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 |道 |儒 |哲 |史 |科 |康 |

当前位置:ab >> gga :

👉《金刚经》pad

2022-12-03  来源:网络  作者:如安整理

*功课

《金刚经》
(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群经之首、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生之所依)
祈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3拜) 
佛力加持,弟子xx现在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启请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水: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平静,清净,平等。 供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想到[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要修什么样的因],供灯:代表智慧、光明。烧香:代表戒定真香。都是表法的.) 
【净口业真言】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药师经》(可消除口业罪障)
【净身业真言】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萨婆诃.
【净意业真言】唵 咓日罗怛诃贺斛。
【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啰斛.

【奉请八金刚】

奉请青除灾金刚 众生宿灾殃咎悉令消灭(主大海) 

奉请辟 毒金刚 除众生瘟热毒病苦(主除灾毒)

奉请黄随求金刚 众生所求如愿所愿皆得(主堈洒功德)

奉请白净水金刚 除众生热恼苦悉得消除(主一切宝)

奉请赤声火金刚 照众生光明所得见佛(主能生风)     

奉请定持灾金刚 除众生三灾八难之苦(主琉璃宝)

奉请紫 贤金刚 令众生开悟解发菩提心(主坚牢藏)  

 奉请大 神金刚 令众生智牙成就惠力增具(主龙王)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菩萨 乃四无量心      

奉请金刚菩萨 乃四无量心

奉请金刚菩萨 乃四无量心   

 奉请金刚菩萨 乃四无量心

【发愿文】稽首三界尊,归依十方佛,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3称)
南无祁园会上佛菩萨(3称)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武则天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法会因由 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禅定印).
(亲临心在灵山会上(以戒为师,是无为界心界不是规矩戒,无为戒:清凉安静安稳寂灭):耳根圆通.一时:当下开悟.地点:舍卫国波斯伲王儿子祁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老黄金铺地得来的园,升忉利天,1250站在法界看世界,:善恶具闲.众生平等,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次第:开悟后起修.衣钵继承佛陀精神,还至本处:回归本心性.身心脱离,诸相非相即见本心.正知见圆满见所有人都是如来都喊阿弥陀佛,你就成佛了)
?.善现启请 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就是善现,看出世尊密意,提出问题.:无所住才是功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就是圆满 回归佛性就叫善..:心无所住 无所住才是功德)

?.大乘正宗 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摩诃萨:大心大友情大菩萨.其心:执著的心。如果菩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妙行无住 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什么是相:凡事看到的听到的偿到的闻到的摸到的,同时束缚思想意识禁锢人生自由阻碍心灵解放压抑人性道德清规戒律宪法禁忌都是相是法相。无相: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
不要让心滞留在色声香味触法,不要让心滞留在看见的物质表面以及现象上,不要让心滞留在声音上味道上,不要让心滞留在身体触摸的事物和感觉上,不要被规律法律制度观念习俗习惯等束缚住,
一句话:心无所住. 无相的状态:混沌状态,天地难。没有上没有下,上下不分;没有棱角,无形无状; 没有大小,随形而行; 没有过去未来,无始无终; 没有来去生死,只有永恒; 没有善恶真假美丑两翼阴阳; 没有一分为二,一切浑然为宜;没有爱恨、求弃,如如不动; 没有伸佛、仙人、动植物、昆虫细菌,只有结构; 没有天堂、地狱、人间、空间、时间; 没有有无,只有道的灵动; 没有规章制度宪法法律仪式关卡禁忌只有活的灵性; 没有声音、呼吸,只有感应; 一切相皆是虚妄,若以相求佛,如水中捞月难见真相.离一切相即是佛.无愿无座。伐木取果 杀鸡取卵 比喻学习佛法的人

?.如理实见 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正信希有 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无得无说 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 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为什么是一切诸佛诸法之母,'一切诸佛,及诸法,皆从此经出.'。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上,世间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经书也是后来1500弟子3次集结整理而成,佛祖在世时是口口相传。)
?.一相无相 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声闻乘初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声闻二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声闻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罗汉: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四果阿罗汉了生死分段有神通不要执着未成佛.无诤Zheng三昧mei:入三摩地,入禅定.乐阿兰那行者:喜欢到寂静处的修道者)
?.庄严净土 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四圣谛:苦集灭道.
应该无任何执着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这八个字是《金刚经》精髓,蕴含无尽玄机,若能真正参透,也就开悟了.据说禅宗六祖慧能听五祖宏忍大师讲解金刚经,讲到这一句时瞬间开悟.生的又是什么心呢?现实生活中执念难免生起,但不要被困住不要停留,不要投入其中不可自拔.心的本来状态是虚灵明觉,虚而不空,觉而不迷.正所谓:流水不腐,水一旦静止不动,就会发臭,心也一样,不要执着于一处.不执着于空,不执着于静)

