劫分位。尔时便生三种妄想。若一向忆上下边际。住有边想。若一向忆傍无边际。住无边想。若上下及傍二俱双忆起。亦有边亦无边想。若时忆念坏劫分位。起非有边非无边想。诸器世间。无所得故。各举一执。亦不相违。并是此边无边摄。
破中非世间住念世间边不应理者。谓从前坏。更无世间。便言边者。则汝外道。不住世间。不知今时有世间故。住世间故。住念世间故非道理。
不死矫乱中有三。一叙执。二指经。三结过。叙执中有三。初标。次释不死矫乱义。后叙四计。八十七云。有二净天。一不善清净。唯得净定。二善清净。得圣净定。无乱亦二。一无相无分别。即善清净天。二有相有分别。即不善清净天。善清净天。于自不死中。无乱而转。是故说名不死无乱。识达事义不矫称不死。亦实不死故。不善净天。有依前不死无乱。诘问便托余事。矫乱避之。自亦称为不死。天无乱故。今矫上应加不字云不死不矫乱。今就略言。但云不死矫乱。皆广如彼。非但自称。我所事天名为不死。顺天答问。名为无乱答。佛法中见圣谛者。不死不矫乱门。故亦名不死不矫乱 增上生道者。人天胜因 决定胜道。涅槃胜因。四谛是此胜因之境。有依此问。便自称言不死乱者。我之所事不死净天。教命于我。若有来问。不应正答。答则过生。但应随问而生异答。
叙计有二。初略叙。后重释。依阿含经。四问答皆别。此皆同。但情有异。一未开悟不能正答。二慢所证。谓为胜道蔑他不答。三虽少解由未定知。四性劣钝不能正答 又复第一怖畏妄语下。重释前问。与八十七同 怖妄语者。自未开悟。答他称解。故成妄语。若不称解。他知我无知 第二于自所证未得无畏等者。彼作是思。我于所证未得无畏。若他诘问。若说为有。或为异记。即成妄语。若据实有若许非有。即成邪见。非我净天。一切隐密皆不可记别。故不分明说有所证 第三虽悟而未决定。怖邪见妄语。准此应知。上之三种假事矫乱 第四无知顺言而答反问。问者汝何所欲。顺言矫乱。此皆散位。非依定心 结中即以谄曲者。曲顺彼天。谄相随答故无因见中。文亦为四。此见有二。一依静虑。二依寻伺 依静虑者。一从无想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忆彼出心。不忆前位。不知彼故。便执无因 依寻伺者。如文自说。若念自我。计我先无后歘然生 不应理者。彼执我常言无因起。违世法故。世法无因性非常故。
断见中。文亦有四。即七断灭论 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等者。此为第一死后断。余六如文 若我死后复有身者应不作业而得果者。彼计今身死灭之时。业随身灭。后若有身。应不作因而得果起。果若起者。便有不作而得果失 若我体性一切永无是即应无受业果者。不可以未来无故。现在亦无。现在既有。不可我一切永无。故我体性在现在有。在未来世一切永无。是即应无受业异熟。故成断灭 若言蕴断灭者。彼许蕴无常故。既许无常。明非断灭。量云。未得阿罗汉诸死后蕴皆不断灭。许无常故。如前生位 若言我断汝先所说粗色四大等者。既是我断。先说粗色大造之身。有病痈等。死后断灭。乃成相违。所说色等蕴非我故。四大等身即是蕴故。无色四处别计涅槃。色界趣同总合为一。欲人天别复开二。故成七断。二无因见。及此七断。更应有多。粗类而论。但分二七。非于余处。无断无因。此中七断。及四十常。并是边见 空见论中。文分为六。一标外道计。二微。三叙。四问内道计。五叙。六破 叙外执中有六。一无施与爱养祠祀。二无妙行恶行及果异熟。三无此世间。无彼世间。四无母无父。五无化生有情。六无世间真阿罗汉 施与爱养祠祀者。如次悲田.恩田.敬田三种差别。或初泛行慧。次现前敬恩田。后不现前敬恩田差别。若有其因。可有其果。因既无故。果亦定无 诸离欲者生下地者。若已离欲不应下生。今既下生。明知无从彼世来生此世 无化生有情中。或生无想或生无色等者。此少分邪见。不见当来。此三生处。拨化生无。不拨一切。见下地故。如无世间。亦无少分。不拨一切。观此文意。无想胜生。一期无心。彼粗心不见。便谓为无。后第八卷等。说中有为化生有情。定散二心观之有异。此定心观。不拨中有。彼散心观。故拨中有。五十八说。无施等三名谤因。无妙恶行名谤因。无二业果及异熟名谤果。无父无母。无化生有情。无真阿罗汉。名坏实事。五十五。说无施与乃至无恶行名谤因。无妙行恶行业果异熟名谤果。无此世间。乃至无化生有情。名谤作用。无真阿罗汉。名谤实事。彼皆自释所由。与对法第一名谤因同。此中不束因果等。但别散叙。与彼不违。彼二相违。如对法疏释。
第四问内道计 无有一切诸法体性者。前外道邪见。别空所无。今内道空见。总拨一切。故今总问。
叙执有二。一取相似甚深离言说法。即般若等密说空教。不能解故。将为显了。拨一切空。二依法相不如理思。不审思故。便拨诸法。
破中有二。初别破。后结之。别破有二。初四重破外道空见。后破内道空见 四重破外道空见者。前叙执有六。初三执合为一门破。后三各一破故 若俱有者汝先所说无有施无等者。彼师本计。不拨全无。因之与果依静虑故。见世行施生贱贫家。谓施无能。便谤少分。故今问彼生后二业。为俱若不俱。若彼全拨无一切者。此难不成 离想欲者。离诸有想之欲。即无想天是。余二如次离色界欲。及入涅槃。彼计有离下欲界欲。不许有离已上地欲。三定以下。彼说非无。独拨余无。便乖比量 为有阿罗汉性而于彼起增上慢者。此意问言。为世间有真阿罗汉。而起增上慢。自谓阿罗汉。为有此为无耶。若有者。无真阿罗汉不成。若无真阿罗汉者。起颠倒执。自谓阿罗汉。应是阿罗汉。不倒既非颠倒者应是真 破内空见中。应无颠倒所执也。染依他也。净圆成也 又颠倒者乱心。染谓三杂染。净谓二净。既胜义中都无此者。便无生死。亦无涅槃。何欣。何厌。何得。何舍。如唯识等及此论征。皆如理解。
结中有五故字。初四结破外道。后一结破内道。
妄计最胜中。文亦有四 婆罗门是白净种者。非白色也 可得清净者。修行洁戒可得净故 口腹所生者。禀教而生。亲所生故。刹帝利是梵王膝生。吠舍等是足所生 以见世间真婆罗门性具戒故者。见内出家。真净修行。奉律持戒。净修梵行。诸律师等。真婆罗门。彼贪名利。及恭敬方便自显。故作是计。
别破有十。准下结中有十故。故一产生同。何独彼胜。二作业一切同余。唯婆罗门独胜。深乖正理 第三受生故中。若三处现前是彼是此等者。前第一卷云。一俱起爱染。二调适值时。三中有现前。今是彼是此。即前父母俱有染心 由彼者。即母调适值时 由此者。即健达缚正现在前。诸婆罗门与余同此。宁复胜余 第四若工巧业处若作业处若善不善者。作世生业。或善不善一切皆同。宁胜余类 第五增上故。若王若臣若机若捷增进满足者。或为王。或为臣。若机辨捷速。若道位增进。与余皆同故 第六若为王领录 第七若修梵住已梵住者。四无量 第八若修菩提分 第九若悟声闻菩提等 第十又汝何所欲下。戒闻胜故 若由从胜种类生者汝论中说于祠祀中若戒闻等胜取之为量等者。彼论中说。祭祀之时。读祭祀文。若持戒多闻。取之为量。令读祭文。是非取则。若取胜类。便违此言。不假有戒等。而读祠文故。
妄计清净中。文亦有四。初叙有三。一五现法涅槃。二别叙水等清净。三持余戒等清净。初一受天欲尘。后四现法乐住名五涅槃。引定在身。离欲恶法。得定怡乐故。名现法涅槃。人等欲劣故不建立 前来所说四有边论。四不死矫乱论。二无因论。及此五现法涅槃论。如是十五。并邪见摄。前说边见。合四十七。并此总成六十二。邪见边见摄。我见为本。见戒二取为助伴生。故对法云。六十二见。于五见中。或二或一切持 油墨戒者。油和其墨。涂身为戒 持灰戒者。灰涂身故 彼谓得诸纵任自在。此是总也。何者诸自在。一欲自在。即前心自在。即天妙欲。境随意用故 观行自在者。即前观自在。谓四静虑自在。合名五现法涅槃 又如有一自苦身故自恶解脱者。即前第二入诸河中沐浴清净 或造过恶过恶解脱者。前第三持狗戒等。食粪饮尿。行诸恶事。罪恶消灭。随狗牛等所行。诸事皆随学之。名持彼戒。
破中有四复次分三。初一又字。破五涅槃。次一又字。破水净计。后二又字。破狗等戒。初文有二。受天妙境四定现前。分为二故 执受者。身心执受。而修行义。
吉祥论中亦有四。日月蚀等时。然不吉祥。为事不成。若随顺彼精勤供养。众事皆成 饷佉者。即前所说蠡贝也 但见日月乃至众生净不净业果报成熟等者。逢日等蚀时。众生善恶业成熟故。随应获果。见恶果者。谓由不顺日月等故。招不吉祥。见善果者。谓由随顺日月等故。获此善果。自既诸见亦为他说 若日等所作者现见尽寿造福非福业等者。现见世间。有造善业。现获善果。有造恶业。现获恶果。若由日等。作此事不成。违现事故 上来破计。皆有比量。恐厌烦文遂难偏叙。诸有学者一一应作。
第八卷
地第五门。杂染等起中分二。初明三杂染。后明断三杂染修六现观。初中复二。初略问答。后重问答。答中复二。初列三杂染。后随别释。烦恼杂染有三。初问。次略答九门。后别释 杂染者。与染相杂。染谓烦恼。或相应。或缘缚。或等起。或间生。或俱起。名杂染。烦恼具五。善业具四。除相应。生具后三。随应有之。故名杂染。
自性者。烦恼体。对法第六。说不寂静是诸烦恼共相。今言自性者。遍烦恼故名共相。一一法体名自性。或对非烦恼名自相。烦恼一一自对望名共相。所望义别亦不相违。
不寂静行相续转者。前是现行。此是种子。彼论释云。由此生故。身心相续。不寂静转。是烦恼相。此复有六。谓散乱.颠倒.掉举.惛沈.放逸.无耻不寂静性。
七随眠中。欲爱随眠。谓欲贪品粗重 嗔恚。即嗔品粗重 有爱。即色无色贪品粗重。余如自名。各自品粗重 贪开二门。余各一种。合成七者。对法论说。未离欲求等者。由欲爱嗔恚 所随增。依欲求门二增长故 未离有求者。有爱随增 未离邪梵行求者。由慢无明见疑随增。彼得少对除便生憍慢。愚于圣谛。计邪解脱。解脱方便。于佛法中犹预疑惑。随其次第四所随增。计邪解脱见取也。解脱方便余四见也。余各自门。由此义故。此七种唯彼三求。依各各增长别别说。故与诸处并不相违。至下差别中。更当引八十九释。
八种中。见外离二取者。取见别故。二取离者。见戒别故。
九结者。八十九说。依九事生。广说如彼。恚嫉悭三唯欲界系。通见修断。余六通三界。故对法云。爱结者谓三界贪等。取见两门。重单别故。所计别故。故各别说。嫉妒他荣不重正法。悭吝资具不遵远离。由此九种广行不善。不行诸善。为恶兹甚。能和合苦难可解擿。偏立结名。
十二谛中。苦与集。灭与道。类类说者。有漏无漏果因别故 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道谛者。遍智谓道谛。果谓灭谛。道谛果故。遍智所显。即道谛体。由自遍智显是道故。欲界增上者。已有因义名为增上。即由已起修因所得。故名增上。体即灭谛。或已有果义名为增上。谓即道谛有灭果故。一增上言贯通彼果。及彼所显。遍智即彼。或彼即增上。名彼遍智。余准可知 又有解云。遍智即果道谛也。遍智所显灭谛也。此义不然。非次第故欲界四谛各十烦恼者。对法唯识一切皆同。五十八中。苦谛具十。余三各八。成唯识云。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故四各十。别空非我。属苦谛故。余三各八。苦谛具十。或有别释。四各十者。非一一行相各别迷障谛。但烦恼生时。有能迷能障谛理。故约总行云各迷四。非身边见别迷余三。行难知故。或身边见。闻说灭道。而生怖畏。恐我断故。名迷灭道。理实但缘苦集谛起。总言述四谛。理实非三各具十行相。如唯识疏说。
萨迦耶见。说一切有部。经部。大乘。三释皆别。如唯识疏 等随观执者。明见行相。于五蕴中。若自若共。平等观察。随彼所观即执为我。
边见之中。若分别不分别者。唯识第六有二说。一云。唯断见。通此二门。一云。亦常见。引教及理广如彼说。
见取中。以萨迦边执见邪见等者。此明见取之境 所依者根 所缘者境 所因者种子。总执为胜及与能净。二义具足方名见取行相。戒取亦然。所执见戒有差别故。分成二取。此中见取。但言为胜。不说能净。戒取但说能净解脱。不说为胜。唯识会云。影略说故。或随转门。不尔如何非灭计灭。非道计道说是邪见。非二取摄 为最为上胜妙第一者。执三界法。如次别故 即于彼见彼见随行者。由诸戒取依前见取。妄执戒禁为胜能净故。言于彼见。于者依义。非执彼见为戒取也。执随顺彼见所受。戒禁相应蕴等。为胜能净。故言彼见随行。或于彼见。即前见体。彼见随行。即见相应。于者依义。依见及随行所受戒禁。执之为胜净。名戒禁取 为解脱为出离者。执三界法如次为戒取。如次为出离三界之因。
慢中于外及内高不胜劣者。于外高下。于内胜劣。于外下者。谓卑慢。于外高者。谓余三慢。增上邪慢我慢。不缘外故 于内胜者。谓六慢。执我高举。无德谓有少德谓多等。皆内胜故。卑慢一种名内劣。不如他故。
疑中。唯用分别异觉为体者。唯识二说。一云。疑体即慧。毗助末底。是疑义故。末底般若。义无异故。犹豫简择。是疑义故。此名分别。异觉为体。故疑即慧。是彼证文二云不然。别有自性。五见世俗不说疑故。毗助若南。智应识故。由慧不决名为分别。异觉为体。性非即慧。
一种子随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者。此释随眠义。由彼随眠。世事中行。令有漏法皆有粗重无堪任性。障修行者及诸圣法故。言由彼增上事故。或由惑种发业润生。招多生果。故名由彼种子增上事故。
由摄受现法鄙贱故者。由烦恼故。摄受现在贱色等法。成其鄙恶下贱法故。
又由七门一切烦恼于见及修能为障者。前六见道障。后一修道障。五十九云。萨迦耶见.边见.邪见。名邪解了。迷四谛故。无明名不解了。疑是解了不解了。见取戒取及贪嗔慢。缘见为境。见所断者。一切皆是邪了迷执。上来四门。总摄一切见断惑尽。此等迷苦集谛者。是迷彼因依处行。迷灭道者。是迷彼怖畏生行。若修断烦恼。名任运现行。
烦恼上品中。谓猛利相及尤重相者。即旧所言利而勤也。坚执不舍名尤重故。单猛利。单尤重。或俱。皆上品。或此唯取俱。非单起由相续故者谓贪等行诸根成熟少年盛壮无涅槃法者。贪行嗔行痴行等分行。此等诸根成熟。名烦恼相续。在何身起。谓少年盛壮。及无涅槃法者身之所起 由事故者。依三种事中所起烦恼。名为上品相 究竟故者。最初圣道究竟所害。七倒中。想倒。以于四境所起妄想。想数为体。五十三云。谓诸愚夫。无所知晓。随无明起非理作意。于所缘境。无常等计常等。取相而转。是名想倒。故以想为体。
见倒。即以妄想境中。忍可欲乐。建立执著。三见一少分为性。谓身见常见见戒取。如文自说 心倒。即以除前诸见。所余贪等烦恼为性。能染恼心故名心倒。此心倒云。谓即于彼所执著中。贪等烦恼 有说心倒体唯是贪。染心胜故。言贪等者。等取一切贪。非离贪外等余嗔等。五十三云。此想颠倒。诸在家者。能发心倒一分。出家者。能发见倒。想体非倒。由妄取相。以为总门。在家出家。依之方起心倒见倒。故与倒名。论解根本自体等流合。解见心二倒之体。想体非倒。故不重释。俱舍论说。四颠倒自体。谓从于三见。唯倒推增故。想心随见力。彼说常见为常倒。计净计乐。俱为见取。有身见为我倒。要具三因胜者成倒。一一向倒故。简戒禁取。缘少净故。二推度性故。简非见戒。三妄增益故。简断见。邪见非妄增益。无门转故。所余受等。非世极成。世间但说想心见倒。不说贪等。故余非倒。今此不然。一倒依。二倒体。所依想胜。受等非倒。显出家者增益见名倒故。断邪非倒。诸在家者。烦恼乱心。或多由贪。难可解脱故。说一切惑贪为倒故 倒体中。唯分心见。显扬论说。由四因缘起于四颠。故余非倒。此中心倒通缘四贪。下文但言贪通二种不说常我亦起贪者。从胜说故。我常见俱亦有贪故。诸文皆说于四境贪。名心倒故。世间多于乐净偏起。非实唯二。不尔如何言即于彼彼前四倒。见所执中贪等为性 见取是不净净倒戒取是于苦乐倒者。随其所应。缘见缘戒。及相应法。为胜能净。故是二取。不尔便成邪见所摄 想心见三。皆通四种。四无别体。且于四见倒中。常我通见修。中二唯见断。想心二倒。随应通二。如其所应观自相引。成于本等流。广如对法第二。及第十卷疏释。
烦恼差别有二。初释名。后出体初中有三。一标。二别释二十六门。三结 增上种子之所随逐名随眠者。不但本或微细随增。亦胜种子之所随逐。又即七种与余为因。故名种子。常遂行者七号随眠 邪行方便故名为轭者。如世车轭于车。为车方便道引于车。今此亦然。三业邪行。如车之体。四轭能引以为方便。轭造恶者不越邪路。能导恶生名邪行方便 覆真实义名盖者。若依第二帙等解。盖覆其心。今说由此不证实义。亦不相违 不静相故远所随故名箭者。恒动不安名不静相。远逐行者以为损伤。名远所随。假喻称箭 能摄依事故名所有者。对法论云。由多积集所有资具。恒与怖怨等共相应故。彼说有外。此言依事能摄。有内所依身。及外资具事。狭宽义别。亦不相违。此等释名。如对法第七。及九十八。或有不同。恐繁故止。读者应知。
唯七名随眠者。根本说七。随增义胜故。八十九说烦恼种子。皆名随眠。由三品别。故唯立七。由未离欲立欲贪。由已离欲立有贪。由俱品故立余五。以此总摄一切烦恼随烦恼。唯三者。据胜说故。对法论说。一切烦恼皆名随烦恼。有随烦恼而非烦恼。随烦恼生其义通故。
缠有八者。八十九说。一切烦恼由现行者。悉名为缠。然有八种。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偏建立。对法论说。惛眠障止。引沉没故。掉悔障举。外引散故。嫉悭障舍。于自他利悭妒门中。数动心故。无惭无愧障净尸罗。犯诸学处无羞耻故。更不立余忿覆等法。八十九说。障戒定慧及于利。而生悭嫉。
暴流四中。欲暴流。以欲界。除外道所起。见及俱无明。所余一切烦恼为性 有暴流。以色无色界。除外道所起见。及俱无明。所余一切烦恼为性 见暴流。以三界外道所起见为性 无明暴流。以三界外道所起见相应无明为性。对法论说。初是习欲求者。第二是习有求者。后二是邪梵行求者。能依所依。相应道理故。八十九同 四轭亦然。体性无异。八十九说。上品烦恼名暴流等分行烦恼名轭。是二差别。
四取者。下第十卷。以四取能取之贪。而为自性。对法论说。初一即贪。后三如名以二取我见。而为自性。或彼四取体亦唯贪。彼云由贪著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家者。更相诤故。八十九说。依二品立二取。一在家立欲取。二出家外道等。立余三取。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如是一切总说为取。四取为所取。取此四贪名能取。为得诸欲及受用起初取。贪利养恭敬故。为诘责他。免脱他难。起第二取。取诸禅定为所依止。起第三取。为欲分别作受果者。及为随说流转还灭士夫之相。起我语取。如是合名所为取。身护语护名戒。形貌饮食威仪行相名禁谛故住。故论说有我名我语。广如彼释 唯此初一。唯欲界系。后三通余 四系者。八十九云。唯依外道差别建立。对法论云。能为四种心乱因故。能障定身故不立余。由贪故。爱财为因。由嗔故。于斗诤事不正行为因。由戒禁取故。于难行戒禁苦恼为因。由见取故。不如正理推度境界为因。此由见取。依各别见。于所知境。起邪推构。妄生执著。谓唯此实。余并愚妄。故名此实执取身系。由此四因。令心散乱。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名身系。非障色身。初二唯欲界。后二种通。或俱欲界。不善增故。
五盖者。八十九说。违背五处立此五盖。一在家位。欲境漂沦违背圣教。立贪欲盖。二不堪同法教诫等故。违背胜法。立嗔恚盖。三违奢摩他。立惛眠盖。四违毗钵舍那。立掉悔盖。五违背论议决择审慧圣教胜解。立疑盖。对法亦说。障五位。谓乐出家位。觉邪行位。止举舍位。广如彼解。
三不善根。唯识说。具二义。一根本烦恼性。二遍六识故。余非不善根。生恶胜故唯在此三三漏。对法论说。依外门流注。立欲漏。依内门流注。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门流注。立无明漏。彼论意。显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名欲漏。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名有漏。三界无明名无明漏。然欲界四谛各十烦恼。修断有六。色无色界五门。并除嗔。随其所应。并诸随惑。为彼漏体。五门种数不同小乘。六十四说。欲界一切烦恼。除诸外道妄见为依所生无明。余名欲漏。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诸外道妄见为依所生无明。余名有漏。三界外道妄见为依所生无明。名邪解脱欲无明漏。八十九说文虽少异。与对法同。对法意说。一切无明名无明漏。独起相应胜多余故。余能依惑立余二漏。上下异故。六十四说。分别所起妄见为依所生无明。名邪解脱欲无明漏。余立余二漏。不说一切痴为无明漏。据义各别。亦不相违。
拘碍亦三。谓贪嗔痴。由此三种起五拘碍。与对法同。依此五境生贪等三。拘碍于心。故对法说名心拘碍。上来所说烦恼门。对法显扬瑜伽后文。皆具广释。恐厌文繁故略显示。依前所引应勘寻之。
业杂染中。初问次答。答中有二。初列九门。后随别释 自性中。若法生时造作相起等者。此有三释。一云。造作相者。谓加行业 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而转者。即根本业道。初通三业。或唯意业。后复据重者。故唯身语。二云。造作相者。是表业。由彼生故。乃至造作而转。是无表业。初通三业。五十三说。身语意三。皆有表故。后是无表业。此中有说。唯身语二有无表业。故此但言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而转。意业轻微。亦非色法不发无表。有说三业皆有无表。五十三说。十善业道百行所摄。皆名律仪。故三罚业中。意罚重故。意三业道。重前七故。亦有无表。于理何违。意业无表。随业道故。但有三支。此依三业通有无表。但说身语。非遮意无。三云造作相起者。发身语思。由彼生故等者。即身语业。发身语思之所生故。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动发胜思。发身语故。名身语业。或独行思亦名意业。合十名业道。于五境中。色声称业。三非业者。无表示故。眼等五根不立业者。成业论说。有作用业无加行业故。成唯识成业等云。有三种思。十种业道皆思为性。释身语意业。表无表名思业。思已业。业道定散无表大种造等。发业时节。大小不同。皆如彼疏及别章释。下五十九六十卷中。当广分别。身语二表以相表见。意表业者。见自证分证自证分。互各自表。如理应思。
业分别中有三。初标二二种。次别显二二种差别。后结成三业。初二中补特伽罗。即具业者。复法差别。即彼业相广释二中。初补特伽罗。后法。初中复二。初不善业道十补特伽罗。后善业道。杀生有三。一总指经。二别牒释。后结略义。别牒释经九句。除总句故。杀生成业道究竟者。所杀者命断已方成。非正死有俱死前死及自杀。非业道故。不尔便应皆成业道。
第三句。害极害执者。次有三故。别释此三。
断彼命故。谓害 解支节故。谓极害 计活命故。谓执计执杀生。而活命故 有出家外道名曰无惭者。即尼揵子计。随所住处百由旬内所有众生。于彼作不杀成律仪。作杀成不律仪。百由旬外彼皆不成。经对治此说如是言一切有情所非唯百由旬 即彼外道复作是说等者。彼计草木皆悉有命。杀成业道。佛为治此。说如是言真实众生所。杀树木非业道 此即显示真实福德远离对治等者。此言定显由杀有情是性罪故。亦以性戒真实福德。为远离对治。故对法云。杀生事者。谓有情数故。此前言一切有情所。杀草木等是遮罪故。亦以遮戒不实福德。为远离对治故。此后言真实众生所。又释不须依性遮戒释。此即显示次前所说。无系外道二种对治。若不杀一切有情。何但百由旬内真实对治。若不杀草木。是非情故。名不实对治。显二对治。外道二计。两句之文。与前不同。所以曲示 如是所说诸句显示加行杀害者。最极猛恶下七句。由起其心。加行励力猛勇行杀。故名如是加行杀害。非是加行业道也 乃至极下捃多蚁者。此有二义。一者蚁卵。二折脚蚁。故存梵音。
别释九句中。初七句名加行杀害。励力杀故。次一句名无择杀害。逢生即杀不简释故。后之一句名杀生时。从初断命。未遇良缘受持戒等。常成杀生业道罪故。
结略义中。有三重。初摄九为四。次摄为三。后摄为一。摄为四中 杀生相貌者。是前第二句血涂其手 作用者。即第三句害极害执 因缘者。即第一句最极暴恶杀害之心正现在前 事用差别者。谓后六句。一无羞耻。二无哀愍。三一切有情所。四真实众生所。五乃至极下捃多蚁等诸众生所。六于杀生所若未远离 又九为四中相貌。即第一句 作用。即第二第三句 因缘。即第四第五句 事用差别余之四句 第二摄九为三中。杀生如实者。即第一句 杀生差别者即次七句 杀所杀生名杀生者。即第九句。未受戒等起善已来行杀生者。常名杀生者。受戒等后不得彼名 摄九为一者。合名杀生补特伽罗。
不与取中亦三。初标总句。次别释十四句。后略义结成 若积集若移转者。谷麦等物名积聚。有情名移转。或不离处名积聚。举离本处名移转 于闲静处若生者。谓谷麦等不离本处。拥覆令生。集转如前 若彼物主非先所与如酬债法者。如酬债法者。如酬债法名不与。非前先所与。如酬债相似。名为不与。若随盗者所欲受用而弃舍之。名弃用。可无罪。不随盗者所欲受用而弃故。名不弃取。长读文势义道便远 饕餮者。贪财为饕。贪食为餮。谓虽胜他而为过失。垢所染者。虽复竞诤而得彼财。财非己物。而诤取之。名不净取。
略义结十四句有三。一由盗此故成不与取。即前初句于他所有。二若于是处如其差别如实劫盗者。谓次十一句。三由劫盗故得此过失者。即第十三十四两句。又释为五结。一由盗此故。结第五第六句。二若于是处。结初四句。三如其差别。结第八句已下乃至第十三句。四如实劫盗。结第七句。五由劫盗故得此过失。结第十四句。虽有此释义乍难知。究义推文亦可悉矣 成不与取业道究竟者。要于本处。或生。或集。或复移转。不尔便成不与取加行。故对法云。究竟者谓取为己有。
欲邪行中。文亦有三。初标总句。次别释十一句。后略结之。十一句者。一于诸父母等所守护。二自守护。三有治罚。四名障碍。此之四种并未适他。论束为三种守护。五他妻妾。六他所摄。七若由凶诈。八若由强力。九若由隐伏。十而行欲行。十一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 成邪欲业道究竟者。谓交会事成。此非己妻成于业道 非道者。此有三义。一非所行路。谓支分等。非产门。二非道数。过极五量。三非理道。谓加常法及一切男及不男。故五十九云。非交非量非理。及不应理男及不男 非处者。谓安佛法僧处。父母床廗地。不平等处等。僧伽蓝等是 非时者。有病。怀孕。与儿乳等 三明六闇等。广如五十九自解。此等所说。自妻妾所亦成业道。意乐重故。
略义中有三。一若彼所行。摄前六句。虽所行处亦成罪故。二若行差别。摄次三句。非理行故。三若欲邪行。摄后两句。成业道故。或别句中。合成十句。初四合成三守护故。后七如前。
妄语亦三。如前应知。别句有十 若彼使者谓执理家。王所使故。或是官属执理法司。或知平均议事违理立为断事。名执理家 若已知者谓随前三所经语言者。谓随闻觉知三。所经语言而行妄语。其见下自别说。故三必然。此合名知。非四中知。彼知局故。此知宽故 妄语业道究竟者。对法论说。时众及对言者领解。
略义中有四。一依处故。结初五句。二异说故。结次二句。三因缘故。结次二句。因自因他。四坏想故。结后一句。
离间语中亦三。别句有七。第三句喜别离。第四望别离。此二虽喜生。未生烦恼。第五于第三。第六于第四。此二句方烦恼生。第七句说。能离间语者。谓或不闻或他方便者。谓说语时。他令不闻。或他虽闻。而以方便不受其离间。此释经中说离间语。非正释业道。对法论说。此究竟者。谓所破领解。此中方便。他领解故。可是业道。他不闻者。但是业道加行故。此因通释经。亦无失。或他方便者。令他说离间方便语。他未领解。及他不闻。此二并是业道加行。因释经文。亦非正释业道。或有义言。但说离间言。若他不闻。及他闻已方便不受。皆是业道。此违决择第六十说此究竟。谓所破领解。故前说善。
结中有五句。一离间意乐结初句。二未坏方便结第二句。三已坏方便结第三第四句。四染污心结第五第六句。五他方便结第七句。此中有说。卒尔等五心中初心。即成业道。他领解故。若依此义。业道有通无记之性。说事未周。他不领解。故知但是染污心后。
粗恶语中。先首者。凡所说法。说趣涅槃最第一故。由此语故。以为先首。当趣涅槃。以相续故名无尽。以广大故名无边 即此最后又有三种等者。谓前三中。最后说法语中。前十二句中。摄先首美妙等八句。即诸经中。说佛说法有八语具。由持戒语令他欢喜具八语具。此八之中复分三故。此别诸句合十九句。初十二句合为三类。次四说有为行三世语。后三重摄前语。由辨诸句皆有曲结。故无略义。
绮语中有十二句。初五句名邪举罪语。即是律中举罪之者所具五德。次六句名邪说法语。后一句名放逸语。故略结言三时绮语。前粗恶语。及后绮语究竟者。谓发彼语。或有难言。妄语诳于他。他解成业道。离间破坏他。他坏业道成。答妄语本诳他。信与不信。但解皆业道。离间本离他。坏与不坏。但解皆业道。
贪欲中 即此二种总名物者。谓财及具。此究竟者。谓凡彼所有。定当属我。深生贪爱。非定属心。轻非业道。
略义中 自性。谓初句 所缘。谓次二 行相。谓后一。
嗔恚中。有五句。初句嗔自性。余四句嗔所缘。略无行相。不起即已。起即多成业道。故不说之。要于有情方成业道。非情即轻 究竟者。谓决定当害。今此略义。合准前贪。贪陈究竟。此中不说。合准于前。多分同故。易可知故。如前释故。
邪见有三。一标总句。二显十七别句。后略结 谓由三种意乐非拨施者。意乐谓无以财行施。意乐谓无清净爱养父母等田。意乐谓无祭天祠祀。略举火天类二天等 无妙行恶行中能治者。谓福业事。悭贪犯戒散乱等三。名所对除 已趣各别烦恼。寂静名正至者。谓涅槃 正行者。谓道谛 在有学因中名此世间 在无学果时名彼世间 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自然者。谓阿罗汉。由自士夫功力。而得此无学果。故名自然 通慧者谓第六者。漏尽通也。此上所拨无。真阿罗汉法。下所拨无。见修无学道。
略义有二。不结初二句 初谤因者。谓无施与等。及无妙行恶行 谤果可知 谤功用中有四。一摄植。谓无父。二任持。谓无母。三往来。谓无此世他世。四感生业。谓无化生有情。即中有也。前第七卷。无化生有情。但不能得见生死相。或生无色。或入涅槃。便拨为无名无化生。彼据生有。此据中有。所望别故亦不相违 业谓功用中有能转识法。当生有故名感生业 阿罗汉下皆是实事 第二略义中。流转缘者。谓无此彼世。无母无父 流转士夫者。谓无化生有情。中有生者合名士夫 无阿罗汉等名对治还灭 又诽谤流转应知。谤因不谤自相者。释第二结中流转言。不谤无世间父母自体。但谤无从此往彼因义。父母等能任持因义。此究竟者。谓决定诽谤。
十善业道白品中有二。一总标当说。二别显离邪欲离妄语二业道 尽寿行故久远行故者。初是声闻戒。后是菩萨戒 当知略义即在此中者。在三清净中。
妄语中。应可建立者谓于彼彼违诤事中应可建立为正证者。谓无偏党深可信故。应可建立。为证理人。
三摄受中。一欲解。即前可信可委。决定意乐故。二保任。即应可建立。可委信故。三作用。即无有虚诳。即起实语之作用也。
法相差别。大文分二。初标。后释。释中复二。初不善。后善。五十九说十恶业道。有五相差别。一事。二想。对法说为加行。三欲乐。四烦恼。五究竟。如此杀生中。于他众生者名事。自杀及非情。非业道故。起杀欲乐者名想。起害众生想故。能生欲乐。想从果名 起染污心者名欲乐。依此想故作如是心。我当害生起欲乐故 起杀方便者名烦恼。贪嗔痴等为方便相。
杀究竟中。所有身业者名究竟或无间。或后时死。或此为四。一事。二欲乐。三烦恼。四方便。即想。对法论说为加行故。五究竟 或方便者。加行业道。略无其想。因便说方便。方便非业道。余九业道准此应知。此说欲乐为染心者。简大菩萨慈悲行杀。后得智中非染污故。五义阙一不成业道。要具五支方成业道。且如杀生。于彼非彼想。非于彼彼想。非业道。于彼彼想。非于彼非彼想。皆成业道。余皆准知。
欲邪行中 所不应行者。谓他三摄。及一切男。及不男。设非道等者。设是自妻亦成业道。设是自妻许可而未得。亦成业道。他摄护收。
妄语中 伪证者。谓所见闻觉知中伪证为不见等。
粗恶语业道中 谓他有情者。此据增上殊胜者语。对法等说。但发恶言即成业道故。或对有情方成业道。非情不对并非业道。第六十说。粗语业道有情处起。此文亦说于有情故。然五十九。及对法中。说粗恶语染。方毁訾故。说发言名为究竟。非皆业道。
绮语之中。不说境者。独头绮语但发即成业道。所摄与余合者。亦有境故。第六十说。杀生粗语嗔恚三种。贪嗔痴为加行。嗔为究竟。不与取欲邪行贪欲三种。三为加行。贪为究竟。妄语离间绮语三种。三为加行。三为究竟。邪见一种。三为加行。痴为究竟。颂曰。
杀粗嗔由恚 盗邪贪由贪
三三邪见痴 恶业道究竟
十业道中。杀生.邪行.妄语.离间.粗语.嗔恚。此六业道。有情处起。不与取及贪欲。资财处起。有情及物。皆资财故。绮语业道。名身处起。邪见业道。诸行处起。设谤无为。不亲著故。应说颂曰。
有情及资财 名身诸行处
六二与一一 如次业道起
十善业道中一一皆有五。谓事.想.业.烦恼.究竟。如理应知。
第三大段。业因十二种相中。初三是不善根。四由自力。五由他力。六由王等之所驱迫。七已得自物而生贪欲。前贪他物。此爱自财。故成差别。八有所怖畏行杀等业。如怖他杀而行杀等。九为有所损害。如鼠损物。或恐蛇为损。而行杀等。十一法想。将为道理。如执害生以为正法。
业位中。由耎不善业生傍生中等者。十地经说。中品生畜生。耎品生饿鬼。与此不同。鬼有二种。一福德。二薄福。此据薄福中品。彼据福德故下品。亦不相违。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
时享保七年壬寅九月十四日一交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八岁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四(论本第九第十)
基撰
业九门中。第五业门。不说士用果者。离三果外无别增相故 与异熟果中。唯言于那落迦受异熟果。对法第七。及因果经云。于傍生饿鬼那落迦。受异熟者。彼据下中上三品杀业所受异熟。此唯据上品唯言地狱。又此举一。彼具言之。亦不相违。
等流果中。寿量短促下有十句。十恶业道如次别配。果似于因名等流果。寿量短促。实增上果。假名等流 邪见等流。增益痴者。对法论说。诸邪见者痴增上故。成业道者。唯增上故。问若尔何故业道称邪见。得果号痴增。答痴增始邪见。邪见必痴增。邪见必有痴。有痴未必有邪见。业道举能依言邪不说痴。得果说所依言痴。不说于邪见。二门影略说。令知业道唯邪见。痴通于钝行故。不称业道。
增上果中。此依一物以辨十果。对法依众事以辨十果。故二不同。义各别也。此有十句。亦依业道次第别配。不便宜者不顺人心。
八欲解中分四。初对缘身财。次对缘悲田。次对缘敬田。后对缘恩田。
五无间业中。第六十说。一是虚诳语。谓破僧。四是身业。于中三为杀生。一是杀生加行。谓出佛身血。随应即以身语二业。而为自性。一僧破。即以所破僧身。不相应中不和合为性。无覆无记。依异熟识。于法轮等不和合故。能破体者谓虚诳语。从果为名名破僧。二是比丘。非在俗。三见行。非爱行。四净行。非犯戒。言不威肃故。五破异处。非佛前。以诸如来难轻逼故。六破愚夫。非圣者。七忍异师圣道时。谓五法是道。八正非道。八必不经宿。破法轮僧。能障圣道轮。坏僧和合故。九破法轮。唯此洲有佛故。破羯磨通三洲。有教故。十破法轮。极少九人。所破分二部。能破为一故。破羯磨极少八人。分二谛故。多亦不遮。十一初成道。后将入涅槃。及见戒疱由未起时。未立止观第一双时。佛灭后时未结戒时。于此六位无破法轮。除此余时方可破僧。俱舍颂言。初后疱双前。佛灭未结戒。于如是六位。无破法轮僧。此乃化土有此事。报土或有。阿弥陀佛调达名寂故。或报佛无。化阿弥陀有。萨婆多师。将佛有宿业怨对故有。大乘示现。此五逆中。害父害母坏恩田故。余三皆是坏福田故。由此成逆。三乘通故。萨遮尼犍子经所说五逆。与此不同。唯大乘有对机别故。亦不相违 此五逆中破僧最重。坏功德法身故。障人天解脱道故。入圣得果离染漏尽。皆悉被遮。乃至大千法轮不转。天人龙等身心乱故。定招无间一切大罪。次出佛身血。次杀阿罗汉。次母。次父。后后渐轻。诸广义门。皆如俱舍第十八说。
无间业同分者。谓无间业同类之罪。谓污阿罗汉尼及母。是害母类。打最后有菩萨。是杀父类。或于天庙等行杀。或于委重所损害。或于贫苦困。施无畏已返害逼恼。是杀阿罗汉类。劫夺僧门。是破僧类。破坏灵庙等。是出佛身血类。或总摄类不须别配。俱舍与此不同。彼云污母无学尼。杀住定菩萨。及有学圣者。夺僧和合缘。破坏窣堵波。是无间同类。从修相妙业。名住定菩萨。彼可杀之。今无此事。其最后身菩萨。定无杀者。故此称打。杀有学圣虽是逆流。摄皆不尽。但是此中杀阿罗汉类。三义之内第二义收。耆旧类摄故。
僧门者。因僧所由。诸所有事。如知他与僧物。自回入己等 灵庙者。殿堂也 窣都婆者。此云高显。浮图等也。各举一名。俱是佛事 对法论说。五无间业等。是顺生受业。何故此中名现法果。此中据行逆罪故。现被杀等故。名现法受。彼依次生堕无间等名顺生受。亦不相违 问顺现受业。不感总果。岂五无间业。受别果耶。答由加行业。受现别果。由根本业。受当总果。非由一业现后俱受。从初为名名现法受。则非五无间不招总果。即由此义。对法论说。造众多无间业者。所感苦具众多猛利。顿受众苦。诃怨心经云。由无间业。于那落迦中。数数死生。受大苦异熟。般若法华等经亦言。由谤经故。从一地狱生一地狱。从初为名。皆顺生受。此亦如是 问杀独觉何故非逆。答少故不说。即阿罗汉类收。
供养慈定等得现果者。依初出位。如初出慈定。无诤.灭定.预流.阿罗汉果亦尔。非久出后。不说独觉。少故略之。其实亦得。一来不还。非初得圣故不说 问何故但说慈定。不说悲定喜定舍定等耶。答喜舍劣故。悲通散故。于与世间出世间乐。慈等胜故。无诤等亦尔。内证真无诤。外必息诸烦恼。胜愿智等。故不说余。
于学无学僧所者。对法论说。佛为上首僧。谓对佛前诸所有僧。或是佛弟子凡圣学无学僧。名佛上首僧。此言僧故非是别人。
与他增上果等中 谓亦由受现法果业者。谓不但由他。亦由自现业。谓佛住处令生安乐。众生见佛供养为业。佛令无苦得安乐住。处势力故。摄余众生。皆得安乐。轮王劝化行十善业。众生随行得乐亦尔。慈定菩萨。运心与乐供养获安。亦复如是。由他增上。自现业熟便得现果。
业天者。即世人多以为善恶由天。理实由业。说业名天。初由悲故。后起慈心而与其乐。故唯言慈。
损益门有八者。初七即是身三语四。如次配之。第八合是意三业道 助伴者。亲友。
第六业增上有六。初一利相。第二勤相。
第三自性中。初语四挍量。次身三种。后意三。从轻至重。总挍三业。别量十业。业道中先色后心。色中先重后轻。诸色业道皆先重后轻。意业道中。先轻后重。作法不同。亦无过失。
然三罚业。意业最重。五僻见邪见重。五无间破僧重。所望别故。今此明业不望无间。故语业轻。理无过失。
第七业颠倒中 杀生相似同分罪者。加行业道似根本故。此有二例。一杀情。二杀非情。并是于非彼作彼想故。无根本罪 执受颠倒。但言乃至绮语。不说意三业道者。身语七支通戒性故。共所知故。色易执故。上明无罪 亦无施与受斋修福下。无福田起邪见故。作此执。
第八业差别中有二。初列前四位业名。后随列别释。列位有四。一有五种二门。二有十种三门。三有一种四门。四有一种五门 作业者谓若思业若思已所起身语业不作业者乃至身业语业者。审决二思名意业。动发胜思。名思已所起。身语二业。或动发胜思名思业。此思所起身语业。名思已所起身语业。此解与对法同。彼云思业。谓福非福不动业。思已业。谓身语意业故。此作业通加行根本业道。表无表业。未灭未舍名作业。即二业种子。加行根本表无表业。已灭已舍名不作业。不成就故。无胜作用故。此备法师释 景法师云。任运所生。非业道摄。诸善恶业。及无记业。名不作业。若根本业道。加行所生诸善恶业。名作业。今释者。加行根本诸表业。名作业。有起作故。诸无表名不作业。无起作故。此通三乘表无表业。故不说意。
增长不增长业中。八自性无记业者。谓善不善。非业道摄。中下品性。非三性中无记性也。自体不增名无记故。或三性中无记之业。
九悔所损业者。八十九说。诸作不增长业。若无追悔。不修对治。可当受果。名增长业。若追悔等名不增长。或先增长业。由追悔等。如未生怨。名不增长。不追悔等名增长业。第六十说。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故解脱者起道伏断。对法论说。有五种故思造业。一他所教敕。二他所劝请。三无所了知。四根本执著。谓三毒蔽心猛利执著所起诸业。五颠倒分别。谓胜无罪所行恶业。于此五中。根本执著。颠倒分别。若作若增长。非不受异熟。重故。余三虽作而不增长。不必受异熟。轻故。彼论释。作者。谓起造诸业令其现行。增长者。谓令习气增益。彼说故思业。但唯有五。此中通说故思不思。故有十种。此中第二。即彼第三。此中第七。即彼初二。亦不相违。彼论后二。增长业摄。故非十收。
故思业者谓故思已若作业若增长业等者。此中故作或增长。名故思业。非故作或增。名不故思业。对法明思业思已业。初是福非福不动业。后是身语意业。与此不同。又彼论说。故思业有五。如次前说。与此相违。通增长不增长。故此依殊胜强思。当定招异熟。名故思业。彼依但是故思所作。非任运业。通当得不当得果。皆名故思。所望别故。亦不相违。
顺定受业不定受业者。即前故思业。当定招异熟。前不故思业。当不定招异熟。对法论说。决定受业者。决定有三。一作业定。由宿业力感决定身。于此生中必造此业。期限决定终不违越。佛等神力亦不能制。二受异熟定。即此所说顺定受。业果定当受。时未定故。三分位定。谓顺现受。生受。后受。分位定业。此中义显。若业道摄业名顺定受。加行后起。通定不定。若未悔未解脱名定业。已悔已解脱名不定业。
已熟未熟业者。过去及现在正生果业。名异熟业。未来及现在当生果业。名未熟业。上明五种二门已。
三性业中。有覆无记业。亦名无记业。非三善根三不善根为因缘故。
律仪所摄业等者。别解脱律仪。对法论说。即七众所受律仪。出家五众。及近事近住。由出家者尽寿远离恶行欲行。由近事者尽寿离恶行不离欲行。由近住者不能尽寿离恶行欲行。故别解脱三类建立。
或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业者。静虑者。色界四静虑。等至者。四无色。果者依静虑无色。所修生功德。断者。即静虑无色相应现思。远防欲界诸犯戒非之断戒也。果即是断戒。果之断也。体即定生律仪三乘通身语大乘兼意业有释断者即是无为性戒。果是定生律仪。今此解业。既言果断不言断果。断非无为。如前说善 或果与断二俱戒体。故双取之。唯初未至有断对治。上诸地中。成远分断。此依有漏定生戒义。决择分说色界有。此通无色有。对法唯依色界建立。彼自会云。以无色界粗色无故。略不建立。
无漏律仪所摄业者。谓见谛者。由无漏力所得远离性。即道共戒。如表无表章广说。
不律仪中。谗刺者。唯行谗儜。讥刺于他。以求活命。不良之类。恐喝之辈 断狱者。西域别立断狱之人。求财活命。此有十二对法有十四。此无彼三。一猎鹿。二捕鱼。三害牛。彼无此一。谓断狱。涅槃经中说有十六。牛羊猪鸡。为利故养肥已转卖。为利故买。买已屠杀。即为八种。捕鱼。捕鸟。猎师。劫盗。魁脍。两舌。狱卒。咒龙。复为八故。无此断狱缚象。杂心说十二。屠羊。养豚。养鸡。捕鱼。捕鸟。猎师。作贼。魁脍。守狱。咒龙。伺[狂-王+(山/鳥)]。屠犬。诸文不同。但说损害意业弘广。以自活命而为本业。皆不律仪。略举尔端。非唯尔所。不尔专行杀马驴等。岂非彼耶。具支多少。得舍因缘。亦如别章 处中业等有表无表佛成不成。皆如章说。
施自性者谓思所起能舍所施物身业语业者。对法唯识俱取三业。思并无贪为性。今以无贪说为因缘。以思说在等起门中。故自性中取身语业。据表外彰。三乘通论。故唯身语不说意业。戒自性中。以三业为性。故言身语业等。如唯识说。受菩萨戒故通三业 依处通情非情者。性戒遮戒。随其所应。通依二故。
修性自性谓三摩地者。其四无量。慈体无嗔。悲体不害。喜体不嫉。舍即三善根。善舍数也。今从所依故定为体。如无垢疏第二卷。
依处者。即所缘三界有情总为三类。一无苦无乐与乐名慈。二有苦拔济名悲。三有乐助喜名喜。于初类起离痴想。于第二类起离嗔想。于第三类起离贪想。平等令离恶名舍。此举慈境等取余三。此各有三。如余文说。
福业谓感善趣异熟等者。福业于人天受总异熟 及顺五趣受者。四趣受别异熟。其地狱中。受等流果相似别报。总言顺五。有义不然。成唯识说。余处说彼有等流乐。应知彼依随转理说。故大乘中。彼无善果。由善业故受苦轻微。名为得果。更无别报。不同小乘地狱四尘许善业感 又释。此依数通说五义。别唯四趣 又释。离非天为一。合成六趣。故说善业顺五趣有。地狱实无。
顺不苦不乐受业中。别报唯第四静虑已上业者。此有二义。一云。三定已下有别报受果。此及对法不说有业者。据多分善业感乐受果。少分善业感舍受果。故略不论。不尔何故下地善业不得彼果。二云。三定已下无别善舍业。第六识中舍果寂静。下业粗故。善但招乐故无舍果 问下善业粗不招舍果。第八舍果下业不招。答总别异故不应为例。
顺现法受业等中。此及对法皆说有三。从初为名。现唯别报。余通总别。前说有二。谓定不定。第六十卷说有四业。一异熟定。二时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显扬十九说有五业。一现法受决定。二生受决定。三后受决定。四受报决定。五作业决定。不依于时但论于报。故唯二种有定不定。若论于时与报合说。业但有三。不越此故。时报相对合离有四。不说别时。但总说故。唯依时及果并作业定。说有五种。除不定故。文虽有异义理无违。所望别故。
学业者谓若异生等者。谓诸异生。发三乘心解脱分善已后。皆名为学。学业通有漏无漏。无学亦尔 非学非不学者。未发心前诸异生位一切诸业。六十六中。唯说圣者以为有学。证胜得故。此据所依合而为论。学者生得善等。亦名为学。不尔便非。不顺彼故。
见所断等业中。唯说恶趣不善业是见所断者。此据引业。若兼满业通五趣故。故论云等。五十三云。往恶趣行。唯分别起烦恼能发。三恶趣中引满二业者。分别起故此偏说。非人中感别恶业非见道断。亦非俱生不感恶趣。无想定等虽亦见断。非离缚断。故此不说。或等言摄。如唯识论第八卷疏。对法第四等解。上明十种三门业已。
黑黑等四业中。非福业名黑黑。谓三恶趣总业及五趣别恶业。其不动业名白白。谓色无色界总别善业。其诸福业名黑白黑白业。谓欲界人天总业。及顺五趣别善业。善为不善之所怨对故名黑白黑白业。由未断黑业故。其福业得此名。设黑业断已。是先种类故。亦名黑白黑白业。此等三种对法论说。若因若果俱得其名。黑黑因。染污故。果不可爱乐故。白白因。不染污故。果可爱乐故。黑白黑白因。恶杂善故。果恶果所杂故。欲界福业果定为非福杂故名黑白黑白。自有非福果不为福杂故。不名白黑白黑业。对法第八。及六十六说黑黑业同此 彼白白业者。谓三界善业。黑白黑白业。谓欲界杂业。非一刹那业通善恶。然依意乐及由方便。合说一业名为杂业。谓有业意乐故黑。方便故白。即矫诳心相修诸善。或有业意乐故白。方便故黑。即训弟子发身语恶。此黑白业通善恶性。此论依福非福不动三业。以明黑黑等业。彼论依纯杂善恶。以明黑黑等业。故不相违。又六十六及对法。依真实门。此中据随转理门。俱舍第十六云。恶色欲界善能尽彼。无漏应知如次第名黑白俱非。若说此论随顺彼宗者。其白白业应唯色界善。理既不尔。故如前说。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等者。不染污故名非黑。有漏善故名非白。不招无覆无记果故。名无异熟业。能断前三业故。名能尽诸业。对法说为非黑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彼言非黑者离烦恼故。白者一向清净故。为简有漏白善业生死相违故。名无异熟。此显非取一切无漏皆是此业。言能尽诸业。取前三业之断对治。俱舍论中说此体者。
四法忍离欲 前八无间俱
十二无漏思 唯尽纯黑业
离欲四静虑 第九无间思
一尽杂纯黑 四令纯白尽
若依瑜伽应说颂曰。
次第欲界十 前九纯黑业
后一纯黑杂 上八纯白断
唯离欲界欲 依初超第三
一尽纯黑杂 离上一皆断
从初超第四 总说有十恶
前九唯断黑 第十三皆断
菩萨见唯思 金刚三并除
此说无间道 瑜伽能断业
若加行伏灭 皆增除见道
若依此卷文。二乘见道中。一无间道。及渐离欲前八无间思。唯尽黑黑业。第九无间道。双尽纯黑及与杂业。离四静虑及四无色。第九无间道。唯尽白白业。此依渐次得果者说。
若依初未至及初定。超入见道得第三果。一无间道离纯黑及杂 若先已离上地染。依四静虑得第三果。一无间思离纯黑及杂。随其所应并。白白业 若从初果取第四果。前八无间思。唯离黑黑业。第九无间思俱离三业。若诸菩萨见道一无间思。唯离黑黑业。金刚喻定一无间思双断三业。一切恶业道生即断。一切善业离缘缚故。要离自地染尽时尽故。第九无间思。方说尽白业。上来所说说断有漏种子思业。若伏现行唯除见道。无无漏加行。所余修道。并加加行道。能伏现行。此中但说诸无漏业。是前三业断对治故。二乘解脱道。虽亦有断。及菩萨十地所知障。诸对治所断。皆非业故。所以不说。故对法云。非黑白等业者。谓于加行无间道中。诸无漏业。是彼诸业断对治故。依胜建立故。不取余胜进道等。皆依别行。亦非全伏诸品业故。所以不说。上来四业随其所应。染净虽殊。皆思为体。若依对法。应说颂言。
次第欲十思 九断纯黑杂
后一三俱离 上八唯自尽
若超证第三 唯一三皆断
从初取无学 前八菩萨见
唯尽纯黑杂 金刚皆断三
此说无间道 对治能断业
若加行伏灭 除见余皆有
唯加行无间 能伏尽能断
前胜进解脱 无胜用故除
此说离缚断 非不生等义
若依对法说。前三业二乘次第得果。见道一无间思。及渐次离欲前八无间思。离纯黑杂杂通二性故。第九无间思。离纯黑及杂尽并白白业。离四色四无色。第九无间思。唯离白白业。此依渐次得果说 若依四静虑超入见道得第三果。一无间思亦离三种 若从初果超取第四果。前八无间思。并菩萨见道。唯离纯黑及杂业。第九无间思。并菩萨金刚喻定。三业俱离。此说断种子。若伏现行。唯除见道。余一切位。皆加加行道。余义同前 若说离缚等断。义亦不定。应如理思。
五业中。有二复次。合有三释。一义云。外道善不善业名曲。障佛法直道故。二即此曲名秽。污正法故。污身心故即此曲秽名浊。滓恶法故。溷身心故。皆通一切善不善业。故此论云。谓即曲业亦名秽业。即曲秽业亦名浊业二义云。曲业如前。秽业者。谓内法异生。于佛教中。无明贪嗔慢身边见。合名颠倒见者。见戒取名住自见取者。邪见名邪决定者。疑名犹豫觉者。随其所应。或相应。或为近因。或为远因。所起善不善三业名秽业。污正法故。深秽恶故。即内异生。于邪正门俱不决定。以疑为先名犹豫觉者。所有善不善名浊业。因疑所起极滓秽故。残恶业故。前秽中。疑因邪定起。此依不定起故成差别。不是令障佛法正道亦得入故。不说内异生亦有曲业 第三义云。此之三业并外道起。邪解行发名曲。即此曲业。障有为功德起故名秽。障证无为功德故名浊。皆通善不善三业 对法第八有二复次。释前三业。初云。三业障八道名曲。能污相续发生障业名秽。若依外道颠倒见生名浊。唯此浊业称外道起。不说前二何人所起。故知理通内外所起。既不别说性。明知通善恶。然同此复次无过失也 彼复解云。边见邪见萨迦耶见。如其次第。所发诸业名曲秽浊。准此亦唯外道所起。如是三业随彼烦恼。内外道起义别说之。非各定体。义虽有异亦不相违。不同小乘说曲秽浊业。依谄嗔贪生 于此义中束为三类。一外道所起三业名曲。内法异生复有三聚。一邪定起秽业。二不定起浊业。三正定起净业。一切圣者所有有漏无漏胜业。名牟尼业。牟尼者寂默义。此名寂静。证寂静理故。若依下闻慧地中。一切圣者身中所有身语二业及心。为三净业体。心者意业。与此不同。彼说圣者身牟尼业。唯取无漏。有漏业名三净业。不对异生以辨差别。今此对凡圣内外道异故。清净业唯在异生。圣者身中所有三业。皆名牟尼业。观对异故亦不相违 俱舍论云。无学身语业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即诸三妙行。
第九业过患中。生现法罪谓如能为自害者。起杀加行。杀业未成。现被他害。当来未必受。未成重业故。又如在异生先行杀等。被他现害。后得入圣不受后罪。或转后果于现身受后更不受。如鸯掘摩罗等。亦名现法罪。指同如前能为自害故云谓如。
受彼所生身心忧苦中。六种过失者。此业七过患中前六种也。既不能成。徒积忧苦。空加方便。不成事故 不能辨者无不称心。
又有十种过患者。犯沙弥十戒。戒所生忧苦。从初所犯故唯说十。不得受具故。
四种不善业道者。即五近事戒中前四支戒。身三语一业道性戒。饮酒是遮。故此别说。
阐地迦者。近事之名。此无所译。故存梵本。
第三生杂染中有二。初标四种。后随别释。
欲界三十六处者。八寒八热等。如前第四卷论说 色界十八处亦尔 五十八生者欲界三十六。色界十八。无色有四。
黑胜生者。种性业恶名黑。威势强故名胜。或黑中之极故名黑胜 旃荼罗者。屠儿也 卜羯娑者。亦云补羯娑。除粪秽家也 若诸长者大富贵家者。非刹帝利等种。有胜伎能。敦直可重名长者家 非黑非白胜生者。即吠舍等。
生不定中有五。一自他更互不定。二苦乐不定。三处处不定。四佗身不定。五喻成不定。
又复说言我观大地无小处所可得等者。此意说言大地之中无小处所。汝等从无始来。于此处所。不曾经受无量生死。意显从无始以来。大地之中一一处所。皆受无量生死义。长读文势义道亦远。
又复说言我观世间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不为汝等母父等者。不易者。难也。难可得诸有情。不为汝之母父。一切皆曾为父母等义。前为父母更互作义。此皆为故是二差别。
轨范师者。阿遮利耶也 亲教师者。邬波柁耶也。即和尚阿阇梨。
广博胁山者。旧云毗富罗山。其形状如非天胁也。
第四生流转中有四。一问。二略答。三重征。四广释。初颂标十门。后随别释。一体。二门。三义。四差别。五次第。六难。七释词。八缘性。九分别缘。十摄诸经 体者。总明缘起三世分位生引因果流转还灭之体。非是别显十二缘生一一别体。一一别体下差别门当广释。至彼文中。具显别体。
文分为三。初标三相。次随别释。后总结之。
三相者。一从前际中际生。二从中际后际生。三从中际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前二名流转。后一是还灭。流转者顺生。还灭者顺灭。过去名前际。现在名中际。未来名后际。现在中。若不厌逆。便趣流转。若厌逆之。便趣清净。成唯识说。十因二果定不同世。今论依此。故于二世以辨缘生。即彼又说。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即显三际缘生。今此但遮小乘缘起定三世立。依二世显非定唯尔。过去七。现在三。未来二。为后报业招异熟故。
别释中分二。初明初一。后明后二。初中复三。初明胎生。次明余三生。后释三业生处。初中复三。一问。二答。三结 不了前际无明者。不了前际世俗胜义二种苦故。所起二愚 世俗苦者。谓三恶趣。一切世俗。知是苦故 胜义苦者。谓诸人天。殊胜智者知是苦故。对法第七说。迷世俗苦名异熟愚。起非福行。迷胜义苦名真实义愚。起福不动行。多迷前际现二异熟。故说此愚不了前际。理实此愚亦迷后际。多迷现因故略不说 由此随业识乃至命终流转不绝者。识等五种识为最胜。识为报主。皆不离识。总说识名 或举初生故唯说识。此识等种名言熏习。先虽已熏未知生处。由业招集。当于善恶二趣果生。识随因转名随业识。既被熏习。乃至前身命终不绝。能为现在相续识因。于现在世将生果时。不能自起恶。藉过去内外贪爱现前滋润助伴方生于前身中。
受支有二。一受异熟受。缘内身生。二受境界受。缘外境起。因此二受。生内外爱。以为能润 前举随业识。摄识等五种。今举内外爱亦摄取支 或内爱名爱。外爱名取。义显所润行等六支转名前际有。于现在世果识随转。余名色等次第得生 相续果识与名色俱乃至衰老等者。若依分位。初七日前名识。七七日前名名色。今说诸位本末狭宽。以说相依摄六处等。但言此二乃至衰老。非更无余。
又于现在生老支中。因识名识色。生果相显故说其名。非色等支在现在世。九十三中。识为所依。说识业与异熟果。今说能依故。言名色业与异熟果。总别异熟。能依所依别故 由必依托六依转者。即名色中所摄六根 是故经言名色缘识者。此依菩萨逆观苦集。至识名色更互为缘。观谛既周。见互为缘毕。故观苦集至识乃止。如九十三广释。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者。非唯说五种中识种所生现识。彼唯第八。故九十三及此下说。总依一切相续为名。说六识身。义显总说一期身识故。名色缘识。由识执持。识为所依。识缘名色。杖彼为依。或观为境。
若于有色有情聚中谓欲色界受化生者诸根决定圆满生者。成唯识说。有色化生初受生位。虽具五根。而未有用。尔时未名六处支故。初生无色者。虽定有意根。而未明了未名意处。此中意显。彼诸化生初生刹那名识支。此后随应。五根意处。未明了来名名色。次六根明名六处。后触受支渐渐生长故。虽诸根决定圆满与前差别。识等五支亦有前后 问下界有现色。可为识所依。无色无现色。识依非色种。答下识缘现色。名识缘色依。色种上识缘。说识依色种。
又由福业生欲界人天等者。此三皆据引业得果。即顺生受业。顺后受业。唯感引业通引满业方名行支。发此无明名无明支。润此爱取名爱取支。此业所集名识等五种。此六所转方名有支。此有生招名生老支。即显一切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不尔福业应生五趣。此卷前说。福业者。谓感欲界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异熟等故。此义广如成唯识说。由此彼业。能所发。能所集。能所润。能所生。皆非十二缘起支摄。
释后二门复分为二。初为二问。后随别释。初释从中际后际生中分二。初释。后结之 受二种先业果者。一内异熟果。二外增上果 或闻非正法者。谓现在世 或先串习者。过去世。此二并是分别起愚。由迷内现自体及后有愚故发业。由迷外愚故润生。既迷现内果故。于后苦不如实知 由此新所作业故说此识名随业识者。谓识种子随逐业故。名由行故识生。招集而生。非辨体生。增上缘故。若初识支唯第八识。通依一期一切识说。通六识身。即会前际名色。能为六识所依。亦复如是。本识是引果。名色种随。名色是总六处种随。六处为依触种随。触为能生受种随。唯识对法云。此识等五名为所引。无明行能引故。即此所引。及能引。俱为引因。引生老死。势疏远故。虽皆名引因。识等五种。与生老死。为因缘生故。九十三及此中。说独名引因。论云由此能引识。乃至受一期身故也。非无明行非引因摄。能所二引诸教不同。成唯识云。瑜伽说识唯是所引。异熟识种名识支故。集论说识唯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缘起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义显爱取有名为能生。生老死支名为所生。成唯识说。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是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因此亦会前后诸文云。由此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 由此爱故或发欲求者。求生欲界 或发有求者。求生色无色界。此二为总体。即是爱四取为后。初起二求故。后别生二取 即是后有生因所摄者。后异熟果辨体因缘业增上缘俱是。有支独名生。非爱取支非生因摄。对法唯识说。爱取有近生果故。合名能生不相违也 然对法说。谓于因时有能引所引。谓于果时有能生所生者。未熟名因。非无因果。已熟名果。非无果因。据义各别亦不相违 问能引所引二俱引因。能生所生俱生因摄。答引同世俱引因。生别世果非因 问生别世果非因。别世生因非果。答熟称果。因亦果。不招果果非因。于此义中应加思虑。
此诸行生或渐或顿者。胎卵湿三支皆渐生。化生顿起已如前说。
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后种子随逐等者。有色界生次第现前。无色界生色种随逐。
还灭中。于二果诸行者。谓老与死二果苦谛也 彼因者。集谛 彼灭者。灭谛 彼趣灭行。道谛。九十三说。世尊在昔为菩萨时。悲愍有情。观诸缘起。历观谛故。先观现在老死为首。以三种相如理观察。一观细因。二观粗因。三观非不定。感生因缘亦名为生。谓爱取有即细因缘。其生因体亦名为生。谓是生支。即粗因缘观。由有细生而有老死。亦观由粗生得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未起果故。现法老死粗生为因。现起果故。是名观察初二因缘 非不定者。谓即除彼生处所摄二种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如是观察苦谛之集。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苦谛。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既知当苦现集为因。现集亦由先集所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如是总观苦因集起。集因苦生。不复更观现苦由何起。不异前故。是故菩萨齐识退还。却顺观察乃至老死。是苦集谛观察已周。为观灭谛。始终老死逆次第入。乃至无明。观现在苦。云何一切皆当灭尽。谓不造作无明为缘新业行故。如是历观三圣谛已。次更寻求此灭圣谛。何道何行而能证得。起宿住念。忆昔所修世间正见。令现在前。历观诸谛。遂以正见。于诸谛中得入现观。渐次证得无上菩提。即是此中四谛观行。观缘起理。得学无学清净知见。下第十卷亦有此问答。释观黑白品短长不同所由 又有释言。于二果诸行者。谓生老死二支。诸行粗因及果。二合说故。总观现在所有苦谛。虽有此释。断行难知。前说为善。
于彼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后永断等者。谓有漏触所生诸受。受二果时。于所缘境不如实知。由此为缘。发起烦恼。发业润生。由断此受。无所依故。无明亦灭。所缘不增。证无漏慧。名慧解脱。由受断故不生贪爱。此相应心。离相应缚证心解脱。
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者。此已上文。明由无明灭故当来果灭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等者。下明由无明灭故。现在顺无明触受等灭。六处等已有。非由现无明有。不说无明灭现六处等灭。其触受等。随无明生。独说随彼灭。由此所依灭故。能依受等皆亦随灭 恒受离系受非有系受者。诸有漏受。离烦恼增系。及无漏受。名离系受。非必一切皆无漏受 梵行已立者。灭谛智道谛满 究竟涅槃。于灭谛满。显求涅槃者。于佛所得灭谛满足。
第二门中有八。对法论云。识生者。谓眼色为缘。眼识得生等。外稼成熟者。谓种缘芽。芽缘茎等。有情世间死生者。谓无明为缘能生行等。器世间成坏者。谓一切有情共业增上力为缘。大地等生等。食任持者。谓四食为缘。三界有情相续住故。自所作业增上势力随业所得爱非爱果者。谓妙行恶行为缘。往善恶趣故。威势者。谓内证为缘。发神通等最胜功德。清净者。谓顺解脱分善为缘。次第乃至得阿罗汉果等。缘起经下卷。亦解此八门。然此与对法次第不同。故后第十卷。明十二支此几门摄。今因缘起泛释诸缘。故今叙显。至后卷中更当广述。
第三缘起义中有二。初八义释缘起。后问答辨。对法及缘起经。各十一义释。对法论云。一离有情义者。无自然我故。此破胜论犊子部等。我为作者。离彼有情故。二无常义者。以非恒故。此破数论自性常住。为万物本。为缘成物。故显无常。亦破大众部化地部等。十二缘生是无为法。三暂住义者。生时过已无暂住故。对法论亦为刹那义。此破正量部色命根等。诸缘生法一期四相。非刹那故。四依他起义者托众缘生故。此破自然外道。法自然有。非假因生。故依他起。五离作用义者。众缘作用空故。此破萨婆多。有实作用。为缘生体。今显功能无作用故。六因果相续不断义者。因刹那灭。果刹那生。时分等故。因果相续。此破断见外道因果不续。亦遮经部师。无去来世异熟因果。仍不同时。果因断故。七因果相似转义者。不从一切一切生故。因果相似。此遮害为正法者。计杀羊等为因后生天上。即诸善果以不善为因。因果不相似故。今显善因得善异熟。恶因亦尔。因果相似。八自业所作义者。于余相续不受果故。自业自受。此破无因果非是业起。诸空见论。亦破他作我受果义。谓诸不平等因论计。对法论缘起经皆自广释。恐繁不述。
为显因缘所摄染污清净义者。下第十云。十二支中四唯杂染。余通清净。其四杂染发润。善业清净眷属。亦名清净。意显爱道缘生品名清净。非爱道缘生品名染污。显此因缘染净缘生。故立缘起。此辨说缘起之意。故因释义破他宗中。显自理意。
第四差别中。十二支差别为十二。因解彼彼法。泛释一期身中彼一切。非此中所辨一切体性。皆缘起支。
解无明中有四。十九种。七种。五种。六种。十九中有三。初指经。次别显。后结数。别释七类。一世。二事。三业报。四三宝。五四谛。六因果。七所证。
于因中。或计自在世性士夫中间等者。自在天。冥性。士夫。神我。梵王。居中间禅故名中间。如次配释。
无罪有罪应修不应修者。散释于因善恶之体 黑白杂者。释果之体。果有黑白二分故名有分。此十九中。有通俱生或分别起。世事业果等。通二门故。
七无知摄十九中。业异熟无知摄移转者。业能招果。迷而不知。执不平等因。故名移转。或因果性善恶不定。于此生愚故名移转。染净愚者。所愚因果通善恶故。
五摄十九中。见愚摄八。谓世事各三。辨因果推求名见。体非无明。痴与慧俱故名见愚。
放逸愚摄三。不知业果。故生放逸 真实义愚摄七。增上慢摄一。义愚摄十九。迷义理及境皆名义愚。
六无知有二。初显六无知与七相摄。后依能治及自性。辨六差别。依闻思修所治差别说前三者。由闻故知法。其所治名无知。由思故推构。其所治名无见。依修故明证。其所治名无现观。故云所治差别故说此三种。
耎中上三自性差别故。说黑闇愚痴无明黑闇。此中通说一切无知。为支体者。成唯识说。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胜鬘经说有五住地。一见一处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后一所知障。彼经自说。无明住地。声闻辟支佛所不能断。唯有如来。佛菩提智所能断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识第九与经说同。烦恼障四中。初一见道断。后三修道断。对法论说。发业无明有二。一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二异熟愚。发非福行。此二皆唯见道所断。缘起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唯识亦言。正发业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故唯取彼见一处住地所有无明。然此有三。一唯发总业。二唯发别业。三通发二业。今取初后二业无明。故言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然此有四。一相应。二不共。三缠。四随眠。皆能发业。外道内道异生放逸不放逸。随其所应。用四无明发业皆别。如缘起经自广分别。
此中说行通身语意。唯善不善现行种子假色。及思以为自性。此亦有三。感三果故为行支者。亦唯感总及俱之业。成唯识云。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即前无明所发之行。乃成行故。身语业色名为假色。依思现行种子立故。意业唯思。成行支体。准此五识所有善恶。既非行支。明知不能感于总报。
识支中。明六识者。前论自会。通依一期六识身说。非正识支。成唯识说。此中识种谓本识因。故唯取行所集当来第八识种。名为识支。初结生故。总异熟故。不说余识为识支体。此唯种子。不取现行。此中说种所生果识。为识支体。及十地经云。如无明有子时果时。识等皆尔者。唯识会云。或依当来说有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说识名色初入母胎互为缘等。然依当起。非正种子。
名色中。初解四蕴名。后解色蕴色。
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者。法处实色。谓胜定果。欲界无定。故说为无。多分有假。故为简别上界之中假实通有 然非一切者。无不律仪及别解脱故。镜像水月彼亦无故。下界假中。虽无定道共戒之色。律仪不律仪异类皆有。故不简别。上界唯有律仪。显无不律仪故。言非一切。此中通说种子现行。当来现在名色等四。非实支体。成唯识说。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 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此说五支不杂体性。异熟六根种名六处。异熟触受种。名触受支。除本识种及此后三种。余诸蕴异熟种。皆名色支。经说。名谓非色四蕴。色谓羯逻蓝等者。此依杂体。非说别体。不尔如何得成五蕴。或通依非异熟名色五蕴。说识初生更互为缘。第七识等名名中识故。若杂体者。唯识论云。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六处与识总别亦然。具如彼疏释。此等唯种。说现行者准识支会。对法第一云。眼处者谓眼曾现见色。不言当见。今此据实。处通三世。对法依处义增。唯说过现生。未来六行胜故。亦不相违。
受唯舍受。兼苦乐者。一业通招总别果故。亦依一期所有受说。不尔唯应说舍受支。总报主故。
第十卷
第四差别中。上解七引因支。下解五能生所生支。爱支体。唯烦恼中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爱。因迷外境增上果愚。缘境界受所发生故。
取支。通以一切烦恼。以为自体。四取之体如前已说。此支唯以能所取全。所为取中。取随顺烦恼。不取余法。五十九云。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爱既唯贪。故取通摄诸烦恼尽。然此中说缘四取贪。为取支者。与十地经同。彼云。爱增上名取。成唯识说。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故彼此文不相乖返。爱取二支。通现及种。俱能润故。爱望于取成因缘故。
有支中。初解三有。后明七有。欲界有十有。一前时有。生刹那后死刹那前。此两中间名前时有。二业有。谓行支。爱取润故。能有当果名业有。三死有。末后正死一刹那时。四中有。死刹那后生刹那。前二趣中间名中有。五生有。趣生初位一刹那时。余五趣有。此五为总。前五为别。前五宽通。后五体狭。业有中有。非后五故 有者。所有。体即异熟。业之一种能有名有。余皆所有。成唯识说。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故此中有。所有中收 色界有六有。除四趣故 无色有五有。又除中有故。今此有支唯是业支。说先作行烦恼摄受故。成唯识说。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彼意说。行及识等五。为爱取润转名有支。体唯种子。是所润故。能生果故。今此总言十有名有。能有所有合名为有。泛解有义。非唯解有支。此唯业有一是有支。唯识会此云。有处唯说业种名有。此能正感异熟果故。彼复会云。复有唯说五种名有。亲生当来识等种故 其七有者。五趣体有受用果故。趣方便中有。二趣中间故。此六为所有。业为能有。能引诸有故。故合成七。前时有死有生有。即五趣有。而别施设。故不建立。
生支中。初别释十句。后略义结。初四句说胎卵二生。次一句湿化二生 身分顿起者。谓支分顿生。其化生诸根顿生。谓手足等支分亦尔。湿生不然。谓根渐生。支分顿起。与前卷说胎卵湿生诸根渐起。亦不相违 下之五句通四生有 蕴得。谓蕴体起 界得。谓蕴种子。蕴因缘性 蕴得现行成就界得种子成就。处得通现种。余三缘成就。
略义中有六句 自性。摄生及出现两句 生处位。摄等生趣起三句 所生。摄蕴得一句 因缘所摄。摄界得处得两句 任持所引。摄诸蕴生起一句 俱生依持。摄命根。出现一句义意可知。
老死支有二。初解老。后解死。老支有二。初别释十七句。后结略义结有十句。初六句各摄一句。第七威仪变坏。摄五句。谓第七句。至第十一句。第八句无色诸根变坏摄。第十二十三两句。第九有色诸根变坏。摄第十四十五两句。第十时分已过寿量将尽。摄第十六十七两句 死中有二。初别释十一句。后结略义有四句 若死。摄初两句。正死体故 若死法。摄第三第四句。解支不解支。五趣死时之轨法故 若死差别。摄第五句下六句。若死后位。摄第十一句 死魔业者。即正死体。死魔作用也。此亦死差别摄。或取死后。识离身已名为死魔故。亦说是死后位摄。此生死二支。随其所应五蕴为性。现行苦故。唯取现行与有合说。或通种子。成唯识云。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中有末位。设起爱心。缘当果起。仍是生支。由前将死爱取润有。能有中有及当生故。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上解第四差别门讫。下解第五缘起次第门。论有三释。初复次中。由邪行故令心颠倒等者。有义识等五支。并依后际当生老死五现起位。说因五支。非依五支在因位说。故成唯识。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若依此义。心颠倒者。谓随业识。现思名行。种业名识。说名色支结生相续故。对法亦说。由名色生已得豫有情众同分数。彼说名色初受生故。唯识会云。识中业种名识支故 诸根圆满。谓六处支 二受用境。谓触受支。触引受生。俱受用境。故俱舍说名随触受。耽著者。缘现在爱 悕求者。缘未来爱。合名爱支 烦恼滋长。谓取支。此中但说业为有支。如前已会。余支可解 有义。合依三际以辨次第。无明行识。在过去世 心颠倒者。识等五种。并名为心。不离识故。识为主故。由邪行熏发。当有趣生故。心名颠倒。略而不说正行熏发。准后爱取。润后有业。知于前际亦润行心。故略不论前际。爱取有其名色结生。下四支是过去世生老死支成。唯识说。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生厌故。说生老死。若在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彼说识支初入母胎。此说名色。故但四支。由现在受发生贪爱。烦恼滋长润后有业。乃至当来有生老死。但说润业不说发者。准于前际知发业故。此乃影彰。过去说发不说润业。现在说润不说发业。未来说生老死。不说名色等。现在说名色等。不说生老死。二灯二炬影显知故。欲显因果三际不断。善顺小乘故作是说。
第二复次。唯依二际建立。其内身缘者。发业引生门 境界缘者。润生果起门 起我执等愚者。是相应痴 或因此起彼。是不共痴 即随彼业多起寻思者。此谓现行识 由业与识为助伴者。种识。业所熏种。为助伴故。其名色等种。此皆名识。故能招感当来三苦。一根初起苦。谓名色身意二根初起故。二根圆满苦。谓六处。三受用境界苦。谓触。即是合以名言有分二种能生。理实应有识受二果。识称为种。故果中无。受称外受内果中无。爱必因受方得起故。受前际无 后际说有。前际触后说当受故。各望有别 依触缘受发起于爱者。爱支 广起追求下。是取支 由事业门者。门者所以。谓净行事王等业 利养门者。谓坐卧耕田等。此二外欲境起名欲求 或由戒禁门者。谓邪愿戒禁所 或由解脱门者。谓见取。由初二门发起外欲求。由戒禁门起内身求。求当来乐果身故。由解脱门起邪解脱求 有义。事业门。谓欲取。利养门。谓见取。为利养故。其执见胜。戒禁门者。谓戒禁取。解脱门者。谓我语取。谛故住故。执我自性为解脱故。因此四取发起三求。一欲求。多求五欲故。二内身求。即有求。求自体故。三邪解脱求。即邪梵行求。求邪解脱故起此求时令先所起四取烦恼及业者。谓业是有支。无明为发业缘。令当果生。无明非是有支。
第三复次中有三。有情聚者。前二复次。染净缘起。今此唯依求净者说乐世间清净者。不乐出世。乐人天故名清净。然愚痴故亦造非福 或起追悔所引者。乐清净故。悔非福业。或痴不解悔因。此三业 观喜所引心相续住者。谓欢喜心所熏成种相续而住。即是识支。以此为因。由非福者下业。由福者中业。由不动者上业。于当生处。亦皆能感三苦果种名识支。现行名名色等。不说受等。义准前释 乐著境界者。谓受爱取。其有生老死三因。著境有。亦得彼名。缘起经中具释次第。恐繁不述。
第六释难中。有二问答。初问逆次第中。如世尊言新名色灭与上首法者。此引经证先观缘起。后际生老死。是前际名色等果。前来总说名色结生。名色体宽总摄余支。但言名色已说余讫。言新名色。前际所集名色种子后现行者。称之为新。若已生起不名为新。夫观法者。先果后因。故说生老死为初。新名色灭为首。缘起经说。如病病因病灭良药。故逆次第。生老死为初。
问何故不言诸无明灭为上首耶者。此问次前所引经说名色为上首灭。何故彼经。不说无明为先首灭 答依心解脱者而施设故等者。此意释言。未入圣前。初资粮位。先顺次第观。加行道中。逆次第观。起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入见道等顺次第断故。无明灭即行灭等。依止无学解脱身中。现在名色为先。受为后四支种子。不能为因生未来世生老死果 此说苦因不能生。下显由受灭当苦不起。谓解脱者现受境时。爱及随眠即爱取支。由圣道力永拔不起。名能润烦恼集谛永灭。此因永灭故。先所引因名色等种。当不生果名余支灭。此言意显。现在名色所有种子。不生当果。先观苦谛故。以名色灭为上首。此灭由何。由彼能润集谛所摄爱取等灭故。名色等种当不生果。名色等种。是当来世生老死因缘。亲因缘故。说此先灭。无明等疏。后始观察能润因故。不说无明为先首灭。故得无学已观云由谁无故老死无等。余次第灭准此应知。
第七释词者。释缘起义中。有五种。依字释名者。由烦恼系缚为缘。诸趣数数生起。故名缘起。依缘字起字。释缘起字。故名依字 依刹那义释者。简大众部化地部等缘起是无为亦破正量部一期四相义 众缘过去而不舍离等者。若依分位。前十支为缘。后二支为起。前支具有因缘等四。虽复刹那灭入过去。种在身中而不舍离。故依自身后果生起。或十二支前一一为缘。后一一为起 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 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 非余者。唯由有缘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亦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无作无常二种为缘。非余作用及非无生二种为因。故言非余。此简自在天等有实作用。及计无为能为缘起。以释其名 第四释中。屡屡逢缘数数缘续起故名缘起 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者。初证菩提时。觉悟缘悟已。后为有情平等发起语言。说之故名缘起。自利称缘。利他名起。即是法轮展转说义。
第八四缘义中有二。一四缘。二二因。成唯识说。诸支相望。增上定有。余之三缘有无不定。缘起经中。依决定有唯说有一。谓增上缘。爱望于取。有望于生。有因缘义。若说识支是业种者。行望于识亦作因缘。余支相望无因缘义。而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者。依无明时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行种。
会此文云。瑜伽论说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依现爱取唯业有说。别聊简云。无明望行。爱望于取。生望老死。有等无间及所缘缘。此以无色望无色支。有望于生。受望于爱。无等无间有所缘缘。此以有色支望无色支。余支相望二俱非有。此文总说。彼文别显。应如彼释 有色望有色者。谓名色中色望五处。业有望色生。色生望色老死。无色望有色者。无明望色行。名望五处。无色生望色老死。此中不说非业有。故不说之 此中且依邻近顺次。不相杂乱。实缘起说。异此相望。为缘不定。诸聪慧者如理应思。
问何故说言依因果体性建立缘起耶等者。此中问意。因通四缘。何无因缘。此中答意。十因之中。引发。牵引。生起。定异。同事。不相违中。虽有因缘。其定异因。有别性生。同事不相违。体通疏远。此略不论 其引发牵引生起。寻名释义。应有因缘。但依现行相望。名引发因。依润未润位行有等中业习气说故。是增上而非因缘。不遮爱种望取。生种望老死。为引发因。有因缘义。亦不遮未润位中识等五种。望生老死。为牵引因。已润有中识等五种。望生老死。为生起因。有因缘义。所望别故。亦不相违。
生引二因中。识等乃至于生老死位所摄诸支。为生引因果者。此说识支结生相续。能引所引一时。而有去果相远。俱名引因。能生与果二世别故。亲近能生独名生因。成唯识说。生近正果名曰生因。引远残果说名引因。所释诸门皆如彼疏。三性十因。如枢要说。此说杂染故不违余。
第九分别缘中。合以二十七门分别。
第一一一支因问分别。无明有二问答 有生杂染业烦恼力之所熏发等者。谓生杂染。由业杂染起。业杂染起由烦恼杂染。故言由彼之所熏发 业体谓行。初因即以无明为体。虽诸烦恼皆业初因。无明独有十一胜事。故偏说之。谓所缘等。广如经说。俱舍云。无明不说因。生支应有始。老死不说果。生死应有终。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故。十二支无始轮回。
行有三问答。初由不了达世俗苦因为缘起非福行等者。三恶趣苦。相状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隐难了。圣智所知名胜义苦。
或有释言。八苦之中。对法论说前七苦名世俗苦。第八苦名胜义苦 若作此释。第八行苦既通五趣。应唯迷恶趣亦起福不动业。前之七苦既通人天。应唯迷善趣亦造非福业。苦苦坏苦行苦等三。通五趣故。由此故知前释为善 彼世俗胜义苦。依别粗细易难知说。此世俗胜义苦。依趣总相凡圣境说。亦不相违 福不动业近因等起。唯是善思。远因等起以无明发。迷当果故说痴为缘。若非福业近因。亦以无明为缘。迷当果故。
答此中通说福非福不动业缘等者。三不善根唯生非福。痴不善根通福不动。故唯识说。有下无明能发上行。不尔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应非行支。彼地无明犹未起故。故痴不善根通发三业 问发业有助正。说正无助法。润生有正助。说正无助法。答一因不假多。说正无助发。资缘必假数。故正助俱陈 依发一切行缘而说等者。不但唯说身语行缘故。不说思为身语缘。及依生善染污思缘而说。故说无明为缘。不说无记行缘。身语二行唯无记故。但说无明发诸行故。近能发起身语意三善染行故。
识能为彼新生因故等者。由识入胎为新生因。总报能为别报缘故。或由识种为名色亲因。令新生故。此说名色初结生义。准下识入胎。前说为善。又三界生识因。必遍故此偏说。
又六处胜故由六处摄二种者。六处摄六根六识二和。或六根即摄余二识及法。故前说境别。今说境通。
触是彼近因故者。唯识云。谓触所取可意等相。与受所取摄受等相。近相邻近。引发胜故。
如受等力故于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别离者。谓受境与爱境相似。于乐受境爱求和合。于苦受境爱求别离。名相似境。故说爱以受支为缘。无明但于内外二受生灭等相。不如实知。不能制心。而起不了行相。爱不亲顺不说为缘。若疏由迷而起爱者。亦有缘义。非如受亲故论说缘。
由希望生故于追求时能发随眠等者。由爱希求胜境和合恶境别离。而熏种子。发取随眠及顺取法。爱取胜故。说爱取为缘。
问前已说无明为缘发起业有者。善不善业润已未润。皆名为有。能有果故。今依润已能近有果。独得有名。未润已前初造离增。名之为行。依义胜异各得一名。今依通义。故言无明发起业有。即是行也。
第二分别中。三是烦恼道等者。成唯识云。无明爱取。是惑所摄。即此三也。行有一分。是业所摄。即此二也。彼会此云。有处说业全摄有者。应知彼依业有说故。会对法等云。有处说识业所摄者。彼说业种为识支故 余是苦道者。准此即是余之七支。以合说有是业道故。成唯识云。七有一分。是苦所摄。识等五种转名有故。
第三分别因果中。有二重。初依十二支次第相望为因果 三唯是因者。无明爱取。发业润生之根本故 二唯果者谓生老死。是前十支所生果故。此重依三杂染及种现之因果。所望别故 总束缘生为因果者。略有五重。一等起门。谓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即此初言初一唯因等是 二本末因果。此第二亦是。烦恼为本故。三唯是因等。此下亦云前六支及爱取有是因分。后二支为果分。受通二种。亦依本末以辨因果 三异熟非异熟因果。五十六云。又现世果所摄五支。及未来果所摄二支。总名果所摄缘起。当知余支因所摄缘起。中边上卷亦云。因杂染者。谓烦恼业分。果杂染者。谓所余分 四熟未熟因果。对法论云。因时有能引所引。即前七支。于果时有能生所生。谓后五支。谓由无明成熟爱取彼增长故。行等六支熟名有故。生老二支是所成熟 五分位因果。即前生引二因云。能引及能生。合十支名因。后二支为果。唯识亦云。十因二果定不同世。虽诸门说五义不同。所望有殊。理无乖返。
四三是独相行等是杂相者。成唯识云。无明爱取说。名独相。不与余支相交杂故。余是杂相 谓能引爱非爱果者。体即行支。未润已前名引因故 及能生趣差别者。谓即有支。由行被润。转名为有。能生支故 识与名色六处一分有杂相者。显此三支有二种杂。一现为果时。与当果杂。后门杂是。二因支相望。自体亦杂。今问此事。谓即一识得名色六处三种别名。触受非识。故不问杂 依杂染者。谓识支。谓前文说。由邪行故令心颠倒。颠倒现识既熏种子。即名色支 依润时者。即识种子。为爱取润。初结生位。名名色支 依转时者。即此名色六根起时。名六处支。非六处等全唯是识。皆有识故。是故成杂 别显苦相者。识等五种。生现行位。显三苦相。名生老死。现在因苦相犹未能显。名识等五。至现行位。显此五种所引生果前后位别。名生老死。故言及显引生差别因。
释经中。缘起和合起缘起及缘生。谓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者。能令诸行生起法性名缘起。所生名缘生。故对法云。因名缘起。果名缘生。
五四谛摄中。此说七支皆苦谛。已说余五支。唯集谛说。欲显二谛体差别故。非五支全是集谛。成唯识云。皆苦谛摄。取蕴性故。五亦集谛摄。业烦恼性故。逼迫是苦义。一切皆是苦。招异熟故。是集义故。五亦集谛。
六诸支相望为缘之中有四。一次第为缘。二释有支。三问业用多小。四问为缘宽狭 谓由无知于随顺诸行法中等者。不善意行名随顺行。无明俱时。为刹那等起。故名俱有覆障。由五恶见恣情放逸相应无知。此缘见起。非亲缘行。故与恶身语行为无间缘。或由身边见等相应无知。为无间缘亲引诸行。若诸善行。由无明引。为久远缘。由迷彼果起初二思。后方起行。故成久远灭缘。建立当果。此说二行差别发义。亦得与善行为俱有缘。刹那等起非正发业。故此不说。如是等义准应知。
行与识为俱有缘者。异性招集故。现行行望次后识种。为无间缘。非种子行。恒俱有故。识望名色等。皆依现行当果位说。不尔唯应有俱有缘 受望爱为久远灭缘。谓由受境后起爱润。当来果生。故名建立当来难解脱等 爱望取为俱有缘。云由贪俱行于随顺取法中欲乐安立者。谓爱与能取实不同时。所取所为取。取之因缘。与爱俱有。故爱望取成俱有缘 取望有为三缘 又能引发彼果功能为久远缘者。此望初生。非后相续。将死我爱望诸界初起时。有隔正死一念。故为久远缘 有望生为三缘。云熏发彼种子者。由昔业熏识等种故。今名为有而生现果。故成俱有 虽久远灭而果转者。如初润有。望初生果转故。成久远灭引发缘。隔正死时故。
有支有二种中。初唯业有。后六为有。由取滋润转名为有。称为摄受。
即此业用及于各别所行境中如其所应所有业用等者。对法论说。谓无明支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痴二与行为缘乃至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等起。二与老死作缘。如是诸支皆有二业。其彼第二业。即此业用。上来所说三种缘是。及于各别生境中所有业者。即彼初业是。彼说老死亦有二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减故。二数令有情寿命变异坏寿命故。此中唯说前支与后为缘故。无老死缘。不相违也。
七释经。此有故彼有等四句。初显无作缘生。唯由有缘。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故言由未断缘余得生义。二显无常缘生。非无生法为因。小所生法。而得成立。后二显势用缘生义。谓第三虽复诸法无作。第四虽复诸法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以诸法功能差别故。作如是说 或第一破作用缘生。第二破常住缘生。第三显势用缘生。第四破不平等缘生他作我受果失。
八四句分别中。非必是支。泛说彼故。无明第二句。不说有覆无记别报业果者。略故。次第二句。不说有覆无记识亦尔 或有是爱非受为缘。谓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者。善法欲类。名希解脱爱 及一切善爱厌舍贪爱者。非顺爱受为缘故生。非爱俱时及先无受。无顺爱受故。说非为缘。不相违也。理实此中应顺后句。诸是爱者必缘受生。有受为缘而非是爱。谓后余支。
九。无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等者。其十二支。皆障正见正思惟等。今说胜障。但说无明及染意行。并意行有障正见等。身行语行。及色有一分。障正语等 其正念正定以余有支为胜障者。谓除无明行全有一分。余九支一小分。障正念正定。今言余者。全说九支。此有二释。一云由前三支说慧身及戒身故。余九支相从总名障正定等。理实唯应说爱取二。障离欲道正念正定。二云定身者是心学。识支是心。名色六处生及老死。并有心体故障定身触受二支是心所。有并名中色。及前五处。从识总说障正定身。爱取二支。障离欲道。正障定身。此说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学。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成唯识论。六波罗蜜与三学相摄中。或云精进三摄遍策三故。或依初学为论。故云精进唯戒。守护戒故。今依久成。以精进助成见胜故。唯慧身。正念顺生正定支故。故定学摄。由念明记心专注故。
十四唯杂染品者。谓无明爱取及识。心颠倒故。即识种子由业熏故。或第四是老死支。老死位中。不能修学。故与染名。识等五支。准生支说。此等六支。实非染净。随总别业果得因名。成唯识云。三唯是染。烦恼性故。七唯不染。异熟果故。会此文云。七分位中。容起染污。假说通二。余通二种。故此唯染说为四支者。或识或老死。假得染名。唯识据实。亦不相违。
十一何等无明不有故中。有三种发起缠随眠无明者。发起。谓发业无明。此通相应不共缠。谓润生无明。多唯相应。此二俱现行。所熏成种名随眠无明。由发行无明。以一切无明为根本故。此中通说润生无明 又行当有支。无明当爱取。故此通说 又此三种发起为总。此中有二。谓缠随眠。总别合论故名三种。发起之体相应不共。即四为三。此三总灭故。彼发行别无明灭。彼灭故行灭。此释通说发一切行之无明。不尔者。润生无明未灭。何故发行即灭 又有三种。发起缠之随眠无明。一能发起缠。二能发起相应。三能发起不共。此三皆缠。初缠是总。后二是别。故发此现行之随眠无明有三。由此三随眠无明灭故。彼现行无明灭。现行无明灭故行灭。
又三。谓三界。三界之中发现缠之随眠无明灭故。现无明灭。现无明灭故一切行灭。无明为首独说三界。
行中。于自相续中已作未灭者。谓意行 又由意行故起身语行者。身语二行。由此三行故识有 彼无故彼缘识亦无等者。谓种子识。以行为缘。行无故种识无。行若全无其识亦无。或此种子识全无故。现识亦无。
何等受不有故爱不有乃至加行缘识道理者。问受是果。爱是烦恼。行是业。识是果。全不相似。云何类同。答行与识。果业异故。异性相望。今受与爱果。或虽别异性。亦同故指无别。如从业生异熟。异熟生烦恼。为类同故义不相违。
十二八门缘起相摄中。三门是彼所显者。总也。于此三中。二是一分所显 谓内识生门自业所作门者。内识生门。识依根起。谓是诸识为体门 自业所作门。业招异熟。有唯别报故言一分 缘生有三。一自性缘生。谓第八异熟识。缘生自性故。二受用缘生。谓六识身。受用境故。三爱非爱道缘生。即十二支。其识生门。依根缘境。乍似受用缘生。自业作门。乍似自性缘生。一全即是爱非爱道。其外稼成熟。器世。诸食任持三并外器故。非缘生体。清净威势。与缘生相违。故亦不摄。虽解脱分善等名清净门。与流转为违害缘。又非顺益故亦不摄。逆流转义如缘起经。
十三五过患者。一我见为本。因此所起三际断常。并邪见为三。六十二见中。随其所应。缘于三际。起常断见及邪见。故第五即于此见。猛利坚执取之为胜。怖畏涅槃现在不得。即是见取。或是邪见五现涅槃论。此五过患。谓起四见。唯除戒取。
十四九实三假者。谓后三。成唯识云。已润六支合为有故。即识等五三相位别。名生等故。下品名爱。上品名取。故皆是实。
十五五唯一事。余非一事者。彼云谓无明识触受爱五。
十六一是所知障因者。前说惑业苦摄十二支。已辨十二并烦恼障讫。佛地论云。若一百二十八烦恼等。若所发业。若所得果。皆烦恼障。故此不问。唯问所知障。谓无明。无明为法执无记慧因故。名所知障因。理实所知障。与烦恼障。无明为因。唯识云。彼实用此为所依故。今说发业无明迷理增故。彼俱有故。为智障因。亦不相违。又由此无明。发业招生故。后后所知障。展转增生。无明是本。独说为因 十七五能生苦者。谓无明行爱取有为五 胎藏苦者谓识等五种子故。
十八前六及爱取有为因分等者。由受为果。发润生惑。为因之位。说从触生。两际既殊。故独名杂。又为果在当生。为因在种子。两际既别。他生生他有异。余即不尔。皆纯因果。依于本末辨因果故。
十九谓前六支能生前果等者。爱非爱境界。谓顺违境。缘此境受名之为果。由爱非爱境界为所缘缘。生能缘受。故受名果。谓前六支为因。能生此受果故。为受非境。而起前六。谓行与受为因。无明能发于因识名色。六处与受为依。触能生于受。随其所应故说能生。其爱取有三。能润所润为因。能生五趣体果。唯受一支。能生二果。谓现受种既被润已。能生现行受。名生前果。行所引发种。生未来自体。名生后果。或前后刹那自类相生。名生初果。在种未润。远作引因。生当来世生及老死。名生后果。
二十乐俱行除二所余等者。唯识言。十乐舍俱。受不与受共相应故。老死位中多分无乐及容舍故。十一苦俱。非受俱故。老死多苦。故说十一。其种子体。依当位俱。如有支等。种与种俱。皆如理思。俱谓俱有。
二十一谓乐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坏苦摄等者。彼云。十一小分坏苦所摄。老死位中多无乐受。依乐立坏故不说之。此谓非受支俱行支其一分者。谓与乐受俱者。是依乐立坏。故言一分。十二小分。苦苦所摄。一切支中有苦受故。依苦受立苦苦。故言一分。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诸有漏法。皆行苦故。依舍受说。十一小分。除老死支。前不苦不乐俱行。唯十。今加非受俱支。故言十一少分。如前实义。如是诸圣教中。随彼相增所说不定。谓缘起经十地经二文有异。如唯识疏第八卷说。
二十二无想天灭尽定无想定有色支可得等者。此依六识。说无非色支。随转萨婆多理门。非实理。彼宗亦说睡眠非无心故。无色界亦尔。依真实义。在有色界。诸支皆全。无色界中唯除现色。故前卷说。在无色界识依色种。
二十三谓依上地支离下地支此但一分支。彼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粗苦等六种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唯上地初起。非余。亦非行全。故言一分。
二十四三染余二种等者。彼云无明爱取。唯通不善有覆无记。即此三染。前第四门。说四杂染。今言三者。此实前假。义别故其不善中。通染及无覆无记。彼云行唯善恶。有通善恶无覆无记。七分位中。亦起善染故名通二。此实无记。依五当生故无过失。
二十五三界系中。欲界一切。上界一分等者。彼云虽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欲界有二性。无明行爱取。三性有。一业七果。上唯一性。无明行爱取二性有。一业七果。故言一分。
二十六一切皆唯非学非无学等者。此以入圣后方成学。诸异生位皆非学故。前第九卷。学业者。谓若异生若非异生学相续中。所有善业。对法第四说。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有学义。此中依证胜学。亦不相违。唯识云。圣者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于后苦果不迷求故。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生净居等。于理无违。即显异生顺解脱分。顺决择分。能感引果。皆有支摄。缘起经下卷云。外法异生。四种无明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忘念。为非福缘。然此不能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意显不放逸异生。及圣非福。唯招人天别异熟果。不招恶趣总异熟果。既非行支。故不说此非福以无明支为缘。彼经又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虽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有学应知永断 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断增上缘。此显异生见道已前。虽由三无明及不共种。发福不动。感人天趣总异熟果。不与无明为起胜缘。究竟灭故。非由三无明等亲所引发。由彼种在。或远能发故。亦不遮无明缘福不动行。但遮彼非福。以无明为缘。故彼经但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不说异生不共无明已不起故。不造新业。其善法欲后异生身善有漏支。堕流转故。既非是学。故能感生。缘起支摄。
二十七预流果断一切一分无全断者等者。成唯识云。有义无明唯见所断。要迷谛理能发行故。圣必不造后有业故。爱取二支唯修所断。贪求当有而润生故。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余九皆通见修所断。此说一切预流断者。依多分说。非爱取支亦见所断。此师说取即爱增上。故唯修断 有义一切皆通二断。乃至广说。无明爱取三支。亦通见修所断。然无明支。正发行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爱取二支正润生者。唯修所断。助者不定。又染污法。自性应断。非染污法。二义说断。一离缚故。二不生故。说十二支通二断者。如应当知。此言一切通十二支。言一分者。若依自性断。三恶趣烦恼及业。若依不生。并彼诸果等。说预流断。名为一分。
上二十七门。第九分别缘起已。第十门摄诸经中。有十五门。
一六种言说。顺逆次第者。有漏无漏皆有顺逆 一分具分者。如涅槃经。有生婆罗门。说十一支。除生。机欲待故。虽亦一分。非此所说。此所说者。谓观黑品。齐识退还。唯观十支 或名色入胎。唯观九支。名一分支。若观白品。十二并观。具灭十二。并修彼灭道。名具分支。即此一分名为黑品。观苦集故。即此具分名为白品。观灭道故。杂染清净则是观心。故此不说。
二由十种相应知缘起甚深者。无常义有六。苦义第七。空义第八。无我义第九。依胜义谛。诸法自性虽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为第十。前九依世俗谛。安立差别门。后一胜义谛。强施言说门。一虽自种力胜。亦待他缘。非自我作故。二虽他缘力胜。亦待因自种。非梵王等作故。
三虽种及缘生。而种及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非如胜论我能造作。以德句中法及非法。并业句义。助有实用。令果法运转。亦非如萨婆多。有实作用。令果法转。今无能作。亦无业用。果虽后生。而无实运转。故双非之。
四有功能生。非是无因。
五刹那刹那新新生起。非如数论转变有果。
六然似停住运动相现。非如正量部等一期生灭 依苦义者。诸有漏法。性恒行苦。一味无异相。似有苦有乐等时。实无其乐。无苦间断等故 依空义者。因性离于胜论我作者。果性离于数论我受诸苦者。然似不离 依无我义者。离我体相。空离我用。是二差别。缘起经下卷说。谓于苦谛离实我性名空。谓于苦谛非我相性名无我。对法第六说亦同经。所望有差不相违也。又此空义。离作受我体。无我义法体非我相。亦与彼同。此言无有我相者。无之言非故 依胜义谛。缘起自性不可言说。今说缘起。故成第十 依对法论有五甚深。谓因甚深等。与此不同。缘起下卷。说十五种甚深。初五与对法同。后十稍别。如彼经论说 三法住智。是闻慧 真实智。谓思修。异生如学而观深义 或法住智。异生闻慧。真实智。圣者三慧 或法住智异性身智。真实智圣者身智。住教等法故。如实义而知故。是二差别 四住者。以无倒文句。说此法性。能诠文句名为法住。故此法住以法性为因。故此法性名为法界。界是因义。或此文及般若等经。说彼真如名为法住。所诠从教名为法住。法住体故。要有法性方为教依。以体为因。以义名果五生若无者。谓种子生识等五支是无处无住生可是有者。谓现行生六识于现法中用名色为缘故者。识于生位假名色起故用为缘故于后法中用识为缘故者。当名色生必依识起。此说当现更互为缘。影显现在名色依识。当来识起亦依名色所以者何下。故自征释更互为缘。
七观黑品唯至识支等者。苦集二谛名为黑品。灭道两谛名为白品。还灭品故 转者。更互为缘起义 还者。观心至识。却还至老死。故名转还。为灭道观故言还灭。其观如九十三及前卷释。生死流转识与名色。更互为缘。还灭品中。名色非是识还灭因。不由名色灭识支亦灭。俱由识灭名色必灭故。至识不还。更进观行乃至无明。无明灭故行乃随灭。故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其观成立。无明已前无支因故。故亦不说四十八智等。
八生者非有故者。谓非自作他作。若有自我作大梵等他作。便有生者故 缘无作用故者。谓非俱作 缘力所生故者。谓亦非无因生。对法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亦不从共生。非不从二生。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可得故 非自生。破我作 非他生。破大自在天等不平等因生 非共生。破萨婆多等作用义 非无因生者。破无因论。彼云。若缘起理。非自非他。遣双句者。犹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中论云。诸法不自性。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彼解云。自性空故不自生。缘性空故非他生。自他空故不共生。法若有体。可说有因无因。法性既空。何得说有有因无因。前三句破有因缘。第四句破无因缘。今者此宗不破因缘功能而生。但破作用自他等生及无因生。与彼不同。
九有支是守养苦芽者。业有能养故。
十有支如膏者。亦说业有。
十一一切有支纯大苦聚为后果故者。谓生老死名大苦聚。
十二前七名有因法余互名有因苦者。能引所引俱是引因。当生老死名为有因。七支是彼因法故。生老死名有因苦。有前因故。爱取有三。邻近此二。相从名苦。有前引因法故。对法云。谓于因时有能引所引。于果时有能生所生。熟变名果。故爱取有亦立果名。果将熟变彼方起故。此亦如是。
十三三支漏尽所显者。谓无明爱取。是漏法故。断此尽位。名断漏所显。若此三支断时。余支缘尽。更不复生。名缘尽所显。唯一受支。名受尽所显。
十四七十七智中。答文有三。一总答立智所由。二别显诸智所由。后结成数 为显有因杂染智者。此为总答。谓观诸支有其因法。谓如老死以生为因。乃至行支以无明为因。无明更无其因。故成七十七。缘此杂染之所起智。名杂染智 或能缘智即是杂染 又复为显等者。有四又字。初又字。显缘现在有二智。谓缘现在生而有老死。非不缘现在生而有老死。现在自身自己作故 第二又字。显缘过去老死有二智。谓缘过去生而有老死。非不缘过去生而有老死。观于前际无始来老死皆以生为缘 第三又字。显缘未来老死有二智。谓缘未来生而有老死。非不缘未来生而有死老。未来虽未起。容有杂染还灭义故。今观杂染故成二智。此三际中。初智观果有因。显其所由。此第二智。观果有因非不决定。破外妄计。非不平等无因而生 第四又字。显观支所不摄法。诸有漏慧遍知义故。即法住智。遍知三世缘起教法。名支不摄。以为第七智。前六真实智。合法住一真实六。故成七智。若依此义。圣者身中亦有法住智。异生身中亦有真实智。皆起七智观故。余前十支亦然。故成七十七。
十五四十四智文有二。初明智。后因释识缘境。别显第六意识能作智观。随在何界皆能观察。行相通故。谓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后十一支。皆作此观。成四十四。异生在齐识退还前观 若生色无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现前如在欲界者。此随顺理门。在上二界。不起下地一切诸识。如在欲界相似起上意识。一切无遮。长读文势义道亦远。
真实理门。上二界中。除在下地独有之识。余三界意识皆得现前。润生起故。既许二定以上。起初禅三识身。亦应许菩萨在色界中。起欲界鼻舌识。
三杂染中。第二大段明能对除 修六现观者。如决择分。唯识第九。对法十三。显扬十六。摄论。及唯识疏。解体性增减诸门等义。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四
时享保七年(壬寅)十月九日加点一校了
沙门高范(六十八岁)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五(论本第十一第十二)
基撰
一释来意。十七地中。初之九地。明三乘境。分之为四。初二地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性故。次三地是境相。粗细异故。次二地是境用。定散二时起作用故。后二地是境位。有心无心二位别故。由体依相有其作用。位次别故。立九地境。境体二者易知难知。以为先后。境相三者。粗中细品以为先后。境用二者。胜品劣品以为先后。境位二者。显时隐时以为先后。此下二地。明其境用。即以胜劣而为前后。是谓此地之来意也。
二解地名 三摩呬多此云等引。旧云三摩提。讹略也。此有七名。一云三摩呬多。释论解言。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此卷下言。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故。即以三义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三摩云等。呬多云引 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摩如前。地是持义。旧云三昧讹也。三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三摩如前。钵底云至。旧云三摩跋提讹也。四云驮衍那。此云静虑。旧云禅义不整也。五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质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罗云境。多云性。旧云一心略也。六云奢摩他。此云止也。七云现法乐住。六十三中。解等持心一境性奢摩他及住义。此诸名中。其等引地。释有三解。如实义者。通有心无心。唯在定位一切功德。等引三义其理通故。一切散位皆非此地。三摩地名目。别境中等持一数。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如释论中四句分别。然诸经论。就胜但说空无愿等。名三摩地。三摩钵底。通目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诸经论中就胜。唯说五现见等相应诸定。名为等至。静虑通有心无心。有漏无漏。染与不染。依色四地。非余地处。然诸经论。就胜多说色地有心清净功德。名为静虑。心一境性。体即等持。通染净故。以心一境性释等持。故奢摩他唯有心位。非无心。唯净位。非不净。唯定位。非散心。现法乐住。唯四静虑根本。非近分。净无漏心。非散及无色。由此等引。通摄一切有心无心定位功德。总宽通故。偏立地名也。
三出体性。释有三师。相对四句皆广如彼。此地之中。初结前生后以发论端。后依问答。答中有三。一颂标。二释标。三广解 最后众杂义。即入第五诸经宗要。其宗要中。释下所列八解脱等诸法相经。其众杂义。亦解诸经散杂众义。俱释经故。故成一门。于安立等门中。唯解静虑。不解解脱等持等至。下宗要中方释之故 广解有四。一总标。二安立。三作意及所缘。四释经。三四合明故为四段。总标中有二。初标四门。后随别释。
四静虑别名。如前第五卷抄释。废立增减。如六十三。等持中有十一门。不释第十一易故。又声闻地方释 四修定。一为得现法乐住。二为得智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得漏尽 五圣智者。谓自体智。补特伽罗智。清净智。果智。入出定相智 圣五支者。现法乐住为四。依审观缘起法。及为断除余结缚为第五 有因有具圣正者。正见正思惟语业命五。名有因。正见正精进正念三。名有具。此七支。与圣正三摩地为因故 等至中有六门。八胜处十偏处因解解脱。已略解讫。更不释之。决择等中释四无色。不异解脱故亦不解。
安立门中。以五门分别。一安立等引地。二安立离生喜乐等。三安立盖障。四安立支分。五安立别名。安立地中 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者。谓由持戒心便无悔。无悔故欢喜。欢喜故安乐。安乐故得定。故此等引非于欲界。亦非欲界。于法全无审正观察。
第二安立中有三。初引经标。次随别释。后世尊于无漏方便下。释三摩地。与解脱前后妨难 欲所引喜等。显示所离。所证转依无为名离故 又于五法修习圆满者。显由转依所生之法。欢喜俱以喜受为性。无悔所引。正深庆悦。立二差别。安乐俱以乐受为性。离诸粗重所引调畅。调畅所引二种乐果。立二差别。即前第五卷云。离生喜乐。然此二受俱是适悦。皆由意生。总名为喜。故此但言说离生喜。不尔诸文便为乖角 欲所引中。不说舍者。欲所引舍而非忻乐。厌恶欲故而非所断。不善引舍不善性故。正是所断。故说不同。
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等者。此中意说。加行道位方修等引。故住资粮方修净行。持戒清净生无悔等。或修定时前远方便。要先戒净名资粮地。非要入位方修等引。
释前后妨难中。有三经不同。一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二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三说二俱时。上来所引离五恶法。先说解脱修习五法。后说三摩地。当第二经。既此相违。故今解释。此中根本定名三摩地。断伏烦恼名为解脱。由无漏中多依根本地断诸烦恼故。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非不依近分先断烦恼。后得根本地。于有漏中。多依近分。以六作意先伏烦恼。以第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入根本地故。亦有第七作意。在近分地为解脱道。后方得根本故。此中言由证加行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不尔便违对法等说。第七作意在根本地。俱句之中。作意及定。俱是无漏解脱。俱断烦恼种。谓加行究竟作意。在未至定。所引果作意。入根本定名三摩地中。此定俱时是解脱道。证无为解脱故。说三摩地与解脱俱。非加行究竟作意俱时之定。名三摩地 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等者。此说前方便在未至地。依根本地起无漏无间道。此二所引解脱道。俱三摩地中。此能断惑名解脱俱。非谓前二有漏作意能伏惑者。名余无间道。此不与三摩地俱所引解脱道。亦不入根本地故。有漏无漏皆言方便者。未得无学果满名为方便。以说断惑为解脱故。说初离生喜。余定生等则可知矣或此俱句。即未至地无间道。名三摩地。此能解脱障故。名为解脱。与前三摩地及解脱。体不同。以为俱句。所望别故。
安立盖障中有二。初明盖相。后明盖食。盖相有二。初标列。后别释 惛沉睡眠盖中。初别释相。后合立为盖所由。不守根门等。如声闻地说 心极昧略。如唯识说 解合立盖中。初二复次释。后结成相顺生义 掉举恶作盖中。初别释二相。后解合立盖所由。所由中有二复次。初解俱缘亲属等处所同故。合立一盖。后解行相相似故合立盖。前别解恶作相中有三时。初在俗时 我本何缘少小出家等者。初出家时 或因追念昔所曾经等者。出家后时 解行相相似文亦有三文。
于应作事乃至非作返作。释初二时。悔应作不应作非作返作。皆通在俗初出家故 次除先追悔所生恶作。及生恶作差别。第二释前出家后时所起恶作 除先追悔所生恶作等者。除在俗时所起恶作 此恶作缠犹未能舍者。初出家时所起恶作。犹未能舍 次后复生忧恋恶作者。念昔曾经戏笑等事所生起故。此又出家以后一种恶作差别。上来二种摄前三时所有恶作。在俗恶作其处可起。与掉举境界可同。出家初起恶作行相不应起。故名非处恶作。故论第三总结之云。次前所生非处恶作。及出家后时所起恶作。虽与掉举处所不等。然相相似。非但同境。恶作忧恋与掉合立。其出家后二境不同。悔亦忧恋故合立盖。非掉举体不遍染心。然行相增。此时非有。说处不等。故与唯识理不相违。
疑中。于师者佛僧二宝。于法者理。学者行。诲者教。证者果。即教理行果四法宝也。由于三宝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道谛。及正断寂静灭谛 或方便者加行道。正断者道谛。寂静者灭谛也 下明食非食。食者资长义。增生盖缘。非食者断灭盖法 若能于此远离染心等者。唯举净妙相之所以也 九恼事者。如五十八说 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者。闻思修慧如次配之 观察诸法。通上三慧也 又证观察能治惛沉睡眠黑闇者。证谓修法慧。谓于定中触会名证。由法光明。闻思等慧。除痴及疑。在于修位能除睡眠。以能显了诸法性故。名法光明以为非食 笑者。谓如有一或因开论或因合论等者。显说话名开论。隐密约喻说话。合之令解名合说。开口而笑名现齿。喉中出声名哑哑 九种住心者。如第三十卷声闻地对法第十等释 有缘缘起者。有缘谓果法。缘起谓因法。
第四安立支分中有三。初依地立数。次明废立。后问等辨。合以七门分别 一释名。支谓支分。如觉道支。萨婆多说。定是静虑。亦静虑支。余是静虑支。非静虑。如实义者。如四支军。各对治故。舍念知三。依于定位。同能除障。名内等净。净诸障故。余名可解 二出体。数虽十八体唯有七。一寻。二伺。三受。四定。五舍。六念。七慧。初二定乐即乐受故。非是轻安。遍行一谓受。别境三谓念定慧。善有一。谓舍。不定二。谓寻伺。由内等净。六十三说即舍念正知。故数唯七更无增减 三地种类别。唯净无漏具此支分。非染污定。染污定中。俱舍二十八云。初染定无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第二染定无内等净。彼为烦恼所扰乱故。第三染定无正念慧。彼为染乐所迷乱故。第四染中无舍念净。彼为烦恼所染污故。今亦可然 四依地。其未至定初二静虑。俱除其乐余可具有。或唯依根本。定慧均故。对法论说。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 五断障别。初三静虑所各五除二。四静虑所除各四 六五四支分增减所由。初静虑中无念知舍。第二定中名内等净。第四静虑标清净名。皆如六十三释。第四静虑不立正知者。不苦乐受所映夺故。明闇利钝性相违故 问二定喜动踊起惑能障名内净。四定舍受钝既障正知。亦不净。答二定由喜生烦恼。通令障三名内净。四定舍受唯障慧。不障舍念。名清净。舍受行相钝。障明利慧。故第四定不立正知。非由起惑障舍念故。说二清净 七废立中。六十三及对法并十地经。皆有三寻伺为对治喜乐。为利益定为所依。此中说四 寻伺为取所缘者。观随应境。为能对除。定为所依。喜领所得。乐除粗重。适悦心受名喜。能怡悦身即名为乐。粗重在身。乐生彼灭。名之为除。非除下惑。除下惑者唯寻伺故。即显诸处说利益。支有二义。一领所得境。二除粗重障。第三四定以领所得。即除粗重更无别体。具二能故。适悦诸根舍粗重故 恩谓恩德。即此诸支。于修定者皆有恩故。六十三中有多复次。
第五解安立别名中。有五名。一增上心。二现法乐住。三彼分涅槃。四差别涅槃。五出诸受事 文分为四。第三第四合分别故。增上心者定体名心。能摄心故。或所依名心。定能摄心。心之增上名增上心 现法乐住中。初解乐。次解现法。后解无色不名所由 领受喜乐者。谓喜乐受 安乐者。轻安乐 舍乐者。舍受乐。顺悦身心皆名为乐 身心乐者。所怡悦乐 乐住者。六十三说。系心于内不流散故。住能引乐名为乐住。由此菩萨地言。有漏乐者三界所系。无漏乐者是不系摄。今依身心俱有四乐。喜乐安乐故。四静虑得乐住名。欲界无后二。无色无初二。故虽乐现前。不名为乐住 又喜乐初二禅乐。安乐是第三禅乐。舍乐是第四禅乐。身心乐者。简无色界非乐住所以 阿练若苾刍便生讥论言我今问彼超色无色寂静解脱而不能记等者。此意说言。无色定名超色。无漏定名超无色。此二名为现法乐住寂静解脱。故今为说无色界定非为乐住。色四静虑名寂静解脱。是现法乐住。现行烦恼一分断故。种子未断。后还退生。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设无漏静虑及未定。从此亦名彼分涅槃。又是有为。非无为究竟涅槃。名差别涅槃。
又一分断故。净定及一分无漏。折伏烦恼。名彼分涅槃。断惑无漏。非无为故名非决定。是彼分涅槃 又非断性。证非择灭。能证静虑。亦名彼分涅槃。真涅槃名此分涅槃。假涅槃名彼分。彼分是种类相似义。彼假种类。而真相似。名彼分涅槃。亦涅槃之差别。名差别涅槃。
第四解释第五出诸受事中有四。初标四。一出引经证成。二与五顺出离界展转相摄。三因释六出离界经。四释离诸过失名出离依。
初中有三。初标四出离。次解出离经。后问答辨。出离有三义。一不行义。二灭粗重义。三离染义。初定离忧。有此三义。二定离苦。唯有灭粗重义。染初已舍后犹行故。后之三离。具粗重灭及离染义。无相离舍。要无学位。余位分离不得离名。
解出离经中有二。初解离忧经。后例离余经。如是于余随应当知文是也 初文有四 云何知序者。序谓根由 能发根者。谓根境等 无知种子者。以无知人多起忧故。此皆名序。设非染忧。亦说由痴起 又烦恼种子。皆能起忧。无知为本。但说彼种。由此不善忧根之性。由痴被损。离欲便舍。余亦随无。无知灭故。设有分别而非俱生。离欲亦舍。俱生忧根伴类舍故。
问答中有三。初诸根相。次明苦根。后释无相 初静虑中苦根粗重犹未断者。由诸忧根无知等引。彼离染时一切不行。粗重亦舍。设于无上法希慕愁戚。亦无知引。故离欲舍。由诸苦根有不由痴引。离欲犹行故。彼粗重无堪任性。二定方灭 问苦根离欲起粗重。二禅灭喜乐离下舍。粗重上地除。答苦根所依及寻伺初定有故。二禅灭。喜乐所依无别引。离染之时粗重亡 若初静虑已断苦根是则行者入初静虑及第二时受所作住差别应无等者。此意说言。初定灭忧。二定灭苦。由此虽有现法乐住。遂成差别。若初定中已灭苦者。二定无别现法乐住。应无差别。经说静虑出受差别住成差别故。又此断受有差别故。初定寻伺不寂静。粗重不断灭。二定中寂静。粗重方断灭。若初定中。苦根已断。此别应无 又无相等者。谓无学人所入空定。名无相心定。有漏舍种子。为烦恼缚。假名随眠。名为粗重。入此定中说之为断。现行无漏舍假名现缠。在定犹起。非彼诸受为烦恼染。得有随眠。即此随眠说名粗重。非无漏受而无种子。喜根乐根及此舍根。但说依上地者。以地增故非余。
第二与五顺出离界。展转相摄文有三。初牒释出离言。次释妨难。三杂释经 由欲恚害出离即说乃至乐根出离者。欲恚害三。寻是所出离不净慈悲。名能出离。由此三观随其所应。通四定有。故离四受即三出离。由色出离 即说第四静虑舍根出离者。此得空处定离色界欲故。即是第四定舍根出离 由萨迦耶灭者。即无相心定。离三界染。最后尽时说无色界舍根出离。此后二种合名出离舍根 顺出离言有何等义等者。此中意说。凡夫有学学观出离。非离出离。今作五观是无学人。已能出离名顺出离。果顺于因出离观故。不说凡夫有学。由作此观出离于彼。为已出离三界欲。得无相心定。为萨迦耶灭者。说此界故 彼诸出离虽复同时者。正除害时。约修对治有差别者。依别行相及前方便位 此上唯有一类对除者。第四定舍。离色染除。唯观于空一类对治。无色界舍。于四蕴身。别修空观一类对治。不同前三。加行别修行相有异。虽一时断别建立三。后二不然故无差别 云何猛利见等者。释经中。有二十八句。初十三句离欲方便道。后与此相违下十五句。正离欲道。此经意显。由前加行离欲道。阿罗汉身。染爱不行。众惑不起。如红莲花水滴不著。故作五观名顺出离 初十三句中。初八句不著欲观。后五句厌于欲观 谓由观察作意。是总句。下二作意。是别句。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净相。是七作意中。观察作意相。于后对治作意观察。名于胜事作意。数数观察进修对治。名猛利功用作意。故此说离三界染前方便道故。说观察作意。是加行究竟作意加行道故。由此不说了相作意等。以离欲界欲。复三界加行道。是观察作意。义准别离三界欲。有三无间道故。观察作意是离无色染。前加行道。今说罗汉究竟离欲。作五种观故。准此后文正断道中。释其心善逝。云随住加行究竟作意时。正断诸惑。当得究竟心妙住道。其名为善逝 云何善修谓善修习余作意故当知此说断位及断方便道位者谓善修习此加行究竟作意无间道断位。及善修前观察作意等断方便道位。解。离现行。脱。离相缚。离系。离随眠。是三差别。此三断故粗重随灭 从诸欲缘所生诸漏除欲贪者。前方便中。已遍厌故。所以除之 损匮者。生恶趣名损。乏善果名匮 于彼解脱超出离系如前次第者。解脱缠名超。解脱所缘名出。解脱随眠名离系 谓依将得正得随念诸欲境等者。即未来现在过去。如其次第诸欲境界也。
三因释六出离界经文。有其四。初引证经释。次明别除行相。三释妨难。四释五六界差别 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对治者。显初修行犹起我慢。疑惑未除。为令折伏。舍诸邪执。建立此界。
别除行相中有二。初约三类别除。后约六行别除 观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者。但有因果谛实所执我空。名正道理。观察此故慢疑便灭。一恚二害三嫉四痴贪恚。菩萨地说。如次是慈悲喜舍四种对治。今言喜除不乐。即是嫉也 舍除贪恚不说痴者。以爱憎境非平等故。俱于此中而起舍行。但说除二中境顺舍。略而不说实亦除痴 若离我慢于自解脱者。不执我慢离慢执转。名为解脱。于所证谛宝等中。便无疑惑。
释妨难云 此诸出离定能出离一切恚等者。谓有难言。修慈等六。定离恚等六种所除。何故前说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断除。今释之云。此诸出离。修习满位。定能出离一切恚等。前方便时。不善修故。恚等过失容可现行。由此前言非正对除 初之四种天住所摄等者。慈悲二种。通依禅修。名为天住。别依无量修。名为梵住。
第四释离诸过失名出离依中有三初标出离依有四种。二随别释行相所由。三结四种四时得失 第二文有二。初标因四人有别建立四种。后广释行相 因其谄诈说法是依非数取趣等者。有谄诈者计师为胜。睹相威仪遂便依学。今令依法不依于人。要与彼论。分别决择自方证知。非近于人而便证知。
即于此中复有差别者。重释前依。佛顺世俗有二种言辞。一人。二法。今令依法不依于人。不可闻佛随人之言。便亦依人。佛顺世俗言辞。不应依执故 法又二种下。释第二依。因顺世间。说于文字。以诠义理。不应但闻顺世文字。即为究竟。故令依义 佛所说经或有了义等者。释第三依。虽令依义。不得随自见取之为胜故。依了义经。了义四重如章中释 世尊或时宣说依趣等者。释第四依。人天因说识。涅槃因说智。了义经中为初修说识。为久修说智。有闻初修便执为极。今为遮此故说依智。取究竟故。
第三结中 略依四时失不失故者。得法时。依法智生。不依于人。任持时义。可文持。非文义持陀罗尼故。观察义时。依了义非不了义。疑智生故 法随法行时。法谓灭谛。随法谓道谛。修出离道时。依智不识。此上四依。从初行至后行。从粗修习至细修习。究竟成满。如是次第。
复次已说安立当知于此等者。前颂五门云。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已解总标安立。下第三段。合释作意及相二门。此中所缘。即是相故。文分为三。初标起。次别释。后通辨。此初也。
别释中。初释作意。后释所缘。初中有三。初标列七作意。四十作意名。次别释四十作意行相。后以七作意。与四十作意相摄。七作意相。如下三十三卷。三复次广释其相。并与四对治相摄。对法第九亦尔。第二十八二十九。说七作意与四作意。三种瑜伽等相摄。皆广如彼。恐繁不述。
四十作意为十二类。一初二教义。二四念住。三二假实。四凡圣三类。五断初中后三类。六观止二类。七有空二类。八六类修证离染。九四道。十四位修。十一四类慧定。离障而得自在。十二四类三乘因果。所有作意。初四类为一通因。后八类唯在有学无学。为一别因。此作意体即遍行数。修定慧时。作意用增故。对法说作意增长利益者。谓善顺奢摩他。毗钵舍那故。然今此中。修定之时作意最胜。对法亦言。作意者谓于一境持心令住故。于等引地。明四十作意。虽此作意通定及散。多分依彼定位修故 缘法。谓闻慧 缘义。谓思修者。各依多缘非境唯尔。闻少缘义修亦缘教故 胜解作意者。对法第十一云。一向世间作意 真实作意者。对法云。一向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即本智后智。此中所言 以自相共相思惟诸法者。即后得智。缘真如理是根本智 遍知作意。远加行道 正断作意。近加行道。及无间道 已断作意。谓余二道 有分别无分别影像作意者。分别体境。即三界心心所。以分别名摄三界法。五法之中。相名分别之分别也。此二作意。境体是一。观止别故分为二种也。对法第十一说。有分别影像所缘者。谓胜解作意定慧所缘境。无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真实作意定慧所缘境。彼依有漏作意止观。名有分别影像。体是虚妄分别故。无漏止观名无分别影像。体非虚妄故。此中依所缘境。名分别体。能缘止观。分成二种。故不相违 事边际。所作成辨。与对法及下二十六相违。至彼当释 事边际所缘作意。所作成辨所缘作意者。此有两释。一释同对法。谓初是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谓蕴界处诸法体事。唯尔所故。如所有性。谓四圣谛十六行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此唯谛理。或以谛门。或以行门。或以诸法嗢柁喃门。或以解脱门。于前蕴界处。以义差别。了知道理。名如所有性。所作成就体即转依。即显初体。尽所有性。唯后得智。如所有性。通本后智。所作成就。即菩提涅槃二种转依。此中事边际所缘。身受心法。即尽所有及如所有。所作成辨。即二转依 谓我思惟如此如此。是后得智缘法自性 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后得智缘法差别 当有如此如此。是根本智证自性 当辨如是如是者。是无分别智证差别。虽真如性非法差别。由加行作二别行。正智随印证之。亦说为二 或我思惟如此如此。谓后得智因 若我思惟如是如是。本智因 当有如此如此。是后智果 当辨如是如是。是本智果。此上总显菩提转依。清净所缘是涅槃转依。此解虽顺对法。不顺下与七种相摄 第二解云。此与对法所望不同。事边际者。谓缘现在身受心法事理边际所作成辨者。谓现所作当辨事理。此有三释。一云。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散心所缘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定心所缘。由作此散心思故。究竟当有如此如此决断果遂。作是定心思故。究竟当辨决断果遂二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缘本质相。由此思故。当有如此如此决断果遂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缘影像相。由此思故。当辨如是如是决断果遂三云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缘法自性。由此思故。当有如此如此决断果遂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缘法差别义。由此思故。当辨如是如是决断果遂此上总显有为成辨。虽违对法。与下七相摄文相顺。及缘清净所缘作意者。此有二释。一云缘真如作意。二云缘此无漏作意。以为所缘故。云缘清净所缘作意也 胜解思择作意者。谓最初思择诸法者。此是思慧 奢摩他而为上首者。依等引位胜解思择 寂静作意谓最初安心于内者。此思慧位等持安心 毗钵奢那而为上首者。谓修慧位所修等引 由胜解思择作意故净修智见者。慧为方便。慧成满故 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者。定为方便定成满故 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由无间殷重作意故于诸结中心得解脱者。五盖九结。实通现种。现行相增。今偏说为盖。种子难断。相沉细故。今偏说为结。故说别断 对治作意。摄无间解脱道 顺清净及观察。近边二胜进道。或清净智。非四道摄 六随念者。谓念佛法等。如菩萨地说 自然运转作意者谓于四时一得作意时者。下相摄中。谓得第六第七作意时。离第九品染。无间解脱道 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时。此前二时。是见道前方便 三修现观时。由前方便。得入见道及与修道。修于现观 第四时者。阿罗汉位 正得。谓无间道 已得。谓解脱道。
第三七作意与四十作意相摄。于中合以五门分别 一先辨七作意相。了相作意。能了下地粗相。上地静相。此初作意。闻思犹杂。自此已后一向修相。数数思惟此粗静相。数起胜解。名胜解意。由习此故。初断道生。彼俱作意。名远离作意。故诸上品烦恼。及粗重。皆悉已断 次复欣乐上断。见上断功德。已触少分远离喜乐。为除惛眠。复数修习静妙作意。以悦其心。名摄乐作意。如是行者。方便善品。所资持故。令欲界系中品所摄。烦恼缠垢。不复现行 因此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静相。名观察作意 如是行者。数数观察。进修对治。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暂时间。得离系故。此对治道相应作意。是初静虑最后加行故。名加行究竟作意。由此欲界下品烦恼。一切不行从此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最初静虑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此中断上品惑道。初起难故。二作意为加行。断后下品。地满亦难。非初修故。一作意为加行。前品无间。可有后品加行义故。断中三品。不说加行。后品无间。可有前品解脱道义。不说断前六。亦有解脱道。断后三品。地满入根本故。说第七作意。为解脱道。广如对法第九。下第三十三说。此七作意。了相一种。通闻修慧。余六唯修。了相作意。摄缘法作意故。缘法作意。是闻慧故 又三十三说。皆是上地故不通思。有义唯是修慧。然初犹为闻思间杂。体非闻思。三十三说。以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当知各有七种作意。无色界中。无闻慧故。亦非未得根本地。初即起闻慧故。
二漏无漏分别。第八十说。皆通有漏无漏。
三有学等三分别。初及第七通三种。余五唯初二。如次下相摄中说。
四四道分别。初二及第五。通加行胜进道。远离作意。唯无间道。摄乐作意。通四道。加行究竟作意。通无间胜进道。第七作意。唯解脱道。此依二乘修习四道。后品所有加行无间等。皆前品胜进道故。菩萨不然。刹那刹那容具四故。义准应知。今依通离诸地了相胜解。故通胜进。引生无间。观察作意。亦通加行。后品无间。是前品胜进故。说第六亦通胜进。通依九地辨七作意。实义如是。六十二说了相胜解加行道摄。远离及加行究竟作意。无间道摄。摄乐作意。四种道摄。观察作意。胜进道摄者。此依初离欲染。别离上染。加行道说。依容预胜进。不说后品无间。是前胜进道。故加行究竟作意。唯无间。观察作意。依断中品进修道。说唯胜进道。不说已后为加行道。亦不相违。第七作意。为解脱道义准可知。故论不说。
五次三瑜伽师相摄。一初习业。二已习行。三度作意。初习业有二种。一于作意初习业者。安住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二净烦恼初习业者。谓已证得所修作意。于诸烦恼。欲净其心。正勤修习。了相作意。已习行瑜伽师者。谓中五作意。已善修习。度作意瑜伽师者。谓住第七作意。超过加行方便所修住修果故。唯此三瑜伽师。二十八又说。顺解脱分。名初习业。顺决择分。名已习行。谛现观后。名度作意。即显了相在解脱。次五作意。在顺决择。第七作意。在谛现观后。若作此说。便以四十作意中有学等三。相摄文。违七种作意。皆通有学。初及第七。亦通无学。由此故知。三瑜伽师。别依位配。与七作意相摄义殊。两门自别。不可以三瑜伽师。与七作意相摄。便显七作意三位亦然。不可于此浪生分别。然三瑜伽师。二十八中。总配七作意。不依三位配七作意。如在非学非无学。具七作意。在有学位资粮道。有具七作意。先依世间道。进离染故。亦有资粮道。不修七作意。不修定故。加行道中。方具七作意。进离欲界九品染故。得现观后。亦起七作意。进离上地染故。
辨七作意已。当辨四十作意相摄 了相摄缘法缘义者。此有二释。一云。了相通闻修慧。故摄二种。一云。了相唯修慧。此说初起修亦缘于法。故说摄二。前说缘法。唯是闻慧。此说通修慧。前狭后宽。不相违也 了相胜解究竟果三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者。了相通在初修。及无学一切初修。多唯胜解。无学等修。多是真实。胜解既为近加行道。理通假实。究竟果作意。在根本地中。一切时位假实理通 观察作意唯摄胜解者。是中三品胜进道故。初假解修。不说通实。为后加行理亦通真 余三作意唯摄真实者。为无间道多观真故 此就前门就余门者当知随应者。此就前说七作意相与二相摄。就余别义。了相多唯胜解。初起修故。究竟果唯真实。解脱道故。观察作意。通胜解真实。能为胜进加行道故。余四如前。故说就余门当知随应。不说七种皆与前别也 二种作意亦摄无学作意者。此依得果已数生厌离。故有了相。依断烦恼道。说中五作意。无学已无。故不说有 观察摄遍智者。观察亦通加行道故 观察作意虽摄有分别者。胜进道中。多起慧故。由此偏说。非无二分别。所作成辨。所缘作意 若就初门遍一切摄者。此依初思惟如此如此。乃至当辨如是如是。依修有为果。所成辨故。通七所摄 就第二门唯加行究竟果摄者。谓前第二缘清净所缘作意。唯在佛果无为转。依究竟辨故 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者。此依最初思择诸法。唯散心故。此唯思慧。故非七收 若最初寂静乃至当知亦尔者。最初寂静。即思慧位等持安心故。同最初胜解思择。七所不摄 前六作意通摄一分具分修等者。有慧解脱。修慧非定。异生得根本定。未必修慧。究竟果作意。据胜者说。摄具分修。其俱解脱。修具分故 随顺作意初二所摄等者。随顺作意。厌坏所缘故。初二摄。对治作意。为无间道故。摄远离加行究竟。及摄乐一分。摄乐作意。通四道故 顺清净作意唯摄乐一分者。是胜进道故。观察作意。虽亦摄之。既合是胜进道。相易知故不说。
此就断对治说若就所余随应当知者。此有二释一云。唯释顺观察断。未断作意。唯观察作意摄所由。依前中品断对治胜进道说。若就所余。后无间道之加行故。亦是了相胜解摄乐三摄。若就下品断对治说。亦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故云随应 二云。通说前四作意。前来所摄。就别断三品。断对治增上义说。依余具义。随顺作意。初二及摄乐观察摄观察。亦通后加行故。顺清净亦观察所摄。顺观察断。与未断作意。亦通摄乐加行究竟果。摄义如前说。故言随应 力励作意皆不摄者。散思慧故 有间有功用运转作意乃至摄乐作意所摄者。有间作意。二十八。说了相所摄。闻思间故 有功用作意者。二十八。说次五所摄。皆起功用故。此中以摄乐作意通胜进道。故略不说。观察胜进同故。以加行究竟作意。能得自然运转故。名自然运转。非当时已能自然运转。二十八。说唯加行果名无功用运转故。二十八中。有功用名无间。对前有间故。自然转名无功用。对前势力者有功用故 思择作意了相摄者。依初修门。多起慧故。非余不摄 内摄作意胜解所摄者。依创无间内缘之门。非余不摄 清净作意观察摄者。审察烦恼断与未断。顺净障故。非实彼摄。非正无间道故 广大作意皆所不摄者。无住涅槃。悲智建立。二利广行。非七摄故。七唯自利非广行故 初遍行作意究竟果摄者。前遍行中有二。初谓佛世尊 第二一切摄者。谓诸菩萨。遍二乘修。有自利故 了相作意他所建立作意摄者乃至定为其缘者。一云。了相通闻修故。他所建立摄。二云。虽唯修慧为性。然亦外缘教生故。他所建立摄。
第二别明所缘差别中分二。初以缘即相。第二别明相。以此所缘是诸作意境。所以即相。俱定等境故。
别明相中。初明四相。后明三十二相 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分别体是能缘心心所。分别相是所缘相分。定心以此见及相分。为所缘故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谓无悔欢喜安乐等因 不守根门等四者。谓如前说。一不守根门。二食不知量。三初夜后夜不常寤悟。勤修观行。四不正知住。下声闻地广说 沉掉乱相如名。即彼著相。体是无明为性。或是爱性。或见疑等一切烦恼性。
三十二相中有二。初别明三十二相。后与四相相即 云何所依相谓分别体相。谓见分相分如次配之 云何心起相等者。此有二相。一一切心起相。即次前说作意是一相。一切心生。由作意故。二第八心起相。谓十二支中心。缘于行。亦缘名色生故 云何自相相谓自类自相者。谓五蕴。类各别 自相者。谓一一蕴。眼等自相别故 此中已出离于断不修方便者观有贪等者。诸出家者名已出离。此有二类。一类不修涅槃方便者。观有贪无贪有嗔无嗔有痴无痴等。一类修涅槃方便者。观略心广心下心举心。乃至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是不染污相。前三对观。非必顺出世故。后七对顺出世故。或顺定名修方便。不顺定不修方便。非必出世 又释不修方便者。谓无学人已得出离。更不修方便故。但观有贪等三对心。若修方便者。谓有学人。观略下等七对心。顺无学出离故 云何光明相谓如有一于暗对除或法光明者。前盖食中。说有三光明。此即初二 住观于坐等者。未来名坐。现在名住。从未来坐起立住故。即此现在。亦名为坐。过去名卧。坐方卧故。过去息灭。故立卧名 云何入定相谓由因缘等者。前四相中。除应远离相。此之三相。顺入定故 云何出定相谓分别体所不摄不定地相。虽定心散心体通分别。此散心体。定所不摄。不定地相。名出定相。或分别体。是无漏定所不摄。不定地相名出定相 云何引发相谓能引发略诸广博文句义通。此是圣自在通。以智言音自在。摄诸广博文句。入一字中。以此一字。摄无量文句义。此通依定引发。名引发相。乃至引发一切功德也。
第十二卷
释作意所缘中。自下第三通辨。文有其七。一修作意所由。二四缘入等至。三四无记根。四味净定等差别。五四分定异。六次第超越入出。七熏修差别。
又即修习此作意时。厌坏所缘是加行道。舍诸烦恼是无间道。任持断灭是解脱道。令诸烦恼远离相续。是胜进道。
四因缘入等至中。文分为三。标释结成。爱上静虑等。四无记根四人得定起。此四种非必一人具能起四。爱即贪数。见谓见取。慢即我慢。疑即痴疑。此中先闻而起。是未得定先起四根。不是唯无记性。欲界通不善故 或得定已后起四种。方是无记。
见上静虑中 如是入已能自忆念过去多劫遂生是见等者。由得定已。起四全常见。总缘世间非但约定。故非见上静虑所摄。执此见不舍名为见取。然此文中。唯说能得净。不说体殊胜。实遂难显之。为胜易故。定等是常见。所依蕴故。亦见取境。此中爱缘上地。唯识具释。未得定前我慢。缘此地生。同地而执。总缘五蕴。而方能故。得定后慢。缘彼地起。亦同地故。无别缘我慢。缘他地生。总缘者可尔。如唯识说。其疑一法。观其文势。唯修出世者起。缘圣谛疑故。据胜者说。理通余有。于余胜定。亦起疑故。未得定前性。通不善。若得定已后名无记根。是定烦恼。为根本故。起生烦恼爱味定。有二义。一通未至有。准上了相。既通闻慧。未至地散心。何妨染心未至地有。要得根本定。得自在已方起现前。二云未至地无染。了相亦非通闻慧。如唯识疏解 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正入者。所爱味定是净定。已入过去。出于现在。其能爱味染污定心。在现在故。当言正入。此唯爱数深取所缘顺退分定谓有钝根顺住分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者。此中但依四人成四。故此说根。非依一人而成四种。下第十三。说四捡行。经说依一人次第修故。道理亦有上根而下修退。亦有下根上修不退。其退分定。退其住分定。而染心相入出。既不胜进。亦不退下 顺胜分定。定约别人。修定是利根。不与染心而相入出。第四亦尔 顺决择分定。能生无漏。非胜分定。第十三说。四检行经中。顺胜分定。非退非住。唯是胜进。非趣决择。故决择即分。名决择分。分是支义类义。
此四种定。一辨行相。如文 二辨性。唯有漏善 三依地。通色无色。有顶亦能生无漏心故。然以义准。非上七近分。有第四分。不见与无漏心相入出故。初起不然。后起可得。故皆有四分。无文遮故 四初能生二。自及住分。住分生三。除第四。第三亦生三。除退分。第四生一。谓自类 五显类异。顺退分顺烦恼。住分顺自地。顺胜分顺上地。顺决择分顺无漏 六依起。下界起四。上二界唯三。无初。以不退故。
无间入等至中。漏无漏纯杂三种。皆有四类。一纯有漏。二纯无漏。三有无漏杂 四类者。一顺入。二逆入。三顺逆入。四逆顺入。此中但有初二。
超越入等至中。有漏无漏纯杂三类超。各亦有四。此中辨唯有初二。文言通故。如是合有二十四句。上辨类别。何人能超者。此言超者。唯无学非有学。唯利根非钝根 依界者。唯欲界。非上二。若起色界心出。可有闻慧。异熟生心。及通果心。今以非想地心出。出在何心。彼无闻慧威仪工巧。及通果心。非异地起生得善心异熟生心。业果者不异地起。准灭尽定出。缘三种境。触三种触。许缘内外有为蕴生。何妨欲界地。起有顶地异熟生心。非业果者。然相难知。由此应言。有漏无漏出。在异类名为出心。非要散位。若尔有漏无漏间入等。云何住异类。今言住异。行相别类名之为出。或得起无记心。未乖理也。以极远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 唯除如来等者。此据极自在超一切地者说。若七地以前。及波罗蜜多声闻。亦能超二地乃至七地。大目犍连。入无所有处定。闻象等声。便从彼出。超多地故。六十三中具明此事 又依自在超一切地。谓佛及不退菩萨。余人虽超。不能多地。若任运起。非超禅者一切皆得。如转生九地。及大目揵连。故此不说。此明超故。
熏修中文有二义。初明杂修。后明修生差别。初文有二。初标后释 熏有五类。一纯有漏定熏修。谓生下四静虑。除五净居。如此下说。耎中上品修故。受三地果 二纯无漏定熏修。谓八地已去变易生死。有漏定尽故 三有漏无漏杂修。即此所说。为于等至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间杂修习。生五净居等 四有漏定散杂熏修。谓阿罗汉。舍福命行。资命福果 五无漏定散杂熏修。谓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萨变易生死 此第三杂修中。有漏为两边。无漏一刹那。居中为修成满。如五净居业。异生身造种在身中。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熏修成满。无漏定力。资昔业种。令势殊胜。生五净居故。非有漏而为中也。其力劣故。即与小乘稍不同也 又初一念有漏。是加行道。伏除定障。次念无漏。为无间道。正除定障。后一念有漏。为解脱道。故熏修满。若以有漏为中。无漏为初后者。岂以无漏为加行。有漏为无间道耶。后解脱为能资故。所资相顺 若于是处时事能入诸定者。身所住依名处起定。明暗等时节等名时。随缘何境名事 若有余取者。取谓取支。有残业润生取生。便生净居 等至果有二。初得功德果。后生净居果。
修生生差别中有四。一生因。二染退善进。三修因处。四辨差别 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者。非上地中定可有退。由多爱味。损减寿命。名便退没。此退生也。
此地五门广分别中。上已三段解四门讫。下第四段。释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文分为二。初释宗要。即解前说想标四门。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中后三种。由四静虑前已解故。后第十三卷方释杂义。虽此二段俱是释经。诸门杂义各有别故。分成二种。初中分二。初标下说。后随别释。别释中有三。一解解脱。二解等持。三三摩地已上是。三解等至。五现见三摩钵底已下是。初门有四。初释解脱。次释胜处。三释遍处。后总聊简。虽胜遍处准前标说。在等至门。今依修生次第故。次解脱而便明之。前以随他杂起引生。或随胜义故。离解脱入等至门。解脱除障最为胜用。故别门标。今以初修次第必尔。故便明之。不相违也。
八解脱以十门分别。文中有三。一列名。二释总名。三辨行相。
列名者。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尽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依俱舍二十九云。初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想观增故。立想观名。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名内有色。但观外境。名观外色。大乘不然。未离色界欲。或虽已离见者色想。安立现前名有色。通观内外名观诸色。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者。彼小乘说。内已伏除色想。名内无色想。唯观外境。名观外色。今此论说。已依无色定离色界染。名内无色想。即此诸色。已出染故。名之为外。观此为境。名观外色。上二言观者。于诸色中。为变化自在故。意解思惟。显示彼想故。解脱者。谓能解脱变化障故。依对法说。内谓内身。已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名内无色。与此不同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者。净者。谓第四静虑中。离八种障。舍念圆满清白名净。此观通观净不净境。显扬说。净者一向意解思惟净妙色者。随转理门。或依彼观相待相入故。后成一味净色为论。对法论说。于内净不净色。展转相待等故 解脱者。谓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此即变化时加行功用。名为烦恼障碍心故。前二解脱。随于一事变化之障。此所解脱净不净中所有。变化加行功用极自在障 身者。意身 作证者。由于智断得作证故。诸根得境唯身根亲。合身与证名。前二解脱。意解思惟尚疏远故。与其观名。此第三解脱。除障最胜名身作证。故对法说。此八种名圣住。诸圣所住故。然诸圣者多住第三第八。此二胜故。于二界中。各在边故。世尊经中。说身作证。于色无色障断无余。证得转依胜余六故 具足住者。是第四静虑根本圆满。第八亦尔。有顶圆满。余名可解。
论。释名中。但释通名 前七解脱于已解脱生胜解者。七所观法。要离彼地烦恼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脱。今观彼境。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胜解。故名解脱 第八解脱弃背想受者。前远无间道。虽灭想受障。今方得名解脱。正起解脱时。但暂弃背想受。立解脱名。非时方始解脱定障。先已离故。
第三辨相中。唯辨七解脱。后等至门方释第八故 谓生欲界等者。释有色义。此说初修未离色染。若已离者。见者色想安立现前。名为有色 彼于如是所解脱中而生解脱者。释解脱义。其所观色。于欲界欲所解脱中。已得解脱故 即于欲界诸色以有光明想作意思惟等者。此明观义。不同小乘作不净想。今此说观光明想故。有二因缘故。名为有色。一生欲界得色界定故。二于光明而作胜解故 欲界诸色于诸胜处所制少色等者。此答所观色即胜处境。初胜解想而观之故。若好若恶等者。此答行相。前三解脱。引胜处遍处诸圣神通。后四解脱。随应能引无诤等功德 谓生欲界已离色界欲者。此释内无色想义。先依空处定。已离色界染故。显扬论说内无色想者。依无色定。意解思惟故 无色界定不现在前者。释观外诸色义。无色不能观诸色故。依色界定现观外诸色故。无色定不现在前。上说未得无色定。未离色界欲。外观诸色。名初解脱。已得无色定已。离色界欲。观外诸色。名第二解脱者。此依初业说。由俱解脱者。定得初解脱故。若先不入无色定。未伏除见者色想。作光明想。而观诸色。是初解脱。若先入无色定。已伏除见者色想。不思惟光明想。但观外色中好恶等。是第二解脱。故此中言又不思惟彼所想之明想。观渐成故。但于外色而生胜解。由此俱解脱者。亦成初解脱。故对法解初解脱云。于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即初习业者 或现安立见者色想。即业满者。俱解脱等所起解脱。于其内身。虽已离欲。安立色想。而现在前。观于外色故 彼释第二解脱云。谓内已伏见者色想。是初业者。或现安立见者无色想。是业满者。俱解脱等所起解脱义。准前说 又不思惟彼想明想但于外色而作胜解者。释观义。若于是色已得离欲说彼为外者。即此已离染色。以出染故。名之为外。观此一切诸色为境。名观外色。不唯观外尘名观外色。若准对法。内身名内。外尘名外。观尘为境名观外色。彼说内外。二义乍同小宗。依无色定。离内色染等。与彼差别。上二解脱。依俱舍说。初二静虑。能除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彼不净观可作是说。今作先明想等。显扬第二十说。此二除变化障。为于变化得自在故。修二解脱。变化既通四静虑有故。初二解脱。通依四静虑。同成实论。仍在根本。非诸近分地。彼忻趣修。都无通果。此容预修。有通果故 净解脱中已得舍念圆满清白者。此释净义。一刹那中离过名清。相续离过名白 以此为依修习清净圣行圆满由此名净者。下以三义。释此净名。此净解脱。唯第四定。此中说得舍念净故。复已超过诸苦乐故。乱动静故。善磨莹故。余地不然。故唯第四根本。非近分。此亦内无色。而观外色。由前已说故此略之 次四无色解脱。皆已离自地欲。依根本地。重观自境。思惟胜解。令障更远。引生胜德。立解脱名。然今论文。空识二解脱。言离自地欲。后二不言离自地欲者。无学身中影略而说。准前应言离自欲故。若依有学等。得不要离染。故此不说 又空识处。言思惟自地者。由彼二名自地为称。无所有处。以识无有。为自地名。故于识处。思惟胜解。有顶解脱亦然。下之三地。名想生处。遍于此处思惟胜解。唯在根本非近分地。上已依论三门分别。
四出体性者。七十三说。五法之中。世间出世间正智为自性。有漏者。分别中世间正智摄。无漏者。即无分别智后得智摄。唯慧为性。缘色非色及真如境。离诸定障。引生胜德。非余能故。若相应体。初七四蕴性。眷属五蕴性。第八解脱。二十二法。灭尽定。以厌心种子。为自体故。
五所缘境者。初二解脱。以显色相及真如相。为所缘境。第三解脱。以摄受相及真如相。为所缘境。摄受相者。于内净不净色。展转相待。展转相入。展转一味。如对法说。次四解脱。各以自相及真如为境。初三解脱。以色无色为境。次四解脱。唯无色为境。为断此二障。起此观行。第八解脱无所缘也。
六凡圣得分别。有义。初七解脱。通凡圣得。第八解脱唯圣得。无漏故。七十三说。异生圣者。同得初三。然有差别。内外二道。通得无爽。除变化障得自在故。然瑜伽第十五云。初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者。彼论自说不还阿罗汉所作。不说异生不作初三 次四解脱。对法论说。圣之弟子所得能顺无漏。是清净性。方名解脱。解脱爱味故。外道依无色。多生爱味。执为涅槃。故由此变显。不简前三。唯圣弟子得故通外道 有义。唯前三通内外道。凡圣皆得。论唯说此异生得故。后五唯圣得。论说圣之弟子。不说异生故。
七离障差别。显扬二十说。对除六障 一变化障。初二所除能变能化。由观光明殊妙无碍。及为少多等得自在故 二最极现法乐住障。第三所除。对法论说。能断净不净色变化障。及于此中烦恼生起障。此障即于净色变化加行功用。与不净色变化相违。体即硬涩无记之性。名为烦恼 三往还障。第四所除。由空诸色。无障碍故。为方便已入色四定根本之地。往还自在 四引无诤等胜功德障。由识所除。彼诸功德。体即识故。此为方便已起第四静虑。发诸功德 五诸漏及有障。漏。谓烦恼。有。谓有顶。此即无色惑苦二法。由第六第七解脱所除。第六解脱正能除之。第七解脱除已令远。六寂静最极住障。第八所除。灭定寂静极胜住故。第十五说。后五解脱。唯言能引想受灭等至者。依成满位。亦不相违。
八依身起者。后五解脱。三界身起。许无色界起灭定故。初三解脱。有义唯欲起。由教力故。瑜伽第十二云。由二因缘名为有色。谓生欲界故。有义不然。通二界起。初修解脱。遍处为果。必在欲界。如前道理。后成满时。遍处为因。解脱为果。何妨色界亦得后起。岂生色界不得名有色。而不修通耶。
九二得者。在佛及麟角身中。八皆离欲得故。在余身中。皆加行得。要离彼地染后方修得故。
十有无漏。在佛身皆无漏。在余身中第八唯无漏。余七通有漏无漏。通是世间出世间二智为体故。下第十五处当广辨。
八胜处略以五门分别。一列名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相。二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此后三种若好恶等言。皆如初说。后四胜处。皆内无色想。然观外诸色。青黄赤白四种有异。
二出体者。对法显扬俱作是说。初二胜处。初解脱所出。次二胜处。是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第三解脱所出。净解脱中。初之二想净与不净。展转相待。展转相入。如是展转。总一切色合为一味清净想解名展转一味。故后四胜处。第三解脱所出。故此八体。即前三解脱也。
三释别名者。内有色想内无色想等。如解脱中说。前解脱中。有色不言内。今言内者。前以设虽于内身见者色想。安立现前。未离色染者。以一切色染皆未离故。但言有色而不说内。即以此一切色。而为境界。起光明想。未出色染故。名观诸色。或通观内外色。不可名观外色。今此胜处。唯观非根色。不观根色。内有根色故。名内有色。与前差别。余少多等如文自释。
四依境分别者。后四唯缘色处显色。其形色无体。显色摄故。假显无体。唯四实故。故唯观四。前四所缘。声香味触所依聚色。以初二解脱。缘光明相及劣胜故。即初四胜处。观显假色。光明乃是假显色故。由体清明。顺于变化。故偏观之 第二解脱。缘一切色处故。第三第四胜处。亦观于彼一切色处。若少多等。然以有情非情形量小大内外别故。分成少多。故依有色及与无色。各缘二境。分成四种。故诸胜处不减不增。故对法说。少色者。有情数色。其量小故。多色者。非情数色。其量大故。显扬论中。唯依资具非资具。分成少多。今此论中。以有情及资具。合名为少。宫殿等名多。形量别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好恶劣胜等。依小多色之差别故。故不别立。然在欲界。初四胜处。具观四尘同聚色处。在色界中。唯观声触同聚色处。准初二解脱。唯观色尘。故初四胜处中。但观色境。论说劣色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者。此说欲界有声等所依。同聚之色处。名劣色等。是初四所观。非声等四。是胜处境故。此论云。此四显色。有情资具宫殿等摄。谓好恶劣胜四名显色。即前少多。是情等色。故非声等。由于色处折伏自在。于余四尘。亦能变化。或初二解脱。初虽唯观色引生初四胜处。胜处起已。复观四尘。折伏自在。引生解脱。后成满位。复唯观色光明等境。能为变化。故显扬云。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由得彼已。方说胜色自在成就。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云。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初修后满。有差别故。论虽说云此四显色非色处。显谓声香味触劣胜之色。所观明显名为显色。非但以色。亦以真如为所缘。七十二云。思惟色真如相故。得胜知见。异生不尔。
五问答分别者。问前三解脱。与八胜处。有何差别。俱舍云。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或终不起 今释。初修前三解脱。除二种障。由此能生胜知胜见。故名胜处。修成满者。由八胜处。胜伏所缘。能令初三解脱清净。是谓解脱胜处差别 问何故解脱遍处。通观色非色。八胜处中。唯观诸色。答离障遍观色非色等。胜伏境时。色相难胜折伏。好恶难胜伏。故色胜伏。已于无色中。亦得自在。故以难胜。唯立色胜处。余门如前。初三解脱。论有二门。一释总名。二解别相。余胜见等诸差别义。皆广如对法十三。显扬第四等说。文分为二。初解胜处名。次别解少多等义。处者是所缘。胜者能缘。初文有三。初标。次列。后显差别。
第三遍处。以六门分别。一释通名 于胜解事者。释处义。随应即前解脱等境故 生遍胜解者。释遍义。此假胜解作遍想故 二列名者。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处识处。如经言。谓地遍处。一能解了上下及傍。无二无量。如是乃至。识遍上下及傍。无二无量。此中唯释无二无量。余如显扬第四等说 三废立者。论自诚说。瑜伽又说。然由所依真如遍满。能依色非色亦复遍满。能依色中所依造色遍满故。能依造色亦遍满。唯说能依中实显色遍满。不说假显形亦遍满。唯说所依实触偏满。不说能依假触亦遍满。既说所观色境空遍满。亦说能观识境遍满。余非遍满故非遍处。然涅槃经中。第三十一说。除火取无所有处所者。事火外道以火为天。说火体遍。便增彼执。故对彼机。除火遍处。无所有处。有观察时。观识遍。无少分所有所无境遍。亦名遍处。今诸论中。依极自在。已方修遍处观。无少所有境。非必观所无识遍一切故。不立遍处。佛于彼假名。于此实说故 第四所缘境者。七十二说。又十遍处。由胜处所缘力。应知其相差别者。此用大种及真如相。为所缘。若不尔者。所依不遍。能依亦应不成遍满。由真如境极遍满故。能依亦得成遍满名。又空识相及真如为所缘。不但唯以有为为境。今即以色处触处四蕴及真如为所缘 第五出体性者。俱舍云。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所出。后二遍处。即彼二解脱。今者初八以慧。后二四蕴为自性。初八遍处。善清净故。能引真圣解脱神通。及转变神通二通。虽依四地而有。不可随应从初三解脱。胜满唯第三。故此论云。如是有色。诸遍处定。色界后边故。从第三解脱所出。理同俱舍。乃先通途 第六问答分别者。胜处引生遍处方起。何故胜处无后二初四。答胜伏所缘方生遍果。果法胜故。加因六种。胜处唯依伏殊胜境。不说所余。遍处用胜者。此下文说。引生神通等故。胜处劣者。唯胜伏所缘。不能引生广功德故。所余门义。如解脱应知。六十二说。修十遍处。能为五事。如彼广说。
第四总料简中有三。初释解脱胜处遍处次第。次解遍处作用。后以喻显三法次第。此诸次第略有三义。一随转理门。即此门是。二依真实理门。六十三说。胜处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显扬第四说。由诸胜处胜所缘故。由诸遍处。所缘遍故。能令解脱清净应知。二云真实理中。一初修行门。即此文是。二后成满门。即余文是。三云。一依如量智修门。即此文是。二依如理智修门。即余文是。先依世俗智。起胜知见已。次依如理智。是入遍处解脱 胜解神通者。随所意解。皆能称遂。远作近解。屈申臂顷。至色究竟等 转变神通者。转换旧形。而作异相。又胜解通意解思惟转变神通。能成实事。
前释经宗要中有三。下第二解等持。别列有十一。下解十门。阙第十一。如前已释。
三三摩地中。文分为三。初别明三摩地行境别相。次明三摩地行别境同相。后释先后次第妨难。初之一门。安立谛行。其第二门。非安立行。初之一门别相行。次之一门通相行。是谓差别。就初文中。初标空三摩地行相。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下。总释空性差别。显扬第二说云。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众生及法。遍计所执性中。此二无性。及彼所余无我有性。于诸法中。所执性无。即是无我性有。无我性有。即是所执性无。即以此中有及非有无二之性。名所知空 空智者。谓缘彼境如实了知。彼论意说。所执法。有情空。及真如空性。俱名所知空。观彼无时。见此有故。证此有时。见彼空故。有空无二。俱名境空。此说空行所证所空。能观彼心即名空智 此中所言。谓于远离有情命者等。即所观中所空空境 心住一缘。即彼空智。此依三乘通所观空。但言远离有情命者等。唯说人空不说法故。唯说所空不说所证空。彼说无二。有无双彰。此说所无。不辨真有。故不相违。
总释空差别中。有两番释。初依无学者四种空性。后陈有学者四空差别。然四空中。初所观察空。正是观境。后之三种空。成满位。因空所除假名为空。由观察空。空无所执。后三不尔。故假名空 彼果空者。谓空满位。由观空故。烦恼皆灭 内空者。由观空故。内计执灭 外空者。由观空故空无欲爱。
有学者四空差别中 又修行者者。谓诸凡圣有学。由彼果空 或时作意思惟外空等者。此说由希彼果空故。思惟外内二境为空。或由观察所执空故。思惟内外二种俱空。
由此力故心俱证会者。由希彼果空力。及由观察空力。于内外空。俱能证会。能证会已便彼果空。及观察空。二种圆满。今此即显空无我行名为空行。空无有情。及法我故。我性我用我体我义。二俱空故。随其所应。名空无我。
无愿中。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者。此说三界五取蕴法。名无愿境。心住一缘名三摩地。显扬亦言。无愿有二。一所知。二智。正与此同。即以无常及苦并集四行。名无愿行。此以无常苦果行。摄因行故。
无相三摩地中。初释行相。后释彼经。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是无相境。心住一缘。是无相三摩地。显扬论说。无相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即所知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诸相之所不行。智如前说。此说前空境中。真如空相。诸相不行。名无相境。即是此中诸取蕴灭。不说所执空名无相境也。前说因证彼空。所空所证空二俱名空。今但说所证空。名无相境。故与前别。即灭四行名无相行。道谛四行。非三等持 何故无愿无相。说心三摩地。空不说耶。答此观有故。称作彼心。彼观空故。一切俱遣。空不说心。余二说有也。
后释彼经中。文分为三。初释不低不昂。二释方便方便果。三释晓了晓了功德 违顺二相不相应故者。缘违境心低。缘顺境心昂。今无二相名不低昂 又坏世谛违俗境名低。执心存立顺真境名昂。无相行离二。名不低昂。此不坏世谛。即不思惟一切相。不厌不坏等名不低。此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不顺坚执名不昂。
方便方便果中。初释方便。后释 彼复数数自策自励下。释方便果 相谓境相。此有二重。一有漏名相。无漏名无相。二有为名相。无为名无相。若依初义。诸后得智。以后义或及初义为本质。行名无相。行即灭四行。或道四行。若依后义。无分别名无相行。翻此二名有相行 此方便中。于彼诸相未能解脱者。在有漏位。未解脱有漏相故。故随相识。于时时中。扰动其心。此数思择。方能取得无分别智果。解脱有漏一切随相。名方便果。于此解脱。又善解脱故。任运而住。名极解脱。即通根本后得智二位 晓了果。晓了功德中。烦恼断。及灭谛。名晓了果。现法乐住。及道谛。名晓了功德。谓无相行之所晓了。即道谛四行。亦无相行前后两文宽狭有异。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等者。此第二段。三摩地行。别境同相。依一真如观具三义故。
何故此中先说空性等者。第三段。释三次第。此意问言。苦四行中。先说无常苦。后说空无我。今于此中。先说空行。后无愿行。方说无常等。岂不相违。此意答言。十六行中。先无常者。见道已前。先观无常乃至无我。入真见道。依此前观故。先无常后说无我。入见道后。初证无我。后于三界。方不愿求。无常苦观。方得清净。故此等持先说于空。次明无愿。故此次第两义不同 又问何故此中。先陈无愿。次说无相。显扬第二。先说无相。后陈无愿耶。答此说要于三界。先不愿求。方于无相。圆证清净。故先无愿。后说无相。初证二空无。即达无我有故。于空后即说无相。方令无愿圆证清净。此依后时无相圆满。彼依初时无愿圆满。故不相违。
此三三摩地。诸门分别者。八门分别 一名差别。七十二。及显扬第二说。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通闻思修所成为性。有漏无漏。若定若散。唯善非余。加行非生得。若言空无相无愿三摩地者。唯修所成。有漏无漏。唯定非散。若言空解脱门等者。唯是无漏修所成慧。非散闻思等 二释别名者。空者。生法无我性非有。无愿者不愿求。无相者。佛地论第一说。离十相。色声香味触男女生老死。涅槃经第十三。说十三相。于此加三苦乐舍相。三摩地义如前说 解脱者。离缚义。或由缘此离诸谛缚。或由起此证无为解脱。依此二义。解脱之门。名解脱门。或体无漏。解脱即门 三出体性者。唯以等持而为体性。虽闻思位有彼俱。等持胜故。或以定慧而为自性。于解脱中。此二胜故。相应四蕴。眷属五蕴 四三智相摄者。俱通三智。通闻思修世出世智故。加行后得二智理通。次前文中。说境同行别。故根本智亦具三行。义别说三。非三别时起 五十六行相摄者。略有八门不同 一依小论。谓空摄二行。无愿摄十行。无相摄四行。此说不于有为愿求故 二依瑜伽。次前文晓了果中。空如前。无愿六。无相八。又七十四。释三性中。由遍计所执性。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性。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性。立无相解脱门。唯识亦言。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次应知 又说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摄。故道四行亦通无相 三依此初文。道四非三摄。二十八亦言。所知有二。有及非有。依非有立空。有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三界所系名有为。依立无愿解脱门。诸涅槃名无为。依立无相解脱门。故知道四。非三所摄。五十五亦言。空摄二行。无愿摄六行。无相摄四行。道谛诸行。是清净因。非三门摄。非有漏故。非无愿 四依显扬第四说。三门如前。五十五说。然道四通三行。彼云。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行。此意说言。缘空道作空行等。即是空无相无愿行。故道四行理通三门 五依七十二。空摄十六行。谓苦集灭道各四。皆无我故。彼云。五法中相通三种。真如正智亦空境故。无愿摄八行。苦集各四。相通三种。一切有漏皆不愿故。名及分别。是空无愿境故。无相摄四行。虽于相等亦有无相行。唯观灭谛故。即六十九说。空解脱门。摄八智法类。四谛并尽无生。无愿摄六智法类。苦集并尽无生。无相摄五智法类。灭尽无生智 六依八十六。十六行皆空行。苦二行是无愿行。谓无常苦灭四行。是无相行。彼说。由三解脱门增上力故。建立四种法嗢拖南。依无愿。立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依空。立一切法无我。依无相。立涅槃寂静。依四略集。故作是说。不违余门 七空非十六行。缘二我无。非缘谛故。无愿摄十二。无相摄四。或无愿摄八。无相亦八。依他圆成。两门体故。七十四说。三解脱门。如次。观遍计所执等故。八十六行皆通三行。一无分别智中。义说十六行。义说三解脱门。互相摄故。即此前说行别境同。唯识亦言。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三性相摄。理实皆通故。如是略说。八文不同。所望义别。理不相违。诸有智者。更瞩异文。应随义释。不劳弹诘 六依地分别者。有漏者。十一地。谓欲界。初近分。中间。并八根本定上。七近分。非有此观。行解狭故。无漏者。通十地。除欲界 七依身分别者。有漏无漏二十六行。通三界身。并容得起 八重三等持。虽无文说。理亦通有。然非唯无学不时解脱起。异生有学。亦能起故。不唯有漏。亦通无漏。故显扬第四说。道谛四行。通三解脱门。即三等持重缘之行。是无漏故。如理应知。今此论文。自列三别相。及释前后妨难不同。并前合以十门分别。
论云唯除无漏诸三摩地者。此说感生。上地三摩地。无漏不生故除之也。
第三段。释小大无量三摩地。文有三。第三释无量中。文有四。初释无量义。次释修无量方便经。三释四无量行相差别。四释无量差别经。
此中大心三摩地者。即第二段。释修无量方便经。中复有四。初总牒经。次释无量三摩地等义。三释胜劣唯二等义。四释初二定等光明差别。其无量者。即是大心。前方便名大心。后成满时名无量 想诸天光生胜解等故者。此说菩萨等。先得初定。欲令极净四无量满。更修此因。初修光明遍一树下。名之为劣。后乃至大地大海边际。名之为胜。三释胜劣唯二等义。有四重。初释作意得成唯二。谓随胜解分齐施设故。如一树下胜解分齐。作意施设名劣。乃至大海边际。作意施设名胜。如是展转。乃至一州名胜。皆由胜解施设分齐二。作意二故。定成唯二。定成唯二故。第三所感果法行成唯二。行成唯二故。第四于当得果施设有情。胜劣成二。
第三无量行相差别中。如菩萨藏经第七。涅槃第十五。十地经第五。瑜伽第三十四。显扬第四。对法第十三。佛地论第五等释。至菩萨地中。广明门义。
于三有情中。别起为初三。总缘为后一。于无苦无乐。与乐作意者。慈悲喜三。如次配也。
总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等者。此释舍行相。即以前三有情为境。无苦无乐有情。痴增上故。多乐思慕生死苦集。迷于境界。先与乐已。今欲令彼不乐。思量乐慕。迷醉生死苦集。舍其痴故。有苦有情。多生嗔恚。先拔苦已。今欲令彼不生嗔恚。有乐有情。多生贪欲。先不生嫉。乐其不离。为欲令彼不起贪欲。于三有情。劝舍三种。起此不染污作意。四十四说。菩萨即于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三种有情。随其次第。发起远离痴嗔贪惑增上意乐。普缘十方。是名为舍。显扬论说。慈以无嗔。悲以不害。喜以不嫉。涅槃亦言。慈除夺命嗔。悲除鞭挞嗔。喜除不乐。大智度论说。前三种无嗔为体。与此论同。俱性无嗔故。涅槃又言。慈断贪欲者。悭乐不与说名贪欲。缘自乐生。断众生命。说名为嗔。今不断命。说名无嗔。无贪缘乐生。无嗔缘有情起。故修慈者。定断贪嗔。前第十一。及显扬论。涅槃经。皆言舍除贪欲嗔恚。无贪无嗔二法为性。下第十四。舍除贪欲。大智度论说。即无贪。此及三十四中。三善根为性。智度论等。依缘舍己乐。施与他人。故体无贪。涅槃亦言。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顺违二生。多起贪恚。平等劝除。相增说舍。涅槃经等二法为性。法界有情。总为三聚。平等行舍。故以三善而为自性。各据一义。理不相违也。
第四大段。经言以慈俱行心等者。释四无量差别。经文有三。初释通经。次问答辨因释别经。后结成圣行。初文有十句利益安乐 一切无量所显示者。四无量中。皆有二故。四十四言。初三安乐后一利益者。彼说初三与世间现益。名安乐。后一与出世后益。名利益。故二差别。此依四种俱。能拔苦与乐。并通能与智福小大果故。俱名利益 无怨无敌无恼害。意语身业。如次配之。
然问答因释前经中。此说四无量。三乘外道通修。唯依色四静虑。行相宽故。慈忆念第三定。悲忆念空处等。而修习之。非入空处等定。修四无量。若诸菩萨。广慧声闻。依见色心了一切法。修四无量。理虽不遮。未见诚说 无所有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者。此依明利断惑无漏。非游观者通有顶故 如是一切皆是圣行等者。依殊胜行唯圣能修。若无漏者。觉分俱行。若有漏者。二乘等起。觉分前后。有用俱行。引觉分觉分引。由此亦名圣行。
一分具分修中。文有二。初别释二修。后释定难。初一分修。思光明相。如初解脱思惟色相。如第二解脱。具思惟二。如净解脱未成满时。
释定难文有二。初标。次释。释文有三。初问答诘难。次此中最初下。别释十一难相。后如是诸难下。结成障相。因缘者。定所依因。定所依缘。即修定方便等 十一难者。一疑生颠倒难。于光明相不善知故。便觉有疑是也。初见光明不善知故。此是何光。从何所生。故疑倒故 二方便缓故有不作意下。是不欲作意难。不欲作意观前定境光明相故。亦名无念定相难 三由不善守根门等故者下。粗重睡眠难。亦名贪等烦恼难。不守根门故纵驰散。身起粗重。多习睡眠。或由不守根门。生贪等惑 四惑多觉悟便增睡眠等者下。多生思觉难。亦名不定难。由多思觉增行惛睡。不见定境众色光明。数睡长养。见众色故。
五为此二事极作功用等下。增减不等难。精进太过力便不达。退生疲极所欲不成 如急捉持释鹦鸟者。如捉水。飞鸟。急捉即疲极。缓捉即飞去。其性懆急持之甚劳。偏以为喻 六彼唯思求光明之相等下。粗生喜跃难。思求光明更便见色。光明与色一时俱见。希一得二。故生粗喜 七遍于诸方欻然并见等下。遍生怖畏难。卒见捉风绕身遍生惶怖。遍见不祥之相。恐怖遂生 八彼于行时或复住时下。异境相生难 九或复因其所修习定等下。有慢想起难 十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下。多语寻思难。以言为因。多寻思故。身疲倦起。名多言难 十一若以定生光明之相等下。更思异境难。亦名不取定相难。成实论第二十二卷定难品中。亦说十一种难。名字次第。体性行相。与此稍异。义配应知。
结中。随其所应障及因缘相者。障光明及色等境。名障所缘。障修方便。名障因缘。如前思准。
第五大段。三受俱定。随彼地增。自余地非有。
第六大段四修定中。初为得现法乐住方便道中等者。四根本静虑。名现法乐住。为得此故修近分定。又根本地。未圆满清白。修诸根本定。令得圆满。通以有漏无漏善定为体。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等者。此释难言。诸四近分及根本定。皆初修定。何故经中唯说初静虑前方便道 故今释言。为显修习未曾得定。初现法乐住。未曾得故。若修上之三地。曾得种类。故略不说。俱舍二十言。举初显后。理实通余 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者。此第二修定。唯以四根本地修天眼通。前加行道。及无间道所有修定。此通有漏无漏 能知诸天如是名字等者。依胜趣说。实通见诸趣。有乃至广说言故 谓得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等者。预流果向。谓真见道及相见道。前十五心皆名分别慧。为得此故。暖顶忍世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为此修体唯是有漏为性 或为修习诸无碍解者。其无碍解名分别慧。依四静虑等。修此方便定。是此修定体。通有漏及无漏 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者。阿罗汉果。诸漏已尽。金刚喻定。及加行道。为此修定体。此中第三与小乘异。彼说修三界诸加行善。得分别慧。分别慧体通闻思修。故成差别。初修定果现法乐住。于八定中最殊胜故。偏说为得此立初修定。前五神通。凡圣俱得。胜知胜见。唯属天眼。导生胜故。为得于此偏立修定 初入圣位唯预流向。其果圆满唯阿罗汉。为得初后二时胜果。偏立第三第四修定 阿罗汉果即漏尽通。虽一来不还二果之向。亦有初得。谓超果者然非决定。故略不说。
第七五圣智三摩地中有三。初标引经。次陈五智。后别释经 自体智者。明诸无漏智之自体 补特伽罗智者。圣人所得。非凡所成。此智约人显之。名补特伽罗智 清净智者。除烦恼故。漏不能漏故 果智者。现法得乐住。当来得涅槃故 入出定相智者。善入出定。无忘失故。
别释经中。有十四句 圣。无染。无执三句。是自体智 非凡所近。是聪睿所赞。是诸聪睿同梵行者常不呵毁三句。是补特伽罗智 寂静。微妙。得安稳道。证心一趣四句。是清净智 现在安乐。后乐异熟两句。是果智 正念而入。正念而出两句。是入出定相智 证心一趣者已得无寻无伺地故者。据得满智位。此无漏定后乐。言异熟者。近资有漏得异熟果。远得涅槃。借异熟名。通称异熟智。体是一行相分五故。前说言五行相智。唯善无漏。名五圣智。成实论第十九卷。广明此智。引经少别。义不相违。
第八圣五支三摩地者。四静虑中。诸贤圣定。各一为四。审观安立。断除结缚。所有圣定。为第五支。成实论中。四禅合为三支。初二禅喜相。同为一支。第三禅以离喜乐为一支。第四禅清净心为一支。依此三支。能生明相观相。是明相与观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故名观相。此即依四定。别起人法二空观。分为两支。此五观。能至涅槃名为圣也。文分为三。初标五支总引经。二别列五支经释。三问答五支定相。
别引五支经释中。释初支有十六句。初六句是法说。次十句喻说。初法说中。离生喜乐一句。诸静虑不同。余可通有。定生喜乐。已离喜乐清净静虑。是四静虑差别性故。如前已释。由余五句可通有故。由此后诸支中。更无法说。但释喻说有异 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等者。西方沐浴。有容沐浴人师及弟子。故以为喻 铜器瓦器或蚌蛤器者喻为离欲生喜乐故教授教诫者。如沐浴时以铜器等盛灰澡豆细沐浴末。今以言教。犹如彼器。教之所诠。能顺于彼出离寻等。诸善净行。如彼灰豆细沐浴末。此即无间道。以水洗灌即解脱道也。寻清净故 沐浴搏者。西方浴讫。以余甘子。切碎暴干为末。以生胡麻香油和之。令其润腻。不硬不耎。方以涂身。取其香洁润滑光净故。沐浴搏。即干甘末。此喻行者未得定前。当干粗重 带津腻者喻喜和合香麻。谓得定后。喜资润身如以油和。
第二喻有六句 山者。高义。出初禅故 尖顶者。至一味 胜解者。高山顶尖。唯有一峰。第二定中唯一意门。离诸寻伺外散境故 泉喻内等净。流出喜乐诸水故 山傍流出水大如车轴。故名水轴 泉水上涌漫大如汲索。故名水索。喜滋润如水轴。乐滋润如水索。滋相应意如傍出。次五根。如上涌出故。故以涌喻及上漫喻。
第三喻中 水喻离喜无寻伺定乃至喻花胎藏设在水中者。此言意显。第二定如水。因喜动涌。如花出水。花喻喜故。今第三定。离喜无寻伺。亦如水。其乐如花胎藏胞未开剖。犹在水中名花胎藏。与定相顺不动涌故。如在水中。
第四喻中。有五句 超灾患者。谓八灾患。谓寻伺四受二息。合中四句如次配前 八经九经以为喻者。西方织叠。八缕九缕而为一茎经织作叠时。其叠坚致。如此方作丝布。四丝五丝方可坚致 清净鲜白故者。如衣不薄堪忍寒暑等。种种诸苦 其周遍故者。如无露处。一切散动所不能侵。
第五喻中 于所观相殷勤恳到等如前释者。谓前卷三十二相中。第二十观察相。诸法说言。谓有苾刍。殷勤恳到。善取其相。而观察之。喻说云。住观于坐。坐观于卧。或在后行观察前行。故此说言谓审观察三世诸行于能观察又复观察。前四静虑。说为四支。此第五支。于前支能观。更审观察。此所观察。即三世行。即在后行观察前行。是重观三昧也。或前之四支。虽已观察。此更审观彼三世境。于前能观察之所观察。更后观察故。下说言依审观察缘起。缘三世法故 又为断除无色余结缚。建立第五。
第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中。文有三。初问。次别辨相。后此中由慧为导首下。释先后次第生起所由。辨相有三。初解圣。次解有因有具。后释正三摩地。若是时中舍邪见等下。是第二文有三。初列因具名。次释因具所以。后云何正见等下。释因具相。据实八道支。在见道后位。若在见道前。虽名正见等。而非道支。虽有彼行相。而未建立。至修道位。方得道支名故。今异生位。亦名正见等。其见道等位。虽不立道支。圣正三摩地。彼位即有故。正见等于彼亦成。然由正见引定助定。二位俱得通名因具。余则不尔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等者。分是因义。是三摩地近生因故。分是类义。是三摩地相似分类。此念俱时。亦有正三摩地。然未是圣正。后能断能满。方名圣正。念俱有定故言兼亦 金刚喻定。二乘依九地。色六无色三。菩萨唯第四静虑。唯识有二义。一云。此现在前。已得四智。粗重惑种。一时舍故。二云。此时异熟识。在解脱道位。四智方起。广如彼说。
别释诸经宗要中有三。上解解脱等持讫。自下释等至。上列有六。下文分四。初解五现见三摩钵底。文分为四。初引经标。二释现见等至义。三出总略体性。四别释行相 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者。是初现见等至 断灭对治者是第三现见等至 及观察断者。是后三等至。与小宗不同。彼云。一观自身三十六物种种不净。二除肉皮等。唯观白骨。上二通凡圣得。三观骨身。识在中行。亦住今世亦住来世。即初二果未离欲故。四观骨身识在中行。不住今世。唯住来世。即不还果已离欲故。五观骨身识在中行不住今世。不住来世。即阿罗汉。漏已尽故。初二名现见。后三由现见缘之所起。故亦名现见也。今则不然。五皆圣得。亲明了观。故名现见。
初二观论有两番释。初番云。初不净观。正是念住。以方便念住而为依止。第二不净观。即后念住。以初念住而为依止者。此约所依。加行根本缘起差别。显二不净观。初缘不净。后观骨人故 最极通达者是青瘀等观等者。此说白骨观。是不净观中最极通达义。是青瘀等。后胜次第末后。逾越贪等观义 第二番云。初不净观观察内身。后不净观通达法性。此依所缘境界事理浅深。缘起差别。显二不净观。根本观中。不净境及性二类别故。是故前言断灭对治 观识流转者。释前观察断。即后三观。谓观诸识断与未断 观察此识生灭相续。是总句。或观生身。或观刹那。二种识转。
此上总释观察断义 观察有学未离欲下。别释三等至 俱住二世者。现在未来识。俱有缚故 唯住他世者。唯未来世识有缚故 俱无所住者。二世无缚故。
无想等至中。云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者。入无心。起有心。此说于定。下说于果 若生于彼唯入不起者。唯识第七。略有二释。一云初生无心。中有未有心故言唯入。二云初生有心。后住无心。故名为入。不尔初生本未起心。云何名入。先有后无。乃名入故 其想若生从彼没者。彼一说云。末后无心。若从彼正没。犹未有心。不起润生心等。故下界中有初生。名想若生。便从彼已没故。二云末后有心。其想若生。润生心等起。名从彼没故。余门如唯识。五十三。对法第二。显扬第一等。
解灭定中。已离无所有欲者。断与未断。要须已伏此下染故 依灭尽想而入定者亦复如是者。前厌舍心。心便寂灭。依初修者。未得自在。今任运作非想处行相。诸有想心。任运灭尽。与前相似。前言亦尔。是久修者任运成故。或初缘有为行。厌舍想心。后缘无为行。厌舍想心。厌舍义同故言亦尔 此有二种谓行时住时分等者。初定有四识身。心上外缘。如人出外。故言行时。此时三行犹在。今说次第二定以上心不外缘。如在家中。名为住时。灭三种行。二定灭语行。四定灭身行。灭定灭心行。故言次第灭三种行 次第起者。依未自在者。作如是说。得自在位。如前文说。任运能入超一切地故 任运能入等者。虽有期愿。今说不期愿者故 出定缘三种境触三种触者。依未自在。义要次第故。以定心出。触不动触。是空等持。触无所有触。是无愿等持。触无相触。是无相等持。依自在者。超一切地。随其所起定或或散。缘事缘理。缘内缘外。触三种触。内三有体名有境。外六尘名境境。无相理名灭境。由入灭定折伏心已。烦恼不动。三根不扰。非相所乱。唯以善心而出于定。今观文意。多依定心出。触三种触故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五
享保八年(癸卯)正月十三日一交毕
沙门高范(六十九岁)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六(论本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
基撰
地第四段。释第五义诸经宗要众杂事中有二。上释宗要。下释杂义。文分为二。初十一复次别引经释。后以四正法。摄持圣教。
初经。明身心远离引如实觉。
第二经。善修止观觉了所知。
第三经。等持等至等。于善巧中。文分为三。初引经标。第二两复次。释经四句。第三云何为住下。别释十四句。经其等爱下。例翻不等爱为一句。故成十四句 调善句下。有行拘执法性拘执。释调善中。此二标文。非释经句 其四句中。初复次。以定相对为四句。其等持名目十一种。空无相等。最殊胜故。缘境遍故。偏得彼名。其等至名。亦目六种。胜处遍处。能成变化。灭尽等至。唯圣所成。故偏得名。为初二偏句。俱句之中。略举遍处例胜处灭定。标无想定。显诸异生所成等至。亦入此句。五现见等至。亦应别说。义小隐故。略而不说。余皆准知。故下结言如是于先所说等持等至中。随其所应当善建立。此中从胜且偏说故。第二四句中。唯作初二句 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谓于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别非于能入等至诸行状相差别等者。此说善巧。三慧为性。其等持者。今此中说。略有二义。平等定为所持。行者为能持。我能持等定。故名等持。又所诠定。名之为等。能诠定教。名之为持。教能持定。故名等持。其等至者。所入定名为等。能入定行状相名等至。能至等故名等至。至者到义因能入果。至于等故。又所入定名等。至义如常。释由此等持等至。各有二义故。此四句相对不同。此中初句。定教为等持。能入定诸行状相名等至。第二句。以能入等至诸行相状。及所入定俱名等至。以诠定教能入行者。名为能持 有诸菩萨虽能得入下。显于等至善巧。非等持相。指诸菩萨以明其义 乃至未从诸佛所闻等下。释于等持非善巧。有三义。一未从佛听闻。二未于第一菩萨所听闻。三未自证得第一究竟故。于定教不能善知。上一未字。下贯三处 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者。散境也。此即是地不同类法。故思惟散境名出定也 定所作者谓饮食等者。此是出定所应作事。由至此时应出定故 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能入诸定者。诸有漏皆名分别。故定所缘名分别。体相分。离见无别性故。或此所缘以五法中分别。所现相体为所缘相 云何引发谓能略摄广文句义。此闻持力摄广文义 云何等爱谓惭愧爱敬等者。此谓定前。起十二种法。一惭。二愧。三爱。四敬。五信。乃至第十二乐。以此为方便。心便得定。于此十二平等爱故。名为等爱。
第四。分别静虑经中。文有四。一引经标。二略释四转。三广释相。四结成 此中四转当知二时颠倒等者。四转者。一有漏三摩地趣进时颠倒。二有漏定趣退时颠倒。三有漏定正退失无倒。四无漏定正进时无倒。或初二于进。谓退名为颠倒。初于有漏定进时。谓退后于无漏定进时。谓退故皆名倒。论说第二。
于三摩地退时颠倒者。修进无漏。趣退有漏时谓颠倒。后二退时。谓退名为无倒。初于有漏定。实退时谓退。后于无漏定。退有漏时谓退 于有漏定退时谓退中。文有三复次。一由爱味故退。二由慢毁故退。三由贪诳故退。第二无倒翻初无倒应知其相者。谓得无漏定。将失有漏定时。如实知退。是名无倒。第三无倒。退时知退。第四无倒。无漏进时知有漏退。此中第四与前第二。有差别者。前修无漏方便。犹未证得。谓退曾得定。今第四。正得无漏有漏不行。谓之为退。故成差别。
第五分别四捡行经中文有三。一引经标。二略显捡行相。三广显示所捡行。即四分净定为所捡。能捡察即三慧。此即一人具修四种。
第六。于六境不受想无相经文有二。初牒经。后别释 于此诸法若实若有都不领受者。不受境自相也 尚不受想者。尚不受六境之想 何况无想者。亦不受彼无想也。下释有三 无有眼想。释尚不受于想 不受自相。释都不领受 不受无想。释何况无想。
由厌坏故威势映夺乃至能有其想者。谓无漏定。数思厌坏。遂于眼等无有事想。唯有四谛诸理相起 不受无想者。想与无想。皆悉不受。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有空二想皆悉不受。故于灭尽真如理中。思惟寂静 此中意说离诸相想名无想者。无分别智正证如时。前苦乐等相亦皆离之。想与无想一切皆出离。故离相想名为无想。
第七。释四趣道经有三。初标。次释。后显差别。初唯有漏依定引起无漏道故。第二依定起慧。第三依二起二。第四初依定起慧。后依慧起定。第二第三。通有漏无漏。第四亦尔。俱引见道及修道无学道故。
第八。释四净胜经中有三。初标净胜经。次释净胜义。三释四净胜想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者。所得者。谓若圆满法 所证者。谓若摄受法 所引戒等者。谓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法 四净胜者。一尸罗。二三摩地。三见。四解脱 此中所得所证所引戒等言。皆通四净胜 圆满摄受下文。牒释发勤精进未满令满足。所引戒定见解脱体故不牒释 又所得者戒。所证者定见 所引者。解脱 戒等者等定见解脱。互显所得所证所引 下七云何。初一为戒。其等持见解脱。各二云何。随应配释 虽住具戒等四句六支。如声闻地广说 戒定二种。异生位名圆满。得其圣位名摄受。见在异生位名未圆满。入圣位名圆满。无学位名摄受。解脱在有学位未圆满。无学位名圆满。不时解脱名摄受。解脱定障及事障。所得择灭名解脱。
第九。释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经中。文有五。初引经标。二释清净行。三明行障。四别释思惟五相。五结成 障者。即诸不善欲恚害寻。亲里国土不死寻。所曾经乐等七种寻思。皆为障体。
三别释五相中有二。初总标三品寻思差别成五。二别释五。第一耎品寻思行者。思惟因果等谛相故。令七种寻灭。依中品寻思。分成二种。一见寻思过患。二不念思惟令七寻灭。依上品寻思。亦分成二。一非初即令一切不行。要当方便渐尚折伏。二若犹未能伏。便生厌悕。多思惟故。令七寻灭。
第十。荡尘经中。文有三。初引经问。二释三陶练。三举法合 如金性内所有生金下。是发心出家。名初陶练。在资粮道位。得静虑等。是次陶练。入圣位已。是后陶练。故论说言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依慧根伏令根姓显。根除烦恼立陶练名。
第十一。释于三相思惟经有三。一引经标。二释三相。三结成差别。三相者。一止。二举。三舍。一向修止举。在定加行。于缘起等不正思择。不思择故心不正定。不能现观。不尽诸漏成阿罗汉。数思惟舍。便思缘起乃至漏尽。道成满故。