?.无为福胜 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 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 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金刚般若波罗蜜: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
?.离相寂灭 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 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荷担:担负)(无上正等正觉)
?.能净业障 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阿僧祗:无数)
?.究竟无我 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一体同观 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书:纸变成书-缘聚,书变成纸-缘散. 人:来到世上-缘聚,离开这个世界-缘散,不生不灭.今日脱下鞋和帽,不知明日穿不穿,钱是钱命是命.朝不保夕.家有粮钱千万罐死了带不走一文钱,一张床.佛主说人的生命只在呼吸间,人生是如此的无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法界通化 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 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 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 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
?.净心行善 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释迦摩尼佛睹明星开悟,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后,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贪嗔痴。《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善良:善良为修身之本,慈悲为养心之魂.善,善根福德,积善成德.福报。良,中性词。福从善来祸从口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供养佛菩萨孝顺父母养育子女都是为自己积福德.不思善不思恶,本来面目。人性的弱点,我本善良,出生时孩子
平衡: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道,道家讲阴阳,宇宙观平衡。世界自由平等,上帝爱世人人人平等.有日就有月,黑白,大小,方圆,好坏,善恶,美丑,爱恨,苦乐,忙闲,聪愚,,生死,有无:完全平等了平等就不存在了,九九归一
和:家庭和睦,和气生财。过犹不及 水瞒则溢月满则亏,花未全开月未圆,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

?.福智无比 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 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 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转轮圣王:居四天下统领万物之王,分为金银铜铁四等,金轮王为第一等,转轮王出世人寿8万岁时有一圣人叫长净圣者)
?.无断无灭 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 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并不需要。)
?.威仪寂净 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一合理相 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 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 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影,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金刚经心咒】南无盆嘎滑的,真嘎钵拉米大约,嗡,乃恩的达,爱力血,爱力血,米力血,米力血,瓶那盈,瓶那盈,南无盆嘎滑的,者登呣勺的,爱力的,爱力的,米力的,米力的,虚力的,虚力的,乌虚热,乌虚热,步又也,步又也,娑哈。
【般若无尽藏真言】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3称)
【金刚心真言】唵,乌伦尼,娑婆诃.(3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 (到达智慧彼岸离苦得乐根本途径,开智慧增福寿)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亦无,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四圣谛:苦集灭道.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四圣:佛菩萨(大乘)缘觉(辟支佛)阿罗汉(声闻),已解脱生死.六凡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傍生)、饿鬼和地狱.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三毒:贪嗔痴.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四大轮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种轮回。佛教里说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有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这里的空指的是四大种变化无常的,四大皆空,因果不空。)
(摩诃般若波罗蜜: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 。“般若”指通达妙智慧;"波罗”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蜜多”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 (照见五蕴皆空-阿含经)

【千手千眼观士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 离苦得乐增加能量)---伽梵达摩译
(手:运用,眼:见地,无碍:马哈,悲: 体,陀罗尼:总词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南无那啰谨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
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
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往生咒3遍)-龙树菩萨梦授咒《小无量寿经》离苦得乐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皈依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如来,即说咒曰,无量光明(甘露主,源泉),无量吉祥光,无量无碍行(自由自在),无量无垢行(无限清净),清泰(极乐世界),虚空(十万亿佛土),坚决往生,速疾圆成.)
【补阙真言】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3遍)
【补阙圆满真言】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3遍)
【普回向真言】(回向陀罗尼) 唵,娑摩啰,娑摩啰.弥摩曩,萨缚诃.摩诃斫迦啰瓦吽.
【经赞】(金刚赞)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唱)
南无祁园会上佛菩萨(3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3拜)     <诵毕>

 
*功课
 
 《华严经》4句经典: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家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影,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4、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上,世间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5、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无任何执着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9、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并不需要。
1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金刚经》南怀瑾
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
一:心境决定处境
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二:自助,才有天助
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
三:心如镜,方知人生如梦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宋 苏东坡
四:清福谁都有,却没人享得了
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普通叫做享洪福。清净的福叫做清福,清净无为。
五:不圆满,才是真实
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
六:心的真相是无相
如来这个名号,也就是说明心性本来的那个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佛经所讲的相,也就是心相,心性起作用的一种现象。
七:不理烦恼,才能真正消除烦恼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
八:时空是相对的
地球上过半个月,月亮上只是一夜,这个世界上一年,太阳里只是一昼夜
九:人比鬼更可怕
鬼不可怕而人是真正的坏,连鬼都要骗
总结: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修行

*功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4 | 5278.cn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2015735号