上十一段。别引经释。下一复次。以四正法摄持圣教。有三。一标。二列。三释 远离者。入定处所 修习者。所修定慧 修果者。谓所得解脱所离二障有无为果 云何已习奢摩他下。释此第三 无乖争者。行善顺教。资善顺师。故善契理。宗教无违返。名无乖争。若义若句若文。不说名者。举初后以贯中故。第一句者所谓前句乃至即以此句而问第二等者。此略明于句平等润洽 前句者。第一句也。如尊者阿难。于五百苾刍中。以此初句。问一比丘。复以初句问第二比丘。乃至五百。彼皆答言。如是如是。乃名师弟。义句无乖。平等润洽互相随顺。句义同故。师弟同。教教同。教义同。义义同。行教同。皆准知也。设于初一依蕴而问。乃至不得名互相随顺。此返显也。设于初一巧上依蕴而问。恐有第二。同类行者。而不解前所问义。故以余问。依问既殊。句义便别。云何得名平等润洽。初二行者果证既同。有知不知句义。问别师弟相返教义不同。故非平等润洽随顺。以佛弟子证见同故。教义师弟互不相乖。外道见殊递相乖返 非三摩呬多地境用之中。上释等引位。下释非等引位。释论云。翻前易了。体即欲界全。上二地中一切散法。然观此论文意。十二不定中。第七第九第十三种不定。地是上界。六七作意。第八是上界染法。此地不唯翻前地。是亦通上二界一切法 文分为二。初问起标。后随别释。此十二种。决择六十三。广说差别建立所由。谓依初不定地。于安住心。应正取相。谓青瘀相等。此说五识性不定故。于境驰流贪等生起。为止息故。观青瘀等。而安住心。即以此义西方二说。一云五识唯是有漏。性不定故。性散乱故。说十五界唯有漏故。成所作智。或第六识。或第七识。二云依诸二乘异生者。说十五界有漏自性不定。非依余位。于中有说。成所作智。菩萨修道即现在前。有说佛地方得初起。如唯识第十。佛地第四等释 或有阙轻安名非定地谓欲界系心心所等。六十三云。依止此故。为得作意。应勤修习。此言意说。为得上界作意。应勤修习欲界善心。或厌阙轻安欲界散地。为得上界轻安地。作意应勤修习。唯识两说。有义欲界无轻安。以此文为证。
言善十一通一切地者。通有寻伺地等三地俱有故。有义欲界亦有轻安。彼定加行亦得定地。彼亦微有调畅义故。除定加行余欲界心。皆阙轻安。名不定地。非一切无。说善十一通一切地。即九地故。余十不定地。如六十三释。
有心无心地。初九地。三乘境中分四。此之二地。第四段辨境位。六识有心无心二位别故。文分为二。初问标五门。后随别释。
地建立中。唯依初五地。辨地建立。非依余者。但依地体。五识意地有名有心。无名无心。辨有无心。相犹未显。未知九地何处义成。举地体性。于有寻等地三相之中。以辨有心及无心者。即知九地二位差别。亦知定非定地。何者有心。何者无心。故更不须依定非定地。辨有无心。三慧三乘六地。诸行有无心别。不出前门有无余依。
此第四第五门中。辨有心无心。非有身位。有无心别故。有无心唯依五地 有寻有伺地中。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不名无心地者。以睡眠闷绝无心不定故 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等。定无心故 又睡眠闷绝。依主识说名有心地。无想定等。依客识说名无心地。影略说故 又依随转理门。以辨无心。萨婆多说闷绝有心故 然决择分。复依五义辨有心地。由七种因辨无心地。唯依地体以辨有心。依此第三生与不生。建立无心 彼说七因。此八因者。此开根境。彼合名缘。阙其八因缘。如六十三释 问若许二乘入无余依。云何不许众生界减。经说众生界无增无减故。答如海无边。除去一滴非为增减。生死海中此亦如是。又上无依经。众生界者。谓如来藏性。众生虽有入无余依。彼如来藏无增无减。故彼经言。阿难是如来界无量无边。为烦恼尘之所隐蔽。随流生死无始轮转。我以此义名众生界。若依此义真为妄性。妄依真立。妄虽起灭。真无增减。又楞伽经说。诸声闻经于多劫入涅槃界。耽三昧酒。长时醉卧。后从彼起发大心者。摄大乘说。化作声闻。非实如此。故无余依身心并灭。
闻所成地第十。
上之九地。辨三乘境。自下六地。辨三乘行。初三通行。三乘皆能修三慧故。后三别行。应机随法。成自乘故 又初三是方便行。后三根本行 又初三所学行。后三所成行。闻谓闻慧。闻缘教故。以此为因所成诸法。名闻所成。即以彼慧。及相应法。并闻所缘。若文若义。并所得果。为此地体。前作意中。闻唯缘法者。少缘义故 此地文分为三。初结前问后。标起论端。次问列五明处名。后随别释。
谓若略说于五明处乃至读诵忆念者。有二释。此显于五明教。所生闻慧。一云。谓以觉慧为先听闻。后时意地。领受读诵及忆念等。方是闻慧。其五识初觉慧并听闻。及俱意识听闻读诵是生得慧。不明了故。二云觉慧为先者。是生得慧。若听。若闻若领受。若读诵。若忆念俱是闻慧。俱时五识。虽非正闻慧。由从意地方便闻慧。所引发故因闻所成明了心者。亦是闻慧。设虽意地领受读诵等。不明了者皆生得慧。
又于依止名句文身义中无倒解了者。谓于五明处义。觉慧为先所起闻慧。
第三。别释五明处中。初辨内明处。文有二。初标四门。后随别释。四门者。一事施设者。谓三藏称事施设建立。事谓事义。谓经律论义差别故。又是诸所诠义所依之体事。故立事名 二想差别施设者。谓能诠名。由名句文皆以想生故名称想。又西域呼名多呼为想。又名等无体。随声假立。随其想解。号为能诠。故说名等称之为想 三摄圣教义相者。谓诸圣教所诠之义。能摄圣教 四由佛教所应知处相者。谓从二数。佛教所诠事增益。乃至十种佛教所诠事。名佛教所应知处相。第三以理摄教。第四以教显理。素怛揽云契经。毗奈耶云调伏。摩怛履迦云本母。集诸经义。论议明之。出生诸经别所诠义故名本母。即旧所云修多罗毗尼摩得勤伽。
想差别中。有四嗢柁南。初嗢柁南。有十二门。第二嗢柁南。有十四门。第三嗢柁南。有九门。第四嗢柁南。有十门。
句谓六内处等者。诠法自性名名。诠法差别称句。今诠法差别。是故名句。以宽摄狭。名在其中 无量境界。在十方处所三世时分故。皆言无量。
四众中。唯明男子四众。无邬波斯迦。又邬波斯迦。素迦所摄。俱从在家中戒为性故。别离出之。
三十七道品。四沙门果。无诤愿智。六神通等。如声闻地说 大乘五事。四寻思。四如实智。三性。三无性。如决择分释 四真实。五种大乘。五无量不思议威德胜解等。如菩萨地释。
六内处境界下。十四门法。名声闻地法。大乘五事下。有十四门功德。是大乘法。补特伽罗空。补特伽罗无我。法空性。法无我。有差别者。空谓所空。自性无我。谓无其用及差别义。又空谓二空理。无我谓所执。或翻此说故二差别。
五相大菩提 自性者。显扬第八云。谓过二乘所得转依体 功能者。谓十自在。一寿。二心。三众具。四业。五生。六愿。七胜解。八神力。九智。十法 方便者。谓四种变化。一现菩萨行变化。化根未熟者。二现如来变化。化根已熟者。三现摄声闻变化。四现调伏独觉变化 转者有二。一暂时。于诸有情未解脱。成如来教化转不体息。二究竟。佛难思德。为诸有情。作利益事。转不休息 还者。彼论名灭。还涅槃故 此亦有二。一暂时。于已解脱有情。佛暂示现入般涅槃。二究竟。谓烦恼习气及苦永灭。
五种大乘中。显扬第八云。种子者。即菩萨地种姓品。趣入者。即发心品。次第者。即住品。正行者。即余诸品。正行果者。即大涅槃建立品。最初发心。谓菩提心。由有种子悲愍有情。是趣入菩提波罗蜜多。是诸地次第。摄众生事。是大乘正行。自他相续成熟是正行果。二利果满是佛德故 又最初者。谓种子。发心者。谓趣入。悲愍有情者。谓次第。波罗蜜多摄众生事者。即正行。自他相续成熟者。谓正行果。此顺菩萨地配品释。
此文七识住。如初帙中解第十四自有文。
假设施中。初于法假立有情。后依圆成能取所取相上。假立诸法。
云何思择一行者。对法第十五云。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除此法更以第二法与余法互相问。如是一一一切当知 顺前句者。谓诸法中。随取二法。更互相问。依止前法以答所问。以狭问宽。顺前句故 顺后句者。谓即二法展转相问。依止后问以答所问。以宽问狭。顺后句故。一切狭体必即宽故。自有宽体非是狭故。或于所问应二句答。应三句答。应四句答。此中从宽以明。唯说四句体有觉狭。或不同故。宽狭义同应述可答。不如理名无事答。亦名遮止答。其二十八对二门。五对三门等。皆如决择分六十五六七八等说 四行迹法。谓苦速通等。二文不同。至下当释。
四法迹。谓三学迹。即无贪无嗔正念正定。三种系属。初根互相属。次识根互相属。后根境互相属。
十六种摄。如决择分五十四。及对法第五中说。
五相应。亦如对法第五。决择五十四说。
见闻觉知。瑜伽第三。九十三。对法第一等。释见闻觉知义。显扬第十八说。色界无觉。后起言说。无色都无。谓生彼界故。无彼后言说。
六种次第流转次第者。谓婴垓等十时流转次第。或十二因缘次第 成所作次第者。谓出家受具。修七方便。得见道等 宣说次第者。谓四正断。一刹那中。具其四用。以辨次第。非四现行前后有异。或宣说诸法。标释次第 生起次第者。谓十时分芽茎等生起次第 现观次第者。谓真相见道前后。六十三等现观前后次第 等至者。谓九次第定 八种所作一灭依止者。能与灭恶为依止 转谓与善生为依止 遍知。谓知善巧。遍知苦集缘生等法。生厌离故 喜乐者。谓喜乐灭道。
所缘有四等者。对法第十。一遍满所缘。有四。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熟所缘。二净行所缘。有五。谓多贪。多嗔。多痴。憍慢。寻思五种观行差别。三善巧所缘。有五。谓蕴。界。处。缘起。处非处。善巧所缘。四净惑所缘。有三。谓粗静等相。真如。四圣谛。
四种九种瑜伽。下声闻地。对法第九等说 方便瑜伽。以作意胜解慧为性。
三事观者。有相。谓所缘事 寻思。是能缘事。
四行观。如对法第九。及声闻地说。
六事差别所缘观。一者苦无常等差别义。在见道前方便 二事者。谓诸事作用。集有生。苦有因等 相者。谓灭谛体相 品者。谓诸法上中下品。或三乘道谛。有品类故。次上三种。在见道位 时者。在修道。在见道后时而起故。或观三世 道理者。谓在无学道 或事者。蕴界处等。时者。三世。道理。谓四种道理。
五种教授者。一教教授。授与教法 二证教授。授与理法 三次第教授。授观行法门 四无倒教授。授前三种应机无乱 五神变教授。授与神通令化众生。
内明处四种相中。第三大段。明摄圣教义相中。有十法五对。初能作所作二俱善法。次过患染污。苦集谛法。三有障有顺。谓烦恼善法。四有真有胜。无为有为诸无漏法。五有顺有得。谓世间出世间法 应习。谓善法 应断。谓染污法 断已现行。谓无覆无记法。
第四大段。明佛教所应知处相中有二。初增十法门。后结之。初即为十段。初明三种。一有情即住。有三。要依有情方有情非情因及果。染与净。生死涅槃。有为无为等增二门所明诸法故 初明三种。一有情增。二法门。有二十四对 于如来所说所有甚深经者。谓解深密等三性显了教 相似甚深空相应经者。谓般若等。与此甚深经相似 缘性者。圆成性 缘起者。依他性 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内正作意外闻他音等者。此内作意。外闻他音。是二因缘。由二法故。令此二因缘。现入现观。当诸根熟。
第十四卷
增三。有四十五门 言十相者谓坏生命等者。上一坏字。贯通下十。杂秽语名坏 所为事业者。于正事业。不正而说名绮语故 前之七种作业毁坏者。外彰身语而作业名 其次二种意乐坏者。无贪无嗔。正意乐故 最后一种方便坏者。正见乃是正智因故 言三根者。谓贪嗔邪见。此说十业。三为加行。随应为究竟。或此偏明意三业道。
第二门。文分为二。初明三法令不护根。后因前辨内法四种欲贪为因。生死增长。名邪法种 依四处所者。一自身利等四种白法。二怨。三中。四亲 四白品者。谓利誉称乐。四黑品者。衰毁讥苦。一于己利等。生欲寻思。希获不失。故于怨中品。生恚寻思。乃至欲令彼命断故。于亲友品。生害寻思。但损恼故 婆须密论第二卷。利衰二种。若依有情。以十七界十一处五蕴为性。除声疏不成质故。若于非情。以四界四处一蕴为体。如前除声 依鞞婆沙。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为体。依非情。六界六处为体。五尘及四相故 依经部师。俱舍论说。衰无别体。失物名衰故。今依能失者。以辨衰体。以十八界为性。翻此利体。亦十八界 称誉毁讥。婆须密论。体皆是声。萨婆多师。说名句文。今合以声名句文为体 苦乐二种。体即是受。如佛地论。虽辨其相而不出体。
烦恼趣者。能趣果故。即是三求。欲有邪梵行。求之所因起。
三种无明中。皆言前际者。发业无明名为前际。而触受俱能起爱取。润生无明名为后际。
又有三相能摄一切色法自相等者。此有二释。一云此三种色。总摄一切色尽 一有见有对。谓显形表是。此中表名作用者。作表示用故 二无见有对色。谓五根余四尘色。
论云于自处所障碍余色等下。是总结上二色言。当知一切总有十色 三无见无对色。故云及定地色。今明三色属自身者。故唯说彼 修方便者所有诸色。即是内化心境。亦是未满化心果。若正通果所变化色。亦属他人。故此不说。又若得净定。是通果色 修方便者。是彼因色。彼通果色。即内化心境。彼方便色。即未满化心果。境是心果故。二云。三相者。唯色处中显形表三。最胜偏说 于自处所障碍余色等者。乘前彼明十一种色。
三欲中 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者。下四欲天。欲多依现前。诸欲生起。用功念想方从彼生。或复由业异熟。用功方治成熟故。
三眼者。色为二。非色为一。法眼亦入慧中。同非色故。此明三乘因果同有。不说佛眼。庄严经说有十眼。如法华经方便品疏。
又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者。如其次第。即初习业。已习行。已超度。三种作意相应定 又初是闻思慧。第二修慧。世间三慧相应定也。第三超度者。无分别智相应定也。又闻思修相应等持。能生无漏真智见故。行谓能缘。相谓境体。行所行相故名行相。此通无漏等持义释。无分别智无行相故。或行解相状故名行相。此依有漏三慧位定释。
不净生处超越因故者。三恶趣八无暇。名不净生处。身语意三净业。名超彼因。
三牟尼业者。即三善业。
谓由他所诽毁乃至所起惭愧及爱敬者。于他所诽毁生愧。顾他羞耻故。于自所诽毁生惭。顾他羞耻故。退失大利。深识因缘倍生惭信名为爱敬。即于三宝无爱敬故。名失大利。或于三处各能起三。不须别配。
三种最胜无上者。一智无上。谓三智中无我智。为根本。初二智为方便。由此三入谛观故偏说。二行无上。谓四行迹。三解脱无上。谓不动。心解脱。于世间出世间解脱。有学无学解脱。时解脱。其不动。心解脱。最无上故。
增四门中。有四十六门。亦有相违。为一门故。
念住者。体即是慧。由相应念。慧方住境故。
四种缚者。拘碍其心故名为缚。非必要是烦恼缚性。由心依执。身为自体。身便缚心。由心俱受。深领所缘。便缚俱心。由心了别色等为境界。所了别境。乃拘于心。即由如别身等。三法相应烦恼俱。染恼心故。名为缚。观四为境。深生厌患。立四念住。所依内身。缚能依心。能缘俱受。五分位别。常与心俱。所了境界。缚能了心。及诸烦恼杂染。俱心故立四缚。
又有四种欲勤为先乃至能得善法及能增长者。即四正断 现行诸不善法者。是律仪断 及断彼系者。谓断断。未生恶法名彼系故 能得善法。谓修习断 及能增长。谓防护断。
又有四种心定心住者。简别散地名心定。内住一境名心住。
四种想为先戏论缚者。依七有想故。除有顶舍无量。
唯言除欲贪者。同大智度论如第十二卷会。
通有漏无漏他心差别智者。有漏他心智。不知无漏心。亦不知彼能缘自证分等。不知彼能知智。谓自心不自见故。无漏他心智。能知有漏无漏心。亦知能知智。佛智后三分通能知自故。然未必作道四行。亦未必通余人。
又有四法能尽上漏等者。有三说。一云即四法迹。于七方便见道修道无学道中。能尽上漏。为足迹故。二云四迹者。一得有漏慧。即七方便。二见道位。已缺诸烦恼及业果事。三修道位。无余永断诸烦恼事。四无学道。无余永断诸烦恼事。如所得道。转更修习诸烦恼事。通上三处除有漏慧。三云。一有漏慧。是加行道。二缺诸烦恼。无间道。三缺诸事。解脱道。除诸粗重及果法故。四为无余断诸烦恼事故。如先所得转更修习。是胜进道。
又有四护。一命护者。不惜身命。护持正法。或护他命根。而不损坏。或护自正命。不起恶业 二力护者。谓护智慧。摧众魔怨。或护身力。为利益他。或护五力。摧怨不屈 心烦恼护者。护诸烦恼。不染污心。为护正法。起诸烦恼。驱遣恶人坏正法者 正方便护者。善巧方便习行正法。
又有四种能得正见乃至专注一缘者。于境不顺。不贪也。于境不违。不嗔也。正知而行。不痴也。此之三种行。缘诸境行正行时清净。专注一缘。正念也。后一种。住时清净也。
又由四行能证明及解脱者。一念。二眼。三慧。四身。宿命明。天眼明。及二解脱。漏尽。如次能证身。即五蕴四蕴之身。
四者轻等动性者。谓风能造与所造。轻相似故名轻等。由风性动故。名轻等动性。又有诸部。立作意数。以为动性。今言与轻相似。风性能动。非作意也。
四法能住有情。谓四食。
四法为识足迹。谓四识住 见已趣向。五根色 取为所缘。六境色 所依境界俱有。如次配根五尘法处。
四问记论者。谓一向记等四论。人四记者。于法实相。如问如来法身。是真觉性等。应一向记言尔。显了问人果胜劣。应分别记。望天为劣。望余为胜。隐密非显了问义。亦非一向门。问人胜劣。应诘问记。汝何所方。如是展转。观彼曲意。返诘无穷。问实有情作者受者。应舍置记 法四记者。于法实相。问真如常耶。应一向记。问诸有情身中业果。其异熟当定生耶。润惑尽者。异熟不生。润惑未尽者。异熟当生。观其谄意问请说法。但应返问。不应开释。问蕴实法当为有无耶。应舍置记。记谓记别。记别解脱故。
四种摄众方便者。即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次配之。
四死。如前第五卷解。
复有四清净道。一非功用根圆满等者。此即四行迹。谓苦迟通。苦速通。乐迟通。乐速通。如次配之。钝根名迟。利根名速。未至及无色地名苦。定慧一偏故。根本静虑名乐。双道转故。虽未至地名有喜乐。未圆满故。但名为苦 功用根者。谓练根也。然菩萨地。依凡圣差别。与此不同。及至声闻地当辨。
一乐而非利益等者。生死饶益名乐。出世饶益名利等。义差别准知。
谓国王及祠祀王马祠祀者。其诸国王。恒怀忧惧。讨怨敌等。能令自他俱任苦故。其祠祀主。虽极自在。自杀马等。以为祠祀。能令自他俱苦非福。
四种语失者。谓虚诳。离间。粗恶。杂秽。
增五门中。有二十四门 五种失利养因行等者。即成实论所说五悭 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即是处悭 若从彼得者。即是家悭。亦名施主悭 若所得物者即施物悭若所为得者。即称赞悭 若如是得者。谓法悭 住处悭者。独我住此。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恒为主 家悭者。独我有此家。不用余人入。设有余人来。于中我最胜 施物悭者。我独取此物。不用与余人。设与余。我独多胜 称赞悭者。独称赞我。勿赞余人。设赞余人勿令胜我 法悭者。独我能知诸经教义。勿令余知。设有能知皆疏于我。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毁净戒等者。即是五盖。初二毁净戒。后三毁名闻。亏止观不能领受。是惛眠盖。忘失是掉悔盖。不定是疑盖。
依见道下分说三结者。不越恶道故边见随身见。见取随戒取。邪见随疑生故。说根本三。即摄末六 痴相通三界。嗔贪增在欲。唯说贪恚。即摄愚痴。不越下界故。故但说五为下分结 又由身见不趣解脱。由戒禁取。迷正趣邪路。由疑疑于正道故。于解脱障。唯说初三为恶趣因。
五上分结中。无差别结者。依界辨结。不依人故。名无差别。余之三种。依人辨结。名有差别。其静虑者。即是人故。因爱掉生。因我慢余慢生。因疑无明增。名有差别结。由无差别结。取上分生。由有差别结。不舍上分 生得静虑者。为三恼故。有差别皆修所断。故除见取。无疑说痴。阿罗汉断故。
五种不信敬等者。一于大师。二于戒。三于心。四于慧。五于三同梵行。无有信敬。
五种邪行者。一于怨起嗔。二于亲破坏。三者常欲令生忧苦。作不饶益事。四坏自尸罗。五行三恶行 此中三种等流过患者。以嗔怨故。多诸怨敌。以坏亲故。亲友乖离。以作不益事令生苦故。种种忧苦。恒现在前。此三后世等流果 一种现法等流过患者。坏自戒故。临终多悔 一种后法异熟过患者。行三恶行故。后堕恶趣。
时节愚者。愚于时节。刹那生灭无常 计常分位愚者。愚三受分位。于苦计乐 自性愚者。愚五蕴性。无我计我 第四规利养 第五求活命。名五所治法。
二胜行者者。一定胜行。二智胜行。定胜行有四。一因闻依谛圣言论故。正解法义。二因广大言音。读诵经典。三因为他开阐妙义。四在空闲处。审谛思惟。此后三种。例同于初。故言如于因听闻因广大音等。正解法义。当知亦尔 智胜行者。思惟对除上品贪欲。是为第五。
五种修观行者。等信菩提涅槃。为二意乐。无间殷重。修习正智。为第三。即闻思慧也。无间殷重。修奢摩他。为第四。无间殷重。修毗钵舍那。为第五。即修慧也。后三名方便具足。
二于初静虑初受生已得般涅槃者。对法论说。生色界已圣道现前。此依先未离色界欲者说。非定唯尔。声闻地中。常广分别 问对法等说。中般有三类。随彼得果已便般无余。何故余四不还。得有余已。非即入无余。中般三类。何故随彼三类。得五有余已。便即入无余。答由余四般。生起结二俱未尽。生有时长。其势强故。初得有余已。非即入无余。中般不还。生结已尽。起结虽在。其势微弱。况中有生。其势但七日故。彼羸劣。得有余已便入无余依。涅槃经第三十六云。中般阿那含。有四种心。一者非学非无学。二者学。三者无学。四非学非无学。入于涅槃。第一者。初受生等有漏心。第二者。金刚定前诸无漏心。第三者。解脱道后诸无漏心。此前三种。摄一切尽。无学身中入无余依。随顺说一切有部。以无覆无记异熟威仪。入于无余。故此第四。独言非学非无学入于涅槃 又真实理门。末后一刹那。亦唯第八识无覆无记。入无余依。故此第四。独说入于涅槃。余三不说入于涅槃 又彼经复云。四种心中。二是涅槃。二非涅槃者。以无学心入有余依。以第四心入无余依。前二非故 又此论下。说欲入无余依。要先入无相定。即此无学心第六意识也。其非学非无学。即第八识也。若入灭定方入涅槃。唯有此故。
五种修观行者。欲恚害染净。为三。色无色等至。为第四。涅槃相。为第五也。
增六门中。合有十六门 谓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等者。谓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名为八事 我所依事差别。六根也 境界事差别。六境也。自性事差别。六识也。执识为我自性故 受用因事差别。六触也。是受因故 受用事差别。六受也 随说事差别。六想也。言说因故 作用事差别。是六思身也 希望事差别。六爱身也。亦名六欲。以欲而为自性。
于如是等事差别等下。明依六相宣说八事 我依眼等。是初相 我于色等境。是第二相。其计识为我。名事自性 差别。通根境等中。一一应说 由触及受。第三相。依一相。说触及受事 有如是名乃至随起言说。是第四相 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是第五相 于可爱事。乃至不住损减。是第六相。非爱事中。未得希不合。设合希不住。设住希损减。
又于宝学六种轻蔑等者。于三宝中。应信不信。于三学中。应得不得 由恶语故全无所得。谓增上戒 退失一切所有善法者。即应信不信。应得不得。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等者。即六恒住 谓四大种空界识界者。色所依谓大种。非色所依谓识界。行动所依谓空界。故唯说六以成有情。由此初言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
略有六种。能障谛现观法者。谓前增五门中。三愚起三倒。即为三 规求利养。为第四。
希望寿命。为第五。五与前同。
此中差别者下。释第六障。前所无故。言是故说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脱成熟分中者。成熟分谓加行道。明分者是资粮道。创求无漏慧明故在明分。起此六障非成熟分。又见道后名明分。加行道名成熟分。今此但障见等明分。非障成熟分也。障谛现观故 又人天身下。明入圣位。是上明故。从人天得入圣者。名从明入明。人天明中起此障。非入圣后成熟位起 谓如前说。五种取相者。前增五门。无常苦无我相。于食恶逆相。于命中夭相。于趣涅槃行。戒也。趣资财行。施也。趣生天行者修也。
六法名无上者。一见大师。二闻正法。三得净信。四起随学学处。五于大师所起念行。六于大师所承事供养。
增七。合十五门。念通二品者。前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中。念是定分。今通二者。修生于定。念随定增。明记止观。理通定慧。
定障解脱非烦恼障 解脱建立身证者。其定障体。有二师义。安慧等云。三性心中并有法执。于中有说。世亲菩萨缘起论。说无明通三性故。有漏三性心俱无明。为无漏定障体。诸散非善心俱无明为有漏定障体。护法等释不然。瑜伽等说。无明有二。谓不善及无记。瑜伽论等。不说无明有善性故。定障无明是所知障。虽二心有。而无记性。欲界八心中。异熟生所摄。对法第二。说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建立不动及想受灭。即显定障异熟生受。及俱无明等以为自性。领受下劣不能进修。于胜定中诸梗涩性。此说别行。若染心俱一切皆是。二十七贤圣中。此七为初总果。余二十种依别建立依。唯说此七。
又三因缘七种行故等者。趣入。安住。摄受。名三因缘。正见。正思惟。名初趣入因缘。正语业命。名安住因缘。正精进念。名摄受因缘。由此三因七道支故。令心内定心正一缘。
七圣财所生之乐者。谓信戒惭愧闻舍慧。如次配之。七魔品力。随其次第。翻七圣财。
又有七种涅槃所对除法等者。于初衰损。有一对治。体谓贪欲。第二衰损。有二对治。一于道。二于道果。心不信解。于第三哀损。有四对治。谓懈怠失念心乱恶慧。此七因。二不善根起故名品类。
七识住中。身异类下。是第一身异 想异当知与此下。是第二身一想一 梵世已下。是第三身异想一 第二静虑已下。是第四身一想异。文略不说无色下三。
七粗重者。即七随眠。
有七法诤事止息。即七灭诤法。一现前毗尼。二忆念毗尼。三不痴毗尼。四自言持毗尼。五不见罪相毗尼。六多不见罪相。七如草布地。即如次配下七种违犯诤事。
第十五卷
增八门。合有十门。正念是正定所摄。如前和会。
懈怠施者谓来求施不遍。不往施唯待来求 不随所欲者。是怖异施。怖自贫苦 顾恋施者。习行先人之业。为报他昔之恩。然非己乐 未来施者。希异熟望他报。希二果故是失 轻慢施者。恃己富贵陵蔑故与。或为报恩而轻慢彼 希求富乐者。求天人中外五尘故 求知闻者。规名誉故 无染污心为往善趣者。往彼为修自他利行故非过也。
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者。一最增上故。谓国王等。即刹帝利。二世间福田故。谓婆罗门。以多净行。共许为福田。三用财不由他。谓大长者。四弃诸世财。谓诸沙门。此皆佛有。名如来众。
三因缘故于天趣中建立四众名。一依地边际。建立二众。谓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居住别故。二欲界边际。建立魔众。三语行边际。建立梵众。
八解脱中。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者。由净解脱有三种想。一展转想待。二展转相入。此二通观净不净色。平等观故。名舍胜解。三展转一味想。唯观光明。不作净不净。名非二色。第一舍胜解。平等观。光明最胜位故。名第一舍 此三解脱至不共与一切异生共有者。第十二卷已引成文许异生得。今说胜者故言不共。此五胜解乃至受想灭等至最胜住者。前说别引空引往还神通识。引无诤等德。此即说通引究竟定满。故不相违 又若观诸色乃至而修习者。是牒八胜处经。谓三解脱下。释彼经文。前依初修胜处为果。今说文修胜处为因。如理智中。解脱为果。故三胜处为方便因 观诸色者。谓前四胜处 若如所观者。谓后四胜处。如前已观境差别。观色故。其八胜处。而后成满三解脱为因故。说三胜处是三解脱方便道摄。非唯三也 此中观外诸色乃至若胜者。牒经 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者。此释前经。观大小诸色。义在定前加行闻思位中。作此种种色观故 由缘三摩地至故名为胜者。释定中得胜名所由。缘一类色。不同定前。杂缘大小故名为胜 或非三摩地色。有小大相。是本质色 由缘三摩地乃至故名为胜。是缘定中色。唯一类缘故名为胜。是前种种本质之影像故。前加行心。有种种境相。故不胜境不得胜为。三摩地中境。唯一类心。无异相故名为胜。已寻思已了别者。初时后时。了别异故 如是于外所想乃至观诸色亦尔者。此释闻思位唯同定中。于引止观若知若见。于彼色亦初寻思。及后了别。
九有生处。即九有情居。第一帙中已释。
十无学法五蕴摄者。戒蕴摄语业命。定蕴摄念定。慧蕴摄正见思惟精进。加余二为十解脱。即胜解数。正见谓缘事慧。解脱智见。谓缘无为慧。
第三辨因明处中分二。初总问答标。后别显释 谓观察义中诸所有事者。所建立法。名观察义。能随顺法。名诸所有事。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为因照明观察义故。所余释名如彼疏解。
别释有二。初举颂列名。后随别释。论体有三。一列名。二别释。三料简。
论体者。谓言生因。立论之体故 处所者。谓证义者等论议处所 论所依者。谓真能立似现比义为言依。其所成立。亦是所依 庄严者。谓能破等 堕负者。谓似立似破 出离者。将兴论时。自安处法 多所作者。由具上六能多所作。
准论体性有三。初标六门。次随别释。后问答辨 言论者。以音声为性。言说是体。言音是相。名词是用。是三差别 又由音声起句名文。如次别故。立三差别 或以音声。说一因二喻。立三差别 尚论者。立世道理。不违世间所应尚论。立出世义标胜名。不违尚论故 诤论毁谤论。是言论起所因恶缘 诤论有四。一因诸欲起。二欲侵夺无摄受欲起。三恶行所起。四依诸见起。诤论因事所生。谤论因言所起 顺正教导二论。是言论起所因善缘。顺正论是戒学善缘。教导论是定慧善缘 最后二论应修习者。顺正理故 中间二论应远离者。勿耽恶事。及起恶言。而兴论故。为欲断除兴言可尔。亦即是彼修习摄 初二种论应分别故。性通善恶。应修断故 论处所有六于王家者。有德国王。平均识达。于彼可论。翻此不能 执理家者。平均识达断。善断事家 大众中者。众有平均识达者故。余三可解。
论所依中有三。初标十种。次随别释。后问答辨十种次第。别释有二。一所成。二能成。
所成立义有二自性差别等者。此中宗等名为能立。自性差别为所立者。此有三重。一云。宗言所成立义。名为所立。故此所立。而有义言。其宗能诠之言。及因等言义。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虽亦所立。此下文说。为先显示自所爱乐宗义故。亦所立非定所立。能成义故。犹如于因喻皆成故。但名能立。所诠义决定唯是所立。独名所成 二云。诸法总聚自性差别。若教若理。俱是所立。此但名义。随应有故。总中一分。对敌所申。若言若义。自性差别。俱名为宗。即名能立。虽别宗亦是所立。能立总故。得能立名。故陈那等。宗名所立。与瑜伽等理不相违。瑜伽等说宗非一向唯能立故 三云自性差别。合所依义。名为所立。能依合宗。说为能立。总立别故。非此总宗定唯能立。对敌合申。因喻成故亦是所立。由非定所立。故得能立名。陈那但以共许因喻。成他未许。他未许者。唯是合宗。宗为所立。自性差别。但是宗依。所望义殊。不相违故。
能成立中。文其有二。初标列八门。后随别释。第三引喻者总也 同类异类者。别也。于总况法。别引于一。同品异品为二喻故。对法十六中。以因总辨。而不别开。于喻之中。亦唯申总。但以能成有八。数不可乖于成义中。更加合结。此论以合结不离因喻故不别开。彼以成义增明故别离立。不相违也。陈那以合结不离于喻。能立除之。对法以合义重增故。别离为能立。引喻总别增减亦然 又立论之者现量等三。疏有悟他。古名能立。立敌之者。亲唯自悟。故陈那等。不为能立。不相违也。
立宗中。各别摄受自品所许者。此是总文也 摄受者。是自意乐。义品是宗义故。显扬第十一云。自宗所许。此中意说。依二所立立论各别。随自意乐。自宗所许故说名宗。此中三释。一云以言对理。取依义别诠。名为各别自宗所许。二以别对总。取依总之别言及义二。名自所许。三以合对离。取能依不相离性。合以为自宗所许。立宗依离义。以为所立。故此文总 或摄受论宗者。依自所师宗。对异师敌。而立自宗。不尔便有相符极成 若自辨才者。由自辨才立他宗义。随自意乐不顾论宗。唯此二种是正所宗 若遍所许。若同因宗承。若傍义准。非别摄受。非随自乐故非真宗。立已成故。非本成故。此宗时。若轻蔑他。若从他闻。若自觉悟真实。而申宗趣。此三名立宗因缘 或成自宗。或破他宗。二句。举一切立宗之意。不过此故 或折伏他。释上成立自宗 或摧屈于他。释上破坏他宗。成自破他。皆为悲愍。故后三句。释前二意。故后十句。分为三类。初二句是宗体。次三句是立宗因缘。后五句立宗意。
因谓所以。三喻量能成于宗。所有建立顺益道理。即具三相之言义也。
现量文有三。一标。二释。三问答辨 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者。于过去世异熟增上果。名已生。等流果。名已等生。等是相似义故。住现在生名若者。若住未来生名若起。
覆障所碍谓黑闇等者。此有三种。一黑闇。谓暗色。二无明暗。痴故迷境。三不澄清色暗。谓壁障等。若琉璃等。名澄清色。即非覆障。虽隔可见 或色相殊胜者。日光威势。眼观不睹。色相胜故。三极远。如初帙中解 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已思应思。多是比量。或非量摄。今非此二。故名现量 当知此药色香味触才取便成所取依止者。其能依止。谓药威势。此非现量威势。所依色香味触。任运才取。便是所取。威势之所依止。此为现境。能取之者。名为现量 药之所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名为应思等者。此药功能。病未差来。常应思虑。其病若愈。名为已思。思已息故。此应思已思二作用境。非现境体。能缘彼思。亦非现量。返显前说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能缘彼心是名现量 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应思惟等者。谓外空地等。为定境本质者。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建立定心影像境故。此现境体。能取之心。说名现量。地等诸界。贯前方便。解若未成未来。名应思惟等。非现境体。能取彼心。非定现量。返显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名为现境。此二门中。初是所造。后是能造。此中非不现见等三种。名现量者。入正理说。此中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诸部不同。此论与因明亦别。皆如彼疏。观此文说。世间亦有清净现量。故净定心。亦现量摄。非要得境体。五俱意等名现量体。
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智。于二量中。即智名果等。皆如因明说 执持自相比知道俗者。执持衣钵等相。比知是道。持冠冕等。比知是俗。
谓为可记或安立记者。初记自体。后记差别。初总记有。后曲别示 如执一切乐受皆贪所随眠等者。依增随眠虽别。如是非三随眠互不随增。故执唯尔名违法相。又离漏三受。非三所增。若执皆增便违法相。
一不决定故二同所成者下。此第二复次。释立同类异类所以。此言意显。因于宗过。名为不成。于同异喻过。名为不定。于宗喻过名曰相违 不决定故者。即六不定也。因于同异喻相违故。不能决定成其宗义 同所成者。即四不成。四相违也。本立共因。拟成宗果。因既带似。理须更成。若更成之。与宗无别。故名同所成也。似同异喻。亦在此摄。
不相违中。决定故者。真因真喻。定成宗故。
异所成者。即真因喻。无诸过失。体能成故。异于所成其相违者。即似因似喻及似现比。不能为量。不相违即真因等。及真现比。能为量故。至教量体。闻思慧等。缘至教智。
第四别释论庄严中分二。初明五种庄严。庄严论者。德圆满故。后明二十七种称赞功德。若具此者。名称赞功德 已善已说已明者。读诵受持名已善。听闻名已说。曾听闻故。堪为他说。思惟纯熟名已明。
义善者谓能引发胜生定胜者。世善。能引增上生道。出世善。能引决定胜道。
多众者。谓大施会众 杂众者。谓八部众 大众者。谓国王王子众 执众者。谓执理众。即断事家 谛众者。谓诸实语众。或诸圣众 善众者。谓沙门众。或乐法义多杂二众。论六处所中。合名大众 大众者。即彼王家。执众者。即执理家。谛众者。即彼贤哲者。善众者。即彼善解义。及乐法义者也。
而不馋速者。他正语时。中路即言名馋。不徐徐中理名速 言过中无义者。无义理 违义者。违正道理 损理者。损二谛理 与所成等者。能立带似。应可成立非真立故。即前问答中。同所成故也 成立能成者。以因成因。以喻成喻。
第四段。声明处有二。初结前标列。后随别释 法施设建立谓名身句身等者。出声明体 及五德等者。由彼声体具五德故。方成声论。胜能诠声。声论者说。谓名句文体即是声。声性是常。音响是无常。无常之响显于常声。若知常声名曰声明 义施设建立者。声明所诠之义。以彼声明依能诠所诠而建立故 又说六种中。差别相应义者。诸法同类互得相应。体差别故 转义者。如于一法无量义门差别而转。如一色法。可见不可见等诸义别转。
补特伽罗施设建立谓立男女非男非女等者。依此三类立声差别。先俗所传苏漫多声中。有此三类。一八补卢沙。是男声体义。二悉底履。是女声体义。三如纳蓬(去声)素迦。是非男非女声体义。复有总声。如涅履题势。此之四种各有八啭。一一啭中。皆有一名二名多名。如是合有九十六声。如别抄说。
或复建立初中上士声相差别者。若依后俗。底彦多声。有十八啭。非世所用。此言三类上中下士。各有三声。如小儿为下士。未有所识。不知自他有善有恶。但泛出声。如号号之士名中士。唯见他有善恶。而不知广达之士名上士。唯内自省。应作而作。不应作而不作。此三士声。各目一体二体多体。三积成九。今言初中上士。即三种八转中。各有三故。
过去过去殊胜等者。近过去名过去。远过去名殊胜。未来亦尔。现在长时。名现在。刹那名殊胜。
处所根栽施设建立者。如树栽树之根本故。声根本名曰根栽。即是字也。出声处所名为处所。出声处故。本声明也。谓劫初起。梵王。创造一百万颂声明。后命慧减。帝释复略为十万颂。次有迦单没罗仙。略为一万二千颂。次有波腻尼仙。略为八千颂。此上四论总名处所。今现行者唯有后二。前之二论并已灭没 字体根栽声明论。有三百颂。波腻尼仙所造。略成声明颂。为一千颂。名为声明略本颂。后有八界论。有八百颂。名为因缘。又有闻释迦论一千五百颂。又有温那地论二千五百颂。此五声明。并名根栽。能与根本处所声明。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护法菩萨。造二万五千颂。名杂宝声论。西方以为声明究竟之极论。盛行于世也 相续者。是声明中。合声合字法为一品。是第一分 名号者。劫初时。梵王。于一一法。皆立千名。帝释后减为一百名。后又减为十名。后又减为三名。总为一品。是第二名号品名号分 总略者。是声明中根本略要 彼益者。是次中略之。令物生解。名为彼益 宣说者。是广宣说。谓略中广是后三品。即后三名。上来五分即是五品。是本声明之分品故。合名处所。
若界颂者。谓字体。三百颂名界。波腻尼仙所造声明一千颂。名略本颂。即此颂也。等者谓八百颂。八界论字因缘。并千五百颂。闻释迦论。及二千五百颂。温那他论。故名为等。
第五工业明处中 生成工业者。谓养六畜。成资生故。或教生修成礼仪 防那工业者。谓织绣等。西方男作。故存本音名为防那。男声呼之 和合工业者。即贾人说。容如苏秦之类。众和匝人也 成熟工业者。谓成熟饮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六
享保八年(癸卯)二月十四日一交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九)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七(论本第十六七八九二十)
基撰
思谓思虑。即遍行思。唯意识俱。因思生慧。名为思慧。今取因思慧所成诸法。体通五蕴。为此地体。文分为二。初标列三门。后随别释。
自性清净者。明思慧体。简生得善故名清净 思择所知者。思择一切所应知法 思择诸法者。思择佛经长行。及颂诸要法义 远离一切不思议处者。谓置记境及非己分诸地证境 能善了知黑说大说者。外道邪说及诸恶说名黑说。内道正说。及诸善说名大说 于法少分唯生信解等者。谓非己分少所知解处。名法少分。但名信解。不应谤故。若于己分少所知法。应慧观察。
第二段。思择所知中。文分为三。初总问答体。次别略问答体。后随别释。分为三。初释有法。次释无法。后双辨二。有法有二。初标五门。后随别释。
自相有法。文分为三。初标列。次别释。后结成 胜义相有。谓即真如。根本智得非安立相 相状相有。即依他性 现在相有。唯现在世。非于去来 现在有中。要具四义。方是自相有法。谓诸假法略有三种。一聚集假。如瓶盆等。二相续假。谓于三世立一有情。于今不断义。即是彼。三分位假。谓不相应等。今非此三故自相有 一于是处名可得者。谓依他性。后得智证。虽离名言。以名诠之。立名相顺。非知真如不顺于名。故名可得。简圆成实性 事可得者。简所执性。虽有其名无体事故 此名于此事非不决定者。简分位假。此名唯目于此事。故如所见青等名定目彼。非如热病见青。谓黄热病患时。其名不定。迷乱故。然名不决定。亦如嗔等名常决定。非如忿等后转变时。便失彼名。由彼无常。不决定故。名不决定。初不决定心分位假。后不决定。境分位假。又二不定。翻显于定。非分位假 此名于此事无碍随转者。谓色等名。若聚若散。名常随转。非如瓶等于聚集处。其名随转。于离散处。名即退还。返显名于无碍随转。简聚集假 现在相有者。简相续假。若现已生。为未来因。为过去果。方是自相有法。
共相中。文亦有三。谓标释结 种类共相者。五蕴种类。虽体各别。积聚义同。总名为蕴。蕴为共相 成所作共相者。谓三业六识思体虽殊。善有漏同皆感爱果。名成所作共相。如是等类。
释假相有法中。文分为四。初总略问答标。二问答列名。三随别释。四总结成 以此显此者。以此物还周备。显于此物 以彼显彼者。以余物别显于余物 远离此彼者。谓非前二 如宅之门 以此显此中。地之坚乃至风之动。皆于实相处转。毁之焰等皆于假相处转。毁者假火之别名。[火*(离-禸+貝)]炽名毁故。以彼显彼中。佛授等。有情假。饮食等。是法假。远离此彼中。宅之门等。宅大。门少。非周备。以此显此自性。亦非离宅而别有门。亦非以彼更显于彼。故是俱非 百之十十之三等。且据此数。非定唯尔。言百之五十之一等。其类皆然 众共施说言论有六种者。此中举识及五遍行。各别相状。意显共相假法不离实法。此亦各别所取自相。是实有法。六种所取共相假法。增益自相。可起言说。相状自性名共。施设言论如瓶盆等。故唯识言。假谓增益非实有相。于六所变。各附己体真实自相。而增益故。虽别境等所取相状。亦共可立假言。然此六种定遍境故。不说余境。众人共施设。所起言论。必依此六相状。非说此六相状定是假有。然唯识说。作意能了事之总相。及余心所所取别相。此中即说通二境也。或此但举能取总境故。说作意所取能起于识。不尔便违显扬等论。说总取境名心。亦别名心所故。然六十五说一种假。谓若有法。待依所余。施设自相。名为假有。如待依蕴施设有我。待依色等相事。假立色等。待色香等立舍宅等。待蕴相事立生老等。乃至待诸色不转。假立虚空。如是等。对法等说二假。谓待名言想境。或待此余相境。大品经说三假。谓名假。受假。法假。唯识亦说三假。谓聚集。相续。分位。成实论说有四假。谓因生假。相待假。相续假。缘生假。此论第一百说有六假。谓聚集假。因假。果假。所行假。分位假。观待假。此中及显扬十八。复说有六假。皆如对法第二疏解。
流转因中 由此种子者。业种也 由此熏习者。名言种也 由此助伴者。无明爱取也 彼法流转者。生老死起。
还灭因中 诸行还灭者。有漏三性行灭灭界也 杂染还灭者。见修烦恼断断界也 所有一切能寂静道者。谓能寂静前二还灭。诸无漏道 此无漏道。能般涅槃能趣菩提及彼资粮。即资粮道 并其方便。即加行道 能生者。谓彼道能生种 能辨者。谓能辨涅槃现行无漏道。故对法第九说。若资粮道。若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皆名道谛。此说还因唯摄前四 又释。此中资粮方便。皆无漏道。是无间道。前远近加行故。不同对法。前能寂静道。是无间道故 若广分别如思因果中应知其相者。决择思慧地。说因果思议者。如有寻伺地已说。此即指前本地分。及决择分两处。有寻有伺地。其明染净因果故。
所观无法中。由所余相若远离性者。此性远也 若非有性者。是相违 不和合性者。处时二远也 或若远离性者。人中无此性也。若非有性者。于人中。此人蕴性。无彼人蕴性也。不和合性者。于此人中。三性诸漏无漏法。非一刹那和合也 胜义无者。诸世俗言所说自性。依胜义谛皆非有故。
第三合释五种有无性中分二。初总标。后别释 第四是不二相等者。生老等相。名差别相。与所依法无别体故。名不二相。虽分位假六相有故 事相等者。即前六种言论中。众共施设言论也 如来灭后若有若无等不可宣说者。诸外道计。此解脱神我名曰如来。有三身别。若有若无。即不可说事。又前依体无。此依体妙。故名甚深 五种无性。翻五有性。如应当知。
第三大段。思择诸法。文分为二。初标。后释 思择素怛揽义者。素怛揽藏。依此论说十二分中。多分摄七分。除缘起自性故。譬喻。本事。本生。眷属故。此四毗奈耶藏摄。又除论议。阿毗达磨藏摄故。依七分中。除单伽陀讽诵经余六分教。是所思择素怛揽义 单诵伽陀是所思择伽陀之义。此有三种 胜义伽陀者。明无我理 意趣伽陀者。释伽陀意。如四意趣等 体义伽陀者。明伽陀中体性义理。
就释胜义伽陀中。文分为二。初举经颂。后随别释。颂有四十四中。分为十二段。初有九颂。明无有情我。及作用体义诸法。二有两颂。明在家出家杂染自性无明贪爱。三有五颂。明杂染品依因时分。四有四颂。明自共相及二谛观。五有两颂。明三种三法无和合义。六有一颂。明同性心所相应非异性等。七有两颂。依二谛理明人法有无。八有一颂。明作者受者一异不可说。九有五颂。释通疑难。十有五颂。明集生苦谛解脱等。十一有一颂。明阿赖耶识。譬如池派流。十二后七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及缚遍知。初九颂中。文分为三。初之五颂。正明无我及作用。次三颂半。重明法无作用。后有半颂。显法从缘生自然而灭。
长行释中。文分为二。初总释颂意。后别牒释之 对治增益边执者。执有我用名为增益。拨法性无名为损减。此依三乘通境界说。不说法增及真如减。
别牒释中。若随义科。成十二段。第一段中 如是半颂遮遣别义所分别我者。破离蕴我 诸法亦无用者。破即蕴我。诸蕴我用亦都无故 此显不取微细多我便能对治等者。说诸蕴等多微细法。便能对治宰主等执。不依一身执有微细多实我故。成唯识云。我应如蕴非常一故。
此若无者云何建立内外成就等者 次下有六云何。乘前起后问。此意问言。我若无者。云何立内外。第二问云。若一切空。云何得有能观圣者所观空境。第三问言。能所观皆空。云何得圣凡差别。第四问言。凡圣若无。云何得有能教所化。彼此差别。第五问言。若无能教所化。云何得有染者净者。此中初答法假非真。次答人法非实。后三唯答我无。第六问答法之实用 如其次第宰主作者俱无所有者。谓无任持。无主宰也 无驱役者。无作者也。
第三段中。差别所依因及时分者。对法论说。谓于因时。有能引所引。于果时。有能生所生。引因位名因。熟变位名果。此二名时分故。此说言有因诸法有因众苦。前七俱为有因故。名有因诸法。后二为众苦。然爱取有为有因故。名有因众苦。
非内亦非外等颂中至能生杂染者。此中意显。五颂明杂染品依同时分中。初二颂。明烦恼业生杂染。下之三颂。明依过现诸行能生杂染。不依未来而生杂染。初七句意。明未来不生杂染。后五句。依过现能生杂染。谓不依未来内根外尘。而生杂染。行未生故。于过现世。可得生行故。云有时而可得也。返显未来无时可得 又释未来在未来。生染不可得。未来至现在。生染有时得 设行已生即由此相无有分别者。此释颂言设诸行已生由此故无得。谓设于过现已生行中。作前不在内外。中间不生之观。由此观故。尚无分别。不得生于三种杂染 未来无相故无分别者。释颂未来无有相。谓说未来相都无有。都无分别而生杂染 如此如是当来决定不可知故者。此结未来定难知故。不生杂染 若不如是分别异类或时可得者。若不如是分别未来异过现类。或时有疑。未来有引生诸杂染可得 若于过去即可分别如此如是曾有相貌可分别故。此释颂中过去可分别能生杂染 非唯曾更而可分别。乃至生诸杂染者。此释颂中分别曾所更非曾亦分别。此言意显。非唯过去曾所更境。而可分别生诸杂染。现在诸境。未曾更者。未曾更故。虽不分明。取其相貌然随过去曾得种类。此现新境。亦可分别生诸杂染。结文可知 行虽无始然始可得者。无始时来常随逐起。是故无始新新生起。故始非无。
第四段中。有四颂。初一颂半。明自相观 日亲者。佛也。乔答摩此云日炙。故呼佛为日亲。次半颂明共相观。后两颂明二谛观。初三句胜义谛观。后五句世俗谛观。法无实用故。无有实痴。无实有情故。无有实痴者。故上三句。痴非能痴痴及痴者。亦无痴者能有其痴。名胜义谛观也。世俗谛中。愚痴非无。非不愚者起。可说有痴及有痴者。
第五段。有两颂。释中。说业为所随识为能随。果随因故。胜义中无。又三世三业说不和合。非于一世。又一世三业无实相应。非无假法 若彼与此更互相应如福等行无和合者。更互相应说和合义。福等行三世三业决定无相应义。
第六段。一颂释中。心相应亦尔。无实相应随转之性。非无假法 又相应者。谓同性。不相应者。谓别性。非同性者。或不相应。非异性者。或非不相应。由此故知。无实随转性。释上初二句 又非一切心或相应或不相应者。释下二句。于相应中。又非一切定与一切相应。若此时不相应。亦非一切定不相应。于胜义谛中。无实相应不相应义故。
第七段。有两颂。依二谛理。明人法有无中。初一颂依世俗谛。明心随转因缘。次半颂依胜义谛。明我体无。后半颂明依世俗谛。有作受果 流谓相似。相似果续故 无断。谓不相似相似果生故。此显等流果。及余三有为果。
第八段。有一颂。明人物一异性不可得。唯有因果差别生故。
第九段。有五颂。释通疑难中 又此因道无有断绝颂中四句如其次第释此四难者。一者难言。若无有我。后有应断。初句答言因道不断故。二有难言。果应顿俱生。答此难言。和合作用转。非顿非俱。作用合故。三有难言。若无实我。应从一切一切得生故。次答言。从自因而生。自无他因。有不生故。四有难言。既无有我。谁摄受所作生死等作用。故此答言及摄受所作。由因不断果生立假者。能摄受所作实我故成无。由此名为四句如次 经说色相为寻思故难说示他故不可见者。所证色自相。性离言说。以寻思境不称自相。名为寻思难为示他。
第十段。有五颂。明集生苦中 显彼我见由集次第发生苦者。贪爱正是集自体故。即内贪境名贪爱缘。能生苦故。皆名为集。我见及苦。俱名当苦因缘。我见体亦是苦。
第十一段。一颂。明阿赖耶识譬如池派流。此显不一义。楞伽经说。如海遇风缘。境等风所击等颂。显不异义。故彼此文义无乖返。又此据本末义。彼据体用义。二义皆成不一异义。
第十二段。有七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及缚遍知中。文分为二 初又法行者。总释七颂 解了缚遍知者。二别释七颂 别释中有二。初一颂。明解了缚遍知。余六颂。明解了解脱边知 染污意恒时颂。唯识说第四句非曾非当有。彼依诸部颂。现在断故。非于未来。亦非过去。萨婆多等。不许贪慢见相应故。今依大乘正颂及大众部等说。非先亦非后。许诸烦恼俱时生故。又释染污意。诸部不同。如唯识第四卷疏解 后六颂中。初一颂。明所解脱体。次两颂。显解脱性。先染污无名为解脱。非意后净得解脱名。二乘之意。唯染污无。所净无故。能净意亦无。不要意净名为解脱 次一颂。释有余涅槃。次一颂。显无余涅槃。后一颂。明无实数取趣生死涅槃。
第二大段。释意趣伽陀中。文分为三。初标请者。次举伽陀。后随别释。五十一颂中。文分为二。初一颂。梵王请。后五十颂。世尊答。请问有二。上半赞。下半请。请有三。一问学体。二问学教。三问法。如次配请 颂中学及所学并修学文。就五十颂答中有二释。若以文段。此卷释二十二颂。即为二十二段。后卷有二十八颂释。分为十九段。至后卷当配合 五十颂。若以义科分之。为二。初一颂。答学体学数。所余颂。答当修学。就答当修学中。分为十三段。初一颂。学方便。第二有一颂。学次第生起。第三一颂。学次第清净差别。第四一颂。学所得果。第五一颂。学渐次因缘别总修习。第六有三颂。聪睿者次第为后果因。第七次三颂。明学成败共与不共。第八有一颂。明正邪学。第九一颂。辨三学断障成满。第十有一颂。明受差别。第十一一颂。明学纯杂可得。第十二有二十一颂。纯明戒学远离清净。第十三有十三颂。纯明定学远离清净。
怖多所作懈怠众生者。乐闻略故。怖修学多。虽有六度万行。但说三学。以三学名摄一切行。非显了说故名密意。
如是六支显示四种尸罗清净者。下有五句。初安住净尸罗一句。是总。非入四净故。下有四句。名为四净。此六支义。前虽略明。其声闻地广说。
显示最初增上戒学乃至安住因缘者。此释二安住二种渐次为因缘。初义。谓增上别解脱戒。能安住静虑戒。及增上方便定心。方便定心后。能安住根本定心。及增上修慧。是名初安住二种因缘。别解脱戒。引生定戒及定故。初方便定。引生根本定及修慧故。即此中间慧定。俱时所摄静虑戒学。能为无漏定慧二种安住因缘。是名第二安住二种。言中间者。初戒定后所生定慧。在无漏定慧之前因。故名中间。
显示最上一种能为涅槃安住因缘者。释一能趣涅槃。渐次为因缘义。因缘义通上两句。故无漏慧一种。三中最上。亦是二因缘所生极果名为最上。
显示修习若别若总随其所应者。释上纯杂而修习义。别修三学名纯。总修三学名杂。
初一不共者。初戒学可修。唯有一不假定慧。亦得成故 中不离初者。第二定学。不离戒学修方便成 上不离二者。第三慧学。学必具初二。若阿罗汉三学已满。超彼一切。
此后显示受持戒相者下。二十一颂。明戒学清净相。
唱令家者谓屠羊等者。西域有人专行唱令。凡有罪者。皆彼人将往。巡历处处。唱告如唱屠羊等。多造恶业故 羯耻那者。谓典狱之类。远离劣恶作者。
非太沉。离非处恶作者 非太浮。远离失念故住正念 究竟时。谓根本 方便时。谓眷属。
第十七卷
若依初文。此卷释前二十八颂。为十九段。初一颂为一。次两颂为一。次一颂为一。次两颂为一。次有十颂各为一。次两颂为一。次两颂为一。次两颂为一。次两颂半为一。次三颂半为一 若依后义。科下二十八颂分二。初十五颂。明增上戒。后有十三颂。明增上定。
应发常勤精进者。被甲也 坚固者。加行也 勇猛者。无退也。不言无足精进。此明修因。不说彼果。故不言无下精进者。被甲加行。于善初修。无退一种。于苦能忍。摄善。离苦。此二已周。略无无下。故但说三。如瑜伽八十九广说五相。
五支不放逸者。三世精进为三。三世持起勤事前方便。起极殊胜先时所作。加行作意为第四。其作意及精进。为俱有故。俱时所行诸心心所。身语业等。为第五支。
杜多功德者。即旧头陀也。即小欲知足。离著之义 远离眷属。贪欲。即发露众恶也。因贪欲生。故名眷属 远离多欲不知足因者。已得衣服等粗妙皆欢喜 远离多欲不知足障净学因者。少随世务。粗弊亦随转。名离多欲。受杜多功德为寂。离烦恼者。名离障净学因。
为修梵行资持寿命有所受者。释应量而受义。
以所得利转招利故者。释得已不轻毁。毁此所得少转更招多利。
不受于信施。颂不耽著利养恭敬。是总意。
不执恶见。是第二句 不虚受施。是初句。
不谤正法。是下半颂。下文亦总 或恐如害疮疱者。坚执恶见。虚受信施。毁谤正法。贪后世欲生恶见因。此五名疮疱。因受信施耽利恭敬。因所生故。
习近顺定诸卧具者。谓边际卧具。诸卧具中最极鄙劣。下极边际。因此后能顺生寂定。
非沉掉等下两句。如次释坚精进及勇猛。断二恶修二善故 于诸善品生起欲故者。释颂中生欲及不增恶 于诸欲中极增厌者。释无有欲及增恶 为修善品乃至习睡眠故者。释前睡眠。为有堪任及心安寂。应时时眠。不应令废。其似惛沈。亦此所摄 若心沉没至不居静故者。初释离睡眠。思惟光明净妙相故。后释离掉举修。似掉举相。游行乞食。行利他时。不居静故。或不居静。亦解离睡眠。若时居静。增睡眠故 于先所犯便生忧悔者。释前恶作 于所不犯无忧悔者。释离恶作 后后殊胜生希虑者。释于胜生希虑。翻显于前前微劣。不生希虑。此显似疑除真疑相。上之五盖。皆说似盖。以离真盖 殷重无间正方便者。殷重者一切种也。即具足修。无间者。是恒时也。正方便者。正方修也。
危逸所依地者。人天之身名所依地。由欲失财故名危逸。
第三大段。释体义伽他中。文分为三。初结前生后。次前举九十一颂释。后第十九卷末。总以一颂结上所明。成十四段 此卷中合有五段。初一颂名恶。第二有四颂。名说。第三有五颂。名贪。第四有三颂。名流。第五有三颂半。名怖。第六有三颂。名类。第七有二颂。名举。第八有三颂。名池。第九有五颂。复名流。第十有四颂。复名贪。第十一有五颂。名作。第十二有五颂。名劬劳。第十三有三颂。名得义。第十四诸行无常下。四十四颂半。名论议。此中或以颂初所明。或以宗义。而为名号。如后颂释。
释第二广说中。有四番释。第三番中。略不解第三颂 诸有为法皆三种言事之所摄故者。俱舍云。世俗言依此三种者。即三世路也。言事者即。言所依事。无为不然。此即总举有为。即此义中。别说妙欲以为应说 应说想者。名也。由说欲名。彼方解故。彼不擎举其鼻。往他家规求所欲也。
第二翻释中。初颂。显示待时诸欲者。释初句。以应说故。所以待时。如前初番四复次。释于欲邪行者。即第二句依应说安住邪行果者。即下半颂。集招生死。第二颂中上半颂。名舍欲应理。后半颂修行讥论不应道理。及待时欲者。后半亦显欲心待时。若欲受用待时方得故 第三颂亦然者。亦是舍慢求无慢。
第三番释第二颂中 显于诸欲能了知故者。释初句。次二故字。释第三句。
第四番释前三颂中。佛为彼天。说前三颂时彼领悟。闻前二颂。深厌诸欲。闻第三颂。舍凌蔑心。并断憍慢。
第三。有五颂中。释贪中。初一颂问。后四颂答。答中。初三方便观。后一根本观。方便观中。初一厌境观。次一不断观。第三有三观。一苦。二无我。三身念住观。长行释中。若摄诸根不为欲贪损坏其心等下。释第四颂根本观。将释彼颂豫皆料简。了知是已未离欲贪一分学者下。正释本颂欲贪生五因中。第二由希乐欲界。三由取男女等有情想。四由猛贪逼迫。
第四。有三颂中。初一颂问。余二颂答。长行释中。唯释后二颂答 越五暴流者。断五下分结 当度六者。断五上分结断方便 云何能广度欲爱者。断五下分结方便。谓广度欲爱也 而未得腰舟者。问如彼善断。未得腰舟。度上分结也。如世度海以葫芦。或浮皮袋或[泳-永+奈][木*茂]。如浮囊梙置腰上。名曰腰舟。海喻生死。意识如腰。慧如舟故。二颂答中。初颂正答。后颂结答 而能静虑审虑谛虑者。初中后别故 若和合爱者。谓未得胜境 若增长爱若不离爱者。谓已得胜境 若不合爱。未得恶境 若退减若别离爱者。谓已得恶境 复有差别云何修习于无寻定等者。前番已释修无寻定。是断五下分结方便。由初静虑有三识身。当生喜舍而起痴爱。寻等未尽故。依无寻伺定。修断方便。今此差别。依第二静虑。复数修习。名如彼善断。又前复次。明依欲界闻思等持。厌诸寻故。名无寻定。是断下分结方便。依初静虑。离欲界欲。下分结断。今第二差别。修第二静虑无寻伺定。令下分结远。名如彼善断 余如前说者。谓了法永解脱。皆同前释也 如经说惭轴意腰舟者。惭如车轴。能摄善轮。驾御智车。运度危厄。腰舟如上。
第五。三颂半怖中。有三行半颂。初一颂半请。次一颂答。后一颂赞 十资身具者。如前第二卷释。
第十八卷
十四段。解体义伽陀中。上已五段讫。此卷有次八段全。并第十四段少分。此初解类有三颂。初一颂问。余二颂答。问中有五。一奖胜生。二开出道。三于何师学。四住何法学。五不惧后死。答中初一颂半。答初二问。标具九德。既是胜人。能奖胜生及开出道。后半颂答后三问 以法者。道理 以正者。顺益 以次制者。轨范 以导者。奖劝 又以法者。教。以正者。理。以制者。以此教理制御。以导者。训示非。以威严而刑罚之 谓因力故者。布施也 士用力者。谛实也 助伴力者。慧舍也 云何为泉谓六触处者。六处如泉。烦恼如水。泉所出故 或安受受所摄者。安受。谓喜受。所摄。谓乐。又释。以悦心名安受。适身名受所摄。不安返此。
第九段。又释流中。有五颂分为二段。初两颂。显异生有学等。渐次能越暴流。后三颂。明得究竟道永越暴流。四流义。如前第八九卷等释。异生由正信越欲暴流。下之三句。皆有学越余三暴流 及显能证第一住道者。谓能证灭尽定道 二十二处者。如下声闻地广说。
第十。贪四颂中。初一颂问。次一颂答。次一结。后一明对治。释中有四初释。初颂 云何润生下。释第二颂 或有身手力下。释第三颂。又有沙门下。释第四颂 诺瞿陀树显所润生水名能润自者即是乃至种子界性者。显所润生。现寻思等。因此界性生故。谓诺瞿陀。从自根生。风吹鸟衔子堕岐孔。又生多树根。依岐孔展转后生。由本水润。展转树生。水名共缘故。贪恚等法以润爱而为共缘。各自种子而为别缘 摩鲁迦条者。藤葛之类。此喻诸欲。旧云摩娄迦子。六种别欲。犹如林树。贪能缠绕故喻藤葛 略义中。于诸欲中二种别缚者。论文自释。名为别缚。各别种生。名不共因。皆由爱润。名为共缘 断方便胜利者。第四行颂中上半颂。了无常性已。不起贪著。名断方便。后半颂即便弃舍。终无有退。名断胜利 若贪若欣乃至爱品者。六别欲中。所生爱恚品。如前应知 耽著。即是第六于外五尘之寻思也。
第十一。作有五颂中。初一颂问。余四颂答。释中初释问颂。第二 又显如来依第一义下。释初答颂 由此显示学与无学下。释第二答颂。若未离欲。为度欲流。运足动手。发勤精进。名未极底。若已离欲。名得源底。庸预进断上分诸结。不运手动足。勤加精进。名非身分 此即显示诸婆罗门下。释第三答颂 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释第四答颂。
第十二段。四行半颂。劬劳中。有三问答。初呼佛为苾刍。已度暴流耶。第二问得涅槃灭定。已度暴流耶。佛告言。如是。第三一颂。问有二。乘前初问。汝今已度暴流。犹如河等。乘前第二问。如何无攀无住。已度暴流 余二颂半答中。初一颂半。答有暴流尚未能度。后之一颂。答彼二问。然后两句。以本经是应颂偈故。其文易了。略指令知 只焰者。应颂也。此长行中有三。初指无攀无住义 次世尊依昔示现修习下。总释颂意。未对下坐。断非方便。邪取精进时。有彼劬劳乃至漂溺。菩提坐下。于邪精进。得断遍知。便舍劬劳乃至漂溺 第三此中显示修苦行时下。释前两答。初答初问。已度暴流。犹如河等。第二云何复依涅槃等。第三问无攀无住已度暴流 非方便者。昵健陀所。日食麻麦。邪自苦行也 嗢达洛迦者。是猛盛义。旧云郁头蓝子。于彼修非想定 阿罗荼者。是逢过义。即旧云阿蓝迦蓝也。于彼所修无所有处定。即显苦行在乐行前 此中四义舍劬劳等者。谓复于后时坐菩提坐下。为第一句。舍劬劳 所有善法遂得增长。是第二舍劳 如如善法既增长下。第三舍住 既由如是不知足下。第四舍标。故言如次 还复止住下地生因者。即对法云。颇有圣弟子。已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寂静解脱定。后生色界耶。答曰有。谓得灭尽定。退生色界中。即此是。此颂意说。外道有劬劳等。我世尊已离生死等。证涅槃者。定已离彼故。若圣退者。有劬劳等。不退圣者。定已离之。
第十三段。得义伽陀中。一颂半问。一颂半答。善见。善知。善鉴。善达。以四谛智。如次应知。
第十四段。诸行无常下。有四十四颂。释论议中。分为二十七段。辨扬深理故名论议。释初颂中。文有四。初释初总句。有非恒有。无非恒无。故生与灭。皆是无常。无常之言。通总三世及别过去 第二若过去生过去所得下。如次释第一无常。第二句有生灭法。过去世已生灭名无常法。未来世当生可灭。名有生法。现在世现生将灭故。名有灭法。三世诸行。皆有灭法 第三若彼诸蕴在于未来下。释第三句 若诸有情下。释第四句。苦因灭故当生解脱。说之为乐。粗重息故。现安乐住说之为乐。
略义之中。有九对。释初六复次。如次配诸行及彼寂乐。无为法名遍知者。所证从能证道为名也。诸有为行观起无愿。不见我故。即观无空。故空无愿。观诸行起 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谓四见。或苦谛下一切烦恼 二怖无戏论。谓我见。或灭谛下一切烦恼。此二法与现观相违。今显二法断所依处。即苦灭谛。所知无倒性。次上半颂。所证无倒性。即下半颂。外道执世间常。谤涅槃乐故。名不共也。
第二段颂中。第一句。是道谛与灭谛为迹。第三句由道谛证灭谛。第二句集谛为苦谛因迹。第四句由有集谛。常受苦谛 若善修习此无纵逸等者。谓修道谛诸有学者。于过去世已死之时。未习道故。可由不调善死。现在未来。由习道故。不由不调善死。诸阿罗汉。未来无死。亦名不由调善及不调善死。纵逸翻此。
略义中。处非处性。善恶因果。顺相生故 自业所作。非他作及无因故 师于弟子作所应作。教诫法故 诸弟子等自所作义。依于师授修断法故 谓能顺恶戒穴戒因缘者。能发恶身语。名恶戒因缘。即旧所云恶尸罗也。污恶善戒故名恶戒。非戒体恶。犯诸善戒之根本。名穴戒因缘。即是不正相 不正相者。即不正思惟。及烦恼等。略中四义。配上亦尔。释此颂中。唯解上半。
第五段文中。分有二。初释上三句。次释第四句。释初文中。初以八种观。观诸有情业业果报。后释第四句。初中复二。初别明八观。后如是戒善男子下。结为四行。初行第二行。如次各摄三。第三第四行。如次各摄一。
其略义中。明善恶果。并得果处。名如理思。业业果报。乃至止止此诸恶业。终不应为等。名如理思。为先之法随。诸法行。
第十九卷
释第十四论议中。有二十七段。上已释五段。此卷二十二段。四语之中。初语总标。后三别释 善说善言善论者。善说是总。后二是别。说体名善言。说义名善论。善言善论。皆有善说三相。善说三相。或别配后三句。或随所应。通后三句。然此举世间爱语谛语。返显出世二语。以颂初标皆圣语故。其爱语。四十三说。爱语有三。谓慰喻。庆悦。及胜益语。广如彼说 第二颂中。由行信等五种善事。得三种果 获正信者。信也 耻居家者。惭也。受持戒者。戒也 得衣服等者。施也 所有正法等者。法也。此释初句 彼既成就下。释下三句。初名誉果。即第二句也。次解脱果 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无漏名清净。圣自在名天。此释第三句。后得生天果。释第四句。
第三颂中分三。初释初句。次诸恶行所应速远离下。释第二第三句。诸不善果名恶外道。无利诸邪苦行。名无义因。能远舍故 第三。若于增上四圣谛等下。释第四句 略义。先闻正法如理思惟。是初句 法随法行。是第二第三句 得胜利果。是第四句。
第四颂中。有三复次。第二云所有饮食言说游行者。此三如次。是颂三处无染。然处无相住。犹有余苦随逐。不名极圆满。或为自利。饮食游行无染。或为利他。言说游行不动。游行之言通上二利。处无相住。如泛清池。余苦随逐。名厌泥时生死之海 又慧解脱。有学身证。及俱解脱。如次三处者。由此三人烦恼障尽定障未尽故。非烦恼二障俱离故说如次。
略义中。离三界欲于佛圣旨犹有余依。即诸无学。名为智者。离欲界贪。胜进道摄。即第四句。名为不动已离欲贪。起胜进道故。或第二向并果。及第三向。为离欲贪。起胜进道故。其不还果如泛清池 又显解脱等持智慧三胜利者。诸解脱观。观光明远离定障故。成无染等持。观空非我。不动智慧照断。若泛清池。
又显心慧学所得果者。心学果名不动。慧学果如泛池。心慧二学。如空无染。或如次第。心慧学果。如空无染。心学如天帝幢。慧学如泛清池。
第五段。有五颂中分二。初四异生。后一圣者。圣者具见佛之法化故。名法见。其异生中初一。欲贪邪分别者。第二天眼不定者。第三肉眼不定者。第四内外俱障。都不能见。金刚般若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寻我。彼生痴邪见。不能当见我者。即此异生前四所摄。彼后二乘。虽达谛理。未证法身。亦不能知佛色身等。非第一义。不名能见内外二身。
第六段。一颂中有四。初释初句 第二。若有已度五暴流下。释第二句。定俱爱味。名有染时。然有于此染爱味中。执为己有。我能爱味。于定爱味。坚执不舍。此后染心。染前自心爱定之取。此后能爱于前所爱。名为贪染。因此爱故。当来苦生。亦名为染。此生烦恼。非定烦恼。故说招生。此即第六暴流之相 第三。若染自取于所染心下。释第三句。若染自取者。是后染心。于所染心者。是前定心。谓由后染心。于次前所染心。能不随顺。而生爱染。发起功用。摄受一处。令不流散。为遮止染。修第六意暴流之对治作意故。此能染心现在亦无。能染污于相应之心。即所不染相应之心。自性净故。名无染污心。此中意说。于所染心不随功用故。离缚所缘无有染污。于无染心故。离缚相应二缚离故。当苦不生亦名无染。以重缘贪能润生故 第四若有于彼随作功用下。释第四句。
第七段。城者内以摄持。外有捍御。内摄四法。外御信解。故喻城 相应善法二种心城者。一善说法。二毗奈耶。
释第八一颂中分三。初释初二句 第二。彼于此定正安住时下。释第三句。不生爱味无所依止也 第三。段由如是正方便故下。释第四句。
略义中。四种扰乱者。第一即初二句。第二第三即第三句。第四即第四句。
第九段。一颂释中有四。初释初句 第二又佛示现内寂静乐下。释第二第三句 第三如因其[穀-禾+卵]卵生鸡等下。释第四句 第四此中差别下。重释舍有行义。初句明得差别。后三明舍差别 俱舍者。[穀-禾+卵]藏义。得菩提后。与未得前。色身相似。名曰等生。少相似故。余四蕴名身生。与因全别。名不等生 内寂静乐者。示现独处林野 及沙门乐者。示现持戒无悔。喜乐二乐为因。心便得定。诸胜定力。能舍二行 寿行者。命行也 有行者。余有漏蕴也。有行宽。命行狭。从宽为论。颂无寿行。此所舍色身生。示现有漏。与前相似。名与前正等。其无漏四蕴名为身生。非所示现舍故与前不等。故二差别。色身如[穀-禾+卵]藏。无漏四蕴破[穀-禾+卵]而出。如鸡等生。差别亦尔 谓佛世尊若不弃舍诸寿行等者。此有二说。佛寿百年。但年八十。舍第五分二十年。为一分寿故。故经多说迦叶佛。人寿二万岁时出。释迦人寿百岁时出 二云。释迦佛大分应寿一百二十岁。四十年为一分。但年八十。舍第三分寿。诸教多言。此洲人寿一百二十五岁。东洲二百五十等。为显于此得自在故。留身三月。为显于命得自在故。舍所余分。然以余分所有福业。施诸弟子。
略义中。及显弃舍所依因缘者。二乐为因。定自在也。
第十段。一颂有三。初依诸释。次辨略义。后诸恶者。又初依三界在家出家。次辨略义。后依欲界在家恶者。以释本颂 不数学者。不此数记括义。
第十一。一颂中分四。初泛释三求 第二此中欲求有求摄者下。释初句 第三。若乐沙门及婆罗门下。释第二。第四。又此一切三门摄下。释后两句。
第十二段。一颂释中。一住皆无爱。二戏论皆无爱。三逾墙离爱。四逾堑离爱。故说阿罗汉永离贪爱。由四相故。游诸世间。天人不识。
释文分二。初释下半颂。牟尼游世间颂。天人不识。阿罗汉名牟尼。证寂默法故后云何离爱诸阿罗汉下。释上半颂。显示离爱别影四相 魔怨主者。所谓贪爱。
略义中。羞不应羞等者。求属他财。是不应羞。为生轻稍名羞不应羞。营属己财。名曰应羞。耽玩系摄。名应羞不羞。合成一处也。求有断灭。名不应怖。诃毁勤趣。名生怖见。生天纵乐名为应怖。赞说希求名无怖见。名第二处妄生轻毁。
第十三段。一颂中。熏除者。熏谓熏修。除谓除灭。
第十四段。一颂释中。文分为四。初释初句 第二。若有复能于善说法下。释第二句 第三。如是善修正方便下。释第三句 又修如前所得道故下。释第四句 受持七种依福业事者。此有二说。一云。即七圣财。施最增上。所以偏说。二云。前说八施中。翻前七有过施。更应思勘。
第十五段。一颂释中分三。初释初句 一切种者。十恶业道也 一切因缘者。三不善根。能发业道。及究竟故 一切处所者。情非情资具等境 第二。彼由三相下。释第二句。依戒起定。依定起慧。依慧证境。名三相。戒体善故名奉行。善能离恶故名莫作恶。故通二处 第三。如是具足下。释第三句。不释第四结句。
略义中 三学者。谓初二句 学果者。谓第三句 不与他共者。是第四句。
第十六段。一颂释中。初释初句 难可调伏已上。释难调 虽强安处下。释轻躁。轻举。躁急。性数易故 第二。虽强安处内寂止下。释第二句 第三。诸圣弟子于如是下。释第三句 第四。彼由如是正定以下。释第四句。
略中 左道者。乖正道理。谓上两句 不随左道之心者。谓第三句。所得胜利。谓第四句。
第十七。一颂释中。初句是总所因。后三句是所得四功德。一能餐远离味。二静虑。三常委。四念 受无染喜乐。惮谓惧惮怯怖。无惮者。无此也 解脱喜乐。谓无为 无染喜乐。谓有为。
略义中。毗钵舍那所作。即颂静虑也。由审虑道理。获得毗钵舍那。成其所作。故前说静虑。后说慧作。
第十八。一颂中。初两句。是所成就五支。后两句。是所断五支。一无工巧活。谓无四事。一不憍邪活命。二不恃有势家。三不规名族。四不诈受。圣说世间异生。依止工巧以为业。须非法。希求真实。苾刍则不如是。不依此四起非法。希求饮食衣服。犹如彼故 二无轻自己。若于衣食。非法贪聚。不持衣钵。名轻自己。苾刍不尔。名不自轻 三乐胜希爱。沙门希爱学处。坚固禁戒 四乐诸根。乐生喜根。净命喜足。乐生慧根。入现观等。乐生念根。除遣诸恶 五尽解脱。结缚。缠种。皆解脱故。名成五支 一无家。终不舍戒退还俗纲。二无所贮积。受财受境 三无希望。不希财命知而妄语 四断欲。无不与取 五独行。贪欲已尽。无伴孤游。离非梵行。妙达因果。诸恶皆尽。不计恶因无因招果。名断五支。随其义势。别配释文。
第十九。一颂释中分四。初释初句 第二。又此现在随其自体下。释第二句 第三。若有聪慧由此四相下。释第三句 第四。彼能超度下。释第四句 心者。通八识 无量差别自体展转者。谓三性等心差别而转 及因展转者。谓前前心为因。生后后自体心故。或心种子。及余缘。能生心体。皆名因展转 前际叵知故名远行下。五十七解远行。有二义。一无始时故。二遍缘诸境界故。彼偏说意识作业。此通一切。故不相违 一一而转者。无第二眼识等一时生故。亦非一切种。三性心。顿现前故。名为独行。五十七有二义。一一一转故。二无主宰故。名为独行。此中前因远行。说识从缘起。乘文便故。已遮无作者独行中略。亦不相违。然此心体。现在起时。心性不定。数加转易间断。名不毕竟转。毕竟者。始终相似相续之义。其五色根。或异熟同。与长养异。虽初闇劣。后明殊胜。始终相似相续而生。名毕竟转 种种品类异生时生异灭时灭等者。异者别义。谓三性品类别异生。如善心异余二性品。生时而生。异余二性品。灭时而灭。余二性亦尔 又如烦恼中贪俱品。异于余品若生若灭。然彼心体。自性非染。其体染性。前后相似不可得。及由心性本净。其染体不可得。故不成实名无身。此中意说。心体速谢。异类生灭。不毕竟转。不同色相初后相似。毕竟而转。及无染体。故名无身。五十七云。无色无见。亦无对故 名为无身此未来世。随经部师理门义说。有心随眠。居四识住。可于后世从随眠起。有往有来。缘历境义。名寐于窟。未来识种现居识住。当来可生。是寐窟义。依真实理门释此文者。若未来世居识住之识。在现在世。本识之中。而有随眠。可于后生有往来义。名寐于窟。五十七说。依止色故。名寐于窟。彼说有色界识。非未来识。此说通三界识三世别识。以释颂文。理不相违 远行者。说过去识 独行无身二义。说现在识 寐于窟者。说未来识。即三世四义识。名为四相。非去来世而无独行及无身义。现用可知。从增说现。
略义中 长时染污者。即前际叵知 无作者性。心自体展转。及因展转义。此亦解远行 于现在世性是刹那。贪嗔等转易。不毕竟转故 自性清净。染污之体不成实故。此解无身。然阙独行 于未来世有放逸故。于后生有往来义。即寐于窟 由不放逸故清净。即聪慧者。了知彼心住陆地等。次下半颂。
第二十段。有十颂中。有五问答。二颂为一。皆初问。后答。释中有二。初总指经颂。后随别释 波罗延者。经名 阿氏多者。即无能胜。弥勒字也 释文分为五段 欲言世间者下。释初答 第二。又恶说法者由无明门下。释第二答 第三。又恶说者及在家者下。释第三答 第四。乃至彼法未永灭来下。释第四答 第五。若诸有学斯应显了下。释第五答。皆准释答。不解请颂 初明染污若因若果。次明能断诸染因体。次明总别果蕴灭位。次明于二受不生欣乐。得六种恒住唯无学法。后终尽位。后明异类诸有学者所作众事 释初颂中。初释初句。三种世间。是通世间。二种世间。三中别立 善说法者由有明故下。释第二句 若诸在家异类白衣下。释第三句 三戏论者。一三言事。二四言说。三寻伺 三种言事。谓三世法 四种言说。谓见闻觉知。言事唯名戏论。所分别故。违顺思惟。名为涂染。能分别故。能增长故。能随增故 此中恶说法者无明所覆下。释第四句。初三句因。此一句果。初是无明。次是放逸。后违顺分别思惟 释第二答中。又恶说法者下。释初句 如是无明放逸戏论下。释第二句 若出世间正见所摄下。释第四句 于此流漏若伏若永下。释第三句 释依义次颂随文便。前后不同 释第三答中有二 初又恶说法者及在家者下。泛释染净二品。不显了显了二类差别 后诸阿罗汉斯已显了下。总释颂意。已显了者。谓阿罗汉。应显了。谓诸有学 释第四答中。亦总释颂意 释第五答中有四。乃至委悉所作。释初句。一常所作。二委悉作。此之二种。是应更作。不放逸事。通是一切有学所作故 有学异类若诸有学下。释第二句。有两番释。初说下上分结。合名无染污心。无染即心无浊 后又于诸欲不耽著下。别释二结。不配无染及无浊义 第三。又于一切有苦法下。释第三句 第四。修习如先下。释第四句。
第二十一段。六颂释中分六 如是总名诸欲爱味已上。释初颂 第二。又彼希求下。释第二颂 第三。又复毒蛇下。释第三颂 第四。又诸欲自性下。释第四颂 第五。又于事欲下。释第五颂 第六。若于诸欲下。释第六颂 诸宝珠等名共相应者。同七宝数。谓即可重故。一切处同用。翻此即名不相应也 此下颂中。初三颂。明诸有学观染远离。后三颂。明诸无学观染永绝。
略义中。事欲名爱味。欲名过患。断二名出离。此初三颂。如次配之。次二颂。是爱味能为过患。后一颂。是出离功德。
第二十二段。一颂半释中。文分为三。初总释颂意 次谓能舍离下。别显五相属。释颂文 后由此五相下。结修梵行极成贤善 色等诸法及彼安立者。所诠能诠也 初法第二法毗钵舍那者。初学成满二分位也 前卷有五段。此卷有二十二段。今成论议中。二十七段。体义伽陀中有三。此末一颂。是第三段。以十四门。结颂上义 作论议。明伽陀体义故。名论议也。
第二十卷
修所成地。等引名修。即别境定数。若修习义。通闻思慧。修是证义。故唯等引。因修生慧。名为修慧。因修慧所成。有为无为一切功德。名修所成。皆此地体 大文分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三。初列四处。次以七支相摄广释。后总结成修所成地 七支相摄广释中。初总列七支相摄。后广别辨相。初文有三。初标。次列。后结。处谓处所。依四义处。修方满故。第一处所。内体外缘。必须具足。第二因缘。行世出世修之方便。三修瑜伽正修自体。四修果者。因修所得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功德之果 七支摄者。初生圆满。即修处所。二闻正法。三涅槃为上首。四能熟解脱慧之成就。此合三种。名修因缘。五修习对治。名修瑜伽。六世间净。七出世间净。名为修果 七支广释中。由四处摄。即分为四。初生圆满修处所中。文分为三。初辨生圆满。次能摄四支修瑜伽处。后结生圆满广圣教义不增不减。初文复三。初问标十种。次各别显。后总结成。
又处中国不生边地者。依俗间释。唯五印度名为中国。中国之人。具正行故。余皆边地。设少具行。多不具故。佛法所传。唯中印度。名为中国。威仪礼则。顺正理故。苾刍等具正行故。具正至故。余虽少具。多乖仪则。行不纯故。皆名边地 达须者。细碎下恶鄙农贱类 蔑戾车者。乐垢秽也。
闻正法圆满下。释第二修因缘中分三。初广释三支 次又随次第。已说三支下。结成广教不过不增 后又此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因缘下。结成三支修因缘摄。
涅槃为上首中。初标。次释。后结。广义中分二。初释涅槃为上首相。后释由此获五胜利。初文复二。初总明涅槃为首。听闻正法不为余缘。后以十转释以为首。后中有二。初标十转二涅槃为首。后释十转。
言十转者。一闻所成慧为因。二于道道果起三种信。三远离愦闹诸恶寻思。四趣善决定思所成智。五能趣入二修方便。六证修慧。七于生死涅槃。发起欣厌。八入谛现观有学解脱。九数修道无学解脱。初五在念住不净观等前。次一在不净观念住等。次一在四善根。于生死涅槃。起欣厌故。即四谛观。后二可知。此上九种有余涅槃而为上首。即由此故证无余依。是为第十。
五胜利者。闻正法时。有二饶益。修正行时。亦二饶益。并证苦边际。
能熟解脱。慧之成熟中有二。初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明止观由慧成熟。次明近善友习三学由慧成就。后明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解脱谓果。能熟谓因。即止观等。此果此因。皆是所熟。慧为能熟。能熟彼故。名慧之成熟 定心中慧于所知境清净转故者。释奢摩他支由慧成熟。定心无慧。证境不明。障垢不离。由慧证明。及能离障。定心方满故名慧熟。
第二又毗钵舍那支已下。释依善友修三学慧成熟中。初标。后释 标中。谓最初起修慧。必依善友之所摄受。二依奢摩他之所摄受。三依尸罗圆满之所摄受。初起修慧故。不说由修慧之所摄受。或初起闻慧故。不说由慧之所摄受。未有现行方便慧故。若后起慧。理亦由慧之所摄受 次别释中。唯解依善友及依尸罗之所摄受。不释依定之所摄受。前止成熟。即是此故 善友摄受者。由善友摄受。为说法时。于所说法所知境中。由有慧故。有觉了欲 尸罗摄受者。由摄受尸罗。他有三根。随举罪等。由有此慧故堪忍讥论。
第三又依所知真实下。释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中有。初辨十种。后结十种。渐次能令解脱圆满 言十种者。一于境真实有觉了欲。二爱乐闻法。三便发请问。四闻昔未闻甚深法义。五明净法义除先所疑。六能见过患深厌盛事。七于世盛事不生愿乐。八为除恶趣法心生正愿。九为除诸惑修诸善法。十为得彼果及心清净。心生正愿。由此渐次解脱圆满。能成三支。
广摄圣教更无增过中 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谓十十种者。谓初闻正法故。凡所修行。皆以涅槃。而为上首。此所修学能成熟。彼解脱等位。一切皆是慧之成就。此后二种。由闻正法为先 以涅槃为上首中。有十法转。慧成就中。有十种渐次。故结广教。名十十种。非闻正法亦有十也。故闻正法中。无结广教若过若增。后二有结也。
七支中。第五修习对除。即四处中第三修习瑜伽。文分为四。初问总标。次随别释。三以修对除。即修瑜伽。四结广教不过不增 随别释中有三。初解三位十种修习 第二。又不净想略有二种下。遂前难解 第三。又正方便修诸想者有能断灭所治诸欲下。释多所作修习对治。初文有二。初列三位。后释十种修 明十修中文有三 初明不净无常二想。二又出家者四种所作下。明无常苦等四想。三又于远离闲居下。明光明等四想 其所对除十种者。一在家有淫欲贪。及受用爱。二出家已为寻思扰动。不生喜乐。为除淫贪修不净想。为除受用爱。及不生喜乐。修无常想。显无常想通在家出家二位修习。以二能除。除二所除。故言通随次。非以在家出家为二。名随次第。
无常苦等四想中。有三。初明四种所作。次明四种所治。后明四种能治之法。此下余八所治。及能治法。即出家后设生喜乐。有懒惰懈怠等为四。远离闲居。于止观品。闇昧心等为四。故于出家中。于四种所依事。起四种障。为除此故。修无常苦等四想。
光明等四想中。有二。初明四种所治。后明四想 三于生有随动想心。为对治此 修灭想者。谓有为法生灭迁动。名生动相。今见彼相。名于生中有随动想。故为治此修于灭想。离迁动故。或于常来生有。数生喜乐。名随动想。为对治此。修习灭想。即当有不生。无欣乐意。虽有两释。前解为胜。
又不净想略有二种下。第二逐前难释中分三。初释在家初不净想。次释出家于无常所修苦想。三释远离闲居中。修光明想 思择者。正思量 修习者。起修作。不净想中有三。初列二力。次明二障。后明除此能治白法。多有所作。
释障中。初辨障。后结之。五障中 亲近母色者。数近女 处显失念者。谓对众前逢胜显境 居隐放逸者。独居屏处。纵荡邪思 通处隐显由串习力者。由前串习。处隐或显。生失念放逸 五虽勤方便等者。修不净时。邪思上胜。心随净相。
七种障者 一本所作事心散乱性。随作彼事时。心生散乱 二本所事趣作用性。将作彼事。发起欣趣方便作用 三方便作意不善巧性。如无智者。用三宝财。由不恭敬承事师父勤请问故。不解方便 四虽处空闲。乃至扰乱其心。但由不守根门。所以染寻思起 五食不知量。身不调适 六寻思乱故。不乐寂止 七身不调故。不修慧品观察诸法。
能障中。当知总说一门十二一门十四者。谈二别障。初五后七。名为十二。总别合论。更加二总。谓思择障。及修习障。故成十四。
释光明相中有三。初总明此缘法光明。次明十一所治暗障。三显相违能治白法 如是疑随逐故者。结初暗障。障碍能遣疑因缘故者。结后三障。精勤少睡。正食身调。顺观谛法。不欲杂居。如理作意。是能除遣疑之因缘。后三障此故。说为障碍。能遣疑。
修所成慧所除七法暗者。一惛沈。二掉举。三喜悦。四怖嗔二种相应等法。五起言寻伺。六不正思惟。及心散乱。七邪思构。如其次第。七种修慧所除暗障。
世间一切种清净下。释第四修果。文分为二。初释二净。后结成修果。初复分二。初释第六世间净支。后释第七出世净支。初文复二。初广释相。后结世间清净。唯在正法。非诸外道。初文有三。一问列三名。二随别释。三结广教不过不增。别释三中。创得初静虑未至定。名得三摩地。得根本名三摩地圆满。离诸障染引生通慧。诸清净鲜白。名三摩地自在。
得三摩地中分四。初释所治能治别相。次释得者得近分。三结广圣教不过不增。四结世间净住正法者得。初文有二。初明所治二十法。后显能治。初文复二。初明二十障。后明四相堪能障法。初文有三。初标。次释。后结。
三摩地圆满中有三。初释十相。次结圆满入根本地。后结广教。十相者。一愿胜定满。二见定胜德。三精勤策励。四折伏色爱。五善未圆修他恶尚胜。六于净天生心无耽染。七不自卑下策举增修。八随顺二修。九勤精正法。十于止观随生爱。
三摩地自在中有二。初释自在相。后结广教。初文有三。初标虽已圆满。未自在相。善观察故。当得自在。次释四处二十二种相。后彼于如是四处下。明自在相。第二文中有二。初列四处。后由剃除须发下。释二十二种相。
四处者。一自誓受下劣形相威仪众具。二自誓受禁制尸罗。三自誓受精勤无间修习善法。四为断众苦。受前三处时。应正观察众苦随逐。此四处中。前三各起五相。第四处起七相 初处五相者。一剃除须发。二舍俗形好。三著坏色衣。此三相誓受下劣形相所起也。又威仪众具。各一为五第二处五相者。一略舍二事之所显现。二不自恳责。他不呵摈。三有犯不轻举。由此缺犯便自恳责。四他摈能悔除。五于举罪者。无恚损恼。而自修治 第三处五相。如文自显 第四处。四苦所随应观七相。初随逐处有一相。于圣果未能随证第二随逐处有四相。谓生老病死。第三随逐处有一。谓爱别离苦法。第四随逐处有一。谓自业所作。生老病死略有二义。一性逼迫。苦苦所摄。对法等说。八苦之中。前之五苦苦苦摄故。二性迁谢。生变于死。老变于少。病变于壮。死变于生。故此说为坏苦随逐。爱别离法。非是坏苦。以义摄之。此中初苦。苦苦所摄。第二第三。坏苦所摄。第四一种。行苦所摄。
自在相中有二。初明如理作意相等自在。后彼由如是乐断乐修下。结成离染进善自在之相。初中复三。初标便起如理作意。次明依四处起二十二观故。乃至成出家及沙门想。后明六修相断修之相 六相者。一乐断。二乐修。三不贪著。四无恚害。五无随惑善守念住。六无增上慢。
出世净中。文分为三。初标列五门。后随别释。三结成净及广教义。先得四善根世间清净。已便能最初。入谛现观。明生暗灭。障碍便除。为证通慧。思前所得欢喜诸事。为断除障。复习如前所得类道。由此遂能入无学位。证清净道及果功德。是名此中略义次第。
入谛观中。又分为三。初问生起从世间净。为证出世。观世劣境。深生厌恶 二又此住正法者下。广说厌患。安住心相 后结此二相各二十种。更无过增广辨厌患。
安住相中。文分为二。初明于五处所。以二十相思惟厌患 后复有五因二十种相下。明心安住。初有三。初列五处 次此中略有三种下。辨二十相 后如是彼以由厌俱行想下。结成厌想 五处者。一于已杂染相应。二于已清净不相应。三于已杂染相应过患。四于已清净。不相应过患。五于已清净。见难成辨。于此五处心俱厌患 依五处二十相者。初三处各三相。第四处有五种。第五处有五。合前为十九 又复发起坚固精进下。合结于五处。总为一相。并前二十也 杂染相应有三者。谓杂染体而已相应故。一未离不调死。圣者已离故。二当堕烦恼坑。三现行恶业。当生恶处。此随所应。即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清净不相应者。谓涅槃。定慧胜清净法体。己身无故。名不相应 杂染相应过患者。由与杂染体相应。便生三种过患。一者生老病死。苦之根本故。二八无暇处。三于一切处。生四相所迫诸无常性 清净不相应过患者。由与清净体不相应故。便过患生 于已清净见难成辨者。诸清净法。见于己身难可成辨 一若舍清净法。而不修为。其终不能任运自起作而能获得 二除清净法。外于余世事。尚非请他而能成辨。况清净事 三决定应作。成大吉祥。解脱众苦 四非于现在不作诸恶。即名清净。已得永离烦恼炽然。若无圣道。恶业不尽故 五由清净道圆满证得。观可清净。若不证得学无学道。观终不净。
第二十相中。有四又字。初一于染净体。相应不相应。第二又字。于染净相应不相应。过患下二又字。于前第五。见难成辨思惟之相。
第二。有二十相心安住中有三。初标五因二十种相之所摄受。令于涅槃心安住相。次别释五因。后彼于尔时由此五因下。结成安住 别释五因等中分二。初明五因。次谓于空无愿等下。释二十相。五因中有三。一问。二释。三结五因 依逆次说五因者。一四善根。创能通达观四谛故。二所依定。即四善根所依止定。三即此定。前四念住等。五停心观等。能入境界。四此等观前。修四圣种。六随念等。名能摄受加行资粮。五即于此前。受持三藏。亲近和上及阿阇梨。能受教诫。加行思惟。名为最初摄受方便。故说五观依逆次说。
依上五因。起二十相者。依初因有六相。依第二因。有四相。依第三因。有二相。依第四因。有五相。依第五因。有三相 初因有六相者。一微细现行有间无间。随转我慢俱行心相。此于定等前方便。起能障现观作意正达。
有间我慢者。谓第六识俱 无间我慢者。谓第七识俱。此皆俱生故名微细。其分别者。前远资粮已折伏故 二既通达已。任运作意心中。随其所应。能善弃舍前二我慢。令无间灭。此令染意不行之义 三依无间灭。以无常等行如实思惟 四由此作意。乃至平等智生 五彼于尔时我慢等灭。证心一境性 六便自思惟我已证此。如实可知 依第二因四相者。一先世间道。得定圆满。亦得自在。谓入住出 二于此诸相安住其心。入谛现观 三若得此定未满。自在思惟止举舍相 四安住其心 第三相中。二相者。一阿那般那念 二法念住 第四因中。有五者。一远离非所行处 二既远离已乐断乐修 三于昼夜分 观自他衰盛事。心生厌患 四修六随念 五住四圣种 第五因三相者。加行方便为二。正加行为一。
第二门离诸障碍中。有三。初标列二障。次随别释。后如是二处十种善巧下。结成离障及与广义不过不增 别释障中。初明二处十一种障。后又二障下。于此二处。起十善巧。
行处障中有六。一弃舍善品。数与众会。二爱重饮食。三好营衣钵。四好乐谈话。五于昼夜。乐睡乐言。六好共他居住 处障有五。初四即四不随顺性。第五或于昼分多诸諠逸下。合为一种。名于二处十一种障。或行处合为一。定之方便名为行处 住处障有十。初四即不随顺性。五昼分喧逸。六夜多众苦。七多怖畏。八多灾励。九众具匮乏。不可爱乐。十恶友摄持。无诸善友。
多定乐中有六修。止举舍入住出 多思择中有四。谓善胜慧名思择者。此出思择体。下明四善巧。一于昼夜分。了知善恶增长衰退。二于昼夜由习衣服等。善恶衰退。如实了知。三思择为依。于不善法。驱摈远离。四于善能修。
第三为证通慧思欢喜事中有三。一问。二释。三结。释中有四喜。一于四证净生喜。二于自增上生。及决定胜生喜。三无嫉妒故。于他同类得此二事者。亦生欢喜。四念有恩者。发生欢喜。
第四修习如所得道中。有三。初问。次释。后结。释中。初明四法为依。后明五法圆满。四法者。一心极思慕。心出离乐欲。何当具足住如阿罗汉。二如是乐欲已发勤精进。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勤精进故。心乐远离。四由前三已不生喜足。求住胜法 能令五法修习圆满者。一于欢喜修得圆满。能离欲界欲。二最极损减方便道理烦恼断故。断色无色界烦恼。获得胜道。喜悦圆满。三远离粗重。四获得轻安。五得金刚定。
第五证清净道等中。有三。初问。次释。后总牒结释中有三。一别释道果功德。二结成广教。三总结成道满无上无胜。别释有二。初别释三。后总结之 取杂染品者。谓烦恼 行杂染品者。谓业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七
享保八年(癸卯)四月十二日一交加点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九岁)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八(论本自第二十一至第三十)
基撰
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姓地第一者。十七地中。声闻地第十三。此即简前生后。初瑜伽处等。简余二乘。三乘皆有初瑜伽处故。瑜伽有四不同。此为最先故言初。瑜伽是观行。种姓是观行种子。种子能为现行观行。作所依处。故言初瑜伽处种姓地。此初瑜伽中。有四地故。次颂文云姓等是一。世间出世间。种姓地名。先姓等者。姓中有四种。谓自性。安立。诸相。数取趣。此种姓有四种不同。故言姓等。
论云此地略有三谓种姓趣入及出离想地。此地总是三。言想者。以想能起言说。言说即名。从因为名。故言想。此中义者。此地略有三种。一名种姓。二名趣入。三名出离。今顺结颂法故。想字在下。又想即是名 上来既列三地名竟。下结言此名三地。
论解种姓中。云有种子法由现有故者。种子法。即涅槃证之种子 由现有故。简当有义。现简于当。有简于无 若尔胜军当有此如何通。解曰。由现有烦恼等障可断故。亦名现有。此三家义。任应叙之。
论次下。言便有堪任便有势力者。有说。堪任谓姓种姓。势力者习种姓也。今思不是。所以者何。姓种姓本有。何劳言遇缘。故云非也。今意者。堪任。谓有种姓习种姓。势力。道种姓也 能得。谓得有余 能证。无余涅槃也。能生现行故名种子。梵本云驮都。此云界。是因义也。梵云涅缚婆转。此云姓。是体性义也。据义各别。此解种子。明三家义如先叙。
论答种子在一相续中文。云若法异相俱有而转见彼各别种种相续种种流转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等者。此中意。初翻解。后正解。谓若法下至种种流转。此翻解。此中意。若种子与六处所依各别。相可种种相续种种流转。如十色处八识处。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故知在一相续。如摄论中解。此中不如菩萨。故不言六处殊胜。但言六处也。
论云达须蔑戾车。此云乐垢秽正至即四果。可谓正行正至也。
论解胜处净信中。云前行增上诸清净信者。谓信是见道入相之前行。
论解法教久住中。云当知说彼胜义正法作证道理等者。此意。明正法五百内。由有正法作证。
论解意律仪中。防护乃至所有贪忧。此忧非五根起。以忧代苦。其意说苦也。
论食知量。云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者。为断故上受。新上受。更不生。又为断故苦受。新苦受。更不生。
论若往若还等至二十四等当广解。
论乐远离中。无倒修治初业地已者。谓修治初发心业。即出家等是 边际卧具者。极恶卧具名边际也。
论云如水所生杂秽[虫*耑]牛螺音狗行。述曰。佛法如水。破戒比丘。如水上众多杂秽[虫*耑]牛。又如狗高叫。似吹螺。明然有狗行。破戒亦尔。喻之。
论曰若生无暇若有纵逸者。生难处者。是依梵本。云生无暇处是。谓在此处无暇能入道。如世言无暇作此事。
第二十二卷抄
论。解出世间离欲中云。自能离系自能解脱者。得无漏智等。离有漏系。即无间道。断彼烦恼得无为时。起胜解数。自得解脱。即解脱道也。
论解戒律仪中。今此义中唯依苾刍律仪说善能防护等者。何故不说苾刍尼等也。以不能入圣道故。多分成熟具戒法者。苾刍有故。余则不然。是以不说。
论云于所应行于如所行者。谓所应行事。简诸恶有者不应行事 于如所行者。即如余善丈夫所行。如是而行也。
论曰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转与欲者。此即为法事时。如理白众。应住慈心受彼人欲。
第二十四卷抄
论谓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夜初分等者。彼土世俗。昼夜各立四分。佛法昼夜各立三时。以三时摄四分。从初向后过初一分。名初时。从后向前过后一分。名后时。中间二半分。名夜中时。其昼亦尔。此中顺世俗。
论云言经行处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乃至相应身.业西方食多苏乳。其食难消。为一处所。量无大小。或露或隐。于中往来拟行消食处所。于此中来去。所有如法之身业也。
论解宴座中。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 加趺。容貌敦肃。简异空坐不能跏趺。如下三十云。有五复次。释身生轻安等 端身。解身疲劳。表意正念。由端直故。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不为外境散动故 正愿异耶愿。心无异恶 安住背念。心得涅槃。念求出世违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无漏涅槃之念。故能断金刚般若云。住对面念。此对面念。即背生死念欣涅槃。如第三十自当广说。有二复次解。一如前解。二谓住定故背不定。故涅槃念心无异念。则不起过。常以正念为对面。而安住之 解顺障法中。云谓净妙想。谓顺贪盖。嗔恚相顺彼嗔盖。黑闇相顺惛沉睡眠盖。亲属国土不死。寻思顺掉举盖。追忆昔时笑戏等。顺恶作。及以三世等。顺疑。
论答于经行时从几障法修其心中。云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者。谓水火。星月。药草。珠宝。是明缘。此明之心名明俱心。唯日一种。是光缘。此光心名光俱心。以日能发光隐蔽处而令见。余月等不尔。
论。答于宴坐时修心中云。谓或观其骨。或观其锁。或观骨琐间。
论又曰贤善定相者。谓断此四盖之定相。名贤善定。
论。解疑盖差别中云。于过去世为曾有为曾无者。此中所为。初言不如理思。则三世皆举下。疑三世有及有因缘。三世皆举。唯疑有无中。唯于过去不言现未。有何意也。述曰。如广论有略影显之。前后皆举三世。此中唯举过去。影解现在未来。论略故不说 又现在现有。不可疑有无。未来法不定。有无难推。又今谓得正见。未来果断故。不须疑未来有无。过去不同现未。故偏疑有无。其实通三世。
论我于过去为曾何有云何曾有。此中二思。一思过去曾有何法。二思过去之法从何而来。即初问法体。后问法用。过去既然。二世准此。
论又为护持诸卧具故顺世威仪等者。此中意。于初夜分。由尽经行故。后夜分不令经行。初夜经行。不令远去。或至书经行处。恐贼盗失卧具。所以进卧具令经行。又虽是夜中。威仪须正。故顺世仪初夜经行。又世俗初夜经行。合僧初夜经行。此顺世仪故同初夜。经行有二因缘。一护持卧具。所以不远。顺世仪故。书分经行。
论解思惟起想巧便而卧中云。如林野鹿者。野鹿恐人伤杀。眠不安隐。有巧便宿。人当今卧时亦尔。
论云后夜者谓四分中过后一分名夜后分。夜中但有四分。而过后一分。即令至明。如何是夜。此中言。过后一分者。谓四分中入后一分名过。非后一分已无名过故。过有二种。一才入名过。即此论文是。二事了讫名过。如明过夜。此中入故名过。若堪三时摄四分。此后分即后时。夜四分中。向前取过一分名过。后一分向前过。非向后过也。故中夜文。云于夜中分夜四分中过于一分。此乃中时。过初时一分。复次中时中时既摄分。成亦过一分。即取第二分之多。第三分之多以成中分时也。
论解往还正知而住中。有四句义。一自往还正知。二所应往还正知。三往还知时。四如是如是应往还。此中。第二所应往还。及第四如是如是应往还。何别。即下重释中。云如其色类动止轨则礼式威仪应往还此。即与前别。第二但彼家属等。可应往还。五种家不可往还。后第四。设应往还家。自有轨则礼式。可往还。无即不可往还。以此为异 其下睹瞻等门。皆有四。准此作法。第二句皆同。彼家可尔不可尔。第四句。能显第二句可尔中出离。
论僧伽胝者。此云上衣。即上着之衣。如外垣墙。此衣亦尔。最在外着。最向上着。名为上衣。
论。或六十牒下至九牒者。此中诸部无此衣。此论据合。上极六十牒。九牒诸部共许或且作是说。言六十牒。或更得多极一百五十牒。问。
论各有中衣若有下衣者。述曰。中衣即殟呾罗僧伽。先云郁多罗僧伽也。亦云七条。今云中衣。在大衣下五牒上。名中衣。亦名中拥。能拥身而处中故。下衣即五牒也。最在此下故。重辨三衣之法。又衣有中下。故名中下衣。若尔何故无上衣。明知此中三衣为论。上衣即僧伽胝也。
论啖尝中。何故饼等为啖。乳等为尝。可咀嚼名尝。不可咀嚼名啖。以饼等实食。可[嗹-車+庚]嗍名啖。不可[嗹-車+庚]嗍名尝。或且泛尔言啖尝无异。须世俗情而建立故。
论释次第中。不应往处复有家一向诽谤不可回转。谓决定无亲情。或善根未熟人。
论解如何应往中。云不堕山峰。山之与峰。云何名堕。此中堕者。谓堕住。非堕落。不令堕山峰也。
论应随月喻者。谓月能清凉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凉。益于施主。亦如月也。
论自持心中。云非不慧舍广说乃至要当速疾而非迟缓者。此中意。各往施主家。何必要望施。非不慧施。而即往也。不应如此不慧施。谓悭不施。若不施不往。不应作此事。非不慧施而即不往。若往时乃至速疾不得迟缓。
论曰不应开纽者。谓不应不系纽。法师云。衣下有纽。不应开应系之。亦应不应 不轩不磲。衣不[石*禁]烈。
论。不如象鼻者。谓不垂袈裟角如象鼻。应搭膊上 如多罗树房穗。树开出房穗。衣角亦尔。皆不应龙首。谓虽搭膊上。不得角头高如龙首。不得烦兔。袈裟置曲肘中。如豆团相似。问。
论不应啮断而食其食者。谓令手搩食。
论解往还等次第中。始从谓如有一依止如是邨邑等下。至如是乞已出还本处。解往还二法。应自已知往还等。各有四作法。今且作往还。往等次第法。下至睹等即不具作。准往还等可知。准睹中少分亦作。余寻读配 又于如是下至不可回转。解不应往处。次下至或商主家。解可应往处 次下至若忿竞时亦不应往。解时应往 次下乃至坚执缅羞而受用之。解应如所往。
上来已解往还讫。次下复于已往或正往时等。乃至能摄梵行能令诸恶寻思现行以来。明睹瞻二法。于中有二。一明应睹。二明不应睹。明应者。谓复于已往以下。至不应观视以来。类说明是不应睹。以下是应睹。
又不应摇身摇臂摇头等下。至端严而坐以来。总明屈申二法。此中但判不应。不明应事。准上作之。
又不应开纽不轩不磔下。至若坑涧处若崖处以来。明持衣持钵二法。于中有二。初明持衣。次明持钵 不应开纽下。至而被法服以来。明衣。以下明持钵。
又应次第受用饮食下。至不应啮断而食其食以来。明食饮啖尝四法。此中总明非别明。任文思之。
又从施主家还归住处于昼夜分以下。至时时停住而习经行以下。明行住二法。
又如是于自所居住处自院自房下。至如法寝息以下。初明坐卧二法。于中有二。一明坐宿卧 从如是于自以下。至而宴坐以来。明坐。以下明卧。
又于昼日分及夜初分以下。至或为修断闲居宴默以来。略明语默二法。于中有二。一语。二默。准文可知。
思惟法时。乃至无间修习殷重修习以来。广明语默。文亦有二。准上可知。
次又于极热分时下。至皆悉除遣以来。解于劳修。
论又于善品先未趣入以下。乃至如是名为正念而住以来。此中意明未成熟但名正知。成辨以去名正知而住。准文思之。此乃师未作。
又当知此中若往等下。明行住二法。摄前诸门。此能摄之法。非前行住。谓住行事名行。非住行名行。住处名住。非前云住。故得摄法也无妨。
论若卧若默若住时意业者。此中卧应在身业中。以卧时思先明相故名意业。非卧者是意。
论依行住时有四业。正念为一。不放逸为一。应作而作为一。于现后无罪为一。为得未得集资粮为一。今如文而配也。
第二十五卷
此二十种想。如杂集抄及大智度论。
论又能证得三果不言第四果者。以漏尽通即第四果中成故。合说而此不论。
论三神变。一神力神变。即身通。二记说。即他心通。知他心而记别故。三教道。即漏尽通。可谓三业也。如杂集第一卷抄。
论解教授教诫。与多余处别。谓四教授业。此中总明。余更别论。四教授等无违。如明四教授等义。说勘。
论宣说相应助伴随顺清高等者 相应。谓与理相应。即缘如是智也 助伴。同时心心所法也 随顺。即有漏加行智。随顺正智故 清高。简浊乱语也 有用者谓得涅槃相称不相违语也 应顺名句等。所有语言。
论由彼成熟如是八支者。谓即又此言论应时而发以下是。或前初解若能谏举中八者是问。
论曰当知由此因缘故者。即次前四又字是也。
论曰正士者。谓四向。正至。谓四果 云何名为闻思正法者。谓闻慧。次下广解思慧。于下别解契经。谓长行者是。如对法论第十二抄广解。此中十二分教。并藏收所以等 未了义者。法师云。非经未了。谓听者未了。此未之所闻也。
论曰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者。先云圣言。今言至教者。即至极之教。以理至极无问内外。皆名至教。先云圣言者。即不如此。三十二种言中。圣言有十六。何必要是佛语名圣言。以先相言圣者。即佛菩萨等。今言至教者即无所简相。
论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谓无始来 自性应尔。不待众缘 法性应尔。法相道理。
论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者 或即如是。谓火等以暖为相。火自性 或异如是。能烧是火之用也 或非如是。谓用炎赫等。是取之相而为火也 又或即如是。谓火以暖为性。或异如是。谓用炎炽。是相异于火体为火。或非如是。谓非不以暖为火。
论云淫女巷论。谓淫女多居细小巷中。说淫女行淫之事。
论解施中。云教引利益安乐何差别。述曰。说乐名教。身作劝名引。
论曰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此义中意所许施等者。此中意。明菩萨用前有情数物施时。必须所用施之情。欢喜方用之施。非是彼生嫌恨。菩萨欲得自意所许即用之施。长读下文。
论文云马瑙采石者。即一物。以马瑙石有采文故也。此一段文问。
论何相施中。云无贪俱行思等。此问施体。此论以无贪俱思所发身语业。与对法相违。如彼抄会。
论云或自相续或他相续者。或自施或劝他施。此施广同杂集。
论云为庄严心者。谓得无漏心 为助伴心者。谓滋无漏作意等。
论解成熟妙慧中。云俱生觉慧加行觉慧。即生得善方便善也。
论解十二杜多中。与十二杜多经似相违。来问堪杜多先云斗薮。斗薮尘垢也 又云。洗除身心也。亦云修治其心也。三衣如前已释。三安怛婆参者。安怛名内。婆参是衣。此衣通前二衣。应皆云三。
论云毳衣者。即细毛曰毳。无问鸟兽之细毛。皆云毳。恐三衣以无价叠等为。故。
以毳毛为之也。十二杜多。食四。衣三坐。五今列名及下解中。分为十二。以别开常期端坐处如常坐为二。此但是一常坐不卧。如十二杜多经说。下除障及广解中。虽更别开别除障。而仍是一。
论解柔和中之如是六种可乐可爱等者即六和敬也。前三业为三。和同受用为一。同戒见各为一故六也。和同受用中。初总解。凡所欲食下。解和同。如法所获下。明受用。又此中别解六杂住。临时别解。
第二十六卷
第二瑜伽处
论云七生等人者。如对法论抄广说。
论曰家家谓天上从家至家等者。二说。难陀云。人天二趣若往若来。正法藏云。二生家家。唯于天上。二生往来。一间中唯受天有。与对法相违。如彼会。
论云时解脱。五或字。即五人次第配之。
论又此贪缠住在身中经文相续。乃至为可爱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爱法者。此中意。明为贪缠故。为境制伏心。非心能伏境 如贪下嗔慢中文。准此应释。下广解中。不解等分薄尘行者。以上具明故又略不说。
论云今此义中当知唯说声闻乘愿声闻种姓等者。此中明声闻地故。唯取声闻即种姓人。
论解有分别无分别影像等中。如对法第十一抄会。此中法师云。有无分别皆见道前。事边际。在见道。所作成辨。在无学道。此中相违如彼释。
论云彼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等者。此中意。明同分影像。其定中所知事。如现领受。相似其实定中。未现领受前实境。又非与外境相似之物。于定中现。然与外实境相似。领受胜解故。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论又亦名三摩地口者。境能生心。如瓶口出物。
论。解所作成辨中。云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乃至得转依故超过影像等者。此中意。即有无分别影像。皆未证真。有影像入见道。名事边际尽如所有性。今至无学所作成辨。得转依。证圆无漏。超过影像。则无漏心。无影像也。对法云。无分别影像者。谓内真证智。及后所得者。此从因为名。名无分别影像。其实二智以无漏故。皆无影像。有无分别。或定或慧。对法论文虽具。而影像文不具。西方既释有三。此之取义任意。其无漏心有影像之解释此文 超过影像者。此超有漏法执影像。非无漏心。无有影像 又无影像义。取此文为证。详彼文如彼论 此文即证因无漏心有影像。果无漏心无影像。隽师义。
论云因果相属事者。即此中行因。得果。所作成辨事。
论云若乐通达者。谓断欲界欲 又谓入见道 及乐解脱以下等。是名修道。
论曰又彼苾刍于时时间全心寂静于时时衣增上慧等者。此中前解定境与外境相似。此文以下。后似前故。言于时时间。
论云一切粗重悉皆息灭随得触证所依清净等者。此解四清净。一身净。此中号所依。二所缘。三心。四智见清净。
或骨或琐或复骨隙。且解曰。骨谓骨余处。琐谓骨相连处。或复骨琐者。谓总合观。
论云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摄者 受所摄。谓同时诸身业语业等。
论解五种贪。一于内身欲身欲贪者。于内身初起欲界微欲。故名欲欲。次起欲界重贪。故名欲贪。又内身是自所欲之法。故言于内身欲。于内身欲上起欲。即能欲之心。此名欲贪。初欲字属所欲。第二欲字。属能缘。第三欲字结名。
论云若于青瘀等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述曰。贪白红显色。以青瘀等。对治于形色起长短方圆等贪。以除去皮肉对治。若小乘云。变赤相者。死尸初青后赤。变作赤血身。以除形色贪。大乘解。先皮肉等色赤。除去皮肉形色。名变赤也。即变者赤也。
论云皆依四种憺怕路者。憺怕寂义二释。一置死尸处寂寞。无人法故名憺怕。往彼处所故名为路。二涅槃寂静名曰憺怕。作不净观能得涅槃。故名为路。
第二十七卷
论曰云何缘起缘性等者 缘性。四缘也 缘起。十二因缘也。
界差别不论十八界者。此六界通欲色界足。故虽地不足非十八界有此界足。
论解外地界中。云非亲附非执受者。若内地界。亲附所依。近在本识。能有执受。今外地界非。
论内风中。云有胁卧风等者。此风住胁间而得卧等。
论解断大刀风者。风如下下小之刀。能伤于人 有毕钵罗风者。法师云。人有此风色如黑点。有云。毕钵罗。即人食毕钵罗也。此风辛楚。由如毕钵。
论外风中。云有毗湿婆风有吠蓝婆风毗湿婆风者。此云工巧风。能成万物。旧云毗首羯磨风。吠蓝婆此云旋风。旧云旋岚风也。
论云多罗掌者。谓西方有树。状似此间芦树叶。人趣裁去四边散叶。但取苗如鹅掌许大为扇。名多罗掌。
论云离一合相者。即计为我。其实诸界为身。计为一合之我。今离此相也。即般若经。云如来说一合相等者是。
论云阿那波那念者。阿那名持来。波那名持去。持来者入息。持去者出息。亦名持息来持息去也。
论云中间入出息者。谓入出二息中间。虽息未入出。其间亦有微细息。转名中间息。
论云始从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等者。其息唯至齐处齐下。更无出处还复。乃至从口出及鼻端出也。
论息因缘中。云一牵引业即先世业二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者。谓齐中有小孔穴。或上身分。有口鼻等孔穴。
论息所依中。或依身门。或依业。或依孔穴。故言如其所应。所应依处皆依也。
论若唯依身而息转等者。此中意难。非唯依身而息得转。如入无心定等时。身在下界。而彼息不转故。非唯依身而息得转。
论若唯依心而息转者。此中意难。非唯依心而息得转。入无色定。彼息应转义。
论若唯依身心而转者。此中意难。亦依孔穴业等。而息得转。非唯依身心。如在母腹中。四位时无息义故。论言闭尸等位。
论云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等者。此结上义 若是处转者。标上诸孔穴即粗孔细孔等也。即息于是所转也。若乃至转者。即牒说齐孔穴。乃至齐处即息入身。乃至齐处转也 若如所转者。牒上入出息。以一为一等。其余息时。如所顺逆等转也。
若时而转者。即牒上若时行者以一为一等。乃至十十为一。时节长短相续等名时而转。即尔所时数息应转也。后成熟故不牒。
十六胜行故名总缘。缘诸谛故。此中初总缘念 若长短下。方别举十六。下门中方解十六。依四念住。古来四四配之。一观息长。二观息短。三观息遍身。四观息除身行。此四观身。五观喜入出息。六观乐出入息。七观心行出入息。八观息除心行息。此四观受。九观心入出息。十观喜悦心息。十一观制持心息。十二观解脱心息。此四心行。十三观无常息。十四观断息。十五观离欲息。十六观灭出入息等。此四观法行。
论解身四中。第四重解息除身行者。身行谓出入息。令息除之。名息除身行。
论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等者。此中解心行。
或有妄念起我我所及慢我当有无我当有无色等者。此见谛名暂妄念生。非六十二见中见也 若依是六十二见中见者。我当有。是常见。何处见谛人起妄见无文修道起常见。今此处即现起何惑也。又此在凡位起。未见谛故无妨 若尔前见谛者作此十六胜行。如何得起常见等。义曰。此十六行凡夫亦作。前言见谛者。据见谛人为论。非通凡夫。其实通凡夫。此起常见等即为胜。
论有相想等。如对法抄解。
论解苦苦中。以七苦为苦苦故者。据实为论。余处唯说前五为苦苦者。以从增上苦说苦苦。第八苦通三苦可会之。此以通三受苦取蕴也。
第二翻解除生苦。余六苦亦是坏苦。以老时坏于少等故。前六俱坏苦。此中以烦恼及坏心为坏苦。乃至非想亦有。余论文唯言乐处故。至第三定以下。又彼有文。至上地今起烦恼心为坏苦即是也。
第二十八卷
论解增上慧学中。云谓于四圣谛如实知见名增上慧学者。此据唯无漏慧说名慧学。非名有漏。
若次前解定学中。初一翻。唯约四无漏静虑说定学。何以得知者。次下文云然依静虑能最初入圣谛现观正性离生非全远离一切静虑能成此事等者。此则覆解前一翻释。唯依四禅说名定学 第二释。又诸无色及余所有等持等至亦名定学。即无色定及色界所有余有漏等持等至等。皆名定学。此乃通漏无漏。何故慧学唯无漏。定学通漏也。义曰。其定亦唯无漏。前言又无色定者。取无漏定言及余所有等持等至亦名定学者。此即四静虑能引发通之无漏定也 定学现唯无漏。慧学义齐。亦无妨。又定通漏无漏。慧亦尔。此据无漏胜者语。不同定具作法无妨。准下文。若有戒定。未必有慧。有慧必有戒定故。前解为胜。以取无漏慧为学故。又何妨慧学唯无漏。戒定通有漏。宽狭不齐无妨。
论下说十违逆等法中。云今此义中意取能断思惟诸法瑜伽作意障碍法者。即解例前光明中。虽有四种。意取法义。二光明能断思惟瑜伽时障碍法。
论云退失所得瑜伽境者。即有漏禅定等是也。
论云回转弟子者。随彼教故名回转。
论云方便有四。一尸罗。二念。三无放逸。四定慧。如文可解。
论因缘相中。云又或人所作非人所作等者。即学知乱相也。此乃法师之义。又勘上下不然。下远离中。皆言由因缘。故知此因缘。即生贪等之因缘也。故下文皆言由因缘 或功用所作者。此由因此加行生乱 若毗钵舍那下。明不乱因缘 极猛盛观后因缘相者。即修集资粮。于最后成满之因缘。下定中准知。
论解狭少胜解中。云谓及狭少所缘意解胜解者。依下结文。云所缘狭少故。此即欲界。若色界名广大所缘 无量。谓无色界。
论云于其所作成辨时转者。谓所成辨彼所依清净。所依清净故。令遍满爱乐清净故。言成辨时转。
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广解如对法抄。
列名七觉支等中。皆有等字者。法师云。此等觉即谓如来七支。能因成等觉故。皆有等字。若尔后八支圣道亦尔。前五位内难此义妨故 有义七觉在见道。八正在修道。见道无相。修道分别。分别故有相。无相故平等而觉故言等觉。此义上下无妨。
论解四念住身中。云三十五种身名身色者。此中约色身名身。通举祖父国身者。即鬼身也。以祖父来。皆望男女之所祭祀。皆有此愿。乃至上祖故。言祖父国。广释如智度论。
又论云中身表身下文。云劣身中身。二中身何别。内身名中身与表身相对。处中名中身。三品相对也。
论解二十一受。即如所列 或九种受者。法师云。即初三位各为三位。故九也。此九摄一切受尽。更无别开余门也 又释。九种者。乐等三受为三。四乐身等三受。五乐心等受。六有味。七无味。八依耽嗜。九依出离。合为九。开即十也。
论云云何为法。故前明心。此数明法。贪毗奈耶等者。毗奈耶。名调伏。即无贪调伏贪也。贪毗奈耶。即无贪也。
论云如是诸受若随顺涅槃等。谓诸无为随顺决择。谓诸无漏心法。若随于界。谓三界有漏名爱味。若上界二性有漏法。乃欲界闻思。出家人等。依出离受。若下界二性法。及五贪欲之体。名耽嗜。
论云如是六心当知皆是行时所起。谓前六心皆行作时起名行时。非住行等名行时。行时既尔。住时准知。如前已说。未住定时起名行时。住定时起名住时。
论云依净盖等者。此中解住时十四心。未得定无间道。住加行道中。名净盖地。起八种心。依定无间道。断烦恼结。起彼六心 问曰。何故前八名净盖。是定加行非无间。后六是净。或一定一无间道。义曰。且如贪嗔痴。为所治盖。无贪调伏等为能治。即六合取。三所治即三盖也。此乃行时。下是住时八种。若略若散。略即止相。散即散乱。若下若举下。即惛沈。举即举相。若掉离掉。掉即掉举。若寂静若不寂静。谓恶作名不寂静。善作名寂静。又疑不寂静。决定名寂静。又合取前能治道名寂静。合前所治名不寂静。此即各别有对治。名净诸盖地。盖即五盖。后之十八种。总相而言。非别有所治。得后六时。要须得前。诸盖净已方能入根本定 若尔所治能治要须同时。何故盖为加行道。定为无间道。义曰。且如前能治寂静道等。若加行道。诸盖伏非永断。又前能治伏时为加行道。所治灭与无间道同时。为无间道所断。要所治灭能治生故。
论云从盖得解脱已证入根本定。无间道中不定心。即所治也。前八别有对治故。加行道分别观心也。后无间道总相观。或言无间道。又未必明方便。无间道前之八心。所治皆是盖。别有所治。后之六种。虽非除盖。总断诸烦恼如此分别。此方便无间次第。八唯伏惑。非是无间。
论结法念住中。云若能如是如实遍知诸杂染法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是法念住者。此勘上文。无别解此四种。但有自性及过患对治。无别因缘。若准上举。所治盖等名自性。次前言了知眼处有结。过患名过患。故前能治道名对治。又无别解因缘文。若义立无妨。谓六行时中三不善根。名诸惑之因缘。因缘生诸惑也。又即自性之种子名因缘也。又因何处。缘何处。而生自性即名因缘。又依眼乃至作意而生惑眼等处即名因缘。
论初解受心法念住中。此中意。若缘内身生受心法念。缘此受心法。是名内受心法观。如内外等亦尔。此中缘身。无简能造所造总缘。若下第四唯能造非所造。故别也。
论第五解修身观中。云若缘无识身色于过去有识等者。此中意。明见死尸于过去世曾有识时。此现尸名外。当有识时名内。缘现有识身未来无识身。内外亦尔。以现有识未来无识。相似法性。平等法性。一相无异。乃至过去亦尔。
第六解中。云若缘自中身者。即自内身名中身。即自内中身也。
论断四倒中。解身不净之意。说不净相应四憺怕路者。论第二解倒中。云受苦乐者。依下覆解中。云于心意识执我遇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即此计心以为我也。与前第一相违。如对法第一第十卷抄解。
论解念住义中。云念慧二法是自性。与对法同。小乘唯念为自性。今大乘兼取二法。为念住自性也。诸心心所为助伴体。故言相杂。
第二十九卷
论云云何名为一切善法。谓若彼对治等者。此初句谓总。能治下二句是别。能治言彼者。即别之彼也。谓彼盖结也。又前解不善法。今即彼前不善之对治也。下二句别出能治。初句即总也。
论解策励中。云若缘过去不现见现在现见事境者。何故不言未来。又过去非现见。已生未生皆不现见。可言不现见。现在有未生不现见法。云何现在名现见也。义曰。过去现在所有未生。皆在未来故。不言未来也。举过现即兼未来义。若缘现在现见境。而起未生法。取境名现见。非现在未生法名现见也。
论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者谓于住时思惟过去等者。谓不行于境界。无境界行。但缘过未故名为住。亦分别力境界力者。即行于境界名行也。若不善法境界力生时。必有分别故。无此偏句。分别即心。而生不善等者。是初偏句。即约过未生。第二俱句现在境起。与前第一翻解策励精进同。
论云律仪断者。律仪名防过。防已生恶令不增长故。如对法抄说。别解由十因缘戒善清净。谓前二十卷。有十顺学法。一离母邑。二离爱著。三离懈怠。四离我见。五离段食味。六离言论爱。七离十一过。八离定味。九离散乱。十忍辱。四神足体是定。从因为名说欲等也。又定为神通之足。故名神足。又定名神。此四是神之足。心神足即心王也。法师云。又或是定。如对法抄。
论。云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远诸缠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乃是正修习时有八断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为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等者。此举欲明八断行所由。此八断行。旧名八业资粮。举欲明意中开二门。一为断随眠。二为定圆满。准下释二种能断随眠。故下文云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谓由现见思。及由不现见舍故。由此因缘能断随眠。准此卷初解策励中。云若缘过未事境。名缘不现见。若缘现在事境。名缘现见境。此义即思唯现在。舍通过未事境。若尔何故解舍中。云谓行过未现在三世。随顺诸恶心平等性。且分思为一世。舍为二世。其实如对法第九卷云。对治谓思舍。乃至已生沉掉能远离故。即通断三世。思舍二法既名断随眠。余六准知三摩地圆满。又下文云若今所说八种断行于为永断所有随眠圆满成辨三摩地时一切总名欲三摩地。勘此总文。即似八种俱有二功能。又摄四瑜伽。四瑜伽皆断随眠故。又思能发身口。生善身语业。息恶身语。身语是色。故思从色得名现见思。舍唯在意。非同思。故名不现见舍。未必与是卷初文同。其八断行。即二十八卷。四瑜伽能断随眠。即欲精进信方便也。对法虽有四种相摄。而全不同。不可会之。其此中次第。与二十八中四瑜伽不同者。此中八次第。如文前后相生。其四瑜伽中信为初。对法亦同。故彼论文。信为欲因。义曰其欲精进时不离信。信念在初。有信佛等故。方起欲等。今以不离信故。故说信于后。此对法文自会。四瑜伽说生次第故。故信为初。
论得神足名因缘中。云彼能到此故名神足者。即能往能还等名神足。定界果也。欲等为因。能得此定神。故名神足。
论解五根中。云乃至其慧唯能起出世间法为其增上等者。此中解根义。增上者是根。信有二增上。一能生出世间法。而为增上。二次第能生后法。为增上故名根。前四具二义。故精进等前亦作法。今慧但有一义。唯于能起出世间法而为增上。无能展转而生后义。
论曰当知此中定根定力即四静虑。乃至证不还果等者。此中初二果。唯得未至。向前次第至不还。得四静虑。发生神通。故此偏说。不说第四果。非次第故。又影显故。又略不说故。四静虑中发生神通。如意是不说余定。
论曰即由如是诸根诸力渐修习等便能发起上中下品顺决择分等者。此中根力如中边论。根在暖顶。力在后二位。今即乃言由此根力故。发生决择分者。此根力是别。决择分是总。以别发生总。故名发生。即俱时非异时。前后发生名发起故也。有人欲得见道前有无漏者。如论次下。别由根力无间发生出世无漏圣法。故知已前此有漏。不可言无漏。
论云若如法求衣服饮食等。乃至供身什物于追求时者。此即追求时所求也 若往若还下。乃至或于住时。此乃住处时所作也。与二十二相违。可勘之。
论云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正念能摄九种行相心住是名正念正定者。此中意。由四念住为因。生定心俱时九种念。九种念即与安住念等与定九种同。俱以九种。皆是定为助伴。定亦九种。以正念定为能摄。助伴以者为非所摄。此中念摄相违。如对法抄会。
论解不还果中。云唯于天有当可受生者。其一间人在天上。于人中受一有。不还更生天上。亦名不还。此中据人中作法。此从果为名。因时未名不还故。
论云又于此中贪嗔痴慢等。乃至若由所缘差别势力勤修加行者。此中意。贪嗔痴等人。此有对治。先于五停心观。名定由所缘差别势力。随贪行者。作不净观。勤行修习心方安住。等分行人一切具有。随所作行。皆得修行也。如下论文。如等分行人。于五停心其心安住。非净其行。有人云亦断惑非也。旧说数息息观除觉观二品。今唯除觉。故唯言寻思行。非除伺也 问曰。何以故。不除。以伺于说审缘故。寻则散乱。故说除寻。
论答等分行等人行相中。云如贪行人所有行相一切具有然等分行人非上胜如贪行人遇缘。即起贪即名贪行者。此等分人亦尔。随所遇缘即起贪等。即名贪行者。与贪等相似。
论解异熟障中。云若生处者。谓随生处 圣道依彼不生者。即三恶趣 于是生处异熟果生。谓恶异熟于是处生。非圣道依也。
论解最初清净中。云由十因缘戒善清净如前应知者。如二十八云由十法顺彼法。一者离母邑等。如前说。其活道沙门。以道活命。名活道也。
论云若无如来及诸菩萨为菩提故。乃至诸声闻永持三藏者名说道沙门者。此且约无佛菩萨时声闻为论。若佛菩萨在。此声闻众即名胜道。诸佛菩萨名说道沙门。今无佛菩萨时。声闻名说道。令正法眼不断种故。
论解坏道沙门中。云由彼破坏最初所有正道根本等者。此中意。谓戒为正道根本。今破戒故名坏道根。
论云世尊依彼作如是说乃至于外沙门婆罗门教空无所有等者。此中意。明四种声闻。世尊依真教有。彼作如是说。有其外沙门等教。是邪教。乃至坏道。亦无所有。要受真戒方生坏故。彼既邪戒。设坏非坏道。
论解婆罗门中。云名想婆罗门者谓诸世间由想等想假立言说名婆罗门者。此中有释。如刹帝利。父母为立假号婆罗门。体是刹帝利。想号婆罗门故。又由想者。谓名等想者。谓诸世间等同此想号婆罗门。下第三真善婆罗门也。婆罗门名真净者。净其意志故。如前已释。
论解梵行中。云断梵行者谓诸圣者得不还果等者。此中何故不明初二果。又前第二梵行。何故不论离色无色欲。义曰不言初二果。以离欲界全分欲为论。对暂时断梵行。成暂时梵行。唯言欲界故。又何故前第二中。不言色界等欲者。此影显。准知如阿罗汉及不还果。当知世间道亦对为论。应言离有色无色欲。此影显义无违 言毕竟者。以无漏道断种故言毕竟。非无学果名毕竟。
论解苾刍中。云自称等者。初谓常乞食等。
是自称苾刍。谓破戒者但自称苾刍 名想苾刍。即未受戒者。但有苾刍名想。而未有戒。
论曰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以知行与理相应。因智行能与果共相应。故知名方便。即亦号相应也。
论曰若诸所有补特伽罗相未成熟等。乃至第二根虽成熟而未善知善巧方便等者。此二何异。义曰。前总未种善根。第二虽种少分。未善巧方便为异。
论云由三因缘空无有果。谓无漏道果。非世间果。何以得知。下云虽得定而无教授。即真教授不随故无无漏生。故空无果也。
第三十卷
此第三持。初一行颂。于中大意有二。初列总三门。二于第三门。别开为五。今此颂四句有二十字。上之八字列总三门。下十二字别开为五。往庆问为一。寻求是第二。方安立为第三 就安立中云复在五门。护养为一。出离是二。境性是三。障净为四。修作意是五 就下长行中。即分为三 初从若有自爱下。乃至解四处讫以来。名往庆问 第二从如是正念别师处已以下。明第二寻求 将请问时下。明请问法用 如是请已善达瑜伽以下。明第三安立。将明安立。且明师安立弟子法用 诸瑜伽师下。明安立法用。
论。云如是问已彼若云尔次后复于四种处所以四因缘应正寻求。初一因缘寻求四处。于利根人。更作下三因缘。寻求四处所。于钝根人更作 何以得知者下。发生三因缘。寻求四处所中自生起。所以论验三乘种姓中。不言闻三乘法。而雨泪等者。此且据决定性人。
论。验行中。云若有贪行彼闻为说巧妙言。论便发最极清净爱乐等者。此中意。由贪行者贪富乐。闻说佛土七宝所成净妙言论。发最极净信等。非外欲境。名为净妙。以不能发最极净信故。更别以欲等行为信情欲取。
论解痴中。言如说钝根彰行亦尔者。即钝根人。为说粗法。励力寻求方能解了。此痴行者。闻涅槃等言说。变坏怖畏。说后邪授而不怖畏。如钝根人励力方了。
论。云于四处所以四因缘正寻求已复于五处如应等者。此下明安立中五门。护养定等。即初中颂所列者是 云何护养。即第一 云何远离。即第二 云何心一境性。第三。
论此中解无罪适悦相应。云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极安稳住熟道适悦相应而转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极安稳。成辨之道。适悦自体。而与相应故名无罪。
论解九种心住中。云未必是定中心。但以住一缘即是也。以最初敛心等。未必得定故。故前言是奢摩他品类。非皆奢摩他也。如对法论抄会之。
论解寂静中。云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者。此乃举过患方生厌故。言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者。如对法第七云有烦恼。皆随烦恼。其根本惑亦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二十种等随惑。但随他生。非是根本。今贪欲等。有随他起时故。名随烦恼也。
论解此九定与六种力相收中。云初由听闻思惟二力数闻数思等。乃至等遍安住。此中若最初。由听闻等二力。即唯第一内住。第二等住。第三第四安住近住。由忆念力。即初二力摄二种文中。复云及即于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等遍安住。即似并取第三安住。前解安住。明知亦初二力下。第三第四同忆念力云何通。述曰。其实第三安住。是初二力收。忆念力中言安住近住者。此中意。由忆念力安住于近住中。非即安住近住二法是忆念力。即唯近住一种。是忆念力 又解。论云初由听闻思惟二力。即内住是初唯一。内住并等住。是初二力。其安住是忆念力。如下言调顺寂静是二种定。今言安住近住。亦明知收二种。非安住于近住中解 若尔何故言及即于此相续澄净方便等遍安住之言。述曰其安住通三力。若观未成。即初二力收。若观行成。即忆念力收。以最初录心于内时。系即相续澄净方便。复非已得安住。此乃初作安住观心。后忆念力安住。观成方忆念力。又等遍安住之言。即但等住一种。非取安住。以等遍于诸粗动法等。安遍之。非取安住为初二力。
论云三门六事摄慧四种毗钵舍那者。此慧一一皆通三门六事。
论释寻思理中。释法尔道理。云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等者。如所作性故。还成立声无常。此为成立法性。如业药草咒术。是难思法性。谓法尔种子三乘差别性。名安住法性。
论云何勤修不净。此第四净障也。
论云恶嗅生嗅者。变坏故嗅名为恶嗅。如粪秽等。才生便嗅名为生嗅。如韭蒜等。
论云谓从血罐者。此首为[日*云]为血罐也。以能成熟血故。
论解时中。云此净色相于现在世虽有净相于未来世不当不净如今现在外不净色。无有是处者。此中意。明今时净色。于未来世必当不净。其既观外有不净境。观内身云若未来世即为净。内身若不当不净。如今现在。外不净一种。无有是处。必当不净。不云当不净也。
论解寻思理中。云如是名依世俗胜义及以因缘观待道理寻思于理者。此前解内无我是胜义。又如说言乃至谓青瘀等乃至骨锁。此为世俗。今我此身。先业烦恼之所引等。是因。父母不净和合生等。是缘。今结随言便。非依次结 又依次结思准可知。
论。解证成道理中。云谓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对治法可于能治所缘境界烦恼当生者。此中意云。外不净境名能对治。治欲贪故。由缘外不净色故。必能治所缘净境烦恼当生。谓立量云。缘不净时必能治欲贪。以缘能治故。如缘无相时能遣有相。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八
旹享保八年(癸卯)五月十四日一交加点毕
沙门高范(六十九)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九(论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
翻经沙门基撰
初一颂。明述一持有七门。第二一行。明初门中七作意。初明七门者。一作意。二离欲。三广辨诸定。四二定。五五通。六生差别。七诸相。下当别释。此第四持中以此为体。
第二行颂中。云观察于诸谛者。谓初二作意 如实而通达者。远离作意。以能断惑故 广分别于修者。余是作意 究竟为其后者。是第七果作意。前三十一二等中。明第四障净。今解第五修作意。即第三十中之大文也。
论解第二离欲中。云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乃至发起加行非出世道。有四种人。其第四人。谓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此意明菩萨当来佛道非现在法。世间道虽能现法发加行。但于生死中。成熟众生。于世间道加行故。此人若其心。趣当来佛果。即出世道发加行。今约前义。
论解七作意中。了相作意谓能了欲界粗相上界静相。小乘中解六行皆须作。今大乘唯一行即得。不要具六行。于六行中随作意一种也。
论解第三相中共相中。云一切欲谓生等苦乃至求不得苦。不言第八行苦者。此中据世共知者说。据世俗共知苦说。不约胜义苦说。此据胜义苦。一切欲及诸事皆虽有。难知故不说也。
论解寻思粗品中。云犹如骨锁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等者。此中如骨锁可恶。如凝血肉言不实可厌。如草炬火须臾灭。如少分火能烧山泽。少诸欲等能烧善根 又云如炭一分有火一分无火。可厌恶也。此义不然。前二作意不言断惑。第三远离作意。能断烦恼故。
论解远离中。云最初断道生。问云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何故得了相色界心。犹有欲界惑未殄。述云。了相以前。欲界闻思。虽作厌欲。未能随顺断下界惑。其了相胜解。能顺远离断下界欲故。了相胜解虽不能断惑。而惑不生。如初果人未离欲修。而得未至。今时了相亦尔。未离下品惑等。即得了相。了相起时随惑不生。如善心生时恶心不起。非断故不起。远离作意断故不起。初二作意故犹未断。于初二位中。若间起欲恶。
论解后二作意中。加行究竟作意。云由是因缘从欲界系一切烦恼心得离系此由暂时伏断方便非毕竟永害种子等。乃至是名加行究竟作意者。此中解六行伏惑。不得上无间道证故。云暂时伏断。此伏断若伏上心。若伏种子。二俱须伏。何以得知。解初二作意中。云第二作意不为闻思间杂。惑虽不生。以未伏上心。未名无间道。至第三作意中。伏种子上生现行果功能。方名无间道。此有漏行为之。若无漏行要断种子。方名无间道。虽上心不生。仍为方便道。今此亦然。伏上心为方便道。伏种子为无间道。
第七作意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即此根本初静虑定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者。此中论意。第九解脱道。居根本静虑。前九无间道八解脱道。皆在近分定中。此中二释。一释始从初静虑。乃至第三禅九无间九解脱。或在近分中。第九解脱或在根本定中。若四禅已上第九解脱道。定在根本定中。前八解脱九无间。在近分中。所以者何。三静虑已下。根本有喜乐故。近分地中有舍故。根本地中。若游观。若断惑。皆无舍受。以闇法故。决定无有。乐喜明利故。有其近分中。若断惑。若游观。皆有舍。明唯游观得为喜乐。喜乐非断惑时。为三静虑以下。有利钝二人。起无间解脱道。若利根人。第九无间道居近分。与舍相应。第九解脱道居根本定。与乐喜相应。若钝根人。第九无间道居近分。与舍相应。心钝以不能速疾入根本定与喜乐相应。其第九解脱。即居近分定。与舍相应。今此文言第七作意入根本定者。即约利根人。速疾能入根本。与乐等相应。此第七作意。取三静虑。若居近分。为解脱道。即与舍受相应。若有根本定。为解脱道。与乐等相应。其第四静虑以上。前八解脱九无间道。皆在近分中。若第九解脱中。必在根本定中。非居近分。此为胜义 又解若不如是分别。前九无间道八解脱。居近分中。第九解脱道。为根本定中。始从初静虑。乃至非想亦然 前义以何为证。若总解更不分别。前六作意是近分。第七是根本。但云无间解脱道处。且为证也。未见文以分别为妙故。后义即以此文为证。前家会此文。如前利钝根人释。至下空处中。当广解释。
论第三翻解作意中云又了相作意于所应断。乃至胜解作意为断为得正发加行者。如二十八云。前二作意皆加行道。今此唯以解脱为正加行者。今据胜上处。及邻近无间道处。及不为闻思间处说故。唯说胜解为正加行。前二十八。约实为论。了相应亦是加行 又解此正发加行。未必简了相非加行道。以胜解邻近分胜故。说定正发加行。且说胜解为正加行道。不遮了相。据实无违。如对法抄会。
论。云观察作意能于所得离增上慢安住其心者。何故断上品。说不言离增上慢。又不于第三品断说离增上。而于中品断。说离增上慢。义曰。前六品惑粗易知。后三品惑细难了。断前上中品惑讫。不知下品惑在。乃起增上慢。谓九品并尽已。谓证得根本定。今离此慢故。于断中品惑。后说离增上慢。非上品后说离。
论云又了相作意若胜解作意总名随顺作意厌坏对治俱行。今此中意。与四十作意相摄。及四对治相摄。四十作意。如前第十一卷释。随顺作意。于四十中。当二十五作意。随顺作意。厌坏所缘。顺断烦恼故。前二作意是随顺故 又若远离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名对治作意断对治俱行。对治作意。当二十六。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舍诸惑。为此二无间道故。故对治作意收 又摄乐作意名对治作意及顺清净作意者。顺清净作意。当二十七。顺清净作意者。谓修六随念。即念佛等。若摄乐作意。断中品惑故。名对治作意。以明缘六念修别乐。观清净涅槃佛等。亦名清净别缘。此故不共远离等一处明。又前远离等。不收顺清净作意故。此二同收 问曰何故此中不收四对治。义曰。影显故。此说断惑。准远离等。应知是对治 若尔何故不言俱行。义曰。对治是慧。作意是意。前文又收对治。意与慧俱行。故名俱行。今此中唯明作意。不明对治。无慧故。不言俱行 又若观察作意名顺观察作意者。当二十八作意。顺观察作意者。谓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观先所证诸法道理。此望前亦是远分持对治等。今略不言。望前远离是彼进道。故名远分对治。望摄乐作意。是解脱道。是故持对治。今以从摄乐后明故。不言对治相收。前已不相摄。如对法抄广会之。
论。云如是其余四种作意当知摄入六作意中谓随顺作意等者。义曰。四作意是七作意外故名余。皆四作意是四十作意中作意。今收入六作意中六故。故言摄入六作意中 问曰。何故此中不明第七作意相收等。解云。第七作意是果。此四作意。及前六皆因。因可相摄。非果故不收第七作意。此中以七摄四十故。唯但摄四。彼第十一下文中。以四十摄七。即七中有四十作意摄尽义。今以七摄四十。非四十摄七。故不尽不收。有不同勘之。
论解初静虑为粗中。云粗意言性是名为寻者。有二释。一云名言自言法名。体是粗意。寻能思诸法。似于名言故。言意言性也。又言说名是言名。思惟名意名寻。是思惟名故。故名意言也。小乘寻伺与根本相应。有人云。今大乘不尔。寻伺唯在方便者。不然。余处又云。定中无寻伺。无发语言寻伺。非无细寻伺。又简无色前五支。根本静虑立支故也。
论解寻伺处收中。外处摄者。谓法处也。
论云若住增上者。谓下地住于苦增上也。
论经解得离生喜乐中。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故者。此据利根。第九解脱道。是入根本静虑人故。言生喜乐。若钝根人。第九解脱道居近分定已后方能入根本地生喜乐。
论。云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者。明入定能至七日七夜安住也。何故不言多时。唯言七日等者。彼欲界中段食。经七日故。若过七日。出定已其身即坏故。不得经多时。又且约尔所时。今而方入灭定。不废多年月也。若过七日已出定。其身即坏。若七日内出定。其身不坏。今约不坏时为论。但言七日 问曰过七日已入灭定。若尔出定应死。义云。不然。多时入定定力持故不死。今亦出定。即入有心定。故亦不死 问云亦出灭定。灭定不持身故坏不坏耶。答曰坏。
论云。解第二静虑中。言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此与初静虑异。彼名离生。此名定生。彼得初离欲界系名离生。此约先已得定故。故言定生。
论解第三静虑中。云第三静虑以下无如此乐及无间舍者。已下有乐体是喜。适悦身心为乐。今第三静虑中。适悦心亦名乐。以乐极故。故言下地无是乐。下地内行中虽有舍。不别显名。又有间故。非无间舍故言无。非有间舍亦无名无舍也。
论解第四静虑中。云复次此中对治种类势相似故略不宣说乐断对治但说对治所作乐断者。此中舍念正知。名能对治。第三禅乐名所对治。经中唯说所断之乐。不言能断舍念正知者。以第三禅已明舍念等能对治法。与此第四禅能对治法。相似故名种类。名体相似故言种类。俱能断惑。二处相似。故云势相似。略不宣说。此解经中不明第四禅能治所以。
论云由即于此数修习故便能弃舍令不出离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地中胜乐是故说言由乐断故者。此中第三静虑系乐。系缚行者。令不出离第三静虑。不能得彼上第四定。今数修习舍念等。能弃舍此定乐也。
论云由是因缘若前所断若今所断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忧喜没者。乐断名今断。余受根名先所断。故下中覆治。云乃至入初静虑时忧受没故。此中如前第十一卷云。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彼品粗重犹未断故。若身在下界可尔。何缘生在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由其助伴相对忧根所摄。诸苦彼已断故。但彼粗重。而未能断。若初禅中苦根断者。是则行者。入初二静虑。受所作位差别应无。由二俱有喜及乐故。应无差别。但以粗重而未断故。说有差别。而经中说由出诸受定有差别 问曰。但以寻伺断不断。岂不得差别。何故要须断苦根。而说有差别。义曰。寻伺望喜乐非相障故。不得为断寻伺说喜差别。其初禅喜有苦根故。未说胜利。第二禅喜已断苦故。其喜净胜。若以有无寻伺而说差别。有无之法无量不同。其禅别。今反难。乐喜受应无差别。以苦根同喜乐等是受相障故。若不以断苦根。为初二禅喜别。初二禅喜乐等受。应无差别。前初禅时已断苦故。此断粗重。其种子不说断。罗汉由有。
论解虚空无边处中。云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谓饮食瓶衣垂庄严具。乃至山林等想于是一切不作意转等者。此据身在欲界。依虚空处遣色想时。于欲界色境。亦遣故说舍园等。非身生色界。欲入虚空。而有此想。
论云当知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虚空若得根本缘虚空亦得自地所有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诸蕴者。述云。第四禅以上其第九解脱道。第七作意。唯在根本定中。其初得解脱道。此一刹那时。唯缘自地诸蕴。第二刹那心者。得缘上下地蕴。今约最初一刹那解脱道说故。言亦缘自地诸蕴。若近分定前九无间道。但缘下地生厌故。故言亦缘下地所有诸蕴。其前八解脱道。亦缘上下地诸蕴。今约无间道说故。言亦缘下地诸蕴。而唯不遮近分根本。但缘上下及自地诸蕴。于近分定八解脱道。不说论九无间故。言缘下蕴。于根本定。说初一刹那。隐立第二刹那以去故。言亦缘自地蕴故。论文中。不言唯缘自地蕴等。而言亦缘。此无间解脱道。如前初禅中解。若与显扬对法第二卷相违。如彼有太师解。
论解有顶中有三。初正明欲趣上定。厌无所有处。而为弃想。即始从复次。乃至便能弃舍无所有处想以来。是第二释非想非非想名。就中有二。初解非有想。二解非无想。始从由是因缘先入无所有处定时以下。至谓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以来。明非有想。识处以下。是有所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所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即非有所有想及无所有想也。今有顶中。非有前二想也。非有想中。有二非有想讫。今非无想中。亦非二无想故 就第二大段中。第二次明非无想。无想有二。一无想定。二灭尽定。此二定心皆灭尽。今有顶不然。故言非无想。即非二无想定也。其有顶中有微细想故。第三明其有顶时。超下无所有处等。及自处近分。而入根本。谓即于此处起胜解时以下是。
论。解二无心定中。云如是有学已离无所有贪等者。此据断惑得证。如对法第九卷抄会。寂静住等。彼抄广解。余处文。言唯欲界初起灭定者。此约缘教。若初学时必依欲界。后初起时色界亦得。如第三果人。先欲界时未得此定。生色界已方得此定。即得初起。然由先于欲界初闻此教后于色界方生。
论解五通中。死生智通。亦得是天眼相应慧。以缘现在死后事时。亦是死生通。用眼识观也。
论云妒罗绵者。谓野蚕虫茧名妒罗绵。
论解十二想中。前五想是修神境通法。余次第修一一通法。修神境通中。第四身心府修者。即身心俱可变化也。若变即身业。若化即变化心。
论第五解胜解想中。云远作近解者。谓促长为短 近作远解者。延短令长 粗细相解。是变形质 地水相作。是变四大。此中但说色声二变化。不论余尘。如佛地论广解。
论云于梵世诸四大种一分造色自在回转者。一分造色。谓色声二种。故言一分。不回转触及五根等故。唯外境故言一分。又随定所变唯二反。一分不能转变梵世一切。故言一分。
论解修天耳通法中。云或广长处者。一市买处。一戏儿处。名广长处。又处广长大故。众亦无量。意取众多。初禅天名梵者。梵是净义。初离欲故故得净名。第二禅名光者。初离寻伺故得光名。第三禅得净名者。以得胜乐故胜乐名净也。第四禅凡圣共居三天。初无云得名。余随福增为名。五那含天名。
论解无色界中。云随行天众同分中者。无色界无别受报处。随行三品即受此报故。言随行天。
论云然住所作有其差别者。谓住三品所作之业有其别也。
第三十四卷
论云解谛各四行已。如是名为了相作意者。此中以七作意。有无学已来。了相胜解在见道前。即了相在五停总别相念处。胜解下文在四善根。远离已去在见道以上。远离在见道十六心以来。观察在修道乃至金刚以前。所有观察或断未断。所有修习是观察作意。金刚以来。乃至断非想八品诸惑。皆名摄乐。即修道中所有无间道皆是也。加行究竟在金刚心。究竟之果在无学。今欲明见道前故。云如是名为了相作意。此如下解诸位中次第论自解。勘之即知。
论云如七日经广说者。即劫经是以说七日事故。名曰七日经。
论解八种变异因缘中。第七风所鼓燥者。谓大风飘扇湿衣湿地稼穑丛林干。曝枯槁者。谓有湿衣。或时湿地。或稼穑等为大风扇之。令干曝枯槁也。曝(初急反)如世云。此极即干曝之也。
论解十五种所作变异。第八寒热变异中云。言干语者。谓热故言语时干。如世人云。干语湿变也。
论云谓由触对顺乐受触领乐触缘所生乐时自能了别乐受分位者。今且举乐触。未举苦等故。故言谓由触对顺乐受触。即简苦等受也。领乐触缘所生乐时者。乐触缘即境。能生乐触者是。今意言领顺乐触境。所生乐时能自了知。是乐受分位也。
论解十六种变异性中末。云前之六种是所摄受事后之十种是身资具事六种是所摄受事者。谓一地事。二园事。三山事。四水事。五作业事。六库藏事。十种身资具事者。一饮事。二食事。三乘事。四衣事。五严具事。六舞歌乐等事。七香鬘事。八资具事。九明闇事。十男女事。若依前列名中。饮食各是一事。今解中饮食合作一。所以合一种。
论云即由如是现见增上作意力故观察变异无常性已。此牒结前乃至应正比度等以来。明诸色等。诸大灭坏易知。刹那生灭难知。以微细故。今将欲辨。先发论端。云何比度以下。乃至是故诸行必定应有刹那生灭已来。明由有小微细生灭故。得有大变异生灭。非见小生灭等。而知有大生灭等义。从彼彼众缘和合有故下。至生已不待灭坏因缘。自然灭坏已来。明释伏难。云灭有因缘。谓伏难云。不知生灭俱有因缘已不。今通云。此法由众缘和合故有生。生即有因缘。不待因缘而自灭坏。即灭法无因缘也。
论从如是所有变异因缘能令诸行下。至非彼一切全不生起以来。明释伏难。伏难云。如日炙青叶令黄。此青叶岂不由日故令青不现。即日为青坏缘也。今释之云。日能变青为黄。如是汝何言日为变异因缘乎。此日即后黄色生之因缘。非前青色坏之因缘。所以者何。由世人前青色灭已现见有后黄色生。此黄与青不相似。可得此黄生是有。故知日与黄生为缘。非青灭为缘。若日炙青坏已后黄不生。可日与青灭为缘灭。有缘生后黄即有生。明日与后黄生为缘。非青坏为缘非彼一切令不可得。若青灭已一切后法全不可得。即日与青坏为缘也。此即反解。
论云或有诸行既灭坏已。乃至余影全亦不可得已来。是外人难。若此灭已有余法生。可如前解。若此法灭已无余法生。是即将如何。如煎水时末后无水。火烧世间时。末后无灰烬。火煎水。煎水火。即与所煎水尽。为缘等。故知灭法得有因缘。
论云彼亦因缘后后展转。乃至作如是事以来。论主解。今解云。此同前解煎水之火。但有与后后生法为缘。末后无水时不由火今无水。今无水势力自无。令火于后生法无缘故。故今灭法亦无因缘。今助难曰。即日与彼黄生为缘。亦与前青灭为缘。岂不得耶。答曰不然。若一因缘能生灭。生灭相违。故相违之缘云何是一。若能生缘是一。所生之法应不相违。亦应是一。又若灭法有因缘者。因缘能有法。所有即是灭。灭为因缘有因缘。即能生是则因缘生生。何关生灭。故知灭法任运而灭。
论难自在为因中。云若唯用彼自在为缘是则诸行与彼自在俱应本有何须臾生者。此难意言。若自在是本有。亦有自在时。即有诸行。诸行既与自在同时。故知诸行亦是本有。若是本有。即是常住。不应名行。以彼义中行非本有故。他既见是难已便更立云。自在自是本有。诸行在后方生。故次论云。若言先有自在等。论主见此转宗。便更逐难云。若行自在后方生。是则诸行非唯自在生。更用别缘故。故次论云是别诸行不唯自在为缘生起等。若用自在为缘。自在有时有诸行故。即俱应本有。若后诸行方生。是则由祈愿故。后诸行方发。若诸行用欲祈愿为因。何故唯自在为因。故次论云。若言自在随其所欲功用祈愿等。既纵以欲为因。更论须征破。故次论云。若尔此欲为有因耶等。假设欲有因。即用自在为因者。自在本有故。欲亦应本有。有自在时即有欲故。如前诸行破。故次论云若言有因如即用自在等。设欲用自在为因。既破已后更有余因。非用自在为因。若尔欲别有因者。如前诸行别用欲功用祈愿为因。今言复用欲功用祈愿。离自在外别法为因。是则诸行别有因生。何须妄计无用自在。故论次云若言此欲更有余因等。
论云如是略由三种增上作意力故。乃至比度作意力故者。如前卷初引经说无常性。令生净信。即是此中净信作意增上力故。如前说八种因缘。十五种十六种变异等。皆是现见。即是此中第二现见作意增上力故。如次前以比度灭皆因缘等中生灭刹那。可是此中比度作意增上力故。皆是此中三种作意也。
论云于前所举能随顺修无常五行已辨变异灭坏二行云何复由别离行故观无常性者。卷初云由十种行悟入苦谛。苦下四行中。前五种行中。悟入无常。此五行中初变异行。即前所明八种因缘。十五种十六种等变异是。第二灭坏行。即前所明比度有刹那生灭等是灭行故。言已辨二行。今第三云何复由别离行故观无常性。
论解内别离行中。云先为他主非奴非使能自受用等。乃至彼于后时退失主性非奴使性转得他奴及所使性等者。此意如一人先为主时非奴非使。后时转失主性非奴使性。转得其他奴性及所使性。自在为之。如改官等人是。
论解法性行故观无常性中。云谓即所有变异无常等者。此中意。如现在乐受。正受乐时。未变异无常。以变异等前三种无常行故。观今乐受于现在时。虽未无常法性。于当来世。必当此三种无常故。如是通达。如是乐受于当来世必定无常。现世虽未无常法性。当来无常故。
论云合会无常。云即以前三种无常。观现在法。与此三种无常和合故。名合会无常。即前乐受。于现在世。流入此三无常也。
论云如是由证成道理及修增上故于无常性得决定已等者。证成道理有三。一圣言量证成。即卷初云。列十行。后如是十行依证成道理能正观察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云。乃至略解内外二无常已。云如是且依至教量理修观行者净信增上作意力故等以来。是至教量。至教量中明内外二事。有十六种十五种八种因缘等。是第二现量。第二即却解十六种讫。下云即由如是现见增上作意力故。观察变异无常性已。彼诸行等以下。明比量证成。此三即是此中证成道理。及修增上故者。即解至教等道理。次下云净信增上作意力故或由现见增上作意力故或由如是比度作意力故等是。此中及修增上故。彼解至教量等。下一一别观此。作意即修增上也。
论云从此无间趣入苦行作是思惟如是诸行皆是无常等。乃至如是且由不可爱行趣入苦行等者。准下文云。于能随顺苦受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爱行。趣入苦苦。即以此行趣入三中苦苦也。此不可爱行中。摄前七苦。七苦皆是苦苦。若准对法及余处文。七苦中前五苦是苦苦。次二苦是坏苦。与此文相违者。且释云。前七苦俱不可爱行。七不可爱中。前五苦是苦苦。今以不可爱行结缚行不安隐行此三行。与三苦相从收故。即相从收。不可爱中虽有坏苦。皆是苦苦门摄。少从多故。二苦俱苦苦也。又以此顺生苦受等故。虽七皆是苦苦。所以者何。以次第二明结缚行中。由结缚行趣入坏苦。即于贪爱等结缚处。生贪爱等。招生老病死等纯大苦蕴。即七苦顺生乐受者是坏苦。故知顺生苦受者是苦苦。以顺非苦乐受。生舍受是行苦。下结趣入三苦。论文前后不同者。此以性相求随义便解。又摄义门别。彼论须约三苦摄八苦。故知五是苦苦。此论以三行摄八苦故。不可爱行是前七苦。今以三苦摄三行。故苦苦摄。不可爱行是苦苦。不以苦苦摄不可爱行。所摄七苦为苦苦也。故不相违。摄义门别。下明空无我二行何别。空者空于体。无我无于用。即计有体名有。以空遣之执有用名我。以无我遣之。
论解集谛中。有三复次。初复次中。解因集起缘。云谓了知爱能引苦故说名为因者。且如现在逢一顺乐受境。于中起爱。当知即熏爱等成种。此成种时。复令当来生等种子于中增长。此爱望此生等种子。能引生故。故名为因既引苦已复能招集令其生故说名为集者。即前爱能润行支等成有。集能生当果。此爱能集他义名集 既引生苦已令彼起故说名为起者。即爱既熏苦种已。能令苦种生生等苦现行。爱能令生等种起现行故名起复于当来诸苦种子能摄受故次第招引诸苦集故说名为缘者。即爱既于当来苦种。能摄受熏增故。能令未来生等苦。次第生起。诸苦集生。说名为缘。此初复次。稍与对法第六卷同。勘之。又约总别不同其因义者。诸爱能爱未来自体名引苦。是总。余三是别。既引苦已。由爱能令三界五趣果现在前 未来果集故名集。既引集五趣已。爱能随令一人趣等生现前名生。既一人趣等生现前已。爱能令此人身中。生等诸位次第生现在前名缘。此三即次第别生也。勘彼第六卷同此。第二复次意。即爱支望取支为因。爱支望有支为集。能集诸业故。即爱支令生支现在前名起。即爱支能远引老死支。现在前名缘。第三复次解意。了知诸惑种。附属所依本识。知爱随眠等是当来世后有生因名因。即知爱种子能生当果义名知。因此一种种子。后三种现行名爱。爱复招集后有故名集。此后有爱为缘。复能发起于现在境。起喜贪俱行爱名起。即以此俱行爱为缘。于未来境起彼彼喜乐爱名缘。此中于四种爱中。不说今爱爱著自身也。又此即四爱第一单名爱。此爱是总爱。相状难知。今以种子名说。其实通现行。论文虽言总烦恼。意取于爱。此爱能引生未来果故。余为三爱言。此后有爱复能发起爱喜贪俱行爱。喜贪俱行爱者。是缘现境起。由此爱缘未来自体爱。未来身故于现在境。亦能生爱故。名俱行爱。由后有爱为因。又以现在与妙境相应起爱故。于未来妙境。亦起彼彼喜爱故。彼彼喜爱。亦由俱行爱为缘也。
论解灭谛四行中。集谛无余名灭。苦谛无余名静。即前二种是第一最胜无上名妙。即前二种是常住出离名离。
论解道谛四行中。于所知灭境。能为作道路。通寻求义。名道路。道路能通所寻求法故。所寻求既通虚妄真实。此所通寻求。是真实非虚妄名如。简虚妄故。非但能于灭谛真实寻求。亦于四谛门。能如实知。皆能随转名行。历四谛故。行历四谛。欲何为能出生死。一向能趣涅槃义故名出。出诸尘劳故。
论云彼既如是于其自内既现见诸蕴依诸谛理无倒寻思正观察已等。乃至皆能永断究竟出离等者。此中意。以四谛理。观现此界所见诸蕴。有无常等已。于他方不同分界不现见蕴。皆能以理比度观察。谓彼他方界等所有有为有漏。遍三界等处。于一切诸蕴种。于一切三世时。皆有如是集能生果法。苦难和合法生老等苦谛。皆随如是苦无常理。诸法业烦恼等集谛。皆因集生缘性。若此等行。有灭法寂灭安乐是灭谛。彼所有道能断诸惑。究竟出离生死也。是道谛。是此段文意。观行者以此方现见。类他方界不现见蕴等也。
论云即是能生法智类智种子依处者。此中意以。由五停总别念处。作此四谛行故。即是后无漏类智种子依处。一有漏为缘能引无漏。故名种子依处。即新熏义。二即五停时。亦能重增无始无漏种。此种居五停位中。亦名了相作意位收。能辨体生初见道法类智故。名法类智种子依处。
论解胜作意中。云如是作意唯缘谛境一向在定者。依此作意中。欲断我慢处。下文云粗品我慢间无间转。此胜解作意。由为我慢间无间转。何故言一向在定。岂不相违。义曰。前明了相作意。一善心缘一境时。由为闻思间杂同缘。今胜解起时。一向是善。缘一境时不为闻思间杂。一向在定。简彼了相。故言一向。据多时在善心一观语。非无出观起我慢。及退生余惑等下。欲明伏我慢。论实得我慢故。言间无间转。今以胜解简了相故。据长时在观。非如了相为闻思间不得长时入观。故言一向。非相违也。
论解无边际中。云谓生死流转如是诸法无边等者。此一段意。明四谛无边。思文准知。
论云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碍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弃舍任运随转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等者。此随转作意。即前我慢。以是内我随法能入。名随入作意 趣入作意者。即于生死曾久流转。当后流转。乃至无相真如是无相。缘外境而生。名趣入作意。彼行者随此作意。专精无间观察圣谛此。观察心既时灭已。后复生无间。观察方便流住。前观察心没。后观察心生。以后心缘前心。专精无替。以此义故。粗品我慢无容得生。是此中文意。
论云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观心相续展转别异新新而生或增或减等者。言行者。作观行时。念念增胜名为或增。若不增胜名为或减。暂时有率尔生。前后既有增减变易。明知无常。即此观心既入取蕴。明知是苦。无如实计真实是法。但是苦法名为空性。观心是苦实所计法是苦。观离第二法故无实。第二妄计实法皆名空。无自在用名无我行也。是此中意。即缘道谛为无常等。约似观心是道谛故。若据实观心是苦谛。以有漏故。今约顺出世义。又此位中。有无漏义故。说为道谛。若于此义。亦缘道谛为无常等。今于实义故是苦谛。如对法第九卷抄会之。新熏法尔等二。释解此文。
论解世第一法中。云其心似灭是非实灭者。无分别智寂静微细。名之为灭。今此似彼。非实彼智故名为似灭。又无分别智灭。观分别心名为灭。今此似彼名为似灭。又灭定名灭。令心细故。似彼灭定名为似灭 似无所缘而非无缘者。无分别智无影像所缘。今此无相状。似于彼而有影像故。言似无所缘。又此有境现在前故。非无所缘。心细似无缘。而非无缘。又无分别智。离有分别。远离诸相。远离诸惑。今此似彼故。言虽似远离。而非真远离。
论解见道中。云从此无间于先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者。从前世第一法无间。从前世第一法所观诸圣谛理。今于真见道门。起内作意。此真见道作意无间。于相见道中。随前第一法时所观诸谛。若此二现见。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现见。诸圣谛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无漏无分别决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现前。以现量证智生。非如见道前即有分别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证从世第一法无间。名从此无间。今意欲解真见道难知。越说相见道。却解所从无间处。即世第一法。今却成前。谓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时。此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于相见道中。若现见不现见。决定智现见智生。亦是此中意。
论云此永断故若先已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得不还果彼与前说离欲者相当知无异等。乃至不复还来生此世间者。此中据先用世间道。伏离欲界欲。今入见道时。成不还果。即超越不还之人。今且据离欲界不还不论。乃至先离无所有处人。此广诤对法第十三卷抄会。前卷未说世间离欲者相 威仪寂静言说敦肃而无懆动等。今此与彼相似故。言当知无异等。又虽相似少有差别。谓不还人不还生欲界。即于彼入涅槃。世间离欲者不然。故有差别也。
论云由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故名现观等。乃至婆罗门等当知亦尔者。入见道证如时。境如无相故。其智亦无相。二无相和合。能缘所缘无相乖违。现前观察故名现观。释现观名义。如一刹帝利与刹帝利。和合一处无有乖竞。以种姓同故。而是一类。亦名现观。婆罗门等当知亦尔。见道无相能所缘合。无相无乖。故名现观。
论云此亦获得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乃至下具足成就众多相状以来。明入见道者。有十二种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此二句通下十二处。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等。乃至如幻事智。此第一明入见道时得四智。四智者。一唯法智。谓在凡夫时。妄计实我。今入见道除遣实我。但有于法名唯法智。于凡夫时妄计断常。今入见道。离计断常。即得非断非常智。此据分别断见。不论修断见也。于凡夫时。妄起邪见见取戒取。今入见道。善推求故。观见诸法。此由如幻事。无如彼三见等所计。即第一相状。
论云若行境界由失念故。下至速疾除遣以来。第二明失念之时亦速能离。
论云又能毕竟不堕恶趣者。此第三明不生恶趣。恶趣亦得对治道等。
论云终不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傍生亦不害命者。此第四明不犯戒。超十恶过也。
论云终不退转弃舍所学者。第五明得决定智。故于所学中。必不退转弃舍所学也。
论云不复能造五无间业者。第六明不造恶业也。
论云定知苦乐非自所作。乃至无因而生。悟诸从缘生法故。遣因中自作等妄计也。此即第七也。
论云终不求请外道为师亦不于彼起福田想者。第八明于三宝所。起决定信故。不信邪师。
论云于他沙门婆罗门等。乃至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以来。第九明不于沙门婆罗门等。信彼所说。不观瞻口故。若有颜面。于彼出家受学。此亦不然。唯以法智。见法类智得法。于大师教。生决定信故。于诸法中得无所畏。此如下第九帙中广解。对法第九卷亦解。
论云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者。第十明不妄计。唯知佛为清净也 世瑞吉祥者。谓世人妄计世瑞相。如欲行时见净水香华。是行时瑞相。又计吉祥。即随见此瑞法。号为吉祥。今不如是。
论云终不受第八有生者。第十一明唯七生等也。
论云具足成就四种证净者。第十二明证得四不坏净也。此为十二种得相见道相。
论解第二果与初果稍有差别中。云谓若行境界等乃至速疾除遣。与初果人第二相别也 又唯一度来生此世间者。此与初果人第十一法别也。合初二果有二相差别。
论解修中。有一类法由修故得。即得修也 由修故习者。即习修也。此二如对法第九卷抄解。
论云若先已得未令现前但由修习彼种类法当令现前令转清净鲜白生起名修故净者。此即法智时。其类智种子亦成就故。名先已得。由得修习彼法智种子时。即资种类智种法。至类智时。此种子能生类智。令转清净鲜白生起。名修故净。即法智时。修类智种子令清净。复生类智也。又如见道前。熏增无漏种。入见道生法智等。是又种子成就。是由修故。名得现行成熟。名由修故习。自在成熟名由修故净。是三成熟也。若已生惑能断。名由修故遣。未生诸惑能令不生。了知如病等。名由修故知。
论解无间道能断。不言加行道者。对法明金刚喻定。并取加行道者。非真实义。若断种子。唯无间道。若制伏种子。加行道亦有此义。彼论约制伏种子义故。金刚喻定亦取加行道。此论据断种子难故。唯无间道。
论云胜进道修者谓由此故从是已后等者。此据未起后下烦恼对治加行以来。诸所有渐观修习发心等。是已前对治道胜进道。又得初果以来。趣求第二三果。未趣入无学究竟位以来。所有发心诸行等。是前胜进道 问曰。起后品如行。何故不是前胜进道。义曰。今别作法。后加行胜后品故随此义不取。其实亦是。谓又已断非想第八品惑以来。未断第九品。成究竟位所有诸道。是欲界初品。为对治道之胜进道。又是断欲界惑。第三果人之胜进道。若至非想第九无间道。亦是胜进道。若第九解脱道。且不名胜进。以得解脱果。是解脱增胜名解脱道。今此中并得义。非具作法。若具作法。如对法第九抄会之。
论解圣住中。云谓空无愿无相灭定者。诸论中。唯有三解脱门为圣住。今取灭定。以无相故。即多住亦在有住中。诸论约三解脱作法。此通实为论无违。又会正为圣。能证圣正法名圣住。即唯三解脱门。若圣人之中成就名圣住。即灭定亦是。余四圣等不离道谛。有心会正云圣义。今灭定无心。无会正义故。曰诸论无。此论据成熟故有。天住中诸论唯四静虑。今此论通无色者。以定慧均义。独标天名者。唯说四禅。即诸论。如对法第十一卷说。若有无漏义。复有亦名天者。无色亦然故。此中通无色不违。又约有光净故名天。无色亦有定光净故名天。即亦是天住。如此文实作法。彼约一义。
论云又于尔时至极究竟等。此自下有三十二法。是罗汉胜德。此即第一胜。以到无学果故。名极究竟 毕竟无垢者。是第二。罗汉断三界惑尽也 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者。是第三。谓超有学行梵行者。由未到极。今无学到边也 离诸关键。生死牢狱系闭众生。由如牢狱。无学离之。即第四也 已出深坑。即第五。离四暴流 已度深堑。即第六。离四轭也 已能摧伏彼伊师迦是为真圣者。即第七。西方有山名伊师迦。此山高而且峻。譬有顶烦恼亦高而最极。无学离有顶惑。如摧伊师迦 摧灭高幢者。第八。言摧我慢 已断五支者。第九。已断五上分结。并五下分结 成熟六支。即第十。成熟六念。又或轨则所行等六支 一向守护四所依止。第十一。守护四依。依法不依人。又常乞食粪扫衣等四依止。又守护四念住等。名四依止 最极远离者。第十二。有学已离诸恶趣等。今无学胜彼。名最极远离。又或离邪行。或离杀生等胜有学 独一谛实者。十三。明无虚诳。又离妄语。名为谛实 弃舍希求者。十四。至极位故更无希求。无不与取故名不希求。无浊思惟者。十五。唯善无记思惟。无不善染污浊思惟故。又无邪行浊思惟故。又无杀生浊思惟故。此上四即十恶业道中前四种亦得 身行猗息者。十六。居有学位身有硬涩。今无学常得轻安故。身行猗息。即猗乐也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十七。得俱解脱。或唯慧解脱也 独一无侣。言最胜故名为独一。非余有学等侣名为无侣。即十八也 正行已立。十九。谓入涅槃行已立也 名已亲近无上丈夫。二十。明与佛同证人空。亲近于佛。佛是无上丈夫 具足成熟六恒住法。乃至意正念正知。二十一。明常住六恒住法。六恒住法。以舍念正知三法为体 彼于尔时领受贪欲等。乃至愚痴无余永尽。二十二。离三不善根。彼贪嗔痴皆永尽故 不造诸恶习近诸善。二十三。明断恶修善 其心独如虚空净水。二十四。其心如空无染。如净水无浊。又如空无碍。如水明净。如水无尘 如妙香檀普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养。二十五。明如天帝宫中。有妙香檀树。天帝天王常生恭敬。又罗汉身。或如一香檀木。言无惑自在故。常为天帝等恭敬 住有余依般涅槃界。二十六。明得有余涅槃 度生死海乃至亦名任持最后有身。二十七。明此身得涅槃。但任持一身 先业烦恼所引诸蕴。乃至永灭涅槃。二十八。明得无余涅槃 当知此中有如是相。乃至五者用不能贮畜受用诸欲资具。二十九。明不习近五种处所 如是不能妄计苦乐等。乃至无因而生。三十。明知诸法从缘而生不生妄计。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应记事。三十一。明已知佛法故。他问无不知。十四不应记事中。不生怖畏 又亦不能于云雷电等下。三十二。明无我故无怖。此为三十二种罗汉功德也。
论云犹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咒术异论根本者。文章异论。必依名句等方成。今声闻行。必依此相应教法。教法为彼根本。如名句等。
独觉地第十四
独觉地种性有三种人。或一人具三。一人具三中。随增性说。故有三种。或一人约三义故说三种。道中有三种。第一初发心时。值佛修百劫已。成果麟角。今论别说经百劫已值佛出世 又解。百劫中虽修行。未修蕴等善巧。经百劫已。值佛世方修蕴善巧。在后身方成道麟角 第二道。先值佛为说法。不满百劫修。或九十劫。乃至一劫修习已。于暖等位。修习蕴等善巧。于此身。不能证初果。或家家七生。一往来一间等。于后身得独觉果等 第三道。值佛修习已。于此身得初果。或七生家家。一间一往来等果。复修蕴等善巧。于当来世。证独觉无学果。习有三种。一第一如文。第二即用前道有二故。习亦有二。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九
写本云享保七(壬寅)年正月九日以本谈义屋本令一校了(云云)
旹享保八年(癸卯)五月廿二日一交加点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九)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论本第三十五六 菩萨地第一第二)
基撰
菩萨地者。菩萨所依。谓诸万行依止。如地故以地名。名菩萨地。又此地中。有四瑜伽。一者持瑜伽。二者随法瑜伽。三者究竟瑜伽。四者次第瑜伽。今创明第一瑜伽法名。初持瑜伽处者。释如声闻地。又初持瑜伽中。别有三持。谓种姓发心菩提分法。总合论初有十八品。种姓在先。名种姓品。此之一品。唯种姓持。第二发心品。即第二发心持。余十六品。菩提分法持。如下广说 问曰。前三种持。明诸万行。三处何别。遂三周明耶。义曰。如瑜伽释家最胜子释。初持明十二住。唯所行之法。第二随法。明十三住。通解如来住。明能行之法。第三究竟。合十三住。为其七地。七地者何。始从增上意乐。乃至究竟。此持明学成满。重明因果。虽三周明义。其意不同。持者有三义。一前能持后。如种姓能持发心。发心能持行方便。故说名持。二堪任名持。有种姓者。有堪任故。三因果名持。即种姓等行发心。能成佛果因果名持。
论一颂中总有十法。十法者何。如次文自列。前三瑜伽。摄此十法。初一瑜伽。唯摄持一法。第二瑜伽。明次四法。第三瑜伽。明下五法。即谓十八品。第四次第瑜伽。唯偏简前三瑜伽所有次第。更无别法 问此四持中。何故初得持名。于此持中。明三持故。一者种姓。二者堪任。三者为菩提分法。三义名持。广释于此。故得持名。余至文当解。
论曰云何名持谓诸菩萨自乘种姓等至是名为持。释曰。此略问答三持名字。何以故下。广释此三持。此三种持。录曰西方有二说。一说种姓持。如护月菩萨。取无始法尔种。即十信前发心持。即十信已去所有发心菩提分法持。即十信已去所行之法。护法菩萨义势同之。胜军论师义中少别。少别者何。谓种姓持。即无始来。有所知障性。可断边义。说为种姓。即义可断处。有无漏种也。发心持取十信时。有漏闻思慧等菩提分法。义同于前。
论曰以诸菩萨自乘种姓为依止故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势力等者。此第一解。种姓持。义曰。今解此文且为二说。一者依止种姓故。有堪任势力。得成菩提。即以种姓有堪任势力。能建立大菩提。二者以自乘姓。为依止故。有所堪任。成正等觉。自乘种姓为能建立故。有大势力。证大菩提。种姓为此二释。下解发心菩提分法中。亦为此二说。又有别异说种姓持。即法尔种。谓十信前二发心持。即十信已去三菩提分法持。即十解已去。又说种姓持。谓十信心。二发心持。谓十解位。菩提分持。谓十行位。虽为此释未有逗留典诰。不凭据如何依据。又种姓持。谓法尔种发心持。十信前十万劫初发心。亦得取初理真发心亦得。
论曰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虽有发心及行加行为所依止定不堪任无上菩提。释曰。且有三释。无种姓人。实未有时能发菩提心义。假设为论。故为此言虽发心等。是第一说。决定二乘种姓。亦名无大乘种姓。虽复值缘发菩提心。亦不堪任故。故说虽发心等。是第二释。即法尔无种姓人。实虽发心。究竟毕退。不能得彼无上菩提。此第三说 问曰发菩提心非求世间果。此现行心从何种生。释曰从福分善种生。非无漏种。无方便无漏慧故。故论云唯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等。
论解持异名中。亦名为助因依阶级前导舍宅者。助成果故。能生果故。依得果故。随说位故。导生起故。含摄藏果故。如其次第配助因等。
论曰如说种姓最初发心所行加行应知亦尔者。释曰。如种姓有前助因义等。当知发心等亦尔 问曰所行加行是何。前明发心持。名行加行。今此复名所行加行。释曰。所行能行两种名异。所行之行。谓菩提分法。能行之行。谓彼发心。故前发心名行加行。今此准文中菩提分法。是所行加行。两种别也。
论解种姓有二中。本种姓习种姓。如新薰三义随所应立之 有人云。护法菩萨取地上名习。不然。地前十信。不生无漏种故。生彼种时名习种姓。随增说生。护月论师义别。唯胜军师。本种姓于所知障可断义用立之。习姓即十信时。取有漏闻思等种是 问曰。增上生见道云何。释云言有二义。世第一法。或苦法智忍。为增上缘。生苦法忍。于有为中。唯此一无漏。不从因缘生。二或用世第一法。为因缘生。串习多时。所知障可断有漏善最胜。最胜义故。得为因缘。发生苦法智忍。此论师意。用为因缘。即如后解。先师所立义增上缘生。既古所传故。欲别一义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护法义。有人云。护法十信时未别种者。不然。广如别辨。如仁王经说有差别。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坚心。信位中名习种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为住心坚心。即十回向。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如彼经意总说。习种姓为众多姓。即彼经云。习种姓者。谓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种姓者。谓在住心。住心彼经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种姓 问何故彼经。先明习姓。后明本姓。释曰。即初修习时。名为习姓。后习已成姓。名性种姓故。此先后非如此论义 问曰何故彼合二十心为十住。花严等开为二十心耶。释曰简前后故。前初发生增上信故。故简异前。既不邻近。初见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回向彼经说。为道种姓。邻近见道无漏道故。见道已去名行种姓。是彼经意。今此论意。理必不然。性各别故。
论解种子粗细中云。又此种姓未习成果说名为细未有果故已习成果说名为粗与果俱故。释曰。此取十信初熏。无漏种增倍故说粗细。非是余位。云何名俱。如护法义。更别成种。新生之种与旧种俱。可如此释。如护月义。但令旧增。即当念中新增之种。义说为果。旧本之种义说为因。故言俱也。又前念望后念。虽异刹那。因灭果生。由因有故。能生其果。故说为俱。如胜军义。无始有漏善法种名因。十信初时因缘。无漏教熏成新种。此种是果。无始种为因。因果同时故。说为俱也。
论云于其种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等。乃至尚不令他欺罔于彼况当自为者。此中意。谓人有种种宝。心迷倒故。不能收拾。不能防护。先寄于他。心迷倒故。不能记忆。菩萨能正开悟。云尚不令他欺罔于彼。况当自为。
论云其性好乐广大财位于彼一切广大资财心好受用乐大事业非狭少门者。谓菩萨心广大故。心好受用。非少财位。其性好乐广大财位。以事业广大。而非狭少故。又前已明。施物虽少。而能均布惠施。广大而非狭少。今明性好乐大财位施。能均布事业。广大而非狭少。即与前文少物多物好乐为异也。
论云重于法受及重后世者。此一义。谓菩萨于四法受深生信之重。谓深信也。四法受如四卷下文自解。谓现在苦乐未来乐苦等。及后世报。菩萨深信。信故言重也。又深信四法受。及信有后世故。于少罪中。尚深见怖。何况多罪。故不造过。于此戒中。具有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受法。寻读配之。下亦明十业道。依文寻之。上下复有三种戒义。谓律仪戒等。宜寻取之。忍中但有耐怨害忍。
论解精进中。具明三种。始从谓诸菩萨以下。
至思择方便要令究竟。明加行精进。次凡所施为下。至懈废退屈。明被甲精进。于诸广大事乃至何况小事来。明无怯弱精进。静虑中亦三种。始从谓诸菩萨。乃至及远离所深生爱慕以下。明方便静虑。性薄烦恼下。乃至况于亲品及中庸品。明饶益有情静虑。若见若闻下。明引发神通静虑。此解第三中。论云于法能受能持能思。如十地论世亲释。以闻思修三慧配之。闻谓受记。忆思不忘名思。即此思能生修。从因为名。修慧名思。此别一意更勘十地论。别自解释。慧中看意。无别明三种且配之。性不顽钝。性不微昧。性不愚痴。此三句三慧。次第配之。以上诸句 论菩萨谓但能成熟俱生慧。即生得善。亦能入一切。明处境界。即方便善。此二句意总也。配三慧。下文亦总明三慧离过。能有力思择。又性不顽痴。当加行慧 论此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后成熟生得善。其后得慧起言说故。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其无分别慧。异前后故。此中不重论。又释此总论菩萨慧。未必别明三慧。
论云应知是名能比菩萨种姓粗相等者。以菩萨细种姓相难知。今以行比知种姓故。言能比菩萨种姓粗相故。此段初文云。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萨。其细相决定实义。唯佛能知。此中且推于佛。不言我亦不知。古人云弥勒不知者。谬也。以善戒经云。种姓粗相。我已略说。诸余实义。唯佛能知者。当释迦亦不知也。且知推佛。非弥勒不知。但言佛究竟知我亦知不究竟。宁有此义。若总言弥勒不知谬也。
论云种姓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等者。此中白法。谓前六度四随烦恼。如次下自列。其无始种姓菩萨。未具为四种。或不具四染污时。姓与如是六度相应。若彼四随之所染污故。白法不现。
论云若无种姓补特伽罗虽有一切一切一切种当知决定不证菩提者。相传云。一切有三种者。初一切谓佛。第二一切。谓学行。第三一切。谓三世。言无姓人虽有佛及所学行。三世中决定不证菩提 又释。初一切者谓佛。第二一切者。于所学行无颠倒执。第三一切。谓方便急速。翻前三因缘。但除根未熟无种姓者。亦得值佛学行。急发愿等。无第四根熟。当知决定不证菩提。
发心品者
即第二发心持如前释。此愿以何为体。谓欲信及胜解为体。或后得智为体。故十度中前六是正智。后四是后得智。愿居第八故。以后得智为体。若克性。即欲信为体。然如摄论两处文自释。若准次下文。以决定希求为体。希求即欲数也。
论云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能摄受其余正愿。下解发心中文云。最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为上首故。等者此中最初正愿发心。皆猛利故。能摄余愿心。又此初愿心为上首。先起余愿心等。皆是此种类故。是初愿心摄。
论云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有五种相谓自性者。即结前五又字义。依次配之。
论云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大乘。至是故发心趣入所摄者。此中意明。初发心菩萨。名趣入大乘菩萨数。此约随世俗情说。为趣入大乘菩萨。非真趣入。真趣入者。谓初地以去菩萨。若彼菩萨。即是实义。非世俗情言说道理。
论云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是趣入摄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学所依止四句。即结四又字义。
论云四缘四因四力者。缘疏因亲。力为助伴。通明因二种。故有三别。
论云十随烦恼者。即下十种多字是也。其间忧苦恶行等。是随烦恼者。以随他烦恼生故。名随烦恼。非体是烦恼。又以多为名。名随烦恼。体非是也。在随烦恼门收。名随烦恼。
论解四因中。第二因云。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与前四缘中第一缘何别。彼缘中但见作神通。未摄受教诲。今教诲是亲故。是因也。见作神变。是疏不教诲故。是缘也。故二有别。因中第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与缘中第四未劫时等。救度众生何异者。缘中但自创发心。令他发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亲故因也。
论云依四境处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断绝者。四境谓前列他自受苦等。若见自。若见他。随遭一苦。起下悲。若见自他随遭一苦。起中悲。若见自他受无间大苦。起上悲拔济。又或于四境。一一皆能起上中下悲。
论曰若诸菩萨依止总别四因四缘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者。此中意。明前四因四缘中。若别依一因一缘。或总由四因四缘。而发心者。于四力中。且依二力。谓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别依一力。或总依此二力。而发心者。此皆坚固不动。若别依他力及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此不坚固。亦非无动。若斯四缘中。初缘是近佛菩萨等。今此文者。别依总依。皆坚固不动。他力亦是。谓佛菩萨等他。即在不坚固非无动中收。此何相违。述曰不然。他力者。谓王及有力者。逼令发心。非如见佛菩萨。见佛菩萨自发心。在缘中收故不动。为他逼发心。是他力故动收。又加行力。是不坚固非无动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摄受。是坚固不动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摄受。是见菩萨教行行等所遇之缘。胜人加行力中虽遇友。乃世间之善士非如菩萨。故有别也。又义且约一义。此中判为坚固不动等。如实者缘因中。有动不坚固者。他加行力中。有不动等者。且约一义别故。为此论也。
论云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何等为四。如文自列。此与前四因相违。动翻之即是。
论云摄眷属过有其二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者。谓于违起损减染污。于顺起增益染污。故名二事。
论云由此菩萨成熟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者 倍轮王福等。谓诸恶鬼魍魉。所不能近福。余身无病福。勇猛作义利福。无倦说法福。粗重转轻福。用咒多验福。此中言。咒句明句者。谓咒句泛尔非句。即咒有明辞。或此咒。或有明力。威神大者。名明句。众生用之无验。菩萨用之即验。所恼有情。柔和忍辱福。随惑微薄福。在国无灾福。速脱恶趣福。能厌诸苦福。
自他利品
自下十六品。即一持。第三菩提分法熟。此一持。十六品中。大分为三。即论云。略说菩萨若所学处若如是学若能修学依。旧远法师云。自下发心持有二。初之五品。明所学法。次十一品。明其学行。今曰不然。依此论云。有三种所学处。即前五品所学之处。是第一。若如是学。即第六一品。明如是学损学法。当第二也。若能修学。即余十品。明能学人行。当第三也。初所学处。有五品七法。七法者何。如文自列。五品者何。束七为五也。云何束为五。谓自他利品。真实义品。威力品。成熟有情法自佛法品。菩提分法品。第一第二合为一。束五六二法为一故。但名五品。此开七法。应别处彰。今于自他利品首开者。以从菩提分法持首列也。菩提分法持。从最后品。持得为名。
论第一解纯共自他利中。初明纯自利。欲明自利。先明自利障法。谓诸菩萨。于纯自利利他。乃至不越随顺菩萨仪故。此中有二。初明所应断法。即违越之法。不顺菩萨仪者应知应断者。是第二明所应修学不越学处随顺菩萨仪者。应勤修学。且总明所断所学二法竟。自下别明自利障法。有八随义应知。
论云第二略解自利共他中云。若诸菩萨或悲为首或为回向无上菩提及为生天于一切时修施忍等乃至自利共他者。此中意。由起悲拟利他。故求菩提。为利他故。生天利物。教化众生。非如前应断中。执天为胜乐。求生天。今为他物生天。即以悲为首故。修施忍等。求菩提乐生天。皆乐利他故。名自利兼他。
论云又除如前所说诸相其余一切等。乃至菩萨于此应勤修学以来。此中翻前自利障。应准名自利。今论云。翻前名自利共他利者。若独翻自利障。唯行自利行。应唯是自利。以自利是障。菩萨不为。今意明言。坏兼物故。虽翻自利。亦有利他义。障中亦尔。若唯望自利行。即唯自利障。若言欲兼物。亦有他利障故。下解他利共自中云。又除如是前所说诸相。其余一切与彼相违。所有利他诸菩萨行。当知皆名利他共自。即翻前以邪见。修施以无因果见。犯戒离正行。为人说法。二法唯利他障。为利他兼自。此亦应是翻纯利他障。为纯利他行。今解意。有兼物之义故。虽翻障行通自他。上下二文相似也。菩萨以利他为本故。唯利他及共自他利非障。若自利者。是障纯利他行中有三。一为利物故。舍色还生欲。二为利物故。以顺先所得神通十方教化。三已圆满果故。自更无求。唯为利他。作大利益神通事等。解此三讫。勤学令断前二法。二法者。即前翻中二法者是。
论云利益种类自他利者。谓一法自行。令他行自他一种行一法。故名种类。四法受。谓此他世乐苦。共为四句。名四法受。论乃合第三第四二法双明 问曰此中明自他利种类。何故第一第四法。受此他世俱非利益。皆是苦受。此中明耶。义曰。菩萨不以第四法受。为利益自他。若此行无利益自他故。菩萨不为之意也。第五种类中。有涅槃及涅槃法等者。以得涅槃。世间出世间之自利兼人是。此第五因举前第二第三事乃泛明。第一第四意不取。又以四法受法自利。知可行不可行故。亦兼与人。亦知可行不可行。自他俱知可行者。行不可行者。不行故俱为利益。
论解五种乐中。略出体性。言因乐者。以三法为体。谓顺乐果业。及根尘二法。能生顺乐受触者。此三是因乐体。即通五蕴性。以通取顺乐果业故。相应共有皆因乐体。通五蕴为体。二者受乐。即喜乐受。通漏无漏。为受乐体。三苦对治乐。如文。谓寒热等苦息所。生起乐觉。即以慧为苦。对治乐体。又苦无之处。义说为此乐。非实有体。以下文中。自当简释。即随所得或通五蕴。是此受体四受断乐。即以想受灭定为乐体。即是厌心种上立灭定。灭定位中。所有厌心种子。皆此乐体。论云以定为乐体故。五无恼害乐。论有四种。一出离乐。即出家人。下文结云能随顺故。即随菩提乐也。二远离乐。谓初禅中所得离生喜乐。即以受数为体也。三寂静乐。文言二禅以上诸寻伺息名寂静乐。即以第二禅以上定。为此乐体。以除寻伺故。亦以慧为乐体。四三菩提乐。即正觉。谓无分别智乐。或通取后得智。为此乐体。以断惑得此智。所得无为涅槃乐。是此乐收。为证寂灭故说寂灭。从心心所收。乃五乐体性也。又此五乐皆是有为。不明无为故。不取涅槃寂灭乐也。
论云言因乐者谓二乐品诸根境界若此为因顺乐受触者。此言因乐者。即与乐为因。名为因乐。谓根境二法能生乐受故。名为二法。是乐因也。又根境亦能生顺苦受触。今取生顺乐受触之根境。根境在乐受位中者。是故有品言。又释。二乐品者。即乐自性中。有漏无漏乐为二也。又身心乐为二也。今文中言根境为因。能生漏无漏身心二种。二种乐也。不以根境为二。但以为因。意举所生之果。谓漏无漏乐。取能生之因。根境为乐因也。又二乐品取。如前漏无漏身心等果。二兼取因。根境二为二乐品也。虽举果乐。意取因乐。
论解第二受乐中云。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等者。三因缘即根境二。及顺乐果之业为三也。更别解。取如前别义中。
论解简诸乐是自性非自性中。简第四断受乐中云。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者。此中灭定是无漏故。前加行心亦是无漏。而言所厌是苦者。远从所厌有漏为语。如彼无为。其实无间道已得想受灭无为。后久时方得彼定。于得定时。却从前无间道时所得故。名想受灭无为。今此亦尔。定是无漏加行非有漏。从远所厌为名。名为厌苦。虽远心亦是有漏善。以胜义理故亦是苦。又同想受无为者。是大义。
论云诸余所有无恼害乐等者。谓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是随顺菩提乐故。是菩提分故。能引菩提乐也。如前可知。
论云当知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所摄因乐。乃至是所宜者于诸众生即应授与等者。此中释前五乐。应思择可与不可与众生义。若第一因乐中。取顺乐果业。第三第四第五之乐。应一向与众生不应思择。其因乐中。根境二品。及第二受乐。应观可与不可与方与众生。此中有妨。如第三苦息除乐。有一众生。先为贫苦。不获造罪。菩萨为息除苦故。授与财宝。既获财宝。乃至放逸造诸罪等。岂不授与。此乐时能生诸罪。能生诸染。又无恼害乐中。出离乐。寂静乐。是色界定。亦通有漏。是有为法。若授与众生。众生得之不废。虽生色界起贪定味。不学内法。计为涅槃。后还生恶趣。众生得之。非无有罪。非无有染。何故不同受乐。观彼众生可与不可与。乃言于诸众生一向授与耶。又乐受自性中。通漏无漏。何故不言有漏者。简择思惟无漏者。一向授与如彼因乐。顺乐果之业。一向授与。根尘因乐。即不授与。此因乐有二种。有与不与受乐。既有二种。亦应与不与。远师云。顺乐之业。摄彼决定应与者故说之。决定饶益。即有众生起顺苦业。菩萨不授。若起顺乐业。决定应与故。彼受乐中无漏受者。摄彼决定。应利益者不能尽故。不得偏说。所作无量故。如四禅决定应与者与之。无漏受不然 问若有根熟。欲入见谛。堪与无漏者。亦是决定。何故不与。前解非也。义曰。若约实理。受自性中亦得。如因乐分别。但以有性无性别故。无漏受不应一向与。又可入一地。不可入地。别故不应一向说授与。设令入地人。一向应授以与。不令入相对故。故合为例。若尔断受乐。无恼害乐。如何通。答思惟漏无漏。别受性故。以何不同因乐。体有三种。得作分别。又断受乐等一向授与。唯约今得人。即知已显无漏受。亦令授与。以文影显故。不说受乐也。
第三十六卷
自下品中。大文第三。明因摄果摄自利利他。即于因果中。皆有自利。兼他行故。
论云一者异熟因异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者。准下文中异熟因果等。别明福智因果等。合明别明。异熟因果中有三。一正明异熟体。此异熟体。勘下信言大势具足。未必皆是无记之果。但于果时有增上果。或等流果名为果熟。若在地前。唯有漏善业感。若在地上。亦通用无漏为滋业。又若异熟无记果。唯是有漏。在地前摄。通有地上。若增上等流果。如信言大势等在地上。通漏无漏。以在后得智起故。如是等是异熟体。二明异熟因者。准下文有八种。若在地前。唯有漏善业。若在地上。通漏无漏。若感有漏果者。此因名有漏。若感无漏果者。此因名无漏。是名第二异熟因。第三明异熟果者。不是前业所感之果名异熟果。即异熟体是业所招。名异熟果。得异熟已依异熟体。起诸身语等行。是异熟之果。即异熟体为因所发身语等为果。此果在地前地上。皆得通有漏无漏。准义应知。是名中之异熟果。第二通合明福智中亦三。第一先明福智二种体。二明福智二种因。三明福智二种果。以六度摄福智。为福智体。多少文违至文自解。通地前地上。通漏无漏。其福智因。亦通漏无漏地前地上。即能生福智之因。其福智果。即依福智所起利物利生等。为福智果。此若因若果等。皆唯是善通漏无漏。余至文当释。第一解异熟中。第五信言具足云。众所信奉断讼取则不行谄诳伪升称等。乃至信言具足。第六有大名称流闻世间。乃至大势具足等者。此中非以无记法为异熟体。以从先因所生。今得等流果。以从先因生故。于异熟中明。以此文知。通在无漏地上得有。又知异熟中通善性等。
论解因中。云慧施光明鲜净衣物名形色因者。言形者。非形显之形。若形显之形。即有光明。显色因感形色果义。故知形者。但是身形之形。以通显色为因故。又同聚故。即以显色为因。感形色者何违也。故形或是形显之形。
论解大势具足因中。意者。以供养三宝尊长等。发弘誓愿。愿中当来世。摄持种种功德。致于自身中。由此供养发愿等为因。当来感大势具足。是此中意也。
论解人性具足中。云由二因缘施他人性者。谓他妇女乐自形丈夫将转根失男根者。菩萨劝彼摄护令不转根。又为说法。令彼女人及丈夫。因菩萨劝故。不乐女身当得男身。转根者因菩萨劝故。得不转根。名施他人性论别解三因缘中。第三田清净云。当知略说能正发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清净者。谓无间常委所作。发此加行时。及得随地等。摄前加行所希之果。乃至以佛为前前所希之果。此加行等若因果。皆堪能福田故。名田清净。
论第三解异熟果中。形色具足果谓。乃至凡所发言无不听用者。此如异熟中信言具足何异。若此果依彼异熟而生。但依彼所生。即是果何必要有所属。以形色端政故。人皆信用。又前信言中。于升称等无差违故。所论升称事。无不信受。今以形色端政故。所说之法人皆信受。故有不同。非即一言两处明信。
论解自在具足果中。云能以布施摄诸众生等者。问何故异熟大财大朋大属。皆自在具足。今果中但言大财为果。答曰。前实作法有大朋等。今以四摄事。配信言大势具足故。唯布施无大朋等。故不相违。
论大势果中。亦有出言。皆为信用。但以所因别故。言皆信用随因亦别论。若诸菩萨自有力。能不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自事不随顺。作如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炽盛等。准前卷。唯自利。是菩萨障纯利他菩萨事。今此亦尔。若自有能未能化有情。于自事中。不名随顺于他。不名炽盛。若自无能善能安处。所化有情能化他故。是菩萨事随顺而作。以自无知无力能故。于他不名炽盛等。以有智慧力能。成熟彼物故。名为炽盛。
论云福有三种谓施戒忍智唯一种谓第六度精进静虑通福智分者。如余处文。又前五是福。第六是智。又云前三是福下三是智。今并于此。总有三文相违者。如实前五为福。第六为智。是今此处约遍策为论。故通二分。又前三是福理定。后三是慧者。以精进静虑。通策慧故。随慧收。隐策福故。不说通福遍策之义。如文可知。如对法第二卷抄会。
论解依静虑通修慈是福不言施等者。在散心故不说。又显文唯有无妨。
论云是故二种于证正觉虽俱是胜而于其中等者。二种谓福智也。略简异熟。非正证菩提因故。
论解第四现法自利中。云又诸如来现法涅槃所有世间及出世间等者。此中意。谓如来证涅槃。世出世法。菩萨并成熟之。以智为首故。名为自利。若以悲为首。如前所说。诸自利行名为利他 问曰何故前卷说自利是障。今名自利是菩萨现法也。答今此自利。实兼利他。以智为首。以悲为首。在义别故。义说自利。非一法中。有唯自利。若前障者。于一法中。唯有自利。无利他故。不同彼障也。
论曰若于欲界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等。乃至修习后法自利利他者。此中意。谓欲界死。还生欲界。或生色界。色界死已。还生欲界。所得自体财宝。又现忧苦。俱修善因。于当来世。获善果故。故他世自利利他也。
论第五毕竟等门中。云若诸烦恼一切永断若诸所有八支圣道若此为依获得世间善法是名毕竟等者。如无学身中。因无漏八道支力增上缘。生有漏善法。名毕竟也。唯此生故。已至极果故。
真实义品
即菩提分持。十六品中。次第二品也。言真实义者。依文所明。且如三性。遍计所执法尔体无。依他圆成二谛说有。今有言有无。即言无称当真实。今明此义。名真实义品。何故自他利品下。明真实义品。前自他利。就行明法。行必依理故。自他利后辨真实义。诸列品次第。大文同此。如涅槃初明慈悲不杀等行。后明四谛如来性等。约理而言。如是等经。例非一故。前品后明真实义。
论云一依如所有姓二依尽所有性者。且如二智如所有姓。即无分别智。缘理之智。如境道理称实性而观。尽所有性。即后得智。缘事为境。尽境界性。而能观之。此解大分以理事智别。又观四谛十六谛三空门等观智。名如所有性。八观心虽后得智仍出世。后得缘相见道有性真如故。名如所有性。若后得缘有常无常有漏无漏等事。差别门不作相见道真如解之世间智。名尽所有性。此即约后得智。分为二智。谓世间后得。出世后得解。
论云复有四种一世间极成真实。乃至第四所知障净所行真实者。初谓世间世俗共许。是有依世俗理。此法是有除所执之法故。名世间所成真实。以共许故名为真实。即唯有为有漏法。若无为无漏法。是道理所成出世间故二道理所成真实者。谓有智者乃至随观察行者。依止现比至教量等。道理所成之义。即通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法。若第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依论文通二乘加行等智。即三乘所得三智。三智之境。涅槃无为。四谛等法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体。唯有漏中加行智。无漏二智。及涅槃无为。是即真实体 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者。即无分别。后得智。断所知障所得之二智。及因断所得无为真如。是此真实体。即明无漏无为。又后二真实。唯取因二障断所得无为。不取智者即唯无为非通有为。
论解世间真实中。云何世间极成真实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者。此意明。一切世间人。于众事中。随众事所起言说。意解所证之事。众共许者。是此真实体故列 谓地唯是地等者。是此唯是此。乃至非不如是。谓此地唯是地。是水唯是水。不是火风等起。决定解世间共许故。无始传来非今卒虑。此等是真实体。
论解道理极成真实中。云能寻思者能伺察者住寻伺地者下。谓如欲界。有人一时不起寻伺。若人有起此寻伺。名能寻伺者等。若以欲界对色界。名住寻伺者 又说能寻伺等者。明正起寻伺时人。住寻伺地。谓成熟寻伺人 居异生位者。谓圣人住无漏故。不极散乱多论义等。异生多散乱故。多乐论义故。唯据住异生者。又圣人虽有见谛。有比现圣言量等。少分而有。有已证得故。凡夫一向未证得。多生比智故。多理极成中。明凡夫比量道理。极成于法。
论解第三真实中。云若能引无漏智者。非有漏加行智故。云何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不缘无为涅槃耶。义曰。论云不正。是缘涅槃智。此能引无漏智缘涅槃。亦说此加行。为此中收。
论云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者。即数习离蕴外无我见也。
论大文第二解无二中。云此中有者谓所安立假说自性即是世间长时所执等。乃至如是等类是诸世间共了诸法假说自性是名为有等者。此中意。谓一切境本自无有。今执者妄安立当有。假说自性。是有即无始来世间所执。起分别戏论。根本谓依境起名言分别故。乃至计有涅槃。如是等是遍计。有如是等所执戏论故。说之为有。
论云言非有谓即诸色假说自性。乃至皆无所有是名非有等者。此意明。谓如遍计。假说诸色等自性。为无事无相。即色等无事无相故。所依言说说言假说者。此无事无相所依名言一切。都无所依。无故诸计有色等。此皆无所有。是名非有。如是名计有非有。皆遍计所执。圣者除之。名为中道。
论大文第三。明修空慧。是菩提方便。此空空于遍计所执。不如前所言非有之空也 又即此慧是诸菩萨等一行三字。总明修空之慧。是菩提方便。何以故。以诸菩萨下。乃至成熟佛法及诸有情两行。明由有空慧不著生死 又能如实了知生死。乃至深心厌离一行四字来。明于生死中多受生死教化众生。不以无常等行厌背生死。求入涅槃。即不著涅槃 第三若诸菩萨。不能如实了知生死。即不能于等。乃至不能成熟佛法有情四行来。明若无智者多入生死。不能成熟佛法有情。若有慧者不入生死。善能成熟佛法有情。即不入生死。节异凡夫。不同凡夫起贪等惑。入生死故。菩萨不入即由智也。常处涅槃 第四若诸菩萨于其生死以无常等行深心厌离。乃至正等菩提三行四字。明菩萨不如二乘厌背生死。疾入涅槃。以无悲故。菩萨有悲。教化众生。不入涅槃。常处生死。即简二乘也。
上来一翻解讫。次下第二翻解。又诸菩萨由习如是空胜解故。即于涅槃不深怖畏。亦于涅槃不多愿乐。乃至是诸菩萨于证无上正等菩提无大方便以来。初正解。第二覆净前义。及解初正解中有三。初二合释。第三第四各别自释。初二合释者。论云又诸菩萨由习如是空胜解故则于涅槃不深怖畏亦于涅槃不多愿乐者。此乃至第一由有空慧故。若处生死。故不怖涅槃。第二虽了知生死能入涅槃。亦于涅槃不多愿乐。以有慧故。即第一第二合解也。何以得知。准及解中知也 第三若诸菩萨深怖涅槃乃至远离一切清净胜解者。由有烦恼等故。不善处生死怖于涅槃。不生希愿。遂不能发于涅槃界清净胜解。由无智故。不能断生死。即多处生死第四若诸菩萨于其涅槃多住愿乐。乃至不能成熟佛法及诸有情者。由无悲故。于其涅槃。深心愿乐。速疾入之故。不能成熟佛法及诸有情。若有悲者。不乐入涅槃。于生死中教化众生。不著涅槃。
上来正解有空慧胜利。若合初二解为三段文。若义即为四段。此中先总为三段。合义分为四段故。云第三第四等。从当知此中下。反知净义。此下有四。第一由无空慧故。不如实知生死。即杂染心流转生死。此反解。合解中。第一于涅槃不怖畏。第二若以无常行厌生死。则速疾入涅槃。即反解。合中第二亦于涅槃不多愿乐。第三若无智故。于其涅槃深心怖畏。即于能证涅槃资粮不能圆满。常处生死即反解上。第三远离一切法净胜解等。第四若无悲故。于其涅槃。多住离乐。即便速疾入般涅槃。即反解。第四不能成就佛法有情。今结反解故。论云是诸菩萨。于无上正等菩提。无大方便。次第三种解四义。以理准文可知。或第一正明四义。此初立宗。当知此中反解下。重释前义。就重释中二。初反解四义。第二正释四义。
论大文第四。解得无我智。达一切品类。平等平等。唯取其事。依他圆成实如虽复达之。不作思惟。此是依他此圆成等。如是无我智。行于境义。菩萨得平等见。得平等心。能得最胜平等之舍。又有云。此舍入见道时。最初得舍者。据即舍受不然。
论大文第五。略明成就佛法及诸有情。以六波罗蜜。准文义配之。随起何施乃至何慧。
论云虽有力能彼若求请乃至非无欲乐者。谓有有情。于己有恩。随己力能现前酬报。虽无力能。他若来请。随彼彼事。示现殷重。而为作之。不以无力能止他请。如何令他知我无力。我但无力非无欲乐者。意知息故。欲得酬报。
论大文第七意欲明所执非有。依他圆成是有。如所执诸法称言。今欲非之。说诸法离言。离言之法。正是自宗。欲显实破他简非取。是岂以直言。乃云诸法离言也。须有道理故。
论问云以何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等下。答中。谓一切法假立自相。乃至亦非一切都无所有。此中破执有二。乃至是言所行。是言境界。牒外二计。第二如是诸法非有自性下。重破外计成立自宗。二计者。谓一切法假立自相。乃至唯假建立非有自宗。明外计云。如能诠之名。与所诠之境。皆是唯假建。不称境故。如所执计。名实目得所诠之境。此境唯假建立。非有自性。言体是无。既计名所诠不称境。所计之境是非有已外八转计故。第二论云。亦非离彼别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言名诠所诠既不相称。即能诠名中。有彼色等体和合。此是称言。是言所行境界故。论主非之。亦非离所诠之体。彼别有一和合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者。谓若假立名等。即所诠之色等上。有是言所行境界义。名遍计所执计。所诠称言。是言境界。色等与名和合。即名中和合。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者。不然。虽所计非实妄性非无。外人若计所诠既无。即前所言。所有自性等。亦是非有。故论主第二论云。如是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说。亦非一切都无所有。即所诠如遍计所执。言所说法非有性者。亦非一切都无所有。言有依他妄境非无。此破第一。名诠所诠称外境计。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无所有者。外所计言。与名称所目法。此不离言。前非之言。此是非有。今指言如是所执和合非有者。亦有依他妄计在故。亦非一切都无所有。又释初乃至唯假建立非有自性来。明破外计。如名下所诠之法。称能目名当知。一切色等法。唯假建立。非有自性。言如所计之外是无。外人既见所诠是无。不称言故。可随转计之。如言是名所目之法。不称色名者。应离所目色外。别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今论主非之故。言亦非离彼别有自性是言所行境界者。虽作是非非所计有。其依他性等体。是非无故。
论云如是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说亦非一切都无所有。如前所计如言所说。非有自性之法。如所执者非有。如依他妄法。假立名言。此法亦非一切都无所有。不可无依他等。非有自性者。谓遍计所执。如言所说 亦非一切都无所有者。谓依他等有也。非但依他离言法是有。其所执非有之法。有妄情在故。亦非一切都无所有。所以第二论云。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无所有。上来既明所计非有。依他圆成是有故。
论问言云何是有。就答中应言。若称智离言法。依他等是。今取能照之智故。乃至云唯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其后得亦得缘著真法不妄。今取正缘者故。唯据无分别智。
论云若于诸法诸事随起言说即于彼法等。乃至制立众多假说而表诠故者。重破外计。计既云名目所诠。所诠称名者。如一法上有称多名。应所目法称众多名。有众多体。既能目名。多所目法体一。故知名于法上。假立众多诠表也。上来虽明名于法假说。亦非于一法上有。一切诠表决定可得。如一青色。虽立假名说为青色。不可以假名故。亦说为黄色。只可于一法上。随所立假名。如眼等。并众多照了导等。不可立余假说耳等名。而目于眼故。
论云亦非众多诠表决定可得。乃至非余假说此义等。以此理故。虽所目法有众多名。或具名眼等照了导等。或不具唯说一眼。若等目所目法。望所目法。皆非实有故。
论云是故一切假说若具不具。乃至有体有分有其自性。彼法者。谓能诠教法等。彼事者。谓所诠体事等。有体者。总指法之自体。有分者。别解法之差别分。
论云又如前说色等诸法随假说有自性者等。乃至而有自性等者。此中意。重破彼外计云。如前所说色等诸法。若随假说有自性者。言随名即有所诠者。要先有所诠事体。然后随情所欲制立假。汝既言随名即称目有所目者。先未制立假说名前彼所诠事应无自性。以随名方有事故。即名未起前。彼事无也。未起名前。彼事既无。而现诠表能诠之名。不应道理。假说之名。既无所有所诠法事。随能诠名有自性。不应道理。展转破之。
论云又若诸色未立假说诠表已前先有色性等。乃至当知诸法离言自性者。外计云。诸色未立前。先有自性。后依色性。假立名色。摄取于色。今牒计云。若是者。是则离色外。假说诠表。以后依色性。制立假说故。如婴孩等。初生等时。先见色性。后若依色性。制立假说者。此婴孩儿。于色根法。于色根事。应起色觉而为色解。此婴孩儿。先见于色。后不依色。而起色解。故知先有色性。后依色性制立假说者。不应道理。而何婴孩儿。而实不起色等觉解。由此因缘道理故。当知诸法离言自性。上来合有三翻破。准牒文知之。
论解二人失坏中。云二者于假说相处假说相者。依他性名假说相假说有色等相故。圆成实性名为相处。即知假说依他。除所计处有真如故。
论云于色等法实有唯事起损减执者。此拨无依他。
论云若唯有假无有实事既无依处假亦无有是则名为坏诸法者。云若唯言有假说等假依他。而无圆成者。圆成是假说。依他依处既无依处。何处得有假说依他。又假说者。谓所起计是有。而依他圆成实事是无。起遍计时。名依二性。而无所依二性。而有能依遍计者。而名坏诸法。
论解恶趣空中。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者。谓真实义。由遍计所执无故名空。于此依他圆成上。遍计所执空。二俱不信。此名恶趣空。何以故。由遍计所执彼实是无。由依他圆成此实是有。若作此理。汝可说空。若说一切依他圆成都无所有。依何处所。何有此空。何故名空。以无依处。及不分别知。遍计空故。汝亦不应言由遍计所执。此于依他圆成等。此既说为空。以拨无依他等故。故无依处及所计空体。以不解故。言名恶取空者善取空者。谓由于依他性。此故彼遍计所执空。即由所执彼无故。正观为空。以见依他时。知无所执故。复由依他相。此故余圆成实是有。即由圆成余故。如实知有。
论云谓于如前所说一切色等想事。至都无所有。后望前所执无。是故于此色等想事等。至说之为空。重解依他说所执空。
论云于此一切色等相事何者为余谓即色等假说所依者。重问前解。实有中言余义。谓即色等依他假说。所依圆成是依他之余也。
论云谓于此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假者。此观依他也。观依他唯事。此唯事。唯是假有。非真实有。以下论文。方明圆成实有义。
论云引教中。云如佛世尊转有经中者。有是有执即计名目所诠。其体相称。除此有计。名为转有经。
论云于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无所有亦无有余色等法性者。谓于遍计所想色法上无有。如遍计所执色等自性。非但无色等所执自性。于色法上。亦无有余有香味等诸色法性。
论云义品中。说即阿毗达磨经云义品。
论云散他迦多衍那子。即迦旃延字迦多延尼名。为种姓婆罗门。十八姓中即一姓也。如四姓中云李性也。散他者。即种性中。别一种姓。如一李中有其多。谓赵郡陇西诸差别也。
论云因陀罗。此云帝释。伊舍那大自在天世主人王也。
论云云何名为八种分别。一者自性。二者差别。三总执。四我。五我所。六爱。七非爱。八俱相违。前三法执方便。四五人执方便。后三三毒方便。又前三通二执方便。四五唯人执方便。此八分别皆不取。法执人执等正起时。以法执不感报故。既云能生三事。故知取法执等方便。若尔我见通不善性。何故不取者。若无执我见者不取。余不善者取之。后三不取根本者。简方便能生。及根本所生异。意明后三为方便。能生根本三毒故。亦取方便也。若与七分别相收。如文自思。前三能生根尘二法故。
论云分别戏论所依所缘事。即根尘也。
论云谓色等想事为依缘故等。乃至非一众多品类差别者。谓色等想事。为所依。为所缘故。名想事。言说所摄。名想言说所显。分别戏论非一生所摄者。即有为所摄名所摄通无漏法。今又解。前言无漏者。不是三分别所生。所生者。余所摄者。谓名眷属。所显者。谓诸根尘等法。是名所显故。第四第五分别。能生诸见根本我见诸慢根本我慢。以我见慢为余见慢根本故。若后三能生三毒。
论解总执分别中。云我及有情命者等。其我我所分别中。亦计我见。此有何异。答曰前总执。约二执我我所分别。唯人执故有别也。其寻思如实智通二智者。如对法抄。
论解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中。云如实了知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以彼事自性显说者。谓见依他非实遍计所执。似所执非实。彼性显现。八喻中言焰水者。谓阳炎似水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一(论本第三十七八九四十四十一二三四)
基撰
次明威力品者。前明真实智证之境。既有所证。不可虚然。谓乃成熟有情。现大神变。令生信心。令得圣果。若诸菩萨。自利利他。现大神通。修行正行。求当证果。若诸牟尼。证自佛事。起大悲心。运拔有情。现斯威力故名威力品。故真实义品后明也。又远师云。何故次明者。由依实义。妙用自在。故次明矣 五品七法中。前三已竟。次辨第四故云威力品。地持但云力品。
论云三者俱生威力者。诸佛唯成熟方便善。不成熟生得善。生得善唯有漏故。菩萨通有二种。今言俱生威力者。即方便善。先世曾习。今与身俱生故。名俱生威力。非号生得善名俱生威力。
论言开威力品类五种差别中。旧论云即前三威力八种分别有五种。此非也。是前品类。何故名八种分别。其六通义如常分别。
论云何能变神境智通者。此神境智通。是所化境。云何此中。言能变神境智通。以能变化作此境故。境从见说名为能变。又虽举所变。意显神通。故名能变。能变属智也。举所变意。能变之用也。
论解十八变。第五转变中。若于其地起水胜解即令成水如实非余等者。如诸佛虽有神通。不可转五尘根等。令成真根能见色等。似彼五根非实五根。其地水等。虽是外处。体各有异。如何变水成火。只可水质灭火质别生。于中堪为变用。其以佛威力故。令火中亦有湿性。而以湿性即为火体。若改性成性者。转无情成有性。即众生界有增失故。不可转性也。此中又转得五尘。
论云色香味触当知亦然者。故知通变五尘为其实用。下至决择别当自解。
论云梵先益天者。以在大梵天先故。名梵先天。云何名益。
论解制他神通中。究竟菩萨一生所系或最后有所有神通者。谓住睹史多天。唯有此彼彼生。尽此一生名一生补处或最后身者。谓已生欲界。即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又因即解坐道场菩萨。谓坐菩提树下。未得成道以来。名坐道场。故前三。
论云能化为身或化境等者。唯能变释。
论云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而非实根者。以根用不可化作故。众生界有增过故。不可似用其根所依处。即四五尘内外界故。可化得似。
论云若所化身与菩萨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自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者。以菩萨自起化故。故佛化作菩萨极相似者。名自相似。不尔非相似 或有诸佛菩萨虽灭度后由住持力而故随转者。如释迦佛。虽复灭度。由住持力。令法至今随转 或有暂时作利益已化事便息者。如须扇多。成道七日。即般涅槃。法亦随灭。无住持力。后不流布。故化事息。
论云解化语中。如频迦音乃至无依无尽者。
论云又能随念无间刹那次第所作无间断故者。作佛菩萨。能忆前刹那。前刹那之法。尽无始来。一切能了。于一刹那顷。能如是知。其小乘云。佛以初住智不能知前二刹那。若缘刹那时。刹那无量。故未缘得。五六十日已至老死。无有缘刹那义。今大乘佛菩萨皆得。
论云解天耳通闻声中。有作意不作意者。此据八地以还菩萨。若佛及八地以上。不作意位。缘无量世界事。
论云达罗弭荼明咒者。谓僧伽罗国。即师子国。有咒号达罗弭荼。即咒中之大咒明有神验。今初举之。天眼所见色中。复有作意不作意者。如声解。
论解漏尽智通中。了知漏尽得。即无漏得。得漏尽之得也。了知漏尽方便。即道谛也。
论解六度四相忍度第四相中云。无多怨敌。谓怨憎会。无多离隔。谓爱别离。无多忧苦。谓因怨会亲离所生忧苦。旧论云既无别离亦无忧苦者。唯于爱离生故。为二怨会亲离。今分为三。
定四相。第一相中。云能断烦恼语言寻伺喜乐色想。即初禅断欲烦恼。第二离寻伺语言。三四及四无色。如其次第离喜乐等。
论解六度相中。初施云。能以布施摄事。摄益有情。第六通以四摄事行中。四度中俱以同事。利益有情。即六度摄四摄也。何故布施中。不言劝有情行。施自己同之。名为同事。亦名利行。今且约随增故。说唯有此。非约实义。其实义者。何妨一一中得有利行等。
论解俱生威力中。明八相成道。旧八相者。一住睹史多天。二下入母胎。三住母腹。四出母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法轮。八般涅槃。若依旧地持。无出家涅槃入相。今此论依旧解。无出家一相。有余七相。依文自取。又若解。以神变为一。即无出家。此中亦具八相也。若以别说八相者。住天非典。下身生不取。一处中有即下生是。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今此无出家相也。不取处欲已为八相中故。
论解第一菩萨住天中。有三种事。映彼天者。一天寿量。谓彼天寿不依数量。有中夭故。今明菩萨尽天寿量。寿四千岁故。次上论言尽睹史多天寿量而住 有云。生彼诸天皆尽寿量四千岁者。不然。一文妨。二理妨。言文妨者。论言三事映彼天。第一天寿量者。彼天皆尽寿。菩萨即不映夺彼天寿量。此文相违故为文妨。言义妨者。经云菩萨下生。彼天皆随下生赡部。有今众生方生彼者。菩萨下时未满四千岁。应不随生。若不随生。彼佛经相违。若言相随下生便是中夭。此乃第二理妨。故义不成。又何缘彼天而不中夭。二天色者。谓天身量及光明色。菩萨为胜也。三者名称者。菩萨名闻遍十方界。故名称胜。
论解转法轮中。明证菩提已于六年中魔求其便竟不能得常俱行念每现在前。乃至无不觉了。谓世尊常观己身受想寻思。今无异念。常观无常生住异等。与此念俱故。魔不得其便。如旧地持云。观诸众生生住异等。今云观自身。观自身故魔不得便。岂以观他而不得便 又或可。此中亦是观诸众生。起愍念故。运心广故。魔不得便。
论云先举右足方移左足者。斯有何意。
论云食所食时有粒皆碎无口不殚。言佛食时饭粒皆碎。无口不尽。殚由尽也。又摄论说。佛食时诸天得请。余处利益众生。今此中言。碎者据有得碎义。其实化身示身。以佛事为正。
又论云三种神变一者神境神变等者。此即六通。言此亦摄。余三通具如对法抄 又以明等神变为四句。亦如彼论抄。
成熟品
即五品中第四品。七法中第五第六法。即成熟有情成熟自佛法法也。何故次明者现。证真实。现有威力。威力者何。谓六通等。既现六通。欲何所作。不过二意。一成熟有情。利他意也。成熟佛法。自利之意。佛虽自他利德具。观众生界无尽故。须此二意故。威力品后明成熟品。
论解成熟自性中。云安住于此若遇大师不遇大师皆有堪任有大势力无间能证烦恼障断所知障断者。谓此在决择分中。菩萨何以得知。
论言无间能证二障断。故知此位。若在以前。即不能如此。又譬喻中。譬如痈座熟至究竟无间可破。故知地前位已至熟位者。在决择分位也。若已入地解者。何故次前处。获得能顺二障断净增上身心。乃至正加行满。既有能顺二障断。及有加行之言。故知在地前非地上也。又若地上。亦得正加行。即地上加行智。能顺二者。谓如初地。能顺二地障断。净增上身心。何故不得。故知亦得在地上。取前解无妨。
论解第三成熟差别中。诸根成熟者。谓寿量具足形色具足。乃至人性具足。如前卷解。
论解第四成熟方便中。初发处者。谓初发心人。于彼发心人处。而成熟之。名成熟方便。
论云降伏者谓深防护自身离染。乃至便自防护不起毁犯者。此中意。深防自过。方能见他下中上犯戒时。起谏诲。起呵罚。起驱摈。如其次第。当知见下中二品犯戒。起谏诲诃罚时者。所被谏诲等人。及彼余时类同学法人。得利益安乐。以止彼过故是利益。以还摄受故是安乐 若驱摈一种。现逐却已还复摄。令彼及余人皆利益安乐。以止恶摄受故。若逐却已不重摄受。但令余人见彼造过被逐。复自防护。不起犯戒。而得利益安乐。若所摈者。不得利益及与安乐。是此中意。上品中有可摄受者。义非一切上品犯皆可摄受。如造五逆等不可摄受。又者所以菩萨为前一切皆摄。
论云能成熟补特伽罗谓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能成熟有情一者胜解行菩萨住胜解行地等。乃至第六者到究竟菩萨住到究竟地者。此中胜解行。如摄论。即第一僧祇菩萨。以于四真谛理。起决定胜解故。以此文证决择分善是第一僧祇。是胜解行位故 二者净胜意乐者。即摄论云。增上意乐地。今谓初地初得无漏意乐故名净。不同于前胜解行地 三者行正行菩萨地。摄论云。第二地名增上戒。第三地名增上心。第四地已下名增上慧。今谓七地以前二地以去。非初得无漏。不同初地。非得未得不退故。不同八地已去。已得无漏六度意乐。名行正行地 四者堕决定菩萨地者。以摄论第四地以去。名增上慧地。八地以上名不退转位。今此第八地菩萨。初得不退故。不同前后位故。名堕决定。决定不退也 五者决定行正行者。此谓即第九地。非初不退故。非已得究竟故。前地已得不退。今行此行。无漏观相续住行不退。名堕决定行正行地。即摄论并十地。总云不退转菩萨也。亦名增上慧分 六者到究竟菩萨地者。谓第十地。邻侧如来故。此之六种各随一增上初得立名。非后无前 或非前无后义。不同摄论。彼约三学退不退。总分别此。余论或同。如前二种。或别。如中余种不言。略明因也。又准下配下中品中。净胜意乐。谓第二僧祇。未必唯在初地。即如摄论增上意乐。通一切地上并不退转。此论堕决定至究竟。即第三僧祇。余位遂如增上戒等。于中别出。
论解声闻三品。若时安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等。乃至第三即于现法得般涅槃者。此中下品。准犹堕恶趣。即中下忍以前。中品即于现身得果。证不随恶趣。即增上忍以去人。若以前人无恶趣业。不堕恶趣。即于现见身得果者。亦是此中收。此中且约七生人。得为论故。云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约增上。四生乃至六十劫。为修习者。即于现身。亦入涅槃。不作此论。若异此者。第三人皆为有余人。应准知此。初人若准下品菩萨。即合见道以前皆是。今准文义皆不然故别说。其独觉中。必取阿那含果。或已百劫修习满讫。起三十六心趣独觉果等。如对法抄。
论解菩萨下品中。若时菩萨住下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者。此菩萨其实已离恶趣业。不受恶趣生。然为利益有情。时故往彼生。因即起染。受彼报趣故。初劫时有生恶趣。如金翅鸟入海食龙。食龙既讫上飞空。[宋-木+鬼]因取龙故。脚下有泥。其实无意。本在取龙。取龙之时因遂泥污。菩萨亦然。因利有情。遂被染系。故初劫时亦生恶趣 若尔如所引经。若有成世间增上品正见。颂云何通。义曰彼约不以正见为缘生恶趣。何妨地前有起恶趣业而生恶趣。
第三十八卷 菩提品第七
言菩提品。即所学处五品中第五品。七法中第七法也。言菩提者。即三身菩提。菩提者觉也。既证真实。现大神通。成熟自他。须有果证。故成熟品后明菩提品。
论云百四十不共佛法。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出苦道等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以上计取。得一百三十六不共佛法。益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智四种故。成一百四十不共佛法也。如文自烈。
论云于此三位中如来多住四最胜住谓于圣住中多住空住灭尽定住于天住中多住无动第四静虑者。以第四定不可动故。无苦乐故。无三灾故。名为无动。下三不然。故如来多住。有情苦多。多诸行苦故住苦住。多住悲心。拔生苦故。如龙树大智度论说。前三住上。加一佛住为四。佛住者。谓首楞严无量三昧。及佛十力四无畏不共法等。皆是佛住。或分十六。天住有八。谓色四无色四。梵住有四。即四无量。圣住有四。无愿等灭定。故有十六。广则无量。如彼论说。
十号名随念功德名。随众生念而得功德故。名随念功德。言佛世尊体唯是一。有十名号。且如法师。判十中后一总号。前九别号。就别号中。初三通二利。中三唯自利。后三唯利他。若尔如初及第三。但明言无虚妄觉法胜义。何处明利益为言。言无虚妄。理不孤言。须有受人。故如来中亦有利他等。准知下准纯利他中。亦有自利者。准解可知。若如旧远法师。于九别号。前五自德之名。次四利他之号。应义利他。如何言自德 又前五中。分为二对。初彰道圆。后显灭极。前三时初止观。二因圆。后一果极。今依义言。应者但有应利之义。非是他利。故亦自利。如景师说。言如来者。言无虚妄故名如来。如智度成实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云如来。涅槃说云。我六波罗蜜十一空来故曰如来。今言言无虚妄者。
解明行圆满中。云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六度万行等。如旧论云。三明如经说行谓止观二品。今论翻彼。
论云或有多劫无有一佛出现于世或有一劫有众多佛出现于世者。此如俱舍论。佛既三僧祇修已。更百劫中修相好业。为七日七夜说偈。越超余佛九劫。于九十一劫。修相好业。遂得成佛。往昔值定光如来须扇多佛。是第三十二劫。自此以后。更无佛出世。后于今劫有五佛出世。谓拘留孙佛。乃至释迦佛。后及弥勒。名为五佛。遂经此大劫。无佛出现。故知贤劫。以多劫为一劫。即彼论说。往昔值须扇多佛。三千发愿。一千一千为一会发心故。前劫中千佛已出世。是初一千人。第二贤劫千佛出世。是第二千人。后星宿劫千佛。名第三千也。又如大智度论。劫欲成时。大海中有千叶莲花。极善清净。表此劫中千佛出世。岂叶有多少。随佛多少 以前相传。今住劫中第九劫也。二十住劫中前五无佛。后十无佛。第六劫佛方出世故。已有四佛。释迦当第九劫也。今说不然。贤劫者。即二十住劫合为贤劫。非经成坏多时由名贤劫。即住劫中。今当第一。住劫已有四佛。余劫余佛出世。此西方传释。
论云于如是分者。法师云。分云处所。今此会处。今说不然。即前半后半白月黑月。为分也。故曰后说分。分后说月。
论云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于一佛土并出于世一时成佛况有无量无数菩萨于一世界一时成佛者。今此意。明有修菩提资粮。一时圆满众多菩萨。若不于余世界一时成佛。而于一世界。众多菩萨一时成佛者。不然。破小执言无十方佛故。后下文云若并住睹史天。次第成佛者。不然。此中有难。如一时发愿一时圆满。众生并在一世界。一佛众生一时根熟。如何通。义曰。无此者。若尔弥勒释迦众生。尚有前后根熟而不相同。何况一时根熟。众生同在一界。
论云又一如来于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佛事是故第二如来出世无所利益者。此解一界无二佛意也 问曰如一佛神力无边。能尽十方。并能饶益。岂以此之神力。而十方佛不出世耶。何故乃言一三千界无二佛出。义曰不然。佛神力虽复无边。且约相言。一三千界而施佛事故。一佛世界无有二如来。有出量故。唯三千界非余十方。
论云又非女身能证无上菩提者。何故法华说龙女成佛等。云何通。义曰然彼龙女亦变成男。然后成佛。非以女身而成佛也。
力种性品者
旧论力性品者。旧师云。上来五品。明所学法。下十一品。明其学行。虽后行亦是法。前是法体。下是方便造修之义故。通名为方便处矣。于中有三。初之一品。明其根本摄学方便。次有九品。造缘正学。后之一品。因学成德也 今则不然。第三学持有十六品。前之五品。辨所学宗明所学异。有能学之人。未明应如何学。第六一品。正辨应如是学行。余之十品。正明能学宗。明能学行。以有所学之法故。学持初云若所学处。说如是学能修学。故有三章。若准下第一品。即有生起。若所学处文。解五品已至此力种性品。后有生起。若如是学文。明上来六品讫。解若能修学。施品中。初无生起。能修学文。以此理准。前之五品。宗明所学处。兼有能学人。下十一品。明所学之行。兼明所学法。能学人。即学持初三句。若所学处。若如是学。是判品多少。初句明所学法。第二句虽明所学法。未彰应如何学故。次明应如是学。若能修学。是所学处。如是学中。兼以明之。义此亦分明。未如前解分为三胜。若所学处。若如是学。前六品初有生起。能修学施品中。虽无生起。明未功能亦有结文。故知十品是证学。今言力种性品者。力谓十力。种姓即十力之种姓也。前第一种性品者。通明一切性种姓。未明习成十力种姓。今欲偏明习种姓故。言力种姓品。前是性种。今是习种姓。
论云当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唯菩萨藏所余诸分有声闻藏。余处文违。此中据十一分。实论通菩萨声闻藏。故言所余诸分有声闻藏。方广一分。据义胜故。唯菩萨藏。说彼小乘故。言内有十一。其实小乘自说亦有十二。有方广分。其希法一种通二藏者。如前第三十六中会。
论解十因。广如别钞及前第五卷解。今云随说因者。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起言说者。谓如由先有色名故。后闻此名。遂起想取像。善恶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说。因为色等言。又如杂集论第四卷云。随说因。谓名想见。言说即用。兼见为体。此论不言彼言见者。有何意也。由想取色像故。遂起执著。执著名见。因着故起言说 问若清净因。云何名著。清净因见即正见。称彼法故。虽非执著亦名为见。彼论说以与想用各别故。此论等不说者。谓于取像起执著。即一物相似。于想中摄见故。所以不论。又如泛有所说。但唯有想。未必起执。彼论据合作法。并起执著说。此论唯约不执者说无违。
论解牵引因者。一切种子望后自果是牵引因者。如识种子望老死果。是牵引因。若望名色。是生起因。是此中意。故下能生等二因中有别。如下释。
论解怨敌相违中。云谓毒蛇鼠狼猫狸鼷鼠者。此中互相为怨敌。乃至鼷鼠转怖毒蛇。如是次第。互为怨也。相见之时无心情也。
论解能生方便二因摄十因中。云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名方便因者。如第五卷寻伺地文。云能生因者谓生起因。方便因谓所余因。如彼前文自解牵引因。云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三界中牵引爱非爱自体。即牵引因。唯约行支异熟因而论故。寻伺地方便因中摄。是增上缘。今此中云牵引因者。一切种子。望后自果。是牵引因。即如行支善恶种子。还生自善恶行。识支远生老死。皆自种是因缘故。故今是能生因摄。据实合二文一处。牵引生因是能生因。是亦方便因。是行支识支种子。望生老死等故。亦无相违。二文各得一义故 依处中。是习气依处。未被润故。各以自种子生。若生起因是能生因摄。此中即初种子。望初自果。是生起因。如识种子望名色等。亦能生因。二处有违 若尔牵引生起二因何别。义曰二别。一宽狭别。牵引因通增上缘因缘故。是能生因方便因二因所摄。生起因狭。唯因缘摄。二为润未润别故。依处中故。牵引因是习气因依处。行识支种。未被润也。生起因是有润种子因依处。即已被润也。故有差别。有润虽通业报种子。各望自果为生起故。唯是因缘。此释伏难。若无记生起因。应是增上缘。方便因摄。此等中。唯约染污等作法。若十五依处。五果有违。如第五卷。及杂集第四卷勘会 问云其同事因。摄生起因等。何故非因缘能生因摄。答曰约缘为论故不摄。据实得摄。如此等妨。余准此应知。
论解无记十因指如摄谷论说者。谓彼世俗书。明谷等事。名摄谷论。
论解观待因中。乐求清净者。谓初发心地前位。摄受清净。谓已得无漏。初地已上。成满清净。谓已满果无漏圆故。
论解清净十因中。牵引因云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性具足能为上首证有无余依二涅槃界等者。即种性。望证二涅槃界智。为牵引因不望涅槃。
论解定别因中。唯以三乘作法者。此约粗为论。据细一一乘中。复分何果何因等。无量不数。
论解同事因。云若清净品者。此简杂染同事因。若尔何别。杂染中不言若杂染品法。同事因言。此乃影显。今此已明前不须解。不皆身繁文。又此言若清净。即知前杂染同事因。故须简也。
论解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中。云谓诸有情自所作业虽复作已经多百劫与果功能终无失坏者。此通明有分熏习等义 亦无不作或复异作而有异熟或异果熟者。此结有取谓亦无不作。而有异熟义。或复异作恶等。异善等果熟义。
论云邬波尼杀昙分者。此数之极也。不可翻名。又云如大乘经。有六百大数。有华严经有百二十大数。有俱舍论有六十数。此别立也。
论云又听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者。谓起练磨心。勿自轻蔑也。
论第三解应说正法中。云谓诸菩萨正所应求即是所说者。即菩提涅槃。所应求处。为此菩提涅槃。而为他说。
论云又为一切说一切法无间而说。言为他说须义次第无有间断 又于正法不生悭吝不作师奉者。谓不悭正法。不作而执。执即拳也。亦谓不执作师长意而悭正法。
论解依二种相。应为他说。复云如是菩萨说正法相略有二十者。此语前二种相中。初随顺说十五句。应净净说中五句。更无异义。应配次知 四者相续者。谓前不悭正法。谓不悭故。相续为说 十者不摈。谓前庆慰。言有罪者。不摈罚之。但应庆慰。
论第四解法随法行中。云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者。下文自有。即三业为三。正思为一。正修为一。下若佛世尊。先明三业 云何菩萨于法正思修。二种为五也。
论解正思中。云菩萨由是八种相故能正修行等者。云何名八种相。谓初问云何菩萨于法正思法下。乃至次此文上有二。初正解八种。第二处成八相。谓从问下。至先当远离不思议处思惟彼法。是第一相。谓下至而无慢缓。是第二。次下至以理观察而随悟入。第三。次下于其少分实深信解四。次下至但依其义不依其文五。如实了知黑说大说六。正能悟入最初思惟七。既得悟入数数作意令得坚固八。八种相也 是诸菩萨由能远离下。有八由字。复成前八义。数之可知。
论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乃至是名毗钵舍那。明十种智。显扬第一。及下九十四。广解可知。此等四种。初之二种。得增上偏修为论。其实一人俱具定慧。后之二种。第三是方便道。第四正是方便之果。
论云当知此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此等初翻。结上第三修习定慧定慧清净。是结上第四乐修习也。以下但别论依定所得。
论第五解教授。言当知教授略有八种。八种者何。谓了心。了根。了意乐。了随眠。了随所应说五停心等。了常边见。了断边见。了除增上慢。故为八种也。三处摄此八。初处摄前五。第二处摄六七。第三处摄第八。故八力次第配之 问曰何故唯言八力。不言处非处自业智力耶。义曰前明作得不作不得中。已解处非处力讫。由业所生非自在等。非他所引。明自业智力讫故。今但明八种力。不明初二力也。又观前人故。而为说法教授。云何观彼处非处。为说法耶。若尔令彼疑。恶因灭善果。大自在天生等执。何不观除。以此义准前明者胜。
第三十九卷 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
施品者 即六度中施波罗蜜也。菩提分法持。有十六品。第一若所学处。明五品。七法摄前五品。第二若如是学。明学之法用。即第六一品。自下十品。宗明能修学。兼有所学。若如旧论菩提分法持。初亦开为三。远师但判为二。如上品首数辨 就以下十品中。大分为三。初之七品。是其自分。不明胜进。但自分之行。次有二品。明其胜进。末后一品。因成果满。就自分中。品分为二。义判有三。品分为二者。初有六品。明自利行。四摄一品。明利他行 义判为三者。二判如上。即四摄品中说种种施。至同利下。法行。辨德。彰修。成道。自利六品。即明六度。施品建初。故言品施 问曰何故前明所学处。如是学法品首生起。此第三明能修学。文前不生起。有何意邪。义曰义准可知。何须分别。下功德品。方有结文。自之文略已。如前力种性品初解。
论云自性一切难等。颂此明九种施 自性施者。第一总明施之体性 一切施者。别明施行。施行之相也。施行非一故言一切。就此施行开余七门。下自属当 言难行施者。难舍能舍名曰难行。施行殊胜名难行施 一切门施者。一切施行摄入此门。摄行宽广。名一切门施。又一切门中修施。名一切门施 善士施者。施行纯善。所作纯善。名善士施 一切种施者。施行具足。一切缘中。成此施行。名一切种也。故与前二一切之言。各差别也 遂求施者。称来者情。随乐皆与。名遂求施 此世他世乐施者。利益此他二世得乐。名为此施 清净施者。施行无过。所作无罪。名清净施。
论云云何自性施谓诸菩萨。乃至是名菩萨自性施。初明施体性。谓施时无贪俱行思。及此所发身语二业。明体性。如杂集第十二 安住律仪言。依佛戒 阿笈摩见。谓住因果。此阿笈摩有二义。一是传义。即佛教相传。先名阿含。阿含经也。二辨因果义。因转至果故。今取因义。定有果。见住定有果。随所来求者。而行惠施。
论解二相以外施物施诸众生中第二相。云二求自在者一切断心普皆施与者。谓于资财中。求受用者。资彼所求。随其受用。是第一。不欲求财而受用之。但欲于财而得自在。菩萨断自物心想。舍财与彼。任彼自在。是第二。
论解应施不应施中。云若诸菩萨于所行施意乐清净乃至不应弃舍正现在前利众生事而施身分者。此中谓菩萨先来。意乐清净。不吝己身。于现前中。有利众生事。设有来求菩萨支节。不应施与。以现前利益多故。舍时利益少故。随多利益事行。若心退转。自生念言。此应可与不与。心生悭吝惜己身故。为破吝故。须舍身分。先心已清净。不吝己身。现前复利益事多。不应施身分。是此中意。
论云若有来求罩罗罝弶者。罩罗取鱼之物。罝是网鹿之具。弶者取兔雉等用也。
论解不合父母师长中。云任所屠害棰缚货卖者。随顺父母以知恩故。任彼屠害 尚自不敢窃怀施心何况显然施来求者者。此总结上。不得施父母等有心。尚自不怀。何况显然。而用布施。
论云又诸菩萨若作国王灌顶自在。乃至而告彼曰如我恩化汝亦宜然者。谓不合以诸百姓等妻子眷属。夺取布施。唯持村邑州土。或全或分。而布施时。其百姓妻子等。在中总得布施。虽得布施。仍告彼云。如我恩化。敬崇佛法。汝亦应然。
论云又不告曰不令觉知如弃舍法施糜饭等。乃至不合仪施菩萨不为者。谓如有人先不食葱。不自他心知。如布施之法。而与之葱。菩萨不为乃至广说。非直此葱不施于彼。亦不以此置金银器。不合仪式诸事业等。而施于彼。是此中意也。又如撩掷法。而施糜饭。不敬于彼。菩萨不为。不正威仪而施于彼。菩萨不为。
论云又诸菩萨应时而施不以非时者。谓饥食施食不施衣等。热时施冷不施火等 自他清净非不清净者。谓不见授者受者 合仪而施不以非仪。谓不施彼刀毒酒等。无乱心施。其义可知。
论云又诸菩萨于一切施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惠施者。解两施讫。下结文。法师云。若异门。体相。释名。此是法义无碍解。能诠。所诠。多异门分别等故。若因果差别。是辨说无碍解。辨说因果故。又若准下结文。但云由财施故由法施故。此结上二门。由无碍解故。不言是何无碍。何故不言四无碍法摄。今释之云。谓于前财施。法施。无畏施中。所有异门。是法无碍。谓诸教法多以异门。分别法相。若体相即义无碍。所诠之义多约实体。体言相。若释名。谓训词无碍。释诸名字故。若因果差别。是辨说无碍。已能辨说诸因果事故。即四无碍。皆在此中。以于财等施上。有此无碍。如实了知而行惠施。是名巧慧。又四无碍解中一一。皆有异门体相。乃至因果等。未必别配之。此大义。
论下结文中。云总略义者由有财无财财施所施故者。即结卷初乃至如是生生必定获得无尽财宝 由法施故者。次结又诸菩萨终不口授求过外道所有正法。乃至我定当于此经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当知是名菩萨巧慧而行惠施。由无碍解施故者。次结又诸菩萨于一切施谓法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若异门等。乃至结文。菩萨巧慧而行惠施。由胜意乐施故结上四无量门。由施障对治智故者。即结四障四对治智。由增上意乐胜解施故者。即结次前空运心施。无有财宝。唯胜解其心故。
难行施中。云或长时串习者。如一经卷等。是菩萨长时串习。此利益多。不可施如前说。如财等是串习所得。又正串习具能施是经。或有上品恩者。谓有上品恩人未与。今将施之。
论云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施当知此施略有九种。何者言九种。且如旧远师释云。财法无畏等各有三。财中三者。上妙为一。清净为二。如法为三。上妙即末尼等上妙物也。清净谓非劫盗得。如法者谓如法财。非刀酒等。其无畏法施等各三者。可知 又有人云。初其财施法施无畏施者。此辨三种体。于此三上。分出六用。财施有二用。谓悭吝垢。积藏垢。无畏施有三明三畏。法施合为一 问曰此中何故余处。法施为初。方明无畏。今此无畏施居先。法施为后。义曰下论云。谓财施无畏。能令众生此世安乐。此二俱现乐故。所以邻次财施。先明无畏施。法施居后。为利后世所以后明。
第四十卷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
戒品者前明施品以除外悭。今次持戒以防内垢。广辨戒行故云戒品。即防非之异名。清凉之殊称。不可双举。目之戒品。
论解饶益有情戒。云略有十一种相。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等。有十一又字。即为十一相。若依旧地持。即于此初中分为二。
谓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是一 于诸有情随所生起。乃至亦作助伴。为第二。彼有别言第一第二等二字。今此论以同法是助伴故。故为一。此文为正。此论第四第五二门。彼合为第五故。有此开合不同。
论解住别解脱律仪戒中第五。云由此因缘则能拘捡习拘捡故渐能如昔等。此文意可知。言拘捡者。即拘捡其心。令不起恶散乱。如人作拘捡时。不生纵逸等。
论第七解常察己过不伺他非中。云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嗔恚心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等者。旧论云由怀上品法心悲心 远师云。法心者是慧。以慧知彼是法数故。无人可嗔。悲心者悲心救彼。恐当受苦 今又解云。法大悲者。由怀上品法。可起大悲。意取悲救众生。不论法也 又论解菩萨五支中第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云若于后时当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欲乐等。乃至结文。云先时所作不放逸行者。此中意。谓如有一。前身于未来所有犯处。自誓不犯。于所应行法。誓行之。以过去发愿。后身所有善法。皆行之。恶皆息之。是此中意。
论云菩萨成熟如是十支名住律仪戒善护律戒等者。此下有十又字。即名十支。结前十支广明义 言不顾恋过去诸欲者。谓结前出家已舍轮王位。所舍王位。是过去故。故此不顾过去欲 第四又乐远离不生喜足。结前文。前文有二。以此二句寻义配之。准第十配之。第五亦尔 第七又性柔和。当结前又诸菩萨住仪戒当察己过不伺他非。乃至饶益有情心等者。以起悲心怜愍犯戒诸有情故。不说他非。不论己是。性柔和故。故如此也 第九又不放逸。结前五种不放逸行 第十又能具足轨则净命。结前覆藏自善发露己恶等。此中有二。一具足轨则。二具足净命。具足轨则者。结前发露己恶覆藏自善等。乃至威仪寂静。具足净命者。结前离矫诈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矫诈得财。是不净命财。今离此矫诈。名具足净命。
论解安住摄善法戒中。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以下。文次配上文。上之五度依文次配。于智度中别开为五处。五处者谓知善果胜利第一。谓即证得菩提时。所有相好一切功德等 了知善因。是第二。谓六度行等 了知善因果倒与不倒。第三。谓即作常乐我净解。是倒因果。若作苦无常等。是不倒因果 了知善法障。第四。谓了知六度之障。谓悭等六弊 了知善果胜利。寻求善因。于因果中。知倒不倒。不计为净等。了知善障等。而能速疾离之。并第五。若依远师云。此之第三。知善因果倒与不倒为二。是七倒二。知是非倒。四又字中分五处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下。覆解前五处。今义不然 是诸菩萨下末文。云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能远离。释前何文。若释前第五了知摄善法障者。前但言知障。不言远离。今言远离。前第五。岂不相违。今分是诸菩萨下。为第五。以远离障与知障别也 问曰若取远离障。为第五。与前知善因何异。义曰别知善因。知六度等。是因未能除障。今第五除障故有别也。汝若以知障除障。不得为二者。知倒非倒。应不得为二。汝既不成。我义须立。知倒与善障何异。义曰别倒。谓四倒障谓六弊。故有别也 问曰何故前问三聚戒文亦问曰。住律仪戒。欲随律仪戒等。前结诸律仪戒。即双牒二法。谓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今解摄善法戒。及下饶益有情戒。不结第二门但结住摄善法戒等。有何意也。义曰准结文。以前例后律仪戒中。双结讫例后二应知故不说。更有余释。其解别解脱律仪中。初生起文中。但有住别解脱律仪戒言。无善护别解脱戒言。下结文即双结。兼有善护之言。其第三解饶益有情戒中。初生起但有住之一言。无第二善修摄善法戒之言。其结文中。即二种俱结。其第二摄善法戒。生起唯有住言。其结文中。云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速能摄善一切种相之言者。意即结善修摄善法戒之言也。以理准别解脱戒。即生起及结。具足有二。其摄善饶生。互有准例。摄善具二结无生起。生起但一。饶生即有二生起。有二结。准中问同。故文不足 又释前门但只二门。谓住律仪。而能善护。此但一义。非有二门也。下饶生摄善。准亦一门。故下解中。生起及结。亦只一种。无劳烦解。
论广饶有情戒中。云又诸菩萨由十一种相等。乃至于一一相中成熟一切种。十一种行。何者十一相。若勘前略解。饶生十一相释下文。十一相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下。为一 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谓于乐行恶行等下。是第二 又诸菩萨于其有思诸有情所深知思慧下。是第三 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为救护下。是第四 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下。明第五 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求即皆施与下。是第六 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如法御众下。明第七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随心转时下。明第八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下。明第九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下。是第十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下。明第十一 此十一相准上略解十一相配之。又依下四十三卷静虑中。与此同虽助伴为二。仍合是第一。若分为二。即十二相也。故知合助伴为一。若依旧地持。自有一二乃至十一数。前略中亦尔。前解略中。已会二论不同所以。今此中依旧地持。十一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是下。是一 于诸救苦亦为助伴下。第二。即于前言第一中。分出第二。即合前第四第五。共为第五一相。地持前略解中。已有如此开合不同。其广解与略文同。今若准下第四十一卷。即事业助伴救苦为二门。又前言第三之中。解报恩中。云如于事业如是于苦如理说等。即分事业救苦为二。此何意也。义曰今准前略十一相义。即事业救苦合为一。以助伴义等故。若所为助伴。一是事业。一是救苦。二义别故。所以后四十一。及报恩中开为二。何以得知。即报恩中解云。于如理说于方便说如理说。前言十一相。第二相方便说。是何。第三是报恩方便说。合当第三报恩中。何处有方便说义。今解第二如理说中。有云。或复方便善巧宣说。如于乐行等。即是方便说。此若十相明义。即如理方便。亦说合第二。若说虽同如理方便。二义别故。故此中分为二 问曰若尔何以故。此报恩中解。不牒报恩来有何义也。义曰此解报恩。报恩具前后十相故。更不别标报恩相也。若方便说。救苦。各为一。前略中。应十二相。以助伴中分为二故。有义此助伴为二。若尔何故略有十一又字。义曰其第四第五又字。合为第五。其第一又字中。分助伴为二。即此广文中。须准勘知。义曰此以古说。其实论梵本。无一二三四等标名。翻译家自置。前第一义为正。若依远师。前二是同事。次一爱语。次四布施。后四利行。今则不然。初一同事。次一爱语。次五布施。次四利行。以二文违如前引。又同事中。有乐苦同事。初乐后苦。依文寻之。
论解第二相中。云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等。相应者。即与理相应。文谓文字。句谓依文生句。助伴者。谓即文句中义也。随顺者。顺无漏道也。清亮者。和雅也。有用者。能断恶也。相称者。即顺病说法也。应顺常委者。顺常委修也。分资粮法者。即菩提分。不余分资粮法也。此意即称理之文句义。和雅之声。顺无漏道。是顺菩提之分法。为乐行恶行众生说之。是此中意也。
第四十一卷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
论云是染非染耎中上品者。以犯罪时有品阶降故。云耎中上也。
论解第五他持诸宝来施。不受中不犯。云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者。迷乱者。谓彼不欲施。但由迷乱错行施等。随舍随受者。谓施主多乐施得财。即施者福即受。施主定当贫匮。由是因缘不受无犯。以下说云此文错。前钞前明四重戒。就下明轻戒中。有四十三。地持有四十三。其增者。谓若依四十三判。前三十二。明摄善法戒。后之十一。明摄有情戒。就摄善法戒中。初七施戒。次六尸罗。次四忍。次三精进。次三定。后八慧。今若依四十四戒。
论解菩萨不应。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犯。何故不云若于菩萨藏。已精研究。方学声闻藏。非是违犯也。答曰以菩萨但有日分三时学。未有于菩萨藏。已精研究。舍大学小乘故。于次下戒。一时总开无犯。日分三时。二分修佛语。一分学外论。则小乘与外论。下开中义等也。
论解菩萨应。于异道论研求善巧非如辛药而习近之者。此外论状同辛药。应厌背之不可近也。是此中意。
论云若诸菩萨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尔时应强信受等。乃至然不诽谤者。此中言。菩萨名信佛语。应自强信。自知无慧眼。于如来所说。不应生谤。但知自无知。不应诽谤。推佛能知等。是此中意也。
论解饶益有情十一种戒中。若准前卷十一相。无问广略。已如前辨。今此中。但是彼十一相。初者谓于事业同助伴。第二于苦为助伴。此中不说第六虎狼师子等畏。若依前卷。无问广略。助伴合为第一。第五明救师子等畏。有二解。一取如旧地持。标十一相。一二等名。二解如此论略中解十一相。为十一也。会此不同者。以与乐救苦事别。所以此间开二。前卷以同为助伴故说合。此中以开助伴为二故。不说师子等畏。又即与生失财相似不论。彼卷约合助伴故。所以别论师子等畏。又下四十三。与前略十一相同。虽开助伴为二义。亦是第一。若为二者。即十二相。非十一相 问曰何故前三十二略戒中。不论十一相。此中以十一相属之也。义曰前三十二略戒中。以六波罗蜜别摄之。故不以十一相属。今此十一相。一一相具六度故。不同前三十二略戒。三十二略戒义狭。此中义宽。
论云无无余犯者。无余者。谓波罗夷。无有余故。以罪是极故。此声闻戒。若菩萨戒。无此无余犯罪也。
第四十二卷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论解遂求戒中。此戒有八种者。谓断命一。不与取二。欲邪行三。即身三行虚妄。四离间。五粗恶。六绮语。七即口四过也。以上合七并以手块等加害。为第八 问曰此中何故不论意三业也。义曰若取意三。参身口七即为十。若言十者。不成增数门。是以不取。前一切种门。有六种七种后二世乐有九门。今此遂求。乘上来合增为八故。不取后意三以成十种也。又前七所发身口。不离后三能发。能发身口。必由后三故不论也 若尔岂无别起后三种。义曰虽有隐不说。摄在能发前七中。故不说也。
论二世乐中有九种者。即遮止。开许。摄受。调伏。为四。不取身口二业也。及五度。不论戒度。此九即戒度故也。
论清净戒中十种相。如地持。此中第二。彼开为二。太沉为一。太举为一。摄此第六轨则。第七净命为一。其实轨则净命。义别。不可为一。太沉太举义等。不可为二。彼之谬也。此第二中太举戒。言非处者。谓持戒太过。遂持非处。可持之处名处。过此可持不可持处。为非处。若太举过。此至非处。可生悔愧也。第四中。五支不放逸者。谓前卷。说五不放逸。谓三世及先于后时。乃至俱行不放逸。如前说。
论云唯有尔所菩萨净戒者。谓前九乃至清净戒 唯有尔所净戒胜利者。谓清净后。解此尸罗藏。得大菩提。获五胜利等 唯有尔所净戒所作者。谓次前明三所作事。谓安熟法利生等。
忍品
此中广明次第等。可知。
论自性忍中。遍于一切皆能堪忍普于一切皆能堪忍者。谓竖通三界。名遍忍。横阔四生。是普忍。又总通有情。是遍忍。忍通怨亲。是普忍。如是无量分别 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者。依地持。无染心即无贪。以忍依无贪及悲心堪忍。今无染心。染心即贪亦得。又即嗔亦得。
论解五相中。第三无常相。云诸有有情若生若长者。此二得别。义曰生谓化生。顿增大故。长谓余三生。渐增长故。
论解怨害忍八苦中。第一依止处苦者。依谓四依。即下粪草衣。常乞食。冢间树下座。病缘。旧医药等是也。
论解世法苦。略有九种相者。此中前四。世八法之四法也。即违缘合故苦。后五。爱法离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是身。法财荣润己为利。遣打缚等名衰。次四口法。当善论之曰称。得恶而论曰讥。遇善赞之曰誉。遇恶而说曰毁。后二意法。即苦乐可知。此中唯论衰等四。不论利等四者。利等四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说坏法坏者。且谓诸欲法性。是坏法。而至坏时名坏法坏。尽法尽者。谓诸欲法体。至尽无时为尽。前坏法由有质。今尽法尽无质。老法老等准知 问云若尔。尽法尽与死法死。坏法坏与病法病。何别。义曰一是外法。一是内法。所以别也。
论云利他处苦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事业如前应知者。谓助伴等十一种事。
论解一切种忍中。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者。何六种。不爱异熟怖故生忍。愍诸有情亲善行忍。于无上果起猛利心圆满忍度而能行忍。出家受法忍。先已串习今安住忍。知法返情忍。故名六种 如论出家忍中。由法受故者。谓为欲受法故忍正行 云何七种。一者不饶益忍。二从一切忍。即安受苦忍也。三一切处忍。四一切时忍。五身忍。六语忍。七意忍。故为七种也。
论此世他世乐忍中。有九种者。于善能忍是第一。次寒热二。饥渴三。蚊虻四。风日五。蛇蝎六。身劬劳七。心劬劳八。生老等九 自身现法乐下。总解上忍功能。
论解清净忍有十种。如地持一二等乃至有十数。谓不返报忍。意不愤忍。无现前相续怨嫌忍。一饶益非一度饶益舍生而不益忍。自往谢怨忍。他谢便受忍。不堪之事成上惭愧忍。恭敬大师忍。哀愍众生忍。断得一切忍。如论准配之。
精进品
此中广明。
论解摄善法精进中。云一切分别种种分别者。如对法种种分别。是十散动一切分别。即散动。次前解之。
论解一切种精进中。有六种无动精进中。亦不转成余性分者。谓菩萨唯触苦触不退。亦不退入余二乘性分故。所以说言有势有勤等六。属前六种者。谓有坚有猛。参余四。有六种也 七种中第三中。云如灭头然者。然谓生然。言急当如救头。云背也。
论解清净精进中。有十种。第二串习精进中。云若诸菩萨非唯成熟始业初业者。始业初业。即初发心。前明五停心观等是。
第四十三卷 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论解自性静虑中。云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者。此云何故言毗钵舍那耶。景师云。沈举也意取奢摩他。又义云。此中不然。今此中皆有品言。若在定品时。同时中。非无有慧余心心法等。若在观品时。非无定余心心等。但以随增说。为定品观品。据实当时恒定慧等。其句既尔。俱句俱非亦然。
论解十一相中。云彼彼事业与作助伴等。乃至为物现通恐怖引摄者。此中同前解戒中略十一相。以事业助伴能为救苦。合为第一。故下第十与第十一别故。十是调伏。第十一现通。故与略戒十一相同。已如前四十一二卷会之。
论解难行静虑中。有三难行。第一难行者。谓菩萨已得引发神通极善成就静虑。应生上界。为利有情故。还生欲界。是为难行。此中意也。
论善士静虑有五。一者无爱味静虑者。谓有漏净。及无漏静虑也。或后得智。唯取无漏者。据胜而说。
论解一切种静虑六种中。云二者无记静虑者。谓菩萨若嬉戏故现通。此唯无记。若摄他故现通。此唯是善。如杂集文。毗钵舍那品。如卷初解七种静虑中。不言饶益静虑者。此为七门明义故不取。若取成八种。又唯自利门故不取。前六种中通二利故取。此等中应以三种静虑。谓现法乐住等而摄之。
论清净静虑有十种中第七。云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静虑者。问曰此与第六何别。义曰第六顺入住出自在。第七逆入住出自在。故有别也。故论云舍静虑已还复证入。
慧品
前明定品。心专一境。专一境故。慧得照明。故次辨慧此中广明故曰慧品。
论解自性中。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即无分别智也 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者。是后得智。
论解一切慧世间出世间慧。有三种中第一慧。云或于真谛将欲觉悟者。此正智之加行智也。如求受尘亦无言说分别。若以漏无漏相对。漏者名分别。此有此义。若以无漏名分别。此无此义。若无漏加行智。亦是此智 或于真谛正觉悟时者。此谓无分别智 或悟已后所有妙智者。是后得智 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下。明前三慧行相 入大总相者。谓真如是总相。又二无我是总相也 问曰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义曰前明世间出世间。有三种故。此中通有漏加行智。第二慧若真行相。唯无漏后得智。若通而言。有漏种类后智亦有。若据性而言。如三解脱门义。说无分别亦有。今取通有漏无漏者好。如前加行智难释 言八处者。谓五明处为五。三性法为三。此慧品上下。皆以加行等三智。配摄之。
论解一切门慧有四者。一闻所成。即取同时心心法等。以有所成言故。二思所成。三应作而作应不作而思慧。四三摩呬多慧。
论解善士慧中有五。第四于诸法法住法安立无颠倒中善决定慧者。谓诸法因果智也。法谓果法。果法住在因法中故。言法住也。余处缘理慧。名如前如所有缘。文意未必 三俱生慧者。谓先所串习。今与神通俱。谓宿命智等。如前神通中已辨 具教慧。谓地前菩萨。未云得故。若言近地上者。何故言已入大地菩萨所听闻。云第五是入地。如文。
论解一切种智中。六种如文何故不言余智。此以六门作法故。若取余智。则数增之故不说也。又因果门。因中四智摄智周故。果智二智摄智周故。又因位约谛故。唯四行智。果位通论。故据二智摄说智尽 七种智前不明取之 相智即尽智 十力前行智。即无生。若尔何故前四谛智此不取。有人云。相智谓缘三十二相智。十力前行智。即欲起十力时方便之智。今释言。若据实而论。法类二智。即四谛智。今以十智各相别论之。即非前四谛智。余智可知 相智者。谓缘诸法相智。或缘一切法体相之智。名相智 十力前行智者。即十力智起时前方便智。
论解二世乐中有九者。五明处为五。内明明一种。菩萨所行所证所为之慧。是善安住。余四不然。非所安住。以后愚痴一。放逸二。怯弱三。修正行四。合前五为九。如其次第中示现故。令愚生信敬尊。令放逸勤修。自怯弱不能修者。赞励令发彼丈夫。我是丈夫等。庆慰勤修者。
论解清净慧有十。如尽所有。皆取真实义者。皆法之者。余处对法文。缘理是如缘事是尽。今此文唯约一如上立。若自性缘一味真如。是如所有性。若十六行缘差别真如。是尽所有性。因为一果为一。流转二也。生死流转慧。执常等倒为一。执无常等不倒为一。为执受二也。方便二准知。究竟中二者。与倒何别。义曰彼唯约四倒。此约一切诸惑。
论如前戒中。审慧开为五。亦有此妨释。类六度胜德中。是大白法溟者。一切白法中最为大故。名大白法海。一切白法皆摄入中。不离此六故 大宝泉池。涌生功德无穷尽故。
摄事品
自利之行。摄前六度自利。无漏须有利人故。次明摄品。摄谓摄授。摄授有情。此中广明。名为摄品。以布施中前已明施讫。此中唯明三摄事 问若尔三摄事以慧为体。何故更明。义曰不然。一布施前已广明。三摄事虽慧摄。前未广明。故今辨之 语自性中。可意语。不离间。谛语。谓不妄语。法语。不粗恶。引摄义语。不绮语。又未必配之。俱一一皆有此四。
论解难行语有三。第一即以能杀一切人者。是怨家恶友。能摄益之。余可知。
论解一切门中。语有四。第一令入佛法。先说五停心观。最先所应作法也。第二已入法者。余可知。
论善士语中有五。第一即毗奈耶因事制戒也。第三四依。谓乞食。粪扫衣。树下坐。一切修善等。余可知。
论解一切种语六种七种。六种中后四。以四辨次第配之。
论解遂求中有八。谓不取四净。取后见等八也。
论解二世乐中有九者。第四说净戒难者。谓外道执自戒为净戒。第五见亦然。八轨则。如声闻地 清净行语。有二十者。谓前力种性品有二。一种十五相。一五种相。合为二十。彼如此云。
论一切利行复由三门。第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中。谓以法业德招集守护等者。法谓如法。不以邪命而得财。业谓商主等业。而得财。德谓道德。有德故得财。他供养者是。
论解一切种中。或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七种者。依二乘出离第一。远师云。是闻慧也。以财等长养摄入闻慧。远离是思慧也。第三止。第四观。第五舍。余二大小二根别。今准不然。依二乘出离第一。即依二乘之教。方便令出离。此约随一乘一分善巧。二者远离。谓或远离一分惑等。又总望远离自乘惑等。三或于心一境性得定。四清净诸障得慧。前远离者。总言离惑。不言得慧财等。五修习作意。正安处之。谓修道中作意。或一切作意。而安处之。第六第七。现安处已得自乘果。
论遂求中。何以唯此八者。谓障三学等故。无惭愧二。障戒。惛沉睡眠二。障定或慧。掉举恶作二。障慧或定。嫉悭二。总障三学。故不说余。或可。是八缠。此中未勘。
论解二世乐中有九种。饮酒为身过。身过有四也。口过有四。意过为一 窣罗。若米酒也 迷[肄-聿+余]邪。果酒也 未陀。蒲桃酒也。
论清净有十种。外有五种中。第一云先恶行者。谓以恶为先。而多行恶。或先造恶。而便造善者。或先时以来造恶者 第二不转利行者。谓不转佛法令入邪中。非不缚邪而于近道。若尔应与此文意相违 第五又诸菩萨于诸有情若于自义诸善法品等者。此中意。若有有情。虽自乘法三品善果法。可劝导者。而劝导之。若入自乘已后之法。而劝导之。
论总结中。第三云由三因缘得善清净。到究竟地为一。即第十地 或系属一生为二。即住天者 最后有为三。即已害生身。
论总结前等得果中。唯明后八。不论自性得果者。以自性门。不离后八门故不说 问曰若尔如上来。俱云第二一切。后方余七。是此差别。若不离故不说。应不说第二门所感果。义曰不然。初自性。第二差别感果。自性不说。此感果中约相似者。非克体感共一。自为诸果因门故。
论解难行感果中。云感希奇者。希奇法。谓圣教希奇法。或神通希奇法。
清净感果中。云四净者。谓所依净。神足为依。取住舍自在。即延促命等。境界净。即化变起三种自在。心清净。即一刹那入无量定等。智清净。即一字中。说一切法。如对法第十四解 或所依等。如二十二功德中辨。此亦能感顺生死流转果者。谓若无漏行。望有漏果。为增上缘资感。若有漏行。望有漏果。是正感。
第四十四卷 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
上来自分。虽自他利。未明供养三宝。下次辨之。即造修之行。供养三宝。亲近善友。修习无量。此中广明。因以标名。略去修无量。
论云设利罗供养。旧言身供养非也。迦耶是身。设利罗是体。即佛体法身是。下中虽言供养色身。意供养真佛法身故言体也。故言制多等法性慧。法性慧者。即真如也。制多供养。即佛塔灵庙也。窣堵波。言高胜。制多。言塔。
论解广大供养中。七种名上是。若多供养。即奉于无尽财。是若妙供养第三又即如上所陈财敬供养。是总。总言如上物。若多供养第一。妙供养第二。乃至淳净心猛利胜解为七。远师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为一。制多所为二。乃至财供养多妙等三。现前四。不现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若淳净心下。释上发心。义意有妨。又文意有违。何以七者。此中明广大。意在供养心及物。自求菩提。而取如来制多者。不然。所供养境故。皆诸师同此。今大师依第二释。以多则为第一。财妙为第二。乃至淳净心第七。
论不雌黄涂之言其也。不苏灌洗。言其腻也。局崛罗香。言恶臭气香。遏迦华。言臭华也。此方无故不翻。
论无染供养有六者。为有五供养字为五。于第三供养字中分二。一不轻弃掷。谓不掷物供养为一。不散漫不杂染为一。故有六种。远师此中全别。
论云修无常想苦想无我想者。此为三法假也。不言空者。即无我同故不说。
又论言于其涅槃修胜利想者。谓此为诵。言常诵也。伽他为颂。邬柁南为撮施。此言于涅槃修胜利想。即常诵也。
论云如优昙钵花时乃出现。谓西方有树。常不出花。但于枝岐间生。若轮王出世方始生花。先云优昙钵花也。
论云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等者。谓所依止师说法。若与旧同名合。若别名离。或依经论等合等。若别出兼见。不依经等名离。曲如法之见也。随师自在而不倾动。又自性名合。差别名离。又合者即令此义相符。如因明中合等。若离者令此义别。如因明中离等。
论解四无量。慈无碍善根为性。悲无嗔善根为性。喜亦无贪善根为性。舍如舍数。若依小乘。为除上相违惑故。假明观为。今大乘以所缘三境故。实起无量救之。三境者何广如下辨。更有余释。如对法抄疏。三种无量。以何为体。前二以后得智为体。无缘无量。以正智为体 其境界者。有情缘无量。但总缘有情有苦。而救拔与乐。不观实有情故。下文与外道共 法缘无量。谓观有情空唯法。想无实我等。而救拔之外道计我故此不共。此二皆后得智。大悲之所为也 无缘无量。以无分别智缘真如。修慈是无缘无量 问曰何故于真如修慈也。义曰真如是慈根本者。有无缘可后得智起悲救众生等。不然不能。从根本说以真如为境。有义与后得智缘真如为相。议曰不然。此是疏。何以得知。若根本。即无分别智所行。若救众生。即缘俗智是。何以后得智。缘如是无缘无量。故知无分别智是。不决择中自当分别。
论言三聚。谓邪定等三。无量虽四。境有三种。一无苦无乐。即慈境。慈能与乐。慈不缘苦。缘苦是悲故。慈境无苦。为无乐者。而与之乐故。无苦乐是慈境 有苦者。是悲境 有乐者。是喜境。随喜彼乐故。即此三种是于境。至下更辨。下解慈悲中。虽不牒无苦乐境。如有苦等境。解言欲与乐。即已解竟。此中悲拔苦。亦缘无色界。以缘行苦故。虽不能化。亦后能化。初来起悲 舍无量中。次第远离痴嗔贪惑者。无苦无乐众生。劝令离痴。有苦众生。劝令离嗔。有乐。劝令离贪。令彼舍三惑故名为舍 又自有此三惑。自能舍故。亦名为舍 又令生离惑。至圣果位。而放舍之名舍 又怨亲平等故名为舍。此亦且得令离三惑。前三现乐非利益。舍一令离三惑。当来出苦名利益。
论解苦中。前五十五中。云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独等者。此盛年时故言猛利。何以言痴异熟生者。由痴生怨嗔故。受二箭受。箭受即赖痴所生。故言痴异熟生。
论解增至八门中。云自逼悭苦。谓无系外道。即尼犍子。悬头刺股拔发投类等 一类威仪。长时坐卧立等。后五十五苦。不取根本九。但取余随生苦。第二门中有四种苦故。故得成五十五 增至十门中。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二受。三苦对治集。此云唯无乐苦。四受不断集者。因所治。谓恶业翻善业。根境顺苦受。独翻顺乐受因苦二受乐。今翻云受苦。即苦受也。三苦对治乐。谓饥得食等。今翻不得苦。四受断乐。谓入灭定。今翻云在有心位故苦。五出离乐。即出家乐故。下言家即在家苦也 远离。即得色界初禅定。远离欲界结。今不得色初定故。有欲界结苦 寂静。即第二定离初禅寻乐。今不离初禅故有寻苦 菩提乐。即三菩提。今在异生位故苦。故家。欲界结。寻异生苦。如次配之。前增九门八法中。不言苦。但言利等二者。即此因明苦故。不明苦也。
论解十九苦中。前之八种前五十苦中来。后十一苦。后五十五苦中来 问曰何以尔许苦来。余不来耶。义曰从大重取以为大悲境故。据苦增上说。又随所来处。一门中增者。自中取大悲境。别勘上文释之。不能烦引。
论解由四缘悲名大悲。若悲在四无量名悲。不名大悲。尚与声闻共。初地以去菩萨。亦有苦悲名。大悲唯在佛地及第十地 问曰何故初地至九地。不名大悲。义曰由四缘方名大悲。九地以前菩萨。虽有缘甚深行苦及猛利作意二因缘。无长时习及极清净因缘故。长时习由三缘故。极清净要第十地等故。故九地已还菩萨。不名大悲。
论言修习如是无量得四种功德胜利者。住等为四。得现在乐住。一得福德资粮。二于菩提意乐坚固。三为生忍苦。四。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一
时享保八年癸卯七月八日此卷一校加点毕
沙门高范(享年六十九)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论本第四十四五六七八九五十)
基撰
此品第三学持之第十五品也。能如是学中之第九品也。性菩提分。唯三十七。但能证菩提。名菩提分。此中十五门。皆是此中广明。名菩提分品 问曰何以供养品后明耶。前供养品。摄修方便。修成今道之行差别。名菩提分。故次明之。
论解惭愧依处有四中。第四云若诸菩萨于自所生恶作有依随逐不舍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等者。言恶作有依。谓由第三作恶已悔。悔已复作。后作依前作。故名有依。
论解五浊中。法师云。言体。寿浊。大乘以阿赖耶识连持不死假立命根。即以此命根。为寿浊体 二有情浊。谓下解中云。不识父母沙门若婆罗门以不信为性。不识家长等。以憍慢为体。不畏今后世罪。以无明为体。不修善等。以懈怠为体。即以五法为有情浊体。谓不信。慢。憍。无明。懈怠也。若同时五蕴者。通五蕴为体 三烦恼浊。谓除见及前五余烦恼。为此浊体 见浊谓五见。看下文意。实取内道妄见为体。即不正知也 劫浊。谓饥馑。疫病。以触中二数为体。刀兵以四魔或五蕴为劫体 三界分别。唯欲界。唯南阎浮。其饥馑等三。从三十二十十岁次第起也。若五浊能治道者。
论又诸菩萨如实了知诸器世间破坏成立等者。即知二十劫坏二十劫成等也。
论云又诸菩萨于其世间于世间集等者。此以八种相观世间也 于其世间者。谓苦谛 于世间集。谓集谛 世间灭。灭谛也 于能往趣世间集行者。谓爱为集谛。受能生爱。即受为趣集行也 往趣世间灭行者。谓道谛 于其世间爱味过患者。重观集谛苦 及与出离者。重观灭谛 问曰何以集谛三重观。苦谛灭谛二重观耶。义曰若集深可厌故。二三观之。灭甚可欣故亦重观也。又前五观四谛。唯重观集之趣集行。谓爱者以深可厌故。故重观之。前别观四谛。下重观四谛。爱味。谓集谛。或是苦谛。过患。谓苦谛。或是集谛。出离。谓无漏二谛。为一观也。
论云由诸菩萨如实了知世间流转差别者。结前五浊等流转差别 若器世间流转差别者。谓结前二十劫成二十劫坏等 若八种相观世间义者。谓结前观四谛八种相 若诸世间所有胜义者。结前唯有色等 问曰何以故名胜义义曰若不知其义。而如名即执。此是世俗。既知唯有其名。不起执著故名。
论曰普能远离十四垢业者。旧云六方四恶友四善友为十四垢业。依长阿含。与此六方等全别。身口有四。杀盗邪淫妄语不依此四作诸恶也。恶因有四。谓贪嗔痴怖。不依是四而起恶业。并离六损财法。谓耽酒博戏放荡迷著伎乐恶友相损。渐随彼所说。是此六中一一。各有六种。不可烦引。隐六方者。亦如长阿含说。罗悦城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积世相传。于清且时。恒礼六方。合六神常护家业。所作谐偶。忽时值佛问有是法不。答言有。与汝不同。父母为东方。长师为南方。妻子为西方。亲友为北方。仆使为下方。沙门高德为上方。六方之中各有五事。不可烦引。广如彼经言。常隐在此六方中。不生憍举。若能住此六方故。言藏隐 远四恶友者。亦如彼说。一者如亲恶友畏而伏之。实无亲意。二者美言恶友言顺意违也。三者敬顺恶友心虽敬顺。然于所作善恶皆从无相谏心。四者恶友为恶事伴。或饮酒博戏淫逸及歌舞等。此四中一一各有四。不可烦引。言此四可恶而当远之。
摄四善友者。言此四可亲。应当亲之。如彼经说。一止非友。恶事相止。二慈愍友。苦事相怜。三利人友。乐事相与。四同事友。善事相同。一一之中各有四种。不可烦引。广如彼经。
论云如尸佉洛迦契经中说者。此翻为顶髻持。即头上顶髻也。又尸迦名髻。洛迦名执髻。即执髻也。此是八名如长阿含。或是异生小时名也。
论云菩萨成就如是等法如其世间正所应知如其世间正所应转者。结上受正所应知结缘谛等。以上八相应对结以下文。
第四十五卷
论解四依。依诸经论次第不同。如涅槃经。从果推因说次第。谓真如是果。可依真果。不可依人。即缘如智名义。可依此义不可依语。即因此智起后得说法可依此智。不可依识。既闻法已可依了义。不可依不了义。又却推从因至果。即以法为证真如智。即是因义。为真如即是果。可依了义。即先观因。后方观智。不依于识。今此五重。不能烦记。今此文即为第三重解。如文可知。
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等。言本性义者。即诸法之性体。言识有八种。是识之本性。小乘不了义不说故。并于本性。亦不能了也。
论解依智不依识等。闻思是智。何故不依。义曰虽是智。散智也。未圆满故不可依。若尔世间非应可依。义曰亦不可依。且以三慧相对。今不依者。论唯言闻思。真实修慧中。亦有不依也。
论云非于闻思但识法义非真证智等者。言非唯闻思。为识法义。不依真证智。又非闻思是之文。不依余以闻思但识法义故。而不更依真证智也。
论总结中。云略显四重谓所说义正理大师修所成慧真实证智。如前四依次第而配。第二大师。即上依法不依人 依法不依人者。何名大师。此中虽是大师。大师谓佛。所说亦不可信存于法。又若大师说。不是正理故。以大师之言。结依法不依人也。
论解四无碍解中。法以能诠之教故。论言于一切法一切异门。异门即能诠之差别门也。如理之智。如事之智。此皆所缘境。依缘此故。得修所成之慧。此能诠慧。是法无碍体。其义无碍解。即前法下所诠之义。故能诠法中。有异门之言。所诠义中。有异相之谈别也。即于能诠得智。名法无解。于所诠得自在。名义无碍解。如杂集第十四云。法无碍于一切名差别。谓依无明等。于无智无见不现观等差别名中。无碍智义无碍智相及意趣。相谓自共相。意趣谓别义等。
论解释词中。但有训释诸法言词。如杂集亦云。谓于诸方言音。谓无量国邑众生自想言词。释诸方言词。谓可破坏名世间等。以一音演说。众生随类各得解等。名种种言音也。
论解辨无碍中。此唯言于一切法一切品别。如杂集。一切品别者。谓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等。种种差别之辞辨也。若如尽所有性。与前同。
论类比四辨中。云此上无有自能妙善现正等觉况善为他无倒开示者。此意。定唯此四辨能现正等觉。及为他无倒开示。除此四辨以上。无有现等觉等。是此中意。
论解大乘声闻二种菩提分法。名二乘理趣。菩萨于声闻涅槃。如实了知为欲伏声闻。具一切种智故。而于其中不作证取。于大乘理趣。与声闻别。
论云谓诸菩萨能于其身住修身观不于其身分别有性亦不分别一切种类都无有性又于其身中远离言说自性法性如实了知等者。
不分别有性。不为遍计执分别 身有不分别无性者。不分别依他圆成二性是无 又于其身远离言说自性法性等者。此重解圆成不起言说分别。真如是不可言说自性法性也。若准下如是菩萨于身等法不分别苦等文。即亦不分别一切种类都无有性。唯观依他远离言说自性法性者。即圆成实。今离言说。言说不相称。不同依他。故下文言是四谛之法性。法性即真如也。即不分别有性。是遍计。不分别一切种类都无有性。是依他 远离言说自性法性。是圆成实也 若随顺无量安立理趣妙智。是后得智也。此乃菩萨。与二乘菩提分法观别也。此中广辨菩提分品。义如常途。唯有佛地。智义用分。一时俱有德智。共为四念住观。身一时有。详曰。此义不然。皆妙观察智为。即如佛地论。
论解止观中。此中菩萨略有四行当知名止一胜义世俗智前行者。即无分别智。后得智之前方便定。即与加行智同时定 问曰何以得知。此中世俗智。是后得智。义曰前总标门中有二智。一如实真智。二安立世俗妙智。故知此中世俗智。是后得智。二胜义世俗智果者。即与正智后得智。同时定是前加行定之果故。二智同时定体。即是果也 又释即二智后所生等流之定故。言胜义世俗智果。即二智家果也 问曰何不明二智俱时定。义曰下第三第四定。即二智同时定也 三普于一切戏论想中无功用转者。转即转灭。谓正智普于一切戏论想中。皆能转灭。若如前解。二智果者。此即说正智同时定之业用。若如后解者。即正明正智同时定 四即于如是离言唯事由无有相无所分别其心寂静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实性者。说正智观依他不分别有性故。入一味真如义。若依前解。即说二重说二智之业用。若依后解。即重明二智之业用。第三正明体。今此明用也。若约位者。第一在地前加行道中。第二入地已去乃至七地以前。第三在八地以上乃至九地。第四十地为之。入于佛地。
论解观中。有四行当知名观者。谓即四行。止道前行。是第一即加行智。前四止中之前行智。有漏闻思也。且论四止前行之智。其实与第一止同时观。是加行智。亦在此第一摄。离增益执。第二离损减执。第三即无分别智。离二边也 及与随顺乃至安立理趣。是第四后得智。此四智地地皆有别配。稍难。
论解依内外成就。各有六种中。既言为内外二别。何得内中有成众生之义。外中有自成之义。义曰于内中虽言外众生。意取菩萨心故言内。于外义在有情。不存于内自就。
论言一月不食。是外道计。投岩赴火。是尼揵子计。
论言婆罗门吠陀迦咒者。此云明咒也。究竟净。谓为无漏出世净也。
论解随顺会通方便善巧中。谓诸菩萨下。乃至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能为随顺等以来。明随顺。以下明会通。随顺顺彼。会通为释经说。先随顺令生欣乐。方便通缘故也。随顺中。先爱语。即美语也。次布施亦复现行近施随转等者。是也 近施随转者。谓随起施而摄近之。或近施即行施摄事而近之。随转者即同事。摄事。由布施财同为伴事。除所生恚等。生爱敬下。明利行。
论云为现神通记心显说等者。即三轮也。
论云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能为随顺教授教诫等者。谓有三摩地。能遍缘一切。即一切种智所依定也。若有趣入者。随顺彼故。教授教诫。是此中意也。
论解会通中。云为彼说言此经不说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但说诸法所言自性都无所有等者。不说依他等二性都无性。说遍计所言自性是无也。
论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然彼所言可说自性据第一义非其自性等者。虽有依他等所言说事。依此事起遍计言说。如此言说所说自性。如兔角故。据第一义。非如其遍计所执言说自性。言无事。即无遍计事也。非无依他。
论云譬如空中有众多色色业可得容受一切诸色色业等者。此喻真如如空。遍计如色等。如下唯遣遍计诸似色色业。证真如似空之性。
论云又如幻梦非如显现如实是有等者。上来明喻真如似空。色业似遍计。就此以下。喻依他如幻等如遍计执者。非有如计实人等。其假相似不无。即依他也。
论云如是诸法非如愚夫言说串习下。总结上来明依他圆成有。遍计无也。约胜义离言自性。此二性非无所有。存二性也 由此方便悟入道理一切诸法非有非无犹如幻梦其性无二者。此结上三性。言遍计亦非有非无。非有同兔角也。非无有妄情也。依他亦尔。非有如遍计也。非无有假梦也。圆成亦尔非有同遍计。非无胜义有也 不取少分不舍少分等者。不取遍计。不舍二性。不作损减二性。不作增益遍计有也。名无失坏。
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者。如下释中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谓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趣等。即唯在意地 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妄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功能。得证真如故。法师云。此以无分别智为体 若尔何故言能得忍。此于加行道中。持思此咒故。速得真智。证于真如。故下文在胜解行位。
论解能得忍陀罗尼中。云成熟自然坚固因行者。谓在地前。是忍云因。不可动故名不动 因行具足妙慧者。即成熟趣出世之妙慧也。或于不动因行中 具足妙慧独处空闲者。言住处也 寂无言说。离言諠杂 曾无有物者。其意省事。无余资具物 见路而行者。谓不应行。必明相生时方行故。言见路而行。又所行之处必见正路。不染非过。非过名野处。正理必名路。依正理行。名见路行。知量而食等。可知。
论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其咒词曰等者。谓此咒无有义。但唯有名。谓地前菩萨诵此无义之咒。欲除计执。此唯但名。何处有义。故知诸法但有妄计名。无如实执义故。不可依名生执。由此思惟故。便能入真观。证菩萨忍。
论云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者。此释上无义是圆成实义。言此咒下无所诠。无所诠义故。能证圆成实。但由此咒下无所诠故 如实了知此章句下。所谓无义故。而证圆成实。
论诸类此中而不决定者。由有谬错 亦不坚住者。由有退故 亦不广大者。持有分齐故。非如无边。
论解五种愿等中。第二受生所。云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者。问曰何以此中。不言随顺生恶趣中。义曰有二意。一谓善趣利多。恶趣利少。略不论也。二顺八相唯在善趣故。又恶趣无自在为王等化故。又说善趣时。意显生恶趣。从胜处说。唯论善趣。
论解三三摩地中。云云何菩萨空三摩地等者。此中空意。若相见道。唯苦下二行。无愿文意。由有烦恼等言故。唯集四行。苦二行。无相文意。由有永灭寂静言。唯灭下四。若约余处文。有多差别。一文如前。又无愿并摄道下四行。余如前 有文。无相摄道下四行。无愿不尔。余如前 有文。三谛如前。初释道下四行。通三解脱门摄。如显扬第二卷 有义。空行。若约断惑通四谛。余可知。此中若会诸文不同。意表如对法抄。义准可知。又此论文意。在真观中。义用分立此三解脱门。若断惑唯空行。若俱时亦有无愿无相义者。无相中文意。有烦恼等言。似唯在集四行。苦二行。准下增减门中。总于有为而立无愿。无愿通三谛。又此总言。若此中意如前说。
论云如是菩萨于三种三摩地中精勤修学者。此劝学也 于是建立如实了知者。结前正明三解脱门。又结不增不减义 于余行相三摩地如实悟入者。以了知此所明解脱门。于余行相。如实悟入。悉能解之 安立理趣如实悟入者。即初悟入真三解脱门 修习理趣如实了知者。劝修习三摩地之法故。下重解云谓于其中诸声闻众精勤修学。即学行及圆满证。即悟入也。更别解。思之可知。
第四十六卷 菩提分法第十七之三
论云复有四种法嗢柁南者。此云说也。即世尊常诵说。此若嗢柁南名摄散。即以略偈而摄长行。今言说。谓常诵说。此义似无问自说也。若此四种体性。以法体出。谛有为无为故了知。
论以三义解嗢柁南中。云法相应义者。谓表无常等。然与有为非相应故。又此行迹。能趣大生。招有漏胜人天果。无漏净土中生故。又能生色无色界。名大生。又能得真法生。名大生。又若以对出第一有而论。此大生即有漏生也。
论云即于此中前刹那行自性灭坏无间非先诸行刹那自性生起正观为生等。乃至正观为灭者。若依小乘。生在未来。三相在现在。今依大乘。生等三相。在现在。灭在过去。如次前文辨。言本无今有名生。简无为故。言无为是有。而是本有今有。有为本无今有。而彼本有言。前刹那后无间。有非先种类生。若一色法前念灭。后念生。此极相似。云何言非先之言。义曰若不言相似。即是彼法。是彼法者。即一法体。胜行是常住法。即无有灭。以非即前刹那法体故。有相似之言 言住者。大乘二释。一说现在能有牵后果之功名住 若尔云何阿罗汉后心名住。以不能牵后心故。义曰以此妨故。故二说。今论云诸行生已即时未坏正观为住。不得是生已经停。名为住 若尔即住与生别时。故小乘别。此言今大乘应言。诸行生已即时未坏。如五十二。亦得生位经停。以立为住 异者若言此生法变坏名异者。此亦不然。即与生时别念故。以生时未变易。后变易方名异者。即生异别时故。今应言此已生行望前亡灭诸行刹那自性。唯起别异名异。即异前念皆名异也。以此义故。生异同时 灭者若即现在与异同时而名灭者。即灭是无法。住异是有法。如何有法俱时亦有无法。故此论云从此诸行生刹那后即此已生诸行刹那自性灭坏。正说为灭。即由有法无时至过去世。方立灭相故。生灭明闇而不同时 问曰若然即一刹那。无有四相。义曰此法灭。即此法生时。如秤两头平等平等。故一刹那有生有灭 若然何故不先灭后说生耶。义曰从初说故。以初时要有生故。故诸灭非先唯最灭。后方生起 问诸经中。皆言三有为相。何者为三。义曰有二义。一摄住入异。二摄异入住。言住入异者。以住相似无为故。又若闻诸法有住。即厌有为心不猛。今言唯异者。即有为深可厌。以有异故。不同无为有住。故以住相摄入异相。若约小乘。以异能灭坏生法故。于相功能胜。住能牵后生法。于灭无功。故摄住入异。二说摄异入住。异于自刹那有功能故。生已未坏说名为住。故有功能。异从异前法。于自念无功故。摄异入住。又异顺灭相。自性不显故。摄异入住 若尔何故不摄异入灭耶。义曰异是有法。灭是无法。一是过去。一是现在。相貌虽有相似。不可摄入灭相。下决择五十三。及本地第三卷抄。
论云何以故诸行生时唯即如是诸行可得无别有余生住老灭如是诸行住老灭时唯即如是诸行可得无别有余生住老灭者。何故如此不同。后举四相者。以摄法遮法故。若指法互指。故唯有言诸行生。乃至诸行住老灭。若遮法谓遮别。有四相体。故法遍遮。故通举四相也 问曰何故遮生中。不唯言生。乃至住灭亦尔耶。义曰以住中亦有生故。以生时有住等故。故大生生八法等。是故遮遍遮。
论云如是推求不可得故者谓若离彼色等诸行等以下。破生色之生。亦应有生。即小乘中小生也。
论云若言一者计生实有即为唐捐言别有生是实物有不应道理者。此破小生。小生若与大生一者。计有大生是实物有。即为唐捐。所以者何。大生生色法。离色别有生小生。生大生应亦别有体。小生生大生。二生即言一。大生生色法。与生亦是一故。言别有生是实物有。即为唐捐。不应道理。
论云若言异者如是即应非行生生是行生生不应道理者。非行生生即小生也。是行生生即大生也。汝若言大生小生异者。即应小生亦似大生。应能生色。大生生色法。亦能生小生。小生大生。应亦生色法故。小生非行生生能生色法。应是大生行生生。故二生异不应道理。
论云谓若灭法别有自性是实成熟即应此灭有生有灭者。法师上来一重破讫。次下第二别破灭相。义曰不然。若未解彼生生例余相竟。下举后灭破。总是一翻。我宗所言灭是无法无别成熟汝若言别有灭相。此灭是有为故。应别有生有灭。若灭为生所生时。一切诸法。皆应不用功力而自然灭。如入灭定。灭相既生。随七八识心心所法。亦应皆灭。以灭生故。二既相违。故余须灭。既不灭。明知我所言。此法无时名灭。非灭别有生。生以灭相有故。为生所生。能遮能生。故余须灭。灭法有灭。准此例知。
论解无我中。云于诸法中补特伽罗无我性者谓非即有法是真实有补特伽罗亦非离彼法别有真实补特伽罗者。谓破即蕴异蕴计我也。
论解涅槃寂静中。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其余义者。即有余无余涅槃也 又先因永断。在无间道 后无余断。在解脱道 又先因永断。在加行伏上心 后无余断。断种子 其余毕竟不生者。谓果不生。以断因故。
论云若上上胜及以上极若深深胜及以深极若劣若胜及以胜极法教正教教授教诫等者。上极等三句。一释是闻慧 深极等三句。是思慧 胜极等三句。是修慧。三慧之中各有上中下故 又法教正教。是上极等三品三句 教授。是深极等三句三品 教诫。是胜极极等三句三品。又前三慧中。一一皆有法教正教等三句。次第配之。
功德品
功谓功劳。德谓道德。用功而得此德。名为功德。此中广明。名功德品 问曰何以次下明耶。义曰前明菩提。宗是因果觉分行。此等以前行时。必有所据。故次品后明功德品 初颂有七门中第二。五种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者。据相而论。人皆可得。受是不希奇。若意而论。不辞此事。名希奇法。又自类相望。不希奇。二乘相望。甚希奇。第二希奇者。谓默无言说。默者实是乐味。但为有情而说正法。又自入涅槃。此默实是乐味。为有情故而说正法。
论云由五因缘于诸有情能作不虚加行等者中。乃至应知其相。此领解二种。一于诸有情求作利益安乐。二乃至如实了知。如供养品中。若发有五事。乃至三随顺说法。四不疲厌。五悲平等 次颂有六门。初加行中无佛者。以佛无加行故 次颂有五门。第五门中中四者。爱语摄事。一切摄事。此为第一。以亲疏皆近故。能引出世入法初门。化摄事故。余不尔 次有二颂。总有九门。初一颂有四门。第二颂有五门。初颂第一法施设中。云次第结集安置制立者。结集谓经。安置谓摩呾理迦。制立谓毗尼。又三乘法。又次第集其文。安置集其义。制立诸学处法 增三门谛中。相谛。谓诸法之体相。语谛谓能诠之教。用谓诸法作用 增五门中。前四四谛也。后一非安立谛 增六门中。云一谛谛二妄谛。说真妄事也。又善法名谛谛。不善等法名妄谛 增七门中。爱味过患。谓集苦二谛。出离谓灭谛。或通道谛。法性谓真如。胜解谛。即胜解断。在果也 增九门中。前四是苦。下四行。次二是常断。二见断亦名为爱。即爱此见故。即当集谛。第七即道谛。加行智。八九即灭谛。
论解声闻七行相中。二此慧所依。法师云。此是心王。又此是定也。其大乘中准此。
论解所调伏界无量中。增七门云一轻毁。如调达事。以轻毁入已。二中庸。如众集。最耎语调伏。三广说智。四略说智。为钝利差别故。增九门中。远近调伏者。如年月。为长时短时。为异故。
论云如是菩萨勤修学已者。即结上菩提分法持。初文第三能修学文。此下文云十种。菩萨于菩萨学。能正修学。此上更无有能正修学。即结前能正修学第三文。故知三制文不同。如第三学持。初制初二。有生起文无结。此能正修学无生起有结。故知类显略。而不说分有三说也。
第四十七卷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者 菩萨地四持。此为第二。初持正明所学之行。非无异辨能学之人。此持明能学之人。学所学已成菩萨相。随所学法之行。名随法瑜伽处菩萨地。初列十品。第一是持。有十八品。分为三持。谓种姓发心菩提分法等如前说。偏得持名。此第二持。有其四品。即相分增上意乐住。相者。谓成熟此法入菩萨之相故名相也。分等如后品首说此品。在第二持先。故言相品第一。
论颂真实诸菩萨五种相应知下。长行解谓哀愍等五此五体相者。如下法摄六波罗蜜为之。哀愍。以定为体。此谓大悲依定而发故。此体是定摄受。无嗔善根性。不谕能发之智。二者爱语。尸罗波若到彼岸摄。以若从律仪而行以般若导生故此二摄。若准前施品。或是摄品四摄摄度布施唯摄布施。余四度纯是同事摄。若除布施余三摄事。皆智慧度摄。今云爱语是尸罗者。此是正依戒而行。然依戒不妄语等。是彼论不离体。以一切行由智发故。三者勇猛。精进忍慧三摄。据实但是精进。以由慧发。安受长时苦忍故。所以兼论。四者舒手惠施。是施度摄。五能解甚深义理密意。是定慧摄。若唯克体是慧。以定发之慧胜故。并从胜发同时而行言定。此五种皆由依行六度成熟。此五种入菩萨相也。
论解勇猛自性云。谓诸菩萨刚决坚固无所怯劣有大势力景法师以进忍智三是体故。次第配之。今看文意不然。但偏明精进。即被甲精进等三。次第配之。此中修不明忍智。以取正克自体故。
论解依处者。依谓相依依相之起处。有为依处。亦六因依也。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依处中。有五义。第一谓随顺甚深甚深显现等者。甚深谓真如随顺。即缘如之智。随顺如故。甚深显现。即依智故。真如显现也。第四依处中。云法相义者。想谓能诠之名。义谓所诠之法。第五即四无碍解也。
分品第二
先云翼品翼品者。谓行四法。如鸟之翼。故名翼品。今即不然。谓先解行云。入菩萨相。在家出家二分皆修。依二分修故。说名为分。故言分品。其何故明分者。已入菩萨相。在家出家皆得。故次后明。
论云何菩萨饶益于他谓诸菩萨依于四摄事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能与一分有情利益。乃至一分安乐一分俱有者。即此四摄事。一一皆有利益安乐亦得。虽施彼财令发心等言利益。既得物用。是安乐等。如是乃至一一皆俱有顺知。若不尔利益爱语随增说利益。余布施是安乐。同事是通二。同为善恶故。
论解无倒回向中。三门积集者。三谓即善修事业。一方便善巧。二饶益于他。三为三门也。
论云出家菩萨一向能行钩锁梵行者。钩锁意取相拘碍义。出家之人有所禁戒。防恶三业故如钩锁。在家菩萨。即不如是也。一向放逸故。
增上意乐品
即第二持中之第三品。
此中通明入发心诸菩萨意乐。有十五种等。此中广明。名增上意乐品。意乐者。以信欲胜解为体。此意乐增上故。名增上意乐品。何以明者。欲行菩萨行。依一一分修起。修之明法有意乐。意乐即希欲故次明之。有增上之言。似唯在地上。依之助义。通地前有无妨。
论解七相怜怜第五中法。云是名无染亦名无缘者。不祈恩报名无染。不祈后果是无缘。又二种皆名无染。染通报恩及后世间果故。缘亦通之。
论云神通威力俱生威力者。神通威力从定引生。俱生威力者。先串习故生便即起。
论云又诸菩萨不清净意乐是则名为应调伏意乐由此意乐应思择故又诸菩萨清净意乐善清净意乐是即名为俱生意乐等者。地前未证法但现神通等。而调伏之。入地以去。自证真如。修习多劫。神通与身俱生故。清净善。清净意乐。是俱生意乐。以清净意乐性成善清净安立故。
住品
住者何义。即因十二住。能住所住。有为无为。菩萨住中故名为住。此中广明故名住品。又何以后明者。增上意乐三劫所希。现行行教生自行成满。以初发心终至极果。分位差别。总有十三菩萨住中故。次后明之也。第二持之第四品也。即持相等十品中之第五品也。
论云如是始从种姓具足广说。乃至于如所说菩萨所学正勤修学者。此明第一持中十八品。从初种姓乃至未修功德品等 是于如所说菩萨诸相正等显现者。是此持中第一相品 于诸菩萨分加行中正勤修学者。是分品 于如所说菩萨意乐。是增上意乐品也。
论解增上慧三住中。云谓诸菩萨如实了知能观真实者。即第四地中。观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能观。第四地中。观此分法。名如实了知能观真实 所观真实者。谓第五地中观四谛。四谛是所观也 及于真实诸有情类由无智故者。解第六地缘起观也。第七地中。名有加行有功用。无间缺道运转无相住者。谓此地非无有漏心隔。而以多无漏观相续为论。故言无间。非实无间也。八地不然 问曰八地已去真实。既无间缺。云何西方两释。言八地有有漏心时。义曰此皆据多相续语。非无起漏心。第九地中得无碍解故。
论云能于诸法异门。谓法辨义起义辨释词词辨差别辨辨即四辨才也。第十地相先照世界等。广如华严十地经辨。
论云又诸菩萨胜行住于菩萨修所化狭小所化有缺所化不定所得有退等者。言狭小者。所作不广。言有缺者。所作不常。言有犯戒恶身语也。所作不定起行不坚。时有退也。所得有退者。显前不定也。又不定者。所作不纯。有退者。不能纯进。是此二别。又不定者。常怀犹预。有退者。不能胜进故退也。其下言广大小翻前即是。问曰八地以去。与初地等不退等何异。义曰初地等有功用。不能刹那。刹那进执。已得者生名不退。八地以去。无刹那不进故名不退。是此二别。
又论云五种畏。谓不活畏等。准下对治。五怖等所治。是此怖体。此以何为体 不活畏。以我见及我爱资生爱为体。故下言。由修无我智分别我相。尚不复转。况当得有分别我爱或资生爱。故知以我见及爱为体 第二恶名畏。以欲贪为体。故下文言。由于他处无所希望。常自发起如是欲乐。我当饶益一切有情。非于有情有所求觅。由是因缘。无恶名畏。故知以贪欲为体 第三死畏。以我见为体。故下文云。由离我见。于我无有失坏相转。故无死畏。明知以我见为体 第四恶趣畏。以痴为体。下论云。自知死后。于当来世。决定值遇诸佛菩萨。由此决定无恶趣畏 五处众怯畏。以痴为体。故下论云。由意乐见。一切世间。尚无有一与我齐等。何况殊胜。是故无有处众怯畏。此所治以痴为体也。又如佛地经说。应有别体。勘之。
论云成就狭小闻所成智等者。此明慧根。
又即于此或时妄失等者。此明念根 成熟菩萨苦迟通行者。此明意根 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者。此显欲无减 炽然精进者。此明勤根 无有甚深牢固清净者。是信根。
论云或于一时具足忆念或于一时成妄念类者。有忆得不得故。名妄念类。非全妄念故。言类也。
论云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学中未能普学者。此谓第一持十八品也 于如上说。乃至菩萨诸相未皆成熟者。谓此持中相品 于如上说等。乃至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谓分品 于如上说菩萨意乐犹未清净者。谓增上意乐品 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者。谓未能依于二分不修正行也。名未显现也。
论云是诸菩萨胜解行住下忍转时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当知上品。乃至无余永断者。谓前所说地前过失。在十信位。名下忍时。此过是上品。在十解十行时名中忍。十回向等名上忍。其过即中下。
论解入极喜住中。云除舍彼故发起六相新善决定。何等为六。
论云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超过一切余白净愿者。是第一愿。旧地持有一二等数。十地论云。初名观相。经言无离。谓愿求菩提无离愿也。即以后得智观为也。若得此文。言内证修性菩萨大愿。法师云。此是无分别智也 无等不共果是世间超过一切世间境界者。是第二愿。地论云。第二真实。经言不可见。谓后得智。是无等不共二乘之果。离是世间。以缘事故。超过一切世间境界。故经言不可见即后得智也 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是第三愿也。地论云。第三胜善。经言广大如法界。即后得智起大悲救生。普救群生。故言广大。又义别。如下第五中释会 虽一刹那生起此愿法性自尔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是第四愿也。地论云。第四因善。经言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言由此愿等因善故。能得无量白法之果。如虚空也 又大愿无变无尽因性得已无异因缘令其退转变异可得。是第五愿也。地论之第五大善。经言覆语一切生界看经形势。当此次第三随救一切有情者。是彼第三。经言广大如法界。是此第五。谓得无尽之愿。不可退转。广大如法界也 又是胜分堕后边际极大菩提。地论云。第六不怯。经言能入三世智地。是第六愿也。谓此愿是胜分。能堕后边际。能穷大极菩提。入三世智地。三世智地。即佛果也。得大菩提。能不怯也。不于大菩提而生怯也。后之三愿。通二智也。前三如前。
论云又即如是菩萨发心略由四相应所得当了知。其初二相。论有结文。其第三四相。无结文者。
论云又诸菩萨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随顺等。至广大愿心。是第三发心相状又诸菩萨发是心已超过菩萨凡夫异生地等下明第四发心胜利别别。如十地论。此中别称。如彼中有八过。从入位过。乃至毕定一入位过即入地超异生地。生如来家是家过。是佛胸子是众过。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等。类言也。决定趣菩提。是毕定过。此中有四。余略不说。
论云十种大愿今即于此极欢喜住能具引发等者。此皆起十愿因缘。亦即十愿若前方便名因缘。若正起名根本愿。广如十地经第八愿中。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等者。如旧论。谓与一切菩萨。同一方便以大乘化。名为一味。
论云作是愿言如有情界展转相续终无断尽等者。此意愿前十愿。乃至菩提终无妄失故。下文前熟所应愿事起愿。谓前十愿。后即熟愿。以起于愿。谓如是世道等无尽等。是即器世界无尽也。
论解十种净修住法中。八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而修惭愧等者。时谓如五浊劫末时。谓随此时可行此法分量谓随若干等法。又以上初地有八。谓善决定故四相发心故等结上文。
第四十八卷
论解十种意乐清净中。前九是自利。后一是利生。
论云于此住中。性戒具足。极少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尚不现行。况中上品。此明律仪戒成就。非但性戒。于遮戒中亦能防护。此但据性戒为论。
论云又于十种圆满业道自性显现。文意。谓能知十恶业道故。十善业道圆满自性显现言。皆现行也。如下结文。以此文属下读。
论云菩萨如是性戒具足能以妙慧于染不染恶趣善趣及诸业中诸业现行若因若果修证安立如实了知等者。若谓能以妙慧。于世间染不染恶趣善趣因果及三乘中。诸业现行。若因若果。修证安立。如实了知于世间染不染。诸业现行异熟等流果。及出世诸业等流。皆如实了知。
论云广见诸佛善根清净如前应知者。谓前初地中。云谓于佛法僧供养摄受故。以四摄事成熟有情故。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故等。虽下诸地。亦如此通。余地为三。
论云以所练金置迦肆娑者。谓樊石以有微细垢。故置樊石除之。此第二地有九段。谓意乐净故。性戒具足故等。准下诸文义。结上来配之。如第二地下。诸地随结文。故字多少即制此地。若干段文。准义应知。如前十种意乐净在初地。是下中品未圆满在此地。是上品是圆满下一切地。准此意会。所以得知者。以论文有二地。成上品极圆满。在初地。有此意乐净言故。第三地。
论云菩萨安住增上心住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等者。谓菩萨安住增上心住时。谓所有种种过患。能坏一切诸善行。菩萨皆能于彼诸行。深心厌离故。
论云于诸有情兴非恋心生依义心者。生依义心。谓生利乐义之心。义谓利义。
论云观诸有情解脱众苦究竟方便唯是一切烦恼诸缠无障碍智等。乃至观所引发一切静虑等持等至皆由菩萨藏听闻为先皆闻正法以为缘起等者 谓诸有情解脱众苦究竟方便者。唯是诸缠无障碍智。即无分别智。若有烦恼障之智。不能与有情作究竟解脱苦之所以。观若能圆证此究竟方便智者。唯于一切诸法无分别之慧。以一切法分别现行杂染生起。是无分别慧之所对治故。能对治能圆证。此观能成辨。此正智先明。皆由俱时胜三摩地观。所引发俱时。乃至一切等持等至。皆由菩萨藏。听闻为先。皆闻正法为缘起。此定等即诸缠无障。为正智以断惑故。无分别慧通后得智。圆证解脱故。
论云若闻一四句颂欢喜踊跃胜得诸珍宝等者。何故如此耶。义曰以受用财有尽。受用法无穷故。又财获世间果。法获出世果。财不勉生死。法勉生死故。如是广如理分别。
论云垢秽斯尽称量等住如是菩萨等者。谓前地之金烧练未精故。一时烧称重。一时更烧。称之稍轻。轻重不等。今此地中。称量时等。已至精也。此中有九段文。准上配文。
结释名中。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者。由发闻行正法光明者。谓求法时。闻慧照法光明。因闻生修故。言等持光明等由内心净者。谓此地证内修慧光明故。言内心行。无漏名净意。名为内心。谓即定也。
第四地。论云十法明入者。明谓智。入谓证谓得谓解言解。能得证十法之智也。
论云谓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若由此假设等。乃至若由无上清净所净者。此谓十法明入。如十地经。此中有七若字。初五各是明入。后二离为五。第六离为三。第七离为二。若彼假设。即有情缘也。谓实无有情。但假设故名有情故名假设。第二于中假设者。即世界缘也。谓有情于中住。实无世界。但以于中住故。假设为缘。第三若由此假设者。谓法缘即十八界善恶法等。谓实无如此法。由此故。观有情等名。由此假设。第四若平等胜义者。如十地经。是空缘。法师二说。一谓事空。二谓理空。即真如云空。此论言平等胜义故。知是真如也。第五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者。识缘也。以识者染恼清净故。成染成净。第六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者。谓三界缘。即欲色无色界系缚烦恼所染。即为三也。第七由无上清净所净者。谓善净大善净。善净谓二乘净。大善净谓大乘净。即为二也。广如地经。
论云如契经说不坏意乐而为上首所有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皆悉成熟者。谓十种法智能成于智。智是所成。此十是成熟智之法。是此中义意也 不坏意乐而为上首者。即十法之第一故言上首。旧地持云。成熟不坏净为首。地经当第二。同敬三宝名不坏净。此中言为首者。如旧说类。梵本在第一故言上首 今释不然。义曰论云长如来家得彼体法者。谓初地名生如来家。既生彼已。今第五地等。名长如来家 得体法者。旧地持云得自在。经云得长家已得势力自在。又得体法。得如来之体。谓真如是体法。又十自在言体法。须勘之。
论云最极微细萨迦耶见执著一切蕴等不现行断者。说此地能离伏第六识中我见。其余贪嗔等。尚在其第七识。在入八地伏也。此中十三段文结。准彼此文。
论云能成正法教慧照明者。谓正法教是所照。此智能照正法教。名焰慧地。
第五地。论解十种平等清净意乐。云谓无等觉与诸觉等超过所余诸有情界及以诸法如其平等。法师云。此中平等觉。即如十地经云。谓觉三世佛。一切功德。一切法平等。谓佛是无等觉。此无等名无等觉。以三世佛。即为三平等。即无等无平等也。此中言与诸觉等者。即摄次六种。六种一故。言诸觉等。彼地论云。谓戒定智。戒即戒平等。定即定平等。即戒心清净也。度疑及见清净。即七净中。此合度疑见二。为一度。疑见平等。道非道清净。即外道戒取。即是道非道平等也。谓智见清净。即行平等行。断智见清净。即行断知见平等。此上诸觉等所摄六也。如旧地持文。及疏解有别。不可烦引。此中所余诸有情界者。即悲愍有情平等。前九自利。后一利他。此中及以诸法如其平等者。当彼经释平等名。谓于以前诸法。如其诸法。而平等也。名为平等。如彼经广。
论云于四圣谛由十行相如实了知一切文词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谓依晓悟他依自内智依俱处所等。乃至名如此说者。谓依晓悟他等初三。法师两释 依晓悟他。此一句。谓以四圣谛教。教二乘。二乘非佛乘。故说为他 依自内智。此第二句。谓以教大种姓众。大种姓众生。是佛自乘故。名依自内智 依俱处所。此第三句。谓前二是别教。此一句是总教。大小二乘。为此二乘别总人等说四谛。名为此说 又释此三句。即三转法轮。依晓悟他。是示相转。谓示谛相于他。谓言此是苦。乃至此是道。依自内智。是证相转。谓此苦我已知。乃至此道我已修。依俱处所者。谓劝相转。谓教言此苦我已知。汝应知。乃至此道我已修。汝应修。为此三转故。说名为此说。即为三行相也 依于契经调伏本母名由此说者。即谓三藏契经。是经调伏。谓毗奈耶。是律本母。谓摩呾理迦。是论。由此三藏故。我说四谛。名由此说遍前三故。合为六种也。依于现在。众苦自性是苦谛。依于未来。苦因生性言集谛。依于因尽。彼尽无生是灭谛。即因尽之灭。果尽之灭。依于修习彼断方便性是道。如此四谛。名如此说。即十行相也。
论云牟娑罗宝者。当此云马瑙宝。谓前地于金上。已加末尼宝。今此地更加马瑙宝。此一地中。准结文有九段。如上准知。
第六地。论解十种法平等性。云谓于一切法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等。乃至有无无二平等性故等者。如旧地持。有一二等数标名。今此中有十一故字。不可如之。且准旧论云。一者第一义自性平等。当此中第一。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即当经第一。一切法自性无相平等。此中意。谓由缘胜义理故。一切法平等。如旧论。第二无言说行无相平等。当今云言说造作影像无相平等性故。当经云第二无相平等也。此中意。谓一切言说造作影像等。皆由想。今此相亦无相平等也。于理本无故。有是妄生故。如旧云。三者无生平等。当今云。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当经云无生平等。此意。谓即由此心想无故。自然无苦生。又即由此。于言说造行。依他性平等故。执有自然生者。此自然不生。但是因缘生故。言无生平等。无自然生也。前为胜。如旧论云。四者因缘不起平等。当今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自然与因皆不生故。当经云无成平等。疏云以无生故。亦无苦性成起现前。法师云。因是能成。果是所成。执有自在天等为因。因既不能生故。言不成平等。以从因缘生故。自然与因。皆不生者。谓执有自然生及自在天等为因生。皆不成也。今更解云。前不生平等。谓心相造作等无故。共自然不生。非但自然不生。今因亦无故。不成平等。自然与生皆不生者。即双重解因果俱生义。即第三不生。第四不成平等也。如旧云。第五毕竟寂灭平等。当今云毕竟本寂平等性。故经云。寂静平等。旧解云。此第五也。以第六但有离诸虚伪之言。即判为第六本净平等。今者不然。以第六是能照智故。此第五第六。皆约真如为论。法师故开此毕竟本寂平等性故。一句成第五第六寂静平等本寂平等。次下句是别第七中 问曰此二何别。如旧解第五离染因。以第四三是离染果故。今第六是明离净相对治灭。今如何别。解云毕竟本寂之言。俱是旧经第五寂静平等一句。正是真如。下现有体事。能取正智。离诸戏论。平等性故。当旧云离诸虚伪平等。旧经本净平等。即是正智离虚伪戏论也 问曰如旧论文可通。如经本净。即真如云何通。此第六是正智故。义曰如经亦是正智。照本寂故名本寂。非体是本寂 又解此现有体事等一句。是经第七。无戏论平等。当旧经第八也。即是正智。其第五第六毕竟本寂。开之如前。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即此烦恼众苦杂染离系解脱平等性故者。当地持第七取舍平等。当经第八无取舍等。若准经以毕竟本寂。为二胜。若合为一。即开此故字为二。虽然不依经文。此中意者。谓烦恼众苦。得解脱故。一切取舍平等也。分别所执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地持云。九者妄相境界。如幻化平等。经云第九如幻平等。破法定无明信如幻也。即遍计所执。取所缘之法。即依他也。此等如幻平等。无分别智所行自性。有无无二平等性故。地持云。十者妄相境界有无无二平等。经云有无无二平等。即双破有无也。若遍计所执有无。此皆非有故云无二。即真如也。是谓十种法平等性。
论云依缘起智能引发空无愿无相解脱门者。观缘起生灭故。无我故。是空行。以有生灭无常流转道理。及断之得无为故。名无相行。以是有漏有为。深可厌坏。不生希愿故。名为无愿。是此中意也。
论云菩萨如是善于胜义领念有情如理通达烦恼系故等。乃至若应永灭一切有为者。谓菩萨善达真如故。悲愍有情。知烦恼系故。众缘合故。离我我所及诸染污。不是离烦恼。众缘合外。别有系缚有情。如是知故。不染生住在涅槃。为愍有情。不应永灭一切有为。入般涅槃。应入生死教化有情。是此中意也。
论云如是菩萨住此住中智悲随逐名无著智现前般若波罗蜜多现前等者。谓无著智现前故。不染生死。般若智现前故。不入般涅槃。前谓正智。后谓后得智。又俱通二智。且得智悲二行别之。
论云于一切种诸佛圣教一切外道及诸魔军等不能引夺者。何故前初地。非他所引。今后论之。且义前初地。谓真如教非他引。或一切教非他引。即总想非他引。别相非他引。今此于一切种。圣教非他引。别相中非他引也。今此地中。加琉璃宝珠。于前具上庄也。即一切地。准此当知。
论云四风轮者。或四方之风。又此地十一段准法。又判配之第七地。
论云已得十种妙方便慧所引世间不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间进道胜行等者。此十种慧。能与第八地。作方便故。名方便慧。何以得知故。
论云进道胜行故。此进道胜行。作有相行缘事相。有差别故。名世间。非烦恼业之所缠绕故。故名不共。以体是无漏故。以有相故。亦名为共。有情所不能行。无漏故名不共。作缘事相故名共。世间作后地前方便修。为后地之进道故。名进道胜行。
论解十种妙方便中。云谓依能起世间兴感摄受福德依于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等。乃至依诸如来身语心智等者。地经中。此十别为四。第一名为身财因事。第二名为护恶因事。第三名为护善因事。后七名为化生因事。今论云。谓依能起世间兴感摄福德者。是经第一身财因事。意谓依能起世间兴感因之事。菩萨行之。摄受福德也。
论云依于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者。是经第二护恶因事。谓多于有情。而起于恶故。有情是恶因。今以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于彼有情故。名护恶因事。而不起恶也。
论云依为菩提福德资粮菩提分法后后胜进者。当经第三护善因事。无学菩提。名为果事。今为此果福德资粮菩提分。于彼因中。后后胜进故。名护善因事。护令增也。
论云依不共声闻依不共独觉者。以下七种。当经第四化生事。于经第四中有七种。即为七也。不共声闻独觉者。当经七中第一愿。取世间三有而生故。经言毕竟远离三界。而能应化起三界行。二乘不然。是不共也。
论云依有情界者。当经第二说对治也。故经言。寂灭诸烦恼缠。而为众生。起灭贪等。故知有情界。为生染惑。是说对治十中第五也。
论云依诸法界者。当经第三灭诸障也。故经言。知法如幻梦等。而起无量化业事也。即知一切法界。皆如幻故。除遍计执。而起无量化业也。名灭障也。灭所知障。当经十中第六也。
论云依诸世界者。当经七十中第四大法集也。故经云。善知国土如空而起。庄严佛土也。知世界空故。修波罗蜜等。庄严佛土。大法集生之处。名大法集。十中第七也。
论云依诸如来身相者。当经第五亲近集也。故经言知佛法身无身。而起色身庄严行也。证二空所显如故。起色身行。亲近法身。名亲近集。十中第八也。
论云依诸如来语智者。当经第六转法轮也。故彼经言。知佛音声无声而声。随生起音声行。起此行故。究竟能转法轮也。十中第九也。
论云依诸如来心智者。当经第七所问善释。故经云。知佛于一念。通三世事。而能分别智。劫数修行知。佛于行随所问处。即能善释。第十此皆因行此行。故随此行。能感佛果之此法。
论云菩萨与彼共相应故便能通达无量无数如来境界及为彼起无功用无相无分别无量分别观无量佛境界起无间无缺精勤修学一切威仪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远离道者。此意。谓与前十种妙方便慧。共相应故。能达一切如来境界。以前慧所行处。是佛境界故。又为佛境界故。起无功用无相无遍计执分别。无量后得智依他分别。观诸佛境界。起无间缺。常精勤学一切威仪行住作意。不离心口身。而作是行。于一切分位行。是不远离之道也。此无功用无相观佛境界是道。于威仪中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远离之故。下结文云。通达如来佛境界。起无间无缺。勤加行故。
论云彼第八住一向清净此第七住犹名为杂者。第八地无功用故一向清。七地有功用故名杂。
论云与清净住为前道故当言此住名不染污犹未得故当言此住随杂染污者。第八地中根本无相。此第七地初得无相。是第八地前导故名不染。未得根本无相。尚有功用。有所希求。未能任运无相。故随杂染。
论云今此住中一切贪等上首烦恼皆悉除断当知此住非有烦恼非离烦恼一切烦恼不现行故希求佛智犹未得故者。此住一切贪等皆悉除断。据地满心。非入地心。断如是惑。如佛地论。自当分别。当知此住非有烦恼下。释云一切烦恼不现行故。地满为论。如前释。非离烦恼下。释云有佛智未得。由有相似爱。佛爱菩萨执在故。非烦恼故下。诸文云有加行行圆满故。
论云于一切静虑等菩提分法皆能现前由修行相现在前故非由安住异熟分位如第八地者。此中意。第八地中诸静虑等。如异熟位。不须加行。任运现前。今此地中。未能任运。如第八异熟住故。有功用故。诸静虑等方能现前。由修行相现在故。
论云难可了知一切分别现行随逐身语意业皆悉安住而不舍离者。由有渐细分别。难可了知。粗分别故。名为无相。前地等有粗分别名有相。此皆随顺菩提之分别。故不舍离。
论云又诸菩萨第六住中所入灭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者。此能入者。考掠云。念念能入。非菩萨实能入。以起心化生故。若依念念定入。应不利生。故知以考掠为论 问曰何故唯言第六地。不言前五地。义曰影显前五地。说最后时。兼括前故。此地中十二段文。如结准配知。唯有第五有加行。行圆满摄故者。看上文。似与第四颠倒结第四。今第五第五合在第四。法师云。此第五有加行行圆满者。即是今此住中。一切贪等皆悉除断。以有加行行圆满故。所以断除诸惑。还是依治。结非颠倒法第八地。
论云谓诸菩萨于初无相住中已得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者。如远师释。云一切法无生。有十得解。此无生之智。名入智也。今更言。一切法第一义。谓除二执所显真如。今明除二执。及所显真如。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
论云谓依三世如其所应下。出十种。如地持文。不是疏家别解之。今文足不具十法。十法。谓依三世。如其所应。随于三世。有此计执。故随所应。此十皆除遍计所执第一有计一切诸法本来是有本来有生。今破言本来无生。经云无生 第二云。一切诸法现在未来有起。今破云无起无成。经同 第三云。即前本来法尔有相。今云无相。经同 第四计云。有自在六天等。为因等故。未来有成。今云无成。经云无出 第五有计过去坏劫有坏。今破云无坏。经云无失 第六计拨真如非有。今破依第一义。毕竟离言诸自性事是有。经云无尽 第七计云。一切诸法体是实有。今破云言说造作像自性。由体相故。及因相故。都无所有言。但是因果非是实有经云无染 第八计云。一切缘起杂染。在因时有染流转。在果时有止息。今破云。即由如是杂染体性。无流转性。无止息性。以俱是虚幻都无所有故。无流转。无止息。经云自性无生 第九计云。一切诸法由无智邪执为因。初中后时。一切时皆是杂染。今破云。依此无智邪执为因。于彼离言诸有体事。初中后位一切分染。平等性言由真如理故。其染皆平等。经云数善无思 第十有计唯无漏智能除诸惑。今破云。依于真如。无倒证入。无有分别。平等性故。能除杂染。言依缘真如。生无漏智。无分别故。能除诸惑。非唯依智也。经云作业无生。此皆法师云。远法师云。谓于三世者。此第八地。以前七地为过去。当地名现在。余后二地名未来。此世初四。当配三世。其义云何。于过去有初二。谓无生无起。现在无相。未来无成。过去分为二。初地名生。二地至七地名起。言无生。谓无初地净法生。无起者。无二地已去起。起即起化此二。谓除过去计。言无相者。执当八地。有无生法忍相。今除此执相。言无相也。即现在也。言无成者。谓无九地已去。乃至成佛菩提。有此成菩提执。今并除之。以旧论但有此四。无次三种。有后三种。总此十中。大判相从为四。初七名事无生。次一是自性无生。次一是数差无生。后一是作业无生。此皆如经勘之。
论云超过第七杂清净住得入第八纯清净住者。以有漏心隔名杂。纯无漏名纯净。此八地已上相续家释。七地有功用故名杂。八地无故名纯。言隔不隔。此八地已去有漏心间起家义。
论云住此住中于无生忍证得第一最极清净忍者。初地亦得无生忍。此二何别。义曰如显扬第六。无生忍有三种。所执性名本来无生忍。依他名自然无生忍。圆成实名苦垢无生忍。其初地证断二分别执故。名得本来无生忍。八地已去真俗双行。得自然苦垢二无生忍。又八地已去证一味纯。观真如故。名得苦垢无生以前。证得余无生忍。又以前得分段无生忍。八地已去证变易无生忍。又初地等不入恶道无生忍。八地已去非有漏心间生无生忍。
论云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者。何故不论四寻思。寻思是因。非无生忍以是唯有漏故。如实智通无漏。是此八地无生忍体故。前二文重解无生忍智。此复云何。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护得四如实智。故知此智即是忍体。有寻思已之言。故知寻思不在八地以去。以无有漏心故。以前皆有有漏心故。其后得智。但相似作义。无妨其实作。寻思唯有漏意。欲引生无漏如实智。无漏智既摄法。即是如实。何故更作寻思观。引生如实智。假设作时。立是相似。非真作之。
论云即于法门流中蒙诸如来觉悟劝道授与无量引发门智慧神通事业者。于此地中。十方诸佛行大劝。劝是菩萨。如经广说 问曰此住菩萨无功用。何假须劝。义曰已得无相故。名多入无相不乐进修。诸佛七劝令起无相观。起无相观已。自然如异熟任运胜进。不待加行。
论云如是蒙佛觉悟劝道引发无量分身妙智者。即引发令生五分法身也。
第九地。论云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复于增上智殊胜性爱乐趣入者。前八地除四灾中第二除断。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何故此地上。有于智殊胜性。爱乐趣入。义曰前有所希求。是染法执。七地起之。八地断之。今此地无漏观中。爱乐智殊胜。乐无碍解。非染执故。不同前灾也。
论云是诸菩萨于诸法中起加行慧为他说一切种法者。何故八地已上名无加行。此地有起加行智之言。义曰前七地中。于上解脱。须勤加功行方乃趣得。名加行。于佛地中。欲为有情说法。任运而说。非加行。今此住见趣入上解脱故。无加行智。任运如异熟增胜。然欲为有情说法时。不能如佛任运说。须作意起说。即无漏观中。起作说法。名起加行智。故不同前。
论云当知此中说法所化。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若所杂染。若所清净。若非一向。若是一向。若通二种。如是一切皆如实知者。且如显扬第八。心心法等配之。以有经文须勘。
论云如是菩萨于说法方便善巧于说所作方便善巧者。说法威仪。名于说善巧。称机宜说名于说所作。又所诠合理。名于说善巧。称机益物。名于说所作。
第十地。论云得一切佛相称妙座身诸眷属者身得妙座。谓十河沙诸佛世界量。诸小菩萨。坐华座。四边围绕。名眷属。
论云一切行相一切智智灌洒其顶者。谓以法水灌洒其头。名一切行相。此乃一切智。智之所作也。一一勘经。大有配判文。
论云又此菩萨自如大云未现等觉无上菩提若现等觉无上菩提者。第十地有三心。一入。二位。三满。此满心中。名等觉菩萨。如来名妙觉。其入住不名等觉。若在入住二心。名未现等觉。若在满心。名已现等觉。又等觉是佛。未必是等觉菩萨。言此菩萨在当地。未成等觉。亦能化生。如云雨说法。若成等觉佛已。亦能化生。雨云说法。言与佛相似。如等觉菩萨。名等觉。
论云彼经第三无数大劫。乃至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者。何故此不言证得如来。答曰此三劫皆在因故。不言证佛。佛三劫外故。又前明二劫文中。皆有次第之言。乃云证得极喜住等。今此第三。无次第之言。故不言如来地。但守自位。
论云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进或有能转众多中劫或有。乃至转多大劫者。此唯论初劫菩萨。地前有超故。何以得知者。即次前解三劫中。初劫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不勇猛。故知初劫有不勇猛。故得说超。又前解第二劫云。此即决定。以是菩萨得清净意乐。决定勇猛精进故。故知二劫以去。无不勇猛。不可说超一切时。恒精进也。故起烦恼但为利生。
论云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永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粗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等。乃至如其次第修断资粮者。此中烦恼所知二障。初地断分别现行种子。并断其修道烦恼。以得见道时。烦恼上中二品伏不行。唯有下品在。至第八地。又伏此下品现行。毕竟不生故。
论云第八地毕竟断非是断种也。在金刚心。断彼三品种子。其所知障。第七识。十地中入观出观。或起不起。在金刚心。方并断种。其余诸地。不能伏现行亦不断种。其第六中所知障。随地并种。断如初地。亦起二地障现行。至第八地时。非但断此地障种子。亦伏九地十地现行。毕竟不生。非断彼种。其八地上有漏心间者。间生有漏善心。非起如是障也。是此一段文意。自余别别释之。
论云谓于极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乃至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者。法师云。但是能感之业惑。皆见道时断。若尔云何俱生分别二惑别也。义曰今言断恶趣烦恼者。感恶趣是烦恼。多是分别。今言断者。断诸分别俱生为论。以不善业招故。不同人天。非是多分俱生之惑。上中下不行者。是修道惑。如前说。第七地中言一切烦恼不现前者。此伏下品现行。亦如前说。
论云所知障品粗重有三在皮在肤在肉者。何故烦恼障。不言在皮等。义曰烦恼有品。以三品言之。今此障不然。故以在皮等言也。
论云所余诸住修断资粮者。所智障地地断。何故今言资粮耶。义曰如前已说。虽断自地。由起后地诸惑。此三处断之。并后地自地。永不行故。不同余地。不言资粮也。
论解八法摄大乘。在此十三住摄中云。谓于第一第二住中。于菩萨藏。生信胜解听受思惟者。此二住中。任摄初五法。于此五中。于菩萨藏之一句。摄初三法。生信胜解听受。第四思惟。第五第四闻慧第五思慧。论实以后诸地非无此五据。谓上用增时分齐语。
论云第三住中得胜意乐趣向前行胜修行相者。即摄第六法一分。以初地中得无相。趣向无相之前行。故得一分。
论云于余一切。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中得修广大者。此摄第六一分。共初地通摄第六无相修。此皆修习无相。修如此广大。非如初地初得名前行修。
论云于上三种净行所摄菩萨住中修果成满者。此摄第七法。言修成满者。
论云如来住中当知获得究竟出离者。摄第八法修成满也。广勘功德品。
论解以声闻十二住。类菩萨住中。如诸声闻已得证净圣所爱戒为尽上漏增上戒学住菩萨第四住亦尔者。此中声闻。非得初果位时。如菩萨第四住。菩萨第四住。在第二地。离初地故。今准声闻。在初果进趣心中为论故。与菩萨相似。又住果时。亦得类菩萨。以戒得初果。亦有故。何故要以菩萨属初地时。名第四住。前解为胜。共所待故。其下心学慧学。准此在进趣心。应知。
论云如诸声闻善观察所知无相三摩地加行住菩萨第九住亦尔者。三空无色。观心微细。名无相三摩地。即第四禅心。趣向三空故。是三空无相之加行道故。似菩萨第九住。第十成满无相住。准在三空。如理可解。
论云如诸声闻。从此出已。入解脱处住。菩萨第十一住亦尔。即住非想八解脱九无间道。名解脱处。出前三空已。入此有顶解脱处住。名似菩萨第十一住。
论云如诸声闻谓一切相似菩萨第十二住者。即在第九解脱道以去是也。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第一者
前明二持。此为第三。第一所学法。必起能学行。即第二持。既学行已便有果利故。次辨菩萨受生果。是因求所遂。故言究竟瑜伽处。此持有五品摄生。为初故言第一。
论解增上生中。云谓最初住作转轮等者。谓初住作一天下王。二住四天下。乃至第八为小千界主。第九为二千世界主。第十菩萨。生摩醯首罗天。即净土其实在下二界间。以无漏业生故。名色究竟上。此据未得法界受用身论。
论解最后生中。法师云。有经云。佛告慈氏。汝婆罗门家生。我刹帝利家生。我是右胁而生。汝是顶上化生。我寿八十。汝年六万岁等。此别有经。与弥勒经相违。勘问。
论云唯除凡地菩萨受生此取有智菩萨为五生者。二说。一云此取第二住也。十住以来菩萨。未入僧祇。不名有智故。二说唯取初地已去。名有智。义意初解为胜。以十住菩萨八相成道故。又增上生。唯言初地。故知简余。生通余住。此有智取前解胜。
摄受品
既受胜生自利圆已。次有益物。故名受摄品论解云菩萨如是于诸有情。摄受无倒转时。当知遭遇。略有十二种艰难事中。下有能治。此十二之善巧方便。初云十一句次第。各对一所治。第十一句。释上第十一十二艰难之事。
论云或于其中应观轻重如其所应而作方便者。即前第一可知 或于其中。应审简择补特伽罗。即第二。由审简择前有情故。柔软美语。自不起恼 或于其中。攀缘勇猛摄受因转者。即第三。虽物堪少。运心攀缘。布令遍起。摄受因转 若发正愿者。即第四。虽无力能。普为营事。俱发正愿。后有为时。普为营助 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即第五。诸受乐者多著放逸。摄心不散。能离流散或于其中安住其心者。即第六。无能利生安心。恭作后当果心猛利思择者。即第七。起思择心。可摄摄之。不可摄者舍之不生厌倦而自安忍者。即第八。可知或于其中而行放舍者。前释第十意。于此物舍故。不应生取心。而取施与之。或此释前第七。此生可舍。前猛利思择。合择第八 或于其中发勤精进炽然无懈者。次第却释前第九。可知。若以此前行放舍。却释前第七者。此即合解第九第十 或于其中善巧方便。释前第十一对治。可知 而正修行者。释前第十二。可知。或有释。前对治如前配或于其中安住其心下。乃至而自安忍来。解前第六对治或于其中而行放舍。释第七句对治。或于其中发勤精进炽然无懈者。释第八第九第十三句。此中精进为一。炽然为二。无懈为三。如次为三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合释十一十二。如前释可知。若依地持。此中能治有九句。不可依勘。
第四十九卷 地品第三
第三持之第三品也。前明利生。后明胜位。依分差别菩萨位阶。依之如地。故言地品。又我德成处。堪能受生。故名为地。
论解七地中。云第七如来等杂立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据实通在佛中。前唯约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实录之。故兼取佛。
论云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随在第三决定中故者。如上有处。明三种决定。一种姓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随决定。如显扬第七。同此种姓决定。即本大乘种子发心决定。谓入初地。十住虽亦发心。未名决定。今第八地。名不虚行随决定。以于行中无功用故。任运而作。此第三决定故。名第三决定也。有释此第三。谓在初地。今取前解。如显扬文在初地。谓得自在时。又释此第八地。在第三僧祇。如异熟住。任运起行故。更无有漏心隔。名决定故。
论解入地离恶趣时中。云于彼色类诸有情所得哀愍意乐者。此谓慈也。下是悲。
论云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净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者。净意乐有二种。一无漏。谓入地上。二胜故名净。即此地前者是。
行品第四
上明地品学所依位。虽有依位。行何行法。故次辨之。此中广明。名为行品。
论云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谓如前菩提分品明也。五种大愿。亦如彼品。其实十愿。据胜者论故。云前五十力方便如力种姓品也。
论云如前所说二种无量一所调伏等者。问曰何故取此名成就有情行。答曰此所成就也。由有此故。菩萨起行。而成就之。故兼取之。
论云应知此中施等十法经三大劫阿僧祇耶长时修习乃圆证故等者。此中有三到彼岸。一时到彼岸。谓三大劫。二体到彼岸。谓知如在因染故。未显在果。明显故。名到彼岸。三菩提到彼岸。二乘名因不圆果。大菩提名果到彼岸。法师又云。此有四加善根。到彼岸。大乘善根。而胜二乘也。故此中论云。过余一切声闻独觉善根者。是若有。即准此下论文。唯有前三者。以善根能得妙果。不取善根为也。
论云当知所余波罗蜜多即此所摄者。如相续解脱经中。行别相摄方便度。是前三伴。愿度是精进伴。力度是定伴。智度是慧伴。若依地经。后之四种度。通伴前六。即前六中善巧摄生。名方便度。能增上进。名之愿度。魔法不动。名为力度。差别异知。说名智度。即前六摄。不须别论。据实如地经相续解脱经。据义增胜为论也。
论云由前四度资粮自性眷属守护当知圆满或学者。如次配前四度应知。
建立品
依地行因。行因既圆。大劫勤功。须有果遂。得果成满。求遂本心。建立所成。名建立品。此乃第三持之第五品也。
论云依如来住依如来地此双举者。举十三住。举前明七地。地住双举。摄义圆也。
论云又此一切菩提资粮略有二种谓去菩提若远若近者。谓未得相好名远。即在地前。若得相好名近。谓得入地以上。所以得知者。即次前辨入净胜意乐地。诸相随好已得异熟。故知地前不得实报相好。又此卷末中文云。相好名对种姓地。唯有种子。依身而住在解行地。修彼方便。若在胜意乐地。乃名为得。诸上地名清净。在佛地得相好善净无上地也。
论解四清净中。第一所依净者。此中兼取诸烦恼品习气。于自所依无余永灭。如对法第十四。唯有取住舍。无前永灭习气等。即此菩萨地。解功德品中。文同对法。此有何意。此中据摄法周。彼中据有为净。不取无为净。据实通有无为。
论解静虑解脱。杂染有二种。清净有四种。与上相违。应知。其相者。与杂染二种相违也。杂染二种中。各有二故。初染二者。一无功行。二诸盖现前。第二染二者。一自地烦恼缠。二自地随眠。此谓有因。有此二染障。如来得清净时。有四种清净。翻前应知。
第五十卷
论解十力有差别无差别中。有差别无差别者。谓如处非处与自业。以观善不善因故。名无差别。但观善不善业。能感爱不爱果。是处非处。自作善果。自受善报。名自业力。故有差别。余下准此应知。
论解无妄失法中。云若如者。如下文云。普于一切所作方便。即教化生之时。随所宜方便也。顺理故名如。又即如是方便故名如。
论解一切种妙智中云。若于不善无记法中。无颠倒智。知而不作。是一切种智。若知善而作名妙智。前似后得智。后言正智。其实无分别智。不观不善等法。但作善观故。唯是妙智。其后得智。是一切种妙智。又后得智二种。皆有正智。不然。
论云思惟圆满意车圆满者。以意乐能有运载调虑义。故譬于车。
论云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者。学道谓智。果谓如境。又前地有为名学道。后地有无为。名学道果。
第四持次第瑜伽 即偏简。如上诸品。或是品诸义次第。即自勘之。
有余依地 谓烦恼集因已尽。唯余身智。及无为在。名有余依。或五蕴根身名依。有此在名为有余依。
论云云何地施设安立谓有余依地除五地一分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独觉菩萨地除无余依一地全所余诸地名有余依者。十七地中。如此文。以十一地全五地少分。为此地体。所以者何。五地之中。且如无心地中。有五位无心。谓无心。睡眠。无想定。及灭尽定。入无余依涅槃界等。今唯取前四位。除无余依涅槃。故言一分。是此地体。修所成地中。修成有无二为。其无为是无余依体。今除之取修成有为 问曰但是修。何故有无为之言。义曰直言修慧者。即不取无为。今言修所成。既有所成之言故。贯通无为也。其声闻等地。通明四谛。其灭谛中。有因尽果尽无为。今简去果尽无为故。除一分无余地。即所除全也 问曰余地亦有。非此地体者。何故唯除此五地一分也。义曰从多相从。论又随显相者。取除其隐相。非此地体者。略而不论。
论阿罗汉与此八依或依相依中。云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者。谓与父母摄受事相应。以无学人不舍供养父母故也。
无余依地 此地体。即前地所余者。是义准前知。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三(论本第五十一二三)
基撰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者。此论一部总有五分。前五十卷。已明十七地之体义。即初本地分也。下之四分义。重辨前首。皆称摄此分。乃下四分中之初分也。摄决择分故。名决择分。或有以文摄文。前分有者。今重明之。以为一分。或有以文摄义。前分虽说法体。其义有未明者。今此明之。以为一分。如言眼界摄眼界等。自体摄自也。又以所诠决择之智。简择诸地不同。然简择义齐。更相收摄。即以义摄义。此一分教。能诠决择。以所诠为名。故名摄亦可。准俱舍论名对法藏。由彼对法论中胜义。入此摄故。此得藏名。或此依彼。从彼引生。是彼所藏。故亦名藏。此既二义。此亦如是。由前本地分中胜义。摄入此分。决择明之。或此依彼。从本地引生。即彼所含之义。此分所摄故。名摄决择分。亦是以文摄文。故名摄也。此明摄义 言决择分者。决谓决断。谓决他疑亦可。决谓决了。能自了解。择谓简择。可谓简择是非。今此明是破非。故言决择。邪见拨无。真俗虽决。非简择是非。疑虽简择是非。而非决断言决以简疑惑。谈择以别邪见。前本地分。直述义相。今当重问答。决疑择要。故名决择。旧云决定藏者。非也。彼言尼也。摩可言决定。既云毗尼生折邪。此言决择。何得称为决定藏论 中者。简持义。十七地中。简余十五地。持明此二地。是故言中也 言分者。分齐也。分别区分也。本地之后。摄释之前。一分齐也 言五识身相应地意地者。如本地分已释 问何故不言意识者。以名滥故。此明心意识。故不置识 问相应义不唯局五。何以初标不云意有。答曰据实皆有。略而不说。又举初显后故。意地不相应也。又据胜法。以明五识。无执持等。其境狭少。举相应不言根尘。意中兼明七八二识根尘等皆明。不可偏云相应。故略之也 问前本地分。既开为二地。何乃此合明耶。述有二意。一六识各别依。谓六根通依。谓本识。今此分先明第八。是五六识通依故。所以合明。前分约自性业用等义。所以别开为二地。二六识各别种子。依本地分中。虽明赖耶。但明种子依。随六识说功能各异故。所以别开为二地。今此分中。兼明现行。第八是六识通依。既是通依。不可别开二地明之。所以合说。从第八识。故合一明。又唯约作业。作业既别。须开别明。俱依根缘尘。行相状同。所以合说。又如显扬第六云。问阿赖耶识何识所摄。答六识摄前约种子分别。今约六识所摄。所以合明 此地决择。合有七卷。此为最初。故言第一。即首称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就此分中有三。一结前生后以发论端。二释分兴之意。三依地正辨。初二如文。第三正辨五意。合明寻伺等三地。合即十四分也。就第三段中有二。初简择别。明一地二依地。正辨如文可悉。今明此地中总有七卷。前三卷半明五善巧。下三卷半明六善巧。初有多段。今论初且合为二。初牒前已明。而兴三问。第二依问正答。就问中有三。初牒前本识。为所决择。二开三问端。为问由致。三正设三问。令兴决择。
论云问前说种子依谓阿赖耶识。此即初也。谓前本地分中。已明第八是诸种子依。种子皆依有故。小乘诸论未说有 有之因缘广分别义者。此即第二开三问端。为问由致 而未说有者。前本地虽大乘有第八。然小乘经而未说。有一问也 问曰如摄论引小乘经中云。爱乐喜习著阿赖耶。所余经中亦如是说。此言即小乘经已有。何故言未有耶。述曰二义此为无者。说如萨婆多等。又然彼经虽说有体。即第六无别所诠及余别义。谓因缘广分别等。今言未有者。无别体有。非名有也。
有之因缘者。此有第八之所以也。虽言说有。未知有之所以。既知所以有故。第八存之。其与现数受等俱转 广分别义。即为第三问。
论云何故不说。以下第三正设三问。令兴决释也 何故不说者。但问小无所以。余文可知。
论云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下第二答。答中随问即为三答。此即答初问也。此答初问中。初长行总答最深密记不说。所以第二引经正言不说。
论颂云阿赖耶识甚深细者。以下举经正辨不说逗留。此一句总彰深细。第二第四句。正明不说所以。第三句正明不说 问曰何以第四第二句。明不说所以。有二义故不说。以深细故不说。即第二正明深细之义。二恐起烦恼。不为说之。即第四句。先云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旧论颂云执持识深细。既云执持。第七岂能持也。梵音云讫利瑟吒末那。此云染污意。今云阿陀那者。即第八执持之义也。此之一句。总举第八深细也 问曰旧论执持识深细。何故今翻别云有何所以。述曰执持之言。其义便正。然简有异。义不同简。所以者何。先云深细者。但简凡夫未简二乘故。其凡夫藉义皆粗浅。此言深细但简凡夫。其二乘教义皆深细。此应与等故。今以甚简别二乘。二乘经教深细非甚故。此简具足故须异也。故下言见谛圣者方能了知。余未能知。见道之前第六识非唯识观。未见第八。入见方知故言甚深细也。
论云一切种子如暴流者。此一句。举第八识深细之义。而不为说。即第一深细不说所以。水未风击名曰平流。若遇风涛方成浪起。此识亦尔。能熏之风未鼓。但只念念平流。能熏之风鼓时成种。遂如波浪 或种生现。由如波浪。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浪因至多浪起也 问曰先翻种子如恒流。今何异也。虽云种子。未知是何。言恐有局。今言一切。义乃含包。又恒流之言。此是何义。若如恒水流。即乃非也。如恒常而流。岂是约因熏义。今言暴流。义在于此。
论云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此一句。第三正明不说。小乘有名无有体义。此我于愚不演也。唯开名故。诸在凡夫名亦未开。即我于凡不开也。若小乘名已有。但不为演。若名亦未有。亦不为开也 问曰二乘凡夫既不为开演。何故今说令凡夫闻。此中闻有二人。声闻之中有二人。一根不熟。二根未熟。初决定性。二不定性。故不为开演。若不定性根熟。何不为演之。凡夫亦尔。一根不熟。无种姓人二根未熟。故不为说。今约闻者。皆根已熟故得闻之。今言于凡愚不开演者。义在于此 问曰先云于凡我不说。此何异也。述曰即言非也。唯简凡夫。不二乘故。今言意不尔。
论云恐彼分别执为我者。即第四句。释第二为起烦恼不说所以。凡夫二执未断。二我之执恐生。二乘人我虽除。法我犹在。恐其起此。我有二种。一分别。二俱生。俱生之我任运而生。分别之我因教方起。恐凡夫因教分别。二我得生。二乘因师分别。法我得起。故不为说 问曰先云彼勿执为我。此云何异。述曰此言总未简任运有我。其义可知 问第八相续似一常。恐起人我见。凡不闻本识有体相。是实虑法执大不说。述曰说第八虽生法执。若除法执必由唯识。第八既是诸法如实因缘。此乃唯识之本。故为大根得说本识(更有逐难云云思之)其此识义者。佛说法要以利物为本。若说此法。始则不堕生死。终令能得涅槃者。佛即为说。然此识凡夫闻之。生分别二我。若二乘闻生法执故。及不能作唯识观故。始则有损终闻无益 问唯识非小境。不为说第八。末那二乘观道除。应为二乘说。述曰末那惑障于人观。二乘观道得除人执。识细二乘非种智。所以不为说第七。即如见道。虽断三恶趣果。第八细故不为说。末那识细故。彼非一切种智。亦不为说 问曰小乘观道缘末那否。答无分别智观。断惑时自相观故。观末那理。后得智观。非一切种智故。于事差别。无智亦不须缘。因此义。法师云。以九门分别八识。备师以七门分别八识。皆如前钞。
论云复次嗢拖南曰。下答第二问。此中有二。初举颂总显八义。二长行广解。初文可知。就长行中。初列八名属当于颂。二次第解释嗢拖南。而与邬驮南自说经何别。就次第别解中。有八不同。即为八段。初段中有二。初问次解。问可知。答中五因不同。即为五段。其初因意者。诸小乘等中。不立本识。如经部师以六识持身。今意非此。谓从先业生者。能执持身。从现在缘生者。不能执持。此约长理。不约六识于一刹那。或起异熟心破。如文可知。此中应立量云。眼等转识非能执后(宗)。现缘发故(因)。如声等起(喻)。又若有转救之云。我眼等中亦有异熟心。从先业生能执持。汝何故云眼等转识非能执持。而总遮我。今应破之。下第三因比量。若尔下第三因应不异。破此已救已为破故。后既有破。明知此中。但约长理相续道理破之。如前解释。此第一因也。因言所以。即宗因等之因也。从此为名故言五因。前总破六识讫。下因别疏牒破。且疏善不善性心破故。第二因又六识身善不善等性可得。是第二因者。即欲破之且遮别法。有非执受。方为同喻。而能遮彼善不善等。设有解云。涅槃体能持有漏依止。今量云。二种涅槃定非执受。宗也。是无为故。因也。由如虚空喻也。此义既成转破道谛 设有别计道谛能持。应立量云。无漏善心不能执受有漏诸根(宗)。此言为简大圆镜智能执自身。若但总言无漏善心不能执受。即有不定过。为如涅槃。是无漏故。无漏善心不能执受。为如大圆镜智。是无漏故。而能执受。避斯过故故作此言。是无漏故因由。如涅槃喻。此义既成。应须转破有漏善心。应立量云。有漏善心应不执受有漏诸根(宗)。以是善故(因)。如无漏善(喻)。善既被破。不善须除。别立量云。诸不善心应非执受(宗)。有记性故(因)。如彼善品(喻)。虽破记性。无记之中有四无记。且除异熟。在第三因。变化等三。今应别破。量云三无记心应非执受(宗)。以间断故(因)。由如声电(喻)。或因喻云。非异熟性故。如善恶心。此因亦善。前因有异熟生心为不定过。今论云。虽云善不善性。不言无记。既有等字。明别有破。虽复疏牒。其六识中无记报心。此中有计。以为执持。应破彼计。故第三因即遮此计。
论云又六识身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是第三因者。言六识中虽有异熟。但一念生。或诸心间。前后一类。异熟生必不可得。前后一类异熟之性。无有变易。可能执持。是真异熟。今六识中异熟心。但一念生。非无有间。既非一类。是异熟生。不得称言而能执受。应立量云。六种转识非真异熟生(宗)。有间断故(因)。譬如风声等(喻)。此量未明。应更别立之。六种转识无覆无记异熟一类既不可得不能执持身(宗)。有间断义故(因)。喻等同前。或应立量云。六转识中异熟生心不能执受(宗)。有间断故(因)。如风声等(喻)。其论云异熟类不可得者。即是此中。有间断之因言也。即彼逐难。六识中异熟心。是异熟生。非真异熟。不能执持者。汝宗何故言不苦不乐受。从异熟生。既异熟生应非执受。述曰异熟生有二种。一从异熟种子生。二从异熟相续生。第六识等者。是异熟种子生。名假异熟。如眼根非真异熟。其第八识是异熟相续生。前念后念皆异熟故。今前念后念皆是异熟者。能执持非六种识。故有异也。即以此文。一师言。欲界有第六异熟心。一师云。此乃遮计。又彼外计。汝宗第七识。应得能执持身。何劳第八者。应立量云。我第七识不能执持身。非异熟性故。如六种转识等。又彼外计。非一种识能持一切根。一一自识能持自根。今应破之故。第四因云。又六识身各别依转。乃至是第四因。此中有二。初依计正破。二纵计逐难。谓如眼识起时余耳等无识之根便应烂坏(宗)。无能持识故(因)。以小乘宗诸识不并生故。如死尸(喻)。设许执受亦不应理者。此牒计逐难。谓彼外计眼识起时。非但唯持眼根。亦能持余耳等之根。今设纵之故云。设许执受亦不应理。识远离故。今立量云。眼识必不能持耳等诸根(宗)。识远离故(因)。如他八识不能持身根等。如死尸等。又有合立量云。无识诸根应无执受(宗)。识远离故(因)。如死尸(喻)。既难无执受已。应成非情摄。立量云。无识诸根应非情摄(宗)。无执受故(因)。如死尸(喻)。又眼等诸识起时。应不递相执受(宗)。所依别故(因)。由如眼识起时不依诸根。此量有过。同喻所立不成。过如前所计。身识持自根。设尔应成数执过故。第五因应成数执过。其文可解。此中有量。既有执受不执受。不执受时应非有情摄。无执受故。如死尸等。又可云六种转识应非执受。三性心间非一类故。如声火炎等。此亦有过。由上五因。六识执持。既非道理。故许第八能执持身。结文可知。
论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乃至识不俱转。此第二因。非正建立第八识。但因外难便破小执。建立自宗。此中有二。初问次正释 何故若无等者。此即初也。若准前后解。此文稍违。所以者何。且如前文。若有第八执受。依止可得。若无第八依止。执受不可得。今若准解应言。若有第八。最初生起可得。若无第八。最初生起不可得者。是言便生但总应言。小乘无第八。诸识不并生。大乘理即云。根境缘具五识皆起。何缘一识最初生起。有第八识。即许诸识并生。故有第八。无最初起是应道理。汝既无于第八。有最初生。此不应理。今小乘问云。何故若无第八。最初生起。不应正理。可直案文。不可准前及后而兴准解。此为问讫。就正解中有二。初假设外难。二依难正解。以小乘中诸识别生。其文易了。其答中有三。初总答以征释所以。第一及征可知。第三正释中云。容有二识俱时转者。谓大乘中诸识。亦有别生时故。余文易了。此中应立量云。三缘具足眼识起时三缘具诸耳等识亦应现起(宗)。三缘具故(因)。如现起眼识(喻)。汝前所难。恐识并生。不许第八是有。今成诸识并生。已应许有第八。此返释成。论第三因中初问等。如前判文。此因亦非正立。第八之因为外释义。难时外便返问。因为通难。返立本识。谓外小计识不并生。意缘色时。在眼识后。今破此识。缘过去色境。应不明了。应立量云。眼识等后散心意识缘次过去眼等所引境色应不明了。宗也。此言简彼定心及独头意。今远缘者。今偏破过去近意识。简远意识。因云不定位摄缘过去故。此言又简定心。如散心中。缘过去等百千劫事。此是亦简定心。又为不明了故。应不明了。宗因喻如前。此中文意如对法抄。
论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有种子性。乃至不应道理者。此下不能别判诸文。以小乘中计六转识。能持于种。今以诸心别异。云何持种。应立量云。六种转识不能持种(宗)。因云展转异故。由如鼓等所发音声。又云六种转识应不持种。三性间故。如身语业。余文可知。
论云又彼诸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等者。又汝若执六识持种。如入无心定时。其六转识长时间断。既无能持之识。不应所持之种。而得相续长时流转。不生灭也。应立量云。入无心定种子应失(宗)。无识持故(因)。如入无余般涅槃界。又应立量云。入灭定时六识长时间断。此即无识持种。即种已失。不应而有出定相续。而复更得长时流转。用何种生。又此以何为识持身。难破无持种子识门。兼此破入灭定时。六识间断。不应其身而得长时流转。彼经多时。无识持故。便应烂坏。相续谓身也。若尔与下第七破何异。既尔取第一第二好。
论云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业用差别不应道理等者。此第五亦非正立第八而破于他。亦因他难解难之由。遂成第八。四种业用。一了别器业。谓外器世界。二了别依业。即内五根扶根五尘及内种子等。此二第八识之业故。胜鬘经云。自身资生具。一时顿分别。此第一业。第八唯变故。缘从种生。故名为变。是彼境故。名为彼缘。其内依业。具有二义。一变故缘。二执故缘。变故缘义。如上可知。执故缘者名众生数。三了别我业。即末那常计第八以为我也。四了别境业。即余六识各了自境。此中意者。谓第四境业。一识起时。刹那刹那四业俱转。非一切时无心闷绝等。及入无心定。而皆具四。唯具前三故。如经所说。若一境业起时。必刹那刹那四业可得。若无第八。诸识不得并生。而此四业。不可一识一时顿有。岂不违经及于道理。小乘若信大教。及一刹那中。有此四业。可如此难。他宗既不信经。及不许有四业。一刹那中而现可得。何得如此而起难耶。述曰然以道理逐之。必许有此四业。及信大教。而得成立。以理逐者。且立唯识比量云。色等诸法皆不离识(宗)。是所识故(因)。犹如于识(喻)。既色等诸法。不离于识。从识而现。无识之时。此境应无。且如入无心定。或唯缘涅槃等境。尔时色等既无能缘之识。眼等诸根。及外器等。便应断绝。应立量云。入无心定等位时眼等诸根及外器等便应断绝(宗)。以无识故(因)。如所灭识(喻)。又缘涅槃等境时诸眼根等必应断绝(宗)。以自能缘识体无有故(因)。由如未生缘眼等识。此即成立初二种业是有。次成第三业。二乘唯云有了我之业。不言一切时恒起了我。今应立量云。异生所起善等心时必有我见(宗)。此是有简可须思之是异生故(因)。如起余位我见之时(喻)。此三种业义已成立。于一切时必须恒有。若境业起时。必须有四。不然唯前三了别境业。二乘共许前三业义已成故。于一时四业可得。于前三业总立量云。异生身中无染心等现在前时必有前三种业(宗)。异生位故(因)。如二共所许三种了别现在前时(喻)。以此义故知。四业可知。以理遂立前唯识量 又有三藏所立云。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由如眼识(喻)。前虽可尔。简过未周。此中简过。如因明抄。上来虽复理破违教。如何如摄论中。广立大乘真是佛语。信佛语已有违教过。非未信前而有此过。如摄论说。此并与现量相违。过如文。
论解第六身受中。谓如理思乃至定有阿赖耶识者。此中正论第八是有。谓如入定时。五识不行。忽闻声触。即起领受。如舍利弗闻哮吼声。既无耳识起领受余声。即第八识而起领受。若无第八此义何成。若小乘中。不许定中境至起受。应立量云。入定位中境触身时应起领受。以有意识位境触身故。如散心位。若不许时。返破余位云。散心位中境触身时应不起受(宗)。境触身故(因)。如入定位(喻)。此中更有难释。不可烦述。法师云。身受即轻安。触身起受。
论云如理思不如理思。可知 或无思虑。无心定也 或谓寻伺。有心定也 在定不在定。可知。此意谓此六位之时。境非一种领受。非一心不并生意缘。此随一种境。或有声至。谓不并生。若无第八起何领受。若有第八。第八领受虽入定等无余五识。觉受仍生。若无第八。此不应起。是此中意也。
论云处无心定不应道理。乃至不离身故者。此有二义。一违比量。二违圣教。诸部之中有许有二意识。一粗二细。细者此定有之。今此中破。如萨婆多不立细识者。应立量云。入无心定应如舍命(宗)。识离身故(因)。由如死尸(喻)。又违圣教。如文可知。萨婆多救。六识不离身者。识得不离故。名识不离身者。亦应识得不离身故。不名灭心定。应立量云。汝立灭心定应非灭定(宗)。识得不离故(因)。如有心定(喻)。又汝无心定必定有心(宗)。有识得故(因)。如有心定(喻)。此非萨婆多正救。彼正救云。入定虽无识。后出定时其识必生。言识不离身。应立量破云。汝立灭心定必定有心(宗)。言识不离身故(因)。如有心定(喻)。彼作决定相违。言灭心定等决定无心。以寂静故。犹如涅槃。今应与作有法自相相违过故。令彼不成。汝立灭心定应非是定。以寂静故由如涅槃。若言命根等在名不烂坏。应破命根云。先破四相。四相定非实有。非二量知故。如兔角等。以此为喻。破彼命根。上来破萨婆多讫。若立有心者应破。量云第六意识无想定等诸位中应无(宗)。在此位中于六识内随一摄故(因)。如五识等(喻)。又若有识。决定有触。若有触必有受想。如何乃言此定有识。此量既成小执破讫。违经违理。故成第八。又如无色界。应有灭定等。量思之。
论解第八识中。谓临终时乃至不应道理者。如第一卷。从上舍。从下舍。皆至心处。方后舍也。言非彼意识有时不转者。若第八识通执身分。舍上分时。下分未舍。有转有不转义。若第六识义不必然。缘余境故。非有处不起故。非能执持。又若第八缘境微细。于临终时缘境不可知。若第六识缘境行粗。若第六识能舍命行相应粗。以非彼意识。有时不转。应立量云。命终时识缘境应知。第六识故。由如余位应更总非第六意识。而能舍命。量云第六意识非舍寿心。转识摄故。由如五识。故知第八义得成立 上来答第二有之因缘竟。自下答广分别义。
论云复次嗢拖南是第三答。自下有二。初以四义。建立第八广分别义。二建立第八还灭之义。于中初举颂。次乃长行。长行中初开二门。二次第解释。解释中先解所缘。
论云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等乃至执受了别者。谓六七二识皆起执故。所熏成种可言妄执习气。其五识等自熏种。虽非妄执习气。亦第八缘。此中何故不说第八缘耶。依上下文。一切有漏法皆有粗重所随。五识等种子。虽非妄执习气。粗重所随故。但名习气。是第八缘。此中通含为语。即遍计执习气。直是六七二识习气者。是余五识及第八识。非妄执习气。诸现行并为粗重所随。应并名习气。若尔第八缘习气之言。其义摄一切法。何须开二境。述曰习气通二种。谓现行及种子。此中约种子名习气。不约现行为论。故开二别 问曰何故得知现行亦名习气者。如阿罗汉齐足越坑。名为习气。此乃现行。故知通二种也。不然由有种子习气故。名为习气。岂习气即现行耶。谓今皆种子名习气。即五识等。云应种子皆名习气。余义同前 又解此中言遍计习气者。三性有漏法所有种子。皆名遍计所执。以三性心等皆为相缚所缚。名为遍计。非谓遍计皆是二执所成之种。若尔此中云何遍计所执之言。三性心等不起所执故。义云此中通论文中义。含即遍计自性习气。遍计所执妄执自性习气。前通善不善种。后唯二执心种 又解法师云。二义西方二师义。一云三性心皆有法执。虽善心起时。即此文为证故。名遍计所执习气。第二解云。一切有漏善等心种。皆名遍计所执习气。此非三性中遍计。以有漏心等。必为漏所缚故。其善等性。亦名遍计所执。此不及前 问曰无漏之种。非妄执习气第八缘不。有义缘略故此中不说。又此义非也。谓心弱境强故不得缘。如摄论闻熏习。非阿赖耶所缘。仍依于本识。以强胜故。若尔云何名唯识。若约无漏见分。此义又成。未起无漏心时。此应不名唯识。如摄论依彼第八。以念俱随灭故。亦名唯识。以第八缘境为相缚所缚。诸第八境皆是亲变。若缘无漏。即非相缚故不缘也。第八望无漏种。即非唯识。如眼识望第八境亦非唯识。非所缘变故 问若尔无漏熏时。熏阿赖耶识不。若熏云何不缘。问若得者。第八缘种。如无色界。即为自证分缘等。若缘无漏种。岂缘自体耶。问此中依护月菩萨释。其见分等三分中其种子。为自证分种子。即见分体故。由此理故。相应五数不缘种子。依此理故生无色界。第八见分即无所缘。彼界第八见分。缘欲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业故。虽生无色而得下缘 问曰何故种子不在自证分等。唯在见分耶。义云以相见及第四分。于自证分上。差别建立。今以种子是所缘故。故于见分上立。以自证分为能缘故。不于上建立。又依集量。唯立三分故不在第四。设立四分者。以不离自证分故。俱是第三分差别立。若在无色。亦缘下器界者。何故此文。云若在无色。唯有习气了别执受。通曰此约自证分为论。不约见分。若约见分。即通缘器界也。故简无色不缘。但在内根等文中。不在外器等文中。故知外器亦得缘也。若依护法。即以此文为正。在无色界不缘下地。界系业别。故其种子。即见分中分为相分。见分缘之。五数托此以为本质。而于上变影像相也。此非实用。故不能生眼等实根令识依之。此与后别。若准护月义。其无色第八识。与下界识等。以缘境等故。若尔即有业无粗细妨。其义者何。夫见分等及外器相。必此业感。此业何时造等。又有多妨。如对法坏世界抄。广如此论第一卷别抄。其缘变化身五根不。有人云。西方有诤者非一也。一释亦变为境门摄。非内根门摄故。此中但总言缘器。不别疏条如别抄 问若以第八缘种子。种子何故能生识缘他身根。此根何故不能生他识。答曰以影像故。种子亲变故不为例 问如五根本识相分他。依之第八为影像变。其种既自第八相他。亦应变缘。答根法现影像变时。可为受用。则互相见等。种子微细。不得缘他。无受用义故不须之。此唯意境。中边等中。云缘他身者。如此解问。
论云及诸色根所依处根所依处者。即摄造根四大。及扶根四大。及扶根尘。护月有二种五根。一意识及相应变者。二末那相应变者。彼以第七识。缘第八相分为我所故 问曰若尔第七。既缘第八相以为我所。即第七名无漏缘使耶。以缘第八相为我所故。今解唯缘根及所依等为所缘。非种子。种子即自体上义分。即自证分缘故。非无漏缘使。第七虽缘第八起我。然迷总报故。迷现行不别缘还灭上功能。故非无漏缘使 若尔亦缘第八所缘外器为所缘。应是上界缘使。述曰不然。第八虽缘上器。然有亲有疏。欲界者亲由业感。缘上界者疏不由业感。缘第七既缘第八见分。为我所缘相业所招生。亲相分者。即欲界器。其我所。即须随我。我既欲界系。所亦应然。故非他界缘使 问曰意识缘上界色等时。此即随见分。欲界系第八。既缘上界相色等。即应欲界系。述曰不然。第八含种子。种子故第六不然。故不为例。有种故。亲变故。第八境非欲界系。第六识等不名种子。影像缘故。随见分欲界系。又解护月。第七缘第八时无我所。通说故言其实无也。三本识所变五根。今唯有所变。实业感者。非余二种五根也。此缘内时。其造声四大一切时有。常缘其声界。义说有之。其实无有。即缘声之种子及四大。故名为缘。声非现行声一切时有也。此中应有一大增时。如眼中地大身根眼根四尘。即七物可得知余无不可得者。彼增时亦则说缘。其护法唯有二种五根。第八第六二识所变。第七缘第八。为我家之。我即为我所故。护月难护法曰。若上不缘下外器者。何故修生天眼第八缘也。义曰此非第八境故不缘。唯意所行。若尔心无境无意。不缘此第八。复不缘其眼应无。若尔如五识。非第八境。意不缘此五识。岂即应无识。是见分取于所缘。此根非见分。何得为例。亦随识为见分故同五识。述曰缘未必要须业所感者。如下界长养根等。第八亦缘如种虽非业生第八。亦不妨缘。若尔何故不许上地离下地生时亦缘外器相。以下界第八缘上界眼故。如下次自解。
论云此于有色界者。护月云。若无色界第八。不缘下器者。何故外器文前预简云。此于有色界故生。无色缘下外器。护法云。此简内执受。若有色界有种有根。及根所依。无色唯有种子。无根及扶根尘。即内执受半有半无。须简色根。外执受中一切无色界皆无。何须致简。故下膏炷喻。若无色有外器。应无内炷外有光明。故知简别。不随汝意。第八俱五数所变化身。众生数非众生数者。即众生数。若尔何故非异熟说根为五识依也。亦是然是未依本生故。
论云。复次阿赖耶识乃至一味了别而转故者。此中护法为正文难护月云。若缘.三界器相。此中何故唯言从初执受。乃至命终。彼通曰。此但约一内身为论。而说外器。非据实义 问曰如此处业。还感此处界。如欲界死生上界。即此界业尽故生。若未尽如何生上界。若尽何故生上界。由缘下界外器。若生上由缘此外器。果应永不尽。义曰若有情身。及外别受用果。须业尽时果尽。有业时缘外器别果。其外共器果。未必要须业一。有方便。以一切时任运缘彼为境界故 问曰若尔如论处说。第四禅外器。虽无三灾坏。而随身生灭。所随生灭。器既是共相。果如何有灭时。以一切时任运缘故。下诸界地。理虽应然。且据四禅。论文明故。义曰且约胜缘故为此说。其义者何。如一有情感得一处舍宅等缘。其此外器。有情共感。虽共业招。而此一众生业力从增。有别受用胜缘故。若此胜缘。在余有情随之得变。若无胜缘。此处亦灭 问曰若然此一有情。复余有情所共缘者。亦随胜缘说灭诸有情所变。胜缘既在。而彼有情亦应缘之。理既难妨。不可取之。又如地狱。必恶业招。若生人天。其何业感。若在色界亦得缘者。何故色界身。由起地狱诸不善业。而能感果。故有大妨。设护法菩萨此义如何。义曰若在上界。不缘下界。其理无妨。然欲界人天。何时造彼业者。若人天所感之业。必是善感。以人天不受彼生业。若恶感招必定受生。加以别恶业等故。于此中无妨如见粪汁名为美食。其理如此。对法抄说。又第八若不缘上界色等者。如其天眼通者。此眼根等岂非第八缘耶。答曰不缘。若尔如何名唯识。答曰种子生故名唯识。非识所缘故。如六七识界为缘等。又云缘。若尔何故不许缘上界耶。义曰若往彼界。何缘不许不缘其色界系色。非第八缘。见相别系故。依彼为门自变为影像故。马胜比丘事入净土等皆如是。随往所见即变。属见分系。然色界者色界缘。
论云当言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等。此约身为论。以身量小故名狭小。有义以外器有大小量说等。如小千界等。其下文说。以诸十八界多小。说小大缘。无色无身。以何为大小。故说诸界名大小。以无色界缘法处。说大小故。其义未解。法师云。彼心或广或略。熏成种时。第八缘此种。种从现行名广略等。非缘现行。若尔即得说第八识。缘三界种子境也。答不然。约功能如欲界。名狭少。行种所生现行亦狭小故。如是乃至无色界亦然。若欲色界。不说外器为论。以俱缘无量外器界故。
论解第八俱五法者。问以为能熏为是所熏。答曰非二。以非王无不与能熏相应。而非所熏。以无力能。不从加行心之所引生。故非能熏。夫能熏者。必从前加行心引生者可成能熏故。此五法非是能熏 问若尔六识之中异熟舍受。应同此类。非能所熏。义曰许然无失。此为胜义也。又五法缘境为缘。第八识之境。为别为境缘 问曰何失若缘本质境。云何名不同一行相。若别缘者。如五根既为本识等。六法所变。六五根而眼等识依何者根故皆有妨。如实义者俱缘第八识之境。若尔如何释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虽境无别。见用各殊。受为领纳。相为所缘等见有别故。说不同行相。与余七识不同。余七识得心所。名为境缘。故第七亲为我我所等。余处当释。此与前两师义别。彼彼皆依本质影像而变境故。
论云解作二缘性中。云又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等者。谓由第八为境故。得起第七见分。又由第八中种子故第七得起。具此二义故作此说。
论云复次诸转识与阿赖耶作二缘性中。云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者谓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如是如是于一依止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等者。此中若熏种同时生灭家。取是文为正。若异时家于此文云。此谓现行能熏之识。与第八识同生同灭熏习。第八非现行与种同时生灭。此中有二诤。一家云。初帙第五卷。种子七义中云。若生异类即此念生。若生自类非即此刹那。故知现行望种子。种子望现行。是自类异念生。若尔云何释种子六义。念念灭俱。有义曰。此但约俱有生灭。非即此刹那中同生同灭。一家云。诸种生现现生种必同时。如种子义及此中文等。如第五卷等种子七义。文言自类者。谓自种子类种子生种子。自类相生故。非即此刹那。若种望现行名异类。是即此刹那。又旧种望新种。亦有异类。即此刹那故。此二释此文处不同。
论云阿赖耶与诸识俱转转相谓或一时唯与一种俱转所谓末那俱转何以故此末那等乃至若有心位若无心位常与第八俱转意者。此与对法第二相违。彼云又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法俱。唯除圣道现行。若处灭定及无学位。故此相违。即此文云。无心有心皆相违。即灭定无心圣道无学有心尚行故。有相违故。依此西方二说。一云末那唯有人我无法我。即如对法。三时不现行为正。然此中言有心无心三性位有等者。即除灭定余无心位。谓无心睡眠闷绝。入无相定。生无想天。非谓灭定中有。今无漏观无学身中三乘。皆入人空观。第七唯人我故不行。有漏之识无漏之识可生。若言灭定。亦有第七。一切时论此我意也 问曰云何灭定等三时无。而言常与第七识俱转。答曰此据除三位。余一切位俱非三位。亦有名俱下言有心定无心定者.即无想定有漏定等。非灭定无漏定。又第二师释云。即此文为正。末那一切时常有。然对法言。三时不行。亦有义以第七识双起人法二我。如二乘入无漏观等三位。人执末那不行。若菩萨入法观圣道等三位。即法执末那不行。此二时中。无人执时法执在。二执无时无漏末那生。今遮有漏二执故言无。非人观中无法执。二空观中无无漏者。若尔何故此文。或与一识俱转。答曰此于余六言。或非唯此一。不然更加二三等不定故言。或非末那有时有无时无言或也。何故无漏等观中。无人法执者。如佛地论对法第二说所以。
论云缘阿赖耶以为境界执我起慢思量行相等者。准此西方二释。一护月师。第七唯第八王见分为我。相分为所。种子等如前已说故。此文唯缘见分故。故唯有我。无我所等故。摄论等云。我我所等。或唯有我无我所。余处文剩来。护法解云。以此准知。唯缘第八见分为我。不缘别相分等为所。然言我我所等者。即计第八。为我家之我。即是我所。其中缘种不缘他界。无漏缘使等如前释。
论文又复意识染污末那以为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等者。此文违前文。由有阿赖耶故。末那得有。文势故起。又如本地分中。同时依止意。彼末那相依。起过行相。今此明之。由有末那故第六起相缚。谓由末那计第八为我故。第六于境起法执执蕴等。缘境起缚名为相缚。相缚体即六尘所缘皆缘也。又由有此末那故。八识缘境皆有缚起。即诸论云。谓境界相能生缚也。此缘为由法执末那故起。为由人执故起。若法执者。二乘及大乘人空观。应是有漏。必待所依法执故。今准知有人执末那故。第六识等起缚。何以如此者。此人执是惑性体粗故。起他识相缚。法执不然。故不为例。此皆以自识所行境相望为缚。又他境为缚。由末那所缘。顺能依第六识故。所以起缚。若缘无漏。第七不顺故不为缘缚自他境。文以意解缚故剩解非他。于自境起缚。亦缘他境起缚。又如本地中云。意识业者。了自境所缘。及自共相。不解他自者。何故今简也。
论云若地狱中与纯苦无杂受俱时而转等者。此准瑜伽。以三禅乐极唯在意。地狱苦极亦唯在意。若地狱中极大地狱者。唯有苦受。如旧摄论无乐相应。又云前本地分五识身地。与乐相应者无此文。今此文中唯有一说约种子。余处文是亦得成熟乐受。若约现行不然故。前第四云。四种地狱无乐受。然有多分苦受。如是等苦。此据增苦。非谓有乐。又云以死为乐者。非谓乐受苦灭故名乐。其实苦受。又约余轻地狱何妨。逢风而为段食。必亦乐相应。今据报乐无妨。又旧摄论虽有。亦翻末依本。今摄论中无此文。若本地如前会。地狱言等者。以鬼畜有苦乐。前乐摄一分有福。今苦摄一分无福者。故言等。如显扬十七。即无等字。虽然准三受。俱畜生等言一分。故知余一分即是纯苦。显扬十苦破品云。纯乐谓诸天。即不简欲天即三受。论此约趣语。即天趣乐多。人趣容苦多故不说。
论云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转识相应善不善无记心俱时而转者。西方为五识有次第缘无次第缘家二说。一有次第缘家义者。以卒尔心唯一刹那故。相续唯在等流心。如眼识缘善起。至等流心。一类自相续生。耳识后起。乃至等流。缘不善起。自类相续。前善眼识未灭。耳不善识遂生。故并第八无记。三性并起。与五识中更取一识。起无记可知。或第七即是。二无次第缘家者。乃至等流五识亦无。相续有二说。一无一念中三性并起。此中据事究竟语名一刹邦。非一念中三性并起。二即如前眼善识起。至等流心时。耳识卒尔心起。乃至耳不善等流心生。眼识亦生故。此一时善不善并 问曰若五识起善恶。必意识引。如耳识起意引不善生眼识。无能引。应不起善。义曰初起善恶必由意引。若已引者更不须引。故于后时眼还生善 问若曰境平等。可眼耳二识要隔三刹那方起。或境贪爱何妨隔一二刹那即起。若尔眼耳即不并生。义曰要须隔三刹那。五识类等故。虽于境贪爱。以五识类等故。不得隔一二念即生。又义隔一二刹那。亦有起恶 若尔即无三性并。义曰若有此义故。于平等境时起三性心。如前说。
论云如是阿赖耶识虽与转识俱时而转亦与容受善不善无记心所俱时而转者。此约前识俱受俱性俱门为有法。然不应说与彼相应为法。即合为宗。何以故。由不与彼同缘转故。下立因。如眼识下出同法喻。明以容言简之。其转识名中自简故。不言容等。有识言容受者。以受性同三受。并如五识一性时。何妨三受并意识应引生。又何妨三性中二各别受。如前次第作。又三性心尚无一念起者。何况三受。如前事究竟通。又三性虽同时。何妨唯一受无三受并生。义曰三性既俱生意识所引。何缘三受非得一时。若三性同时何无三受 问曰三性三受等初起。并由意识引生后并生。已意缘何境。义曰若境平等识境并缘。若于境增即随观此问即随境观。如现任解。若境平等总观识境三性诸心。不同三受识所有义。意随何性。心随何受起。若性唯无记。不违三性故。若受唯舍受。不违三受故。舍受平等无记非明证。若随境增缘。亦缘余境不。义曰有缘。然只随增性不同。余境性受等。余如前说。此上来文解伏难云前言第八相应受。唯不苦乐等。何故后言唯识俱转。乃至七识俱转。三性等并生故。今为通此第一通妨。
论云又如诸心所虽心所性无有差别然相异故等。乃至于一身中一时俱转当知更互亦不相违。此释伏难云。云何如一身中。有诸识俱转。应立量云。第八及诸识依一身中俱转互不相违。此宗。因云相各异故。喻云如诸心所法一身俱转。又如于一暴流有多波浪一时而转。互不相违等。乃至有多转识一时而转。亦不相违者。此释难云。如何依一现行第八上。有诸识俱起。此据于第八识非一异故。有种子故。得有诸识并生。今立量云。第八识上容有诸识并生(宗)。不一异故(因)。喻云如水波镜像。此中因果道理。若约用别不得名一。如心所性。虽无差别。然相异故。若言体性。波浪虽多。体唯一水故。六八识不得言异。因果用别不得言一。如一种子不自成因果。终望去等方成故。体即一性异即不成因果。故不得言异。如水不生火是性异故。今此道理亦尔。即如摄论无著等徒。以六识等为别有体。又有义即是一体此二义别。今此中依中道说。二偏俱非。二家总取并是。又如一眼识。一时唯取一事境等。以下文释。上来明第六识缘他自境教顿及不顿义故。以眼识等为喻。此中有宗因喻等。如文可解。末那以诸门分别。如诸德章可解 缘八为我我所有二说。一即缘王为我。缘所为我所。此非正义。不别缘故。二说即直缘我是我见。为我家之我。是我所见 问曰何以得一念中起二心解耶。义曰第六尚起一切境解。末那何妨。此义为正。又缘见为我。缘相分为所。诸余九数有论文相应。或唯与十九数相应等。第三果何时断世间道。伏不伏。如俊师末那章解(勘旧抄)此解末那。又即解前诸识俱转中文。彼未了者。此亦重决。彼前唯云。若与有心无心。不解定不定地。不违善不善故。故今时云重决定。即解六识缘自他前文故。故论云又前说也。
论云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等者。此中诸法师叙云。西方二说。一云护月。第八亦变为他身。二护法不然。谓第八为二变。谓变根等令自见等此。是不共相业感。二亦共相感。令他见等故。名增上缘。若护月云。亦变为他身者。其他身五根识所依者。亦从自身种子而生。则他依之识。何非自种生耶。应同于根。立量云。他身眼识应从自身种子生他身眼根。眼识之中随一摄故。如他身眼根。若他身识所依根自不亲生者。与我何异。他为增上缘。而第八变故。然变为他身。是即外器所摄。非托变他实根识。托变彼扶根尘。第六识可计为有情等。此中有二业。谓共不共。然共中有二。谓共中共。共中不共。如一外器世界。他共缘受用故。名共中共。如衣物等。唯自所用。他虽有用义名共。然自受用业胜。名共中不共。不共中亦二。谓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谓如自眼根。他识不依。唯自识依。名不共中不共。其扶根尘等。自不共业招。然亦他第八变。即不共中共。今解此以理准文。即他身是不共中共业。然大乘中以理克之。曾问云如自身中眼识所变。亦非意等所见者。何况他人。如何名共中共不共中共叙曰然以理准无共者。皆自第八所变。他即不受用。今据相似。如眼根唯自受用义他无。名不共中不共。其外器世界。虽自变者非他用。然受用中有相似义。谓言共用故名共业。余之二句准此应释。今现亦则变他身实根等义。又有云。二师义者。一云变第八托他身而变。第二云眼识依彼第八所变而更变之。若尔何者不然。岂以眼重依之而便说异。如此等理有识详之。以上列杂染根本。次下释妨难。谓阿赖耶中解脱分等种子。是何等共谛等。问曰何故次下。起此文故。结中无勘。下结文即知。
论云复次阿赖耶识所摄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善法种子者。此中法师云。如初发心。起闻慧等。是解脱分。从七方便中五停心观等三。名随顺决择分。顺决择分家加行故。暖等四方便说名决择分。今解云。五停心等三加行。正是解脱分体。并是决择分前故。名随顺决择分。其解脱分亦然。从闻慧以去名解脱分。已前受持十二部经等。是生得善故。是彼解脱分加行。体非解脱分。解脱分通九地系。下自有文。决择分法师云。通七地。四色三无色。若尔如何下言六现观中云。三依五依生。故知决择分。是欲色界五地系。前三方便是决择分故。五停心观等若是散心。即欲界系等故。故通七地。暖等四善根唯在色界故。三依五依亦无违也。
此中定非集谛因等者。如对法第三抄。解决择分中。说西方三说。胜军云。此解脱等善根。体是有漏方便善摄。今福分善等种子增长感异熟果。彼福分善业如缘起。若由异生放逸等者。三种无明所发不放逸者。当知缘明而生。我说非无明为缘故。感得可爱果。至解脱分等。随顺无漏。正不能感生死总报苦果。言非集谛。非不感别果。如护月等。即由无漏种力。令现行方便有漏善法。及福分善根等二法增长。并如对法抄法师解。可断道谛等摄义。
论云所余世间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转更明盛。明由决择分等故。令福分善现行转更明了。以数习加行善故。了达因果故明也。若护月等。亦令加行有漏善。及福分等者明了。
由此因缘彼所摄受等乃至速得成立者。此中由解脱分等为因缘故。令世间福分善等种子。名言无记种。转有功能。善业等种。转有势力。自解脱分善根种子。速得成立。成立者。能增胜生果也。又即令福分善等种子速成立。此中通新熏本有二义。复由此种子故 彼诸善法转明盛生者。能由解脱分等种故。亦自现行善法转明盛生。又云即福分善现行也 若尔与前转更明盛何异。述曰更胜于前。念念增故。
又能感当来下。正明福分善业义。非解脱分等善。然非不感别报。此中法师。皆是福分善种子。备师即如前解。
复次依此一切种子阿赖耶下。释外难。谓前云杂染根本摄诸种故。如何有二种。故引经为证。恶叉聚喻者。即如无食子相似。
论解修习作意中云。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乃至内粗重缚所缚者。此中泛解不言入独觉见道者。略而不论。又观行同故。唯断人执相似。若说声闻已说独觉。此中言缘转识为境者。违摄论文。彼云菩萨初学应先学如实因缘。如实因缘者。即阿赖耶识故相违也。一解云。其实菩萨地前。作阿赖耶唯识。如摄论说。然通三乘前见道行故。名唯观转识。转识中有杂染故能缘之。非菩萨不缘第八。又皆缘第八作唯识。然入见谛已后。即缘本质第八。若能作唯识观。此约后得智。若未入见谛缘本质。不若无后得智故。缘自第六之影像故。名缘转识。非谓本质中不缘第八。摄论约本质。此间约影像说无过。声闻等人。类菩萨双观。入见谛已去。后得智起。方实缘阿赖耶不然不缘。若前不缘第八。后如何得缘 问曰如何声闻。亦作此观耶。述曰若不定声闻根已熟。要得入见谛已方趣大乘。即容可作此观。得有其根。未熟决定人。入见道则不然。此文约根已熟不定说。又约种子体说。三乘俱断一切集苦二谛。若有一法未达未偏知。我终不说得漏尽。得谛观已三乘同观若约名随义别。是作缘者唯双观。菩萨有二我。则是摄论等约体。此亦如是。故有一切皆达。若约名中义随者。则无二我。唯观人我故。除一切烦恼障。菩萨双除二我观别。如前说观故。达阿赖耶如前说无异。又正解。菩萨能知第八。非二乘人。二乘人此中见道。依缘转识观后入见谛。了知一切杂染及诸缚等。菩萨地前实缘。第八未缘著故。名缘转识。后入见谛缘阿赖耶。阿赖耶非二乘缘。
建立转依中。论云略彼诸行。乃至一积一聚。此加行道。此如显扬菩萨无漏。二乘亦然。为一聚已。乃至而得转依。此是无间道转依无间下。乃至当言已断。一切杂染明解脱道。此中断惑本有种子。种子生现异时。若护法菩萨。今俱时胜而生。此断时亦尔。或无间道果亡。或解脱道果尽。如常分别 此言转依者有三种。一心转依。谓真如转作所依也。二道转。即无分别智。此是能转也。三灭性。即择灭无为。此之诸论即择灭。由能缘之智能断惑。缘真如灭所得故而建立。非是实法已下释难。一一生起可解。有取受性。即取共果也。又即贪转依。于三性自在。谓得转依已取舍三性。法得自在。不然取舍不自在。第八断灭相中。其身虽住。由如变化者。即业烦恼力已断第八。应无由有余势分力。有无覆无记蕴在。如变化相似。非业烦恼所作。又此约回心向大乘语。谓以愿通力。令住百千劫。此住命即由愿通力生。如变化亦以通化力生故也。若佛即不如是。
阿赖耶四句中。此如对法第二云。阿赖耶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即我爱所取处名阿赖耶。今取后义。故八地等舍名不舍体。第一偏句中言灭定者。谓第三果人非余。余成第四句故。若生死念中。无意识家他难云。何故此中不论生死蕴者。即闷绝中摄。第二偏句中有三位。一粗现爱尽故。舍名非细法执。谓二乘人第二位。谓永伏现行。入八地以去。人爱现行永伏不起非法爱。此非留惑。以起法空故。第三双除粗细习气人法二执。谓如来八地以去。此中名不退者。以未得不退故。定恒增进善法。初地名不退。名已得不退。非不得时有起烦恼。有漏心等故。转识名通漏无漏皆得。阿赖耶名狭。唯至有学二乘大乘八地。异熟识等即宽。乃至大乘金刚。二乘无学若入无余界。二乘毕竟如来示相中第四句。通灭定等。论言及如来等。非不退菩萨。及如来实亦入无依涅槃。此约六转识。不约第七。亦庵末罗识。此云无垢识。唯在佛果。即第八异名。有云第九识。此论决择前本地二地中。六识自性建立所以中云 又一识类藉彼彼缘种种差别自性生起者。此中无著徒解八体虽别。一识流类依缘各别。随依立名。若如摄论。异无著学徒云。八种体是一。识依根别故。遂立八名。其体无别。即以此文为正。
论解识身偏知等中。有疫有横有灾有恼。此如法师云。初三是三害。后一是心忧苦。又前三是三罪。后一是心忧苦。今更别即以四相次配之。又初一是三害。下三是三罪。又初三是三害。后一是三罪。
论云当辨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等。乃至当知心转善巧差别。观遍计所执。无来无去。自性涅槃。缘证无时。证真如法性心。能如实知者名善巧。非依他起等故名差别。缘三性心此依他法非是无法。观知是心依他而起。名为心转。能实知者。不生遍计执名为善巧。异前观名为差别。又解缘依他起法。非有似有。似施设有。断此法时。证得真如名心转善巧。转之言灭证真如。心灭依他起遍计所执。性体是无法。观唯有心所执不可断。不生真如但名心善巧。
论解二胜利果安乐。谓得菩提乐于因自在者。令心属己不令放逸。又即由前熏修心故。于果时得究竟故。安乐因中。制治三性自在也。
论解念住唯观心中。此唯断乐净常我心。于境法起实不净等故。有言观心念住得境。此中前言识身遍知。今言唯当于心。深善勇猛故。有此难文。四倒如前第八云。于戒取是乐倒。见取是净倒。边见少分为常倒。我见为我倒。显扬云。四倒皆想见心倒故皆为除此。故三种住六正行者。解脱住即三乘菩提解脱门。住即空无愿无相解脱门。如显扬第二。若言空等不言修等者。即通闻思修三慧。通漏无漏。若言空等三摩地者。即修所生慧。通漏无漏。若空等解脱门。即唯无漏修慧。今三解脱门。唯入见谛无漏者。故下六正行相摄中。见修二道摄此也。能引解脱门法住。即七方便入见道前也。又解脱住住涅槃灭谛解脱门住。即道涅槃。依之得显故谓之门。能引解脱门法住者。即地前有漏三慧。引生见谛等中道灭谛也。六正行中无间行。谓闻慧善受思惟思慧修所引善根。起修慧下三见修无学三道。次说前三慧。在七方便摄。三住中后住见修道摄。三解脱门无学道摄。解脱住此依前翻解三住。又解六正行无间行。即七方便中。无间修善受思惟。即见道无间修已。今得无漏故言善受修所引善起。谓修道依修善根起故。于修中离三界欲。此即是下离欲界欲时。离色界欲名简择谛行缘谛理而简择。离无色界欲名无增上慢。如增上慢比丘得第四禅。谓是罗汉果。此离无色界欲得真无漏。不起增上慢。亦于己得离色界欲。不起增上慢。此皆修道。然约一界中增胜得名。不如前解后得无学果时名正净行。得六恒住法故。前解脱亦可次第配。亦第一是前第三中四。是前第二约增时语。第六是前第一。或此后五总通前二。
论复次二种舍施一者受者施二施者施。受者舍施。法师二释。一云如施自身为他受者。即如乞食。舍己身与他为受者故。名受者舍施。二解受得他财而行舍施。即转施法施者施可知。得二果中。受者得大财富。施者得此等流果。又破自悭故自受用财受者。自舍与己身名受者舍施。即与自己僮仆。亦是皆以施心者。故此当来得财。还自受用为等流胜解果。二施与他者得大财富。又前二施如前解。皆得大财。为异熟果。于中不悭。还能受用。名等流果。
论破去来实有论中。此文为欲明三世自法。先破于彼因。决择前寻伺地。第六卷文非正决择。此依他等决择。故下难中。何以故。总征 非无方无处法有从异方转趣异方义者。此破第一。应立量云。未来世色应有方所。有转异故。如现在色。又未来世法不能移转至现在世。无方所故。如兔角等 亦非未生已生法等者。此破第二。谓汝未来法定无有死。以无生故。如虚空等兔角等 若彼为缘而得生者便异法生等者。此破第三。谓未来法自住不坏。用此为缘现在别法生。此法未来无故。便违宗过。如何言一切法未来本有。应立量云。此现在生法非未来见有。以离生故。如住灭等相用 又一切法第一义中无作用等者。此破业用师第四义。业用离体必不可得。体有法起故。如体自体。设许异者未来亦应有业用。依体生故。如现在业。又此业用便应本无而今得生。即符顺他宗。然违自宗。彼宗一切法。未来有故。若不尔即亦应立量云。一切体相未来非有。不离业故。由如现业等 又与世尊言相违下。破未来体有。应立量云。未来世体体应是常。本有今有故。如虚空等 等于一相若相异分得是有名等者。此破第五未来相未满。现在相满。此中云。若未满一分未来有者。此圆满之分未来。何故不有。应立量云。现在一分圆满之未来还有有彼不同一一分故。如现在相 又相异分本无今有等者。应破未来不圆非本有。量云未来一分不圆满相应。本无今有相一分故。如现世一分圆满相 又离色等一切行相余未来分等者。此破第六未来。别有分不是色等。现在亦尔故三世别者。应立量云。汝所言离色等外有未来分决定是无。现比二量不可得故。如兔角。又应未来无有果相现在方有者。此果相亦本无今有。如何言一切皆未来有。又彼宗许未来有果相。若尔前云。唯未来有自分。何处有世相。前解为胜。应立量云。未来世时应有果相。有世分故。如现在世。世分者即未来分等是。此等有六师。前第六本地有七解。此勘问如别会。
三世中。前本地第三卷。已解有三种三世。一神通三世。二唯识三世。三法相三世。法相三世者。且如于现在种子。有当曾等义。说三世法。即前第三。于种子建立。此同现行。然种子恒故说非现行。下第二卷云。现在有三相。一是过去果相。二者未来因相。三现在自相。法相三世即是 唯识三世者。先识上有曾当境等故。如凡夫等缘过未境。此境当心现。以识上妄有功能。影像相生。与识无别种。似三世法生。此实现在法。托曾缘种子当缘种子。而生此影像。此由唯识妄故名唯识。故前第三本地。若任运散乱意识。名缘现在境。以境恒现在故 问心不孤起托本质境而生。此若缘过未。无境而生。既识无本质者。境如何生。如极微虚空等。以教为本质。如前以种子为本质。又如兔角缘。以何为本质。此皆寻名名本质故影生。故唯识也。此兔角等不生者。由现在无生因。若如过去。既非兔角果故。兔角不同过未 神通三世者。此即禅定他心通。若凡夫及圣。缘过未为境。以智有功能。似若于时现。若智有强弱。缘境有宽狭。此与前别。或前是执心非量境。若不执心比度而知。或以现过曾见。比未来当此事生。或以现在为比。比曾有此事。比量而知。若神通及禅定。此皆证解。虽心上功能。而生证定故与前别。如本地第三卷抄会。
论文过去中应有果。现在又准未来因有故。此中但论因故。其相已舍。不论果故。不言现有。又显过未无体。约现法立。过去不言果有。但言自性故言已无。显未来未生相亦无体。未来说因现有于现在因上。有当生果义显于现在法亦立。明知过去因相体已灭。于现在果有此因。曾有非今正有。即于现法而立过去故。此显文四缘。如第三本地分解。
论随顺理门因缘。云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等者。法师云。根依者扶根尘。若尔何故下。摄一切种子中。不言扶根尘。及次下文云。当知所余色法唯自种子之所随逐。今此理文违故释之。根依者。即造根之四大故。第二复次释所以中。云若诸色根及自大种。非心心法种子随逐等。故知根依者造根四大 若尔何故论。云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等。不言四大中有诸色法种子等。解云此略不说。又上总文言根依。及所以中。云自四大以明四大造根者。有诸法种子。此中解根已。解造根四大讫。当知所余色法唯自种子之所随逐者。此诸扶根尘。非外器色。以此准。即心所法中。亦应有自种子。此中但言识者略而不论。又心所不同扶根尘。所以者何。扶根尘根无之时。容有心所。不然岂得王无之时心所有。故不为例。此中如若有色界有心时。种子在何处。为一一色法。心法皆有一切种子为。然有心时在心。无心时在色。若一一中有合有无量种子。又生无色界时。色中种子并在何处。若有心在心等者。即如有色界有心时在何处。若在心中者。何故不在色中。
论云生无想天后心生时者。若有释此。在彼生处终者无心者。此在彼受报。已下生时决定有心。此等论文下。云皆依未立阿赖耶圣教等者。此随顺理门。经部师义。
论解二种退。一断退。二住退。断退者。由伏断故退。住退者。失现法乐住退。如对法第十三。
第五十二卷
论等无间缘。云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等者。此中二师释。如前第三卷抄会。广释此文。与第三卷五识一念。及第一云等无间依。谓意不是自眼。此四缘前卷阿赖耶下。即是因缘文。多谓种子如前会。此皆在本地第三卷三世后文。因文便故来。如前卷生起四缘文。助之因缘一种望所生法。能为生因等者。此能生因。如菩萨地第三十八云。牵引生起是因缘。第五卷复言。生起是因缘能生因摄。非牵引因十二缘生。第十卷云。此十二缘。相望俱依增上。所生引发生起牵引说。故无因缘。又如菩萨地。无记生起因。是增上缘。故知能生因体是因缘。生起牵引。皆通增上因缘。若唯生起唯是因缘。即违缘生及无记生起因。此处文中。且据同第五及菩萨地等。摄二因故。是因缘非余。若不此会。谓即行支被润已。此是何因。望生老死说。非生起因故 四缘立十因者。如前三十八及第五说。生起牵引一分因缘。摄受因一分。是等无间所缘缘。余一分及牵引生起各一分余因。并是增上缘。诸妨难同前。
论云答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世尊假说为法等者。若有体法唯在现在。体是有故名真实法。若过去未来体非实有。然能持自无体。令五识不行。令意识转假说名法。此岂是法。故令法处摄。前引经中。但有法量。而无处字。假说无为法。非谓法故便法处摄。而言遂有体。应立量云。如我所言过未无法亦应名法。有所持故。如现在法。应成意缘。过未等无体之法。意识应缘。以是法故。如有体法。
答由彼意识亦缘去来识为境界世现可得等者。此世间相违。过未之识十八界摄。意缘之时。非法处收。但是当曾六识界摄。缘过未世亦尔。虽假说名法。非法处收。缘空花等心亦起。此境亦非法处收。亦得假名缘法起意。应立量云。去来二世意所缘境诸色等法非法处收。缘去来世识故。以意识之所行故。如去来世所缘六识 问云此是所缘缘不。答曰影像当必唯识三世摄故。是所缘缘此本质无法。非是因果。影像可成因果。今就外执破非。大乘中影像不有。诸识可行 有性安立有性无性安立无性等者。有性之法悉弹多。此云宗主行云意不自有业用能持自体。令他识不行。自识得行。无性之法不能自有作业。唯有持他识不行等故。名无性缘无不知无故。便违自宗广大言论中无我观。此无我本质无如正智。即缘彼无。显得真如。如加行智。即亦有影像。当心据本名无影像言有。今以本质破外人。若影像是依他性。是何性摄。答不相应中法同分摄。此乃与心同种。心之相分义名法同分。非谓乃言缘无我境。直照本质更不变生。即是无法摄。应同前解第一。言共相观者。此就加行道语。或真如诸法共故名共。非能缘之心依共。又后得智上作此观。故名共相。虽非如正智亦名共相。心证解故名定。饮食等中言自相观者。非自相共相中自相。此是总言共中说自。自者自体相。即饮食自相。非如五识一一证知名自相。若言无我缘苦谛。苦谛即无我等者。此是苦有何名。我无独缘一切法。我无此何处摄。故知缘无。一一中。皆应立量云。缘无色境意识应转。意所取故。如无我等。第五云。言论中本质亦无故。今时破非。大乘人心影像中。自不变为生灭等相应。立量云。过去未来应无有生。现在不收故。如兔角等。去来二世必不有灭。以无生故。如龟毛等。
论云不应由彼去来之性说言是有者。其过未法体。小乘既今现有。不应说言去来。去来之性当曾有故。不应以去来之性说。今现有也。
论云复次云何应知生老住无常等以下。明二十四不相应。此中但有二十二。除不和合及方。下有具足。后卷明二定及报。何故不言方不和合耶。及方之处又等得色上义隐难知。不和合即诸法离散时立亦显。又为对和合性立得对。亦应文不得苦离故。略不论无。又今略以六门分别。一名总名心不相应行。此名心者简心。是二种不如心之缘虑。非如色之碍故。亦应名色不相应。然以略故。不简心所。行简无为别。名如文可知。二体并是假法无体。不但种子。不相应行蕴法。略法处摄。亦是分位假。第三心色分位建立者。无相定并报灭尽定。此三心分位上建立。心无之处种子上而施设故。不如心缘虑名不相应。命根若依第八识上立。是心依。显扬云。于六处决定建立。即通色心。法师云。无想报于阿赖耶上立。此当总报。然第五十三云。生得心心法灭。即报心心所灭。此于第四舍受种子上立。至下卷文当知。方于碍立故。云无色之法。如实论云。亦于心上故论名句文。此唯于声方唯于色。此四色聚中分位建立。非同色之有碍。何以方唯色等者。如对法。偏布处所无有功能。别据处所。云色有方时。此就识有方无爽。即余十二法通色心建。若取命根及方。即十四。方通色心。四漏无漏者。无相定及报异生性。唯有漏。灭尽定唯无漏。余通漏无漏。五界地者。无想定及报。唯在第四静虑灭定。依非想次第定中如此说。从粗至细。如此说得此定时。必依时非非想心故方得如此说。若不尔后时依。初禅亦得入故。
论云初静虑有心无心定。无心定即是也。方及名等三。唯有色界。余通一切地。六三性者。异生性不善及无记。无想灭定唯善。无想报唯无记命根名句等通善无记。方亦可然。依色立故。此据本质。余通三性可知。如对法第二抄。解四相中如菩萨地四十六卷。萨婆多法外四相成成论即法。大乘不一异。无别体故。不异蕴摄别故不一。上座部心有二相。谓生灭色有三除老。经部等同。显扬十八云。六事能起言论。如生等为属主言论故。如言色生受生等。彼并破实生。由此因故。前明老。后名住者。即生时即异时故。非由有住故。身异又令生厌故。先说异住。滥常法故。又约色法生已。即异前住相。一期皆是。所以先老后异。若心法刹那速疾先住后异故。下三相中。住异合中。先住后异。此乃别通论。此有少难。思之可知。余如前第三。及对法第二。下破中总立量云。未来世法定无所有。现在无为所不摄故。如兔角等。汝言未来世生者定无所有。未来摄故。如未来色。又未来生不能生。法体无有故。如兔角等。外人云。经中说有未来色生等。故知别有生生诸法。若尔论云所谓若生若起若现在。乃至成现在性。此答外难云。经言有生。即别有体。经言有现在。应别有现在。现在令法现在。应立量云。无别能生生诸色等生起。现在三法经中说故。如起及现在。又现在应别有能现。在现在诸法。经说生起。现在三中摄故。如汝之生。即法是生量云。生离色中外无别有体。色有有故。犹如色等。不然俱违宗过。破生因中云。且先破小生。云小生应无有体。于大能生及所生法无为等中。不可得故。或别不说。故等二因如兔角等。小生既破。即破大生。汝言大生非诸法之生因。说是能生法故。如小生等故。彼致二生是为大过。一生尚不许有。何论二生。又此破抑他为论。何得有二生。抑他宗失。此文以更有。余卷解处待。至后当说。谓生者是小生。自从缘起故。能生者是大生。能生他故。解经三相中云。言由未来生者。此是将生现在正生。灭中现在将灭。过去正灭故。论生约将生论。灭约正灭论。亦互相显。经中唯有生灭中。上座部以此证心唯有二相。色等如前文有三相。此师如何心法二相色。说三相如何缘虑。如前四十二。有多复次。解大精。
论解生差别中劣中胜生云复有差别。谓最初入胎等者。此第一谓轮王入不颠倒故。中谓独觉入住不倒故。后谓如来三时不倒故。此等生老死相。如缘起经广说。无常中有生起无。常生相是。何故生中无灭坏生。谓灭相时是体有二种。一相无常。二体无常。生是体无常生法本据有法。所以灭法非生。应解有难。思之可知。又准同生无妨。变易无常。谓可爱自境。散坏无常。被他侵夺等。
论云得获成就谓若略说生缘摄受增盛之因说名为得者。此约种子未伏未断。有生果功能。名增盛之因。立得。非已伏断种子名得。故下文云。若未为定伏。及圣道伏。如善根种。邪见所伏。名成就名得故。即彼伏断已去。但名种子。不名为得。如对法三种成就之。若在欲界得色无色定。欲界种子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未永害随眠故。对治所摄故。然成就有二义。一体成就。若已离欲。以有体故。亦名成就。二功能成就。如已离欲。无生果功能。名不成就。此中偏约生果功能。故不成就。据其体有亦名成就。此据种子增胜语。如现行亦名成就。下云三种中自有在。此文据胜。是生因中难。此难无漏种本无。彼就外宗。非大乘中本无种子。胜军论师。以此本无无漏种子文。
论云若于引发缘中势力自在等者。准此文。即于外法上。亦假立成就。
论云彼诸种子若未奢摩他所伏。乃至名为成就等者。此据功能不成就非体。如前述故。对法云。若得无漏对治道。方名种子成就。得不成就。若生色界等。欲界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其不成就性是何性。如何今有别非得。非得据一切非得尽。然今不立有何意也。一为遮繁。论亦应立非同分。及不流转等。故略不论。又即得中摄。如不成就。起俱必有得。得无此非得。即所得所以不说。不说小得者。大乘无过重累假故。四相亦尔。余如对法第二抄。然非择灭得。如彼简择。大乘亦通漏无漏。唯是无记及善性。善性者佛身中亦缘。得无记者。非身中属所依非择得。今大乘有种子。不可得所依。上立非择得。以种子功能阙缘不生。后果即名非择。何故此得于所依立。若如来身无种子故。属所依及种子。种子无漏不能生有漏果故。亦是无漏择灭之得。唯是无漏非择之得。通漏无漏善及无记善者。世间道亦是善名择灭。择灭得即通漏无漏法。前法后法俱分别。唯法俱自在成就中。一分无记者。对法云。谓工巧处变化心等。等中得取威仪。如佛威仪。极善习者。加行生故。余如上前。种子成就中。云诸无记法者。即无执生及威仪不加行生者。是故工巧处亦有俱生者无妨。
命根。法师云。唯于阿赖耶上立。唯是总报。违显扬文。彼言六处住时决定故。如对法抄。何故不立小命根与大命根为根。如四相等。今大乘不立亦无妨。对法约众同分上立。故知通总别报。先业所引言。唯是异熟。不得通长养等流上。若于众同分立言。亦似通长养。然亦言先业故。唯报。又不然唯是心上立。即六识异熟生心能持。六处上亦无妨。余如对法。又生类后报不言报。非现报。然如变易润生。及阿罗汉舍衣钵延命。皆滋宿业故非现报 问曰此宿业为长为短。若长应自生。何须滋。若短延命。何故长即现业招。应是现报。今解过去业之宿命。今滋旧业。故非现报。有现报。何事判文中。有先业言。故非现报 众同分。通长养等流及异熟可知。通三性如先已辨。
异生性。如对法疏。断舍同时。加行道。世第一法。折伏名舍功能。非正舍。
无难。集会。十二暇经者。如对法第十五云。先以一句总标后一。余句别释。自他圆净二为总句。余别。法师云。出声闻地勘境色。
论名身中。云自性施设自相施设等者。即体一物而缘故。有自性相。二别自性者。体相者状也。即诸法体状义句。得差别义故。夫名诠共相。今言自性等者。以于自性等上增言非名。即称自相。意云非称自性等。但于上施设如说。天人眼耳等事施设故者。下文言。亦名名亦名相我相者。即名名相从相发故。果从因为名。差别法上亦有名在。然差别义句。圆满名句。不名名。一名名名。二名三名名多名身。一名亦有身业等。不句身。亦有诠自性之句。然通得其名。其名于义句圆名句。何故字无诠表。如当遮表意。亦是能诠。今解色非以意中名。寻解彼字。此小大难。对法对读。显扬十二云。大精有字非名。谓四十九字。二道等爱邬等。有一字即是名。如言眼等。有名非句。谓一字名有名亦句。如名字名。准此即二字名亦名句。但是句名。必是名字。后含前故。如言诸恶。即文不满句。若言诸恶者。即义不满句。句中含一言。虽未圆多名亦名句。无一字句。文义俱不满非句。二字名可尔。
论云云何相应谓彼彼诸法为等言说者。谓能诠言说。与所诠彼法相似名等。此通在一切言说等建立。谓不待言诸因缘建立果法等。开。谓显示深密法要。能诠称所诠。等从言说。乃至开解以能诠称所目。故曰相应。又彼彼诸法相似名等。相似相顺故。故曰相应。又等义是相应义。如善因得乐果。平等相称。此前二解。而起言说。故曰相应。又为等言说者。能诠称所自相应等建立者。所诠自相顺相应。前二并世间 为等。开解者。即出世间法相顺故。言诸胜方便故 四道理观待。如色待识作用。谓眼能见色等 证成。谓以比量证成所立法尔道理。如十二因缘等次第中。婴孩等八位者。如初二。如第二卷。此以第三为首。彼上更有处胎业位故。
论云复次种子云何非折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者。备师及景师云。此明种子与行果不一异非折别有者。是不一。谓即功能。功能非现行。若折诸行为种子。种子体即行故亦余处者。是不异。谓即行功能非离行外余所调然有体 然即诸行如是种姓如是等生者。备师云。此明六七识与种子不一异 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者。备师云。此明本识与种不一异。景师云。从然即诸行如是种性下。此释成上义。太师云。上来总明本识中藏种子。与本识无别体。相望为不一异。言诸行不一异者。此随转理门。以下释一明文。释成别义 今解稍别。此并望现行种为论。亦非余处。以上释种子与行不异。然即诸行者下。明种子与行不一。何以故下。释成上义 譬如谷麦等物以下。法师云。此中意者。谓如一麦芽。望后叶名种。从前种生名果。即以茎为茎种子。亦为前种果。今解从譬如以下。至亦非余处。明谷麦等。从芽茎以为种子生者。茎等为果不一异 然诸大种如是种姓如是等生下。明此麦谷从水土缘力。后生茎果时不一异。此譬喻多前法同。即前茎等果种子。麦为缘生。后芽等说名种子。当知法相亦复如是。此因前不相应假法。不须种生。外难发起云。前因缘中云。以第八为因缘。此种如何。故有此文。若不尔。即此合别义。复答如何云。如是不相应。解灭定等后方结。此前文四句。损伏善种中第一句。勤而不利烦恼。第二句利而不勤。第三句断善者。第四前卷末云。非助伴损伏。即无学入无余时。善种。此第四种无体。名损善种前二令善种无势力。名损。非全不生。第三句现行全不生。种无功力名损。得不成就。非一切体得亦无。如前得中辨 第二句中见执著邪见者。此是见取多习邪见。此是邪见。
九品种子中。若新熏如何。言若住本性名下品者。解云此亦无始曾熏。然更近不起现行。此旧种名下品 复熏已后从下转名中上等。本有种子一切三品。皆旧。何故至修练等已名中品者。此三品种子。本皆自有。然此中得一品种子。上义说熏不熏等有三品。其体是一。等非三品种子转下成中。此名转灭一种子故。又转齐无妨。此本有三品。旧先有复熏练。已转下品齐中品故。佛身中一切皆等。无上中下三品种子。此中据转齐三品各别。非一品转成三位。新旧二师义。
论云一切诸法遍计自性等者。此三性心有漏。故皆名遍计。即五法中。分别证二空理故。如前已会 是实有物。是世俗有者。望遍计所执无体。此是依他有体。故言实。不如圆成实性。名世俗有 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等者。此有三望。一以种望本识。二以种望现行。三以种望能熏。皆是不一异。然似真如。真如第一义谛。虽世俗谛别。然不一异齐。故以为喻。今取能熏望种。彼气分故。及所生现行果。不一异为胜。遍行粗重者。遍计种故名为遍行。种子漏所随缚。刚矿故名粗重。又粗重种子。遍与诸法为因。名曰遍行。显扬十五。此粗重是行苦故名遍行。此等文别说种子体性所在处故。言安立种子。前理明不异不一。又前随转理门。在六识等行。今约真实理门故。言安立于本识 问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备景法师云。若欲入解脱分时。观十二部经教法。此教远从清净法界出。由缘此教乃至在入决择分位。将证见道已前。缘教为境。修多修习力故。故言真如所缘缘。入见道已。此缘见道无漏之智。本无漏。无漏故今缘真如。既著即熏成种。即现行智。以真如为所缘缘之种子生。即此种子不从因缘生。唯有前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俱有法为增上缘。真如为所缘。至后念已。即从因缘者。又由决择分世第一法。缘真如教法为所缘故。以此为因缘种子。生见道智。即说世第一法。名真如所缘缘种子。以缘教法影像真如。修习为缘故。言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此是胜军论师义。即以此文故。言一切皆从新熏成。护月释云。其自身中本有无漏种。由在解脱分等位中缘教法故。名真如所缘缘。当于此时旧种遂增。由本有种故。得入解脱分位。又入见道时。由前已习缘真如观。今得成熟。缘著真如。真如即是所缘缘。本有无漏之种。乃能生此现行智果。由缘真如为境。种方生现行故。言真如所缘缘种子生。若护法菩萨与护月同。然是解脱分位。更生无漏种子。至见道从正见。此亲生本有种。为增上缘。助景师云。更为护法等释。以真如为所缘者。自种子生故。言真如所缘缘生。其四缘具足。若自相传及太师云。如胜军师。新熏无漏种。初地方有。或不从因缘生。当于此时以真如为所缘故生。又用世第一法为因缘生。同前如护月论师。云本无漏种。非今方有。其真如亦是本有无漏之种性缘真如。真如所缘缘摄。见道正见用本种生故。言真如所缘缘种生。如护法菩萨。本无漏种。如护月师。要更新生无漏种子。方得正智新起新熏旧种。若生果时皆能缘如。即种性有以真如为所缘缘故。从此种生故。言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又若无新熏。旧种必无生果。今说新熏者。就胜而说故。言真如所缘缘种子生。
论云由有障无障差别故者。胜军既无旧种。约障以辨三乘。即以此文为正。护月护法本种虽有。今约障说。非旧种无。假设有种障。不可断名无种性。何况法尔力故。有种无种为缘而障。可断不可断别。今约障说义亦无过。皆以果时所趣因中障不得者。故约障说。以无漏种隐。以法尔故不说。从障而论。
第五十三卷
论云复次云何表业等者。此准此卷下。解虚空等二无为已。结云如是二十四不相应等皆是假有。看文势。即兼结前第五十二已来。前卷末种子及此业等。皆是伏难。谓前不相应。证成假有。前言种子为假为实。既明种子假实已。业于种子上立明之。设假立种子已。前不相应未尽故。于种子上。而建立无相定等故。业下明无想定等三不相应。便决择本第八卷业道义。彼是寻伺地。此是意地故。非正决择。此业等体。如前第八卷抄。然未尽者。我今重辨。此发业等有三种思。下自当辨。此不共无明。皆是见断。若共无明等者。或唯发福不动。此是内异生。若外异生。要由不共方发福非福等。若有学圣者。不发总报。如缘起经。我说依明不依烦恼。虽如是言。此据不迷因果。简异凡夫外道然。亦从无明发故。对法第四云。若任运起能发业者是不善。故知修道亦发业。然非总报迷二愚等。如对法说。
论云若诸威仪路工巧处一分所有身语表业名无记表业者。此如随转萨婆多义 言一分者。即威仪四尘工巧。五尘中唯取身语。故言一分。今大乘此通三性。今取无记。除善不善。故言一分。此皆加行生。非如异熟生。心不能发业。若尔变化心亦能发业。何故不论。今大乘若为利乐。当知是善。即善种类。若为嬉戏。当知无记。即威仪等。种类异而不论 意表业者。法师云。表自善恶亦有无表。如前本地第八抄。彼叙诸解稍有趁逐。今更解。如身语二种。表示于他。意唯自表。如发身语业时。必有意表以为方便。自意表知我作如是事。即前表知后作此事。意俱表业名意表业 此中唯有身余处灭。于余处生或即于此变异生等者。以正量部师。色法相续一期四相。有别动色说名身表。今破之云。刹那刹那生灭相续。于此处灭。于余处生。非一实法中无生灭。从此不灭而能往。彼吠世师德句中。屈申等亦尔。亦有实体。今同破之。若萨婆多。虽无动色。然别有业色。如屈申时。有别业色生。今不然。唯有异熟无记色身。于此处由思力故变易而生。非别有业色。故言唯有身于余处灭等 唯有语音名语表业者。此简萨婆多声即是语业。今言俱有语音思业所发。名语表业。语体唯无记。不同小乘业体通三性唯有发起心造作思名意表者。此言以思为意业。意业亦发身语。以思为业。业即是色。而是假名。非别有色名为业等。
论云何以故由一切行皆刹那故从其余方从至余方不应道理者。此破正量部等。然如先立量云。应先成有刹那灭已方可破无行动。应先立量云。诸色尘等应刹那灭。色蕴摄故。如灯焰铃声。灯焰铃声他共许故。方立量云。无有此处之色往至余处。刹那灭故。如灯焰等。此刹那灭。因方是极成又离唯诸行生余实作用由眼耳意皆不可得者。此亦破正量部实行动作用有。又破萨婆多业色极微性实作用。又破吠世师业句实性。今总非之云。无别实作用。如眼耳意所取三业。皆不可得。彼虽行动及业色。皆眼等所取。与彼为随一不成过。此不许眼识等得故。量云汝言行动业色等不名离诸行外由眼耳意定不可得。现比二量所不知故。如兔角等。意业虽通三性。然取思作表。了作用义等。是故当知。一切表业皆是假有 问若色等中假业。如色处中表表此。破大乘眼识等缘不。西方两释。五识缘假依实。如对法第一抄解。
论云复次若有生不律仪家有所了别自发期心谓我当以此活命等者此当八律仪中能起律仪。余下一一配属。今大乘。虽生不律仪家。有所了别以去。自发期心方成。若不期心。违父母先志。我不作此事。即非不律仪。律仪名轨。则不轨则故名不律仪。非是恶轨则名不律仪。即是其体名。如恶尸罗相似。今准此文势。即初发心期作。亦非不律仪摄。要熏发心方成故。今解前为加行道已成。然未决定尚轻是下品。后熏发心是中品。即无间道后。若作此事已成上品。别作发无依。然准论云。虽成身语无表。但意三不善根摄故。由意成身语七支无表。故论云但成广大诸不善根。复若行事已。即发表无表。此意所发无表不属身语。但论云不言成就身语无表。但云成就不善根故。后八事已即属身语所取。又唯成意不善根。即名不律仪。非成七色业道。复作事时成。亦名不律仪。不同萨婆多名处中业道 当知非福运运增长者。此亦刹那刹那七支倍增故。名运运增长。
论云此邪愿思与不信懈怠等俱行者。此出体性。克性出体。唯是恶思种子上假立。今取翻五根增者故。言不信等。其实常当十法俱转。乃至邪欲邪胜解等。此思即能起业思如。下八律仪中。第二能起律仪也。上来不律仪一期心即成时节。谓未舍已来七支。七支运运增长舍时节。谓受戒命终得定二形生四时。今大乘。虽不受戒。誓舍作法。亦名为舍。故五时也。故论云乃至此思未舍已来。名不律仪者。明知舍思意业。亦舍不律仪。言恶尸罗者。尸罗者名清凉。行恶之人。恶清凉故。我为恶尸罗。非其恶体即是尸罗。旧难云。防非以解戒。有戒不防非等者。此不善其名。若如今释。即无过失。如不律仪名同。又难云。恶体非尸罗。行恶之者恶尸罗故。名恶尸罗。亦应见体非恶。行恶之者。恶其见故。名为恶见。解云见名为分别。善恶分别俱名见。尸罗名清凉。恶体非清凉故。不例同见。律仪体性。亦以善恶俱时。亦取五数。克体唯思种子上假立。今大乘准文。即亦取十善业道及思五蕴为体。若不律仪翻此。发戒时节。出家五众。第三羯磨已得戒。若沙弥沙弥尼及三在家众。受三归已即得戒。若出家二众。要他所受苾刍摄故。在家三众得自然受。即亦三归已即得戒。若菩萨戒通自然受。虽摄一切戒尽。后出家已要从他受。今明二乘戒。从他受二种。受随护支。所谓惭愧者惭能自受。愧谓从他。二俱并行。然据增胜故。有一戒时无第二。非即无一。若从他受戒。由身发七支。如往师所等戒。由语发七支。如发语请师等。若自然受者。唯有意表业。此不以身语为方便。唯以意为方便。受得身语七支无表也 问曰即有无表不从表生。无身语故。自有意成表故。若尔即自受时。礼佛发言。岂非表业。今解无表他令知故。说无身语。非自无身语业也。故亦有表生。如遣他行事。或语业等为身等表故。身语得互相表。又此等约一切作法。如重病者不能动身发语。虽从他受亦有无表。不从表生。或自发期心。唯有无表。故为此论也。承西方三家释戒体百行中。或言一分等。此同经部。受一二戒。时亦发戒。不律仪等亦尔。誓受一时。亦名不律仪。若不誓受而行杀者。但名处中。别时别受总名有十。此中问。如今分离已与少时等何别。而言有百。或至尽寿。十与自受教他何异。解意所缘趣求别故。然此中有三位。初三位约事。次三位约时。后四位约人。然就后中。第三自语分为二故。尸罗无悔等者。如显扬第七。云成尸罗故无悔。无悔故生悦。生悦故心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观如实。观如实故起厌。起厌故离欲。离欲故解脱。解脱故自谓我。我证解脱我生已尽等。静虑律仪。此中唯有四根本。如对法第八。于无色界。略不建立色或律仪。显扬等文。无色亦有定共戒。然于欲界或修。生见道为远分对治。此中随顺理门故。不说无色。于未来禅亦有无间道。略而不论。若无漏者。先得静虑者。依五地入见得不还果。得戒见道。九无间道。为恶业道等对治道。后解脱等道。乃至无学。望见道恶戒名远分对治。若修道者。圣者身中微细罪。随所依初禅等。于九品无间道。望所断名对治道。解脱道亦名远分对治。然今大乘更有人来三界九地。从初果即至无学。为九品对断。其断于断。乃至随依此地。即取九品无间道。为对治道。余地名远分对治。唯除有顶中间禅。此据有学。初得第三果人。断惑为所断断故胜。若渐断第三果以去亦尔。但由能治胜故。得无学语。若顿断三界九品者。乃至未得无学。无间道来。皆是所治断故胜。唯无学能治胜故胜。其入见道。此中约四根本作超越人作法。于未至禅作初果人法。其实未来禅。亦得超越果。得七作意。依未来得不还果。第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必入根本。今约果满为论。此论超越。如次第果人。无色得断欲界犯戒种子。法师云。见道依六地并取中间者。不然。准六现观三依五依生。除中间禅。余处文虽云有无漏。然以梵王所居多散乱故。岂如有顶虽云有无漏。不成断惑。如余处广辨。然此定道共戒。法师云。于见道俱现行思上建立。以名随心转色故 问曰何故道共无表耶。如正语正业发语。如何为表。又准别解脱戒。于思种上建立。即此亦应然。如别解脱戒从受已去。刹那刹那运运增长。逢缘舍已。旧种不灭。非如小乘断得名舍。但今新刹那七支不生名舍戒。道定共亦然。有心之时刹那增长。七支倍增。若无心已一类者。种相续而生。无新增义。说名为舍。非如别解脱戒。一受已去有心无心皆得增长故。名遂心转 问如何以现行思。为定戒体。有人云。此种上立。应重于前加行道中思种上建立。如发别解脱戒思。取前加行思业故。加行道中。此未成释。如定道前加行道。皆非是定道戒。是散心。或他地界系。如何随加行以判戒体。但应随定道俱思而立。近事名离恶行。恶行谓前三支及意。其中乃有离饮诸酒。随是欲行。今据多分为论 近住二因者。谓日夜持离欲恶二行。与尽形持为因。根性劣故。因近果住故名近住 非梵行。若在家制邪不制正。正名欲行。若出家并不许。名离恶行。离恶行者是性罪故。与前三同俱是性罪。离恶行者。从贪所生。制不许故。如后四罪俱制贪故。苾刍四支刍不谓执受学处。即初说四重四依相等。如显扬第七卷成就尸罗。第二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第三轨则所行皆悉圆满。第四见微细罪生大怖畏。及成就尸罗。谓不毁犯。犯已能出。当显扬受学彼彼学处故。此第一为第六。第六为第一。即声闻六处 邬波言近。迦言事。索即男声。斯即女声。于近事上加以索斯。斯女声故。男女别也 言母色者。正翻应云母村。家女人同母。故唤女人为母。同村邑类。
论云云何非律不律谓除如先所说律不律所有善不善等身语意业是者。准前律仪有一不持得。此据上品。发无无作。若中下虽今不行十恶业道。乃至善业道中下品为之发者。无表皆是此体性。又一人若律仪誓一分持一。是余不持者。是处中。若誓作一分恶业者。不名不律仪。但是处中。今唯律仪不律仪依一分。亦是但以誓期善。离上品故。即是不律仪摄。于中亦有三品。
论云全分半择一分半择损害半择。如对法第八。有五种。谓生便半月嫉妒灌洒除去。此中唯无灌洒。以此中开嫉妒为二。谓逼己见他故。彼令一合灌洒。是嫉妒类。得他精血方起势故。扇搋迦此云无根势用。半择迦此云乐欲。乐他于己为过故。如生便名全分者。无根。乐他于己为过故。名半择迦。以无根势用故。名扇搋迦。即一生不起男势故。第二乐于己为过。名半择迦。有持执非扇搋体有根执。根势时起故。除去之中有二人。此人不同生便。必无男根除去。曾有男根。虽除去无根。性仍未断。若不乐他为过故。非半择迦。无根势故名扇搋迦。若乐已为过名半择。无根故。亦扇搋别异住者。前意乐损故明住。今自法损故。异住虽后先意。不损后时别性故。
论云他所得者。谓小时父母失等。与他得收养。虽非父母。亦是他得。此等戒有是遮难。受戒不得戒有。但得罪非不得戒 守园者。谓守寺门人 比丘五缘舍戒中。法师云。准菩萨地犯罪舍。要上品心犯方失。此亦如是。此不成释。如菩萨上品心无惭愧故。此声闻戒中。但犯即失。不论上中下心。皆越教故。皆犯性罪故。若五戒无犯重。以不名非梵行故。悔亦还净。二形生仍成近事性故。近住戒无断善。日夜俱故。不获断善。要先加行方能故。亦无犯重。非毕竟离。非梵行故。此中唯日出舍。法师云。准上百行中。有一日乃至一年。故知近住戒亦得多时。期心广故。若尔如比丘戒。期心至多生。岂即相续期限。势分不至多故。若经一日等。但是处中善律仪。非是律仪。百行之中何妨。摄处中善。又五戒誓。唯一日岂成律仪戒。但是处中故。
无想定。如对法第二。此中无退文。后色界起决定生报。曾得未曾得。如对法抄。此得定人根性非唯上品。以有三品等故。故前卷随转中。唯言此北州。不言无想。以中夭故。此地有九品。如灭定。此定得离九品受报。要唯依九品并尽生。无想天中故 问心种防于心。定体非色。心色种防于色。戒体非心色。答曰色种防于色。种体是色。即非非色。心种防于心。种体非心。即名非心色 问曰以色防于色。色种还名色。以心防于心。心种即非非心色。答曰色种所防色种体即色收。若尔心种所防心。心种应心摄。答色种防非善色起。依种立戒。即是色厌心种子。亦防心。无别心起故。是非心色 问色种说防非色种。名为善色起。心种防心虑虑种。复续说心生。答心体本缘虑虑种。无缘故非心思。从所防说为色。思种有防故色摄。
论云复次若由此因此执所有生得心心法灭是名无想者。法师云。初生有心。此心通善无记性。任运起故。名为生得。此灭已于阿赖耶识上。建立无想异熟。隽师云。初生有报意识。此识灭故名生得心心法灭。太师云。其无想天受生。及舍寿时。并无意识。言生得心心法灭者。即中有末。染污心任运起故。名为生得。此心心法灭已复受生有。名生得心心法灭。建立无想。然无想是别报。于第八识上。有防心不起功能。是别报体。即无想定思。思体感总报。于上有防心功能感别报 问曰第八现行心心法。如何名厌心功能。名无想别报。又定位心心所不行上建立。何故即一思。亦通感总别报耶。又无心业。如何感有心第八识报。今解不然。若定前思为总报业。感第八总报。若厌心种子功能。是别报业。感第六意识生得心心法灭。及色蕴等别报。若前加行不厌心时。生得报异熟舍受可生。由前加行厌心故。今生得报心不生。于此种子防心不起功能。建立无想。即别报业感别报法体。不离有心无心二说。如对法抄引文证等。此中不言一期有心。故知设余处言有心。此随顺理门。又离增上慢苾刍等可知。此中生二蕴。为一业感别业感。答若总报同一业。若别报别业感故。中有有心。生有无心。何爽。亦当前思感。或思体感中。有别报思上功能厌心者。感生有灭尽定。是无漏不感报。然有未离第四禅。贪人等得。今此据断惑者。不论伏惑者。然旧论说。有十三种人得。谓具缚。及八解脱道。阿罗汉。独觉。如来。今大乘入地菩萨亦得。虽第四伏惑人得。何妨仍是具缚摄。如对法抄 无想定。非学无学所入。以无慧现行故。太师云。得无想报时无慧现行。景师云。入无想定时。方便无无漏心。故名无慧现行。
寂静住及生者。谓灭定。为住无色四处为生。
虚空无为。法师云。于光明色上建立。如对法第二显扬第一说。云虚空无为者。由心所缘境相。相似故立为常。非缘彼心。缘彼境界。有时变易故 非择灭亦尔。如对法抄。
言无形二形等生者。此等取初果七生外余一切生 若爱若愿者。爱有二种。一发业。二润生。润生之爱。圣人由有。今此所无。谓发业者。大师云。爱有二种。一语想分别。二润生。润生者。由有语想分别者。即无愿者。即是爱类。爱烦恼摄。准文唯除未无余。永害无明。种子愿即爱也。或愿者愿生天等。皆生死因故。圣人不起。
不相应。言假想者名也。为起言说。如前思慧中云。为依六事而起言说。即属至言论等体。非有色等二种但有假名。显扬第一云。当知复有如是种类。略不建立。即非得等相。中有相无相。皆与对法第一别勘会。是易而不论。如显扬第十四。
有惟立七善巧。所以行蕴中五种类。
令心造作者。此皆思功能一为境。
随与者。景师云。谓于和合乖违等境。思随此境。与识俱转。备师云。谓思能发心令境随心转。为之言作。作境随与心也。太师云。谓思令心于所缘境。随与领纳和合乖违。今解由思令心于所缘境。随与与领纳。不须言和合等。此第一是总句。若言和合等。与第二等何异。
论云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等者。如后卷末。当说此文。
即香味亦变十六种触。第七增语触者。谓意识增长语能发语故。名增语触。太师云。五识等得缘实相。称自相说名有对触。意识有分别。缘名以为境。望五识以名为缘故。名增语触。又名句文是语。此语于境中增故名增语。意缘此增语为境。名增语触 明触。谓无漏 无明。谓不善无记 非明非无明。谓有漏善触 八种观者。如菩萨地菩提分法品。菩提志行中观善。知世间八种观行说。
论云受有几种者即现在苦谛受集者。现在苦因。即集谛也。受灭者。即苦谛灭也。正是灭谛。受集趣行。谓集谛。即未来受因也。受灭趣行者。道谛也。今准下文云。观彼灭即是灭谛。勘菩萨地不同。亦可释同彼地。此言灭者。即灭法名灭受爱味者。修道中集谛过患者。即苦谛观。今准下文云。彼二转因观。即次前集谛现法转因重观故。言彼二因。复云彼二转灭因观。即现过患是道谛。以观苦为过患。是道谛行故。若不尔即下诸文。彼二转是爱味过患。二谛下出离中。通摄道灭二谛。如前过患。是道谛即灭因。是为胜。勘菩萨地。出离苦根本。释粗重可知。
论云想蕴差别中。颠倒差别者。谓诸愚夫无所知晓。乃至是名想倒等者。无明者。如第八云。此倒根本。此中准想是想数。然通若内外道。所起倒通名想倒于中对分心倒见倒。若外道出家。起三见全一见小分。与想俱者。是见倒。亦想倒若在家于境起贪。与想倒俱。亦想倒亦是心倒。然前第一帙第八云。贪通二种。谓不净净倒。于苦乐倒。但以外道持邪戒。执邪见以为戒。见取求生天等。此贪胜故。偏名此二。为贪心倒。余计常见等。一切有情共通。义隐所以不说。若准此文。外异生起常我倒。亦是心倒。则心倒通在家出家二众起。然今此文。在家于欲境起倒想名心倒。贪增胜故。外道名见倒。见用增故。然见倒不可说言在家众起故。此与前第八文别。又解在家品如此。文于常我实起心倒。然外道等。亦计常我以计共故。前文唯说乐净为心倒。在家品起常我见倒。通在家出家品起故。不别说于乐净。在家人起贪义增。说名心倒。即同此文。在家起心倒。出家起见倒。前解为胜。然据理论之。在家所作可不起见倒。出家不起贪倒邪贪。戒见二取为生天解脱因故。若作此释。想倒通见修断。以为心见二倒依故。见倒唯见道。出家外道起故。故若心倒通在家出家品起故。通见修断。又唯见断。分别而生故。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三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四(论本第五十四五)
基撰
论解识安住中。欲界唯约外尘者。以习气故于境多贪。又内身虽亦起爱安住。以胎卵等生故。非增上安住。今据增上者。论色界唯说内身。以化生故。不习气故。无色界唯论安住业所生名。不论定所变色。是此文意。今言执者。谓缘执非执受也。以名非所执受故。杂染中。一受用境界染识。二由生等染识。今解云。初是烦恼。后是生染。又后是业染。业染故未来生等成染。
论解四识住中。建立意者。为破外道故。然所以者何。诸外道皆计四蕴我住其中。今云识住其中。非我住也。体性者即四蕴为体。问曰何以不取识蕴为体。义曰以如下文。无独缘识而起贪著。如色受等。故不说识而为识住。不如余四蕴皆增上故。缘得别起贪等。又佛说心性本性清。不如贪等盖性非净故 非识住下。此第一解六释中带数释。或从数就义为名等 问曰此识住为是内有情。应亦通无情。义曰亦通无情。所以者何。如小论中。以五义为识住。谓依行缘相应分。义立识住。今此不然。识所缘住名为识住。如次下论。又小论云。有说非众多故。为识住者不然。以行缘相应分。义立识住。此应剥字。应言唯众生故者不然。是五义中。未必皆须具五义。五义中具一义即得。此大小文异。不可为证。如俱舍论世间品。有情世间中。明四识住。诸法师多以唯众生数立者不然。谁言如此。岂此中明即是唯有情耶。故知约所缘立识住。通有情非情 问曰无漏识蕴立识住不。义曰不然。如下文无漏识。非以能益识。而起贪嗔者。是识住。今此无漏。破裂生死。识所安不为识住。通在三界。如下文。以能起贪故。
论云如经言有四依取以为所缘令识安住等者。如显扬十八云。随色而住者。谓执受所依故。缘色而住者。谓取境界故。依色而住者。谓由粗重故。即当此依取。谓住有四。谓色至行四。是识果识之境故依取者。谓依此缘起之取。取体即诸烦恼也。故下文释识住及因缘住。体即色等四。因缘即所起贪等。若诸烦恼事。若属彼烦恼诸烦恼事。谓诸惑现行属彼烦恼。谓彼种子言因缘者。即识住色等之因缘。因缘言所以。何以住色等四中。由此依取为所以故。故名因缘。诸师云。用四依取为所缘藉。故于色等令识安住。乃至广说。今云四是识果。依之起取者。用此为所缘藉。故于色等令识安住。所缘中含二义。若为所缘藉。义即通内外。若为所缘缘义亦通。义文不必缘藉之缘。即前初解意。若作此解。意但虽明识住。并解因缘竟。上来第一段文。明住及因缘。
论云乃至我终不说此识往于东方乃至四维者。乃至中也。下文解寂止无所住不生无所为知足安住等是。此中乃至也。泰法师云。破外道言也。诸外道计。我死后往于东西等。今此非之。如下论云。是识住因缘二种边际。谓有色界有来有去。无色界识无来无去。故不说往于四维。故知是二种边际。以识住不离三界故。说住义穷尽故名边际。此即第二段。明二种边际讫。
论云然我唯说于现法中必离欲影寂灭寂静清凉清净者。此第三段。明识住因缘二种。解寂止义曰。其弟子修习多修习故。于现法中能断四身系。四身系唯在意地。分别所生故。见道时即断此四。欲者希求未来身等是也。影者即受也。是识树影故。言此受等。必当寂灭不起贪等。如下文。有漏五蕴更不相续。寂静谓有学无漏。清凉谓无学无漏。清净谓无余依界。上来总牒经文。自下次第解释。论主自判前文为三如次。论文可知。
论云此中若诸烦恼事若属彼烦恼说名依取者。此中先解因缘。后解住。即出依取体也。事谓现行。属谓种子。皆是取体。若如杂集。唯取欲贪以为取体。故增上者。谓此中约实义。通一切烦恼。又依者四境有无烦恼应知。此中亦名所缘。所缘性故。有所显故。现行种子。皆名所缘种子。正为他缘。现行能有所缘故名所缘。所缘性者。正是种子。有所缘者即。是现行诸烦恼等。名为所执事故。贪为根本起诸烦恼。名趣所执事。太师云。由贪等令识趣所缘四境。四境名所执。令业势以贪为烦恼缘故。令识住四境故。下文于色爱行爱所摄贪缠。能永断故。离故。由贪欲等四种身系。为发业缘。名缘所缘事者。业体正是所缘果。所缘之体故。为果之缘故。此四系为业之缘。能发于业故。名缘所缘事。四身系如对法。取贪为体。取此文。此中唯取四种。即贪之境也。彼据能缘。此据所缘。唯分别生不通修道。嗔等是不善。不通于上界故。能缘贪通三界。如前说 彼二随眠所随逐者。谓贪及四系种子也。上来泛出因缘。未是解次第。何以得知。下不复言因缘如前故知。若诸异生下解住。次下解因缘故。下以前泛出因缘。未解识住因缘次第义。
论云有色界识有来有去无色界识有死有生者。有色有身。无色无身。于此处生。即此处死。明下二界四蕴识住。上之无色唯三蕴住。又有色有生者。谓有中有。无色无中有。故有死有生。若尔如何言此二住乃至寿尽。前解为胜 又此二住乃至寿尽者。明于有色无色二住。乃至命尽而识住也。此乃住之边际 又复此二生长增益及广大义者。即解住因缘故。而得广大。即乃因缘边际。边际义如前解。
论解寂止方便中。云又复对治所摄净识名无所住由彼因缘故名不生长者。识无漏故。识住寂止贪等永断故。名不生长。是此中意也。
论又所有受识树影者。识有故受有。说受名影。何以唯言受者。以受为本。起境界爱。
论于无漏识无余根依灭名清净者。此约得无余涅槃。在金刚心彼识说清净。若入身一法已后。不可说清净故。又无识故名清净。非有故名清净。
论云欲界有四心者。其五识中唯有三心。无有覆无记心。以相貌不可得也。若在上界五识中。有此无记。此有覆无记唯在意地。见道唯不善。其修道者发恶行是不善。若润生所余是无记。余可知。二十心中云。无覆无记有四种者。如余处有五种。何以不论自性无记耶。义曰其自性无记。是长养等流等色法。此中明心。所以不来 若尔其法执等心是何无记摄。如佛地论。是异熟生种类故。异熟无记收。威仪路工巧处等可知。欲界虽有变化心。然非通果也。无加行故。以通果心必加行生故。以入定时非欲界加行故。故通果心非欲界系。唯有天龙药叉等化。唯是生得。谓能变化人形等种种化类。非异熟生 若尔四静虑等。于欲界化。化为人等。诸种种事。此所变色。是何界系。义曰随见分心是色界系 若尔下地粗眼。云何能见上地细色。义曰由上地色为缘。本于上别变。为欲界种类色。令欲界人下眼能见。此欲界种类色。色界见变仍色界系还是细法。云何令见。以为粗种类故。所以令见。无色界无身。亦无威仪。
论云如色界无工巧。不言威仪变化者。此略不论。上界同无者。此中论如显扬第十八云。无色除变化威仪。故知此略。有云以此证知无色界。有变化威仪心。如无色定心。于一切色。得大自在故。亦有变化心。有菩萨。依彼定而起行住。如八地以去菩萨等。何有妨亦有威仪心。此并是善无漏。若尔即是学心等摄。相似变化等故。名变化心。如通果化心无记者。发异熟威仪无记者。彼地即无。即通三乘凡夫语。不约不可思议语。故言亦尔。
论复分别初异相心门中云有三品。一未趣定品。谓欲界未求定人。二虽已发趣未得定品。即求定未得人。三者已得定人。此复二种。一不清净。二极清净。初谓得未来禅。未得根本。二谓得根本。以下如文思可知。第二品中于彼不静安。心便掉举。准八缠五盖中。亦有恶作。以修止时。惛沉睡眠为障故。观时亦同。此中略而不论不寂静。若即以沉掉为体。重来何为。以障舍故。寂静者是舍。不然更取嫉及悭以为体性。缠盖中如此说故。第三卷末。六善巧广分别中。上来次第。分别五蕴义讫。此第二明如是五蕴次第所由。如小论毗婆沙俱舍。有多复次。不能烦举。此中虽有五种义。前色后识。所以次第。唯后三是第二对治次第中。为除四倒中第三心为我倒。余处法为我倒者。如对法第十抄。及菩萨地记会。此据多分。分别所计为我故。若计法为我者。据俱生一切时计为我。此二俱得。然计法为我。同小乘等。前二次第。释相违次第妨。何以十二中。色缘有识。四颠倒中。先色次受次识。后法故释妨如文。
论解六善巧相摄中。色蕴六有支少分者。谓行名色六处有生老死处非处。通一切故有少分。下余文准此解知。色根全。受蕴一。有支全。谓受支三少分。谓名色生老死。皆五蕴性故。下准此。五受根全。三无漏根少分。想蕴名色等三少分。以为慧所覆故非根。如忆事时。谓言慧忆以覆相故。所以非根。又非根增上义。世间杂染增上。生死杂染增上。如经应思。行蕴四。有支全。谓无明触爱取。皆行蕴所摄故。五少分者。谓行名色有生老支识蕴一支全。谓识支四少分。谓名色六处生老死。不言有者。据业有故。唯是意根全。三无漏根少分。
论解十种摄中。相摄者自相共相所摄者。谓变现是色等自相故。积聚义是蕴共相故 不相离摄中。法师云。谓极微聚不相离。有尔所摄界等。今解准如对法。一切皆有色。即心亦是不相离故。一切皆色心所。亦名心等 方摄中依此生者。谓识依色生等 全摄者谓诸蕴等五等所摄。谓漏无漏诸蕴。及三性蕴等。皆具五蕴。摄论云。依止六处色蕴转。一建立处。谓地金轮等。二覆藏处。谓舍壁等。三资具处。谓衣服床等。四根处。谓清净根五根住处。谓扶根尘。六有威德定所行处。谓神通定色。不言无表等色。及定自在定色者。以无表别惑摄不尽。七处四蕴转中。初乐欲希望何别。初于已得境。二于未得境。即缘未来过去生。随应境界者。即现前任运境界寻伺者。虽上诸位亦有寻伺。然功能各异。此寻伺但恩未得已得境界而起。寻伺不生。又即欲希望和合等者。希和合故。此欲界出家者。此是此境界寻伺中摄。
论颂分别色蕴名义中有十门。如文可知。
论云若据不相离摄具有七物谓即此眼等者。谓如一眼根。所有七极微同处同时不相障碍。如一眼根极微。如蒲桃果大。此中微细皆可容受。余之极微。如是展转。乃至广说。于一聚中有彼七物。若据实言之。既无别极微体。何故得有七物耶。义曰以即如蒲桃果。色是清净色。为眼用故名眼。乃至为触用故名触。皆别折至极微故。言一聚中有七极微。非实极微而有七物。此乃同处不相离第二也耶。如一通珠宝共放光明。一一光明不相障碍。此亦如是。如石磨为未。名和合不相离。即第一也。如本地第三卷解。如豆等聚。名相离不相离。第三色也。如余处别文释。不言法处六色第一等义物者。准外应知。
论解触中。有十九种。如对法有二十二种无缓急劣三触。何以无者略也。又此中触等。别勘讲之。如对法抄。不立生为触。所以又如四相中病老是一合。此何故分二耶。今即此非四相。不例五生也。此应六不断等。与对法文别勘讲之。其死触者。从果为名。即身上有末摩死穴。近时令身即死。此触从果为名。老触亦然。此触能生老等名老触。如本地分。
论云如是六位复开为八若六平等者。谓初二净不净为二。坚不坚为二故八也。
论云一切色乃至触二识所识中。云或渐或顿者。谓随一五识中识起。意与俱缘名渐。若五识并生。意亦同缘名为顿。
论云复次色界中无现香味然有彼界等。乃至由此二无故鼻香二亦无者。言色界中虽无香味。及缘此识然有此二根。问曰何用此根。义曰如俱舍论。以庄严身故。问曰若庄严身。扶根尘足得。何用于根。义曰以发言音要藉扶根尘。若有能依眼根。所依之尘身。为依之发语。不然不得故须根也。乃至如无男根。亦无依处。二根无者。依处亦无等。难思准翻。数论云。如是一切色蕴所摄色中。九种是实物有。触所摄中。四大种是实物有。当知所余唯是假有者。若九实者。于下文中。如色处中。长等是假有。青黄是实。声中因受大种不受大种是实。余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余缘法生和合等实。味中苦酢等六是实。余可意味等假。一一尘中。皆有假有实有。何故此乃言九皆实有。触分于二。义曰以触处中。能造所造异。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复多故。所以偏明。其余九中。无能造色。又复皆是所造。所造之中虽有假者。但少非多故不论也。显扬十八云。形影表是假。响音善是假等。如对法第一抄会。又诸处中假别生意识。如生老等。此处不然。故不例彼。何故色上立生等。便是不相应。乃至名依声亦尔。触依大上立。而说以开入故。名等可取。乃说不相应。触要依身取。所以触入收。离四大外取不可得。余九处离四大法。外别取可得。若触所造色时。但即唯得大种无别造。别得形色。但于显上建立故。通明实门法处色中。如对法五种定自在所生。有二种色。谓有威德定及假相。非威德定者。此中唯言威德定。即法处五色中。四全一分是假。一分是实。何故如此者。非定实用故。如理应思。何谓威德。而言是实。如下文。是无漏故名为威德。圣者法故名为威德。其此定色。得实作事如实作色。其非威德定。色唯令他见。非实作事。不如实作 问曰无漏色定。见谛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得有如是实事。圣人无漏种类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准下文。无分别智增上力故。后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此中据体实。是无漏相似有漏故。言无漏有漏 问然无漏中三乘。皆得无漏。何人得之。于大乘中有威德定。虽有初地八地二处。皆有其名。依于何地。又大义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实。不任受用故。若非假想观。任用者亦是实有。此中言彼果彼境者。大义曰。果者即由定力。令本识别现变色尘者。是即如入净土。后得智力故。令本识别变为尘。此是定果实有也。言心之果故。是定所缘故。故此定色。望定亦是果。亦是境界。而是一物也。问曰唯定一数所变之色。是实物有。同时心王心所所变。亦实物有故。
论云及彼定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释通疑难也。此中法处唯立三种。故律仪色皆假。以依思等而建立故。
论云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四大种所造者。此据唯在色界。以定慧均定明利故。故论云。依此定。即此系四大造。若无色界亦有。如前五十三末文。何故此不言无色界者。彼无依身。略而不论。故下文。但从缘彼影像种类三摩地发。定中亦变。为影像大种造色名造。然非依彼本质大种而生名造。子细寻之。下文云。先为大种。后为造色。即亦有大种。是此义也。然非本触处大种故说无。此法处摄。大种从能引胜定为言故。下文云。不依大种。然定自变为大种。定心果故。随定所系。说此系大种造。即此论云。无色界系定引生无漏定。起此色者。即无色大种所造。无色本无大种。何造也。此是无漏非有漏。似有漏体无漏。又释唯在色界。有本系定大种造色。无色界者。如六十六云。若缘此界色为境。即亦此界大种造者。是有色唯色界故。又下文云。犹如变化。无色无故。若如前释。依系定说造。据所属故。虽是无色界定。缘有色界色。为本质时。亦变为大种。犹如变化。据实用故。用同如化。依能引之定说无漏。色无色界大种。其实非界系。是法处收。与变化心神通色何别。有漏无漏别。第八缘不缘别。此缘分别有漏无漏别等。然威德定。亦实变为五根。然变似而非真。此但是扶根尘体。非清净根体。又此色假名为色。若约本质功能。即如六十六云。随缘彼界。彼界大种造。若据亲生。即定中所变大种造。若据由生。即是定力。非由大种。如是种种依义差别也。又亦通无色界。有此威德定色。今此中言。随定系妙界虽无触四大。定中亦得变为四大。四大随定故随定系。据有依身为论。不言无色界。若下文等。通明威德定非威德定。前文定为能造者。此据前后刹那亲依名造。非同刹那。如色界生。名为色造。然下胜定。先为大种。假依胜定中。自明说定道共戒。何处大造耶。无间有漏无漏任运。定能起此色。非励力思惟。定能生此色。若菩萨是无漏。若二乘是有漏。皆能变化。令他受用。名威德定。余假想观不尔故。非威德定。不名实色。如次下更当广释 色界色清净非下眼境者。此据报色任运者。如梵王佛边听法。亦变化粗细。令欲界人见等。亦有粗义。
论解微细性有三种。一是极微色。如对法。即令极略极迥。为此定俱色门故。彼据所碍能碍异故分二种。与此无违。其遍计所起色。以第六心计缘故应有。诸心心所。皆有遍计所起色。此中唯言色者。据色明了可取说。非如无色法。若尔声中何故有遍计所起声。此法师问之。如对法抄会。第二种类色。即粗色之种类耶。若此处中有。此与不处中有。为种类故。极微五相。如本地第三卷勘之。
论云极微有十五种。谓眼等五色等五地等四法处实色有一者。此中法处。偏据实者说 若尔色等中亦有假者。应同法处。又触所造全假何不言。义曰不然。可受用故。法处余假。不可用故。色等中虽假。仍彼识等别缘。法处中唯第六缘故不为例。又依俱生故不例。又触处若即与大俱者。亦不简其法处。不如此等故不论 问何因缘故诸有对法同处一处不相舍离而不说名无对性耶。答随顺转故由彼展转相顺生不相妨碍者。即由诸香等。极相随顺。不相妨碍。所以如此无分 建立极微。如本地第三卷云。非极微更有余细分别得等。
论云极微唯三眼境非肉天者。以此二眼依明暗生故。慧等三眼以何为体。法师云。慧眼缘空。法眼缘有。即皆后得智。其佛眼须别有体故。以无分别为佛眼。肉眼不然。果方名故 若尔此智缘如。云何缘极微。既尔慧眼缘空。如何缘极微。义曰缘极微空故。亦得缘极微。既尔此智亦缘极微。如无分别智。亦得缘极微。以无分别智。为佛眼体。法师云。又佛眼者即法眼。缘有之眼也。又义不然。虽要须别慧眼。缘理即正体智。法眼缘于空有。即后得智。佛眼总摄前二。以为佛眼。何以知者。如对法云。其真如唯圣慧眼境。故知慧眼而缘真如 若尔经言得法眼净。法眼应缘理。义曰虽言净故即缘真如。法名通故。得无漏法眼。非五眼中法眼。若尔何故此卷下末云。圣慧眼见一切色若远近等。即法眼异名。以慧为体故名慧眼。非五眼中慧眼也。在因名慧法。在果总名佛。约用以离。总有三眼佛亦具足。此如大智度论自释。此为了义 犹如水滴。不至极微。又云及喻水滴。至小微色即不尔者。此水岂是细微色耶。取先解。
论云复由五相应知名不如理思议极微者。第一谓婆沙。多极微虽无独住。然诸聚色中。有彼自体。正破一切有部。兼破吠世史迦。第二有生有灭。正是一切有部。其吠世史迦。父母极微是常。余是无常。今兼破之。第三正是吠世史迦。以彼计云。劫初父母极微。于空劫中散住处处。后成劫时。父母和合而生子微名合。第四正是一切有部。以积极微成聚色故。又云正量部义。彼无邻虚。有积集故。第五吠世史迦。以父母微和合故生子种。种名粗重色。以微无体。无体故即无生灭。无生灭故。无合无散。不可言聚色从微生等。以此理知。如前五计皆为不如理。
论解五胜利中。第一得破常胜利。而证无常。第二知无常故。不计我我所。第三既无我故。俱时我慢亦能断灭。第四断见慢已。于彼境界不起诸惑。伏令不现起。第五伏诸惑故。于境不取相。而能除法执。此五胜利。得有别人。类思可解。法师云。初是空门。中三无愿门。后一无相门 问曰何故第二破我。乃言无愿。今更解。初二是空。空行摄空无我行故。中二无愿。依不摄道。四行准谛配之可知。
论解依止生中。云若有说言于此处所等者。谓一切有部计。如一石中水火风大相。虽不可得。然极微必有。彼以后得有故今应问。彼此地大可得聚者。与余三大不可得者。为体是等一种故可得。不等故可得。若体一种而彼三大不可得者。非理。量云于一石中余水火风亦应可得。体等有故。如地大。若不等者。为体量故不等。为据增上用故不等。若形量故不等。而地大可得。余三大形量小不可得。而实是有者。彼三大小分应可得。以有分别形量故。少分既不可得故。故知此中无三大。量云汝宗石中少分火等之大亦应是无。不可得故。如兔角等。若据用故。地大有用相可得。三大有用少故不可得者。用依于体。体既无有而有用者。此执非理。量云于石中无水等威势。以无体故。如兔角等。汝言石中三大势用。为少分是有故。不等者火亦应无。以无体故。如龟毛等。如下所言。从暖生冷即有喻。界而有大。此大乘中何故谛之。义曰大乘不然。以一切界皆在本识故。后若彼法生。皆依本识种故。至下文更会。下文云。虽无自性然有其界者。此据经部师义。非大乘。然如石中。虽无三大之相。然本识中有其种子。遇缘生三大。亦就大乘解。
论云又复诸天或现前欲或不现前欲及北方等资具多分势引生者。此皆报得说业生。何故乃言由现欲起。义曰于此生中。总受一起欲。即得之报。若说其果。谁不从业生。此据多分现前相语故。言从欲生。
论次诸聚色生如种种物石磨为末等。乃至随彼生因增上力故如是而生为有用故者。随彼种子生因增上力故。如是而生。为有根之取用故。所以如此。又随四大生因增上力故。造色用杂。如是而生。为根有眼根等取时。诸尘皆有。于此聚中有是用故。故知诸色用杂而生。此明和杂不相离。如本地第三卷解。
论云诸说种生何缘说大种造于色耶。答由彼变异而变异故。彼所建立及任持故。此之三义。如下生依立持养五义中配之。此中变易。含生因依因养因三种。即先大种生为生因。后随其业则是依因。胜定力是养因。中一分可知。余建立建立因。任持是任持因。本地第三卷。更有广明五因。及说大造。所以并此四解。
论云士夫用者谓由地大所打触故。可解 器差别者。谓由本器别。令余色变易生。如雨至海变成醎味。若至地狱便成猛火。若至其地便长草木。若随蚌蛤之口。便为真珠。皆为器别。所以造色变易而生 田差别者。谓由地肥瘦等故。令禾稼等种种不同。又由地别故。地味各异。
论云胜定力故者胜定力故先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等者。此中太师云。上云若依此系定。即此系四大造。若约根大造论唯色界系。若得定中。亦变为大种。如此处文。如入无色定。起定果色。此所起色。无色定所变故。随见分是无色界系。此所造色随定系。亦无色界系。前文通上二界。今此定中初念。先起大种。唯为坚湿暖动。不为造色。后刹那中方为造色。何以得知。即此卷下文云。胜定果色不依大种。唯依于定。然依种类影像三摩地。亦得名为大种所造。此中文意。若约同念。如下界根等大造义。初有大种。即有造色名。不依大种。若此所造色。亦依三摩地。前念种类大种故。亦得名为四大所造。若非定等色。大与造色。必同时造。其此定大种别时造。今此文云先起大种者。谓前念变为大种。后念方为造色。不是即同念造。依彼生名为造故。是大造义。又解此中据定果实色。所以定中亦变为大种。若约下文。不变为大种者。据假定色。须依实大造故。取定前三摩地种类影像色大种造。既言种类影像三摩地。此解不如前文。此中据实定色者。皆变为大造。下文以要依本质。方定中变为大种故。隐定中大种不论。不言依大造。从本缘故。亦得名大种造。今准思。前卷云。一切色皆得自在。即变为大种。此文为证。如加行心引大种等。如此文。即大种造定中色。若加行不引。大种唯引造色者。下文言非大种造。说依影像三摩地发故。唯说名为造。六十六云。随得彼界彼大种造。
论解何因得知有此不应如响等者。今论主云。若有色界无中有传识。云何得生于彼。外伏难云。如谷响应。岂须物传而能传响者。如月影等岂假传来流影水里。如缘远处。岂假传往。如此三事不假物传。何容受生而藉中有。今答之云。不应如响。唯惑心乱等。次第配三。大乘如响如影。耳闻时唯闻本声。但意惑乱故。谓言谷中有响。如镜中像相似。今就彼宗故言不灭。
论云当知大种先据处所后余造色依此处转者。此据能依所依门。业生招报时。起大种为所依故。俱时即有造色。造色是能依故。故云余造色。依此处转。非异时也。如第一卷。初受生时。眼等根大。先有据处造色。依之而生。又如第二卷。要由大种种子。造大种已。然后造色种子方能生色。与此文同。声中广为妨难如对法。又如本地第三卷抄解。准此一文。声同灯光。离质大造。
论解风云诸轮行者名恒相续。如日月轮转四天下。皆由风故。又风轮是恒相续。又硙轭等皆是此摄。又持物令不散者。名恒摄受。如本地第三卷与此别。
论解空界色中。云当知此亦依止聚色者。如俱舍论第一卷末。名邻阿伽色。阿伽是极碍。此色邻彼。即此中依止声色等处。而有空界色 此中解明暗相续下。如前本地第三卷解。然法师准此空界即明闇色。若尔何故离光明外别立耶。光明质方故。别相立光明。此空于余物处受用者。别故五无无界。
论解长等是假色中。云又如车等彼觉可坏故者。如取轮辋时。失彼车等。以相待故。此亦如是。此中二诤。如对法抄会。
论云如别摄法处所摄胜定果色唯有显色无香味等。西方二说。一定果色实无香味。无用故。色界等中无种因故。前第五十三卷。虽由胜定力。于一切皆得自在等。此据色声等语。二解以定力故。实亦能现故。前第五十三卷云。由胜定力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又华严经。菩萨鼻根。得无色界宫殿之香。此处虽言无香味。然所变但是法处香味。而诸众生。不能托变受用。如色声等。是色声。色声处故言无。以无用故。今取前解无妨 此在色界。无香味种及用故。无香味等者。若尔即无色界。无大种种子。应不变为大种等。答无色无业色。而有无漏大种色故有色。色界既无报香味。亦无无漏香味种。无色大种无报者。即有无漏种。色界虽无报香味。何妨得有无漏种。解云无色大种有用故。虽无报大。即有无漏大。色界香味。虽无有报者。以无用故。故无无漏。以无种无用两因来释。此细寻之。如净土中。岂无胜定果色香味。今就变化心境相似。及外处实用因中故无。论实亦有。
论云风中无香味等者。问曰亦应无触。此触尘本依风大等故。不例香色即不定。其色微细依欲界。准此文。即色触必俱。香味不定。不同小论。欲界一切色。必不离香味。以有离者故。又离轮外所发光明。所余大种及香等。皆不可得。此与五因中持因相违。彼言等量不坏故。此如对法第一抄会。然太师云。二说西方。一解云。有离质造色。如日轮光。远从轮大造非俱处有大。以此文为证。五因中持因。此据即质大语。二解亦有大造。如光其大亦有别造。其光等者。然从本轮中火大。为缘引生故。微细不可得。此中言无如光中。岂无热触。热触言假。即以火大为体。岂有热触离火生耶。故知亦有。若先释日中热触者。还是日轮中火暖热分。非造光色火大也。声准此知 问曰何故无香味轻故。光中即无。色及热触重故。光中亦有。若触重有者。火大光中应有。何故言无。今言无造光者。不言无日中热火。若尔亦可言香轻无。与光同聚者。亦有远别。从日轮处热分香耶。答曰以轻故。如前文解。以有热触。无余三大。言无非火大亦无。
论云又法处所摄胜定果色当知此色唯依胜定不依大种等。若此中与上相违。已如前会。有谓此中唯为造色。观无期观大种故。定中不变为大种。从定前影像本质色说。亦同得名大造。前据辨期心变大种为论故。定中造色亦变为大种。此处不然。故有别也 问曰期心不为大。观中无大种。期心不为造。观中无造色。唯有大种耶。故知取前会为胜。
论言然从影像定生名为造非依彼生名造故。又云准据青等一切处观。
论云法处所摄色是无见无对。亦总不具如小乘中法处。唯有无表色可尔。此大乘中。前云法处有实色。亦得他受用。何故是无见无对。以从定心所变色。实是微细。不据处所。非业所造。故非有对。其色界等皆据处所。故不为例。此中若为他受用。即眼识见应色处摄。何故乃言法处耶。义曰从本生时。是定心发故法处收。其为他用。虽亦眼见不望此。名为法处耶。
论云初等流流复有四种者。此中初二。不离前异熟长养二种。即一物其本性等流。准下文。除根色余三种流。明扶根尘亦有本性。流相易可知。即唯外五尘。具五根中。报及长养。皆可变坏。亦得是第二等流。等流宽通异熟等也。前念灭后念生。名曰等流。流其内根等。得异熟长养名。余外境唯有本性变易二流。变易流准义。通本性报养三种。初一念生时名异熟流。第二念以去。相续异熟流。此通假实异熟。实异熟者。阿赖耶识初一念已去。乃至命终。皆体是异熟。亦得名异熟生。从前刹那异熟生故。即以此文会。异熟初胜从第一念为名。非如对法等文。云阿赖耶是实异熟。余从异熟生故。假说名异熟。今第八识。亦得名异熟生。然于假异熟中。准此文。亦得名异熟。业生异熟最初念故。假名异熟。第二念等亦名为生。余如第三本地。解长养流中。处宽遍色。彼有流胤故名处宽遍。相增盛。谓体增大也。
论云余长养流当知亦由食故者。即前食彼所依故。即睡眠梵行。修胜作意故者。即定也。
论云又诸色根当知由二流而得流转者。此对本性等流。流其内根。何故非变易等流。流以触打时。有变坏故。此中不说。亦得言论 问异熟何非长养流。答由有长养相续。能摄能持。异熟等流流故。现有增长等者。以长养流资养异熟流。别有长养流。长养流非即异熟也。俱舍云如外郭防卫内城。若非根所摄色。当知具三种流。谓异熟长养等流。流即变异等流也。亦有本性等流。此中总言。应云内扶根尘。具异熟长养。其外尘唯具本性流。无异熟长养。以非内身故。合如此说。此中总言。诸心心所。有等流异熟生流。及第二相增盛长养流。前文色是处宽。长养非心故。
论云又诸声界亦有异熟非声者。太师云。以声种子恒相续故。声界是异熟。现行间断灭故。不名异熟。景师云。七处发声。七处名声界。是异熟。今应不然。七处是七异熟也。以二十二根中。诸根种子。皆是异熟。此中声亦准知。如前卷解界者因也。即造声四大。是此大是异熟所生。声非异熟。即当第三传声。声从报生故。
论解大造五因中。第四因云持彼本量令不损减等者。此与上日光不相违。如对法抄会。及本地第三初。
论云由三种思别故色声成善恶一加行思二决定思三等起思等者。此大乘中。色声唯无记。此约何以有时得名表业。成表业善恶耶。加行思者。谓远欲起此事思。二决定必作此事之思。三等起思。即因等起。邻近刹那起心令随成善恶。必依等起思。是上品思故。随此性不依加行思。及决定思。唯依上品故。前二是下中品。又前二品通见道思。见道思为极远。加行方能发非因等起发业。广如俱舍论第十三等业思说。此第三上品思。是修道。别刹那等起思亦有。依此如入无心定时得受戒故。此中由三思发故。色声成善恶表。此据表善恶。非体是善恶也。余香味等。非此非三思发。所以不成善恶性。是此中意。此中意唯答色声善恶所以。不答香等无色所以。成业论广解。即色声加行业。引成善等。非彼业是善等。以作用业故。
论云问依止聚色有运动等者。以正量部别有行动。萨婆多离聚色外有业性是动。今此问之。以大乘中即举足移转时名动故。此一问答总言。第二问下别释。上总义生不生。灭不灭四义皆失。若言生而有动。便越刹那相。夫行动者。从此至彼名为动。由聚色生已方有动。动虽多时即越刹那。刹那灭义。彼宗虽动。色亦不刹那灭。然违缘真及违理生。如灯焰等。若不生有动。如兔角等便应不动。若言灭者应与余等者。以动灭故动得者。聚色有灭。应即是动。今例动应与余聚色等。今立量云。汝所言动应实无动。以有灭故。如余贪等。又应云。由色故灭方有动者。灯焰有灭亦应有灭。故言余等。若言不灭便越行相者。以诸法行要刹那灭。今既不灭。即越行相。又于异处生起因缘。分明可得。云何而言不灭。
论云复次一切色蕴当言皆是刹那灭性等者。下更有释。第一举正义。言任运灭异。正量师计等。二正非邪执。生灭因缘。如萨婆多。火为灭薪缘。亦为生薪缘。此中破之。又不应谓能生因即是灭因。生灭相异故。因不可同。此中有量。若转言生灭相违。生因非灭因。住灭不相返。住因即灭因。今破云。又法若停住。可待灭缘方灭。而不任运灭。住既无因。何能待灭缘。以任运灭故。故知诸行不待缘灭。此住无因有量。上来总非讫。外乃救云。现见火为薪灭缘。如何灭无缘。今牒之云。若谓火等是灭坏因。不应正道。以若火不灭。有法可为灭因。火既与薪俱生俱灭。如何火等为薪灭缘。伏难云。若尔火等于薪复何所作。又俱生灭何妨为因。今云唯能为彼变异。后法生缘讫。于薪作用。非为灭缘。是薪作用。如显扬。日光雪酢。俱舍大同。此外人既见此征。不计火为灭缘。乃云灭相为法灭因。今非云。又谓坏灭。是坏灭因等者。若灭相为灭因。如火等与薪俱灭故。不得为缘。此亦应尔。生灭不同。若彼体生时即有灭相。便成相续断坏过失。以诸法体无灭相故。诸生时即有灭故。法应不生。不生故无断坏。又灭相即自性是灭坏法。而能为因灭诸法者不然。若救之云。法灭唯是无。灭相自性别有者。离彼法外别有灭不可得。故不应理。若别救云。别有灭小相。小灭相者。离彼大灭相法。外而更有小灭坏自性者不可得。故不应理。又解以法任运自灭。无别灭相。而言法外别有灭相。毕竟不可得。故不应道理。前解为胜。外人既虽见灭相。自性是灭坏。不能为灭缘为。复云灭相自性灭坏。不能独为灭因者。火等为助伴方能灭。今论主于心心所。任运灭中。更无物为助缘故灭。如何乃言色等中火为灭缘。外人伏救云。心心所生。及色生时。各有别别功能。如何以心心所例其色法。心心所亦不待助伴方能灭。今论主云。此差别功能不可得。徒虚有言。而无法体。不应道理。以上皆应有量。若谓二种于一处所有灭功能。即应二种俱于二处有灭功能。或无功能有过失故者。此意上来以灭相为正灭因。火为助伴。今牒之云。若谓灭相火等二种。于一法处所。总而言之。有灭功能故即应二种。俱于两分有灭功能。或无功能火为助伴。灭缘是有。何能不能为正灭因故。无功能相亦如是。有正灭功能。无助灭功。以此二望法。皆是灭缘。以火例灭。相应成正灭因。以灭相例火。应正助灭缘。皆是法灭缘故。二种既皆不成。故知不得以火。等为助灭相为正灭。又如太师别抄。不能烦解。下诸文虽有四。上来总是相乘义来分四。
论云复次一切色当言皆刹那。乃至现可得故者。大乘立诸法。若生遇唯生时。无能住义。是故才生寻即灭坏。如灯光及心心法等现可得故。如正量部等。立内色身及命根等。初受生时名生。后死时名灭。于是中间恒住。不经刹那生灭。若世界等。劫初名生。劫坏名灭。于中住劫等亦不经生灭。大乘今欲破彼故。言才生即灭也。然彼正量等。亦许灯光电等。及心心所法。皆刹那生灭。今举此共所许事为证故。言现可得故。应立量云。眼等诸色才生即灭。是有为故。如心心法及灯光等。
论云又不应谓能生之因即是灭因其相异故者。如萨婆多部。立生灭皆有其因。然即以生因亦是灭因。今大乘及经部等。唯生有因。灭即无因。是故生已更无因故。寻即灭坏。然萨婆多。以其比量立道理。成立灭亦有因。立比量云。灭必有因。是有为故。犹如生相。又破大乘及经部师云。灭若无因应非有为。以无因故。犹如虚空。此是遮比量也。今大乘等破云。汝立灭若有因后应更灭。以有因故。犹如生相。又立量成立。灭不由因。后不灭故。犹如虚空。本比量也。亦即更破云。汝有因之灭应非是灭。以有因故。等是有为故因。犹如生相。若尔汝以有为故因。乃与有法自相相违也。又汝立生灭两相。同共一因。我今难汝。今应生灭两相不同一。因。其相异故。如苦乐等。或善恶或色心等。此一比量。正当此文本比量也。然此比量。有不定之过。何者且大乘。亦许一想数得与心王为因。亦得自所变色为因。小乘亦许。即此想数不遮色生。亦不遮心生。即是一因能生心色。若尔为如色心。其相异故即同一因。为如善恶。其相异故不同一因。并须曰。此据因缘说者。如赖耶中一色种子。能生现行色。亦能生自类种子。而得言色与种子其相亦异。然此一种。能生色非色法。俱是因缘。约此亦有不定过。亦可更以比量。破生灭两相其有一因。应立量。汝有因之灭应非是灭。以不异生故。犹如其生。应更覆量破之。
论云又法生已余停住因不可得故者。此破正量部师。立眼根等色一期停住不经生灭。应量破云。眼等诸色离刹那住外无别住因(宗)。是有为故。有生灭故(因)。犹如灯电及心心所(喻)。本比量也。亦可。更以比量。破云。眼等诸色应非久住。所余久住所不摄故。如灯电等。若是久住。定所余久住所摄。犹如虚空。又量天眼等诸色无久住。因。眼等灯等之中随一摄故。犹如灯等。若久住者。定非眼等灯等之中随一所摄。如虚空等。异喻。
论云是故当知等。下结可知也。
论云若谓火等等者。谓萨婆多救。灭亦有因。如因火故薪等方灭。此即火灭因。作此救者。亦不应道理。言由彼与彼等者。言此火与薪既俱生灭。不可与灭为因。如火与薪俱生。即火非生因。既与薪俱灭何得与灭为因。若言火与灭为因者。火既薪俱生。生即应灭。
论云现可得故者。现见薪为火依。火不能灭。何得将火为薪灭之因耶 变异生缘说有作用等者。但此火为薪之变异生因 问若火非灭因者。即此火所依之薪。为亦名薪。为从本为名为薪耶。若今名薪者。薪若未为变。可得名薪。既已为火之所变。即是异者。应不名薪。何得言火与薪俱生俱灭耶。若从本名薪者。此即所烧之薪。实非是薪。云何而言火与彼。能为变异生缘耶。若言此初刹那火。但与后念等。为变异缘。不与初念火所依。为变异缘者。若尔初念之火。应不烧薪。后念之煨常应生火。以所依非是薪故。答此中外人。约世人共所知。火能烧于薪。为灭之因。今论主返以共所知火。以为解释。如世间人。皆知别于余处将火以烧彼薪。论主云。将火烧薪。但能与彼薪。为变异之因。何者如世人共知。薪有故火有。则是与薪俱生。薪无故火无。得知与薪俱灭。又世人共知。薪由火故。则有煨烬之变。论主但约世俗道理。以通此救若约大乘实理。火等诸法才生即灭。无有将火能烧彼物。但由外火为缘。引起自心所烧变异之相故。初念火后才生。即时变异。为所烧相。不得言初念火为缘故。与后念变异为生缘也。
论云又诸坏灭乃至过失者。此破萨婆多义。彼立四相中灭相。是色等灭因。然彼复立未来色等。生时虽生相用。仍至灭相体随。今论主。约生时得有灭故。大可以灭为色等灭因故言生。俱不应理也。应立量云。未来灭相应当有因。汝许已有体故。犹如生相。问如汝无为。亦已有体。有何等用。此已有体因。为如无为。已有体故无用。为如生相。已有体故即有用耶。解云萨婆多立三世名。自然不摄无为也。何者未来世名。已有。现在世名正有。过去名将有。但言已有体因。则简非无为故。不可将无为为不定过。亦不可将现在法。为不定过也。复应立量云。汝未来生相应当无用。未来摄故。犹如灭相。此比量与前比量因。互用皆得也。
论云论由依处故或由相等。此中名下。次第广释至卷末。是如本地第三卷。此中色根诸不坏。谓由二因。由羸损等。如本地第三。翻根不坏。此中有障。非远勘本地第三。然彼有四障。有四种。与耳等根不同多少 又于一眼虽闇障色名现前等者。谓蝙蝠鸺鹠等。眼根中有障。如颇胝迦中亦见物等以明故 若圣慧眼一切种色皆是前者。此中即非五眼中慧眼。此是彼五眼中法眼。圣者以慧为道首故。言圣慧眼也。
六种所行性。本地分中第三卷。列名未解。此即说前文云。依处故。相方故。时故。明了不明了。以实色名明了。不实名不明了。全分等实。谓青等明了。不实谓长等假之。不明了作意正起中。第三卷本地。由四因。欲力念力等。依欲界身。发起色界大种。此色为是第八缘不缘等。如第一决择抄解。此中护月义顺护法。虽解见分。依界系相。分色界故。准种子时亦得何妨。
第五十五卷
论云又如是言由一净心等。乃至当知此中依转所摄相续心由世俗道名发一心者。此中据缘事竟。随多少刹那量。名为一心。非唯一刹那心名一心。是此中意也。此即如本地第三卷云。起一心若众多心等是。
论解有分别心无分别心同缘现在不中。云由三因故等者。如集量理门论云。五识唯现量。同时意识亦尔。今此中五识。虽明了现量。不名有分别。不与寻伺等相应故。第六虽与五同缘现量。名为分别。以与寻伺相应故。若同缘现在。可得明了。若彼五识后意识。则不明了。缘过去故。如缘百千劫事。则不明了。如第五十一卷中破。今此第一因。既言极明了。故知缘现在故得有明了。非五识有缘过去。复得明了。第二因与五同时。既于五境作意。故知亦缘现在第三因二依资养故者。眼识有四依根。意识有五依根。四与眼同。第五加自。此谓意识依。自根及眼根二依。资养方能缘现在。若唯依一自依。即缘境不明了。此据散非定境。因此依眼为门。取境名资养。非同眼识依根名资养。又如眼等善恶识起。必由意引方得。由意资眼识故。得有善恶。方知意眼同缘。
论解心是相应故染中说。心生时自性清净者。此据非自性染名清净。非无漏故。清净如胜鬘经中同。
论解三染恼中。云初二染恼唯欲界系。最后通三界系。初谓不善业。二谓忧苦。唯下界故。若据果者唯苦无忧。诸烦恼是第三故。通三界业中出离及喜乐。此是出家。若出家法。即是见道加行。
论解遍行别境中。诸识诸门分别。如古抄会对法等抄。此简五遍行等。如第三本地分解。
论云触为何业谓受想思所依为业。如余处对法等。唯是受依。何不言想思等。此彼别者。此据通论。皆依于触。触次作意后生故。若据相随转。虽即唯受。此据此不为例耶。如俱舍第一卷解 受为何业爱生所依为业。谓境界等爱。皆由受后方生。
论云别境五由四境事生。谓所爱等。所爱谓欲依。决定谓胜解依。串习谓念境。观察为二依如论。
论云诸名所摄与心相应所余蕴法当言率尔起耶寻求耶决定耶等者。此中间意。谓诸心所是不相应之余蕴耶。此法为率尔心时起。为乃至决定心时起。答云随心即起。此中何故唯言前三心。不言第四五。一云略准亦在问中。又前心性。决定唯无记。遍行别境不定四通三性。或有得俱起余善烦恼等。若起善恶心。必与此法俱。此义决定。其遍行等不唯一性决定故。此中唯问此故。故唯问前三心。不问后二。此中法师以诸门。或位次起是何心是。或乱生不乱生。或通三性等。或邻次久远。如是义。如第一卷抄。思之可知。
论解心心所差别名言。何故名相应。答由一一事等处等等者。事等谓体也。体皆一故。无第二受等 处等者。谓同于一境处转故。又依缘处等故 时等者。同一刹那故 所作等者。同于一境行所作业。故知缘青者但为青也。又善恶无记所作等 问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等者。谓心所等同一识种类。托所依。如眼识依眼根。俱时心所亦尔。余准可知。外人既亦难解。为伏难云。诸有为法谁无有依。何故心法等独得名耶。故论解云。虽有为法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彼自分因。皆非恒依故。又相应共有法。非恒依故。唯恒为依者。为此中依量故。眼根等是识等所有。名有依。非余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识类托众所依根。能依之识。得名有所依。故言恒依。此解为胜。
论云何故不苦不乐望彼无明说互相对等者。谓由与诸受为助伴。是舍受。一切烦恼为助伴。是无明受。于受为助伴。烦恼于烦恼。为助伴故。故互相对。又受与无明皆能为受。烦恼为助伴故。二相对说。以此文证。第四禅中舍受。映正知支。不立为支也。
论云云何建立四无色蕴为善无记性相等者。谓一切皆通三性。无有差别。有通不通者。颂中有九门。如文可知。
论云善法有六依处。谓决定等下。解颂中第三门。相应中自辨。又初帙第三卷。此善等非一切耶。又下六十中云。于十境生勘。与此不同。至彼文自会。若在不定地。起善心时。必与十数俱起。若在定地。必与十一俱。谓轻安唯在定地起故。岂不与此相违耶。有义据实一切时。在不定地。起善心必十。若在定与十一为正。此处等据增上时得名非无余者。此不相违也。
论云又诸善法或由加行力等者。谓今身起加行 由自性等者。谓前身多串习此善。善根增胜不由加行。串习名自性力 田士力者。谓于功德田中起。如供养佛等 或由清净力者。谓上二界所有善心。离欲染体。清净离欲者。体清净故。其善亦净。又有学无学所有无漏善心。皆名清净力。
论云六余修所成。谓前施戒修修者四无量。今此唯取胜慧。是彼四无量修余故。无漏定慧名简择。所成事摄有情。是大悲。
论云或有一种善或有十种善等者。谓一善总由无量义故。除不善名善。二生得加行等。三谓自性相应等起。乃至中十。此善业道等。五种十善增数门。如本地第三 或有对治杂染故者。谓无间道 或有杂染静息故者。谓解脱道。或前无漏。后有漏道 或有相续清净者。律仪戒善生二准知。或无学所依身清净故也。
论云能尽生为上首所有众苦者。言此善能尽生。为上首诸苦耶。又上首苦。谓八苦中生苦为上首。善能尽生苦故。名尽生上首苦。又以生苦为初上首。所有八苦并尽。
论云诸善对治有十五种中。所欲趣缠对治者。谓贪品所有非所欲趣。谓嗔品所有。又如下文。初是人天可乐非所欲。是三恶趣烦恼二种现行耶。随眠即二种种子。散乱定心治。谏诲是能治。谏令不造恶故。令恶羸劣。名劣对治制伏等。上四名损现行。
论言烦恼有六依处。如下六烦恼。次第配之如余论文。即非此次第。既配已。寻文可知。
论解烦恼相应中。无明与一切相应疑都无者。如对法第六。嗔不与贪慢见相应。不言嗔不与痴相应。又解嗔已云。如嗔疑亦尔。故知彼文嗔与疑相应。此中非一切者。此据多分。彼据久疑。不已生嗔。与疑相应。此论据初时。彼论据后时。此论据粗相。所以不相应。彼论据细相。所以得相应。彼论据真实理门。此中贪嗔相返不相应。贪余相应。彼论同之。此论嗔与慢见相应。对法不许。谓嗔不与慢见相应。此论据真实理门。彼论随顺理门。又彼据憎恚相语故。彼论云。若于此事起憎恚。即不于此生高举及能推求故。不得相应。然此论据细实理行相。若慢彼时推求故。不得相应。然此论据细实理行相。若慢彼时。推求彼时。容憎恚故得相应。然此据大乘理语无违。又解此文就彼贪言。如贪嗔亦尔。谓嗔不与慢见等相应等言亦尔。不亦其贪与慢见相应。但亦嗔不与贪相应。此论云。染爱憎恚亦尔者。不以嗔亦贪。得与慢相应。如贪不与嗔相应。亦嗔不与贪相应。如彼论同。即嗔不与慢见相应也。然前解为胜。余文同此。然此中贪嗔性相返。违顺不相应。违顺而相违乐罪嗔同起。乐通欣戚不同贪嗔。如下五十八云。五见互不相应。自性不相应故。贪恚慢疑更相违故。互不相应。并出所以。即此三处文不同彼。据行相粗。随转理门。亦不相违。
论云安足处所烦恼者。谓年十五以去根熟者。性多上品 非处加行烦恼者。谓非可起烦恼处。是不可起加行处。而起烦恼也。即于三宝所所起诸烦恼。性多上品。
论解贪中。云谓于己受用过去境界。谓过去上妙境界。覆心义胜故名盖。贪盖与覆义相同也。有无有爱。即常断二见贪也。
论云嗔事有十种等。乃至依前六事立九恼事者。谓以三世历前三种。一一世中。皆有己身怨亲三种故。三世合有九恼害 缘彼一切嗔。皆名有情嗔。余名境界嗔。若不忍为先。亦有情嗔。若宿习嗔。若见嗔者。谓前六种应非总害事者。唯缘有情起故。名缘彼一切。皆名有情嗔。下之四种正起嗔时。皆于境界上起。以但缘有情起嗔。即前六种摄尽故。故余皆境界嗔。其下四种中。除嫉妒余。若先不忍有情。而于境界起嗔。名有情嗔。由先不忍故亦名宿习嗔。及名见嗔。其嫉妒所以不论者。以缘境界生。谓先要缘。或名闻利养。乃至种族等事境生嗔故。非此中论。又前六九恼害。总名有情。除此以外。缘山河大地起嗔。名第七境界嗔。缘第八嫉妒事生即名闻等。亦有情嗔摄。此中串习境见故。亦是见嗔。不然第九宿习通余九。此十中有三位。七是有情嗔。一是境界嗔。一是见嗔。宿习通三种。
论解无明中。依于七事起七无知。或复十九。其七初门起三无知。谓三世无知。第二事亦三。谓内六处我外处。及俱计为我。于第三事亦三。谓于业一报二及俱。三种无知。由迷业故。起作者无知。由迷报故。起受者无知。由俱故起无因恶因无知。此与第九本地别。第四事有三。谓三宝。第五事有四。谓四谛。第六事有二。谓迷杂染因故。计作者受者士夫等迷愚故。诸行为受者等。清净之想而起欲解行。第七有一。谓六触处。如实通达增上慢。如文故有十九也。别分为十九如文。谓有七无知境界等故。勘第九卷本地。具有七无知。十九无知相摄等。
论云见依二事。初增益事有四。除邪见等。次第配之。谓身边见戒等。第三名增上生 方便增益者。谓计上界生。为增上生。见取是彼方便也。计无想定等为涅槃。戒取为彼方便也。大乘中计身语恶戒。如计猪鸡等戒名戒。非胜见计胜见。缘见生故名见取。不同小论 损减事有四者。谤因中云。谓无施与等。乃至无妙行恶行等者。如对法。此中有五。谓施与爱乐祠祀妙行恶行也 谤果中。同谤作用中。对法云。谓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名谤作用。此中有三结文。谓谤异世往来作用。即此彼世间二。谓任持种子作用。即父母三谤相续作用。即此中化生有情故 此论解士夫用有四中云。一往来。二持藏胎等。此论文开父母为二也。彼为一。依二见生六十二见。如对法。会长阿含梵网等。说本地第八等。
论云烦恼差别有十五种者。如前善中十五种。次第配之。皆依一增上义立名。非克体。如内门名厌患。见道名持。修道名远分等道。
论云随烦恼相应中。如别抄云。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慧六。与一切染污心相应。对法第六云。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五。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如此论下五十八文云。依今下文。更如惛沉掉举邪欲邪胜解为十。与一切染心俱起。何以此三相违者。且一释云。此五十五文。与对法五六及下十种不同者。今此文据信等五根。及善中翻来者。即说相应。所以不信等五。及放逸六。说染品俱。其沉掉二法。虽恒通有障之定慧。生粗相相违法。沉下掉高故。非善中翻来故。此文有六。三同对法。三不同之。无彼沉掉其下文十中。邪欲邪胜解。据别境中一分来故。所以此处不论。此处唯二十随惑。无欲解故 若尔何故言妄念散乱恶慧三法。与诸心俱。此别境故。答曰此通别境分。应亦是痴。退本分故。下文云。妄念散乱恶慧。是痴分故。所以亦说相应 若尔即下文。覆诳谄眠恶作。是痴分故。何不说相应。义曰分别境生故。此要别缘污境生故。不说俱起。欲解亦尔。有二分俱。此中不论故。所以全无欲解。是此中唯六意。对法五者。不信等三。同此论释。然沉掉二法。粗细相相违。此论不说。对法约定慧俱起所障同时故。其细能障。亦体得同时生。所以说其沉掉。然彼妄念散乱恶慧三法。彼论是别境分故。所以彼论不说。彼论又无邪欲邪胜解故。唯立二十随惑。所以无欲解二法。唯二十者。如前已会。此上一释。若染心俱。如后文十法为定。由前义故。所以诸论。或六或五。又解下文虽言与十法俱。未必即一切俱。如何等欲缘希于未来。念缘串习过去。如何二法。可得并生。沈相惛下。掉相举高二法相违。如何并生。欲解沉掉四法。既不得齐生。据此处云。唯六为胜。要必并生故。杂集亦尔。未必并生。所障定慧同时。沉掉说俱时起。所翻善染。既并不信等三法。说俱所障所翻现俱。所以故说五法。其实未必并生。此六文为定。余十五者。各据别义。此会为胜。眠恶作等亦善不善三性相应者。此通三性故。是痴分者。缠中说故。唯不善性。是说痴分。余不相应者。如前忿恨。缘共住事生起。不相应耶。义曰事境虽同。然过现别起。乃至余一切如所应。此等如五十八。二处起随恼等。此文大别。勘之。
论解随惑假实中。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四法是实有者。如对法。忿等皆是假有。何以相违者。一释云彼据总言故。云忿等皆假此。据实论故。此四法实也。又假有多端。或无体名假。如忿等。或有体。别从种生。要相依贪嗔等法起名假。如此无惭等。彼论据相依而起。故在假门。此论据别有种义故。此应有难。谓无惭愧二。一切不善心有。稍可尔。不信等亦翻善中来。如何不信懈怠是实。岂以翻善中来是实有耶。其别境等中来。何以非实。义曰如此其别境等法。通三性。此中虽有染污不善等随烦恼。仍是别境等中不善性。其此善中信。随中邪信。善中精进及懈怠。随惑是何者一分。故知翻善来者。皆是实有。若尔放逸如何通。义曰放逸根本善中尚假。何况不善中放逸。
论云寻伺二种发语言心加行分者。此能发语言谓思数。此是思之一分故。名发语言心加行分耶。如对法名推度不推度位。此中如对法。应是贪等分中。应有相违勘之。西方更有异立有实者。此中法师不云。如对法及古抄寻之。如别抄。
论解诸无记中。云谓业所引生者。异熟无记生已。若行住者威仪也。若养命工巧也。依此活命名养命三摩地差别。谓变化心有异熟生。化心通三性。非此中收。但是初门。异熟无记中收。据实论四皆通三性。若异熟生。据总报为论故。云异熟生。蕴下三种。有相简异故。云若中庸等言简之。
论无记中。云谓威仪工巧或于一时展转相应者。如下假实中云。无记心于异熟生心上。假施设有故。此三无记。不说与异熟心相应耶。此中有义。若威仪工巧一心发二境。若异熟等心。施设三无记。即不如是。不相违也。
论解假实中。云如别抄。于异熟所摄诸蕴者。谓同时心心所法等。即如第八。同时数等。及心加行差别中。而施设者。谓异熟心任运生法。非别加行。若三无记加行心发故。言心加行。于异熟生心上。假施设故。故是假有 问曰若尔即无记心。非别有体。有异熟生心是任运。此亦是无记。是加行。云何于上假施设耶。以是一名言种子类故。所以余三假离异熟。名言种子外余三无记心。无别种生。威仪等四尘。于异熟五尘上施设故。言假故。又身业中有香等。非身业体。何故威仪等中有四尘。乃至皆彼体耶。义曰若身名有表。唯色可然。香等无表示。色非相明利。香等闇昧故非也。其威仪界中。皆心引生。非如身业俱有香等。非心引生。不为例也。谓解大义曰。菩萨如来各为一。俱有利者之善。余三人各二。即三人各二为六。菩萨佛各力一故八也 变化差别中云。异生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差别故为嬉戏为利他身语变化差别故有八种者。即合独觉声闻为一。以变化业等起。无非余故。四又开此为二。合菩萨佛为一。以因果虽异行相等故。此四人中。皆有二种。故成八也。何者为二。一如论为嬉戏故变化。二为利他故化。虽有善无记不同。而皆变化。故成八种。又化不为心。以心非化可作故。唯身语可化。此四人皆有化身语。故分为八。若取初解者。如何异生为善事化。故化心善也。若如后解者。论云为嬉戏。为利他意。欲简善无记。殊分为八。故不得以后解为胜也。如前解异生为善化心。有何妨难。故取前解。顺其论文为胜也。若尔如来如何有无记心。故知后解身语为胜。嬉戏利他。不应分别不善无记。但应言由利他等故。皆有身语。身语为二。又八者声闻独觉菩萨各二。谓无记及善。如来唯善。异生唯无记。故六。又异熟生一向无记。据任运酬因果也 二三可得者。威仪工巧通三性也 一有二种者。谓变化心通二性也。
论解于苦谛四行观中。云谓欲对治四倒故谓初一行对治初一者。谓苦除乐也。无常治二。谓计身净及心常也。后二行治一。谓空无我治计我也。又无常初一行治心常。苦治身乐净及受乐倒也。余同上。此与前卷中四倒次第中别。何故苦行对治二耶。以见戒取。外道执为胜净因故。于上起贪故。前第八此二俱贪。为除此故。所以令一苦行除乐净。即见戒二取也。为治四境集四行者。此总治非别治也。下道灭二谛。如是准知。
论云如声闻地已说坏等十种行相等者。如声闻地。未说十行相。非此中辨。无所得之法。谓唯有根。唯有境界。此色蕴也。唯有彼所生受受蕴也。唯有彼所生心识蕴也。唯有计我我相。及第七句言说戏论想蕴也。以想起妄计我时。最能妄取像故。唯有计我我见者。此行蕴也。
论云非唯变坏已离忧者虽复遇彼不为害故者。谓乐受非唯变坏时名苦。即乐受变坏。及所生忧。是坏苦故。故第三果以去离忧者。虽遇彼变坏。不为损恼。以无忧故。故知坏苦通于二种。一乐受自性。二乐受变坏时。是此中意也。
论解七苦摄三苦中。初文与余处同。第二复次云。初七苦苦摄。世尊共了故。彼所治于净妙境所起贪等。是坏苦故。引虽是入变坏心。即于境贪。彼此贪一。变坏乃名为苦。又言由贪盖故。领彼所生心诸忧苦故。忧苦即是坏苦也。如前声闻地。亦有二释。为不相违也。
论云问此中何行摄何苦。即以八苦为行。摄于四苦。如文次第配之。以苦名行者。以皆生灭。非是通名。如是即以三苦摄四苦。准知集谛四行。当知为生。今果差别者。此现生非一别生。又思文隐别生稍难。
论云复次此十六行几是空行等者。此中并显扬对法。有五文不同。一空摄。二无愿。摄六无相。摄四道四行。总不摄如此文。一空摄。二无愿。摄六无相。摄八灭道行。摄三空。如显扬。余同此处会之。如对法抄。四准有下文。以十智摄三空。空摄八智。除世俗他心无愿摄。六智无相摄。五智空约断惑。观空无我通四谛故。五无愿等约相。见道十六行相摄可知。至行处会。六十九说。又解准五法中解脱门。言色等。如对法。即十六行义说。并三解脱门。有六文不同。
论云问要由无常想能住无我想何故此中先说空行耶等者。此问谓见道前。前为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何故今说。乃先空无常耶。答曰若如见道以前。即如所说。无常为初。若入真观。无常不遍。一切真观不作。唯作空等。后入相见道。从前空次第。乃至于无常观。见道以前无常为初。入见道已。空行为初。不相违也。如余准道理。
论云四谛说次第者。谓由此故苦。此最为初者。谓由逼迫故苦。苦谛为初。如集谛故苦。以有因方有果故。由证灭故乐。如灭至乐故道。余可知也。
论云道谛能成三义者。即知苦断集证灭三义也。
论云如是四谛为世俗谛为胜义谛答胜义谛。此答意。其灭道二谛。乃是胜义。苦集二谛。由彼苦相。三受皆是行苦。一味苦故。是胜义谛。若差别说。苦受是苦。余集等非自性差别。故名世俗谛。是此中答意也。世俗谛。如七十四有四种。一世俗世俗谛。如说床坐军林瓶名世事。二道理世俗。谓蕴界处等道理世俗。三证得世俗。谓四沙门果。四胜义世俗。谓说人无我如等。今此中约道理世俗。是世俗谛。以自性差别故。以此准知。西方胜义谛亦四。一世俗胜义。谓观一切为行苦相。二道理胜义谛。谓蕴等道理。非真如也。三证得胜义。谓四沙门果。四胜义胜义。谓入真观一味真如。此中约世俗胜义。法师第三但言胜义。谓一切为苦等。四胜义胜义。如前说。下有文。
论云问谛现观有几种等。乃至彼共有法等是名现观等者。法师云。于诸谛中决定智慧。谓思现观。及彼因者。谓有漏见道以前信。彼相应者。谓无漏信。彼共有者。谓戒现观 若作此释。释现观不尽。又此中文及彼因者。即于谛决定之因。岂是无漏之因耶。若尔彼共有。是谁之彼耶 今别解云。决定智慧。即是智谛及边究竟现观等三种。皆缘谛生故 及彼因者。即思现观。是智谛之因故。若如胜军。即此以为苦法忍之正因等。护法同等会之释准知 彼相应。谓无漏信观。皆是心心所法故。依等等故名自相应。据无漏胜者。隐有漏信。而不论共有法者。戒现观。此但名彼共有因故。若尔何故先说智谛等耶。此中初问谛现观有几。今正答。缘谛之现观。谓智谛及边究竟等。余非正现观。若是思现观因故名现观。信从相应得名现观。戒是共有等名现观。非正现观故。今不次越次而答。以初正出现观体故。如余处文。明思信等者。此位地分齐故不同也。此中六现观。如下文自当广辨。与对法第十三十现观相收。故下论云。谓三宝所三种净信。由于实义已决定故。及闻所成决定智慧等。若据实。此信通漏无漏。此中但据无漏胜者为言。何以知者。以有漏中说闻慧故。思慧前初缘教。必先闻慧故。此中隐有漏。论闻慧也 若尔闻慧何不别立也。义曰若据初缘谛宝。要信为道首。即信用增者。以简择法为胜。即思胜故。准据信及与思。闻慧即信中摄。修慧通有漏无漏。胜者是智谛等收。有漏如何如闻慧说。用非增故。亦在信中收。此未见文。闻慧信中收。此文为证也。即以闻思二法为体。然信义初增。闻说信说。此中智谛等。唯约见道。初得为论。然下文亦有胜道等至无学位。总名究竟观。
论解三心见道。如对法第九卷抄。解安立非安立。法智类智三位不同。如对法抄会。然法师云。遣有情假者。是方便道中行也。法缘心生者。无间道心生。从因为论。由无间道。不别作有情假观等故。那烂陀寺海慧论师释。此三心非唯菩萨见道。亦是二乘。所以者何。初别观法上无我故。作无我行观。名遣有情假。次作空行。遣属我法假。除我所执。名第二遣法假。第三假我。及属我法。重观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遍遣二假。然今取唯大乘为胜。又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智等。若即无分别智力故。后得智安立谛生也 能得永灭一切烦恼者。即望无学果为论。不然此但据见道一切尽。非无学也。所依事者。谓五蕴身。见道或所招者。或此是金刚心语。
论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者。谓有二说。一云缘见道前曾所观察。欲界下。色无色上。二地烦恼。即苦集谛。及二增上安立谛境。即灭道谛。为二增上也。又缘前真见道故。名曾所观察。以放真见道为故。缘下上二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谛之境也。以此故知。顺胜发义。彼人云。以前二心。缘下界人法执。第三心缘上二界人法执故。名遍遣也。此相见道。放立故然也。又此师释。如对法抄。缘人执断下品时。亦断法执下品。断法执中品。亦断人执中品。此中影略。故以人执为下品。法执为中品。俱得趣心为论故。唯或说一也。又俱如人法相望为下上。非以一一自为上下也。何以知此者。以同一种生故。相望为下上也。
论云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由世间道是曾习故等者。此简后得智不断所以。以缘事故。名纯世间道。不约无漏义名世间。是曾习故者。无分别智后得名曾习。又此缘事相。无分别智曾习。虽是有漏。种类同故。有漏心相执相所引。所以遂令后得智亦有相。乃至广说。又解纯世间道。是有漏智。无能断烦恼。若尔何故。此中来有何意也。此中但简后得智不断惑所以。非有漏也。尽智无生智。有分别无分别。谓作我生已尽等分别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四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五(论本第五十六七八九六十)
基撰
论解得中三种成就。如此决择第二卷。及杂集第二卷抄会。虚空为得得不非择灭亦尔。此得有义如俱舍第四卷末说。
此中无想定。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者。谓先要由欲界起故。后生色界后起。以隔色界一生故。言欲界所入定。是后报业。若色界更不入定。但于余地。一生而更受报。欲界之定。可成后报。于色界中。更复入定。明知此人。先于欲界已是退人。若不退者。何故于色界异地而起定。故知以色界等。更起定而生受报。及欲界不退人。此定当知。唯是生报 若尔欲界退人。先得之定思业在身。此业中不受报耶。答曰若不受报。即应一千劫受彼果。以色界入定比。定是生报。感五百劫。劫满已前。欲界业熟。应后受受果。更五百劫。即应一千劫。而受彼果熟。若即色界之定。感彼生报生时。欲界业等一时受别报者。此欲界业便。成生报。今时不受此果。此业便于生未熟。以羸劣故 若尔便应是不定业报。此事为非。大乘中生报。以后受者。皆名为后。虽已曾经百千生。而方于彼受报。亦名后报 若尔后欲生彼时。要方得定。若得定此定感生。彼即为生报。前业何时受报耶。义曰即于彼别报故名后报。若尔即前于色界生。入定时受报。亦名后报业耶。法师若退人后色界起者。先欲界业。即是时定报不定摄。又此文云。先于此起。谓入定后于色界者。谓长读下文。谓后生色界受彼报。非后于色界入定也。二说故 灭定中。后于色界起者。重说先文。此定中先灭定中后于色界者。如对法第一卷抄会之。
论云无想异熟后于生已。是诸有情便从彼没。此中随顺理门。大乘彼果初生。及命终皆无心。何以得知。即下文云。一期无心唯有色者。谓无想天生。故知唯有色无心也。有文初生有心。此文后时无心。西方皆以定业感时。感无心果。不感有心故。彼无心此如对法抄广解。后应长读。此文云。谓若生色便彼没已。处中有中。名想生已。其中有便从彼没。即大乘宗非小乘义。二解如前。能引发无相定思者。谓定体时思。能感别报。
论云依业所引异熟住时决定分位建立命根此复三种等。乃至岁劫数等所安立故者。此中初文云。异熟住时决定等言。显命根似唯总报。下言三种中复有定不定故。爱不爱故。即知亦通前别报。又如显扬文云。异熟住时决定等。即亦兼总别报。此如对法抄。乃不唯于第八识上而建立故。若不尔如俊师云。如法尔种。虽云无始法尔。六处殊胜。意唯取第六处。此亦如是。虽云六处。在第六处。即唯总报。于第八上假立。如彼抄详叙。众同等亦同。此命根中。云定不定故者。谓有中夭。无中夭。定寿不定寿也。爱不爱。善趣恶趣果也。
岁劫数等所安立故者。即约寿量分齐。或一劫等也。
众同分中。云此复三种所谓种类同分。即如婆罗门等种类也 自性同分。谓种诸法自体性。如利中根等 工巧业处养命同分。即以工巧业。为养命也。唯有情数上建立。非非有情。何以故。趣非趣异故。此唯于有情趣建立。
生等四相。如五十二卷文。广有五种等。
住中立制住者。即制律仪。经多时住。名立制住等。
论解名身等中。云此复三种谓假设名身等。可知。随文有立名等。亦依香味等上立故。非心非色。以名等是非色非心故者。若尔香等可不是者也。即名通善性。此未转今此土所立故下。
例句文中。云谓标句释句音所摄字所摄者。句有二种。谓总标别释。句字有二种。谓本音十四音。即[褒-保+可]阿等。字谓四十四字。即迦佉伽等。此二皆依彼言说分位句身等。故言亦尔。又音所摄。即阐陀论。有男女等二种音。各有七转声。成音文字所摄。即谓言音字。
论云依未生起一切出世圣法分位建立异生性者。如俱舍第四卷末说。及对法抄云云。此有诤。如小乘。唯有覆无记性。修道断。大乘不可尔。以无别非得生故。旧杂心云。凡夫性一切非得。无处收。以凡夫性局故。俱舍别立非得。即异生性。在非得中。非得即宽。收一切非得尽。小乘得有法前法后法俱得。非得唯有法前法后非得。无法俱非得。以法现在时。必成就名得。即有成就得。无现成就法名法俱非得。纵更非得在现在。必有法俱得。以成就故。若过未即有非得。今大乘唯有法俱得。以于有依建立得故。无有法前后得非得。既唯于过未建立。即非得总无。以不于无法上建立故。若有法前后得。可有非得。以于过未建立故。故大乘无非得。别立异生性。此性即于见所断烦恼上建立。以不得见道等诸圣法故。若得见道。即于一切圣道上不得建立。若得一分。余是此种类故。见道不名异生性通三界。若离彼地染。亦名离一分。亦可义说依种有法。亦是有覆无记性。不得一切法想。义在三乘见道。若不得修道。名异生性。即见道应名此性。亦可说在世第一法。舍见道时断此。如前五十二法广立。彼文大精。
论解定异中。相定异。谓四果中体相等。
相应中。云方便相应。谓加行智。为一切根本事名方便也 称可道理。谓智与理相应。
论解时中。西方三说。一约唯识道理。如缘过未。有相当心似过未相。此唯心中有过未功能。今正缘时。与彼相似。约唯识理得名。过未其唯现在。二法相道理。谓现在法。当灭名过去。未灭名未来。正生名现在。即现在法上法相立三世。三神通说三世。即诸佛等通力法尔。有若干相现故。谓现在法。既曾功能名过去。当起有功能名未来。即现在法上。亦有尔所时功能义。说三世也。
前说集会和合。谓僧众等。一义和合。谓同依一所作事。圆满和合。谓得究竟时。
三种微细。如五十四卷释。此中粗大义。即于色蕴中。一分色处粗大者。非彼微细。非是色蕴。唯粗大是。
论解有漏义中。有四过失。一不寂静。下云缠现行所作。即如论文。现行烦恼体是。法师云。由烦恼现行故。恼乱根等。名不寂静。二内外变异。下文诸烦恼事。随逐烦恼所作。即诸烦恼所作事。由起如是贪嗔等故。令内外变异根尘异也。根尘名事三发起恶行。下云烦恼因缘所作。由烦恼为因缘故。发起恶行。恶行是烦恼所作。四摄受因。下文云。引发后有。如文可知。
论解有诤爱味等。如显扬论广明。及对法第一抄解。法师云。有诤唯谓嗔。体通一切有漏爱味。唯缘内身耽嗜。唯缘外色起。准此文即在欲界。
论解三世中。云已受用因果名过去未受用因果名未来已受用因未受用果名现在者。未来过去皆约同时因果说。及果已用者等语。现在据等流因果异时者语。是过去果。在现在非也。同时因果。现在无果也。故知据别义故。与第三卷本地分相违等。勘之。
论解远近中。云处所去来时方隔越义等者。如小乘四道。谓处时性相。如此中广明。引成三界系中欲界。言三时现行者。谓此间生。未得对治。一即五蕴皆是此通一切五蕴。二或得者。即身在欲界。得色界定入时。意识是色界。余欲界系。唯有多少。三已出者。即入彼定已出。余下应知。准此为三。然已上诸门。与对法同者。其中多少大不同。勘寻之知。烦不具录。复有差别。
轻安俱三摩地者。简散三摩地。此非系。轻安俱眷属。谓同时心心法彼果法者。即定道俱戒。乃定境界色。如前卷等解者。是此并色界等系。余者欲界系。若复差别中。谓离过失及过失功等者。此中有三。一离过失。二过失对治。三功德随顺。是善学见断等。如对法第四。一一勘之。应有差别。
论破无心所唯心实中。此破经部师。唯有心王一法。受想行心。非别有体。今破之曰。且说五蕴不成。无别想受行故。违经失也。设计有一心前后分位。别有受想等。非一刹那中有受想等。今破若有无皆失有生者。由此心相异故。便应同时得有实教。何故初刹那唯名识。第二念名受。三念名想。一心得有想异。故知由俱时心所法故。所以如此。应如缘可缘境。初念等即应名受。心知所缘故。如第二念心无者。有分别位别。虚劳其功。计有别位量。汝言第二念心。应不名受。作用无别故。如初念心。若计如六识非俱时分位别有六。彼不同此。所依等别故。此心心所法。一处俱起故不为例。若言转变等者。如文可知又心因缘无心因缘无差别等者。前计云。心分位立受想行心者。其心分位别因缘不可得。如起心缘。一可爱境。初念即应起贪。乃至一切时。未离此境已来应尔。何故初念名识。第二名受。第三名想。差别因缘无故。若无心所法。于一刹那心。无差别因缘言。若汝复谓。以识为先亦不应理等者。外救云。何谓计贪与心俱。如缘可爱境时。初念名识。第二名贪。后贪染初念心何妨。今破云。差别因缘不可得故。缘一可爱故 灯明喻者。灯明及炷。喻同时心心所法贪等染心也。
释六界经云。唯欲显说色动心所最胜所依者。六界中四大色所依空。是动往来。所依识是心所。所依唯识所依。若言六界。无心所。心所无别体六界。不说于造色。色于无体。乳酪生苏三譬喻者。法师云。经云经中说此三譬喻。离此三外是无喻也。六界外岂无余心所也。备师云。此喻喻羯剌蓝等。初三位太师云。乳喻欲界四大为我。酪喻色界有色应生。生苏喻无色界空想生。转增胜故。所以三喻。然岂三外色界等。无心等耶。
假实门中或十七或十二者。十七者。除意界。下文云六为一故为六识。无间灭为一意。十二者。下文云。一为六故。谓意界。开六识总为意界。谓初通小乘等世俗道理。若大乘自有七八。以为意界体。并实有。若尔触界既假。何故不论。今取能所。不说又除触界。此是假有。下文云。一为六等者。释十二所以。
眼界四句中。如对法第二卷二两诤释。种与现行皆名界故。所以会释。此文胜军师以为证。种生现不同时文。今以现行眼为界。胜故无过。二应外尘中。作得眼不得色等四句。谓眼不变为色时。是得眼不得色。无眼者唯有第八相色故。得色不得眼。二俱成熟。二不成等。
同分彼同分。正取五根。义取六识亦得。然大乘中。第七识与意识亦应分别。如五根其法界中。心所约一一自实尘。如何名同分。今取共依一根。取一本识尘。为同分等言。
今能取中。如对法抄第四意。唯不合。能取此中。通合不合者。此中以五根为门故。通合不合。彼以自尘为门。故唯不合。无相违也。法界应言一分。合能取此法界一分。故略不论。大乘七八非合不合取。
问几唯欲色界系。答十一者。即五根三识三尘也。以香味及识唯欲界执受。非受门中。若大乘真理。唯第八名能执受。若随顺理门通六识。今看下文势云。以离于彼余能执受不可得故。即随顺理门。其声界不离根。常有名为执受。声处有不恒故。所以不论。今取其界。有云第八不缘声等者。如余处对法抄等。
分别本性界熏习界中。胜军护月护法。分别三义。
问眼耳识耳中众缘生故刹那灭故无作用故者。初非自然生故。见非次常故。得见无作用法非法。吠世师等作用故。不能实见。
论云或有识流非眼等根者缺不缺俱可得者。谓根种被损。不能生现行。识种不被损。其识种一切时流。而根或缺不缺。故知若有根种。必生现有识种生识。自有识种根种。根种未必生根。又云流者流类。如识俱三种成就。根若缺者。有种子成就其识流类。根缺不缺俱可得。故知有根识生。不由识有根有。又流者相续义。谓识有余。无根从相续流。有根起无根俱流。其根有缺不缺。故知根胜唯等见。即见非别有义也。
次第中。三种次第云。所依境界。及俱能依故三次第六种差别中。喜乐者。情所喜乐。立此次第。又情多喜乐。眼见诸色等故此次第安缮那者。药名。其药是石作青黑色。此未堪染眼。染眼合青黑。不令眼白。
色界有鼻舌界。云又色界中于此二种未离欲者。谓外爱断故无香味。香味无故。二识亦无。若有识必缘境生。此二缘外爱生。内爱未断故二界有。
言答由寻伺诸识种随逐无寻伺定故出定已后现前者。此中有意识俱寻伺。心为能引引生五识。非如小乘五识。自有寻伺方生。由彼以对治道。或厌离已除寻伺欲。故名性离欲。故名无寻伺。有种尚行故。亦无有失。此中应难云。寻伺初禅系。二禅离欲。由生苦根离脱二禅。二禅之中。由起苦苦种逼迫不善果。二禅无苦根。寻伺发三识。所以上地有寻伺。
眼识依根一二中。云为依二分者。根也 当言一二者。诸法识也。准此下文。识非色故不可言。由方所故成二者。说体也。依根二义。识随根亦二。如识方等。体非方也。
问答眼与识是因果如何俱有中。云何何故眼与识非正生因。唯建立因。胜军论师此文证知。种子现行时别时生。如非正生因故。根非同时生识。是建立因。得同时生。故知正生因异时生。今解云。此文据正生非正生。正生者。是种生芽之因明同时。不言正生即异时。此中言建立因是增上缘。非正生因缘。增上缘因果。何妨同时生。故下文。虽有自种。无此依故。识不应生。其正生因。即不定种生种异时故。前本地第五。若同类异念生。非即此刹那生现异类。故同时生。彼胜军释此七义种子文。及俱有子文。如四相中辨。此中经部正生因果时生。俱舍论广叙彼难如三救。
界事善巧例蕴善巧颂等等者。此谓蕴善巧中末后颂。摄上文者。处如界者亦尔。
眼非处四句中。初句云。谓若眼已得不舍。然是无间断灭之法。谓阿罗汉最后眼。无间即断灭。不能生识故。以处是生长门义。此不能生长故。
触与处相对句中。云然非无间断灭法者。简阿罗汉最后眼等。彼第四句。非触处复非处故。此与色界系同。此中无第二。有触处非处。
八胜处等。十二处中意法处摄。唯除无想处。彼十处摄除香味。此大乘如对法摄品说。八有意处故。
主宰者我也。无自作用者。谓自在天。或此法从缘生。无自作用。余可解。唯法所显能润等可知。
引因依处生因依处。皆过去生老死得。分位说故。名触生等。其引因体勘文。及生因。同第十卷本地。对法等文。
破无明无中。云初明无言无明。即无法为无明。过二善等三性。异有体法。无无漏慧明名无明。即一切心皆染污过 又于离明心相续中应一切时明不得起者。谓善等三性。皆是无明者。即未得无漏明。慧心相续中。以三性俱无明故。无与无漏明为加行。应一切时不得起。若乘善心相续。有缘善中无无明者。无漏明有加行。即明得起故。不可言善等三性皆是无明。
论云又若贪等烦恼力故令相应智成愚痴性者。谓此外执云。愚痴即见。由与见相应力。令智成愚痴性。若尔即由贪令痴。非由痴为增上为首。令有贪等一切烦恼。又应如与余嗔等俱之慧。由相应嗔等。令成愚痴。非本性痴可成痴性。又如诸心所等。皆应如是令成痴性。由贪等力染故。如汝言见。亦应愚痴本性。如五遍行等体非痴。由贪等力故令成愚痴。
论云当知此中入出息风名为身行。执身行由风故得相续。如绞死者。出入息风不转通。所以名死。又有风为首。令身业等转。此中二义。又解此俱一解约云。入出息风名身者。极举风为导首下。释所以。要由有风身业方转故。
诸有随生何界地等当知有支即此所摄等者。备师云。此有支望当生处判。即属当生处系。此唯有支一支。非十二支缘起支。景师此通。以果摄因者。生此一地。生老现前。能感此十因。随果亦此一地系。若尔即知无明下界者。不发上界业。业烦恼事三摄支中。与对法缘起经相违。如对法抄会 爱取名发起者。起之言生。能发生有爱取。亦名发起。非发业烦恼。
于业无知生非处信中。云鲁达罗天。此名暴恶天。毗瑟[卄/奴]天。此名惑天。能幻化雁乌等种种形故。二皆是自在天之八变化身。或云毗瑟[卄/奴]天。是婆薮天之化身也。世主天者。梵天也。
论云无知略于五处为能生因者。一能生疑。能生三世疑故。二能生爱。能生内外等三种爱故。三能生非处信。谓修业及异及俱生故三邪信。四能生见。于三宝四谛中。不正通达故。生六十二见邪见等。于五因及果未得。谓得沙门果。三种中生增上慢故。故十七无知也 六触所所有无知者。谓由道得沙门果时。要达六触处空名尽。名色方得究竟。今彼外道。不达谓达。谓增上慢。生方便戒取也。
第五十七卷
处非处善巧体。谓后得智。得果因相。顺处相违非处智也。
论所知简释通一切法。
论云谓依初成办门彼所不摄余差别相者。谓唯初成办门外所不摄者。今显示令一切种差别。皆摄尽也。即后三门是。
论云无处无位粗分水火一时合会无有是处者。处所位者。时分。谓无处所。无时分也 粗分水火者。简水中热触细火也。如火灰质粗火。即不与水俱故也。
论云不断贪等一切烦恼随烦恼缠修四念住无有是处者。谓有漏时谓伏贪故。方起不净观等故。又已成就念住无漏修也。
二十二根。俱舍颂云。心依此差别。此住此杂染。此资粮此净。依此量立根 以此颂故不得增减。
受用业果增上立五受根者。其忧非果。然得果已。亦于果位中起受用故。言受用果也。
论云显于内门受用境等义故建立六根显外门受用义立二根者。谓眼等六根。不假他人为缘。自受用境名内门。二根藉他用境界名门。显了有情功德过失义 立八根者。谓三无漏信等五中。是解脱分是功德。信等五是福分。有漏者是过失。又功德谓八根。过失者。谓八根所断。
论依如是名建立六根。于八施设句立根也。谓如是名字第一。谓中有体。种姓为第二。即父母种姓也。如是食苦乐为第三。如是长寿为四。如是住为五。如是寿量边际为第六。以上依在家品施设。如是信乃至慧立。信等五为第七。如是四果立后三无漏为第八。施设此在出家品。
论云积集善品立一名。谓命根依命有故。得修善品以五受起杂染故。正知而行。不生杂染五受也。
十六实者。除男女命。后三七色色意全。后三少分心五受信等五十全后三少分。是心所命根不相应言。后三根是九根分。谓意信五三受者。如对法第十十根。为未知当知根。彼加忧根。此论以十五心见道未知当知。此中无忧故。彼以种解脱分善根以去。即名初根。故十加忧。
论云命根无属者。法师云。故知命根不唯第八心王。通同时五数上立。今解不然。违显扬文。又根本余势分。如男女三无漏。皆取彼所依根。一少分为体。似本色心。此依上假立。不是所依根之分故。言无所属。非谓通五心所上也。如对法论及抄。
问几善或八或五及六少分者。八者谓信等五。及三无漏。假实通论五者。唯信等五据五根而说。此八五全六少分者。谓五受及意少分。不善六少分亦五受。及意八无记者。谓七色命全五少分者。谓四受除忧意为五。几有异熟。答一十少分一者。谓忧根一向有异熟十少分。谓信等五四受及意。除无记无漏者故。十少分无异熟。谓十一十少分。十一者谓七色命。及三无漏。前八无记故。后三无漏故。此约见道中。为初根语。十少分者。谓信等五四受及意。除善及不善故。几是异熟。答一九少分者。谓命根全。及七色意舍九。少分。余长养色心二性意舍等。今取相续不断业所生者。为根。喜乐苦三。由间断故。非几种子。异熟一切是者。法师谓。在异熟识中持故。一切名异熟。又解今据相续者名异熟。即一切种子。皆相续故。皆名异熟。此文约不如初以与下地狱无男女种子等。非相续故。如成唯识第二解。非异熟中十二全。谓信等五三无漏。及忧喜乐苦。此间断等故。九少分者。七色及意舍九少分也。如前所余者。是命根一向是异熟。欲界系四全。谓男女忧苦。十五少分。谓五色根三受意命根。信等五。除无漏者。此同前文。色界十五少分者。前十五是无色。除五色根故。及除喜乐故。八三全不系九少分者。如前说不同。所以未至地十一者。谓信等八加意喜舍。若尔不立喜支耶。以近欲界散动故。不立初根本定。已远说故立初门。说未至位者。谓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遍以下为后门。初唯润其意。后悦身等故。后胜前劣。何故前言乐者。明亦有乐。今立显喜。以隐显双举。唯取显者。以理论之。此地亦有乐。以悦根故名乐故也。以无处所无随地。五根隐故不说。说有无妨。地法得依。通漏无漏故。初十八除男女忧苦。前言系法。唯漏所以上下不同。亦非有失。三四如次除喜乐。空处除五色故十一。非想为断惑道故八。若游观等通十一。然以空处十一证同对法。以胜解脱分善根。皆名未知当根。故十一与前违。此据远方便。前文据见道十五心者。此根一文唯无漏。一文通漏无漏。一文言色界系及不系。又文言唯不系。一文九根为性。一文十根为性。有文言解脱分善根。通非想故。前文空处十一根性。即是。至余文当会。非想有漏者。此约种类。谓约断惑道种无故名有漏。若约相续通二种。或言种类。谓当地无断惑种类无漏也。又由烦恼解脱故。名无漏者。谓后得智也。或云彼地如罗汉身中。有诸根离漏名无漏。非断漏名无漏。下文言。非想有无漏。不可言由解脱烦恼故。有漏根成六根。在无漏身中名无漏。下文相违故。欲界约众多人在法故。
一切那落迦八根。现行种子皆成就。除三中二种。三一三无漏根。此一约现行不成种子。或成不成。第二三受。此中极错。勘唯识第六。二诤八根现行种子俱成者。谓眼等五。及意命苦。此一向相续。不同小乘。以命苦故具五根。男女根不定。或有无若种子亦不定。如文无漏根种。亦被损故。不在现行。不成种一向有中摄信等五亦尔。如邪见者损伏善种。亦名不成种。此是约三种成就中文故。不在现行不成种。决定有中。其第二三现行不成种决定者。谓喜乐舍。此约六识为论作法 问曰何以舍与第八同时。不言一向现行成也。及忧乃言苦一向有。答曰舍受为苦映夺。如五十一文。故唯言苦。又约六识作法故无。第八俱舍。第六中舍善业。招间断故不取。不取忧根者。今大乘忧根在极苦处。如极喜名乐。此忧名苦故。彼但有苦。不言忧无。假起忧故不说。若尔何故不在第二三中。现行不成种成中。以与苦一物故。得异名苦故不说。唯有信等五男女二种。现俱不定。余忧如义。准知第二。有解八谓现种俱成者。谓取舍除苦。此约第八作法后之中。现行不成种。一向成中取苦。何以前不言苦。以有萎歇故。后三何以不言忧者。互有无故。如有无故。如有乐有喜乐不互有无。何故忧苦乃尔。答曰亦极苦故。忧流入意名苦。不言忧苦。言忧时除苦。前解为胜。此中胜军护月。本有之两诤。护月以为证。
论云问缺根成几根。答除五容有余。谓除男女三无漏。不得缺眼等根。非决定苦。阙男女定复缺后三故。此与半择因五何别。答前据生便无形。半择迦据有形。已除苦故别。此中更无文。故知缺男女根。不得入圣。又若准如小乘无妨。谓彼云入圣至四善根已方缺。未妨入圣。先缺可然。今据先不缺。后圣不爽。男女互相无二形。无三无漏等断善。除后八异生成十九。得入见道初已去。名未知根。如前会。一切学无学皆名见谛故。具一切有学。除具知。二十一无学。除初二无漏并忧故。十九初向。除后二无漏故。二十初果。除初后无漏故。二十不还。除忧及初后无漏故。十九罗汉。如无学。色界除男女忧苦。无色加除眼等五。色无漏初根。如前分别。依成见道。唯在五地无色。即无身后而言。无色即有得舍中信等五起耶。方便舍胜。得劣无生死得舍也。言二十一由境界义名。有义一非。谓命如教理相对。教能诠理。理名为义。以根对境。境名为义。七色独不能于义转。与非色为伴。方能取境。余十四根色非色为伴。受根义。即随顺五受法。即并意六根之义。未知当知义。善法欲已去。即五根义。此据实体。通三界系及不系。下文上文。或云唯无漏。或唯界系及不系者。此据无漏故。唯取见道十五心。是若并取决择分善根故。通色界系及不系。如此又通三界系及不系。亦是无相违。于此会文。更不复现。有色为义。谓七色余除命根。十四根以色非色为义。苦根如何通。释云苦根见分以色为义。自证分以非色为义。又通言苦根见分无故。二十二根。并非有见。见者色尘也。眼根一是有色。以有见色尘为义。及与非有色一分。与眼同时。缘者及不与同时。而取色尘者。是此言有见者。正梵本也。言可见者。非梵本云。亦可名有现色。尘相粗显名有现。十七界不尔。现者即可现示在此彼故。如能显影。如水镜中影像。此唯色名有现。梵本有见现二释。然以现字。俗本无玉。今为见字。无色一分。名有对为义。体非有对。或与对俱缘。苦根有漏无漏以有漏为境者。谓体有漏。在无学身。名无漏。非漏故名无漏体是界系法。上下文无违。又无漏苦根者。为无漏导故名无漏。忧根不尔。八有为为义。七色及苦。此中上下。言义中并无命根。
论苦根及有色七根在过去非过去为义者。法师云。此八根在未来过去。皆当世。有义境然言无者。且如八根。现在缘境。此根在现在。境入过去。此眼第二念次境后。亦入过去时名过去。非过去为义。然现在同缘者。同入过去。过去亦缘过去。今解者且如无色根。在现在通缘三世。在过未世义说。各缘三世境。苦根等八现在中。唯缘现在故假设。流过去时。势力羸故。在未来等故。不说缘当世。如前释。何故根境同在现在得缘。根住现在境先入过去耶。述曰现在色尘先入过去。未来眼入现在。现在眼根入过去已。不能缘过去。又现在无识之根。与色俱入过去。不能缘过去境。
论云又此一分在未来以过未现在为义者。谓前无色根在未来。缘三世耶。八色等根在未来。非未来为义者。亦以根境俱在未来世故得。然境入现在过去时。根在未来。说此当入过现之境故。言未来不缘未来也。此后解。准同前释。四欲系。以欲系为义者。即苦忧男女忧苦。以唯欲界为义者。此据多分为论。又以影像相分从见分。从见分是欲界故。余言通缘三界不系者。此据本质为论。无相违也。又据依五根门缘者。一唯缘欲界。二欲色系。欲界系为义。谓鼻舌虽欲色。不有识缘。唯以欲系为义。三欲色界系义亦尔。谓眼耳身二。欲色界系及不系。以三界系及不系为义者。谓喜乐通欲色界系及无漏故。信等五意舍七。三界系及不系义亦尔。未知当知一种色界系。及不系为义。通三系不系者。谓决择分。及无漏智。为此根体。已如前会。下二可知。信等五三无漏假实合论。八善以三性为义。四受除忧取意为五。通三性。三性为义。忧一善不善三性为义。鼻舌身男女五无记。唯以无记为义。眼耳二无记以三性为义。此据表业假者。信等五喜乐舍及意九。通三学。以三学为义。七色非学非无学。还以此为义。苦根通三学。非学非无学为义者。谓苦体是有漏。若在学无学身中起故。言通三种境。唯非学非无学。克实为空。无漏观引起言通也。忧非空观引生故。不例苦忧。与烦恼俱多故。忧一如对法。初二无漏根为体。取十根故。言学及非学非无学。以三种为义。前文未知欲知九根者。九得无漏根说。此通善法欲以去。故言通学。初二无漏是学。以三种为义。具知是无学。以三种为义。答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者。七色及命五受。及意是分别不善。及此业果者。是见断。余修断。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断。谓前十四中六及余六者。前中六。谓五受及意。余六者谓信等五及未知欲知根。以通漏无漏故 问曰何故忧苦二根说不断耶。苦根体是断法。在无学身起。故如前说。忧根顺离欲说。为初二无漏根体。二无漏根体不断。相从说不断。虽无学身无。以体善法故。唯断缘缚。不是断体。忻求涅槃故。亦名不断。于第三果已去。非择灭不起故。言修断及不断。又解前六者。谓四受除忧并意命根。命根在无学身。如苦根故。或如来无漏故。若尔无学身五根。如何通余二非断者。即后二无漏根为体。若不尔者。忧根十亦得同对法已知根取忧。此文证三恶趣善法。非见道断。后六唯修。及不断故。如别抄。无色诸根三种见修非断者。如何苦根缘无断耶。一云此从多说。无色根中。亦除苦根苦根唯见修为义。今从多分说。又解约苦根。自证分是见断故。名缘无断。前据见分。名缘欲界等。亦无相违。几根是杂染舍所显。除诸善根等。谓杂染即是所舍清净。是能舍也。又解舍谓舍根。除善性根外。余根能生杂染。舍根即除八善根。外前五受善等一分。唯是善一分。即是清净舍所显。此约为所缘义。能生杂染舍等也。六根是颠倒义。谓五受及意是颠倒。何不言一分也。又言六根者。谓眼等六根。此据于境起颠倒周尽故也。颠倒自性。谓六少分者。谓五受及意也。此中少分。故知取眼根等六。为颠倒义。胜信等八能治也。欲过失中。或八者信等八。假实合论也。或五者唯实信等五也。一者意根也。又五者五受。如修治搏食想。苦根亦有能治义。或一者谓慧。能正对治也。下四德者。常乐我净。第三德谓牵引者。初得也。得已修治修治已用用已弃舍有此用。自在转变故。是我也。未知欲知根。证第二第三果依处等者。此据超越人。
论云初句说共相。谓此身有色一句。第二自相者。谓粗滓所成。简色界色故言自相依因生因增长因者。谓四大所造一。乃至之所长养为三。寒所作覆蔽也。热所作沐浴也。劳倦谓按摩。初二活位者。谓断裁破坏二生时。有此故。死时故有二位。谓散灭之法。即他故散灭。自然散灭二也。又散为一。灭为一。由八处所男为女缚者。一舞二歌三笑四睇。此于游戏时美颜。一妙触。二只奉。三成礼。四此于受用时。平正受受所摄者。法师云。自相者。谓喜乐自相。共相谓能领纳。依止相者。谓此受能摄益。依止相故。依止即身也。今解自相者。唯喜受在意故。共相者乐受。通在六识故。依止相者。是此能摄益。依止之身故。自相共相。即出平正受体。依止者。即显受所摄也。
论云此显其信于闻思修胜解坚固者。谓属前根生建立。谓净信能与闻为根。生其思。建立修慧。又此坚固。随所信解方便显示。谓智生主净最胜之者等者。谓前沙门是智。智者沙门故。生谓婆罗门。四姓生中胜也。主谓天魔。欲界主也。净谓梵即梵王也。最胜是总句。通上诸句。谓坚固随信方便。显示诸胜善。法智生等。不能动之。此谓得无漏信解。故名不坏。第二释。谓由世间信胜解。与出世善为根本。即无漏善信。清净胜解建立坚固。前解后解。俱通无漏。然建立稍别。前根生建立。属闻思修。后解根生建立。谓有漏信生无漏信等。又解净信深固。是闻慧相应信根生。是思相应信建立。是修相应信。即以闻思修。属上诸句。当知最初是标句。后二是释句者。深固以上是初标句。根生建立为一切世间下。为一合此二文。后二第二解中。其信坚固。是净信坚固。为出世善根本。是上根生出世善法净胜解。是上建立。如应当知。五精进如颂配之。勘对法第一。
论云所余善法根信等摄者。谓后三无漏。假不离实故不别说。然上来但明十六根讫。并无苦乐舍三根。然次第中。后三未说故。今偏指七色身念住。五受意根。后九法如论应知。苦谛胜依九者。谓七色命舍集五。谓五受果。杂染本故。灭谛一切染者。断得净者。证得道八可知。又解苦谛取舍根故。集谛中除舍取意。若苦谛中不取舍受。取意根者。即集谛取舍根。言善思九者。谓信等五三无漏。及意以爱染门说故 善说十者。九中加舍。从善说故 十六者。除男女忧苦命意恶思所思。六谓五受。意取染分故。或五除舍说。又同取六。翻善来故 恶作所作有十三。除后八善及命。又解善思九者。取信等五喜乐舍意九。除苦忧。苦在五根非思。忧非畅适故不取。说中十者。加忧故。忧起美辞故。善作者十六。谓眼等五及命根。加前十故。十六也。为身业。总依男女根。非善根无漏。非实故不通凡情故。或恶思者。三唯依忧苦舍根。是恶性故。恶说谓加喜根色染分。即四也。恶作加眼等五及命根故十也。或并取男女。即十二云。最胜或业依处九者。即七色及苦忧。依五受而起烦恼业。八断烦恼业领纳者。除二。谓忧苦。领纳吉祥败坏十一者。谓七色忧苦。及意命能引者。后八。谓八苦。五种作吉祥者。谓观人而舍。为第三。余可知。十种忍辱者。初三缘三世。次二谓爱我怨家故。饶益增我知识故。损上五。通名第六。一切怨害忍怨家。欲起方便来害。亦忍彼方便是怨害忍也。又解一切怨害忍者。谓但逢怨。即忍一切因忍者。谓怨起因欲害即忍也。受教为第八。受他教忍故。自思择能忍。第九生修忍。自性怨害忍为第十。或有人受教来害命忍。名受教怨害忍。或他善思择来欲害我。名择力忍。自性者本性能为害也。又一切因。怨害忍者。谓以怨害为因。又有诸欲忍事中。皆能忍受教。以下三如次。闻思修慧相应忍。
论云此中舍相舍具名舍者。法师云。相者体也。即无贪相应思具者。如上列者。又舍相相体。即第五最胜舍。舍己身故。具者上四资财故。
无颠倒违负者。谓诈取他物。执为己有名颠。今无此也。
不放逸中。修习诸善法防护不善心等者。谓修善法。亦有因有果相。而防护不善亦尔故。言俱为彼相。俱为因果相也。
五力。别配亦得。总配亦得。
先烦恼得八者。谓七色及命意一名色为缘。六处第六故。触为缘五受信等八。善以精进为缘。七色及命应防。意一应调静。五受应寂止。信等八善性调顺。
悲罥菩萨者。罥不令离生死。如马被罥。依未至定。得第三果时。起初静虑喜根不者。答有一能入。有一不能。谓利根众多善资助身能现起。此有二。一利根。二众多善本资助。如钝根者。虽善多资助。根钝不能入。如利根无善资不能入。要利根善助方起喜也。如不能者。得果已方别引起喜根。法师云。何以不说乐者。以乐即喜受。义说无别体故不说。如第三禅。方有真乐受。准此义说乐亦得故。前引证有喜受。亦有乐言。悦五根义即是乐。然以无别方便。定处五根。隐而不说有。亦同何妨。
论云八根入初静虑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入者。八者即信等五喜舍意根。本方便合说也。云不能者。谓异生不能乐根体有微故不说。第三禅八。同以喜乐别。第四以上除乐。有余七。后三可知。
论云或一根或八根得初果者。一者谓未知欲知根。此在向中得果。非俱中得果。八者即信等五舍意及未知欲知八。总别合说也。乐在第三禅故不取或二或九得一来果者。谓未知欲知已知根二九者。即前八加已知根次第人。依已知根超越人。作未知欲知根。合作法故 或二九喜根非坚住者。谓未至定喜根。若非或九十不还果或十一或二者。总别合有十一 十一者。谓信等五喜乐舍意并未知当知已知。此并通超越次第论故。十一 二者谓未知当知已知二假根。超越次第别也。合论故二得第四果 或一或十者。一者假根。此据无间道。向亦即已知根。十者即信等五喜乐舍意并一假根。大乘亦得言次第超越。第四果体二。并十根得。若俱舍通解脱道。根亦是即加此一。
论云依一性舍为依舍种种舍者。即与定心俱舍舍散心舍也。缘无想界舍为依。舍一性舍也。又解无色界舍。唯缘法尘名一性舍。色界境多名种种舍。缘无心舍。名无所依舍。缘有心名一性舍。今缘空心舍舍。缘有心舍也。
五种性人练根。如对法十三抄 问若预流者。修练根时。既得练根。亦证一来果也。答证等者。初果转根时。作意求利根。及得第二果。断六品惑时果。复转根。根果二障。六无间道所断。此约得期心同断语。若别期心者。亦别时得果等。不得不还者。
论云二因一对治难得。即欲界离欲时。三难中一也。非想复为一也 所得义广大者。即禅果功德广大故也。亦显无为果多也。不言一来得不还。不同预流。虽得唯有别期心。无俱得义。不违离欲。亦准期心故。尔今大来转根。无间道即断。未得果义 问如何练根道即断道。法师云。如小乘有学练根。准见道为一品。无学练根唯修道。为九品者。若尔此中如取一来人。为六品断道。如何有练根。为六品即成也。故知亦不得一品。以为六品故。亦不得为九品练根。得一来。虽有六品故。今大乘。或一品如得起练根。或六品如起一来道。并期心练根故。
论云于胜解行地立初根等者。此亦二说。一云此大乘。不同小乘地前名胜解行地。名未知欲知。入见道无间道。乃至金刚定。名已知根。已知遍满真如义故。未知遍满真如。名未知欲知。不如小乘未以知重知。名未知当知故。今此文为正。入见道已去皆名已知根。如来地明满故名具知。无间道金刚喻定。未明满故。不名具知。第二解云。其实初根。见道无间道。未出观已来十五心前是。今从多时。显易了处语故。言胜解行地。亦无违也。此并正法藏解。
三满中。皆是学中为论 问中约学为问故也。此三并别有体性。如根满初二果。亦得定满。要断第三禅以下惑种尽故。得灭定方得果满。即唯断欲九品。上地一品未断。即得无学。亦有三别体。一根满。二定满。三果满 即一切者。是此中果满。不可例言。定通有心无心。无心得已方得定满。果满通有学无学。无学得已成果满。以定中无心定为重故。果障不还障为重故。
论云由四缘诸根名不调伏者。谓乃至令不纵逸为一 若应纵者。下至令不现起 二断对治力下。至为性无著。三为性烦恼。不复现行四此四并见解调根下。四根返解不调。
十四根摄三聚有情。谓除信等八。一向善故。外处小分者。谓五尘扶根者。及法处心所等故言少分五根摄受者。谓五受三受更互相摄故不摄觉品中。或四或六者。合语业命为一故。四开为六也。以此文准正思惟。虽发语言加行。不同小乘是寻。今取所依慧约体故。慧根所摄信等五根三无漏相摄中。无漏三宽。信等五狭。
遍知者。智也。无为从因为名。目遍知也 此中或二。谓预流者超越取第四果者。或三。谓超越不还人。后离色无色欲故。或四。谓预流者次第取。后离三界欲故。此大乘中见道唯一品。所以如此。或五者。即预流四谛为四。今大乘亦不得分界地别时。但一谛为一刹那故。四超越取阿罗汉果故五或六者。即见道二乘通有三心。谓见道有三故。六或七。今见道四谛修道三故。七或九如文。随顺理门。或十如十地障。此中无一者。八者由二缘。而得建立。遍知者。谓见道六。通达谛理也。修道三永度界也 由相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二遍知者。谓苦集一物故。相同分故。非色界。不同分是欲界。苦集遍知。苦集一物。色无色二界合立故。名立相同分及界同分。故立色无色苦集遍知。道灭相别。欲非色无色界故。立欲上灭道二遍知。见道相别。色无色界地。同分灭故。立色无色灭道二遍如故。合前有六也。见道下三修道。
论云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所摄者。谓得上味相。是舌根相好。余但四根依处。谓身毛上靡一孔一毛。千辐轮相。是身根依处。马王藏相。男根依处。目绀青色。眼根依处。舌覆面门。广长。舌根依处 十力以慧具知二根为体。此中准无畏五根并得体。此据强胜为论。如言如来十智力故慧强也。偏举四无畏。五根无强弱故。皆以为体 三种念住。谓以三善根。谓无贪于钦仰者生故。无嗔于谤者生故。无痴或通或局。唯于处中者生故。
论云大悲非根所摄是无嗔无痴所摄者。故知无痴别有体性。六根证永断习气者。谓信等五具知根。
论云异熟品粗重阿罗汉等所未能断者。一释云。诸种子名异熟。此品刚矿性由未能断。所以有高足越坑等。又解谓由烦恼为缘力故。引得异熟无记相起。烦恼虽断。然烦恼习气力故。令异熟体。由有无堪任性。随逐名为异熟品粗重 又法执种子。四无记中异熟品摄。品言品类。是异熟种故。此佛地论解。今由有此粗重苦。名异熟品粗重。如来永断。
论云触能摄受者。若喜若乐若舍一分者。今解触取六识为体。此俱触能摄受喜乐二受全。及舍一分受 摄益者。滋长义。忧苦违损非摄益。舍通善恶果。今取善果舍。故言一分。或舍通欣戚。未今取喜乐未生者。故言一分。有云由此故知。取触数为触食体。此不成解。违对法故。又此随顺理门。摄论云。触食属六识。意思希望喜根者。摄益善识者。此意俱受。亦通喜乐舍三受。然以喜相粗所以偏说。或唯举欲界多分语。然上界亦通有乐故。舍下虽有。少而不论。此言为欲与三受俱。触食思食名摄益。不欲取受触二心所。由前二种摄益第八故。触数缘现在。识意思缘未来故。识后明利长养。识后明利长养故名识食。亦通取六识中长养者为论。由段食等。初三食资持识故。令意根转明盛生益。由二长养故。眠等非食。初长养。谓能令别有长养根大增盛各别义。二令无损。长养眠等有后无初。四食有初有后故是食 若尔天眼岂非定所长养耶。述曰虽从定所发起。正是定中触思食所生。令长养根大增长。定但令不损。不能为益也。
论云由三门故二种杂染增长等者。三门谓前三食。烦恼业二染。依识食故。资长于识。余有现前。
论云以多分故易觉知故者。谓多分此四食。若尔业生。岂非多分。即言易觉知。简如觉者。先业及凡夫离障虽易知。于诸念住易入。所以说此四句。谓段食入身。触食入受。识食入意。思食入法也。四食日日易资养。所以余非。此中诸地狱。有诸渐细风名段食。初本地等寻伺地云。无者彼据重地狱。又难知故。所以不说。此处为正。
论云故有一依谓彼同分根等者。谓彼同分根。唯依四大也。一者谓有色同分根。即依四大。及自分识。二根也。三者谓意依色而住名依色。二依意。三依心所住故。三根心所互依亦尔。无色界无色。唯有二依。乃至第八亦尔。此中据同时增上者。即说为根 颂曰义依处证得摄食由诸句者。此中有六。从前颂曰。几根由境界。名义二依处。几根先烦恼之所感得下。至四缘诸根名不调来。明证得。十四种摄三聚有情下。至九遍知来。明摄如经言。四食下。至地狱有微细风。难知不说述。明第五食。以下明诸句。
论云具足摄持一切义具足摄持一切行义故名蕴。释云欲明数数摄义故有重言。又解初言者是体。后言是能诠。由体如此故。所以立如此名。以下准知。
蕴等中六因建立者。次第配三善巧。以假者为身者。即十二处。是假者所依也。
遣六邪执中。云依止邪执。谓计依止为止。说蕴破也。因者界。破可知 三能持依止我邪执者。谓外道色能持依止者。是我今破。是十二处。能持识生长门故。余可解。
观善巧十胜利者。二解。一谓至一合之想。第一破我常也。二至便不诽谤。破邪见谤无。三至已信令增断疑生信。四至圣教久住。正法不没缘。五悟缘起理至非作者。无实性破作者等我。六慧根广大。乃至缘生差别。七乃至缘生差别。当善住念。八乃至一境之性。九乃至令圣慧根。当得生起。十至随证漏尽。又解一除我执一合之想等。二有法住故。便不诽谤。三自无疑惑。四善答他问。五令他信。六令教久住下四。即四又字。是故十也。
第五十八卷
此中言焰魔王。即本地分曰静息王也。静息诸非。准此文意。焰魔使者。狱率童子等。并自业力生。非由化生数。其使曰者之中故应情数。
论云由水醎故陆地众生一分难得者。谓除轮王出世主藏臣宝。若以手置大海。海中一切珠宝皆随出。即亦宝有得者。今故除之。
论诸见趣中者。如五趣。是有情归到处。六十二见。诸见所归到处。故言诸见趣。
论云无有妙行恶行名谤用等者。与对法第一等相违。勘彼文。
论戒取中。谓所受持随顺取见取眷属见取随法等者。此谓依见取故。受持戒禁。戒禁随彼见取。见取眷属。见取随法也。此取戒禁生。
嗔四种者。谓损己他见。损己他有情。为二十二。如文可解。
慢中。于后有处慢者。谓由计我当有不有等者。下文云。若动者。谓言当有。不动者。当不有。戏论造作者。释上广说。乃至我当非想等。此中意也。今勘下八十六。亦有此文 别三慢类。谓劣等胜所。此摄四。如前五十六云。于欲慢摄二。谓我慢增上慢。二后有处起有一。谓邪慢 我当非想等者。此是七事所。
论或乱不乱慢下。二翻释。准配七慢。应合天中。
疑五相差别者。谓疑无他世。疑无作用。疑无因果。疑无谛。疑无实五也。
论云谓十烦恼皆与自他一切烦恼展转相缘等者。此文即证见戒二取。不唯缘见戒事生。与见戒依法诸贪等并缘。以为境故无妨。
非上地惑能缘下地一切烦恼者。此随顺理。如下第五十九文云。上地缘下起慢。如显扬云。无色界缘三界系及不系。皆是慢缘一分事转。如何缘下界。此据亦起。然亦不同邪见等。
论云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等者。如下九十四云。世间不伏此。乃至金刚方断。此卷下文云。世间若伏修不伏见。修中伏若爱若恚。及以邻近矫慢。及此相应无明。不论我见边见。及此俱慢爱故。此论文云。有邻近矫慢之言。除与贪恚邻近之慢也。如下九十四说。然此一唯无记性。如何成九品。欲界何品摄。法师云。此为后三品。若世间道伏九品时。但伏前六品。以此后三不能伏故。然前六品亦有九品故。言世间道伏九品 问曰前六品如何分成九品。若一品为九品。即有五十四品过。若一品为三品。即有十八品过。又那含不断欲界我见等。即断欲九品不尽。以后三未断故。此那含未断。唯伏惑得预流果。不断五品以下惑。以不障果故。答不然。即亦那含。随离欲地断唯有第七俱我见在。那含虽断九品。即异生唯伏欲六品。今解云。此亦九品。随与何烦恼。俱起增上者说故。或唯第九品类。异生伏九品亦尽。然第九品中。有余类未尽。即我见。是故世间道不然。以第九品中微细故。
论云除先所作能往恶趣顺后受业者。上来三因。明现在作业能往恶趣。除先顺后受业受恶趣果。非今生因故。受故次除之。于欲界四见。及慢喜忧舍相应者。此如对法第七卷同后卷。当深彼解。所以大精。
论云十烦恼见所断名曰无事所余缘有事无事者。此如对法第五卷。述相违文。
论云若有随顺如是烦恼俱行烦恼品类等者。随顺者是总句。或寻伺睡眠等。体非烦恼。顺故名烦恼。或谓别境中数 与烦恼俱行者。随烦恼由四相俱行故。名随烦恼 烦恼品类者。即忿恨等如下文是。谓品类等也。
差别建立者。如此前五十五卷说会之。
若杂事中世尊说诸随烦恼等者。即今法蕴足。及下八十九广解义。大众部。三藏外。别立杂藏大乘。萨婆多无别杂藏。以毗奈耶中有杂品。是彼广明。
随惑依十二处转诸烦恼等者。此约总聚起。如前五十五。别处起不相违烦恼相应中。如前五十五说。
论云诳谄是邪见品类等流者。前五十五云。是痴等流者。以邪见者痴增上故。此约别行言邪见。彼通论故痴分。又彼体说故痴分。此约行相起时增故。言邪见等流。此审勘诸论 问前言慧自性。不相应中。如何邪见俱。而发语寻伺。与见并耶。述曰此时依思寻伺。非依慧者。故无妨难。
论云若诸具缚补特伽罗生在欲界成熟三界烦恼随眠若生色界所有异生成熟欲界被奢摩他之所损伏烦恼随眠者。此违前得成熟中如对法同。此文如前会。
论云但于现在由此种类烦恼随眠说名为系者。法师云。谓中边云。熏发种类现在故名系也 问论云如此种类当知诸余烦恼亦尔者。法师如一类。尔余烦恼亦尔太师云。如系现在非过未。当知余结缚随眠等。余烦恼义门亦尔者。唯约现在入此中非过未。
问论云欲界迷苦有十随眠集灭道八除身边见者。此如对法等有十。何故相违耶。述曰如实理者。有二门。一烦恼迷谛门。二谛行对治门。若迷谛门者。如对法。一一谛各十。若谛行对治。即此论三谛各八。唯苦有空无我行。为能治。立身边见。边见随身见起故。说空行等断。又有能治空无我故。有身见为所治。有无常行故。边见为所治。余谛无故。略而不论。此约别缘。约相见道。见道已前等语。若如实者。诸烦恼皆空无我行断。随起迷处说故。言见所断。其实不别缘谛理断惑 问曰如杂集诸谛并有身边见者。如何相类。答曰此彼谛下惑为我。即名此谛下身边。戒取等亦尔 若尔总计四谛下惑为我。此何谛断。答曰无此不能总缘。从别缘起故 问曰若尔即苦集下身边。不能遍缘五门也。以此理故明缘五门者。有力增胜迷苦义增。但见苦所断。诸三谛下身边力劣。不能遍缘五门。但有别迷者故。见此所断 问曰集谛下身边。何不尔也。答曰身边力微。若别迷集。即唯缘集谛名。见集谛断故。不同苦二十句。我见既迷苦生。明唯见断。修道即无。
论云拨无父母等一分迷苦等者。果因迷别故。见苦集断别。
论云又有诸见妄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总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如是邪见亦迷苦谛者。此谓计梵王为常。不从我见后生。故是邪见 问曰此卷初云。遍常论一分常论等皆是。边见即计梵王为常。如何此中乃言邪见。答曰二说。若起我见计梵王为我。后计为常。此常见我后生故边见收。如前文。此中约非我见后生者。此非常见故邪见收。亦无违也 问曰凡夫伏修不伏见。此见是何。色界我见下界起耶。若是欲界我见等。如何缘色生。答曰此我见是欲界系。缘名为境故。得缘彼生。名者名字。闻彼名故而缘。又名者四蕴也。即是此心之相。离心无别体。故言缘名 问曰若尔与欲见何别。答曰至下缘境中。更当知。广释差别二说。此遍常论。皆名邪见。非我见后生。故前文言是边见。及梵网对法等云。边见摄者。似常见。体是邪见。夫言边见。必我见后生故。故此中次前文云。即用如是我见为依止。于五蕴见我断常。断常二见。即唯我后起。此遍常论不缘为我。故非边见。亦无此地萨迦耶见。不同经部缘坏而生。不同萨婆多缘有而起。此中以依他性为依止计。有遍计所执故。戒取中言。随顺此见。即见取根境。此见随法。即俱有心法等。又前为见取因。后为见取果也 疑中云。此及所余者。谓此外道及余有情于苦犹预。皆迷苦者也 嗔中但有缘见言。故知大乘见道之嗔。唯缘见起。缘有情事者。是修道嗔。又此且得缘见而生。非事中无 问曰何故集道二谛下。边无边见也。若。
论云又有横计诸邪解脱所有邪见是迷灭邪见者。小乘此云迷苦邪见。灭下邪见要无漏缘。今者此文亦别缘余有漏法。是灭邪见道中。非道计道亦尔。以迷道中故。方计有别道故。名是道谛断。准此正于翻迷故。而别有执。若总缘四谛。见为见取。太师云。此通四谛下。断戒取亦尔。若尔我见应亦尔。有余二谛。皆有遍果因。以遍缘五门起故。今解总缘四谛见为见取者。即苦谛下见取。余谛俱能别缘。如前我说 问曰不尔如此邪见。别计有邪解脱。亦是迷有漏苦。如何见灭断。答曰迷灭执别有灭。乃至道亦尔。义增故唯见灭断。前苦谛下。无别说此见故也。
论云唯除嗔恚谓于灭谛起怖畏心。乃至起恚恼心如是嗔恚迷于灭道者。解曰准此文。即是嗔是无漏缘。使亲缘灭谛起故。与小乘不同。至下缘名等中。自广当解 又不言缘迷。已欲见生嗔。此嗔何谛摄。答下言。余如前说。即准前嗔。亦缘见起。若准贪等者。前已准故。如前应勘。是谓欲界嗔恚。三界三种。贪慢无明。是名修道慧。即修道如欲名唯四。三界十除身边。何为四。答曰此顺小乘故无文。修道中。无别对治行。如见道。有别行空无我故说之。如前迷谛十中已说。准解修道烦恼。
论云但有长时任运坚固。此形见道烦恼故有此言。于修道中。于境有分别起者。
论云见与修所断当知略有五种。乃至此中缘苦集事境等者。苦集有漏烦恼所生惑缘之。相似本质烦恼心故。名初分别。此所变境名邪分别。事境即一切苦集谛下烦恼。除他界缘并然。道灭二谛下十烦恼。除疑一法。并戒取下自别说。故不言除。余八是缘见境。疑一法唯缘谛生。不缘见起。邪见及无明。有缘无漏者。亦有缘有漏者。前云五种涅槃论见。是迷灭邪见。别计有道。是迷道谛邪见。即有漏缘。非无漏缘。邪见无明以缘见生故。疑之一法。无缘见生。今但总言缘见为境。戒禁取多缘戒禁生。是缘戒禁境。唯此见取。不缘见生。戒取不缘戒生者。故知此文等多分为论。故知前云。十烦恼展转相缘。其无漏缘。及苦集下不同分界。是缘名境。但闻彼名而起烦恼故。若见彼体。即不能起惑。彼非惑境故。与彼不相似。不如苦集缘惑故。名缘名境 问曰如下二界。有名可缘。无色界中如何尔也。答曰下二界缘名。后生无色。前方便缘名故。彼所起无漏缘等。亦名缘名。串习力故。尔未必正缘名起。又名者四蕴名。若但相分。是已之四蕴。缘此四蕴起惑。非似本质故。言缘名故。
论非此烦恼缘。无漏等有所缘故。故名为境。此为一释。第二缘见境中。但是见道。对修道皆是缘见生。灭除疑一。此缘名一门总分别见惑。余门别分别故。此中云。见断诸惑以简修耶。若尔灭道下有漏缘。何处门摄。亦是缘见门收。然是总门故。若如前说。何以言见断等者。此简修道贪。若俱言贪等。恐滥修道贪等。前苦集即出所缘谛名已。此是灭道有漏缘惑。但言见断。即知简修。而是灭道下贪等。
论云尔时圣智虽缘于苦然于苦事不起分别等者。此通明三乘见道前方便。大乘前方便。或作安立谛观。或作非安立谛观。不同小乘。如前第五十五已说。
论云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者。此明相见道也。略有三说。一云法智品等者。品者品类。品类言。即并摄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类合名四心。类智亦尔。此是智品有八种。能有断惑之功。此说次后入如智品时节。八定品能寂静故。住心故。总名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后定品一心。以定品无断惑之功。不为智故。但总名一心。虽智时有定。定时有智。功能别故。智时隐定。定时隐智不论 问曰初四法忍法智为四心。类智亦尔者。应随顺小乘解。以断上下界惑别故。又解大乘别者。如对法。初无间后无间别故。云各为一类。二说。今言品者。是品类义。
论云法智品者。不取其法智。意取法忍。即法智之品故。此法忍为四。类忍为四。故八心以能断惑。是无间道故得智名。四法智四类智。合为一心。名纯奢摩他道。以不能断惑。非无间道故。总名九心。三说即法忍智为四。类忍智为四心。名八心。见道双运故。此八俱时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静。不同于智能断惑。故言总得一心名智。为八心故合有九。初解前后别故。合三十二心总为一故。总言九心。此解但有十六心。定慧别故。名为九九心有。此三说之中。后解为胜初解三十二心者。论云即尔所时。故知定慧同时但有十六。何得言三十二。第二解论。云法智品业故。得言取忍为四。第三解为胜。真见道定慧。或前后或俱。三说同上。或无间解脱别故。或断慧思别故。或俱义故。如前叙诸家见竟。
论云第一观所断第二止所断等者。上顺经部说。清净色及心心法中。有种子故。第一色中有诸种者。是观所断。第二心心法中有种子者。是止所断。此色心中摄种子。如五十一卷说 问曰此中何故色中种观断非止。心中种止断非观。答曰清净色中。烦恼心之相分分。差别难知。微细故言观断。心中种子。即当心之见分。一类易知。故言止断。其实二俱观断。止俱随断。但以随烦恼难易知故。各别说断。又解色有众多差别观多色空。方可断惑。约用增故。色言观断。修定之者。多缘于心。令心住境故。定名一心。定约用增故。能观心心法空故。言观断心中之惑。其实俱时。并名能断。若言观品所摄。诸智见断随眠。随逐生者等者。此破经部师义。彼无梨耶故。心法摄种起观品智时。其烦恼种犹逐观生。方可观能断之。若不逐观者。即种子逐有漏心在过去。过去无体。种逐何生。故言逐观在现在。故今破之言。若逐生者。应不得名对治体性。解惑相违故。能治所治性相别故。应立量云。见道等观品应非对治体(宗)。烦恼种子随逐生故(因)。如有漏心心法(喻)。由此违量道理故。薄伽梵说。随信行等以此为喻。即从俱脱。以前说数故。此随信法为第六。钝利根别。各随信法行位等故。但是见故名第六。此中第六种无相。如对法第九不同。如彼抄广解。
论解六种无相住中。如对法见道十六心。皆是随信法行人。至果位名信解等。即第十六心是信解。亦在见道中 何故此言无相。言入见道即除信解。岂除第十六心见道耶。对法无相住。并在十六心中。答曰三说。一随顺理门。小乘见道十五心故。此信解等。即在修道。今故除之。二说如对法十六心。皆无相住。然前十五心。是无间道尽断惑义增。此中且取。不言取第十六心。以是解脱道故。故除信解等三说。彼约法作论。取十六心皆无相。名为第六。此约人为论。若取信解等。即无六种故。故今除之取十五心。又信解等非定位。余果中皆有故。今取决定无相故。除信解等。
论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色界欲但由修道等者。以修道惑。障定事任运生故。但伏修惑。见道烦恼分别而生。障于理故不伏。得定伏修之中。唯与贪嗔随顺憍慢。今能伏之。与我见等随顺憍慢。即不能伏。如六十九云。我见等不伏。有文简俱慢故。问曰若尔贪恚亦尔。欲见俱者。即不伏。此心憍慢。多随我生故。
论偏简若定若起若生等者。谓见道之惑。于此三义有时而起。若定者与定心相入出。即染污定。此分别烦恼。如外道计过去八万劫等。期心入定观之。从定心入。此计执之心。谓邪见等。此分别惑。明与定心入出。或假名。若言起者。谓别散心起也。生者生彼也。
论云略有二种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等。如前本地第三云。善法不名粗重。亦非随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对法二十四种粗重。业粗重等。大义曰。一性粗重。即烦恼种等。此中言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调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三约性粗重。
论云善法等故。非此中约不调柔粗重。有漏善法亦尔。不相违耶。论谓此若有烦恼者。身中善无记等法为漏。和杂不调柔。故名习气。罗汉有此善等在。虽得微薄。法体仍存。谓漏不断名习气。此漏粗重气分在身。与善法中和杂不一异。如毒在身中。有气分不一异。随眠断时。此得微薄。佛圆镜智生故。言永断习气。
论云又有二执。谓根境执我我所。二有情执。谓我慢等即执著。更无别体。是我我所之行解也。以上复次各各别解执著之言。寻之可解。
盖名龟者。覆义相似现故。除尾一种。以无用故。或龟盖有五用。名五支相似 忿似母驴。母驴性恶故。多声嚼草 忿亦尔 悭妒似凝血。以虚薄无味相似。利益亦尔 无明似浪嗜。一云似野干。性无知故也。又似鼠狼。蛇欲哳时。其尾多毛。障蛇不令哳。以无明亦尔。障闻智故。又西国云。耳毛人耳孔有毛。障声不闻人语。
第五十九卷
论贪等十烦恼一切能发业若诸猛利现行方发恶趣业非失念行者又分别起能起此业非任运起者。此遍见修作法。其见道欲界。唯不善故。皆能发业。修道中。如对法第四云。任运发能恶行者。是不善。即我见等。有不能者故。见道名分别烦恼。如对法第四说。唯此发三恶趣业。非修道。然此处舍引满果为论。其修道中。何妨亦有发恶趣别报业者。故知今据引果。不据满果。余如对法第四本地第一抄解。
论云如说粗重体性名随眠等者。此谓约性粗重说。此粗重亦名随眠。是烦恼性故。言体名随眠。非约不安隐名粗重。而彼非即名随眠故。如前卷解。
十八粗重中。自性异熟等三粗重者。护月云。无始本有种子故。名自性粗重。胜军云。此新熏成熟。体性不同增上。即名粗重。名自性异熟等粗重然业障等者。此据重障为论。力无力转。前本地无别名力无力。俱增盛烦恼上品者。名有力。不然者。名无力。
论云当知欲界一分不善烦恼有异熟者。谓凡夫见修不善烦恼。若入圣。或圣者身中不善者。便非择灭无异熟果者。是又无记烦恼欲界者。不招果故。中无二分。下文有此解。
迷行转者如本地分七种已列义别云何等者。如本地第八卷。有名无解身边邪三于所知境起邪行者。此唯是见道烦恼非修道。身边不迷谛生故。此论云。于四圣谛迷行转故。但缘四谛生余贪等。缘此见生谛。读可解。前四门别出烦恼。不问无漏有为缘使等引讫。第五第六门。别解四谛下烦恼。苦集即烦恼缘相应中增。故名因缘。灭道断烦恼故名怖畏。第七一门唯修所断。此任运生。不迷谛起。故知前六门是见所断。
有事无事门。上下及对法第五六大相违。如彼抄别抄。
烦恼与受相应中。如对法第七前卷。勘随顺文。粗相说等可解。下文自有此粗细。和会违文。
相续成熟。谓种解脱分身。
相缚粗重缚者。谓六尘名众生。于此执著名缚。缘相起得。名为相缚。粗重缚。谓烦恼种子。
此言三心见道究竟者。如前第五十五会之。
乐远离身语粗重者。谓坐禅人身疲倦性。
论云次复应断苦忧。乃至诸舍定障品障者。谓修道中不动无为等障。如应准配。初四是三乘通障。见道已前凡夫障。见断已去圣人障。亦通二乘定障。唯在声闻。所知障唯菩萨。此定障之性。是异熟类。所知障类摄。如佛地。二乘此中前五。一解准声闻定障说。独觉余可知。以独觉得胜神通故。定障唯彼断。不然但通二乘。
又眼见色已不喜不愁等者。此是六恒住法 又性少欲下。此是八大人觉。
论云十四他境缘。谓色界于欲行烦恼无色于色行烦恼。乃至于彼下地诸有情所由常恒乐净具胜功德自谓胜故者。即大乘中。上地得缘下地起烦恼 问曰此是何惑。答曰有解。此是见慢。如余处更有。但言我此胜。彼不如等。设起我慢。非一切烦恼皆起。又解此是一切烦恼贪等并然。常以恒是常见净胜。是见取等故。虽有是缘。不似本质。缘名为境。如前卷初。及对法第六。余处言上不缘下者。此是随顺理文 问曰下地贪慢。不得缘上。上界之慢。如何缘下。答曰下地劣故。不于彼起慢。上胜故可起。即对法第二。无色不缘下地等文。如彼和会。
论云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结生耶为不全耶答当言全非不全者。此问润生非发业。发业虽十烦恼。修道无记。上界烦恼贪等。即不发业。故今据润生我。爱为正润。余为助润。如下自出。为破小乘唯贪润生故也。对法据正润故。唯言我爱。不相违也。
论云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谓异生二唯随眠谓见圣迹者。此据随眠凡夫俱用现种。对法九种会故。决定起故。言起贪嗔故。非无有种。见道果人界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现行润。如初禅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现行闰。以道力劣。虽异地生。以八种闰。除第三果。外无以唯种闰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对法第五。此中言菩萨以智力受生者。谓同对法以愿力受生故。此果虽有漏亦有漏善业招。然随生处故。
论解业道中。当知此业亦有五相建立差别者。即下言根本业道。身语意业三。及方便四。后起五。此等如前本地第八广解。其贪嗔等。小乘无有加行。但是根本。今大乘亦有加行。要故身语业者。方生成根本。如别抄。有方便等。与对法第七不同。勘之。
论杀生三种中。前一是业思增上。第二邪业生思。第三或菩萨利益杀生等。
论杀生中。尸半尸者。即咒死令尸。及半死尸令起杀人等邪行中。非时等。与前文。及本地第八。对法等不同。可知。鲁达罗毗瑟笯。如别抄。
第六十卷
论云或有人或人相者。解云谓羯剌蓝等位。即随胎上。名重杀生。此大乘亦犯波罗夷。诸部小乘。除萨婆多。余皆不成波罗夷。以未人相故。又解人相。谓非人变为人。意欲杀人故杀。此名重僧祇者。僧伽言众。今言僧祇。即名众物。声转如此。
业道五果。如第九本地。对法等抄。勘之 祠祀具者。事具。或祠祀支具等。慧支。或法须。即以为调度等。
论云或增彼故。以彼妻妾令他辱之。彼若受教行欲邪行。便触嗔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者。即名邪行。不名身为究竟。亦发无作故也 问曰十业道以思为体。思即是业。如何名道。备师云。善不善能得可爱不可爱等道果故。彼业即道也。身语如下文释意。俱是贪恚名意业亦尔。作业之道。而非是业。不同于此如。成业论解。同前第八本地。不劳述之。贪嗔邪见是思之道。思所游履故名为道。
论云不与取贪欲资财处起者。谓纵盗他有情。亦名资财。绮语之境。虽对有情。以近而论。意缘名起。思名句等而生故。虽亦缘句在于名。总号为名。邪见诸行处起者。谓一解云。唯缘苦集谛者。遍行五门故。增上者名诸行处。不取灭道。其实亦是。故对法云。谓实有义。即四谛皆是。又解唯在三谛。除灭谛。以从多分故。或可。四谛并名诸行。心之相分变故。同对法论。
论云若以猛利贪欲嗔恚等缠发起名因缘重者。要由先业道中贪等。发业方因缘重。若非猛利。非业所摄。不善根发思轻也。
论云当知唯是此思转变由彼威力之所转变等者。谓即业发业。加行思种。为他苦生故。此种转变。刹那刹那。杂生恶戒无表。由彼威力。法尔发起故。如无心受戒。此文为证。他杀业亦同于此。由表不由表发。如别抄。应知。娑利药迦婆罗门者。此名族村婆罗门。
论云复有四业等者。明大乘但说四业也。
论云诸阿罗汉所有不善决定受业或前生作或但此生先异生位作少轻苦为逼故名果报已熟。乃至建立决定业故者。一云谓先生此生。凡位作不善业。此是决定业故。得阿罗汉时。受少轻苦故。名果报。已熟已得转依。有余涅槃故。一切不善决定业。受异熟果。皆不受。唯受少轻。便酬此。是前不善势分粗重。令报受起。非不善业。现在故 问曰此是决定。何故罗汉转轻受耶。答曰佛依未解脱身凡夫。建立定业。非得解脱者。身建立定业。此可转轻受故。二云转依者。谓入无余涅槃种子无故。一切不受。依未入无余涅槃。建立定业。入无余涅槃。名解脱相续。阿罗汉入有余涅槃。亦名未解脱。故受轻业。又解得有余涅槃已。今有势分故。现在受少轻苦。其果报种子永断故。于未来一切不受。此意如此。又解胜业独在凡。或有觉位。少轻苦逼故。便名已熟。从果为名。故言罗汉已于今身得无学故。若不尔后身有学。更受少苦故。若得金刚道。后一切不受果报。种子无故。罗汉身中。有蛇哳等者。此是果报。与等流果。非今异熟果。得第三果已去。已尽故。圆满处故。言得转依。如别抄解。
论云佛为首大苾刍僧者。谓佛为首。言简异外道。外道弟子亦言苾刍。自言我是大自在天为首苾刍。今言佛为首故。简彼也。
论云已证入清净意乐地菩萨一切不善业皆毕竟断此不妄念力离系无烦恼者。即菩萨烦恼有故。应令发业。但不忘念故。无业修道。不善业种。修道未断。不忘念故。不起名永断。非种无别。金刚心时。一切永断故。
论云思是业非业道杀生等七亦业亦道邪见等三道而非业者。前言表业。即体是思。思于此中如何非道。游履名道。思即非道。能得果故。名为果道。思亦是果道。意业亦尔。如五十三。成业论。及前本地第八卷。
论解十一生中。第七第九何别。解云前七约生自体。后九约处为言。又解七者离染故名清净。异生故名不清净。初生对菩萨等为句故第九者体离染。故名清净。此处不得见谛故。名不清净处生。对有暇处为句故。五非狂等解支节者。谓西方欲烧死身时。雇人解支节方烧。以烧易故。下言补羯娑者。即此人也。
论云无明于五处所能为障碍者。谓见道修道无学二。是有漏道。事世间也。
论云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受用苦次第者。爱取有是苦因。生等是苦果。能生得果。名亦如前第十本地云。五支胎藏苦。是苦因。故云爱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五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六(论本六十一二三四五六)
基撰
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始(此云出)伐蹉(此云爱)褐剌阇(此云王)优填讹也。
论云不相似子者。谓是下贱人。生与王不相似故也。相似子者。是王真子。与王相似。以形仪等与父相似。人皆爱之。无詈容言也。
论云云何众苦所随故苦谓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饿鬼趣中。乃至名众苦所随故苦者。谓此中应言傍生一分受苦。亦是上来。数有此文。而此中据多分受苦者语。傍生受苦。少于鬼故。此生老病死苦。勘前本地第十。及缘起经广辨。
论云何五取蕴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谓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者。谓依此故生苦得生。是生苦之器故。言生苦器。故依生余六苦。谓老苦等。总名生苦依器故。依此器而生苦。言依生苦器。或此是生苦之器。余六苦依生苦器而生。名生苦器。余六依生苦而有。此即生苦为器。合而言之。名生苦器故。或初是生苦。第二是生一切苦器。合而并名依生苦器故。
论云受具足支谓性戒支受随法诸学处支谓受戒时末后说四依等随护他心支谓威仪遮戒此三是受戒随护如先所受诸学处支者。谓随戒即受随二戒也。此备师云。如前五十三解。说律仪中。有此四支。即苾刍四支戒。六支为四支。与此别也。前解应非。
十种有情众于十种法爱乐喜悦者。次第配之可知。义显易解。发业有三。一相应发。刹那等起也。二亲生发。近因等起也。三增上发。谓远因等起。更引余烦恼。而发业也。或前已摄尽。第四增上更多起烦恼方发。以上四卷。从五十八已来。是寻伺等三地。
第六十二卷
三摩呬多等地
此中名随烦恼者。随恼于心名随烦恼。亦随烦恼而生。名随烦恼。此中两释。若染污心所。随他烦恼而生。如俱舍随眠品。说行蕴心所。并是此中准前。如杂事中。一切皆是。然据胜者。此论唯言二十二等。此中二十二外所有。不出二十二体。以相收摄。寻之可知。如憍以谄诳为体下。言此中谄诳增上力故下。此言所由增上体 趣向前行。谓受利养他请等时。若在前而行也 云何离善轭谓远离边际卧具及离众恶所习近似寂静室远弃舍之不生欲乐者。谓边际卧具。即极恶卧具恶之边际。依此能远离。名远离边际卧具也。又解边际卧具。即第一最胜卧具。能远离此。爱恶卧具。名远离边际卧具。远离似寂静室者。具足空闲静处似寂静室。谓练苦处等。即室远离之处。而弃舍之名离善轭。又解此是作淫欲处。众恶所习近。名似寂静室。应远离之而不生欲乐。弃舍之意名远离善轭。
论云修十遍处能为五事等者。备师云。五事谓由前八遍处故。能引发三事。谓化事一。变事二。诸圣神通三。此有神通也。空一切处故引发往还无碍诸圣神通四。识一切处故引发无诤等诸胜功德。为第五。以下文是。解第五识一切处功能。若准此理文势。言前八引发中。言诸圣神通。即别为一者。空引发中。言往还无碍诸圣神通。诸圣神通之言。应别有体为一也。今解云。前八引发一事。化事变事。但是一物本无本有为异。空一切处引发往还无碍神通。为第二。识处引发中有三故。五谓无碍解等功德是一。成办无所有解脱非相解脱灭尽解脱。为是二。无边无量遍满行转为三 问曰何故灭尽解脱。别有又字。合无所有等为一。答文势如此故。唯识处有三。上下皆言。由此识无边处故。言此灭尽解脱中即无。但言由此成满因故。即是由此。成满无所有等因。故知合为一。以是解脱类故。大义曰。识处有三。一引发无诤智等。二无所有非想地解脱。三灭尽解脱 言无边无量遍满行转者。此总结前识处成办故。得诸功德以下。并大义。此诸功德。显扬第二十说 问曰何以成前八遍处故。引发化事变事耶。答以前遍处。于境色中得自在故。故能引发化事变事。此处有碍神通。未得空处定俱。依第四禅得故。岂不得化事变事耶。约胜用语。诸凡夫不得前八遍处 问曰何为得空遍处故。引发往还无碍神通。答以空无色故。故能引往还无碍。故对法第十三言。以得无色定伏除色相。无能除色故。若得往还无碍。未得空处亦得。然障未尽。今约定障尽处语。要得空处断除之障 问曰何故修习识遍处故。引发无诤愿智等诸胜功德。答诸功德法。皆心识功德。皆是心法故。由识处得自在故。即如识为境得自在。后依第四静虑。引发此无诤智等。前往还无碍神通。亦依四禅。要依空处。除碍色障故。却入四静虑。往还无碍。虽有不得空遍处等。而得往还无碍。非是增胜者语。以定色碍障未尽故。有处有碍。今据胜者一切处无碍 又无量遍满行转者。行此识处。作无量无边观故。无边行此处究竟故更不立遍处胜处 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者。谓以解脱为果。以胜遍处为前方便也。对法第十三末云。依解脱故造修胜处。故起加行。遍处故成满。成满故即于解脱究竟。同萨婆多。解脱唯因初修。要先依解脱一分取断障。遍处唯果。末后修故。胜处通因果。在解脱后。遍处前修故。即如对法文。此中以解脱为果。胜处遍处为因。同成实论。彼云彼遍处为因。解脱为果。胜处通因果后修。若已如是次第故同此论。又对法云。解脱究竟道。萨婆多约初时。谓初修初习。修时以解脱为初。故对法言依解脱故造修。依解脱断障故。成实论约后。谓究竟时要成胜处遍处故。解脱方满。以解脱为果故。此言胜遍处为解脱能清净道。对法亦言。若遍处成满。解脱即究竟。此中据究竟时语。此中如是和会。大当道理。拾文亦尽。
论云又诸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由此声闻独觉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脱等者。此是变易不变易。异熟生受。即是白净无记法。障所知故。是所知障类。又通染。但障所知故。得所知障名。二乘断此。名断所知障。
论云略由相修等至者。爱等至。一者得定出已方爱过去等至。二者或未证得未来爱味。爱味未来定。或已得近分。爱味未来根本。或已得下品。爱味上品者。由爱味增上力。追求未来定等。而生爱味。三者已得近分及根本等随一。与定心相入出。似定心不住散乱位。而起爱味。下释妨言。从定出可生爱味。正在定即无爱味。爱味是染。定是善故。
论云若生下地于上起爱未得离欲不定心者当知此爱是欲界系者。谓前三相爱味中。第一未得定爱味。即欲界贪。缘上界生贪。为他界缘。或不同小乘缘求上定。皆名善法欲。以彼心中染不染故。如文相状。即同前五十九。上地下缘下等互得相缘。此亦云我当得时。如是爱味。即是缘上。名自心之相分 未得退者。未得法不能起得故名退 已得退者。即已得法退已起烦恼 习行退者。现所得法不起名退 问曰后二退若为差别。解云圣人已断惑种。退起现前。失诸功德。名已得退。若诸圣人所有功德。不得并生。名习行退已。唯不起烦恼故。不同已得退也。
论云若胜进道当知彼是遍满所缘或无漏缘等者。谓依四禅近分方便无间解脱三道。观下六地为过失。观上诸地为寂静。唯第四胜进道。或作一切法无我遍满所缘。是有漏。或作谛现观无漏。缘于上地者。此游观无漏。若欲断或观。随是何地。无漏皆为之。
论七作意摄四道中如对法第九所引相勘。
论云若顺决择分所摄受空无愿无相解脱门所显静虑当知第四者。即是出世间定也。决择分是有漏。空等解脱门是见道无漏。由决择分故得有空等故。言所摄受。决择分中。虽有空等。不名解脱门。何以知者。如显扬第二云。言解脱门唯是无漏之修故。如举择分能引发。取所摄受无漏者也。即为依彼缘得故。修决择分也。依者志求依。即为求彼。以所求为依也。乃至第一为得近分故修等。又即决择分中空等。作出世间解脱行故。言第四出世间定。从果行解为名故。言解脱门。此中初是大义。后为泛解。
灭尽定远地菩萨能入者。大义一解云。远行是第七地。作无相行故。方能入。六地以前。犹起烦恼。不伏定障。入七地菩萨。三界烦恼皆伏。而得彼定。从胜处为语。其实如佛地论。直往初地亦入。瑜伽第八卷。虽地能七地。能念念入。彼解大择。又解此言远地。即初地也。以加行行故名远地。非是远行地故。论言非异生能入。即是菩萨能入。入地即是菩萨故。如远地。是初地也。菩萨虽起出世善法。令此定现前。由方便利生善巧故。不舍烦恼。起心不断。旧云留惑故也。此是虚言。此中据直往者语。迂会者地前亦得故。又大义曰。远地者。即入十解心人。亦得灭定。灭定是相似无漏。体是有漏。今言非异生及有漏者。非一切异生。及泛尔有漏也。或是入位异生。作涅槃想方得故。若菩萨得伏定障亦得。或是有漏。亦是无漏。二乘一向无漏。不能伏定障得故。设断四禅以上定障得者无妨。此是非所行故。假名非学无学。在学道满故。无学道满得故。亦应言学无学。
六种作意者。即上正知等四作意中。第二为三作意如文。以上所断。寻之可知。
依三处者。谓增上心。一闻思慧。二修治业地。三三缘不共外道慧。谓次下三故处法是。
四果清净者。谓次下四处不生烦恼。是五果清净。四禅寂静解脱。得无色定入灭定。灭定是寂静解脱 九果者。即四沙门果中。初三及六神通。不取第四果者。即漏尽通故。下结文有五故字 不定地清净者。即断前四不定地清净。谓毁戒等。地清净者。如是作意。谓有下证喜乐。乃至了无常等。摄清净者。谓依三处增上心等。摄一切菩提分法故。下二可知。
摩诃俱瑟耻罗者。即旧云摩诃俱絺罗也。摩诃云大。俱瑟耻此云肚。罗此云持。即大肚持也。即是舍利弗舅。长爪梵志也。肚中即三藏义。持三藏义故名大肚持。
慧解脱心解脱。各通漏无漏。此一经文。此中名世间及慧。先来明有漏慧心解脱。次明无漏慧心解脱。
从此中依慧解脱下。乃至即慧解脱增上力故。以上来明有漏慧心解脱。
从出世间慧之所行者下。明无漏慧心解脱。就初明有漏。此中依慧解脱已下。又依心解脱以上明慧。又依心解脱下。明心。就明慧中。初明慧境。彼体性下。明慧体可解。就明心解脱中。亦尔。初明所染净心。次明心解脱果。谓又依心解脱下。至能取了别。明所染净心。即是色等境界。能取之心。彼世间慧。
心解脱果者下。至即慧解脱增上力故。明心解脱果。谓由前世间慧力故。其心于相应缚。及缘缚中出。谓相应者。相应缚也。相杂者缘缚也。又相应者。俱时起惑。相杂前后杂生。此是世间心解脱果。能不染相应及间生。非离缘缚等。若离者。即是无漏心解脱果也。无漏慧心解脱。亦二治境。及果相。
论云又出世间正见果相当知即是前后常故等下。明无为是正见果。故言为常。若法所治下。简有为非常。一解云。若法者。即一切通名法也。
所治若有生已无灭者。谓所治之惑。若有无间道。生已与惑俱不灭也。
所治若无灭已有生者。谓所治之惑若无。无间道与惑俱灭已。有解脱道生。此所治能治。有灭有生故。当知有所对故非常。又解若法者。道谛法也。所治若有者。谓金刚心前。乃至见道已来。惑犹有故。名所治有。金刚心已前道等。名生已无灭。数数起故。现能起故。后金刚心时。一切惑无名所治。若无前所得道灭已后。圆满果道生故。言灭已有生。此道谛有生灭故名非常。无为非此故。常此唯简道谛。若不作金刚心以前等解。大乘。或得不俱。如何所治有生已。无灭道惑俱也。于诸受中及因缘中者。触是爱因缘。缘之起爱取等。故后有生。
论云又彼相杂而相应故彼能依止心法清净当知即是非现在缘之所染污领受彼故者。此解正见。果无别义。
论云六寂静故者。即是下远离出心三时。亲近出心寂静三时 由清净识没平等故。非由彼所依平等故等者。此解灭定中胜用。谓灭定俱。无漏清净识没平等。不由前方便有心定。与灭定所依身平等故。名灭定也 三行不行者。若出定。先起心行。次起身行。后起语行。今定无。汝不得有心定中有身行等法。
因缘经中。解了所治者。谓解了爱染故。后有不欣。解了见染故不能证。
对治三种杂染故建立三蕴者。初是戒蕴。次是定蕴。后是慧蕴。即以此三蕴。摄八正道也。
解了所依此复有四者。第一可解。第二相者。即定体相。相者性也。三所缘者。即定境也。成办因缘者。即得定因缘。亦言定是成办诸功德因缘解了功德谓灭定乃至此有五种者。谓灭事故。即是定体用不相应。厌心种子功能。为灭事体寂静相似影像故者。即知定是假有。非有实体。但是相似影像故。又解此定欲入缘涅槃。涅槃真寂静法。定与涅槃相似。寂静之影像。此即灭定。虽是有为。似涅槃故名影像也 八种相观。即如本地第八末。亦如五十三末说。此中言相对者。即对苦受言乐受。非乐受非是苦。此有三相对。如五十六说。相对勘之。
眠缠谓明因眠入定故曰眠缠。五种对治相者。远离闇相一。至加行道理二。害诸见三。诸见功用四。诸见所依功用五也。第一是离闇相修光明。第二缘净境界除惛沈。第三损诸见不起见取等见。第四见功用。谓能生恶行。能生六十二见等。今治之也。第五见依功用。即是见之功德也。
五种任持定法者。一者远离也。是定远离烦恼也。二者是远离处。谓修定处所。及顺定言教。三顺无染心资具。即边际卧具。四从有智者下。五于诸世间下 又解诸远离远离处所为第一。顺无染心下二。从有苦下三。于诸等持下四。前第五中分为二。无漏行为第五故。
下出离界。谓三人各修一行相。如下三文字时人法合说。故有六也。此出离界。即是涅槃。即六随顺涅槃法。名为六修 又解三人行六行。六行为六出离。谓初人修四行。余二各一行。谓于怨行修慈。于恶行起悲。于净行起喜。于恩行起舍。皆名众生缘定。此则为四也。总合为一。众生缘定同故。第二法缘定者。是解脱分善根人。第三修谛观者。是决择分善根人。以法为顺涅槃果故有六也。虽举三人。以法三行故。缘境有六别故。有六顺法。
第六十三卷
不净三相中。等流者。与粪秽为等流相。第一即体是粪秽也。第二是粪秽等流。第三但有四大及造色所依能依也。
有八弃舍近住弟子因缘 憎恶弟子故。欲自身受恭敬一 利养二 毁犯戒顺弃舍之三 有饶益师者须。损减师者不须四 戒五 定六 慧七 于弟子大众事务僧事。不能堪忍。虽善大众。为是弟子故不忍八 又解憎恶弟子弃一。利养恭敬合为第二。余六同前。
此中初禅障。与显扬文别者。如对法第九。想日四静虑所治中。初定除苦。二定亦言除苦。言初除现行。二断粗重势分。第三所治。云三踊跃者。即是增上之喜也。前是体。后是增上用 又解此是作意缘喜。生极作意踊跃。定下劣性为此喜。随不巧便慧。第二禅有令无故。言除定下劣性。初二禅中有此喜。不可言下劣。然分分亦得。除下劣性 第四静虑于乐发悟者。即缘乐作意也。乐极故。作意缘之名发悟。即杂心云。于缘发悟也。显扬云于乐作意也。
论云为治自苦恼行建立静虑支者。一对治缺减。对治者。谓苦行烦恼。能对治圣道故。能令圣道缺减。名此烦恼为缺减对治。寻伺能治。此名对治。缺减等下可解。
论云何因故知初静虑苦根未断答彼品粗重未远离故若苦根断便与第二静虑住时应无差别者。大义曰。初禅苦根粗重亦在。得第二禅方尽故。言彼品粗重。未离粗重者。即随所依无堪任性。但以初禅三识尚有。喜未圆满。粗重未尽。三识苦根相随顺故。喜与苦根正相违故。第二禅地三识无故。喜满极故。所以粗重除故。初禅若离苦粗重。即是喜满。喜满足故即无三识。应与第二静虑无别。此是断者。断苦根上粗重漏依附性等。非谓断种及识相应。前已断故。若不善种者。可言初禅已断与惑俱故。若善无记者。罗汉犹起。今言断者。但断上粗重性。譬如黑铁入火之时。即便黑色灭。以赤色生故。出火已黑还生。赤色灭故。此亦如是。得入二禅。苦根粗重灭。不起三识。无漏满足喜起故。出二禅退入初禅等。黑还生满足喜无故。如此合法。有漏二禅。伏苦粗重有漏故。无漏二禅断苦粗重。无漏喜故。故非不退者等。此入初禅粗重生。
论云复有四种修三摩地等者。大义曰。第一即有学见谛。住未来禅。求根本静虑。第二即异生已得禅定。未得五通。求生死智通等也。第三即钝见谛者。居根本禅求利根。第四即利见谛。求无学果。此中何故见谛中无钝根。居未来禅。求根本地及利根。何故异生无求见谛。见谛不求五通求。如此之子。且约尔所非法摄尽。又见谛钝根。居未来。不能求入根本。及转利者。初根钝行迟。所以略而不论。不言异生见谛者。得五通为足故。此中且举生死智通胜。知未来因果事故。终不说。余无见谛等五通者。亦有具五通者。俱求无学故。有情缘无量。即已得有情缘四无量也。
论云若乐迟通行迹转时虽已见谛等。乃至复于欲界受想寻思当住正念当起正知者。谓此钝根故。于欲界善法。受想寻思住。正念住。正知分别慧也。即求于利根。而恐退法。受谓受数。领纳义。增受欲法乐。想谓取像。诸法境界。思者即受想俱寻思也。于此中起正念想。及失念故。当起正知生分别慧。
六种离欲。如对法第六。有十种。开合不同。
马胜者。即旧俱舍云阿输。实应言阿湿缚(此云马)伐多(此云胜)与梵王论义比丘也。
论云复有补特伽罗已得离欲从定起已或于一时彼三摩地相间杂作意而转等者。谓通凡夫及圣者。得九无间解脱道已。住胜进道中。或于一时。其胜进道心。与散心相杂而起。此散心。或色界系。闻慧等摄故。不然是欲界闻思慧等。或于一时。纯定心为胜进道。非无间解脱道。住胜进道中。若遇外强盛声缘。从定起耳识缘之。与定心第六识俱时转。此是唯耳识缘。无第六识与耳识。同缘一境故。
论云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此义意言。定中声闻。从定起耳识与意识俱转。然意不与耳识。同缘一境故。言非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 问曰如解深密经云。若眼识等随一识起时。必与意识俱转。此如何耳识独起。意不同缘。释曰彼经据散心中五识一起时。恒常俱转。必有意识故 问若尔对法第七。如何言以在定中五识无故。释曰彼论据无五识定语。又据若任运境定中五识。即不起故。若增上新境。现在前故。如此文定中有耳识。大义俱有此一解。又言定中一向无五识者。非也 问曰如散心准定心。亦有五识者。与意同缘不。答曰不也。以取明了境。必现量故。若有别缘者。即违集量论等。五识同时意识是现量过。以散心位意识不并。五识不起。若尔若起必同时。不同定中闻强盛境故。耳识能缘意识。坚住一境故。不与同缘。
论云若不尔者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等者。谓萨婆多。定中无五识。今破之云。若不定中起耳识缘声耳者。于此音声。定中既不领受。不应后时得出定。住散心中。若耳识定中。即非取声时。意识即便出定。要耳领受声。已意识有希望故。后时方出。又耳识取声时在定中。非取声时即便出定。在定外取声也。要独耳识。定中领受声已。有希望故。后时意识方出。此等并定有五识家解。此解如别抄。及对法第七。
有心地中。云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镜者。如五十一说二解等。胜义谛故。八识一体。如浪不离水。世俗谛故。八识各别。浪用殊故。如摄论二师义。以此文为证。大师义。
阿赖耶相应受。名异熟。与对法第一相违。如彼释。
论云阿赖耶识无有烦恼者。此简无所以。思准可知。然具计度分别。可成法执。第八及五。无此分别故无也 问曰五八俱无计度二种。并无法执。法执无义既齐。五识应无烦恼。答曰五识犹意引。所以有烦恼 问曰亦应由意引。得名有法执。法执由计度。由计度之心利引。不可生烦恼。有钝者引之故得起。
论云末那任运四惑相应。乃至不共无明等者。正法藏云。若见道烦恼无明。名不共。不与惑相应。名不共。修道中末那无明。通三性位起。所以名为不共。非不与惑相应。如摄论云。如十八不共法。乃至行六识。不与末那共。应名不共等。又解以一类相应。不同诸识。名不共。护月云。如六识中。烦恼缘外境时。明了故。见爱等强。俱时无明。但名相应。末那缘内迷执。缘不明了境。无明力强。见慢等力弱。无明为用胜故名不共。虽有见慢等相应。不名相应。但对小乘立此为不共。如摄论广立云。如十八不共法等 问曰何故末那中。不共见慢爱耶。答曰但对小乘。所以偏无明得不共名。非见慢等缘相为所。见分我是。护月师义。但缘为我不为所。此通言者。正法藏义也。即为我家之我者。护法义也。
论云若诸无学此一切种皆不现行者。此中人执法执二释。护月云。末那唯有人执故。二乘无漏观。唯第八识。第七一向无。戒贤论师云。法执亦有。此据所障法。即唯人执故言不行。非法执亦灭。如佛地论。此一类无粗细故。一时顿断。不障有学治道故。所以金刚心断。
第六十四卷
论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相随念佛宝等。乃至谓佛世尊等者。谓佛以别相念。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智德相。念佛宝也。以余灭尽离欲无为涅槃等相。念法宝也。以无诤等功德相。念僧宝也。余者即三宝自相望为余。谓法僧外余相。为佛宝也。如是等差别义。念佛等名余。谓是世尊等者。此出佛宝等余相也。大义曰。
论云复次欲求者。求五欲境也。有五。一摄受求等。乃至有方便求者。如妻子为摄受故求。如财米为受用故求。如乐具为戏乐故求。此三可解。四乏解了求者。解了故求知解也。名声求者。求名声也。有求者。即求三有身。不同小乘也 中五者。法尔求者。谓劫末众生。法尔相生上界。大义曰。即法尔一切众生。求后有身。二祈愿求。谓祈愿生彼得彼等。三愚痴求者。谓外道等。计上界为涅槃故求。是愚痴故也。大义曰。愚痴故求生界也。四厌患求。厌患下界故也。大义曰。厌患此身求后身也。思择求者。谓有智慧。求生于上界也。不计为涅槃也。大义曰。思择可生处而求生也 梵行求五者。唯求求者。谓欲修梵行者。大义曰。谓总相心求梵行也。又唯有求心。未能发起。以梵行难求故。未能修行。趣得求者。谓起修行因名修得。大义曰。别求一事。名趣得求。为趣得故求也。现得求者。修梵行现得果也。后得求。求后得果也。思择求。谓有智者求得涅槃。而修梵行。求梵行以为道因故 复有差别中。假名第一义求。大义曰。假名求为一。即外道等。第一义等为一。又假名第一义等为一者。谓邪梵行。假名第一义求也。正非梵行故。观察求。谓真梵行。观察可舍可欣法故求。无方便求。谓邪求解脱。有方便求。现求真解脱。
论云大义曰或三重俗谛或四重俗谛者。此是二谛门。谓俗谛有四。胜义亦尔。世俗中。一是假名无实谛。二随事差别谛。三证得安立谛。四假名无作谛。谓假安立名胜义谛。而无法体。法体不可说故。此文但有俗谛四重。无胜义谛。前立三重者。有法拟宜故。后立四者。假名安立故。西方有立四重胜义亦尔。相对如前已说。一世俗胜义谛。即体是前道理世俗。是胜世俗谛故名胜义。立法差别因果。依他性等故名世俗。二道理胜义谛。即体是前证得世俗。有得果断惑义故名道理。过前道理世俗故名胜义。十地位等是。三是证得胜义。即体是前世俗胜义安立。为名胜义。可有证得义名证得。过前证得世俗故名胜义。四是胜义胜义。即是非安立谛。真如体是不可安立法。故名胜义 声闻乘证得智。证得中九智。无过前胜义世俗胜。故名胜义。前世俗中。第一世俗谛唯是。
论云独觉三人中。一先已得顺决择分。证得未得。证得证得者。前二人成众出。以先得声闻暖等。入果时促。不能多时修习。故成众出。若决择分中未定生。多小时节入见道。在决择分位。回心成独觉。及未得决择分善人。回心亦尔。以更长时修习。练根利故。此中并名未证得证得。如对法第十三抄解。此中言证得者。即决择分善名证得。已能证真得无漏故。见道等即证得证得。如未得果人。名未证得证得。复言未得果也。或第三向。在解脱分位故。前二别也。
论云摩怛理迦所摄者。即十七地及四种摄。摩怛理迦。名本母义。如十七地即本地分四种。摄即后四分。释云佛本经中。说十七地及四摄故。弥勒为无著说。即本佛说名本母也。又解弥勒即是佛。为无著说十七地及四种摄。即是本母。名摩怛理迦也 二所摄者。总合前二。有此十种也。即藏及本母也 十种者。一谛相教。即说四谛二谛相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合上五也。四谛品类差别为第六。所依能依为第七。所依者。一解谓因。即集道谛。能依谓果。即苦灭二谛。有解四谛理是所依。依此理说。教是能依。即能诠所诠相称教也 遍知等障法教第八者。即说苦谛集谛障法也 顺法教为第九者。即是说道灭二谛言教也 不遍知等遍知过失功德教第十者。不遍知等者。即是过失言教。即前遍知苦谛等障。是不是遍知善故。名不遍知。遍知功德名遍知等教。即前顺法教也。世俗世俗谛教者。谓相名分别。胜义谛教者。谓四圣谛。及真如。此中不论正知。以是有为故。可为世俗。是无漏智故。可名胜义。故不偏论。至五法中当会。
升摄波者。树名也。即旧申式林者讹也。即佛告阿难林中叶大小处也。是此胡树。佛在树下座。若阿难非在林中。
十六意趣。以欲胜解二法为体。即是意乐也。第二乖离是厌离生死。乖离生死也。第三劝道等发心。第四解脱分位。第五决择分位。第六令入见道。第七正入见道。第八得果成熟也。第九得果已修定也。第十令得无学果第十一佛别意令众渐入故。如摄论第十二。令证前别意。发生欢喜也。以下可解。
四定智者。是苦谛四行。苦无常空无我。谓四颠倒定俱智也。生故者。离蕴别有生法义。我生相故。我体相状。及业用等可知。
论云何道谛谓资粮道方便道清净道名道谛者。同对法第八。如对法第四。见修断中说断。道谛等八方便道等。是有漏故。修道断。广如彼抄。
论云复即诸谛为据为依为建立处。立十三种补特伽罗等解。六苦谛为依果故也。集谛为依因故也。道谛为建立处。得成有学等故也。此中不取灭谛。是无为故。又解此等通语。据依建立。即一物也。不可别配。即三谛法是。或四谛以证得无为等。方便建立差别故。此中菩萨。不生无色界等。并如对法第十三钞解。如来身一向无漏。出三界故。名不可思议也。
论云六障碍障者谓十一种障碍随一现前者即此十二障。除此第六。取前五后六合十一。为此第六障。更无别体。
论云此中差别者根是果性界是因性信解是因性意乐是果性者。根界二种。若染若净。随应通用信等五根。及五受根意根为体。但现行名根。种子名界。大义曰。或初修未满名界。是增义。已成满名根。是增上义故名果故。言果因也。而体无别 信解意乐如诸论。并以欲及胜解二法为体。若染若净。皆同亦无差别。但是信解是因。意乐是果。即种子名信解。果名意乐也。此即诸论证文。大义曰。即初起信等时名信解。所以是因。后时起信等名意乐。所以是果。非约种子等解。此义如是。
论云邪性定聚复有二种。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初是无种性人。次是断善根人。通有性无性。大义曰。善还续未必邪见耶聚造五逆业者。决定邪定故。大义曰。正性定有二种。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初者即三乘本有各别决定性人。次者此人已入圣道以去。是大义。不定亦有二种。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者。初是本三乘种性人。一人身中。有三乘种性故。二方便不定。前解已圣道已然。始回心向大等入方便。故不定名方便不定也。前人是凡夫时。有三乘种子。或即回心。或总定不定人。不定其位。次性即定亦尔。此不定性人一人。或具三乘种子。或唯具二种子等。
论云又若于彼真义理门随决了者当知能入五种离生等者。西方呼宿食为生食。如人宿食。不消在身。便能为患。见道烦恼亦尔。在身与有情。作生死患。死患今得断之故。是离生也。即旧言超升离生也。此五皆入见道。初三人是声闻。初是次第。次二是超越。独觉菩萨可知。并名离生也。
论云复有五种有爱。一法性爱者。即劫未时。法尔爱生上界故。如法尔等。二誓愿爱者。而非此时外余誓愿生彼。三愚痴爱。即外道方计彼为涅槃。四厌离爱。即泛尔凡夫厌下爱上也。五思择爱。谓圣者生彼。定慧上流人等。大义曰。今言有爱。未必缘上二界。但缘内有身即是。法性爱者。即任运爱之。如第七识但耶爱。誓愿爱。如发愿是我定愿。当得如是如是身等。愚痴者。即无明增爱。若生死亦如外道求生天等。厌离爱者。论云于舍法爱。无羞耻者。即舍受法无羞耻也。即今舍人。是即厌此事。爱彼事。思择爱者。如思择言。人天是胜。我法生之。又势爱种。
论解三漏种形等皆是中。有漏五相者。前三即三界。后二在五趣。恶趣名无欲乐有烦恼。善趣名有乐有烦恼。生彼有乐烦恼故 此中欲漏欲界所缘五尘者。是若缘欲界内身起烦恼名有漏故。有漏身等增语。唯在内故。欲尘多在外故。大义。上二界名无欲乐烦恼。欲界名有欲乐烦恼。此中无明漏。唯取六十二见相应无明。唯在欲界。此六十二见。名障解脱等故。如八十九。以无明为主。此言无明其实见。亦是如八十九说。然此中唯举后际分别见。不举前际见者。以论云若欲无明漏。欲者希欲义。缘于后际起希欲胜。非缘前际。见不名无明漏。即如八十九。
论云相者谓由所依故及行住故者。如识。此中据一义。不相违。以根为所依。境界为所行住。自了别而观于识等也。余者可随。又解。
婆罗门恶咒术名听闻究竟者。彼云我此咒但听闻。即得功德。为事究竟。不可解释也。
论云一字通达通达为常者。即如[褒-保+可]阿字。知为常。必不可改转。此是字本故也 字义通达达为无常者。即字所证之义。可转变随方处。义则立故名无常也。如眼名眼。亦名为照了道等等。即字所因义。是无常也。故知即名句等。亦是无常。可改转故。又此字因等。诸行无常义故。名义无常也。
第六十五卷
就思慧地。二卷中有尽。后卷以来。明二十九。后卷末以二十九断位上。寻下准知。
论云有非有思识如本地说者。有为无为为有。无我我所名非有也。
论云若实物故事故义故等。有解第一因证依他有。此第二因证圆成有。如此等名。真如之别义名。更无别目也。又解此三故字。亦证依他。实物故简似法。事故体事也。义故差别义也。皆依他起待所余。名假实等。如对法第三。初如即于色等为依为待。我等是假亦待依色等。名色等蕴者。亦是假有。待别色等成总蕴故。
远极彼岸。计我不过四种者。谓计极远离。不过此四中。后非于前一一别勘。非前可解。四句分别尽故。
论云说因者说因者。因言所以。即谓外人曰。即复有所以。故不增长。无所以故不增长。即是成宗之因所以也。此中为比量。思之可解。
论云依止一聚者。大义曰。谓一想可得。非余非一聚者。如画中有种种众相故也。
论云一不共大种聚二非不大种聚者。如本地第三卷等解。
论云又一切清净之色及依彼识所取境界等者。谓此定色微细故。非五识等所得。然若变令受用。亦得见之。如前五十五解。及别抄。此色解云。一者由身第六定心。引自第八有漏色。现令他人托之而受用。故是有漏。不尔者。自第六是无漏故。如何令他受用。二解云。即以自第六为增上缘。他托之亦变为有漏。不藉自第八变。如诸佛。岂有自第八变净土等。此解为胜。以不同余处唯散心缘故。唯定心境故。名无见无对。非他人不见也。
论云若诸有事现量所行有漏增上所起者。此意总取五尘。名所缘有漏。有净及增上所起定。但简过也。现量所行。简法尘及三性心等。如下文。
论云若依清净色识所行名现量者。此中但取五识名现量。其实与俱缘意亦是。今取所行。即五尘是。故不举意根也。前言现在名有事者。此总言。取现在中理义等所行者。
论云若现在事亦非现量所行如清净色及一切染污善无记心心所彼亦非烦恼所缘故名有漏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别所行境说故者。此意言净色。及染污善无记心等。非烦恼所缘故。名有漏也。以缘此烦恼。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也。此善等法。即是后由生起故。成有漏也 此五门有漏中。第一是总门。第二是烦恼种子。第三是染污心心所。第四是五尘。第五是一切。内五根善无记心。及身语业。及别解脱戒。及外器世界。皆是烦恼所引。或是此正生已生当生等故。故名有漏。色无色一切法。亦是有善异熟果。亦是此中文略。唯言不善异熟。
论解无漏五种中。据五义未必摄尽。则别解脱戒等。无处摄故 第二言有诸法随眠断故名无漏谓已永断见修一切烦恼所有善及一分无记造色若诸无记世间善心心所等者。此中即无学身中法故。言见修一切烦恼断诸善者。即身语善业。及戒也。一分无记者。无学无记身语业。由无漏身中。及无漏引力生故。名无漏也。不取余故名一分。诸无记者。四无记心也。余可解。此中简与初心法何别者。亦准可知。诸人于此亦即五根者不然。非无漏力引故。旧种类故。不同身语业也。
论云欲界系善染污无记作意缘一切三界诸法等者。此中善心可解。染污者即兼言有覆无记 问曰何者有覆缘三界也。答曰欲界有覆。唯俱生身边。唯在第六识者。如论文。观三界为一。同一类等为我。余无此能。更无有覆心缘也 无记缘三界者。即异熟生心独头起者。及缘威仪工巧心后等流。引生异熟生心。亦名威仪心工巧心缘也。泛尔缘不求不染者。是第八识亦是缘三界也。种子法故。
论云色界善作意缘三界法者。此中应言染心无记。亦即染心如何。如五十九云。色界于欲行烦恼。谓上缘烦恼。及缘下慢。及如前第六我见也。以微细故。及异熟生无记心。略而不说也 无色界若定若生外道。唯缘自地计为涅槃故。如计识处为涅槃。未行识已得空处。当善心不缘上又九无碍心。岂亦无善心。不缘下。俱得计自他涅槃者语。所以略而不论。有共染心中。岂无上缘。或又五十九云。无色于欲行色行涅槃。亦得缘下。不言无色烦恼行等。以渐独故。略而不说。据外语者语同对法。此中毗钵舍那菩萨。地前亦缘下者。说善心不计极故。得缘下地。不言缘上者。以生上界。如有学但以谛观。不以六行欣上故。略而不论。菩萨从多声闻为论。亦不说其实得缘下地。此中不论此等染心。亦应研问。又彼处异生。亦不说之。及并不言缘无漏者。以界为法故。如对法第二抄。显扬十八不同。如彼会也。
论云名映于等一切者。名有二种。一四蕴名之。即下言由观知。故除人执。二名字名。即下言知此名。故除法执。言四蕴名。能遍缘一切。遍生起一切法故。言名映于一切。名言能遍目一切。名映一切也。
论云谓若略说观察清净因故者。即下言缘此名。能知法人无我故。显彼理故 为净因观自相者。即下言缘二种名故。我相不可得。即是二执相分也。今知其事 彼观察染因者。即下言不善了知。此名即染污生起故也。即是彼见分生起故。一切法生也 又解言二种名。有三义故。名映一切。一者观此名者。得清净为彼净因也。二知二名缘自一切法。三知二名为染法因。此三义具名映一切也。
第六十六卷
论云若粗段食欲界五趣皆现可得此于一分各别那落迦非大那落迦者。段食有粗细。粗者遍五趣。如此文唯除大那落迦。大那落迦中。亦有细段食。如本地第五云。于地狱中。有微细段食。谓微细风故。段食遍诸地狱也。太师解。
论云六由善不善无记作意引发先业能牵诸行令住不绝所谓外分共不共业之所生起者。谓器一世间业。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业时。由三性作意为方便。引此业生起。能牵器世间诸行。令住不绝。如山河等。名共共生。田宅共不共业生。即大师云。有二种共不共。共二种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二共中不共。如宅舍等。不共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缘故。二不共中共。如身中扶根尘。为他缘似故。此中即共中二文。
论云又有长寿诸有情类若不得食非时中夭者。谓龙等或经劫等。皆由食住。非由余法故 四念住配四食等。如理思惟。
论香味触正消变便能长养等者。此三粗细。有增损义。色尘体粗。不能增损 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等尔时名触食者。此取令心欢悦故。即心触数。为触食体。不取尘为触食体。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